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91484A -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91484A CN103691484A CN201310693632.6A CN201310693632A CN103691484A CN 103691484 A CN103691484 A CN 103691484A CN 201310693632 A CN201310693632 A CN 201310693632A CN 103691484 A CN103691484 A CN 1036914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ent
- compound
- solid acid
- catalyst
- ac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9
- 239000011973 solid ac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1 diolefin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6482 condens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9000011964 heteropoly ac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29910052698 phosphoru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29910052720 vana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125000004429 atom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125000000217 alky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125000002915 carbonyl group Chemical group [*:2]C([*:1])=O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125000001997 phen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C1=C([H])C([H])=C(*)C([H])=C1[H]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125000004435 hydrogen atom Chemical class [H]*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IYDGMDWEHDFVQI-UHFFFAOYSA-N phosphoric acid;trioxo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O=[W](=O)=O.O=[W](=O)=O.O=[W](=O)=O.O=[W](=O)=O.O=[W](=O)=O.O=[W](=O)=O.O=[W](=O)=O.O=[W](=O)=O.O=[W](=O)=O.O=[W](=O)=O.O=[W](=O)=O.O=[W](=O)=O.OP(O)(O)=O IYDGMDWEHDFVQI-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DHRLEVQXOMLTIM-UHFFFAOYSA-N phosphoric acid;trioxo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O=[Mo](=O)=O.O=[Mo](=O)=O.O=[Mo](=O)=O.O=[Mo](=O)=O.O=[Mo](=O)=O.O=[Mo](=O)=O.O=[Mo](=O)=O.O=[Mo](=O)=O.O=[Mo](=O)=O.O=[Mo](=O)=O.O=[Mo](=O)=O.O=[Mo](=O)=O.OP(O)(O)=O DHRLEVQXOMLTI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CGFYHILWFSGVJS-UHFFFAOYSA-N silicic acid;trioxo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O[Si](O)(O)O.O=[W]1(=O)O[W](=O)(=O)O[W](=O)(=O)O1.O=[W]1(=O)O[W](=O)(=O)O[W](=O)(=O)O1.O=[W]1(=O)O[W](=O)(=O)O[W](=O)(=O)O1.O=[W]1(=O)O[W](=O)(=O)O[W](=O)(=O)O1 CGFYHILWFSGVJS-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5
- JRZJOMJEPLMPRA-UHFFFAOYSA-N olefin Natural products CCCCCCCC=C JRZJOMJEPLMPRA-UHFFFAOYSA-N 0.000 claims 2
-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1777 magnesiu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GALOTNBSUVEISR-UHFFFAOYSA-N molybdenum;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Mo]#[Si] GALOTNBSUVEIS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1
- WQEVDHBJGNOKKO-UHFFFAOYSA-K vanad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V](O)(O)=O WQEVDHBJGNOKKO-UHFFFAOYSA-K 0.000 claims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150000001728 carbonyl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3197 catalytic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086 side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Formaldehyde Chemical compound O=C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13
- RRHGJUQNOFWUDK-UHFFFAOYSA-N Isop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 RRHGJUQNOFWUD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84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7
- VQTUBCCKSQIDNK-UHFFFAOYSA-N Isobutene Chemical group CC(C)=C VQTUBCCKSQIDN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5
- 150000001299 aldehy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6
- RTZKZFJDLAIYFH-UHFFFAOYSA-N ether Substances CCOCC RTZKZFJDLAIYF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5
- HIXDQWDOVZUNNA-UHFFFAOYSA-N 2-(3,4-dimethoxyphenyl)-5-hydroxy-7-methoxychromen-4-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OC)=CC(O)=C(C(C=2)=O)C=1OC=2C1=CC=C(OC)C(OC)=C1 HIXDQWDOVZUNN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3
- 125000003342 alkeny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4817 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1354 calc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0543 intermedi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7
- NBIIXXVUZAFLBC-UHFFFAOYSA-N Phospho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P(O)(O)=O NBIIXXVUZAFLB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4
- 125000004432 carbon atom Chemical group C* 0.000 description 2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29910000147 aluminium phosph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NLXLAEXVIDQMFP-UHFFFAOYSA-N Ammonium chloride Substances [NH4+].[Cl-] NLXLAEXVIDQMF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VHUUQVKOLVNVRT-UHFFFAOYSA-N Ammonium 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NH4+].[OH-] VHUUQVKOLVNVR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5000011114 ammonium hydroxid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2071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929 r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1069 regene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125000002496 meth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C([H])([H])*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068 load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RCJMVGJKROQDCB-UHFFFAOYSA-N 2-methylpenta-1,3-di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 RCJMVGJKROQDC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IKHGUXGNUITLKF-UHFFFAOYSA-N Acetaldehyde Chemical compound CC=O IKHGUXGNUITLK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AMIMRNSIRUDHCM-UHFFFAOYSA-N Isopropylaldehyde Chemical compound CC(C)C=O AMIMRNSIRUDHC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125000003118 ary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6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8367 deionis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21641 deionized wat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Substances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125000001449 isoprop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C([H])([H])C([H])(*)C([H])([H])[H]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574 phosphoru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18072 Al 2 O 3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BZLVMXJERCGZMT-UHFFFAOYSA-N Methyl tert-butyl ether Chemical compound COC(C)(C)C BZLVMXJERCGZM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ZLMJMSJWJFRBEC-UHFFFAOYSA-N Potassium Chemical compound [K] ZLMJMSJWJFRBE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1100000053 low toxicity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4
