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3328B - 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53328B CN101953328B CN201010229284.3A CN201010229284A CN101953328B CN 101953328 B CN101953328 B CN 101953328B CN 201010229284 A CN201010229284 A CN 201010229284A CN 101953328 B CN101953328 B CN 10195332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nunciation
- hole portion
- hole
- reel
- axle col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6324 polyoxym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 copper alloy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56 stainless stee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78—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with unwinding indicators, e.g. a bell or a flashing light
- A01K89/0179—Clicking indicators, e.g. flexible pawl and toothed memb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A01K89/033—Brake devices for 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for reels with a rotating spoo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ishing R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获得操作部件的咔嗒感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卷筒发音机构(8)具有:与卷筒(3)联动地旋转的凹凸部件(60);在与凹凸部件接触分离的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装配的操作部件(61);摆动自如地装配于操作部件的发音部件(62);对发音部件向凹凸部件的方向施力的第一施力部件(63)和第二施力部件(64);以及装配于第一盖部件(12a)的长孔(12f)的轴环部件(65)。轴环部件(65)是具有第一孔部(65a)和第二孔部(65b)的弹性部件制成的部件,该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以两端部的外形沿着长孔的外形的方式分别形成为大致圆形,并且以大致圆形部分在中央部(65c)重叠的方式连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音装置,特别涉及通过旋转自如地装配在双轴承绕线轮的绕线轮主体上的绕线用的卷筒的旋转而发音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双轴承的绕线轮的发音装置,公知有与卷筒的旋转联动地发音并且对卷筒的旋转施加阻力的发音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的发音装置包括:以不能旋转的方式装配于卷筒轴的凹凸部件;在与凹凸部件接触分离的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装配于绕线轮主体的操作部件;通过凹凸部件的旋转而振动的发声部件;以及对发声部件施力的施力部件。凹凸部件在外周具有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并列配置的大量凸部。操作部件装配在长孔中,该长孔贯通绕线轮主体的侧部并且外形形成为大致长圆形,操作部件以在卷筒轴的径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装配于绕线轮主体。发声部件摆动自如地装配于操作部件,并且能够对应于操作部件的移动而自如地移动到前端部配置于凸部之间的发音位置和前端部离开凸部的解除位置。施力部件在发声部件位于发音位置时对发声部件施力,以使得发声部件的前端实质上朝向凹凸部件的旋转中心。在这样的发音装置中,当使操作部件向长孔的一端侧移动时,发声部件的前端部移动到配置于凸部之间的发音位置从而成为能发音状态,相反,在使操作部件移动到长孔的另一端侧时,发声部件的前端部移动到离开凸部的解除位置从而成为发音解除状态,即,对应于操作部件在长孔内的移动,能够切换能发音状态和发音解除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3075号公报
