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8100A - 设计轮胎的方法及轮胎 - Google Patents
设计轮胎的方法及轮胎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48100A CN102648100A CN2010800554464A CN201080055446A CN102648100A CN 102648100 A CN102648100 A CN 102648100A CN 2010800554464 A CN2010800554464 A CN 2010800554464A CN 201080055446 A CN201080055446 A CN 201080055446A CN 102648100 A CN102648100 A CN 1026481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p
- lep
- prep
- width
- t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4—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continuous circumferential ribs, e.g. zig-za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60C11/0309—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further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60C99/006—Computer aided tyre design or simul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2—Ty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设计用于装配到重型货车的转向轴上的轮胎的方法,该轮胎具有名义侧壁高度F,该轮胎包括胎面(1),该胎面(1)在崭新状态中具有与地面最大接触的最大总宽度Lo并且设有至少四个周向沟槽(2),每个周向沟槽具有一宽度并且各自在所述胎面的行驶表面和沟槽底部之间延伸,这些沟槽(2)限定三个中间肋(3)和两个沿轴向界定所述胎面的边缘肋(4),每个边缘肋(4)具有两个侧壁(401、402),通称内部侧壁的这些侧壁中的一个具有从限定所述边缘肋的沟槽(2′)的底部测得的高度PREp,当在包含旋转轴线的剖面内观察时,该内部侧壁具有倾角DEp,每个边缘肋具有大于每个中间肋的宽度的宽度LEp,该设计方法涉及迭代地确定满足以下关系的尺寸LEp、PREp和DEp的值:P(LEp,DEp,PREp)<1.105769231x F,其中P(LEp,DEp,PREp)=-303.528-2.00675 x LEp+10.2755 x DEp+81.0414 x PREp-0.052551 x LEp2-0.0825991 x LEp x DEp+0.225564 x LEp x PREp-0.111262 x DEp2-0.209215 x DEp x PREp-2.5831 x PREp2。用于装配到重型货车的转向轴上的轮胎,其中预先确定所述边缘肋的宽度和所述侧壁的角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型货车的轮胎并且特别是涉及用于装配到上述车辆的转向轴上的轮胎。
背景技术
用于承载重型负载的车辆的轮胎包括用于在行驶期间提供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接触并沿行驶方向传递负载(运动负载或制动负载)以及在横向于行驶方向的方向上传递负载(转弯荷载)的胎面。该胎面设有多个呈沟槽(花纹沟)和/或切口(刀槽花纹)形式的空腔,以当路面被水或者雪覆盖时改善行驶条件。所述沟槽限定出分布在胎面上的隆起元件(肋或块);在沿轴向限定胎面的边缘部分和沿轴向位于所述边缘部分间的中间部分之间形成差别。
此外,除了胎面之外,轮胎包括用于与安装轮辋接触的胎圈、将各个胎圈连接至胎冠区域的轮胎侧壁,胎冠区域被胎面覆盖。整个轮胎通过在其两端锚固到胎圈中并且通过轮胎侧壁延伸到胎冠区域中的胎体增强层增强。沿径向在胎体增强层和胎面之间存在胎冠增强层。如果其增强件沿与周向的切向形成大于或等于80度的角度的方向引导,胎体增强层被称作是径向的。
定义
该文件中的径向方向是指垂直于轮胎的旋转轴线的方向(该方向对应于胎面的厚度方向)。
轴向方向是指平行于轮胎的旋转轴线的方向。
周向方向是指垂直于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两者的方向。
沿轴向朝外是指朝向轮胎的内部空腔的外侧定向的方向。
赤道面:垂直于旋转轴线并经过轮胎的轴向最外面的点的平面,该赤道面大体上将轮胎分成两个基本上相等的半体。
轮胎所承受的负载状况根据轮胎在重型货车上的安装位置而不同,并且这是为什么努力使特定轮胎适合每个轮轴的原因。
如果检查安装在转向轴上的轮胎,发现可能出现不均匀磨损(通称为“纵痕磨损”),这沿轴向显现在边缘部分的外侧。此处,不均匀磨损是指在胎面的隆起元件的一个局部区域中更明显的磨损。在纵痕磨损的情况中,胎面的边缘部分的隆起元件的轴向最外面的区域比所述元件的接触面的其余部分磨损得更快。该不均匀磨损可能在车辆中引起振动,并且因此促使使用者过早地拆掉其轮胎以便翻新胎面或者更换轮胎。
