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418035B - 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8035B
CN110418035B CN201910338325.3A CN201910338325A CN110418035B CN 110418035 B CN110418035 B CN 110418035B CN 201910338325 A CN201910338325 A CN 201910338325A CN 110418035 B CN110418035 B CN 1104180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itch
housing
pan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83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8035A (zh
Inventor
佐佐木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418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8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8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80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03B17/561Support related camera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5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provision for heating or cooling, e.g. in aircraft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18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 G08B13/189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 G08B13/194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mage scanning and comparing systems
    • G08B13/196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mage scanning and comparing systems using television cameras
    • G08B13/19617Surveillance camera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8B13/19619Details of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Cameras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不具备圆顶罩并且配置为减小从外部施加的冲击向透镜单元的传播。所述摄像装置包括: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包括摄像元件和光学系统;俯仰壳体,所述俯仰壳体配置为覆盖并支撑所述透镜单元;以及俯仰罩,所述俯仰罩配置为覆盖所述俯仰壳体,其中所述俯仰罩由所述俯仰壳体支撑,以能够连同所述俯仰壳体一起在俯仰方向上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俯仰壳体移动。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抗冲击性能的安装型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具有抗冲击性能的监控摄像机的现有技术摄像装置包括圆顶罩和外壳。圆顶罩配置为覆盖透镜单元。外壳配置为覆盖摄像机主体。圆顶罩由例如具有抗冲击的聚碳酸酯树脂制成,而外壳由金属制成。通过此构造增强监控摄像机自身的抗冲击性能。但是,当由树脂制成的圆顶罩接收大的冲击时,即使圆顶罩不破损,也会导致圆顶罩立刻出现大的变形。因此,存在一种摄像机,所述摄像机具有冲击吸收机构,以防止变形的圆顶罩与诸如透镜单元的内部结构接触。
以日本专利特开No.2016-85418中公开的摄像装置为例,作为具有冲击吸收机构的摄像机的现有技术示例。摄像装置包括透镜单元、圆顶罩、旋转台部分和固定部分。透镜单元包括光学系统和摄像元件。圆顶罩配置为覆盖透镜单元。旋转台部分配置为支撑透镜单元。固定部分配置为支撑旋转台部分,使得旋转台部分可在平摇方向(pan direction)上旋转。摄像装置还包括内罩,所述内罩设置在透镜单元与圆顶罩之间。内罩被弹性地支撑在旋转台部分上。当按压内罩时,内罩在远离圆顶罩的方向上移动以与固定部分接触。
日本专利特开No.2016-85418中公开的圆顶罩覆盖透镜单元以充当光学系统。因此,尤其是在远摄透镜单元或可与高像素密度兼容的透镜单元中,圆顶罩表面精度中的微小误差都会导致分辨率性能降低。此外,在包括红外照明的摄像机中,发射的红外光在圆顶罩的内表面上被反射。因此,在图像中会不利地出现反射光或者生成因反射光所致的重影。因此,需要在透镜单元周围另外设置遮光机构。
因此,当提供抗冲击性能和防水性时,期望一种外部构造,其中透镜单元不被圆顶罩覆盖。然而,在可在平摇方向和俯仰方向(tilt direction)上旋转的摄像机中,在摄像机不被圆顶罩覆盖的外部构造的情况下,上述从外部施加的冲击会直接传播到由外壳支撑的透镜单元,从而不利地损坏透镜单元。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包括摄像元件和光学系统;第一壳,所述第一壳配置为覆盖并支撑所述透镜单元;第二壳,所述第二壳配置为支撑所述第一壳,使得所述第一壳能够在俯仰方向上旋转;第一罩,所述第一罩配置为覆盖所述第一壳;第二罩,所述第二罩配置为覆盖所述第二壳,其中,所述第一罩由所述第一壳支撑,以能够连同所述第一壳一起在所述俯仰方向上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移动,其中,当所述第一罩因外力而相对于所述第一壳移动时,通过与所述第二壳和所述第二罩中的一者的接触限制所述第一罩的移动。
