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374875A - 平衡不平衡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平衡不平衡转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74875A
CN106374875A CN201610575170.1A CN201610575170A CN106374875A CN 106374875 A CN106374875 A CN 106374875A CN 201610575170 A CN201610575170 A CN 201610575170A CN 106374875 A CN106374875 A CN 106374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hole
inducer
pass filter
hol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751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74875B (zh
Inventor
栗原淳旨
松下洋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374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4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74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48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42Networks for transforming balanced signals into unbalanced signals and vice versa, e.g. balu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1/00Networks using active elements
    • H03H11/02Multiple-port networks
    • H03H11/32Networks for transforming balanced signals into unbalanced signals and vice versa, e.g. balu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mpedance networks whose electrical mode of operation is not specified or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type of network
    • H03H2001/0021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3H2001/0085Multilayer, e.g. LTCC, HTCC, green sheet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以不大型化的方式提供在比较低的频率下使用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具备由第一电感器和第一电容器构成的低通滤波器、和由第二电感器和第二电容器构成的高通滤波器,第一电感器的通孔连续部贯通第二电感器的螺旋状部的螺旋内而配置,第二电感器的通孔连续部贯通第一电感器的螺旋状部的螺旋内而配置。

Description

平衡不平衡转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层叠体的层叠型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更详细而言,涉及通过在层叠体内构成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来构成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小型且低通滤波器的电感器以及高通滤波器的电感器的电感值比较大,并且,抑制了低通滤波器的电感器与高通滤波器的电感器的磁耦合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05195号公报)公开了在层叠有多个绝缘层的层叠体的内部形成有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的层叠型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层叠结构平衡不平衡变压器)。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中,低通滤波器由电感器和电容器构成,并连接在不平衡端子与第一平衡端子之间。另外,高通滤波器由电感器和电容器构成,并连接在不平衡端子与第二平衡端子之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05195号公报
根据特性图等可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例如在2.4GHz频带等较高的频率下使用。(虽然频率较高、频率较低是相对而言的,但在本说明书中,例如,将2.4GHz频带称为较高的频率,例如,将700MHz频带称为较低的频率。)
在较高的频率下使用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能够分别将低通滤波器的电感器以及高通滤波器的电感器的电感值设计得比较小。
另一方面,从使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电子设备的制造者、销售者来看,对于在700MHz频带等较低的频率下使用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有较大的需求。
在较低的频率下使用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为了得到所希望的特性,需要分别将低通滤波器的电感器以及高通滤波器的电感器的电感值设计得比较大。
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中,为了分别增大低通滤波器以及高通滤波器的电感器的电感值,例如,需要增大电感器的长度。而且,为了增大电感器的长度,需要增加层叠体的绝缘层的层数,增大层叠体的平面的大小,或者同时实施两者等。
然而,增加层叠体的绝缘层的层数而增加高度,或者增大层叠体的平面的大小与期望电子部件的小型化、轻型化的需求者的要求相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问题而完成的,作为其方法,本发明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具备:层叠体,其层叠有多个绝缘层;不平衡端子、第一平衡端子、以及第二平衡端子,它们分别形成在层叠体的表面;电容器电极,其形成在层叠体的规定的层间;线路电极,其形成在层叠体的规定的层间;通孔电极,其贯通绝缘层的规定的绝缘层的两个主面间而形成;低通滤波器,其连接在不平衡端子与第一平衡端子之间,并由第一电感器和第一电容器构成;以及高通滤波器,其连接在不平衡端子与第二平衡端子之间,并由第二电感器和第二电容器构成,低通滤波器的第一电感器通过连接交替地连接有通孔电极和线路电极的螺旋状部、和连接有多个通孔电极的通孔连续部而构成,低通滤波器的第一电容器由对置的多个电容器电极构成,高通滤波器的第二电感器通过连接交替地连接有通孔电极和上述线路电极的螺旋状部、和连接有多个通孔电极的通孔连续部而构成,高通滤波器的第二电容器由对置的多个电容器电极构成,第一电感器的通孔连续部贯通第二电感器的螺旋状部的螺旋内而配置,第二电感器的通孔连续部贯通第一电感器的螺旋状部的螺旋内而配置。
优选第一电感器的通孔连续部贯通第二电感器的螺旋状部的螺旋内的中心而配置,第二电感器的通孔连续部贯通第一电感器的螺旋状部的螺旋内的中心而配置。该情况下,第一电感器的通孔连续部与第二电感器的螺旋状部的距离、以及第二电感器的通孔连续部与第一电感器的螺旋状部的距离分别为一定并且最大,能够最有效地抑制第一电感器与第二电感器的磁耦合,能够改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特性。
另外,优选在层叠体中,在低通滤波器的第一电感器以及高通滤波器的第二电感器与第一平衡端子以及第二平衡端子之间,配置有低通滤波器的第一电容器以及高通滤波器的第二电容器。该情况下,通过低通滤波器的第一电容器的电容器电极以及高通滤波器的第二电容器的电容器电极,能够抑制低通滤波器的第一电感器以及高通滤波器的第二电感器与第一平衡端子以及第二平衡端子磁耦合,能够改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特性。
此外,该情况下,优选在层叠体中,低通滤波器的第一电感器与高通滤波器的第二电容器沿绝缘层的层叠方向相邻地配置,并且高通滤波器的第二电感器与低通滤波器的第一电容器沿绝缘层的层叠方向相邻地配置。该情况下,在层叠体内,能够极其合理地配置低通滤波器的第一电感器以及第一电容器、和高通滤波器的第二电感器以及第二电容器,不需要增加多余的迂回布线、用于迂回布线的绝缘层。而且,由于不需要多余的迂回布线,所以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特性不会由于迂回布线而劣化。另外,由于不需要增加多余的迂回布线、用于迂回布线的绝缘层,所以平衡不平衡转换器不会因为这些而大型化。
本发明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由于第一电感器的通孔连续部贯通第二电感器的螺旋状部的螺旋内而配置,第二电感器的通孔连续部贯通第一电感器的螺旋状部的螺旋内而配置,所以能够不增大层叠体而使第一电感器以及第二电感器变长,增大各自的电感值。
另外,本发明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由于第一电感器的通孔连续部贯通第二电感器的螺旋状部的螺旋内而配置,第二电感器的通孔连续部贯通第一电感器的螺旋状部的螺旋内而配置,所以抑制第一电感器与第二电感器的磁耦合,抑制因两者的磁耦合引起的特性的劣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的等效电路图。
图3是比较例所涉及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00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的插入损耗、和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00的插入损耗的图表。
图5是表示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的反射损耗、和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00的反射损耗的图表。
图6是表示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的振幅平衡、和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00的振幅平衡的图表。
图7是表示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的相位差、和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00的相位差的图表。
附图标记说明
1…层叠体,1a~1p…绝缘层,2…不平衡端子(输入端子),3…第一平衡端子(输出端子),4…第二平衡端子(输出端子),5…接地端子,6a~6bh…通孔电极,7a~7f…电容器电极,8a~8v…线路电极,9a~9d…连接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与附图一起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实施方式例示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的内容。另外,附图用于帮助理解实施方式,有时未必被严格描绘。例如,有时描绘的构成要素以及构成要素间的尺寸的比率并不与说明书所记载的它们的尺寸的比率一致。另外,有时在附图中省略说明书所记载的构成要素,或者省略个数进行描绘等。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其中,图1是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所示,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例如具备层叠有十六层的绝缘层1a~1p的层叠体1。层叠体1由长方体形状构成。对于层叠体1(绝缘层1a~1p)的材料,例如使用陶瓷。
