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9971B - 收获机 - Google Patents
收获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19971B CN104919971B CN201410474839.9A CN201410474839A CN104919971B CN 104919971 B CN104919971 B CN 104919971B CN 201410474839 A CN201410474839 A CN 201410474839A CN 104919971 B CN104919971 B CN 1049199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rvest
- measurement
- cutting
- yield
- harvest yie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5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4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6
- 238000013340 harvest op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339 cerea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4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153246 Antero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0000008042 Zea may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2017 Zea mays subsp may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02 straw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09140 Tritic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21307 Triti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5824 Zea mays ssp. parviglum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5822 cor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96 flavor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634 flavor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000004169 proteins and gene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90000623 proteins and gen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6383 Zea mays subsp huehuetenangens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6256 fatigu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37 fert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31 harmfu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973 maiz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01D41/1208—Tanks for grain or chaf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006—Control or measuring arrange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02—Self-propelled combin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75/00—Accessories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 A01D75/02—Implements for collecting grain crop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59/00—Equipment for binding harvested produce
- A01D59/02—Pack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 Comb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收获机,其不仅能够确认田地的最终总收获量,还能够确认收获作业途中该田地的收获量。该收获机具有:测量器(2),其用于测量储存在收获物箱(9)内的收获物的量,该获物箱(9)暂时储存在田地上行驶的同时被收获的收获物;测量状况判断部(60),其判断测量器(2)的测量环境是测量可靠性高的高可靠性测量状况还是测量可靠性低的低可靠性测量状况;收获量计算部(5),其将根据高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测量器的测量结果计算出的收获量作为高可靠性收获量,并且基于高可靠性收获量计算田地的累计收获量;显示部(7),其显示当前收获量和累计收获量,所述当前收获量是根据测量器(2)的测量结果计算出的收获物箱(9)的储存收获物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行驶的同时从田地收获的农作物暂时收纳在收获物箱的收获机。
背景技术
这样的收获机一边反复进行收获物向收获物箱的收纳和收获物从收获物箱的排出,一边进行收获作业。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联合收割机(收获机的一种)中,在操作收获重量开关时,从储存有谷粒的谷物箱的测量重量中减去空谷物箱的测量重量的量而求得作为谷物箱内部的谷粒重量并进行显示。另外,在多块田地连续进行收获作业的情况下,通过操作总重量开关能够确认每个田地的收获谷粒重量。然而,在该收获机中,在一边反复进行收获物向收获物箱的收纳与收获物从收获物箱的排出,一边在田地进行收获作业的途中,不能确认到该时刻为止的在该田地收获的谷物量(累计收获量)。
另外,这样的收获机反复进行收获物向收获物箱的收纳和收获物从收获物箱的排出,在一个以上田地进行收获作业。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联合收割机(收获机的一种)中,在操作收获重量开关时,从储存有谷粒的谷物箱的测量重量中减去空谷物箱的测量重量的量作为谷物箱内部的谷粒重量求出并进行显示。另外,在对多块田地连续进行收获作业的情况下,通过操作总重量开关能够确认每个田地的收获谷粒重量。然而,在该收获机中,谷物箱的一个测量条件为水平控制被关闭,但在收获作业行驶时通常要执行水平控制,因此无法在收获作业行驶中实时地测量谷物箱内部的谷粒重量。另外,在水平控制执行等时,无法期待以较高的精度测量变得不稳定的谷粒箱的重量,因此在将通过如上所述的测量获得的谷粒重量用作用于计算各田地的总收获谷粒重量的累计值时,各田地的总收获谷粒重量不正确。不正确的总收获谷粒重量会对以该总收获谷粒重量为参考而进行的土壤改良、施肥管理、水管理等务农管理带来不良影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297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收获机,在对一块田地一边反复进行收获物向收获物箱的收纳与收获物从收获物箱的排出一边进行的收获作业中,该收获机不仅能够获得该田地的最终总收获量,还能够确认在收获作业途中的该田地的收获量。
另外,鉴于上述情况,首先希望与影响测量可靠性的测量条件无关地测量储存在收获物箱内的收获物的量(收获量),并显示该收获量而能够使驾驶员确认实时的收获量。另外,在将每个田地的总收获量用于务农管理的情况下,希望每个田地的总收获量基于可靠性高的测量结果来计算。
本发明的收获机具有:收获物箱,其暂时储存在田地上行驶的同时收获的收获物;测量器,其用于测量储存在所述收获物箱内的收获物的量;测量状况判断部,其判断所述测量器的测量环境是测量可靠性高的高可靠性测量状况还是测量可靠性低的低可靠性测量状况;收获量计算部,其将根据所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所述测量器的测量结果计算出的收获量作为高可靠性收获量,并且基于所述高可靠性收获量计算所述田地的累计收获量;显示部,其显示当前收获量和所述累计收获量,所述当前收获量是根据所述测量器的测量结果计算出的所述收获物箱的储存收获物量。
根据该结构,在对一块田地执行收获作业时,由于显示有田地的累计收获量,该累计收获量使用根据在高可靠性测量状况下测量的测量结果求得的高可靠性收获量而计算出来,因此不仅能够确认该田地的总收获量,还能够确认在该田地的收获作业途中的收获量。同时,由于还显示有在当前的收获物箱中储存的收获物量即当前收获量,因此也能够确认收获作业途中的收获物箱内的收获物量。
为了计算出对单一田地一边反复进行收获物向收获物箱的收纳和收获物从收获物箱的排出一边进行的收获作业中的累计收获量,可以将从收获物箱排出的收获物的量作为部分累计收获量并在每次排出时求出。另外,在开始卸载作业时,由于使收获机以稳定的水平姿势停车,因此在该状态下的收获量测量本身是高可靠性收获量测量。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累计收获量是通过累计每次卸载作业时计算的高可靠性收获量而算出的,所述卸载作业是从所述收获物箱排出收获物的作业。
另外,为了管理每块田地的总收获量,需要使上述部分累计收获量在各田地的收获作业开始时重置。为了避免忘记如上所述的重置操作,优选所述累计收获量基于在各田地的收获作业开始时由操作者输入的作业开始指令被重置。并且,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每块田地的总收获量管理,优选所述作业开始指令包括成为收获作业对象的田地的识别数据,由所述收获量计算部计算出的每个田地的最终累计收获量即总收获量与所述识别数据相关联。由此,能够使由收获机取得的每块田地的总收获量可靠地与对应田地的各种属性(施肥管理数据、水管理数据、气候数据等)相关联。
作为用于形成高可靠性测量状况的适合的工作装置状态,可以考虑各种工作装置状态,但是使搭载有收获物箱的机体处于水平稳定的状态特别重要。另外,在采用以包括收获物箱在内的方式测量其储存收获物重量的测量方法时,必须考虑在收获物箱上装备有用于从收获物箱排出收获物的摆动式卸载装置等。即,卸载装置不处于对收获物箱施加有异常荷重负荷的位置,而稳定地保持在施加有基准收获物箱重量的收纳位置(原始位置),是用于形成高可靠性测量状况的重要的工作装置状态。并且,在考虑到卸载作业要在使收获机停止而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时,可知以下设置是合理的,即,所述测量状况判断部通过检测停车状态,判断所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所述停车状态用于进行从所述收获物箱排出收获物的卸载作业。
