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608450B - 内带,制造内带的方法及使用内带的包装容器 - Google Patents

内带,制造内带的方法及使用内带的包装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8450B
CN104608450B CN201510020215.4A CN201510020215A CN104608450B CN 104608450 B CN104608450 B CN 104608450B CN 201510020215 A CN201510020215 A CN 201510020215A CN 104608450 B CN104608450 B CN 1046084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nsity polyethylene
low density
linear low
layer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202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8450A (zh
Inventor
刘小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IG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AIG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AIG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AIG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202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084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08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8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8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84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24All layers being polyme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39/00Containers; Receptacles
    • B32B2439/70Food packaging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包装容器用内带,所述内带的外层,另一外层,中间层及另一中间层均采用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共混物;所述内带可以从下侧可靠地密封在容器顶部形成的开口部,当剥离拉片时,能够容易地、快速地在开口边缘附近断开所述内带;本发明还提供了制造所述内带的方法以及使用所述内带的包装容器。

Description

内带,制造内带的方法及使用内带的包装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容器用内带,还涉及制造内带的方法及使用内带的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用于食品的包装容器具有包装容器主体、设置在容器顶部用于倒出食品的开口部、开口装置例如管口、盖或帽以及拉片或吸管。图2显示了用拉片4密封的包装容器的一个例子。该包装容器1具有主体2和设置在容器顶部用于食品的开口部3。
图1是表示开口部和开口部的周围部分的剖视图。为了密封开口部3,开口部3被拉片4覆盖,并从拉片4上方沿着开口部3的外周3a密封。此外,开口部3从下面被内带5覆盖,开口部3的外周3a的下表面和拉片4的内表面彼此熔接结合,以便密封。
为了倒出食品,拉起拉片4的未密封部分的片,内带5在开口部的边缘部分附近的部分断开,以撕开拉片4,断开开口部3的密封。在上述过程中,包装容器是否易撕非常重要,即剥离拉片时,内带需被迅速地切断且不留下纤维或小块。
目前使用的内带大多是采用干式层压法层压得到的层压膜。但是,在撕裂过程中,由于各层膜的种类不尽相同,很难在各层膜之间达到粘结力的平衡,再加上内带的受力方向不定,因此很容易造成膜的内层位移(即抗剥离强度差),往往出现内带切断不彻底的问题。这常常导致内带的合格率低,因而需要采用特殊的原料和设备来改善,成本高且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各层膜粘结力均衡,非常易撕且制备合格率高的内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功能极好的内带,该内带是层压体,包括: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制备的外层;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制备的中间层;粘合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隔层;另一粘合剂层;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制备的另一中间层;以及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制备的另一外层,这些层按照上述顺序层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层以及另一外层中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的重量比约为1:5~5:1,优选1:2~2:1,更优选1:1.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层以及另一中间层中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的重量比约为1:5~5:1,优选1:2~2:1,更优选1.5: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粘合剂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通过在乙烯-甲基丙烯酸乙烯系共聚物中用金属离子交联分子制备的含离子键聚合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液态橡胶改性粘合胶,聚氨酯改性粘合胶,弹性微球高强度粘合胶,以及改性纳米粒子粘合胶和通过改性上述任一物质所得的物质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制造内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如下所述的顺序共挤压以下成分: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粘合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粘合剂;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以及
