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8413A - 锁车机构和锁车桩 - Google Patents
锁车机构和锁车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28413A CN108928413A CN201810761645.5A CN201810761645A CN108928413A CN 108928413 A CN108928413 A CN 108928413A CN 201810761645 A CN201810761645 A CN 201810761645A CN 108928413 A CN108928413 A CN 1089284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 tongue
- push rod
- locking mechanism
- slot
- car loc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5/00—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 B62H5/14—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preventing wheel rotation
- B62H5/142—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preventing wheel rotation by means of pivoting, or pivoting and sliding bolts
- B62H5/144—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preventing wheel rotation by means of pivoting, or pivoting and sliding bolts pincer-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锁车机构和锁车桩。其中,锁车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具有供车轮插入的插槽;推杆,推杆装配于壳体中,且推杆的一端由壳体伸入插槽,且推杆位于进入插槽中的车轮的上部;夹持臂,夹持臂枢转设置在壳体中且呈连杆结构,夹持臂具有锁定端和连接端,连接端与推杆枢转连接,当车轮进入插槽并推压推杆伸入插槽的一端时,推杆向壳体中远离插槽的方向运动,以带动夹持臂的锁定端伸入插槽内,以锁定车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锁车机构结构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锁车机构和锁车桩。
背景技术
目前,共享单车的数量越来越多,但随之而来的乱停乱放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目前常用有两种管理共享单车的方式,一是采用专人管理,但是该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管理效果也不佳,二是采用设置锁车桩的方式进行管理,但由于目前的锁车桩的结构各不相同,因而锁车桩上的锁车机构也各式各样,但这些锁定机构都存在功能单一,不能兼容各种车型,且结构较复杂、体积大、成本高,维修维护比较困难的问题。
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的锁车机构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车机构和锁车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锁车机构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锁车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具有供车轮插入的插槽;推杆,推杆装配于壳体中,且推杆的一端由壳体伸入插槽,且推杆位于进入插槽中的车轮的上部;夹持臂,夹持臂枢转设置在壳体中且呈连杆结构,夹持臂具有锁定端和连接端,连接端与推杆枢转连接,当车轮进入插槽并推压推杆伸入插槽的一端时,推杆向壳体内远离插槽的方向运动,以带动夹持臂的锁定端伸入插槽内,以锁定车轮。
进一步地,夹持臂为多个,且成对设置在插槽的两侧。
进一步地,呈连杆结构的夹持臂包括顺次连接的锁定段和连接段,锁定段与连接段枢转连接,且锁定段的远离连接段的一端为锁定端,锁定段与壳体枢转连接,连接段的远离锁定段的一端为连接端。
进一步地,锁定段与壳体枢转连接并具有枢接点,枢接点与锁定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枢接点与连接段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锁定段包括成角度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且第二段与连接段和壳体枢转连接,第一段的自由端为锁定端,且第一段的长度小于第二段长度。
进一步地,锁车机构还包括用于与车轮接触的滚轮,滚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推杆伸入插槽内的一端,当车轮进入插槽时抵住推杆上的滚轮,推杆上的滚轮与车轮外缘摩擦绕轴转动,使推杆向壳体中远离插槽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锁车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与推杆未伸入插槽的一端抵接,以为推杆提供向插槽一侧伸入的复位力。
