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0836B - 显影剂容纳容器和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显影剂容纳容器和处理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30836B CN103930836B CN201280054362.8A CN201280054362A CN103930836B CN 103930836 B CN103930836 B CN 103930836B CN 201280054362 A CN201280054362 A CN 201280054362A CN 103930836 B CN103930836 B CN 1039308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developer
- hole
- sealing member
- peripheral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03G15/0898—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for preventing toner scattering during operation, e.g. seal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28—Prevention of damage or soiling, e.g. mechanical abrasion
- G03G21/1832—Shielding members, shutter, e.g. light, heat shielding, prevention of toner scatte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容器(43),包括:具有孔(45)的框架(43a);贯穿孔(45)的可旋转部件(20);和通过注塑成型形成在框架上的密封部件(10),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框架的孔的周围和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以便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剂容纳容器泄漏出来。密封部件(10)包括朝孔(45)内侧突出并接触可旋转部件(20)的外周面的突出部(10a)。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剂容纳容器和具有该显影剂容纳容器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已经熟知传统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其中可旋转部件如调色剂搅拌部件或用于将旋转驱动力传递给调色剂搅拌部件的驱动轴插入在设置于容纳了显影剂(调色剂)的显影剂容纳容器的框架的孔中。在这种显影剂容纳容器中,已经使用和熟知使用密封部件的结构,该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框架(孔)和可旋转部件之间的环状间隙(间隔)(日本特开平专利申请(JP-A)2003-162149)。例如,已经熟知一种技术,即调色剂密封(一般用作油密封)压配合到框架的孔的周围,以密封框架的内周面和驱动轴的外周面之间的环状间隙。该调色剂密封具有可滑动地接触驱动轴的外周面的突出部,突出部的端部相对驱动轴的外周面具有预定的侵入深度(量)以密封环状间隙(JP-A 2003-162149)。
然而,在调色剂密封压配合到孔内的结构中,调色剂密封的定位位置精度低或调色剂密封倾斜,因而调色剂密封的安装状态不稳定。为此,会引起密封性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密封性的稳定性得到改进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和处理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包括:具有孔的框架;贯穿孔的可旋转部件;和通过注塑成型形成在框架上的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框架的孔的周围和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以便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剂容纳容器泄漏出来,其中密封部件包括朝孔内侧突出并接触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的突出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包括:具有孔的框架;贯穿孔的可旋转部件;和通过注塑成型形成在可旋转部件上的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框架的孔的周围和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以便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剂容纳容器泄漏出来,其中密封部件具有从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突出并接触框架的孔的周围的突出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的处理盒,包括:(i)感光部件;(ii)用于通过显影剂对形成在所述感光部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部件;和(iii)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其包括:具有孔的框架;贯穿孔的可旋转部件;和通过注塑成型形成在框架上的密封部件,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框架的孔的周围和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以便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剂容纳容器泄漏出来,其中密封部件包括朝孔内侧突出并接触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的突出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的处理盒,包括:(i)感光部件;(ii)用于通过显影剂对形成在所述感光部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部件;和(iii)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其包括:具有孔的框架;贯穿孔的可旋转部件;和通过注塑成型形成在可旋转部件上的密封部件,其用于密封框架的孔的周围和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以便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剂容纳容器泄漏出来,其中密封部件具有从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突出并接触框架的孔的周围的突出部。
当考虑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时,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总体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处理盒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3是示出了实施例1中的显影剂容纳容器的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4是示出了实施例1的密封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5是示出了传统示例的密封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6是用于示出驱动轴倾斜的状态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7(a)和(b)是均示出了密封部件的突出部的形状的一个示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8(a)和(b)是示出了实施例1中成型金属模具夹紧在调色剂容纳容器上的状态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9(a)和(b)是用于成型密封部件的成型金属模具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0是稳定在成型状态的密封部件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1是示出了实施例2的密封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2是用于示出实施例2的密封部件的成型过程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3是示出了实施例3的调色剂容纳容器的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4是示出了实施例3的密封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5是示出了实施例3中在插入驱动轴之前的密封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6是示出了实施例3中成型金属模具夹紧在调色剂容纳容器上的状态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7是实施例3在成型时密封部件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8是示出了调色剂搅拌单元和驱动部件被装配的状态的分解透视图。