本发明的目标是在不使用圆顶罩的情况下减小摄像装置中从外部施加的冲击向透镜单元的传播。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俯仰单元的分解图。
图2是用于例示弹性地支撑俯仰罩的另一方法的局部分解图。
图3是用于例示弹性地支撑俯仰罩的又一方法的局部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平摇单元(pan unit)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座单元的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摄像机主体的截面图。
图7是用于例示支撑俯仰罩的另一方法的局部分解图。
图8A是用于例示本发明中在施加冲击时每一个罩的移动的局部截面图。
图8B是用于例示本发明中在施加冲击时每一个罩的移动的局部截面图。
图8C是用于例示本发明中在施加冲击时每一个罩的移动的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例如,以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组件的尺寸、材料、形状和相对位置可以自由选择,并且可以基于应用本发明的设备构造或基于各种条件而改变。通篇附图中使用相同参考标记来表示彼此相同或彼此功能类似的组件。
根据下面所描述实施例的摄像装置包括俯仰单元、平摇单元和基座单元。平摇单元配置为支撑俯仰单元,使得所述俯仰单元可在俯仰方向上旋转。基座单元配置为支撑平摇单元,使得所述平摇单元可在平摇方向上旋转。为了便于说明,假设俯仰单元围绕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俯仰轴枢转,并且平摇单元围绕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平摇轴枢转。然而,俯仰轴和平摇轴的布置并不局限于此。实际布置俯仰轴和平摇轴的方向不受限制,只要将俯仰轴和平摇轴布置为彼此正交即可。下面,以参照附图陈述的顺序描述俯仰单元、平摇单元和基座单元。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摄像装置10(参见图6)中的俯仰单元100的分解图。俯仰单元100包括透镜单元101,并且由稍后描述的平摇单元200支撑以可在俯仰方向上旋转。俯仰单元100包括透镜单元101、俯仰壳102、前罩103、前窗104、俯仰罩105和罩推压弹簧106。俯仰壳102与前罩103配合形成以俯仰轴作为轴向中心布置的近似圆柱部件。透镜单元101容纳在近似圆柱部件内侧。更具体而言,俯仰壳102的形状为沿俯仰轴方向切割近似圆柱部件以从中心轴(俯仰轴)移开之后剩余部分的形状,而前罩103对应于切除部分。透镜单元101包括摄像元件和诸如透镜的光学系统(两者未显示)。透镜单元101具有用于对摄像目标摄像的主要构造,并且容纳在俯仰壳102中。
透镜单元101安装到前罩103上并且由前罩103支撑。透镜单元101安装并固定到俯仰壳102上。以此方式,透镜单元101容纳在由俯仰壳102和前罩103形成的、具有圆柱形状的部件中,并且安装并固定在该部件中。前罩103在与透镜单元101的摄像透镜101a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开口。安装并固定透明前窗104以封闭开口。透镜单元101可通过前窗104对外部空间中的摄像目标摄像。俯仰壳102具有俯仰轴部102a。俯仰轴部102a布置在上述具有圆柱形状的部件的两个端表面上,以将上述俯仰轴作为中心轴。
俯仰罩105对应于直径大于上述包括俯仰壳102的圆柱部件的直径的圆柱部件。俯仰罩105布置为覆盖俯仰壳102,将与俯仰壳102的俯仰轴相同的俯仰轴作为中心。具有圆柱形状的俯仰罩105在两个端表面中形成有开口。每一个开口的内直径大于每一个俯仰轴部102a的外直径和稍后描述的每一个突出部102c的外直径。俯仰罩105具有在俯仰轴方向上突出的环形部105c(参见图6)。环形部105c分别绕开口形成。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将沿平行于俯仰轴方向的切割面分开的两个部分整合在一起以用作俯仰罩105,但鉴于例如组装时所需的工作量,可以将俯仰罩105分成合适数目的部分。
俯仰罩105在与固定到前罩103上的前窗104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开口。俯仰壳102在外圆周表面上形成有壳弹簧安装部102b。类似地,前罩103在外圆周表面上形成有前弹簧安装部103a。俯仰壳102的外圆周表面和前罩103的外圆周表面形成圆柱形状。俯仰罩105在与上述弹簧安装部102b和103a对应的位置处具有罩弹簧安装部105a,所述罩弹簧安装部105a形成在圆柱部的内圆周表面上。罩推压弹簧106分别布置在壳弹簧安装部102b与对应的罩弹簧安装部105a之间以及前弹簧安装部103a与对应的罩弹簧安装部105a之间。俯仰罩105通过与俯仰壳102和与前罩103之间的罩推压弹簧106安装在俯仰壳102和前罩103上。因此,俯仰壳102等弹性地支撑俯仰罩105,使得俯仰罩105可相对于俯仰轴部102a移动。同时,俯仰罩105由俯仰壳102等支撑,以可连同俯仰壳102一起在俯仰方向上旋转。
通过俯仰壳102支撑俯仰罩105的方法并不局限于使用以上述罩推压弹簧106为例的模式的弹性部件的方法。例如,如在图2中所例示的俯仰单元100a中那样,可以使用各自具有环形形状且由诸如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的俯仰弹性支撑部件107作为弹性地支撑俯仰罩105的另一方法。俯仰弹性支撑部件107中的每一者在轴向内侧上装配到俯仰壳102的俯仰轴部102a的对应一者或突出部102c的对应一者上。各自具有环形形状的突出部102c形成在具有圆柱形状的部件的两个端表面上,以与俯仰轴同轴。俯仰弹性支撑部件107在径向外侧上装配到俯仰罩105中,以安装并固定到所述俯仰罩105上。因此,俯仰壳102弹性地支撑俯仰罩105,使得俯仰罩105可相对于俯仰轴移动。同时,俯仰壳102可支撑俯仰罩105,使得俯仰罩105可连同俯仰壳102一起在俯仰方向上旋转。
