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5068B - 转子铁芯、转子、马达、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转子铁芯、转子、马达、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45068B CN109845068B CN201780060167.9A CN201780060167A CN109845068B CN 109845068 B CN109845068 B CN 109845068B CN 201780060167 A CN201780060167 A CN 201780060167A CN 109845068 B CN109845068 B CN 1098450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or core
- laminated steel
- sheet
- steel plate
- r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33
- 229910000576 Laminated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8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8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4826 Synthetic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272720 Medialuna californien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5 sag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20—Shaping or compacting conductors or winding heads after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winding in the cores or machines; Applying fastening means on winding heads
- H02K15/24—Shaping or compacting winding heads
- H02K15/26—Applying fastening means on winding head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 H02K1/276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having a flux concentration effect
- H02K1/2773—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having a flux concentration effect consisting of tangentially magnetized radial magne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rotating magnetic parts on to, or to, the rotor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3—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30—Manufacture of winding connections
- H02K15/33—Connecting winding sections; Forming leads; Connecting leads to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magnetic circuits
- H02K2201/09—Magnetic cores comprising lamination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fastened by caul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转子铁芯具有相对于中心轴线沿径向扩展的层叠钢板。所述层叠钢板具有:基座部,其位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径向外侧;以及多个片状部,它们隔着贯通部而分离地配置于所述基座部的径向外侧,多个该片状部沿周向按照规定的间隔而排列配置。在该转子铁芯中,多块所述层叠钢板沿轴向层叠,配置于轴向的上端的所述层叠钢板具有从所述基座部的外缘部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朝外突起部或者从所述片状部的内缘部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朝内突起部中的至少一方,配置于轴向的下端的所述层叠钢板具有介于所述基座部与所述片状部之间的介入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子铁芯、转子、马达、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以下马达:在具有励磁线圈的环状的定子的径向内侧配置有具有磁铁和轴的转子。
现有的电动机的转子具有:电磁钢板;磁极片,其从电磁钢板的主体向径向外侧分离;以及永磁铁,其埋入于磁极片的径向内侧(例如,日本特开2006-352973号公报)。磁极片在永磁铁的周向两侧的区域与电磁钢板的主体分离。转子整体被树脂覆盖,插入有永磁铁的贯通孔的开口部也被覆盖。
但是,在日本特开2006-352973号公报所记载的现有的电动机的构造中,有时熔融的树脂不能充分地遍布模具内,从而在转子旋转时,永磁铁可能会在贯通孔内晃动,根据情况,还有可能从贯通孔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磁铁从贯通孔脱落、磁铁晃动的转子铁芯、转子、马达、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例示的转子铁芯具有相对于中心轴线沿径向扩展的层叠钢板。所述层叠钢板具有:基座部,其位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径向外侧;以及多个片状部,它们隔着贯通部而分离地配置于所述基座部的径向外侧,多个该片状部沿周向按照规定的间隔而排列配置。在该转子铁芯中,多块所述层叠钢板沿轴向层叠,配置于轴向的上端的所述层叠钢板具有从所述基座部的外缘部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朝外突起部或者从所述片状部的内缘部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朝内突起部中的至少一方,配置于轴向的下端的所述层叠钢板具有介于所述基座部与所述片状部之间的介入部。
本发明的例示的转子具有:上述结构的转子铁芯;以及多个磁铁,它们配置于所述转子铁芯的所述贯通部中。所述转子铁芯具有分别配置于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贯通部彼此之间的多个空间部,该多个空间部沿轴向贯通所述转子铁芯。
本发明的例示的马达具有上述结构的转子。
在本发明的例示的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中,该转子铁芯是通过将相对于中心轴线沿径向扩展的多块层叠钢板沿轴向层叠而成的,其中,所述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将分割层叠钢板沿轴向层叠,该分割层叠钢板具有:基座部,其位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径向外侧;以及多个片状部,它们隔着贯通部而分离地配置于所述基座部的径向外侧,多个该片状部沿周向按照规定的间隔而排列配置;将连结层叠钢板层叠于层叠起来的所述分割层叠钢板的轴向的上端,所述连结层叠钢板的所述基座部与所述片状部经由连结部连接起来;将介入层叠钢板层叠于层叠起来的所述分割层叠钢板的轴向的下端,所述介入层叠钢板在所述基座部与所述片状部之间介入有介入部;以及通过将切断部件插入于所述贯通部中而使用所述切断部件将所述连结部切断。
本发明的例示的转子的制造方法使用按照上述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而制造出的转子铁芯,所述转子的制造方法在使用所述切断部件将所述连结部切断的工序之后包含从所述贯通部拔出所述切断部件并将磁铁插入于所述贯通部中的工序。
根据本发明的例示的转子铁芯、转子、马达、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能够防止磁铁向转子铁芯的上方和下方脱落。
由以下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俯视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
图3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第1层叠钢板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第2层叠钢板的俯视图。
图6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
图7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连结层叠钢板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连结层叠钢板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10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切断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切断工具的一例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的切断工序的第1例的连结层叠钢板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的切断工序的第2例的连结层叠钢板的俯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的切断工序的第3例的连结层叠钢板的俯视图。
图15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
图16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连结层叠钢板的俯视图。
图18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
图19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连结层叠钢板的俯视图。
图21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第1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22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第1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第2变形例的制造方法的第1阶段的纵剖视图。
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第2变形例的制造方法的第2阶段的纵剖视图。
图2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第2变形例的制造方法的第3阶段的纵剖视图。