进一步地,推杆具有锁定位,锁车机构还包括:锁舌,锁舌的第一端始终与推杆抵接,随推杆的运动,锁舌的第一端相对于推杆的表面滑动,且在推杆的锁定位运动至与锁舌的第一端相对应的位置时,锁舌的第一端伸入锁定位内以将推杆锁定;驱动部,驱动部与锁舌驱动连接,以使锁舌退出锁定位。
进一步地,锁车机构还包括锁舌检测件,锁舌检测件设置在壳体内,锁舌的第一端伸入锁定位内时触发锁舌检测件,锁舌检测件发送锁舌锁定信号,当锁舌的第一端由锁定位内退出时,锁舌与锁舌检测件分离,锁舌检测件发送锁舌解锁信号;或锁舌的第一端伸入锁定位内时,锁舌与锁舌检测件分离,锁舌检测件发送锁舌锁定信号,当锁舌的第一端由锁定位内退出时触发锁舌检测件,锁舌检测件发送锁舌解锁信号。
进一步地,驱动部的输出端具有凸轮,锁舌具有与凸轮配合的容置空间,凸轮伸入容置空间内,当解锁时,驱动部转动,凸轮挤压容置空间的内壁以带动锁舌退出锁定位,当闭锁时,驱动部回转,凸轮解除对容置空间的限位,锁舌伸入锁定位内,凸轮与容置空间的靠近推杆的一侧的内壁不接触。
进一步地,锁车机构还包括凸轮检测件,凸轮检测件设置在壳体内,锁舌的第一端由锁定位内退出时,凸轮触发凸轮检测件,凸轮检测件发送锁舌解锁信号,当锁舌的第一端进入锁定位内时,凸轮与凸轮检测件分离,凸轮检测件发送锁舌锁定信号;或锁舌的第一端由锁定位内退出时,凸轮与凸轮检测件分离,凸轮检测件发送锁舌解锁信号,当锁舌的第一端进入锁定位内时,凸轮触发凸轮检测件,凸轮检测件发送锁舌锁定信号。
进一步地,锁车机构还包括紧急解锁组件,紧急解锁组件与壳体插入式连接,当紧急解锁组件启用时,紧急解锁组件挤压锁舌以退出锁定位。
进一步地,紧急解锁组件包括拨片,当紧急解锁时,拨片拨动锁舌向远离推杆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锁舌为L形。
进一步地,锁车机构还包括车轮检测件,车轮检测件设置在插槽的两侧,且车轮检测件在检测车轮进入插槽内时发送车辆进入信号。
进一步地,锁车机构还包括:控制部,控制部与车轮检测件连接并接收车辆进入信号;触碰开关,触碰开关设置于壳体中且位于推杆的运动路径上,当推杆由插槽向壳体中远离插槽的方向运动并触发触碰开关,触碰开关控制锁车机构的通电,当推杆向伸入插槽的方向运动时,推杆与触碰开关分离,触碰开关控制锁车机构的断电。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锁车桩,包括上述的锁车机构。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锁车机构包括壳体、推杆和夹持臂,壳体具有供车轮插入的插槽;推杆装配于壳体中,且推杆的一端由壳体内伸入插槽,且推杆位于车轮的上部;夹持臂枢转设置在壳体中且呈连杆结构,夹持臂具有锁定端和连接端,连接端与推杆枢转连接,当车轮进入插槽并推压推杆时,推杆向壳体内运动以带动夹持臂的锁定端伸入插槽内,以锁定车轮。
由于夹持臂枢转设置在壳体中且呈连杆结构,且夹持臂连接端与推杆枢转连接,因而可以通过操作推杆以带动夹持臂运动,进而通过夹持臂的锁定端伸入或退出插槽,实现对车轮的锁定与解锁,该方式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有利于提高锁车机构的便利性。其中,当对车轮进行锁定时,车轮进入插槽中并与推杆的一端抵接,继续推动车轮,在车轮的推压作用下,推杆向壳体内运动,同时推杆带动夹持臂运动,夹持臂的锁定端伸入插槽内,以锁定车轮,闭锁后的夹持臂与推杆形成死点,加强了可靠性,且闭锁时不会碰到自行车钢丝,可兼容不同类型车轮。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的锁车机构开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锁车机构闭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锁车机构闭锁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锁车机构闭锁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锁车机构闭锁时凸轮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锁车机构闭锁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锁车机构闭锁时紧急解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车桩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20、插槽;30、推杆;31、锁定位;40、车轮;50、夹持臂;51、锁定端;52、连接端;53、锁定段;54、连接段;60、滚轮;70、第一弹性件;80、锁舌;81、容置空间;90、驱动部;91、凸轮;92、电机;100、锁舌检测件;200、凸轮检测件;300、拨片;400、车轮检测件;500、触碰开关;600、第二弹性件;700、车桩。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锁车机构结构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锁车机构和锁车桩。其中,锁车桩具有下述的锁车机构。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锁车机构包括壳体10、推杆30和夹持臂50,壳体10具有供车轮40插入的插槽20;推杆30装配于壳体10中,且推杆30的一端由壳体10伸入插槽20,且推杆30位于进入插槽20中的车轮40的上部;夹持臂50枢转设置在壳体10中且呈连杆结构,夹持臂50具有锁定端51和连接端52,连接端52与推杆30枢转连接,当车轮40进入插槽20并推压推杆30伸入插槽20的一端时,推杆30向壳体10中远离插槽20的方向运动以带动夹持臂50的锁定端51伸入插槽20内,以锁定车轮40。