但是,也可以不使所有用于形成高可靠性测量状况的各种作业状态都齐全。仅采用易于判断的作业状态从成本方面考虑是有利的。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实现收获机车体的停车、收获机车体向水平姿势的转变,传递给收获作业用设备的动力的切断、收获作业用设备向非作业位置的复位、卸载作业用设备在收纳位置的固定中的任一个或者全部来判断所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
上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在收获机执行特定的作业状态或者驾驶状态时出现。如果在这样的状态出现时进行收获量测量,则能够获得高可靠性收获量,但是仅通过等待这样的状态出现,则不能够在驾驶员期望出现的时刻获得高可靠性收获量。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收获机被控制为通过响应由操作者输入的收获量测量指令而使所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出现。这样的收获量测量指令例如可以利用由驾驶员操作的收获量测量SW(开关)来产生。即,通过操作这样的收获量测量SW,执行使收获机车体的停车、收获机车体向水平姿势的转变,传递给收获作业用设备的动力的切断、收获作业用设备向非作业位置的复位、卸载作业用设备在收纳位置的固定中的任一个或全部实现的处理,从而出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
在一边反复进行收获物向收获物箱的收纳和收获物从收获物箱的排出,一边进行的收获作业中,为了求得单一田地的总收获量,需要在卸载作业前计算储存在收获物箱内的收获物的收获量,并将该收获量累计。此时,在卸载作业后,在收获物箱中产生收获物的余量的情况下,该余量会成为下次收获量测量的误差。为了避免该误差,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从所述收获物箱排出收获物的卸载作业完成时,测量储存在所述收获物箱内的收获物的量作为箱内的余量,并利用测量的余量修正所述收获量。
为了使用于顺利进行如上所述的收获量测量的测量器简单构成,可以采用使储存在收获物箱内的收获物与收获物箱一起进行荷重测量的方法。如上所述的荷重测量能够在行驶中、停车中、收获中、非收获中的任一状态下进行。因此,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收获物箱是储存谷粒的谷粒箱,所述测量器为测量施加在谷粒箱上的荷重的荷重测量器。
另外,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收获机具有:收获物箱,其暂时储存在田地上行驶的同时收获的收获物;测量器,其用于测量储存在所述收获物箱内的收获物的量;测量状况判断部,其判断所述测量器的测量环境是测量可靠性高的高可靠性测量状况还是测量可靠性低的低可靠性测量状况;收获量计算部,其根据所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所述测量器的测量结果计算作为高可靠性收获量的收获量,根据所述低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所述测量器的测量结果计算作为低可靠性收获量的收获量;显示部,其显示所述收获量。
根据该结构,与测量器的测量状况为高可靠性测量状况还是低可靠性测量状况无关地,进行储存在收获物箱内的收获物的量(收获量)的测量,并显示根据该测量结果计算出的收获量。由此,驾驶员能够随时确认实时的收获量,即便所显示的收获量的可靠性低,也能够大致估计其收获量。并且,能够基于测量状况判断部的判断结果把握由测量器获得的测量结果是低可靠性收获量还是高可靠性收获量,因此在之后的处理中,能够选择并利用高可靠性的收获量。
基于测量状况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作为高可靠性收获量的识别或者作为低可靠性收获量的识别被分配到由收获量计算部计算出的收获量。因此,作为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计算出的收获量是所述高可靠性收获量时和计算出的收获量是所述低可靠性收获量时,该收获量在相同的显示部位能够以不同的显示方式显示。由此,驾驶员能够知道所显示的收获量的精确度。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该显示方式,包括颜色、大小等各种公知的显示方式。
然而,为了避免由于所显示的收获量的显示方式不同而对驾驶员造成不必要的混乱,也可以采用所述高可靠性收获量和所述低可靠性收获量在相同显示部位以相同的方式显示的结构。在采用该结构时,能够使收获量显示区域最小化。并且,也可以构成为具有高可靠性收获量和低可靠性收获量以相同显示方式显示的显示模式与高可靠性收获量和低可靠性收获量以不同显示方式显示的显示模式,并能够分别选择。
作为用于形成高可靠性测量状况的适合的工作装置状态,可以考虑各种工作装置状态,但是使搭载有收获物箱的机体处于水平稳定的状态特别重要。另外,在采用以包括收获物箱在内的方式测量其储存收获物重量的测量方法时,必须考虑在收获物箱上装备有用于从收获物箱排出收获物的摆动式卸载装置等。即,卸载装置稳定地保持在原始位置即收纳位置是用于形成高可靠性测量状况的重要的工作装置状态。并且,在考虑到卸载作业要在使收获机停止而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时,可知以下设置是合理的,即,所述测量状况判断部通过检测停车状态,判断所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所述停车状态用于进行从所述收获物箱排出收获物的卸载作业。
但是,也可以不使所有用于形成高可靠性测量状况的各种作业状态都齐全。仅采用易于判断的作业状态从成本方面考虑是有利的。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实现收获机车体的停车、收获机车体向水平姿势的转变,传递给收获作业用设备的动力的切断、收获作业用设备向非作业位置的复位、卸载作业用设备在收纳位置的固定中的任一个或者全部来判断所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
上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在收获机执行特定的作业状态或者驾驶状态时出现。如果在这样的状态出现时进行收获量测量,则能够获得高可靠性收获量,但是仅通过等待这样的状态出现,则不能够在驾驶员期望出现的时刻获得高可靠性收获量。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收获机被控制为通过响应由操作者输入的收获量测量指令而使所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出现。这样的收获量测量指令例如可以利用由驾驶员操作的收获量测量SW(开关)来产生。即,通过操作这样的收获量测量SW,执行使收获机车体的停车、收获机车体向水平姿势的转变,传递给收获作业用设备的动力的切断、收获作业用设备向非作业位置的复位、卸载作业用设备在收纳位置的固定中的任一个或全部实现的处理,从而出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
对于想集中于收获行驶的驾驶员来说,其希望省去向控制系统发出收获量测量指令的操作;然而对于要求在任意时刻进行正确的收获量显示的驾驶来说则希望能够向如上所述的控制系统发出收获量测量指令的结构。为了满足这样两种不同类型的驾驶员的要求,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设置有能够选择的正常模式和简易模式,在正常模式下,仅通过输入所述收获量测量指令来计算所述高可靠性收获量,在简易模式下,与所述收获量测量指令的输入无关地计算所述高可靠性收获量。
在一边反复进行收获物向收获物箱的收纳和收获物从收获物箱的排出,一边进行的收获作业中,为了求得单一田地的总收获量,需要在卸载作业前计算储存在收获物箱内的收获物的收获量,并将该收获量累计。此时,在卸载作业后,在收获物箱中产生收获物的余量的情况下,该余量会成为下次收获量测量的误差。为了避免该误差,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从所述收获物箱排出收获物的卸载作业完成时,测量储存在所述收获物箱内的收获物的量作为箱内的余量,并利用测量的余量修正所述收获量。
为了使用于顺利进行如上所述的收获量测量的测量器简单构成,可以采用使储存在收获物箱内的收获物与收获物箱一起进行荷重测量的方法。如上所述的荷重测量能够在行驶中、停车中、收获中、非收获中的任一状态下进行。因此,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收获物箱是储存谷粒的谷粒箱,所述测量器为测量施加在谷粒箱上的荷重的荷重测量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收获量测量与收获量显示的基本原理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即联合收割机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即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4是谷粒箱的主视图。
图5是谷粒箱的测力传感器设置部位的纵剖主视图。
图6是谷粒箱的测力传感器设置部位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测量显示控制系统的功能部的功能框图。
图8是表示收获作业时的测量、计算、显示的时序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收获作业时的测量、计算、显示的时序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测量谷粒箱的测力传感器的周边结构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测量谷粒箱的测力传感器的周边结构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收获量测量与收获量显示的基本原理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即联合收割机的侧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即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15是谷粒箱的主视图。
图16是谷粒箱的测力传感器设置部位的纵剖主视图。
图17是谷粒箱的测力传感器设置部位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测量显示控制系统的功能部的功能框图。