- UHOVQNZJYSORNB-UHFFFAOYSA-N monobenzene Chemical group C1=CC=CC=C1 UHOVQNZJYSORN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00 potas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591 potas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WFJQGQNVERCLOQ-AATRIKPKSA-N (3e)-2,5-dimethylhexa-1,3-di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 WFJQGQNVERCLOQ-AATRIKPKSA-N 0.000 description 3
- KFQWHHUZLDASRR-UHFFFAOYSA-N 3,4-dimethylpenta-1,3-di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 KFQWHHUZLDASR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GDKSTFXHMBGCPG-UHFFFAOYSA-N 4,4-dimethyl-1,3-dioxane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OCO1 GDKSTFXHMBGCP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ZOXJGFHDIHLPTG-UHFFFAOYSA-N Boron Chemical compound [B] ZOXJGFHDIHLPT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96 bo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IMJGQTCMUZMLRZ-UHFFFAOYSA-N buta-1,3-dien-2-yl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1=CC=CC=C1 IMJGQTCMUZMLR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6227 by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575 carbonace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446 lig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734 sod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GPPXJZIENCGNKB-UHFFFAOYSA-N vanadium Chemical compound [V]#[V] GPPXJZIENCGNK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OWWIWYDDISJUMY-UHFFFAOYSA-N 2,3-dimethylbut-1-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 OWWIWYDDISJUM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DGAQECJNVWCQMB-PUAWFVPOSA-M Ilexoside XXIX Chemical compound C[C@@H]1CC[C@@]2(CC[C@@]3(C(=CC[C@H]4[C@]3(CC[C@@H]5[C@@]4(CC[C@@H](C5(C)C)OS(=O)(=O)[O-])C)C)[C@@H]2[C@]1(C)O)C)C(=O)O[C@H]6[C@@H]([C@H]([C@@H]([C@H](O6)CO)O)O)O.[Na+] DGAQECJNVWCQMB-PUAWFVPOSA-M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4298 SiO 2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N Sulfu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S(O)(=O)=O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0413 TiO 2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78 acidif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YLMUPLGERFSHI-UHFFFAOYSA-N alpha-Methyl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1=CC=CC=C1 XYLMUPLGERFSH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AZDRQVAHHNSJOQ-UHFFFAOYSA-N alumane Chemical class [AlH3] AZDRQVAHHNSJO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555 benzenes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1797 benz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C1=C([H])C([H])=C(C([H])=C1[H])C([H])([H])*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75 calc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41 carbon nanotub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393 carbon nanotub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768 cat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95 chemical reaction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681 magnesium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3377 silicon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08 so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GEHJYWRUCIMESM-UHFFFAOYSA-L sodium sulfite Chemical compound [Na+].[Na+].[O-]S([O-])=O GEHJYWRUCIMESM-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308 synthesis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3609 titanium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O Ammonium Chemical compound [NH4+]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O 0.000 description 1
- FBHRRIPXCWORBM-UHFFFAOYSA-N B(O)O.C=CC(C)=C Chemical compound B(O)O.C=CC(C)=C FBHRRIPXCWORB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848 Bronsted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Calcium Chemical compound [Ca]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JPVYNHNXODAKFH-UHFFFAOYSA-N Cu2+ Chemical compound [Cu+2] JPVYNHNXODAKF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82326 Felis ca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41 Lewis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JLVVSXFLKOJNIY-UHFFFAOYSA-N Magnes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Mg+2] JLVVSXFLKOJNI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EQPNABPJHWNSG-UHFFFAOYSA-N Nickel(2+) Chemical compound [Ni+2] VEQPNABPJHWN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9142 PO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L Sulfate Chemical compound [O-]S([O-])(=O)=O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WZECUPJJEIXUKY-UHFFFAOYSA-N [O-2].[O-2].[O-2].[U+6]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U+6] WZECUPJJEIXUK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FJNQSTUXQFLBIS-UHFFFAOYSA-H [OH-].[OH-].[OH-].[OH-].[OH-].[OH-].[U+6] Chemical compound [OH-].[OH-].[OH-].[OH-].[OH-].[OH-].[U+6] FJNQSTUXQFLBIS-UHFFFAOYSA-H 0.000 description 1
- UUIRDIWGVMSEBE-UHFFFAOYSA-N acetylene propan-2-o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O UUIRDIWGVMSEB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3 alkali metal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4 alkaline earth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342 alkaline earth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336 alken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22 bar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49 butyl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1 calc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03 carbon fibre reinforced carb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30 chrom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29 cobalt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LJKHNWPARRRJB-UHFFFAOYSA-N cobalt(2+) Chemical compound [Co+2] XLJKHNWPARRRJ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31 copper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356 dehydroge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71 di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53 distill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PVUBPISXXCAGT-UHFFFAOYSA-N formaldehyde 2-methylprop-1-ene Chemical compound O=C.CC(C)=C XPVUBPISXXCAG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GPRLSGONYQIRFK-UHFFFAOYSA-N hydron Chemical compound [H+] GPRLSGONYQIRF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49 