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856027B - 一种防治小菜蛾等蔬菜害虫的农药制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小菜蛾等蔬菜害虫的农药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6027B
CN101856027B CN 201010197200 CN201010197200A CN101856027B CN 101856027 B CN101856027 B CN 101856027B CN 201010197200 CN201010197200 CN 201010197200 CN 201010197200 A CN201010197200 A CN 201010197200A CN 101856027 B CN101856027 B CN 1018560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enone
preparation
ether
solvent
emuls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9720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6027A (zh
Inventor
陈小军
杨益众
王爽
樊丽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01019720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560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56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6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6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60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小菜蛾等蔬菜害虫的农药制剂,主剂是包含下述重量百分比有效成分的混合物:鱼藤酮为0.1-20%,氯虫苯甲酰胺为0.1-50.0%,用该主剂与相应的辅剂制成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或悬浮剂等,药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内吸性等特性,对蔬菜害虫小菜蛾等高效、能够防治不同龄期的蔬菜害虫小菜蛾等,对害虫杀灭彻底,药剂对环境污染少,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小菜蛾等蔬菜害虫虫害的化学防治。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小菜蛾等蔬菜害虫的农药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是防治小菜蛾等蔬菜害虫的农药制剂。
背景技术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交互抗性谱广、抗性水平高、繁殖速度快,对蔬菜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目前已对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Bt、阿维菌素、昆虫生长调节剂类,甚至植物源杀虫剂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是抗药性发展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近年来,一些作用机理新颖的化学药剂和生物农药相继被开发用于防治小菜蛾,如虫螨腈、丁醚脲、阿维菌素等;但各种药剂对小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尚缺乏比较。为了更好地控制小菜蛾的为害,筛选出防治小菜蛾的最好方法,如氯虫苯甲酰胺5%悬浮剂对甘蓝甜菜夜蛾、小菜蛾有较高活性和防治效果,用药量为22.5-41.25g(有效成分)/hm2,于卵孵高峰期进行均匀喷雾防治,若发生较严重,间隔7d,再重复喷药1次。在用药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未见药害发生。对捕食天敌、寄生天敌低毒或无影响。
鱼藤酮(rotenone)是三大传统植物性杀虫剂之一,对昆虫具有强烈的触杀性能,对800多种害虫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尤其对蚜螨类害虫效果突出,是防治蚜虫、小菜蛾、菜粉蝶和柑桔红蜘蛛的特效药剂。鱼藤酮现被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科技部列为21世纪优先发展产业,是世界上所公认的绿色农药。尤其是在直接食用的经济作物如蔬菜、果树、茶叶上使用,更显其优势,不仅能生产出放心菜、放心果、放心茶,而且还能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口感,是绿色农产品基地的理想用药。
鱼藤酮是一种非常具有开发价值的植物源杀虫剂。可选择性抑制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无内吸性,有强烈的触杀、胃毒兼具一定的驱避、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作用。其杀虫作用缓慢,但杀虫作用较持久,可维持10天左右。鱼藤酮杀虫活性高,杀虫谱广,目前已知其对15个目137个科800多种害虫有防效,主要为鳞翅目、同翅目、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鱼藤酮被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科技部列为21世纪优先发展产业,是世界上所公认的绿色农药。尤其是在直接食用的经济作物如蔬菜、果树、茶叶上使用,更显其优势,不仅能生产出放心菜、放心果、放心茶,而且还能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口感,是绿色农产品基地的理想用药。