图26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
图27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
图28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第1层叠钢板的俯视图。
图29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第2层叠钢板的俯视图。
图30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31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将马达的旋转轴线所延伸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马达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并且与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简称为“径向”,将沿着以马达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简称为“周向”。转子铁芯的中心轴线与马达的旋转轴线一致。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将轴向作为上下方向、将图1的纸面进深方向作为转子铁芯、转子、马达的上下方向而对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另外,该上下方向的定义并不限定使用马达时的朝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与轴向平行的剖视图称为“纵剖视图”。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平行”、“垂直”不表示严格意义上的平行、垂直,包含大致平行、大致垂直的情况。
<1.第1实施方式>
<1-1.马达的整体结构>
对本发明的例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俯视图。图1所示的马达1具有定子2和转子3。
定子2例如呈沿轴向延伸的圆筒形状。定子2以设置规定的间隙的方式配置于转子3的径向外侧。定子2具有定子铁芯21、绝缘件22和线圈23。
定子铁芯21呈沿轴向延伸的筒形状。定子铁芯21是通过将多块磁性钢板沿轴向层叠而形成的。定子铁芯21具有铁芯背部21a和齿(省略图示)。铁芯背部21a呈圆环形状。齿从铁芯背部21a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延伸。齿沿周向按照规定的间隔排列设置有多个。
绝缘件22设置为包围齿的外表面。绝缘件22配置于定子铁芯21与线圈23之间。绝缘件22例如由合成树脂的电绝缘部件构成。线圈23是通过将导线卷绕于绝缘件22的外周而形成的。
转子3呈沿轴向延伸的圆筒形状。转子3以设置规定的间隙的方式配置于定子2的径向内侧。转子3具有轴31、转子铁芯40、磁铁32以及空间部33或树脂部34。空间部33具有柱部33a和外周部33b。
轴31是马达1的旋转轴。轴31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柱形状。轴31插入于在转子3的上方和下方设置的上轴承和下轴承(均省略图示)中而被支承为能够旋转。转子3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31为中心进行旋转。
转子铁芯40呈沿轴向延伸的圆筒形状。轴31插入于位于转子铁芯40的径向中心部的孔部41d、42d中。转子铁芯40的中心轴线与马达1的轴31一致。转子铁芯40例如是通过将多块磁性钢板沿轴向层叠而构成的。在后文描述转子铁芯40的详细内容。
磁铁32配置于转子铁芯40的外缘部的径向内侧。磁铁32沿周向按照规定的间隔而排列配置有多个。磁铁32例如设置有八个。磁铁32是底面呈大致矩形形状并且沿轴向延伸的立方体。磁铁32的轴向长度与转子铁芯40的轴向长度大致一致。磁铁32被转子铁芯40支承。
柱部33a设置于在周向上相邻的磁铁32彼此之间。例如,在磁铁32为八个的情况下,柱部33a设置于八个部位。柱部33a是底面呈大致梯形形状并且沿轴向延伸的四棱柱形状的空间。柱部33a沿轴向贯通转子铁芯40。通过设置柱部33a,能够在转子3中更有效地利用磁铁32的磁通。
外周部33b设置于柱部33a的径向外侧。外周部33b设置于八个部位。外周部33b是底面呈大致半圆形状并且沿轴向延伸的空间。
树脂部34设置于空间部33。在转子3的外缘部,树脂部34是通过使合成树脂、粘接剂等流入由转子铁芯40的外侧面以及配置于转子铁芯40的径向外侧的模具(省略图示)的内周面所包围的空间部33而设置的。由此,树脂部34实现作为磁通屏障的作用。
<1-2.转子铁芯的详细结构>
接下来,对转子铁芯4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图3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第1层叠钢板的俯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第2层叠钢板的俯视图。
图2和图3所示的转子铁芯40具有第1层叠钢板41和第2层叠钢板42。第1层叠钢板41和第2层叠钢板42分别相对于转子铁芯40的中心轴线沿径向扩展。
<1-2-1.第1层叠钢板的结构>
图4所示的第1层叠钢板41具有第1基座部41a、贯通部41b以及片状部41c。
第1基座部41a位于中心轴线的径向外侧。第1基座部41a的外形为大致八边形形状。第1基座部41a在其径向中心部具有供轴31沿轴向贯通的孔部41d。
贯通部41b设置于第1基座部41a的外缘部41w的八条边各自的径向外侧。贯通部41b构成为第1基座部41a与片状部41c之间的间隙。如图1所示,在八个部位的贯通部41b中分别各配置有一个磁铁32。
片状部41c隔着贯通部41b而分离地配置于第1基座部41a的径向外侧。多个片状部41c沿周向按照规定的间隔而配置。片状部41c在第1基座部41a的外周的八条边各自的径向外侧设置有例如八个。片状部41c的俯视形状由大致半圆形状构成,具有中心比轴31的轴线偏向径向外侧并且半径比转子3的半径小的圆弧以及位于该圆弧的径向内侧的相当于弦的直线部。片状部41c的径向内侧的直线部与第1基座部41a的外缘部41w大致平行。
第1基座部41a具有凸部41e。凸部41e设置在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在周向上相邻的片状部41c彼此之间的角度区域内。即,凸部41e设置在由中心轴线和在周向上相邻的片状部41c各自的在周向上对置的各个端部所围成的扇形形状的区域内。换言之,凸部41e设置于转子3的柱部33a。在图4中用单点划线描绘了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在周向上相邻的片状部41c彼此之间的扇形形状的角度区域的一例。
凸部41e从第1基座部41a的外缘部41w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在第1基座部41a为多边形的情况下,凸部41e从第1基座部41a的各个顶点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凸部41e的突出长度比贯通部41b的径向的宽度短。通过第1基座部41a具有凸部41e,在将磁铁32插入于第1基座部41a与片状部41c之间、即贯通部41b中的情况下,能够使磁铁32的周向端部与凸部41e接触。由此,能够进行磁铁32在周向上的定位。
<1-2-2.第2层叠钢板的结构>
图5所示的第2层叠钢板42具有第2基座部42a、贯通部42b以及环状部42c。
第2基座部42a位于中心轴线的径向外侧。第2基座部42a的外形为大致八边形形状。第2基座部42a的外形与第1基座部41a的外形大致相同。第2基座部42a在其径向中心部具有供轴31沿轴向贯通的孔部42d。
贯通部42b设置于第2基座部42a的外周的八条边各自的径向外侧。贯通部42b构成为第2基座部42a与后述的环状部42c的大径部42f之间的间隙。如图1所示,在八个部位的贯通部42b中分别各配置有一个磁铁32。
环状部42c隔着贯通部42b而分离地配置于第2基座部42a的径向外侧。环状部42c沿周向延伸。环状部42c的形状与将第1层叠钢板41的八个片状部41c连接为环状的形状相同。
环状部42c具有外径不同的大径部42f和小径部42g。小径部42g的外径比大径部42f的外径小。即,在径向上,从中心轴线到大径部42f的距离比从中心轴线到小径部42g的距离长。在环状部42c中,大径部42f与小径部42g沿周向交替地配置。根据该结构,在小径部42g中容易变得磁饱和。因此,能够高效地引导磁通,能够抑制在转子铁芯40的内部产生磁通循环。
大径部42f在轴向上配置于与第1层叠钢板41的片状部41相同的位置。大径部42f的俯视形状是与片状部41c相同的大致半月形状。换言之,在俯视时,大径部42f的外形呈大致D字形状。大径部42f在第2基座部42a的外周的八条边各自的径向外侧设置在与片状部41c相同的八个部位。大径部42f的径向内侧的直线部与第2基座部42a的外周的边大致平行。大径部42f的外径比小径部42g的外径大。
小径部42g在轴向上配置于与第1层叠钢板41的在周向上相邻的片状部41彼此之间的区域相同的位置。小径部42g的俯视形状为将在周向相邻上的大径部42f连接起来的长板形状。小径部42g将两个部位的大径部42f的端部彼此连接起来。小径部42g的外径比大径部42f的外径小。
小径部42g具有突起部42h。突起部42h从小径部42g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延伸。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环状部42c的强度。另外,在将磁铁32插入于第2基座部42a与环状部42c之间、即贯通部42b中的情况下,能够使磁铁32的周向端部与突起部42h接触。由此,能够进行磁铁32在周向上的定位。另外,突起部42h的径向的长度比贯通部42b的径向的宽度短。
例如针对一个部位的小径部42g而设置有两个突起部42h。设置于一个部位的小径部42g的两个突起部42h在周向上分离排列。根据该结构,能够将两个突起部42h之间的区域广泛地用作磁通屏障。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磁铁的磁通。另外,突起部42h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第2基座部42a具有凸部42e。凸部42e设置在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小径部42g所处的角度区域内。在第2基座部42a为多边形的情况下,凸部42e从第2基座部42a的各个顶点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即,凸部42e设置于由中心轴线以及小径部42g的周向的两个端部所围成的扇形形状的区域内。换言之,凸部42e设置于转子3的柱部33a。在图5中用单点划线描绘了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小径部42g所处的扇形形状的角度区域的一例。
另外,如上所述,小径部42g在轴向上配置于与第1层叠钢板41的在周向上相邻的片状部41c彼此之间的区域相同的位置。因此,对于转子铁芯40而言,凸部42e设置在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在周向上相邻的片状部41c彼此之间的角度区域内。
凸部42e从第2基座部42a的外缘部42w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凸部42e的前端部与小径部42g的径向内侧对置。凸部42e在周向上配置于两个突起部42h之间的区域内。凸部42e的突出长度比贯通部42b的径向的宽度短。另外,凸部42e不与两个突起部42h接触。通过第2基座部42a具有凸部42e,在将磁铁32插入于第2基座部42a与环状部42c之间、即贯通部42b中的情况下,能够使磁铁32的周向端部与凸部42e接触。由此,能够进行磁铁32在周向上的定位。
<1-2-3.转子铁芯的层叠结构>