isopre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7517 lewis aci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25 magnes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37 manganese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53 nickel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3 palla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palladium Substances [Pd]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75 pestic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NBIIXXVUZAFLBC-UHFFFAOYSA-K 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O-]P([O-])([O-])=O NBIIXXVUZAFLBC-UHFFFAOYSA-K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52 phosph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platinum Substances [Pt]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4 potass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QQONPFPTGQHPMA-UHFFFAOYSA-N propylene Natural products CC=C QQONPFPTGQHPM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805 propylene group Chemical group [H]C([H])([H])C([H])([*:1])C([H])([H])[*:2]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5 sod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0265 sodium sulphi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1424 substituent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689 synthetic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679 tap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28 transition metal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30195735 unsaturated hydrocarbon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439 ura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所述活性组分为杂多酸和/或杂多酸盐;所述杂多酸的酸根包括第一中心原子和第一配位原子;所述杂多酸盐的酸根包括第二中心原子和第二配位原子;所述第一中心原子和第二中心原子为P或Si;所述第一配位原子和第二配位原子包括W、Mo和V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能够催化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化合物和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的缩合反应,制备得到双烯烃化合物。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产物选择性,减少了缩合反应过程中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双烯烃化合物的产率。而且,该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具有较高的转化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烯烃化合物是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双烯烃化合物中的异戊二烯主要用途是生产异戊橡胶、丁基橡胶、医药农药中间体以及合成润滑油添加剂、橡胶硫化剂等。
现有技术中,异戊二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脱氢法、合成法和抽提法,其中合成法包括异丁烯-甲醛法、乙炔-丙酮法和丙烯二聚法。根据反应进程的不同,异丁烯和甲醛法还可以分为两步法和一步法。其中,两步法是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异丁烯和甲醛在70℃~100℃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4,4-二甲基-1,3-二氧六环和副产品,分离出4,4-二甲基-1,3-二氧六环;然后,4,4-二甲基-1,3-二氧六环在250℃~280℃下裂解生成异戊二烯、甲醛和水。这种两步法的工艺流程繁琐,副产物复杂。一步法是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气相异丁烯和甲醛在200℃以上,直接脱水缩合得到异戊二烯和水。这种一步法的工艺具有流程短、副产物少等优点。因此,烯醛气相一步法合成异戊二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高效的催化剂是异丁烯和甲醛气相一步法合成异戊二烯的技术关键。过中儒(过中儒,薛锦珍,徐贤伦等。烯、醛一步合成异戊二烯硼酸催化剂的研究。燃料化学学报,1983年3月,11卷3期,57~63.)等人在硼和磷二组分催化剂中又添加了钒、钾和铝三组分,得到五组分催化剂,并将所述五组分催化剂用于催化异丁烯和甲醛的缩合反应,得到异戊二烯。研究结果表明,硼、磷、钒、铝和钾五组分催化剂的再生性能较硼和磷二组分催化剂得到了提高,但是该硼、磷、钒、铝和钾五组分催化剂的对于缩合反应产物中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仍然很低,难以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在气相一步法制备双烯烃化合物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产物选择性,提高了双烯烃化合物的产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
所述活性组分为杂多酸和/或杂多酸盐;
所述杂多酸的酸根包括第一中心原子和第一配位原子;
所述杂多酸盐的酸根包括第二中心原子和第二配位原子;
所述第一中心原子和第二中心原子独立地选自P或Si;
所述第一配位原子和第二配位原子独立地选自W、Mo和V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杂多酸包括磷钨酸、磷钼酸、硅钨酸、硅钼酸、磷钼钒酸和硅钼钒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杂多酸盐包括杂多酸正盐和杂多酸酸式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载体包括镁的化合物、铝的化合物、钛的化合物、硅的化合物和碳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杂多化合物与载体在溶剂中混合后进行负载,得到催化剂中间体;
b)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催化剂中间体干燥后进行焙烧,得到固体酸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负载的温度为20℃~95℃;
所述步骤a)中负载的时间为0.5h~8h。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催化剂中间体干燥后进行焙烧具体为:
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催化剂中间体干燥后进行第一焙烧和第二焙烧;
所述第一焙烧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焙烧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焙烧的温度为300℃~350℃,第一焙烧的时间为0.5h~8h;
所述第二焙烧的温度为500℃~550℃,第二焙烧的时间为1h~10h。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和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双烯烃化合物;
所述催化剂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固体酸催化剂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
其中,R1、R2、R3和R4独立地选自氢、烷基或芳香基。
优选地,R1、R2、R3和R4独立地选自氢、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烷基、碳原子数为1~8的支链烷基、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烷基取代的苯基或碳原子数为1~8的支链烷基取代的苯基。
优选地,所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和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2;
所述固体酸催化剂的质量与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3)g:1mol。
优选地,所述缩合反应的温度为220℃~350℃;
缩合反应的时间为20min~40min。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所述活性组分为杂多酸和/或杂多酸盐;所述杂多酸的酸根包括第一中心原子和第一配位原子;所述杂多酸盐的酸根包括第二中心原子和第二配位原子;所述第一中心原子和第二中心原子独立地选自P或Si;所述第一配位原子和第二配位原子独立地选自W、Mo和V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能够催化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和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的缩合反应,制备得到双烯烃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产物选择性,减少了缩合反应过程中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双烯烃化合物的产率。而且,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毒性小、寿命长、再生性能好,易于工业化生产。实验结果表明,异丁烯和甲醛在固体酸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物的选择性(以醛计)最高达到78.3%,转化率(以醛计)最高达到84.3%。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固定床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50得到固体酸催化剂的再生及寿命评价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所述活性组分为杂多酸和/或杂多酸盐;所述杂多酸的酸根包括第一中心原子和第一配位原子;所述杂多酸盐的酸根包括第二中心原子和第二配位原子;所述第一中心原子和第二中心原子独立地选自P或Si;所述第一配位原子和第二配位原子独立地选自W、Mo和V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能够催化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和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的缩合反应,制备得到双烯烃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产物选择性,减少了缩合反应过程中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双烯烃化合物的产率。而且,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毒性小、寿命长、再生性能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为杂多酸和/或杂多酸盐;所述杂多酸的酸根包括第一中心原子和第一配位原子;所述杂多酸盐的酸根包括第二中心原子和第二配位原子;所述第一中心原子和第二中心原子独立地选自P或Si;所述第一配位原子和第二配位原子独立地选自W、Mo和V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发明中,所述杂多酸优选包括磷钨酸、磷钼酸、硅钨酸、硅钼酸、磷钼钒酸和硅钼钒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包括磷钨酸、磷钼酸、硅钨酸和硅钼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杂多酸盐优选包括杂多酸正盐和杂多酸酸式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包括磷钨酸盐、磷钼酸盐、硅钨酸盐、硅钼酸盐、磷钼钒酸盐和硅钼钒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杂多酸正盐优选包括磷钨酸正盐、磷钼酸正盐、硅钨酸正盐、硅钼酸正盐、磷钼钒酸正盐和硅钼钒酸正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包括磷钨酸正盐、磷钼酸正盐、硅钨酸正盐和硅钼酸正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杂多酸酸式盐包括酸根和阳离子,所述酸根包括第二中心原子、第二配位原子和氢离子;所述阳离子优选包括铵离子、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和过渡金属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包括铵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镁离子、钡离子、铬离子、锰离子、铁离子、钴离子、镍离子、铂离子、钯离子和铜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具体的,所述杂多酸酸式盐优选包括磷钨酸酸式盐、磷钼酸酸式盐、硅钨酸酸式盐、硅钼酸酸式盐、磷钼钒酸酸式盐和硅钼钒酸酸式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包括磷钨酸酸式盐、磷钼酸酸式盐、硅钨酸酸式盐和硅钼酸酸式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最优选包括磷钨酸酸式钠、磷钼酸酸式钾和硅钼酸酸式铁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活性组分的质量占固体酸催化剂质量的百分含量优选大于等于10%且小于100%,更优选为20%~90%,最优选为30%~80%。
