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1390B - 通过独立于音乐再现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显示音乐再现的内容 - Google Patents
通过独立于音乐再现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显示音乐再现的内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21390B CN103021390B CN201210362872.3A CN201210362872A CN103021390B CN 103021390 B CN103021390 B CN 103021390B CN 201210362872 A CN201210362872 A CN 201210362872A CN 103021390 B CN103021390 B CN 10302139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usic
- display
- display content
- information
- cont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0033—Recording/reproducing or transmission of music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0041—Recording/reproducing or transmission of music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 coded form
- G10H1/0058—Transmission between separate instruments or between individual components of a musical system
- G10H1/0066—Transmission between separate instruments or between individual components of a musical system using a MIDI interface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G—REPRESENTATION OF MUSIC; RECORDING MUSIC IN NOTATION FORM; ACCESSORIES FOR MUSIC OR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SUPPORTS
- G10G1/00—Mean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music
- G10G1/02—Chord or note indicators, fixed or adjustable, for keyboard of fingerboard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6—Accompaniment arrangements
- G10H1/361—Recording/reproducing of accompaniment for use with an external source, e.g. karaoke systems
- G10H1/368—Recording/reproducing of accompaniment for use with an external source, e.g. karaoke systems displaying animated or moving pictures synchronized with the music or audio part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20/00—Input/output interfac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 G10H2220/005—Non-interactive screen display of musical or status data
- G10H2220/011—Lyrics displays, e.g. for karaoke application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20/00—Input/output interfac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 G10H2220/005—Non-interactive screen display of musical or status data
- G10H2220/015—Musical staff, tablature or score displays, e.g. for score reading during a performan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Reverberation, Karaoke And Other Acous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音乐再现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用于显示与乐曲相关的内容的系统、音乐内容显示装置及方法、及用于传输与音乐相关的控制信息的计算机实施方法。音乐再现装置包括:用于再现用户选择的乐曲数据的再现部;用于生成包括乐曲信息和再现位置信息的控制信息的生成部,乐曲信息识别待再现的乐曲,再现位置信息表明乐曲数据的由再现部再现的位置;基于生成的控制信息输出用于承载控制信息的预定频带的音频信号的调制部;以及用于将由调制部输出的音频信号传输到外部的输出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这样的技术:通过独立于音乐再现装置(或电子音乐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或音乐内容显示装置)显示与由音乐再现装置(或电子音乐装置)播放或再现的乐曲相关的诸如类似乐谱的音乐内容等期望内容(这样的内容在下文还将被称作“显示内容”)。例如,本发明涉及使用独立于电子乐器本体的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显示由电子乐器再现的乐曲的乐谱的技术,以及根据乐曲再现的进程在待显示的乐谱的各部分之间自动地切换(所谓的“乐谱翻页”)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已知这样的电子乐器:在设置于电子乐器本体上的显示器件上显示诸如乐谱和歌词等意欲显示的期望内容(即,“显示内容”),并且根据旋律、自动伴奏等音调的进程自动地更新显示在示器件上的乐谱和歌词,其中旋律、自动伴奏等音调是基于用户期望的乐曲数据的再现而以可听见的方式生成或发声的。在这样的电子乐器中,乐谱显示控制数据被提前嵌入,例如嵌入用于自动伴奏的乐曲数据(例如,MIDI数据)中,并且响应于乐谱显示控制数据自动地更新显示器件上的乐谱显示,其中乐谱显示控制数据是根据音调再现的进程而被读取的。利用这样的布置,用户自身不必费劲地对乐谱进行翻页(即,不必进行所谓的“乐谱翻页操作”),并因此,用户能够例如通过对演奏操作器的实际操作而使自身专心进行旋律演奏等。
然而,一些电子乐器没有显示器件或者仅具有小型显示器件,其中该小型显示器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显示乐谱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乐谱当然不能显示在电子乐器上。因此,已提出了这样一种技术:允许独立于电子乐器本体构造的外部显示器件显示乐谱以实现即便在电子乐器没有显示器件或者仅具有小型显示器件的情况下也能显示乐谱的用户需要。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1-265325(在下文中被称作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允许外部显示器件显示与当前正再现的音调相关的乐谱的技术的示例。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装置被构造成:通过麦克风获取从乐器本体经由扬声器以可听见的方式发出的包括乐器的演奏音、声音等音调,通过对获取的音调进行分析来提取节拍位置和音高以由此识别音调的演奏位置(再现位置),并且基于识别的音调的演奏位置(再现位置)对乐谱的显示进行自动地更新。通过执行显示切换控制来实现这种在显示器件上的乐谱显示更新。根据显示切换控制,乐谱的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小节的两个半页被同时显示在两个分开的(例如上和下)显示区域中,并且在上和下显示区域中正显示演奏刚刚完成的乐谱部分的一个区域被切换或者更新为对紧跟在当前显示于另一显示区域中的乐谱部分之后的下一页乐谱的乐谱部分进行显示。即,就利用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装置中所使用的乐谱显示控制而言,根据音调演奏的进程而半页半页地更新每页乐谱的显示。
进一步地,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2-314980(在下文中称作专利文献2)公开了这样的技术:乐曲信息被叠加在音频数据上,并且通过外部器件基于叠加有乐曲信息的音频数据来识别内容。
现如今还已知的是这样的方法:将设计成实施预定音乐功能的音乐应用程序(软件程序)提前安装在诸如平板类型的个人计算机(也称为“平板终端”)等信息处理装置中,使得信息处理装置能够作为外部显示器件等操作,以通过音乐应用程序的执行显示诸如乐谱和歌词等期望内容(期望显示内容)。
如上所述,就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基于经由电子乐器的扬声器以可听见的方式生成或发出的音调进行乐谱显示控制的装置而言,在音调还未响起的演奏开始之前不能自动地选择和显示与待演奏的音调相关的乐谱部分。因此,在演奏开始前需要用户手动地读出期望音调的乐谱部分或音调演奏开始位置的乐谱部分;然而,由于为此目的的用户操作必须与乐曲数据选择操作分开地进行,因此这往往是非常繁琐的。
进一步地,就基于经由扬声器发出的音调的演奏位置进行乐谱显示控制的技术而言,特别是在演奏节奏(或再现节奏)不稳定的情况下或者在用户的演奏技术不娴熟的情况下,不能适当地进行节拍检测和音高检测,并因此,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来识别演奏位置,而且可能会错误地识别演奏位置。结果,该技术将出现很大的可能性:音调的演奏位置和乐谱的显示更新彼此不能适当地同步。类似地,如果通过快进或倒回到与先前演奏位置不连续的演奏位置,则用于重新识别新的或跳转到的演奏位置的操作将花费很长时间,从而使乐谱跟随演奏位置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进一步地,由于乐谱显示控制是基于宽的可听频带的音调(音调信号)本身而进行的,其中宽的可听频带的音调因环境噪声等而难以经由麦克风拾取,因此上述技术由于麦克风的接收环境的影响而不能准确地提取乐谱的演奏位置,使得乐谱的自动更新将很容易停滞。
此外,就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仅构造成识别内容但未构造成在器件之间进行任何协同操作的装置而言,根据音调的进程对显示在外部显示器件上的诸如乐谱和歌词等显示内容进行更新是困难的。
此外,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7-249033(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电子乐器包括显示器件、外部存储器件、通信接口(I/F)等,使得它能够根据乐曲的进程在显示器件的屏幕上显示通过用户的选择操作而指定的乐曲的乐谱数据。此处,用作乐谱数据的乐谱图像数据可以根据乐曲的演奏数据生成,可以基于乐曲的乐谱逻辑数据生成,或者可以从存储器件读出。
就现有技术而言,多组显示乐谱数据(音乐内容)被预先存储在电子乐器(电子音乐装置)中,或者一组期望的显示乐谱数据可以由用户经由通信I/F下载。如果用户想要从初始存储数量增加显示乐谱数据的组数,那么将需要数个用户操作来从服务器下载期望数据组。在一些情况下,用户可以从存储介质等获取显示乐谱数据并将显示乐谱数据存储在电子乐器中,然而有可能的是:这样来自存储介质等的乐谱数据与它们将存入的电子乐器的容量不相对应。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乐曲再现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一种包括这样的乐曲再现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的组合的系统,当根据乐曲的再现进程以可更新方式显示与待再现的乐曲相关的显示内容时,该乐曲再现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即使在演奏开始之前(即,在再现音调的可听见生成开始之前)也能自动地显示适当的显示内容,并且能够显示对应于当前再现位置的适当部分的内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系统,该系统能够在保持内容保护的安全性的同时容易地获取可显示在音乐内容显示器件上的诸如乐谱数据等的显示音乐内容,并且能够减轻用户为此目的进行操作的负担。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地获取与诸如乐曲数据等音乐内容相对应的显示音乐内容,其中该显示音乐内容被预设或内置在用户适时拥有的电子音乐装置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音乐再现装置,其包括:配置成获取待再现的乐曲数据的获取部;配置成再现由获取部获取的乐曲数据的再现部;配置成生成包括乐曲信息和再现位置信息的控制信息的生成部,其中乐曲信息识别待再现的乐曲,并且再现位置信息表明乐曲数据的由再现部再现的位置;配置成基于生成部生成的控制信息来输出用于承载控制信息的预定频带的音频信号的调制部;以及配置成将由调制部输出的音频信号传输至外部的输出部。以上述方式传输到外部的音频信号被独立于音乐再现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存储部,在存储部中存储有多组显示内容,每组显示内容均与乐曲相关联;显示部;接收部,该接收部配置成从外部接收预定频带的音频信号,该音频信号承载有包括乐曲信息和再现位置信息的控制信息,其中乐曲信息识别乐曲,并且再现位置信息表明由乐曲信息识别的乐曲的再现位置;提取部,该提取部配置成从由接收部接收到的音频信号中解调出控制信息并提取出包括在已解调出的控制信息中的乐曲信息和再现位置信息;以及显示控制部,该显示控制部配置成根据由提取部提取的乐曲信息识别存储在存储部中的一组显示内容并且根据由提取部提取的再现位置信息在显示部上显示识别出的一组显示内容的一部分。
即,根据本发明的音乐再现装置被构造成将承载控制信息的音频信号传输至外部,其中控制信息包括乐曲信息和再现位置信息,乐曲信息识别待再现的乐曲,并且再现位置信息表明乐曲数据的再现位置。传输的音频信号可以由独立于音乐再现装置(即,在音乐再现装置的外部)的信息处理装置接收。信息处理装置从接收到的音频信号中解调出控制信息并且提取出包括在已解调出的控制信息中的乐曲信息和再现位置信息,根据提取的乐曲信息对显示内容进行识别并且根据提取的再现位置信息对识别的显示内容的一部分进行显示。
这样,即使在音乐再现装置不具有内容显示功能的情况下,它也能够将包括乐曲信息和再现位置信息的控制信息传输到具有内容显示功能的外部信息处理装置,并由此使信息处理装置显示与传输的控制信息相对应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传输的控制信息具有已包括在其内的乐曲信息和再现位置信息,因此在本发明中用于识别当前再现位置的过程不需要像现有技术(构造成通过分析再现音调信号来识别音调的演奏位置(再现位置))一样花费很长时间,此外,本发明能够准确地识别再现位置。即,不像现有技术,本发明不需要很长时间来识别再现位置并且能够消除错误地识别再现位置的可能性。因此,特别地,在再现节奏不稳定,在再现开始于乐曲的中途位置等的情况下,本发明允许内容显示准确地跟随音调的再现位置。进一步地,由于预定频带的音频信号被用作承载控制信息的载波信号,因此与构造成通过分析宽频带的音调信号来识别演奏位置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受噪声的影响。因此,即使在恶劣的接收环境下,本发明也不会受到恶劣接收环境的影响并因此能够稳定地显示准确的再现位置。因此,由于根据乐曲的再现进程更新与乐曲相关的显示内容,本发明能够显示与当前再现位置相对应的适当内容部分。这样,通过将以上述方式构造且不具有乐谱显示功能的音乐再现装置(音乐再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例如为电子乐器)与以上述方式构造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例如为便携式PDA)相结合,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乐谱显示功能而且能够实现根据再现进程自动地对显示的乐谱进行翻页的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配置成提供与服务器通信的接口,其中服务器经由通信网络提供显示内容;配置成判定由接收部接收的音频信号是否满足预定条件的判定部;以及附加获取部,该附加获取部配置成当判定部已判定音频信号满足预定条件时经由接口访问服务器以从服务器获取附加显示内容,由附加获取部获取的附加显示内容被附加地存储到存储部中。利用这样的布置,本发明能够消除在信息处理装置的存储部中预先存储多项显示内容或多组显示内容的需要;即,无论何时需要,信息处理装置都能从服务器获取附加显示内容并且将获得的附加显示内容存储到其存储部中。例如,如果已经判定在信息处理装置即将与音乐再现装置进行通信以使用显示功能的阶段满足预定条件,则信息处理装置能够从服务器获取附加显示内容并且将获得的附加显示内容存储到存储部中。这样,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以保护显示内容免遭非法下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与外部电子音乐装置相关地进行操作的改进的音乐内容显示装置,该改进的音乐内容显示装置包括:其内存储有与音乐相关的显示内容的存储部;配置成提供与服务器通信的接口,其中服务器经由通信网络提供显示内容;配置成接收由电子音乐装置传输的信号的接收部;配置成判定由接收部接收的信号是否满足预定条件的判定部;附加获取部,该附加获取部配置成当判定部已判定信号满足预定条件时经由接口访问服务器以从服务器获取附加显示内容,由附加获取部获取的附加显示内容被附加地存储到存储部中;以及显示控制部,该显示控制部配置成从存储部选择性地读出显示内容并且将读出的显示内容显示在显示部上。利用这样的布置,本发明能够消除在音乐内容显示装置的存储部中预先存储多项显示内容或多组显示内容的需要;即,无论何时需要,音乐内容显示装置都能从服务器获取附加显示内容并且将获得的附加显示内容存储到存储部中。例如,如果已经判定在音乐内容显示装置即将与电子音乐装置进行通信以使用显示功能的阶段满足预定条件,则音乐内容显示装置能够从服务器获取附加显示内容并且将获取的附加显示内容存储到存储部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量上比可被外部电子音乐装置使用的显示内容小的显示内容预设在存储部中,附加显示内容是除预设显示内容之外并且可被外部电子音乐装置使用的显示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部从外部电子音乐装置接收包括用于控制显示内容显示的控制信息的信号,并且显示控制部执行控制以显示对应于控制信息的显示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定条件至少包括以下条件:控制信息包括在接收信号中。
即,根据本发明,当已自动地识别出音乐内容显示装置处于能够与电子音乐装置通信的状态下,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从服务器下载对应于电子音乐装置的附加显示内容。进一步地,对于相同乐曲而言,再现相关的音乐内容(即,再现乐曲数据,例如音频数据和MIDI数据)被预先存储在电子音乐装置中,而显示内容(即,显示乐曲相关的数据,例如乐谱数据和乐曲指导说明数据)被存储在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中。如上所述下载的音乐内容是被存储到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中的显示乐曲相关的数据。
因此,根据本发明,可容易地获取待显示在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上的诸如乐谱数据等的显示内容,这能够显著地减轻用户操作的负担。进一步地,仅仅是与电子音乐装置和音乐内容显示装置均相关的显示内容能够被存储到音乐内容显示装置的存储部中,这能够实现提高效率和减少浪费的优点。进一步地,诸如乐谱数据的显示内容的下载不影响相应电子音乐装置的内容存储器件。此外,由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下载的诸如乐谱数据等的显示内容必须与音乐内容显示装置所依赖的电子音乐装置相对应,使得音乐内容显示装置能够自动地获取预设或内置在所涉及的用户适时拥有的电子音乐装置中的诸如乐曲数据等的显示音乐,同时适当地安全保护音乐内容免遭非法下载并保持安全性。此外,仅通过接通电子音乐装置和音乐内容显示装置的电源并且将这两个装置置于彼此相对靠近而不用互连两个装置,本发明就能够将必要的显示内容增加至音乐内容显示装置。
本发明不仅可以构造和实施为上述装置发明,而且可以构造和实施为方法发明。另外,本发明可以布置和实施为由诸如计算机或DSP的处理器执行的软件程序、以及存储这样的软件程序的非临时存储介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存储介质形式向用户提供程序,然后将程序安装到用户的计算机中;或者将程序从服务器装置经由通信网络传输到客户的计算机,然后安装到客户的计算机中。进一步地,除计算机或者能够运行期望软件程序的其他通用处理器之外,本发明中使用的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具有以硬件形式构建的专用逻辑电路的专用处理器。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各种变型是可能的。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将仅由所附权利要求进行确定。
附图说明
