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氟酮磺草胺和芬诺杀磺隆的除草剂结合物
本发明属于作物保护组合物的技术领域,所述作物组合物可通过例如播种前法(并入或不并入)、芽前法或芽后法用于在下述播种的和种植的作物植物中抵抗不想要的植物:例如小麦(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玉米、大豆、糖用甜菜、甘蔗、棉花、稻(在旱田或水田条件下用籼型或粳型品种以及杂交种/突变体/GMO的种植的或播种的稻)、豆类(例如矮菜豆和蚕豆)、亚麻、大麦、燕麦、黑麦、黑小麦、油菜、马铃薯、黍(高粱)、牧草、绿地/草坪、果实种植园(种植园作物)或非作物区域(例如居住区或工业区的广场、铁路轨道)。除单次施用外,也可进行相继施用。
本发明涉及包含至少两种除草剂的除草剂结合物及其用于防治不想要的植物的用途,特别是包含选自N-{2-[4,6-二甲氧基-(1,3,5)三嗪-2-(-羰基-或-羟甲基)]-6-卤代苯基}二氟甲磺酰胺类或其N-甲基衍生物和/或其盐(下文也称作“被二甲氧基三嗪基取代的二氟甲磺酰基苯胺”)的化合物以及其他除草活性化合物的除草剂结合物。
已知环上被取代的磺酰胺具有除草性(例如WO93/09099A2、WO96/41799A1)。其还包括苯基二氟甲磺酰胺(其也称作二氟甲磺酰基苯胺)。所述苯基二氟甲磺酰胺化合物为,例如,尤其被二甲氧基嘧啶基(例如WO00/006553A1、JP2000-6336、JP11-060562)或二甲氧基三嗪基以及其他卤素取代基(例如WO2005/096818A1、WO2007/031208A2)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苯基衍生物。
然而,来自N-{2-[4,6-二甲氧基-(1,3,5)三嗪-2(-羰基-或-羟甲基)]-6-卤代苯基}二氟甲磺酰胺类的具体化合物(如描述于WO2005/096818A1)及其N-甲基衍生物(如首次关于杀菌剂描述于WO2006/008159A1,以及作为除草剂描述于WO2007/031208A2和WO2009/024251A2)就其除草性而言,在所有方面并不完全令人满意。
被二甲氧基三嗪基取代的二氟甲磺酰基苯胺对有害植物(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植物(Cyperaceae);下文也统称为“杂草”)的除草活性已经处于较高水平,但是通常依赖于施用率、所用制剂、在每种情况下待防治的有害植物或有害植物谱、气候和土壤条件等。本文中的其他标准为除草剂的作用持续时间或分解率、普遍的作物植物相容性和作用速率(作用的更快速起效)、活性谱以及对后续作物的性能(复种问题)或施用的总体灵活性(防治其各个生长阶段下的杂草)。如果合适,可还需考虑有害植物敏感性的变化,其在除草剂的长期使用或在有限的地理区域中可能存在(耐受性或抗性杂草种类的防治)。通过提高除草剂的施用率来补偿对于单个植物的活性的损失仅仅在一定程度上可行,这是因为例如此操作会降低除草剂的选择性,或因为即使在施用率较高时作用也未见改善。
因此,经常需要抵抗特定杂草种类的靶向协同活性、具有更好的总体选择性的杂草防治、通常更少用量的活性化合物来达到同等良好的防治结果以及减少排入环境中的活性化合物,以避免例如淋溶和残留效应。还需要开发一次性施用以避免劳动密集性的多次施用,以及开发控制作用速率的体系,其中,除了杂草的最初快速防治之外,还存在较慢的后效防治(residual control)。
对上述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可为提供除草剂结合物,即多种除草剂和/或其他组分的混合物,所述其他组分选自不同类型的农用化学活性化合物以及常用于作物保护且提供所需的额外特性的制剂助剂和添加剂。然而,在多种活性化合物的结合使用中,经常出现化学、物理或生物学不相容的现象,例如联用制剂缺乏稳定性、活性化合物的分解或活性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的拮抗性。出于这些原因,必须以靶向的方式选出潜在适合的结合物,并用试验测试其适应性,不可能安然地忽视先验的消极结果或积极结果。
上述化合物的非N-甲基衍生物的混合物原则上已知(例如WO2007/079965A2);然而,其在与其他除草剂的混合物中的效果仅从被二甲氧基嘧啶基取代的苯基衍生物的个别情况中证实。此外,还存在经选择的上述化合物的N-甲基衍生物与某些结合组分的混合物(例如WO2008/101595A2、WO2010/017930A2、WO2010/017931A2、WO2010/017929A1、WO2010/017922A2、WO2010/017921A2、WO2010/017924A2、WO2010/017923A2、WO2010/017928A1、DE102008037630、WO2010/017927A2、WO2010/017926A2、WO2010/017925A2)。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作物保护组合物作为现有技术的替代品或作为其的改进品。
出人意料地,现已发现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氟酮磺草胺(triafamone;提议的ISO通用名)——一种选自被二甲氧基三嗪基取代的二氟甲磺酰基苯胺类的N-甲基衍生物的除草剂——与化合物芬诺杀磺隆(fenoxasulfone;提议的ISO通用名)的结合来实现,它们以一种特别有利的方式共同作用,例如当其用于在播种的和/或种植的作物植物——例如小麦(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玉米、大豆、糖用甜菜、甘蔗、棉花、稻(在旱田或水田条件下用籼型和/或粳型种类以及杂交种/突变体/GMO的种植的或播种的稻)、豆类(例如,矮菜豆和蚕豆)、亚麻、大麦、燕麦、黑麦、黑小麦、油菜、马铃薯、黍(高粱)、牧草、绿地/草坪——中,果实种植园中(种植园作物)或非作物区域上(例如居住区或工业区的广场、铁路轨道),特别是在稻作物(在旱田或水田的条件下用籼型和/或粳型品种以及杂交种/突变体/GMO的种植的或播种的稻)中防治不想要的植物时。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除草剂结合物,包含组分(A)和(B),其中
(A)表示由式(A)描述的化合物:
且
(B)表示由式(B)描述的化合物:
化合物(A)为选自被二甲氧基三嗪基取代的二氟甲磺酰基苯胺类的N-甲基衍生物的除草活性化合物且其在上文针对该类所引用的文献中被描述为单独的活性化合物以及与其他除草剂结合的活性化合物。除了用式(A)表征外,所述化合物还表征为提议的ISO通用名氟酮磺草胺以及系统化学名称:2′-[(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羰基]-1,1,6′-三氟-N-甲基甲磺酰基苯胺(IUPAC)和N-[2-[(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羰基]-6-氟苯基]-1,1-二氟-N-甲基甲磺酰胺(CA索引名称),以及还表征为CAS登记号:874195-61-6。
组分(B)为已知作为用于防治不想要的植物的活性化合物的化合物;参见,例如JP2004-002324A及本说明书中引用的文献。除了用式(B)表征外,所述化合物还表征为提议的ISO通用名芬诺杀磺隆以及系统化学名称:2,5-二氯-4-乙氧基苄基4,5-二氢-5,5-二甲基-1,2-噁唑-3-基砜(IUPAC)或3-[(2,5-二氯-4-乙氧基苄基)磺酰基]-4,5-二氢-5,5-二甲基-1,2-噁唑(IUPAC)和3-[[(2,5-二氯-4-乙氧基苯基)甲基]磺酰基]-4,5-二氢-5,5-二甲基异噁唑(CA索引名称),还表征为CAS登记号:639826-16-7以及表征为代号KUH-071和KIH-1419。在名称KUH-071下,该化合物已经关于被二甲氧基三嗪基取代的二氟甲磺酰基苯胺的除草剂结合物被提及(WO2010/017930A2、WO2010/017931A2、WO2010/017929A1、WO2010/017922A2、WO2010/017921A2、WO2010/017924A2、WO2010/017923A2、WO2010/017928A1、DE102008037630、WO2010/017927A2、WO2010/017926A2、WO2010/017925A2),但是其仅概要地出现在其他农用化学活性化合物的列表的上下文中,所述其他农用化学活性化合物可能与本发明的各除草剂结合物另外混合。关于KUH-071的实例没有包含在上述文献中,且其中也没有任何将KUH-071直接与选自被二甲氧基三嗪基取代的二氟甲磺酰基苯胺类的化合物结合使用的暗示。