图2和图3所示的转子铁芯40是上述结构的多块第1层叠钢板41、上述结构的至少一块第2层叠钢板42沿轴向层叠而构成的。此时,第1层叠钢板41的片状部41c与第2层叠钢板42的环状部42c的大径部42f在轴向上重叠,在外周缘的一部分对齐的位置,第1层叠钢板41与第2层叠钢板42层叠。第1层叠钢板41和第2层叠钢板42例如通过凿紧等而固定起来。
根据该结构,在第1层叠钢板41的第1基座部41a与片状部41c之间以及第2层叠钢板42的第2基座部42a与环状部42c之间的整个周向范围内不存在钢板的区域。由此,能够在第1基座部41a与片状部41c之间以及第2基座部42a与环状部42c之间设置空气层等磁通屏障。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磁铁32的磁通。
另外,由于第2层叠钢板42的块数比第1层叠钢板41的块数少。因此,与由第2层叠钢板42构成全部的转子铁芯40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在转子铁芯40整体的环状部42c中流动的磁通的量。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环状部42c中的磁铁32的磁通。
关于第1层叠钢板41和第2层叠钢板42的层叠结构,更详细而言,在转子铁芯40中,在轴向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配置有例如两块第2层叠钢板42,在轴向上端的第2层叠钢板42与轴向下端的第2层叠钢板42之间配置有多块第1层叠钢板41。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转子铁芯40的强度提高。此外,在沿轴向层叠的多块第1层叠钢板41的中间部也配置有例如两块第2层叠钢板42。根据该结构,能够更进一步提高转子铁芯40的强度。
<1-2-4.转子铁芯和转子的变形例>
转子铁芯40也可以是以下结构:在轴向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配置有第1层叠钢板41,在轴向上端的第1层叠钢板41与轴向下端的第1层叠钢板41之间配置多块第2层叠钢板42。在该转子铁芯40中,轴向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是第1层叠钢板41。转子铁芯40可以是从上起依次为多块第1层叠钢板41、一块或两块第2层叠钢板42、多块第1层叠钢板41这样的构造。另外,转子铁芯40也可以是从上起依次为多块第1层叠钢板41、一块或两块第2层叠钢板42、多块第1层叠钢板41、一块或两块第2层叠钢板42、多块第1层叠钢板41这样的构造。
在轴向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配置有第2层叠钢板42的转子铁芯40中,当磁铁32的轴向的长度比转子铁芯40的轴向的长度短时,考虑到以下情况:位于上端的第2层叠钢板42的环状部42c磁饱和,位于下端的第2层叠钢板42的环状部42c没有磁饱和。此时,根据上端和下端的环状部42c有无磁饱和,有可能在线圈23中反电动势波形的变形量在上端部和下端部产生差。因此,通过不在转子铁芯40的上端和下端设置第2层叠钢板42,能够抑制反电动势波形的变形。取而代之的是,通过采用在轴向上端的第1层叠钢板41与轴向下端的第1层叠钢板41之间配置多块第2层叠钢板42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利用上述的磁铁32的磁通,并且能够防止第1基座部41a与片状部41c以及第2基座部42a与环状部42c分散。
在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3中,通过从径向外侧对第2层叠钢板42的环状部42c进行加压,能够对磁铁32进行保持。由此,即使不设置树脂部34也能够对磁铁进行保持,因此能够削减工时和材料。此外,通过对环状部42c的小径部42g进行加压,能够消除柱部33a。由此,能够更牢固地对磁铁进行保持,此外能够有效地利用磁通。
<2.第2实施方式>
<2-1.转子铁芯的详细结构>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例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图6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图7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图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连结层叠钢板的俯视图。另外,由于第2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与之前所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有时对与第1实施方式共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之前相同的标号或名称而省略其说明。
图6和图7所示的转子铁芯40除了具有第1层叠钢板41和第2层叠钢板42之外,还具有连结层叠钢板43。连结层叠钢板43与第1层叠钢板41和第2层叠钢板42同样地相对于转子铁芯40的中心轴线沿径向扩展。
<2-1-1.连结层叠钢板的结构>
图8所示的连结层叠钢板43具有连结基座部43a、贯通部43b、连结环状部43c以及连结部43k。
连结基座部43a、贯通部43b以及连结环状部43c分别具有与第2层叠钢板42的第2基座部42a、贯通部42b以及环状部42c相同的结构。即,连结基座部43a具有孔部43d和凸部43e。贯通部43b构成为连结基座部43a与连结环状部43c的大径部43f之间的间隙。连结环状部43c具有外径不同并且沿周向交替地配置的大径部43f和小径部43g。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层叠钢板43的凸部43e在周向两侧比第1层叠钢板41的凸部41e和第2层叠钢板42的凸部42e大。连结层叠钢板43的凸部43e的一部分在第1层叠钢板41的贯通部41b和第2层叠钢板42的贯通部42b的下方与该贯通部41b和该贯通部42b重叠。由此,插入于贯通部41b和贯通部42b中的磁铁32被凸部43e卡住。因此,能够防止磁铁32向转子铁芯40的下方脱落。
连结部43k在径向上配置于连结基座部43a与连结环状部43c之间的区域内。连结部43k沿周向按照规定的间隔而排列配置。连结部43k配置于沿周向相邻的贯通部43b之间的区域内。连结部43k的俯视形状为沿径向延伸的长板形状。连结部43k将连结基座部43a和连结环状部43c连结起来。更详细而言,连结部43k将凸部43e的径向前端部与小径部43g的内缘部连结起来。
小径部43g具有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连接部43m相邻设置于连结部43k的周向两侧。即,小径部43g具有沿周向与连结于该小径部43g的内缘部的一个连结部43k相邻的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连接部43m在与连结部43k连结的连结区域的相反侧与大径部43f连接。
<2-1-2.转子铁芯的层叠结构>
图6和图7所示的转子铁芯40在轴向的下端配置有例如一块连结层叠钢板43。此时,第1层叠钢板41的片状部41c、第2层叠钢板42的环状部42c的大径部42f以及连结层叠钢板43的连结环状部43c的大径部43f在轴向上重叠,在外缘部的一部分对齐的位置,第1层叠钢板41、第2层叠钢板42以及连结层叠钢板43层叠。
根据该结构,能够更进一步提高转子铁芯40的强度。此外,能够防止第1基座部41a与片状部41c以及第2基座部42a与环状部42c分散。
另外,连结层叠钢板43也可以配置于转子铁芯40的轴向的上端。此外,连结层叠钢板43也可以配置于转子铁芯40的轴向的下端和上端双方。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子铁芯40的强度。
上端的连结层叠钢板43与下端的连结层叠钢板43也可以是不同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上端是具有供磁铁32贯穿插入的贯通部的连结层叠钢板43,下端是能够防止磁铁32脱落的连结层叠钢板43。
<3.第3实施方式>
<3-1.转子铁芯的详细结构>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例示的第3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图9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连结层叠钢板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另外,由于第3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与之前所说明的第1和第2实施方式相同,因此有时对与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共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之前相同的标号或名称而省略其说明。
在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中,图9所示的连结层叠钢板43的小径部43g中的在周向上与一个连结部43k相邻的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分别从大径部43f被切断。连接部43m是针对层叠起来的连结层叠钢板43而从连结层叠钢板43的径向外侧朝向内侧被切断的。因此,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是连结层叠钢板43的连接部43m被切断的层叠钢板沿轴向层叠的构造。
连接部43m在接近大径部43f的部位被切断。被切断的连接部43m朝向径向内侧弯折。弯折后的连接部43m与连结部43k的贯通部43b侧相邻。
<3-2.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使用图10和图11对作为马达用铁芯的转子铁芯4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0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切断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切断工具的一例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制造方法包含将连结层叠钢板43沿轴向层叠的工序。在该工序中,在从轴向的上端至下端的范围内层叠连结层叠钢板43。由此,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仅由连结层叠钢板43的连接部43m被切断的层叠钢板构成。另外,只要是包含连结层叠钢板43的工序即可,也可以与第1层叠钢板41或第2层叠钢板42等组合而层叠。
接着,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制造方法包含切断连接部43m的工序。在该工序中,使用例如图10所示的切断装置100。
切断装置100具有台座部101、按压部件102以及切断工具103。转子铁芯40与轴向大致垂直地载置于台座部101的上表面。在转子铁芯40的上方配置有按压部件102。按压部件102在与台座部101的上表面之间夹着转子铁芯40而对其进行保持。
切断工具103配置于被配置在台座部101的上表面上的转子铁芯40的径向外侧。切断工具103能够沿着转子铁芯40的径向移动。切断工具103能够使其与转子铁芯40的外周面对置的前端部抵压于转子铁芯40的外周面。
切断工具103在与转子铁芯40的外周面对置的前端部具有图11所示的刃部103a。刃部103a沿着转子铁芯40的轴向延伸。
刃部103a设置于在周向上分离的两个部位。两个部位的刃部103a分别在周向的外侧的外表面具有角部103b和平面部103c。两个部位的刃部103a分别利用角部103b和平面部103c而将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各自从大径部43f切断。
