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4893A - 线束 - Google Patents
线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24893A CN105324893A CN201480035419.9A CN201480035419A CN105324893A CN 105324893 A CN105324893 A CN 105324893A CN 201480035419 A CN201480035419 A CN 201480035419A CN 105324893 A CN105324893 A CN 1053248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ve path
- side wall
- wire harness
- straight pipe
- long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8095 Ni-MH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8477 Ni—MH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51 slip 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06—Details thereof
- H02G3/0418—Covers or lids; Their fasten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62—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 H02G3/0468—Corrugated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62—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 H02G3/0487—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with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Protection Of Pipes Against Damage, Friction, And Corrosion (AREA)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线束(9),包括:第一导电路径(15);第二导电路径(16);以及外部部件(17),该外部部件(17)能够一起容纳并保护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外部部件(17)具有:挠性管部(24)和具有高于挠性管部(24)的刚性的直管部(25)。直管部(25)具有:一个长边壁部(28)、另一长边壁部(29)、一个短边壁部(30)、以及另一短边壁部(31)。一个长边壁部(28)和另一长边壁部(29)的每个都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多个凹部(32)。凹部(32)形成为凹陷的部分,使得一个长边壁部(28)和另一长边壁部(29)的内表面靠近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导电路径和外部部件的线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所公开的线束电气连接装载在混动车辆或电动车辆中并且以高电压驱动的设备。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线束包括多个导电路径、总体容纳多个导电路径的树脂制成的波纹管以及和树脂制成的保护器。多个波纹管形成为挠性的波形(bellow)形状,并且以沿着线束的纵向相互平行地配置。保护器安置在需要限制路径的区域。保护器设置在将连接相邻的波纹管连接在一起的位置。波纹管和保护器用作外部部件。
作为除波纹管和保护器之外的线束保护组件,已经在实践中使用了具有良好形状保持性质的外部部件,即硬质线束保护管。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10-51042
发明概述
本发明待解决的问题
在相关技术中,外部部件内的导电路径由于车辆在行进期间的振动而振动。当导电路径长时间振动时,导电路径可能受损,或者外部部件可能由于导电路径和诸如外部部件内的砂粒的异物之间的摩擦而被刺穿,这是一个问题。
鉴于以上做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线束,其中外部部件内的导电路径的振动受到限制,并且因此在线束装接至车辆后能够防止损伤等的发生。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此目标,本发明的线束具有下文中(1)至(5)的特征。
(1)在包括导电路径和覆盖该导电路径的管状外部部件的线束中,所述外部部件包括其中形成有成对的一个壁和另一壁的直管部,并且该直管部包括至少在所述一个壁上的凹部,且所述凹部被定位成靠近所述导电路径。
(2)在(1)中描述的线束中,所述外部部件形成为具有能够经由车辆底板跨越接该车辆底板前后的长度,并且所述直管部安置在所述车辆底板上使得所述一个壁面对地面并且所述另一壁面对所述车辆底板。
(3)在(1)或(2)中描述的线束中,所述直管部包括一对支撑壁,该一对支撑壁相互对称并支撑所述一个壁和所述另一壁。
(4)在(1)至(3)任一项中描述的线束中,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直管部的整个长度上,或者所述凹部部分地形成在所述导电路径的延长方向上。
(5)在(1)至(4)任一项中描述的线束中,至少所述一个壁包括多个所述凹部,并且形成为具有凹凸的截面形状或者大致波纹状的截面形状。
根据(1),外部部件包括直管部,并且因此能够通过直管部限制弯曲。除此之外,直管部包括凹部,并且因此能够通过凹部限制导电路径的振动。
术语“限制”意指防止振动发生或者减小振动量。根据本发明,当外部部件由树脂制成时,表面区域增加,并且因此可以提高模制期间的冷却性能。
根据(2),直管部安置在车辆底板上,并且因此能够限制车辆底板位置处的弯曲。直管部安置在车辆底板并且包括凹部,因此能够限制车辆底板位置处的导电路径的振动。
根据(3),直管部包括支撑一个壁和另一壁的支撑壁,并且因此能够通过支撑壁确保直管部的刚性。
根据(4),凹部形成在直管部的整个长度上,并且因此能够在直管部的整个长度上限制导电路径的振动。可替代地,部分地形成凹部,并且因此能够部分地限制导电路径的振动。
根据(5),至少一个壁具有凹凸的截面形状或者大致波纹状的截面形状,并且因此能够增加该形状部分的刚性。具体来说,例如能够在直管部的整个长度上(在管的轴方向上)增加直管部的刚性。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外部部件包括直管部,并且在靠近导电路径定位的同时在直管部上形成凹部,因此限制了外部部件的弯曲,并且限制了导电路径的振动。作为结果,可以防止损伤等的发生。