图19是表示收获作业时的测量、计算、显示的时序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收获作业时的测量、计算、显示的时序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测量谷粒箱的测力传感器的周边结构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测量谷粒箱的测力传感器的周边结构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测量器;20测力传感器;3状态检测器组;30操作输入装置;31作业开始SW;32收获量测量SW;5收获量计算部;51第一计算部;52第二计算部;53累计部;60测量状况判断部;7显示部70液晶面板;71显示数据生成部;8卸载装置;9谷粒箱(收获物箱);100控制单元;2’测量器;20’测力传感器;3’状态检测器组;30’操作输入装置;31’作业开始SW;32’收获量测量SW;5’收获量计算部;51’第一计算部;52’第二计算部;53’累计部;60’测量状况判断部;7’显示部;70’液晶面板;71’显示数据生成部;8’卸载装置;9’谷粒箱(收获物箱);100’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在说明本发明的收获机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前,使用图1说明带有本发明特征的收获量测量与收获量显示的基本原理。图1所示意表示的收获机为收获米、麦、玉米等农作物的收获机,搭载有收获物箱9。在收获作业中,将在田地上行驶的同时被收获的收获物连续储存在收获物箱9中。收获机具有用于测量储存在收获物箱9内的收获物的量(以下也称为收获量)的测量器2。测量器2的种类及其测量方法在本发明中不作特别限定。但是,优选测量包括收获物在内的收获物箱9的重量,并从该重量中减去收获物箱9的重量而计算出储存在收获物箱9内的收获物的重量,并根据该计算出的重量来计算收获量的测量方法。收获量计算部5具有基于从测量器2输出的测量结果来计算收获量的功能。
该收获机一边反复进行收获物向收获物箱9的收纳与收获物从收获物箱9的排出,一边对一块田地进行收获作业,具有不仅能够计算储存在收获物箱9内的收获物的收获量,还能够计算包括该田地的最终总收获量的来自该田地的当前收获量(在收获作业途中的收获量)并进行显示的功能。因此,在收获作业途中从收获物箱9排出收获物的作业(称为卸载作业)时,计算所排出的收获量,该收获量用于求得以田地为单位的收获量的累计。
并且,在该收获机上配置有状态检测器组3,状态检测器组3包括检测该收获机的驾驶状态的各种状态检测器。该收获机具有测量状况判断部60,测量状况判断部60根据该状态检测器组3的检测结果,判断测量器2的测量环境处于测量可靠性高的高可靠性测量状况还是处于测量可靠性低的低可靠性测量状况。该检测结果与各测量结果相关联。高可靠性测量状况通过形成:收获机的停止状态、维持水平姿势的状态、对收获物箱9不施加不平衡荷重的状态等来获得,相反地,如果未形成这种状态,则处于低可靠性测量状况。因此,状态检测器组3包括检测收获机的停止状态、收获机的水平姿势、向收获作业用设备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状态、收获作业用设备的非作业状态、收获物排出用设备的状态等的传感器、开关等。
在收获机到达成为收获对象的田地时,进行田地确认,向之后进行的收获作业分配该田地的田地ID,重置用于以田地为单位的收获量计算处理的变量等。在开始与行驶同时进行的收获作业时,以规定测量周期输出的来自测量器2的测量结果依次被输入收获量计算部5。在收获量计算部5中,基于所输入的测量结果来计算收获量,此时,与对应测量结果有关联的判断结果直接用于所计算的收获量。即,在收获量计算部5中,首先进行第一计算处理,其根据所输入的测量结果,能够区分低可靠性收获量与高可靠性收获量地计算收获量。
并且,高可靠性收获量利用第二计算处理能够区分为非累计用收获量和累计用收获量。在该第二计算处理中,检查计算的收获量是否为从收获物箱9排出收获物的卸载作业中根据所排出的收获物的测量结果而计算的收获量。根据来自状态检测器组3的检测结果能够确认是否在进行卸载作业。因此,基于该确认信息,能够判断输入到收获量计算部5的测量结果是否为排出储存在卸载收获物箱9内的收获物之前的测量结果。通过累计每次从收获物箱9排出(卸载)储存收获物而计算出的储存收获物的收获量能够求得以田地为单位的收获量。在第二计算处理中,在将高可靠性收获量视为伴随卸载作业的测量收获量时,该高可靠性收获量用作累计用收获量。除此之外的高可靠性收获量作为非累计用收获量,表示在该时刻储存在收获物箱9内的高可靠性的收获物量,并用作高可靠性的当前箱内收获量。
累计用收获量在田地累计处理中在每次卸载作业时作为田地累计值被存储并随时累计,其累计值作为田地累计值输出。如果在该田地继续进行收获作业,通过将该田地累计值与每次获得的非累计用收获量相加,能够作为到该时刻为止从田地收获的收获物的量即田地当前收获量来使用。另外,在该田地收获作业完成时的田地累计值能够作为田地总收获量而用于田地管理等。
利用收获量计算部5计算的各收获量输送到显示部7并根据要求利用显示部7的液晶面板等显示器显示,其显示方式可以是模拟(图表)显示或者数字(数值)显示中的任一方式,但是在测量周期短,所显示的收获量的更新间隔短的情况下,模拟显示比较易懂。田地总收获量能够与跟田地ID相关联的田地名等一起进行显示。田地当前收获量作为表示在一块田地的收获作业中截止到当前时刻为止的该田地的收获量信息被显示。非累计用收获量作为表示在收获作业中储存在收获物箱9内的收获量信息被显示。
如上所述,使用高可靠性收获量,但是高可靠性收获量只有在测量环境处于高可靠性测量状况时才能取得,因此并不能够在收获作业进行的同时实时更新其收获量。在即使可靠性较低,也要求实时更新并显示收获量的情况下,使用低可靠性收获量。所生成的低可靠性收获量能够直接作为表示储存在收获作业中的收获物箱9内的收获量信息被显示。并且,低可靠性收获量加上田地当前收获量的收获量也能够作为截止到该时刻为止的从田地收获的收获物量信息被显示。
为了满足以能够区别基于高可靠性收获量的信息与基于低可靠性收获量的信息的方式来显示的要求,可以以不同的区域显示基于高可靠性收获量的信息与基于低可靠性收获量的信息,也可以变换显示的颜色,也可以将能够识别以上信息的识别符(符号或图解)附在各自的收获量显示上。在不区别以上信息来显示的情况下,能够在同一显示部位以同一显示方式显示基于高可靠性收获量的信息与基于低可靠性收获量的信息。
尤其是,在显示部7中优选与箱当前收获量等基于高可靠性收获量还是基于低可靠性收获量无关地对其进行显示。由此,在伴随横向摇摆的行驶等中,即使不处于能够获得高可靠性收获量那样的测量环境中,可靠性虽低,也能够依次显示该时刻的收获量,因此驾驶员能够实时把握储存在收获物箱9内的收获物的大致的量(收获量)。
接下来,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收获机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图2是收获机的一例即联合收割机的侧视图,图3是俯视图。该联合收割机为自脱型联合收割机,构成机体的机体框架10由左右一对履带行驶装置11对地支承。在机体前部配置有割取部12,其割取作为收获对象的直立谷秆并且将该割取谷秆向机体后方搬送,在割取部12的后方配置有具有操作台13的操纵部14、还配置有对割取谷秆进行脱粒、清选的脱粒装置15、储存由脱粒装置15清选回收的谷粒的谷粒箱(收获物箱的一种)9、从谷粒箱9排出谷粒的卸载装置8、处理秸秆的秸秆处理装置16等。如图3所示,在操作台13上安装有操纵杆及变速杆,并且安装有液晶面板70,液晶面板70是用于显示各种信息的控制模块即显示部7的结构部件。
脱粒装置15对从割取部12搬送的割取谷秆的穗稍侧进行脱粒处理,并通过利用设置在脱粒装置15内部的清选机构(未图示)的清选作用,清选为单粒化的谷粒和秆屑等尘埃,并将单粒化的谷粒作为收获物搬送至谷粒箱9。经过脱粒处理后的秸秆由秸秆处理装置16进行切碎处理。
由图2、图3可知,该联合收割机配置有用于从脱粒装置15向谷粒箱9送入谷粒的谷粒搬送机构。该谷粒搬送装置由设置在脱粒装置15底部的一次处理物回收绞龙17a和绞龙输送式扬谷装置17b构成。利用一次处理物回收绞龙17a被横向输送的谷粒利用扬谷装置17b向上方搬送,经由形成在谷粒箱9上部的投入口被送入谷粒箱9内。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省略图示,在扬谷装置17b的上端区域设置有使谷粒吹向谷粒箱9内的回转叶片,以使得谷粒在谷粒箱9内以尽可能均匀的水平分布状态储存。
卸载装置8具有设置在谷粒箱9底部的底部绞龙81、设置在谷粒箱9的机体后部侧的纵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2、沿着脱粒装置15的上方延伸的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储存在谷粒箱9内的谷粒从底部绞龙81经过纵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2输送到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并从设置在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前端的排出口84排出到外部。纵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2构成为能够通过电动马达85的工作绕纵轴心P2转动操作,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构成为能够利用液压缸86绕基端部的水平轴心P1上下摆动操作。由此,能够将横向输送蛟龙输送装置83的排出口84定位在能够将谷粒排出到机体外的搬运用卡车等的位置。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几乎水平,在俯视时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的整体收纳在收获机的外形内的位置姿势为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的原始位置(卸载装置8的原始位置),在该原始位置,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利用保持装置87从下方被稳定地保持固定。
如图4所示,谷粒箱9底部的左底壁91与右底壁92以形成朝向下方的楔形形状的方式相互倾斜,在其尖端区域配置有底部绞龙81。与左底壁91和右底壁92各自的上端连接的左侧壁93和右侧壁94几乎直立。左侧壁93的上端与右侧壁94的上端利用顶壁95连结。利用这种谷粒箱9的结构,投入谷粒箱9内的谷粒向底部绞龙81流下。
虽未具体图示,在谷粒箱9的后端部设置有筒状的摆动支轴部90(参照图2)。该摆动支轴部90的摆动轴心与纵轴心P2一致,如图3的虚线所示,谷粒箱9能够绕纵轴心P2向外侧水平摆动。即,谷粒箱9能够在作业位置与维护位置之间变更位置,其中,在作业位置上,能够从扬谷装置17b接收谷粒,在维护位置上,谷粒箱9向横向外侧伸出,前部侧与脱粒装置15分开而使操纵部14的后方和脱粒装置15的右侧方开放。
为了求得田地的收获量,在该联合收割机上设置有构成测量器2的测力传感器20,测量器2将储存在谷粒箱9内的谷粒重量作为测量结果输出。该测力传感器20被设置成支承在机体框架10上,从而能够承接位于作业位置的谷粒箱9的荷重并计测重量。谷粒箱9具有承接引导体21,随着谷粒箱9从维护位置向作业位置转动,承接引导体21承接支承谷粒箱9的下端支承部并将谷粒箱9引导至利用测力传感器20能够计测重量的重量计测位置Z(参照图5)。
如图4和图5所示,被承接引导体21引导的谷粒箱9的下端支承部由辊22构成,该辊22被支承为能够绕水平轴心旋转,并且能够在承接引导体21上滚动。该辊22相对于安装在谷粒箱9的前侧下部的支承部件97,以比该支承部件97的下端部更向下方突出的状态利用横向支承轴22a转动自如地被支承。另外,该辊22在谷粒箱9位于作业位置时,在谷粒箱9的机体前后方向视图中,在谷粒箱9的左右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以位于下方的状态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支承部件97固定在谷粒箱9的前侧壁96的下端部。
