CN111264544B - 一种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64544B CN111264544B CN202010095398.7A CN202010095398A CN111264544B CN 111264544 B CN111264544 B CN 111264544B CN 202010095398 A CN202010095398 A CN 202010095398A CN 111264544 B CN111264544 B CN 1112645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paration
- thiacloprid
- pyraoxystrobin
- total weight
- tru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9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on of pla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 A01N47/4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the carbon atom having a double or triple bond to nitrogen, e.g. cyanates, cyanamid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及其应用,属于农药及其制剂领域,由噻虫啉、唑虫酯和助剂混配而成,其中噻虫啉、唑虫酯占所述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20%、0.1~20%,其余是助剂。助剂包括溶剂、粘着剂和填料,其中溶剂、粘着剂和填料占所述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1~80.0%、0.1~80.0%、0.1~80.0%。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制剂的使用方法:用本发明制剂涂抹在剥开树皮处,具有良好的粘着力、持效性,施药简便,提高了农药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了环境污染,药剂可通过植物表皮内吸进入植株,并且本发明制剂具有一定的触杀作用,可以阻止害虫在树干上下来回的爬行,从而也可大大减轻对树木的为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及其应用,属于农药及其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受气候、品种以及栽培管理等农林生态因子的影响,近年来钻蛀性害虫发生较普遍,给植被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钻蛀性害虫大多数属咀嚼式口器害虫,主要幼虫和成虫在树体内取食危害,阻断养分和水分的运输、破坏输导组织,使被害植物枯萎死亡。由于其隐蔽性强、危害快、种类多,且一般深藏在树体韧皮部下面或木质部内,药剂很难接触到虫体,防治困难。钻蛀性害虫是园林害虫中最难防治的一类害虫。天牛(Cerambycidae)属于咀嚼式口器的植食性钻蛀性害虫,其主要以幼虫钻蛀为主,已对杨树人工林和城市绿化造成严重威胁,成为树木的“心腹之患”。我国的“三北”防护林,由于天牛的大肆为害,难以防治,一代林网已几乎完全毁灭,二代林网也有80%以上受害,其中50%以上的杨树林由于严重受害而完全砍除。对树木为害严重的天牛主要有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青杨楔天牛(Saperda populnea)、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和桑天牛(Apriona gemari)。在我国,北方主要是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危害,南方主要是桑田牛和云斑天牛危害。随着天牛种群数量增多,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寄主种类也在不断扩大,已给林业生产和园林建设造成了严重损失。如今,天牛为害的树木非常广泛,大部分的杨、柳、松、柏、苹果、柑橘、茶等都受到其危害。天牛幼虫为害时,幼虫钻蛀进入树体,蛀食主干和树干基部的木质部;在树体内形成虫道,破坏树木的输导组织,使树木不能进行正常的水分养分输送,进而长势衰微,生长缓慢,严重可导致树木干枯死亡,影响了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和行道树的景观;成虫为害主要是啃食新枝嫩皮,造成小枝枯萎死亡。
由于天牛适生范围广,生命力强,生活隐蔽,卵、幼虫、蛹都在树体内为害,生活环境隐蔽,食性选择专一,竞争性强,世代历期长,受环境和天敌的影响小,因而虫口密度稳定,治理难度大。此外,由于对天牛防治的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各界对天牛危害严重性认识不足,检疫力量薄弱,监管不到位,检测预警体系不健全,且缺乏针对性的防治药剂,仅是使用广谱高毒选择性差的药剂,对天牛的防治效果甚微,造成了天牛泛滥和为害猖獗。同时,由于林木皮厚实,天牛虫孔隐蔽,树体高大,现有的化学防治方法难以到达预期的防治效果,并且喷雾施药法存在操作不便等问题。因此,研制一种新型、便于操作的天牛防治制剂和施药技术势在必行。目前天牛的防治采用的是综合防治的策略,具体情况如下:(1)营林措施:选择具有抗虫性能的中林46、中林108号等优良品种造林,严格苗木检疫,避免带虫苗木造林。新造林远离虫源地,或栽植隔离带、营造混交林;用天牛厌食的树种与杨树搭配混交造林,一般以块状混交为宜,防护林带可采用分段间隔混交。采用大穴、大苗、大水、勤施肥、勤松土等措施,促进林木健康快速生长,增强抗虫能力。(2)物理措施:桑天牛夜间活动,有较强的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杀。