下文将仅通过示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附图中: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音乐内容显示系统的示例性构造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音乐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信息的示例性格式的示意图;
图4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音乐内容显示装置的第一功能的框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音乐内容显示装置的第二功能的框图;
图6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7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乐谱控制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8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乐谱显示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9是显示对应于音调再现风格的乐谱控制处理和乐谱显示处理的各个操作时序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10是显示对应于音调的演奏节奏的乐谱控制处理和乐谱显示处理的各个操作时序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11是显示图2中所示的调制部的示例性构造的框图;
图12是显示图3和图4中所示的解调部的示例性构造的框图;
图13是示出显示于图6所示的乐谱显示区域中的乐谱的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14是显示乐谱显示控制表的数据组织的概念图;
图15A和图15B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内容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内容附加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内容读出显示处理的流程图;以及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目录的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性系统构造和硬件构造]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音乐内容显示系统的示例性构造的框图,其包括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和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所依赖的预定电子音乐装置EM。例如,诸如平板(触摸板)类型的便携式信息终端(移动PDA)或智能电话的个人信息处理装置被用作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并且电子乐器被用作电子音乐装置EM。电子音乐装置EM包括本发明的音乐再现装置的功能并且构成本发明的音乐再现装置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在该音乐内容显示系统中,电子音乐装置(即,音乐再现装置)EM不具有用于显示诸如乐谱数据的期望显示内容的功能,并且使独立于(即,在电子音乐装置的外部)电子音乐装置(即,音乐再现装置)EM的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信息处理装置)DS为电子音乐装置(即,音乐再现装置)EM执行用于显示诸如乐谱数据的期望显示内容的功能。
音乐内容显示装置(即,信息处理装置)DS包括作为其硬件部件的中央处理单元(CPU)1、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只读存储器(ROM)3、存储器件4、输入操作部5、显示部6、音频接收部(音频输入部)7、通信接口(I/F)8等,并且这些部件经由总线9互连。
控制整个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的CPU 1构成了用于根据包括音乐内容显示处理程序的各种控制程序执行各种处理的数据处理部。RAM 2用于临时存储这些处理所需的各种数据,并且在基于音乐内容显示处理程序的音乐内容显示处理时,用于对乐谱翻页信号的接收次数进行计数(下文称作“乐谱翻页信号接收计数”)的乐谱翻页信号接收计数器设置在RAM 2中。进一步地,预定控制程序和控制数据存储在ROM 3中。
包括诸如闪存的存储介质及其驱动器的存储装置4能够将控制程序和各种数据存储到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是可移动式的或者可以安装在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中。进一步地,诸如音乐内容显示处理程序的应用程序可以与诸如乐谱数据(更具体地,一组或更多组乐谱数据,或者一个或多个乐谱数据组)的乐曲内容一起存储在存储器件4中。特别地,显示内容存储部(STd)设置在存储器件4中,用于存储诸如用于显示的乐谱数据的显示内容(即,用于显示的音乐内容)。
输入操作部(设定操作部)5检测经由诸如开关的设定操作器执行的设定操作,并且对应于检测到的设定操作将各种设定信息引到数据处理部。显示部6构造成根据从CPU 1给出的指令控制诸如LCD的显示器件上的显示内容。显示部6还被构造成提供有助于各种设定操作的显示并以图形方式显示诸如乐谱的期望显示内容。在下面的描述中,假设显示部6构造为其中集成了设定操作器和显示器件的功能的触摸板类型的显示器。音频接收部(音频输入部)7包括麦克风和音频信号输入部,并且它能够将经由麦克风从电子音乐装置EM输入的音频信号通过音频信号输入部而引入到数据处理部。
通信I/F 8包括用于音乐的诸如MIDI I/F的有线IF、诸如USBI/F的通用网络I/F、以及诸如无线LAN的通用近距离无线I/F,使得它能够经由网络CN与服务器SV进行通信。例如,通信I/F 8能够获取用于演奏和/或显示的音乐内容,例如乐曲数据和乐曲指导说明数据,并且将因此获得的音乐内容存储到存储器件4中。
电子音乐装置(即,音乐再现装置)EM可以包括与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大致相同的硬件部件。除了这些硬件部件,电子音乐装置EM此外还包括:演奏操作部11,用于检测经由诸如键盘的演奏操作器所进行的演奏操作;乐曲数据再现和音频信号生成部12,用于进行乐曲数据再现处理以生成表示再现或演奏的乐曲数据的音调信号;以及音频输出部13,用于通过扬声器输出生成的音频信号作为声波。然而,请注意电子音乐装置(即,音乐再现装置)EM不一定必须包括音频输入部,并且电子音乐装置EM的显示部可以是较低级的。即,尽管电子音乐装置(即,音乐再现装置)EM也包括显示器件,然而电子音乐装置(即,音乐再现装置)EM的显示器件的构造比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信息处理装置)DS的显示部6更简单,并且为不能以图形方式显示期望显示内容(例如乐谱)的类型。请注意,演奏操作部11可以是除键盘乐器之外的任何期望类型的乐器,例如弦乐器、管乐器或打击乐器。进一步地,电子音乐装置(即,音乐再现装置)EM不必限于演奏操作部11、乐曲数据再现和音频信号生成部12等设置在单个装置本体内的类型,而可以是演奏操作部11、乐曲数据再现和音频信号生成部12等构造为经由MIDI接口和诸如LAN的网络通信接口互连的独立模块的类型。
[电子音乐装置(音乐再现装置)EM]
在音乐内容显示系统的该实施例中,电子音乐装置EM不仅具有电子乐器的功能,而且具有用于再现诸如MIDI数据和音频数据的期望再现音乐数据(乐曲数据)的音乐再现装置的功能,如上所述。作为音乐再现装置的电子音乐装置EM不仅具有用于在时间上连续地再现诸如MIDI数据和音频数据等期望再现音乐数据(乐曲数据)的乐曲再现功能,而且具有用于生成和输出与当前再现的乐曲相关联的作为音频信号(例如,对音频信号进行空间发声作为声波)的显示控制信息(即,意欲显示的控制信息)。这样的音频信号由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信息处理装置)DS接收,其中显示控制信息是从音频信号提取的。然后,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信息处理装置)DS根据提取的显示控制信息准备并且显示给出的音乐显示内容(即,显示乐曲相关的数据,例如乐谱数据和乐曲指导说明数据,也就是,显示内容)。图2是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的电子音乐装置EM的功能框图。乐曲数据存储部STe内置于电子音乐装置EM的存储器件中,并且诸如MIDI数据和音频数据的多组再现音乐数据(乐曲数据)作为多组可用乐曲数据被预先存储在乐曲数据存储部STe中。除了作为实质性数据的乐曲数据Md之外,这些乐曲数据组中的每一个都还含有识别对应于乐曲数据Md的乐曲的乐曲信息。乐曲信息包括诸如乐曲名称和演奏者姓名等参考信息、以及乐曲ID信息Si。乐曲ID信息Si是识别所涉及的乐曲数据的唯一信息,也被称作乐曲ID、ID信息或乐曲号,并且还起到识别待用于显示的显示内容(即,显示乐曲相关数据)的“显示内容识别信息”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显示内容(即,显示乐曲相关数据)可以包括作为附加信息的乐曲ID信息Si、和/或限定各组显示内容(即,显示乐曲相关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或程序,并且乐曲ID信息Si可以预先存储在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中。进一步地,可以借助电子音乐装置EM中的表等将乐曲ID信息Si提前转换成用在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中的内容识别信息,使得可以从转换的内容识别信息直接识别出特定的一项显示内容或特定的一组显示内容(即,显示乐曲相关数据)。
除了上述乐曲数据存储部STe之外,电子音乐装置EM还包括作为功能块的设定操作部SN、控制部CTe、再现部RP和调制控制部SP。设定操作部SN具有各种开关和操作器,例如乐曲选择开关、乐曲再现开关、以及用于在控制信号输出的ON和OFF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控制按钮,并且设定操作部SN检测通过这些开关操作和设定操作(例如,控制信号输出ON/OFF设定操作)给出的用户的乐曲选择和再现指令,然后将检测结果提供给控制部CTe。控制部CTe是主要由CPU实施的功能块,包括乐曲数据获取部MA和乐曲ID获取部SA。乐曲数据获取部MA读出与通过设定操作部SN检测到的用户的乐曲选择操作所指定的乐曲相对应的乐曲数据,并且将包含在读出的乐曲数据中的乐曲数据(MIDI数据、音频数据等)Md输出到再现部RP。进一步地,乐曲ID获取部SA从读出的乐曲数据获取乐曲ID信息Si,并且将获得的乐曲ID信息Si输出到调制控制部SP。
再现部RP和调制控制部SP是主要由乐曲数据再现和音频信号生成部12实施的功能块。再现部RP具有用于自动地再现乐曲数据Md的功能(自动再现或演奏功能)和音调生成功能。即,一旦通过打开设定操作部SN的乐曲再现开关发出指令进行乐曲再现,再现部RP就自动地在时间上连续地再现来自控制部CTe内的乐曲数据获取部MA的乐曲数据Md,并且生成与读出的乐曲数据相对应的音调信号。可以通过使用在MIDI音序器等领域中常规已知的构造来执行这样的乐曲数据再现处理。需要注意的是:乐曲数据Md可以包括通过MP3压缩技术等进行压缩的波形数据,而不受限于如同MIDI数据的事件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乐曲数据再现处理可以包括:将压缩的波形数据解码成经过改进PCM(PCM-modified)的音调信号,以及对经过改进PCM的音调信号进行再现。此外,响应于用户在演奏操作部11上进行的演奏操作,再现部RP基于演奏操作生成对应于演奏数据Pd的音调信号。由此生成的音调信号Rs均提供至调制控制部SP。如果用户响应于乐曲数据Md的再现而在演奏操作部11上执行演奏操作,则生成了基于乐曲数据Md的再现的音调信号和基于演奏数据Pd的音调信号。如果仅再现乐曲数据Md,则仅生成基于乐曲数据Md的再现的音调信号。进一步地,另一方面,如果用户在演奏操作部11上执行演奏操作而不再现乐曲数据Md,那么仅生成基于演奏数据Pd的音调信号。进一步地,当乐曲数据Md被再现时,再现部RP根据乐曲再现的进程生成均表示当前再现位置的再现位置信息Bn,并且将由此生成的再现位置信息Bn输出到调制控制部SP。再现位置信息Bn可以表示乐谱上的任何期望范围,例如表示当前再现音调(音符)所处小节的小节号的小节号(也被称作小节位置)或表示当前再现音调(音符)所处页面的页号。在下面示例中,小节号被用作或表示为再现位置信息Bn。
如图2中虚线所示,再现位置信息Bn可以由控制部CTe直接生成或者从乐曲数据Md获得,使得当再现部RP读出乐曲数据Md时,将再现位置信息Bn输出到调制控制部SP。例如,在乐曲数据Md包括如主音轨信息的定时数据的情况下,由于再现位置信息Bn与乐曲数据Md的读出同步,因此可以直接读出定时数据。
调制控制部SP包括控制信息生成部SP1和调制部SP2。一旦响应于用户打开设定操作部SN中的乐谱翻页控制按钮(乐谱翻页选择器)而启动了“乐谱翻页”功能,就激活了调制控制部SP,使得调制控制部SP以预定时间间隔(例如,每隔0.5秒)生成被称为“乐谱翻页信号”的控制信息Cs。进一步地,一旦响应于用户关闭乐谱翻页控制按钮而关掉了“乐谱翻页”功能,控制信息生成部SP1则不再起作用,使得不再生成控制信息(乐谱翻页信号)Cs。
如图3所示,控制信息Cs包括控制数据(称为“乐谱翻页信号信息”)Cd,控制数据包括作为实质性数据的乐曲ID信息Si和再现位置信息(小节位置)Bn,并且可以利用控制数据Cd对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上的显示内容显示进行控制。根据图3的示例性形式,控制信息Cs包括约一个字节的头部信息Hd、约两个字节的控制数据Cd以及约一个字节的脚注信息Ft。头部信息Hd包括表明所涉及信号是控制信息(“乐谱翻页信号”)Cs的信息、能够识别控制数据Cd的长度的信息等。控制数据Cd包括约八位的乐曲ID信息Si和约八位的再现位置信息Bn,并且脚注信息Ft包括表示控制数据Cd等结束的信息。
以预定频带的音频信号载有控制信息Cs(为从控制信息生成部SP1输出的数字数据)的方式,调制部SP2对带有控制信息Cs的音频信号进行调制并且将调制的音频信号叠加到从再现部RP提供的音调信号上(与音调信号混合),然后,调制部SP2将具有音调信号和音频信号的声音信号As输出到音频输出部13,其中音频信号与控制信息Cs一起经过调制并叠加到音调信号上(或者与音调信号混合)。例如,使用直接序列扩展频谱技术,调制部SP2执行调制处理,以便将控制信息(为数字信号)包括在用作载波信号的音频信号中。随后将参考图11对调制部SP2的具体示例进行描述。音频输出部13通过扬声器在空间上发出作为声波的声音信号As。用作传输控制信息Cs的载波信号的音频信号是例如约18kHz的高频带信号,使得可以使用约18kHz的高频带传输数据,约18kHz的高频带处在经由普通扬声器可再现但人耳(特别是成年人的耳朵)几乎听不见的音频频率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数据传输速度不是太高,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约80bps,然而存在以下可实现的有利益处:显示控制信息的数据可以传输到超过十米远的位置并且可以同时分布至多个接收器(即,以“一对多分布”的形式),可以使用现有扬声器设备并且通过扬声器的音量调节可以控制传输范围。需要注意的是:用作传输控制信息Cs的载波信号的音频信号不必局限于约18kHz的频带,可以是人耳通常很难听到的另一频带,从而音频信号绝对不会妨碍用户清楚地听到基于再现部RP产生的音调信号的乐声。作为选择,用作载波信号的音频信号可以是人耳可听见的另一频带。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可以输出不包含用于载送控制信息Cs的音频信号的声音信号As(例如,普通演奏声音的信号)。例如,当设置在设定操作部SN中的乐谱翻页控制按钮是OFF时,不从控制信息生成部SP1生成控制信息Cs,也不生成音频信号,因此,不进行调制。在这种情况下,声音信号As仅包括从再现部RP生成的音调信号。
另一方面,当设置在设定操作部SN中的乐谱翻页控制按钮是ON时,以预定时间间隔(例如,每隔0.5秒)从控制信息生成部SP1生成控制信息Cs,使得不断地输出并调制音频信号,并且不断地输出由此调制的音频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当前再现位置还未改变时,响应于以预定时间间隔对音频信号的调制进行更新,还以预定时间间隔重复地生成包括表示相同再现位置的再现位置信息Bn的控制信息Cs。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音调信号从再现部RP输出,即,在既没有进行乐曲再现也没有进行用户演奏的情况下,声音信号As仅包括用于承载控制信息Cs的音频信号。
虽然用于传输控制信息Cs的音频信号属于音频频率范围内人耳通常听不见的高频带,然而对是否应该生成这样的音频信号进行选择/设定的第一个原因是:在约18kHz的频带的高频带信号根据用户的年龄(特别是低年龄的孩子)是可以听见的。如果即使在用户不需要自动乐谱翻页控制的情况下也生成了这样的音频信号,那么混合在音调信号中的音频信号将不期望被听见并且变得使用户的耳朵极不舒服。因此,该实施例被构造成:在不需要自动乐谱翻页控制的情况下,不生成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音频信号。第二个原因是:在多个电子音乐装置(音乐再现装置)EM设置在音乐内容显示系统中的情况下,如果从两个或多个电子音乐装置(音乐再现装置)EM中输出音频信号,那么由于信号干扰而不能适当地进行自动乐谱翻页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适宜的做法是:仅打开电子音乐装置EM中的一个电子音乐装置EM的显示音频信号生成功能,而其它电子音乐装置EM的显示音频信号生成功能保持关闭。第三个原因是:在执行了自动乐谱翻页控制、然而用户因为一些原因(例如,因为用户希望仅演奏保持打开的特定页面的乐谱)不希望执行自动乐谱翻页控制的情况下,用户会面临不便。
虽然调制部SP2可以采用任何期望调制方案,用于以预定频带的音频信号传输数字控制信息,优选的是调制方案SP2采用如上所述使人难以听到所传输的信号成分的调制方案。例如,为此目的,M序列、Gold序列等的扩频码(PN码)可以叠加在音频频率范围内的高频带上,所叠加的微弱的水平能够防止给予用户不舒服的听觉感觉。图11显示调制部SP2的示例性构造,如图所示,调制部SP2包括LPF 20、加法器21、扩频码生成部22、乘法器23、XOR电路24、延迟元件25、LPF 26、乘法器27和载波信号发生器28。
扩频码生成部22周期性地生成具有预定循环周期的M序列等的扩频码。由扩频码生成部22生成的扩频码(一位串行数据)与由生成部SP1生成且输出的控制信息Cs(以–1或1的二进制值进行编码的串行位数据)通过乘法器23而相乘。这样,扩频码被相位调制。即,如果控制信息Cs的位数据是“1”,则扩频码被维持在当前相位(即,相位未被改变),而如果控制信息Cs的位数据是“-1”,则扩频码的相位反向。
已经历上述相位调制的扩频码被提供至XOR电路24。XOR电路24输出在从乘法器23输入到XOR电路24的当前码与经由延迟元件25输入到XOR电路24的最后码(即,已经由延迟元件25延迟一个采样的码)之间的异或结果(即,对当前码和最后码进行差分编码)。假设已进行这样差分编码的信号被二值化成–1或1。通过从XOR电路24输出的二值化的差分码,解码端可以在通过将两个连续采样的差分码相乘进行的差分编码之前提取扩频码。
然后,差分编码的扩频码被LPF 26限制在基带内的频带中,并且产生的频带受限的扩频码被输入到乘法器27。乘法器27将载波信号(即,预定音频频率范围内的高频带的音频信号)与LPF26的输出信号相乘,以由此将差分编码的扩频码移动(移频)至预定通频带。需要注意的是:可以在进行“上采样”之后对差分编码的扩频码进行移频。经过移频的扩频码(即,调制有控制信息Cs的音频信号)经由加法器21与由再现部RP生成的音调信号相加(混合)。然而,在加之前,音调信号经由LPF 20被限制为与扩频码的频率分量不同的频带。如此,显示控制信息被调制到音频频率范围内的高频带的音频信号中,然后被叠加到音调信号上。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的音乐再现装置可以是除了电子乐器之外的任何类型的设备或装置,例如卡拉OK装置、个人计算机,如同便携式电话的便携式通信终端或游戏装置,只要它被构造成能够响应于乐曲数据的再现而通过扬声器等以可听见的方式生成音调。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音乐再现装置是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情况下,便携式通信终端不必独自拥有和实现预定乐曲再现功能,服务器可以拥有和实现乐曲再现功能的一部分,使得可以通过包括便携式通信终端和服务器的系统来实施完整的预定乐曲再现功能。
[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信息处理装置)DS的显示功能]
在本发明的的音乐内容显示系统的实施例中,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信息处理装置)DS具有从电子音乐装置(音乐再现装置)接收控制信号并且准备和显示所给出的显示内容(显示乐曲相关的数据)的功能。图4和图5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音乐内容显示装置的第一和第二功能的框图。
与单独的乐曲相关联的多项显示内容或多组显示内容(即,作为显示内容待显示的乐曲相关数据)被存储在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该显示内容存储部STd安装或设置在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的存储器件4中。由于可以使用这些显示内容,因此可以创建任何期望显示内容,以使得与乐曲的进程一致地在各图像之间进行切换;显示内容的示例包括乐谱数据和乐曲指导说明数据,乐曲指导说明数据创建为使得与乐曲的进程一致地在通常为“图卡”形式的指导说明之间进行切换。下文描述了一项显示内容或一组显示内容是一组乐谱数据或乐谱数据组的情况。在所述的示例中,响应于再现位置信息Bn等,一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中的任何期望的部分(例如一页或一个显示区块)可被读出并显示在显示屏上。