由于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制造方法包含切断连结层叠钢板43的连接部43m的工序,因此能够消除在周向上相邻的连结环状部43c的大径部43f经由小径部43g而在周向上相连的状态。由此,能够抑制在切断前的连接部43m中可能会产生的磁通泄露。因此,能够抑制在转子铁芯40中产生磁循环。
在切断连接部43m的工序中,从径向外侧朝向内侧切断连结层叠钢板43。根据该结构,无需高输出的冲压装置就能够使用切断装置100来切断连结环状部43c的连接部43m。因此,能够抑制转子铁芯40的制造装置的大型化和成本增加。
在沿轴向冲裁层叠钢板这样的现有的制造方法中,需要预先进行半冲裁工序等追加工序。与此相对,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变形例的制造方法无需追加工序就能够成型为期望的形状。
另外,在沿轴向冲裁层叠钢板这样的现有的制造方法中,转子铁芯的轴向下端的层叠钢板有可能产生塌边和毛刺。与此相对,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变形例的制造方法是从径向外侧进行切断,因此在转子铁芯40的轴向下端的层叠钢板中,切断所需的切断距离变短,能够防止产生塌边和毛刺。
接着,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制造方法也可以包含去除连结部43k的工序。由此,能够抑制在去除前的连结部43k中可能会产生的磁饱和产生。因此,能够在转子铁芯40中有效地抑制产生磁循环。
另外,使用图10和图11进行了说明的上述切断装置100的结构是一个例子,只要能够从径向外侧朝向内侧切断连结层叠钢板43即可,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
<3-2-1.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的切断工序的第1例>
接下来,关于转子铁芯40的制造方法,使用图12对切断工序的第1例进行说明。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的切断工序的第1例的连结层叠钢板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在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制造方法中,在切断连接部43m的工序的第1例中,使用图11所示的切断工具103。在图12所示的该切断工序中,一个连结部43k的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同时被切断。如图9所示,被切断的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分别朝向径向内侧弯折。
首先,同时切断并弯折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接着,使转子铁芯40绕着中心轴线旋转在周向上相邻的连结部43k之间的角度。然后,同时切断并弯折下一个连结部43k的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接下来,在转子铁芯40的整个外缘部范围内,重复进行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的切断、弯折以及转子铁芯40的旋转。
根据该方法,由于同时切断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因此能够将切断时可能会产生的转子铁芯40的、尤其是连结部43k的变形抑制到最小限度。另外,在切断时,能够在对配置于接近的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之间的一个部位的连结部43k进行保持的同时进行切断。由此,能够提高切断作业的效率。
<3-2-2.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的切断工序的第2例>
接下来,关于转子铁芯40的制造方法,使用图13对切断工序的第2例进行说明。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制造方法的切断工序的第2例的连结层叠钢板的俯视图。
在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制造方法中,使用仅具有一个部位的刃部103a的切削工具104(参照图13)。在图13所示的该切断工序中,同时切断连结环状部43c的相对于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连结部43k而位于周向内侧的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被切断的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分别朝向例如径向内侧弯折。
首先,同时切断并弯折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接着,转子铁芯40绕着中心轴线旋转在周向上相邻的连结部43k之间的角度。然后,同时切断并弯折接下来的相对于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连结部43k而位于周向内侧的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接下来,在转子铁芯40的整个外缘部范围内,重复进行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的切断、弯折以及转子铁芯40的旋转。
根据该方法,由于同时切断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因此能够将在切断时可能会产生的转子铁芯40的、尤其是连结部43k的变形抑制到最小限度。另外,能够实现作为连结环状部43c的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部位的连结部43k之间的区域的大径部43f的形状、大小的均一化。
<3-2-3.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的切断工序的第3例>
接下来,关于转子铁芯40的制造方法,使用图14对切断工序的第3例进行说明。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的切断工序的第3例的连结层叠钢板的俯视图。
在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制造方法中,使用仅具有一个部位的刃部103a的切削工具104(参照图14)。在图14所示的该切断工序中,彼此隔着中心轴线而配置于相反侧的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被同时切断。被切断的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分别朝向例如径向内侧弯折。
首先,同时切断并弯折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接着,使转子铁芯40绕着中心轴线旋转在周向上相邻的连结部43k之间的角度。接着,同时切断并弯折接下来的彼此隔着中心轴线而配置于相反侧的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接下来,在转子铁芯40的整个外缘部范围内,重复进行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的切断、弯折以及转子铁芯40的旋转。
根据该方法,由于同时切断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3m,因此能够将有在切断时可能会产生的转子铁芯40的、尤其是连结部43k的变形抑制到最小限度。
另外,关于在第3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切断工序,只要是马达用铁芯即可,不限定于转子铁芯,也可以在定子铁芯中采用。例如,也可以采用朝向设置于定子铁芯的切槽而进行切断的工序等。
<4.第4实施方式>
<4-1.转子铁芯的详细结构>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例示的第4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图15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图16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图17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连结层叠钢板的俯视图。另外,由于该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与之前所说明的第1和第2实施方式相同,因此有时对与这些实施方式共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之前相同的标号或相同的名称而省略其说明。
图15和图16所示的转子铁芯40除了具有第1层叠钢板41和第2层叠钢板42之外,还具有连结层叠钢板44。连结层叠钢板44与第1层叠钢板41和第2层叠钢板42同样地相对于转子铁芯40的中心轴线沿径向扩展。
<4-1-1.连结层叠钢板的结构>
图17所示的连结层叠钢板44具有连结基座部44a、贯通部44b、连结片状部44c以及连结部44k。
连结基座部44a具有凹部44e。凹部44e设置于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在周向上相邻的连结片状部44c彼此之间的角度区域内。即,凹部44e设置于由中心轴线和在周向上相邻的连结片状部44c各自的在周向上对置的各个端部所围成的扇形形状的区域内。换言之,凹部44e设置于转子3的柱部33a。在图17中用单点划线描绘了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在周向上相邻的连结片状部44c彼此之间的扇形形状的角度区域的一例。
凹部44e从连结基座部44a的外缘部44w朝向径向内侧凹陷。在连结基座部44a为多边形的情况下,凹部44e从连结基座部44a的各个顶点朝向径向内侧凹陷。通过连结基座部44a具有凹部44e,在将磁铁32插入于贯通部41b、42b之后,当使合成树脂、粘接剂等流入到第1基座部41a、第2基座部42a以及连结基座部44a的径向外侧时,合成树脂、粘接剂等会进入到凹部44e内。由此,能够将连结片状部44c和磁铁32牢固地固定起来。
贯通部44b构成为连结基座部44a与连结片状部44c之间的间隙。在贯通部44b的周向的两侧设置有连结部44k。连结部44k在第1层叠钢板41的贯通部41b和第2层叠钢板42的贯通部42b的下方与该贯通部41b和贯通部42b重叠。由此,插入于贯通部41b和贯通部42b中的磁铁32被连结部44k卡住。因此,能够防止磁铁32向转子铁芯40的下方脱落。
连结片状部44c隔着贯通部44b而分离地配置于连结基座部44a的径向外侧。这里所说的分离包含连结片状部44c与连结基座部44a通过连结部44k而局部连结的形态。连结片状部44c例如沿周向按照规定的间隔而配置有八个。连结片状部44c的俯视形状为大致半圆形状,具有中心比轴31的轴线偏向径向外侧偏移并且半径比转子3的半径小的圆弧以及位于该圆弧的径向内侧的相当于弦的直线部。连结片状部44c的径向内侧的直线部与连结基座部44a的外缘部44w大致平行。
连结部44k在径向上配置于连结基座部44a与连结片状部44c之间的区域内。连结部44k相对于一个部位的连结片状部44c而分别设置于连结片状部44c的周向两端部,彼此平行延伸。连结部44k的俯视形状为沿大致径向延伸的长板形状。连结部44k将连结基座部44a和连结片状部44c连结起来。更详细而言,连结部44k将凹部44e的周向两侧区域和连结片状部44c的周向两端部的直线部连接起来。
<4-1-2.转子铁芯的层叠结构>
