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308074A - 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8074A
CN105308074A CN201480033172.7A CN201480033172A CN105308074A CN 105308074 A CN105308074 A CN 105308074A CN 201480033172 A CN201480033172 A CN 201480033172A CN 105308074 A CN105308074 A CN 105308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chromic
monomer
group
meth
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31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清水康智
森力宏
百田润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uyam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kuyam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uyama Corp filed Critical Tokuyam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08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80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10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 G02C7/102Photochromic fil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9/00Tenebrescent materials, i.e. materials for which the range of wavelengths for energy absorption is changed as a result of excitation by some form of energy
    • C09K9/02Organic tenebrescent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01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413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made by moulding between two mould parts which are not in direct contact with one another, e.g. comprising a seal between or on the e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634Production of filters
    • B29D11/00653Production of filters photochrom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3Optical lami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4Polymeris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e.g. plasticisers, dyestuffs, fill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0/10Esters
    • C08F20/26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 C08F20/32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containing epoxy radic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3Photochromic fil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33/00Use of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33/04Polymers of esters
    • B29K2033/08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e.g. PMA, i.e. polymethylacry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11/00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prisms
    • B29L2011/0016Len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022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02Colou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1/00Optical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C09K2211/10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with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8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xygen as the only heteroato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2202/00Generic optical aspects applic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 subgroups of G02C7/00
    • G02C2202/16Laminated or compound len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Eyeglasse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包含:(A)包含(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的聚合性单体成分和(B)光致变色化合物,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由80~97质量份的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单体(Xp)和3~20质量份的1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官能单体(Xm)构成,所述单官能聚合性单体(Xm)由含环氧基单体(Xm1)和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2)构成,以Xm2/Xm1=3~40的质量比含有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2)和含环氧基单体(Xm1)。

Description

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及具有使用该组合物形成的光致变色层的光致变色层叠体。
背景技术
光致变色眼镜在太阳光之类的包含紫外线的光所照射的室外,镜片迅速着色而作为太阳镜发挥功能,在没有那样的光的照射的室内,镜片褪色而作为透明的普通眼镜发挥功能。对于具有这样特性的光致变色眼镜,近年来其需求增大。
关于光致变色眼镜镜片,从轻质性、安全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塑料制的镜片,关于对这样的塑料镜片光致变色特性的赋予,已知有通常使用具有光致变色特性的化合物(光致变色化合物)来进行的、被称为混炼法及涂覆法的方法。
混炼法是通过使光致变色化合物溶解于包含聚合性单体的镜片形成用固化性组合物并使其聚合而直接得到光致变色镜片的方法(参见专利文献1~3)。
该方法具有可以一体地进行镜片成型和赋予光致变色性的优点,但为了确保塑料镜片的机械强度、折射率、硬度等物性,所使用的聚合性单体的种类、量受到限制,因此,存在无论如何也会牺牲光致变色特性(显色浓度、褪色速度等)的问题。另外,如果不增加光致变色化合物的量,则还存在难以显现充分的显色浓度的问题。
另一方面,涂覆法是在不具有光致变色特性的塑料镜片的表面涂布包含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并进行固化来形成光致变色层的方法,在该情况下,得到的光致变色镜片为镜片基材与光致变色层的层叠体。
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光致变色镜片的机械强度、折射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镜片基材,因此,关于形成光致变色层所使用的聚合性单体的种类、量的选择的自由度大,容易显现优异的光致变色性。另外,光致变色层的厚度与镜片基材的厚度相比非常薄,因此,还具有减少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用量能够得到较高的显色浓度的优点。
这样,作为光致变色镜片的制法,与混炼法相比,涂覆法有许多优点,但涂覆法存在光致变色层的厚度受限制的问题。即,光致变色层的厚度越厚,越可抑制氧向光致变色层中渗透扩散,进而还可抑制氧与光致变色化合物的接触,因此,可以防止光致变色化合物的氧化劣化,可以提高光致变色性的耐久性,但实际情况是,在涂覆法中,如果光致变色层的厚度变厚(例如100μm以上),则与镜片基材的密合性变低,容易发生剥离,因此,无法提高光致变色耐久性,要求进一步改善。
例如,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一种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包含100质量份的聚合性单体成分和0.01~20质量份的光致变色化合物,该聚合性单体成分的70质量%以上为具有2~4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其30质量%以下为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官能聚合性单体,而且,在该固化性组合物中,以使甲基丙烯酰基的摩尔数为丙烯酰基的摩尔数的3~7倍的方式混合使用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和丙烯酸类单体。具有使用该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形成的光致变色层的层叠体不仅显色浓度高、褪色速度快,而且与硬涂层的密合性也优异。
另外,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一种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包含:具有硅烷醇基的化合物、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及胺化合物等改善密合的成分、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以及色烯化合物。通过使用该固化性组合物,可以形成对塑料镜片的密合性优异的光致变色层。
然而,对于上述专利文献4、5中记载的光致变色层叠体而言,均对利用旋涂等形成的固化性组合物的薄膜进行光固化,由此光致变色层并不具有例如100μm以上的厚度。其原因可理解为,旋涂不适于形成较厚的涂膜,或通过光照射进行的聚合固化中,包含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厚膜的光的吸收大,无法充分固化膜的深部,因此,其应用很困难。
而且,本发明人等通过实验确认,即使在这些固化性组合物中配混热聚合引发剂,使用镜片基材和模具制作浇铸聚合用的铸模,在镜片基材表面形成具有100μm以上的厚度的固化性组合物的涂膜,通过加热聚合形成光致变色层,光致变色层与镜片基材之间的密合性也不充分,容易发生剥离。
进而,在使用目前公知的光致变色组合物形成较厚的光致变色层的情况下,即使暂时可以得到较高的密合性,在那种情况下,显色浓度、褪色速度等光致变色性也不能令人满意,结果无法得到兼备厚膜时的密合性与光致变色性的光致变色层叠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01/005854号
专利文献2:WO2004/083268号
专利文献3:WO2009/075388号
专利文献4:WO2011/125956号
专利文献5:WO2003/011967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形成光致变色特性、其耐久性优异且对镜片基材的密合性优异的光致变色层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厚度较厚(尤其是100μm以上)的光致变色层的光致变色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反复进行了潜心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组合使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和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官能聚合性单体作为聚合性单体成分,进而,以特定量比使用具有环氧基的聚合性单体和具有异氰酸酯基的聚合性单体作为单官能聚合性单体,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A)包含(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的聚合性单体成分和(B)光致变色化合物,相对于每100质量份的该(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以0.01~20质量份的量包含该光致变色化合物,