直管部安置在车辆底板,并且因此能够限制外部部件的弯曲,以及限制车辆底板位置处的导电路径的振动。即,能够在车辆底板的位置处防止损伤等的发生。
直管部包括支撑壁,并且因此能够通过支撑壁确保刚性。即,可以可靠地限制外部部件的弯曲。
凹部形成为长的或者部分地形成,并且因此能够在期望的状态下限制导电路径的振动。
通过多个凹部,至少一个壁形成为具有凹凸的截面形状或者大致波纹状的截面形状,并且因此可以增加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线束的布线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线束的透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线A-A的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线束透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线束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的线束截面图。
图7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5中的线束的截面图。
参考标记列表
1:混动车辆
2:发动机
3:电动机单元
4:逆变器单元
5:电池
6:发动机舱
7:车辆后部
8,9:线束
10:中间部
11:车辆底板
12:接线块
13:后端
14:前端
15:第一导电路径(导电路径)
16:第二导电路径(导电路径)
17:外部部件
18:高压电路
19:屏蔽部件
20,22:导体
21,23:绝缘体
24:挠性管部
25:直管部
26:凹部
27:凸部
28:一个长边壁部(一个壁)
29:另一个长边壁部(另一壁)
30:一个短边壁部(支撑壁)
31:另一个短边壁部(支撑壁)
32:凹部
33:底部
34:空间
35:边缘部
36:平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线束,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电路径,以及外部部件,该外部部件容纳并保护所述导电路径。所述线束具有长的长度,从而沿车辆底板穿过。所述外部部件包括直管部,其中形成了成对一个壁和另一壁。所述直管部形成为使得所述直管部在至少所述一个壁上包括凹部,并且所述凹部被定位成靠近所述导电路径。
实施例1
在下文中,将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1。图1是示意性地说明本发明的线束的布线状态的图。图2是线束的透视图,并且图3是沿图2中线A-A的截面图。
在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在混动车辆(可以是电动车辆或普通汽车)中布线的线束。
在图1中,混动车辆1包括两个电力来源,即发动机2和电动机单元3,并且由来自这些电力来源的电力的组合驱动。电力从电池(电池组)5经由逆变器单元4供应至电动机单元3。在实施例中,发动机2、电动机单元3和逆变器单元4装载在前轮附近的发动机舱6中。电池5装载在后轮附近的车辆后部7中(可以装载在存在于发动机舱6后侧的车辆内部中)。
电动机单元3经由高压线束8连接至逆变器单元4。电池5经由高压线束9连接至逆变器单元4。线束9的中间部10在车辆底板11上布线。线束9沿着车辆底板11布线,并与其大致平行。车辆底板11是公知的主体件和所谓的面板部件,并且贯通孔在车辆底板11的预定位置形成。线束9水密地插入贯通孔。
线束9经由电池5中设置的接线块12连接至电池5。线束9的后端13通过公知的方法电连接至接线块12。线束9的前端14通过公知的方法电连接至逆变器单元4。
电动机单元3起电动机和发电机两者的作用。逆变器单元4包括逆变器和转换器。电动机单元3是包括屏蔽壳的电机组件。逆变器单元4是包括屏蔽壳的逆变器组件。电池5是Ni-MH电池或Li-离子电池,并且构建成模块。诸如电容器的电力存储装置也可以用作电池5。在电池5能够用于混动车辆1或电动车辆的情况下,电池5不限于特定类型的电池。
在图2中,线束9包括第一导电路径(导电路径)15;第二导电路径(导电路径)16;外部部件17,其总体容纳并保护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连接器(未示出),其分别设置在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的末端;多个夹具(未示出),其装接至外部部件17的外表面;和索环等。
在图2和3中,第一导电路径15是高压导电路径,并且构造成包括两条高压电路18,以及覆盖两条高压电路18的屏蔽部件19(此构造为示例,并且可以在外侧进一步设置护套)。
高压电路18是公知的高压电线,并且包括导体20,以及包覆导体20的绝缘体21。高压电路18形成为具有电连接所需要的长度。为使线束9将逆变器4和电池5(接线块12)电连接在一起,高压电线18形成为具有长的长度(参考图1)。
导体20由铜、铜合金、铝或铝合金制成。导体20可以具有其中单线相互交织的导体结构,或者具有矩形截面或圆形截面的棒状导体结构(例如,扁矩形单芯或圆形单芯的导体结构,在此情况下,电线也为棒状结构)。使用挤出模制法将由具有绝缘性质的树脂制成的绝缘体21设置在导体20的外表面。
在实施例中,高压电路18采用公知的高压电线的构造;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构造。即,可以采用其中绝缘体设置在公知的汇流条上的高压电路。
屏蔽部件19是电磁屏蔽部件(用于对抗电磁波的屏蔽部件),其总体覆盖两条高压电路18,并且可以采用公知的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箔或者包括此金属箔的部件作为屏蔽部件19。屏蔽部件19具有与两条高压电路18的整个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屏蔽部件19的末端部分经由连接器(例如,屏蔽连接器)(未示出)连接至逆变器单元4的屏蔽壳(未示出)等。
在屏蔽部件19能够对抗电磁波的情况下,屏蔽部件19可以采用公知的其中多条单线交织在一起的编织形式。
作为示例,除上述构造之外,第一导电路径15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公知的屏蔽电线形成。另一个示例是具有其中正极电路和负极电路同轴设置的构造的高压同轴复合导电路径,或者具有其中三条以上电路同轴设置的构造的高压同轴复合导电路径。
第二导电路径16是公知的低压电线(低压导电路径),并且包括导体22和包覆导体22的绝缘体23。第二导电路径16具有电连接所需要的长度。