上述现有的发音装置对应于操作部件在长孔内的移动,能够切换能发音状态和发音解除状态。但是,这里仅是使操作部件单纯地在长孔内移动,因此,钓鱼者在使操作部件移动到了长孔的一端侧或者移动到了另一端侧的时候,难以获得已经移动了操作部件的咔嗒感。因此,考虑在发声部件的基端部另行设置对应于操作部件的移动而能够与绕线轮主体内部抵接的卡扣机构,但是该情况下,需要确保绕线轮主体内部的空间,并且产生机构变得复杂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中,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获得操作部件的咔嗒感。
技术方案1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是通过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装配于双轴承绕线轮的绕线轮主体的绕线用的卷筒的旋转而发音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包括轴环部件、操作部件、凹凸部件、发音部件以及施力部件。轴环部件为弹性部件制成的部件,其装配于长孔中,该长孔贯通绕线轮主体的侧部并且外形形成为大致长圆形,所述轴环部件具有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该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以两端部的外形沿着长孔的外形的方式分别形成为大致圆形,并且该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以大致圆形部分在中央部重叠的方式连通。操作部件具有:轴部,该轴部以定位于轴环部件的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中的任一方的方式移动自如地装配;和操作部,其设置于轴部的前端部,并且露出于绕线轮主体的侧部外方。凹凸部件为圆板状的部件,其与卷筒联动地旋转,在该凹凸部件的外周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并列形成有多个凸部。发音部件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装配于操作部件的轴部的基端部,对应于操作部件向第一孔部或者第二孔部的移动,该发音部件自如移动到该发音部件的前端部配置于凹凸部件的凸部之间的发音位置、以及该发音部件的前端部离开凹凸部件的凸部的解除位置。施力部件以使发音部件的前端部朝向凹凸部件的旋转中心的方式对发音部件施力。
在该发音装置中,设置有弹性部件制成的轴环部件,该轴环部件装配于贯通绕线轮主体的侧部并且外形形成为大致长圆形的长孔,且具有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操作部件的轴部以定位于轴环部件的第一孔部以及第二孔部中的任一方的方式移动。这里,在使操作部件的轴部移动到轴环部件的第一孔部时,发音部件的前端部移动到配置于凹凸部件的凸部之间的发音位置从而成为能发音状态,在使操作部件的轴部移动到轴环部件的第二孔部时,发音部件的前端部移动到离开凹 凸部件的凸部的解除位置,从而成为发音解除状态。这里,由于设置有具有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的弹性部件制成的轴环部件,因此,在使操作部件的轴部移动到轴环部件的第一孔部或第二孔部时,轴环部件的中央部变形而扩大,操作部件的轴部以定位于轴环部件的第一孔部中或第二孔部的方式移动。因此,通过设置具有形状比较简单的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的弹性部件制成的轴环部件,能够简化机构,并且,在使操作部件的轴部移动到轴环部件的第一孔部或者第二孔部时,钓鱼者能够获得适当的咔嗒感。
技术方案2的发音装置,在技术方案1的发音装置中,轴环部件为合成树脂制成的弹性部件。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通过聚缩醛等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廉价且容易地形成轴环部件。
技术方案3的发音装置,在技术方案1的发音装置中,轴环部件形成为其外形为大致葫芦形状。在该情况下,由于外形形成为大致葫芦形状(8)字形,因此,通过将轴环部件的中央部形成得较窄,容易进行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相对于操作部件的轴部的定位。