图15和图16所示的转子铁芯40在轴向的上端和下部分别配置有例如两块第2层叠钢板42,在轴向上端的第2层叠钢板42与轴向下部的第2层叠钢板42之间配置有多块第1层叠钢板41。在沿轴向层叠的多块第1层叠钢板41的中间部也配置有例如两块第2层叠钢板42。此外,在轴向的下端配置有例如一块连结层叠钢板44。此时,第1层叠钢板41的片状部41c、第2层叠钢板42的环状部42c的大径部42f以及连结层叠钢板44的连结片状部44c在轴向上重叠,在外周缘的一部分对齐的位置,第1层叠钢板41、第2层叠钢板42以及连结层叠钢板44层叠。
根据该结构,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转子铁芯40的强度。另外,在磁铁32插入于贯通部41b、42b中的情况下,在轴向上,磁铁32被连结部44k卡住。由此,能够防止磁铁32从转子铁芯40脱落。此外,能够防止第1基座部41a与片状部41c以及第2基座部42a与环状部42c分散。
另外,连结层叠钢板44也可以配置于转子铁芯40的轴向的上端。此外,连结层叠钢板44也可以配置于转子铁芯40的轴向的下端和上端双方。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子铁芯40的强度。另外,上端的连结层叠钢板44与下端的连结层叠钢板44也可以是不同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上端是具有供磁铁32贯穿插入的贯通部的连结层叠钢板44,下端是能够防止磁铁32脱落的连结层叠钢板44。
另外,在转子铁芯40中,第1层叠钢板41具有凸部41e。第2层叠钢板42具有凸部42e。连结层叠钢板44具有凹部44e。在将磁铁32插入于贯通部41b、42b中的情况下,能够使磁铁32与凸部41e、42e接触。由此,能够进行磁铁32的周向的定位。另外,在将磁铁32插入于贯通部41b、42b中之后,当使合成树脂、粘接剂等流入到第1基座部41a等的径向外侧时,合成树脂、粘接剂等会进入到凹部44e内。由此,能够将磁铁32牢固地固定起来。因此,能够实现磁铁32的定位和磁铁32的牢固固定双方。
<5.第5实施方式>
<5-1.转子铁芯的详细结构>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例示的第5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图18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图19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图20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连结层叠钢板的俯视图。另外,由于第5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与之前所说明的第1、第2以及第3实施方式相同,因此有时对与这些实施方式共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之前相同的标号或相同的名称而省略其说明。
图18和图19所示的转子铁芯40除了具有第1层叠钢板41和第2层叠钢板42之外,还具有连结层叠钢板45。连结层叠钢板45与第1层叠钢板41和第2层叠钢板42同样地相对于转子铁芯40的中心轴线沿径向扩展。
<5-1-1.连结层叠钢板的结构>
图20所示的连结层叠钢板45具有连结基座部45a、贯通部45b、连结片状部45c以及连结部45k。
连结基座部45a、贯通部45b以及连结片状部45c分别具有与第4实施方式的连结层叠钢板44的连结基座部44a、贯通部44b以及连结片状部44c相同的结构。即,连结基座部45a具有孔部45d和凹部45e。
贯通部45b构成为连结基座部45a与连结片状部45c之间的间隙。在贯通部45b的周向的两侧设置有连结部45k。连结部45k在第1层叠钢板41的贯通部41b和第2层叠钢板42的贯通部42b的下方与该贯通部41b和该贯通部42b重叠。由此,插入于贯通部41b和贯通部42b中的磁铁32被连结部45k卡住。因此,能够防止磁铁32向转子铁芯40的下方脱落。
连结片状部45c隔着贯通部45b而分离地配置于连结基座部45a的径向外侧。这里所说的分离包含连结片状部45c与连结基座部45a通过连结部45k而局部连结的形态。连结片状部45c例如沿周向按照规定的间隔而配置有八个。连结片状部45c的俯视形状为大致半圆形状,具有中心比轴31的轴线偏向径向外侧并且半径比转子3的半径小的圆弧以及位于该圆弧的径向内侧的相当于弦的直线部。连结片状部45c的径向内侧的直线部与连结基座部45a的外缘部45w大致平行。
连结部45k在径向上配置于连结基座部45a与连结片状部45c之间的区域内。连结部45k在一个部位的连结片状部45c的直线部中设置于比连结片状部45c的周向的两端部靠内侧的两个部位,彼此平行延伸。连结部45k将连结基座部45a的外缘部45w和连结片状部45c的直线部连结起来。连结部45k的俯视形状为沿大致径向延伸的长板形状。
<5-1-2.转子铁芯的层叠结构>
在图18和图19所示的转子铁芯40中,在轴向的上端和下部分别配置有例如两块第2层叠钢板42。在轴向上端的第2层叠钢板42与轴向下部的第2层叠钢板42之间配置有多块第1层叠钢板41。在沿轴向层叠的多块第1层叠钢板41的中间部配置有例如两块第2层叠钢板42。此外,在轴向的下端配置有例如一块连结层叠钢板45。此时,第1层叠钢板41的片状部41c、第2层叠钢板42的环状部42c的大径部42f以及连结层叠钢板45的连结片状部45c在轴向上重叠,在外缘部的一部分对齐的位置,第1层叠钢板41、第2层叠钢板42以及连结层叠钢板45层叠。
根据该结构,能够更进一步提高转子铁芯40的强度。另外,在将磁铁32插入于贯通部41b、42b中的情况下,在轴向上,磁铁32被连结部45k卡住。由此,能够防止磁铁32从转子铁芯40脱落。此外,能够防止第1基座部41a与片状部41c以及第2基座部42a与环状部42c分散。
另外,连结层叠钢板45也可以配置于转子铁芯40的轴向的上端。此外,连结层叠钢板45也可以配置于转子铁芯40的轴向的下端和上端双方。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子铁芯40的强度。另外,上端的连结层叠钢板45与下端的连结层叠钢板45也可以是不同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上端是具有供磁铁32贯穿插入的贯通部的连结层叠钢板45,下端是防止磁铁32脱落的连结层叠钢板45。
另外,在转子铁芯40中,第1层叠钢板41具有凸部41e,第2层叠钢板42具有凸部42e,连结层叠钢板45具有凹部45e。在将磁铁32插入于贯通部41b、42b中的情况下,能够使磁铁32与凸部41e、42e接触。由此,能够进行磁铁32的周向的定位。另外,在将磁铁32插入于贯通部41b、42b中之后,当使合成树脂、粘接剂等流入到第1基座部41a等的径向外侧时,合成树脂、粘接剂等会进入到凹部45e内。由此,能够将磁铁32牢固地固定。因此,能够实现磁铁32的定位和磁铁32的牢固固定双方。
<5-2.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第1变形例>
<5-2-1.转子铁芯的详细结构>
接下来,对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第1变形例进行说明。图21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第1变形例的立体图。图22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第1变形例的立体图。
在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第1变形例中,图21和图22所示的转子铁芯40除了具有第1层叠钢板41和第2层叠钢板42之外,还具有连结层叠钢板45。连结层叠钢板45配置于转子铁芯40的轴向的下端。
如图22所示,连结层叠钢板45具有连结部45k作为介于连结基座部45a与连结片状部45c之间的介入部。另外,这里所说的介入部除了连结部45k之外还包含设置于连结基座部45a的朝外突起部、设置于连结片状部45c的朝内突起部以及用钢板部件填在连结基座部45a与连结片状部45c之间的形态。
根据该结构,插入于贯通部41b和贯通部42b中的磁铁32在转子铁芯40的下部被介入部卡住。因此,能够防止磁铁32向转子铁芯40的下方脱落。此外,由于连结基座部45a与连结片状部45c经由连结部45k而相连。因此,能够防止第1基座部41a与片状部41c以及第2基座部42a与环状部42c分散。
如图21所示,配置于转子铁芯40的轴向的上端的第2层叠钢板42具有朝外突起部42n。朝外突起部42n从第2基座部42a的外缘部42w朝向径向外侧延伸。朝外突起部42n的突出长度比贯通部42b的径向的宽度短。另外,磁铁32插入于比配置在转子铁芯40的轴向上端的第2层叠钢板42靠下方的贯通部41b和贯通部42b中。
根据该结构,磁铁32在转子铁芯40的上部被朝外突起部42n卡住。即,磁铁32在沿轴向移动的情况下会与突起部42n接触。因此,能够防止磁铁32向转子铁芯40的上方脱落。
另外,具有突起部42n的转子铁芯的形状不限定于上述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转子铁芯也可以是使磁铁32的长度方向沿径向配置的形状。在该情况下,多个磁铁32优选以中心轴线为基准而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换言之,也可以是,沿轴向观察时,使磁铁32以中心轴线为基准呈放射状配置的转子铁芯具有突起部42n。在该情况下,优选为,沿轴向观察时,突起部42沿周向延伸。由此,磁铁32在沿轴向移动时会与突起部42n在轴向上接触,从而能够防止磁铁从转子铁芯40脱落。
另外,即使在转子铁芯仅由连结层叠钢板45构成的情况下,转子铁芯也可以具有突起部42n。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磁铁32向转子铁芯40的上方脱落。此外,具有突起部42n的钢板优选位于构成转子铁芯40的钢板中的最上部的钢板。在该情况下,在转子铁芯的轴向的截面中,位于具有突起部42n的钢板的轴向下侧的钢板(例如,与具有突起部42n的钢板相邻的钢板)的贯通部的径向的宽度优选比具有突起部42n的钢板的贯通部的径向的宽度宽。同样地,在转子铁芯的轴向的截面中,位于具有突起部42n的钢板的轴向下侧的钢板(例如,与具有突起部42n的钢板相邻的钢板)的贯通部的周向的宽度优选比具有突起部42n的钢板的贯通部的周向的宽度宽。另外,突起部42n可以与磁铁32的上端部接触,也可以隔着间隙而对置。突起部42n可以在贯通部的开口缘处仅形成有一个,也可以形成有多个。在多个突起部42n形成于贯通部的开口缘的情况下,突起部42n可以沿开口缘隔开间隔而配置,也可以在多个部位各配置有多个。
<5-3.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第2变形例>
<5-3-1.转子铁芯的详细结构>
接下来,对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第2变形例进行说明。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第2变形例的制造方法的第1阶段的纵剖视图。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第2变形例的制造方法的第2阶段的纵剖视图。图2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第2变形例的制造方法的第3阶段的纵剖视图。
在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第2变形例中,连结层叠钢板45配置于转子铁芯40的轴向的上端。或者,在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第2变形例中,连结层叠钢板45配置于转子铁芯40的轴向的上端和下端双方。
如图25所示,轴向上端的连结层叠钢板45的连结部45k是针对层叠起来的连结层叠钢板45而从连结层叠钢板45的轴向上侧朝向内侧被切断的。被切断的连结部45k朝向贯通部45b的内侧屈曲。这样,能够通过切断连结部45k而形成朝外突起部45n。另外,也可以通过同样的切断工序而形成朝内突起部。
<5-3-2.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