外部部件17是由树脂制成的包覆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的管。外部部件17具有使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插入其中并容纳在其中所需要的长度,并且具有保护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所需要的厚度。外部部件17形成为具有长的长度,从而经由车辆底板11(参考图1)跨越车辆底板11的前后。在外部部件17包括凹部32(将在稍后描述)的情况下,外部部件17的材料不限于树脂,并且可以是金属。
外部部件17包括能够弯曲的挠性管部24和刚性高于挠性管部24刚性的直管部25,并且例如,外部部件17形成为图示的形状。具体来说,外部部件17形成为使得挠性管部24在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的延伸方向与直管部25相连续。外部部件17包括多个挠性管部24和多个直管部25,并且挠性管部24和直管部25在交替安置的同时连续地形成。外部部件17由树脂模制而成,使得在挠性管部24不弯曲时,挠性管部24和直管部25成为直的。
挠性管部24适应于车辆装接形状(线束布线目的地的形状,即固定目标的形状)地安置并形成。具体来说,挠性管部24适应于需要弯折外部部件17的部分地安置并形成。每个挠性管部24形成为具有弯折所需要的长度。在实施例中,每个挠性管部24具有大致矩形的截面(此截面形状是示例)。挠性管部24形成为使得在线束9被包装、运输或沿着车辆中的路径布线(装接至车辆)时,即在线束9制造完成之后,每个挠性管部24能够以期望的角度弯曲(未示出)。
每个挠性管部24能够以期望的弯折形状弯曲,并且能够恢复至初始的不弯曲形状。
在实施例中,挠性管部24形成为波形管(在挠性管部24为挠性的情况下,挠性管部24不局限于具体形状)。具体来说,每个挠性管部24包括在管轴方向上(在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的延伸方向上)连续但交替形成的多个圆周凹部26和圆周凸部27。
如能够从以上描述中所理解的,其中安置了挠性管部24的每个部分形成为类似于波纹管。换句话说,外部部件17部分形成为类似于波纹管。外部部件17具有如上所述形成为类似于波纹管的部分,并且因此外部部件17也称作“波纹管”或“部分波纹管”等。
相对而言,直管部25形成为在线束9被包装、运输或沿着路径布线时不被弯折的部分(不弯折的部分是不主动地形成为挠性的部分)。每个直管部25形成为具有大致矩形的截面的直管的形状(此形状是示例)。每个直管部25适应于车辆装接形状来定位,并且具有适应于车辆装接形状的长度。每个直管部25形成为如上所述的直管的形状(直管形状),并且具有刚性,并且因此直管部25能够称作“直管部”或“刚性部”等。
每个直管部25包括一个长边壁部(一个壁)28、另一长边壁部(另一壁)29、一个短边壁部(支撑壁)30、以及另一短边壁部(支撑壁)31,并且直管部25具有大致矩形的截面,如图所示(截面形状是示例)。一个长边壁部28与另一长边壁部29形状上对称,并且一个长边壁部28和另一长边壁部29安置为形成一对。一个短边壁部30与另一短边壁部31形状上对称,并且一个短边壁部30和另一短边壁部31安置为形成一对。
一个长边壁部28和另一长边壁部29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在图3中所示的截面图中的水平方向上延伸。实际上,如图3所示,直管部25以这样的方式安置并形成,使得直管部25的上侧(另一长边壁部29)面对车辆底板11(参照图1),并且其下侧(一个长边壁部28)面对地面。
多个凹部32形成在一个长边壁部28和另一长边壁部29的每个中。凹部32以这样的方式凹陷,使得一个长边壁部28和另一长边壁部29各自的内表面被定位成靠近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凹部32是凹陷的(具有凹的形状),并且因此凹部32包括底部33。底部33形成为限制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的振动的部分。术语“限制”意指防止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的振动,或者在即使振动发生时减小振动量。
一个长边壁部28和另一长边壁部29中的每个包括多个凹部32,并且因此每个的截面具有凹凸的形状(或者大致波纹状的形状),如图所示。凹凸的截面形状在限制直管部25在垂直于管轴的方向上(在图3所示的截面图中的竖直方向上(将稍后描述))弯曲和弯折是有利的。
多个凹部32形成在一个长边壁部28和另一长边壁部29的每个中,并且因此形成了多个空间34。在实施例中,每个空间34形成为具有防止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掉落的尺寸。
多个凹部32形成在直管部25的整个长度上。多个凹部32至少形成在一个长边壁部28上;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特定构造。一个长边壁部28上形成的凹部32可以不安置在与另一长边壁部29上形成的凹部32相同的图示位置。即,当观察一个长边壁部28和另一长边壁部29时,其中安置并形成的多个凹部32可以安置为锯齿形式。
一个短边壁部30和另一短边壁部31支撑一个长边壁部28和另一长边壁部29,并且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在图3中所示的截面图中在竖直方向上延伸。一个短边壁部30和另一短边壁部31在重力方向上(重量的方向上)安置并形成。
一个短边壁部30和另一短边壁部31的每个形成为具有微小弯折的形状,从而向外侧膨胀(例如,在能够通过“尖角括号”形状确保足够的支撑力的情况下,除弯折形状之外的“尖角括号”形状是有效的)。一个短边壁部30和另一短边壁部31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能够强化直管部25以对抗来自地面侧的外部力。
边缘部35分别形成为一个长边壁部28和一个短边壁部30之间、一个长边壁部28和另一短边壁部31之间、另一长边壁部29和一个短边壁部30之间、以及另一长边壁部29和另一短边壁部31之间的连续部。在一个短边壁部30和另一短边壁部31形成为具有微小弯折的形状从而向外侧膨胀时,边缘部35是有效的。即,边缘部35是有利的,因为边缘部35能够帮助增加支撑力(增加刚性),并且强化直管部25。在一个长边壁部28和另一长边壁部29的每个上以使平面部36与相对应的边缘部35连续的方式形成平面部36是有效的。
当图3中的一长两短交替的虚线PL被视为分界线、并且箭头Q和R的方向被视为代表分模方向时,应该理解,一个短边壁部30和另一短边壁部31形成为具有拔模角,并且提供了良好的脱模性质。自然地,由于良好的脱模性质,能够缩短模制时间。
例如,当不考虑脱模性质时,一个短边壁部30和另一短边壁部31可以沿着垂直于管轴的方向笔直地形成(沿着竖直方向)。
多个直管部25中的一个形成为具有装接至车辆底板11(参照图1)的长的长度。长的直管部25沿着加固物等装接。
具有上述构造和结构的线束9以下列方式制造(未示出)。即,通过向用树脂模制而成、并且在整个长度上大致直的外部部件17的一端直到其另一端插入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来制造线束9。通过在预定位置向外部部件17的外表面进一步装接夹具、索环和护罩(boot)等,来制造线束9。通过分别在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的末端部进一步设置连接器,来制造线束9。