该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推荐方案的主题,并且特别是其已经提出使用小肋(称为“牺牲肋”),该肋具有在一定程度上将所有不均匀磨损沿轴向添加在边缘部分的外侧的合适尺寸。该方案通过转移不均匀磨损而确保在牺牲肋附近的整个边缘部分上的均匀和一致的磨损。
然而,该方案对于使用中可能经受很高应力状态的轮胎具有局限性,因此导致从牺牲肋上扯下材料。这具有呈现出牺牲肋对不均匀磨损无效的效果以及如果一些撕扯传播到轮胎的侧壁中则具有呈现出降低轮胎的总耐久性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装配到转向轴上的轮胎的不均匀磨损的问题并且同时避免在特别严峻的使用条件下具有撕裂倾向。
本发明的主题涉及一种满足上述目的的重型货车的轮胎的胎面以及一种设计所述轮胎的方法。
此处,提出一种设计用于装配到重型货车的转向轴上的轮胎的方法,该轮胎包括用于与其上安装轮胎的轮辋接触的胎圈,所述胎圈通过侧壁延伸,所述侧壁在胎冠区域会合,胎冠自身被用于在行驶期间接触路面的胎面从顶部覆盖,所述轮胎具有名义侧壁高度F,胎冠增强层包括至少两个叠置的增强帘布层,处于崭新状态的胎面具有与地面接触的最大宽度Lo,并且设有至少四个周向沟槽,每个周向沟槽具有一宽度并且每个周向沟槽在胎面的胎面表面和沟槽底部之间延伸,这些沟槽限定三个中间肋和沿轴向界定所述胎面的两个边缘肋,每个边缘肋具有两个侧壁,通称为内部侧壁的这些侧壁中的一个具有相对于限定所述边缘肋的沟槽的底部测得的高度PREp,当在包含旋转轴线的剖面中观察时,该内部侧壁具有倾角DEp,每个边缘肋具有大于每个中间肋的宽度的宽度LEp。该设计方法涉及迭代地确定满足以下关系的尺寸LEp、PREp和DEp的值:
P(LEp,DEp,PREp)<1.105769231x F,(x代表乘法运算)
其中通过进行以下计算获得P(LEp,DEp,PREp)的值:
P(LEp,DEp,PREp)=-303.528-2.00675 x LEp+10.2755 x DEp+81.0414 x PREp-0.052551 x LEp2-0.0825991 x LEp x DEp+0.225564 x LEpx PREp-0.111262 x DEp2-0.209215 x DEp x PREp-2.5831 x PREp2,
长度LEp和PREp以毫米(mm)表示,并且角度DEp以度(°)表示。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法,可以提供一种其胎面提供耐久性能的轮胎,其意味着与该胎面被磨损的程度无关地维持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对胎面的边缘区域发热的控制。
在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表达式中,轮胎侧壁的高度F利用以下公式计算:
F=ROUNDED[(轮胎的最大轴向宽度x H/S)/100-Hc],其中H/S代表轮胎的高宽比,并且Hc等于轮辋凸缘的高度,对于“陷落中心或深槽(dropcentre)”型轮胎,该高度等于12.7毫米。
ROUNDED(四舍五入)是指一种函数,当一个数的分数/小数部分最多等于0.5时,其结果为小于该数的整数值,并且如果一个数的分数/小数部分大于0.5,则其结果为超过该数的整数值。例如,ROUNDED(2.4)等于2,且ROUNDED(2.6)等于3。
有利地,所述设计方法使得对于每个中间肋,限定同一个肋的两个沟槽的深度之间的差值小,即,该差值最多等于这些沟槽的深度中较大一个的10%。
有利地,所述设计方法应用于其中边缘肋和紧邻的中间肋具有不同高度且为此使得所述高度之间的差值最多等于这些高度中较小一个的15%的情况。
有利地,所述设计方法应用于其中选择每个边缘肋的内部侧壁与径向方向的角度DEp最多等于26度以及选择相同沟槽中相对的侧壁的角度使之最多等于20度的情况。更有利地,进一步在后一种情况中,所述设计方法应用于其中选择每个边缘肋的宽度Lep以使得其至少为任何其他中间肋的宽度的1.85倍的情况。更优选地,选择每个边缘肋的内部侧壁与径向方向的角度DEp在10度到26度的区间范围内,选择相同沟槽中相对的侧壁的角度使之至多等于20度。
为了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优选地,对于LEp、PREp和DEp,选择第一三个一组的值,并且然后如果不满足P(LEp,DEp,PREp)<1.105769231x F的关系,则首先增大肩部肋的宽度LEp的值,然后减小内部侧壁的高度PREp,并且最后增大内部侧壁的角度DEp的值。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轮胎。