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由80~97质量份的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单体(Xp)和3~20质量份的1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官能单体(Xm)构成,其中,两者的总量设定为100质量份,
所述单官能聚合性单体(Xm)由下述式(1)所示的含环氧基单体(Xm1)和下述式(2)所示的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2)构成,
以Xm2/Xm1=3~40的质量比包含所述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2)和含环氧基单体(Xm1)。
式(1):含环氧基单体(Xm1)
式中,R1及R2为氢原子或甲基,R3及R4为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或下述式(1a)所示的基团,a及b分别平均为0~20的数。
式(2):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2)
式中,R5为氢原子或甲基,R6为下述式(2a)所示的含异氰酸酯脂肪族基团或下述式(2b)所示的含异氰酸酯芳香族基团。
-CO-O-R7-NCO(2a)
式中,R7为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或-CH2CH2-O-CH2CH2-式所示的基团,
式中,R8为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
在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中,优选的是:
(1)所述多官能单体(Xp)由50~99质量%的具有2个(甲基)丙烯酰基的2官能单体(Xp-1)、1~50质量%的具有3个(甲基)丙烯酰基的3官能单体(Xp-2)及0~49质量%的具有4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高多官能单体(Xp-3)(其中,Xp-1~Xp-3的总量设定为100质量%)构成;
(2)作为所述光致变色化合物,包含具有茚并[2,1-f]萘并[2,1-b]吡喃骨架的色烯化合物;
(3)作为聚合性单体成分(A),包含相对于每100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为1~20质量份的、聚合性基团为(甲基)丙烯酰基以外的基团的非(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Y);
(4)进一步包含热聚合引发剂;
(5)所述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2)与其它成分分开储存。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致变色层叠体,其具有由光致变色固化体形成的光致变色层,所述光致变色固化体是将上述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
在上述光致变色层叠体中,优选上述光致变色层具有100~1500μm的厚度,即使在形成这样的厚膜的光致变色层的情况下,在重复进行将该层叠体浸渍于100℃的沸水中1小时、接着浸渍在0℃的冰水中10分钟的操作4个循环的情况下,所述光致变色层与镜片基材之间也未观察到剥离。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致变色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工序:
通过将镜片基材固定于模具而形成成型用空间的工序;
在所述成型用空间中注入上述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工序;
接着,通过使注入到成型用空间的所述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固化而在镜片基材表面形成光致变色层的工序。
在该制造方法中,优选通过加热聚合来进行所述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
发明的效果
对于镜片基材表面具有使用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形成的光致变色层的光致变色层叠体而言,镜片基材与光致变色层的密合性优异,即使在将该光致变色层作成厚度为100μm以上的厚膜的情况下,也无损优异的密合性。例如,如后述的实施例所示那样,在重复将具有这样的厚膜的光致变色层的层叠体浸渍于100℃的沸水中1小时、接着浸渍在0℃的冰水中10分钟的操作时,即使在重复该操作至少4个循环、尤其5个循环的情况下,光致变色层与镜片基材之间也未发生剥离。
另外,在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层叠体中,即使在光致变色层形成100μm以上的厚膜的情况下,显色浓度高,褪色速度也快。
这样,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兼备显色浓度、褪色速度之类的光致变色特性及其耐久性、及光致变色层与镜片基材的密合性的光致变色层叠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制造光致变色层叠体时的浇铸聚合所使用的铸模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含有聚合性单体成分(A)和光致变色化合物(B)作为必需成分,根据需要,包含其自身公知的添加剂。
<聚合性单体成分(A)>
在本发明中,作为聚合性单体成分(A),至少使用(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根据需要,可使用具有(甲基)丙烯酰基以外的聚合性基团的非(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
(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
在本发明中,作为(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使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单体(Xp)和1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官能单体(Xm)是极其重要的。
即,通过并用这样的多官能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Xp)和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Xm),能够形成维持优异的光致变色性、且对镜片基材的密合性优异的光致变色层,例如,即使在将光致变色层作成厚度为100μm以上的厚膜时,也能够确保优异的光致变色性。
例如,为了形成膜强度高的光致变色层,多官能单体(Xp)是必要的,但在仅为多官能单体(Xp)的情况下,无法显现优异的光致变色性,而且也无法确保与镜片基材的密合性。可以认为,可能是在膜强度高的光致变色层中,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分子的自由度非常低,其光致变色性降低,其结果会损害光致变色性,进而,成膜时的固化收缩大,其结果,还会损害对镜片基材的密合性。
然而,在本发明中,通过并用单官能单体(Xm),可赋予光致变色层适度的柔软性,由此,可提高光致变色层中的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分子的自由度,结果可相信,可以确保优异的光致变色性,进而还可抑制成膜时的聚合收缩,还可提高对镜片基材的密合性。
在本发明中,对于这样的单官能单体(Xm)和多官能单体(Xp),在将两者的总量设定为100质量份时,多官能单体(Xp)以80~97质量份、优选85~96质量份、进一步优选90~95质量份的量使用,单官能单体(Xm)以3~20质量份、优选4~1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5~10质量份的量使用,由此,可以显著提高由该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体形成的光致变色层与镜片基材的密合性,进而,还会改善光致变色性。另外,即使在将光致变色层作成100μm以上的厚膜时,也可以确保对镜片基材的高密合性,因此,还可以改善光致变色耐久性。
例如,如果多官能单体(Xp)的用量过多,或单官能单体(Xm)的用量过少,则得到的光致变色固化体(光致变色层)无法发挥优异的光致变色特性。另一方面,如果多官能单体(Xp)的用量过少,或单官能单体(Xm)的用量过多,则会使镜片基材与光致变色层的密合性降低,且光致变色性也会降低。
1.单官能单体(Xm);
在本发明中,作为(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中的单官能单体(Xm),可组合下述式(1)所示的含环氧基单体(Xm1)和下述式(2)所示的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2)而使用。
式(1):含环氧基单体(Xm1)
式中,R1及R2为氢原子或甲基,R3及R4为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或下述式(1a)所示的基团,a及b分别平均为0~20的数。
可以认为,如由上述式(1)所理解的那样,该含环氧基单体(Xm1)为1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和1个环氧基的单体,尤其是通过环氧基的存在,可改善与镜片基材的密合性。
在上述式(1)中,作为R3及R4所示的亚烷基,可举出例如: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三亚甲基、四亚甲基等。
另外,这些基团R3及R4可以具有取代基,作为这样的取代基,代表性的取代基为羟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有时以分子量不同的分子的混合物的形式而得到。因此,表示R3的数的a及表示R4的数的b以平均值表示。
作为上述式(1)所示的单官能单体(Xm1)的具体例,可以示例以下的单体,这些单体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来使用。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氧基甲酯
甲基丙烯酸2-环氧丙氧基乙酯
甲基丙烯酸3-环氧丙氧基丙酯
甲基丙烯酸4-环氧丙氧基丁酯
平均分子量406的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平均分子量538的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平均分子量1022的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平均分子量664的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双酚A-单缩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3-(缩水甘油基-2-氧基乙氧基)-2-羟丙酯
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丙烯酸环氧丙氧基甲酯
丙烯酸2-环氧丙氧基乙酯
丙烯酸3-环氧丙氧基丙酯
丙烯酸4-环氧丙氧基丁酯
平均分子量406的聚乙二醇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平均分子量538的聚乙二醇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平均分子量1022的聚乙二醇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丙烯酸3-(环氧丙氧基-1-异丙基氧基)-2-羟丙酯
丙烯酸3-(环氧丙氧基-2-羟基丙基氧基)-2-羟丙酯
本发明中,在上述示例的单官能单体(Xm1)中,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环氧丙氧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环氧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环氧丙氧基丙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特别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式(2);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2)
式中,R5为氢原子或甲基,R6为下述式(2a)所示的含异氰酸酯脂肪族基团或下述式(2b)所示的含异氰酸酯芳香族基团。
-CO-O-R7-NCO(2a)
式中,R7为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或-CH2CH2-O-CH2CH2-式所示的基团,
式中,R8为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
对于与含环氧基单体(Xm1)组合而使用的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2),如由上述式(2)所理解的那样,1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和1个异氰酸酯基,通过组合上述单体(Xm2),能够适当抑制成膜时的固化收缩,确保优异的光致变色性,同时大大改善光致变色层与镜片基材的密合性,例如,即使在将光致变色层作成100μ以上的厚膜时,也能确保高密合性。可以认为,可能是因为该单体(Xm2)中的异氰酸酯基与存在于镜片基材表面的羟基等具有活性氢的基团反应,由此,与镜片基材牢固地结合,而且通过该单体(Xm2)中的(甲基)丙烯酰基与多官能单体(Xm1)中的(甲基)丙烯酰基发生共聚,可缓和聚合收缩。
在上述式(2)中,式(2a)中的R7所示的亚烷基及式(2b)中的R8所示的亚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10。作为这样的亚烷基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三亚甲基、亚丁基、四亚甲基、六亚甲基等。
另外,这些亚烷基也可以适当具有羟基等取代基,通常优选不具有取代基。