作为通过俯仰壳102弹性地支撑俯仰罩105的另一方法,可想到将类似于俯仰弹性支撑部件107的组件添加到俯仰罩105而不将俯仰弹性支撑部件107设置为单独部件的方式。图3中所例示的以此模式的俯仰单元100b在俯仰罩105的内圆周表面侧上包括弹性部105b。弹性部105b易于响应于外力而变形。俯仰罩105在弹性部105b的径向内侧上装配在俯仰壳102的俯仰轴部102a或各自具有环形形状的突出部102c上,以安装并固定到所述俯仰轴部102a或突出部102c上。突出部102c形成在具有圆柱形状的部件的两个端表面上,以与俯仰轴同轴。以此方式,俯仰壳102可弹性地支撑俯仰罩105,使得俯仰罩105可相对于俯仰轴移动。同时,俯仰壳102可支撑俯仰罩105,使得俯仰罩105可连同俯仰壳102一起在俯仰方向上旋转。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俯仰单元100包括透镜单元101、俯仰壳体(俯仰壳102和前罩103)以及俯仰罩105。透镜单元101包括配置为对摄像目标摄像的摄像元件和附带光学系统。俯仰壳体包括俯仰壳102和前罩103。俯仰壳体覆盖并且支撑透镜单元101。俯仰罩105覆盖俯仰壳体并连同俯仰壳体(102,103)一起在俯仰方向上旋转,并且被支撑以可相对于俯仰壳体(102,103)移动。虽然优选俯仰罩105通过上述弹性支撑部件由俯仰壳体(102,103)支撑,但对俯仰罩105的支撑并不局限于上述模式,只要满足下面条件即可。此处所述的俯仰壳体和俯仰罩分别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壳和第一罩。
上述以罩推压弹簧106、俯仰弹性支撑部件107或弹性部105b为例的弹性支撑部件布置在俯仰壳体(102,103)与俯仰罩105之间。俯仰罩105通过上述弹性支撑部件与俯仰壳体(102,103)间隔预定空间地由所述俯仰壳体支撑。上述弹性支撑部件连接到俯仰壳体的外圆周表面和俯仰罩105的内圆周表面,所述俯仰壳体具有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为具有近似圆柱形状的部件的圆柱部,而所述俯仰罩105具有例示为近似圆柱部的圆柱部。俯仰壳体和俯仰罩105还可以在轴部或环形突出部处连接,所述轴部或环形突出部形成在圆柱部端处或形成在除圆柱部端处以外的其他区域上。
接着,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装置中的平摇单元200的分解图。平摇单元200配置为支撑俯仰单元100,使得俯仰单元100可在俯仰方向上旋转。平摇单元200由稍后描述的基座单元300支撑以可在平摇方向上旋转。平摇单元200包括俯仰支撑台201、滚珠轴承203、俯仰马达单元204、俯仰马达保持器205和俯仰侧壳206以支撑俯仰单元。平摇单元200还包括平摇旋转台壳207、平摇罩209、法兰螺钉210和罩推压弹簧214。平摇旋转台壳207中容纳有电路板211、平摇马达单元212、滚珠轴承213和平摇马达保持器215(参见图5)。
俯仰单元100布置为使得俯仰轴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分别将布置在具有圆柱形状的俯仰单元200的两端处的俯仰轴部102a插入到滚珠轴承203中。滚珠轴承203以俯仰轴为旋转中心布置在俯仰单元100的两侧上。滚珠轴承203中的每一者的外圆周部装配到俯仰支撑台201的对应一者的轴承孔部201a中。以此方式,俯仰单元100通过滚珠轴承203由俯仰支撑台201支撑,以可围绕俯仰轴旋转。俯仰马达单元204布置在分别形成在俯仰支撑台201上的环形凹陷部201b的对应一者中,以与俯仰轴部102a同轴。俯仰马达单元204通过俯仰马达保持器205按压而被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凹陷部201b的形成导致在俯仰支撑台201更靠近俯仰单元100的侧上的形成与之对应的环形突出部201c。可以移除突出部201c。俯仰马达保持器205装配在俯仰轴部102a的对应一者上以通过螺钉固定,并且连同俯仰单元100一起在俯仰方向上旋转。在俯仰马达单元204和俯仰马达保持器205容纳在环形凹陷部201b的对应一者中的状态下,俯仰侧壳206的对应一者在俯仰马达单元204和俯仰马达保持器205的外侧上固定到俯仰支撑台201的对应一者上。上述内部组件由俯仰侧壳206覆盖。
俯仰支撑台201例如通过螺钉固定到平摇旋转台壳207上。平摇罩209以稍后描述的模式安装到平摇旋转台壳207,以覆盖平摇旋转台壳207、俯仰支撑台201和俯仰侧壳206。平摇罩209具有外直径允许覆盖上述组件并在平摇轴的方向上延伸的近似圆柱形状。平摇罩209在上端处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在平摇轴的方向(底侧端的方向)上延伸以便将俯仰单元100装配在其中,并且形成为在与俯仰轴和平摇轴正交的方向上穿过近似圆柱形状。上述俯仰支撑台201、上述俯仰侧壳206和与俯仰支撑台201相关联的组件容纳在突出部209c内侧,所述突出部209c形成于构成凹陷部的两侧上。凹陷部的底部209b具有允许覆盖平摇旋转台壳207的形状并通过稍后描述的法兰螺钉210固定到平摇旋转台壳207上。孔部209a分别形成在彼此相对的突出部209c的表面中。孔部209a中的每一者具有稍大于与俯仰罩105的俯仰轴同轴的环形部105c的每一者的孔形状。
平摇旋转台壳207具有凸柱形部207a。凸柱形部207a形成在与俯仰单元100的底侧表面(底表面)相对的区域上并朝向该底表面突出。虽然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四个凸柱形部207a,但凸柱形部207a的数目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示例中的数目。凸柱形部207a中的每一者布置在罩推压弹簧214的对应一者的径向内部的内侧,以引导罩推压弹簧214。法兰螺钉210可分别安装在凸柱形部207a的顶部上。平摇罩209的底部209b的后表面(与平摇旋转台壳207相对的表面)紧靠罩推压弹簧214的上端。通过罩推压弹簧214使用法兰螺钉210将平摇罩209安装到平摇旋转台壳207。以此方式,平摇旋转台壳207可弹性地支撑平摇罩209,使得平摇罩209可相对于平摇轴移动。同时,平摇旋转台壳207可支撑平摇罩209,使得平摇罩209可连同平摇旋转台壳207一起在平摇方向上旋转。