因此,提出了一种用于装配到重型货车的转向轴上的轮胎,该轮胎包括用于接触其上安装轮胎的轮辋的胎圈,所述胎圈通过侧壁延伸,所述侧壁在胎冠区域中会合,胎冠自身被用于在行驶期间接触路面的胎面从顶部覆盖,轮胎具有名义侧壁高度F,胎冠增强层包括至少两个叠置的增强帘布层,处于崭新状态的胎面具有在常规使用条件下接触地面的最大宽度Lo,并且该胎面设有至少四个周向沟槽,每个周向沟槽具有一宽度并且每个周向沟槽在胎面的胎面表面和沟槽底部之间延伸,这些沟槽限定三个中间肋和沿轴向界定所述胎面的两个边缘肋,每个边缘肋具有两个侧壁,这些侧壁中的一个(通称为内部侧壁)具有相对于限定所述边缘肋的沟槽底部测得的高度PREp,当在包含旋转轴线的剖面中观察时,该内部侧壁具有倾角DEp,该角度如此设计,以使得该侧壁的径向最里面的点比同一侧壁的径向最外面的点更靠近轮胎的赤道面,每个边缘肋具有大于每个中间肋的宽度的宽度,赤道面垂直于轮胎的旋转轴线并且经过轮胎沿径向距离旋转轴线最远的点,该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肋的宽度LEp、边缘肋的侧壁的角度DEp和边缘肋的内部侧壁的高度PREp满足以下关系:
P(LEp,DEp,PREp)<1.105769231x F
其中通过进行以下计算获得P(LEp,DEp,PREp)的值:
P(LEp,DEp,PREp)=-303.528-2.00675 x LEp+10.2755 x DEp+81.0414 x PREp-0.052551 x LEp2-0.0825991 x LEp x DEp+0.225564 x LEpx PREp-0.111262 x DEp2-0.209215 x DEp x PREp-2.5831 x PREp2。
有利地,并且结合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法的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轮胎包括处于胎面下面的胎冠增强层,该胎冠增强层包括多个叠置的增强帘布层,以使得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轴向最宽的胎冠帘布层的端部沿轴向位于大于轴向最外面的沟槽的轴向距离的距离处。因此,该最宽胎冠帘布层在至少等于肩部肋的总宽度LEp的75%的距离上沿径向位于肩部肋下面。
有利地,根据本发明的轮胎使得在崭新状态下的胎面表面上测得的每个沟槽的宽度至少等于胎面的总宽度Lo的3%。
优选地,边缘肋的内部侧壁的倾角DEp和与该内部侧壁相对的壁的倾角被选择为使得所述两个角度的总和大于或等于26度。
更优选地,边缘肋的内部侧壁的倾角DEp从满足关系P(LEp,DEp,PREp)<1.105769231x F的最小值开始连续地变化,该值总是保持大于或等于10度。
由于本发明,因此与传统设计(其是指没有牺牲肋的设计)相比,可以在开始出现“纵痕”磨损之前,使其行驶的距离量增加20%;还可以在开始出现与胎面的不均匀磨损有关的问题(例如,振动)之前使行驶距离量推后大约40%。
在轮胎在可能多石路面上行驶的本发明的某些应用中,可能有必要在由边缘肋限定的沟槽中具有突起,以保护所述沟槽的底部。在所述情况中,边缘肋的内部侧壁的倾角DEp优选被限制为至多6度,以使得所述突起未被削弱。所涉及的突起可以是沿周向连续的或者替代地可以是不连续的。它们优选具有至少等于边缘肋的内部侧壁的高度PREp的50%的高度和至少等于它们形成于其中的沟槽的宽度的一半的宽度。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从下文中参照附图给出的说明中变得显而易见,所述附图借助于非限制性实例显示了本发明的主题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胎面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2是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轮胎的剖视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制造的轮胎的替代形式,并且其中胎冠增强层沿径向在边缘肋下面延伸;
图4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替代形式的剖面,该轮胎在沟槽底部具有保护性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用于装配到重型货车的转向轴上的轮胎的胎面1的一部分的平面图。该胎面包括四个沿周向定向的沟槽2,这些沟槽在胎面的轴向端部处限定出三个中间肋3和两个边缘肋4。这些肋3、4也设有宽度比周向沟槽2的宽度窄的沟槽或切口31、32、41、42。在该情况中,这些附加沟槽或切口相对于由图1中的方向XX’表示的周向倾斜地定向。
图2局部地显示了在包含轮胎的旋转轴线YY’的剖面中观察时图1的轮胎。该轮胎包括搁置在安装轮辋J上的胎圈7,安装轮辋J包括沿轴向位于形成轮辋凸缘C的外侧的部分。在该剖面图中,可以看到,该轮胎包括延伸胎圈7并且径向延伸越过轮辋凸缘C的侧壁10,这些侧壁通过胎冠部分6相互联接到一起。轮胎的该胎冠部分沿径向在外侧设有胎面1,胎面1具有图1中所示的胎面花纹。该轮胎具有名义侧壁高度F,其等于在径向方向上测得的将胎面的轴向外侧边缘11与图2的剖面中的安装轮辋J的径向最外面的点A分开的距离。
该图2显示了每个边缘肋4包括用于在行驶期间接触路面的接触面400和在隆起处与接触面相交的两个侧壁401、402,所述侧壁中的一个(通称为内部侧壁402)通过与相邻的中间肋3相对的侧壁301限定具有宽度LRE的沟槽2。该沟槽2具有在沟槽的底部2′和边缘肋4的接触面400之间测得的深度PREp。该测量结果PREp对应于边缘肋4的高度。在该特定情况中,边缘肋和中间肋均基本上位于相同的高度水平,其意味着,与至少一个其他肋的接触面相比,所述肋的接触面没有一个在径向方向上偏移。如果它们被偏移,则需要分别考虑每个边缘肋和中间肋的各个侧壁的高度PREp、PRi。各个边缘肋具有宽度LEp,并且中间肋具有基本上相同和小于宽度LEp的宽度Li。
