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杀虫率高、对杨树天牛特效防治作用的防治杨树天牛的农药主剂及其制成的制剂。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是防治杨树天牛的农药主剂包含下述重量百分比的有效成分的混合物,啶虫脒2.0-20.0%,乙酰甲胺磷或敌敌畏或敌百虫10.0-40.0%。
上述主剂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的优化方案为:啶虫脒2.0-10.0%,乙酰甲胺磷或敌敌畏或敌百虫10.0-35.0%。
本发明主剂所用的啶虫脒、乙酰甲胺磷具有良好的内吸性,敌敌畏和敌百虫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啶虫脒与乙酰甲胺磷或敌敌畏或敌百虫混配后增效作用显著、对杨树天牛特效、作用迅速、不易产生抗药性、用药量低、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生产成本低。
用上述主剂制成杀虫剂乳油由主剂和辅剂组成,其主剂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2.0-60.0%,组成乳油的辅剂是包含下述重量百分比有效成分的混合物,溶剂:20.0-80.0%,乳化剂:1.0-25.0%,助溶剂0.1-5.0%,稳定剂0.1-5.0%;
所述的溶剂选自下述成分的一种或几种:混合二甲苯、甲苯、纯苯、异氟尔酮、吡咯烷酮、甲醇、乙醇、丙酮、丁醇、乙二醇、二甲基甲酰胺、乙腈。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下述成分的一种或几种: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二苄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苄基复酚聚氧乙烯醚、α-甲基苄基复酚聚氧乙烯基醚、农乳0201、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渗透剂BX、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所述的助溶剂是选自下述的一种或几种:环己酮、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
所述的稳定剂是选自下述的一种或几种:氨基苯甲酸、焦性没食子酸、对硝基苯甲酸、蓖麻油、苏丹黑、没食子酸丙酯。
用上述主剂制成的微乳剂由主剂和辅剂组成,其主剂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2.0-60.0%,组成微乳剂的辅剂是包含下述重量百分比有效成分的混合物,乳化剂:2.0-60.0%,溶剂1.0-30.0%,稳定剂0.1-5.0%,抗冻剂0.1-5.0%,水1.0-80.0%;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下述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三苯乙烯基酚环氧乙烷化磷酸三乙醇胺盐、烷基二聚氧乙烯磺酸钙盐、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联苯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苯基苯酚醚。
所述的溶剂是选自下述成分的一种或几种:环己酮、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
所述的稳定剂是选自下述成分的一种或几种:3-氯-1,2-环氧氯丙烷、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聚乙烯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山梨酸醇。
所述的抗冻剂是选自下述成分的一种或几种: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
用上述主剂制成的水乳剂由主剂和辅剂组成,其主剂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2.0-60.0%,组成水乳剂的辅剂是包含下述重量百分比有效成分的混合物,乳化剂:2.0-60.0%,溶剂1.0-30.0%,分散剂0.1-5.0%,抗冻剂0.1-5.0%,水10.0-60.0%;
所述的溶剂选自下述成分的一种或几种:二甲苯、乙二醇、丙二醇、聚乙二醇、N-长链烷基吡咯烷酮。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下述成分的一种或几种: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烷基聚乙二醇醚、烷基苯基聚乙二醇醚、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2,4,6-三(1-苯乙基)苯酚聚(20)乙二醇磷酸单酯、乙氧化烷基苯醚、乙氧化烷基醚、烷基苯磺酸钙、环氧乙烷-脂肪酸伯胺缩合物。
所述的分散剂是选自下述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聚乙烯醇、阿拉伯胶。
所述的抗冻剂是选自下述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
对本发明主剂用的4种组分具体描述如下:
啶虫脒(acetamiprid):该药剂有较强的触杀和渗透作用,持效期长,对黄瓜、苹果、柑橘树的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作用机制独特,能防治对现有药剂有抗性的蚜虫。
乙酰甲胺磷(acephate):是一种内吸性杀虫剂,具有中度持效,残留活性长。适合于蔬菜、茶叶、烟草、果树、棉花、水稻、小麦等作物,防治咀嚼式、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害螨。
敌敌畏(dichlorvos):无色至琥珀色液体。是一种触杀和胃毒杀虫剂,具有熏蒸和渗透作用。可用于作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熏蒸剂,对双翅目害虫和蚊类尤其有效。
敌百虫(trichlorfon):无色结晶粉末,熔点83-84℃,是一种触杀和胃毒杀虫剂,具有渗透活性。适合于水稻、麦类、蔬菜、茶树、果树、桑树、棉花等作物的咀嚼式口器害虫及家畜体外寄生虫、卫生害虫等的防治。
本发明主剂用的4种组分,均是本领域公知的杀虫剂,并可容易地从市场购得。
制备本发明的具有防治杨树天牛的药剂时,将啶虫脒与乙酰甲胺磷或敌敌畏或敌百虫中一种按一定的比例混配,加入适当的助剂,如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渗透剂等混合,按常用的方法可制得乳油、微乳剂、水乳剂。
具体实施例
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12.0%啶虫脒·乙酰甲胺磷乳油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啶虫脒2.0,乙酰甲胺磷1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二甲苯50.5,苯15.0;乳化剂,苄基复酚聚氧乙烯醚12.0,α-甲基苄基复酚聚氧乙烯基醚9.0;助溶剂,二甲基甲酰胺0.5;稳定剂,对硝基苯甲酸1.0;
将上述重量比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乳油加工方法制成乳油。
实施例2:12.0%啶虫脒·敌敌畏乳油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啶虫脒2.0,敌敌畏1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甲苯71.5;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4.0;助溶剂,吡咯烷酮0.5;稳定剂,对硝基苯甲酸1.5,对硝基苯甲酸0.5;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乳油加工方法制成乳油。
实施例3:12.0%啶虫脒·敌百虫乳油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啶虫脒2.0,敌百虫1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二甲苯74.5;乳化剂,二苄基苯酚聚氧乙烯醚4.0,渗透剂BX8.0;助溶剂,二甲基甲酰胺0.5;稳定剂,焦性没食子酸1.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乳油加工方法制成乳油。
实施例4:40.0%啶虫脒·乙酰甲胺磷乳油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啶虫脒5.0,乙酰甲胺磷35.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二甲苯17.5,苯20.0;乳化剂,苄基复酚聚氧乙烯醚17.0,α-甲基苄基复酚聚氧乙烯基醚4.0;助溶剂,二甲基甲酰胺0.5;稳定剂,对硝基苯甲酸1.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乳油加工方法制成乳油。
实施例5:40.0%啶虫脒·敌敌畏乳油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啶虫脒5.0,敌敌畏35.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甲苯39.5;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8.0;助溶剂,吡咯烷酮0.5;稳定剂,对硝基苯甲酸0.5,没食子酸丙酯1.5;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乳油加工方法制成乳油。
实施例6:40.0%啶虫脒·敌百虫乳油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啶虫脒5.0,敌百虫35.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二甲苯42.5;乳化剂,二苄基苯酚聚氧乙烯醚2.0,渗透剂BX 14.0;助溶剂,二甲基甲酰胺0.5;稳定剂,焦性没食子酸1.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乳油加工方法制成乳油。