除了作为实质性数据的乐谱数据之外,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组)还含有识别所涉及的乐曲的乐曲信息以及该显示内容唯一的内容(乐谱)识别信息,乐曲信息例如为如乐曲名(曲名)、作曲家的名字等的参考信息。内容识别信息与乐曲ID信息(音乐内容识别信息)Si相关联,乐曲ID信息(音乐内容识别信息)Si包括在从电子音乐装置EM给出的控制信息Cs中。进一步地,预先存储在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的每个可用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组)对应于预设(提前制备)或安装在电子音乐装置EM中的多项或多组可用的显示内容(乐曲数据)中的任何一个。对于存储在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的每组音乐内容(乐曲数据组)而言,在存储部STd中已存储了作为存储信息的乐曲名(曲名)的记录、内容识别信息、相应的乐曲ID(Si)(在对应表或程序提前制备的情况下是不必要的)以及可用性/不可用性的记录。响应于目录按钮的用户操作,可以显示多组当前存储的可用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的乐曲名(曲名)(各乐曲ID与其相关联)的列表。
进一步地,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包括解调部DM、判定部DC、信息提取部EX和显示控制部CTd,这些功能块主要由CPU 1实施。音频输入部(接收部)7接收从电子音乐装置(音乐再现装置)EM的扬声器传输的声波形式的声音信号As,并且将接收的声音信号As输入到解调部DM。然后,解调部DM从输入声音信号As提取调制成分以由此将提取的调制成分解调成控制信息Cs,并且将解调的控制信息Cs输出到信息提取部EX和判定部DC。随后参考图12将对解调部DM的细节进行描述。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有时不包含控制信息Cs,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输出从解调部DM产生。如先前所述,控制信息Cs也被称作“乐谱翻页信号”,它是包括在以约18kHz的高频带不断(每0.5秒一次)传输的音频信号中的数字信号,并且用于以类似于乐谱的实际手动翻页的方式自动地顺序切换乐谱显示。
信息提取部EX从经解调部DM解调出的控制信息Cs提取控制数据Cd(即乐曲ID信息Si和再现位置信息(小节号)Bn),然后将提取的控制数据Cd输出到显示控制部CTd。显示控制部CTd通过参考与乐曲ID信息Si相关联的乐谱识别信息来识别对应于乐曲ID信息Si的一项或一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从显示内容存储部STd读出识别的一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判定与再现位置信息(小节号)Bn一致的待显示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的乐谱页面,然后将判定的乐谱页面的数据发送到显示部6。然后,显示部6在屏上显示通过从显示控制部CTd发送的数据所指示的乐谱页面。作为示例,显示控制部CTd对如图14所示的乐谱显示控制表进行搜索,以由此识别与当前再现位置一致的待显示的乐谱部分。随后将讨论图14。
信息提取部EX的功能可以包括在解调部DM的功能中,使得乐曲ID信息Si和再现位置信息Bn可以从解调部DM内的控制信息Cs提取。或者,信息提取部EX的功能可以包括在显示控制部CTd的功能中,使得乐曲ID信息Si和再现位置信息Bn可以从显示控制部CTd内的控制信息Cs提取。
图12是显示解调部DM的示例性构造的框图,解调部DM适于从利用图11所示的调制部SP2调制的音频信号中解调控制信息Cs。解调部DM包括HPF 31、延迟部32、乘法器33、LPF34、相关器35、峰值检测部36和码判定部37。音频输入部(麦克风)7拾取的声音信号被输入到HPF 31,HPF 31是用于提取叠加在声音信号上的预定频带的音频信号的滤波器。来自HPF31的输出信号被输入到延迟部32和乘法器33。
以等于差分码的一个码片的时间设定延迟部32的延迟量。在差分编已进行上采样的情况下,以等于已进行上采样的差分码的一个码片的时间设定延迟部32的延迟量。乘法器33将从HPF 31输入的一个码片的当前采样与从延迟部32输入的最后采样(当前采样之前的一个码片)相乘,并且执行延迟检测处理。通过延迟检测处理,可以提取差分码之前的扩频码。
来自乘法器33的输出信号经由LPF 34被提取作为基频带信号,然后被输入到相关器35。相关器35包括FIR滤波器(匹配滤波器),已在FIR滤波器内设置了由扩频码生成部22生成的扩频码作为滤波器系数,相关器35获得输入音频信号与扩频码之间的相关值。因为此处使用的扩频码是具有高自相关性的M序列、Gold序列等的码,因此峰值检测部36根据扩频码(数据码)的循环周期提取从相关器35输出的相关值的正峰值成分和负峰值成分。码判定部37将每个峰值成分解码为控制信息Cs的数据码(即,将正峰值解码为“1”并且将负峰值解码为“0”)。
图6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部6的显示屏SC的示例,该显示屏SC是触摸板的形式。显示屏SC具有以下显示功能。在显示屏SC上,乐曲名(曲名)等显示在位于屏的上部的带状标题栏显示区域内,并且帮助按钮hp显示在标题栏显示区域中并靠近其右端。进一步地,居中位于屏上的主显示区域分配作为乐谱显示区域,基于乐谱数据将给出的乐谱显示在该乐谱显示区域中。此外,当前显示在乐谱显示区域中的乐谱的页号(在图6的示例性示例中为“10”)被居中显示在屏的下部,并且目录按钮ta显示在屏的下部靠近其左端,而乐谱翻页信号灯st显示在屏的下部靠近其右端。每次接收到控制信息(乐谱翻页信号)Cs,乐谱翻页信号灯st就会点亮以指示控制信息(乐谱翻页信号)Cs的接收状态。响应于用户在帮助按钮hp上的触摸操作,帮助信息、版本信息等显示在一部分或整个主显示区域中。响应于用户在目录按钮ta上的触摸操作,存储在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的可用的显示内容的列表(即,乐曲名或曲名的列表)显示在主显示区域中。
进一步地,响应于用户从可用的显示内容列表选择性地指定期望乐曲的触摸操作,目录模式被转变,从而显示与指定乐曲对应的乐谱。在目录模式下,尽管未特别地示出,然而响应于显示屏上的预定触摸操作可以执行乐谱翻页;例如,响应于用户在位于页号pg右侧的部分上的触摸操作显示乐谱的下一页(即,下一页的乐谱部分),或者响应于用户在位于页号pg左侧的部分上的触摸操作显示乐谱的前一页(即,前一页的乐谱部分)。这样,在目录模式下,用户可以使乐谱显示在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的显示屏SC上,并且可以经由预定电子音乐装置EM的演奏操作部11通过演奏操作来演奏乐曲同时可以查看所显示的乐谱,而不考虑电子音乐装置EM中乐曲数据(再现乐曲数据)的再现状态。
图13显示了乐谱的具体示例,其中乐谱显示在图6所示的乐谱显示区域中。如图13所示,多行乐谱显示在乐谱显示区域中,每行乐谱都具有多个小节;也就是说,乐谱显示成多行,每行具有多个小节。在示例性示例中,在乐谱显示区域中显示了三行,每行都具有四个小节的乐谱部分,因此,总共具有12小节的乐谱形成为一页图像数据。根据乐曲,与乐曲的乐谱对应的多页这样的图像数据(下文将这些页面统称为乐谱数据组)被存储在存储部STd中。在该实施例中,预设(或预先制备)或安装在电子音乐装置(即,音乐再现装置)EM中的所有乐曲的多项或多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在初始状态下并未预先存储在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的存储部STd中。期望内容可以自动地附加存储到存储部STd中,如随后将描述的。
下文描述了图14所示的乐谱显示控制表,并且描述了显示控制部CTd(图4和图5)利用乐谱显示控制表所执行的显示控制。图14是概念图,显示了用于单个乐曲的乐谱显示控制表的数据组织,这样的乐谱显示控制表是根据乐曲而提供的。图14的示例性示例假设了显示控制部CTd在以分开的三行显示乐曲的乐谱(包括重复演奏)时执行显示控制的情况。
在图14所示的乐谱显示控制表中,根据当前再现的音调的小节(更具体地,通过包括在从音乐再现装置EM发送的控制信息Cs中的再现位置信息Bn来限定的小节号)来限定以每行乐谱的形式待显示在显示屏上的目标页面。例如,关于小节号“1”至小节号“4”为所有第一至第三行限定了页面“1”(即,第一页),这样,在第一至第四小节的音调再现期间执行对于显示页面“1”的第一至第三行的显示控制。进一步地,关于小节号“5”,为第一行限定了页面“2”(第二页)并且为第二和第三行限定了页面“1”,这样,执行显示控制使得一旦转变到第五小节的音调再现,仅第一行(页面“1”的第一行已显示)的乐谱部分被切换为显示页面“2”的第一行。因此,在显示屏SC上显示的乐谱切换到这样的显示风格,以混合形式显示页面“2”的第一行与页面“1”的第二和第三行。关于小节号“6”至小节号“12”的限定与关于小节号“5”的限定相同,因此,执行显示控制以在第六至第十二小节的音调再现期间显示页面“2”的第一行以及页面“1”的第二和第三行。
进一步地,关于小节号“13”,为第一和第二行限定页面“2”(第二页)并且为第三行限定页面“1”,这样,执行显示控制,使得一旦转变到第十三小节的音调再现,第二行(页面“1”的第二行已显示)的乐谱部分被切换为显示页面“2”的第二行。进一步地,关于小节号“16”,为所有的第一至第三行限定页面“2”,这样,执行显示控制,使得一旦转变到第十六小节的音调再现,页面“2”的乐谱部分显示在所有的第一至第三行中。即,在显示屏SC上显示的乐谱从以混合形式显示页面“2”和页面“1”的显示风格切换到仅显示页面“2”的显示风格。以此方式,根据基于限定在乐谱显示控制表中的小节号针对各行待显示的目标页,从最上面的行顺序地执行乐谱翻页控制。换句话说,在乐谱显示控制表中,进行这样的设置:一旦在包括在给出的行中的所有小节演奏(再现)已完成之后演奏(再现)进行到下一行的小节,演奏刚完成的给出的行被下一页的乐谱部分更新。这样,在当前音调的再现位置之后的待再现的音调进行再现之前,可以显示该待再现的音调的再现位置。
[乐谱显示控制]
参考图7和图8,下文描述了用于实施电子音乐装置(即,音乐再现装置)EM的乐谱控制功能和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信息处理装置)DS的乐谱显示功能各种控制程序。图7是流程图,显示了用于执行电子音乐装置(即,音乐再现装置)EM的乐谱控制功能的乐谱控制处理的示例。乐谱控制处理受到电子音乐装置(即,音乐再现装置)EM的CPU的控制,并且响应于电子音乐装置(即,音乐再现装置)EM的通电开始该处理。
首先,在步骤S21,响应于用户对开关按钮等的操作判定乐谱翻页功能是否已设置为ON。如果在步骤S21判定乐谱翻页功能还未设置为ON(在步骤S21的否判定),那么乐谱控制处理等待直到乐谱翻页功能设置为ON。另一方面,如果乐谱翻页功能已设置为ON(在步骤S21的是判定),那么CPU运行到步骤S22。在步骤S22,如果用户已预先选择了乐曲数据组,那么从用户选择的乐曲数据组的乐曲信息获得乐曲ID,或者如果用户未预先选择乐曲数据组,那么自动选择初始设定的乐曲数据,然后从自动选择的乐曲数据的乐曲信息中获得乐曲ID。此外,在步骤S22,获取与选择的乐曲数据组的当前再现位置对应的小节号(再现位置信息Bn)。如果选择的乐曲数据组的再现还未开始,则获取再现开始位置的小节号(例如,第一小节的小节号“1”)。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允许用户指定选择的乐曲数据组的期望再现开始位置,那么获取与用户指定的再现开始位置对应的小节号。
然后,在步骤S23生成包括获得的乐曲ID(乐曲信息)和小节号(再现位置信息Bn)的控制信息Cs(参见图3)。在接下来的步骤S24,在步骤S23生成的控制信息Cs被提供至调制部SP2。在步骤S25,判定是否正生成音调信号。如果音调再现开始指令未给出并因此乐曲数据未进行再现,并且如果用户没有正在操作演奏操作器,那么在步骤S25判定没有音调信号生成(在步骤S25的否判定),在步骤S27执行控制,以便用控制信息Cs调制音频信号并经由音频输出部13仅输出由此调制的音频信号。然后,CPU返回到步骤S21的操作。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5判定正生成音调信号,即如果基于乐曲数据的再现通过再现部RP正生成音调信号以及/或者响应于用户对演奏操作器的操作通过再现部RP正生成音调信号(在步骤S25的是判定),用控制信息Cs调制音频信号,使得具有叠加在生成的音调信号上的调制的音频信号的声音信号被输出至音频输出部13(步骤S26)。然后,CPU返回到步骤S21的操作。
以预定时间间隔(例如,每隔0.5秒)重复地执行步骤S21至步骤S27的上述操作,使含有控制信息Cs的音频信号被叠加在音调信号上发声或者以预定时间间隔独自地发声。这样,当乐曲数据的再现尚未进展时(即,当选择了待再现的乐曲但未给出再现开始指令时,或者当再现已开始但再现进程暂时停止时),使具有相同小节号(即,小节号保持未变)的相同显示信息通过扬声器以预定时间间隔发声,使得信息处理装置的显示屏SC上的当前显示的乐谱维持在当前显示状态而不会进行乐谱翻页控制。另一方面,当乐曲数据的再现有进展时,响应于信息处理装置的显示屏SC上显示的乐谱受到乐谱翻页控制,随着音调再现位置的进展而变化的具有小节号的显示控制信息通过扬声器发声。
图8是流程图,显示了用于执行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信息处理装置)DS的乐谱显示功能的乐谱显示处理的示例。乐谱显示处理受到音乐内容显示装置(即,信息处理装置)DS的CPU 1的控制,该过程响应于接收到包括承载有控制信息Cs的音频信号As的声音信号而开始。作为示例,CPU 1重复地执行实施上述解调部DM的功能的过程(等同于图12所示的构造的程序过程),这样的CPU 1可以在一组控制信息Cs能够在该过程中被提取时开始该乐谱显示处理。
首先,在步骤S31,从通过声音信号As内的音频信号承载的控制信息Cs中提取乐曲ID和小节号,其中声音信号As是由电子音乐装置(即,音乐再现装置)EM经由扬声器发声的。在步骤S32,判定提取的乐曲ID与当前存储在RAM 2中的乐曲ID(即,当前显示在显示屏SC上的乐谱所表示的乐曲的乐曲ID)是否匹配。如果提取的乐曲ID与当前存储在RAM 2中的乐曲ID相匹配(在步骤S32的是判定),则在步骤S33进一步地判定提取的小节号与当前存储在RAM 2中的小节号是否匹配。如果提取的小节号与当前存储在RAM2中的小节号相匹配(在步骤S33的是判定),该乐谱显示处理结束。即,在这种情况下,无需改变根据乐曲再现位置的进程当前显示在显示屏SC上的乐谱的显示位置,因此,不执行乐谱的乐谱翻页控制。进一步地,因为没有将当前再现的乐曲改变为另一个乐曲,因此无需用另一个乐谱替换显示在显示屏SC上的乐谱。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音频信号被音乐内容显示装置(即,信息处理装置)DS第一次接收,则没有小节号存储在RAM 2中,因此,在步骤S33必定做出否判定(即,不匹配判定)。
如果在步骤S32判定提取的乐曲ID与当前存储在RAM 2中的乐曲ID不匹配(在步骤S32的否判定),在步骤S34从存储器件(存储部STd)读出与提取的乐曲ID相匹配的乐谱数据组。即,如果选择作为再现目标的乐曲数据改变为另一个,显示屏SC上显示的乐谱被改变后的乐曲的乐谱替换。进一步地,在这种情况下,识别与提取的乐曲ID匹配的显示控制表(参见图14)。进一步地,提取的乐曲ID写入RAM 2中,以便存储在RAM 2中作为当前存储的小节号。即,每当包括在显示控制信息中的小节号改变为另一个小节号,当前存储在RAM2中的小节号被更新。在步骤S34操作之后,或者如果在步骤S33判定提取的小节号与当前存储在RAM2中的小节号不匹配(在步骤S33的否判定),则在步骤S35参考识别的显示控制表判定与在步骤S31提取的小节号对应的各行的显示页。进一步地,在这种情况下,提取的小节号被写入RAM 2中,以便存储在RAM 2中。在接下来的步骤S36,执行乐谱翻页控制,以便基于显示页的判定对显示屏SC上的每一行的乐谱显示进行逐行更新。
当在执行所涉及程序的指令时没有声音信号从音乐再现装置EM发声时,任何期望初始显示可以呈现在显示屏SC上,例如在程序最后终止时显示的乐曲的乐谱再次从第一小节开始显示,预定演示乐曲的乐谱从第一小节开始显示,或者显示空白乐谱(即,只有五线谱)。或者,可以显示菜单屏幕(图未示)而非乐谱作为初始显示。
尽管未在图7中示出,然而一旦用户执行在电子音乐装置EM上选择乐曲的操作,就在乐曲选择之后,通过步骤S22和S23的操作重新生成在乐曲ID(以及小节号)方面不同于乐曲选择前的控制信息Cs。然后,通过上述在步骤S24及其之后的操作使包括重新生成的控制信息Cs的音频信号经由扬声器发声。响应于图8的过程的执行,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执行显示控制,以便将当前显示在显示屏SC上的多行的所有乐谱部分改变成新乐谱部分,而不是执行乐谱翻页控制来仅改变多行中的一部分的乐谱部分。
在该实施例中的电子音乐装置(音乐再现装置)EM中,如上所述,使包括控制信息Cs的音频信号以相对较短的预定时间间隔(例如,0.5秒)发声,而不管乐曲再现进程是否已到达进行乐谱翻页的定时。即,电子音乐装置(音乐再现装置)EM继续周期性地输出与外部信息处理装置DS的显示器件的显示控制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信息处理装置DS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息Cs执行乐谱显示控制。更具体地,根据基于控制信息Cs的乐谱显示控制,乐谱以多个分开的行显示在显示屏SC上,其中每行均包括多个小节,并且按顺序逐行执行乐谱翻页控制,即乐谱显示更新是按顺序逐行进行的,使得所有小节的再现已完成的给出的一行显示被删除,并且增加了新一行的另一显示以代替删除的显示;这样,到包括在新一行中的小节的再现开始的时候,该新一行的显示能够完成。利用这样的布置,即使在音调再现开始之前,信息处理装置DS也可以通过获取显示控制信息显示合适的乐谱部分,因此,在演奏开始之前,用户不必麻烦地手动调出期望的乐谱部分或演奏开始位置的乐谱部分。
图9是时序图,显示了对应于音调再现的各种风格的乐谱控制处理和乐谱显示处理的各个操作时序的示例。更具体地,图9从上至下顺序地示出在音乐再现装置EM中当前再现的乐曲的再现位置(小节号)、音乐再现装置EM生成包括控制信息Cs的音频信号的生成定时、信息处理装置DS完成对包括控制信息Cs的音频信号的接收的接收完成定时、以及通过信息处理装置DS显示在显示屏SC上的乐谱位置(小节号)。
音乐再现装置EM的行为如下。在给出的定时或时间点t1,音乐再现装置EM生成并传输包括控制信息Cs的音频信号。在音频信号t1(为方便起见,此处将表示时间点的参考字符t1、t2、…附于音频信号以在各个定时处生成的包括控制信息Cs的音频信号之间进行区别)传输完成之后,音乐再现装置EM在下一个时间点t2生成并传输音频信号(信息)。假设需要时间Δt(例如,0.5秒)来生成包括控制信息Cs的音频信号并且完成音频信号的传输,包括一组控制信息Cs的音频信号之间的传输间隔(传输周期)等于时间Δt。即,音乐再现装置EM以时间间隔Δt一个接一个地生成并传输信息(参见t3–t11)。这些信息的生成和传输以时间间隔Δt进行,而不管音乐再现装置EM当前是否执行正常再现、后退操作或快进操作。
另一方面,信息处理装置DS的行为如下。包括给出的控制信息Cs的音频信号在音乐再现装置EM中的生成定时之后的时间Δt,信息处理装置DS完成了对该音频信号的接收。例如,在时间点(t1+Δt)完成了对在第十二小节的音调再现期间从音乐再现装置EM传输的信号t1的接收。进一步地,因为包括在信号t1中的小节号是“12”,所以根据图14的显示控制表页面“2”的乐谱部分显示在第一行中并且页面“1”的乐谱部分显示在第二和第三行中的每一行中。进一步地,因为包括在于信号t1之后接收的信号t2至t4中的小节号是“12”,其与各自的在前信号中的小节号相同,或者没有从各自的在前信号中的小节号发生变化,因此对于这些信号t2至t4并不执行用于更新乐谱的显示控制。此外,因为包括在信号t5中的小节号是从小节号“12”变化来的“13”,因此根据图14的显示控制表为第二行限定页面“2”,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执行显示控制以更新乐谱,使得页面“2”的乐谱部分显示在第一和第二行中并且页面“1”的乐谱部分显示在第三行中,即乐谱翻页对第二行有影响。
利用上述布置,在从音乐再现装置EM生成包括控制信息Cs的音频信号之后的时间Δt,在信息处理装置DS中执行了显示控制,因此,该实施例不需要现有技术中所需的用于分析演奏位置的时间。结果,该实施例可以实现如下有利益处,即使当音调再现位置因为快进或后退操作而移动或跳转到与该音调再现位置不连续的另一个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完成快进或后退操作之后能立即显示相关范围的乐谱部分。例如,在图9的示例性示例,假设在信号t6的生成和传输开始之后关于第十三至第十四小节执行了后退操作。还假设信号t7和信号t8在后退操作期间生成和传输,在信号t7中与后退操作对应的音调的再现位置是第十一小节,并且在信号t8中与后退操作对应的音调的再现位置是第七小节。这样,因为包括在信息处理装置DS所接收的信号t7中的小节号是“11”,因此根据显示控制表页面“2”再次显示在第一行中并且页面“1”再次显示在第二和第三行中。进一步地,虽然包括在信息处理装置DS所接收的信号t8(紧随信号t7之后)中的小节号是“7”,然而并不针对该小节号执行显示控制,这是因为在显示控制表定义了与小节号“11”相同的页号,使得页面“2”与页面“1”的乐谱部分的显示分别维持在第一行与第二和第三行中。进一步地,因为包括在信号t9(紧跟着后退操作至第四小节的完成立即恢复正常再现之后生产和传输的)中的小节号是“4”,根据显示控制表页面“1”的乐谱部分显示在第一至第三的所有行中。如此,就紧跟着后退操作完成而生成的音频信号(信息)t9而言,与紧跟着后退操作完成的小节号“4”对应的乐谱部分在时间(t9+Δt)显示于信息处理装置DS中。因为时间Δt是约0.5秒的短时间,因此能够在后退操作完成之后立即显示对应于演奏位置乐谱部分。
进一步地,通过乐谱的逐行更新显示,该实施例能够使在信息处理装置DS中声音信号的接收条件恶劣时将会出现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其中声音信号由音乐再现装置EM以可听见的方式发出响声。例如,在图9的示例性示例中,如果信号t3至t5不能由信息处理装置DS进行适当地接收,则与包括在信号t2中的小节号“12”对应的页面“2”的乐谱部分与页面“1”的乐谱部分分别继续显示在第一行与第二和第三行中,其中信号t2可以由信息处理装置DS准确地接收,然而,如果这些信息(信号t3至t5)能够被准确地接收,应响应于信号t5的接收完成而显示受到乐谱翻页控制使得第二行被切换至页面“2”的乐谱部分。然而,在对应于小节号“12”的乐谱显示中,对应于小节号“13”的乐谱部分已被显示,如图所示13。因此,即使在信号t3至t5不能被接收并因此对应于小节号“13”的乐谱部分不能立即显示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信号t6可以被信息处理装置DS接收时的时间点显示对应于小节号“13”的乐谱部分。因此,用户能够根据音调再现例如进行演奏练习同时看着乐谱,而不会有任何问题。