边缘肋的侧壁在图2的剖面中的平均倾角以Dep表示。
已经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以便确定规格为315/80 R22.5的该轮胎的尺寸参数。
对于该轮胎,胎面的最大轴向宽度Lo等于315mm,并且高宽比H/S等于0.80。已知的是,其上安装轮胎的轮辋的凸缘的高度是标准化的并且等于12.5mm,可以获得参数F的值: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轮胎,沟槽2具有等于14mm的宽度,中间肋3具有等于30mm的宽度,并且除了限定边缘肋4的沟槽之外的沟槽具有等于16.2mm的深度。中间肋的侧壁301的角度等于13°。
相同规格315/80R22.5XZE2+的现有技术的参考轮胎得到以下尺寸:LEp=47mm,DEp=15.7°且PREp=16.2mm。
对于现有技术的该轮胎的计算P(LEp,DEp,PREp)得出P=312.514697。该结果超过设定的最大极限,在现有技术的该轮胎中该最大极限等于264.2788462。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使用涉及增大各个肩部肋的轴向宽度LEp,该宽度LEp被假定等于57mm,同时保持参考轮胎的Dep和PRep的值。于是,这得出P=261.367467,其满足本发明的关系,即,P(LEp,DEp,PREp)<1.105769231x F。
在一中间步骤中,如果肩部肋的加宽例如已经被限制为52mm,则288.254857的P值不能满足所要求的不等式。于是必须减小沟槽的深度,其意味着减小边缘肋的侧壁的高度。如果决定将胎面花纹的深度减小2mm,则PREp等于14.2mm。这于是给出266.335232的P值,其仍然不能满足所要求的不等式。于是必须将肩部肋的壁角度增大到等于19°的DEp值,以便满足标准;于是这得出263.52595的P值,其真正地满足不等式P(LEp,DEp,PREp)<1.105769231x F。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另一替代形式,该轮胎包括沿径向在外侧覆盖有胎冠增强层60的胎体增强层5,该胎冠增强层60自身沿径向在外侧覆盖有满足不等式关系P(LEp,DEp,PREp)<1.105769231x F的胎面1。
此外,胎冠增强层60包括若干增强帘布层61、62、63、64,这些增强帘布层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比其他增强帘布层更大的轴向宽度。在该特定情况中,这些帘布层63中的第三层具有更大的轴向宽度。
有利地,胎冠增强层的轴向最宽增强帘布层63的轴向外端630处于与赤道面相距一定距离处,当其绘制在剖面中时具有线PP′,该距离大于将轴向最外面的沟槽与同一赤道面分开的轴向距离,以便轴向最外面的帘布层的端部与肩部肋的内部边缘之间的距离至少等于肩部肋的总宽度LEp的75%。在图3所示的情况中,沿径向在边缘肋下面的胎冠增强层的宽度Ls至少等于肩部肋的宽度LEp的75%。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一替代形式的剖面,该轮胎包括处于沟槽底部的保护性突起,以防止例如石头的物体进入边缘沟槽中并且不能排出并因此逐渐地钻入到沟槽底部并且特别是钻入到边缘沟槽的底部。将容易理解,所述钻入将增加沟槽底部破损的倾向。
如可以从作为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局部剖视图的图4中看到,在两个边缘沟槽2中存在此处沿周向间断的突起21,这些突起21具有等于边缘肋4的高度PRep的60%的高度h21和等于由边缘肋限定的沟槽的宽度LRe的一半的宽度(在其沿径向最远离旋转轴线的部分上测得)。
此处,对于优选限制为至多6度的边缘肋的内部侧壁402的倾角DEp,满足不等式关系P(LEp,DEp,PREp)<1.105769231x F。由于该角度限制,突起具有合适的刚度。每个突起可具有界定其的倾斜至多等于6度的角度以便增大这些突起的抗弯刚度的侧壁。
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和描绘的实例,并且此外在不脱离其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化。
Claims (13)
1.设计用于装配到重型货车的转向轴上的轮胎的方法,该轮胎包括用于接触其上安装所述轮胎的轮辋的胎圈,这些胎圈通过侧壁延伸,所述侧壁在胎冠区域会合,该胎冠自身由用于在行驶期间接触路面的胎面从顶部覆盖,所述轮胎具有名义侧壁高度F,所述胎冠增强层包括至少两个叠置的增强帘布层,处于崭新状态的胎面(1)具有与地面最大接触的最大总宽度Lo并且设有至少四个周向沟槽(2),每个周向沟槽具有一宽度并且各自在所述胎面的胎面表面和沟槽底部之间延伸,这些沟槽(2)限定三个中间肋(3)和沿轴向界定所述胎面的两个边缘肋(4),每个边缘肋(4)具有两个侧壁(401、402),通称为内部侧壁的这些侧壁中的一个具有相对于限定所述边缘肋的所述沟槽(2′)的底部测得的高度PREp,当在包含旋转轴线的剖面中观察时,该内部侧壁具有倾角DEp,每个边缘肋具有大于每个中间肋的宽度的宽度LEp,该设计方法涉及迭代地确定满足以下关系的尺寸LEp、PREp和DEp的值:
P(LEp,DEp,PREp)<1.105769231x F,
其中通过进行以下计算获得P(LEp,DEp,PREp)的值:
P(LEp,DEp,PREp)=-303.528-2.00675 x LEp+10.2755 x DEp+81.0414 x PREp-0.052551 x LEp2-0.0825991 x LEp x DEp+0.225564 xLEp x PREp-0.111262 x DEp2-0.209215 x DEp x PREp-2.5831 x PREp2,
所述长度LEp和PREp以毫米(mm)表示,并且所述角度DEp以度表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中间肋(3),限定同一个肋的两个沟槽的深度之间的差值小,即,其最多等于这些深度中较大一个的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肋(4)和紧邻的中间肋(3)具有不同高度,这些高度之间的差值最多等于所述高度中较小一个的15%。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边缘肋的内部侧壁的角度DEp被选择为处于10度到26度的区间范围内(包括极限值)并且同一沟槽中相对的侧壁的角度最多等于20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边缘肋的宽度Lep被选择,以使其为至少为任何其他中间肋的宽度的1.8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设计方法,涉及为LEp、PREp和DEp选择第一三个一组的值,如果不满足关系P(LEp,DEp,PREp)<1.105769231x F,则首先增大所述肩部肋的宽度LEp的值,然后减小所述内部侧壁的高度PREp,并且最后增大所述内部侧壁的角度DEp的值。
7.用于装配到重型货车的转向轴上的轮胎,该轮胎包括用于与其上安装所述轮胎的轮辋(J)接触的胎圈(7),这些胎圈通过侧壁(10)延伸,该侧壁(10)在胎冠区域中会合,该胎冠自身被用于在行驶期间接触路面的胎面(1)从顶部覆盖,所述轮胎具有名义侧壁高度F,胎冠增强层(60)包括至少两个叠置的增强帘布层,处于崭新状态的胎面(1)具有在常规使用条件下与地面接触的最大宽度Lo,该胎面设有至少四个周向沟槽(2),每个沟槽具有一宽度并且各自在所述胎面的胎面表面和沟槽底部(2′)之间延伸,这些周向沟槽(2)限定三个中间肋(3)和两个沿轴向界定所述胎面的边缘肋(4),每个边缘肋(4)具有两个侧壁(401、402),通称为内部侧壁的这些侧壁中的一个具有相对于限定所述边缘肋的沟槽的底部测得的高度PREp,当在包含旋转轴线的剖面中观察时,该内部侧壁具有倾角DEp,该角度被设定为使得该侧壁的径向最里面的点比同一侧壁的径向最外面的点更靠近所述轮胎的赤道面,每个边缘肋具有比每个中间肋的宽度大的宽度LEp,赤道面垂直于所述轮胎的旋转轴线并且经过所述轮胎沿径向距离旋转轴线最远的点,该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肋的宽度LEp、边缘肋的侧壁的角度DEp和所述边缘肋的内部侧壁的高度PREp满足以下关系:
P(LEp,DEp,PREp)<1.105769231x F,
其中通过进行以下计算获得P(LEp,DEp,PREp)的值:
P(LEp,DEp,PREp)=-303.528-2.00675 x LEp+10.2755 x DEp+81.0414 x PREp-0.052551 x LEp2-0.0825991 x LEp x DEp+0.225564 xLEp x PREp-0.111262 x DEp2-0.209215 x DEp x PREp-2.5831 x PREp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每个边缘肋(4)的宽度Lep被选择,以使其至少为任何其他中间肋(3)的宽度的1.85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冠增强层(60)的轴向最宽的帘布层(63)的轴向外端(630)处于与所述赤道面相距一定距离处,该距离大于将所述轴向最外面的沟槽与同一赤道面分开的轴向距离,以便所述轴向最外面的帘布层与所述肩部肋的内部边缘之间的距离至少等于所述肩部肋的总宽度LEp的75%。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之一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处于崭新状态的胎面上测得的每个沟槽的宽度至少等于所述胎面的总宽度Lo的3%。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之一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肋的内部侧壁的倾角DEp和与内部侧壁相对的壁的倾角被设定为使得所述两个角度的总和大于或等于26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肋的内部侧壁的倾角DEp从满足关系P(LEp,DEp,PREp)<1.105769231x F的最小值开始连续地变化,该值保持大于或等于10度。
