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3069A - 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13069A CN111513069A CN202010538818.4A CN202010538818A CN111513069A CN 111513069 A CN111513069 A CN 111513069A CN 202010538818 A CN202010538818 A CN 202010538818A CN 111513069 A CN111513069 A CN 1115130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sticide composition
- chlorfenapyr
- chlorantraniliprole
- agent
- we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3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01N43/3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five-membered ring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4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56—1,2-Diazoles; Hydrogenated 1,2-diazol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农药组合物,该农药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为1:(0.01~99)。与单独使用虫螨腈或氯虫苯甲酰胺相比,本发明农药组合物对红松害虫具有更好的防治效果,增效作用明显。而且,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的使用比例在较宽的范围内均有这种增效作用,对不同类型红松球果害虫混合发生具有非常显著的防治作用,且作用速度快,药剂利用率高,节约成本,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常常存在不同类型害虫混合发生的问题,松果梢斑螟、冷杉梢斑螟、球果小花尺蛾、赤松梢斑螟是红松经常同时存在或相继存在的球果害虫,近年来,红松球果害虫危害日益严重,给林区的经济和生态造成严重威胁。红松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树种,不仅是珍贵的用材林树种,也是主要造林绿化树种之一,同时又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红松球果害虫猖獗发生,严重影响了红松幼苗的林下更新和红松籽产业的健康发展。调查显示,在一些重度发生区,松科植物球果被害率高达70%以上,有的几乎绝收。松科植物球果害虫已严重威胁红松林天然更新,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
目前,对红松球果害虫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营林防治措施。化学防治采用虫酰肼、氟虫腈、阿维菌素、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喷雾,防治效果不佳,使用吡虫啉、噻虫啉树干注药技术防治红松使用强力注药方法防治,生物防治采用用苏云金杆菌喷雾防治、释放寄生性天敌,或使用寡聚糖素协助控制诸如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殖和防御病虫害等功能,营林防治采用林冠下造林的方法。目前的害虫防治不仅防治效果差,而且针对不同害虫,还要使用不同的杀虫剂,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连续使用单一活性成分的杀虫剂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可以针对多种虫害混合发生进行综合防治且防治效果突出的农药产品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农药对红松球果害虫防治效果有待提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其中,所述活性成分包括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在所述活性成分中,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为1:0.01~99。
作为优选,在所述活性成分中,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为1:0.05~10。
作为优选,在所述活性成分中,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为1:0.1~1。
作为优选,所述活性成分在所述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99%。
作为优选,在所述农药组合物中含有助剂,所述活性成分与所述助剂的重量比为1:0.1~99;所述助剂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传导促进剂、分散剂、润湿剂、防冻剂、防腐剂、增稠剂、乳化剂、溶剂、助溶剂、消泡剂、粘合剂、固体惰性载体。
作为优选,该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溶液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或水分散粒剂。
作为优选,当该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溶液剂时,该农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所述活性成分0.1%~10%,传导促进剂0.01%~8%,乳化剂1%~20%,缓释剂1%~20%,溶剂补足至100%;
当该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时候,该农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所述活性成分1%~90%,分散剂3%~10%,润湿剂2%~5%,防冻剂0.1%~0.8%,增稠剂0.2%~2%,稳定剂0.1%~3%,消泡剂0.1%~1%,水补足至100%;
当该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悬乳剂时,该农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所述活性成分1%~90%,乳化剂1%~8%,分散剂3%~10%,润湿剂2%~5%,防冻剂0.1%~8%,增稠剂0.2%~2%,稳定剂0.1%~3%,消泡剂0.1%~1%,溶剂1%~50%,助溶剂1%~10%,水补足至100%;
当该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水乳剂时,该农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所述活性成分2%~60%,乳化剂2%~20%,防冻剂0.5%~10%,增稠剂0.5%~2%,消泡剂0.01%~0.2%,溶剂3%~10%,水补足至100%;
当该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时,该农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所述活性成分3%~95%,分散剂0.5%~10%,润湿剂0.5%~5%,固体惰性载体补足至100%。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上述述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红松球果虫害的应用。