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是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广谱杀虫剂,主要防治多种作物的鳞翅目害虫,对其他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效;作用方式为胃毒和接触毒性,胃毒为主要作用方式;其作用机理是激活兰尼碱受体,释放平滑肌和横纹肌细胞内贮存的钙,引起肌肉调节衰弱、麻瘅,直至害虫死亡。氯虫苯甲酰胺可经茎、叶表面渗透植物体内,还可通过根部吸收和在木质部移动。
但是以上的鱼藤酮制剂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单一制剂在实际使用中遇到了系列的问题。如鱼藤酮制剂在田间使用中鱼藤酮易在自然环境中易发生光解、水解等,使鱼藤酮的药效、持效性受到了影响,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氯虫苯甲酰胺作为一种新上市的化学农药,目前对蔬菜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为了提高药剂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农民不断地提高药剂的使用剂量,另外害虫易对药剂产生抗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杀灭效率高,对小菜蛾等蔬菜害虫有特效防治作用的农药制剂。
本发明有效成份为鱼藤酮和氯虫苯甲酰胺,所述鱼藤酮占制剂总重量的0.1-20%,氯虫苯甲酰胺占制剂总重量的0.1-50.0%,其余为辅剂,制成的剂型为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或悬浮剂。
优选的氯虫苯甲酰胺占制剂总重量的1.0-30.0%。
本发明的主剂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均是本领域公知的杀虫剂,并可容易地从市场购得,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内吸性,药剂很容易杀死蔬菜害虫小菜蛾等的各个龄期的害虫,能够及时大面积有效地控制蔬菜害虫小菜蛾等的扩散和传播,所选混配的药剂属于不同作用机制的化合物,混配后增效作用明显,蔬菜害虫小菜蛾等对其不易产生抗药性,并且所选药剂均是中低毒,对环境选择压力低,价格低廉,在较长时间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避免单一药剂的杀虫谱窄、持效性不足、防治效果相对不高等弊端,混配后充分发挥药剂的混合增效作用、可以扩大害虫防治谱。
用上述主制剂制成的杀虫乳油由主剂和辅剂组成,其主剂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2-70.0%(鱼藤酮0.1-20%,氯虫苯甲酰胺0.1-50.0%),组成乳油的辅剂各组分占制剂的重量百分比为:溶剂25.0-90.0%,乳化剂0.1-20.0%,助溶剂0.1-5.0%,稳定剂0.1-5.0%;
所述的溶剂选自下述成分的一种或几种:二甲苯、甲苯、苯、异氟尔酮、吡咯烷酮、甲醇、乙醇、丙酮、丁醇、乙二醇、二甲基甲酰胺、乙腈;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下述成分的一种或几种: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二苄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苄基复酚聚氧乙烯醚、α-甲基苄基复酚聚氧乙烯基醚、农乳0201、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渗透剂BX、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所述的其他助溶剂是选自下述成分的一种或几种:环己酮、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
所述的稳定剂是选自下述成分的一种或几种:氨基苯甲酸、焦性没食子酸、对硝基苯甲酸、蓖麻油、苏丹黑、没食子酸丙酯。
用上述主剂制成的杀虫剂微乳剂由主剂和辅剂组成,其主剂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2-70.0%(鱼藤酮0.1-20%,氯虫苯甲酰胺0.1-50.0%),组成微乳剂的辅剂各组分占制剂的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0.1-70.0%,溶剂0.1-50.0%,稳定剂0.1-5.0%,抗冻剂0.1-5.0%,余量用水补充至100.0%;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下述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三苯乙烯基酚环氧乙烷化磷酸三乙醇胺盐、烷基二聚氧乙烯磺酸钙盐、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联苯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苯基苯酚醚;
所述的溶剂是选自下述成分的一种或几种:环己酮、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醇、二甲苯、苯、甲苯;
所述的稳定剂是选自下述成分的一种或几种:3-氯-1,2-环氧氯丙烷、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聚乙烯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山梨酸醇、氨基苯甲酸、焦性没食子酸、对硝基苯甲酸、蓖麻油、苏丹黑、没食子酸丙酯;
抗冻剂: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
用上述主剂所制成的杀虫剂水乳剂由主剂和辅剂组成,其主剂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2-70.0%(鱼藤酮0.1-20%,氯虫苯甲酰胺0.1-50.0%),组成水乳剂的辅剂各组分占制剂的重量百分比为:溶剂0.1-60.0%,乳化剂0.1-60.0%,分散剂0.1-5.0%,抗冻剂0.1-5.0%,余量用水补充至100.0%;