13.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之一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由边缘肋(4)限定的每个沟槽(2)包括多个高度至少等于所述边缘肋的高度PREp的50%并且宽度至少等于由所述肋限定的所述沟槽的宽度LRe的50%的突起(21),并且所述倾角DEp最多等于6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0958728 | 2009-12-08 | ||
FR0958728A FR2953455B1 (fr) | 2009-12-08 | 2009-12-08 | Methode de dimensionnement d'un pneu et pneu |
PCT/EP2010/068888 WO2011069927A1 (fr) | 2009-12-08 | 2010-12-03 | Methode de dimensionnement d'un pneu et pneu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48100A true CN102648100A (zh) | 2012-08-22 |
CN102648100B CN102648100B (zh) | 2014-12-10 |
Family
ID=42286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5544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8100B (zh) | 2009-12-08 | 2010-12-03 | 设计轮胎的方法及轮胎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11766B2 (zh) |
EP (1) | EP2509804B1 (zh) |
JP (1) | JP5767649B2 (zh) |
CN (1) | CN102648100B (zh) |
BR (1) | BR112012013565A2 (zh) |
EA (1) | EA020836B1 (zh) |
FR (1) | FR2953455B1 (zh) |
WO (1) | WO2011069927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07678A (zh) * | 2014-10-31 | 2017-08-29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具有具倾斜横向侧面的胎面元件的轮胎胎面 |
CN108367626A (zh) * | 2015-12-07 | 2018-08-03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用于重型土木工程车辆的轮胎胎面 |
CN108367624A (zh) * | 2015-12-07 | 2018-08-03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用于重型土木工程车辆的轮胎的胎面 |
CN109522779A (zh) * | 2017-09-19 | 2019-03-26 | 株式会社斯巴鲁 | 图像处理装置 |
CN113825651A (zh) * | 2019-05-10 | 2021-12-21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重型卡车轮胎胎面和具有不对称泪滴沟槽的重型卡车轮胎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963884B2 (ja) * | 2015-10-06 | 2021-11-10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59810A (zh) * | 2000-12-19 | 2002-07-24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CN1550360A (zh) * | 2003-05-13 | 2004-12-01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EP1440822B1 (en) * | 2003-01-24 | 2006-03-29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Pneumatic tire |
US20070151643A1 (en) * | 2005-12-29 | 2007-07-05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Heavy-duty tire |
WO2009048078A1 (ja) * | 2007-10-10 | 2009-04-16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タイヤ |