在层叠体1(绝缘层1a)的下侧的主面形成有不平衡端子(输入端子)2、第一平衡端子(输出端子)3、第二平衡端子(输出端子)4、以及接地端子5。不平衡端子2、第一平衡端子3、第二平衡端子4、以及接地端子5例如由以Ag、Cu、或它们的合金等为主成分的金属构成,根据需要在表面遍及一层或者多层形成以Ni、Sn、Au等为主成分的镀层。
以下,对绝缘层1a~1p、以及贯通它们的两主面间而形成的通孔电极6a~6bh、形成在它们的主面的电容器电极7a~7f、线路电极8a~8v等进行说明。
此外,为了在通孔电极6a~6bh的端部且在绝缘层1a~1p的主面使通孔电极6a~6bh相互间的电连接可靠,有时形成辅助电极,但为了避免说明变得繁琐,有时省略附图标记的标注或省略说明。
如上述那样,在绝缘层1a的下侧的主面形成有不平衡端子2、第一平衡端子3、第二平衡端子4、以及接地端子5。
另外,贯通绝缘层1a的两主面间,形成有四个通孔电极6a、6b、6c、6d。而且,通孔电极6a与不平衡端子2连接(电连接),通孔电极6b与第二平衡端子4连接(电连接),通孔电极6c与第一平衡端子3连接(电连接),通孔电极6d与接地端子5连接(电连接)。
贯通绝缘层1b的两主面间而形成有四个通孔电极6e、6f、6g、6h。而且,通孔电极6e与通孔电极6a连接,通孔电极6f与通孔电极6b连接,通孔电极6g与通孔电极6c连接,通孔电极6h与通孔电极6d连接。
另外,在绝缘层1b的上侧的主面形成有四个连接电极9a、9b、9c、9d。而且,连接电极9a与通孔电极6e连接,连接电极9b与通孔电极6f连接,连接电极9c与通孔电极6g连接,连接电极9d与通孔电极6h连接。
贯通绝缘层1c的两主面间而形成有四个通孔电极6i、6j、6k、6l。而且,通孔电极6i与连接电极9a连接,通孔电极6j与连接电极9b连接,通孔电极6k与连接电极9c连接,通孔电极6l与连接电极9d连接。
另外,在绝缘层1c的上侧的主面形成有两个电容器电极7a、7b。而且,电容器电极7a与通孔电极6i连接,电容器电极7b与通孔电极6k连接。
贯通绝缘层1d的两主面间而形成有四个通孔电极6m、6n、6o、6p。而且,通孔电极6m与电容器电极7a连接,通孔电极6n与通孔电极6j连接,通孔电极6o与电容器电极7b连接,通孔电极6p与通孔电极6l连接。
另外,在绝缘层1d的上侧的主面形成有两个电容器电极7c、7d。而且,电容器电极7c与通孔电极6n连接,电容器电极7d与通孔电极6p连接。
贯通绝缘层1e的两主面间而形成有四个通孔电极6q、6r、6s、6t。而且,通孔电极6q与通孔电极6m连接,通孔电极6r与电容器电极7c连接,通孔电极6s与通孔电极6o连接,通孔电极6t与电容器电极7d连接。
另外,在绝缘层1e的上侧的主面形成有两个电容器电极7e、7f。而且,电容器电极7e与通孔电极6q连接,电容器电极7f与通孔电极6s连接。
贯通绝缘层1f的两主面间而形成有四个通孔电极6u、6v、6w、6x。而且,通孔电极6u与电容器电极7e连接,通孔电极6v与通孔电极6r连接,通孔电极6w与电容器电极7f连接,通孔电极6x与通孔电极6t连接。
另外,在绝缘层1f的上侧的主面形成有四个线路电极8a、8b、8c、8d。而且,线路电极8a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u连接,线路电极8b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v连接,线路电极8c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w连接,线路电极8d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x连接。
贯通绝缘层1g的两主面间而形成有四个通孔电极6y、6z、6aa、6ab。而且,通孔电极6y与线路电极8a的另一端连接,通孔电极6z与线路电极8b的另一端连接,通孔电极6aa与线路电极8d的另一端连接,通孔电极6ab与线路电极8c的另一端连接。
另外,在绝缘层1g的上侧的主面形成有两个环状的线路电极8e、8f。而且,线路电极8e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y连接,线路电极8f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aa连接。
其中,在绝缘层1g中,通孔电极6z形成在环状的线路电极8e的中心,通孔电极6ab形成在环状的线路电极8f的中心。
贯通绝缘层1h的两主面间而形成有四个通孔电极6ac、6ad、6ae、6af。而且,通孔电极6ac与线路电极8e的另一端连接,通孔电极6ad与通孔电极6z连接,通孔电极6ae与线路电极8f的另一端连接,通孔电极6af与通孔电极6ab连接。
另外,在绝缘层1h的上侧的主面形成有两个环状的线路电极8g、8h。而且,线路电极8g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ac连接,线路电极8h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ae连接。
其中,在绝缘层1h中,通孔电极6ad形成在环状的线路电极8g的中心,通孔电极6af形成在环状的线路电极8h的中心。
贯通绝缘层1i的两主面间而形成有四个通孔电极6ag、6ah、6ai、6aj。而且,通孔电极6ag与线路电极8g的另一端连接,通孔电极6ah与通孔电极6ad连接,通孔电极6ai与线路电极8h的另一端连接,通孔电极6aj与通孔电极6af连接。
另外,在绝缘层1i的上侧的主面形成有两个环状的线路电极8i、8j。而且,线路电极8i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ag连接,线路电极8j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ai连接。
其中,在绝缘层1i中,通孔电极6ah形成在环状的线路电极8i的中心,通孔电极6aj形成在环状的线路电极8j的中心。
贯通绝缘层1j的两主面间而形成有四个通孔电极6ak、6al、6am、6an。而且,通孔电极6ak与线路电极8i的另一端连接,通孔电极6al与通孔电极6ah连接,通孔电极6am与线路电极8j的另一端连接,通孔电极6an与通孔电极6aj连接。