由于夹持臂50枢转设置在壳体10中且呈连杆结构,且夹持臂50连接端52与推杆30枢转连接,因而可以通过操作推杆30以带动夹持臂50运动,进而通过夹持臂50的锁定端51伸入或退出插槽20,实现对车轮40的锁定与解锁,该方式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有利于提高锁车机构的便利性。其中,当对车轮40进行锁定时,车轮40进入插槽20中并与推杆30的一端抵接,继续推动车轮40,在车轮40的推压作用下,推杆30向壳体10内运动,同时推杆30带动夹持臂50运动,夹持臂50的锁定端51伸入插槽20内,以锁定车轮40。
如图1、图2所示,夹持臂50为多个,且成对设置在插槽20的两侧。夹持臂50成对设置在插槽20的两侧有利于夹持臂50之间的配合,通过两个夹持臂50的张开与闭合,以实现对车轮40的解锁与锁定,其中,壳体可以对夹持臂50张开的角度进行限位,该方式操作方便,可靠性强,且结构简单,且闭锁时不会碰到自行车钢丝,可兼容不同类型车轮。
如图4至图7所示,呈连杆结构的夹持臂50包括顺次连接的锁定段53和连接段54,锁定段53与连接段54枢转连接,且锁定段53的远离连接段54的一端为锁定端51,锁定段53与壳体10枢转连接,连接段54的远离锁定段53的一端为连接端52。由于设置有连接段54,且连接段54与锁定段53枢转连接,因而推杆30可以通过连接段54以带动锁定段53运动,以实现对车轮40的解锁或锁定。
如图1、图2所示,锁定段53与壳体10枢转连接并具有枢接点,枢接点与锁定端51之间的距离大于枢接点与连接段54之间的距离。这样,在推杆30带动夹持臂50运动以对车轮40进行解锁或锁定的过程中,能够减小推杆30的运动距离,两个夹持臂50之间的张合角度变化较小,更加省力,有利于提高夹持臂50工作的效率与可靠性,实用性更强。
如图1、图2所示,锁定段53包括成角度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且第二段与连接段54和壳体10枢转连接,第一段的自由端为锁定端51,且第一段的长度小于第二段长度。由于第一段的长度小于第二段长度,因而在推杆30带动夹持臂50运动以对车轮40进行解锁或锁定的过程中,能够减小推杆30的运动距离,两个夹持臂50之间的张合角度变化较小,更加省力,有利于提高夹持臂50工作的效率与可靠性,实用性更强。
如图1、图2所示,锁车机构还包括用于与车轮40接触的滚轮60,滚轮60可转动地设置在推杆30伸出插槽20内的一端,当车轮40进入插槽20时抵住推杆上的滚轮60,推杆30上的滚轮60与车轮40外缘摩擦绕轴转动,使推杆30向壳体10中远离插槽20的方向运动。由于推杆30上设置滚轮60,因而在对车轮40的解锁或锁定的过程中,车轮40的推力通过作用在滚轮60上以实现推压推杆30,将静摩擦变为动摩擦,有利于减小车轮40与推杆30之间的摩擦,方便推动车轮40,同时对车轮40和推杆30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如图1、图2所示,锁车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70,第一弹性件70与推杆30未伸入插槽20的一端抵接,以为推杆30提供向插槽20一侧伸入的复位力。由于设置有第一弹性件70,因而在对车轮40解锁时,第一弹性件70对推杆30具有伸入插槽20内的作用力,在车轮40退出插槽20的同时,第一弹性件70推着推杆30运动,进而带动夹持臂50的锁定端51退出插槽20,以实现对车轮40的解锁,该方式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可靠性好。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弹性件70为放松状态时,推杆30带动夹持臂50处于解锁状态,当第一弹性件70为缩紧状态时,推杆30带动夹持臂50处于锁定状态。
优选地,第一弹性件70是弹簧。弹簧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实用性强。
如图1、图2所示,推杆30具有锁定位31,锁车机构还包括锁舌80和驱动部90,锁舌80的第一端始终与推杆30抵接,随推杆30的运动,锁舌80的第一端相对于推杆30的表面滑动,且在推杆30的锁定位31运动至与锁舌80的第一端相对应的位置时,锁舌80的第一端伸入锁定位31内以将推杆30锁定;驱动部90与锁舌80驱动连接,以使锁舌80退出锁定位31。由于推杆30具有锁定位31,因而当夹持臂50在推杆30的带动下运动以实现对车轮40的锁定时,锁舌80的第一端伸入锁定位31内以将推杆30锁定,进而保证夹持臂50对车轮40锁定的可靠性;另外,当对车轮40解锁时,驱动部90驱动锁舌80运动,以使锁舌80退出锁定位31,在车轮40退出插槽20的同时,推杆30继续伸入插槽20内,进而带动夹持臂50的锁定端51退出插槽20,以实现对车轮40的解锁,该方式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可靠性好。
如图1、图2所示,锁车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600,锁舌80的第二端具有连杆,第二弹性件600套设在连杆上。第二弹性件600用于对锁舌80提供伸入锁定位31的复位力,第二弹性件600与锁舌80之间通过套设的方式连接,有利于提高连接的可靠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第二弹性件600与锁舌80发生滑脱现象。