所提及的式(A)和(B)涵盖所有可能的使用形式,例如酸、盐、酯和异构体如立体异构体和旋光异构体。还具体涵盖所有的立体异构体及其混合物,特别还有外消旋混合物,以及——如果有对映异构体——各自的生物学活性对映异构体。其也适用于可能的旋转异构体。可能的盐的形成可通过使碱作用于带有酸性氢原子的化合物来进行。合适的碱为,例如有机胺,如三烷基胺、吗啉、哌啶或吡啶;以及铵、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特别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碳酸钠和碳酸钾以及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醇盐,特别是甲醇钠、乙醇钠、正丙醇钠、异丙醇钠、正丁醇钠或叔丁醇钠,或甲醇钾、乙醇钾、正丙醇钾、异丙醇钾、正丁醇钾或叔丁醇钾。这些盐为其中酸性氢被农业上合适的阳离子替代的化合物,例如金属盐,特别是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尤其是钠盐或钾盐,或者铵盐、有机胺盐或季铵盐,例如具有式[NRR’R”R”’]+的阳离子的化合物,其中R至R”’各自相互独立地为有机基团,特别是烷基、芳基、芳烷基或烷芳基。也合适的为烷基锍盐和烷基氧化锍盐,例如(C1-C4)三烷基锍盐和(C1-C4)三烷基氧化锍盐。通过合适的无机酸或有机酸——例如,无机酸诸如HCl、HBr、H2SO4、H3PO4或HNO3,或有机酸诸如羧酸如甲酸、乙酸、丙酸、乙二酸、乳酸或水杨酸或磺酸如对甲苯磺酸——与碱性基团诸如氨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哌啶基、吗啉基或吡啶基形成加合物,式(I)的化合物也能够形成盐。则这些盐包含作为阴离子的酸的共轭碱。
下文中,术语“除草剂”、“单独的除草剂”、“化合物”或“活性化合物”也与上下文中的术语“组分”同义地使用。
本发明的组分(A)和(B)的除草剂结合物可包含另外的其他组分:例如不同类型的农用化学活性化合物和/或常用于作物保护的制剂助剂和/或添加剂,或与这些组分一起使用。下文中,使用术语“除草剂结合物”或“结合物”也包括以这种方式形成的“除草剂组合物”。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除草剂结合物包含有效量的除草剂(A)和(B)并/或具有协同作用。例如,当一起施用除草剂(A)和(B)(例如作为共同制剂或作为桶混物)时可观察到协同作用;然而,当在不同的时间施用活性化合物(分别施用)时,也可观察到协同作用。也可以多份来施用所述除草剂或除草剂结合物(相继施用),例如先芽前施用然后芽后施用,或者先早期芽后施用,然后中期或后期芽后施用。在此优选共同或几乎同时施用所述结合物的除草剂(A)和(B),并且特别优选共同施用。
协同作用可使单个除草剂的施用率降低、在相同施用率下的效用更高,防治还未被防治的品种(空白段)、防治对单一除草剂或多种除草剂耐受或具有抗性的品种、施用期延长和/或所需的单独施用次数减少,并且——对于使用者——获得在经济和生态上更加有利的杂草防治体系。
例如,本发明的除草剂(A)+(B)的结合物使得活性以目前为止未预料到的方式协同增强,超出了使用单个除草剂(A)和(B)可达到的活性。
除草剂(A)主要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从而抑制植物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除草剂(A)的施用率可在宽范围内变化,例如在0.1g至1000g AS/ha(下文中,AS/ha表示“活性物质/公顷”=基于100%纯度的活性化合物计)。以0.1至1000g AS/ha的施用率施用时,当在播种前、种植前或芽前和芽后法中使用除草剂(A)时,其可防治相对宽的谱的有害植物,例如一年生和多年生单子叶或双子叶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植物,以及不想要的作物植物。对于本发明的结合物,施用率通常较低,例如在0.1至500g AS/ha、优选0.5g至200g AS/ha、特别优选1g至150g AS/ha的范围内。
除草剂(B)的施用率可在宽范围内变化,例如1g至5000g AS/ha(下文中,AS/ha表示“活性物质/公顷”=基于100%纯度的活性化合物计),其具有相对较宽的待防治的有害植物谱。对于本发明的结合物,施用率通常较低,例如在1至1500g AS/ha、优选地2至1000g AS/ha、特别优选地3至800g AS/ha范围内。
化合物(A)与(B)合适的比例范围例如可通过参考所提及的单个化合物的施用率而定。在本发明的结合物中,通常可减少施用率。在本发明的结合物中,结合的除草剂(A)与(B)的优选的混合比(A)∶(B)标准为以下重量比:
组分(A)与(B)的重量比(A)∶(B)通常在1∶1500至500∶1、优选1∶1000至100∶1、特别1∶200至20∶1的范围内。
优选的除草剂结合物为下述结合物:其除本发明的结合物外还包含一种或多种与除草剂(A)和(B)不同并且也用作选择性除草剂的其他农用化学活性化合物。
本发明的除草剂结合物还可包含作为额外的其他组分的各种农用化学活性化合物,例如选自安全剂、杀真菌剂、杀昆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驱鸟剂、土壤结构改良剂、植物营养素(肥料)、以及结构不同于除草剂(A)和(B)的除草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或选自常用于作物保护的制剂助剂和添加剂。
因此,合适的其它除草剂为,例如结构不同于除草剂(A)和(B)的以下除草剂,优选其作用是基于抑制以下物质的除草活性化合物,所述物质例如乙酰乳酸合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纤维素合酶、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对羟苯基丙酮酸加双氧酶、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光体系I、光体系II、原卟啉原氧化酶,如描述于例如Weed Research26(1986)441-445或“The Pesticide Manual”,15th edition,The 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 and the Royal Soc.of Chemistry,2006,以及其中引用的文献。可提及作为适用于与本发明的化合物结合的已知的除草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例如下述活性化合物(所述化合物为依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通用名命名或由化学名或代号命名的化合物),并且各自包括所有的使用形式,例如酸、盐、酯和异构体,例如立体异构体和旋光异构体。在此,通过举例的方式提及一种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为多种的使用形式:乙草胺(acetochlor)、活化酯(acibenzolar)、苯并噻二唑(acibenzolar-S-methyl)、三氟羧草醚(acifluorfen,acifluorfen-sodium)、苯草醚(aclonifen)、甲草胺(alachlor)、二丙烯草胺(allidochlor)、禾草灭(alloxydim,alloxydim-sodium)、莠灭净(ametryn)、氨唑草酮(amicarbazone)、先甲草胺(amidochlor)、酰嘧磺隆(amidosulfuron)、aminocyclopyrachlor、氯氨吡啶酸(aminopyralid)、杀草强(amitrole)、氨基磺酸铵(ammoniumsulfamate)、嘧啶醇(ancymidol)、莎稗磷(anilofos)、磺草灵(asulam)、莠去津(atrazine)、唑啶草酮(azafenidin)、四唑嘧磺隆(azimsulfuron)、叠氮津(aziprotryn)、氟丁酰草胺(beflubutamid)、草除灵(benazolin,benazolin-ethyl)、bencarbazone、乙丁氟灵(benfluralin)、呋草黄(benfuresate)、地散磷(bensulide)、苄嘧磺隆(bensulfuron、bensulfuron-methyl)、灭草松(bentazone)、双苯嘧草酮(benzfendizone)、双环磺草酮(benzobicyclon)、吡草酮(benzofenap)、氟磺胺草(benzofluor)、新燕灵(benzoylprop)、bicyclopyrone、甲羧除草醚(bifenox)、双丙氨膦(bilanafos,bilanafos-sodium)、双草醚(bispyribac、bispyribac-sodium)、除草定(bromacil)、溴丁酰草胺(bromobutide)、溴酚肟(bromofenoxim)、溴苯腈(bromoxynil)、bromuron、特克草(buminafos)、羟草酮(busoxinone)、丁草胺(butachlor)、氟丙嘧草酯(butafenacil)、抑草磷(butamifos)、丁烯草胺(butenachlor)、仲丁灵(butralin)、丁氧环酮(butroxydim)、丁草敌(butylate)、唑草胺(cafenstrole)、双酰草胺(carbetamide)、唑草酯(carfentrazone,carfentrazone-ethyl)、甲氧除草醚(chlomethoxyfen)、草灭畏(chloramben)、chlorazifop、chlorazifop-butyl、氯溴隆(chlorbromuron)、氯炔灵(chlorbufam)、伐草克(chlorfenac,chlorfenac-sodium)、燕麦酯(chlorfenprop)、整形醇(chlorflurenol,chlorflurenol-methyl)、氯草敏(chloridazon)、氯嘧磺隆(chlorimuron,chlorimuron-ethyl)、矮壮素(chlormequatchloride)、草枯醚(chlornitrofen)、chlorophthalim、氯酞酸甲酯(chlorthal-dimethyl)、绿麦隆(chlorotoluron)、氯磺隆(chlorsulfuron)、吲哚酮草酯(cinidon,cinidon-ethyl)、环庚草醚(cinmethylin)、醚磺隆(cinosulfuron)、烯草酮(clethodim)、炔草酸(clodinafop)、炔草酯(clodinafop-propargyl)、杀雄嗪酸(clofencet)、异噁草松(clomazone)、氯甲酰草胺(clomeprop)、调果酸(cloprop)、二氯吡啶酸(clopyralid)、氯酯磺草酸(cloransulam,cloransulam-methyl)、苄草隆(cumyluron)、氨基氰(cyanamide)、氰草津(cyanazine)、环丙酸酰胺(cyclanilide)、环草敌(cycloate)、环丙嘧磺隆(cyclosulfamuron)、噻草酮(cycloxydim)、环莠隆(cycluron)、cyhalofop、氰氟草酯(cyhalofop-butyl)、莎草快(cyperquat)、环丙津(cyprazine)、环唑草胺(cyprazole)、2,4-D、2,4-DB、杀草隆(daimuron/dymron)、茅草枯(dalapon)、丁酰肼(daminozide)、棉隆(dazomet)、正癸醇(n-decanol)、甜菜安(desmedipham)、敌草净(desmetryn)、detosyl-pyrazolate(DTP)、燕麦敌(diallate)、麦草畏(dicamba)、敌草腈(dichlobenil)、2,4-滴丙酸(dichlorprop)、精2,4-滴丙酸(dichlorprop-P)、氯甲草(diclofop)、禾草灵(diclofop-methyl)、精禾草灵(diclofop-P-methyl)、双氯磺草胺(diclosulam)、乙酰甲草胺(diethatyl,diethatyl-ethyl)、枯莠隆(difenoxuron)、野燕枯(difenzoquat)、吡氟酰草胺(diflufenican)、氟吡草腙(diflufenzopyr,diflufenzopyr-sodium)、调呋酸(dikegulac-sodium)、噁唑隆(dimefuron)、哌草丹(dimepiperate)、二甲草胺(dimethachlor)、异戊乙净(dimethametryn)、二甲吩草胺(dimethenamid)、精二甲吩草胺(dimethenamid-P)、噻节因(dimethipin)、dimetrasulfuron、氨氟灵(dinitramine)、地乐酚(dinoseb)、特乐酚(dinoterb)、双苯酰草胺(diphenamid)、异丙净(dipropetryn)、敌草快(diquat)、diquat dibromide、氟硫草定(dithiopyr)、敌草隆(diuron)、DNOC、草止津(eglinazine-ethyl)、茵多酸(endothal)、EPTC、戊草丹(esprocarb)、乙丁烯氟灵(ethalfluralin)、胺苯磺隆(ethametsulfuron、ethametsulfuron-methyl)、乙烯利(ethephon)、磺噻隆(ethidimuron)、乙嗪草酮(ethiozin)、乙氧呋草黄(ethofumesate)、氟乳醚(ethoxyfen)、氟乳醚乙酯(ethoxyfen-ethyl)、乙氧嘧磺隆(ethoxysulfuron)、乙氧苯草胺(etobenzanid)、F-5331即N-[2-氯-4-氟-5-[4-(3-氟丙基)-4,5-二氢-5-氧代-1H-四唑-1-基]苯基]乙磺酰胺、F-7967,即3-[7-氯-5-氟-2-(三氟甲基)-1H-苯并咪唑-4-基]-1-甲基-6-(三氟甲基)嘧啶-2,4(1H,3H)-二酮、2,4,5-涕丙酸(fenoprop)、噁唑禾草灵(fenoxaprop)、精噁唑禾草灵(fenoxaprop-P)、噁唑禾草灵(fenoxaprop-ethyl)、精噁唑禾草灵(fenoxaprop-P-ethyl)、四唑酰草胺(fentrazamide)、非草隆(fenuron)、flamprop、高效麦草氟异丙酯(flamprop-M-isopropyl)、高效麦草氟甲酯(flamprop-M-methyl)、啶嘧磺隆(flazasulfuron)、双氟磺草胺(florasulam)、吡氟禾草灵(fluazifop)、精吡氟禾草灵(fluazifop-P)、吡氟禾草灵丁酯(fluazifop-butyl)、精吡氟禾草灵丁酯(fluazifop-P-butyl)、异丙吡草酯(fluazolate)、氟酮磺隆(flucarbazone,flucarbazone-sodium)、氟吡磺隆(flucetosulfuron)、氯乙氟灵(fluchloralin)、氟噻草胺(flufenacet(thiafluamide))、氟哒嗪草酯(flufenpyr,flufenpyr-ethyl)、氟节胺(flumetralin)、唑嘧磺草胺(flumetsulam)、氟烯草酸(flumiclorac,flumiclorac-pentyl)、丙炔氟草胺(flumioxazin)、炔草胺(flumipropyn)、氟草隆(fluometuron)、三氟硝草醚(fluorodifen)、乙羧氟草醚(fluoroglycofen,fluoroglycofen-ethyl)、氟胺草唑(flupoxam)、flupropacil、四氟丙酸(flupropanate)、氟啶嘧磺隆(flupyrsulfuron,flupyrsulfuron-methyl-sodium)、芴丁酯(flurenol)、芴丁酯(flurenol-butyl)、氟啶草酮(fluridone)、氟咯草酮(flurochloridone)、氯氟吡氧乙酸(fluroxypyr,fluroxypyr-meptyl)、调嘧醇(flurprimidol)、呋草酮(flurtamone)、氟噻乙草酯(fluthiacet、fluthiacet-methyl)、噻唑草酰胺(fluthiamide)、氟磺胺草醚(fomesafen)、甲酰氨磺隆(foramsulfuron)、氯吡脲(forchlorfenuron)、杀木膦(fosamine)、呋氧草醚(furyloxyfen)、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草铵磷(glufosinate,glufosinate-ammonium)、草铵磷-P(glufosinate-P,glufosinate-P-ammonium)、草铵磷-P-钠盐(glufosinate-P-sodium)、草甘膦(glyphosate)、草甘膦异丙铵盐(glyphosate-isopropylammonium)、H-9201、即,异丙基硫代磷酰氨基O-(2,4-二甲基-6-硝基苯基)O-乙酯、氟硝磺酰胺(halosafen)、氯吡嘧磺隆(halosulfuron,halosulfuron-methyl)、氟吡禾灵(haloxyfop)、精氟吡禾灵(haloxyfop-P)、氟吡乙禾灵(haloxyfop-ethoxyethyl)、精氟吡乙禾灵(haloxyfop-P-ethoxyethyl)、氟吡甲禾灵(haloxyfop-methyl)、精氟吡甲禾灵(haloxyfop-P-methyl)、环嗪酮(hexazinone)、HW-02,即(2,4-二氯苯氧基)乙酸1-(二甲氧基磷酰基)乙酯、咪草酸(imazamethabenz,