另外,在绝缘层1j的上侧的主面形成有两个环状的线路电极8k、8l。而且,线路电极8k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ak连接,线路电极8l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am连接。
其中,在绝缘层1j中,通孔电极6al形成在环状的线路电极8k的中心,通孔电极6an形成在环状的线路电极8l的中心。
贯通绝缘层1k的两主面间而形成有四个通孔电极6ao、6ap、6aq、6ar。而且,通孔电极6ao与线路电极8k的另一端连接,通孔电极6ap与通孔电极6al连接,通孔电极6aq与线路电极8l的另一端连接,通孔电极6ar与通孔电极6an连接。
另外,在绝缘层1k的上侧的主面形成有两个环状的线路电极8m、8n。而且,线路电极8m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ao连接,线路电极8n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aq连接。
其中,在绝缘层1k中,通孔电极6ap形成在环状的线路电极8m的中心,通孔电极6ar形成在环状的线路电极8n的中心。
贯通绝缘层1l的两主面间而形成有四个通孔电极6as、6at、6au、6av。而且,通孔电极6as与线路电极8m的另一端连接,通孔电极6at与通孔电极6ap连接,通孔电极6au与线路电极8n的另一端连接,通孔电极6av与通孔电极6ar连接。
另外,在绝缘层1l的上侧的主面形成有两个环状的线路电极8o、8p。而且,线路电极8o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as连接,线路电极8p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au连接。
其中,在绝缘层1l中,通孔电极6at形成在环状的线路电极8o的中心,通孔电极6av形成在环状的线路电极8p的中心。
贯通绝缘层1m的两主面间而形成有四个通孔电极6aw、6ax、6ay、6az。而且,通孔电极6aw与线路电极8o的另一端连接,通孔电极6ax与通孔电极6at连接,通孔电极6ay与线路电极8p的另一端连接,通孔电极6az与通孔电极6av连接。
另外,在绝缘层1m的上侧的主面形成有两个环状的线路电极8q、8r。而且,线路电极8q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aw连接,线路电极8r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ay连接。
其中,在绝缘层1m中,通孔电极6ax形成在环状的线路电极8q的中心,通孔电极6az形成在环状的线路电极8r的中心。
贯通绝缘层1n的两主面间而形成有四个通孔电极6ba、6bb、6bc、6bd。而且,通孔电极6ba与线路电极8q的另一端连接,通孔电极6bb与通孔电极6ax连接,通孔电极6bc与线路电极8r的另一端连接,通孔电极6bd与通孔电极6az连接。
另外,在绝缘层1n的上侧的主面形成有两个环状的线路电极8s、8t。而且,线路电极8s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ba连接,线路电极8t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bc连接。
其中,在绝缘层1n中,通孔电极6bb形成在环状的线路电极8s的中心,通孔电极6bd形成在环状的线路电极8t的中心。
贯通绝缘层1o的两主面间而形成有四个通孔电极6be、6bf、6bg、6bh。而且,通孔电极6be与线路电极8s的另一端连接,通孔电极6bf与通孔电极6bb连接,通孔电极6bg与线路电极8t的另一端连接,通孔电极6bh与通孔电极6bd连接。
另外,在绝缘层1o的上侧的主面形成有两个线路电极8u、8v。而且,线路电极8u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be连接,另一端与通孔电极6bh连接。另外,线路电极8v的一端与通孔电极6bf连接,另一端与通孔电极6bg连接。
绝缘层1p是保护层,未形成有电极。
由以上那样的结构构成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能够通过从以往开始制造使用层叠有绝缘层的层叠体而构成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所使用的一般的制造方法来进行制造。
图2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的等效电路。
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具备不平衡端子(输入输出端子)2、第一平衡端子(输入输出端子)3、第二平衡端子(输入输出端子)4、以及接地端子5。
在不平衡端子2与第一平衡端子3之间,连接有低通滤波器LPF。低通滤波器LPF由第一电感器L1和第一电容器C1构成,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经由接地端子5与地线连接。
在不平衡端子2与第二平衡端子4之间,连接有高通滤波器HPF。高通滤波器HPF由第二电感器L2和第二电容器C2构成,第二电感器L2的一端经由接地端子5与地线连接。
由这样的等效电路构成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能够将平衡信号和不平衡信号相互转换。例如,若在不平衡端子2输入不平衡信号,则在第一平衡端子3、第二平衡端子4输出彼此相位相差180°,振幅几乎相等的平衡信号。
接下来,参照图1和图2,对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的结构和等效电路的关系进行说明。
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中,低通滤波器LPF由第一电感器L1和第一电容器C1构成。
低通滤波器LPF的第一电感器L1通过相互连接通孔电极与线路电极交替连接的螺旋状部、和连接有多个通孔电极的通孔连续部而构成。
第一电感器L1的螺旋状部以线路电极8a为起点。其中,从不平衡端子2到作为螺旋状部的起点的线路电极8a,依次经由通孔电极6a、通孔电极6e、连接电极9a、通孔电极6i、电容器电极7a、通孔电极6m、通孔电极6q、电容器电极7e、以及通孔电极6u而连接。