所述的溶剂选自下述成分的一种或几种:甲苯、二甲苯、N-长链烷基吡咯烷酮、乙二醇、丙二醇、聚乙二醇;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下述成分的一种或几种: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烷基聚乙二醇醚、烷基苯基聚乙二醇醚、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2,4,6-三(1-苯乙基)苯酚聚(20)乙二醇磷酸单酯、乙氧化烷基苯醚、乙氧化烷基醚、烷基苯磺酸钙、环氧乙烷-脂肪酸伯胺缩合物;
所述的分散剂是选自下述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聚乙烯醇、阿拉伯胶;
所述抗冻剂是选自下述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
用上述主制剂制成的杀虫悬浮剂由主剂和辅剂组成,其主剂有效成分按重量计为0.2-70.0%(鱼藤酮0.1-20%,氯虫苯甲酰胺0.1-50.0%);辅剂是各组分占制剂的重量百分比为:溶剂0.1-60.0%,乳化剂0.1-60%,稳定剂0.1-5.0%,抗冻剂0.1-5.0%,增稠剂0.1-5.0%,防腐剂0.1-5.0%,余量用水补充至100.0%;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下述成分的一种或几种: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烷基聚乙二醇醚、烷基苯基聚乙二醇醚、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2,4,6-三(1-苯乙基)苯酚聚(20)乙二醇磷酸单酯、乙氧化烷基苯醚、乙氧化烷基醚、烷基苯磺酸钙、环氧乙烷-脂肪酸伯胺缩合物;
所述的溶剂选自下述成分的一种或几种:甲苯、二甲苯、乙二醇、丙二醇、聚乙二醇、N-长链烷基吡咯烷酮、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异丁醇、环己酮、甲乙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
所述的增稠剂为下述材料的一种或几种:聚醋酸乙酯、明胶、聚乙烯醇、丁苯胶乳、阿拉伯胶、海藻酸钠、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羧丙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聚氧化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可溶性淀粉、糊精、聚醋酸乙烯脂、萘酚-甲醛树脂;
所述的稳定剂选自下述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氨基苯甲酸、焦性没食子酸、对硝基苯甲酸、蓖麻油、苏丹黑、没食子酸丙酯、3-氯-1,2-环氧氯丙烷、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聚乙烯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山梨酸醇、环氧化豆油、环氧化亚麻油;
所述的抗冻剂是选自下述成分的一种或几种: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
所述的防腐剂选自下述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甲醛、苯甲酸钠、异噻唑啉酮。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发明农药制剂的制备
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22.0%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乳油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藤酮2.0,氯虫苯甲酰胺2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二甲苯59.8,甲醇5.0;助溶剂,环己酮0.2;乳化剂,二苄基苯酚聚氧乙烯醚8.0。吐温-204.0;稳定剂,焦性没食子酸0.5,蓖麻油0.5。
将上述重量比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乳油加工方法制成乳油。
实施例2:22.0%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微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藤酮2.0,氯虫苯甲酰胺2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三苯乙烯基酚环氧乙烷化磷酸三乙醇胺盐35.0,聚氧乙烯苯基苯酚醚35.0;溶剂,二甲基甲酰胺1.0,吡咯烷酮1.0;稳定剂,焦性没食子酸0.1;抗冻剂,乙二醇0.1,丙三醇1.0;水4.8。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微乳剂加工方法制成微乳剂。
实施例3:22.0%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水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藤酮2.0,氯虫苯甲酰胺2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二甲苯30.0,N-长链烷基吡咯烷酮30.0;乳化剂,2,4,6-三(1-苯乙基)苯酚聚(20)乙二醇磷酸单酯4.0;分散剂,聚乙烯醇0.2;抗冻剂,丙三醇0.1;水13.7;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水乳剂加工方法制成杀虫剂水乳剂。
实施例4:22.0%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藤酮2.0,氯虫苯甲酰胺2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聚氧乙烯脂肪酸酯60.0;溶剂,二甲基甲酰胺0.1,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5.0;稳定剂,没食子酸丙酯0.1;抗冻剂,山梨醇,0.1;防腐剂,甲醛0.1;水12.6。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悬浮剂加工方法制成悬浮剂。