优选地,第二弹性件600是弹簧。弹簧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实用性强。
如图4至图7所示,锁车机构还包括锁舌检测件100,锁舌检测件100设置在壳体10内,锁舌80的第一端伸入锁定位31内时触发锁舌检测件100,锁舌检测件100发送锁舌锁定信号,当锁舌80的第一端由锁定位31内退出时,锁舌80与锁舌检测件100分离,锁舌检测件100发送锁舌解锁信号;或锁舌80的第一端伸入锁定位31内时,锁舌80与锁舌检测件100分离,锁舌检测件100发送锁舌锁定信号,当锁舌80的第一端由锁定位31内退出时触发锁舌检测件100,锁舌检测件100发送锁舌解锁信号。由于设置有锁舌检测件100,因而当对车轮40进行锁定时,锁舌80的第一端伸入锁定位31内时,锁舌80的第二端与锁舌检测件100接触并触发锁舌检测件100,此时锁舌80对推杆30形成锁定,进而提高夹持臂50的可靠性,锁舌检测件100发送锁舌锁定信号;当对车轮40进行解锁时,驱动部90驱动锁舌80退出锁定位31,锁舌80的第二端与锁舌检测件100分离,此时锁舌80解除对推杆30的锁定,锁舌检测件100发送锁舌解锁信号。若锁舌检测件100未发送对应的信号,则说明锁车机构出现了故障,锁车机构将会将故障信息告知用户与后台终端。
优选地,锁舌检测件100是微动开关。
如图4至图7所示,驱动部90的输出端具有凸轮91,锁舌80具有与凸轮91配合的容置空间81,凸轮91伸入容置空间81内,当解锁时,驱动部90转动,凸轮91挤压容置空间81的内壁以带动锁舌80退出锁定位31,当闭锁时,驱动部90回转,凸轮91解除对容置空间81的限位,锁舌80伸入锁定位31内,凸轮91与容置空间81的靠近推杆30的一侧的内壁不接触。由于驱动部90的输出端具有凸轮91,因而驱动部90可以通过凸轮91的运动以带动锁舌80退出锁定位31,以解除锁舌80对推杆30的锁定,进而实现夹持臂50对车轮40的解锁;另外,解锁时,凸轮91挤压容置空间81的远离推杆30的一侧的内壁,闭锁时,凸轮91会解除对容置空间81的远离推杆30的一侧的内壁的限位,使得锁舌80能够向靠近推杆30的方向运动。
可选地,容置空间81是解锁槽或解锁孔。
如图4至图7所示,驱动部90还包括电机92,凸轮91与电机92的输出端连接。电机92可以带动凸轮91转动,以使锁舌80退出锁定位31,实现锁舌80对推杆30的解锁。其中,凸轮91的中心与电机92轴偏心设置,这样有利于凸轮91挤压容置空间81的内壁以带动锁舌80退出锁定位31。
在本实施例中,锁车机构还包括紧急解锁组件,紧急解锁组件与壳体10插入式连接,当紧急解锁组件启用时,紧急解锁组件挤压锁舌80以退出锁定位31。由于设置有紧急解锁组件,因而当驱动部90出现故障时,可通过紧急解锁组件挤压锁舌80以退出锁定位31。值得说明的是,当闭锁时,凸轮91与容置空间81中靠近推杆30一侧的内壁不接触,该不接触的部分即可作为紧急解锁组件的插入点,从而可以通过紧急解锁组件拨动锁舌80向原理推杆30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解锁。
如图6、图7所示,紧急解锁组件包括拨片300,当紧急解锁时,拨片300拨动锁舌80向远离推杆30的方向运动。当使用紧急解锁组件进行解锁时,通过拨片300插入容置空间81中靠近推杆30侧的部分,然后挤压锁舌80,使锁舌80退出锁定位31,拨片30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需要说明的是,紧急解锁组件就是机械钥匙,机械钥匙平时不是设置在壳体内的,只是因为凸轮91与容置空间81的侧壁设计有移动空间,所以机械钥匙可以在需要时插入,然后拨动锁舌80运动解锁。
如图4至图7所示,锁舌80为L形。
如图3所示,锁车机构还包括车轮检测件400,车轮检测件400设置在插槽20的两侧,且车轮检测件400在检测车轮40进入插槽20内时发送车辆进入信号。车轮检测件400用于检测车轮40是否进入插槽20内,当车轮40进入插槽20内时,位于插槽20两侧的车轮检测件400对车轮40的金属圈进行检测,检测到车轮40进入插槽20内时发送车辆进入信号,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原因造成锁车机构的错误锁定,有利于提高锁车机构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锁车机构还包括控制部,控制部与车轮检测件400、锁舌检测件100连接并接收车辆进入信号、锁舌锁定信号或锁舌解锁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锁车机构还包括二维码识别区,控制部与二维码识别区以及后台终端通信连接,当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识别区进行解锁或锁定车轮40时,控制部接收到解锁或锁定的指令,根据指令进行操作,若在操作过程中,控制部未收到锁舌检测件100发送的锁舌锁定信号或锁舌解锁信号,则认为锁定或解锁失败,控制部将操作失败信号发送给用户,并发送给后台终端报修。
如图8所示,车桩700内设置有锁车机构,车辆停在车桩700处并锁定。使用本车桩700能够解决共享单车乱停放的问题,也可以为个人的自行车提供锁车工具,而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大范围投入使用。
工作原理:
对车辆锁定时,夹持臂50的初始状态为打开状态,用户通过智能设备扫描二维码识别区以发送锁定指令,当车轮40进入插槽20内时,位于插槽20两侧的车轮检测件400对车轮40的金属圈进行检测,检测到车轮40进入插槽20内时发送车辆进入信号,继续推动车轮40以推压推杆30,推杆30向壳体10中远离插槽20的方向运动,以带动夹持臂50的锁定端51伸入插槽20内,同时,在第二弹性件600的作用下,锁舌80的第一端伸入锁定位31内,锁舌80的第二端与锁舌检测件100接触并触发锁舌检测件100,锁舌80对推杆30形成锁定,锁舌检测件100发送锁舌锁定信号给控制器。若锁舌检测件100未发送锁舌锁定信号给控制器,则说明锁车机构出现了故障,锁车机构将会将故障信息告知用户与后台终端。