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包括载体。在本发明中,所述载体优选包括镁的化合物、铝的化合物、钛的化合物、硅的化合物和碳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包括镁的盐类化合物、TiO2、Al2O3、SiO2和碳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最优选包括MgCl2、Al2O3、TiO2、SiO2、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对所述载体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上述载体即可,可以采用上述载体的市售商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杂多化合物与载体在溶剂中混合后进行负载,得到催化剂中间体;
b)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催化剂中间体干燥后进行焙烧,得到固体酸催化剂。
本发明将杂多化合物与载体在溶剂中混合后进行负载,得到催化剂中间体。本发明优选将所述杂多化合物溶于溶剂中,杂多化合物完全溶解后,再向其中加入载体,进行负载,得到催化剂中间体。本发明对所述杂多化合物与载体的加入方式没有特殊的限制,优选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本发明对所述混合时所使用的容器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容器即可,如可以为烧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容器可具体为圆底烧瓶。
在本发明中,所述载体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载体的种类一致,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载体与杂多化合物的质量比优选为(5~10):1,更优选为(6~9):1。
在本发明中,所述杂多化合物包括杂多酸和杂多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杂多酸和杂多酸盐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杂多酸和杂多酸盐的种类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对所述溶剂的来源和种类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溶剂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溶剂优选为自来水、蒸馏水和去离子水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去离子水。在本发明中,所述杂多化合物与溶剂的质量比优选为1:10~15,更优选为1:11~14,最优选为1:12~13。
在本发明中,所述负载的温度优选为20℃~95℃,更优选为25℃~90℃,最优选为30℃~50℃;所述负载的时间优选为0.1h~8h,更优选为0.2h~5h,最优选为0.5h~2.5h。
得到催化剂中间体后,本发明将所述催化剂中间体干燥后进行焙烧,得到固体酸催化剂。在本发明中,所述将所述催化剂中间体干燥后进行焙烧优选具体为:
将所述催化剂中间体干燥后进行第一焙烧和第二焙烧;
所述第一焙烧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焙烧的温度。
本发明对所述干燥的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干燥技术方案即可。本发明为了区分下述技术方案中的干燥,将对催化剂中间体进行的干燥命名为第一干燥,所述第一干燥优选为蒸干;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干燥的温度优选为80℃~125℃,更优选为90℃~120℃,最优选为95℃~105℃;本发明对所述第一干燥的时间没有特殊的限制,将所述催化剂中间体干燥至恒重即可。
完成对所述催化剂中间体的干燥后,本发明优选将所述干燥的催化剂中间体进行第一焙烧,得到第一焙烧产物。本发明对所述第一焙烧的设备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焙烧设备即可,如可以采用马弗炉对所述干燥的催化剂中间体进行第一焙烧。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焙烧的温度优选为300℃~350℃,更优选为320℃~340℃;所述第一焙烧的时间优选为0.5h~8h,更优选为2h~6h,最优选为3h~4h。
得到第一焙烧产物后,本发明优选将所述第一焙烧产物进行磷酸溶液处理。本发明对所述第一焙烧产物和磷酸溶液的加入顺序没有限制,优选将磷酸溶液加入到第一焙烧产物中。在本发明中,所述磷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1%~20%,更优选为3%~15%,最优选为5%~9%。本发明对所述磷酸溶液的用量没有特殊的限制,优选浸没所述第一焙烧产物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磷酸溶液进行处理的温度优选为80℃~100℃,更优选为85℃~95℃;所述磷酸溶液进行处理的时间优选为0.5h~8h,更优选为1.0h~1.5h。
在完成对所述第一焙烧产物的磷酸溶液处理后,本发明优选将所述磷酸溶液处理后的第一焙烧产物进行第二干燥,将完成第二干燥后的第一焙烧产物用氨水溶液处理。本发明对所述第二干燥的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干燥技术方案即可,所述第二干燥优选为蒸干。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干燥的温度优选为95℃~120℃;更优选为100℃~110℃;本发明对所述第二干燥的时间没有特殊的限制,将所述磷酸溶液处理后的第一焙烧产物干燥至恒重即可。本发明对所述氨水溶液的用量没有特殊的限制,优选浸没所述第二干燥后的第一焙烧产物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氨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1%~10%,更优选为2%~8%,最优选为4%~6%;在本发明中,所述氨水溶液处理的温度优选为80℃~100℃,更优选为85℃~95℃;所述氨水溶液处理的时间优选为1h~3h,更优选为1.5h~2.5h。
完成对所述第一焙烧产物的氨水溶液处理后,本发明优选将得到的氨水溶液处理后的第一焙烧产物进行过滤、水洗和第三干燥,然后进行第二焙烧,得到固体酸催化剂。本发明对所述过滤和水洗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过滤和水洗技术方案即可。本发明优选对氨水溶液处理后的第一焙烧产物过滤后水洗2次~3次。本发明对所述干燥的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干燥技术方案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三干燥优选为蒸干;所述第三干燥的温度优选为100℃~140℃;更优选为120℃~130℃;所述第三干燥的时间没有特殊的限制,将所述过滤和水洗后的第一焙烧产物干燥至恒重即可。
完成对所述第一焙烧产物第三干燥后,本发明优选将第三干燥后的第一焙烧产物进行第二焙烧,得到固体酸催化剂。本发明对所述第二焙烧的设备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焙烧设备即可,如可以采用马弗炉进行第二焙烧。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焙烧的温度优选为500℃~550℃,更优选为510℃~530℃;所述第二焙烧的时间优选为1h~10h,更优选为1.5h~8h,最优选为2h~4h。
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能够催化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和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双烯烃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有两种活性中心:Bronsted酸(简称B酸)活性中心和Lewis酸(简称L酸)活性中心。在烯醛缩合反应过程中,B酸活性中心起主要作用,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具有较高含量的B酸活性中心,较高含量的B酸活性中心使得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产物选择性,减少了缩合反应过程中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双烯烃化合物的产率;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大,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从而提高了转化率。
本发明对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的总酸量、B酸活性中心与L酸活性中心的比例以及比表面积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的总酸量最高达3.42mmol/g,B酸活性中心与L酸活性中心的比为最高为2.33,比表面积最大为295m2/g。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和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双烯烃化合物;
所述催化剂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固体酸催化剂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
其中,R1、R2、R3和R4独立地选自氢、烷基或芳香基。
在本发明中,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和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缩合反应的反应式如式(a)所示。
其中,cat表示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R1、R2、R3和R4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R1、R2、R3和R4一致,在此对取代基R1、R2、R3和R4不再赘述;R4’比R4少一个-H。
本发明将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和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双烯烃化合物。本发明对所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的种类和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即可。在本发明中,式(I)中的R1和R2独立地选自氢、烷基或芳香基;优选地,R1和R2独立地选自氢、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烷基、碳原子数为1~8的支链烷基、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烷基取代的苯基或碳原子数为1~8的支链烷基取代的苯基,更优选地,R1和R2独立地选自氢、甲基和异丙基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发明式(I)中,当R1和R2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烷基取代的苯基或碳原子数为1~8的支链烷基取代的苯基时,本发明对所述苯基上的取代位点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以为邻位,也可以为间位,还可以为对位。