如图6和图13所示,乐谱翻页信号灯st显示在信息处理装置DS的显示屏SC上,并因此,乐谱翻页信号灯st的照明状态允许用户早期(例如在乐曲再现开始之前)知道信息处理装置DS当前是处于能够适当地接收音频信号(或声音信号)的状态还是处于不能适当地接收音频信号(或声音信号)的状态。这样,当信息处理装置DS处于恶劣信号接收条件时,例如当存在阻止音乐再现装置EM发出音频信号或者阻止信息处理装置DS拾取声音的障碍时,用户可以采取必要的行动,例如除去障碍或者将信息处理装置DS移动至良好接收条件的位置,以改善信号接收条件。
此外,该实施例能够实现如下有利益处,准确位置的乐谱部分可以一直被显示而不会受到音调再现节奏变化的影响。图10是显示响应于音调的演奏节奏的乐谱控制处理和乐谱显示处理的各个操作时序的示例的时序图。
音乐再现装置EM以时间间隔Δt生成和传输控制信息Cs,而不会受到音调再现节奏的影响。在图10的示例性示例中,从第十二小节至第十三小节的音调再现节奏(tempo)临时加速,而从第十四小节至第十五小节的音调再现节奏临时减速。如从图10所看见的,如果音调再现节奏加速,则与音调再现节奏加速之前相比,在一个小节的音调再现期间传输控制信息Cs的次数减少。即,例如,在音调再现节奏加速之前,从第十二小节至第十三小节的音调再现期间在信号t1至信号t4中传输控制信息Cs四次,然而在音调再现节奏加速之后,从第十三小节至第十四小节的音调再现期间仅在信号t5中传输控制信息Cs一次。此外,如果传输音频信号的时间间隔Δt是小于1秒的短时间,那么即使节奏被加快,在一个小节的音调再现期间也能传输足以进行乐谱更新的信息。更具体地,在以“120”的节奏再现四节拍的音调的情况下,并且如果传输控制信息Cs的时间间隔是0.5秒,那么每个小节可以传输信息约三至四次。另一方面,如果音调再现节奏减速,则每隔预定时间间隔Δt仅重复地传输相同的控制信息Cs,因此,乐谱显示控制不会出现问题。即,对于必须从演奏数据获取节奏以提取演奏位置的现有技术而言,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然而,对于周期性地获取小节号(表示哪一小节是当前正再现的)作为显示控制信息的本发明的该实施例而言,即使当音调再现节奏改变时也可以以良好的追随性执行乐谱显示控制。
[在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信息处理装置)DS中附加音乐内容]
再参考图4和图5,判定部DC基于解调部DM解调出的控制信息Cs判定由音频输入部7接收的声音信号(音频信号)是否满足预定接收条件。如果判定接收的声音信号满足预定接收条件,执行允许显示内容附加地存储或另外可用的处理。预定接收条件可以是这样的条件,其能够确定信息处理装置DS处于能够与音乐再现装置EM通信的状态(即,处于能够从音乐再现装置EM接收控制信息Cs的状态),其中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依赖于音乐再现装置EM。例如,预定接收条件可以至少包括这样的条件,应确定控制信息Cs包括在由音频输入部7接收的声音信号(音频信号)中,即应确定控制信息Cs已被解调部DM提取(解调)。更具体地,预定接收条件可以是(1)接收了控制信息Cs的次数为预定次数N,(2)控制信息Cs多次接收发生的时间间隔是1秒或更小等。在下面将描述的示例中,假设采用条件(1)作为预定接收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预定次数N设定为1,则当第一次接收控制信息Cs时,预定接收条件得到满足。如果预定次数N设定为10,则当连续地或非连续地总共接收控制信息10次时,预定接收条件得到满足。需要注意的是:可以通过在解调部DM监测控制信息Cs的输出状态或者通过在信息提取部EX监测头部信息Hd的提取状态来检查控制信息Cs的接收。
一旦上述接收条件得到满足,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就执行显示内容附加处理。通过将内容显示程序(设计用于实施本实施例)与显示内容(乐谱数据)一起安装在PDS(信息处理装置)中,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作为音乐内容显示装置实现功能。然而,为了使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根据从电子音乐装置EM给出的指令适当地显示内容,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必须适当地执行显示内容附加处理。显示内容附加处理构造成根据显示内容(例如,乐谱数据)在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的初始存储状态执行下面第一和第二功能中的任何一项功能。即,在示例性示例中,显示内容(即,用于显示的乐谱数据)在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的初始存储状态有两种类型,即第一和第二种类型。如果显示内容以第一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初始存储状态)初始存储在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则执行第一功能,而如果显示内容以第二种类型(第二种类型的初始存储状态)初始存储在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则执行第二功能。
(1)第一功能;对于虽然是与预设或提前准备(或安装)在电子音乐装置EM中的乐曲数据(再现乐曲数据)对应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但未预先存储在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的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的每个显示内容(乐谱数据)而言,第一功能自动地从服务器SV获取缺少的显示内容作为“附加音乐内容(附加显示内容)”并且自动地存储到音乐内容存储部STd中。
(2)第二功能:对于虽然是与预设在电子音乐装置EM中的乐曲数据(再现乐曲数据)对应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并预先存储在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的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但是当前设置处于“不可用状态”的每个显示内容(乐谱数据)而言,第二功能将所涉及的显示内容更新为“可用状态”(即,将可用性状态设置改变为“可用状态”),以由此增加可用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组)的数量。
[音乐内容显示装置的第一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功能,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包括附加获取部AD和通信部CM。附加获取部AD主要由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的CPU 1实施,并且通信部CM主要由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的通信I/F8实施。
更具体地,执行第一功能的上述第一种类型的初始存储状态是这样的状态:p项或p组可用(可再现的)乐曲数据(即,p组再现乐曲数据)预设在电子音乐装置EM的乐曲数据存储部Ste中,仅r(p>r≧0)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组)预先存储在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的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例如,为了在新购买的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上执行第一功能,用户激活新购买的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和电子音乐装置EM,给出再现期望的乐曲数据的指令并且还选择自动乐谱翻页功能。然后,响应于乐曲数据的再现,声音信号As从电子音乐装置EM传输至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其中包括控制信息Cs的音频信号混合在声音信号As中。这样,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借助判定部DC判定包括在接收的声音信号As中的音频信号是否满足预定接收条件。如果判定部DC判定出包括在接收到的声音信号As中的音频信号满足预定接收条件,则意味着判定部DC已确定新购买的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处于能够从电子音乐装置EM接收包括适当的控制信息Cs的音频信号,这还意味着拥有新购买的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的用户拥有适合新购买的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的电子音乐装置EM,并且证实了音乐内容(显示内容)保护的安全性。响应于这些确定和证实,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执行“显示内容附加处理A”。在“显示内容附加处理A”中,与预设或安装在电子音乐装置EM中的p组音乐内容(乐曲数据组)中除预先存储在存储部STd中的r组显示内容之外的任何一组相对应的“p–r”项或组显示内容(即,乐谱数据)从服务器SV经由通信部CM自动地获取并且附加地存储到存储部STd中。由此增加到存储部STd的这样的“p–r”项或组显示内容(即,“p–r”组乐谱数据)在本文中被称作“附加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组)”。
即,判定部DC判定是否可以进行显示内容的附加获取,一旦判定出上述预定接收条件得到满足,判定部DC向附加获取部AD给出指令以从服务器SV获取上述附加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组)。响应于这样的指令,附加获取部AD从服务器SV经由通信部CM通过通信网络获取上述(指示获取的)附加显示容,并且将附加显示内容存储到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
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的上述第一功能总结如下。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响应于再现乐曲数据的电子音乐装置EM来显示乐谱数据;然而,在初期,仅r(p>r≧0)组预设显示内容(乐谱数据)预先存储在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中。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首先借助音频接收部7和解调部DM从电子音乐装置EM接收声音信号As。然后,一旦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确定它处于能够从电子音乐装置EM接收包括在音频信号中的控制信息(乐谱翻页信号)Cs的状态(即接收条件得到满足d),它识别与p组乐曲数据中除所述多组预设显示内容(乐谱数据)之外的任何一组乐曲数据相对应的一项或一组显示内容作为“附加显示内容”,并且允许(借助判定部DC)获取附加显示内容。然后,附加获取部AD从服务器SV获取被允许的附加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组)并且附加地将获得的附加显示内容存储到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然后,信息提取部EX参考从控制信息(乐谱翻页信号)Cs提取的乐曲ID信息Si和再现位置信息(小节号)Bn,显示控制部CTd从显示内容存储部STd读出与提取的乐曲ID信息Si对应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显示控制部CTd使显示部6在显示屏SC上显示与提取的再现位置信息(小节号)Bn对应的乐谱部分。
[音乐内容显示装置的第二功能]
为了执行上述第二功能,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借助于在图5的功能框图中所示的判定部DC执行“显示内容附加处理B”并由此将包括在预先存储于显示内容存储部STd的音乐内容(乐谱数据)中的处于不可用状态下的音乐内容更新至可用状态。
更具体地,如上执行第二功能的上述第二种类型的初始存储状态是这样的状态:p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也预先存储在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的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并且与预设或内置于电子音乐装置EM的乐曲数据存储部STe中的p组可用(可再现)乐曲数据一致,预先存储的p组显示内容中的s(p>s≧0)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设置为可用(可显示)状态,而剩下的“p–s”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设置为不可用状态。为了执行第二功能,以与上述相似的方式,响应于乐曲数据的再现,将包括控制信息Cs的声音信号As从电子音乐装置EM传输到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然后,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借助于判定部DC判定接收的声音信号As是否满足预定接收条件。一旦判定部DC确定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处于能够从电子音乐装置EM接收控制信息C s的状态,则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执行“显示内容附加处理B”。在“显示内容附加处理B”中,判定部DC判定当前存储在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的多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是处于可用状态还是处于不可用状态,并将已经确定为处于不可用状态的所有的“p–s”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更新为可用(可显示)状态。由此已更新为可用状态的“p–s”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可被描述为“可用附加显示内容(乐谱数据)”。
即,判定部DC判定处于不可用状态的内容是否能够改变为可用状态,一旦判定出上述预定接收条件得到满足,判定部DC就判定当前存储在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的多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是处于可用状态还是处于不可用状态,并将已经被确定为处于不可用状态的所有多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更新为可用(可显示)状态。通过以上述方式重新设定为可用的(可显示的)多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增加到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作为可显示的内容。
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的上述第二功能总结如下。为了使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响应于再现乐曲数据的电子音乐装置EM而显示乐谱数据,相应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组)预先存储在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然而,在初期,比预设在电子音乐装置EM中的p组乐曲数据少的s(p>s≧0)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设置成可用状态,而剩下的“p–s”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设置成不可用状态。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首先借助于音频接收部7和解调部DM从电子音乐装置EM接收声音信号As。然后,一旦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确定它是处于能够从电子音乐装置EM接收包括在音频信号中的控制信息(乐谱翻页信号)Cs(即接收条件得到满足),判定部Dc将所有剩下的(p–s)组显示内容从不可用状态更新至可用(可显示)状态。然后,信息提取部EX参考从控制信息(乐谱翻页信号)Cs提取的乐曲ID信息Si和再现位置信息(小节号)Bn,显示控制部CTd从显示内容存储部STd读出与提取的乐曲ID信息Si对应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并且显示控制部CTd使显示部6在显示屏SC上显示与提取的再现位置信息(小节号)Bn对应的乐谱部分。
[示例性行为]
图15A至图18是显示内容显示处理的流程图。需要注意的是:显示在图16中的步骤P1方框的右上角的“※1”表示在执行第二功能时步骤P1可以省略,并且显示在图16中的步骤P2方框的右上角以及显示在图17中的步骤Q3和Q5方框的右上角的“※2”表示在执行第一功能时这些步骤可以省略。
接通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的电源后或者在显示内容显示处理程序开始之后,图15A和图15B所示的显示内容显示处理启动。图15A和图15B经由连接点a、b、c和d互连。首先,在图15A中的步骤S1,CPU 1在显示屏SC上显示预定初始屏、或者默认乐曲或在显示内容显示处理程序的上一次执行中显示的乐曲的乐谱(显示内容)。在下一个步骤S2,“当前乐曲ID”的变量值设定为(1)预定值(未出现在乐曲ID信息Si中,例如在初始屏显示的情况下为“-”),或者(2)与当前显示的乐谱对应的乐曲的乐曲ID信息Si的值。如果预设在电子音乐装置EM中的一组显示内容(乐曲数据)的乐曲ID与相应的一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的乐曲ID彼此不同,可以使用两个乐曲ID中的任何一个来执行显示控制。“当前乐曲ID”是表示待显示的乐谱的变量。然后,在步骤S3进行初始化,其中,例如,乐谱翻页信号接收计数设置为“0”并且目录模式为关闭,然后处理进行至步骤S4。
在步骤S4,判定是否存在终止操作。如果在步骤4判定不存在终止操作(在步骤S4的否判定),处理进行到步骤S5以进一步地判定是否已接收乐谱翻页信号(即,控制信息Cs)。
如果已接收到乐谱翻页信号(在步骤S4的是判定),处理进行到步骤6以进一步地判定是否已获取附加显示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当附加显示内容已获得时(图15B的步骤S9),可以设定内容获取标志,使得可以参考内容获取标志判定内容获取。或者,可以参考显示内容存储部STd的存储状态判定内容获取。如果附加显示内容还未被获取(在步骤S6的否判定),处理进行到步骤S7以将乐谱翻页信号接收计数增加1。进一步地,在步骤S8,判定乐谱翻页信号接收计数是否是N(N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或以上。在一旦乐谱翻页信号Cs接收了预定次数N就设置判定规则以影响附加获取的情况下,执行乐谱翻页信号接收计数的增加和判定。在设置另一判定规则的情况下,执行对应于该另一判定规则的操作(在图15B的步骤S18设置判定规则)。当在步骤S8判定乐谱翻页信号接收计数是N或以上时(在步骤S8的是判定),处理进行到图15B的步骤S9以执行图16所示的“音乐内容附加处理”。
在图16所示的显示内容附加处理中,当将仅执行第一功能时,并且如果在步骤S8确定乐谱翻页信号接收计数是N或以上(在步骤S8的是判定),则允许从服务器SV获取附加显示内容,使得从服务器SV下载附加显示内容并将附加显示内容存储到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的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显示内容附加处理A);在这种情况下,跳过步骤P2。更具体地,例如,在步骤P1,自动地发出从服务器SV传输附加“p–r”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的请求,并且响应于请求从服务器SV传输的附加“p–r”组显示内容被存储到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另一方面,当将仅执行第二功能时,跳过步骤P1,然后,在下一个步骤P2,对存储在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的每个显示内容进行该显示内容是否处于可用状态的判定,如果处于不可用状态,将该显示内容更新到可用状态(显示内容附加处理B)。然后,一旦步骤P1至P2的操作完成,就在参考内容获取标志做出了附加显示内容已被获取的判定的情况下将内容获取标志设置为ON;否则(即,参考内容获取标志未做出附加显示内容已被获取的判定),该显示内容附加处理结束,之后控制返回到图15B的步骤S10。
如果在图15A的步骤S6判定附加显示内容已被获取(在步骤S6的是判定),并且如果在步骤S8判定乐谱翻页信号接收计数在N以下(在步骤S8的否判定),或者图15B的步骤S9显示内容附加处理已终止,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0和S11。首先,在步骤S10从乐谱翻页信号Cs提取乐曲ID信息Si,并且在步骤S11从乐谱翻页信号Cs提取再现位置信息Bn。此处,小节号、页号等用作再现位置信息Bn。在提取再现位置信息Bn之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12。
在步骤S12,判定目录模式是否当前设置为OFF。如果目录模式当前设置为OFF(在步骤S12的是判定),则在步骤S13做出进一步判定:在步骤S10提取的乐曲ID信息Si的值是否与“当前乐曲ID”匹配。如果在步骤S13判定乐曲ID信息Si与当前乐曲ID不匹配(在步骤S13的否判定),处理进行到步骤S14以执行图17所示的“显示内容读出显示处理”。
