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473A - 大孢耳霉及其对蚜虫的防治 - Google Patents
大孢耳霉及其对蚜虫的防治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8473A CN1068473A CN 92103608 CN92103608A CN1068473A CN 1068473 A CN1068473 A CN 1068473A CN 92103608 CN92103608 CN 92103608 CN 92103608 A CN92103608 A CN 92103608A CN 1068473 A CN1068473 A CN 10684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lddew
- ear
- spore
- aphid
- large spo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孢耳霉以及利用大孢耳霉对
蚜虫及螨虫的防治,特别是对烟草蚜虫的防治。本发
明所述的大孢耳霉是一种从烟草中罹病的蚜虫体内
分离培养出的大孢耳霉新菌株,该菌株现已保存于
CCMCC、保藏号:170、保藏日期:92.1.23。本发明的
大孢耳霉杀虫物(即其分生孢子、休眠孢子、菌丝体)
的发酵提取方法为一般的微生物发酵提取法,其所需
的设备及培养过程简单,杀虫率可达90%以上,且贮
存容易。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孢耳霉以及利用大孢耳霉对蚜虫及螨虫的防治,特别是对烟草蚜虫的防治。
烟蚜[Mygus Persicae(Sulger)]与其它蚜虫一样,具有生活周期短,繁殖能力强,世代重叠严重,寄生范围广等特点。烟蚜群集于烟株顶端嫩叶上为害,造成烟株生长缓慢,叶片卷曲,并传播病毒病,使烟草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严重者,使整株烟草坏死。目前,由于单一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同时使蚜虫的天敌受到伤害,降低了烟草品质,污染了环境,并危害人体健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生物因子,即大孢耳霉来防治烟蚜,同时发挥烟田中蚜虫天敌的总体效能,达到减少农药残毒对烟草品质的不良影响。
图1中Ⅰ为大孢耳霉“88-Ⅰ”的分生孢子,Ⅰ为88-Ⅰ的休眠孢子。
图2中为88-Ⅰ的菌落特征。
图3中为88-Ⅰ在蚜尸上的休眠孢子。
图4为88-Ⅰ的假根。
图5为寄生拟褐飞虱上的大孢耳霉的假根。
一、菌株的分离筛选及确定
1、菌种的分离及保芷:
从烟田中选取被大孢耳霉侵染的新鲜暗黄色的蚜尸,带回实验室内,自然风干后,用昆虫针的一头插住蚜虫,另一头灭菌后插入已制备好的平板培养基中,使蚜尸立于培养基的上面,而后置于25℃恒温箱中,待大孢耳霉的孢子散射于培养基中,在无菌条件下挑取边缘无杂菌的孢子转接于另一平板培养基中培养,从而得到有效的大孢耳霉[(Conidiobolws majos Rem.et kell.)异名(Entomophthora major Gustafs菌株。该菌株被命名为88-Ⅰ菌株,采用斜面原种保存于4℃的冰箱中,每2周转接一次。
2、88-Ⅰ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蚜虫暗黄色、无囊状体,假根单丝状(如图4)。初生分生孢子球形,乳突明显(如图1),大小为41-63×30-57Nm,平均50×46Nm。休眠孢子球形(如图1),外壁光滑,直径为52-70Nm,平均为62Nm,壁厚2.5-6.5Nm。
来源于马铃薯综合培养基的分生孢子大小为20-72×16-63Nm,平均为46×38Nm,休眠孢子大小为19-79Nm,平均为46Nm。
3、88-Ⅰ菌株的菌学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
菌落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上生长迅速,菌落表面具有网状皱褶线,似鱼网状,菌落初期为米黄色,后期为乳黄色。大孢耳霉对糖的利用不显著,它对糖的利用顺序表现为可溶性淀粉>蔗糖>葡萄糖。大孢耳霉在有N,C源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有蛋白胨、酵母膏、蛋黄存在时生良好,它对N源的利用顺序为:蛋白胨>酵母膏>鱼粉>黄豆粉。大孢耳霉生长及产孢的PH值范围在4.5-9.5,其中以6.0-7.5较为适宜,以6.5最佳。其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40℃,其中以20-30℃较为适宜,以30℃最佳。
4、88-Ⅰ菌株与寄生于拟褐飞虱上的大孢耳霉的生物学特征的区别:
A、88-Ⅰ菌株
(1)蚜尸及培养基上均产生休眠孢子(如图1、如图3)
(2)假根单丝状,无吸盘(如图4)
B、寄生于拟褐飞虱上的大孢耳霉:
(1)蚜尸及培养基上均无休眠孢子
(2)假根有吸盘(如图5)
由上可见,88-Ⅰ菌株为大孢耳霉新菌株。该菌株现已保芷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芷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芷号为:CGMCC NO.170
二、杀虫物的培养及提取
本发明是利用大孢耳霉的分生孢子、休眠孢子及菌丝体所产生的毒素以及它们的侵染性,对各类蚜虫及螨类进行防治的。我们将大孢耳霉的分生孢子、休眠孢子及菌丝体统称为杀虫物。其具体培养提取工艺过程如下。