光肩星天牛昼夜均活动,趋光性不强,可人工捕捉成虫。冬季可结合幼林抚育修除虫枝,砍伐严重受害树木,根除隐患。(3)利用引诱剂,诱杀天牛成虫。利用产卵引诱信息素引诱生殖阶段的成虫天牛,植物挥发物与昆虫信息素具有协同作用,寄主植物气味能够增强昆虫对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示踪信息素、报警信息素等的行为反应。可以运用植物源引诱剂和昆虫信息素复合使用技术,来提高林间引诱效果。此外,引诱剂和天牛病原微生物如白僵菌(Beauveriavuillemin)和绿僵菌(Metarrhiziumanisopliae)等的复合使用,也能提高防治效果。(4)化学措施:①可用磷化锌等有机磷类农药制成毒签,插入虫孔,熏杀幼虫。②用50—300倍有机磷农药稀释液注射虫孔,杀灭幼虫。③用久效磷、氧化乐果等内吸性农药在树干基部或根部打孔注射,灌注后用湿土封住,可防治高大树木幼虫。④在成虫期及卵期,大面积喷洒灭幼脲1000—2000倍胶悬液,可杀灭成虫和卵。⑤用新型触杀剂“绿色威雷”防治天牛成虫。
以上各方法所面临的难题在于生物防治效果不稳定,防治效果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天牛作为一种钻蛀性害虫,生物防治药剂很难到达天牛的成虫和幼虫;在目前仍在大面积使用的是化学防治方法,如采用毒签、钻孔注射、埋药、喷雾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在防治效果或具体实施操作上遇到很大难题。喷雾时用药量大,雾滴会随风漂移,需要动用高压力喷雾机械,而药剂也很难有效到达虫体,药剂利用率太低。毒签法需要找到天牛幼虫和成虫的洞口,大面积防治时,工作量太大;钻孔注射在大面积防治时工作量太大,并且钻空后伤及树木的木质部,树木的自愈能力有限,很大部分会出现腐乱的情况,农民在接受此方法上有一定的困难。本专利的靶向性施药技术具有药量集中,损失少,生态上的选择性高,对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的影响小,施药后对植物新长出来的嫩枝嫩叶部分的保护作用率高,并能杀死隐藏在植物内部的害虫,且由于它的吸收、传导作用,残效期长,同时不会受外境气候等条件的影响,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及其应用,该制剂用于防治天牛等害虫,持效期长,对环境污染小,施药简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制剂由噻虫啉、唑虫酯和助剂混配而成,其中,噻虫啉占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20%,唑虫酯占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20%,其余是助剂。
噻虫啉与唑虫酯的重量配比为7:3、5:3、1:1、3:5或3:7。
所述助剂包括溶剂、粘着剂和填料,其中,溶剂占所述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80.0%,粘着剂占所述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80.0%,填料占所述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80.0%。
所述溶剂选自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异丁醇、环己酮、甲乙酮、异氟尔酮、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2-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所述粘着剂选自聚醋酸乙酯、明胶、聚乙烯醇、丁苯胶乳、阿拉伯胶、海藻酸钠、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羧丙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聚氧化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可溶性淀粉、糊精、聚醋酸乙烯脂、香豆酮树脂、石油树脂、萘酚-甲醛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所述填料选自硅藻土、凹凸棒石粘土、膨润土、海泡石、高岭土、陶土、轻质碳酸钙、锯末粉、稻壳、烟草粉、胡桃壳粉、木质素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一种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树干上距离树根垂直距离0.3~1.8米处由上而下环绕树干螺旋剥开树皮,形成螺旋形凹槽,螺旋形凹槽宽度为2~20厘米,螺旋形凹槽深度至树干韧皮部,漏出树干木质部,在剥开树皮处涂抹上所述具有高效、内吸传导作用的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
本发明方法先进科学,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制剂由噻虫啉、唑虫酯和助剂混配而成。唑虫酯属于含氮稠合杂环化合物,对鳞翅目、翘翅目、双翅目害虫高效。对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草地贪夜蛾、家蝇、小猿叶甲、红火蚁等具有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其中唑虫酯的化学结构式为:
其中噻虫啉占所述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20%,唑虫酯占所述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20%,其余是助剂。
进一步地,所述噻虫啉与唑虫酯重量配比为7:3、5:3、1:1、3:5或3:7。