平摇旋转台壳207被支撑在平摇旋转台208上。平摇旋转台208具有近似盘状的形状并且在平摇轴的方向上布置在与平摇罩209相对的侧(下侧)上。在平摇旋转台208与平摇旋转台壳207之间定义的空间中,容纳有电路板211、平摇马达单元212、滚珠轴承213和平摇马达保持器215。例如,配置为控制透镜单元101进行摄像的CPU安装在电路板211上。平摇马达单元212使平摇单元200和俯仰单元100在平摇方向上旋转。平摇旋转台208具有凸柱208a、环形部208b和轴承孔部208c。凸柱208a在朝向平摇旋转台壳207的方向上突出预定高度,并且用于固定电路板211。环形部208b与平摇轴同轴布置,由此支撑平摇马达单元212。轴承孔部208c是具有对应于滚珠轴承213的内直径的孔部。滚珠轴承213装配并固定在轴承孔部208c中。
除上述俯仰单元100以外,上述摄像装置还包括平摇单元200。平摇单元200包括平摇壳体和平摇罩209,所述平摇罩209配置为覆盖所述平摇壳体。此处的平摇壳体对应于支撑俯仰壳体以使俯仰壳体可在俯仰方向上旋转的构造。此处所述的平摇壳体和平摇罩分别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壳和第二罩。在本实施例中,平摇壳体包括例如俯仰侧壳206以及由俯仰侧壳206覆盖的俯仰支撑台201、滚珠轴承203、俯仰马达单元204和俯仰马达保持器205。平摇壳体还包括法兰螺钉210、罩推压弹簧214、平摇旋转台壳207和由平摇旋转台壳207覆盖的组件。具体而言,平摇壳体包括俯仰驱动部(203至205)和平摇旋转台208(由平摇旋转台壳207覆盖的组件)。平摇旋转台208配置为支撑俯仰驱动部(203至205)并且在平摇方向上旋转。俯仰驱动部(203至205)围绕俯仰旋转轴支撑俯仰壳体(102,103),以使俯仰壳体在俯仰方向上旋转。平摇罩209连同平摇壳体一起在平摇方向上旋转,并且被支撑在平摇壳体(具体而言,覆盖平摇壳体的平摇旋转台壳207)上,使得平摇罩209可相对于平摇壳体移动。虽然优选平摇罩209通过稍后描述的第二弹性支撑部件由平摇壳体支撑,但平摇罩209的支撑模式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即可。
在平摇壳体(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平摇旋转台壳207)与平摇罩209之间,布置罩推压弹簧214作为第二弹性支撑部件。平摇罩209通过罩推压弹簧214与平摇旋转台壳207间隔第二预定空间地被支撑。虽然在该情况下将弹簧部件用作第二弹性支撑部件,但是可使用各自具有合适形状并且由诸如橡胶等各种弹性可变形原材料中的任何一者制成的部件,例如,上述用于俯仰单元100的弹性支撑部件。在该情况下,第二弹性支撑部件设置在平摇旋转台壳207与平摇罩209之间以连接在两者之间。然而,第二弹性支撑部件的布置不受具体限制,只要获得用于防止壳之间(例如,俯仰侧壳206与平摇罩209之间)的接触的预定距离即可。在本实施例中,鉴于例如节约空间和安静,将各自具有环形形状的所谓振动波马达用于俯仰马达单元204和平摇马达单元212。然而,例如鉴于摄像装置的成本和安装位置,可以使用其他公知的驱动系统。此外,虽然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将俯仰罩105分成两个部分,但根据例如设计要求上述所有结构中的每一者可由单个部分或多个部分构成。
现在,参照图5描述本实施例中的基座单元300,图5是基座单元300的分解图。基座单元300包括基座壳301、底壳302、基座罩303、第二电路板304和风扇305。基座壳301具有中空轴301a,所述中空轴301a插入在每一个滚珠轴承213的径向内部中,所述滚珠轴承213装配并固定到平摇旋转台208中。平摇马达保持器215装配并固定到中空轴301a上,以在按压平摇马达单元212的同时固定平摇马达单元212。同时,中空轴301a支撑平摇旋转台208,使得平摇旋转台208可在平摇方向上旋转。
滑环306插入到中空轴301a中,以允许电路板211与第二电路板304之间的信号传输和电力供应。第二电路板304固定到基座壳301上并且由底壳302覆盖。基座罩303覆盖底壳302和基座壳301,并且固定到底壳302上并由底壳302支撑。风扇305固定到基座壳301上,并且用于使空气流经壳之间(例如基座单元300与平摇单元200之间)的空间。只需根据需要安装风扇305。
现在,参照图6描述通过摄像装置的构造获得的效果的细节,图6是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的构造截面图。在正常状态下,孔部209a中的每一者与布置在内侧上的环形部105c中的对应一者保持给定空间。当向俯仰罩105施加外力时,由于存在罩推压弹簧106,因此将减小外力向透镜单元101的传播。因此,仅俯仰罩105瞬间移动。然而,当移动量因大的外力而变大时,由平摇罩209分别通过孔部209a的内圆周部与环形部105c之间的接触来接收冲击。因此,可抑制进一步移动。
通过孔部209a的内圆周部抑制环形部105c的移动,有效地抵抗了在近似垂直于俯仰轴方向上施加的冲击。当例如在朝向基座单元300的方向上施加冲击时,不但通过上述组件而且通过平摇罩209的底部209b与俯仰罩105的与所述底部209b相对的表面之间的接触,获得抑制冲击所致的移动的效果。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用主要通过底部209b与其相对表面之间的接触接收冲击的结构来替代使用环形部105c和孔部209a。与上述环形部105c接触的目标并不局限于孔部209a的内圆周部。例如,当在俯仰轴的方向上施加冲击时,可以使用以下结构。具体而言,分别使形成于俯仰支撑台201上并与俯仰轴同轴布置的突出部201c与环形部105c接触以接收冲击。