CN101456338A (zh) * | 2007-12-10 | 2009-06-17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CN101544164A (zh) * | 2008-03-24 | 2009-09-30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WO2009128098A1 (en) * | 2008-04-15 | 2009-10-22 | Pirelli Tyre S.P.A. | Heavy- load vehicle tire |
-
2009
- 2009-12-08 FR FR0958728A patent/FR2953455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
- 2010-12-03 EP EP10787438.0A patent/EP2509804B1/fr active Active
- 2010-12-03 JP JP2012542479A patent/JP576764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12-03 US US13/511,522 patent/US921176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12-03 CN CN201080055446.4A patent/CN10264810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12-03 WO PCT/EP2010/068888 patent/WO2011069927A1/fr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12-03 EA EA201290464A patent/EA020836B1/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12-03 BR BR112012013565A patent/BR112012013565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59810A (zh) * | 2000-12-19 | 2002-07-24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EP1440822B1 (en) * | 2003-01-24 | 2006-03-29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Pneumatic tire |
CN1550360A (zh) * | 2003-05-13 | 2004-12-01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US20070151643A1 (en) * | 2005-12-29 | 2007-07-05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Heavy-duty tire |
WO2009048078A1 (ja) * | 2007-10-10 | 2009-04-16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タイヤ |
CN101456338A (zh) * | 2007-12-10 | 2009-06-17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CN101544164A (zh) * | 2008-03-24 | 2009-09-30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WO2009128098A1 (en) * | 2008-04-15 | 2009-10-22 | Pirelli Tyre S.P.A. | Heavy- load vehicle tire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07678A (zh) * | 2014-10-31 | 2017-08-29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具有具倾斜横向侧面的胎面元件的轮胎胎面 |
CN107107678B (zh) * | 2014-10-31 | 2019-10-11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具有具倾斜横向侧面的胎面元件的轮胎胎面 |
CN108367626A (zh) * | 2015-12-07 | 2018-08-03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用于重型土木工程车辆的轮胎胎面 |
CN108367624A (zh) * | 2015-12-07 | 2018-08-03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用于重型土木工程车辆的轮胎的胎面 |