技术方案4的发音装置,在技术方案1的发音装置中,轴环部件的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的内径形成为与轴部的外径大致相同。在该情况下,由于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的内径与操作部件的轴部的外径大致相同,因此,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相对于操作部件的轴部的定位变得可靠。
技术方案5的发音装置,在技术方案1的发音装置中,轴环部件的长轴方向长度形成为与长孔的长轴方向长度大致相同。在该情况下,由于轴环部件的长轴方向长度与长孔的长轴方向长度大致相同,因此轴环部件相对于长孔的装配固定变得容易。
技术方案6的发音装置,在技术方案1的发音装置中,轴部为金属制成。在该情况下,通过用铜合金等金属来形成轴部,在使轴部移动到轴环部件的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时能够获得良好的咔嗒感。
技术方案7的发音装置,在技术方案1的发音装置中,发音部件形成为其外形为大致T字形状,该发音部件具有:在两端分别安装有施力部件的安装部;以及从安装部的中央部沿与安装部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发音部。在该情况下,通过在两侧的安装部设置施力部件,能够使发音部的前端部缓缓地朝向凹凸部件的旋转中心。
根据本发明,在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中,由于设置有弹性部件制成的轴环部件,该轴环部件装配于贯通绕线轮主体的侧部并且外形形成为大致长圆形的长孔,且具有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并且操作部件的轴部以定位于轴环部件的第一孔部以及第二孔部中的任一方的方式移动,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获得操作部件的咔嗒感。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双轴承绕线轮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双轴承绕线轮的剖视图。
图3是上述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发音机构周边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上述卷筒发音机构处于能发音状态时的上述双轴承绕线轮的操作部件以及轴环部件周边的侧视图。
图5是上述卷筒发音机构处于发音解除状态时的与图4相当的图。
图6是上述卷筒发音机构处于能发音状态时的上述双轴承绕线轮的凹凸部件以及发音部件周边的侧视图。
图7是上述卷筒发音机构处于发音解除状态时的与图6相当的图。
图8是上述卷筒发音机构处于能发音状态时的上述操作部件以及上述轴环部件的俯视剖视图。
图9是上述卷筒发音机构处于发音解除状态时的与图8相当的图。
图10是上述卷筒发音机构处于能发音状态时的上述操作部件以及上述轴环部件的侧视剖视图。
图11是上述卷筒发音机构处于发音解除状态时的与图10相当的图。
图12是上述卷筒发音机构处于能发音状态时的上述操作部件以及上述轴环部件的立体图。
图13是上述卷筒发音机构处于发音解除状态时的与图12相当的图。
图14是上述凹凸部件周边的俯视图。
图15是上述凹凸部件周边的侧视剖视图。
标号说明
1:绕线轮主体
2:卷筒轴
2a:止转销
3:卷筒
3a:绕线体部
3b:凸缘部
4:手柄
5:框架
6:旋转传递机构
8:卷筒发音机构
9:杆式曳力机构
10a:第一侧板
11a:连接部
11b:连接部
11c:连接部
11d:钓竿装配部
12a:第一盖部件
12b:第二盖部件
12c:凸台部
12d:鼓出部
12e:支承筒部
12f:长孔
12g:收纳凹部
12h:阶差部
12i:止转狭缝
12j:第一凹部
12k:第二凹部
16a:第一轴承
16b:第二轴承
16c:第三轴承
16d:第四轴承
17a:第一弹簧部件
17b:第二弹簧部件
18:第一主齿轮
19:第二主齿轮
20:手柄轴
20a:贯通孔
21:第一小齿轮
22:第二小齿轮
23:卡合件
24a:第一压缩弹簧
24b:第二压缩弹簧
25:操作轴
41:摩擦盘
42:曳力盘
43:移动机构
45:盘主体
46:制动盘
60:凹凸部件
60a:凸部
60b:板状部
60c:筒状部
60d:安装部
60e:螺栓
61:操作部件
61a:轴部
61b:操作部
61c:C型挡圈
61d:垫圈
61e:第一垫圈
61f:第二垫圈
62:发音部件
62a:第一安装部
62b:第二安装部
62c:发音部
62d:贯通孔
63:第一施力部件
63a:第一安装销
64:第二施力部件
64a:第二安装销
65:轴环部件
65a:第一孔部