实施例5:50.1%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乳油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藤酮0.1,氯虫苯甲酰胺5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0,OP-108.0;稳定剂,氨基苯甲酸2.0;溶剂,甲醇1.0,二甲苯29.9;助溶剂,吡咯烷酮5.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乳油加工方法制成乳油。
实施例6:50.1%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微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藤酮0.1,氯虫苯甲酰胺5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三苯乙烯基酚环氧乙烷化磷酸三乙醇胺盐18.9;溶剂,二甲苯4.0;抗冻剂,山梨醇3.0;水19.0;稳定剂,焦性没食子酸5.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微乳剂加工方法制成微乳剂。
实施例7:50.1%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水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藤酮0.1,氯虫苯甲酰胺5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烷基聚乙二醇醚10.0,乙氧化烷基醚10.9;溶剂,二甲苯4.0,甲醇2.0;分散剂,聚乙烯醇3.0;抗冻剂,丙二醇5.0;水15.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水乳剂加工方法制成水乳剂。
实施例8:50.1%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藤酮0.1,氯虫苯甲酰胺5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10.0;溶剂,甲醇2.0,乙醇3.0;增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1.0,聚乙二醇4.0;抗冻剂,1.0;防腐剂,1.0;稳定剂,异噻唑啉酮1.0;水26.9。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悬浮剂加工方法制成悬浮剂。
实施例9:30.0%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乳油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藤酮1.0,氯虫苯甲酰胺29.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OP-101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0.0;溶剂,甲醇23.0,甲苯21.9;助溶剂,二甲基甲酰胺0.1;稳定剂,氨基苯甲酸5.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乳油加工方法制成乳油。
实施例10:30.0%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微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藤酮1.0,氯虫苯甲酰胺29.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聚氧乙烯基苯酚醚8.0;联苯酚聚氧乙烯醚8.0;溶剂,甲醇28.0,甲苯22.0;稳定剂,丁基缩水甘油醚0.1;抗冻剂,丙三醇0.1;水3.8。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微乳剂加工方法制成微乳剂。
实施例11:30.0%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水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藤酮1.0,氯虫苯甲酰胺29.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N-长链烷基吡咯烷酮8.0,乙氧化烷基醚12.0,烷基苯磺酸钙40.0;溶剂,甲醇0.1;分散剂,聚乙烯醇5.0;抗冻剂,聚以二醇0.1;水4.8。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水乳剂加工方法制成水乳剂。
实施例12:30.0%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藤酮1.0,氯虫苯甲酰胺29.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丙酮42.0,二甲基甲酰胺8.0;增稠剂,羧丙基纤维素钠2.5,聚乙烯醇2.5;抗冻剂,聚乙二醇5.0;稳定剂,环氧化豆油5.0;防腐剂,甲醛0.1;水4.9。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悬浮剂加工方法制成悬浮剂
实施例13:20.1%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乳油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藤酮20.0,氯虫苯甲酰胺0.1。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二甲苯90.0;助溶剂,环己酮6.9;乳化剂,二苄基苯酚聚氧乙烯醚0.1;稳定剂,焦性没食子酸0.9。
将上述重量比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乳油加工方法制成杀虫剂乳油。
实施例14:20.1%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微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藤酮20.0,氯虫苯甲酰胺0.1;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聚氧乙烯苯基苯酚醚0.1;溶剂,二甲基甲酰胺0.05,吡咯烷酮0.05;稳定剂,焦性没食子酸1.0;抗冻剂,乙二醇3.4,丙三醇3.3;水90.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微乳剂加工方法制成微乳剂。