对车辆解锁时,用户通过智能设备扫描二维码识别区以发送解锁指令,控制器接收到解锁指令后控制电机92反转一定的角度,凸轮91挤压容置空间81的内壁以带动锁舌80退出锁定位31,与此同时,锁舌80的第二端与锁舌检测件100分离,锁舌80解除对推杆30的锁定,锁舌检测件100发送锁舌解锁信号给控制器,将车辆退出插槽20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70推着推杆30向插槽20内运动,进而带动夹持臂50的锁定端51退出插槽20并与壳体10的内壁抵接。若锁舌检测件100未发送锁舌解锁信号给控制器,则说明锁车机构出现了故障,锁车机构将会将故障信息告知用户与后台终端。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锁车机构还包括触碰开关500。
如图1、图2所示,锁车机构还包括触碰开关500,触碰开关500设置于壳体10中且位于推杆30的运动路径上,触碰开关500与控制部连接,当推杆30由插槽20向壳体10中远离插槽20的方向运动并触发触碰开关500,触碰开关500控制锁车机构的通电,当推杆30向伸入插槽20的方向运动时,推杆30与触碰开关500分离,触碰开关500控制锁车机构的断电。
由于设置有触碰开关500,因而当对车轮40进行锁定时,车轮40推压推杆30向壳体10内回缩,触碰开关500与推杆30接触,触碰开关500由打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锁车机构通电;当对车轮40进行解锁时,车轮40退出插槽20的过程中,推杆30向插槽20内运动,推杆30与触碰开关500分离,触碰开关500控制锁车机构的断电。这样,有利于减少电能的损耗,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锁车机构还包括凸轮检测件200。
如图1、图2所示,锁车机构还包括凸轮检测件200,凸轮检测件200设置在壳体10内,锁舌80的第一端由锁定位31内退出时凸轮91触发凸轮检测件200,凸轮检测件200发送锁舌解锁信号,当锁舌80的第一端进入锁定位31内时,凸轮91与凸轮检测件200分离,凸轮检测件200发送锁舌锁定信号。控制部与凸轮检测件200连接并接收锁舌锁定信号或锁舌解锁信号;或锁舌80的第一端由锁定位31内退出时,凸轮91与凸轮检测件200分离,凸轮检测件200发送锁舌80解锁信号,当锁舌80的第一端进入锁定位31内时,凸轮91触发凸轮检测件200,凸轮检测件200发送锁舌80锁定信号。
由于设置有凸轮检测件200,因而当对车轮40进行解锁时,驱动部90通过凸轮91的运动以带动锁舌80退出锁定位31,以解除锁舌80对推杆30的锁定,此时,凸轮91触发凸轮检测件200,凸轮检测件200发送锁舌解锁信号;当对车轮40进行锁定时,车轮40推压推杆30向壳体10内回缩,驱动部90驱动凸轮91运动以解除凸轮91对锁舌80的限位,锁舌80的第一端进入锁定位31内,此时,凸轮91与凸轮检测件200分离,凸轮检测件200发送锁舌锁定信号。若在操作过程中,控制部未收到凸轮检测件200发送的锁舌锁定信号或锁舌解锁信号,则认为锁定或解锁失败,控制部将操作失败信号发送给用户,并发送给后台终端报修。
优选地,凸轮检测件200是微动开关。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锁车机构还包括凸轮检测件200和触碰开关500。
如图1、图2所示,锁车机构还包括触碰开关500,触碰开关500设置于壳体10中且位于推杆30的运动路径上,触碰开关500与控制部连接,当推杆30由插槽20向壳体10中远离插槽20的方向运动并触发触碰开关500,触碰开关500控制锁车机构的通电,当推杆30向伸入插槽20的方向运动时,推杆30与触碰开关500分离,触碰开关500控制锁车机构的断电。
如图1、图2所示,锁车机构还包括凸轮检测件200,凸轮检测件200设置在壳体10内,锁舌80的第一端由锁定位31内退出时凸轮91触发凸轮检测件200,凸轮检测件200发送锁舌解锁信号,当锁舌80的第一端进入锁定位31内时,凸轮91与凸轮检测件200分离,凸轮检测件200发送锁舌锁定信号。控制部与凸轮检测件200连接并接收锁舌锁定信号或锁舌解锁信号;或锁舌80的第一端由锁定位31内退出时,凸轮91与凸轮检测件200分离,凸轮检测件200发送锁舌80解锁信号,当锁舌80的第一端进入锁定位31内时,凸轮91触发凸轮检测件200,凸轮检测件200发送锁舌80锁定信号。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锁舌能够对推杆进行锁定,进而对夹持臂的锁定位置实现锁定,增加了夹持臂的使用可靠性;
2、推杆的一端设置有滚轮,能够减小车轮与推杆的摩擦,方便推动车轮的,同时对车轮与推杆起到保护作用;
3、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快捷;
4、车轮检测件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原因造成锁车机构的错误锁定,有利于提高锁车机构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5、由于设置有紧急解锁组件,因而当驱动部出现故障时,可通过紧急解锁组件挤压锁舌以退出锁定位。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锁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供车轮(40)插入的插槽(20);