如图5和图6所示,承接引导体21设置为在荷重承接状态与退避状态之间切换自如,其中在荷重承接状态下,承接引导体21从上方载置在设置于测力传感器20上部的重量检测部20a上,在退避状态下,承接引导体21向外侧退避以使测力传感器20的上方开放。即,承接引导体21经由托架10a固定在机体框架10上。承接引导体21的基端部利用托架10a被支承为绕机体前后轴心P4旋转自如。
在承接引导体21切换为荷重承接状态时,如图5的实线所示,承接引导体21的引导载置面21a处于比基端部更靠近机体内侧位置的状态;在承接引导体21切换为退避状态时,如图5的假想线所示,引导载置面21a位于比基端部更靠近机体外侧的位置。
如图5所示,在切换到荷重承接状态的状态下,引导载置面21a能够以倾斜角较缓的倾斜状态形成为倾斜姿势,从而使随着谷粒箱9从维护位置向作业位置转动而被引导转动的辊22向上方位移。
测力传感器20被安装在机体框架10上,位于切换至荷重承接状态的承接引导体21的下方侧,利用重量检测部20a承接承接引导体21,并且在机体框架10上载置支承有测力传感器20的主体部20b。
如上所述,处于作业位置的谷粒箱9的机体前部侧的荷重经由承接引导体21被测力传感器20承接,因此能够利用测力传感器20测量储存在谷粒箱9内的谷粒的重量。需要说明的是,在使谷粒箱9摆动自如地支承在机体框架10上的摆动支轴部90上形成有预留空隙(融通,未图示),以使得谷粒箱9的前端侧能够在上下方向稍微掀动,从而能够利用该预留空隙来使用测力传感器20承接谷粒箱9的荷重,能够测量储存谷粒的重量。
在联合收割机的机体倾斜时,测力传感器20的测量结果(测量值)有可能因此而产生误差,但是由于机体倾斜而导致的计测误差能够被修正。这是因为使用了来自未图示的检测机体的左右倾斜角的左右倾斜角传感器及检测前后倾斜角的前后倾斜角传感器的检测值以及预先通过实验求得的修正用的演算式对测力传感器20的测量结果进行了修正。随着割取作业的进行而逐次变化的谷粒箱9内的谷粒的储存量(收获量)使用测力传感器20测量,基于该测量结果而计算出的收获量按照以下具体叙述的方法显示于液晶面板70。
图7表示以测量显示收获量(收获量)的控制系统的控制单元100为中心的功能。在该控制系统中,利用了在图1中说明的收获量测量和收获量显示的原理。作为该控制核心的控制单元100被输入测力传感器20的测量结果、来自操作输入装置30的操作输入数据、来自状态检测器组3的检测结果。状态检测器组3是检测构成联合收割机的设备的状态的传感器、开关(简称为SW)等的总称。状态检测器组3例如包括:检测联合收割机的停车的速度检测器、检测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的车体的水平控制机构向原始位置即水平姿势的转变的检测器、检测控制向割取部12、脱粒装置15传递动力的离合器的状态的检测器、检测利用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的保持装置87被保持固定的状态即卸载装置8的原始位置(卸载装置8的收纳位置)的检测器等。操作输入装置30是为了向控制系统输入控制指令而被驾驶员(操作者)操作的装置,包括作业开始SW31、收获量测量SW32等。
在到达收获作业对象的田地时,在确定该田地之后操作作业开始SW31时,发出触发收获作业的初始设定处理等的指令。该初始设定处理也包括控制单元100所使用的各种变量及控制参数的重置、应存储数据(以田地为单位的收获量等)的存储和传送等。在收获作业中或者收获作业完成时,通过操作收获量测量SW32,驱动各种工作设备而使高可靠性测量状况出现,并且发出执行出现的高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收获量测量的指令。需要说明的是,该操作输入装置30能够通过安装在操作台13上的触摸面板统一构筑。
在控制单元100中构筑有收获量计算部5、测量状况判断部60、显示数据生成部71。测量状况判断部60基于来自状态检测器组3的检测结果,判断测力传感器20的测量环境是测量可靠性高的高可靠性测量状况还是测量可靠性低的低可靠性测量状况,并输出其判断结果。收获量计算部5根据高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测力传感器20的测量结果计算作为高可靠性收获量的收获量,基于低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测力传感器20的测量结果计算作为低可靠性收获量的收获量。
收获量计算部5包括第一计算部51、第二计算部52、累计部53。第一计算部51根据测力传感器20的测量结果计算收获量,此时计算出的收获量基于测量状况判断部60的判断结果区分为低可靠性收获量和高可靠性收获量。第二计算部52将由第一计算部51计算出的高可靠性收获量区分为非累计用收获量和累计用收获量。在一块田地进行的收获作业中,在收获的谷粒是谷粒箱9容量的多倍的情况下,为了计算该田地的收获量,在每次卸载谷粒箱9(谷粒排出)时,必须测量在此之前所储存的谷粒,并累积根据该测量结果计算的收获量。该累计所使用的高可靠性收获量为累计用收获量,而在除此以外的与卸载作业无关的时刻获得的高可靠性收获量为非累计用收获量。第二计算部52能够利用来自测量状况判断部60的判断结果确定所接收的高可靠性收获量是否是基于伴随卸载作业所进行的测量结果而得到的。累计用收获量传送至累计部53,为了计算以田地为单位的收获量而作为田地累计值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根据需要,累计到截止到上一次的累计用收获量。非累计用收获量表示在该时刻储存在谷粒箱9中的高可靠性的收获物量,因此能够作为高可靠性的当前箱内收获量用于显示。累计部53累计依次接收的累计用收获量,作为以田地为单位的累计收获量输出。一块田地收获作业完成后的田地累计值的合计为田地总收获量,与田地ID相关联地被记录。在收获作业之前的阶段,田地累计值的合计为到该时刻为止获得的田地收获量,加上在此之后计算的高可靠性收获量即非累计用收获量或低可靠性收获量,作为田地当前收获量用于显示。
显示数据生成部71与液晶面板70一起构成显示部7。显示数据生成部71基于从收获量计算部5接收的各收获量,生成表示储存在谷粒箱9内的谷粒的量的箱内当前收获量显示数据、表示以田地为单位的当前收获量或者田地总收获量的田地收获量显示数据。如图3所例示,在液晶面板70中,根据驾驶员的选择,显示箱内当前收获量、以田地为单位的当前收获量、田地总收获量,并且显示利用未图示的食味测量器计算的收获谷粒的平均蛋白、平均水分等。需要说明的是,以田地为单位的当前收获量及田地总收获量以数值进行显示,但是为了容易理解箱内当前收获量占谷粒箱9整个容积的比例,利用累积条形图之类的层级显示来进行显示。
使用图8、图9说明上述控制系统的测量、计算、显示的时间序列的流程的一例。图8表示田地A从作业开始到首次卸载作业为止的流程,图9表示田地A经过进一步的卸载作业(通常为多次卸载作业),计算总收获量并进行到下一块田地B的流程。
首先,在时刻T11,确认待进行收获作业的田地A,操作作业开始SW31并设定作业条件等,从而开始收获作业。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业开始SW31兼用作显示切换SW,显示切换SW用于切换液晶面板70的画面显示,通过长按该显示切换SW,使作为作业开始SW31的功能起动。另外,为了使田地确认作业简单化,基于作业开始SW31的操作,在液晶面板70显示田地的地图。通过从该显示画面触摸符合条件的田地,显示该田地的属性数据,从而能够准确无误地确认成为作业对象的田地。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操作作业开始SW31,执行包括各种缓冲器、临时存储器的初始化(重置)的初始化处理。此时,为了使驾驶员能够目视确认该初始化的结果,显示如图3所例示的液晶面板70的各种显示值为“0”或者初始值的样子。
通过利用收获行驶中测力传感器20以规定测量周期进行的重量测量,输出测量值。在图8中,该测量值利用带下标的“a”表示,下标是表示时间序列的序数。之后出现的下标也是表示时间序列的序数。测量时机用白圈表示,标注在各白圈之上的数字为表示测量值的示意数值。用于收获量计算部5的计算处理的测量结果是作为代表值的测量值,该代表值利用以规定时间间隔获得的测量值为参数的过滤函数导出,在图中利用带下标的“A”表示。该过滤函数的最简单形式为算术平均或移动平均函数。需要说明的是,获得该测量结果的时机用黑圈表示,在各黑圈之上标注的数字是表示该测量结果的内容的数值。根据该测量结果而利用收获量计算部5计算的收获量利用带下标的“Q”表示。在此,在图中的“Q”周边标注的数字也表示收获量,但是为了方便,使用与测量值相同的数值。该收获量作为低可靠性收获量处理,而作为液晶面板70的显示箱内收获量的显示值(在图中用K表示)利用,还作为表示田地收获量的显示值利用。该显示值在图中用H(数值)表示,该数值为田地的识别号码,并且作为累计用变量使用S。即,H(数值)=S+K。
在液晶面板70显示的箱内收获量为低可靠性收获量,因此为了获得高可靠性收获量,在时刻T12操作收获量测量SW32。由此,联合收割机停车,返回水平姿势,收获设备处于非作业状态。根据该状况下获得的测量结果(在图中用大白圈和A10表示)而计算出的收获量为高可靠性收获量(在图中为Q10)。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更高可靠性的收获量测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卸载装置8的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以稳定地施加重量的方式收纳在保持装置87的承接台上。如果不可靠地收纳,则不能准确地测量谷粒箱9的重量,其结果是,计算的收获量不正确。因此,在操作收获量测量SW32时,输出使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向保持装置87的承接台下降的下降指令。输出该下降指令后经过规定时间后的测量结果用于高可靠性收获量的计算。
在谷粒箱9处于装满状态的时刻T13进行卸载作业。在卸载作业时,联合收割机停车,返回水平姿势,收获设备处于非作业状态,因此在该时刻,通过测量储存在谷粒箱9内的谷粒,能够获得高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测量结果A20。进而,根据测量结果A20计算高可靠性收获量Q20。并且,将Q20代入累计用的变量即S。之后,在再次开始收获作业并获得低可靠性收获量Q21时,Q21作为箱内收获量显示,并且通过与累计用变量S的值即Q20相加,而作为H(1)的值即田地收获量显示。
在时刻T14,完成了田地A的收获作业时,进行排出储存在谷粒箱9内的谷粒的最后的卸载作业,而在此之前,进行高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测量。在获得该测量结果(在图中利用大白圈和A30表示)的同时,也计算高可靠性收获量(在图中为Q30)。通过将该最后计算出的高可靠性收获量与在此之前累计的累计值相加,计算该田地A的总收获量。在该图例中,总收获量为H(1)=Q20+…+Q30,作为田地A的总收获量被记录。
联合收割机在时刻T21从田地A移到田地B并再次开始收获作业,执行同样的谷粒测量、收获量计算、收获量显示的控制。
虽然在图8和图9的说明中并未涉及,在卸载作业后谷粒箱9内产生谷粒余量的情况下,该余量会成为下次收获量测量的误差。为了避免该误差,控制单元100具有根据测量结果检测出谷粒箱9存在余量,并对此进行通知并发出催促排出余量的警告的功能。并且,与警告无关地,作为未排出余量时的例外处理,设置有累计部53,该累计部53具有计算所推算的余量,并在计算田地收获量时根据该推算余量进行修正的功能。