实施例7:12.0%啶虫脒·乙酰甲胺磷微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啶虫脒2.0,乙酰甲胺磷1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0,烷基二聚氧乙烯磺酸钙盐12.0;助溶剂,环已酮4.0;稳定剂,丁基缩水甘油醚2.5,抗冻剂,丙三醇2.5;水57.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微乳剂加工方法制成微乳剂
例8:12.0%啶虫脒·敌敌畏微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啶虫脒2.0,敌敌畏1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聚氧乙烯苯基苯酚醚21.0;溶剂,二甲基甲酰胺8.0;稳定剂,山梨酸醇2.0,抗冻剂,乙二醇2.0;水55.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微乳剂加工方法制成微乳剂。
实施例9:12.0%啶虫脒·敌百虫微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啶虫脒2.0,敌百虫1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二甲苯15.0,二甲基甲酰胺3.0;联苯酚聚氧乙烯醚12.0,聚氧乙烯苯基苯酚醚6.0;稳定剂,没食子丙酯2.0,抗冻剂,聚乙二醇2.0;水48.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微乳剂加工方法制成微乳剂
实施例10:40.0%啶虫脒·乙酰甲胺磷微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啶虫脒5.0,乙酰甲胺磷35.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4.0,烷基二聚氧乙烯磺酸钙盐16.0;溶剂,环已酮12.0,稳定剂,氨基苯甲酸2.5;抗冻剂,丙三醇2.5;水13.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微乳剂加工方法制成微乳剂
实施例11:40.0%啶虫脒·敌敌畏微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啶虫脒5.0,敌敌畏35.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聚氧乙烯苯基苯酚醚29.0;溶剂,二甲基甲酰胺8.0;稳定剂,丁基缩水甘油醚2.0,抗冻剂,乙二醇2.0;水19.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微乳剂加工方法制成微乳剂。
实施例12:40.0%啶虫脒·敌百虫微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啶虫脒5.0,敌百虫35.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二甲苯14.0,二甲基甲酰胺5.0;乳化剂,联苯酚聚氧乙烯醚12.0,聚氧乙烯苯基苯酚醚10.0;稳定剂,2-环氧氯丙烷3.0,聚乙二醇2.0;水14.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微乳剂加工方法制成微乳剂
实施例13:12.0%啶虫脒·乙酰甲胺磷水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啶虫脒2.0,乙酰甲胺磷1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丙二醇5.0,N-长链烷基吡咯烷酮8.0;乳化剂,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酯12.0,烷基苯基聚乙二醇醚4.0;分散剂,阿拉伯胶3.0;抗冻剂,乙二醇3.0;水53.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水乳剂加工方法制成水乳剂。
实施例14:12.0%啶虫脒·敌敌畏水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啶虫脒2.0,敌敌畏1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N-长链烷基吡咯烷酮12.0;乳化剂,烷基聚乙二醇醚8.0,聚氧乙烯脂肪酸酯2.0;分散剂,聚乙烯醇2.0,阿拉伯胶3.0;抗冻剂,乙二醇2.0;水59.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水乳剂加工方法制成水乳剂。
实施例15:12.0%啶虫脒·敌百虫水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啶虫脒2.0,敌百虫1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丙二醇6.0,N-长链烷基吡咯烷酮8.0;乳化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15.0;分散剂,聚乙烯醇2.0;抗冻剂,丙三醇2.0;水55.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水乳剂加工方法制成水乳剂。
实施例16:40.0%啶虫脒·乙酰甲胺磷水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啶虫脒5.0,乙酰甲胺磷35.0;