获得内带,所述内带是层压体,包括: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制备的外层;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制备的中间层;粘合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隔层;另一粘合剂层;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制备的另一中间层;以及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制备的另一外层,这些层按照上述顺序层压。上述方法中使用的原料均为常用原料,无特别要求,且各步层压可在基本相同的制备条件下进行,对设备也无特殊要求。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使用上述内带的包装容器。
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更易于理解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开口部和开口部的附近部分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包装容器的一个例子的透视图。
符号说明
1.包装容器
2.包装容器主体
3.开口部
4.拉片
5.内带
3a开口部外周
具体实施方式
参选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公开内容。在以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会提及大量术语,这些术语被定义为具有以下含义。
单数形式包括复数讨论对象,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清楚地指明。
“任选的”或者“任选地”是指其后描述的事项或事件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而且该描述包括事件发生的情形和事件不发生的情形。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近似用语用来修饰数量,表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具体数量,还包括与该数量接近的可接受的而不会导致相关基本功能的改变的修正的部分。相应的,用“大约”、“约”等修饰一个数值,意为本发明不限于该精确数值。在某些例子中,近似用语可能对应于测量数值的仪器的精度。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范围限定可以组合和/或互换,如果没有另外说明这些范围包括其间所含有的所有子范围。
“共混聚合物”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结构不同的均聚物、共聚物或均聚物和共聚物的物理混合物。一般两组分的大分子之间没有共价键的联系。聚合物的混合是吸热过程,是由一种聚合物分散在另一种聚合物中的非均相体系。共混的目的是要制备在某些性能上有所改进的或具有独特性能的聚合物材料。共混聚合物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多相聚合物。早在20世纪初,就有通过共混制得抗冲击的聚苯乙烯的专利报道。共混在工艺上较为简单,组分的选择范围较大,可以方便地制成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所以发展很快。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功能极好的内带,该内带是层压体,包括: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制备的外层;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制备的中间层;粘合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隔层;另一粘合剂层;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制备的另一中间层;以及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制备的另一外层,这些层按照上述顺序层压。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低密度聚乙烯(LDPE)”,是一种塑料材料,它适合热塑性成型。低密度聚乙烯主要用途是作薄膜产品,还用于注塑制品,医疗器具、药品和食品包装材料,吹塑中空成型制品等。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无毒、无味、无臭。它与低密度聚乙烯相比,具有较高的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有强度大、韧性好、刚性大、耐热、耐寒性好等优点,还具有良好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耐冲击强度、耐撕裂强度等性能。并可耐酸、碱、有机溶剂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用于本申请的LDPE的密度为0.910~0.925 g/cm3,优选0.918~0.925 g/cm3,更优选0.924 g/cm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用于本申请的LLDPE的密度为0.910~0.930 g/cm3,优选0.915~0.925 g/cm3,更优选0.918 g/cm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内带中,各层膜的厚度为:外层1~9微米,优选3~7微米,更优选5微米;中间层3~18微米,优选7~16微米,更优选10微米;粘合剂层2~10微米,优选4~9微米,更优选6微米;阻隔层3~12微米,优选4~10微米,更优选8微米;另一中间层3~18微米,优选7~16微米,更优选10微米;另一外层1~9微米,优选3~7微米,更优选5微米。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内带的外层中,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重量比为1:5~5:1,优选1:2~2:1,更优选1:1.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内带的中间层中,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重量比为1:5~5:1,优选1:2~2:1,更优选1.5:1。
如上述的内带具有特殊七层结构、特定阻隔层、密封剂层结构,且外层和中间层的化学组成可变,以调整内带中各层之间的粘结力,因此可以提供本发明的显著技术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来层压如上所述内带的阻挡层和中间层的粘合树脂(粘合剂)是例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通过在乙烯-甲基丙烯酸乙烯系共聚物中用金属离子交联分子制备的含离子键聚合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液态橡胶改性粘合胶,聚氨酯改性粘合胶,弹性微球高强度粘合胶,以及改性纳米粒子粘合胶和通过改性上述任一物质所得的物质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这些粘合树脂具有较多的接枝反应引入的官能团,丰富的官能团能够与毗连基底树脂的中间层相容,增加与中间层的结合力,防止在撕裂过程中造成膜剥离,发生膜残留或拉丝且剥离面的外观差等问题。