在显示内容读出显示处理的第一个步骤Q1,在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搜索与在图15B的步骤S10提取的乐曲ID信息Si对应的一项或一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组),并且在下一步骤Q2,判定相应的显示内容当前是否存储在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如果相应的显示内容当前存储在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在步骤Q2的是判定),则在步骤Q3进一步判定相应的显示内容是否处于可用状态。如果相应的显示内容处于可用状态(在步骤Q3的是判定),处理进行至步骤Q4,在步骤Q4,从显示内容存储部STd读出相应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组),根据在图15B的步骤S11提取的再现位置信息Bn将乐谱显示在屏DS上,而且将当前乐曲ID设置为相应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组)的乐曲ID。另一方面,如果相应的显示内容处于不可用状态(在步骤Q3的否判定),该处理分支到步骤Q5,在步骤Q5,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组)是不可用的消息显示在屏SC上。
需要注意的是,当将仅执行第一功能时,该处理跳过步骤Q3以立即进行到步骤Q4,同时不执行步骤Q5。即,如果相应的音乐内容当前存储在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在步骤Q2的是判定),该处理立即执行步骤Q4的操作。如果相应的显示内容当前没有存储在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在步骤Q2的否判定),该处理分支到步骤Q6,在步骤Q6,当前未存储相应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组)的消息显示在屏SC上。一旦步骤Q4至Q6中任一步骤的操作完成,该显示内容读出显示处理就结束,并且控制返回到图15B的显示内容显示处理流程的步骤S16。
再参照图15B,如果在步骤S10提取的乐曲ID信息Si的值与当前乐曲ID匹配(在步骤S13的是判定),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15以将显示在屏SC上的乐谱更新为与在步骤S11提取的再现位置信息Bn相对应的显示。步骤S15的操作类似于上述图8的步骤S35和S36的操作。进一步地,如果在图15A的步骤S5判定没有接收到乐谱翻页信号(即,控制信息Cs)(在步骤S5的否判定),如果在步骤S12判定目录模式当前设置为ON(在步骤S12的否判定),或者当步骤S14和S15中任一步骤的操作完成,则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16。在步骤S16,判定是否已接收到例如经由图6的目录按钮ta给出的目录显示指令。如果这样的目录显示指令已被接收(在步骤S16的是判定),则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17,在步骤S17,执行图18所示的“基于目录的显示处理”。
在图18的基于目录的显示处理中,在第一步骤R1将目录(乐曲的列表)显示在显示屏SC上,然后,在步骤R2判定是否已接收到从多个乐曲中选择并指定期望的乐曲的乐曲名选择指令。如果这样的乐曲名选择指令已被接收(在步骤R2的是判定),该处理进行到步骤R3,在步骤R3将目录模式设置为ON(独立于乐谱翻页信号设置乐谱显示)以关闭目录的显示,之后,该处理移动至步骤R4。在步骤R4,判定选择的乐曲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组)的乐曲ID(在下文,称为“选择的乐曲的乐曲ID”)与当前乐曲ID是否匹配。如果选择的乐曲的乐曲ID与当前乐曲ID不匹配(在步骤R4的否判定),该处理进行到步骤R5,在步骤R5,从显示内容存储部STd中搜索并读出对应于乐曲ID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组)从而显示乐谱,而且将选择的乐曲的乐曲ID设置为当前乐曲ID。之后,图18的基于目录的显示处理结束,一旦结束,控制就返回至显示内容显示处理流程的步骤S18(图15B)。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的乐曲的乐曲ID与当前乐曲ID相匹配(在步骤R4的是判定),图18的基于目录的显示处理直接终止,这是因为已经显示了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组)所代表的乐谱,控制返回到图15B的显示内容显示处理流程的步骤S18。进一步地,如果未接收到乐曲名选择指令(在步骤R2的否判定),则该处理分支到步骤R6。在步骤R6,判定是否已收到关闭目录的指令,如果这样的关闭目录的指令未收到(在步骤R6的否判定),控制返回至步骤R2以等待接收乐曲名选择指令。一旦这样的乐曲名选择指令已被接收(在步骤R2的是判定),就执行步骤R3至R5的操作。然而,如果在没有接收到乐曲名选择指令的情况下已收到关闭目录的指令(在步骤R6的是判定),则关掉目录模式以关闭目录,然后,图18的基于目录的显示处理结束,一旦结束,控制就返回到显示内容显示处理流程的的步骤S18(图15B)。
再参照图15B,如果还未收到目录显示指令(在步骤S16的否判定),或者当在步骤S17处的基于目录的处理结束时,则在步骤S18执行其它处理。其中其它处理还包括:在目录模式的ON/OFF设置之间进行切换(例如,当用户希望关掉目录模式,以基于乐谱翻页信号从在目录模式设置为ON时显示自目录选择的乐谱的状态切换至乐谱显示,而不显示目录)、显示屏SC的调节、以及在步骤S7和S8设置接收条件判定规则。一旦其它处理完成,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4以重复上述步骤S4至S18的操作。然后,一旦在步骤S4判定存在终止操作(在步骤S4的是判定),该显示内容显示处理就结束。
[各种变型和补充事项]
尽管上面参照附图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当然可以有各种变型。例如,各种程序,例如上述乐谱控制处理程序和乐谱显示处理程序可以实施为由DSP(数字软件处理器)执行的微程序,而不是计算机软件,或者这些处理可以实施为包括分立电路或集成电路或大型集成电路等的专用硬件装置。
进一步地,上面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描述为:通过扬声器对音调和音频信号进行发声作为声波,而且通过经由麦克风接收这些信号来执行乐谱的乐谱翻页控制,其中乐谱显示在外部显示器件(即,信息处理装置DS的显示部6)上。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电子音乐装置EM与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之间的音频信号的通信(传输和接收)可以使用除声波之外的另一种介质形式以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执行。
进一步地,上面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描述为:通过扬声器发出具有叠加在音调信号上的音频信号的信号。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从电子音乐装置EM生成的所有声音(例如输入到麦克风的歌声、用户操作设置操作器时生成的操作声、出现错误时生成的警报声等)可以通过扬声器一起发声。即,在音频信号从扬声器输出的同时,任何类型的声音均可以从扬声器输出。
进一步地,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中显示部6的显示控制不局限于逐行乐谱翻页控制并且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显示控制,只要例如,一个小节接着一个小节、多个小节接着多个小节、多行接着多行、或者半页接着半页地顺序更新乐谱的各部分即可。
进一步地,再现位置信息Bn不一定必须是小节号,它可以是表示小节、节拍和时钟的MIDI信息,或可以以由例如分、秒和毫秒组成的绝对时间表示从乐曲开始所经过的再现时间。进一步地,乐曲数据可以是音频数据而不是MIDI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表示经过的再现时间的信息可以用作再现位置信息Bn。
此外,上面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描述为:生成数字控制信息Cs,其包括乐曲ID和再现位置信息Bn,并且对具有控制信息Cs的预定频带的音频信号进行调制。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预定频带的音频信号可以在逻辑上承载控制信息Cs;即,必要的仅仅是将本发明构造成由预定频带的音频信号承载数据内容的控制信息Cs可以从逻辑上看到。例如,与各乐曲ID和各再现位置信息Bn(小节号)对应的多个音频信号的特性(频率或幅值)可以预先存储,使得与提取的乐曲ID和再现位置信息Bn(小节号)对应的具有预定特性的音频信号可以被生成和输出以承载控制信息Cs。在这种情况下,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定义各种特性的音频信号与乐曲ID和再现位置信息Bn(小节号)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转换表可以预先存储,使得可以基于接收的音频信号通过参考转换表来提取乐曲ID和再现位置信息Bn(小节号)。
需要注意的是:在外部显示器件(即,信息处理装置DS的显示部6)上待显示的显示内容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内容,例如歌词或演奏操作器的指法指令,而不是五线谱、符号谱或和弦谱,只要显示内容根据乐曲再现的进程需要从一个显示切换到另一个显示即可。作为另一个示例,显示内容可以是漫画、故事等,其场景根据乐曲再现的进程从一个切换到另一个。进一步地,显示内容可以是任何期望数据的形式,例如图像数据或文本数据。
此外,由周期性传输的音频信号承载的控制信息Cs不一定必须包括乐曲信息(乐曲ID),但至少在乐曲再现开始时这样的乐曲信息(乐曲ID)可以包括在控制信息Cs中。即,控制信息Cs不必同时包括乐曲信息(乐曲ID)和再现位置信息Bn,而是根据各显示定时处的需要可以包括乐曲信息(乐曲ID)和再现位置信息Bn中的任何一个。这是因为,如果第一次接收的乐曲信息(乐曲ID)存储在信息处理装置DS中,则在相同乐曲再现期间仅通过接收再现位置信息Bn就可以执行乐谱翻页。
此外,可以与乐曲或乐曲数据组相关地预先存储多种类型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组)(例如,对应于电子音乐装置的用户的演奏熟练水平)。此外,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组)可以包括任何形式的数据,例如逻辑数据、图像数据等。例如,在显示音乐内容(乐谱数据组)包括乐谱逻辑数据的情况下,在乐谱显示时基于乐谱逻辑数据生成乐谱显示数据。
此外,只要至少能够识别音乐内容的信息(例如乐曲ID)包括在控制信息Cs中(其中控制信息Cs叠加在从电子音乐装置EM接收的声音信号上),显示内容就可以被显示。进一步地,如果待显示的显示内容的时间信息(例如小节位置)包括在控制信息Cs中,则在显示音乐内容时可以使用这些时间信息。进一步地,用于承载控制信息Cs的音频信号可以是除约18kHz的频带之外的频带,例如人耳不易听见的频带或人耳容易听见的频带,并且音频信号在频带和音量方面可以是可调节的。
当用户购买了电子音乐装置EM,再现乐曲数据组与显示内容显示程序和部分显示内容(显示乐曲相关数据,例如乐谱数据和乐曲指导说明数据)一起预设、提前准备或内置于该电子音乐装置EM中,则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的上述第一功能允许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另外地获取与由电子音乐装置EM再现的乐曲数据对应的显示内容(显示乐曲相关数据),并由此增加了附加有利益处:可以显示与预设在用户购买的电子音乐装置EM中的所有项或所有组乐曲数据对应的显示内容(显示乐曲相关数据)。此外,显示内容(显示乐曲相关数据,例如乐谱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在音频信号所承载的控制信息Cs是以预定时间间隔(例如,每隔0.5秒)输出的乐谱翻页信号的情况下,它不仅可以用于实际乐谱翻页功能而且可以用于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的附加获取。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从电子音乐装置EM传输的控制信息Cs的指令对显示内容(乐谱数据)进行显示,并且可以显示通过用户在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上的选择操作选择的显示内容(乐谱数据组)。
当根据音乐内容显示装置DS的上述第一功能从服务器获得附加显示内容时,可以例如以消息的形式显示从服务器下载的附加显示内容。进一步地,虽然如上所述可以在图16的步骤P1自动地执行用于获取附加显示内容的操作,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图16的步骤P1可以设置成,仅通过视觉显示或以其它方式通知用户附加显示内容从服务器SV的下载变为可能并且使用户给出实际获取指令。例如,在这种情况下,下载执行按钮可以显示在屏上,从而响应于用户对下载执行按钮的操作执行期望的下载。
此外,可以从服务器自动地下载与音乐内容显示装置的类型对应的显示内容。或者,音乐内容显示装置可以自动地连接至其上附有下载附加显示内容的站点,使得附加显示内容可以下载至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作为另一个替换方案,如果提供用于识别输入声音信号(例如,如果输入声音包括传输源的信息)的传输源的装置,则仅仅是适于传输源的音乐内容可以自动地提供至音乐内容显示装置。
虽然通过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从服务器下载附加内容(图像数据)的定时可以是第一次接收乐谱翻页信号时,这样的定时还可以是当第一次确定在所测得的预定时间段(例如秒)内或者在与信号接收的预定次数对应的预定时间段内,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与电子音乐装置EM(为乐谱翻页信号的传输端)处于通信状态时的定时。无论如何,仅仅必要的是,下载允许状态出现在用户以通常方式正使用电子音乐装置时,而不是在用户有意识地传输用于获取附加内容的信号时。
进一步地,考虑到即使电子音乐装置(电子乐器)的非购买者能够获得音乐内容显示装置和/或显示内容显示程序,优选的是显示内容显示程序在其中记录了最少量的显示内容(显示乐曲相关数据)。即,电子音乐装置(电子乐器)的提供者希望电子音乐装置的购买者利用与在其中记录为内置乐曲的多组再现乐曲数据对应的所有项或所有组的显示内容(显示乐曲相关数据)来作为电子音乐装置的一部分价值或益处,因此,当可以一次或多次地接收到来自电子音乐装置的控制信息时,音乐内容显示装置的用户可以被认为是电子音乐装置的购买者,从而缺少的(附加的)显示内容(显示乐曲相关数据)可以下载到音乐内容显示装置。
上面将从电子音乐装置接收的音频信号描述为声音信号,其中控制信息Cs叠加在该声音信号上。或者,可以对预先存储在电子音乐装置中的演示乐曲的再现输出的若干小节进行分析,使得当音乐内容显示装置可以将再现乐曲识别为演示乐曲时允许获取附加显示内容。
虽然上面就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仅执行第一功能或第二功能的情况对该音乐内容显示装置进行了描述,然而音乐内容显示装置可以利用在第一和第二功能中采用的方案的组合以组合方式执行第一和第二功能。例如,假设以下情况:p组可用再现乐曲数据预设在电子音乐装置中而q(小于p,即p>q)组显示内容(显示乐曲相关数据)预先存储在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中,并且p组中的s组设置为可用状态而剩下的(q–s)组设置为不可用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当证实了能够与电子音乐装置通信的状态时,音乐内容显示装置从服务器获取“p–q”组可用显示内容(显示乐曲相关数据)并且将先前设置为不可用状态的(q–s)组更新到可用状态。
Claims (20)
1.一种音乐再现装置,其包括:
获取部,其配置成获取待再现的乐曲数据;
再现部,其配置成再现由所述获取部获取的所述乐曲数据;
生成部,其配置成生成包括乐曲信息和再现位置信息的控制信息,所述乐曲信息用于识别待再现的乐曲,并且所述再现位置信息用于表明所述乐曲数据中的由所述再现部再现的位置;
选择部,其配置成选择使所述生成部生成所述控制信息的功能;
调制部,其配置成基于由所述生成部生成的所述控制信息来输出用于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预定频带的音频信号;以及
输出部,其配置成将由所述调制部输出的所述音频信号传输至外部,其中当所述选择部选择了使所述生成部生成所述控制信息的功能时,所述输出部不断地传输所述音频信号,而不依赖于所述乐曲数据的再现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乐再现装置,其中所述获取部响应于用户的选择从存储部获取一组乐曲数据,其中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多组乐曲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乐再现装置,其中所述生成部以规则的时间间隔输出所述控制信息,而与由所述再现部再现的所述乐曲数据的节奏无关。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音乐再现装置,其中所述输出部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用于使由所述调制部输出的所述音频信号发声来作为声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乐再现装置,其中所述扬声器使基于由所述再现部再现的所述乐曲数据的音调信号与所述音频信号一起发声。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乐再现装置,其还包括:
演奏操作部,其可被用户操作来执行音乐演奏操作;以及
音调生成部,其构造为生成与经由所述演奏操作部执行的音乐演奏对应的音调信号,以及
其中所述扬声器使由所述音调生成部生成的所述音调信号与所述音频信号一起发声。
7.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乐再现装置相关地进行操作,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存储部,其中存储有多组显示内容,所述多组显示内容中的每一组均与乐曲相关联;
显示部;
接收部,其配置成从所述音乐再现装置接收预定频带的音频信号,所述音频信号承载包括乐曲信息和再现位置信息的控制信息,所述乐曲信息用于识别乐曲,并且所述再现位置信息用于表明由所述乐曲信息识别的所述乐曲的再现位置;
提取部,其配置成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的所述音频信号中解调出所述控制信息,并且提取包括在解调出的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乐曲信息和所述再现位置信息;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配置成根据由所述提取部提取的所述乐曲信息来识别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多组显示内容中的一组显示内容,并且根据由所述提取部提取的所述再现位置信息来将所识别出的一组显示内容的一部分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还包括:
接口,其配置成提供与服务器的通信,所述服务器用于经由通信网络提供显示内容;
判定部,其配置成判定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音频信号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以及
附加获取部,其配置成当所述判定部已判定所述音频信号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经由所述接口访问所述服务器以从所述服务器获取附加显示内容,由所述附加获取部获取的所述附加显示内容被附加地存储到所述存储部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定条件至少包括这样的条件: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在所接收的音频信号中。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从所述音乐再现装置接收到的所述音频信号是声波的形式,并且所述接收部包括用于拾取作为所述声波的所述音频信号的麦克风。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内容是乐谱。
12.一种用于显示与乐曲相关的内容的系统,其包括:
音乐再现装置;以及
信息处理装置,
所述音乐再现装置包括:
获取部,其配置成获取待再现的乐曲数据;
再现部,其配置成再现由所述获取部获取的所述乐曲数据;
生成部,其配置成生成包括乐曲信息和再现位置信息的控制信息,所述乐曲信息用于识别待再现的乐曲,并且所述再现位置信息用于表明所述乐曲数据中的由所述再现部再现的位置;
选择部,其配置成选择使所述生成部生成所述控制信息的功能;
调制部,其配置成基于由所述生成部生成的所述控制信息来输出用于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预定频带的音频信号;以及
输出部,其配置成将由所述调制部输出的所述音频信号传输至外部,其中当所述选择部选择了使所述生成部生成所述控制信息的功能时,所述输出部不断地传输所述音频信号,而不依赖于所述乐曲数据的再现状态,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存储部,其中存储有多组显示内容,所述多组显示内容中的每一组均与乐曲相关联;
显示部;
接收部,其配置成接收所述音频信号;
提取部,其配置成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的所述音频信号中解调出所述控制信息,并且提取包括在解调出的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乐曲信息和所述再现位置信息;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配置成根据由所述提取部提取的所述乐曲信息来识别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多组显示内容中的一组显示内容,并且根据由所述提取部提取的所述再现位置信息来将所识别出的一组显示内容的一部分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