第一电感器L1的螺旋状部以线路电极8a为起点,依次连接通孔电极6y、线路电极8e、通孔电极6ac、线路电极8g、通孔电极6ag、线路电极8i、通孔电极6ak、线路电极8k、通孔电极6ao、线路电极8m、通孔电极6as、线路电极8o、通孔电极6aw、线路电极8q、通孔电极6ba、线路电极8s、以及通孔电极6be,并以线路电极8u为终点。
而且,作为第一电感器L1的螺旋状部的终点的线路电极8u与作为第一电感器L1的通孔连续部的起点的通孔电极6bh连接。
第一电感器L1的通孔连续部以通孔电极6bh为起点,依次连接通孔电极6bd、通孔电极6az、通孔电极6av、通孔电极6ar、通孔电极6an、通孔电极6aj、以及通孔电极6af,并以通孔电极6ab为终点。此外,作为第一电感器L1的通孔连续部的终点的通孔电极6ab依次经由线路电极8c、通孔电极6w、电容器电极7f、通孔电极6s、通孔电极6o、电容器电极7b、通孔电极6k、连接电极9c、通孔电极6g、以及通孔电极6c,与第一平衡端子3连接。
低通滤波器LPF的第一电容器C1由电容器电极7f、7b与电容器电极7d之间的电容构成。此外,电容器电极7d依次经由通孔电极6p、通孔电极6l、连接电极9d、通孔电极6h、以及通孔电极6d,与接地端子5连接。
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中,高通滤波器HPF由第二电容器C2和第二电感器L2构成。
高通滤波器HPF的第二电容器C2由电容器电极7a、7e与电容器电极7c之间的电容构成。
此外,从不平衡端子2到电容器电极7a,依次经由通孔电极6a、通孔电极6e、连接电极9a、以及通孔电极6i连接。另外,从电容器电极7a到电容器电极7e,依次经由通孔电极6m、以及通孔电极6q而连接。
另外,从电容器电极7c到第二平衡端子4,依次经由通孔电极6n、通孔电极6j、连接电极9b、通孔电极6f、以及通孔电极6b而连接。
高通滤波器HPF的第二电感器L2通过相互连接连接有多个通孔电极的通孔连续部、和交替地连接通孔电极与线路电极的螺旋状部而构成。
第二电感器L2的通孔连续部以通孔电极6z为起点。此外,从第二平衡端子4到作为通孔连续部的起点的通孔电极6z,依次经由通孔电极6b、通孔电极6f、连接电极9b、通孔电极6j、通孔电极6n、电容器电极7c、通孔电极6r、通孔电极6v、以及线路电极8b而连接。
第二电感器L2的通孔连续部以通孔电极6z为起点,依次经由通孔电极6ad、通孔电极6ah、通孔电极6al、通孔电极6ap、通孔电极6at、通孔电极6ax、以及通孔电极6bb,并以通孔电极6bf为终点。
而且,作为第二电感器L2的通孔连续部的终点的通孔电极6bf与作为第二电感器L2的螺旋状部的起点的线路电极8v连接。
第二电感器L2的螺旋状部以线路电极8v为起点,依次经由通孔电极6bg、线路电极8t、通孔电极6bc、线路电极8r、通孔电极6ay、线路电极8p、通孔电极6au、线路电极8n、通孔电极6aq、线路电极8l、通孔电极6am、线路电极8j、通孔电极6ai、线路电极8h、通孔电极6ae、线路电极8f、以及通孔电极6aa而连接,并以线路电极8d为终点。
此外,作为第二电感器L2的螺旋状部的终点的线路电极8d依次经由通孔电极6x、通孔电极6t、电容器电极7d、通孔电极6p、通孔电极6l、连接电极9d、通孔电极6h、以及通孔电极6d,与接地端子5连接。
由这样的结构构成,且具有图2所示的等效电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具备以下的特征。
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的第一电感器L1的通孔连续部贯通第二电感器L2的螺旋状部的螺旋内而配置,第二电感器L2的通孔连续部贯通第一电感器L1的螺旋状部的螺旋内而配置。
以往,由于第一电感器L1的通孔连续部形成在第二电感器L2的螺旋状部的螺旋的外侧,所以第一电感器L1的通孔连续部成为障碍,而不能够增大第二电感器L2的螺旋状部的螺旋。与此相对,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中,由于第一电感器L1的通孔连续部贯通第二电感器L2的螺旋状部的螺旋内而配置,所以第一电感器L1的通孔连续部不会成为障碍,能够增大第二电感器L2的螺旋状部的螺旋。
同样地,以往,由于第二电感器L2的通孔连续部形成在第一电感器L1的螺旋状部的螺旋的外侧,所以第二电感器L2的通孔连续部成为障碍,不能够增大第一电感器L1的螺旋状部的螺旋。与此相对,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中,由于第二电感器L2的通孔连续部贯通第一电感器L1的螺旋状部的螺旋内而配置,所以第二电感器L2的通孔连续部不会成为障碍,能够增大第一电感器L1的螺旋状部的螺旋。
结果,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能够不增大层叠体1而使第一电感器L1以及第二电感器L2变长,增大各自的电感值。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感器L1以及第二电感器L2的电感值均为约14nH。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制造不增大层叠体1,例如在700MHz频带等较低的频率下使用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
如上述那样,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的第一电感器L1的通孔连续部贯通第二电感器L2的螺旋状部的螺旋内而配置,第二电感器L2的通孔连续部贯通第一电感器L1的螺旋状部的螺旋内而配置。
由该结构构成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抑制第一电感器L1和第二电感器L2的磁耦合。
即,第一电感器L1的通孔连续部在层叠体1内,由上至下流通电流。另一方面,第二电感器L2的螺旋状部在层叠体1内,逆时针旋转,并且由上至下流通电流。结果,第一电感器L1的通孔连续部产生的磁通和第二电感器L2的螺旋状部产生的磁通一直处于正交的关系,两者不耦合,也不干扰。
第二电感器L2的通孔连续部在层叠体1内,由下至上流通电流。另一方面,第一电感器L1的螺旋状部在层叠体1内,逆时针旋转,并且由下至上流通电流。结果,第二电感器L2的通孔连续部产生的磁通和第一电感器L1的螺旋状部产生的磁通一直处于正交的关系,两者不耦合,也不干扰。
结果,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抑制第一电感器L1与第二电感器L2的磁耦合。因此,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抑制因第一电感器L1与第二电感器L2的磁耦合引起的特性的劣化。