图7中例示本发明中支撑俯仰罩105的另一方法。在图7中所例示的俯仰单元100c中,俯仰罩105通过滚珠轴承108固定到平摇罩209上。更具体而言,俯仰罩105在上述环形部105c处装配到滚珠轴承108的径向内部。滚珠轴承108的径向外部分别装配并固定到平摇罩209的孔部209a的内圆周部中。俯仰罩105具有键槽(或肋状部)105e,而俯仰壳102具有肋状部(或键槽)102d。键槽(肋状部)105e和肋状部(键槽)102d配置为匹配俯仰罩105的旋转方向和俯仰壳102的旋转方向,并且直接或通过弹性部件109装配在一起。因此,俯仰罩105被支撑以可相对于平摇罩209在俯仰方向上旋转并且可连同俯仰壳102一起在俯仰方向上旋转。
如上所述,图7中所例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包括联动部件(link member),所述联动部件配置为将俯仰壳体(102,103)与俯仰罩105彼此联接,使得俯仰罩105连同俯仰壳体(102,103)的旋转一起在俯仰方向上旋转。在图7中,以键槽105e和肋状部102d为例说明联动部件,所述键槽105e和肋状部102d配置为匹配俯仰罩105的旋转方向和俯仰壳102的旋转方向。平摇罩209支撑俯仰罩105,使得俯仰罩105可通过例如滚珠轴承108的组件在俯仰方向上旋转。
即使在图7中所例示的构造中,施加到俯仰罩105的冲击也主要传播到平摇罩209或俯仰支撑台201。因此,可缓解从俯仰罩105向俯仰壳102、前罩103和透镜单元101传播的冲击。
现在,参照图8A至图8C描述当向摄像装置10(具体而言,向平摇罩209和俯仰罩105)施加冲击时每一个罩和接触部的移动。图8A至图8C是摄像装置10的局部截面图。图8A是从上面向俯仰罩105施加冲击的情况的视图。在以下描述中,在图8A至图8C中通过箭头表示向每一个组件施加的冲击的方向,并且通过圆圈表示每一个接触部。如图8A中所例示,通过从上面施加的冲击推动俯仰罩105向下移动。因此,俯仰罩105与平摇罩209接触。接着,通过俯仰罩105推动平摇罩209向下移动。因此,平摇罩209与基座罩303接触。以此方式,将传播到平摇罩209的冲击释放到基座罩303。
在图8B中,例示从前侧向俯仰罩105施加冲击的情况。在图8B中,示意性地例示了沿平摇轴截取的、摄像装置100的主要部件的结构的截面。图8B中所例示的截面是垂直于图8A中所例示的截面的截面。如图8B中所例示,首先通过从前侧(图8B中的左侧)施加的冲击推动俯仰罩105向远侧(图8B中的右侧)移动。因此,俯仰罩105与位于远侧的平摇罩209的斜面接触。斜面由对应于俯仰罩105的外圆周表面的凹陷表面构成。接着,通过俯仰罩105推动平摇罩209朝向远侧倾斜,使位于远侧的凸柱形部207a中的一者的顶部成为支点。因此,平摇罩209的远侧端与基座罩303接触。以此方式,将传播到平摇罩209的冲击释放到基座罩303。
接着,图8C中例示向平摇罩209的侧表面施加冲击的情况。当如图8C中所例示向平摇罩209的侧表面施加冲击时,在横向方向上推动平摇罩209以使平摇罩209倾斜,使位于推动位置侧上的凸柱形部207a中的一者的顶部成为支点。因此,平摇罩209的一端的侧区域与基座罩303接触。以此方式,将传播到平摇罩209的冲击释放到基座罩303。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过多冲击传播到平摇罩209时,平摇罩209移动或改变姿态以与基座罩303接触。然而,本发明的模式并不局限于上述模式。例如,可以另外在平摇罩209上形成突出部(未显示),以便通过突出部与基座壳301或底壳302之间的接触限制平摇罩209的移动。
在上述摄像装置中,当俯仰罩105接收外力时,俯仰罩105在罩推压弹簧106的作用下相对于俯仰壳体(102,103)移动。此时,俯仰罩105与平摇壳体或平摇罩209接触,以限制俯仰罩105的移动。同时,俯仰罩105所接收到的外力被传播到平摇壳体或平摇罩209。换言之,俯仰罩105具有以下形状:当俯仰罩105因外力而相对于俯仰壳体(102,103)移动时,所述形状使俯仰罩105首先与平摇壳体或平摇罩209接触。以此方式,可减小俯仰罩105所接收到的外力对俯仰壳体(102,103)的直接影响。
此外,如上所述,在平摇罩209的孔部209a中的每一者的内圆周与俯仰罩105的、在俯仰轴上与孔部209a同轴布置的环形部105c的对应一者的外圆周之间定义预定(给定)空间。当俯仰罩105接收外力以相对于俯仰壳体(102,103)移动时,在俯仰罩105移动对应于空间的量之后,环形部105c(环形突出部)与孔部209a的内圆周接触。因此,实现对移动的限制和外力向平摇罩209的传播。然而,上述结构关系的建立并不局限于在平摇罩209与俯仰罩105之间。还可以在俯仰罩105与俯仰侧壳206之间建立结构关系。此外,环形部的布置和环形部装配到的孔部的布置可互换。具体而言,仅需要平摇壳体或平摇罩209及俯仰罩105中的一者具有与俯仰旋转轴同轴布置的孔部,而仅需要另一者具有环形突出部,每一个环形突出部与孔部的对应一者的内圆周间隔预定空间地布置。俯仰罩具有由孔部中的每一者的内直径与环形突出部中的每一者的外圆周之间的差定义的移动范围,以分别通过孔部的内圆周与环形部的外圆周之间的接触限制俯仰罩的移动。
上述摄像装置还包括基座壳体和基座罩303,所述基座壳体配置为支撑平摇壳体以使平摇壳体可在平摇方向上旋转,所述基座罩303配置为覆盖所述基座壳体。在本实施例中,基座壳体包括例如基座壳301、底壳302、基座罩303和第二电路板304。除上述组件之外,例如还可以设置平摇马达单元。在上述摄像装置中,当平摇罩209接收外力时,平摇罩209在罩推压弹簧214的作用下相对于平摇壳体移动。此时,平摇罩209与基座壳体或基座罩303接触,以限制平摇罩209的移动。同时,平摇罩209所接收到的外力被传播到上述组件。因此,可减小平摇罩209所接收到的外力对平摇壳体的直接影响。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装置10中,即使在俯仰罩105移动或变形时,仍能通过俯仰罩105与俯仰壳102和前罩103之间的弹性部件保持空间。此外,在平摇罩209与俯仰侧壳206和平摇旋转台壳207之间以及在基座罩303与基座壳301和底壳302之间定义允许每一个罩移动或变形的空间。所述空间还起隔热层的作用。因此,俯仰罩105、平摇罩209和基座罩303可以另外具有防止直射阳光所生成的热传递到内侧容纳的组件的遮阳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风扇305安装到基座壳301。因此,可使空气流经上述罩与内部组件之间的空间。如上所述,俯仰罩105、平摇罩209和基座罩303以与内部组件间隔给定空间地覆盖所述内部组件。更具体而言,俯仰罩105与俯仰壳体(102,103)之间的空间、平摇罩209与平摇壳体之间的空间以及基座罩303与基座壳体之间的空间中的至少任何一者可充当用于冷却气体的流动路径。因此,风扇305所发送的空气沿内部组件流经所述空间,从而能够有效冷却内部组件。