在本发明中,对于上述式(2)所示的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2),作为具有式(2a)的含异氰酸酯脂肪族基团的例子,可以示例:(甲基)丙烯酸2-异氰酸根合乙酯、甲基丙烯酸2-(2-异氰酸根合乙氧基)乙酯,另外,作为具有式(2b)的含异氰酸酯芳香族基团的例子,可以举出4-(2-异氰酸根合异丙基)苯乙烯。
这样的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2)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来使用。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2)和含环氧基单体(Xm1)以Xm2/Xm1=3~40、优选4~30、最优选5~20的质量比来使用。
即,在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2)的用量过少时(含环氧基单体(Xm1)的用量过多时),无法得到目标密合性。
另外,在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2)的用量过多时(含环氧基单体(Xm1)的用量过少时),即使可以确保密合性,光致变色特性也会降低,光致变色耐久性也不能令人满意。可以认为,可能是因为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分子的自由度受到异氰酸酯基限制。
其它单官能单体(Xm3);
在本发明中,作为1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官能单体(Xm),以上述的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1)和含环氧基单体(Xm2)的质量比(Xm2/Xm1)处于上述范围内为条件,还可以适当使用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1)及含环氧基单体(Xm2)以外的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官能单体(Xm3)。
作为这样的单官能的其它丙烯酸类单体,例如,可以示例下述式(3)所示的单体。
所述式(3)中,R25、R26、及R27分别为氢原子或甲基。
另外,R28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20的环烷基、苯基或萘基。这里,作为烷基及环烷基,优选不具有取代基的基团,作为苯基及萘基,不具有取代基的基团及具有取代基的基团均优选。作为这样的苯基及萘基所具有的取代基,可以举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作为优选的基团。
另外,上述式(3)中,k平均为0~25的数,l平均为0~25的数,而且优选k+l处于0~25、尤其是0~15的范围。
作为上述式(3)所示的其它单官能(甲基)丙烯酸类单体(Xm3)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以下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来使用。
甲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甲氧基四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k+l)为9、平均分子量为468的化合物)
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k+l)为23、平均分子量为1068的化合物)
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酯
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苯氧基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丙烯酸苯氧基乙酯
苯氧基二乙二醇丙烯酸酯
苯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k+l)为6、平均分子量为412的化合物)
萘氧基乙二醇丙烯酸酯
丙烯酸异硬脂酯
丙烯酸异冰片酯
在本发明中,以前述的质量比(Xm2/Xm1)处于所述范围内为条件,将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Xm)的总量设为100质量%,适当使用的上述其它单官能单体(Xm3)的用量为51质量%以下、尤其40质量%以下。另外,在使用这样的其它单官能(甲基)丙烯酸类单体时,在光致变色层与镜片基材的密合性、光致变色性方面,优选前述的含环氧基单官能单体(Xm1)处于2~25质量%的范围、且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2)处于47~98质量%的范围。
2.多官能单体(Xp);
在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中的多官能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Xp)为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可以使用其自身公知的、特别是用于塑料镜片的成型的单体。另外,这样的多官能单体(Xp)也可以是1分子中具有甲基丙烯酰基及丙烯酰基两者的化合物。
另外,对于上述多官能单体(Xp),只要是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即可,通常以组合具有2个(甲基)丙烯酰基的2官能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Xp-1)和具有3个(甲基)丙烯酰基的3官能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Xp-2)、进而根据需要组合具有4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高多官能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Xp-3)的形式使用是优选的。
(Xp-1)2官能单体;
作为上述的2官能单体(Xp-1),例如,可以举出:桥接型亚烷基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Xp-1a)、非桥接型亚烷基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Xp-1b)、2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Xp-1c)、2官能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酯(Xp-1d)。
(Xp-1a)桥接型亚烷基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
桥接型亚烷基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由下述式(4)所示。
上述式(4)中,R9~R12分别为氢原子或甲基。
另外,c及d分别平均为0~20的数,优选c+d处于0~20、尤其2~15的范围即可。
进而,式(4)中,A为碳原子数2~20的2价有机基团。
如由上述式(4)所理解的那样,该桥接型亚烷基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具有分子中的2个环氧烷链通过2价有机基团A桥接而成的结构。
作为上述有机基团A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壬基等亚烷基;具有氯原子、氟原子、溴原子等卤素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4的烷基作为取代基的亚苯基;非取代的亚苯基;下述式所示的基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式中,R13及R14分别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氯原子或溴原子,e及f分别为0~4的整数,上述式中的下述式所示的B环为苯环或环己烷环;
环B为苯环时,2价基团X为-O-、-S-、-S(O)2-、-CO-、-CH2-、-CH=CH-、-C(CH3)2-、-C(CH3)(C6H5)-、或下述式所示的基团;
环B为环己烷环时,2价基团X为-O-、-S-、-CH2-、或-CH=CH-。
上述式(4)所示的桥接型亚烷基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Xp-1a)在确保得到的光致变色固化体(光致变色层)的硬度、进而改善光致变色特性、尤其显色浓度方面是有效的。
作为这样的桥接型亚烷基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的具体例,可以示例以下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来使用。
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1,10-癸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c+d为2.3的化合物)
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c+d为2.6的化合物)
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c+d为4的化合物)
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c+d为10的化合物)
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c+d为20的化合物)
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
1,10-癸二醇二丙烯酸酯
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
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
二氧杂环己烷二醇二丙烯酸酯
乙氧基化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c+d为4的化合物)
2,2-双[4-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c+d为3的化合物)
2,2-双[4-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c+d为4的化合物)
2,2-双[4-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c+d为10的化合物)
2,2-双[4-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c+d为20的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上述列举的化合物中,尤其在得到高显色浓度方面,式(4)中的A为具有下述式所示骨架的化合物、例如下述化合物是特别优选的。
2,2-双[4-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c+d为4的化合物)
2,2-双[4-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c+d为10的化合物)
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c+d为10的化合物)
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c+d为20的化合物)
(Xp-1b)非桥接型亚烷基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
非桥接型亚烷基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由下述式(5)所示。
上述式(5)中,R15~R18分别为氢原子或甲基。
另外,g及h分别平均为0~25的数,优选g+h处于1~25、尤其3~15的范围即可。
上述二(甲基)丙烯酸酯在分子中的亚烷基链之间未插入其它2价基团(桥接基团)这一点上,与前述桥接型亚烷基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不同。
这样的式(5)的非桥接型亚烷基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在改善得到的光致变色固化体(光致变色层)的光致变色特性、尤其显色浓度方面是有效的,作为其具体例,可以举出以下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来使用。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g+h)为9、平均分子量为536的化合物)
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g+h)为14、平均分子量为736的化合物)
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g+h)为23、平均分子量为1136的化合物)
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四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亚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g+h)为9、平均分子量为20662的化合物)
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g+h)为9、平均分子量为508的化合物)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g+h)为14、平均分子量为708的化合物)
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四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亚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g+h)为7、平均分子量为536的化合物)
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亚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g+h)为12、平均分子量为808的化合物)