作为优选,所述红松球果虫害包括松果梢斑螟、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球果小花尺蛾。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中意外发现,当农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含有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且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为1:(0.01-99)时,特别是当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为1:(0.05-10),更优选,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为1:(0.1-1)时,农药组合物相对于单成分的虫螨腈或氯虫苯甲酰胺,具有增效作用,防治效果好;农药组合物含有非单一活性成分,不易产生抗药性;可防治混合发生的多种不同种类的害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的活性成分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按照比例组合使用,能有效防治松果梢斑螟、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球果小花尺蛾等引起的红松球果虫害。相对于单独使用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具有更显著的防治效果,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的使用比例在较宽的范围内均有这种增效作用,可以针对多种虫害混合发生进行综合防治且防治效果突出。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不仅可以同时防治松果梢斑螟、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球果小花尺蛾等引起的红松球果虫害,起到广谱的杀虫效果,而且对以上单独每种红松球果虫害的防治效果均比现有的农药产品有所提高。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药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所述活性成分含有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为1:(0.01-99)。
在本发明中,虫螨腈是4-溴-2-(4-氯苯基)-1-(乙氧基甲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的商品名,分子式:C15H11BrClF3N2O,相对分子量:407.6,英文名称为chlorfenapyr,CAS号为122453-73-0,结构式如式(1)所示:
在本发明中,氯虫苯甲酰胺是3-溴-N-[4-氯-2-甲基-6-(甲氨基甲酰基)苯]-1-(3-氯吡啶-2-基)-1H-吡唑-5-甲酰胺的商品名,分子式:C18H14N5O2BrCl2,相对分子量:483.15,英文名称为Chlorantraniliprole,CAS号为500008-45-7,结构式如式(2)所示:
根据本发明,尽管农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含有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为1:(0.01-99),即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农药组合物具有增效作用,防治效果好;不易产生抗药性;可防治混合发生的多种不同种类的害虫。为了进一步增强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二者复配的增效作用,优选情况下,所述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为1:(0.05-10),更优选的,所述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为1:(0.1-1)农药组合物的增效作用更显著,可以明显提高多种红松球果虫害的防治效果。
本发明中,对于活性成分在农药组合物中的总的含量无特殊要求,可以根据农药组合物配制的不同剂型选择常规的含量,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基于农药组合物的总重量,活性成分的含量为0.1-99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组合物还含有助剂,所述活性组分与所述助剂的重量比为1:(0.1-99)。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助剂为选自传导促进剂、分散剂、润湿剂、防冻剂、防腐剂、增稠剂、乳化剂、溶剂、助溶剂、消泡剂、粘合剂、缓释剂和固体惰性载体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对于上述成分均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物质,例如:
传导促进剂选自甘草酸、氮酮、噻酮、聚亚氧烷基改性聚甲基硅氧烷、二甲聚硅氧烷共聚多醇、2-(3-羟丙基)七甲基三硅烷乙酸酯、磺化琥珀酸二异辛酯钠盐、蓖麻油磺酸钠、尿囊素、山梨醇、尿素、1,2-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分散剂和润湿剂可以为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磷酸酯类、丁二酸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拉开粉、月桂醇硫酸钠和烷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防冻剂可以为乙二醇,1,2-丙二醇,丙三醇,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防腐剂可以为卡松、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中的一种或多种。
增稠剂可以是增稠剂选自海藻酸钠、糊精、阿拉伯胶、明胶、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硅酸镁铝的一种或多种。