进一步地,所述助剂包括溶剂、粘着剂和填料,其中溶剂占所述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80.0%,粘着剂占所述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80.0%,填料占所述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80.0%。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选自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异丁醇、环己酮、甲乙酮、异氟尔酮、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2-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所述粘着剂选自聚醋酸乙酯、明胶、聚乙烯醇、丁苯胶乳、阿拉伯胶、海藻酸钠、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羧丙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聚氧化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可溶性淀粉、糊精、聚醋酸乙烯脂、香豆酮树脂、石油树脂、萘酚-甲醛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所述填料选自硅藻土、凹凸棒石粘土、膨润土、海泡石、高岭土、陶土、轻质碳酸钙、锯末粉、稻壳、烟草粉、胡桃壳粉、木质素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上述具有高效、内吸传导作用的防治天牛的制剂的使用方法:在树干上距离树根垂直距离0.3~1.8米处由上而下环绕树干螺旋剥开树皮,形成螺旋形凹槽,螺旋形凹槽宽度为2~20厘米,螺旋形凹槽深度至树干韧皮部,漏出树干木质部,在剥开树皮处涂抹上所述含有噻虫啉的天牛的制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所选用的噻虫啉和唑虫酯具有良好的内吸作用,同时唑虫酯具有较好的触杀作用。噻虫啉与唑虫酯混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将所做成的制剂涂在树干的环剥处,药剂在韧皮部具有良好的输导作用而达到害虫为害的部位,特别是钻蛀性害虫天牛等为害的部位,同时在树干环剥处涂上具有内吸和触杀性的药剂,可以阻止害虫从树干底部与树干上部的来回爬行,大大减少了为害的机会;
第二、本发明将具有良好内吸性噻虫啉与唑虫酯混配后,按比例加入溶剂、粘着剂、填料等做成制剂,并且罐装成型;在使用前,利用自制的环剥刀在树干0.3~1.8米处由上而下环绕树干螺旋剥开一宽度约2~20厘米凹槽,切割时只切割开的韧皮部,而不伤及木质部,漏出木质部(剥开树皮的宽度和起上下两点垂直距离因树的直径变化而变化),在剥开树皮处涂抹上所做成的制剂,让药剂通过植株传导到害虫为害的部位,此制剂具有持效期长,对环境污染小,同时此操作简便,只需要轻轻一下剥开树皮,将所制成的制剂通过挤压罐装装置涂在剥开处即可,剥开树皮和涂药可连续进行。同时剥开处所使用的制剂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在树干上下来回之间形成一定宽度的阻隔,害虫在树干上爬行时,接触制剂后可被杀死,大大减少了爬行害虫对植株的为害。
第三、用本发明制剂涂抹在剥开树皮处,具有良好的粘着力、持效性,施药简便,提高了农药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了环境污染,药剂可通过树木表皮内吸进入植株,并且本发明制剂具有一定的触杀作用,可以阻止害虫在树干上下来回的爬行,从而也可大大减轻对树木的为害。
综上,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及其应用,属于农药及其制剂领域,由噻虫啉、唑虫酯和助剂混配而成,其中噻虫啉、唑虫酯占所述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20%、0.1~20%,其余是助剂。助剂包括溶剂、粘着剂和填料,其中溶剂、粘着剂和填料占所述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1~80.0%、0.1~80.0%、0.1~80.0%。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制剂的使用方法:用本发明制剂涂抹在剥开树皮处,具有良好的粘着力、持效性,施药简便,提高了农药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了环境污染,药剂可通过植物表皮内吸进入植株,并且本发明制剂具有一定的触杀作用,可以阻止害虫在树干上下来回的爬行,从而也可大大减轻对树木的为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以下实施例所有组成均按重量百分比计)。
实施例1、10.0%噻虫啉·唑虫酯膏剂;
准备噻虫啉、唑虫酯、甲醇、乙醇、聚醋酸乙酯、明胶、硅藻土、凹凸棒石粘土、膨润土,其分别占制剂总重量的7.0%、3.0%、5.0%、5.0%、6.0%、6.0%、12.0%、10.0%、46.0%;将甲醇、乙醇、聚醋酸乙酯、明胶、硅藻土、凹凸棒石粘土、膨润土混合后在常温搅拌下加入有效成分噻虫啉、唑虫酯,成膏状体并装罐,即为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
实施例2、8.0%噻虫啉·唑虫酯膏剂;
准备噻虫啉、唑虫酯、丙醇、异丁醇、丁苯胶乳、阿拉伯胶、海藻酸钠、膨润土、海泡石、高岭土、木质素,其分别占制剂总重量的5.0%、3.0%、6.0%、6.0%、8.0%、5.0%、5.0%、10.0%、10.0%、10.0%、32.0%;将丙醇、异丁醇、丁苯胶乳、阿拉伯胶、海藻酸钠、膨润土、海泡石、高岭土、木质素在常温搅拌下加入有效成分噻虫啉、唑虫酯,成膏状体并装罐,即为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
实施例3、10.0%噻虫啉·唑虫酯膏剂;
