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578106A - 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8106A
CN102578106A CN2012100248099A CN201210024809A CN102578106A CN 102578106 A CN102578106 A CN 102578106A CN 2012100248099 A CN2012100248099 A CN 2012100248099A CN 201210024809 A CN201210024809 A CN 201210024809A CN 102578106 A CN102578106 A CN 102578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tenpyram
insecticide
chrysanthemum
aphid
pyrr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48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海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EY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EY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EY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EY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2480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781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78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81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包括吡蚜酮和烯啶虫胺,所述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重量百分比为(60~20):(30~5),本发明与现有的杀虫剂相比具有防治效果好、选择性强、优良的内吸活性、使用范围广以及无残留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剂,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
背景技术
在倡导绿色和保护环境的今天,多种高毒和高残留化学物已被限量或停产。而有机磷、有机氨、拟除虫菊酯、苯甲酰脲类和生化等农药,经复配组合已使原有的毒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并且由于累年使用的结果,致使虫体耐药性和抗药性逐年增强,交替使用的效果也十分理想。农用除虫剂的实际稀释量已远远超出其限用范围,农产品化学物残留远达不到无公害的要求,逐年增加的农药需求量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其残留物对人体的危害更不容忽视。近几年因农药而引发疾病的几率大大提高,并且还有增加的趋势。
危害菊花的蚜虫主要有棉蚜用赤蚜、菊姬长管蚜。它们群集于叶片、幼茎、芽心、花瓣等幼嫩部位,刺吸汁液,造成受害部位皱缩畸形,严重时叶片黄落,花蕾败坏,花期缩短。另外,蚜虫排泄的蜜露还可诱发病虫害。蚜虫体小,一般有具翅和无翅个体,繁殖方式有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卵胎生和卵生,体色也有绿色、黄色或浅绿、深青等色,差异较大。危害菊花的蚜虫每年也可繁殖20~30代。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不利于其繁殖,所以蚜虫的危害一般有两个高峰期,即春季的4~5月及秋季的9月。
目前,对观赏菊花蚜虫的防治一般用20%杀灭菊酯乳油25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50%灭蚜松翠油 1500倍液等喷洒。但上述杀虫剂存在诸多缺点:
1、          防治效果差;
2、          速效性差,药性见效慢;
3、          选择性差,对益虫均有害;
有毒,易残留,均含有对人畜有害成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治效果好、速效性和选择性强以及无毒、不易残留的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包括吡蚜酮和烯啶虫胺,所述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重量百分比为(60~20):(30~5)。
作为一种改进:
所述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重量百分比为40:20。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重量百分比为60:30。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重量百分比为60:20。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重量百分比为60:5。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重量百分比为20:5。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重量百分比为20:15。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重量百分比为20:30。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杀虫剂的助剂为NNO,所述连续相为高岭土。
所述NNO所占杀虫剂总量的5%。
吡蚜酮作用方式独特,没有击倒活性,不会对昆虫产生直接毒性,但是昆虫一旦接触到该药剂,就立即停止取食。吡蚜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活性。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输导也能在韧皮部输导;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也可用于土壤处理。由于其良好的输导特性,在茎叶喷雾后新长出的枝叶也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即使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已产生抗药性,吡蚜酮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特别是蚜虫、白粉虱、黑尾叶蝉仍有独特的防治效果,可用于多种抗性品系害虫的防治。因其具有的高选择性、对哺乳动物的低毒性和对鸟类、鱼类、非靶标节肢动物的安全性,在综合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     烯啶虫胺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作用靶标为害虫神经系统突触后膜的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正常的刺激传导。具有卓越的内吸性、渗透作用强、杀虫谱广等特性。
NNO化学名称亚甲基双荼磺酸钠,分子式为CH2(C10H6SO3Na)2 或 C21H14O6S2Na2,为米棕色粉状,易溶于任何硬度的水中。NNO具有优良扩散性和保护胶体性能,但无渗透起泡等表面活性,对蛋白质及聚酰胺纤维有亲和力,对棉、麻等纤维无亲和力。
将吡蚜酮异和烯啶虫胺按比例混合制成杀菌剂,利用两者不同的杀虫机理,使二者在杀虫方面能够互补,取长补短,在保证使用药品都是低毒的前提下,快速地从不同的机理着手杀灭蚜虫,喷洒后见效快,防治效果好。
在使用时,取本杀虫剂,用水以1:3000~5000的比例稀释后,对观赏菊花进行喷洒来防治虫害,当虫体接触药剂后,药剂中的吡蚜酮迅速封闭害虫的口器,使害虫无法进食而死亡而;烯啶虫胺则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正常的刺激传导,从而杀灭害虫。
本发明与现有的杀虫剂相比优点为:
1.防治效果好;
2.选择性强——本杀虫剂选择性极佳,对某些重要天敌或益虫,如棉铃虫的天敌七星瓢虫,普通草蛉,叶蝉及飞虱科的天敌蜘蛛等益虫几乎无害;  
3.优良的内吸活性——叶面试验表明,其内吸活性(LC50)是抗蚜威的2-3倍,是氯氰菊酯的140倍以上;  
4.使用范围广,可以防治抗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桃蚜等抗性品系害虫;     5.无残留,也不含有对人畜有害的成分。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所述杀虫剂包括40%的吡蚜酮和20%的烯啶虫胺,助剂为NNO,占杀虫剂总量的5%,连续相为高岭土。
以对比试验1来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杀虫效果。
对比试验1
观赏菊花蚜虫的防治试验:用40%的吡蚜酮、20%的烯啶虫胺、5%的扩散剂NNO,连续相为高岭土,制成60%吡蚜酮·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加水1:5000 倍稀释,对所试验观赏菊花进行喷洒。