13.一种用于传输与音乐相关的控制信息的计算机实施方法,其包括:
获取步骤,用于获取待再现的乐曲数据;
再现步骤,用于再现由所述获取步骤获取的所述乐曲数据;
生成步骤,用于生成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乐曲信息和再现位置信息,所述乐曲信息用于识别待再现的乐曲,并且所述再现位置信息用于表明当前正再现的所述乐曲数据的再现位置;
选择步骤,用于选择使所述生成步骤生成所述控制信息的功能;
输出步骤,用于基于由所述生成步骤生成的所述控制信息来输出用于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预定频带的音频信号;以及
传输步骤,用于将由所述输出步骤输出的所述音频信号传输到外部,其中当所述选择步骤选择了使所述生成步骤生成所述控制信息的功能时,不断地传输所述音频信号,而不依赖于所述乐曲数据的再现状态。
14.一种用于对从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多组显示内容中选择的内容进行显示的计算机实施方法,所述多组显示内容中的每一组均与乐曲相关联,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步骤,用于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乐再现装置接收预定频带的音频信号,所述音频信号中调制有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乐曲信息和再现位置信息,所述乐曲信息用于识别乐曲,并且所述再现位置信息用于表明从所述乐曲信息所识别的所述乐曲中再现的位置;
提取步骤,用于从由所述接收步骤接收的所述音频信号中解调出所述控制信息,并且提取包括在解调出的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乐曲信息和所述再现位置信息;以及
识别步骤,用于根据由所述提取步骤提取的所述乐曲信息来识别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多组显示内容中的一组显示内容,并且根据由所述提取步骤提取的所述再现位置信息来将所识别出的一组显示内容的一部分显示在显示部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判定步骤,用于判定由所述接收步骤接收到的所述音频信号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以及
获取步骤,用于当所述判定步骤已判定所述音频信号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访问经由通信网络提供显示内容的服务器,由此从所述服务器获取附加显示内容,所述获取步骤获得的所述附加显示内容被附加地存储到所述存储部中。
16.一种显示内容显示装置,其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乐再现装置相关地进行操作,所述显示内容显示装置包括:
存储部,其中存储与音乐相关的显示内容;
接口,其配置成提供与服务器的通信,所述服务器用于经由通信网络提供显示内容;
接收部,其配置成接收由所述音乐再现装置传输的信号;
判定部,其配置成判定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信号是否满足预定条件;
附加获取部,其配置成当所述判定部已判定所述信号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经由所述接口访问所述服务器,以从所述服务器获取附加显示内容,由所述附加获取部获取的所述附加显示内容被附加地存储到所述存储部中;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配置成从所述存储部选择性地读出所述显示内容并且将所读出的显示内容显示在显示部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内容显示装置,其中数量上比能被所述音乐再现装置使用的显示内容小的显示内容预设在所述存储部中,并且所述附加显示内容是除预设的显示内容之外的并且能被所述音乐再现装置使用的显示内容。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显示内容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接收部从所述音乐再现装置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信号,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显示内容的显示,并且
所述显示控制部执行控制以显示与所述控制信息对应的所述显示内容。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内容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预定条件至少包括这样的条件: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在所接收到的信号中。
20.一种用于自动地添加待存储到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乐再现装置相关的存储部中的显示内容的计算机实施方法,其中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与音乐有关的显示内容,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步骤,用于接收由所述音乐再现装置传输的信号;
判定步骤,用于判定由所述接收步骤接收的所述信号是否满足预定条件;
附加显示内容获取步骤,用于当所述判定步骤已判定所述信号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访问用于经由通信网络提供显示内容的服务器,以从所述服务器获取附加显示内容,所获取的附加显示内容被附加地存储到所述存储部中;以及
从所述存储部选择性地读出显示内容并且将所读出的显示内容显示在显示部上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08307A JP2013068854A (ja) | 2011-09-25 | 2011-09-25 | 音楽コンテンツ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1-208307 | 2011-09-25 | ||
JP2011209117A JP5561263B2 (ja) | 2011-09-26 | 2011-09-26 | 楽音再生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1-209117 | 2011-09-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21390A CN103021390A (zh) | 2013-04-03 |
CN103021390B true CN103021390B (zh) | 2017-11-28 |
Family
ID=47325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6287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21390B (zh) | 2011-09-25 | 2012-09-25 | 通过独立于音乐再现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显示音乐再现的内容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040801B2 (zh) |
EP (1) | EP2573761B1 (zh) |
CN (1) | CN10302139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3403B (zh) * | 2008-07-29 | 2013-05-22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演奏相关信息输出装置、具有演奏相关信息输出装置的系统、以及电子乐器 |
CN101983513B (zh) * | 2008-07-30 | 2014-08-27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音频信号处理装置、音频信号处理系统以及音频信号处理方法 |
JP5782677B2 (ja) * | 2010-03-31 | 2015-09-24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および音声処理システム |
EP2573761B1 (en) * | 2011-09-25 | 2018-02-14 | Yamaha Corporation | Displaying content in relation to music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dependent of music reproduction apparatus |
JP5494677B2 (ja) | 2012-01-06 | 2014-05-21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演奏装置及び演奏プログラム |
US8878040B2 (en) * | 2012-01-26 | 2014-11-04 | Casting Media Inc. | Music support apparatus and music support system |
US9767704B2 (en) * | 2012-10-08 | 2017-09-19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ining a user to sight read music |
KR101538755B1 (ko) * | 2013-09-23 | 2015-07-24 | (주)파워보이스 | 외부 디바이스의 동작 제어 및 디바이스 간 컨텐츠 동기화를 위한 음파를 출력하는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그리고 외부 디바이스 |
US9269339B1 (en) * | 2014-06-02 | 2016-02-23 | Illiac Software, Inc. | Automatic tonal analysis of musical scores |
JP6435751B2 (ja) * | 2014-09-29 | 2018-12-12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演奏記録再生装置、プログラム |
US9681230B2 (en) * | 2014-10-17 | 2017-06-13 | Yamaha Corporation | Acoustic system, output device, and acoustic system control method |
JP6459379B2 (ja) * | 2014-10-17 | 2019-01-30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音響システム |
US20160112799A1 (en) * | 2014-10-17 | 2016-04-21 | Yamaha Corporation | Acoustic system, acoustic system control device, and acoustic system control method |
EP3026668A1 (en) * | 2014-11-27 | 2016-06-01 | Thomson Licensing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visual content from an audio signal |
CN106445964B (zh) * | 2015-08-11 | 2021-05-14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音频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KR102496591B1 (ko) * | 2015-08-19 | 2023-02-07 | 가부시키가이샤 와코무 | 스타일러스가 센서 컨트롤러를 검출하는 방법, 스타일러스, 및 센서 컨트롤러 |
US9934768B2 (en) | 2016-03-30 | 2018-04-03 | Yamaha Corporation | Musical score display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
JP6414164B2 (ja) * | 2016-09-05 | 2018-10-31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自動演奏装置、自動演奏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電子楽器 |
JP6897101B2 (ja) * | 2017-01-06 | 2021-06-30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楽譜処理システム、楽譜処理方法および楽譜処理プログラム |
US10818308B1 (en) * | 2017-04-28 | 2020-10-27 | Snap Inc. | Speech characteristic recognition and conversion |
JP7035486B2 (ja) * | 2017-11-30 | 2022-03-15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電子楽器 |
JP7343268B2 (ja) * | 2018-04-24 | 2023-09-12 | 培雄 唐沢 | 任意信号挿入方法及び任意信号挿入システム |
CN109065008B (zh) * | 2018-05-28 | 2020-10-27 | 森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音乐演奏曲谱匹配方法、存储介质及智能乐器 |
US20220100820A1 (en) * | 2019-01-23 | 2022-03-31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
CN111477198B (zh) * | 2020-03-05 | 2023-07-14 |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音乐小节的表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81447A (ja) * | 1998-12-18 | 2000-06-30 | Casio Comput Co Ltd | 音楽情報送信装置、音楽情報受信装置、音楽情報送受信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
JP2001356767A (ja) * | 2000-06-16 | 2001-12-26 | Yamaha Corp | 同期再生装置、同期再生方法および同期再生用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CN1734553A (zh) * | 2004-08-10 | 2006-02-15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音乐信息显示设备和方法 |
CN1953044A (zh) * | 2006-09-26 | 2007-04-25 | 中山大学 | 一种基于midi文件的乐器演奏提示和检测系统及方法 |
US7750228B2 (en) * | 2007-01-09 | 2010-07-06 | Yamaha Corporation | Ton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CN101983403A (zh) * | 2008-07-29 | 2011-03-02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演奏相关信息输出装置、具有演奏相关信息输出装置的系统、以及电子乐器 |
CN102169705A (zh) * | 2010-01-15 | 2011-08-31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音调再现装置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558280A (en) | 1975-07-03 | 1979-12-19 | Nippon Musical Instruments Mfg |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
US4680740A (en) | 1986-09-15 | 1987-07-14 | Treptow Leonard A | Audio aid for the blind |
JPS63128810A (ja) | 1986-11-19 | 1988-06-0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ワイヤレスマイクロホン装置 |
JP2545893B2 (ja) | 1987-11-26 | 1996-10-2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再生信号の分離回路 |
JPH02208697A (ja) | 1989-02-08 | 1990-08-20 | Victor Co Of Japan Ltd | Midi信号誤動作防止方式及びmidi信号記録再生装置 |
US5212551A (en) | 1989-10-16 | 1993-05-18 | Conanan Virgilio 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ly superimposing bursts of texts over audio signals and decoder thereof |
JP2695949B2 (ja) | 1989-12-13 | 1998-01-1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磁気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再生装置 |
JP2567717B2 (ja) | 1990-03-30 | 1996-12-25 |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 楽音発生装置 |
JPH0591063A (ja) | 1991-09-30 | 1993-04-09 | Fuji Xerox Co Ltd | 音響信号伝送装置 |
JPH06195075A (ja) | 1992-12-24 | 1994-07-15 |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 楽音発生装置 |
US6944298B1 (en) | 1993-11-18 | 2005-09-13 | Digimare Corporation | Steganographic encoding and decoding of auxiliary codes in media signals |
US5748763A (en) | 1993-11-18 | 1998-05-05 | Digimarc Corporation | Image steganography system featuring perceptually adaptive and globally scalable signal embedding |
US6983051B1 (en) | 1993-11-18 | 2006-01-03 | Digimarc Corporation | Methods for audio watermarking and decoding |
US6345104B1 (en) | 1994-03-17 | 2002-02-05 | Digimarc Corporation | Digital watermarks and methods for security documents |
JPH07240763A (ja) | 1994-02-28 | 1995-09-12 | Icom Inc | 周波数偏移信号発生装置 |
US5637822A (en) | 1994-03-17 | 1997-06-10 | Kabushiki Kaisha Kawai Gakki Seisakusho | MIDI signal transmitter/receiver operating i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modes for radio signals between MIDI instrument devices |
US5670732A (en) | 1994-05-26 | 1997-09-23 | Kabushiki Kaisha Kawai Gakki Seisakusho | Midi data transmitter, receiver, transmitter/receiver, and midi data processor, including control blocks for various operating conditions |
US5612943A (en) | 1994-07-05 | 1997-03-18 | Moses; Robert W. | System for carrying transparent digital data within an audio signal |
US6560349B1 (en) | 1994-10-21 | 2003-05-06 | Digimarc Corporation | Audio monitoring using steganographic information |
JP2921428B2 (ja) | 1995-02-27 | 1999-07-19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カラオケ装置 |
US5608807A (en) | 1995-03-23 | 1997-03-04 | Brunelle; Thoedore M. | Audio mixer sound instrument I.D. panel |