图19是示出了实施例4的残留调色剂容器的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0(a)和(b)分别是实施例5的密封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和示意性透视图。
图21是实施例5的密封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2是实施例5的密封结构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总体结构。图1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总体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成像设备的示例,将描述直列式和中间转印式全色激光束打印机。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也可以应用于诸如单色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的其他成像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成像设备包括作为多个成像部的分别用于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图像的成像部SY、SM、SC和SK。各成像部的结构和操作大体上相同,除了形成的图像颜色彼此不同。因此,在未特别区分元件(部件)的情况下,描述中将省略添加到附图数字或符号用于表示各个颜色的元件的后缀Y、M、C和K。此外,在本实施例和随后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构成元件的尺寸、材料、形状、相对布置等等不是为了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于此,除非另作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成像设备包括作为主要构成元件的感光鼓1、充电辊2、曝光装置3、显影装置4、转印装置5、清洁装置6和定影装置7。
显影装置4包括作为显影部件的显影辊41、显影刮刀42和作为显影剂容纳容器的调色剂容纳容器43。调色剂容纳容器43容纳作为非磁性单成分显影剂的调色剂,该调色剂容纳容器包括用于搅拌并给送调色剂的调色剂搅拌单元44(图3)。显影辊41由调色剂容纳容器43可旋转地支撑。用于调节显影辊41上承载的调色剂层厚度的显影刮刀42固定在调色剂容纳容器43上,并设置成与显影辊41接触。
转印装置5包括作为主要构成元件的一次转印辊51、二次转印辊52和中间转印带53。中间转印带53由环形带形成,并设置成与所有的感光鼓1Y、1M、1C和1K接触。此外,中间转印带53由驱动辊54、二次转印相对辊55和从动辊56支撑并围绕上述驱动辊、二次转印相对辊和从动辊伸展,该中间转印带沿图1中的箭头B方向循环移动。此外,一次转印辊51Y、51M、51C和51K并置在中间转印带53的内周面上,从而在这些一次转印辊自身与感光鼓1Y、1M、1C和1K之间夹持带53。
清洁装置6包括用于去除残留在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的清洁刮刀61和残留调色剂容器62,所述残留调色剂容器作为用于容纳去除的调色剂的显影剂容纳容器。清洁刮刀61设置成接触感光鼓1。
接着,参考图2,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处理盒。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处理盒的示意性剖面图。在本实施例中,感光鼓1、充电辊2、显影装置4和清洁装置6一体地装配在盒中,以形成处理盒。处理盒通过诸如安装导向件和定位部件的安装部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所述安装部件设置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设有具有显影装置4的四个处理盒,该显影装置容纳了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颜色的调色剂。
然后,将特别地参考图1描述本实施例中成像设备的成像操作。首先,充电辊2对感光鼓1的表面均匀地充电。然后,根据图像信息用从曝光装置3发出的激光照射感光鼓1的表面,使得在感光鼓1上形成静电潜像。此外,显影辊41将容纳在调色剂容纳容器43中的调色剂供给到感光鼓1上,使得静电潜像被显影,因而在感光鼓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接着,通过一次转印辊51将形成在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3上。另一方面,容纳在片材给送盒8中的诸如纸张的片材S由片材给送辊81一张一张地分离并给送。给送的片材S由对齐辊对82输送到二次转印辊52。然后,转印到片材S上的调色剂图像在定影装置7中被加热和加压,因而作为永久图像定影在片材S上。之后,片材S由排出辊对83排出到成像设备的外部。
此外,在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1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3上之后,清洁装置6的清洁刮刀61去除残留在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然后,去除的调色剂落到残留调色剂容器62中。
(实施例1)
参考图3至图7描述根据实施例1的调色剂容纳容器。图3是示出了实施例1的显影剂容纳容器的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图4是示出了实施例1的密封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图5是示出了传统示例的密封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图6是示出了驱动轴倾斜的状态的示意性剖面图。图7(a)和(b)是均示出了密封部件的突出部(唇部)的形状的示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如图3所示,作为可旋转部件的驱动部件20和调色剂搅拌单元44通过设置在框架32a中的孔与调色剂容纳容器43的框架43a装配在一起。驱动部件20包括作为贯穿孔45的可旋转部件本体部的驱动轴20a。调色剂搅拌单元44包括旋转轴46和设置在旋转轴46上的调色剂搅拌片47。旋转轴46通过使驱动轴20a的接合部20b与设置在旋转轴的端部的待被接合部46a接合而保持在调色剂容纳容器43的框架43a中。
此外,框架43a具有与孔45同轴以朝框架43a的外侧突出的圆筒形轴承部49。此外,驱动部件20包括作为可旋转部件本体的驱动轴20a和设置成与驱动轴20a的端部连接的圆筒部20d,该圆筒部的与轴承部49的外周面接触的内周面在轴承部49上滑动。然后,旋转驱动力传递给调色剂搅拌片47,以搅拌容纳在调色剂容纳容器43中的调色剂并将该调色剂给送到感光鼓1上。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使用齿轮(未示出)作为到驱动部件20的驱动传递部件。作为另一种驱动传递部件,也可以使用具有突起部和凹进部的联接器等。
接着将参考图4描述作为实施例1的特征的密封结构。在一些情况下,容纳在调色剂容纳容器43中的调色剂从框架43a的孔45周围和驱动轴20a的外周面之间的环状间隙泄漏到框架43a的外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于框架43a的圆筒形轴承部49的内周面侧直接成型一环状密封部件10。也就是说,采用密封部件10与框架43a一体成型的结构。
密封部件10包括可滑动地接触驱动轴20a的外周面的突出部10a。突出部10a从接触框架43a的孔45周围的基部10g突出。密封部件10密封框架43a和孔45中的驱动轴20a之间的环状间隙,从而防止容纳在调色剂容纳容器43中的调色剂从调色剂容纳容器43泄漏。顺带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驱动部件20的驱动轴20贯穿孔45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调色剂搅拌单元44的旋转轴46贯穿孔45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密封部件10密封框架43a的孔45周围和旋转轴46之间的环状间隙。此外,密封部件10包括作为第一防止部的保持部10c和作为第二防止部的保持部10d,所述保持部10c相对于轴向方向设置在密封部件的一端侧,所述保持部10d相对于轴向方向设置在密封部件的另一端侧。保持部10c和10d在径向方向从孔45向外侧延伸,使得防止密封部件在孔45的轴向方向移动,因而防止密封部件与孔45脱离。
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中,密封部件10通过注塑成型到设置于框架43a上的圆筒形轴承部49的内周面上而一体形成。这样,通过利用注塑成型在框架43a上一体地形成密封部件10,利用模具类型的变化,能够自由地调节密封部件10的感光鼓10a的位置和形状。
在传统的用于防止容纳在调色剂容纳容器43中的调色剂从框架43a泄漏的密封结构中,如图5所示,中空的密封部件50压配合到框架43a的孔45周围和驱动轴20a之间的环状间隙中。也就是说,密封部件50没有与框架43a一体成型。在这种结构中,为了防止中空的密封部件50在压配合过程中变形,具有高刚性的金属环接合在中空的密封部件50中。为此,作为轴承部49的内径(密封部件50被压配合到该轴承部中),需要确保允许具有金属环80的密封部件50能够插入的外径和压配合余量,因而导致装置尺寸增大。此外,在密封部件50与轴承部(突出部)49的内周面的压配合程度高于合适范围的情况下,由于轴承部49的变形,轴承部49的外周面49a和驱动部件20的内周面20c之间的接合准确度变差。为此,需要小心地控制密封部件50的压配合余量。