推杆(30),所述推杆(30)装配于所述壳体(10)中,且所述推杆(30)的一端由所述壳体(10)伸入所述插槽(20),且所述推杆(30)位于进入所述插槽(20)中的所述车轮(40)的上部;
夹持臂(50),所述夹持臂(50)枢转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中且呈连杆结构,所述夹持臂(50)具有锁定端(51)和连接端(52),所述连接端(52)与所述推杆(30)枢转连接,当所述车轮(40)进入所述插槽(20)并推压所述推杆(30)伸入所述插槽(20)的一端时,所述推杆(30)向所述壳体(10)中远离所述插槽(20)的方向运动,以带动所述夹持臂(50)的锁定端(51)伸入所述插槽(20)内,以锁定所述车轮(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50)为多个,且成对设置在所述插槽(20)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呈连杆结构的所述夹持臂(50)包括顺次连接的锁定段(53)和连接段(54),所述锁定段(53)与所述连接段(54)枢转连接,且所述锁定段(53)的远离所述连接段(54)的一端为所述锁定端(51),所述锁定段(53)与所述壳体(10)枢转连接,所述连接段(54)的远离所述锁定段(53)的一端为所述连接端(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段(53)与所述壳体(10)枢转连接并具有枢接点,所述枢接点与所述锁定端(5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枢接点与所述连接段(54)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段(53)包括成角度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且所述第二段与所述连接段(54)和所述壳体(10)枢转连接,所述第一段的自由端为所述锁定端(51),且所述第一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段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锁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车机构还包括用于与所述车轮(40)接触的滚轮(60),所述滚轮(6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推杆(30)伸入所述插槽(20)内的一端,当所述车轮(40)进入所述插槽(20)时抵住推杆上的滚轮(60),推杆(30)上的滚轮(60)与所述车轮(40)外缘摩擦绕轴转动,使推杆(30)向所述壳体(10)中远离所述插槽(20)的方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锁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车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70),所述第一弹性件(70)与所述推杆(30)未伸入插槽(20)的一端抵接,以为所述推杆(30)提供向所述插槽(20)一侧伸入的复位力。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锁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30)具有锁定位(31),所述锁车机构还包括:
锁舌(80),所述锁舌(80)的第一端始终与所述推杆(30)抵接,随所述推杆(30)的运动,所述锁舌(80)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推杆(30)的表面滑动,且在所述推杆(30)的锁定位(31)运动至与所述锁舌(80)的第一端相对应的位置时,所述锁舌(80)的第一端伸入所述锁定位(31)内以将所述推杆(30)锁定;
驱动部(90),所述驱动部(90)与所述锁舌(80)驱动连接,以使所述锁舌(80)退出所述锁定位(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车机构还包括锁舌检测件(100),所述锁舌检测件(1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锁舌(80)的第一端伸入所述锁定位(31)内时触发所述锁舌检测件(100),所述锁舌检测件(100)发送锁舌锁定信号,当所述锁舌(80)的第一端由所述锁定位(31)内退出时,所述锁舌(80)与所述锁舌检测件(100)分离,所述锁舌检测件(100)发送锁舌解锁信号;或所述锁舌(80)的第一端伸入所述锁定位(31)内时,所述锁舌(80)与所述锁舌检测件(100)分离,所述锁舌检测件(100)发送锁舌锁定信号,当所述锁舌(80)的第一端由所述锁定位(31)内退出时触发所述锁舌检测件(100),所述锁舌检测件(100)发送锁舌解锁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90)的输出端具有凸轮(91),所述锁舌(80)具有与所述凸轮(91)配合的容置空间(81),所述凸轮(91)伸入所述容置空间(81)内,当解锁时,所述驱动部(90)转动,所述凸轮(91)挤压所述容置空间(81)的内壁以带动所述锁舌(80)退出所述锁定位(31),当闭锁时,所述驱动部(90)回转,所述凸轮(91)解除对所述容置空间(81)的限位,所述锁舌(80)伸入所述锁定位(31)内,所述凸轮(91)与所述容置空间(81)的靠近所述推杆(30)的一侧的内壁不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车机构还包括凸轮