在线束9的制造如上所述完成之后,当线束9弯折使得预定的挠性管部24折叠时,完成线束9的包装。包装状态下的线束9是紧凑的,并且在此紧凑状态下将线束9运输至车辆组装现场。
在车辆组装现场,从对应于车辆地板11(参照图1)的线束9的长部开始线束9向车辆的装接。外部部件17的直管部25配置在对应于车辆地板11的线束9的长部,并且因此在线束9的弯曲被限制的状态下进行线束9的装接。在此情况下,以优秀的可操作性进行线束9的装接。在对应于车辆地板11的线束9的长部使用夹具等固定之后,线束9的剩余部分在外部部件17的挠性管部24弯曲(弯折)的情况下装接。当一系列装接操作完成时,线束9布线于期望的路径。
如参考图1至3已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9构造成包括第一导电路径(导电路径)15;第二导电路径(导电路径)16;以及覆盖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的外部部件17。外部部件17采用其中挠性管部24和直管部25在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的延伸方向相互连续的结构。由于直管部25具有刚性,并且一个长边壁部28和另一长边壁部29的每个包括多个凹部32,减小了内部空间。因此,能够限制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的振动。作为结果,可以防止损伤等的发生。
线束9的直管部25安置在车辆底板11,并且因此可以限制外部部件17在车辆地板11的位置处的弯曲,并且限制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的振动。作为结果,可以防止损伤等的发生。
线束9包括作为支撑壁的一个短边壁部30和另一短边壁部31,并且因此能够确保刚性,以及可靠地限制外部部件17的弯曲。自然地,凹凸的截面形状(或者大致波纹状的截面形状)在限制外部部件17的弯曲上也是有效的。
实施例2
在下文中,将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2。图4是作为变形例的线束的透视图。对于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构造部件指定了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图4中,与实施例1类似,外部部件17包括能够弯曲的挠性管部24,以及具有高于挠性管部24的刚性的直管部25。直管部25包括一个长边壁部28、另一长边壁部29、一个短边壁部30、以及另一短边壁部31。
在一个长边壁部28和另一长边壁部29的每个中形成多个凹部32。在实施例中,部分地安置并形成多个凹部32。即,多个凹部32不像实施例1那样在直管部25的整个长度上安置并形成,而是在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的延伸方向上部分地安置并形成。多个凹部32在期望限制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的振动的位置安置并形成(沿线A-A的截面图与图3相同)。
在实施例2中,自然地,可以通过限制外部部件17的弯曲以及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的振动,来防止损伤等的发生。
实施例3
在下文中,将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3。图5是作为变形例的线束的截面图。对于与实施例1和2中相同的构造部件指定了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图5中,与实施例1和2类似,实施例3的外部部件17包括直管部25。在直管部25中,在一个长边壁部28和另一长边壁部29的每个中形成一个凹部32。每个凹部32形成为具有大的宽度。在实施例中,直管部25形成为矩形形状,使得由于凹部32直管部25的截面具有大致H形的形状。
在实施例3中,自然地,能够通过限制外部部件17的弯曲以及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的振动,来防止损伤等的发生。
实施例4
在下文中,将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4。图6是作为变形例的线束的截面图。对于与实施例1至3中相同的构造部件指定了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图6中,与实施例1至3类似,实施例4的外部部件17包括直管部25。直管部25包括一个长边壁部28、另一长边壁部29、一个短边壁部30、以及另一短边壁部31。在一个长边壁部28和另一长边壁部29的每个中形成多个凹部32。在实施例中,由于多个凹部32具有许多曲面,一个长边壁部28和另一长边壁部29形成为具有比实施例1更加波纹状的截面的波纹板的形状。
与实施例1类似,一个短边壁部30和另一短边壁部31的每个形成为具有微小弯折的形状从而向外侧膨胀。边缘部35和平面部36与实施例1类似地形成。
在实施例4中,自然地,能够通过限制外部部件17的弯曲以及第一导电路径15和第二导电路径16的振动,来防止损伤等的发生。
实施例5
在下文中,将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5。图7(a)和7(b)是作为变形例的线束的截面图。对于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构造部件指定了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实施例5中,线束9构造成包括第一导电路径15,其为高压导电路径;外部部件17,其容纳并保护第一导电路径15;连接器(未示出),其设置在第一导电路径15的末端;多个夹具(未示出),其装接至外部部件17的外表面;和索环等。在实施例5中,外部部件17形成为具有小至线束9不包括实施例1中的第二导电路径16(参考图3)的宽度。
在图7(a)中,实施例5的外部部件17包括直管部25。在直管部25中,在一个长边壁部28和另一长边壁部29的每个中形成一个凹部32。在实施例中,直管部25形成为具有矩形形状,使得由于凹部32,直管部25的截面具有大致H形的形状。
凹部32可以基于具有如图7(b)所示的圆形截面的直管部25来形成。即,具有圆形截面的直管部25包括一个长边壁部28和另一长边壁部29,并且在一个长边壁部28和另一长边壁部29的每个中形成各个凹部32。
直管部25的截面形状的基础的实例包括矩形、圆形、长圆形以及椭圆形等。
在实施例5中,自然地,能够通过限制外部部件17的弯曲以及第一导电路径15的振动,来防止损伤等的发生。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线束的特征简要地总结列举如以下[1]至[5]。