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第2变形例的制造方法包含将分割层叠钢板沿轴向层叠的工序。分割层叠钢板相当于第1基座部41a和片状部41c在径向上被分割开的第1层叠钢板41。在该工序中,多个第1层叠钢板41沿轴向层叠。另外,转子铁芯40也包含比第1层叠钢板41层叠块数少的多块第2层叠钢板42。
接着,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第2变形例的制造方法包含进一步向层叠起来的第1层叠钢板41层叠连结层叠钢板45的工序。在该工序中,将连结层叠钢板45层叠于层叠起来的第1层叠钢板41的轴向的上端,其中,该连结层叠钢板45是连结基座45a和连结片状部45c经由连结部45k连接而成的。此外,在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第2变形例的制造方法中,将作为介入部的连结部45k介于连结基座部45a与连结片状部45c之间的连结层叠钢板45(介入层叠钢板)层叠于层叠起来的第1层叠钢板41的轴向的下端。在这些层叠工序中,第1层叠钢板41的片状部41c与连结层叠钢板45的连结片状部45c在轴向上重叠,在外缘部的一部分对齐的位置,第1层叠钢板41与连结层叠钢板45层叠。
接着,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第2变形例的制造方法包含使用切断部件200来切断连结部45k的工序。在该工序中,通过将切断部件200插入于图23、图24、图25所示的连结层叠钢板45的贯通部45b(省略图示)中而使用切断部件200将连结部45k切断。由此,能够消除连结基座部45a与连结片状部45c相连的状态。因此,能够在连结基座部45a与连结片状部45c之间设置空气层等磁通屏障。由此,能够减少磁通循环。
图23所示的切断部件200例如由金属构成,是与磁铁32相同的与轴向交叉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形状的沿轴向延伸的立方体。作为切断部件,也可以使用磁铁32。由此,能够减少使用部件,能够削减形成转子3为止的工时。此外,由于磁铁32与树脂接触,因此能够提高紧固强度。在图23所示的连结部45k的切断工序的第1阶段,在转子铁芯40的径向上,切断部件200配置于切断部件200的径向外侧的边缘部与连结部45k的和连结片状部45c连结的部分一致的位置的轴向上方。
这里,转子铁芯40具有贯通部50。贯通部50由彼此在轴向上重叠的第1层叠钢板41的贯通部41b和第2层叠钢板42的贯通部42b构成,沿轴向延伸。
贯通部50具有第1贯通部51和第2贯通部52。第2贯通部52的径向的宽度比第1贯通部51的径向的宽度窄。第2贯通部52具有仅能够收纳磁铁32的径向的宽度。第1贯通部51的径向的宽度比第2贯通部52的径向的宽度宽。第1贯通部51具有除了能够收纳磁铁32还能够收纳后述的朝外突起部45n的径向的宽度。
第1贯通部51设置为在转子铁芯40的上部与连结层叠钢板45的下表面相邻而层叠的规定的块数的第1层叠钢板41的贯通部41b和第2层叠钢板42的贯通部42b。第2贯通部52设置为比设置有第1贯通部51的第1层叠钢板41和第2层叠钢板42靠下方的第1层叠钢板41的贯通部41b和第2层叠钢板42的贯通部42b。
在图24所示的连结部45k的切断工序的第2阶段,使切断部件200下降以切断连结部45k。连结部45k在与连结片状部45c连结的连结部分被切断。被切断的连结部45k成为连结基座部45a的朝外突起部45n。朝外突起部45n从连结基座部45a的外缘部45w朝向径向外侧延伸。朝外突起部45n在与连结基座部45a连接的根部的部分朝向第1贯通部51屈曲。
在图25所示的连结部45k的切断工序的第3阶段,使切断部件200继续下降而将朝外突起部45n的屈曲的一部分收纳于第1贯通部51的内部。在使用切断部件200来切断连结部45k的工序之后,从贯通部50拔出切断部件200。
接着,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第2变形例的制造方法包含将磁铁32插入于贯通部50中的工序。另外,在使用了磁铁32作为切断部件的情况下,磁铁32在切断了连结部45k后继续插入于贯通部50中。
另外,在连结层叠钢板45配置于转子铁芯40的轴向的下端的情况下,磁铁32在向贯通部50插入的最终阶段,与轴向下端的连结层叠钢板45的作为介入部的连结部45k的上表面接触。
接着,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第2变形例的制造方法包含形成树脂部34的工序。在该工序中,树脂部34是使合成树脂、粘接剂等流入到空间部33而设置的。
在第5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转子铁芯40中,配置于轴向的上端的连结层叠钢板45具有从连结基座部45a的外缘部45w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朝外突起部45n。根据该结构,能够在连结层叠钢板45的连结基座部45a与连结片状部45c之间设置空气层或者树脂层34等磁通屏障。由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利用磁铁32的磁通。另外,能够防止在形成朝外突起部45n之前、即切断连结部45k之前第1基座部41a与片状部41c以及第2基座部42a与环状部42c分散。
另外,转子铁芯40也可以设置从连结片状部45c的内缘部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朝内突起部来代替朝外突起部45n。另外,转子铁芯40也可以设置朝外突起部45n和朝内突起部双方。
由于朝外突起部45n朝向贯通部50屈曲,因此借助该突起部45n的弹力而朝向径向外侧按压磁铁32。由此,能够进行磁铁32的径向的定位。此外,能够提高将磁铁32固定于转子铁芯40的作用。另外,也可以将第1变形例的朝内突起部与第2变形例的朝外突起部45n组合起来。在该情况下,由于朝外突起部45n朝向径向外侧按压,因此能够被朝内突起部卡住而防止脱落。
由于朝外突起部45n的屈曲的一部分收纳于第1贯通部51的内部,因此不会阻碍磁铁32朝向贯通部50插入。因此,能够在贯通部50中确保用于插入磁铁32的空间。
另外,在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第2变形例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在使用切断部件200来切断连结部45k的工序之前包含使连结部45k的轴向的厚度变得比连结基座部45a和连结片状部45c薄的工序。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切断连结部45k。使连结部45k的轴向的厚度变得变得比连结基座部45a和连结片状部45c薄的工序例如是冲压加工等。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简便的加工方法而获得能够容易地切断连结部45k的形态。
另外,在第5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0的第2变形例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在使用切断部件200来切断连结部45k的工序之前包含对连结部45k设置切口的工序。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切断连结部45k。例如,可以进行回压(push back)加工。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简便的加工方法而获得能够容易地切断连结部45k的形态。
<6.第6实施方式>
<6-1.转子铁芯的详细结构>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例示的第6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图26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图27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图28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第1层叠钢板的俯视图。图29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第2层叠钢板的俯视图。另外,由于第6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与之前所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有时对与第1实施方式共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之前相同的标号或相同的名称而省略其说明。
图26和图27所示的转子铁芯40具有第1层叠钢板46和第2层叠钢板47。第1层叠钢板46和第2层叠钢板47分别相对于转子铁芯40的中心轴线沿径向扩展。
<6-1-1.第1层叠钢板的结构>
图28所示的第1层叠钢板46具有第1基座部46a、贯通部46b以及片状部46c。第1基座部46a具有孔部46d和凹部46e。
<6-1-2.第2层叠钢板的结构>
图29所示的第2层叠钢板47具有第2基座部47a、贯通部47b以及环状部47c。第2基座部47a具有孔部47d和凹部47e。环状部47c具有外径不同的大径部47f和小径部47g。
<6-1-3.转子铁芯的层叠结构>
图26和图27所示的转子铁芯40通过上述结构的多块第1层叠钢板46和上述结构的至少一块第2层叠钢板47沿轴向层叠而构成。此时,第1层叠钢板46的片状部46c与第2层叠钢板47的环状部47c的大径部47f在轴向上重叠,在外周缘的一部分对齐的位置,第1层叠钢板46与第2层叠钢板47层叠。
根据该结构,在第1层叠钢板46的第1基座部46a与片状部46c之间以及第2层叠钢板47的第2基座部47a与环状部47c之间的整个周向范围内不存在钢板的区域。由此,能够在第1基座部46a与片状部46c之间以及第2基座部47a与环状部47c之间设置空气层等磁通屏障。因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利用磁铁32的磁通。
另外,由于第2层叠钢板47的块数比第1层叠钢板46的块数少,因此与由第2层叠钢板47构成全部的转子铁芯40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在转子铁芯40整体的环状部47c中流动的磁通的量。因此,抑制了在环状部47c中产生磁饱和,从而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利用磁铁32的磁通。
在将磁铁32插入于贯通部46b、47b中之后,当使合成树脂、粘接剂等流入到第1基座部46a和第2基座部47a的径向外侧时,合成树脂、粘接剂等会进入到凹部46e、47e内。由此,能够将片状部46c、环状部47c以及磁铁32牢固地固定起来。
<7.第7实施方式>
<7-1.转子的详细结构>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例示的第7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图30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的立体图。图31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的俯视图。另外,由于该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与之前所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有时对与第1实施方式共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之前相同的标号或者相同的名称而省略其说明。
图30和图31所示的转子3呈沿轴向延伸的圆筒形状。转子3以设置规定的间隙的方式配置于定子2(参照图1)的径向内侧。转子3具有轴31(省略图示)、转子铁芯40、磁铁32以及空间部33或树脂部34。
树脂部34是通过使合成树脂、粘接剂等流入空间部33而设置的。由此,树脂部34实现作为磁通屏障的作用。另外,由于磁铁32的周向两端与树脂部34接触,因此能够将磁铁32相对于转子铁芯40牢固地固定起来。