具体地,当R1和R2为氢时,所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为甲醛;当R1为甲基,R2为氢时,所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为乙醛;当R1为异丙基,R2为氢时,所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为异丁醛。
本发明对所述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的种类和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即可。
在本发明式(II)中,R3和R4独立地选自氢、烷基或芳香基;优选地,R3和R4独立地选自氢、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烷基、碳原子数为1~8的支链烷基、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烷基取代的苯基或碳原子数为1~8的支链烷基取代的苯基,更优选地,R3和R4独立地选自氢、甲基、异丙基和苯甲基中的一种或多种。当R3和R4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烷基取代的苯基或碳原子数为1~8的支链烷基取代的苯基时,本发明对所述苯基上的取代位点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以为邻位,也可以为间位,还可以为对位。
具体地,当R3和R4同时为甲基时,所述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为异丁烯;当R3为异丙基,R4为甲基时,所述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为2,3-二甲基-1-丁烯;当R3为甲基,R4为苯基时,所述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为α-甲基苯乙烯。
本发明中,所述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可由市场购得,也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制备方法自行制备。在本发明中,所述具有式(II)所述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将具有式(III)所示结构的醚类化合物进行醚解反应,得到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
其中,R5和R6独立地选自氢、烷基或芳香基。
在本发明中,式(III)中的R5和R6独立地选自氢、烷基或芳香基;优选地,R5和R6独立地选自氢、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烷基、碳原子数为1~8的支链烷基、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烷基取代的苯基或碳原子数为1~8的支链烷基取代的苯基,更优选地,R5和R6独立地选自氢、甲基、异丙基和苯甲基中的一种或多种。当R5和R6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烷基取代的苯基或碳原子数为1~8的支链烷基取代的苯基时,本发明对所述苯基上的取代位点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以为邻位,也可以为间位,还可以为对位。具体地,当R5和R6均为甲基时,具有式(III)所示结构的醚类化合物为甲基叔丁基醚。
在本发明中,所述醚解反应的温度优选为150℃~300℃,更优选为180℃~280℃;所述醚解反应的时间优选为1h~5h,更优选为2h~4h;所述醚解反应使用的催化剂优选包括Al2O3、硫酸盐、磷酸盐、铀的氧化物、铀的氢氧化物和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包括Al2O3、U3O8和Ca3(PO4)2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醚解反应的压力优选为0.3MPa~0.6MPa,更优选为0.35MPa~0.55MPa。
在本发明中,所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和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的摩尔比优选为1:1~12,更优选为1:2~11,最优选为1:3~10;所述固体酸催化剂的质量与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3)g:1mol;更优选为(1.5~2.5)g:1mol。
在本发明中,所述缩合反应的温度优选为200℃~450℃,更优选为250℃~400℃,最优选为280℃~350℃;所述缩合反应的时间优选为20min~40min,更优选为25min~35min,所述缩合反应中气固接触时间优选为0.1s~1.2s,更优选为0.2s~1.0s,最优选为0.2s~0.8s。
本发明对所述缩合反应的装置没有特殊的限制,优选采用如图1所示的反应装置,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固定床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1为第一物料进料泵;12为第二物料进料泵;21为第一阀门,22为第二阀门,31为第一物料管道,32为第二物料管道,4为混合物料管道,5为反应管;6为冷凝器;7为气液分离及羰基化合物回收装置;8为气相色谱仪。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定床反应器包括第一物料进料泵11和第一物料管道31,所述第一物料进料泵11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物料管道31的进料口相连,将第一物料输送至第一物料管道31;本发明对所述第一物料管道31的直径、材质和长度没有特殊的限制,满足实际操作条件所需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定床反应器包括阀门21,本发明为了能够控制物料的进料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物料管道3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21,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物料的输送。本发明对所述第一阀门21在所述第一物料管道31上设置的位置有没有限定,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物料管道31的任意位置;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定床反应器包括第二物料进料泵12和第二物料管道32,所述第二物料进料泵12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物料管道32的进料口相连,将第二物料输送至第二物料管道32;本发明对所述第二物料管道32的直径、材质和长度没有特殊的限制,满足实际操作条件即可;本发明对所述第一物料管道31和第二物料管道32输送的物料种类没有限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物料管道31和第二物料管道32分别将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和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输送至混合物料管道4中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定床反应器包括阀门22,本发明为了能够控制物料的进料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物料管道3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22,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物料的输送;本发明对所述第二阀门22在所述第二物料管道32上设置的位置没有限定,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物料管道32的任意位置;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定床反应器包括混合物料管道4,所述混合物料管道4的出料口与反应管5的入口相连,本发明对所述混合物料管道4的直径、材质和长度没有特殊的限制,满足实际操作条件所需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物料管道4将由所述第一物料管道输送来的第一物料和由第二物料管道输送来的第二物料混合在一起并输送至反应管5;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定床反应器包括反应管5,所述反应管5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6的入口相连,反应管5用来盛放固体酸催化剂及提供缩合反应的场所。本发明对所述反应管的尺寸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以为任意尺寸;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管5的直径为Φ15mm~Φ20mm;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定床反应器包括冷凝器6,所述冷凝器6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及羰基化合物回收装置7的入口相连,在反应管5中完成聚合反应后得到的反应产物被输送至冷凝器6,所述冷凝器6将其中未反应的羰基化合物和部分产物冷凝下来;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定床反应器包括气液分离及羰基化合物回收装置7,所述气液分离及羰基化合物回收装置7的出口与所述气相色谱仪8的入口相连,气液分离及羰基化合物回收装置7用来对经过冷凝器6的产物进行分离以及回收未反应的羰基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定床反应器包括气相色谱仪8,气相色谱仪8用来测定气液分离装置分离的气相产物组成及产物中双烯烃化合物的含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气相色谱仪为Thermo Scientific Trace GC ultra色谱仪。
下面结合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进一步对本发明提供的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将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通过第一物料进料泵11输送至第一物料管道31,在输送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阀门21控制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的加入量;将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通过第二物料进料泵12输送至第二物料管道32,在输送的过程中,通过第二阀门22控制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的加入量;
所述第一物料管道31将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化合物输送至混合物料管道4,所述第二物料管道32将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输送至混合物料管道4;所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化合物和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在混合物料管道4处汇合,并输送至反应管5;
在反应管5中预先放置有固体酸催化剂,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和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在上述固体酸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产物被输送至冷凝器6;
在冷凝器6中部分产物得到冷凝,得到冷凝的液相产物和未冷凝的气相物质,再将所述冷凝的液相产物和未冷凝的气相物质送到气液分离及羰基化合物回收装置7中;
所述气液分离及羰基化合物回收装置7进行气液分离及回收未反应的羰基化合物,未反应的羰基化合物用亚硫酸钠溶液吸收后再用稀硫酸滴定,测定未反应羰基化合物的含量,进而计算羰基化合物转化率;最后将气相物质通入到气相色谱仪8中;
气相色谱仪8对气相物质进行测定,测出气相物质中生成的双烯烃化合物的种类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含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所述活性组分为杂多酸和/或杂多酸盐;所述杂多酸的酸根包括第一中心原子和第一配位原子;所述杂多酸盐的酸根包括第二中心原子和第二配位原子;所述第一中心原子和第二中心原子独立地选自P或Si;所述第一配位原子和第二配位原子独立地选自W、Mo和V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能够催化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和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的缩合反应,制备得到双烯烃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产物选择性,减少了缩合反应过程中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双烯烃化合物的产率。而且,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毒性小、寿命长、再生性能好,易于工业化生产。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将10g磷钨酸和130mL去离子水置于500mL的圆底烧瓶中,当固体完全溶解后边搅拌边倒入80g二氧化硅颗粒,将圆底烧瓶连接到混浆装置中,在95℃下负载0.5h,得到催化剂中间体;