imazamethabenz-methyl)、甲氧咪草烟(imazamox,imazamox-ammonium)、甲咪唑烟酸(imazapic)、咪唑烟酸(imazapyr,imazapyr-isopropylammonium)、咪唑喹啉酸(imazaquin,imazaquin-ammonium)、咪唑乙烟酸(imazethapyr,imazethapyr-ammonium)、唑吡嘧磺隆(imazosulfuron)、抗倒胺(inabenfide)、茚草酮(indanofan)、indaziflam、吲哚乙酸(IAA)、4-吲哚-3-基丁酸(IBA)、碘甲磺隆(iodosulfuron,iodosulfuron-methyl-sodium)、碘苯腈(ioxynil)、ipfencarbazone、丁脒酰胺(isocarbamid)、异丙乐灵(isopropalin)、异丙隆(isoproturon)、异噁隆(isouron)、异噁酰草胺(isoxaben)、异噁氯草酮(isoxachlortole)、异噁唑草酮(isoxaflutole)、异噁草醚(isoxapyrifop)、KUH-043,即3-({[5-(二氟甲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基]甲基}磺酰基)-5,5-二甲基-4,5-二氢-1,2-噁唑、特胺灵(karbutilate)、ketospiradox、乳氟禾草灵(lactofen)、(环草定(lenacil)、利谷隆(linuron)、马来酰肼(maleic hydrazide)、2-甲-4-氯苯氧基乙酸(MCPA)、2-甲-4-氯苯氧基丁酸(MCPB)、2-甲-4-氯苯氧基丁酸甲酯(MCPB-methyl)、2-甲-4-氯苯氧基丁酸乙酯(MCPB-ethyl)、2-甲-4-氯苯氧基丁酸钠(MCPB-sodium)、Z-[(4-氯-邻用苯基)氧]丙酸(mecoprop)、Z-[(4-氯-邻用苯基)氧]丙酸钠(mecoprop-sodium)、mecoprop-butotyl、mecoprop-P-butotyl、精Z-[(4-氯-邻用苯基)氧]丙酸二甲基铵(mecoprop-P-dimethylammonium)、精Z-[(4-氯-邻用苯基)氧]丙酸乙基己酯(mecoprop-P-2-ethylhexyl)、精Z-[(4-氯-邻用苯基)氧]丙酸钾、苯噻酰草胺(mefenacet)、氯磺酰草胺(mefluidide)、甲哌啶(mepiquat-chloride)、甲磺胺磺隆(mesosulfuron,mesosulfuron-methyl)、甲基磺草酮(mesotrione)、甲基苯噻隆(methabenzthiazuron)、威百亩(metam)、噁唑酰草胺(metamifop)、苯嗪草酮(metamitron)、吡唑草胺(metazachlor)、metazasulfuron、灭草唑(methazole)、甲硫嘧磺隆(methiopyrsulfuron)、methiozolin、苯草酮(methoxyphenone)、甲基杀草隆(methyldymron)、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异硫氰酸甲酯(methylisothiocyanate)、吡喃隆(metobenzuron)、溴谷隆(metobromuron)、异丙甲草胺(metolachlor)、精异丙甲草胺(S-metolachlor)、磺草唑胺(metosulam)、甲氧隆(metoxuron)、嗪草酮(metribuzin)、甲磺隆(metsulfuron,metsulfuron-methyl)、禾草敌(molinate)、庚酰草胺(monalide)、monocarbamide、甲酰胺硫酸盐(monocarbamidedihydrogensulfate)、绿谷隆(monolinuron)、单嘧磺隆(monosulfuron)、单嘧磺隆酯(monosulfuron ester)、灭草隆(monuron)、MT128,即6-氯-N-[(2E)-3-氯丙-2-烯-1-基]-5-甲基-N-苯基哒嗪-3-胺、MT-5950即N-[3-氯-4-(1-甲基乙基)苯基]-2-甲基戊酰胺、NGGC-011、萘丙胺(naproanilide)、敌草胺(napropamide)、萘草胺(naptalam)、NC-310,即4-(2,4-二氯苯甲酰基)-1-甲基-5-苄基氧基吡唑、草不隆(neburon)、烟嘧磺隆(nicosulfuron)、氟氯草胺(nipyraclofen)、甲磺乐灵(nitralin)、除草醚(nitrofen)、硝基苯酚钠(异构体混合物)、硝氟草醚(nitrofluorfen)、壬酸(nonanoic acid)、氟草敏(norflurazon)、坪草丹(orbencarb)、嘧苯胺磺隆(orthosulfamuron)、氨磺乐灵(oryzalin)、丙炔噁草酮(oxadiargyl)、噁草酮(oxadiazon)、环氧嘧磺隆(oxasulfuron)、噁嗪草酮(oxaziclomefone)、乙氧氟草醚(oxyfluorfen)、多效唑(paclobutrazol)、百草枯(paraquat,paraquatdichloride)、壬酸(pelargonic acid,nonanoic acid)、二甲戊灵(pendimethalin)、pendralin、penoxsulam、甲氯酰草胺(pentanochlor)、环戊噁草酮(pentoxazone)、黄草伏(perfluidone)、烯草胺(pethoxamid)、棉胺宁(phenisopham)、甜菜宁(phenmedipham,phenmedipham-ethyl)、氨氯吡啶酸(picloram)、氟吡酰草胺(picolinafen)、唑啉草酯(pinoxaden)、哌草磷(piperophos)、pirifenop、pirifenop-butyl、丙草胺(pretilachlor)、氟嘧磺隆(primisulfuron,primisulfuron-methyl)、烯丙苯噻唑(probenazole)、氟唑草胺(profluazol)、环丙氰津(procyazine)、氨氟乐灵(prodiamine)、环丙氟灵(prifluraline)、环苯草酮(profoxydim)、调环酸(prohexadione)、调环酸钙(prohexadione-calcium)、茉莉酮(prohydrojasmone)、扑灭通(prometon)、扑草净(prometryn)、毒草胺(propachlor)、敌稗(propanil)、噁草酸(propaquizafop)、扑灭津(propazine)、苯胺灵(propham)、异丙草胺(propisochlor)、丙苯磺隆(propoxycarbazone,propoxycarbazone-sodium)、嗪咪唑嘧磺(propyrisulfuron)、炔苯酰草胺(propyzamide)、磺亚胺草(prosulfalin)、苄草丹(prosulfocarb)、氟磺隆(prosulfuron)、丙炔草胺(prynachlor)、双唑草腈(pyraclonil)、吡草醚(pyraflufen,pyraflufen-ethyl)、pyrasulfotole、吡唑特(pyrazolynate,pyrazolate)、吡嘧磺隆(pyrazosulfuron、pyrazosulfuron-ethyl))、苄草唑(pyrazoxyfen)、pyribambenz、异丙酯草醚(pyribambenz-isopropyl)、丙酯草醚(pyribambenz-propyl)、嘧啶肟草醚(pyribenzoxim)、稗草丹(pyributicarb)、pyridafol、哒草特(pyridate)、环酯草醚(pyriftalid)、嘧草醚(pyriminobac,pyriminobac-methyl)、吡丙醚(pyrimisulfan)、嘧硫草醚(pyrithiobac,pyrithiobac-sodium)、pyroxasulfone、甲氧磺草胺(pyroxsulam)、二氯喹啉酸(quinchlorac)、氯甲喹啉酸(quinmerac)、灭藻醌(quinoclamine)、喹禾灵(quizalofop)、喹禾灵乙酯(quizalofop-ethyl)、精喹禾灵(quizalofop-P)、精喹禾灵乙酯(quizalofop-P-ethyl)、喹禾糠酯(quizalofop-P-tefuryl)、砜嘧磺隆(rimsulfuron)、苯嘧磺草胺(saflufenacil)、仲丁通(secbumeton)、烯禾啶(sethoxydim)、环草隆(siduron)、西玛津(simazine)、西草净(simetryn)、SN106279,即(2R)-2-({7-[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2-萘基}氧基)丙酸甲酯、磺草酮(sulcotrione)、菜草畏(sulfallate,CDEC)、甲磺草胺(sulfentrazone)、甲嘧磺隆(sulfometuron,sulfometuron-methyl)、草硫膦(sulfosate(glyphosate-trimesium))、磺酰磺隆(sulfosulfuron)、SYN-523、SYP-249,即5-[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2-硝基苯甲酸1-乙氧基-3-甲基-1-氧代丁-3-烯-2-基酯、SYP-300,即1-[7-氟-3-氧代-4-(丙-2-炔-1-基)-3,4-二氢-2H-1,4-苯并噁唑-6-基]-3-丙基-2-硫氧代咪唑啉-4,5-二酮、牧草胺(tebutam)、丁噻隆(tebuthiuron)、四氯硝基苯(tecnazene)、tefuryltrione、tembotrione、吡喃草酮(tepraloxydim)、特草定(terbacil)、特草灵(terbucarb)、特丁草胺(terbuchlor)、特丁通(terbumeton)、特丁津(terbuthylazine)、特丁净(terbutryn)、噻吩草胺(thenylchlor)、thiafluamide、噻氟隆(thiazafluron)、噻唑烟酸(thiazopyr)、噻二唑草胺(thidiazimin)、噻苯隆(thidiazuron)、thiencarbazone、thiencarbazone-methyl、噻吩磺隆(thifensulfuron,thifensulfuron-methyl)、禾草丹(thiobencarb)、仲草丹(tiocarbazil)、topramezone、三甲苯草酮(tralkoxydim)、野燕畏(triallate)、醚苯磺隆(triasulfuron)、三嗪氟草胺(triaziflam)、triazofenamide、苯磺隆(tribenuron,tribenuron-methyl)、三氯乙酸(TCA)、三氯吡氧乙酸(triclopyr)、灭草环(tridiphane)、草达津(trietazine)、三氟啶磺隆(trifloxysulfuron,trifloxysulfuron-sodium)、氟乐灵(trifluralin)、氟胺磺隆(triflusulfuron)、氟胺磺隆甲酯(triflusulfuron-methyl)、三甲隆(trimeturon)、抗倒酯(trinexapac,trinexapac-ethyl)、三氟甲磺隆(tritosulfuron)、tsitodef、烯效唑(uniconazole)、精烯效唑(uniconazole-P)、灭草敌(vernolate)、ZJ-0862,即3,4-二氯-N-{2-[(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氧基]苄基}苯胺和以下化合物:
特别有利的是在有用植物和观赏植物的作物中选择性防治有害植物。尽管所述除草剂(A)和(B)已经在大量作物中显示出良好乃至足够的选择性,原则上,在一些作物中,特别是还在与其他选择性较小的除草剂混合时,可能会出现对作物植物的植物毒性。就此而言,包含根据本发明结合的除草活性化合物以及一种或多种安全剂的除草剂(A)与(B)的结合物是特别有利的。所述安全剂以解毒有效量使用,例如在经济上重要的作物或在果实种植园(种植园作物)中减少所用除草剂/农药的植物毒性副作用,所述经济上重要的作物例如谷类(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玉米、稻、黍)、糖用甜菜、甘蔗、油菜、棉花、大豆,优选谷类,特别为稻。
以下例如适用作安全剂的化合物组(包括可能的立体异构体和农业上常用的酯或盐):解草嗪(benoxacor)、解草酯(cloquintocet(-mexyl))解草胺腈(cyometrinil)、cyprosulfamide、烯丙酰草胺(dichlormid)、dicyclonon、O-苯基硫代磷酸O,O-二乙基酯(dietholate)、乙拌磷(disulfoton)(=S-2-乙硫基乙基二硫代磷酸O,O-二乙基酯)、解草唑(fenchlorazole(-ethyl))、解草啶(fenclorim)、解草胺(flurazole)、氟草肟(fluxofenim)、解草噁唑(furilazole)、双苯噁唑酸(isoxadifen(-ethyl))、吡唑解草酯(mefenpyr(-diethyl))、甲基氨基甲酸4-氯苯基酯(mephenate)、萘二甲酸酐、解草腈(oxabetrinil)、“R-29148”(=3-二氯乙酰基-2,2,5-三甲基-1,3-噁唑烷)、“R-28725”(=3-二氯乙酰基-2,2-二甲基-1,3-噁唑烷)、“PPG-1292”(=N-烯丙基-N-[(1,3-二氧戊环-2-基)甲基]二氯乙酰胺)、“DKA-24”(=N-烯丙基-N-[(烯丙基氨基羰基)甲基]二氯乙酰胺)、“AD-67”或“MON4660”(=3-二氯乙酰基-1-氧杂-3-氮杂螺[4,5]癸烷)、“TI-35”(=1-二氯乙酰基氮杂环庚烷)、“哌草丹(dimepiperate)”或“MY-93”(=哌啶1-硫代羧酸S-1-甲基-1-苯基乙酯)、“杀草隆(daimuron)”或“SK23”(=1-(1-甲基-1-苯基乙基)-3-对甲苯基脲)、“苄草隆(cumyluron)”或“JC-940”(=3-(2-氯苯基甲基)-1-(1-甲基-1-苯基乙基)脲、“苯草酮(methoxyphenone)”或“NK049”(=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CSB”(=1-溴-4-(氯甲基磺酰基)苯)、“CL-304415”(=4-羧基-3,4-二氢-2H-1-苯并吡喃-4-乙酸;CAS登记号:31541-57-8)、“MG-191”(=2-二氯甲基-2-甲基-1,3-二氧戊环)、“MG-838”(=1-氧杂-4-氮杂螺[4.5]癸烷-4-二硫代羧酸2-丙烯酯;CAS登记号:133993-74-5)、(二苯基甲氧基)乙酸甲酯(CAS登记号:41858-19-9,来自WO-A-1998/38856)、[(3-氧代-1H-2-苯并噻喃-4(3H)-亚基)甲氧基]乙酸甲酯(CAS登记号:205121-04-6,来自WO-A-1998/13361)、1,2-二氢-4-羟基-1-甲基-3-(5-四唑基羰基)-2-喹诺酮(CAS登记号:95855-00-8,来自WO-A-1999/000020)。
已知一些安全剂用作除草剂,并相应地,除了对有害植物具有除草作用之外,还起到保护作物植物的作用。
除草剂结合物与安全剂的重量比通常取决于除草剂的施用率和所述安全剂的效果,并可在宽范围内变化,例如在90000∶1至1∶5000、优选在7000∶1至1∶1600、特别在3000∶1至1∶500范围内。可与除草剂(A)和(B)或它们与其他除草剂/农药的混合物类似地配制所述安全剂,并以成品制剂或以与所述除草剂的桶混物的形式供给和使用,或者以种子、土壤或叶面施用的形式分别施用。
本发明的除草剂结合物(=除草组合物)对宽谱的经济上重要的单子叶和双子叶有害植物例如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或莎草科植物,包括对除草活性化合物具有抗性的种类具有优良的除草活性,所述除草活性化合物为例如草甘膦、草铵磷、莠去津、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磺酰脲类、(杂)芳基氧基芳基氧基烷基羧酸或-苯氧基烷基羧酸(“fops”)、环己烷二酮肟(“dims”)或植物生长素抑制剂。所述活性化合物也有效地作用于从根茎、根状茎和其他多年生器官发芽且难以防治的多年生杂草。在此,可例如共同地或分别地通过例如播种前法、芽前法或芽后法来施用所述物质。优选例如通过芽后法施用于特别是已发芽的有害植物。
可提及可通过本发明的化合物防治的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植物群的某些代表性的具体实例,但枚举并不限于某些品种。
所述除草剂组合物有效作用的杂草品种的实例为,例如单子叶杂草品种的燕麦属(Avena spp.)、看麦娘属(Alopecurus spp.)、假剪股颖属(Apera spp.)、臂形草属(Brachiaria spp.)、雀麦属(Bromusspp.)、马唐属(Digitaria spp.)、黑麦草属(Lolium spp.)、稗属(Echinochloa spp.)、千金子属(Leptochloa spp.)、飘拂草属(Fimbristylis spp.)、黍属(Panicum spp.)、虉草属(Phalaris spp.)、早熟禾属(Poa spp.)、狗尾草属(Setaria spp.)以及莎草属(Cyperus)等一年生杂草;以及多年生品种中的冰草属(Agropyron)、狗牙根属(Cynodon)、白茅属(Imperata)和高粱属以及多年生莎草属品种