优选地,适用于上述条件的粘合树脂(粘合剂)选自酸酐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树脂,弹性微球高强度粘合胶,以及改性纳米粒子粘合胶和通过改性上述任一物质所得的物质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更优选地,所述粘合树脂为改性纳米粒子粘合胶。
优选地,所述改性纳米粒子粘合胶选择具有特定结构的超支化型纳米改性聚氨酯胶粘剂(CPUAD),其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按酸醇摩尔比1:(1.0~1.2)称取三元酸和二元醇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140℃,加入占反应体系总质量2‰的催化剂,在氮气保护条件下搅拌;
所述三元酸的结构如下:
所述二元醇为丙二醇;
(2)当塔顶分馏温度小于80℃时,开始逐渐升温至反应温度210℃时,在氮气保护条件下保温2~3h;
(3)在反应温度210℃下,由低到高逐渐抽真空,至产物酸值小于1mg KOH/g得到合格聚酯;
(4)称取配方所需份数的经真空脱水后的聚酯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80℃;
(5)加入所需份数的经蒸馏脱水的扩链剂,混合均匀;
(6)加入所需份数的异氰酸酯,迅速搅拌,至搅拌困难时,逐渐加入混合溶剂;
(7)加入所需份数催化剂,在60~80℃条件下搅拌1h;
(8)加入所需份数的经干燥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以及硅烷偶联剂,在60~80℃条件下搅拌1h;
(9)加入所需份数的阻聚剂,搅拌10min;
(10)经检验,装入胶管而制得成品。
上述的异氰酸酯为固体芳香族异氰酸酯时,需在60~80℃的热水中熔化后再加入。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涉及一种制造内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如下所述的顺序共挤压以下成分: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粘合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粘合剂;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以及
获得内带,所述内带是层压体,包括: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制备的外层;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制备的中间层;粘合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隔层;另一粘合剂层;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制备的另一中间层;以及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制备的另一外层,这些层按照上述顺序层压。上述方法中使用的原料均为常用原料,无特别要求,且各步层压可在基本相同的工艺条件下进行,对设备也无特殊要求。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还涉及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带的包装容器。
下面参照几个例子详细描述本发明。
[例子1]
制备内带使用的各层分别为: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 g/cm3)重量比为1/5共混物的外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g/cm3)重量比为5/1的中间层、包括粘合剂(Ad)(酸酐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粘合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的阻隔层、包括粘合剂(Ad)(酸酐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另一粘合剂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 g/cm3)重量比为1/5共混物的另一外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g/cm3)重量比为5/1的另一中间层。
加热和熔化如上所述的树脂,熔化的树脂按照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粘合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粘合剂层/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的顺序充入共挤压模具内,并被模制成薄膜。模制而成的多层薄膜具有包括LLDPE(层厚度为5微米)/LDPE(层厚度为10微米)/Ad(层厚度为6微米)/EVOH(层厚度为8微米)/Ad(层厚度为6微米)/LDPE(层厚度为10微米)/ LLDPE(层厚度为5微米)的分层结构。
[例子2]
制备内带使用的各层分别为: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 g/cm3)重量比为1/2共混物的外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g/cm3)重量比为2/1的中间层、包括粘合剂(Ad)(酸酐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粘合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的阻隔层、包括粘合剂(Ad)(酸酐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另一粘合剂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 g/cm3)重量比为1/2共混物的另一外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g/cm3)重量比为2/1的另一中间层。
加热和熔化如上所述的树脂,熔化的树脂按照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粘合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粘合剂层/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的顺序充入共挤压模具内,并被模制成薄膜。模制而成的多层薄膜具有包括LLDPE(层厚度为5微米)/LDPE(层厚度为10微米)/Ad(层厚度为6微米)/EVOH(层厚度为8微米)/Ad(层厚度为6微米)/LDPE(层厚度为10微米)/LLDPE(层厚度为5微米)的分层结构。
[例子3]