乳化剂可以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通常用于液体制剂的乳化剂均可使用。优选情况下,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丁二酸酯磺酸钠、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苄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醚醇六硬脂酸酯、聚乙二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醚蜂蜡衍生物、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甘油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二苄基酚聚氧乙烯醚、二乙二醇脂肪酸酯、二乙二醇单月桂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月桂醇醚、聚氧乙烯单棕榈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月桂醇醚、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醚单油酸酯、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溶剂可以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丙二醇、丙三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正戊醇、异戊醇、正己醇、正庚醇、正辛醇、乙二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二甲醚、山梨醇、芳香烃溶剂油和油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消泡剂可以为硅油、高级醇、矿物油、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助溶剂可以为甲醇、异丙醇、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环丁砜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粘合剂可以为玉米淀粉、可溶性淀粉、蔗糖、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缓释剂为正己烷、环己烷、正十二烷、油酸甲酯、油酸乙酯、油酸丁酯、乙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固体惰性载体可以为粘土、二氧化硅、硅藻土、高岭土、凹凸棒土、蒙脱土、膨润土、滑石粉和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以成品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成分已经混合;也可以每种成分以单独制剂的形式提供,使用时直接进行桶混。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农药组合物所制备的杀虫剂,其中,所述杀虫剂的剂型为可溶液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
上述各剂型中除活性成分外的其它成分及其含量以及活性成分的含量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配比,例如:
可溶液剂一般含有为0.1-10重量%活性成分、0.01-8重量%传导促进剂,1-20重量%乳化剂,含量为1-20重量%缓释剂,溶剂补足至100重量%。对于可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方法。
悬浮剂一般含有1-90重量%活性成分、3-10重量%分散剂、2-5重量%润湿剂、0.1-8重量%防冻剂、0.2-2重量%增稠剂、0.1-3重量%稳定剂、0.1-1重量%消泡剂,水补足余量。对于悬浮剂的制备方法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方法。
悬乳剂一般含有1-90重量%活性成分、1-8重量%乳化剂、3-10重量%分散剂、2-5重量%润湿剂、0.1-8重量%防冻剂、0.2-2重量%增稠剂、0.1-3重量%稳定剂、0.1-1重量%消泡剂,1-50重量%溶剂,1-10重量%助溶剂,水补足余量。对于悬乳剂的制备方法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方法。
水乳剂一般含有2-60重量%活性成分、2-20重量%乳化剂、0.5-10重量%防冻剂、0.5-2重量%增稠剂,0.01-0.2重量%消泡剂,3-10重量%溶剂,0.5-10重量%其它添加剂如助溶剂、防腐剂等,余量为水。
水分散粒剂一般含有3-95重量%活性成分、0.5-10重量%分散剂、0.5-5重量%润湿剂、0-10重量%其它添加剂如粘合剂、传导促进剂,余量为固体惰性载体。水分散粒剂通常制成10-100目国际标准筛目(1676-152μm)颗粒,可通过喷雾造粒、挤压造粒、高速旋转造粒、流化床造粒等方法制备。
本发明中,对于各种剂型的制备方法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的各种剂型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稀释使用。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红植物球果虫害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所述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对可防治的红松球果虫害所引起的虫害的类型没有特别的限制,可选的,虫害可以为松果梢斑螟、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球果小花尺蛾引起的虫害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上述农药组合物在每亩地上的用量没有特别限制,具体可以根据活性成分的亩用量、制剂的活性成分含量及红松郁闭度进行调节,例如可以使每亩地上的活性成分的总施用量为5-200g。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
以下实施例中,虫螨腈、氟虫腈购自江苏中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氯虫苯甲酰胺购自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木质素磺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尿囊素、购自科莱恩化工中国有限公司,聚氧乙烯山梨醚醇六硬脂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购自石家庄市金鹏化工助剂有限公司;甘草酸、1,2-丙二醇、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海藻酸钠、乙二醇、异丙醇、可溶性淀粉购自北京试剂厂,芳香烃溶剂油购自江苏华伦化工有限公司;油酸甲酯购自丰益油脂化学有限公司,硅酸镁铝购自湖南朋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有机硅消泡剂购自迈图高新材料(中国)有限公司,煅烧高岭土购自内蒙古特新高矿产品有限公司。
实施例1
5%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重量比为1:0.25)
虫螨腈4重量%,氯虫苯甲酰胺1重量%,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15重量%甘草酸2重量%,1,2-丙二醇4重量%,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8重量%,芳香烃溶剂油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2
20%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重量比为1:0.25)
虫螨腈16重量%,氯虫苯甲酰胺4重量%,木质素磺酸盐4重量%,十二烷基硫酸钠1.5重量%,尿囊素4重量%,海藻酸钠0.15重量%,硅酸镁铝0.6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3重量%,水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3
5%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悬乳剂(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重量比为1:0.25)