对于双子叶杂草品种,作用谱扩展至以下属,例如苘麻属(Abutilonspp.)、苋属(Amaranthus spp.)、藜属(Chenopodium spp.)、茼蒿属(Chrysanthemum spp.)、拉拉藤属(Galium spp.)、番薯属(Ipomoea spp.)、地肤属(Kochia spp.)、野芝麻属(Lamium spp.)、母菊属(Matricaria spp.)、牵牛属(Pharbitis spp.)、蓼属(Polygonumspp.)、黄花稔属(Sida spp.)、白芥属(Sinapis spp.)、茄属(Solanumspp.)、繁缕属(Stellaria spp.)、婆婆纳属(Veronica spp.)、鳢肠属(Eclipta spp.)、田菁属(Sesbania spp.)、Aeschynomene spp.和堇菜属(Viola spp.)、苍耳属(Xanthium spp.)等一年生杂草,和旋花属(Convolvulus)、蓟属(Cirsium)、酸模属(Rumex)和蒿属(Artemisia)等多年生杂草。
如果在发芽之前将本发明的除草剂结合物的活性化合物施用于土壤表面,则完全防止杂草幼苗发芽,或者杂草生长至子叶期,但是然后其就停止生长,并最终在两周至四周之后完全死亡。
如果在发芽后将所述活性化合物施用于植物的绿色部位,生长同样会在处理后的相当短时间内就急剧停止,且该杂草植物保持在施用时间点时的生长期,或者其在一定时间之后完全死亡,从而以用这种方式极早并持续地消除由有害于作物植物的杂草产生的竞争。对于稻,也可将所述活性化合物施用在水中,然后其通过土壤、芽和根部被摄取。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的特点在于起效快和长效的除草作用。通常,本发明的结合物中活性化合物的耐雨水冲刷力是有利的。一个特别的优点在于,所述结合物中使用的剂量以及化合物(A)和(B)的有效剂量都可调节至较低的水平,以使其对土壤的作用低至最佳程度。这使得其首先不仅可以施用于敏感作物,还几乎避免了地下水污染。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的结合物使得活性化合物所需施用率显著地降低。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除草剂(A)和(B)的本发明的除草剂结合物高度适用于选择性地防治稻作物中的有害植物。所述稻作物包括在最多样化条件下稻株栽培的所有可能形式,例如旱田培育、旱地培育或水田培育,其中灌溉可以是天然的(降雨)和/或人工的(浇灌、漫灌)。用于此目的的稻可为常规培育的种子、杂交种子或者具有抗性——至少耐受性——的种子(由突变或转基因获得),其可由籼型或粳型品种或其杂交种衍生而来。
可通过常用于稻除草剂的各种施用方法来施用本发明的除草剂结合物。特别优选地,其通过喷雾施用和/或通过浸渍施用来施用。在浸渍施用中,施用时,水田的水已盖过地面最高达3-20cm。然后将本发明的除草剂结合物例如以颗粒剂的形式直接置于水田的水中。在世界范围内,喷雾施用主要用于直接播种的稻,而浸渍施用主要用于移栽的稻。
本发明的除草剂结合物覆盖了较宽的杂草谱,所述杂草谱尤其对稻作物具有特异性。例如对下述杂草均有良好防治:单子叶杂草中的以下属,例如稗属、黍属、早熟禾属、千金子属、臂形草属、马唐属、狗尾草属、莎草属、雨久花属(Monochoria spp.)、飘拂草属、慈姑属(Sagittaria spp.)、荸荠属(Eleocharis spp.)、莞草属(Scirpus spp.)、泽泻属(Alisma spp.)、竹叶菜属(Aneilema spp.)、水筛属(Blyxaspp.)、谷精草属(Eriocaulon spp.)、眼子菜属(Potamogeton spp.)等都防治得很好,特别是以下品种:水稗(Echinochloa oryzicola)、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牦草(Eleocharis acicularis)、木贼状荸荠(Eleocharis kuroguwai)、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水莎草(Cyperus serotinus)、矮慈姑(Sagittaria pygmaea)、窄叶泽泻(Alisma canaliculatum)、萤蔺(Scirpus juncoides)。在双子叶杂草的情况下,活性谱扩展至以下属,例如蓼属、蔊菜属(Rorippaspp.)、节节菜属(Rotala spp.)、母草属(Lindernia spp.)、鬼针草属(Bidens spp.)、尖瓣花属(Sphenoclea spp.)、虻眼属(Dopatriumspp.)、鳢肠属(Eclipta spp.)、沟繁缕属(Elatine spp.)、水八角属(Gratiola spp.)、母草属(Lindernia spp.)、丁香蓼属(Ludwigiaspp.)、水芹属(Oenanthe spp.)、毛茛属(Ranunculus spp.)、泽番椒属(Deinostema spp.)等。特别是诸如以下的品种:节节菜(Rotalaindica)、尖瓣花(Sphenoclea zeylanica)、陌上菜(Linderniaprocumbens)、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e)、眼子菜(Potamogetondistinctus)、沟繁缕(Elatine triandra)、水芹(Oenanthe javanica)。
当除草剂(A)和除草剂(B)共同施用时,存在优选的超加和(=协同)作用。在此,所述结合物的活性高于施用的各除草剂活性的预期总和。协同作用使施用率可降低,防治更宽谱的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植物,除草作用起效更快、持续时间更长、通过仅一次或几次施用就对有害植物有更好的防治以及可拓宽施用期。在某种程度上,通过使用该组合物,还降低了有害组分例如氮气或油酸的量及其引入到土壤中的量。
上述特性和优势对于实践杂草防治以保持农业/林业/园艺作物或绿地/草地免受不想要的竞争植物,从而从质量和数量的角度来确保和/或增加产率水平是有必要的。就所述特性而言,这种新的除草剂结合物显著地超越了本领域的技术现状。
由于本发明的除草剂结合物的除草特性和植物生长调节特性,本发明的除草剂结合物可用于在已知的植物作物中或者仍待开发的耐受性或遗传修饰作物和含能植物中防治有害植物。一般而言,转基因植物(GMO)的特征在于具有特别有利的性质,除了对本发明的除草剂结合物的抗性之外,例如还对植物病害或植物病害致病性生物,例如某些昆虫或微生物如真菌、细菌或病毒具有抗性。其它具体特征涉及例如采收物的数量、质量、储存性,以及特定组分的组成。因此,已知淀粉含量提高的或淀粉质量改变的转基因植物,或其中采收物具有不同的脂肪酸组成或增加的维生素含量或能量性质的转基因植物。以同样的方式,由于其除草和植物生长调节性质,所述活性化合物还可用于防治已知植物的作物或待通过突变选择来开发的植物、以及突变的和转基因植物的杂交种中的有害植物。
产生与现有植物相比具有改进特性的新植物的常规方法包括例如传统培育方法和产生突变体。或者,具有改进性质的新植物可借助于重组法来产生(参见,例如EP-A-0221044、EP-A-0131624)。例如在一些方案中描述了以下方法:
●为了对植物中合成的淀粉进行改性,借助于重组技术来修饰作物植物(例如WO92/11376、WO92/14827、WO91/19806)
●转基因作物植物,其对除草剂例如磺酰脲呈现抗性(EP-A-0257993,US-A-5013659)
●具有生成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毒素(Bt.毒素)的能力的转基因作物植物,其使植物对某些害虫具有抗性(EP-A-0142924、EP-A-0193259)
●具有改变的脂肪酸组成的转基因作物植物(WO91/13972)
大量的分子生物技术原则上是已知的,借助于这些方法可产生具有改进特性的新的转基因植物;参见,例如Sambrook et al.,1989,Molecular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2nd Edition,Cold Spring HarborLaboratory Press,Cold Spring Harbor,NY;或Winnacker“Gene undKlone”,VCH Weinheim2nd Edition1996或Christou,“Trends in PlantScience”1(1996)423-431)。为了实施这种重组操作,可将允许突变或序列变化的核酸分子通过DNA序列重组而引入质粒。例如,上述标准方法允许发生碱基交换、序列移除,或者加入天然的或合成的序列。为了使DNA片段相互连接,可将接头或接合体加入至这些片段。
例如,具有降低活性的基因产品的植物细胞的产生可通过表达至少一种相应的反义RNA、一种实现共抑制作用的正义RNA,或者通过表达至少一种特异性地切断上述基因产品的转录的适当构造的核酶而实现。