表一
Figure 2012100248099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从表一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无论与现有杀虫剂相比,还是单独的与吡蚜酮或烯啶虫胺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喷洒后不仅见效快,而且防治率高,十二小时后防治率高达95%,防治效果明显。
实施例2: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所述杀虫剂包括60%的吡蚜酮和30%的烯啶虫胺,助剂为NNO,占杀虫剂总量的5%,连续相为高岭土。
以对比试验2来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杀虫效果。
对比试验2
观赏菊花蚜虫的防治试验:用60%的吡蚜酮、30%的烯啶虫胺、5%的扩散剂NNO,连续相为高岭土,制成90%吡蚜酮·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加水1:5000 倍稀释,对所试验观赏菊花进行喷洒。
表二
     从表二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无论与现有杀虫剂相比,还是单独的与吡蚜酮或烯啶虫胺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喷洒后不仅见效快,而且防治率高,十二小时后防治率高达92%,防治效果明显。
实施例3: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所述杀虫剂包括60%的吡蚜酮和20%的烯啶虫胺,助剂为NNO,占杀虫剂总量的5%,连续相为高岭土。
以对比试验3来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杀虫效果。
对比试验3
观赏菊花蚜虫的防治试验:用60%的吡蚜酮、20%的烯啶虫胺、5%的扩散剂NNO,连续相为高岭土,制成80%吡蚜酮·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加水1:5000 倍稀释,对所试验观赏菊花进行喷洒。
表三
Figure 2012100248099100002DEST_PATH_IMAGE003
  从表三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无论与现有杀虫剂相比,还是单独的与吡蚜酮或烯啶虫胺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喷洒后不仅见效快,而且防治率高,十二小时后防治率高达92%,防治效果明显。
实施例4: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所述杀虫剂包括60%的吡蚜酮和5%的烯啶虫胺,助剂为NNO,占杀虫剂总量的5%,连续相为高岭土。
以对比试验4来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杀虫效果。
对比试验4
观赏菊花蚜虫的防治试验:用60%的吡蚜酮、5%的烯啶虫胺、5%的扩散剂NNO,连续相为高岭土,制成65%吡蚜酮·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加水1:4000 倍稀释,对所试验观赏菊花进行喷洒。
表四
Figure 225283DEST_PATH_IMAGE004
  从表四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无论与现有杀虫剂相比,还是单独的与吡蚜酮或烯啶虫胺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喷洒后不仅见效快,而且防治率高,十二小时后防治率高达91%,防治效果明显。
实施例5: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所述杀虫剂包括20%的吡蚜酮和5%的烯啶虫胺,助剂为NNO,占杀虫剂总量的5%,连续相为高岭土。
以对比试验5来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杀虫效果。
对比试验5
观赏菊花蚜虫的防治试验:用20%的吡蚜酮、5%的烯啶虫胺、5%的扩散剂NNO,连续相为高岭土,制成25%吡蚜酮·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加水1:3000 倍稀释,对所试验观赏菊花进行喷洒。
表五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从表五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无论与现有杀虫剂相比,还是单独的与吡蚜酮或烯啶虫胺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喷洒后不仅见效快,而且防治率高,十二小时后防治率高达91%,防治效果明显。
实施例6: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所述杀虫剂包括20%的吡蚜酮和15%的烯啶虫胺,助剂为NNO,占杀虫剂总量的5%,连续相为高岭土。
以对比试验6来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杀虫效果。
对比试验6
观赏菊花蚜虫的防治试验:用20%的吡蚜酮、15%的烯啶虫胺、5%的扩散剂NNO,连续相为高岭土,制成35%吡蚜酮·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加水1:3000 倍稀释,对所试验观赏菊花进行喷洒。
表六
Figure 366414DEST_PATH_IMAGE006
  从表六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无论与现有杀虫剂相比,还是单独的与吡蚜酮或烯啶虫胺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喷洒后不仅见效快,而且防治率高,十二小时后防治率高达92%,防治效果明显。
实施例7: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所述杀虫剂包括20%的吡蚜酮和30%的烯啶虫胺,助剂为NNO,占杀虫剂总量的5%,连续相为高岭土。
以对比试验7来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杀虫效果。
对比试验7
观赏菊花蚜虫的防治试验:用20%的吡蚜酮、30%的烯啶虫胺、5%的扩散剂NNO,连续相为高岭土,制成50%吡蚜酮·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加水1:5000 倍稀释,对所试验观赏菊花进行喷洒。
表七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从表七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无论与现有杀虫剂相比,还是单独的与吡蚜酮或烯啶虫胺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喷洒后不仅见效快,而且防治率高,十二小时后防治率高达94%,防治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主要由吡蚜酮和烯啶虫胺按一定比例制成的杀虫剂,与现有的杀虫剂、以及单独的吡蚜酮或烯啶虫胺相比,均具有较大优势,在防治观赏菊花蚜虫方面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最终防治率达到90%以上,而且见效快,无残留,对人畜无害。
此外,在试验中发现,随着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配比的不同,从防治率以及见效期上存在波动,经过分析发现,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重量百分比在40:20时,上述指标达到最佳。

Claims (10)

1.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包括吡蚜酮和烯啶虫胺,所述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重量百分比为(60~20):(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重量百分比为4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重量百分比为6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重量百分比为60: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重量百分比为6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重量百分比为2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重量百分比为20: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重量百分比为20:3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的助剂为NNO,所述连续相为高岭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NNO所占杀虫剂总量的5%。