JP2937070B2 (ja) | 1995-04-12 | 1999-08-23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カラオケ装置 |
US6141032A (en) | 1995-05-24 | 2000-10-31 | Priest; Madison 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transmitting, storing and decoding of data |
US6408331B1 (en) | 1995-07-27 | 2002-06-18 | Digimarc Corporation | Computer linking methods using encoded graphics |
US7562392B1 (en) | 1999-05-19 | 2009-07-14 | Digimarc Corporation | Methods of interacting with audio and ambient music |
US6965682B1 (en) | 1999-05-19 | 2005-11-15 | Digimarc Corp | Data transmission by watermark proxy |
DE69632351T2 (de) * | 1995-09-29 | 2005-05-25 | Yamaha Corp., Hamamatsu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Musiktonerzeugung |
US8180844B1 (en) | 2000-03-18 | 2012-05-15 | Digimarc Corporation | System for linking from objects to remote resources |
US7505605B2 (en) | 1996-04-25 | 2009-03-17 | Digimarc Corporation | Portable devices and methods employing digital watermarking |
US5728960A (en) * | 1996-07-10 | 1998-03-17 | Sitrick; David H. | Multi-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systems and display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for musical compositions |
US7074999B2 (en) * | 1996-07-10 | 2006-07-11 | Sitrick David H | Electronic image visualizat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ologies |
GB2317042B (en) | 1996-08-28 | 1998-11-18 | Sycom International Corp | Karaoke device capable of wirelessly transmitting video and audio signals to a television set |
JP3262260B2 (ja) | 1996-09-13 | 2002-03-04 | 株式会社エヌエイチケイテクニカルサービス | ワイアレスマイクロフォンの制御方法 |
JP3900580B2 (ja) * | 1997-03-24 | 2007-04-04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カラオケ装置 |
JP4013281B2 (ja) | 1997-04-18 | 2007-11-28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カラオケデータ伝送方法、カラオケ装置およびカラオケデータ記録媒体 |
JP3915257B2 (ja) | 1998-07-06 | 2007-05-16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カラオケ装置 |
US6272176B1 (en) | 1998-07-16 | 2001-08-07 | Nielsen Media Research, Inc. | Broadcast encoding system and method |
JP2000056872A (ja) | 1998-08-06 | 2000-02-25 | Fujitsu Ltd | 音波を用いて信号入力又は信号出力を行う音声入力装置、音声出力装置、音声入出力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並びに該情報処理装置において用いられる記録媒体 |
US6226618B1 (en) | 1998-08-13 | 2001-05-0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content delivery system |
US6304523B1 (en) * | 1999-01-05 | 2001-10-16 | Openglobe, Inc. | Playback device having text display and communication with remote database of titles |
US20020048224A1 (en) * | 1999-01-05 | 2002-04-25 | Dygert Timothy W. | Playback device having text display and communication with remote database of titles |
US8874244B2 (en) | 1999-05-19 | 2014-10-28 | Digimarc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systems employing digital content |
JP2001042866A (ja) | 1999-05-21 | 2001-02-16 | Yamaha Corp | 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たコンテンツ提供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JP2001008177A (ja) | 1999-06-25 | 2001-01-12 | Sony Corp | 送信装置および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媒体 |
US8103542B1 (en) | 1999-06-29 | 2012-01-24 | Digimarc Corporation | Digitally marked objects and promotional methods |
US6462264B1 (en) | 1999-07-26 | 2002-10-08 | Carl Elam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dio broadcast of enhanced 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MIDI) data formats for control of a sound generator to create music, lyrics, and speech |
TW495735B (en) * | 1999-07-28 | 2002-07-21 | Yamaha Corp | Audio controller and the portable terminal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
JP3606125B2 (ja) * | 1999-09-03 | 2005-01-05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演奏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
JP2001195063A (ja) * | 2000-01-12 | 2001-07-19 | Yamaha Corp | 演奏支援装置 |
JP3587113B2 (ja) | 2000-01-17 | 2004-11-10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接続設定装置及び媒体 |
US7444353B1 (en) | 2000-01-31 | 2008-10-28 | Chen Alexander C |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music and information |
JP3496620B2 (ja) * | 2000-03-22 | 2004-02-16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楽譜データ表示装置、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
JP2001265325A (ja) | 2000-03-22 | 2001-09-28 | Yamaha Corp | 楽譜表示装置および書面表示装置 |
JP2001312497A (ja) * | 2000-04-28 | 2001-11-09 | Yamaha Corp | コンテンツ作成装置、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
JP4560951B2 (ja) | 2000-07-11 | 2010-10-13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音楽情報デジタル信号の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 |
US7796978B2 (en) | 2000-11-30 | 2010-09-14 | Intrasonics S.A.R.L. |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an acoustic data channel |
JP2002175089A (ja) | 2000-12-05 | 2002-06-21 | Victor Co Of Japan Ltd | 情報付加方法及び付加情報読み出し方法 |
JP2002229576A (ja) | 2001-02-05 | 2002-08-1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携帯カラオケ端末、模範歌唱信号送出装置および携帯カラオケシステム |
JP2002314980A (ja) | 2001-04-10 | 2002-10-2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コンテンツ販売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テンツ購入装置 |
US7489978B2 (en) | 2001-04-23 | 2009-02-10 | Yamaha Corporation | Digital audio mixer with preview of configuration patterns |
JP3873654B2 (ja) | 2001-05-11 | 2007-01-24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オーディオ信号生成装置、オーディオ信号生成システム、オーディオシステム、オーディオ信号生成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US20030229549A1 (en) | 2001-10-17 | 2003-12-11 | Automated Media Servic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or out-of-home advertising utilizing a satellite network |
US7614065B2 (en) | 2001-12-17 | 2009-11-03 | Automated Media Servic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ifying content displayed on an electronic visual display |
JP3918580B2 (ja) | 2002-02-26 | 2007-05-23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マルチメディア情報符号化装置、マルチメディア情報再生装置、マルチメディア情報符号化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マルチメディア情報再生処理プログラム |
JP4075565B2 (ja) * | 2002-03-08 | 2008-04-16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楽譜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楽譜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
US7218251B2 (en) | 2002-03-12 | 2007-05-15 | Sony Corporation | Signal reproducing method and device, signal record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de sequence generating method and device |
JP3775319B2 (ja) | 2002-03-20 | 2006-05-17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音楽波形のタイムストレッチ装置および方法 |
JP4207445B2 (ja) | 2002-03-28 | 2009-01-1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付加情報埋め込み方法 |
JP2005522745A (ja) | 2002-04-11 | 2005-07-28 | オング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ディジタルオーディオコンテンツの分配を管理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
JP3915585B2 (ja) | 2002-04-23 | 2007-05-16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データ生成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およびデータ生成装置 |
JP2004126214A (ja) | 2002-10-02 | 2004-04-22 | Canon Inc | オーディオ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
US7169996B2 (en) | 2002-11-12 | 2007-01-30 | Medialab Solution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music using data/music data file transmitted/received via a network |
US20040094020A1 (en) | 2002-11-20 | 2004-05-20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reaming human voice and instrumental sounds |
JP4093037B2 (ja) * | 2002-12-05 | 2008-05-28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楽譜表示データ作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EP1447790B1 (en) | 2003-01-14 | 2012-06-13 | Yamaha Corporation | Musical content utilizing apparatus |
US7078608B2 (en) | 2003-02-13 | 2006-07-18 | Yamaha Corporation | Mix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gram |
JP2004341066A (ja) | 2003-05-13 | 2004-12-0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電子透かし埋め込み装置及び電子透かし検出装置 |
EP1505476A3 (en) | 2003-08-06 | 2010-06-30 | Yamaha Corporation | Method of embedding permanent identification code into musical apparatus |
WO2005018097A2 (en) | 2003-08-18 | 2005-02-24 | Nice Systems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dio content analysis, marking and summing |
US20050071763A1 (en) | 2003-09-25 | 2005-03-31 | Hart Peter E. | Stand alone multimedia printer capable of sharing media processing tasks |
US7630282B2 (en) | 2003-09-30 | 2009-12-08 |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 Disk for audio data,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cording/reproducing audio data |
US7369677B2 (en) | 2005-04-26 | 2008-05-06 | Verance Corporation | System reactions to the detection of embedded watermarks in a digital host content |
US20050211068A1 (en) | 2003-11-18 | 2005-09-29 | Zar Jonathan 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music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WO2005055194A1 (en) | 2003-12-01 | 2005-06-16 | Andrei Georgievich Konkolovich | Electronic music book and console for wireless remote transmission of instructions for it |
EP1544845A1 (en) | 2003-12-18 | 2005-06-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Encoding and Decoding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in Midi Format |
JP2005189440A (ja) * | 2003-12-25 | 2005-07-14 | Yamaha Corp | 電子音楽装置 |
EP1555592A3 (en) | 2004-01-13 | 2014-05-07 | Yamaha Corporation | Contents data management apparatus |
JP4203750B2 (ja) | 2004-03-24 | 2009-01-07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電子音楽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に適用され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US7806759B2 (en) | 2004-05-14 | 2010-10-05 | Konami Digital Entertainment, Inc. | In-game interface with performance feedback |
US7164076B2 (en) | 2004-05-14 | 2007-01-16 | Konami Digital Entertainment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a live musical performance with a reference performance |
US20060009979A1 (en) | 2004-05-14 | 2006-01-12 | Mchale Mike | Vocal train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flexibl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a |
JP2006053170A (ja) | 2004-07-14 | 2006-02-23 | Yamaha Corp | 電子音楽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を実現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
JP4729898B2 (ja) | 2004-09-28 | 2011-07-20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ミキサー装置 |
KR100694060B1 (ko) | 2004-10-12 | 2007-03-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오디오 비디오 동기화 장치 및 그 방법 |
KR100496834B1 (ko) | 2004-10-20 | 2005-06-22 | 이기운 | 휴대용 동영상 멀티미디어 플레이어 및 마이크 타입 영상노래 반주 장치 |