为了计算田地收获量,需要在卸载作业之前进行收获量计算,因此为了进行收获量计算,操作收获量测量SW32的操作被加入到卸载操作顺序中。但是,通过操作收获量测量SW32,在完全出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之后进行收获量计算也会让一些驾驶员感到繁琐。因此,也可以配备有简单模式,在简单模式下,省略如上所述的收获量测量SW32的操作而仅通过卸载作业的操作,在谷粒排出前自动进行收获量测量。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谷粒箱9的重量测量采用使一端侧为摆动支点、另一端侧为悬空结构,并在该悬空结构的下端部与机体框架10之间配置测力传感器20的结构,也可以代替上述结构,采用利用多个支承点相对于机体框架10支承谷粒箱9,并在该支承点配置测力传感器20的结构。
(2)并且,作为用于计算储存在谷粒箱9内的谷粒的收获量的测量器2,除了以包括谷粒箱9在内的方式来测量其重量以外,也可以采用直接测量谷粒重量或者测量容积那样的测量器。
(3)图7所示的功能部的区分为一例,可以任意合并各自的功能部或任意分割各功能部。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控制功能可以是任意结构,另外,这些功能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件或者这两者来实现。
(4)图10、图11表示为了计算收获量,使用测力传感器20来测量谷粒箱9的重量的结构的其他实施方式。图10是在谷粒箱9从维护位置向作业位置转变途中的测力传感器20附近的立体图。图11是在谷粒箱9返回作业位置时的测力传感器20附近的剖视图。在该其他实施方式中,测力传感器20也安装在机体框架10上。引导谷粒箱9的下部朝向测力传感器20的重量检测部20a的承接引导片121配置成覆盖测力传感器20。随着谷粒箱9从维护位置向作业位置旋转,承接引导片121承接支承谷粒箱9的下端,并且将谷粒箱9引导至测力传感器20的重量检测部20a的上方,在此,利用测力传感器20进行谷粒箱9的重量计测。在承接引导片121上形成有倾斜面,从而随着谷粒箱9从维护位置向作业位置旋转,抬起并引导谷粒箱9。从该倾斜面起还延伸有平坦面,位于该平坦面前端的前端部形成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
承接引导片121具有裙部,利用枢轴销能够绕沿机体前后方向延伸的机体前后轴心P4摆动地枢轴支承在固定于机体框架10的托架110a上。为了供该枢轴销插通,形成于托架110a的贯通孔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比枢轴销的尺寸大。其结果是,在枢轴销与贯通孔之间形成预留空隙。利用该预留空隙,承接引导片121能够在规定范围内相对于机体前后轴心P4进行上下位置位移。即,承接引导片121在荷重承接状态与退避状态之间自由切换,其中,在荷重承接状态下,承接引导片21位于从上方覆盖测力传感器20的重量检测部20a的位置;在退避状态下,承接引导片21向上方外侧退避,以使测力传感器20的上方开放。并且,利用该结构,在使测力传感器20的上方开放时,不需要承接引导片121的装卸作业也能够进行测力传感器20的装卸。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形成为朝下的圆筒状帽部件20A从上方覆盖测力传感器20的重量检测部20a。因此,在谷粒箱9的作业位置,帽部件20A的上表面与承接引导片121的下表面抵接,帽部件20A的下表面从上方与重量检测部20a的受压面抵接。即,谷粒箱9前侧的荷重经由承接引导片121和帽部件20A被测力传感器20承接。
接下来,说明在作业位置,用于使谷粒箱9前侧的荷重施加在承接引导片121上的结构。在谷粒箱9的下部安装有角状的支承台123,在该支承台123的垂直壁123a上经由横向支承轴22a旋转自如地支承有辊22。辊22的下端位于比支承台123的水平壁123b的下表面更靠近下方的位置,以使得辊22被承接引导片121抵接引导。因此,在辊22被承接引导片121引导的状态下,支承台123的水平壁123b不与承接引导片121接触,通过使辊22从承接引导片121的前端部脱离,才开始使支承台123的水平壁123b与承接引导片121的平坦面面接触。为了使该面接触可靠,支承台123经由调节机构能够调节高度地安装在谷粒箱9上。如图11所示,调节机构例如使用固定螺栓与调整螺合的组合而能够简单构成,其中固定螺栓使用长孔将支承台123固定在谷粒箱9上,调整螺栓的上端推碰到谷粒箱9的下表面。
并且,在谷粒箱9的下部设置有与支承台123邻接的辅助引导体190。辅助引导体190是安装在支承部件97的前表面的橇状部件,具有辅助辊191。在谷粒箱9从维护位置移动到作业位置时,辅助辊191沿着设置在机体框架10上的倾斜台111的倾斜面滚动。辅助引导体190和倾斜台111设置为在辊22穿过承接引导片121时,辅助辊191也具有与倾斜台111分开的相互位置关系。即,在谷粒箱9的作业位置,辊22与辅助辊191中的任一个处于悬在半空的状态,在支承台123的水平壁123b的下表面与承接引导片121的平坦面面接触的稳定状态下,谷粒箱9的重量利用测力传感器20测量。
【第二实施方式】
在说明本发明的收获机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前,使用图12说明带有本发明特征的收获量测量与收获量显示的基本原理。图12所示意表示的收获机为收获米、麦、玉米等农作物的收获机,搭载有收获物箱9’。在收获作业中,将在田地上行驶的同时被收获的收获物连续储存在收获物箱9’中。收获机具有用于测量储存在收获物箱9’内的收获物的量(以下也称为收获量)的测量器2’。测量器2’的种类及其测量方法在本发明中不作特别限定。但是,优选测量包括收获物在内的收获物箱9’的重量,并从该重量中减去收获物箱9’的重量而计算出储存在收获物箱9’内的收获物的重量,并根据该计算出的重量来计算收获量的测量方法。收获量计算部5’具有基于从测量器2’输出的测量结果来计算收获量的功能。
并且,配置有状态检测器组3’,状态检测器组3’包括检测收获机的驾驶状态的各种状态检测器。该收获机具有测量状况判断部60’,测量状况判断部60’根据该状态检测器组3’的检测结果,判断测量器2’的测量环境处于测量可靠性高的高可靠性测量状况还是测量可靠性低的低可靠性测量状况。高可靠性测量状况通过形成:收获机停止状态、维持水平姿势的状态、对收获物箱9’不施加不平衡荷重的状态等来获得,相反地,如果未形成这种状态,则处于低可靠性测量状况。因此,状态检测器组3’包括检测收获机的停止状态、收获机的水平姿势、向收获作业用设备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状态、收获作业用设备的非作业状态、收获物排出用设备的状态等的传感器、开关等。
在收获机到达成为收获对象的田地而开始与行驶同时进行的收获作业时,以规定测量周期输出的来自测量器2’的测量结果依次输入收获量计算部5’。利用测量状况判断部60’判断各测量结果是高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测量结果还是低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测量结果,因此该检测结果与各测量结果有关系。在图12的图例中,在高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判断结果标注识别符号“A”,在低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判断结果标注“B”。
收获量计算部5’基于所接收的测量结果来计算收获量,此时,与对应测量结果有关系的判断结果直接用于所计算的收获量。即,根据高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测量结果计算出的收获量成为高可靠性收获量,被标注“A”,根据低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测量结果计算出的收获量成为低可靠性收获量,被标注“B”。
由收获量计算部5’计算出的各收获量与该收获量是高可靠性收获量还是低可靠性收获量无关,都被输送到显示部7’。显示部7’使用液晶面板70’等显示器以能够使驾驶员把握的方式显示所接收的收获量。该显示方式可以是模拟(图表)显示或者数字(数值)显示中的任一方式,在测量周期短,所显示的收获量的更新间隔短的情况下,层级条形图或面积比例图那样的模拟显示比较易懂。
为了满足以能够区别高可靠性收获量与低可靠性收获量的方式来显示的要求,可以以不同的区域显示高可靠性收获量与低可靠性收获量。或者可以变换高可靠性收获量与低可靠性收获量的显示颜色,也可以将能够识别它们的识别符(符号或图解)附在各自的收获量显示上。在不区别高可靠性收获量与低可靠性收获量来进行显示的情况下,可以在同一显示部位并且以同一显示方式显示高可靠性收获量与可靠性收获量。
在该实施方式中,与要显示的收获量是高可靠性收获量还是基于低可靠性收获量无关,显示部7’都显示其收获量。由此,在伴随横向摇摆的行驶等中,即使不处于能够获得高可靠性收获量那样的测量环境中,可靠性虽低,也能够依次显示该时刻的收获量,因此驾驶员能够实时把握储存在收获物箱9’内的收获物的大致的量(收获量)。另外,在由于某种原因使收获机停车,而达到适合用于测量收获物箱9’的稳定状态时,因为能够进行高可靠性收获量的显示,所以通过该收获量显示,驾驶员能够把握与实际的收获量近似的收获量。
并且,在该收获机上设置有收获量测量开关(后文也记为收获量测量SW)32,收获量测量SW32用于控制收获机的各设备,以使得高可靠性测量状况强制出现。通过对该收获量测量SW32进行开启(ON)操作,驾驶员能够使高可靠性收获量显示在显示部7’上。即,在对收获量测量SW32进行开启(ON)操作时,生成高可靠性测量条件出现指令即收获量测量指令。与该收获量测量指令(高可靠性测量条件出现指令)响应地,执行收获机车体停车、收获机车体向水平姿势的转变、传递给收获作业用设备的动力的切断、收获作业用设备向非作业位置的复位、卸载作业用设备在收纳位置的固定等动作中预先设定的动作。因为由于该收获量测量指令而计算出的收获量能够与基于高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测量结果的收获量相关联,所以在图12的图例中,在该收获量上也标注有表明其为高可靠性收获量的识别符号“Z”。如果使响应该收获量测量指令而出现的测量环境比作为测量状况判断部60’的判断条件的测量环境更严格,则通过对收获量测量SW32进行开启(ON)操作,就能够计算出最高可靠性的收获量。
接下来,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收获机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图13是收获机的一例即联合收割机的侧视图,图14是俯视图。该联合收割机为自脱型联合收割机,构成机体的机体框架10’由左右一对履带行驶装置11’对地支承。在机体前部配置有割取部12’,其割取作为收获对象的直立谷秆并且将该割取谷秆向机体后方搬送,在割取部12’的后方配置有具有操作台13’的操纵部14’、还配置有对割取谷秆进行脱粒、清选的脱粒装置15’、储存由脱粒装置15’清选回收的谷粒的谷粒箱(收获物箱的一种)9’、从谷粒箱9’排出谷粒的卸载装置8’、处理秸秆的秸秆处理装置16’等。在操作台13’上安装有操纵杆及变速杆,并且安装有液晶面板70’,液晶面板70’是用于显示各种信息的控制模块即显示部7’的结构部件。
脱粒装置15’对从割取部12’搬送的割取谷秆的穗稍侧进行脱粒处理,并通过利用设置在脱粒装置15’内部的清选机构(未图示)的清选作用,清选为单粒化的谷粒和秆屑等尘埃,并将单粒化的谷粒作为收获物搬送至谷粒箱9’。经过脱粒处理后的秸秆由秸秆处理装置16’进行切碎处理。
由图13、图14可知,该联合收割机配置有用于从脱粒装置15’向谷粒箱9’送入谷粒的谷粒搬送机构。该谷粒搬送装置由设置在脱粒装置15’底部的一次处理物回收绞龙17a’和绞龙输送式扬谷装置17b’构成。利用一次处理物回收绞龙17a’被横向输送的谷粒利用扬谷装置17b’向上方搬送,经由形成在谷粒箱9’上部的投入口被送入谷粒箱9’内。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省略图示,在扬谷装置17b’的上端区域设置有使谷粒吹向谷粒箱9’内的回转叶片,以使得谷粒在谷粒箱9’内以尽可能均匀的水平分布状态储存。