制备内带使用的各层分别为: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 g/cm3)重量比为1/1.3共混物的外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g/cm3)重量比为1.5/1的中间层、包括粘合剂(Ad)(酸酐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粘合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的阻隔层、包括粘合剂(Ad)(酸酐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另一粘合剂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 g/cm3)重量比为1/1.3共混物的另一外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g/cm3)重量比为1.5/1的另一中间层。
加热和熔化如上所述的树脂,熔化的树脂按照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粘合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粘合剂层/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的顺序充入共挤压模具内,并被模制成薄膜。模制而成的多层薄膜具有包括LLDPE(层厚度为5微米)/LDPE(层厚度为10微米)/Ad(层厚度为6微米)/EVOH(层厚度为8微米)/Ad(层厚度为6微米)/LDPE(层厚度为10微米)/LLDPE(层厚度为5微米)的分层结构。
[例子4]
制备内带使用的各层分别为: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 g/cm3)重量比为1/1.3共混物的外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g/cm3)重量比为1.5/1的中间层、包括粘合剂(Ad) (弹性微球高强度粘合胶)的粘合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的阻隔层、包括粘合剂(Ad)(弹性微球高强度粘合胶)的另一粘合剂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 g/cm3)重量比为1/1.3共混物的另一外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g/cm3)重量比为1.5/1的另一中间层。
加热和熔化如上所述的树脂,熔化的树脂按照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粘合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粘合剂层/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的顺序充入共挤压模具内,并被模制成薄膜。模制而成的多层薄膜具有包括LLDPE(层厚度为5微米)/LDPE(层厚度为10微米)/Ad(层厚度为6微米)/EVOH(层厚度为8微米)/Ad(层厚度为6微米)/LDPE(层厚度为10微米)/LLDPE(层厚度为5微米)的分层结构。
[例子5]
制备内带使用的各层分别为: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 g/cm3)重量比为1/1.3共混物的外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g/cm3)重量比为1.5/1的中间层、包括粘合剂(Ad)(改性纳米粒子粘合胶)的粘合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的阻隔层、包括粘合剂(Ad)(改性纳米粒子粘合胶)的另一粘合剂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 g/cm3)重量比为1/1.3共混物的另一外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g/cm3)重量比为1.5/1的另一中间层。
加热和熔化如上所述的树脂,熔化的树脂按照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粘合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粘合剂层/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的顺序充入共挤压模具内,并被模制成薄膜。模制而成的多层薄膜具有包括LLDPE(层厚度为5微米)/LDPE(层厚度为10微米)/Ad(层厚度为6微米)/EVOH(层厚度为8微米)/Ad(层厚度为6微米)/LDPE(层厚度为10微米)/LLDPE(层厚度为5微米)的分层结构。
[例子6]
制备内带使用的各层分别为: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 g/cm3)重量比为1/1.3共混物的外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g/cm3)重量比为1.5/1的中间层、包括粘合剂(Ad)( CPUAD)的粘合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的阻隔层、包括粘合剂(Ad)( CPUAD)的另一粘合剂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 g/cm3)重量比为1/1.3共混物的另一外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g/cm3)重量比为1.5/1的另一中间层。
加热和熔化如上所述的树脂,熔化的树脂按照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粘合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粘合剂层/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的顺序充入共挤压模具内,并被模制成薄膜。模制而成的多层薄膜具有包括LLDPE(层厚度为5微米)/LDPE(层厚度为10微米)/Ad(层厚度为6微米)/EVOH(层厚度为8微米)/Ad(层厚度为6微米)/LDPE(层厚度为10微米)/LLDPE(层厚度为5微米)的分层结构。
[对比例1]
制备内带使用的各层分别为: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的外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g/cm3)的中间层、包括粘合剂(Ad)(酸酐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粘合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的阻隔层、包括粘合剂(Ad)(酸酐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另一粘合剂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的另一外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g/cm3)的另一中间层。
加热和熔化如上所述的树脂,熔化的树脂按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粘合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粘合剂层/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顺序充入共挤压模具内,并被模制成薄膜。模制而成的多层薄膜具有包括LLDPE(层厚度为5微米)/LDPE(层厚度为10微米)/Ad(层厚度为6微米)/EVOH(层厚度为8微米)/Ad(层厚度为6微米)/LDPE(层厚度为10微米)/LLDPE(层厚度为5微米)的分层结构。