(1)斜面菌种:
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或常规培养基(如萨氏培养基PDA培养基)来保存菌种,菌种置于4~5℃的冰箱中,保存期为2~6周,若采用低温(-20℃)冷藏法保存,可保存10以上。
(2)平板培养
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制成平板培养基,接菌后,于20~35℃左右的温度下培养2-4天,其中以28℃左右条件培养2-3天最佳。
(3)三角烧瓶振荡培养
用马铃薯综合液体培养基(未加琼脂)分装于三角烧瓶中(50ml或30ml),每瓶装液体培养基的量为瓶容量的1/3,然后接入0.1%的来源于平板培养基的菌种,在20~30℃条件下培养2~5天,其中以28℃条件培养2-3天最佳,三角烧瓶接种后的振荡次数为90~180次/分钟。
(4)发酵培养
用鱼粉加豆粉(或地瓜粉)制成液体培养基,其配方为:
鱼粉2%+豆粉2%(或地瓜粉8%),其余为无菌水,在该培养基中于25~30℃温度下培养48~72小时。
(5)杀虫物的回收及干燥
用板筐过滤法将上述发酵液中的滤液与滤渣分离,滤渣在温度为20°~30℃相对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自然干燥,即可得杀虫物纯粉。每100ml培养物可得到5g纯菌丝,菌丝体经上述条件下可得到2g孢子纯粉,每克孢子含孢子量为40亿。
(6)杀虫物的应用及其使用效果
以每20公斤水加入0.4+g纯粉制得的喷雾剂其杀虫效果经济有效喷施杀虫物悬浊液后,蚜虫即停止取食,呈现烦燥不安,2-3小时后开始死亡,24小时内蚜虫死亡率可达60%以上,72小时内,死亡率可达90%以上。
上述马铃薯综合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40g+蛋白胨2g+酵母膏2g+葡萄糖20g+水100ml(固体培养基加18-20g琼脂)。
本发明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生产技术简单:制取大孢耳霉杀虫物所需的设备及培养过程简单。
(2)杀虫效果好且稳定,在72小时内,对蚜虫及螨虫的杀灭率可达90%以上。
(3)杀虫物贮存容易。
(4)对温血动物安全无毒,对蚜虫的天敌无杀伤的作用。
(5)减少农药残留残毒对烟草及其它农作物产生的不良影响,可增加出口创汇。
(6)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证人体健康。
Claims (1)
1、一种大孢耳霉(保存于CGMCC.NO.170保芷日期92.1.23)杀虫物(即大孢耳霉的分生孢子、休眠孢子、菌丝体)的发酵提取方法(该方法所用的大孢耳霉是从烟田中罹病的蚜虫体内分离筛选得到的)为一般的微生物发酵提取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2103608 CN1068473A (zh) | 1992-05-13 | 1992-05-13 | 大孢耳霉及其对蚜虫的防治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2103608 CN1068473A (zh) | 1992-05-13 | 1992-05-13 | 大孢耳霉及其对蚜虫的防治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473A true CN1068473A (zh) | 1993-02-03 |
Family
ID=4940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2103608 Pending CN1068473A (zh) | 1992-05-13 | 1992-05-13 | 大孢耳霉及其对蚜虫的防治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8473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025270A2 (fr) | 2010-08-23 | 2012-03-01 | Universite De Liege | Utilisation d'une composition comme attractant d'auxiliaires |
CN104059856A (zh) * | 2014-06-20 | 2014-09-24 | 肖关丽 | 一种冠耳霉th130914及其应用 |
CN105087393A (zh) * | 2015-08-25 | 2015-11-25 | 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 | 一种粉蚧耳霉cpmd140813及其应用 |
CN105794859A (zh) * | 2013-01-25 | 2016-07-27 |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耳霉菌素与生物源类的杀虫组合物 |
CN106818672A (zh) * | 2016-12-27 | 2017-06-13 | 重庆维得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防治杭白菊蚜虫虫害的方法 |
-
1992
- 1992-05-13 CN CN 92103608 patent/CN106847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025270A2 (fr) | 2010-08-23 | 2012-03-01 | Universite De Liege | Utilisation d'une composition comme attractant d'auxiliaires |