检测件(200),所述凸轮检测件(2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锁舌(80)的第一端由所述锁定位(31)内退出时,所述凸轮(91)触发所述凸轮检测件(200),所述凸轮检测件(200)发送锁舌(80)解锁信号,当所述锁舌(80)的第一端进入所述锁定位(31)内时,所述凸轮(91)与所述凸轮检测件(200)分离,所述凸轮检测件(200)发送锁舌(80)锁定信号;或所述锁舌(80)的第一端由所述锁定位(31)内退出时,所述凸轮(91)与所述凸轮检测件(200)分离,所述凸轮检测件(200)发送锁舌(80)解锁信号,当所述锁舌(80)的第一端进入所述锁定位(31)内时,所述凸轮(91)触发所述凸轮检测件(200),所述凸轮检测件(200)发送锁舌(80)锁定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车机构还包括紧急解锁组件,所述紧急解锁组件与所述壳体(10)插入式连接,当所述紧急解锁组件启用时,所述紧急解锁组件挤压所述锁舌(80)以退出所述锁定位(3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锁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解锁组件包括拨片(300),当紧急解锁时,所述拨片(300)拨动所述锁舌(80)向远离所述推杆(30)的方向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80)为L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锁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车机构还包括车轮检测件(400),所述车轮检测件(400)设置在所述插槽(20)的两侧,且所述车轮检测件(400)在检测所述车轮(40)进入所述插槽(20)内时发送车辆进入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锁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车机构还包括: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车轮检测件(400)连接并接收所述车辆进入信号;
触碰开关(500),所述触碰开关(5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中且位于所述推杆(30)的运动路径上,当所述推杆(30)由所述插槽(20)向所述壳体(10)中远离所述插槽(20)的方向运动并触发所述触碰开关(500),所述触碰开关(500)控制所述锁车机构的通电,当所述推杆(30)向伸入所述插槽(20)的方向运动时,所述推杆(30)与所述触碰开关(500)分离,所述触碰开关(500)控制所述锁车机构的断电。
17.一种锁车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锁车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61645.5A CN108928413A (zh) | 2018-07-12 | 2018-07-12 | 锁车机构和锁车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61645.5A CN108928413A (zh) | 2018-07-12 | 2018-07-12 | 锁车机构和锁车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28413A true CN108928413A (zh) | 2018-12-04 |
Family
ID=64447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61645.5A Pending CN108928413A (zh) | 2018-07-12 | 2018-07-12 | 锁车机构和锁车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928413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22283A (zh) * | 2019-12-17 | 2020-07-17 | 东华理工大学 | 一种旋转立柱触碰式自行车停车装置 |
CN115230846A (zh) * | 2022-07-20 | 2022-10-25 | 无锡小灵科技有限公司 | 两轮车的到点自动还车锁定装置 |
CN115285262A (zh) * | 2022-08-05 | 2022-11-04 | 无锡小灵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锁车机构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6682A (ja) * | 1997-07-22 | 1999-02-09 | Takigen Mfg Co Ltd | 駐輪用ロック装置 |
CN1594801A (zh) * | 2003-09-12 | 2005-03-16 | 保立新工程有限公司 | 自动式机车停放定位夹持装置 |
JP4148924B2 (ja) * | 2004-06-24 | 2008-09-10 | 株式会社葉月工業 | 有料駐輪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施錠装置 |
CN203753279U (zh) * | 2014-03-10 | 2014-08-06 | 江苏晶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电动自行车的锁车桩 |