接着,将参考图6在比较实施例1和传统示例的同时描述驱动轴20a的轴倾斜(倾侧)。在图6中,实施例1的密封部件用实线表示,传统示例的密封部件用虚线表示。在实施例1中,齿轮(未示出)用于通过驱动部件20将驱动力传递给调色剂搅拌部件47,使得通过齿轮之间的接合力,在一些情况下沿从驱动轴20的轴向方向使该驱动轴倾斜(倾侧)的方向将力施加给驱动轴20a。此外,在实施例1中,驱动部件20和框架43a由树脂材料构成,在驱动部件的圆筒部20d的内周面20c和轴承部49的外周面49a之间的滑动部设置有预定余隙。基于这些因素,在一些情况下,驱动轴20a摆动和倾斜。当驱动轴20a倾斜时,密封部件10的突出部10a相对驱动轴的侵入量(深度)不能保持在恒定的水平,使得密封性变得不稳定。这里,即使在驱动轴20a倾斜的情况下,当突出部10a布置在尽可能靠近摆动中心O的位置使得突出部10a和驱动轴20a能够彼此接触和滑动时,也能够抑制因轴倾斜的影响导致的侵入量的不稳定。在如传统示例那样压配合调色剂密封的结构中,调色剂密封(部件)50抵靠框架43a的抵接表面43b,该抵接表面是外壁并设置在孔45的周围,使得可以确定调色剂密封50在轴向方向的位置(图5)。应该考虑的是,通过在轴向方向增大抵接表面43b的厚度,可自由地调节突出部50a在轴向方向的位置,但是当增大抵接部43b的厚度时,容易出现缩孔,并因此导致诸如密封性变得不稳定的其他问题。
如图6所示,在驱动轴20a在倾斜前从轴向中心X倾斜的情况下,随着与摆动中心O(由于倾斜导致的位移量为0的点)的距离增大,在倾斜后从轴向中心X到轴向中心Y的位移量变得更大。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1中,突出部10a成型为使得其从轴承部49的端部附近朝框架43a的内侧延伸。为此,与传统示例相比,突出部10a接触驱动轴20a并在驱动轴上滑动的位置相对于轴向中心X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摆动中心附近。为此,在实施例1的密封结构中,与传统示例相比,可以认为能够稳定地保持侵入量,因此密封性高。顺带地,在轴向中心X的轴向方向,突出部10a能接触驱动轴20a并在驱动轴上滑动的位置中的理想位置是摆动中心O。在突出部10a布置在该位置的情况下,即使在驱动轴20a倾斜时,也不会改变突出部10a相对驱动轴20a的侵入量,从而能够实现高稳定性的密封。
在传统示例中,调色剂密封通过压配合而定位和固定,因此不能认为调色剂密封50和突出部50a的位置精度一直不充分。此外,在一些情况下,调色剂密封50在倾斜状态下被压配合,因此安装状态的稳定性低。在这种情况下,突出部50a相对框架43a的位置大大地偏离。结果,突出部50a的侵入量变得不稳定。另一方面,根据实施例1,密封部件10与框架43a一体成型,因此突出部10a相对框架43a的定位精确程度能够非常高。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设置突出部10a的接触位置,如上所述地,突出部10a在更靠近驱动轴20a的摆动中心的位置可滑动地接触驱动轴20a,使得即使在使用时也能够使侵入量稳定。
接着,将描述本实施例中密封部件的形状和材料。在本实施例中从密封性的观点来看,密封部件10的突出部10a的厚度优选地为0.2mm至2.0mm。此外,突出部10a的形状不仅可以是单唇形使得突出部10a在轴向方向的一个位置接触驱动轴20a,而且还可以如图7(a)所示地是一种在多个位置提供接触驱动轴20a的多个突出部和凹进部的形状。此外,如图7(b)所示地,突出部10a的形状也可以是这样一种形状,该形状使得突出部10a通过将驱动轴20插入到孔45中的插入操作而跟随驱动轴20a以实现双重密封。
作为用于密封部件10的材料,可优选地使用通过符合JIS-K6253的硬度计测量的A型硬度为大约30-80度且不容易导致永久变形的材料,该材料在70度可合适地具有50%或更小的压缩形变。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热塑性弹性体树脂材料作为用于密封部件10的材料。
当对处理盒进行材料回收时,需要执行将密封部件10与调色剂容纳容器43的框架43a物理地分离的步骤。对于密封部件10,通过使用和框架43a所用的树脂材料的比重不同的材料,通过比重分级能够容易地将密封部件10与框架43a分离。此外,当框架43a所用的树脂材料的基材与密封部件10所用的材料相同时,密封部件10能够在不与框架43a分离的条件下与框架43a一起被回收。例如,在框架43a使用聚苯乙烯等苯乙烯基树脂材料的情况下,当密封部件10使用苯乙烯基弹性体树脂材料时,这些材料能够不分离地被回收。此外,在密封部件10使用聚氨酯泡沫的情况下,在施加油脂的状态下使用聚氨酯泡沫,以便为聚氨酯泡沫自身和驱动轴20a之间的滑动部赋予滑动性,以及保持密封性。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油脂的粘度,可能会出现由于气泡混入油脂施加装置内而使施加量变化和油脂飞散等问题。因此,为了防止气泡进入油脂施加装置,需要小心地执行脱气(消泡)处理和施加量的控制。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选择与驱动轴20a具有良好滑动特性的材料,能够在滑动部不使用油脂的条件下保持密封性。
接着,将参考图8至图10描述本实施例的密封部件的成型过程。图8(a)和(b)是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成型金属模具夹紧在调色剂容纳容器上的状态的示意性剖面图。图9(a)和(b)是示出了用于密封部件的成型金属模具的示意性剖面图。图10是稳定在成型状态的密封部件的示意性剖面图。
首先,如图8(a)所示,在框架43a夹持在设置于调色剂容纳容器43的框架43a外侧的第一模具70和设置于调色剂容纳容器43的框架43a外侧的第二模具71之间的状态下以预定力实现夹紧。在本实施例中,框架43a通过接合部70a定位在第一模具70上。第一模具70和第二模具71通过接合部70b和待被接合部71b定位。此时,第一模具70周向地接触轴承部49的端面,第二模具71周向地接触框架43a的内壁。
接着,如图8(b)所示,树脂材料注塑装置的注射喷嘴72从框架43a的外侧接触布置在夹紧状态下的注入口70。当将用于密封部件10的热塑性弹性体树脂材料沿图8(b)中箭头Y方向从注射喷嘴72注入时,树脂材料流入由框架43a和两个模具70、71形成的封闭空间。此时,通过以预定压力注入树脂材料,使成型状态稳定化。此外,在驱动轴20a的插入方向的上游侧,密封部件10具有作为防止部的保持部10c,其直径比框架43a的孔45的内径大。结果,防止密封部件10落入到框架43a的内部。保持部10c可以形成在框架43a的内壁面上,也可以形成在框架43a的内壁面和外壁面上两者。顺带地,在夹紧模具时,如图8所示第一模具70和第二模具71可以在突出/凹进状态下接合,也可以如图9(a)所示地在表面接触的状态下接合。此外,如图9(b)所示,一部分第二模具71配置成通过弹簧等而具有弹性(依从性)。此外,如上所述地,通过将用于密封部件10的热塑性弹性体树脂材料从注射喷嘴72沿图8(b)中箭头Y方向注入,密封部件10具有浇口部10b。如图8(b)所示,浇口部10b配置成布置在保持部10c设置于基部10g的端面的区域中,使得密封部件10能够小型化。也就是说,不需要相应于注射喷嘴72的门直径而增大基部10g自身的尺寸。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以预定压力将树脂材料注入预定的封闭空间中,但是如图10所示,在树脂材料以一定量注入的情况下,树脂材料流动路径末端可以具有开口,过量的树脂材料可以从该开口逸出作为缓冲部10d。这样,通过提供具有作为保持部(第二防止部)的缓冲部10d的密封部件10,可防止密封部件10沿框架43a的向外方向脱落。
如上所述地,在实施例1中,能够抑制容纳在调色剂容纳容器43中的调色剂从框架43a和孔45中的驱动轴20a之间的环状间隙泄漏到框架43a的外侧。此外,在实施例1中,通过利用注塑成型使密封部件10和框架43a一体成型,能够保持突出部10a相对驱动轴20a的侵入量的稳定性,因而能够保持高的密封性。此外,通过在驱动轴20a的摆动中心O附近设定突出部10a的接触位置,能够使突出部10a相对驱动轴20a的侵入量稳定化,使得能够抑制因驱动轴20a的轴倾斜导致的密封部件的失稳。此外,在实施例1中,不需要使用用于密封部件10的环状金属部件,因此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以及显影装置4和具有该显影装置4的盒的小型化。
(实施例2)
将参考图11和图12描述实施例2。图11是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密封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在实施例1中,采用了密封部件10与调色剂容纳容器43的框架43a一体成型的结构。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采用密封部件10与驱动部件20的驱动轴20a一体成型的结构。其他结构和功能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与实施例1相同的构成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数字或符号表示,并省略其描述。
如图11所示,密封部件10一体地成型在作为可旋转部件的驱动轴20a上。密封部件10包括与驱动轴20a密封接触的基部10g,和从该基部10g突出的突出部10a。突出部10a在被弯曲一定侵入量(深度)的同时可滑动地接触调色剂容纳容器43的框架43a的圆筒形轴承部49的内周面。
接着,将参考图12描述本实施例的密封部件成型过程。首先,沿图12中的箭头J方向插入模具80,所述模具抵靠驱动部件20。接着,树脂材料成型装置的注射喷嘴82a与设置在驱动部件20上的注入口80c接触,从注射喷嘴82a注入熔融的热塑性弹性体树脂材料。注入的树脂材料流过驱动部件20的注射路径并流入由模具80和驱动部件20围绕的空间中。进入所述空间的可旋转部件围绕驱动轴20的周面移动,然后通过设置在相对轴向中心与注射路径相对的位置的缓冲路径10f,由此形成缓冲部10e。在注射后,沿图12中的箭头K方向退回模具80。通过这种成型方法,密封部件10能够与驱动轴20a一体成型。此外,一部分密封部件10形成在注射路径和缓冲路径10f中,使得密封部件10不容易与驱动部件20脱离。