实施例15:20.1%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水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藤酮20.0,氯虫苯甲酰胺0.1。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乙二醇0.1;乳化剂,2,4,6-三(1-苯乙基)苯酚聚(20)乙二醇磷酸单酯5.6,烷基苯磺酸钙2.0;分散剂,聚乙烯醇0.1;抗冻剂,丙三醇0.1;水90.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水乳剂加工方法制成水乳剂。
实施例16:20.1%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藤酮2.0,氯虫苯甲酰胺0.1;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烷基苯磺酸钙0.5;溶剂,乙二醇60.0;增稠剂,明胶5.0;稳定剂,蓖麻油1.0;抗冻剂,乙二醇0.5;丙三醇0.5;防腐剂,异噻唑啉酮5.0;水25.4;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悬浮剂加工方法制成悬浮剂。
实施例17:70.0%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乳油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藤酮20.0,氯虫苯甲酰胺5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甲醇25.0;助溶剂,环己酮5.0;乳化剂,二苄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7.9;稳定剂:蓖麻油0.1。
将上述重量比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乳油加工方法制成乳油。
实施例18:70.0%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微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藤酮20.0,氯虫苯甲酰胺5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三苯乙烯基酚环氧乙烷化磷酸三乙醇胺盐8.0,联苯酚聚氧乙烯醚1.0,聚氧乙烯苯基苯酚醚9.0;溶剂,二甲基甲酰胺6.1;稳定剂,焦性没食子酸1.0;抗冻剂,乙二醇2.0,丙三醇3.0;水17.9。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微乳剂加工方法制成微乳剂。
实施例19:70.0%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水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藤酮20.0,氯虫苯甲酰胺5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二甲苯27.6,N-长链烷基吡咯烷酮20.0;乳化剂,2,4,6-三(1-苯乙基)苯酚聚(20)乙二醇磷酸单酯0.1;分散剂,聚乙烯醇0.1;抗冻剂,丙三醇0.1;水0.1。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水乳剂加工方法制成乳剂。
实施例20:70.0%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藤酮20.0,氯虫苯甲酰胺5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烷基苯基聚乙二醇醚4.0;溶剂,甲醇10.0;增稠剂,阿拉伯胶0.5;稳定剂,焦性没食子酸0.5;抗冻剂,丙二醇0.5;防腐剂,苯甲酸钠0.5;水14.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悬浮剂加工方法制成悬浮剂。
二、具有杀虫活性的组合物杀灭小菜蛾的试验效果
采用常规生物测定的方法测定鱼藤酮、氟虫苯甲酰胺及它们两者的混剂对蔬菜害虫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力,并以共毒系数评价其增效效果,具体操作描述如下:
供试昆虫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3龄幼虫。采集江苏省扬州市郊甘蓝上的小菜蛾老熟幼虫至养虫室,收集所结的蛹到垫有保湿滤纸的培养皿中,收集同一天结的蛹。孵化后的幼虫用菜心苗饲喂至3龄时,取其大小一致的虫体供试。饲养温度为25士2C,相对湿度为50%~70%,光周期为16L:8D。
采用浸渍法。将各药液配制到所需的浓度,供试验用。将没有喷洒任何药剂、无虫卵的新鲜甘蓝叶片剪成3cm×3cm大小,放入配制好的药液中浸泡10秒,阴凉处晾干后放于垫有滤纸的培养皿(Φ9cm)中,每皿中放3片,挑入大小基本一致的小菜蛾3龄幼虫,每皿10头,每浓度3个重复,放入湿棉花团保湿后,迅速盖上盖子,同时设置不加药剂的对照处理,处理后置于养虫室中,48小时后调查死亡情况,以毛笔轻触虫体,不动者视为死亡,计数小菜蛾等的活虫和死虫的个数,计算其死亡率和致死中浓度LC50值,共毒系数采用孙云沛法计算。
共毒系数CTC=100×实际混用的毒力指数/理论混用的毒力指数。
当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00时,表明有增效作用;接近100,表示有相加作用;明显小于100,表明有拮抗作用。
测试及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单剂及混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48小时)
供试药剂 毒力回归方程   LC50值(μg/mL)   相关系数   共毒系数
  鱼藤酮   Y=0.8142+1.8832X   166.99   0.9920
  氯虫苯甲酰胺   Y=6.6714+1.9120X   0.13   0.9821
  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1∶500 Y=7.0661+2.1501X 0.11 0.9941 122.35