为此,可使用包含基因产品的全部编码序列、包括可能存在的任意侧基序列的DNA分子,以及仅包含部分编码序列的DNA分子,这些部分必须足够长以在细胞中具有反义作用。也可使用与基因产品的编码序列高度同源但是并不完全与其等同的DNA。
当在植物体内表达核酸分子时,合成的蛋白质可位于植物细胞的任意所需腔室中。然而,为了实现在特定腔室中的定位,可例如使编码区域与确保在特定腔室中定位的DNA序列连接。这种序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参见,例如Braun et al.,EMBO J.11(1992),3219-3227;Wolter etal.,Proc.Natl.Acad.Sci.USA85(1988),846-850;Sonnewald et al.,PlantJ.1(1991),95-106)。
通过已知的技术可再生转基因植物细胞以长成整株植物。原则上,转基因植物可以是任意所需的植物品种的植物,即,不仅有单子叶植物,还有双子叶植物。因此,可通过同源(=天然的)基因或基因序列的过表达、阻遏或抑制或者异源(=外来的)基因或基因序列的表达而获得性质改变的转基因植物。
本发明还提供选择性防治不想要的植物的方法,优选在作物植物中、特别是稻作物(在旱田或水田条件下用籼型或粳型品种和/或杂交种/突变体/GMO种植或播种的稻)中防治不想要的植物,该方法包括将作为本发明除草剂结合物的组分(A)和(B)的除草剂,例如一起或分别地施用于植物(例如有害植物,如单子叶或双子叶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植物或不想要的作物植物)、种子(例如颖果、种子或无性繁殖器官,例如块茎和带芽的枝部),或者施用于植物生长的区域(例如栽培的区域,其也可用水覆盖)。一种除草剂可在另一种除草剂之前、之后或与之同时施用于植物、种子或植物生长的区域(例如栽培的区域)。
不想要的植物应理解为意指生长在不想要其生长的地方的所有植物。这些可为,例如,有害植物(例如单子叶或双子叶杂草、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植物或不想要的作物植物),包括例如对某些除草活性化合物(例如草甘膦、草铵磷、莠去津、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磺酰脲类、(杂)芳基氧基芳基氧基烷基羧酸或-苯氧基烷基羧酸(“fops”)、环己二酮肟(“dims”)或植物生长素抑制剂)具有抗性的那些植物。
本发明的除草剂结合物选择性地用于在以下植物中防治不想要的植物,例如作物植物诸如农作物,例如单子叶农作物,如谷类(例如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稻、玉米、黍),或双子叶农作物,例如糖用甜菜、甘蔗、油菜、棉花、向日葵和豆科植物,例如大豆属(如大豆(Glycinemax.),例如非转基因大豆(例如常规栽培种,如STS栽培种)或转基因大豆(例如RR大豆或LL大豆)及其杂交种)、菜豆属(Phaseolus)、豌豆属(Pisum)、野豌豆属(Vicia)和落花生属(Arachis),或各种植物学类别的蔬菜作物,例如马铃薯、韭葱、卷心菜、胡萝卜、番茄、洋葱;在果实种植园中(种植园作物)、绿地、草坪和牧区中;或者在非作物区域(例如居住区或工业区的广场、铁路轨道)上,特别是稻作物(在旱田或水田条件下用籼型或粳型品种以及杂交种/突变体/GMO的种植或播种的稻)中。优选既在有害植物发芽前也对已发芽的有害植物(例如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植物或不想要的作物植物)进行施用,而与播种/种植的作物的生长期无关。
本发明还提供了本发明的除草剂结合物用于选择性防治不想要的植物的用途,优选在作物植物中、特别是稻作物(在旱田或水田条件下用籼型或粳型品种以及杂交种/突变体/GMO的种植或播种的稻)中防治不想要的植物。
本发明的除草剂结合物可通过已知方法配制为例如单个组分——如果合适,与其它活性化合物、添加剂和/或常用制剂助剂——的混合制剂,然后将该结合物以常规方式用水稀释后施用;或者通过将单独配制或部分单独配制的各组分用水共同稀释而配制为桶混制剂。还可以分开施用单独配制或部分单独配制的各组分。也可分多部分使用所述除草剂或除草剂结合物(相继施用),例如首先拌种施用或播种前/种植前处理或芽前施用后接着进行芽后施用或早期芽后施用,然后进行中期或后期芽后施用。在此优选共同使用或几乎同时使用所述结合物的活性化合物,特别优选共同使用。
所述除草剂(A)和(B)可共同地或分别地转化为常规制剂,例如溶液剂、乳剂、悬浮剂、粉剂、泡沫剂、膏剂、颗粒剂、气雾剂、用活性化合物浸渍的天然和合成材料以及聚合物材料中的微胶囊。还可提及专门用于培育稻的制剂,例如通过摇动瓶施用再通过稻田水溶解并分布的散播用颗粒剂、特大颗粒剂、漂浮颗粒剂、漂浮悬乳剂。所述制剂可包含常规助剂和添加剂。
以已知的方式制备这些制剂,例如通过将所述活性化合物与填充剂(即液体溶剂、加压液化气和/或固体载体)混合、任选地使用表面活性剂(即乳化剂和/或分散剂)、和/或发泡剂来制备。
如果所用填充剂为水,还可使用例如有机溶剂作为辅助溶剂。主要的合适的液体溶剂为:芳族化合物,例如二甲苯、甲苯或烷基萘;氯代芳烃和氯代脂族烃,例如氯苯、氯乙烯或二氯甲烷;脂族烃,例如环己烷或石蜡,如矿物油馏分、矿物油和植物油;醇类,例如丁醇或乙二醇及其醚和酯;酮类,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或环己酮;强极性溶剂,例如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亚砜,以及水。
合适的固体载体为:例如铵盐和粉碎的天然矿物,例如高岭土、粘土、滑石、白垩、石英、绿坡缕石、蒙脱石或硅藻土;和粉碎的合成矿物,例如高分散二氧化硅、氧化铝和硅酸盐;适用于颗粒剂的固体载体为:例如粉碎并分级的天然矿石,例如方解石、大理石、浮石、海泡石和白云石,以及无机和有机粉的合成颗粒,和有机材料(例如锯末、椰壳、玉米穗轴和烟草杆)的颗粒;合适的乳化剂和/或发泡剂为:例如非离子和阴离子乳化剂,例如聚氧乙撑脂肪酸酯、聚氧乙撑脂肪醇醚,例如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芳基磺酸盐,以及蛋白质水解物;合适的分散剂为:例如木质素亚硫酸盐废液和甲基纤维素。
所述制剂中可使用增粘剂,例如羧甲基纤维素;粉末、颗粒或胶乳形式的天然和合成聚合物,例如阿拉伯树胶、聚乙烯醇和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天然磷脂,例如脑磷脂和卵磷脂、以及合成磷脂。其他可能的添加剂为矿物油和植物油。
本发明的除草剂结合物的除草作用可通过以下物质来改进,例如通过表面活性剂,优选通过选自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的润湿剂。所述脂肪醇聚乙二醇醚优选地在脂肪醇基团中包含10-18个碳原子、在聚乙二醇醚部分中包含2-20个乙撑氧基单元。脂肪醇聚乙二醇醚可以非离子形式或离子形式——例如以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的形式——而存在,其可作为例如碱金属盐(例如钠盐和钾盐)或铵盐、或甚至作为碱土金属盐(例如镁盐)而使用,例如C12/C14脂肪醇二甘醇醚硫酸钠(ClariantGmbH);参见,例如EP-A-0476555、EP-A-0048436、EP-A-0336151或US-A-4,400,196以及Proc.EWRS Symp.“Factors Affecting HerbicidalActivity and Selectivity”,227-232(1988)。非离子脂肪醇聚乙二醇醚为,例如,(C10-C18)、优选(C10-C14)脂肪醇聚乙二醇醚(例如异十三烷醇聚乙二醇醚),其包含例如2-20、优选地3-15个乙撑氧基单元,例如选自系列的那些,例如 或(全部购自Clariant GmbH)。
本发明又包括组分(A)和组分(B)与上述选自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的润湿剂的结合物,所述脂肪醇聚乙二醇醚优选地在脂肪醇基团中包含10-18个碳原子并在聚乙二醇醚部分包含2-20个乙撑氧基单元,并且其可以以非离子或离子形式(例如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而存在。优选C12/C14脂肪醇二甘醇醚硫酸钠(Clariant GmbH)和含有3-15个乙撑氧基单元的异十三烷醇聚乙二醇醚,例如选自系列,例如和(全部购自Clariant GmbH)。