辅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丙二醇5.0,N-长链烷基吡咯烷酮12.0;乳化剂,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酯12.0,烷基苯基聚乙二醇醚8.0;分散剂,阿拉伯胶3.0;抗冻剂,乙二醇3.0;水17.0;
将上述重量比有效成分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水乳剂加工方法制成水乳剂。
实施例17:40.0%啶虫脒·敌敌畏水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啶虫脒5.0,敌敌畏35.0;
辅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N-长链烷基吡咯烷酮15.0;乳化剂,烷基聚乙二醇醚10.0,聚氧乙烯脂肪酸酯8.0;分散剂,聚乙烯醇2.0,阿拉伯胶2.0;抗冻剂,乙二醇1.0;水22.0;
将上述重量比有效成分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水乳剂加工方法制成水乳剂。
实施例18:40.0%啶虫脒·敌百虫水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例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啶虫脒5.0,敌百虫35.0;
辅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丙二醇4.0,N-长链烷基吡咯烷酮15.0;乳化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18.0;分散剂,聚乙烯醇2.0;抗冻剂,丙三醇2.0;水19.0;
将上述重量比有效成分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水乳剂加工方法制成水乳剂。
实施例19:室内增效毒力测定
将各供试药剂分别配成500、250、125、62.5和31.25μg/mg五个浓度,用微量进样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吸取配好的农药,滴于光肩星天牛3龄幼虫的前胸背板,不同药剂之间用丙酮涮洗微量进样器,每头滴2μL,每浓度30头,用4%丙酮液做对照,24h观察幼虫死亡数,光肩星天牛幼虫死活鉴别方法见表1,计算LC50值及毒力回归方程和共毒系数。共毒系数采用孙云沛法计算。
共毒系数CTC=100×实际混用的毒力指数/理论混用的毒力指数
当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00时,表明有增效作用;接近100,表示有相加作用;明显小于100,表明有拮抗作用。计算结果见表2:
表1 光肩星天牛幼虫死活鉴别
类别 | 体表色泽 虫体弹性 | 对外界刺激的反映 | 虫体侧面形状 |
活虫 | 有光泽 有弹性 | 动弹 | 圆形 |
死虫 | 无光泽 无弹性 | 不动弹 | 扁圆形 |
表2 混剂室内增效毒力测定
供试药剂 | 毒力回归方程 | LC<sub>50</sub>值(μg/mg) | 相关系数 | 共毒系数 |
啶虫脒 | Y=1.290X+2.192 | 150.26 | 0.9916 | |
乙酰甲胺磷 | Y=0.882X+3.002 | 184.62 | 0.9904 | |
敌敌畏 | Y=0.995X+2.705 | 202.56 | 0.9889 | |
敌百虫 | Y=0.462X+3.914 | 223.68 | 0.9876 | |
啶虫脒∶乙酰甲胺磷=2∶10 | Y=1.197X+2.517 | 118.48 | 0.9945 | 150.10 |
啶虫脒∶乙酰甲胺磷=5∶35 | Y=1.298X+2.218 | 138.89 | 0.9846 | 129.23 |
啶虫脒∶敌百虫=2∶10 | Y=1.525X+1.716 | 142.63 | 0.9842 | 145.02 |
啶虫脒∶敌百虫=5∶35 | Y=1.185X+2.432 | 147.03 | 0.9867 | 105.94 |
啶虫脒∶敌敌畏=2∶10 | Y=1.375X+2.068 | 135.64 | 0.9882 | 141.15 |
啶虫脒∶敌敌畏=5∶35 | Y=1.013X+2.819 | 142.06 | 0.9849 | 136.13 |
实施例20:田间药效试验测定结果
试验地点:安徽省肥东县杨树种植区,此种植区光肩星天牛发生严重。
试验时间4月12日-4月22日,施药时间4月12日,调查时间4月22日。
天气情况:试验期间全为晴天,气温17-24℃,湿度47-82%,4月19日小雨,其他时间无降雨及异常天气。
打孔注药法:在杨树离地面10cm处用打孔机打孔2个,每个孔径1cm,孔深约8-10cm,孔分布树干的不同方向,与树干保持45-75度角的倾斜度。将40%的各药剂按1∶1比例兑水注入孔穴,外用玻璃胶封口。于施药前调查危害情况和虫态的大致情况,施药后10天调查光肩星天牛幼虫死亡情况,结果见表3。
表3 混配制剂打孔注射防治光肩星天牛田间药效
处理 | 处理前虫口基数(头) | 处理后死虫数(头) | 校正死亡率(%) |
CK | 93 | 0 | |
啶虫脒 | 97 | 50 | 51.55 |
乙酰甲胺磷 | 93 | 45 | 48.39 |
敌敌畏 | 97 | 43 | 44.33 |
敌百虫 | 97 | 37 | 38.14 |
实施例1 | 91 | 89 | 97.80 |
实施例2 | 93 | 87 | 93.55 |
实施例3 | 87 | 79 | 90.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