在实施例2中,能够抑制容纳在调色剂容纳容器43中的调色剂从框架43a和孔45中的驱动轴20a之间的环状间隙泄漏到框架43a的外侧。此外,在实施例2中,通过利用注射成型一体地成型密封部件10和驱动轴20a,能够保持突出部10a相对框架43a的孔45的圆周的侵入量的稳定性并因而能保持较高的密封性能。此外,通过在驱动轴20a的摆动中心O附近设定突出部10a的滑动位置,能够使突出部10a相对框架43a的孔45的圆周的侵入量稳定化,使得能够抑制因驱动轴20a的轴倾斜导致的密封部件的失稳。在实施例2中,密封部件10与驱动轴20a一体成型,因此能够高精度地相对驱动轴20a定位密封部件10的突出部10a。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在驱动轴20a的摆动中心O附近设定突出部10a的滑动位置。此外,在实施例2中,不需要使用用于密封部件10的环状金属部件,因此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以及显影装置4和具有该显影装置4的盒的小型化。
(实施例3)
将参考图13至图15描述根据实施例3的调色剂容纳容器。图13是示出了实施例3中的显影剂容纳容器的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图14是示出了实施例3中的密封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图15是示出了在插入驱动轴之前的密封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
如图13所示,驱动部件20和调色剂搅拌单元44通过设置在框架43a上的孔45与调色剂容纳容器43的框架43a装配在一起。驱动部件20包括作为可旋转部件本体部的驱动轴20a,所述驱动轴贯穿孔45。调色剂搅拌单元44包括旋转轴46和设置在旋转轴46上作为给送部件的调色剂搅拌片47。旋转轴46通过使驱动轴20a的接合部20b与设置在旋转轴的端部的待被接合部46a接合而保持在调色剂容纳容器43的框架43a上。
此外,框架43a具有与孔45同轴的圆筒形轴承部49。此外,驱动部件20设置成使得布置在驱动部件20上的圆筒部20d的内周面20c在轴承部49的外周面49a上滑动。通过采用这种结构,来自驱动部件20的旋转驱动力被传递给调色剂搅拌片47,以搅拌容纳在调色剂容纳容器43中的调色剂并将该调色剂给送到感光鼓1上。
接着,将参考图14描述作为本实施例的特征的密封结构。如图14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环状密封部件的密封部件10具有与孔45同轴的中空圆筒形。密封部件10的外周面在孔45中固定于框架43a的内周面上,并配置成使其内周面可滑动地接触驱动轴20a的外周面。利用这种结构,在驱动轴20a旋转的情况下,作为接触部的突出部10a的内周面接触轴部件的驱动轴20a的外周面并在该外周面上滑动,从而密封框架43a的孔45周围和驱动轴20a的外周面之间的环状间隙。结果,可防止容纳在框架43a中的调色剂从框架43a泄露。顺带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驱动部件20的驱动轴20a贯穿孔45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调色剂搅拌单元44的旋转轴46贯穿孔45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密封部件10密封框架43a的孔45周围和旋转轴46之间的环状间隙。
接着,将参考图15更具体地描述本实施例的密封部件10。在驱动轴20a未插入孔45中的状态下(没有施加外力的状态下),密封部件10的突出部10a配置成从框架43a的内侧向外侧整体地减小直径。此外,在突出部10a的内周面侧,设置相对驱动轴20a的轴线X具有倾角θ的螺旋突出(螺纹突出)10b。此外,利用该螺旋突出10b,在突出之间形成螺旋槽。突出部10b是在相对于旋转方向跟随驱动轴20a时从框架43a的外侧向内侧延伸的螺旋突出。这里,从密封性和抵抗驱动轴20a的排斥力的观点来看,当在突出部10a将驱动轴20a插入孔45中时,在直径增大方向的弯曲量(突出部10a在一端部的偏离量)优选地设定为0.1mm-1.5mm。此外,从密封部件10的成型性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突出部10b的节距P为0.3mm-0.5mm、高度H为0.2mm-0.6mm以及角度为50度-70度。
这样,通过在突出部10a的内周面设置螺旋突出,当驱动轴20a旋转时,能够将突出部10a附近的调色剂(沿图14中箭头Y1方向)朝框架43a的内侧送回。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密封部件10中利用形成在突出部10a的内周面的螺旋槽,可确保连接框架43a的内部和外部的流路。因此,能够使框架43a的内部压力总是等于环境压力。换句话说,框架43a的内部压力(空气)能够从框架43a的内部逸出到外部。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框架43a的内部压力(空气)能够在防止调色剂泄漏的同时从框架43a的内部逸出到外部。
接着,将参考图16和图17描述本实施例的密封部件的成型过程。图16是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注射金属模具夹在调色剂容纳容器上的状态的示意性剖面图。图17是在成型时密封部件的示意性剖面图。首先,如图8(a)所示,在以预定力将框架43a夹持在设置于调色剂容纳容器43的框架43a外侧的第一模具70和设置于调色剂容纳容器43的框架43a外侧的第二模具71之间的状态下实现夹紧。在本实施例中,框架43a通过接合部70定位在第一模具70上。此外,第一模具70周向地接触轴承部49的端面,第二模具71周向地接触框架43a的内壁。
接着,如图17所示,树脂材料注射装置的注射喷嘴72从框架43a的外侧接触布置在夹紧状态的注入口70。当将用于密封部件10的热塑性弹性体树脂材料沿图17中的箭头Y2方向从注射喷嘴72注入时,树脂材料流入由框架43a和两个模具70、71形成的封闭空间11。此时,通过以恒定压力注入树脂材料,使成型状态稳定化。此时,密封部件10具有浇口部10c,在该浇口部将弹性体树脂材料从注射喷嘴72注入。该浇口部10c形成在与突出部10a的位置不同的位置。
接着,将参考图18描述调色剂搅拌单元和驱动部件之间的装配。图18是示出了调色剂搅拌单元和驱动部件被装配的状态的分解透视图。如图18所示,在成型密封部件10之后,调色剂搅拌单元44沿箭头Y3方向滑动,因而被插入到预定位置。然后,沿箭头Y4方向插入驱动部件20。接着,通过使驱动轴20a的接合部20b接合设置于调色剂搅拌单元44的旋转轴46端部上的待被接合部46a,将调色剂搅拌单元44保持在调色剂容纳容器43中。
如上所述地,根据实施例3,利用密封部件10,能够在允许框架43a的内部压力(空气)从框架43a的内部逸出到外部的同时,防止显影剂(调色剂)的泄漏。因此,与传统示例不同地,除了用于密封环状间隙的密封部件之外,不需要设置通气口(孔)或用于覆盖通气口的过滤器。此外,如上所述地,在传统的由聚氨酯泡沫形成的密封部件的情况下,产生因冲压步骤导致的废料,而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中能够消除废料的产生。
(实施例4)
将参考图19描述作为根据实施例4的显影剂容纳容器的残留调色剂容器。图19是示出了实施例4的残留调色剂容器的示意性剖面图。在实施例3中,描述了在把本发明的密封部件应用于设置在显影装置4中的调色剂容纳容器43的情况下的结构,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将描述把密封部件应用于设置在清洁装置6中的残留调色剂容器62的情况下的结构。此外,该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也可以应用到用于容纳调色剂的框架,如用于向显影装置供给调色剂的调色剂盒。
如图19所示,作为可旋转部件的驱动部件30和残留调色剂给送单元63通过设置在框架62a中的孔65与残留调色剂容器62的框架62a组装在一起。驱动部件30包括贯穿孔65的作为可旋转部件本体部的驱动轴30a。残留调色剂给送单元63包括旋转轴66和设置在旋转轴66上作为给送部件的残留调色剂给送部件67。旋转轴66通过使驱动轴30a的接合部30b与设置在旋转轴的端部的待被接合部66a接合而保持在残留调色剂容器62的框架62a上。
此外,框架62a具有与孔65同轴的圆筒形轴承部69。此外,驱动部件30设置成使得布置在驱动部件30上的圆筒部30e的内周面30c在轴承部69的外周面69a上滑动。通过采用这种结构,来自驱动部件30的旋转驱动力被传递给残留调色剂给送部件67,以给送容纳在残留调色剂容器62中的调色剂。
为了密封框架62a的孔周围和驱动轴30a的外周面之间的环状间隙,使用密封部件10。密封部件10通过成型直接形成在框架62a上,使得密封部件10和框架62a一体构成。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功能与实施例1和2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
在实施例4中,能够抑制容纳在残留调色剂容器62中的调色剂从框架62a和孔65中的驱动轴30a之间的环状间隙泄漏到框架62a的外侧。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注射成型使密封部件10和框架62a一体成型,能够保持突出部10a相对驱动轴30a的侵入量的稳定性,因而能够保持高的密封性。此外,通过在驱动轴30a的摆动中心O附近设定突出部10a的接触位置,能够使突出部10a相对驱动轴30a的侵入量稳定化,使得能够抑制因驱动轴30a的轴倾斜导致的密封部件的失稳。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使用用于密封部件10的环状金属部件,因此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以及显影装置4和具有该显影装置4的盒的小型化。