  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1∶29 Y=6.8661+1.8706X 0.10 0.9936 137.44
  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1∶10 Y=6.9680+1.8973X 0.09 0.9835 160.11
  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2∶5 Y=6.9451+2.2373X 0.14 0.9948 138.43
  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200∶1 Y=2.4509+2.0214X 18.24 0.9891 126.91
由表1可以看出,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鱼藤酮与氯虫苯甲酰胺各个配比混配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有效致死中浓度LC50值按序(1∶500、1∶29、1∶10、2∶5、200∶1)分别为166.99μg/mL、0.13μg/mL、0.11μg/mL、0.10μg/mL、0.09μg/mL、0.14μg/mL和18.24μg/mL;鱼藤酮与氯虫苯甲酰胺各个配比混配的共毒系数按序(1∶500、1∶29、1∶10、2∶5、200∶1)分别为122.35、137.44、160.11、138.43和126.91。鱼藤酮与氯虫苯甲酰胺配比为1∶500、1∶29、1∶10、2∶5和200∶1具有增效作用,其中配比为1∶10时增效作用最明显。
二、混配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
田间药效试验在江苏省扬州市郊小菜蛾为害严重的甘蓝地进行。将20.1%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乳油(实施例13)、20.1%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微乳剂(实施例14)、20.1%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水乳剂(实施例15)和20.1%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实施例16),30.0%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乳油(实施例9)、30.0%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微乳剂(实施例10)、30.0%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水乳剂(实施例11)、30.0%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实施例12),70.0%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乳油(实施例17)、70.0%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微乳剂(实施例18)、70.0%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水乳剂(实施例19)和70.0%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实施例20)共12种药剂,同时设置空白对照和2.5%鱼藤酮乳油、20.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照,每处理重复3次。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混配药剂喷雾法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处理   虫口减退率(%)
  CK   0
  2.5%鱼藤酮乳油   66.96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75.82
  实施例13   62.76
  实施例14   55.63
  实施例15   52.83
  实施例16   47.89
  实施例1   91.62
  实施例2   84.92
  实施例3   83.13
  实施例4   84.99
  实施例17   99.03
  实施例18   95.76
  实施例19   92.99
  实施例20   87.48
由表2可以看出:在田间药效试验中,两单剂处理和12个混剂处理组均对小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说明鱼藤酮与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后,制备的各制剂均满足防治小菜蛾等蔬菜害虫的需要。

Claims (4)

1.一种防治蔬菜害虫小菜蛾的农药制剂,其有效成份为鱼藤酮和氯虫苯甲酰胺,所述鱼藤酮占制剂总重量的0.1-20%,氯虫苯甲酰胺占制剂总重量的0.1-30.0%,其余为辅剂;其特征在于制成的剂型为乳油剂,辅剂各组分占制剂的总重量比为:溶剂25.0-90.0%,乳化剂0.1-20.0%,助溶剂0.1-5.0%,稳定剂0.1-5.0%;
所述溶剂为二甲苯、甲苯、苯、异氟尔酮、吡咯烷酮、甲醇、乙醇、丙酮、丁醇、乙二醇、二甲基甲酰胺、乙腈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二苄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苄基复酚聚氧乙烯醚、α-甲基苄基复酚聚氧乙烯基醚、农乳0201、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渗透剂BX、OP-10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所述助溶剂为环己酮、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所述稳定剂为氨基苯甲酸、焦性没食子酸、对硝基苯甲酸、蓖麻油、苏丹黑、没食子酸丙酯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2.一种防治蔬菜害虫小菜蛾的农药制剂,其有效成份为鱼藤酮和氯虫苯甲酰胺,所述鱼藤酮占制剂总重量的0.1-20%,氯虫苯甲酰胺占制剂总重量的0.1-30.0%,其余为辅剂;其特征在于制成的剂型为微乳剂,辅剂各组分占制剂的重量比为:乳化剂0.1-70%,溶剂0.1-50.0%,稳定剂0.1-5.0%,抗冻剂0.1-5.0%,余量用水补充至100.0%;