(Xp-1c)2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2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是1分子中具有2个(甲基)丙烯酰基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在确保得到的光致变色固化体(光致变色层)的强度方面是有效的。
在这样的2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中,有1分子中具有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1分子中具有2个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在本发明中,1分子中具有2个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是特别优选的。另外,在光致变色固化物的耐光性优异、不发生黄变等变色方面,分子中不具有芳香环的化合物是优选的。
具体而言,可优选使用以下2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使由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二醇化合物反应而形成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进一步与可以具有环氧烷链的(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等反应而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使二异氰酸酯直接与可以具有环氧烷链的(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反应而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平均分子量为400以上且小于20,000;
使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直接与可以具有环氧烷链的(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反应而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平均分子量为400以上且小于20,000;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上述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示例以下化合物。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赖氨酸二异氰酸酯
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二聚酸二异氰酸酯
异丙叉双-4-环己基异氰酸酯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降冰片烯二异氰酸酯
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
另外,作为与上述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的二醇化合物,可以示例以下化合物。
具有碳原子数2~4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己烷等重复单元的聚亚烷基二醇
聚己内酯二醇等聚酯二醇
聚碳酸酯二醇
聚丁二烯二醇
乙二醇
丙二醇
1,3-丙二醇
1,4-丁二醇
1,5-戊二醇
1,6-己二醇
1,8-辛二醇
1,9-壬二醇
新戊二醇
二乙二醇
二丙二醇
1,4-环己二醇
1,4-环己烷二甲醇
对于如上所述的2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以下述商品名来销售。
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U-2PPA(分子量482)、UX22P(分子量1,100)、U-122P(分子量1,100)、U-108A、U-200PA、UA-511、U-412A、UA-4100、UA-4200、UA-4400、UA-2235PE、UX60TM、UA-6100、UA-6200、U-108、UA-4000、UA-512;
Daicel-UCBCo.,Ltd.制造的EB4858(分子量454);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造的UX-2201、UX3204、UX4101、6101、7101、8101;
(Xp-1d)2官能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该2官能单体为具有2个(甲基)丙烯酰基的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由下述式(6)所示。
在上述式(6)中,m平均为1~20的数,A及A’分别为直链或者支链的亚烷基,在1分子中存在多个A时,多个A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29、R30为氢原子或者甲基。
上述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是为了调节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成型性、光致变色层的光致变色性(显色浓度、褪色性)、表面硬度等而使用的。
上述式(6)中,作为亚烷基A及A’的例子,可举出:三亚甲基、四亚甲基、五亚甲基、六亚甲基、八亚甲基、九亚甲基、十二亚甲基、十五亚甲基、1-甲基三亚乙基、1-乙基三亚乙基、1-异丙基三亚乙基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在本发明中,尤其是从调节上述各种特性的观点考虑,亚烷基A及A’的碳原子数期望分别处于2~15的范围,更优选处于3~9、进一步优选处于4~7的范围是优选的。
另外,从光致变色性的观点考虑,上述R29、R30优选为氢原子。
进而,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酯通常以碳酸酯单元的重复数m不同的混合物的形式而得到,在这样的混合物中,如前所述,m的平均值处于1~20的范围内,优选处于2~8、更优选处于2~5的范围内,进而,在前述的特性调节方面,以m的平均值处于这样的范围为条件,m的最大值为30以下、尤其15以下、最优选10以下的范围是优选的。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混合物中,重复单元中的A可以是相互相同的基团,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的基团,从与其它单体的相容性的观点考虑,该混合物含有不同的基团A是优选的。
例如,将混合物中的基团A的总量设定为100摩尔%时,优选以碳原子数3~5的亚烷基为10~90摩尔%、碳原子数6~9的亚烷基为10~90摩尔%的量来含有即可,最优选以碳原子数4~5的亚烷基为10~90摩尔%、碳原子数6~7的亚烷基为10~90摩尔%的量来含有即可。这样,通过存在不同的A,可改善与其它单体的相容性,可以得到分散性良好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尤其可以有效地规避光致变色层的白浊。
在本发明中,作为2官能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Xp-1),可以将上述的各种单体分别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例如,从改善光致变色性、尤其褪色速度的观点考虑,在将2官能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Xp)的总量设定为100质量%时,以交联型亚烷基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Xp-1a)为0~90质量%、尤其10~75质量%、非交联型亚烷基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Xp-1b)为10~100质量%、尤其25~90质量%、2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Xp-1c)为0~30质量%、尤其0~20质量%、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酯(Xp-1d)为0~30质量%、尤其0~20质量%的量比来使用这些成分是优选的。
(Xp-2)3官能单体;
作为3官能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只要是1分子中具有3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通常情况下,可优选使用以下所述的3官能亚烷基氧基(甲基)丙烯酸酯(Xp-2a)及3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Xp-2b)。
(Xp-2a)3官能亚烷基氧基(甲基)丙烯酸酯
3官能亚烷基氧基(甲基)丙烯酸酯由下述式(7)所示。
上述式(7)中,R19及R20分别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1表示碳原子数1~10的3价的非氨基甲酸酯系有机基团,i平均为0~3的数。
上述3官能亚烷基氧基(甲基)丙烯酸酯在确保得到的光致变色固化体(光致变色层)的硬度、进而改善光致变色特性、尤其显色浓度和褪色速度方面是有效的。
作为这样的3官能亚烷基氧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具体例,可以示例以下化合物。
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四羟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四羟甲基甲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三羟甲基丙烷三乙二醇三甲基丙烯酸酯
三羟甲基丙烷三乙二醇三丙烯酸酯
在上述化合物中,尤其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是特别优选的。
(Xp-2b)3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3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也是1分子中具有3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在确保得到的光致变色固化体的强度方面是有效的。
对于这样的3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有其自身公知的、1分子中具有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两者的化合物及1分子中具有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中的任一者的化合物。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使用任意一种3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特别优选使用具有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中的任一者的化合物。
另外,从耐光性的观点考虑,其分子结构中不具有芳香环的化合物是优选的,通过使用这样的分子结构的3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可以有效防止光致变色层(光致变色固化体)的黄变。
作为上述3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使由二异氰酸酯与低分子量的多元醇类反应而形成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进一步与可以具有环氧烷链的(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反应而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其分子量为400以上且小于20,000。
作为上述二异氰酸酯及低分子量多元醇,以下化合物是代表性的化合物。
二异氰酸酯;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赖氨酸二异氰酸酯
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二聚酸二异氰酸酯
异丙叉双-4-环己基异氰酸酯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降冰片烯二异氰酸酯
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
低分子量多元醇;
丙三醇
三羟甲基丙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如上所述的3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由Sartomer公司以CN929(官能团数3)的商品名来销售。
在本发明中,上述3官能亚烷基氧基(甲基)丙烯酸酯(Xp-2a)及3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Xp-2b)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者并用,在更能够发挥改善光致变色特性、尤其褪色速度的效果方面,在将3官能单体(Xp-2)的总量设定为100质量%时,以使(Xp-2a)为20~100质量%、尤其50~100质量%、(Xp-2b)为0~80质量%、尤其0~50质量%的方式来使用这些成分是优选的。
(Xp-3)高多官能单体;
高多官能单体(Xp-3)是1分子中具有4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高多官能亚烷基氧基(甲基)丙烯酸酯(Xp-3a)、高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Xp-3b)及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倍半硅氧烷(Xp-3c)是代表性的单体。
(Xp-3a)高多官能亚烷基氧基(甲基)丙烯酸酯
高多官能亚烷基氧基(甲基)丙烯酸酯由下述式(8)所示。
上述式(8)中,R22及R23分别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4表示碳原子数1~10的4价以上的非氨基甲酸酯系有机基团(即,不包括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基团),i平均为0~3的数,j为4以上的整数。