[1]在包括导电路径(15和16)和覆盖导电路径(15和16)的管状外部部件(17)的线束(9)中,外部部件(17)包括其中形成有成对的一个壁(28)和另一壁(29)的直管部(25),并且该直管部(25)包括至少在一个壁(28)上的凹部(32),且凹部(32)被定位成靠近导电路径(15和16)。
[2]在[1]中描述的线束(9)中,外部部件(17)形成为具有能够经由车辆底板(11)跨越车辆底板(11)前后的长度,并且直管部(25)安置在车辆底板(11)上使得一个壁(28)面对地面并且另一壁(29)面对车辆底板(11)。
[3]在[1]或[2]中描述的线束(9)中,直管部(25)包括一对支撑壁(30和31),该一对支撑壁(30和31)相互对称并且支撑所述一个壁(28)和另一壁(29)。
[4]在[1]至[3]任一项中描述的线束(9)中,凹部(32)形成在直管部(25)的整个长度上,或者凹部(32)部分地形成在导电路径(15和16)的延长方向上。
[5]在[1]至[4]任一项中描述的线束(9)中,至少一个壁(28)包括多个凹部(32),并且形成为具有凹凸的截面形状或者大致波纹状的截面形状。
已经通过参考具体实施例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以在改变和修正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形式的改变和修正。
本发明基于2013年6月2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3-129287,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工业实用性
能够提供一种线束,其中外部部件内侧的导电路径的振动受到限制,并且因此在线束装接至车辆后能够防止损伤等的发生,其为本发明的效果。具有此效果的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构造成包括导电路径和外部部件的线束。
Claims (5)
1.一种线束,包括导电路径和覆盖所述导电路径的管状外部部件,
其中,所述外部部件包括直管部,该直管部中形成有成对的一个壁和另一壁,并且该直管部包括至少在所述一个壁上的凹部,且所述凹部被定位成靠近所述导电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
其中,所述外部部件形成为具有能够经由车辆底板跨越该车辆底板前后的长度,并且
其中,所述直管部安置在所述车辆底板上,使得所述一个壁面对地面并且所述另一壁面对所述车辆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
其中,所述直管部包括一对支撑壁,该一对支撑壁相互对称并且支撑所述一个壁和所述另一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线束,
其中,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直管部的整个长度上,或者所述凹部部分地形成在所述导电路径的延长方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线束,
其中,至少所述一个壁包括多个所述凹部,并且形成为具有凹凸的截面形状或者大致波纹状的截面形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29287A JP6149535B2 (ja) | 2013-06-20 | 2013-06-20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2013-129287 | 2013-06-20 | ||
PCT/JP2014/066347 WO2014203979A1 (ja) | 2013-06-20 | 2014-06-19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24893A true CN105324893A (zh) | 2016-02-10 |
CN105324893B CN105324893B (zh) | 2018-04-10 |
Family
ID=52104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35419.9A Active CN105324893B (zh) | 2013-06-20 | 2014-06-19 | 线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81316B2 (zh) |
JP (1) | JP6149535B2 (zh) |
CN (1) | CN105324893B (zh) |
DE (1) | DE112014002914B4 (zh) |
WO (1) | WO2014203979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16686A (zh) * | 2018-02-06 | 2019-08-13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配线组件及包括配线组件的车辆 |
CN112469596A (zh) * | 2018-08-10 | 2021-03-09 | 宝马股份公司 | 线路组件、构件组件和工作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45618B2 (ja) | 2015-02-02 | 2016-12-1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外装部材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6211036B2 (ja) * | 2015-08-20 | 2017-10-1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外装部材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6594128B2 (ja) * | 2015-09-09 | 2019-10-23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6644539B2 (ja) * | 2015-12-14 | 2020-02-1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外装部材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6276743B2 (ja) | 2015-12-14 | 2018-02-0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外装部材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6319752B2 (ja) * | 2016-02-05 | 2018-05-0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6522530B2 (ja) * | 2016-02-05 | 2019-05-2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