所述乳化剂为三苯乙烯基酚环氧乙烷化磷酸三乙醇胺盐、烷基二聚氧乙烯磺酸钙盐、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联苯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苯基苯酚醚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所述溶剂为环己酮、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甲苯、苯、环己醇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所述稳定剂为氨基苯甲酸、焦性没食子酸、对硝基苯甲酸、蓖麻油、苏丹黑、没食子酸丙酯、3-氯-1,2-环氧氯丙烷、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聚乙烯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山梨酸醇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所述抗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3.一种防治蔬菜害虫小菜蛾的农药制剂,其有效成份为鱼藤酮和氯虫苯甲酰胺,所述鱼藤酮占制剂总重量的0.1-20%,氯虫苯甲酰胺占制剂总重量的0.1-30.0%,其余为辅剂;其特征在于制成的剂型为水乳剂,辅剂各组分占制剂的重量比为:溶剂0.1-60.0%,乳化剂0.1-60%,分散剂0.1-5.0%,抗冻剂0.1-5.0%,余量用水补充至100.0%;
所述溶剂为甲醇、二甲苯、乙二醇、丙二醇、聚乙二醇、N-长链烷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所述乳化剂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烷基聚乙二醇醚、烷基苯基聚乙二醇醚、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2,4,6-三(1-苯乙基)苯酚聚(20)乙二醇磷酸单酯、乙氧化烷基苯醚、乙氧化烷基醚、烷基苯磺酸钙、环氧乙烷-脂肪酸伯胺缩合物;
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醇、阿拉伯胶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所述抗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4.一种防治蔬菜害虫小菜蛾的农药制剂,其有效成份为鱼藤酮和氯虫苯甲酰胺,所述鱼藤酮占制剂总重量的0.1-20%,氯虫苯甲酰胺占制剂总重量的0.1-30.0%,其余为辅剂;其特征在于制成的剂型为悬浮剂,辅剂各组分占制剂的重量比为:溶剂0.1-60.0%,乳化剂0.1-60%,稳定剂0.1-5.0%,抗冻剂0.1-5.0%,增稠剂0.1-5.0%,防腐剂0.1-5.0%,余量用水补充至100.0%;
所述乳化剂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烷基聚乙二醇醚、烷基苯基聚乙二醇醚、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2,4,6-三(1-苯乙基)苯酚聚(20)乙二醇磷酸单酯、乙氧化烷基苯醚、乙氧化烷基醚、烷基苯磺酸钙、环氧乙烷-脂肪酸伯胺缩合物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所述溶剂为甲苯、二甲苯、乙二醇、丙二醇、聚乙二醇、N-长链烷基吡咯烷酮、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异丁醇、环己酮、甲乙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所述增稠剂为聚醋酸乙酯、明胶、聚乙烯醇、丁苯胶乳、阿拉伯胶、海藻酸钠、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羧丙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聚氧化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可溶性淀粉、糊精、聚醋酸乙烯脂、萘酚-甲醛树脂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所述稳定剂为氨基苯甲酸、焦性没食子酸、对硝基苯甲酸、蓖麻油、苏丹黑、没食子酸丙酯、3-氯-1,2-环氧氯丙烷、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聚乙烯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山梨酸醇、环氧化豆油、环氧化亚麻油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所述抗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所述防腐剂为甲醛、苯甲酸钠、异噻唑啉酮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CN 201010197200 2010-06-02 2010-06-02 一种防治小菜蛾等蔬菜害虫的农药制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560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97200 CN101856027B (zh) 2010-06-02 2010-06-02 一种防治小菜蛾等蔬菜害虫的农药制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97200 CN101856027B (zh) 2010-06-02 2010-06-02 一种防治小菜蛾等蔬菜害虫的农药制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6027A CN101856027A (zh) 2010-10-13
CN101856027B true CN101856027B (zh) 2013-02-20