虫螨腈4重量%,氯虫苯甲酰胺1重量%,芳香烃溶剂油40重量%,聚氧乙烯山梨醚醇六硬脂酸酯10重量%,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重量%,木质素磺酸盐4重量%,十二烷基硫酸钠1.5重量%,尿囊素4重量%,海藻酸钠0.10重量%,硅酸镁铝0.4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3重量%,水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4
10%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水乳剂(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重量比为1:0.25)
虫螨腈8重量%,氯虫苯甲酰胺2重量%,芳香烃溶剂油40重量%,聚氧乙烯山梨醚醇六硬脂酸酯10重量%,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重量%,乙二醇2重量%,海藻酸钠0.10重量%,硅酸镁铝0.3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3重量%,水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5
40%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重量比为1:0.25)
虫螨腈32重量%,氯虫苯甲酰胺8重量%,木质素磺酸盐3重量%,十二烷基硫酸钠1重量%,可溶性淀粉1.5%,煅烧高岭土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6
10%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重量比为1:1)
虫螨腈5重量%,氯虫苯甲酰胺5重量%,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15重量%甘草酸2重量%,1,2-丙二醇4重量%,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8重量%,芳香烃溶剂油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7
10%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重量比为9:1)
虫螨腈9重量%,氯虫苯甲酰胺1重量%,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15重量%,甘草酸2重量%,1,2-丙二醇4重量%,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8重量%,芳香烃溶剂油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8
10%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重量比为1:9)
虫螨腈1重量%,氯虫苯甲酰胺9重量%,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15重量%,甘草酸2重量%,1,2-丙二醇4重量%,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8重量%,芳香烃溶剂油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9
10%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重量比为19:1)
虫螨腈9.5重量%,氯虫苯甲酰胺0.5重量%,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15重量%,甘草酸2重量%,1,2-丙二醇4重量%,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8重量%,芳香烃溶剂油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10
10%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重量比为1:19)
虫螨腈0.5重量%,氯虫苯甲酰胺9.5重量%,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15重量%,甘草酸2重量%,1,2-丙二醇4重量%,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8重量%,芳香烃溶剂油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11
10%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重量比为39:1)
虫螨腈9.75重量%,氯虫苯甲酰胺0.25重量%,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15重量%,甘草酸2重量%,1,2-丙二醇4重量%,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8重量%,芳香烃溶剂油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12
10%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重量比为1:39)
虫螨腈0.25重量%,氯虫苯甲酰胺9.75重量%,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15重量%,甘草酸2重量%,1,2-丙二醇4重量%,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8重量%,芳香烃溶剂油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13
6%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重量比为59:1)
虫螨腈5.9重量%,氯虫苯甲酰胺1重量%,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15重量%,甘草酸2重量%,1,2-丙二醇4重量%,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8重量%,芳香烃溶剂油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14
6%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重量比为1:59)
虫螨腈1重量%,氯虫苯甲酰胺5.9重量%,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15重量%,甘草酸2重量%,1,2-丙二醇4重量%,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8重量%,芳香烃溶剂油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15
10%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重量比为99:1)
虫螨腈9.9重量%,氯虫苯甲酰胺1重量%,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15重量%,甘草酸2重量%,1,2-丙二醇4重量%,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8重量%,芳香烃溶剂油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16