如上所述,以上例示的摄像装置具有以下结构,所述结构不具备配置为保护例如透镜单元不受外部冲击的所谓的罩盖。在该情况下,即使在设置俯仰罩的情况下,冲击仍易于直接传播到配置为旋转地驱动具有摄像机功能的透镜单元的旋转轴和驱动组件、以及由外壳支撑的透镜单元。因此,存在旋转轴和驱动组件、甚至透镜单元可能被外部冲击损坏的担心。同时,在以上例示的摄像装置中,通过弹性支撑部件(106)将俯仰罩105安装到俯仰壳体(102,103)。此外,通过将俯仰罩105安装到平摇壳体或平摇罩209使得俯仰罩105可旋转,可将冲击释放到平摇壳体或平摇罩209。因此,传播到俯仰壳体的冲击由俯仰罩105接收,然后俯仰罩105所接收到的冲击被传播到平摇罩209和其他组件。因此,可减轻冲击的影响。此外,通过第二弹性支撑部件(214)将平摇罩209安装到平摇壳体,可将冲击释放到基座壳体或基座罩(303)。因此,也可减轻传播到平摇壳体的冲击。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这样的变形、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1)

1.一种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
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包括摄像元件和光学系统;
第一壳,所述第一壳配置为覆盖并支撑所述透镜单元;
第二壳,所述第二壳配置为支撑所述第一壳,使得所述第一壳能够在俯仰方向上旋转;
第一罩,所述第一罩配置为覆盖所述第一壳;
第二罩,所述第二罩配置为覆盖所述第二壳,
其中,所述第一罩由所述第一壳支撑,以能够连同所述第一壳一起在所述俯仰方向上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移动,
其中,当所述第一罩因外力而相对于所述第一壳移动时,通过与所述第二壳和所述第二罩中的一者的接触限制所述第一罩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一罩之间的第一弹性支撑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罩通过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一壳间隔预定空间地由所述第一壳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件连接到具有圆柱部的所述第一壳的外圆周表面和具有圆柱部的所述第一罩的内圆周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罩被支撑以能够连同所述第二壳一起在平摇方向上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壳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二壳与所述第二罩之间的第二弹性支撑部件,
其中,所述第二罩通过所述第二弹性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二壳间隔预定空间地被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壳包括:
俯仰驱动部,所述俯仰驱动部配置为通过俯仰旋转轴支撑所述第一壳,以使所述第一壳在所述俯仰方向上旋转;以及
平摇旋转台,所述平摇旋转台配置为支撑所述俯仰驱动部并使所述俯仰驱动部在所述平摇方向上旋转,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弹性支撑部件连接到所述平摇旋转台和所述第二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
联动部件,所述联动部件配置为联接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一罩,以使所述第一罩连同所述第一壳的旋转一起在所述俯仰方向上旋转;
其中,所述第二罩支撑所述第一罩,使得所述第一罩能够在所述俯仰方向上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壳或所述第二罩及所述第一罩中的任何一者具有与俯仰旋转轴同轴布置的孔部,并且所述第二壳或所述第二罩及所述第一罩中的另一者具有与所述孔部的内圆周间隔预定空间布置的环形突出部,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罩具有由所述孔部的内直径与所述环形突出部的外直径之间的差定义的移动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
基座壳,所述基座壳配置为支撑所述第二壳,使得所述第二壳能够在平摇方向上旋转;以及
基座罩,所述基座罩配置为覆盖所述基座壳,
其中,当所述第二罩因外力而相对于所述第二壳移动时,通过与所述基座壳和所述基座罩中的一者的接触限制所述第二罩的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罩与所述第一壳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二罩与所述第二壳之间的空间以及所述基座罩与所述基座壳之间的空间中的至少任何一者充当用于冷却气体的流动路径。
11.一种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
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包括摄像元件和光学系统;
第一壳,所述第一壳配置为覆盖并支撑所述透镜单元;
第二壳,所述第二壳配置为支撑所述第一壳,使得所述第一壳能够在俯仰方向上旋转;
第一罩,所述第一罩配置为覆盖所述第一壳;
第二罩,所述第二罩配置为覆盖所述第二壳,