并且,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在层叠体1中,在低通滤波器LPF的第一电感器与第一平衡端子3之间配置有低通滤波器的第一电容器C1,在高通滤波器HPF的第二电感器L2与第二平衡端子4之间配置有高通滤波器HPF的第二电容器C2。结果,由于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以对于低通滤波器LPF的第一电感器L1产生的磁场,在从层叠方向俯视透视时第一电容器C1的电容器电极7b、7d、7f覆盖第一平衡端子3的方式配置,所以能够抑制第一平衡端子3与第一电感器L1的磁耦合。同样地,由于以对于高通滤波器HPF的第二电感器L2产生的磁场从层叠方向俯视透视时第二电容器C2的电容器电极7a、7c、7e覆盖第二平衡端子4的方式配置,所以能够抑制第二平衡端子4与第二电感器L2的磁耦合。
另外,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在层叠体1中,低通滤波器LPF的第一电感器L1与高通滤波器HPF的第二电容器C2沿绝缘层1a~1p的层叠方向相邻地配置,并且高通滤波器HPF的第二电感器L2与低通滤波器LPF的第一电容器C1沿绝缘层1a~1p的层叠方向相邻地配置。结果,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在层叠体1内,极其合理地配置低通滤波器LPF的第一电感器L1以及第一电容器C1与高通滤波器HPF的第二电感器L2以及第二电容器C2,不需要增加多余的迂回布线、用于迂回布线的绝缘层。而且,由于不需要多余的迂回布线,所以不会产生由迂回布线引起的特性的劣化。另外,由于不需要增加多余的迂回布线、用于迂回布线的绝缘层的追加,所以没有因为这些而大型化。
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的特性进行了调查。
另外,为了进行比较,制造了图3所示的比较例所涉及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00,并调查了其特性。
首先,对比较例所涉及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00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说明以必要的最低限度进行。另外,在图3中,仅对说明所需要的构成要素标注附图标记。
如图3所示,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00具备层叠有十六层的绝缘层11a~11p的层叠体11。
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00在层叠体11内,在低通滤波器LPF的第一电感器L1的螺旋状部的外侧配置有高通滤波器HPF的第二电感器L2的通孔连续部。
即,在依次连接通孔电极16a、通孔电极16b、线路电极18a、通孔电极16c、线路电极18b、通孔电极16d、线路电极18c、通孔电极16e、线路电极18d、通孔电极16f、线路电极18e、通孔电极16g、线路电极18f、通孔电极16h、线路电极18g、通孔电极16i、以及线路电极18h而成的低通滤波器LPF的第一电感器L1的螺旋状部的外侧配置有依次连接通孔电极26a、通孔电极26b、通孔电极26c、通孔电极26d、通孔电极26e、通孔电极26f、通孔电极26g、以及通孔电极26h而成的高通滤波器HPF的第二电感器L2的通孔连续部。
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00中,高通滤波器HPF的第二电感器L2的通孔连续部成为障碍,不能够增大低通滤波器LPF的第一电感器L1的螺旋状部的螺旋。
同样地,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00在层叠体11内,在高通滤波器HPF的第二电感器L2的螺旋状部的外侧配置有低通滤波器LPF的第一电感器L1的通孔连续部。
即,在依次连接通孔电极36a、通孔电极36b、线路电极38a、通孔电极36c、线路电极38b、通孔电极36d、线路电极38c、通孔电极36e、线路电极38d、通孔电极36f、线路电极38e、通孔电极36g、线路电极38f、通孔电极36h、以及线路电极38g而成的高通滤波器HPF的第二电感器L2的螺旋状部的外侧配置有依次连接通孔电极46a、通孔电极46b、通孔电极46c、通孔电极46d、通孔电极46e、通孔电极46f、通孔电极46g、通孔电极46h、以及通孔电极46i而成的低通滤波器LPF的第一电感器L1的通孔连续部。
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00中,低通滤波器LPF的第一电感器L1的通孔连续部成为障碍,不能够增大高通滤波器HPF的第二电感器L2的螺旋状部的螺旋。
根据以上内容,比较例所涉及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00不能够使第一电感器L1以及第二电感器L2变长,第一电感器L1以及第二电感器L2的电感值均为约7nH。此外,如上述那样,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的第一电感器L1以及第二电感器L2的电感值均为约14nH。
图4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的插入损耗、和比较例所涉及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00的插入损耗。由图4可知,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在700MHz附近,插入损耗极小。
图5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的反射损耗、和比较例所涉及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00的反射损耗。由图5可知,对于反射损耗而言,在700MHz附近,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和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00没有较大的差异。