准备噻虫啉、唑虫酯、丁醇、异丁醇、环己酮、丁苯胶乳、阿拉伯胶、海藻酸钠、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海泡石、高岭土、陶土、轻质碳酸钙,其分别占制剂总重量的5.0%、5.0%、6.0%、6.0%、3.0%、5.0%、5.0%、3.0%、2.0%、2.0%、10.0%、10.0%、5.0%、33.0%;将丁醇、异丁醇、环己酮、丁苯胶乳、阿拉伯胶、海藻酸钠、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海泡石、高岭土、陶土、轻质碳酸钙混合后在常温搅拌下加入有效成分噻虫啉、唑虫酯,成膏状体并装罐,即为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
实施例4、8.0%噻虫啉·唑虫酯膏剂;
准备噻虫啉、唑虫酯、环己酮、甲乙酮、异氟尔酮、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羧丙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轻质碳酸钙、锯末粉、稻壳、烟草粉,其分别占制剂总重量的3.0%、5.0%、3.0%、3.0%、6.0%、2.0%、4.0%、4.0%、4.0%、5.0%、6.0%、15.0%、40.0;将环己酮、甲乙酮、异氟尔酮、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羧丙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轻质碳酸钙、锯末粉、稻壳、烟草粉混合后在常温搅拌下加入有效成分噻虫啉、唑虫酯,成膏状体并装罐,即为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
实施例5、10.0%噻虫啉·唑虫酯膏剂;
准备噻虫啉、唑虫酯、甲苯、甲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羧丙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聚氧化乙烯、轻质碳酸钙、锯末粉、稻壳,其分别占制剂总重量的3.0%、7.0%、2.0%、8.0%、5.0%、5.0%、4.0%、2.0%、10.0%、5.0%、49.0%;将甲苯、甲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羧丙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聚氧化乙烯、轻质碳酸钙、锯末粉、稻壳混合后在常温搅拌下加入有效成分噻虫啉、唑虫酯,成膏状体并装罐,即为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
实施例6、16.0%噻虫啉·唑虫酯膏剂;
准备噻虫啉、唑虫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2-吡咯烷酮、聚醋酸乙烯脂、香豆酮树脂、石油树脂、轻质碳酸钙、锯末粉、稻壳、烟草粉,其分别占制剂总重量的10.0%、6.0%、5.0%、8.0%、4.0%、4.0%、2.0%、2.0%、8.0%、8.0%、6.0%、37.0%;将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2-吡咯烷酮、聚醋酸乙烯脂、香豆酮树脂、石油树脂、轻质碳酸钙、锯末粉、稻壳、烟草粉混合后在常温搅拌下加入有效成分噻虫啉、唑虫酯,成膏状体并装罐,即为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
实施例7、20%噻虫啉·唑虫酯膏剂;
准备噻虫啉、唑虫酯、2-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亚砜、聚氧化乙烯、丁苯胶乳、海藻酸钠、黄原胶、高岭土、轻质碳酸钙、烟草粉、木质素,其分别占制剂总重量的10.0%、10.0%、4.0%、5.0%、4.0%、4.0%、6.0%、5.0%、2.0%、5.0%、15.0%、8.0%、32.0%;将2-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亚砜、聚氧化乙烯、丁苯胶乳、海藻酸钠、黄原胶、高岭土、轻质碳酸钙、烟草粉、木质素混合后在常温搅拌下加入有效成分噻虫啉、唑虫酯,成膏状体并装罐,即为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
实施例8、20.1%噻虫啉·唑虫酯膏剂;
准备噻虫啉、唑虫酯、异氟尔酮、2-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糊精、聚醋酸乙烯脂、香豆酮树脂、硅藻土、稻壳、木质素,其分别占制剂总重量的0.1%、20.0%、5.0%、13.0%、2.0%、2.0%、5.0%、3.0%、6.0%、6.0%、37.9%;将异氟尔酮、2-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糊精、聚醋酸乙烯脂、香豆酮树脂、硅藻土、稻壳、木质素混合后在常温搅拌下加入有效成分噻虫啉、唑虫酯,成膏状体并装罐,即为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
实施例9、20.0%噻虫啉·唑虫酯膏剂;
准备噻虫啉、唑虫酯、二甲亚砜、2-吡咯烷酮、聚乙烯吡咯烷酮、聚醋酸乙烯脂、香豆酮树脂、凹凸棒石粘土、高岭土、木质素,其分别占制剂总重量的10.0%、10.0%、14.0%、7.0%、3.0%、2.0%、4.0%、6.0%、4.0%、40.0%;将二甲亚砜、2-吡咯烷酮、聚乙烯吡咯烷酮、聚醋酸乙烯脂、香豆酮树脂、凹凸棒石粘土、高岭土、木质素混合后在常温搅拌下加入有效成分噻虫啉、唑虫酯,成膏状体并装罐,即为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
实施例10、20.1%噻虫啉·唑虫酯膏剂;
准备噻虫啉、唑虫酯、环己酮、二甲亚砜、2-吡咯烷酮、糊精、聚醋酸乙烯脂、香豆酮树脂、海泡石、陶土、轻质碳酸钙、木质素,其分别占制剂总重量的20.0%、0.1%、15.0%、10.0%、5.0%、2.0%、4.0%、2.0%、5.0%、5.0%、3.0%、28.9%;将环己酮、二甲亚砜、2-吡咯烷酮、糊精、聚醋酸乙烯脂、香豆酮树脂、海泡石、陶土、轻质碳酸钙、木质素混合后在常温搅拌下加入有效成分噻虫啉、唑虫酯,成膏状体并装罐,即为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