CN105794859A (zh) * | 2013-01-25 | 2016-07-27 |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耳霉菌素与生物源类的杀虫组合物 |
CN105794859B (zh) * | 2013-01-25 | 2018-11-20 |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块状耳霉与生物源类的杀虫组合物 |
CN104059856A (zh) * | 2014-06-20 | 2014-09-24 | 肖关丽 | 一种冠耳霉th130914及其应用 |
CN104059856B (zh) * | 2014-06-20 | 2016-08-24 | 云南农业大学 | 一种冠耳霉th130914及其应用 |
CN105087393A (zh) * | 2015-08-25 | 2015-11-25 | 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 | 一种粉蚧耳霉cpmd140813及其应用 |
CN105087393B (zh) * | 2015-08-25 | 2018-12-14 | 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 | 一种粉蚧耳霉cpmd140813及其应用 |
CN106818672A (zh) * | 2016-12-27 | 2017-06-13 | 重庆维得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防治杭白菊蚜虫虫害的方法 |
CN106818672B (zh) * | 2016-12-27 | 2020-06-05 | 重庆维得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防治杭白菊蚜虫虫害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593428B1 (en) | Myconematicide | |
CN103952348B (zh) | 耐寒短杆菌及微生物菌剂和它们的应用 | |
CN110628664B (zh) | 防治根结线虫的远东假单胞菌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2021122B (zh) | 一种高效杀虫真菌及其用途 | |
WO1990003734A1 (en) | Nematocidal preparations | |
CN109355233A (zh) |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 |
US5208159A (en) | Antibacterial, anti-nematode and/or plant-cell activating composition, and chitinolytic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
CN110029078B (zh) | 具有防病杀虫双重作用的链霉菌及其应用、培养方法、生防菌剂 | |
CN105754891A (zh) | 一种农作物病原体拮抗放线菌及其筛选和应用 | |
CN109628341B (zh) | 深红紫链霉菌及其生物防治菌剂和制备方法 | |
CN101508968B (zh) | 一种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生物药剂及其应用 | |
KR100294023B1 (ko) | 작물의병해방제용균주,이를함유하는미생물제제및그용도 | |
CN111808776B (zh) | 一株耐盐碱空气芽孢杆菌及其活菌制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2960369B (zh) | 粒状淡紫拟青霉生物杀线虫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68473A (zh) | 大孢耳霉及其对蚜虫的防治 | |
CN109337822B (zh) | 布氏白僵菌brns50206及其应用 | |
CN1439270A (zh) | 对线虫卵高致病率的淡紫拟青霉菌剂的制备方法 | |
KR100314323B1 (ko) | 작물의 병해 방제용 균주, 이를 함유하는 미생물제제 및 그 용도 | |
CN102647910A (zh) | 植物培育剂,植物病害抗性诱导剂,及植物病害控制方法 | |
US5360606A (en) | Biological inoculant effective against alternaria | |
KR100347388B1 (ko) | 토양으로부터 분리한 식물기생성 토양선충에 대한포식능을 갖는 미생물 및 이의 배양방법 | |
CN110720470A (zh) | 一种苏云金芽孢杆菌在防治根螨属昆虫中的应用 | |
CN114806905B (zh) | 一种胶红酵母菌菌株及其应用 | |
CN1175740C (zh) | 一种生物杀线虫剂的生产方法 | |
CN114381399B (zh) | 一种伯克霍尔德菌及其在黑翅土白蚁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1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