该高多官能亚烷基氧基(甲基)丙烯酸酯是1分子中具有4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与前述的3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Xp-2a)同样,在确保得到的光致变色固化体(光致变色层)的硬度、进而改善光致变色特性、尤其显色浓度和褪色速度方面是有效的。
作为这样的高多官能亚烷基氧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以下化合物。
四羟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
四羟甲基甲烷四丙烯酸酯
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
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
分子量2,500~3,500的4官能聚酯低聚物(Daicel-UCBCo.,Ltd.、EB80等)
分子量6,000~8,000的4官能聚酯低聚物(Daicel-UCBCo.,Ltd.、EB450等)
分子量45,000~55,000的6官能聚酯低聚物(Daicel-UCBCo.,Ltd.、EB1830等)
分子量10,000的4官能聚酯低聚物(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GX8488B等)
上述化合物中,特别优选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作为高多官能单体(Xp-3)。
(Xp-3b)高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该高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是1分子中具有4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在确保得到的光致变色固化体(光致变色层)的强度方面是有效的。与前述的3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Xp-2b)同样,有1分子中具有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两者的化合物及1分子中具有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中的任一者的化合物,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使用任意一种高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特别优选使用具有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中的任一者的化合物。
另外,从耐光性的观点考虑,其分子结构中不具有芳香环的化合物是优选的,通过使用这样的分子结构的高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可以有效防止光致变色层(光致变色固化体)的黄变。
作为上述高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使由以下列举的二异氰酸酯和低分子量多元醇反应而形成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进一步与可以具有环氧烷链的(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等反应而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其分子量为400以上且小于20,000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二异氰酸酯;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赖氨酸二异氰酸酯
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二聚酸二异氰酸酯
异丙叉双-4-环己基异氰酸酯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降冰片烯二异氰酸酯
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
低分子量多元醇;
丙三醇
三羟甲基丙烷
季戊四醇
对于如上所述的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由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以U-4HA(分子量596、官能团数4)、U-6HA(分子量1019、官能团数6)、U-6LPA(分子量818、官能团数6)、U-15HA(分子量2,300、官能团数15)等商品名来销售。
(Xp-3c)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倍半硅氧烷
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倍半硅氧烷也是1分子中具有4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已知具有笼状、梯形、无规结构之类的各种结构,例如,下述式(9)所示的化合物是代表性的化合物。
(R31-SiO3/2)n(9)
上述式(9)中,n表示聚合度,为6~100的整数,1分子中存在的6个以上R31中,至少4个R31为(甲基)丙烯酰基或包含(甲基)丙烯酰基的有机基团,其它R31可以为(甲基)丙烯酰基以外的自由基聚合性基团、氢原子、烷基、环烷基、烷氧基或苯基。
这样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倍半硅氧烷对于显现优异的光致变色特性,同时提高光致变色层的强度是有效的。
另外,上述式(9)中,作为包含(甲基)丙烯酰基的有机基团的例子,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等。
作为(甲基)丙烯酰基以外的自由基聚合性基团,可举出:烯丙基、烯丙基丙基、烯丙基丙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烯基、乙烯基丙基、乙烯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4-环己烯基)乙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降冰片烯基乙基、降冰片烯基乙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N-马来酰亚胺丙基等。
作为烷基,可举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辛基、异辛基等。
作为环烷基,可举出碳原子数3~8的环烷基,例如:环丙基、环丁基、环辛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等。
作为烷氧基,可举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等。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的倍半硅氧烷化合物可以取笼状、梯形、无规结构之类的各种结构,本发明中包含多种结构的混合物是优选的。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各种高多官能单体(Xp-3a)~(Xp-3c)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也可以将这些单体并用。特别是从更能够发挥改善光致变色特性、尤其褪色速度的效果的观点考虑,在将高多官能单体(Xp-3)的总量设定为100质量%时,以使高多官能亚烷基氧基(甲基)丙烯酸酯(Xp-3a)为20~100质量%、尤其30~100质量%、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Xp-3b)为0~65质量%、尤其0~60质量%、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倍半硅氧烷(Xp-3c)为0~15质量%、尤其0~10质量%的方式使用各成分是优选的。
这样,作为多官能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Xp),可以将上述的2官能单体(Xp-1)、3官能单体(Xp-2)及4官能以上的高多官能单体(Xp-3)分别单独使用或相互组合而并用,为了显现特别良好的光致变色性,在将多官能单体(Xp)的总量设定为100质量%时,使2官能单体(Xp-1)为50~99质量%、尤其60~80质量%、3官能单体(Xp-2)为1~50质量%、尤其20~40质量%、高多官能单体(Xp-3)为0~49质量%、尤其0~20质量%是优选的。
非(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Y);
在本发明中,除了上述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以外,可以使用聚合性基团为(甲基)丙烯酰基以外的基团的非(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Y)作为聚合性单体成分(A)。
该非(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Y)是分子中不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是根据需要而使用的单体。
作为这样的非(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Y)的代表性的化合物,可以举出乙烯基化合物、烯丙基化合物。
为了改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成型性,乙烯基化合物是优选的。作为其具体例,可举出α-甲基苯乙烯及α-甲基苯乙烯二聚物,尤其使α-甲基苯乙烯和α-甲基苯乙烯二聚物组合是优选的。
为了改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光致变色特性(显色浓度、褪色速度),烯丙基化合物是优选的。作为其具体例,可以示例以下化合物,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甲氧基聚乙二醇烯丙基醚(优选平均分子量为350、550或1500的化合物)
甲氧基聚乙二醇烯丙基醚(优选平均分子量为350或1500的化合物)
聚乙二醇烯丙基醚(优选平均分子量为450的化合物)
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烯丙基醚(优选平均分子量为750的化合物)
丁氧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烯丙基醚(优选平均分子量为1600的化合物)
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烯丙基醚(优选平均分子量为560的化合物)
苯氧基聚乙二醇烯丙基醚(优选平均分子量为600的化合物)
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二醇烯丙基醚(优选平均分子量为430的化合物)
丙烯酰氧基聚乙二醇烯丙基醚(优选平均分子量为420的化合物)
乙烯氧基聚乙二醇烯丙基醚(优选平均分子量为560的化合物)
苯乙烯氧基聚乙二醇烯丙基醚(优选平均分子量为650的化合物)
甲氧基聚乙二硫醇烯丙基硫醚(优选平均分子量为730的化合物)
在这样的烯丙基化合物中,甲氧基聚乙二醇烯丙基醚、尤其平均分子量为550的化合物是最优选的。
上述的非(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Y)的用量应该为不损害由前述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带来的特性改善的程度的量,通常情况下,相对于每100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使其为20质量份以下、优选0.1~20质量份、更优选0.5~12质量份的范围即可。
<(B)光致变色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中,为了赋予光致变色性而使用光致变色化合物(B),相对于每100质量份的前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其配混量为0.01~20质量份、优选为0.03~1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5~5质量份。
即,在光致变色化合物的配混量过少时,无法得到充分的光致变色性(尤其显色浓度)、光致变色耐久性。另外,如果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用量过多,则也取决于光致变色成分的种类,有时会使光致变色组合物难以溶解于聚合性单体成分,不仅会降低组合物的均匀性,而且还会降低镜片基材与光致变色层的密合性。
对于这样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其自身公知的,例如色烯化合物、俘精酸酐化合物、螺噁嗪化合物、螺吡喃化合物是代表性的化合物,例如日本特开平2-28154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2-288830号公报、WO94/22850号、WO96/14596号等中有具体记载。这些光致变色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并用。
在本发明中,在可以显现特别优异的光致变色性方面,色烯化合物是优选的,尤其是在不仅显色浓度、初期着色、褪色速度等光致变色特性优异,而且耐久性也优异方面,优选使用具有茚并[2,1-f]萘并[1,2-b]吡喃骨架的色烯化合物的至少1种,尤其是分子量为540以上的化合物,显色浓度及褪色速度特别优异,本发明中最优选使用。
作为这样的色烯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以下化合物。
<其它配混剂>
在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中,除了前述的聚合性单体成分(A)及光致变色化合物(B)以外,还可以配混其自身公知的配混剂。
例如,为了形成包含将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聚合固化而成的光致变色固化体的光致变色层,可配混聚合引发剂。