将温度提升至125℃,蒸干催化剂中间体的水分,再将催化剂中间体置于马弗炉中,在350℃下进行第一焙烧0.5h,然后将温度提升至500℃,继续进行第二焙烧10h,得到固体酸催化剂。
本发明对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的总酸量、B酸活性中心与L酸活性中心的比例以及比表面积进行了测试。
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的总酸量为3.21mmol/g,B酸活性中心与L酸活性中心的比为2.16,比表面积为295m2/g。
实施例2
将10g磷钨酸和130mL去离子水置于500mL的圆底烧瓶中,当固体完全溶解后边搅拌边倒入80g二氧化硅颗粒,将圆底烧瓶连接到混浆装置中,在20℃下负载8h,得到催化剂中间体;
将温度升高至80℃蒸干催化剂中间体中的水分,再将蒸干后的催化剂中间体置于马弗炉中,在300℃下进行第一焙烧8h,得到第一焙烧产物,然后向第一焙烧产物中加入130mL质量分数6.5%的磷酸溶液,继续在90℃下处理2h,再将温度升高至100℃,蒸干水分,然后用130mL质量浓度为5%的氨水溶液在90℃下处理2h,然后过滤,将得到的固体水洗3次,再将温度升高至125℃进行干燥,最后置于马弗炉中,在550℃下进行第二焙烧0.5h,得到固体酸催化剂。
本发明对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的总酸量、B酸活性中心与L酸活性中心的比例以及比表面积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的总酸量为3.42mmol/g,B酸活性中心与L酸活性中心的比为2.33,比表面积为277m2/g。
实施例3
将10g磷钨酸和130mL去离子水置于500mL的圆底烧瓶中,当固体完全溶解后边搅拌边倒入80g二氧化硅颗粒,将圆底烧瓶连接到混浆装置中,反应温度90℃下负载2.5h,得到催化剂中间体;
将温度升高至100℃,蒸干催化剂中间体中的水分,再将蒸干后的催化剂中间体置于马弗炉中,在330℃下第一焙烧4h,得到第一焙烧产物,然后向第一焙烧产物中加入130mL质量分数6.5%的磷酸溶液,继续在90℃下处理2h,再将温度升高至120℃,蒸干水分,然后用130mL质量浓度为5%的氨水溶液在90℃下处理2h,然后过滤,将得到的固体水洗2次,再将温度提升至125℃干燥,最后置于马弗炉中,在520℃下进行第二焙烧4h,得到固体酸催化剂。
实施例4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2所述的技术方案制备得到固体酸催化剂,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以25g磷钼酸为活性组分。
实施例5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2所述的技术方案制备得到固体酸催化剂,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以30g Na2.5H0.5PW12O40为活性组分。
实施例6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2所述的技术方案制备得到固体酸催化剂,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以硅钼酸为活性组分。
实施例7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2所述的技术方案制备得到固体酸催化剂,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以硅钨酸钠为活性组分。
实施例8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2所述的技术方案制备得到固体酸催化剂,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以磷钼酸钙为活性组分。
实施例9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2所述的技术方案制备得到固体酸催化剂,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以磷钼酸铁为活性组分。
实施例10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2所述的技术方案制备得到固体酸催化剂,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以1g Al2O3为载体,所述载体在400℃下焙烧1h后使用。
实施例11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2所述的技术方案制备得到固体酸催化剂,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以石墨烯为载体,所述载体在400℃下焙烧1h后使用。
实施例12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2所述的技术方案制备得到固体酸催化剂,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以碳纳米管为载体,所述载体在400℃下焙烧1h后使用。
实施例13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2所述的技术方案制备得到固体酸催化剂,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活性组分磷钨酸为5g,质量浓度为85%的H3PO45mL。
实施例14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2所述的技术方案制备得到固体酸催化剂,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活性组分磷钨酸为5g,质量浓度为85%的H3PO410mL。
实施例15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2所述的技术方案制备得到固体酸催化剂,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活性组分磷钨酸为20g,质量浓度为85%的H3PO420mL。
实施例16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技术方案制备得到固体酸催化剂,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将催化剂制备工艺等比例放大10倍。
实施例17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技术方案制备得到固体酸催化剂,区别在于,将制备催化剂所用的试剂级原料改为工业级原料,考察杂质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实施例18
将2g实施例1所得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将异丁烯依次通过第一物料进料泵、第一阀门、第一物料管道和混合物料管道通入至反应管中,将甲醛依次通过第二物料进料泵、第二阀门、第二物料管道和混合物料管道通入至反应管中,本发明控制异丁烯和甲醛的摩尔比为5.5:1,在反应管中,在反应温度为290℃,气固接触时间为0.8s的条件下反应30min,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8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63.4%。
实施例19
将2g实施例2所得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8提供的反应条件,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9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62.3%。
实施例20
将2g实施例3所得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8提供的反应条件,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20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72.4%。
实施例21
将2g实施例4所得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8提供的反应条件,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21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69.6%。
实施例22
将2g实施例5所得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22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69.5%。
实施例23
将2g实施例6所得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23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55.7%。
实施例24
将1g实施例7所得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24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67.3%。
实施例25
将3g实施例8所得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25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66.0%。
实施例26
将1.5g实施例9所得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26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64.0%。
实施例27
将2g实施例10所得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27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69.1%。
实施例28
将2g实施例11所得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28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49.7%。
实施例29
将2g实施例12所得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29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52.8%。
实施例30
将2g实施例13所得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30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69.2%。
实施例31
将2g实施例14所得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31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65.4%。
实施例32
将2g实施例15所得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32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59.2%。
实施例33
将2g实施例16所得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33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63.8%。
实施例34
将2g实施例17所得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34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64.5%。
实施例35
将2g实施例1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按照实施例26提供的反应条件,异丁烯与乙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2-甲基-1,3-戊二烯。
本发明对2-甲基-1,3-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计算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35以乙醛计2-甲基-1,3-戊二烯的选择性为66.2%。
实施例36
将2g实施例1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按照实施例18提供的反应条件,异丁烯与异丁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2,5-二甲基-1,3-己二烯。