10%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重量比为1:99)
虫螨腈0.1重量%,氯虫苯甲酰胺9.9重量%,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15重量%,甘草酸2重量%,1,2-丙二醇4重量%,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8重量%,芳香烃溶剂油添加至100重量%。
对比例1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将实施例中1中的虫螨腈替换为同等重量的氯虫苯甲酰胺,其它成分不变。
对比例2
5%虫螨腈悬浮剂
将实施例中1中的氯虫苯甲酰胺替换为同等重量的虫螨腈,其它成分不变。
对比例3
5%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悬浮剂
将实施例1中的虫螨腈替换为同等重量的氟虫腈,其它成分不变。
对比例4
5%虫螨腈·氟虫腈悬浮剂
将实施例1中的氯虫苯甲酰胺替换为同等重量的氟虫腈,其他成分不变。
对比例5
5%氟虫腈悬浮剂
将实施例1中的氯虫苯甲酰胺和虫螨腈替换为同等重量的氟虫腈,其它成分不变。
测试实施例1(增效作用的生物检测)
采用孙云沛(Sun Y-P)法,通过计算共毒系数(co-toxicity coefficient,CTC),评价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两种活性成分的混用效果,具体如下:
评价标准:当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当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计算公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际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混剂实际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的LC50/混剂的LC50)×100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A剂的TI×混剂有效成分中A的含量+B剂的TI×混剂有效成分中B的含量
毒力指数(TI)=(标准药剂的LC50/供试药剂的LC50)×100(把A剂、B剂中的一种作为标准药剂)
A剂、B剂分别为两种相混的活性成分,混剂为A剂和B剂相混后的混合物。
试验条件:温度:(25±2)℃,湿度:RH60-80%,光照:L:D=(16:8)h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11-2008》,采用浸渍法。
药剂配制:本试验例中,A剂为虫螨腈原药(94%),B剂为氯虫苯甲酰胺原药(98%),选择A剂作为标准药剂,实施例1-16作为混剂。分别准确称取如上16种混剂,每种混剂均用蒸馏水稀释成为具一定浓度梯度的系列药剂。
药剂处理:选取实验室培养的健壮一致的红松苗,连根挖取、洗净,剪成10cm长的带根红松树段,于阴凉处晾至表面无水痕备用。将准备好的红松树段在配置好的药液中浸渍30s,取出稍晾干,用湿脱脂棉包住根部保湿,外包保鲜膜置于广口瓶中,每试管3株。挑选整齐一致的3龄若虫用吸虫器将其移入广口瓶中,每广口瓶15头,瓶口用纱布罩住。以浸不含药剂的水溶液为空白对照,每一处理重复5次。处理48h后检查死虫数,分别记录总虫数和死虫数。采用几率值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数据用DPS软件进行处理,求出每种混剂毒力回归线的LC50,并用孙云沛法算出共毒系数。
试验例1.1
试验靶标:松果梢斑螟3龄幼虫,室内饲养三代后的种群。结果见表1。
表1
试验例1.2
试验靶标:冷杉梢斑螟3龄幼虫,室内饲养三代后的种群。结果见表2。
表2
供试药剂 | LC<sub>50</sub>(mg/L) | TTI | ATI | CTC |
虫螨腈 | 6.74 | 100.00 | - | - |
氯虫苯甲酰胺 | 1.14 | 591.23 | - | - |
实施例1(A:B=4:1) | 1.05 | 198.25 | 641.90 | 323.79 |
实施例2(A:B=4:1) | 1.01 | 198.25 | 667.33 | 336.62 |
实施例3(A:B=4:1) | 1.04 | 198.25 | 648.08 | 326.91 |
实施例4(A:B=4:1) | 1.06 | 198.25 | 635.85 | 320.74 |
实施例5(A:B=4:1) | 1.04 | 198.25 | 648.08 | 326.91 |
实施例6(A:B=1:1) | 0.66 | 345.61 | 1021.21 | 295.48 |
实施例7(A:B=9:1) | 1.53 | 149.12 | 440.52 | 295.41 |
实施例8(A:B=1:9) | 0.69 | 542.11 | 976.81 | 180.19 |
实施例9(A:B=19:1) | 3.11 | 124.56 | 216.72 | 173.99 |
实施例10(A:B=1:19) | 0.72 | 566.67 | 936.11 | 165.20 |
实施例11(A:B=39:1) | 3.76 | 112.28 | 179.26 | 159.65 |
实施例12(A:B=1:39) | 0.78 | 578.95 | 864.10 | 149.25 |
实施例13(A:B=59:1) | 4.33 | 108.19 | 155.66 | 143.88 |
实施例14(A:B=1:59) | 0.82 | 583.04 | 821.95 | 140.98 |
实施例15(A:B=99:1) | 4.66 | 104.91 | 144.64 | 137.86 |
实施例16(A:B=1:99) | 0.87 | 586.32 | 774.71 | 132.13 |
试验例1.3
试验靶标:赤松梢斑螟3龄幼虫,室内饲养三代后的种群。结果见表3。
表3
试验例1.4
试验靶标:赤松梢斑螟3龄幼虫,室内饲养三代后的种群。结果见表4。
表4
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当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从表1-4可以看出,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为1:(0.01-99),均可实现增效作用;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复配后的重量比为1:(0.05-10)时增效作用显著;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复配后重量比为1:(0.1-1)时增效作用更显著。其中,尤其当虫螨腈与氯虫苯甲酰胺重量比为1:0.25时,增效作用最好。
测试实施例2(田间药效试验)
选用胸径为20cm的红松若干,分别将实施例1-16和对比例1-5制备的杀虫剂稀释成活性成分为1重量%的溶液各100ml备用。选取50头大小大致一致的红松球果种蝇、红松球果种小蜂、松果梢斑螟、冷杉梢斑螟、球果小花尺蛾,分别分散地放置于事先选定的生长状态良好的无虫树木,然后通过打孔注液的方式对树木进行注射药液,然后分别在48h记录目标害虫死亡数量。每种药液进行3组上述测试,并进行一组空白对照测试(即只进行害虫培养,而不对树木给药)。按公式(Ⅰ)计算各处理的防治效果,结果见表5。
表5
注:空白对照为其他组合物提供基础数据。