此外,在实施例4中,与实施例3相同地,密封部件10也可以具有螺旋槽。
这样,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当驱动轴30a旋转时,能够将突出部10a附近的调色剂朝框架62a的内侧送回。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密封部件10中,利用形成在突出部10a的内周面的螺旋槽,可确保连接框架62a的内部和外部的流路。因此,能够使框架62a的内部压力总是等于环境压力。换句话说,框架62a的内部压力(空气)能够从框架62a的内部逸出到外部。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框架62a的内部压力(空气)能够在防止调色剂泄漏的同时从框架62a的内部逸出到外部。
(实施例5)
将参考图20至图22描述实施例5的密封结构。图20(a)和(b)是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密封结构的示意图,其中(a)是密封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b)是密封结构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1是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密封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图22是示出了密封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示意性透视图。
如上所述地,在实施例1的密封结构中,采用了密封部件10和突出的轴承部49在其周面彼此密封接触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当粘合力弱时,在一些情况下由于粘合力小于唇部10a和驱动轴20a之间的滑动阻力,密封部件10的基部10g与突出的轴承部49分离。特别地,在唇部10a和驱动轴20a之间的接合余量(量)Z在驱动轴20a的中心轴偏离的情况下大时,滑动阻力例如由于唇部10a抵靠驱动轴20a的应变力增大而增大,使得密封部件10容易与突出的轴承部49分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实施例1中,作为增大密封部件10和突出的轴承部49之间的粘合力的一种方法,使材料的选择和成型条件最优化。
另一方面,在实施例5中,如图20所示,采用一种结构,其中槽49b设置在通过在突出的轴承部49的内周面(轴孔)上成型而形成密封部件10的区域中的多个位置,以便沿垂直于驱动部件20的旋转方向的方向延伸。利用这种结构,当将树脂材料作为密封部件10的材料注入时,树脂材料流入槽49b中,使得形成从基部10g向外侧突出的旋转防止部10j。利用该旋转防止部10j,能够确保作用在突出的轴承部49上的粘合力(阻力),从而能够抑制密封部件10与突出的轴承部49的分离。此外,在分离后能够抑制密封部件10和驱动轴20a一起移动。顺带地,槽49b不限于这种沿垂直于驱动部件20的旋转方向的方向延伸,而是也可以沿倾斜方向延伸。此外,旋转防止部10j的结构不限于突出的轴承部49的内周面具有槽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各种形状,只要该结构具有不平坦(突出/凹进)形状,使得能够在密封部件10和突出的轴承部49之间产生用于抑制密封部件10从突出的轴承部49的分离以及抑制密封部件10和驱动轴20a一起移动的抵抗力即可。例如,也可以采用这样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设置突出部,以沿垂直于或倾斜于驱动部件20的旋转方向的方向延伸。此外,也能够采用设置具有微凹形、浮凸形或类似形状的突出的结构,或者采用突出的轴承部49的内周剖面为多边形或类似形状的结构。此外,具有上述槽和突出的不平坦部分随着槽和突出的数量增大即随着不平坦程度的量的增加而更有效。此外,不平坦部分可以相对于突出的轴承部49的轴向方向部分地或全部布置在布置区域中,但是当不平坦部分至少布置在唇部的基部10a1附近时效果好。
此外,需要在狭窄区域中通过成型形成密封部件10,因此注射喷嘴72的门直径也限制到小的直径。
因此,如图21所示,槽49b和浇口部10b(密封部件10的注射部)的位置定位在从轴向方向来看相同的位置。也就是说,注射喷嘴72布置在圆筒形密封部件10的宽度在形成密封部件的空间中最大的位置。由此,能够确保大的门直径为此,在不丧失注射时树脂材料的流动性的条件下,能够充分地向密封部件10施加注射压力,使得能够增大对突出的轴承部49的内周面的粘合力,以及能够提高成型精度。此外,可采用在基部10g的端部设置旋转防止部10j的区域中布置浇口部10b的结构,从而能够使密封部件10小型化。也就是说,不需要单独地形成基部10g的宽度相应于门直径增大的部分,或者不需要相应于门直径增大基部10g自身的尺寸。
在实施例5中,密封部件10配置成与调色剂容纳容器的框架43a一体成型。然而,如图22所示,与实施例2相同地,也可以采用这样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密封部件10与驱动部件20的驱动轴20a一体成型,以及在驱动轴20a的外周面上形成密封部件10的区域中设置槽20e。其他结构和功能与实施例1至3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此外,作为提高密封部件10和突出的轴承部49之间的粘合力的一种方法,密封部件10和框架43a(待成型部件)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或者在注塑成型时提高树脂材料的温度。
尽管已经参考这里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阐述的细节,本申请用于涵盖落入改进目的或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这类修改或变化。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改进了密封性的稳定性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和处理盒。
Claims (21)
1.一种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包括:
具有孔的框架;
贯穿孔的可旋转部件;和
通过注塑成型形成在所述框架上的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所述框架的孔的周围和所述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以便防止显影剂从所述显影剂容纳容器泄漏出去,
其中所述密封部件包括朝孔内侧突出并接触所述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的突出部,
其中所述框架包括轴承部,所述轴承部是从所述框架突出的圆筒部,所述轴承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可旋转部件,并且
其中所述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其中所述密封部件还包括接触孔的周围的基部,所述突出部从该基部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其中所述密封部件还包括防止部,用于通过与所述框架接合而防止所述密封部件在孔的轴向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其中所述密封部件还包括相对于孔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密封部件的一端侧的第一防止部,所述第一防止部用于通过与所述框架接合而防止所述密封部件在轴向方向移动,以及包括相对于所述孔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密封部件的另一端侧的第二防止部,所述第二防止部用于通过与所述框架接合而防止所述密封部件在轴向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其中所述突出部相对于所述可旋转部件的轴向方向倾斜地接触所述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其中所述突出部在孔的轴向方向螺旋地形成在所述框架的孔的周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其中所述突出部形成为当在所述可旋转部件的旋转方向跟随所述可旋转部件时朝所述显影剂容纳容器的内侧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其中所述可旋转部件是用于给送容纳在所述显影剂容纳容器中的显影剂的给送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容纳容器,所述显影剂容纳容器容纳有用于对形成在感光部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容纳容器,所述显影剂容纳容器容纳了从感光部件去除的显影剂。
11.一种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包括:
具有孔的框架;
贯穿孔的可旋转部件;和
通过注塑成型形成在所述框架上的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所述框架的孔的周围和所述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以便防止显影剂从所述显影剂容纳容器泄漏出去,
其中所述密封部件包括朝孔内侧突出并接触所述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的突出部,
其中所述密封部件还包括防止部和设置在所述防止部上的浇口部,所述防止部用于通过与所述框架接合而防止所述密封部件在孔的轴向方向移动,当所述密封部件通过注塑成型形成在所述框架上时树脂材料将被从该浇口部注入。