本发明对2,5-二甲基-1,3-己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36以异丁醛计2,5-二甲基-1,3-己二烯的选择性为69.0%。
实施例37
将2g实施例1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按照实施例18提供的反应条件,α-甲基苯乙烯与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2-苯基-1,3-丁二烯。
本发明对2-苯基-1,3-丁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计算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37以甲醛计2-苯基-1,3-丁二烯的选择性为78.3%。
实施例38
将2g实施例1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按照实施例18提供的反应条件,2,3-二甲基-1-丁烯与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3,4-二甲基-1,3-戊二烯。
本发明对3,4-二甲基-1,3-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计算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38以甲醛计3,4-二甲基-1,3-戊二烯的选择性为81.2%。
实施例39
将2g实施例1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按照实施例18提供的反应条件,甲基叔丁基醚与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39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58.1%。
实施例40
将2g实施例1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按照实施例18提供的反应条件,区别在于,固定床反应器更换为反应管为Φ20mm的流化床反应器,其他条件同固定床反应器的实验条件,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计算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40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57.4%。
实施例41
将2g实施例2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区别在于,缩合反应过程中的气固接触时间为0.2s,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计算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41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77.3%。
实施例42
将2g实施例2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区别在于,缩合反应过程中的气固接触时间为0.4s,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计算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42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65.7%。
实施例43
将2g实施例2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区别在于,缩合反应过程中的气固接触时间为1.0s,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计算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43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53.0%。
实施例44
将2g实施例2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区别在于,缩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50℃,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计算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44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77.3%。
实施例45
将2g实施例2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区别在于,缩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70℃,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计算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45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66.0%。
实施例46
将2g实施例2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区别在于,缩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340℃,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计算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46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49.5%。
实施例47
将2g实施例2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区别在于,摩尔比为2:1的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计算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47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71.0%。
实施例48
将2g实施例2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区别在于,摩尔比为4:1的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计算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48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65.9%。
实施例49
将2g实施例2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置于图1所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按照实施例19提供的反应条件,区别在于,摩尔比为10:1的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发明对得到的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异戊二烯。
本发明对异戊二烯的选择性进行计算,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计算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49以甲醛计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为54.8%。
表1本发明实施例18~49烯(醚)醛反应的实验结果
实施例50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2所述的技术方案制备得到固体酸催化剂,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缩合反应结束后直接将所使用的固体酸催化剂在500℃下焙烧50min,焙烧过程中通入空气,通气速率为20L/hr,再生完毕后得到固体酸催化剂。
将得到的再生后的固体酸催化剂,在与实施例1提供的相同反应条件下,异丁烯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
本实施例的实验结果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50得到固体酸催化剂的再生及寿命评价图,其中,曲线1为转化率,曲线2为选择性,曲线3为收率。
由图2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的寿命长,再生性能好。
实施例51
将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得到的催化剂进行固定床反应器及流化床反应器的放大实验,放大倍数为10倍。
本发明对产物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放大实验结果与小试结果相差不超过2%。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所述活性组分为杂多酸和/或杂多酸盐;所述杂多酸的酸根包括第一中心原子和第一配位原子;所述杂多酸盐的酸根包括第二中心原子和第二配位原子;所述第一中心原子和第二中心原子独立地选自P或Si;所述第一配位原子和第二配位原子独立地选自W、Mo和V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能够催化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和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的缩合反应,制备得到双烯烃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产物选择性,减少了缩合反应过程中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双烯烃化合物的产率。而且,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毒性小、寿命长、再生性能好,易于工业化生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
所述活性组分为杂多酸和/或杂多酸盐;
所述杂多酸的酸根包括第一中心原子和第一配位原子;
所述杂多酸盐的酸根包括第二中心原子和第二配位原子;
所述第一中心原子和第二中心原子独立地选自P或Si;
所述第一配位原子和第二配位原子独立地选自W、Mo和V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酸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杂多酸包括磷钨酸、磷钼酸、硅钨酸、硅钼酸、磷钼钒酸和硅钼钒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酸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杂多酸盐包括杂多酸正盐和杂多酸酸式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酸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包括镁的化合物、铝的化合物、钛的化合物、硅的化合物和碳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5.一种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杂多化合物与载体在溶剂中混合后进行负载,得到催化剂中间体;
b)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催化剂中间体干燥后进行焙烧,得到固体酸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负载的温度为20℃~95℃;
所述步骤a)中负载的时间为0.5h~8h。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催化剂中间体干燥后进行焙烧具体为:
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催化剂中间体干燥后进行第一焙烧和第二焙烧;
所述第一焙烧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焙烧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焙烧的温度为300℃~350℃,第一焙烧的时间为0.5h~8h;
所述第二焙烧的温度为500℃~550℃,第二焙烧的时间为1.0h~10h。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1、R2、R3和R4独立地选自氢、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烷基、碳原子数为1~8的支链烷基、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烷基取代的苯基或碳原子数为1~8的支链烷基取代的苯基。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和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2;
所述固体酸催化剂的质量与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3)g:1mol。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合反应的温度为220℃~350℃;