作为这样的聚合引发剂,根据形成光致变色层时的聚合固化方法,可使用热聚合引发剂或光聚合引发剂。
热聚合引发剂是为了加热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而形成固化体所使用的,尤其在形成厚膜的光致变色层时是优选的。
作为这样的聚合引发剂,可以示例以下物质。
二酰基过氧化物,例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对氯苯甲酰、过氧化癸酰、过氧化月桂酰、过氧化乙酰等;
过氧化酯,例如: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过氧化新癸酸枯基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等;
过碳酸酯,例如: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等;
偶氮化合物,例如:偶氮二异丁腈等;
另外,光聚合引发剂是在通过光照射形成光致变色固化组合物的固化体时所使用的,尤其在形成薄膜的光致变色层时是有利的。
作为这样的光引发剂,可以示例以下物质。
苯乙酮系化合物,例如:
1-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
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
1-(4-异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等;
α-二羰基系化合物,例如:
1,2-二苯基乙烷二酮
甲基苯基乙醛酸酯等;
酰基氧化膦系化合物,例如:
2,6-二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膦酸甲酯
2,6-二氯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等;
上述各种聚合引发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
另外,还可以将热聚合引发剂和光聚合引发剂并用,在使用光聚合引发剂时,还可以并用叔胺等公知的聚合促进剂。
在本发明中,通常情况下,相对于每100质量份的前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上述聚合引发剂(热聚合引发剂和/或光聚合引发剂)的用量为0.001~10质量份、尤其0.01~5质量份的范围。
进而,作为上述聚合引发剂以外的配混剂,可以举出例如:脱模剂、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紫外线稳定剂、抗氧化剂、防着色剂、抗静电剂、荧光染料、染料、颜料、香料等各种添加剂。
在本发明中,尤其是配混紫外线稳定剂可以进一步改善光致变色化合物的耐久性,因此是优选的。
作为这样的紫外线稳定剂,受阻胺光稳定剂、受阻酚抗氧化剂、硫系抗氧化剂是代表性的物质,作为其优选例,可以举出以下物质。
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
旭电化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ADKSTABLA-52、LA-57、LA-62、LA-63、LA-67、LA-77、LA-82、LA-87;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
2,6-亚乙基双(氧亚乙基)双[3-(5-叔丁基-4-羟基-间甲苯基)丙酸酯];
CibaSpecialtyChemicals公司制造的IRGANOX1010、1035、1075、1098、1135、1141、1222、1330、1425、1520、259、3114、3790、5057、565;
对这样的紫外线稳定剂的配混量没有特别限制,通常情况下,相对于每100质量份的前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为0.001~10质量份、尤其0.01~1质量份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受阻胺光稳定剂时,如果过多,则由于对各光致变色化合物的耐久性的改善效果不同,因此有因各化合物的经时劣化而发生显色色调的颜色偏移的情况。因此,以相对于每1摩尔所述光致变色化合物为0.5~30摩尔、尤其1~20摩尔、进一步优选2~15摩尔的量使用这样的稳定剂是优选的。
上述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可通过将各成分混合来制备,由于作为必需成分的含环氧基单体(Xm2)的反应性高,因此,优选将该成分与其它成分分开储存,在将要使用之前与其它成分混合。其原因在于,如果预先将含环氧基单体(Xm2)与其它成分混合而收容在同一容器中储存,则有储存中发生凝胶化之虞。
另外,在制备该固化性组合物时,预先混合含环氧基单体(Xm2)以外的成分,使光致变色化合物(B)预先溶解于聚合性单体(A)来储存,在将要使用之前,在室温以下混合含环氧基单体(Xm2)是优选的。
<光致变色层叠体(光致变色镜片)的制造>
对于使用上述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光致变色层叠体的制造,如下来进行:将该固化性组合物施于镜片基材(塑料镜片)的表面而形成该固化性组合物的层,并使该固化性组合物的层聚合固化。
对于固化性组合物的聚合固化,可以根据配混于该组合物的聚合引发剂的种类,通过加热、或照射紫外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或者两者并用来进行。
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即使在形成厚膜的光致变色层、例如厚度为100~1500μm、尤其150~800μm的光致变色层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优异的光致变色性和对镜片基材的密合性,因此,使用适于形成厚膜的光致变色层的方法来形成固化性组合物的层并且进行聚合固化是最合适的。
对上述方法进行说明,例如,如图1所示,使镜片基材1与浇铸聚合用的模具2(例如玻璃制模具)面对面而固定。这里,在模具2上安装弹性体垫片、隔板等夹具4,以使塑料制的镜片基材1和模具2之间形成与光致变色层对应的成型用空间(模腔)3。
在由此形成的成型用空间3中,注入配混有热聚合引发剂的前述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利用加热来进行聚合固化,由此可以在镜片基材1的表面形成包含该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体的厚膜的光致变色层。
对于利用加热进行的聚合固化,例如,可以利用空气炉或水浴中的加热来进行。这时,在固化性组合物中同时配混有热聚合引发剂与光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在利用加热进行聚合固化后,从玻璃模具2侧进行光照射,还可以进行最终的光聚合固化。
用于聚合固化的加热条件因所配混的聚合引发剂的种类、量及聚合性单体成分(A)的组成等而不同,因此不能笼统地规定,通常情况下,采用在较低温度下开始聚合,慢慢地提高温度,在聚合完成时进行高温加热的方法(被称为所谓的渐变型聚合)是优选的。另外,聚合时间与加热温度同样地因各种因素而不同,因此,预先设定根据各种因素的时间,通常情况下,优选选择各种条件以使聚合固化在2~24小时内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形成薄膜的光致变色层的情况下,使用配混有光聚合引发剂的固化性组合物,通过旋涂等在镜片基材的表面形成薄膜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层,通过光照射进行聚合固化来形成光致变色层是优选的。
作为由此形成的光致变色层叠体的形成中所使用的塑料制的镜片基材,由(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烯丙基系树脂、硫代氨基甲酸酯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硫代环氧系树脂等形成的基材是代表性的物质,本发明可以应用任意一种塑料镜片基材。
在这样的塑料制镜片基材中,尤其由(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烯丙基系树脂(CR39等)形成的基材是有效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一步改善密合性方面,在如上所述将镜片基材1固定于模具2之前,对形成有光致变色层的镜片基材1的表面进行碱处理、酸处理、表面活性剂处理、UV臭氧处理、利用无机或有机物微粒的研磨处理、底漆处理或等离子体处理或者电晕放电处理是有效的。
尤其碱处理的改善密合性的效果高。作为碱处理的条件,可以使用例如20%氢氧化钠等。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可以提高与塑料镜片基材的密合性,因此也可以省略底漆处理等。
如上所述得到的光致变色镜片(光致变色层叠体)可以直接经由研磨、修边等加工工序供给使用。然而,为了防止佩戴时产生划痕,还可以进一步用硬涂层被覆来使用。
作为用于形成硬涂层的涂覆剂(硬涂剂),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使用公知的涂覆剂。具体而言,可以使用硅烷偶联剂、硅、锆、锑、铝、钛等的氧化物的溶胶作为主要成分的硬涂剂、有机高分子体作为主要成分的硬涂剂。
另外,在形成硬涂层的情况下,作为硬涂组合物的涂布·固化方法,可以利用浸涂法、旋涂法、喷涂法或流涂法等涂布涂覆组合物。
作为涂布后的固化方法,通过在干燥空气或空气中风干,在通常光致变色层叠体不发生变形的程度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处理来固化,形成硬涂层。
另外,在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层叠体的表面,除了硬涂层以外,还可以进一步根据需要实施利用SiO2、TiO2、ZrO2等金属氧化物的薄膜的蒸镀、有机高分子体的薄膜的涂布等的防反射处理、抗静电处理等加工或二次处理。
实施例
下面,利用实施例及比较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以下示出所使用的化合物的缩写和名称。
(A)聚合性单体成分:
(X)(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
多官能单体(Xp)
(Xp-1)2官能单体
BPE100: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为2.6、平均分子量为478)
BPE500: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25丙烷(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为10、平均分子量为804)
3G: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9G: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为9、平均分子量为536)
14G: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为14、平均分子量为770)
APG400: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丙二醇链的平均链长为7、平均分子量为536)
A-BPE:2,2-双(4-丙烯酰基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为10、平均分子量为776)
A400: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为9、平均分子量为508)
A200: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4PG:四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APC:聚碳酸酯单体
(APC单体的制造方法)
在由六亚甲基二醇(50mol%)和五亚甲基二醇(50mol%)的光气化得到的聚碳酸酯二醇(数均分子量500)300g(0.6mol)中,加入丙烯酸108g(2.5mol)、苯300g、对甲苯磺酸11g(0.06mol)、对甲氧基苯酚0.3g(700ppm(相对于聚碳酸酯二醇)),并在回流下使其反应。
使通过反应而生成的水与溶剂共沸,仅水通过分离器去除到体系外,溶剂回到反应容器中。反应转化率通过从反应体系中去除的水分量来确认,确认从反应体系中去除的水分量为21.6g,停止反应。然后,在苯600g中溶解,用5%碳酸氢钠中和后,用20%食盐水300g清洗5次,得到透明液体210g。
(Xp-2)3官能单体
TMPT: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分子量338)
(Xp-3)高多官能单体
DTMPT: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
U6HA:氨基甲酸酯低聚物六丙烯酸酯(平均分子量1019)
PMS1:倍半硅氧烷单体
<PMS1的合成>
在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酯248g(1.0mol)中加入乙醇248ml及水54g(3.0mol),添加作为催化剂的氢氧化钠0.20g(0.005mol),在30℃下使其反应3小时。
确认原料消失后,用稀盐酸中和,添加甲苯174ml、庚烷174ml、及水174g,除去水层。
然后,水洗有机层直至水层呈中性,浓缩溶剂,由此得到倍半硅氧烷单体(PMS1)。
需要说明的是,由1H-NMR确认原料被完全消耗。另外,由29Si-NMR确认为笼状结构、梯形结构及无规结构的混合物。
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法)测定倍半硅氧烷单体(PMS1)的分子量,结果重均分子量为4800。
(Xm)单官能单体
(Xm1)含环氧基单体
G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分子量142)
EOGMA:甲基丙烯酸2-环氧丙氧基乙酯
(Xm2)含异氰酸酯基单体
MOI:(2-异氰酸根合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AOI:(2-异氰酸根合乙基丙烯酸酯)
(Xm3)其它单官能(甲基)丙烯酸类单体
MePEGMA:甲基醚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为23、平均分子量为1068)
M90G: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链的平均链长为9、平均分子量为468)