CN2012100248099A 2012-02-06 2012-02-06 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 Pending CN1025781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248099A CN102578106A (zh) 2012-02-06 2012-02-06 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248099A CN102578106A (zh) 2012-02-06 2012-02-06 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8106A true CN102578106A (zh) 2012-07-18

Family

ID=46467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48099A Pending CN102578106A (zh) 2012-02-06 2012-02-06 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7810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2441A (zh) * 2015-08-01 2015-10-21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含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杀虫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7649A (zh) * 2008-06-24 2008-11-05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吡蚜酮的杀虫剂组合物
EP2060181A1 (en) * 2004-07-01 2009-05-2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ynergistic mixtures of anthranilamide invertebrate pest control agents
CN101485309A (zh) * 2008-01-15 2009-07-22 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烯啶虫胺组合物环境友好新剂型
CN101601391A (zh) * 2009-05-11 2009-12-16 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烯啶虫胺与吡蚜酮的组合物及其水分散粒剂
CN101669466A (zh) * 2009-10-13 2010-03-17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吡蚜酮的悬浮剂组合物
CN101743975A (zh) * 2010-01-08 2010-06-23 张志高 一种含吡蚜酮与烯啶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1911941A (zh) * 2010-08-06 2010-12-15 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烯啶虫胺与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CN102379307A (zh) * 2011-09-13 2012-03-21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含烯啶虫胺的超低容量液剂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60181A1 (en) * 2004-07-01 2009-05-2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ynergistic mixtures of anthranilamide invertebrate pest control agents
CN101485309A (zh) * 2008-01-15 2009-07-22 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烯啶虫胺组合物环境友好新剂型
CN101297649A (zh) * 2008-06-24 2008-11-05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吡蚜酮的杀虫剂组合物
CN101601391A (zh) * 2009-05-11 2009-12-16 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烯啶虫胺与吡蚜酮的组合物及其水分散粒剂
CN101669466A (zh) * 2009-10-13 2010-03-17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吡蚜酮的悬浮剂组合物
CN101743975A (zh) * 2010-01-08 2010-06-23 张志高 一种含吡蚜酮与烯啶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1911941A (zh) * 2010-08-06 2010-12-15 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烯啶虫胺与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CN102379307A (zh) * 2011-09-13 2012-03-21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含烯啶虫胺的超低容量液剂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2441A (zh) * 2015-08-01 2015-10-21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含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杀虫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2117A (zh) 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组合物
CN103651615B (zh) 一种含有番茄红素的生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88949A (zh) 一种含呋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0411522C (zh) 生物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836643B (zh) 防治小菜蛾等蔬菜害虫的农药制剂
CN101856027B (zh) 一种防治小菜蛾等蔬菜害虫的农药制剂
CN106478275A (zh) 一种防治烟草病害的复合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1083A (zh) 一种植物源农药增效剂及其应用
CN105272630A (zh) 一种具有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功效的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4920487B (zh) 一种中药材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利用该中药材提取物防治小麦蚜虫的方法
CN103598266A (zh) 纯中药成分的无公害农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R101715284B1 (ko) 모기 기피 및 해충 방제 효과가 있는 천연 혼합물, 이를 사용하여 제조된 모기 기피 및 해충 방제 효과가 있는 스프레이용 조성물 및 훈연제의 제조방법
CN101485329A (zh) 一种杀虫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422177B (zh) 苦参碱毒死蜱水剂
CN102696655A (zh) 含有螺螨酯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2578106A (zh) 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
Bhandari et al. Bioefficacy of insecticides and botanicals against cabbage butterfly, Pieris brassicae
CN108684740A (zh) 环保杀虫灵
CN101422178A (zh) 小檗碱吡虫啉水剂
CN107333819A (zh) 一种天然苦参碱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7440A (zh) 一种含沼液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935544A (zh)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5248435A (zh) 藜芦碱和虫螨腈的复配生物杀虫剂
CN106973922A (zh) 一种含有绿僵菌素和多杀菌素的农药组合物
CN103300049A (zh) 竹蝗专用配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