Family

ID=42942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9720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56027B (zh) 2010-06-02 2010-06-02 一种防治小菜蛾等蔬菜害虫的农药制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560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1830B (zh) * 2010-10-20 2013-09-25 华南理工大学 氯虫苯甲酰胺与鱼藤酮复配杀虫水分散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1832A (zh) * 2010-10-20 2011-02-16 华南理工大学 氯虫苯甲酰胺与鱼藤酮复配杀虫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0573B (zh) * 2012-01-30 2013-10-30 华南理工大学 氯虫苯甲酰胺与鱼藤酮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06436B (zh) * 2016-06-23 2019-07-16 扬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防治蔬菜害虫甜菜夜蛾的农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938015A (zh) * 2019-04-01 2019-06-28 浙江中山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含量氯虫苯甲酰胺乳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97797B (zh) * 2021-11-27 2023-10-27 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 杀虫组合物、具有多重作用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536327A (ja) * 2004-05-10 2007-12-13 シンジェンタ パーティシペーションズ 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農薬混合物
GT200500179A (es) * 2004-07-01 2006-02-23 Mezclas sinergistas de agentes de antranilamida para el control de plagas de invertebrados
CN101919852B (zh) * 2010-02-08 2013-06-19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宠物体外抗虫喷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1971832A (zh) * 2010-10-20 2011-02-16 华南理工大学 氯虫苯甲酰胺与鱼藤酮复配杀虫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6027A (zh) 201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6027B (zh) 一种防治小菜蛾等蔬菜害虫的农药制剂
CN101836643B (zh) 防治小菜蛾等蔬菜害虫的农药制剂
CN107668063A (zh) 含联苯菊酯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2657176A (zh) 一种含有唑虫酰胺的烟雾剂
CN101984828B (zh) 一种复配杀虫剂
CN105284917B (zh) 一种含印楝素和丁香油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
CN105145663A (zh) 一种含印楝素和桉叶油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
CN102007944B (zh) 一种含鱼藤酮的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蚜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9549B (zh) 一种防治飞虱等水稻害虫的农药制剂
CN101366394B (zh) 一种复合生物杀虫剂
CN102742593A (zh) 一种防治二点委夜蛾的杀虫组合物
CN102228056B (zh) 一种含有硫氟肟醚和部分有机磷类农药的杀虫组合物
CN103947647A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
CN107494571A (zh) 含有虫螨腈和虱螨脲的高效杀虫组合物
CN100484402C (zh) 防治杨树天牛的农药主剂及其制成的制剂
CN102239891B (zh) 一种含楝素的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90992A (zh) 一种含噻虫胺与辛硫磷的杀虫组合物
CN103734168B (zh) 一种含有生物农药鱼藤酮的杀虫农药制剂
CN104522006B (zh) 一种防治鳞翅目和同翅目害虫组合物
CN107494581A (zh) 一种含噻虫胺和藜芦碱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532736B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734167B (zh) 一种含有氟啶虫胺腈的防治烟粉虱的农药制剂
CN105265460B (zh) 杀虫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522036B (zh) 一种防治鳞翅目和同翅目害虫杀虫组合物
CN110024803A (zh) 一种含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0

Termination date: 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