其中,所述第一罩由所述第一壳支撑,以能够连同所述第一壳一起在所述俯仰方向上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罩具有,在所述第一罩因外力而相对于所述第一壳移动时,与所述第二壳和所述第二罩中的一者接触的接触部。
CN201910338325.3A 2018-04-27 2019-04-25 摄像装置 Active CN1104180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86487 2018-04-27
JP2018086487A JP7104551B2 (ja) 2018-04-27 2018-04-27 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8035A CN110418035A (zh) 2019-11-05
CN110418035B true CN110418035B (zh) 2021-05-18

Family

ID=66286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8325.3A Active CN110418035B (zh) 2018-04-27 2019-04-25 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01304B2 (zh)
EP (1) EP3561591B1 (zh)
JP (1) JP7104551B2 (zh)
CN (1) CN1104180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64097B2 (en) * 2018-11-01 2021-07-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pressing forces of an ultrasonic motor and a waterproof member
EP3873081A1 (en) 2020-02-26 2021-09-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JP7608101B2 (ja) 2020-09-25 2025-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2022054320A (ja) * 2020-09-25 2022-04-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7646343B2 (ja) 2020-12-18 2025-03-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45691Y (zh) * 2009-01-14 2009-11-11 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良的监视器结构
CN201414179Y (zh) * 2009-05-27 2010-02-24 常州市盛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隔爆防粉尘点燃型球形摄像仪
CN102377918A (zh) * 2010-08-10 2012-03-14 深圳市蓝恩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摄像机
CN105933579A (zh) * 2015-02-26 2016-09-0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CN105933578A (zh) * 2015-02-26 2016-09-0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CN205670794U (zh) * 2016-05-30 2016-11-02 郑州锐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性好的防爆防滑型摄像头
CN106878597A (zh) * 2017-03-06 2017-06-20 浙江大学 一种具有全景和特写功能的智能车载摄像机
CN107097966A (zh) * 2017-02-14 2017-08-29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台及无人飞行器
CN207039754U (zh) * 2017-08-17 2018-02-23 深圳市三阶微控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压电致动器驱动的监控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0848B2 (ja) 2001-12-05 2007-02-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監視カメラ装置
JP3875659B2 (ja) * 2003-07-25 2007-01-31 株式会社東芝 カメラ装置及びロボット装置
JP3906844B2 (ja) 2004-01-13 2007-04-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KR100718092B1 (ko) 2005-08-19 2007-05-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감시용 카메라
US20110064403A1 (en) * 2009-09-16 2011-03-17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Domed-shaped camera
JP5587105B2 (ja) * 2010-09-09 2014-09-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5559134B2 (ja) 2011-12-15 2014-07-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EP2657762B1 (en) * 2012-04-25 2014-03-26 Axis AB Top cover assembly for a monitoring camera