(Y)非(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
αMS:α甲基苯乙烯
MSD:α甲基苯乙烯二聚物
(B)光致变色化合物
PC1:
PC2:
PC3:
热聚合引发剂
ND: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商品名:PERBUTYLND、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
O:过氧化-2-乙基己酸1,1,3,3-四甲基丁酯(商品名:PEROCTAO、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
其它配混剂(添加剂)
稳定剂
HALS: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分子量508)
塑料镜片基材
CR39:烯丙基系树脂
镜片基材M1:甲基丙烯酸类树脂镜片基材
(制造方法)
根据下述处方将各成分充分混合,将得到的混合液注入到用玻璃板和由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形成的垫片构成的铸模中,通过浇铸聚合使聚合性单体基本上总量聚合。
TMPT10质量份
3PG43质量份
EB485825质量份(Daicel-UCBCo.,Ltd.制造的2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A40016质量份
M90G5质量份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质量份
αMS0.5质量份
MSD1.5质量份
HALS0.1质量份
聚合引发剂
PERBUTYLND1质量份
PEROCTAO0.1质量份
聚合使用空气炉,用18小时使温度从30℃慢慢地升高到90℃,在90℃保持2小时。聚合结束后,将固化体从铸模的玻璃模具中取出,得到由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形成的镜片基材M1。
镜片基材M2:甲基丙烯酸类树脂镜片基材
(制造方法)
根据下述处方将各成分充分混合,与镜片基材M1的制造方法同样操作,得到由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形成的镜片基材M2。
BPE10029质量份
BPE5005质量份
TMPT7质量份
A2005质量份
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45质量份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质量份
αMS8质量份
MSD2质量份
聚合引发剂
PERBUTYLND1质量份
PEROCTAO0.1质量份
镜片基材M3:甲基丙烯酸类树脂镜片基材
(制造方法)
根据下述处方将各成分充分混合,与镜片基材M1的制造方法同样操作,得到由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形成的镜片基材M3。
BPE10025质量份
TMPT11质量份
DTMPT11质量份
A40010质量份
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9质量份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质量份
αMS8质量份
MSD2质量份
聚合引发剂
PERBUTYLND1质量份
PEROCTAO0.1质量份
BPE5005质量份
<实施例1>
根据下述处方将各成分混合、并搅拌后,在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光致变色化合物(B),充分搅拌,使其溶解。
2官能单体(Xp-1)
BPE50038质量份
A-BPE4质量份
14G5质量份
9GX8质量份
3官能单体(Xp-2)
TMPT29质量份
单官能单体(Xm)
含环氧基单体(Xm1)
GMA1质量份
非(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Y)
αMS1质量份
MSD1.5质量份
添加剂
HALS(稳定剂)0.1质量份
光致变色化合物(B)
PC10.12质量份
PC20.04质量份
PC30.12质量份
然后,将作为含异氰酸酯基单官能单体(Xm2)的MOI5质量份、作为热聚合引发剂的PERBUTYLND1质量份及PEROCTAO0.1质量份充分混合,得到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
对于该组合物,将聚合性单体成分(A)的组成示于表1,将组合物的组成示于表3。
使用图1所示的镜片成型模具及上述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制造光致变色层叠体(光致变色镜片)。
具体而言,在玻璃模具2和塑料镜片基材1的CR39镜片的侧面缠有胶带4的镜片成型模具的模腔3内,注入上述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进行聚合。
塑料镜片基材的CR39使用的是:用丙酮充分脱脂后,在60℃的20%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利用超声波实施碱处理10分钟。
使用空气炉,用18小时使温度从30℃慢慢地升高到90℃,在90℃保持2小时来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取出玻璃模具2,由此得到0.5mm厚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体(光致变色层)和2mm厚的塑料镜片基材密合而成的光致变色层叠体。
得到的光致变色层叠体具有最大吸收波长590nm、显色浓度1.00、褪色速度54秒、耐久性92%的光致变色特性,密合性良好。
需要说明的是,如下进行这些特性的评价。
光致变色特性;
将得到的光致变色层叠体作为试样,利用HamamatsuPhotonicsK.K.制造的氙灯L-2480(300W)SHL-100,经由Aeromassfilter(CorningIncorporated制造)在温度为20℃±1℃、聚合物表面的射束强度为365nm=2.4mW/cm2、245nm=24μW/cm2的条件下,对其照射120秒而使其显色,测定所述层叠体的光致变色特性。
利用以下的方法评价各光致变色特性、其耐久性及密合性,将其结果示于表5。
1)最大吸收波长(λmax):
为利用大塚电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分光光度计(瞬间多通道光电探测器MCPD3000)求出的显色后的最大吸收波长。该最大吸收波长与显色时的色调有关系。
2)显色浓度{ε(120)-ε(0)}:
前述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光照射120秒后的吸光度{ε(120)}与上述ε(0)之差。
该值越高,可以说光致变色特性越优异。
3)褪色速度〔t1/2(sec.)〕:
在光照射120秒后,停止光照射时,试样的前述最大波长下的吸光度降低至{ε(120)-ε(0)}的1/2所需要的时间。
该时间越短,意味着褪色越快,可以说光致变色特性越优异。
4)耐久性:
为了评价利用光照射的显色的耐久性,进行了以下加速劣化试验。即,利用SugaShikenkiCo.,Ltd.制造的XenonWeatherMeterX25使得到的具有光致变色涂层的镜片加速劣化300小时。然后,在试验前后进行所述显色浓度的评价,测定试验前的显色浓度(A0)及试验后的显色浓度(A200),求出{(A200/A0)×100}的值作为残余率(%)。残余率越高显色耐久性越高。
5)密合性;
通过如下方法来实施:将光致变色层叠体试样浸渍于100℃的沸水中,1小时后取出,立即使其浸渍于0℃的冰水中10分钟,取出后,目测评价光致变色层叠体是否保持了密合性,然后,重复同样的操作。评价标准如下所示。
1:在5个循环中未发生剥离。
2:直至第4个循环未发生剥离。在第5循环中有部分剥离处。
3:直至第3个循环未发生剥离。在第4循环中有部分剥离处。
4:直至第2个循环未发生剥离。在第3循环中有部分剥离处。
5:在第1个循环中未发生剥离。在第2循环中有部分剥离处。
6:在第1个循环中有部分剥离处。
<实施例2~19>
使用表1、2中记载的聚合性单体成分(A)、及表3、4中所示的组成及塑料镜片基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备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并且制作光致变色层叠体,进行评价。将其评价结果示于表5。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比较例1~6>
使用表6中记载的聚合性单体成分(A)及表7中所示的组成及镜片基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备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并且制作光致变色层叠体,进行评价。
将评价结果示于表8。
[表6]
[表7]
[表8]
如由上述实施例1~19表明,根据本发明,使用以特定的比例包含(甲基)丙烯酸类的多官能单体(Xp)、及(甲基)丙烯酸类的单官能单体(Xm1)、(Xm2)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由此可得到具有优异的光致变色特性、密合性的光致变色层叠体。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3及6中,所得到的光致变色层叠体的光致变色特性不充分,在比较例2、4、5、6中,所得到的光致变色层叠体的密合性不充分。
附图标记说明
1:塑料镜片基材
2:模具
3:成型用空间(模腔)
4:空间形成用夹具

Claims (11)

1.一种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A)包含(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的聚合性单体成分和(B)光致变色化合物,相对于每100质量份的该(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以0.01~20质量份的量包含该光致变色化合物,
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由80~97质量份的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单体(Xp)和3~20质量份的1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官能单体(Xm)构成,其中,两者的总量设定为100质量份,
所述单官能聚合性单体(Xm)由下述式(1)所示的含环氧基单体(Xm1)和下述式(2)所示的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2)构成,
以Xm2/Xm1=3~40的质量比包含所述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2)和含环氧基单体(Xm1);
式(1):含环氧基单体(Xm1)
式中,R1及R2为氢原子或甲基,R3及R4为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或下述式(1a)所示的基团,a及b分别平均为0~20的数,
式(2):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2)
式中,R5为氢原子或甲基,R6为下述式(2a)所示的含异氰酸酯脂肪族基团或下述式(2b)所示的含异氰酸酯芳香族基团,
-CO-O-R7-NCO(2a)
式中,R7为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或-CH2CH2-O-CH2CH2-式所示的基团,
式中,R8为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多官能单体(Xp)由50~99质量%的具有2个(甲基)丙烯酰基的2官能单体(Xp-1)、1~50质量%的具有3个(甲基)丙烯酰基的3官能单体(Xp-2)和0~49质量%的具有4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高多官能单体(Xp-3)构成,其中,Xp-1~Xp-3的总量设定为100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中,作为所述光致变色化合物,包含具有茚并[2,1-f]萘并[2,1-b]吡喃骨架的色烯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中,作为聚合性单体成分(A),包含相对于每100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X)为1~20质量份的、聚合性基团为(甲基)丙烯酰基以外的基团的非(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Y)。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中,进一步包含热聚合引发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含异氰酸酯基单体(Xm2)与其它成分分开储存。
7.一种光致变色层叠体,其具有由光致变色固化体形成的光致变色层,所述光致变色固化体是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致变色层叠体,其中,所述光致变色层具有100~1500μm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致变色层叠体,其中,在重复进行将所述光致变色层叠体浸渍在100℃的沸水中1小时、接着浸渍在0℃的冰水中10分钟的操作4个循环的情况下,在所述光致变色层与镜片基材之间未观察到剥离。
10.一种光致变色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工序:
通过将镜片基材固定于模具而形成成型用空间的工序;
在所述成型用空间中注入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工序;
接着,通过使注入到成型用空间的所述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固化而在镜片基材表面形成光致变色层的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加热聚合来进行所述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
CN201480033172.7A 2013-07-09 2014-07-09 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 Pending CN1053080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3348 2013-07-09