65b:第二孔部
65c:中央部
80:曳力杆
81:牵拉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采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双轴承绕线轮是中型的杆式曳力绕线轮。杆式曳力绕线轮包括:筒状的绕线轮主体1;以不能旋转但是沿轴向移动自如的方式装配于绕线轮主体1的中心部的卷筒轴2;以旋转自如但是不能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卷筒轴2的卷筒3;以及配置在绕线轮主体1的侧方的手柄4。另外,如图2所示,杆式曳力绕线轮在绕线轮主体1的内部具有:将手柄4的旋转传递到卷筒3的旋转传递机构6;以及对卷筒3的向线放出方向的旋转进行制动的杆式曳力机构9。
如图1所示,绕线轮主体1具有金属制的框架5,该金属制的框架5包括:金属制成的左右一对的碟状第一侧板10a以及第二侧板10b;将第一侧板10a和第二侧板10b在前后以及下部连接起来的连接部11a、连接部11b和连接部11c;以及以覆盖第一侧板10a的外侧的方式与第一侧板10a一体形成的第一盖部件12a。如图2和图3所示,在第一盖部件12a的侧部的右侧上方形成有长孔12f,该长孔12f贯通第一盖部件12a的侧部并且外形形成为大致长圆形。如图6和图7所示,长孔12f配置成其长轴位于从卷筒3的中心向右上方以45度(例如,如图4和图5所示的连接部11b、连接部11a以及连接部11c分别位于0度、180度、270度的位置)的角度延伸的直线上,该长孔12f是用于装配后述的卷筒发音机构8的轴环部件65的带阶梯的贯通孔。如图10和图11所示,长孔12f具有配置在第一盖部件12a的外侧的第一凹 部12j以及第二凹部12k。第一凹部12j形成为与第二凹部12k相似大的形状。在第一凹部12j和第二凹部12k之间形成有阶差部12h。另外,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第一盖部件12a的长孔12f的侧部外侧形成有收纳凹部12g,该收纳凹部12g形成为与长孔12f相似的更大的形状,并且凹陷地形成从而能够收纳后述的卷筒发音机构8的操作部件61的操作部61b。如图6和图7所示,收纳凹部12g配置成其长轴位于从卷筒3的中心向右上方以45度的角度延伸的直线上,该收纳凹部12g是外形形成为大致长圆形的凹部。
在框架5的连接部11c一体形成有用于将杆式曳力绕线轮装配于钓竿的钓竿装配部11d。第一侧板10a、第二侧板10b、连接部11a、连接部11b、连接部11c以及第一盖部件12a通过金属的切削加工而一体成形。
如图1所示,绕线轮主体1具有覆盖第二侧板10b的外侧的金属制的第二盖部件12b。另外,第一侧板10a和第二侧板10b具有能使卷筒3穿过的开口。在第一盖部件12a的内部形成有凸台部12c,该凸台部12c将卷筒轴2的左端支承成沿轴向移动自如但是不能旋转。如图2和图3所示,在第一盖部件12a的内部设置有对应于卷筒3的旋转而发音的卷筒发音机构8。
如图2和图3所示,卷筒发音机构8是能够对应于卷筒3的旋转而发音而且能够切换到能发音状态和不能发音的发音解除状态的机构。另外,图4、图6、图8、图10以及图12表示卷筒发音机构8处于能发音状态时的各部件的配置,图5、图7、图9、图11以及图13表示卷筒发音机构8处于发音解除状态时的各部件的配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卷筒发音机构8包括:与卷筒3联动地旋转的凹凸部件60;以在与凹凸部件60接触分离的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装配的操作部件61;摆动自如地装配于操作部件61的发音部件62;对发音部件62向凹凸部件60的方向施力的第一施力部件63和第二施力部件64;以及弹性部件制成的轴环部件65,该轴环部件65装配于第一盖部件12a的长孔12f并用于将操作部件61定位于能发音位置或者发音解除位置。
如图2到图5所示,凹凸部件60是圆板状的部件,其与卷筒3联动地旋转,在该凹凸部件60的外周沿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并列形成有多 个凸部60a。如图14和图15所示,凹凸部件60具有:在外周形成有凸部60a的环状的板状部60b;与板状部60b分体设置且前端外周部(图15左侧)铆接固定于板状部60b的内周部的压铸制的有底筒状的筒状部60c;以及安装部60d,其一体成形于筒状部60c的基端外周部(图15右侧),是用于通过四个螺栓60e螺纹固定于卷筒3的凸缘。板状部60b的内周部的内形以及筒状部60c的前端外周部的外形形成为,将圆形切成使对置的两个面平行而得到的非圆形形状,板状部60b和筒状部60c被定位成不能够相对旋转。另外,如图14和图15所示,四个螺栓60e配置在与成为板状部60b的最外径的圆(以将中心部和凸部60a的前端部连接起来的直线为半径的圆)重叠的位置,而且配置在不与凸部60a重叠的位置。这里,即使在设置有大直径的板状部60b的情况下,也无需使安装部60d形成为大直径就能够安装螺栓60e。