图6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的振幅平衡(amplitudebalance)、和比较例所涉及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00的振幅平衡。由图6可知,在700MHz附近,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的振幅平衡成为0dB,极为良好。
图7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的相位差(phasedifferential)、和比较例所涉及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00的相位差。由图7可知,在700MHz附近,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的相位差与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00的相位差相比稍微优异。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不增大形状地实现具备优异的特性的、在700MHz频带等较低的频率下使用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
以上,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内容,能够按照发明的主旨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00中,以由十六层构成的绝缘层1a~1p构成了层叠体1,但绝缘层的层数是任意的,能够进行增减。
另外,通孔电极6a~6bh的直径的大小等也任意,也可以与图1所示的方式相比,增大通孔电极6a~6bh的直径,提高构成的电感器等的Q值。

Claims (4)

1.一种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
层叠体,其层叠有多个绝缘层;
不平衡端子、第一平衡端子、以及第二平衡端子,它们分别形成在所述层叠体的表面;
电容器电极,其形成在所述层叠体的规定的层间;
线路电极,其形成在所述层叠体的规定的层间;
通孔电极,其贯通所述绝缘层的规定的层的两个主面间而形成;
低通滤波器,其连接在所述不平衡端子与所述第一平衡端子之间,且由第一电感器和第一电容器构成;以及
高通滤波器,其连接在所述不平衡端子与所述第二平衡端子之间,且由第二电感器和第二电容器构成,
所述低通滤波器的所述第一电感器通过连接交替地连接有所述通孔电极与所述线路电极的螺旋状部、和连接有多个所述通孔电极的通孔连续部而构成,
所述低通滤波器的所述第一电容器由对置的多个所述电容器电极构成,
所述高通滤波器的所述第二电感器通过连接交替地连接有所述通孔电极与所述线路电极的螺旋状部、和连接有多个所述通孔电极的通孔连续部而构成,
所述高通滤波器的所述第二电容器由对置的多个所述电容器电极构成,
所述第一电感器的所述通孔连续部贯通所述第二电感器的所述螺旋状部的螺旋内而配置,
所述第二电感器的所述通孔连续部贯通所述第一电感器的所述螺旋状部的螺旋内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感器的所述通孔连续部贯通所述第二电感器的所述螺旋状部的螺旋内的中心而配置,
所述第二电感器的所述通孔连续部贯通所述第一电感器的所述螺旋状部的螺旋内的中心而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层叠体中,
在所述低通滤波器的所述第一电感器以及所述高通滤波器的所述第二电感器与所述第一平衡端子以及所述第二平衡端子之间,配置有所述低通滤波器的所述第一电容器以及所述高通滤波器的所述第二电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层叠体中,
所述低通滤波器的所述第一电感器与所述高通滤波器的所述第二电容器沿所述绝缘体的层叠方向相邻地配置,并且
所述高通滤波器的所述第二电感器与所述低通滤波器的所述第一电容器沿所述绝缘体的层叠方向相邻地配置。
CN201610575170.1A 2015-07-24 2016-07-20 平衡不平衡转换器 Active CN1063748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46467A JP6288472B2 (ja) 2015-07-24 2015-07-24 平衡不平衡変換器
JP2015-146467 2015-07-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4875A true CN106374875A (zh) 2017-02-01
CN106374875B CN106374875B (zh) 2019-03-05

Family

ID=57837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75170.1A Active CN106374875B (zh) 2015-07-24 2016-07-20 平衡不平衡转换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87683B2 (zh)
JP (1) JP6288472B2 (zh)
CN (1) CN106374875B (zh)
TW (1) TWI5991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2567B (zh) * 2015-10-21 2018-08-11 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Balanced filter
WO2020045576A1 (ja) * 2018-08-30 2020-03-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力分配/結合回路および電力分配/結合部品
US12362087B2 (en) * 2020-12-15 2025-07-15 Intel Corporation Multi-layer balanced-to-unbalanced (balun) transmission line transformer with harmonic rejec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0360A (ja) * 1997-01-07 1998-07-31 Tdk Corp 積層バルントランス