JP6179817B2 (ja) * 2014-09-24 2017-08-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6494243B2 (ja) 2014-10-28 2019-04-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6851875B2 (ja) 2016-05-11 2021-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画像監視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45691Y (zh) * 2009-01-14 2009-11-11 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良的监视器结构
CN201414179Y (zh) * 2009-05-27 2010-02-24 常州市盛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隔爆防粉尘点燃型球形摄像仪
CN102377918A (zh) * 2010-08-10 2012-03-14 深圳市蓝恩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摄像机
CN105933579A (zh) * 2015-02-26 2016-09-0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CN105933578A (zh) * 2015-02-26 2016-09-0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CN205670794U (zh) * 2016-05-30 2016-11-02 郑州锐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性好的防爆防滑型摄像头
CN107097966A (zh) * 2017-02-14 2017-08-29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台及无人飞行器
CN106878597A (zh) * 2017-03-06 2017-06-20 浙江大学 一种具有全景和特写功能的智能车载摄像机
CN207039754U (zh) * 2017-08-17 2018-02-23 深圳市三阶微控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压电致动器驱动的监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91466A (ja) 2019-10-31
EP3561591A1 (en) 2019-10-30
JP7104551B2 (ja) 2022-07-21
US10901304B2 (en) 2021-01-26
CN110418035A (zh) 2019-11-05
EP3561591B1 (en) 2021-03-03
US20190331986A1 (en) 2019-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8035B (zh) 摄像装置
KR102535859B1 (ko) 감시 카메라 시스템
US8251596B2 (en) Imaging apparatus
JP5587105B2 (ja) 撮像装置
US9699359B2 (en) Imaging apparatus
US5383645A (en) Stabilized payload
CN112327560B (zh) 镜头镜筒和相机机身
JP7023638B2 (ja) 撮像装置
JP6494243B2 (ja) 撮像装置
EP3561589A1 (en) Image stabilization apparatus, lens apparatus, and camera system
US9645393B2 (en) Imaging device
JP5807214B2 (ja) 像振れ補正機構及び撮像装置
JP5370035B2 (ja) ドーム型カメラ
KR20050089510A (ko) 팬/틸트 돔형 카메라
US7554569B2 (en) Light scanning device
JP2018036599A (ja) ドームカメラ
JP2006047364A (ja) シャッタ装置を内蔵した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この組立方法
US11022862B2 (en) Imaging system
KR102759053B1 (ko) 전자 광학/적외선 시스템의 시계 전환 장치
KR200352613Y1 (ko) 팬/틸트 돔형 카메라
JP2005055761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レンズ装置並びに撮像装置およびレン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060268132A1 (en) Zoom Lens unit and photograph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230393371A1 (en) Lens barrel capable of preventing deformation or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orce and optical apparatus
US20240012315A1 (en) Mount and camera system
JP6900035B2 (ja) 防塵防滴性能を備えながら衝撃対策構造を備えたレンズ鏡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