JP4256331B2 (ja) | 2004-11-25 | 2009-04-22 |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 音声データエンコード装置および音声データデコード装置 |
JP2006251676A (ja) | 2005-03-14 | 2006-09-21 | Akira Nishimura | 振幅変調を用いた音響信号への電子透かしデータの埋め込み・検出装置 |
JP4321476B2 (ja) | 2005-03-31 | 2009-08-26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電子楽器 |
EP2410682A3 (en) | 2005-03-31 | 2012-05-02 | Yamaha Corporation | Control apparatus for music system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equipments connected together via network, and integrated software for controlling the music system |
JP4655722B2 (ja) | 2005-03-31 | 2011-03-23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された複数の機器の動作及び接続設定のための統合プログラム |
JP2006287730A (ja) | 2005-04-01 | 2006-10-19 | Alpine Electronics Inc | オーディオ装置 |
US20080119953A1 (en) | 2005-04-07 | 2008-05-22 | Iofy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System for Utilizing an Information Unit to Present Content and Metadata on a Device |
US20080141180A1 (en) | 2005-04-07 | 2008-06-12 | Iofy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tilizing an Information Unit to Provide Navigation Features on a Device |
JP4780375B2 (ja) * | 2005-05-19 | 2011-09-28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音響信号への制御コード埋込装置、および音響信号を用いた時系列駆動装置の制御システム |
JP2006330533A (ja) | 2005-05-30 | 2006-12-07 | Roland Corp | 電子楽器 |
JP4622682B2 (ja) | 2005-05-31 | 2011-02-02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電子楽器 |
US7667129B2 (en) | 2005-06-06 | 2010-02-23 | Source Audio Llc | Controlling audio effects |
US7531736B2 (en) | 2005-09-30 | 2009-05-12 | Burgett,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MIDI volume levels based on respons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analog signal |
US20080178726A1 (en) | 2005-09-30 | 2008-07-31 | Burgett,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midi volume levels based on respons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analog signal |
JP4398416B2 (ja) | 2005-10-07 | 2010-01-13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変調装置、変調方法、復調装置、及び復調方法 |
US7554027B2 (en) | 2005-12-05 | 2009-06-30 | Daniel William Moffatt | Method to playback multiple 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MIDI) and audio sound files |
US20070149114A1 (en) | 2005-12-28 | 2007-06-28 | Andrey Danilenko | Capture, storage and retrieval of broadcast information while on-the-go |
JP2006163435A (ja) | 2006-01-23 | 2006-06-22 | Yamaha Corp | 楽音制御装置 |
JP4816177B2 (ja) | 2006-03-17 | 2011-11-16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電子楽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2007306170A (ja) | 2006-05-10 | 2007-11-22 | Sony Corp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US7790975B2 (en) * | 2006-06-30 | 2010-09-07 | Avid Technologies Europe Limited | Synchronizing a musical score with a source of time-based information |
US20080105110A1 (en) | 2006-09-05 | 2008-05-08 | Villanova University | Embodied music system |
JP4952157B2 (ja) | 2006-09-13 | 2012-06-1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音響装置、音響設定方法及び音響設定プログラム |
RU2411645C2 (ru) | 2006-10-25 | 2011-02-10 | Фраунхофер-Гезелльшафт Цур Фердерунг Дер Ангевандтен Форшунг Е.Ф. |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генерации значений субполос звукового сигнал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генерации аудиоотсчетов временной области |
US8077892B2 (en) | 2006-10-30 | 2011-12-13 | Phonak Ag | Hearing assistance system including data logging capabilit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
JP2008126617A (ja) | 2006-11-24 | 2008-06-05 | Aruze Corp | 自動楽譜めくり機 |
JP2008216889A (ja) | 2007-03-07 | 2008-09-18 | Yamaha Corp | 電子音楽装置、電子音楽装置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プログラム |
JP5012097B2 (ja) | 2007-03-08 | 2012-08-29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電子音楽装置、放送コンテンツ制作装置、電子音楽装置連動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プログラム |
JP2008228133A (ja) | 2007-03-15 | 2008-09-2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音響システム |
US8618404B2 (en) | 2007-03-18 | 2013-12-31 | Sean Patrick O'Dwyer | File creation process, file format and file playback apparatus enabling advanced audio 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on capabilities |
US8116514B2 (en) | 2007-04-17 | 2012-02-14 | Alex Radzishevsky | Water mark embedding and extraction |
JP5151245B2 (ja) | 2007-05-16 | 2013-02-27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データ再生装置、データ再生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DE102007059597A1 (de) | 2007-09-19 | 2009-04-02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Eine Vorrichtung und ein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eines Komponentensignals in hoher Genauigkeit |
JP5115966B2 (ja) | 2007-11-16 | 2013-01-09 |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 楽曲検索システム及び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
US8084677B2 (en) | 2007-12-31 | 2011-12-27 | Orpheus Media Research,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melodic segmentation and motivic identification |
US9025775B2 (en) | 2008-07-01 | 2015-05-05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spatial cue information of a multichannel audio signal |
CN101983513B (zh) | 2008-07-30 | 2014-08-27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音频信号处理装置、音频信号处理系统以及音频信号处理方法 |
JP5589308B2 (ja) | 2009-05-29 | 2014-09-17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オーディオ信号受信装置、オーディオ信号再生装置および音響通信システム |
WO2010016589A1 (ja) * | 2008-08-08 | 2010-02-11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変調装置及び復調装置 |
JP5091063B2 (ja) | 2008-09-05 | 2012-12-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US20110066437A1 (en) | 2009-01-26 | 2011-03-17 | Robert Luff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onitor media exposure using content-aware watermarks |
JP5338383B2 (ja) | 2009-03-04 | 2013-11-13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コンテンツ再生システム |
CN104683827A (zh) | 2009-05-01 | 2015-06-03 | 尼尔森(美国)有限公司 | 提供与主要广播媒体内容关联的辅助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
US8489112B2 (en) | 2009-07-29 | 2013-07-16 | Shopkick,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on-triggered rewards |
JP5782677B2 (ja) | 2010-03-31 | 2015-09-24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および音声処理システム |
US8716586B2 (en) | 2010-04-05 | 2014-05-06 | Etienne Edmond Jacques Thuillier | Process and device for synthesis of an audio signal according to the playing of an instrumentalist that is carried out on a vibrating body |
US20110319160A1 (en) | 2010-06-25 | 2011-12-29 | Idevcor Media,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and Delivering Skill-Enhancing Computer Applications |
US8793005B2 (en) | 2010-09-10 | 2014-07-29 | Avid Technology, Inc. | Embedding audio device settings within audio files |
KR101826331B1 (ko) | 2010-09-15 | 2018-03-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고주파수 대역폭 확장을 위한 부호화/복호화 장치 및 방법 |
US8584197B2 (en) | 2010-11-12 | 2013-11-12 | Google Inc. | Media rights management using melody identification |
JP6119133B2 (ja) * | 2011-09-25 | 2017-04-26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電子音響装置連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EP2573761B1 (en) * | 2011-09-25 | 2018-02-14 | Yamaha Corporation | Displaying content in relation to music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dependent of music reproduction apparatus |
US8527264B2 (en) | 2012-01-09 | 2013-09-03 |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coding audio data with adaptive low frequency compensation |
CN103748889A (zh) * | 2012-08-17 | 2014-04-23 | 弗莱克斯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多种来源的电子节目指南信息聚集 |
-
2012
- 2012-09-24 EP EP12185601.7A patent/EP2573761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2-09-25 CN CN201210362872.3A patent/CN10302139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9-25 US US13/626,018 patent/US9040801B2/en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12-16 US US14/571,618 patent/US952470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81447A (ja) * | 1998-12-18 | 2000-06-30 | Casio Comput Co Ltd | 音楽情報送信装置、音楽情報受信装置、音楽情報送受信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
JP2001356767A (ja) * | 2000-06-16 | 2001-12-26 | Yamaha Corp | 同期再生装置、同期再生方法および同期再生用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CN1734553A (zh) * | 2004-08-10 | 2006-02-15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音乐信息显示设备和方法 |
CN1953044A (zh) * | 2006-09-26 | 2007-04-25 | 中山大学 | 一种基于midi文件的乐器演奏提示和检测系统及方法 |
US7750228B2 (en) * | 2007-01-09 | 2010-07-06 | Yamaha Corporation | Ton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CN101983403A (zh) * | 2008-07-29 | 2011-03-02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演奏相关信息输出装置、具有演奏相关信息输出装置的系统、以及电子乐器 |
CN102169705A (zh) * | 2010-01-15 | 2011-08-31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音调再现装置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573761A3 (en) | 2016-10-26 |
EP2573761A2 (en) | 2013-03-27 |
US9040801B2 (en) | 2015-05-26 |
CN103021390A (zh) | 2013-04-03 |
EP2573761B1 (en) | 2018-02-14 |
US20130077447A1 (en) | 2013-03-28 |
US9524706B2 (en) | 2016-12-20 |
US20150096432A1 (en) | 2015-04-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21390B (zh) | 通过独立于音乐再现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显示音乐再现的内容 | |
US10229669B2 (en) | Apparatus, process, and program for combining speech and audio data | |
US7161081B2 (en) | Portable telephony apparatus with music tone generator | |
JP3317181B2 (ja) | カラオケ装置 | |
CN102169705B (zh) | 音调再现装置和方法 | |
CN103019762B (zh) | 与外部电子音频设备协作将音乐内容或程序更新为可用的状态 | |
JP5953687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0634465A (zh) | 配乐的方法、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和配乐系统 | |
JP3870671B2 (ja) | 携帯端末装置 | |
JP3861381B2 (ja) | カラオケ装置 | |
JP2000156049A (ja) | オーディオメディアおよびメディア再生装置 | |
JPH09247105A (ja) | Bgm端末装置 | |
JP3806196B2 (ja) | 楽曲データ作成装置およびカラオケシステム | |
JP5561263B2 (ja) | 楽音再生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3010936B2 (ja) | 音楽再生装置 | |
JP4301549B2 (ja) | 音声出力システム | |
JP4447524B2 (ja) | 統一テンポのメドレー選曲処理に特徴を有するカラオケ装置 | |
JP4170125B2 (ja) | 利用者に入金をうながす方式に特徴を有する前払式カラオケ装置 | |
KR100761568B1 (ko) | 외부 음향기기 접속 기능을 갖는 노래방 장치 | |
JP4337726B2 (ja) | 携帯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
JP2022068699A (ja) | カラオケ装置、カラオケシステム | |
WO2011143858A1 (zh) | 根据数据下载速率编辑并播放音乐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
JP2008216771A (ja) | 携帯型音楽再生装置及びカラオケシステム | |
JP2014044436A (ja)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