CN1622452A (zh) * 2003-11-28 2005-06-01 Tdk株式会社 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0357A (ja) * 1996-12-31 1998-07-31 Taiyo Yuden Co Ltd 積層型lc複合部品及びその特性調整方法
JPH11354330A (ja) * 1998-06-08 1999-12-24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積層チップ部品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00059168A (ja) 1998-08-11 2000-02-25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型lcノイズフィルタ
JP2000236227A (ja) * 1999-02-12 2000-08-29 Ngk Spark Plug Co Ltd 積層型バラン
JP4682425B2 (ja) * 2001-01-15 2011-05-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ノイズフィルタおよびこのノイズフィルタ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2004072006A (ja) * 2002-08-09 2004-03-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積層コモンモードノイズフィルタ
TW200515696A (en) * 2003-10-20 2005-05-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Balun built in multi-layer ceramic material layers
FR2878092A1 (fr) * 2004-11-18 2006-05-19 St Microelectronics Sa Balun a elements localises
JP4591559B2 (ja) * 2008-06-20 2010-12-0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平衡不平衡変換器及び増幅回路モジュール
JP5754201B2 (ja) * 2011-03-28 2015-07-29 Tdk株式会社 積層構造型バラン
JP5522130B2 (ja) * 2011-08-01 2014-06-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不平衡−平衡変換回路素子
JP5765315B2 (ja) 2011-11-30 2015-08-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バランスフィルタ
CN104025463B (zh) * 2012-02-01 2016-01-2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及无线通信装置
JP5660087B2 (ja) 2012-08-09 2015-01-2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バラントランス
WO2015008611A1 (ja) * 2013-07-18 2015-01-22 株式会社 村田製作所 積層型インダクタ素子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0360A (ja) * 1997-01-07 1998-07-31 Tdk Corp 積層バルントランス
CN1622452A (zh) * 2003-11-28 2005-06-01 Tdk株式会社 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星辰: "多层介质结构层叠LC带通滤波器设计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99170B (zh) 2017-09-11
JP2017028564A (ja) 2017-02-02
JP6288472B2 (ja) 2018-03-07
TW201705685A (zh) 2017-02-01
US9887683B2 (en) 2018-02-06
US20170026024A1 (en) 2017-01-26
CN106374875B (zh) 2019-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07124B2 (ja) 高周波部品およびフィルタ部品
CN104426496B (zh) 高频元器件
CN104702242B (zh) 变频谐振电路和变频滤波器
CN105518811B (zh) 电子部件以及共模扼流圈
CN107408932A (zh) 双工器
CN103959645B (zh) 电子元器件
CN108028634B (zh) 层叠带通滤波器
CN105684305B (zh) 电子元器件
CN110050410A (zh) 层叠型lc滤波器
CN108063606A (zh) 层叠型滤波器
CN106374875A (zh) 平衡不平衡转换器
CN107305807A (zh) 电子部件
CN107799269A (zh) 电子部件
CN109416970A (zh) 共模噪声滤波器
CN109906553B (zh) 层叠型lc滤波器
JP7322968B2 (ja) 積層型lcフィルタ
CN108141192A (zh) 平衡滤波器
JP4784017B2 (ja) 積層型ローパスフィルタ
JP6511962B2 (ja) 積層型電子部品
JP2655657B2 (ja) 積層応用部品の構造
CN107710606A (zh) Lc滤波器
JP7115117B2 (ja) Lcフィルタ
CN106450630A (zh) 一种小型化高抑制多层巴伦
TWI584585B (zh) Laminated LC filter
WO2021229957A1 (ja) 方向性結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