卸载装置8’具有设置在谷粒箱9’底部的底部绞龙81’、设置在谷粒箱9’的机体后部侧的纵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2’、沿着脱粒装置15’的上方延伸的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储存在谷粒箱9’内的谷粒从底部绞龙81’经过纵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2’输送到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并从设置在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前端的排出口84’排出到外部。纵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2’构成为能够通过电动马达85’的工作绕纵轴心P2’转动操作,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构成为能够利用液压缸86’绕基端部的水平轴心P1’上下摆动操作。由此,能够将横向输送蛟龙输送装置83’的排出口84’定位在能够将谷粒排出到机体外的搬运用卡车等的位置。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几乎水平,在俯视时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的整体收纳在收获机的外形内的位置姿势为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的原始位置(卸载装置8’的原始位置),在该原始位置,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利用保持装置87’从下方被稳定地保持固定。
如图15所示,谷粒箱9’底部的左底壁91’与右底壁92’以形成朝向下方的楔形形状的方式相互倾斜,在其尖端区域配置有底部绞龙81’。与左底壁91’和右底壁92’各自的上端连接的左侧壁93”和右侧壁94”几乎直立。左侧壁93’的上端与右侧壁94’的上端利用顶壁95’连结。利用这种谷粒箱9’的结构,投入谷粒箱9’内的谷粒向底部绞龙81’流下。
虽未具体图示,在谷粒箱9’的后端部设置有筒状的摆动支轴部90’(参照图13)。该摆动支轴部90’的摆动轴心与纵轴心P2’一致,如图14的虚线所示,谷粒箱9’能够绕纵轴心P2’向外侧水平摆动。即,谷粒箱9’能够在作业位置与维护位置之间变更位置,其中,在作业位置上,能够从扬谷装置17b’接收谷粒,在维护位置上,谷粒箱9’向横向外侧伸出,前部侧与脱粒装置15’分开而使操纵部14’的后方和脱粒装置15’的右侧方开放。
为了求得田地的收获量,在该联合收割机上设置有构成测量器2’的测力传感器20’,测量器2’将储存在谷粒箱9’内的谷粒重量作为测量结果输出。该测力传感器20’被设置成支承在机体框架10’上,从而能够承接位于作业位置的谷粒箱9’的荷重并计测重量。谷粒箱9’具有承接引导体21’,随着谷粒箱9’从维护位置向作业位置转动,承接引导体21’承接支承谷粒箱9’的下端支承部并将谷粒箱9’引导至利用测力传感器20’能够计测重量的重量计测位置Z(参照图16)。
如图15和图16所示,被承接引导体21’引导的谷粒箱9’的下端支承部由辊22’构成,该辊22’被支承为能够绕水平轴心旋转,并且能够在承接引导体21’上滚动。该辊22’相对于安装在谷粒箱9’的前侧下部的支承部件97’,以比该支承部件97’的下端部更向下方突出的状态利用横向支承轴22a’转动自如地被支承。另外,该辊22’在谷粒箱9’位于作业位置时,在谷粒箱9’的机体前后方向视图中,在谷粒箱9’的左右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以位于下方的状态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5所示,支承部件97’固定在谷粒箱9’的前侧壁96’的下端部。
承接引导体21’被设置为在荷重承接状态与退避状态之间切换自如,其中在荷重承接状态下,承接引导体21’从上方载置在设置于测力传感器20’上部的重量检测部20a’上,在退避状态下,承接引导体21’向外侧退避以使测力传感器20’的上方开放。即,如图16和图17所示,承接引导体21’经由托架10a’固定在机体框架10’上。承接引导体21’的基端部利用托架10a’被支承为绕机体前后轴心P4’旋转自如。
在承接引导体21’切换为荷重承接状态时,如图16的实线所示,承接引导体21’的引导载置面21a’处于比基端部更靠近机体内侧位置的状态;在承接引导体21’切换为退避状态时,如图16的假想线所示,引导载置面21a’位于比基端部更靠近机体外侧的位置。
如图16所示,在切换到荷重承接状态的状态下,引导载置面21a’以倾斜角较缓的倾斜状态形成为倾斜姿势,从而使随着谷粒箱9’从维护位置向作业位置转动而被引导转动的辊22’向上方位移。
测力传感器20’被安装在机体框架10’上,位于切换至荷重承接状态的承接引导体21’的下方侧,利用重量检测部20a’承接承接引导体21’,并且在机体框架10’上载置支承有测力传感器20’的主体部20b’。
如上所述,处于作业位置的谷粒箱9’的机体前部侧的荷重经由承接引导体21’被测力传感器20’承接,因此能够利用测力传感器20’测量储存在谷粒箱9’内的谷粒的重量。需要说明的是,在使谷粒箱9’摆动自如地支承在机体框架10’上的摆动支轴部90’上形成有预留空隙(未图示),以使得谷粒箱9’的前端侧能够在上下方向稍微掀动,从而能够利用该预留空隙来使用测力传感器20’承接谷粒箱9’的荷重,能够测量储存谷粒的重量。
在联合收割机的机体倾斜时,测力传感器20’的测量结果(测量值)有可能因此而产生误差,但是由于机体倾斜而导致的计测误差能够被修正。这是因为使用了来自未图示的检测机体的左右倾斜角的左右倾斜角传感器及检测前后倾斜角的前后倾斜角传感器的检测值以及预先通过实验求得的修正用的演算式对测力传感器20’的测量结果进行了修正。随着割取作业的进行而逐次变化的谷粒箱9’内的谷粒的储存量(收获量)使用测力传感器20’测量,基于该测量结果而计算出的收获量按照以下具体叙述的方法显示于液晶面板70’。
图18表示以测量显示收获量(收获量)的控制系统的控制单元100’为中心的功能。在该控制系统中,利用了在图12中说明的收获量测量和收获量显示的原理。作为该控制核心的控制单元100’被输入测力传感器20’的测量结果、来自操作输入装置30’的操作输入数据、来自状态检测器组3’的检测结果。状态检测器组3’是检测构成联合收割机的设备的状态的传感器、开关(简称为SW)等的总称。状态检测器组3’例如包括:检测联合收割机的停车的速度检测器、检测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的车体的水平控制机构向原始位置即水平姿势的转变的检测器、检测控制向割取部12’、脱粒装置15’传递动力的离合器的状态的检测器、检测利用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的保持装置87’被保持固定的状态即卸载装置8’的原始位置(卸载装置8’的收纳位置)的检测器等。操作输入装置30’是为了向控制系统输入控制指令而被驾驶员(操作者)操作的装置,包括作业开始SW31、收获量测量SW32等。
在到达收获作业对象的田地时,在确定该田地之后操作作业开始SW31时,发出触发收获作业的初始设定处理等的指令。该初始设定处理也包括控制单元100’所使用的各种变量及控制参数的重置、应存储数据(以田地为单位的收获量等)的存储和传送等。在收获作业中或者收获作业完成时,通过操作收获量测量SW32,驱动各种工作设备而使高可靠性测量状况出现,并且发出执行出现的高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收获量测量的指令。需要说明的是,该操作输入装置30’能够通过安装在操作台13’上的触摸面板统一构筑。
在控制单元100’中构筑有收获量计算部5’、测量状况判断部60’、显示数据生成部71’。测量状况判断部60’基于来自状态检测器组3’的检测结果,判断测力传感器20’的测量环境是测量可靠性高的高可靠性测量状况还是测量可靠性低的低可靠性测量状况,并输出其判断结果。收获量计算部5’根据高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测力传感器20’的测量结果计算作为高可靠性收获量的收获量,基于低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测力传感器20’的测量结果计算作为低可靠性收获量的收获量。
收获量计算部5’包括第一计算部51’、第二计算部52’、累计部53’。第一计算部51’根据测力传感器20’的测量结果计算收获量,此时计算出的收获量基于测量状况判断部60’的判断结果区分为低可靠性收获量和高可靠性收获量。第二计算部52’将由第一计算部51’计算出的高可靠性收获量区分为非累计用收获量和累计用收获量。在一块田地进行的收获作业中,在收获的谷粒是谷粒箱9’容量的多倍的情况下,为了计算该田地的收获量,在每次卸载谷粒箱9’(谷粒排出)时,必须测量在此之前所储存的谷粒,并累积根据该测量结果计算的收获量。该累计所使用的高可靠性收获量为累计用收获量,而在除此以外的与卸载作业无关的时刻获得的高可靠性收获量为非累计用收获量。第二计算部52’能够利用来自测量状况判断部60’的判断结果确定所接收的高可靠性收获量是否是基于伴随卸载作业所进行的测量结果而得到的。累计用收获量传送至累计部53’,为了计算以田地为单位的收获量而作为田地累计值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根据需要,累计到截止到上一次的累计用收获量。非累计用收获量表示在该时刻储存在谷粒箱9’中的高可靠性的收获物量,因此能够作为高可靠性的当前箱内收获量用于显示。累计部53’累计依次接收的累计用收获量,作为以田地为单位的累计收获量输出。一块田地收获作业完成后的田地累计值的合计为田地总收获量,与田地ID相关联地被记录。在收获作业之前的阶段,田地累计值的合计为到该时刻为止获得的田地收获量,加上在此之后计算的高可靠性收获量即非累计用收获量或低可靠性收获量,作为田地当前收获量用于显示。
显示数据生成部71’与液晶面板70’一起构成显示部7’。显示数据生成部71’基于从收获量计算部5’接收的各收获量,生成表示储存在谷粒箱9’内的谷粒的量的箱内当前收获量显示数据、表示以田地为单位的当前收获量或者田地总收获量的田地收获量显示数据。如图14所例示,在液晶面板70’中,根据驾驶员的选择,显示箱内当前收获量、以田地为单位的当前收获量、田地总收获量,并且显示利用未图示的食味测量器计算的收获谷粒的平均蛋白、平均水分等。需要说明的是,以田地为单位的当前收获量及田地总收获量以数值进行显示,但是为了容易理解箱内当前收获量占谷粒箱9’整个容积的比例,利用累积条形图之类的层级显示来进行显示。
使用图19、图20说明上述控制系统的测量、计算、显示的时序流程的一例。图19表示田地A从作业开始到首次卸载作业为止的流程,图20表示田地A经过进一步的卸载作业(通常为多次卸载作业),计算总收获量并进行到下一块田地B的流程。
首先,在时刻T11’,确认待进行收获作业的田地A,操作作业开始SW31并设定作业条件等,从而开始收获作业。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业开始SW31兼用作显示切换SW,显示切换SW用于切换液晶面板70’的画面显示,通过长按该显示切换SW,使作为作业开始SW31的功能起动。另外,为了使田地确认作业简单化,基于作业开始SW31的操作,在液晶面板70’显示田地的地图。通过从该显示画面触摸符合条件的田地,显示该田地的属性数据,从而能够准确无误地确认成为作业对象的田地。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操作作业开始SW31,执行包括各种缓冲器、临时存储器的初始化(重置)的初始化处理。此时,为了使驾驶员能够目视确认该初始化的结果,显示如图14所例示的液晶面板70’的各种显示值为“0”或者初始值的样子。