[对比例2]
制备内带使用的各层分别为: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的外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g/cm3)的中间层、包括粘合剂(Ad)(弹性微球高强度粘合胶)的粘合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的阻隔层、包括粘合剂(Ad)(弹性微球高强度粘合胶)的另一粘合剂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的另一外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g/cm3)的另一中间层。
加热和熔化如上所述的树脂,熔化的树脂按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粘合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粘合剂层/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顺序充入共挤压模具内,并被模制成薄膜。模制而成的多层薄膜具有包括LLDPE(层厚度为5微米)/LDPE(层厚度为10微米)/Ad(层厚度为6微米)/EVOH(层厚度为8微米)/Ad(层厚度为6微米)/LDPE(层厚度为10微米)/LLDPE(层厚度为5微米)的分层结构。
[对比例3]
制备内带使用的各层分别为: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的外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g/cm3)的中间层、包括粘合剂(Ad)(改性纳米粒子粘合胶)的粘合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的阻隔层、包括粘合剂(Ad)(改性纳米粒子粘合胶)的另一粘合剂层、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24 g/cm3)的另一外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2.0,密度0.918g/cm3)的另一中间层。
加热和熔化如上所述的树脂,熔化的树脂按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粘合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粘合剂层/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顺序充入共挤压模具内,并被模制成薄膜。模制而成的多层薄膜具有包括LLDPE(层厚度为5微米)/LDPE(层厚度为10微米)/Ad(层厚度为6微米)/EVOH(层厚度为8微米)/Ad(层厚度为6微米)/LDPE(层厚度为10微米)/LLDPE(层厚度为5微米)的分层结构。
测定方法
根据上述例子中获得的多层薄膜可获得各种型式的内带。使用这些各种型式的内带,沿着外周密封用如图2所示的纸容器的拉片密封的开口部的下表面,从而从下侧密封开口部。当揭开使用上述例子中的内带的纸容器的拉片以拆封开口部时,在视觉上观察内带在开口部的边缘部分附近的部分处怎样断开。当剥离拉片时,内带被迅速地切断,带子不会在开口部的边缘部分附近的区域内延伸,带子也没有一部分留下纤维或小块,则测试合格。相反,若内带在开口部的边缘部分附近的部分延伸,内带断开后,内带的一部分留下纤维和小块,则测试不合格。
每种内带均取100个样品,并测定其中合格样品的数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样品 例子1 例子2 例子3 例子4 例子5 例子6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合格 75 80 90 87 92 98 67 55 69
不合格 25 20 10 13 8 2 33 45 31
测试结果表明,例子1、2、3、4、5和6中制造的内带,提供了较好的合格产品成品率,尤其是例子3、5和6的合格率都达到90%以上。相反,对比例中制造的内带的合格率均不理想。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公开的特征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发明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而且在科技上的进步将形成由于语言表达的不准确的原因而未被目前考虑的可能的等同物或子替换,且这些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被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Claims (6)

1.一种包装容器用内带,包括: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制备的外层;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制备的中间层;粘合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隔层;另一粘合剂层;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制备的另一中间层;以及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制备的另一外层,这些层按照上述顺序层压;
其中所述外层及另一外层中,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重量比为1:1.3;
其中所述中间层及另一中间层中,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重量比为1.5: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用内带,其中所述粘合剂层及另一粘合剂层由粘合剂制成,所述粘合剂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通过在乙烯-甲基丙烯酸乙烯系共聚物中用金属离子交联分子制备的含离子键聚合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橡胶,液态橡胶改性粘合胶,聚氨酯改性粘合胶,酸酐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树脂,弹性微球高强度粘合胶,以及改性纳米粒子粘合胶和通过改性上述任一物质所得的物质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容器用内带,其中所述粘合剂层及另一粘合剂层由粘合剂制成,所述粘合剂为酸酐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树脂,弹性微球高强度粘合胶,以及改性纳米粒子粘合胶和通过改性上述任一物质所得的物质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用内带,其中各层膜的厚度为:外层1~9微米;中间层3~18微米;粘合剂层2~10微米;阻隔层3~12微米;另一中间层3~18微米;另一外层1~9微米。