JP6477538B2 (ja) * | 2016-02-24 | 2019-03-06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外装部材付電線 |
JP6547686B2 (ja) | 2016-06-03 | 2019-07-24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
JP6786277B2 (ja) * | 2016-07-01 | 2020-11-1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6774627B2 (ja) * | 2016-11-11 | 2020-10-2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電線の接合構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6634046B2 (ja) * | 2017-04-17 | 2020-01-2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配索材、及び、配索材の製造方法 |
JP6848814B2 (ja) * | 2017-10-30 | 2021-03-24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電線保護パイプ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6881263B2 (ja) * | 2017-11-30 | 2021-06-0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7323446B2 (ja) * | 2019-12-27 | 2023-08-0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用防塵キャップ |
JP7238817B2 (ja) * | 2020-02-03 | 2023-03-1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配策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24000728A (ja) * | 2022-06-21 | 2024-01-09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45924A (en) * | 1978-12-07 | 1981-01-20 | Hancor, Inc. | Arch conduit |
US20050011687A1 (en) * | 2003-01-22 | 2005-01-20 | Hiroo Yamaguchi | Vehicle power cables retaining structure |
US20050045357A1 (en) * | 2003-09-02 | 2005-03-03 | Yazaki Corporation | Protector |
JP2005151733A (ja) * | 2003-11-18 | 2005-06-09 | Meidensha Corp | 配線ダクトの取付構造 |
US20070044989A1 (en) * | 2005-08-23 | 2007-03-01 | Yazaki Corporation | Corrugate tube and harness structure using the same |
JP2007060780A (ja) * | 2005-08-24 | 2007-03-08 |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 ハーネス用可撓性保護管および保護管付きワイヤハーネス |
CN201247935Y (zh) * | 2008-08-25 | 2009-05-27 | 上海振大电器成套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节能母线槽 |
JP2009143326A (ja) * | 2007-12-12 | 2009-07-02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三次元姿勢のワイヤハーネスの形成方法、該方法で形成された三次元姿勢のワイヤハーネス、ワイヤハーネスの外装保護材および該外装保護材の製造方法 |
CN202772522U (zh) * | 2012-06-28 | 2013-03-06 | 宁波三龙电气有限公司 | 母线槽盖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63237B (de) * | 1955-08-13 | 1959-08-13 | Faenkische Isolierrohr & Metal | Elektrisches Installationsrohr aus Kunststoff mit mehreren Leiterkanaelen |
US3583424A (en) * | 1968-08-12 | 1971-06-08 | John D Bryant | Conduit system |
JPS54143887A (en) * | 1978-04-28 | 1979-11-09 | Tokai Electric Wire | Wire assembly |
JPH0946850A (ja) * | 1995-08-01 | 1997-02-14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プロテクタ |
US5701707A (en) * | 1996-05-06 | 1997-12-30 | Sorkin; Felix L. | Bonded slab post-tension system |
JP3682366B2 (ja) * | 1997-12-26 | 2005-08-10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DE19815137B4 (de) | 1998-04-03 | 2004-04-29 | Fränkische Rohrwerke Gebr. Kirchner GmbH & Co | Rohranordnung |
US6659135B2 (en) * | 2000-12-29 | 2003-12-09 | Felix L. Sorkin | Tendon-receiving duct with longitudinal channels |
JP3940308B2 (ja) * | 2002-03-27 | 2007-07-0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ハーネス固定具 |