12.一种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包括:
具有孔的框架;
贯穿孔的可旋转部件;和
通过注塑成型形成在所述框架上的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所述框架的孔的周围和所述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以便防止显影剂从所述显影剂容纳容器泄漏出去,
其中所述密封部件包括朝孔内侧突出并接触所述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的突出部,
其中,当所述可旋转部件由于在施加驱动力的作用下接受相对于孔的轴向方向在倾斜方向施加的力而摆动时,所述突出部的接触所述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的接触位置相对于所述孔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可旋转部件的摆动中心附近。
13.一种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包括:
具有孔的框架;
贯穿孔的可旋转部件;和
通过注塑成型形成在所述可旋转部件上的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所述框架的孔的周围和所述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以便防止显影剂从所述显影剂容纳容器泄漏出去,其中所述密封部件具有从所述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突出并接触所述框架的孔的周围的突出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其中所述框架包括用于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可旋转部件的轴承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其中所述轴承部是从所述框架突出的圆筒部,所述轴承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可旋转部件,
其中所述密封部件接触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其中所述突出部相对于可旋转部件的轴向方向倾斜地接触所述框架的孔的周围。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其中所述可旋转部件是用于给送容纳在所述显影剂容纳容器中的显影剂的给送部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影剂容纳容器,所述显影剂容纳容器容纳有用于对形成在感光部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剂。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影剂容纳容器,所述显影剂容纳容器容纳有从感光部件去除的显影剂。
20.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的处理盒,包括:
(i)感光部件;
(ii)用于通过显影剂对形成在所述感光部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部件;和
(iii)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容器,所述显影剂容纳容器包括:具有孔的框架;贯穿孔的可旋转部件;和通过注塑成型形成在框架上的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所述框架的孔的周围和所述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以便防止显影剂从所述显影剂容纳容器泄漏出去,其中所述密封部件包括朝孔内侧突出并接触所述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的突出部,
其中所述框架包括轴承部,所述轴承部是从所述框架突出的圆筒部,所述轴承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可旋转部件,并且
其中所述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上。
21.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的处理盒,包括:
(i)感光部件;
(ii)用于通过显影剂对形成在所述感光部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部件;和
(iii)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容器,所述显影剂容纳容器包括:具有孔的框架;贯穿孔的可旋转部件;和通过注塑成型形成在所述可旋转部件上的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所述框架的孔的周围和所述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以便防止显影剂从所述显影剂容纳容器泄漏出去,其中所述密封部件具有从所述可旋转部件的外周面突出并接触所述框架的孔的周围的突出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938890.4A CN107589645B (zh) | 2011-11-09 | 2012-11-08 | 显影剂容纳容器和处理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45735 | 2011-11-09 | ||
JP2011-245732 | 2011-11-09 | ||
JP2011245735 | 2011-11-09 | ||
JP2011245732 | 2011-11-09 | ||
JP2011271209 | 2011-12-12 | ||
JP2011-271209 | 2011-12-12 | ||
JP2012-243708 | 2012-11-05 | ||
JP2012243708A JP5456142B2 (ja) | 2011-11-09 | 2012-11-05 | 現像剤収容器、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PCT/JP2012/079576 WO2013069806A1 (en) | 2011-11-09 | 2012-11-08 | Developer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938890.4A Division CN107589645B (zh) | 2011-11-09 | 2012-11-08 | 显影剂容纳容器和处理盒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30836A CN103930836A (zh) | 2014-07-16 |
CN103930836B true CN103930836B (zh) | 2017-11-03 |
Family
ID=4742999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54362.8A Active CN103930836B (zh) | 2011-11-09 | 2012-11-08 | 显影剂容纳容器和处理盒 |
CN201710938890.4A Active CN107589645B (zh) | 2011-11-09 | 2012-11-08 | 显影剂容纳容器和处理盒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938890.4A Active CN107589645B (zh) | 2011-11-09 | 2012-11-08 | 显影剂容纳容器和处理盒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046823B2 (zh) |
JP (1) | JP5456142B2 (zh) |
CN (2) | CN103930836B (zh) |
PH (1) | PH12014501016A1 (zh) |
WO (1) | WO201306980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18011B2 (en) | 2011-11-09 | 2014-12-2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PH12014501015A1 (en) | 2011-11-09 | 2014-06-23 | Canon Kk | Cartridge |
JP5460812B2 (ja) | 2011-11-15 | 2014-04-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現像装置の組み立て方法 |
JP6000543B2 (ja) | 2011-12-19 | 2016-09-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
JP6218493B2 (ja) * | 2012-09-06 | 2017-10-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ユニット、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6138181B2 (ja) | 2014-04-15 | 2017-05-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に用いられる樹脂成形品及び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に用いられる可動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