如图2、图3、图6到图13所示,轴环部件65是弹性部件制成的部件,装配于贯通第一盖部件12a的侧部并且外形形成为大致长圆形的长孔12f,且具有第一孔部65a和第二孔部65b,该第一孔部65a和第二孔部65b以两端部的外形沿着长孔12f的外形的方式分别形成为大致圆形,并且以大致圆形部分在中央部65c重叠的方式连通。第一孔部65a和第二孔部65b配置成两端部的大致圆形的180度以上(例如,240度以上)的部分沿着长孔12f的大致圆形的两端部。在第一孔部65a和第二孔部65b的与两端部相反侧的大致圆形的180度以下(例如90度以下)的重叠部分,形成有第一孔部65a和第二孔部65b连通的中央部65c。
如图3、图8、图9、图12和图13所示,轴环部件65由聚缩醛等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形成,轴环部件65的外形形成为大致葫芦形状(8字形状)。这里,当将轴环部件65装配到形成为大致长圆形的长孔12f中时,在轴环部件65的中央部65c与长孔12f之间在两侧产生间隙,轴环部件65的中央部65c能够变形而扩大,能够使后述的操作部件61的轴部61a移动到第一孔部65a或者第二孔部65b。这里,在使操作部件61的轴部61a移动到第一孔部65a时,后述的发音部件62的发音部62c移动到配置于凹凸部件60的凸部60a之间的发音位置,从而成为能发音状态,在使操作部件61的轴部61a移动到第二孔部65b时,发音部件62的发音部62c移动到离开凹凸部件60的凸部60a的解除 位置,从而成为发音解除状态。如图6到图13所示,第一孔部65a配置在接近凹凸部件60的凸部60a的中心侧,第二孔部65b配置在离开凹凸部件60的凸部60a的外周侧。如图8、图9、图12和图13所示,轴环部件65的第一孔部65a和第二孔部65b的内径形成为与操作部件61的轴部61a的外径大致相同。如图8和图9的虚线箭头所示,第一孔部65a和第二孔部65b的内周部形成为与操作部件61的轴部61a的外周部的270度以下(例如240度)的部分接触。如图8和图9所示,轴环部件65的长轴方向长度形成为与第一盖部件12a的长孔12f的长轴方向长度大致相同。如图10和图11所示,轴环部件65装配于长孔12f的阶差部,并通过金属制的垫圈61d和操作部件61的操作部61b防止脱落。
如图2到图13所示,操作部件61具有:轴部61a;其以定位于轴环部件65的第一孔部65a和第二孔部65b中的任一方的方式移动自如地装配;以及操作部61b,其设置于轴部61a的前端部(图10左侧)并且露出到第一盖部件12a的侧部外方。轴部61a的基端部(图10右侧)贯通第一垫圈61e、后述的发音部件62的贯通孔62d以及第二垫圈61f,并通过C型挡圈61c防止相对于发音部件62脱落,并且摆动自如。轴部61a由铜合金等金属形成。这里,在使轴部61a移动到第一孔部65a时成为能发音状态,在使轴部61a移动到第二孔部65b时成为发音解除状态。如图3、图6到图9所示,操作部61b是用于由钓鱼者通过手指使其滑动的操作部,是外形为大致圆形的捏手部。如图6到图11所示,操作部61b收纳在第一盖部件12a的收纳凹部12g中。这里,在使轴部61a移动到第一孔部65a或者第二孔部65b的时候,在操作部61b与收纳凹部12g的长轴方向端部之间会产生间隙,因此,无论轴部61a位于第一孔部65a或第二孔部65b中的哪个位置,都能够利用手指对操作部61b进行操作。
如图2到图5所示,发音部件62摆动自如地装配于操作部件61的轴部61a的基端部,对应于操作部件61向第一孔部65a和第二孔部65b的移动,能够自如地移动到发音部件62的前端部配置在凹凸部件60的凸部60a之间的发音位置以及发音部件62的前端部离开凹凸部件60的凸部60a的解除位置。发音部件62是外形为大致T字形状的板状部件,该发音部件62具有:在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施力部件63和第二施力部件64的第一安装部 62a和第二安装部62b;以及从第一安装部62a和第二安装部62b的中央部沿着与第一安装部62a和第二安装部62b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发音部62c。发音部件62还具有供操作部件61的轴部61a贯通的贯通孔62d。这里,在使操作部件61的轴部61a移动到第一孔部65a时,发音部件62的发音部62c移动到配置于凹凸部件60的凸部60a之间的发音位置,从而成为能发音状态(参照图4),当使操作部件61的轴部61a移动到第二孔部65b时,发音部件62的发音部62c移动到离开凹凸部件60的凸部60a的解除位置从而成为发音解除状态(参照图5)。
如图3到图5所示,第一施力部件63和第二施力部件64是以使发音部件62的前端部朝向凹凸部件60的旋转中心的方式对发音部件62施力的螺旋弹簧。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施力部件63和第二施力部件64的一端部分别卡定于第一安装销63a和第二安装销64a,所述第一安装销63a和第二安装销64a立设于在第一盖部件12a的背面形成的未图示的凸台孔中,第一施力部件63和第二施力部件64的另一端部卡定于发音部件62的第一安装部62a和第二安装部62b。这里,第一施力部件63和第二施力部件64以向凹凸部件60的凸部60a的方向牵拉发音部件62的方式施力。