US6752435B1 (en) * | 2002-05-07 | 2004-06-22 | Felix L. Sorkin | Symmetrical coupler apparatus for use with precast concrete segmental construction |
US7621103B1 (en) * | 2004-11-08 | 2009-11-24 | Sorkin Felix L | Duct system for profiled post-tension construction |
CN101242973B (zh) * | 2005-09-05 | 2010-05-19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滑动门用供电装置 |
US7891382B2 (en) * | 2005-12-16 | 2011-02-22 | Mercury Plastics, Inc. | Overmolded and bendable position-retaining tubing |
WO2007129231A1 (en) * | 2006-05-08 | 2007-11-15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Thermal surface mounting of multiple leds onto a heatsink |
WO2008068980A1 (ja) * | 2006-12-06 | 2008-06-12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ドア用ワイヤハーネスの外装保護材および該ドア用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索構造 |
JP5074757B2 (ja) * | 2006-12-19 | 2012-11-1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給電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
JP5103196B2 (ja) * | 2008-01-10 | 2012-12-19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外装保護用チューブ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US7908742B2 (en) * | 2008-03-25 | 2011-03-22 |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Inc. | Method of forming a protective covering for a wire harness |
JP5231104B2 (ja) * | 2008-07-02 | 2013-07-1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5292016B2 (ja) | 2008-08-19 | 2013-09-1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プロテ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TW201123410A (en) * | 2009-12-25 | 2011-07-01 | Bright Led Electronics Corp | LED light-emitting modul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JP5491224B2 (ja) * | 2010-02-05 | 2014-05-1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US8486761B2 (en) * | 2010-03-25 | 2013-07-16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Hybrid combination of substrate and carrier mounted light emitting devices |
US20110279981A1 (en) * | 2010-05-17 | 2011-11-17 | Alex Horng | Heat Dissipating Assembly |
JP5722562B2 (ja) * | 2010-07-21 | 2015-05-2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部材、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製造方法 |
JP5480124B2 (ja) * | 2010-12-22 | 2014-04-23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鞘管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
JP2013017317A (ja) * | 2011-07-05 | 2013-01-24 | Yazaki Corp | クランプ付き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とその製造方法 |
JP2013129287A (ja) | 2011-12-21 | 2013-07-04 | Daimler Ag | 水抜き構造付き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 |
JP5709799B2 (ja) * | 2012-05-28 | 2015-04-30 |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部材 |
JP6010820B2 (ja) * | 2012-11-21 | 2016-10-1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線用外装保護チューブ |
JP6186615B2 (ja) * | 2013-03-06 | 2017-08-3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6028721B2 (ja) * | 2013-12-19 | 2016-11-16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保護材付電線 |