通过利用收获行驶中测力传感器20’以规定测量周期进行的重量测量,输出测量值。在图19中,该测量值利用带下标的“a”表示,下标是表示时间序列的序数。之后出现的下标也是表示时间序列的序数。测量时机用白圈表示,标注在各白圈之上的数字为表示测量值的示意数值。用于收获量计算部5’的计算处理的测量结果是作为代表值的测量值,该代表值利用以规定时间间隔获得的测量值为参数的过滤函数导出,在图中利用带下标的“A”表示。该过滤函数的最简单形式为算术平均或移动平均函数。需要说明的是,获得该测量结果的时机用黑圈表示,在各黑圈之上标注的数字是表示该测量结果的内容的数值。根据该测量结果而利用收获量计算部5’计算的收获量利用带下标的“Q”表示。在此,在图中的“Q”周边标注的数字也表示收获量,但是为了方便,使用与测量值相同的数值。该收获量作为低可靠性收获量处理,而作为液晶面板70’的显示箱内收获量的显示值(在图中用K表示)利用,还作为表示田地收获量的显示值利用。该显示值在图中用H(数值)表示,该数值为田地的识别号码,并且作为累计用变量使用S。即,H(数值)=S+K。
在液晶面板70’显示的箱内收获量为低可靠性收获量,因此为了获得高可靠性收获量,在时刻T12’操作收获量测量SW32。由此,联合收割机停车,返回水平姿势,收获设备处于非作业状态。根据该状况下获得的测量结果(在图中用大白圈和A10表示)而计算出的收获量为高可靠性收获量(在图中为Q10)。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更高可靠性的收获量测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卸载装置8’的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以稳定地施加重量的方式收纳在保持装置87’的承接台上。如果不可靠地收纳,则不能准确地测量谷粒箱9’的重量,其结果是,计算的收获量不正确。因此,在操作收获量测量SW32时,输出使横向输送绞龙输送装置83’向保持装置87’的承接台下降的下降指令。输出该下降指令后经过规定时间后的测量结果用于高可靠性收获量的计算。
在谷粒箱9’处于装满状态的时刻T13’进行卸载作业。在卸载作业时,联合收割机停车,返回水平姿势,收获设备处于非作业状态,因此在该时刻,通过测量储存在谷粒箱9’内的谷粒,能够获得高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测量结果A20。进而,根据测量结果A20计算高可靠性收获量Q20。并且,将Q20代入累计用的变量即S。之后,在再次开始收获作业并获得低可靠性收获量Q21时,Q21作为箱内收获量显示,并且通过与累计用变量S的值即Q20相加,而作为H(1)的值即田地收获量显示。
在时刻T14’,完成了田地A的收获作业时,进行排出储存在谷粒箱9’内的谷粒的最后的卸载作业,而在此之前,进行高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测量。在获得该测量结果(在图中利用大白圈和A30表示)的同时,也计算高可靠性收获量(在图中为Q30)。通过将该最后计算出的高可靠性收获量与在此之前累计的累计值相加,计算该田地A的总收获量。在该图例中,总收获量为H(1)=Q20+…+Q30,作为田地A的总收获量被记录。
联合收割机在时刻T21’从田地A移到田地B并再次开始收获作业,执行同样的谷粒测量、收获量计算、收获量显示的控制。
虽然在图19和图20的说明中并未涉及,在卸载作业后谷粒箱9’内产生谷粒余量的情况下,该余量会成为下次收获量测量的误差。为了避免该误差,控制单元100’具有根据测量结果检测出谷粒箱9’存在余量,并对此进行通知并发出催促排出余量的警告的功能。并且,与警告无关地,作为未排出余量时的例外处理,设置有累计部53’,该累计部53’具有计算所推算的余量,并在计算田地收获量时根据该推算余量进行修正的功能。
为了计算田地收获量,需要在卸载作业之前进行收获量计算,因此为了进行收获量计算,操作收获量测量SW32的操作被加入到卸载操作顺序中。但是,通过操作收获量测量SW32,在完全呈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之后进行收获量计算也会让一些驾驶员感到繁琐。因此,也可以配备有简单模式,在简单模式下,省略如上所述的收获量测量SW32的操作而仅通过卸载作业的操作,在谷粒排出前自动进行收获量测量。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谷粒箱9’的重量测量采用使一端侧为摆动支点、另一端侧为悬空结构,并在该悬空结构的下端部与机体框架10’之间配置测力传感器20’的结构,也可以代替上述结构,采用利用多个支承点相对于机体框架10’支承谷粒箱9’,并在该支承点配置测力传感器20’的结构。
(2)并且,作为用于计算储存在谷粒箱9’内的谷粒的收获量的测量器2’,除了以包括谷粒箱9’在内的方式来测量其重量以外,也可以采用直接测量谷粒的重量或者测量容积那样的测量器。
(3)图18所示的功能部的区分为一例,可以任意合并各自的功能部或任意分割各功能部。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控制功能可以是任意结构,另外,这些功能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件或者这两者来实现。
(4)图21、图22表示为了计算收获量,使用测力传感器20’来测量谷粒箱9’的重量的结构的其他实施方式。图21是在谷粒箱9’从维护位置向作业位置转变途中的测力传感器20’附近的立体图。图22是在谷粒箱9’返回作业位置时的测力传感器20’附近的剖视图。在该其他实施方式中,测力传感器20’也安装在机体框架10’上。引导谷粒箱9’的下部朝向测力传感器20’的重量检测部20a’的承接引导片121’配置成覆盖测力传感器20’。随着谷粒箱9’从维护位置向作业位置旋转,承接引导片121’承接支承谷粒箱9’的下端,并且将谷粒箱9’引导至测力传感器20’的重量检测部20a’的上方,在此,利用测力传感器20’进行谷粒箱9’的重量计测。在承接引导片121’上形成有倾斜面,从而随着谷粒箱9’从维护位置向作业位置旋转,抬起并引导谷粒箱9’。从该倾斜面起还延伸有平坦面,位于该平坦面前端的前端部形成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
承接引导片121’具有裙部,利用枢轴销能够绕沿机体前后方向延伸的机体前后轴心P4’摆动地枢轴支承在固定于机体框架10’的托架110a’上。为了供该枢轴销插通,形成于托架110a’的贯通孔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比枢轴销的尺寸大。其结果是,在枢轴销与贯通孔之间形成预留空隙。利用该预留空隙,承接引导片121’能够在规定范围内相对于机体前后轴心P4’进行上下位置位移。即,承接引导片121’在荷重承接状态与退避状态之间自由切换,其中,在荷重承接状态下,承接引导片21’位于从上方覆盖测力传感器20’的重量检测部20a’的位置;在退避状态下,承接引导片21’向上方外侧退避,以使测力传感器20’的上方开放。并且,利用该结构,在使测力传感器20’的上方开放时,不需要承接引导片121’的装卸作业也能够进行测力传感器20’的装卸。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22所示,形成为朝下的圆筒状帽部件20A’从上方覆盖测力传感器20’的重量检测部20a’。因此,在谷粒箱9’的作业位置,帽部件20A’的上表面与承接引导片121’的下表面抵接,帽部件20A的下表面从上方与重量检测部20a’的受压面抵接。即,谷粒箱9’前侧的荷重经由承接引导片121’和帽部件20A’被测力传感器20’承接。
接下来,说明在作业位置,用于使谷粒箱9’前侧的荷重施加在承接引导片121’上的结构。在谷粒箱9’的下部安装有角状的支承台123’,在该支承台123’的垂直壁123a’上经由横向支承轴22a’旋转自如地支承有辊22’。辊22’的下端位于比支承台123’的水平壁123b’的下表面更靠近下方的位置,以使得辊22’被承接引导片121’抵接引导。因此,在辊22’被承接引导片121’引导的状态下,支承台123’的水平壁123b’不与承接引导片121’接触,通过使辊22’从承接引导片121’的前端部脱离,才开始使支承台123’的水平壁123b’与承接引导片121’的平坦面面接触。为了使该面接触可靠,支承台123’经由调节机构能够调节高度地安装在谷粒箱9’上。如图22所示,调节机构例如使用固定螺栓与调整螺合的组合而能够简单构成,其中固定螺栓使用长孔将支承台123’固定在谷粒箱9’上,调整螺栓的上端推碰到谷粒箱9’的下表面。
并且,在谷粒箱9’的下部设置有与支承台123’邻接的辅助引导体190’。辅助引导体190’是安装在支承部件97’的前表面的橇状部件,具有辅助辊191’。在谷粒箱9’从维护位置移动到作业位置时,辅助辊191’沿着设置在机体框架10’上的倾斜台111’的倾斜面滚动。辅助引导体190’和倾斜台111’设置为在辊22’穿过承接引导片121’时,辅助辊191’也具有与倾斜台111’分开的相互位置关系。即,在谷粒箱9’的作业位置,辊22’与辅助辊191’中的任一个处于悬在半空的状态,在支承台123’的水平壁123b’的下表面与承接引导片121’的平坦面面接触的稳定状态下,谷粒箱9’的重量利用测力传感器20’测量。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除了上述联合收割机以外,还能够适用于玉米收获机及其它农作物收获机。
Claims (20)
1.一种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收获物箱(9),其暂时储存在田地上行驶的同时收获的收获物;
测量器(2),其用于测量储存在所述收获物箱(9)内的收获物的量;
测量状况判断部(60),其判断所述测量器(2)的测量环境是测量可靠性高的高可靠性测量状况还是测量可靠性低的低可靠性测量状况;
收获量计算部(5),其将根据所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下的所述测量器的测量结果计算出的收获量作为高可靠性收获量,并且基于所述高可靠性收获量计算所述田地的累计收获量;