缩合反应的时间为20min~40mi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93632.6A CN103691484B (zh) | 2013-12-17 | 2013-12-17 |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93632.6A CN103691484B (zh) | 2013-12-17 | 2013-12-17 |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91484A true CN103691484A (zh) | 2014-04-02 |
CN103691484B CN103691484B (zh) | 2016-09-28 |
Family
ID=50353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93632.6A Active CN103691484B (zh) | 2013-12-17 | 2013-12-17 |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91484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18140A (zh) * | 2016-03-24 | 2016-06-01 | 广西新天德能源有限公司 | 醋酸丁酯的固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876100A (zh) * | 2017-10-24 | 2018-04-06 | 安徽省福泰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制备甲缩醛用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CN109718853A (zh) * | 2017-10-27 | 2019-05-0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烯烃环氧化反应的负载型固体杂多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841716A (zh) * | 2019-12-02 | 2020-02-28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脱氢芳樟醇重排反应制备柠檬醛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柠檬醛的方法 |
CN110963882A (zh) * | 2018-09-29 | 2020-04-07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制备2-甲基-1,3-戊二烯的方法 |
CN111333906A (zh) * | 2020-03-26 | 2020-06-26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
CN112588316A (zh) * | 2020-12-21 | 2021-04-02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一种催化糠醇/甲醇转化两步法合成呋喃乙烯类功能单体及催化剂应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863139A (en) * | 1958-08-08 | 1961-03-15 | British Hydrocarbon Chem Ltd | Production of conjugated diolefines |
US5254766A (en) * | 1990-10-16 | 1993-10-19 | Mitsui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Ltd. | Process for producing alkyl-substituted aromatic hydrocarbon using heteropolyacid salts |
CN1265940A (zh) * | 1999-03-03 | 2000-09-13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乙二醇系列单醚类乙酸酯合成中的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 |
CN1277894A (zh) * | 1999-06-16 | 2000-12-27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用于直链烯烃与苯烷基化制直链烷基苯的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 |
CN1390643A (zh) * | 2002-06-17 | 2003-01-15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杂多酸型催化剂的使用方法 |
CN1465436A (zh) * | 2002-06-26 | 2004-01-07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正构烷烃异构化催化剂及应用 |
-
2013
- 2013-12-17 CN CN201310693632.6A patent/CN10369148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863139A (en) * | 1958-08-08 | 1961-03-15 | British Hydrocarbon Chem Ltd | Production of conjugated diolefines |
US5254766A (en) * | 1990-10-16 | 1993-10-19 | Mitsui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Ltd. | Process for producing alkyl-substituted aromatic hydrocarbon using heteropolyacid salts |
CN1265940A (zh) * | 1999-03-03 | 2000-09-13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乙二醇系列单醚类乙酸酯合成中的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 |
CN1277894A (zh) * | 1999-06-16 | 2000-12-27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用于直链烯烃与苯烷基化制直链烷基苯的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 |
CN1390643A (zh) * | 2002-06-17 | 2003-01-15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杂多酸型催化剂的使用方法 |
CN1465436A (zh) * | 2002-06-26 | 2004-01-07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正构烷烃异构化催化剂及应用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18140A (zh) * | 2016-03-24 | 2016-06-01 | 广西新天德能源有限公司 | 醋酸丁酯的固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876100A (zh) * | 2017-10-24 | 2018-04-06 | 安徽省福泰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制备甲缩醛用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CN109718853A (zh) * | 2017-10-27 | 2019-05-0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烯烃环氧化反应的负载型固体杂多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963882A (zh) * | 2018-09-29 | 2020-04-07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制备2-甲基-1,3-戊二烯的方法 |
CN110841716A (zh) * | 2019-12-02 | 2020-02-28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脱氢芳樟醇重排反应制备柠檬醛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柠檬醛的方法 |
CN110841716B (zh) * | 2019-12-02 | 2022-11-08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脱氢芳樟醇重排反应制备柠檬醛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柠檬醛的方法 |
CN111333906A (zh) * | 2020-03-26 | 2020-06-26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
CN111333906B (zh) * | 2020-03-26 | 2021-03-30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
CN112588316A (zh) * | 2020-12-21 | 2021-04-02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一种催化糠醇/甲醇转化两步法合成呋喃乙烯类功能单体及催化剂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91484B (zh) | 2016-09-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91484B (zh) |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3721729B (zh) |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3691463B (zh) |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JP5684818B2 (ja) | グリセリンの脱水反応によって不飽和アルデヒドおよび/または不飽和カルボン酸を製造するのに使用する触媒の製造方法と、この方法で得られる触媒 | |
TWI721970B (zh) | 用於烯烴複分解之催化劑系統 | |
CN103406140A (zh) | 一种醇醚转化为芳烃的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 |
CN103691475A (zh) |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3638955B (zh) |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2464539A (zh) | 一种直链烷基苯的固体酸催化合成方法 | |
CN103638969B (zh) |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3638918A (zh) |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3721703B (zh) |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3721733B (zh) |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3691474B (zh) |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普林斯反应中的应用 | |
CN103274888B (zh) | 用Bi/Mo/Fe/Ce四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 | |
JP6552126B2 (ja) | 共役ジオレフィン製造用触媒と、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3274887A (zh) | 用Bi/Mo/Ce三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 | |
CN103483132B (zh) | 用Bi/Mo/La三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 | |
CN118788368B (zh) | 一种用于气相制备异戊二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638964B (zh) | 一种分子筛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1896269B (zh) | 催化剂再生方法 | |
CN103319294B (zh) | 用Bi/Mo/V三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 | |
CN111099972B (zh) | 一种以mtbe为原料制备对叔丁基邻苯二酚的方法 | |
CN105618091A (zh) | 四氢糠醇气固相催化合成吡啶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83131A (zh) | 用Bi/Mo/Zr三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