CN108367624B (zh) * | 2015-12-07 | 2020-10-30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用于重型土木工程车辆的轮胎的胎面 |
CN109522779A (zh) * | 2017-09-19 | 2019-03-26 | 株式会社斯巴鲁 | 图像处理装置 |
CN109522779B (zh) * | 2017-09-19 | 2023-08-04 | 株式会社斯巴鲁 | 图像处理装置 |
CN113825651A (zh) * | 2019-05-10 | 2021-12-21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重型卡车轮胎胎面和具有不对称泪滴沟槽的重型卡车轮胎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211766B2 (en) | 2015-12-15 |
FR2953455B1 (fr) | 2011-12-09 |
WO2011069927A1 (fr) | 2011-06-16 |
EP2509804B1 (fr) | 2014-09-17 |
EP2509804A1 (fr) | 2012-10-17 |
BR112012013565A2 (pt) | 2017-03-01 |
EA020836B1 (ru) | 2015-02-27 |
CN102648100B (zh) | 2014-12-10 |
JP2013512827A (ja) | 2013-04-18 |
FR2953455A1 (fr) | 2011-06-10 |
JP5767649B2 (ja) | 2015-08-19 |
US20130139939A1 (en) | 2013-06-06 |
EA201290464A1 (ru) | 2012-1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34371B (zh) | 重型货车从动轴轮胎胎面及具有该胎面的重型货车轮胎 | |
JP6820941B2 (ja) | トラック用タイヤトレッド及びトラック用タイヤ | |
KR101790798B1 (ko) | 공기 타이어 | |
KR101720801B1 (ko) | 공기 타이어 | |
EP2373497B1 (en) | Pneumatic tyre | |
JP5435877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5452388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9291739B (zh) | 用于车轮的轮胎 | |
CN102648100B (zh) | 设计轮胎的方法及轮胎 | |
JP5237986B2 (ja) | 不整地走行用の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 |
JP5834068B2 (ja) | トレーラ型重車両用タイヤのトレッド | |
CN102753362B (zh) | 包括具有周向连续凹槽的胎面的两轮车辆轮胎 | |
CN104755281B (zh) | 演变的胎面 | |
JP5695681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5640517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12203869B (zh) | 包括波状沟槽和刀槽的轮胎胎面 | |
JP5410517B2 (ja) |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 |
CN112714700A (zh) | 包括复合沟槽和刀槽的轮胎胎面 | |
CN107584974A (zh) | 充气轮胎 | |
JP2013523520A (ja) | 重荷重車両ホイール用のタイヤ | |
CN105073450A (zh) | 用于重载车辆车轮的轮胎 | |
EP3833552A1 (fr) | Bande de roulement de pneu | |
JP6571993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10740882B (zh) | 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 | |
CN114829161B (zh) | 具有去耦空隙和相关联的去耦空隙槽纹的卡车轮胎胎面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04 Address after: French Clermont Ferrand Patentee after: Michelin Soc Tech Address before: French Clermont Ferrand Co-patentee before: Conception Dev Michelin SA Patentee before: Michelin Soc Tech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