转子铁芯40具有第1层叠钢板46。第1层叠钢板46具有第1基座部46a、贯通部46b以及片状部46c。第1基座部46a具有孔部46d和凹部46e。
贯通部46b构成为第1基座部46a与片状部46c之间的间隙。在八个部位的贯通部46b中分别各设置有一个磁铁32。八个部位的柱部33a配置于在周向上相邻的贯通部46b(磁铁32)彼此之间,沿轴向贯通转子铁芯40。
图31所示的片状部46c的周向的长度L1比磁铁32的周向的长度L2短。根据该结构,能够改善齿槽扭矩的磁特性。因此,能够降低齿槽扭矩。此外,能够抑制在转子铁芯40的内部产生磁通循环。
凹部46e设置在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在周向上相邻的片状部46c彼此之间的角度区域内。凹部46e从第1基座部46a的外缘部46w朝向径向内侧凹陷。根据该结构,在将磁铁32插入于第1基座部46a与片状部46c之间、即贯通部46b中之后,当使合成树脂、粘接剂等流入到第1基座部46a的径向外侧时,合成树脂、粘接剂等会进入到凹部46e内。由此,能够将片状部46c和磁铁32牢固地固定起来。
<8.其他>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而实施。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能够适当地任意组合。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环状部42c、47c以及连结环状部43c呈在整个圆周范围内连接为环状的形状,但也可以是周向的一部分局部间断的形状。
另外,在第2、第3、第4实施方式中,仅在轴向的下端配置有连结层叠钢板,但也可以将连结层叠钢板配置于轴向的下端和上端双方。在将连结层叠钢板配置于轴向的下端和上端双方的情况下,可以在轴向的下端和上端分别配置形状不同的连结层叠钢板。
上述的突起部42n除了上述以外,也可以形成于第1~第5各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即,也可以在各实施方式的构成贯通部的内壁上形成突起部42n。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定子,也能够用于爪极式等定子。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例如转子铁芯、转子、马达。
标号说明
1:马达;2:定子;3:转子;21:定子铁芯;21a:铁芯背部;22:绝缘件;23:线圈;31:轴;32:磁铁;33:空间部;33a:柱部;33b:外周部;34:树脂部;40:转子铁芯;41:第1层叠钢板;41a:第1基座部;41b:贯通部;41c:片状部;41d:孔部;41e:凸部;41w:外缘部;42:第2层叠钢板;42a:第2基座部;42b:贯通部;42c:环状部;42d:孔部;42e:凸部;42f:大径部;42g:小径部;42h:突起部;42n:朝外突起部;42w:外缘部;43:连结层叠钢板;43a:连结基座部;43b:贯通部;43c:连结环状部;43d:孔部;43e:凸部;43f:大径部;43g:小径部;43k:连结部;43m:连接部;43w:外缘部;44:连结层叠钢板;44a:连结基座部;44b:贯通部;44c:连结片状部;44d:孔部;44e:凹部;44k:连结部;44w:外缘部;45:连结层叠钢板;45a:连结基座部;45b:贯通部;45c:连结片状部;45d:孔部;45e:凹部;45k:连结部;45n:朝外突起部;45w:外缘部;46:第1层叠钢板;46a:第1基座部;46b:贯通部;46c:片状部;46d:孔部;46e:凹部;46w:外缘部;47:第2层叠钢板;47a:第2基座部;47b:贯通部;47c:环状部;47d:孔部;47e:凹部;47f:大径部;47g:小径部;47w:外缘部;50:贯通部;51:第1贯通部;52:第2贯通部;100:切断装置;101:台座部;102:按压部件;103:切断工具;103a:刃部;103b:角部;103c:平面部;104:切断工具;200:切断部件。
Claims (15)
1.一种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芯具有相对于中心轴线沿径向扩展的层叠钢板,
所述层叠钢板具有:
基座部,其位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径向外侧;以及
多个片状部,它们隔着贯通部而分离地配置于所述基座部的径向外侧,多个该片状部沿周向按照规定的间隔而排列配置,
多块所述层叠钢板沿轴向层叠,
配置于轴向的上端的所述层叠钢板具有从所述基座部的外缘部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朝外突起部或者从所述片状部的内缘部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朝内突起部中的至少一方,
配置于轴向的下端的所述层叠钢板具有介于所述基座部与所述片状部之间的介入部,
所述朝外突起部或所述朝内突起部朝向所述贯通部屈曲,
所述贯通部具有:
第一贯通部;以及
第二贯通部,其径向的宽度比所述第一贯通部的径向的宽度窄,
所述朝外突起部或者所述朝内突起部的屈曲的一部分收纳于所述第一贯通部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入部是将所述基座部和所述片状部连结起来的连结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
在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片状部彼此之间的角度区域内,所述基座部具有从外缘部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
在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片状部彼此之间的角度区域内,所述基座部具有从外缘部朝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凹部。
5.一种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具有:
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铁芯;以及
多个磁铁,它们配置于所述转子铁芯的所述贯通部中,
所述转子铁芯具有分别配置于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贯通部彼此之间的多个空间部,该多个空间部沿轴向贯通所述转子铁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具有设置于所述空间部的树脂部。
7.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具有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转子。
8.一种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该转子铁芯是通过将相对于中心轴线沿径向扩展的多块层叠钢板沿轴向层叠而成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
将分割层叠钢板沿轴向层叠,该分割层叠钢板具有:基座部,其位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径向外侧;以及多个片状部,它们隔着贯通部而分离地配置于所述基座部的径向外侧,多个该片状部沿周向按照规定的间隔而排列配置;
将连结层叠钢板层叠于层叠起来的所述分割层叠钢板的轴向的上端,所述连结层叠钢板的所述基座部与所述片状部经由连结部连接起来;
将介入层叠钢板层叠于层叠起来的所述分割层叠钢板的轴向的下端,所述介入层叠钢板在所述基座部与所述片状部之间介入有介入部;以及
通过将切断部件插入于所述贯通部中而使用所述切断部件将所述连结部切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包含使所述连结部的轴向的厚度变得比所述基座部和所述片状部薄的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包含对所述连结部设置切口的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连结部的轴向的厚度变得比所述基座部和所述片状部薄的工序或者对所述连结部设置切口的工序中,进行冲压加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连结部的轴向的厚度变得比所述基座部和所述片状部薄的工序或者对所述连结部设置切口的工序中,进行回压加工。
13.一种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按照权利要求8至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而制造出的转子铁芯,
使用磁铁作为所述切断部件。
14.一种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按照权利要求8至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而制造出的转子铁芯,
所述转子的制造方法在使用所述切断部件将所述连结部切断的工序之后包含从所述贯通部拔出所述切断部件并将磁铁插入于所述贯通部中的工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在向所述贯通部插入的最终阶段与所述介入部接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95218 | 2016-09-30 | ||
JP2016-195218 | 2016-09-30 | ||
PCT/JP2017/035492 WO2018062490A1 (ja) | 2016-09-30 | 2017-09-29 | ロータコア、ロータ、モータ、ロータコアの製造方法、及び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45068A CN109845068A (zh) | 2019-06-04 |
CN109845068B true CN109845068B (zh) | 2021-03-09 |
Family
ID=61760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6016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845068B (zh) | 2016-09-30 | 2017-09-29 | 转子铁芯、转子、马达、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33569B2 (zh) |
JP (1) | JPWO2018062490A1 (zh) |
CN (1) | CN109845068B (zh) |
DE (1) | DE112017004967T5 (zh) |
WO (1) | WO201806249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264850B2 (en) * | 2019-09-05 | 2022-03-01 |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 Laminated rotor having deflecting magnet retaining prongs and support posts for the prongs |
US11646616B2 (en) | 2020-02-04 | 2023-05-09 |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 Laminated spoked rotor with mechanical magnet retention |
KR20220012094A (ko) | 2020-07-22 | 2022-02-03 |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 모터 |