JP2013143348 2013-07-09
PCT/JP2014/068328 WO2015005391A1 (ja) 2013-07-09 2014-07-09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硬化性組成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8074A true CN105308074A (zh) 2016-02-03

Family

ID=52280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3172.7A Pending CN105308074A (zh) 2013-07-09 2014-07-09 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16765A1 (zh)
EP (1) EP3020734A4 (zh)
JP (1) JP6209214B2 (zh)
CN (1) CN105308074A (zh)
WO (1) WO201500539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4779A (zh) * 2017-04-27 2017-08-08 安徽斌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防护眼镜
WO2021109445A1 (zh) * 2019-12-06 2021-06-10 江苏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折射率1.50的防蓝光防红外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79837B2 (ja) * 2015-07-15 2019-09-25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組成物
WO2019111969A1 (ja) * 2017-12-06 2019-06-1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KR102583681B1 (ko) * 2018-03-23 2023-10-04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꾸야마 포토크로믹 경화성 조성물
WO2022202182A1 (ja) * 2021-03-22 2022-09-2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レンズの製造方法、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レンズ
KR20250003626A (ko) 2022-04-25 2025-01-07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꾸야마 경화성 조성물, 경화체, 적층체, 광학 물품, 렌즈 및 안경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610709D0 (en) 1986-05-01 1986-06-04 Plinkington Bros Plc Photochromic lenses
JPH0745502B2 (ja) 1987-11-10 1995-05-17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新規化合物及びそれを含む組成物
JP2778117B2 (ja) * 1989-06-07 1998-07-23 東レ株式会社 重合性フォトクロミック化合物
JP3016533B2 (ja) * 1992-03-03 2000-03-06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組成物
US5462698A (en) * 1992-03-03 1995-10-31 Tokuyama Corporation Photochromic composition
GB9306587D0 (en) 1993-03-30 1993-05-26 Pilkington Plc Photochromic compounds
CN1142797A (zh) * 1993-12-10 1997-02-12 英诺特公司 光致变色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IL115803A (en) 1994-11-03 2000-02-17 Ppg Industries Inc Indeno-naphthopyran derivatives useful for photochromic articles
JPH08320534A (ja) * 1995-05-25 1996-12-03 Tokuyama Corp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硬化性組成物
JP3949225B2 (ja) * 1997-06-10 2007-07-25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硬化性組成物
US6025026A (en) * 1997-06-30 2000-02-15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rocess for producing an adherent polymeric layer on polymeric substrates and articles produced thereby
ES2326465T3 (es) 1999-07-19 2009-10-13 Tokuyama Corporation Composicion endurecible fotocromatica.
US6416690B1 (en) * 2000-02-16 2002-07-09 Zms, Llc Precision composite lens
KR20040023682A (ko) * 2001-07-27 2004-03-18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꾸야마 경화성 조성물, 그 경화체 및 포토크로믹 광학 재료와 그제조 방법
US7452611B2 (en) * 2001-12-27 2008-11-18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hotochromic optical article
US7410691B2 (en) * 2001-12-27 2008-08-12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Photochromic optical article
DE10222149A1 (de) * 2002-05-17 2003-12-11 Siemens Ag Schutzschaltung
EP1535980B1 (en) * 2002-05-22 2014-10-29 Tokuyama Corporation Photochromic composition
ES2329892T3 (es) * 2002-12-05 2009-12-02 Tokuyama Corporation Composiciones de recubrimiento y articulos opticos.
HUE043257T2 (hu) * 2003-02-17 2019-08-28 Tokuyama Corp Rétegelt termék, optikai részegység, eljárások ezek elõállítására, és bevonó folyadék
ES2365613T3 (es) * 2003-03-10 2011-10-07 Tokuyama Corporation Cuerpo multicapa fotocrómico y método para su fabricación.
AU2004221975B2 (en) * 2003-03-20 2009-04-23 Tokuyama Corporation Polymerization curable composition
JP4859335B2 (ja) * 2003-07-04 2012-01-25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コーティング剤
US6984262B2 (en) * 2003-07-16 2006-01-10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Adhesion enhancing coating composition, process for using and articles produced
US7666331B2 (en) * 2005-08-31 2010-02-23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hotochromic article
MX2010004056A (es) 2007-12-13 2010-05-03 Tokuyama Corp Composicion fotocromica curable.
WO2011016582A1 (ja) * 2009-08-04 2011-02-10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クロメン化合物
EP2479171A4 (en) * 2009-09-18 2013-03-06 Tokuyama Corp CHROME LINK
US9296143B2 (en) * 2009-10-20 2016-03-29 Teijin Chemicals, Ltd.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a curved member having a high-grade design surface and member manufactured by the process
EP2554624B1 (en) * 2010-04-01 2014-11-05 Tokuyama Corporation Photochromic curable composition
MX354572B (es) * 2011-09-22 2018-03-12 Tokuyama Corp Compuesto de cromeno y composicion curable.
TW201420718A (zh) * 2012-09-20 2014-06-01 Mitsubishi Rayon Co 光硬化型黏著劑組成物、硬化物、黏著片及顯示面板與其製造方法
JP6355209B2 (ja) * 2013-03-04 2018-07-11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硬化性組成物、その硬化体及びその硬化体を含む積層体
JP6230165B2 (ja) * 2013-03-04 2017-11-15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硬化性組成物
EP3070142B1 (en) * 2013-11-11 2019-05-22 Tokuyama Corporation Photochromic composition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4779A (zh) * 2017-04-27 2017-08-08 安徽斌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防护眼镜
CN107024779B (zh) * 2017-04-27 2019-05-10 新昌县大市聚镇金丰五金厂 智能防护眼镜
WO2021109445A1 (zh) * 2019-12-06 2021-06-10 江苏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折射率1.50的防蓝光防红外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20734A4 (en) 2017-01-04
JPWO2015005391A1 (ja) 2017-03-02
WO2015005391A1 (ja) 2015-01-15
EP3020734A1 (en) 2016-05-18
US20160116765A1 (en) 2016-04-28
JP6209214B2 (ja) 2017-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3029B (zh) 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
JP6355209B2 (ja)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硬化性組成物、その硬化体及びその硬化体を含む積層体
CN105308074A (zh) 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
CN111936524B (zh) 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
WO2008001578A1 (fr) Film photochrome, lentilles photochromes ayant ce dernier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e lentille photochrome
JP6230165B2 (ja)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硬化性組成物
WO2013058218A1 (ja) (メタ)アクリレート化合物、及び該(メタ)アクリレート化合物を含む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硬化性組成物
JPWO2016013677A1 (ja) 硬化性組成物、及び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組成物
CN114846047B (zh) 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及层叠体
JP6016397B2 (ja)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WO2024128159A1 (ja) 硬化性組成物、硬化体、積層体、レンズ、及び眼鏡
CN116940871A (zh) 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光致变色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