此外,已知脂肪醇聚乙二醇醚,例如非离子型或离子型脂肪醇聚乙二醇醚(例如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也适于用作多种其他除草剂的渗透剂和活性增强剂(参见,例如,EP-A-0502014)。因此,本发明还包含具有合适的渗透剂和活性增强剂(优选地以其市售形式)的结合物。
本发明的除草剂结合物还可与植物油一起使用。术语植物油应理解为意指产油植物品种的油,例如大豆油、油菜籽油、玉米油、向日葵油、棉花籽油、亚麻籽油、椰子油、棕榈油、蓟油或蓖麻油,特别是油菜籽油,及其酯交换产物,例如烷基酯,如油菜籽油甲酯或油菜籽油乙酯。
植物油优选为C10-C22、优选C12-C20脂肪酸的酯。所述C10-C22脂肪酸酯为,例如不饱和或饱和C10-C22脂肪酸,特别是含有偶数个碳原子的那些,例如芥酸、十二烷酸、十六烷酸,特别是C18脂肪酸,例如硬脂酸、油酸、亚油酸或亚麻酸。
C10-C22脂肪酸酯的实例为通过丙三醇或乙二醇与例如产油植物品种的油中所含C10-C22脂肪酸反应所得的酯,或者为可通过例如上述丙三醇或乙二醇C10-C22脂肪酸酯与C1-C20醇(例如甲醇、乙醇、丙醇或丁醇)酯交换而获得的C1-C20烷基-C10-C22脂肪酸酯。酯交换可通过例如Chemie Lexikon,9th edition,Volume2,page1343,Thieme VerlagStuttgartz中描述的已知方法进行。
优选的C1-C20烷基-C10-C22脂肪酸酯为甲酯、乙酯、丙酯、丁酯、2-乙基己基酯和十二烷酯。优选的乙二醇-C10-C22脂肪酸酯和丙三醇-C10-C22脂肪酸酯为单一的或混合的C10-C22脂肪酸的乙二醇酯和丙三醇酯,所述脂肪酸特别是含有偶数个碳原子的脂肪酸,例如芥酸、十二烷酸、十六烷酸,特别是C18脂肪酸,例如硬脂酸、油酸、亚油酸或亚麻酸。
在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中,植物油可以例如市售的含油制剂添加剂的形式存在,特别是基于油菜籽油的那些,例如(VictorianChemical Company,Australia,下文称作Hasten,主要成分:油菜籽油乙酯)、(Novance,France,下文称作ActirobB,主要成分:油菜籽油甲酯)、(Bayer AG,Germany,下文称作Rako-Binol,主要成分:油菜籽油)、(Stefes,Germany,下文称作Renol,植物油成分:油菜籽油甲酯)或(Stefes,Germany,下文称作Mero,主要成分:油菜籽油甲酯)。
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还包括含有上述植物油的结合物,所述植物油例如油菜籽油、优选地以市售的含油制剂添加剂的形式,特别是基于油菜籽油的那些,例如(Victorian Chemical Company,Australia,下文称作Hasten,主要成分:油菜籽油乙酯)、(Novance,France,下文称作ActirobB,主要成分:油菜籽油甲酯)、(Bayer AG,Germany,下文称作Rako-Binol,主要成分:油菜籽油)、(Stefes,Germany,下文称作Renol,植物油成分:油菜籽油甲酯)或(Stefes,Germany,下文称作Mero,主要成分:油菜籽油甲酯)。
可使用着色剂,例如无机颜料,如氧化铁、氧化钛和普鲁士蓝;和有机着色剂,例如茜素着色剂、偶氮着色剂和金属酞菁着色剂;以及微量营养素,例如铁盐、锰盐、硼盐、铜盐、钴盐、钼盐和锌盐。
通常,所述制剂包含0.1至95重量%、优选0.5至90重量%的活性化合物。
除草剂(A)和(B)也可以以其本身或作为与其他农业化学活性化合物(例如已知的除草剂)混合的制剂形式用于防治不想要的植物,例如用于防治杂草或用于防治不想要的作物植物,也可为例如成品制剂或桶混物。
也可以与其它已知的活性化合物混合,所述其它已知的活性化合物例如杀真菌剂、杀昆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安全剂、驱鸟剂、植物营养素和改良土壤结构的试剂。
除草剂(A)和(B)可以其本身、其制剂形式或通过进一步稀释而由其制备的使用形式使用,例如即用溶液、悬浮剂、乳液、粉剂、膏剂和颗粒剂。可用常规方式——例如通过浇灌、喷雾、雾化或撒播——来使用它们。
所述活性化合物可施用于植物(例如有害植物,例如单子叶或双子叶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植物或不想要的作物植物)、种子(例如颖果、种子或无性繁殖器官,例如块茎或带芽的枝部)或栽培区域(例如土壤),优选地施用于绿色植物和植物部位以及,如果合适,另外地施用于土壤。一种可能的使用是以桶混物的形式共同施用所述活性化合物,其中将各活性化合物的最佳配制的浓缩制剂与水一起在槽中混合,然后施用所得喷洒液。
除草剂(A)和(B)的根据本发明的结合物的联合除草制剂具有更易使用的优点,因为所述组分的量已经为最佳比例。此外,制剂中的助剂可彼此调节而优化。
生物学实施例
除草的芽后作用
方法
将单子叶和双子叶有害植物和有用植物的种子或根茎块置于装有沙质壤土的泥炭盆(直径4cm)中,然后用土壤覆盖。泥炭盆于最佳条件下保持在温室中。此外,将水稻培育中遇到的有害植物培育在泥炭盆中,并使水面比土壤表面高2cm。
培育开始后大约3周,于1叶期至3叶期处理测试植物。将除草剂——被配制成悬乳剂(SC)的组分(A)和被配制成可湿性粉剂(WP)的组分(B)——单独或以本发明结合物的形式、以不同剂量以600l水/公顷(换算值)的施用率喷洒在植物的绿色部位。为了进一步培育植物,随后将泥炭盆于最佳条件下保持在温室中。
除草效果的目测评分在处理之后最高达21天的时间间隔下进行。评分是以与未处理的对照植物相比的百分数来进行。0%=无除草活性,100%=完全的除草活性=完全杀死。
用Colby法用单独使用除草剂(=单个施用)处理和用本发明的结合物(=混合物)处理的百分数计算相互作用。当观察到的混合物的效用超出单个施用测试值的形式加和时,其也超过了根据Colby的预期值,Colby的预期值用下式计算(参见S.R.Colby;Weeds15(1967)20-22):
E=A+B-(A x B/100)
在此:
A,B=组分A和B分别在剂量为a g ai/ha(=g活性物质/公顷)和bg ai/ha时以百分比计的活性。
E=在剂量为a+b g ai/ha时以百分比计的预期值。
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除草剂(A)和(B)的结合物针对以下广谱的重要有害植物(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科植物)和有用植物进行测试: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TRZAS))、繁缕(Stellaria media(STEME))、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LOLMU))、阿拉伯婆婆纳(VeronicaPersica(VERPE))、大穗看麦娘(Alopecurus myosuroides(ALOMY))、淡甘菊(Matricaria inodora(MATIN))、欧洲油菜(Brassica napus(BRSNW))、三色堇(Viola tricolor(VIOTR))、野燕麦(Avena fatua(AVEFA))、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AMARE))、玉米(Zea mays)(ZEAMX)、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PHBPU))、狗尾草(Setariaviridis(SETVI))、卷茎蓼(Fallopia(ex Polygonum)Convolvulus(POLCO))、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ECHCG))、苘麻(Abuthilontheophrasti(ABUTH))、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CYPES))、稻(Oryzasativa(ORYSA))。
特别有利的是下表所示的结果,其中使用了以下关键词:
(1) 经处理的植物的EPPO编码(前述Bayer编码)(见上文)
(2) 评分时间:DAT(处理后的天数)
(3) 测试组分A(识别码)
(4) 测试组分B(识别码)
(5) 组分A的剂量[g ai/ha]
(6) 组分B的剂量[g ai/ha]
(7) 实测的活性%
(8) E值(根据Colby计算:见上文)
(9) 注释:“SYNERGY”=协同相互作用(E值<实测的活性%);“SAFENING”=对有用植物的安全剂作用(E值>实测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