5.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用内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如下所述的顺序共挤压以下成分: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粘合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粘合剂;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以及
获得内带,所述内带是层压体,包括: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制备的外层;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制备的中间层;粘合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隔层;另一粘合剂层;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制备的另一中间层;以及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制备的另一外层,这些层按照上述顺序层压。
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带的包装容器。
CN201510020215.4A 2015-01-15 2015-01-15 内带,制造内带的方法及使用内带的包装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084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0215.4A CN104608450B (zh) 2015-01-15 2015-01-15 内带,制造内带的方法及使用内带的包装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0215.4A CN104608450B (zh) 2015-01-15 2015-01-15 内带,制造内带的方法及使用内带的包装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8450A CN104608450A (zh) 2015-05-13
CN104608450B true CN104608450B (zh) 2017-02-22

Family

ID=53143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021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08450B (zh) 2015-01-15 2015-01-15 内带,制造内带的方法及使用内带的包装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0845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239318T3 (es) * 1994-03-15 2005-09-16 Otsuka Pharmaceutical Factory, Inc. Utilizacion de una pelicula de sellado que evita la contaminacion en el embalaje medico.
CN101223083B (zh) * 2005-07-14 2011-01-19 利乐拉瓦尔集团及财务有限公司 包装容器,制造内带的方法和用于包装容器的内带
CN101100123A (zh) * 2006-07-06 2008-01-09 郭瑞林 七层共挤高阻隔包装膜
CN200992333Y (zh) * 2006-12-28 2007-12-19 江阴宝柏包装有限公司 多层共挤复合结构uht液态奶新型包装
CN103112226B (zh) * 2013-02-19 2015-09-02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七层共挤高阻隔透明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8450A (zh) 2015-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R2820751A1 (fr) Adhesifs thermofusibles auto-adhesifs extrudables a chaud et leur utilisation dans les films multicouches
TWI302932B (zh)
CN100364767C (zh) 容器
DK2622038T3 (en) MULTI-LAYER MOVIE PACKAGING
JPH0333196B2 (zh)
US20190275764A1 (en) Multilayer film for resealable packaging
EP0300104B1 (en) Peelable seals using polybutylene
TW201522055A (zh) 用於熱封合的可撓性膜組成物及具有該組成物的容器
CN107336491A (zh) 易剥离性密封膜
JP4749539B2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用シーラント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易開封性密封容器
CN107400478A (zh) 压敏粘合剂的制备方法以及管道胶带
CN108368408A (zh) 用于层压粘合剂应用的丙烯酸/环氧混合物材料
JP6218490B2 (ja) 蓋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050050B (zh) 粘合性树脂组合物、氟类树脂粘合用膜、层叠体及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11716858A (zh) 一种改性流延聚丙烯膜及易撕pet-al-cpp药品包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KR101473330B1 (ko) 층간 박리형 이지필 다층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20219767A1 (en) Fluoropolymer film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4608450B (zh) 内带,制造内带的方法及使用内带的包装容器
CN108587497A (zh) 自粘性密封胶组合物、密封胶、密封胶膜及制备方法
JP2016148003A (ja) 接着性樹脂組成物、積層フィルム、包装材料及び包装容器
CN107293654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软包装材料
CN107351482A (zh) 一种适用于耐蒸煮杀菌工艺的纸铝塑包装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4608988B (zh) 拉片及含有该拉片的包装容器
EP2399741B1 (en) Use of a film for the lamination of printed matter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such film
CN106985319A (zh) 一种使用流延法制备无菌包装用复合密封材料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