US9535398B2 (en) * | 2014-09-04 | 2017-01-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er cartridge,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6486148B2 (ja) | 2015-02-27 | 2019-03-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
EP3264185B1 (en) | 2015-02-27 | 2020-06-03 | C/o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rum unit, cartridge and coupling member |
JP6693169B2 (ja) * | 2016-02-25 | 2020-05-13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封止部材 |
CN109154791B (zh) * | 2017-02-24 | 2021-08-20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移动体的往复机构、清扫机构、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JP6692516B2 (ja) * | 2017-03-23 | 2020-05-13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トナー搬送装置及び該トナー搬送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US11327417B2 (en) * | 2019-07-15 | 2022-05-10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Drive and seal assembly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
JP2024002823A (ja) | 2022-06-24 | 2024-01-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372966A (ja) * | 1991-06-21 | 1992-12-25 | Canon Inc | 現像剤シール装置 |
US5697021A (en) * | 1993-04-07 | 1997-12-0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ealing member featuring a compressable seal portion, and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
JPH11296051A (ja) * | 1998-04-08 | 1999-10-29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US6498914B2 (en) * | 2000-03-09 | 2002-12-2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eal part and develop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JP2003015391A (ja) * | 2001-06-29 | 2003-01-17 | Fuji Xerox Co Ltd | 現像剤収容構造体 |
JP4020423B2 (ja) * | 2003-05-29 | 2007-12-12 |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 粉体シール性を有する軸受・回転軸構造 |
CN102147012A (zh) * | 2010-02-08 | 2011-08-10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轴承密封单元、及使用该单元的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342362B2 (ja) | 1996-09-20 | 2002-11-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363727B2 (ja) | 1996-12-12 | 2003-01-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及び廃トナー容器の組立方法 |
JP3745111B2 (ja) | 1997-03-18 | 2006-02-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結合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 |
JP3448188B2 (ja) * | 1997-07-23 | 2003-09-1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現像剤処理装置 |
JP2000019841A (ja) | 1998-07-02 | 2000-01-21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3437460B2 (ja) | 1998-08-31 | 2003-08-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容器 |
JP2000098729A (ja) | 1998-09-22 | 2000-04-07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098809A (ja) | 1998-09-24 | 2000-04-07 | Canon Inc | 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及びプロセスカ−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098855A (ja) | 1998-09-24 | 2000-04-07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825939B2 (ja) * | 1998-10-22 | 2006-09-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131945A (ja) | 1998-10-26 | 2000-05-12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0320684A (ja) * | 1999-05-14 | 2000-11-24 | Bando Chem Ind Ltd | シール摺動部材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ール摺動部材 |
JP3748506B2 (ja) | 1999-05-20 | 2006-02-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 |
US6549736B2 (en) | 2000-01-19 | 2003-04-1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engaging member therefor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developing roller and magnet |
US6385415B1 (en) * | 2000-05-18 | 2002-05-07 | Nexpress Solutions Llc | Development station for a reproduction apparatus |
JP4136299B2 (ja) | 2000-09-12 | 2008-08-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合成樹脂製の部品結合体 |
JP3542569B2 (ja) | 2001-04-27 | 2004-07-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
JP3840063B2 (ja) | 2001-04-27 | 2006-11-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3564080B2 (ja) | 2001-04-27 | 2004-09-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
JP3814524B2 (ja) | 2001-11-27 | 2006-08-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粉体収納容器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現像装置並びに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548558B2 (ja) | 2001-12-13 | 2004-07-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CN1259600C (zh) | 2002-02-21 | 2006-06-14 | 佳能化成株式会社 | 带电辊、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 |
JP3962863B2 (ja) * | 2002-11-27 | 2007-08-22 | スターライト工業株式会社 | トナー容器の回転軸のシール方法 |
US7099607B2 (en) | 2003-06-18 | 2006-08-2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and toner container |