将表5中实施例1-16与对比例1-5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与单独使用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相比,以及与使用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二者复配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杀虫组合物对于多种红松虫害均能够取得优异的防治效果;将实施例1-7与实施例8-16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在本发明优选的相对于1重量份的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的含量为0.05-10重量份,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防治效果;将实施例1-5与实施例6-16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在本发明优选的相对于1重量份的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的含量为0.1-1重量份,尤其是相对于1重量份的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的含量为0.25重量份,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防治效果,进而有效改进作物健康,并且能够降低用药量,节约成本,减少残留,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从实施例1-5可以看出,在最优选范围内,不同剂型的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杀虫组合物增效作用明显,不同剂型间杀虫活性不存在明显差异。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包括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在所述活性成分中,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为1:0.01~9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性成分中,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为1:0.0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性成分中,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为1:0.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在所述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9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农药组合物中含有助剂,所述活性成分与所述助剂的重量比为1:0.1~99;所述助剂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传导促进剂、分散剂、润湿剂、防冻剂、防腐剂、增稠剂、乳化剂、溶剂、助溶剂、消泡剂、粘合剂、固体惰性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溶液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或水分散粒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该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溶液剂时,该农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所述活性成分0.1%~10%,传导促进剂0.01%~8%,乳化剂1%~20%,缓释剂1%~20%,溶剂补足至100%;
当该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时候,该农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所述活性成分1%~90%,分散剂3%~10%,润湿剂2%~5%,防冻剂0.1%~0.8%,增稠剂0.2%~2%,稳定剂0.1%~3%,消泡剂0.1%~1%,水补足至100%;
当该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悬乳剂时,该农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所述活性成分1%~90%,乳化剂1%~8%,分散剂3%~10%,润湿剂2%~5%,防冻剂0.1%~8%,增稠剂0.2%~2%,稳定剂0.1%~3%,消泡剂0.1%~1%,溶剂1%~50%,助溶剂1%~10%,水补足至100%;
当该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水乳剂时,该农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所述活性成分2%~60%,乳化剂2%~20%,防冻剂0.5%~10%,增稠剂0.5%~2%,消泡剂0.01%~0.2%,溶剂3%~10%,水补足至100%;
当该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时,该农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所述活性成分3%~95%,分散剂0.5%~10%,润湿剂0.5%~5%,固体惰性载体补足至100%。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红松球果虫害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松球果虫害包括松果梢斑螟、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球果小花尺蛾。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38818.4A CN111513069A (zh) | 2020-06-13 | 2020-06-13 | 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38818.4A CN111513069A (zh) | 2020-06-13 | 2020-06-13 | 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13069A true CN111513069A (zh) | 2020-08-11 |
Family
ID=71911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38818.4A Pending CN111513069A (zh) | 2020-06-13 | 2020-06-13 | 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513069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40154A (zh) * | 2021-03-25 | 2021-06-29 | 烟台科达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农药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519537A (zh) * | 2021-08-19 | 2021-10-22 | 南京保丰农药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的悬浮剂 |
CN114642211A (zh) * | 2021-04-06 | 2022-06-21 | 山东统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氯虫苯甲酰胺和虫螨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14247A (zh) * | 2004-07-01 | 2007-08-08 | 杜邦公司 | 邻氨基苯甲酰胺无脊椎害虫防治剂协同混合物 |