CN204081734U (zh) * | 2014-08-13 | 2015-01-07 | 北京绿畅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 | 公共自行车租赁站双向锁止器 |
CN205554372U (zh) * | 2016-03-12 | 2016-09-07 | 汪洋 | 用于自行车租赁的锁定装置 |
CN106934883A (zh) * | 2017-01-19 | 2017-07-07 | 浙江邻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自行车锁车方法及锁车系统 |
-
2018
- 2018-07-12 CN CN201810761645.5A patent/CN10892841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6682A (ja) * | 1997-07-22 | 1999-02-09 | Takigen Mfg Co Ltd | 駐輪用ロック装置 |
CN1594801A (zh) * | 2003-09-12 | 2005-03-16 | 保立新工程有限公司 | 自动式机车停放定位夹持装置 |
JP4148924B2 (ja) * | 2004-06-24 | 2008-09-10 | 株式会社葉月工業 | 有料駐輪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施錠装置 |
CN203753279U (zh) * | 2014-03-10 | 2014-08-06 | 江苏晶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电动自行车的锁车桩 |
CN204081734U (zh) * | 2014-08-13 | 2015-01-07 | 北京绿畅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 | 公共自行车租赁站双向锁止器 |
CN205554372U (zh) * | 2016-03-12 | 2016-09-07 | 汪洋 | 用于自行车租赁的锁定装置 |
CN106934883A (zh) * | 2017-01-19 | 2017-07-07 | 浙江邻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自行车锁车方法及锁车系统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22283A (zh) * | 2019-12-17 | 2020-07-17 | 东华理工大学 | 一种旋转立柱触碰式自行车停车装置 |
CN115230846A (zh) * | 2022-07-20 | 2022-10-25 | 无锡小灵科技有限公司 | 两轮车的到点自动还车锁定装置 |
CN115230846B (zh) * | 2022-07-20 | 2023-08-15 | 无锡小灵科技有限公司 | 两轮车的到点自动还车锁定装置 |
CN115285262A (zh) * | 2022-08-05 | 2022-11-04 | 无锡小灵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锁车机构 |
CN115285262B (zh) * | 2022-08-05 | 2023-08-15 | 无锡小灵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锁车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94555B (zh) | 可自控定位的闭门器 | |
CN108928413A (zh) | 锁车机构和锁车桩 | |
CN201428305Y (zh) | 一种微型电控锁 | |
CN102168351A (zh) | 门锁装置 | |
CN108278052A (zh) | 开关锁机构和锁具组件以及车辆 | |
CN105205914A (zh) | 硬币回收钱箱的安全互锁机构 | |
CN109050719A (zh) | 锁车机构及锁车桩 | |
CN108974189A (zh) | 锁车机构和锁车桩 | |
CN113036301B (zh) | 一种换电柜电池防盗系统 | |
CN102383666A (zh) | 一种门锁 | |
CN101881102B (zh) | 自动上锁指纹电子锁 | |
CN103233624A (zh) | 一种电子防盗锁体 | |
CN110130736A (zh) | 锁芯和解锁钥匙 | |
CN211974647U (zh) | 一种电子锁离合器 | |
CN108928414A (zh) | 锁车机构和锁车桩 | |
CN207260775U (zh) | 解锁机构及具有它的锁具 | |
CN201100033Y (zh) | 金库门专用多锁联动及自动上锁和洗码控制系统 | |
CN108974193A (zh) | 锁车机构及锁车桩 | |
CN110670965A (zh) | 一种两级防护的安全锁体结构 | |
CN203247943U (zh) | 一种电子防盗锁体 | |
CN209620909U (zh) | 锁具装置 | |
CN109050716A (zh) | 锁车机构及锁车桩 | |
CN218100344U (zh) | 共享商品容纳装置和共享商品机柜 | |
CN209487353U (zh) | 压板闭锁装置 | |
CN209482931U (zh) | 一种智能面板锁联动机构及智能面板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