US7366439B2 (en) | 2004-06-14 | 2008-04-2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of remanufacturing cartridge and remanufactured cartridge |
CN201069515Y (zh) * | 2007-08-09 | 2008-06-04 |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碳粉盒 |
JP4968957B2 (ja) | 2008-03-31 | 2012-07-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枠体ユニット、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枠体ユニット、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
JP5111238B2 (ja) | 2008-05-27 | 2013-01-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5383379B2 (ja) * | 2008-11-26 | 2014-01-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
JP4846062B1 (ja) | 2010-08-20 | 2011-12-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PH12014501015A1 (en) | 2011-11-09 | 2014-06-23 | Canon Kk | Cartridge |
US8918011B2 (en) | 2011-11-09 | 2014-12-2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13122489A (ja) | 2011-11-09 | 2013-06-20 | Canon Inc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ユニット |
JP5460812B2 (ja) | 2011-11-15 | 2014-04-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現像装置の組み立て方法 |
JP6000543B2 (ja) | 2011-12-19 | 2016-09-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
-
2012
- 2012-11-05 JP JP2012243708A patent/JP5456142B2/ja active Active
- 2012-11-07 US US13/670,952 patent/US9046823B2/en active Active
- 2012-11-08 CN CN201280054362.8A patent/CN103930836B/zh active Active
- 2012-11-08 CN CN201710938890.4A patent/CN107589645B/zh active Active
- 2012-11-08 WO PCT/JP2012/079576 patent/WO2013069806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11-08 PH PH1/2014/501016A patent/PH12014501016A1/en unknown
-
2015
- 2015-04-30 US US14/700,750 patent/US950099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372966A (ja) * | 1991-06-21 | 1992-12-25 | Canon Inc | 現像剤シール装置 |
US5697021A (en) * | 1993-04-07 | 1997-12-0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ealing member featuring a compressable seal portion, and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
JPH11296051A (ja) * | 1998-04-08 | 1999-10-29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US6498914B2 (en) * | 2000-03-09 | 2002-12-2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eal part and develop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JP2003015391A (ja) * | 2001-06-29 | 2003-01-17 | Fuji Xerox Co Ltd | 現像剤収容構造体 |
JP4020423B2 (ja) * | 2003-05-29 | 2007-12-12 |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 粉体シール性を有する軸受・回転軸構造 |
CN102147012A (zh) * | 2010-02-08 | 2011-08-10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轴承密封单元、及使用该单元的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89645A (zh) | 2018-01-16 |
US9500995B2 (en) | 2016-11-22 |
JP5456142B2 (ja) | 2014-03-26 |
WO2013069806A1 (en) | 2013-05-16 |
PH12014501016A1 (en) | 2014-06-23 |
JP2013145363A (ja) | 2013-07-25 |
CN107589645B (zh) | 2020-08-28 |
US9046823B2 (en) | 2015-06-02 |
US20130129377A1 (en) | 2013-05-23 |
CN103930836A (zh) | 2014-07-16 |
US20150234325A1 (en) | 2015-08-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30836B (zh) | 显影剂容纳容器和处理盒 | |
RU2593437C2 (ru) | Картридж и блок | |
KR101324386B1 (ko) | 현상 장치, 현상 카트리지,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 |
US8731445B2 (en) | Developing unit | |
US8526862B2 (en) | Developer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unit including the same | |
JP2006276196A (ja)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
JP5832626B2 (ja) | 現像剤収容器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 |
JP5504941B2 (ja) | 軸受兼用シール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
WO2014080538A1 (ja)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 |
JP2014071129A (ja) | 現像剤収容器 | |
CN203502739U (zh) | 盒 | |
CN205301811U (zh) | 具有显影辊的盒 | |
JP4893871B1 (ja) | 軸受兼用シール部材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9471005B2 (en) | Developing cartridge positioning portions for relative positioning of developing roller, supply roller and housing | |
JP2013134355A (ja) | カートリッジ | |
US10401757B2 (en) | Developing device having a bearing supported feeding screw | |
CN109426115B (zh) | 显影设备 | |
US9195166B2 (en) | Developer storage container having improved workability with mounted developer agitation me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WO2024080340A1 (ja) | 容器、及び容器の製造方法 | |
JP6953262B2 (ja) | 枠体、現像ユニット及び枠体の製造方法 | |
JP2024058549A (ja) | 容器、及び容器の製造方法 | |
JP6246031B2 (ja) | 現像剤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3698989B (zh) | 显影剂容器 | |
JP2005292547A (ja) |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JP2016224475A (ja) | 粉体搬送装置、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