JP7012815B1 (ja) * | 2020-12-24 | 2022-01-2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電機子鉄心、回転電機、エレベーター巻上機、及び電機子鉄心の製造方法 |
JP2022107335A (ja) * | 2021-01-08 | 2022-07-2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モータの磁石油冷構造及びモータ |
CN115224838A (zh) * | 2021-04-19 | 2022-10-21 |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转子组件、电机及家用电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81748A (zh) * | 2005-06-14 | 2006-12-20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电动机的转子及电动机 |
US20110127859A1 (en) * | 2008-07-14 | 2011-06-02 | Hanning Electro-Werke GmbH & Co. KG | Permanent-magnetic rotor |
CN102545493A (zh) * | 2012-01-22 | 2012-07-04 | 浙江大学 | 制造永磁电机转子的方法 |
JP2015163006A (ja) * | 2014-02-28 | 2015-09-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9148U (ja) | 1991-07-15 | 1993-02-05 | 株式会社東芝 | 永久磁石回転子 |
JP3320478B2 (ja) * | 1993-02-23 | 2002-09-03 | 住友スリーエム株式会社 | 粘弾性体を備えた積層体製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制振材 |
JP3951905B2 (ja) * | 2002-04-25 | 2007-08-01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回転子コア用の電磁鋼板形成体、これを用いた永久磁石内蔵型回転電機用回転子、永久磁石内蔵型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子コア用の電磁鋼板形成体の製造方法 |
DE10361857A1 (de) * | 2003-12-30 | 2005-07-28 | Robert Bosch Gmbh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tänders sowie danach hergestellter Ständer |
JP4599088B2 (ja) * | 2004-05-13 | 2010-12-15 | 東芝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734957B2 (ja) * | 2005-02-24 | 2011-07-2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ロータ |
FR2948508B1 (fr) | 2009-07-22 | 2012-11-23 | Michelin Soc Tech | Procede pour la fabrication d'un rotor interieur pour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
JP5469955B2 (ja) * | 2009-08-12 | 2014-04-16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車両用回転電機 |
JP5777450B2 (ja) | 2011-06-30 | 2015-09-09 | 株式会社三井ハイテック | 永久磁石が樹脂封止された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
JP5887808B2 (ja) | 2011-10-04 | 2016-03-16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用電動機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2013099047A (ja) * | 2011-10-31 | 2013-05-20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の回転子、及び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
JP6008228B2 (ja) * | 2011-12-26 | 2016-10-19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CN103999329B (zh) * | 2011-12-26 | 2016-08-2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永久磁铁嵌入式电动机的转子及使用其的压缩机、鼓风机和制冷空调装置 |
JP5991099B2 (ja) | 2012-09-10 | 2016-09-14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電動機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DE102013215812A1 (de) | 2013-08-09 | 2015-03-05 | Bühler Motor GmbH | Elektrische Maschine |
JP6226194B2 (ja) * | 2014-03-06 | 2017-11-0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JP2016005419A (ja) | 2014-06-19 | 2016-01-12 |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 永久磁石電動機 |
JP6482240B2 (ja) | 2014-11-05 | 2019-03-13 |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モータ用ロータ及びモータ |
US10145450B2 (en) * | 2015-02-18 | 2018-12-04 |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 Staked rotor core for retaining magnets |
-
2017
- 2017-09-29 JP JP2018542931A patent/JPWO2018062490A1/ja active Pending
- 2017-09-29 DE DE112017004967.9T patent/DE112017004967T5/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7-09-29 WO PCT/JP2017/035492 patent/WO201806249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9-29 CN CN201780060167.9A patent/CN10984506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7-09-29 US US16/325,435 patent/US1083356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81748A (zh) * | 2005-06-14 | 2006-12-20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电动机的转子及电动机 |
US20110127859A1 (en) * | 2008-07-14 | 2011-06-02 | Hanning Electro-Werke GmbH & Co. KG | Permanent-magnetic rotor |
CN102545493A (zh) * | 2012-01-22 | 2012-07-04 | 浙江大学 | 制造永磁电机转子的方法 |
JP2015163006A (ja) * | 2014-02-28 | 2015-09-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833569B2 (en) | 2020-11-10 |
US20190214889A1 (en) | 2019-07-11 |
DE112017004967T5 (de) | 2019-06-13 |
JPWO2018062490A1 (ja) | 2019-07-11 |
CN109845068A (zh) | 2019-06-04 |
WO2018062490A1 (ja) | 2018-04-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45068B (zh) | 转子铁芯、转子、马达、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 |
CN109792179B (zh) | 转子铁芯、转子以及马达 | |
CN109792172B (zh) | 转子和马达 | |
CN101989788B (zh) | 进行转动层叠之前的冲压方法 | |
JP5040988B2 (ja) | ステータおよびこのステータを備えるモータ | |
JP6818476B2 (ja)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鉄心 | |
CN109792194B (zh) | 马达用铁芯的制造方法、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 |
JP5988915B2 (ja) | 回転電機の積層鉄心および回転電機の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ステータおよび回転電機 | |
JP3867557B2 (ja) | モータ | |
JP2012170295A (ja) |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3061319A (ja) | 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 |
CN111919358B (zh) | 转子铁芯、转子以及马达 | |
JP6022962B2 (ja) | ロータ及びモータ | |
JP2007028799A (ja) | コアの製造方法 | |
JPH08205434A (ja) | 固定子積層鉄心 | |
JP2013153575A (ja) | 回転電機の積層鉄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回転電機の電機子 | |
JP2021044885A (ja) |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電気機械の製造方法、積層鉄心の製造装置、及び電気機械 | |
JP6244268B2 (ja) | 電機子コアの製造方法 | |
JP2000116041A (ja) | 永久磁石形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9765813A (zh) | 定子制造方法、定子及马达 | |
WO2015186292A1 (ja) | 永久磁石埋込型電動機 | |
JP5921302B2 (ja) | 回転電機の積層鉄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15027150A (ja) | ロータコア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