显示部(7),其显示当前收获量和所述累计收获量,所述当前收获量是根据所述测量器(2)的测量结果计算出的所述收获物箱(9)的储存收获物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累计收获量是通过累计每次卸载作业时计算的高可靠性收获量而算出的,所述卸载作业是从所述收获物箱(9)排出收获物的作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累计收获量基于在各田地的收获作业开始时由操作者输入的作业开始指令被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开始指令包括成为收获作业对象的田地的识别数据,由所述收获量计算部(5)计算出的每个田地的最终累计收获量即总收获量与所述识别数据相关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状况判断部(60)通过检测停车状态,判断所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所述停车状态用于进行从所述收获物箱(9)排出收获物的卸载作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状况判断部(60)通过实现收获机车体的停车、收获机车体向水平姿势的转变,传递给收获作业用设备的动力的切断、收获作业用设备向非作业位置的复位、卸载作业用设备在收纳位置的固定中的任一个或者全部来判断所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获机被控制为通过响应由操作者输入的收获量测量指令而使所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出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通过响应所述收获量测量指令,实现工作装置的停止、收获机车体向水平姿势的转变,传递给收获作业用设备的动力的切断、收获作业用设备向非作业位置的复位、卸载作业用设备的固定中的任一个或者全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收获物箱(9)排出收获物的卸载作业完成时,测量储存在所述收获物箱(9)内的收获物的量作为箱内的余量,并利用测量的余量修正所述收获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获物箱(9)是储存谷粒的谷粒箱(9),所述测量器(2)是测量施加在谷粒箱上的荷重的荷重测量器(20)。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状况判断部(60)通过检测停车状态,判断所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所述停车状态用于进行从所述收获物箱(9)排出收获物的卸载作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状况判断部(60)通过实现收获机车体的停车、收获机车体向水平姿势的转变,传递给收获作业用设备的动力的切断、收获作业用设备向非作业位置的复位、卸载作业用设备在收纳位置上的固定中的任一个或者全部来判断所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收获物箱(9)排出收获物的卸载作业完成时,测量储存在所述收获物箱(9)内的收获物的量作为箱内的余量,并利用测量的余量修正所述收获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获物箱(9)是储存谷粒的谷粒箱(9),所述测量器(2)是测量施加在谷粒箱上的荷重的荷重测量器(20)。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获机被控制为通过响应由操作者输入的收获量测量指令而使所述高可靠性测量状况出现。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通过响应所述收获量测量指令,实现工作装置的停止、收获机车体向水平姿势的转变,传递给收获作业用设备的动力的切断、收获作业用设备向非作业位置的复位、卸载作业用设备的固定中的任一个或者全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收获物箱(9)排出收获物的卸载作业完成时,测量储存在所述收获物箱(9)内的收获物的量作为箱内的余量,并利用测量的余量修正所述收获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获物箱(9)是储存谷粒的谷粒箱(9),所述测量器(2)是测量施加在谷粒箱上的荷重的荷重测量器(20)。
1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收获物箱(9)排出收获物的卸载作业完成时,测量储存在所述收获物箱(9)内的收获物的量作为箱内的余量,并利用测量的余量修正所述收获量。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获物箱(9)是储存谷粒的谷粒箱(9),所述测量器(2)是测量施加在谷粒箱上的荷重的荷重测量器(2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56163A JP6300591B2 (ja) | 2014-03-19 | 2014-03-19 | 収穫機 |
JP2014056164A JP6300592B2 (ja) | 2014-03-19 | 2014-03-19 | 収穫機 |
JP2014-056164 | 2014-03-19 | ||
JP2014-056163 | 2014-03-1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19971A CN104919971A (zh) | 2015-09-23 |
CN104919971B true CN104919971B (zh) | 2018-10-26 |
Family
ID=54107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74839.9A Active CN104919971B (zh) | 2014-03-19 | 2014-09-17 | 收获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2302684B1 (zh) |
CN (1) | CN10491997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697964B2 (ja) | 2016-06-27 | 2020-05-27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コンバイン |
JP7213614B2 (ja) * | 2017-12-18 | 2023-01-27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コンバイン |
NL2023387B1 (nl) * | 2019-06-26 | 2021-02-01 | Lely Patent Nv | Systeem voor het maaien van gewas, in het bijzonder gras, en werkwijze voor het voeren van dieren met een dergelijk systeem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43804A (zh) * | 2009-12-29 | 2010-06-23 | 江苏大学 | 联合收割机谷粒清选损失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2379188A (zh) * | 2010-08-31 | 2012-03-21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联合收割机喂入量测量方法及喂入量监测装置 |
CN103125204A (zh) * | 2011-12-03 | 2013-06-05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一种联合收割机的谷物质量测量装置与测量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10910B2 (ja) | 1997-02-20 | 2005-10-26 |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 |
JP4004997B2 (ja) * | 2003-06-20 | 2007-11-07 |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 |
JP2006061104A (ja) * | 2004-08-27 | 2006-03-09 | Yanmar Co Ltd | 搬送システム及び収穫装置 |
JP2006081485A (ja) * | 2004-09-17 | 2006-03-30 | Yanmar Co Ltd | コンバイン |
JP5508619B2 (ja) * | 2009-08-12 | 2014-06-04 |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 |
-
2014
- 2014-09-04 KR KR1020140117518A patent/KR102302684B1/ko active Active
- 2014-09-17 CN CN201410474839.9A patent/CN10491997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43804A (zh) * | 2009-12-29 | 2010-06-23 | 江苏大学 | 联合收割机谷粒清选损失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2379188A (zh) * | 2010-08-31 | 2012-03-21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联合收割机喂入量测量方法及喂入量监测装置 |
CN103125204A (zh) * | 2011-12-03 | 2013-06-05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一种联合收割机的谷物质量测量装置与测量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2302684B1 (ko) | 2021-09-15 |
KR20150109242A (ko) | 2015-10-01 |
CN104919971A (zh) | 2015-09-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318141B1 (ko) | 농작 관리 시스템 및 농작물 수확기 | |
KR102174664B1 (ko) | 농작업기, 농작업 관리 방법 및 농작업 관리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 | |
EP3199011B1 (en) | Harvesting machine | |
CN104919971B (zh) | 收获机 | |
US10278329B2 (en) | Grain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mbine | |
WO2019044304A1 (ja) | 収穫作業領域特定装置 | |
JP6300592B2 (ja) | 収穫機 | |
JP6494344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CN109922655B (zh) | 产量分布计算装置以及产量分布计算方法 | |
JP6621490B2 (ja) | 収穫機 | |
JP2018108092A5 (zh) | ||
JP6300591B2 (ja) | 収穫機 | |
CN110773255A (zh) | 谷物收获系统 | |
CN113766827B (zh) | 联合收割机 | |
JP6676136B2 (ja) | 穀粒管理システム | |
JP6456344B2 (ja) | 農作物収穫機及びこの農作物収穫機に組み込まれる携帯通信端末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 |
JP6728256B2 (ja) | 収穫機 | |
JP2011167110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6275010B2 (ja) | 収穫機 | |
JP6449691B2 (ja) | 穀粒管理システム | |
JP6903185B2 (ja) | 穀粒管理システム | |
JP6373147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2018086019A5 (zh) | ||
JP2023087971A (ja) | コンバイ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