实施例11:室内混剂增效毒力测定;
将各供试的各有效成分分别配制成相应的浓度,用微量进样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吸取配好的农药,滴于桑天牛3龄幼虫的前胸背板,不同药剂之间用丙酮涮洗微量进样器,每头滴1μL,每浓度30头,用5%丙酮液做对照,24h观察幼虫死亡数,计算LC50值及毒力回归方程和共毒系数。共毒系数采用孙云沛法计算。当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00时,表明有增效作用;接近100,表示有相加作用;明显小于100,表明有拮抗作用。计算结果见表1。共毒系数CTC=100×实际混用的毒力指数/理论混用的毒力指数。
表1各药剂对桑天牛室内毒力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噻虫啉、唑虫酯、噻虫啉与唑虫酯各个配比混配对桑天牛的有效致死中浓度LC50值按序(7:3、5:3、1:1、3:5和3:7)分别为21.57、29.29、15.96、15.14、16.76、20.60和22.65μg/mL;噻虫啉与唑虫酯各个配比混配的共毒系数按序(7:3、5:3、1:1、3:5和3:7)分别为146.80、158.14、148.21、125.26和116.76,其中配比为5:3时增效作用最明显。
实施例12:制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试验在扬州市广陵区古运河边的柳树种植区进行,柳树生长条件和管理条件一致,此种植区桑天牛发生严重。试验时间为2019年6月-7月,天气情况:试验期间全为晴天,气温26.0~37.5℃,湿度66.0%,无其他异常天气。试验区种植的柳树高6米,直径35厘米,生长及管理条件一致,在离柳树树根垂直约距离1.5米处用刀具在树干由上而下螺旋环割除去柳树树皮,从上至下螺旋剥开树皮(不闭口),形成螺旋形凹槽,剥开的起点与终点垂直距离为50厘米,凹槽宽度4厘米。将所制备的制剂实施例1~实施例10及20%噻虫啉膏剂、20%唑虫酯单剂膏剂均匀涂在所割开的凹槽部位,于42天调查树干中桑天牛的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和防治效果。结果见表2:
表2各制剂对桑天牛的防治效果
各处理组 | 药后42天的防效(%) |
实施例1 | 96.56.±1.21 |
实施例2 | 90.87±1.52 |
实施例3 | 90.18±2.04 |
实施例4 | 85.61±1.45 |
实施例5 | 91.05±0 |
实施例6 | 100.00±0 |
实施例7 | 100.00±0 |
实施例8 | 100.00±0 |
实施例9 | 100.00±0 |
实施例10 | 100.00±0 |
20%噻虫啉膏剂 | 78.04±2.03 |
20%唑虫酯膏剂 | 72.49±1.93 |
对照 | 0 |
Claims (6)
1.一种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制剂由噻虫啉、唑虫酯和助剂混配而成,其中,噻虫啉占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20%,唑虫酯占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20%,其余是助剂;噻虫啉与唑虫酯的重量配比为7:3、5:3、1:1、3:5或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溶剂、粘着剂和填料,其中,溶剂占所述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80.0%,粘着剂占所述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80.0%,填料占所述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8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异丁醇、环己酮、甲乙酮、异氟尔酮、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2-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选自聚醋酸乙酯、明胶、聚乙烯醇、丁苯胶乳、阿拉伯胶、海藻酸钠、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羧丙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聚氧化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可溶性淀粉、糊精、聚醋酸乙烯脂、香豆酮树脂、石油树脂、萘酚-甲醛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选自硅藻土、凹凸棒石粘土、膨润土、海泡石、高岭土、陶土、轻质碳酸钙、锯末粉、稻壳、烟草粉、胡桃壳粉、木质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树干上距离树根垂直距离0.3~1.8米处由上而下环绕树干螺旋剥开树皮,形成螺旋形凹槽,螺旋形凹槽宽度为2~20厘米,螺旋形凹槽深度至树干韧皮部,漏出树干木质部,在剥开树皮处涂抹上所述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95398.7A CN111264544B (zh) | 2020-02-17 | 2020-02-17 | 一种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95398.7A CN111264544B (zh) | 2020-02-17 | 2020-02-17 | 一种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64544A CN111264544A (zh) | 2020-06-12 |