JP6130348B2 (ja) * | 2014-12-04 | 2017-05-1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ハーネス用外装保護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る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6045616B2 (ja) * | 2015-01-28 | 2016-12-1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外装部材と後付部品との取付構造 |
-
2013
- 2013-06-20 JP JP2013129287A patent/JP6149535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6-19 DE DE112014002914.9T patent/DE112014002914B4/de active Active
- 2014-06-19 WO PCT/JP2014/066347 patent/WO201420397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6-19 CN CN201480035419.9A patent/CN105324893B/zh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12-18 US US14/974,014 patent/US1008131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45924A (en) * | 1978-12-07 | 1981-01-20 | Hancor, Inc. | Arch conduit |
US20050011687A1 (en) * | 2003-01-22 | 2005-01-20 | Hiroo Yamaguchi | Vehicle power cables retaining structure |
US20050045357A1 (en) * | 2003-09-02 | 2005-03-03 | Yazaki Corporation | Protector |
JP2005151733A (ja) * | 2003-11-18 | 2005-06-09 | Meidensha Corp | 配線ダクトの取付構造 |
US20070044989A1 (en) * | 2005-08-23 | 2007-03-01 | Yazaki Corporation | Corrugate tube and harness structure using the same |
JP2007060780A (ja) * | 2005-08-24 | 2007-03-08 |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 ハーネス用可撓性保護管および保護管付き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2009143326A (ja) * | 2007-12-12 | 2009-07-02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三次元姿勢のワイヤハーネスの形成方法、該方法で形成された三次元姿勢のワイヤハーネス、ワイヤハーネスの外装保護材および該外装保護材の製造方法 |
CN201247935Y (zh) * | 2008-08-25 | 2009-05-27 | 上海振大电器成套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节能母线槽 |
CN202772522U (zh) * | 2012-06-28 | 2013-03-06 | 宁波三龙电气有限公司 | 母线槽盖板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16686A (zh) * | 2018-02-06 | 2019-08-13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配线组件及包括配线组件的车辆 |
CN110116686B (zh) * | 2018-02-06 | 2022-12-30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配线组件及包括配线组件的车辆 |
CN112469596A (zh) * | 2018-08-10 | 2021-03-09 | 宝马股份公司 | 线路组件、构件组件和工作设备 |
CN112469596B (zh) * | 2018-08-10 | 2024-02-02 | 宝马股份公司 | 线路组件、构件组件和工作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101747A1 (en) | 2016-04-14 |
US10081316B2 (en) | 2018-09-25 |
CN105324893B (zh) | 2018-04-10 |
DE112014002914T5 (de) | 2016-03-03 |
JP6149535B2 (ja) | 2017-06-21 |
DE112014002914B4 (de) | 2022-07-28 |
JP2015006049A (ja) | 2015-01-08 |
WO2014203979A1 (ja) | 2014-1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24893B (zh) | 线束 | |
CN105393417B (zh) | 线束 | |
CN105474490B (zh) | 线束 | |
JP6076318B2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
JP6209379B2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
CN106575860B (zh) | 用于线束的外装部件和线束 | |
CN105324894B (zh) | 线束 | |
CN104604063B (zh) | 线束组合结构 | |
CN104541422B (zh) | 线束外部部件和线束 | |
JP2015201284A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
US9776580B2 (en) | Wire harness | |
US20160009234A1 (en) | Wire harness | |
JP6685497B2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
JP6127312B2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
JP6211039B2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索構造 | |
CN107045905A (zh) | 线束制造方法 | |
WO2016021026A1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