CN101810192A (zh) * | 2010-03-11 | 2010-08-25 | 徐建军 | 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农药混配方法 |
CN102113516A (zh) * | 2010-01-05 | 2011-07-06 | 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含有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CN106889081A (zh) * | 2016-12-31 | 2017-06-27 | 新昌县鼎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蝗虫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891424A (zh) * | 2017-06-09 | 2020-03-17 | Upl有限公司 | 新型杀虫组合 |
-
2020
- 2020-06-13 CN CN202010538818.4A patent/CN11151306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14247A (zh) * | 2004-07-01 | 2007-08-08 | 杜邦公司 | 邻氨基苯甲酰胺无脊椎害虫防治剂协同混合物 |
CN102113516A (zh) * | 2010-01-05 | 2011-07-06 | 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含有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CN101810192A (zh) * | 2010-03-11 | 2010-08-25 | 徐建军 | 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农药混配方法 |
CN106889081A (zh) * | 2016-12-31 | 2017-06-27 | 新昌县鼎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蝗虫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891424A (zh) * | 2017-06-09 | 2020-03-17 | Upl有限公司 | 新型杀虫组合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40154A (zh) * | 2021-03-25 | 2021-06-29 | 烟台科达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农药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642211A (zh) * | 2021-04-06 | 2022-06-21 | 山东统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氯虫苯甲酰胺和虫螨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642211B (zh) * | 2021-04-06 | 2024-05-28 | 山东统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氯虫苯甲酰胺和虫螨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519537A (zh) * | 2021-08-19 | 2021-10-22 | 南京保丰农药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的悬浮剂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13038B (zh) | 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应用 | |
CN111513069A (zh) | 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524075A (zh) | 含有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组合物 | |
TW202130271A (zh) | 含畢芬寧及剋安勃的殺蟲混合物 | |
CN101366386A (zh) | 基于吡蚜酮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8294007A (zh) | 一种含有氟唑菌苯胺、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379308A (zh) | 含有噻虫胺的复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2805102B (zh) | 一种含噻唑膦和鱼尼汀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 | |
GB2536230B (en) |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 | |
WO2024095171A1 (en) | Stable synergistic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 | |
CN103229771A (zh) | 一种含有氟嘧菌酯的杀菌剂组合物 | |
CN114375958B (zh) | 一种含Cyclobutrifluram的杀线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379982B (zh) | 一种含有吡丙醚和阿维菌素的杀虫组合物 | |
CN111631220A (zh)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875714A (zh) | 一种苏云金杆菌·多杀霉素·三硅氧烷聚氧乙烯醚组合物及其防治水稻钻蛀性害虫的用途 | |
CN108208015A (zh) | 一种农药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0115268B (zh) | 一种含唑虫酰胺与氟吡菌酰胺的农药组合物 | |
CN114027314A (zh) | 一种含丁醚脲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708002A (zh) | 一种增效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2136819A (zh) | 一种含fenpicoxamid和氟唑菌苯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11567549A (zh) | 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注射液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0537548A (zh) | 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1937896B (zh) | 一种含双三氟虫脲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1843247B (zh) | 基于吡蚜酮的农药组合物 | |
CN117770267A (zh) | 一种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