CN111264544B true CN111264544B (zh) | 2021-10-01 |
Family
ID=70991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95398.7A Active CN111264544B (zh) | 2020-02-17 | 2020-02-17 | 一种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64544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80018B (zh) * | 2008-09-11 | 2011-10-19 | 张少武 | 一种含有噻虫啉和丁烯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 |
CN102440257A (zh) * | 2011-12-05 | 2012-05-09 |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与部分烟碱类化合物复配的杀虫组合物 |
CN108129481B (zh) * | 2018-03-16 | 2019-03-05 | 华南农业大学 | 一类含吡唑环的稠合杂环化合物及其应用 |
CN108003162B (zh) * | 2017-11-03 | 2019-02-05 | 华南农业大学 | 稠合杂环化合物及其应用 |
CN109526977B (zh) * | 2018-12-26 | 2021-05-11 | 南京盈植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强内吸传导特性和触杀作用的防治天牛的高效膏剂及其使用方法 |
CN109734719B (zh) * | 2019-01-24 | 2020-04-14 | 华南农业大学 | 稠杂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2020
- 2020-02-17 CN CN202010095398.7A patent/CN11126454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64544A (zh) | 2020-06-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68796B (zh) | 一种防治杨树天牛虫害的药膏 | |
CN101913955B (zh) | 防治长足竹大象的植物源复方农药及使用方法 | |
CN103155943B (zh) | 一种用于防治林业害虫杨树天牛的药膏 | |
Milligan | Insects damaging beech (Nothofagus) forests | |
CN109526977B (zh) | 一种具有强内吸传导特性和触杀作用的防治天牛的高效膏剂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3749527B (zh) | 一种含有噻虫啉的防治林业害虫杨树天牛的药膏 | |
CN105211094A (zh) | 林果防虫涂抹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9258683B (zh) | 一种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的防治天牛的药膏及其使用方法 | |
CN1977609A (zh) | 一种控制木本植物害虫的药膏 | |
CN103875703B (zh) | 一种防治天牛的农药膏剂 | |
CN111264544B (zh) | 一种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及其应用 | |
Cutajar et al. |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GAP) for fig tree cultivation | |
CN1977605A (zh) | 防治杨树天牛的农药主剂及其制成的制剂 | |
CN110402951B (zh) | 一种自流式注干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6358869A (zh) | 一种预防油茶林天牛类蛀干虫的方法 | |
Drees et al. | Wood-boring insects of trees and shrubs | |
CN103749513B (zh) | 一种含有光活化杀虫剂2,5-二噻吩-2-乙炔基噻吩的杀虫药膏 | |
CN113079904A (zh) | 一种林业、园林景观预防油松红脂大小蠹方法 | |
CN111226966A (zh) | 一种防治花生病虫害的悬浮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 |
Diwan et al. |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mealy bug: A big thread to agriculture | |
Murray et al. | The Backyard Orchardist–Fruit Pests: Apple | |
CN117502085A (zh) | 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 | |
Kumar et al. |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Gliricidia: its cultivation a scope for remunerative venture for farmers | |
CN107535500A (zh) | 一种农药水乳剂 | |
Price | Forest Health Guide for Georgi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