在该卷筒发音机构8中,设置有弹性部件制成的轴环部件65,该轴环部件65装配于贯通第一盖部件12a的侧部并且外形形成为大致长圆形的长孔12f中,而且具有第一孔部65a和第二孔部65b,操作部件61的轴部61a以定位于轴环部件65的第一孔部65a以及第二孔部65b中的任一方的方式移动。这里,在使操作部件61的轴部61a移动到轴环部件65的第一孔部65a时(参照图4、图6、图8、图10以及图12),发音部件62的发音部62c移动到配置于凹凸部件60的凸部60a之间的发音位置从而成为能发音状态,在使操作部件61的轴部61a移动到轴环部件65的第二孔部65b时(参照图5、图7、图9、图11以及图13),发音部件62的发音部62c移动到离开凹凸部件60的凸部60a的解除位置,从而成为发音解除状态。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手柄4侧的第二盖部件12b上形成有向径向和轴向的外侧突出的鼓出部12d。如图2所示,在鼓出部12d设置有旋转传递机构6。在鼓出部12d的下方,向轴向外侧突出地形成有用于支承手柄4的手柄轴20的支承筒部12e。
如图2所示,卷筒轴2由第一盖部件12a的凸台部12c和第二盖部件12b支承成沿轴向移动自如但是不能旋转。在卷筒轴2的左端部装配有沿着径向贯通的止转销2a,在第一盖部件12a的凸台部12c沿着径向形成有与止转销2a卡合的止转狭缝12i(参照图3)。
卷筒轴2通过配置于其外周面的第一轴承16a和第二轴承16b两者将卷筒3支承成旋转自如。第一轴承16a被碟形弹簧方式的第一弹簧部件17a向轴向内侧(图2中为右侧)施力,第二轴承16b被螺旋弹簧方式的第二弹簧部件17b向轴向内侧(图2中为左侧)施力。另外,第一轴承16a、第二轴承16b的轴向内侧面的向内侧的移动被卷筒3和卷筒轴2所限制。由此,卷筒轴2和卷筒3能够沿轴向一体地移动。卷筒轴2通过杆式曳力机构9沿轴向与卷筒3一起移动。
如图2所示,卷筒3具有绕线体部3a和一体形成于绕线体部3a的两端的凸缘部3b。在右侧的凸缘部3b的端面,通过螺钉固定有构成杆式曳力机构9的摩擦盘41。
如图2所示,手柄4固定于与卷筒轴2平行地配置在卷筒轴2的下方的筒状的手柄轴20的突出端。手柄轴20旋转自如地支承于绕线轮主体1。
如图2所示,旋转传递机构6具有可进行高低两速切换的变速机构。如图2所示,旋转传递机构6包括: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手柄4的手柄轴20的高速卷绕用的第一主齿轮18以及低速卷绕用的第二主齿轮19;在分别与第一主齿轮18和第二主齿轮19啮合的状态下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装配于卷筒轴2的第一小齿轮21和第二小齿轮22;将第一主齿轮18和第二主齿轮19中的任一方与手柄轴20结合起来以传递旋转的卡合件23;配置在卡合件23的图2中左侧并且经卡合件23和后述的第二压缩弹簧24b对操作轴25向轴向外侧(图2中右侧)施力的第一压缩弹簧24a(操作轴施力部件的一例);配置在卡合件23的图2中右侧并且对卡合件23向第二主齿轮19侧施力的第二压缩弹簧24b;以及将卡合件23的位置设定成与第一主齿轮18卡合的高速位置(在图2中,用实线表示高速位置的卡合件23)或者与第二主齿轮19卡合的低速位置(在图2中,用双点划线表示低速位置的卡合件23)的一方的操作轴25。
如图2所示,第一小齿轮21是例如非磁性的不锈钢合金等具有耐 腐蚀性的金属制成的筒状部件。第一小齿轮21的右端在卷筒轴2的外侧以旋转自如的方式由装配于鼓出部12d的第四轴承16d支承。另外,第一小齿轮21的左端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卡合于杆式曳力机构9的曳力盘42。第二小齿轮22是与第一小齿轮21同样材质的筒状部件,其左端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卡合于曳力盘42。卡合件23以不能旋转的方式配置在手柄轴20的狭缝内。如图2所示,操作轴25贯穿插入在手柄轴20的贯通孔20a中。操作轴25的图2中右侧的端部向手柄4的轴向外侧(图2中右侧)突出,能够将操作轴25向图2中左侧方向压入。
在这样的构成的旋转传递机构6中,当向图2左侧压入操作轴25时,卡合件23配置于第二主齿轮19,手柄4的旋转经第二主齿轮19传递到第二小齿轮22,从而卷筒3低速旋转。另一方面,当向图2中右侧拉出操作轴25时,卡合件23配置于第一主齿轮18,手柄4的旋转经第一主齿轮18传递到第一小齿轮21,从而卷筒3高速旋转。
如图2所示,杆式曳力机构9具有:装配于卷筒3的图2中右端的摩擦盘41;与摩擦盘41对置地配置的曳力盘42;以及用于使卷筒轴2沿轴向往复移动的移动机构43。
如图2所示,摩擦盘41例如是碳石墨或纤维强化树脂等耐磨损性材料制成的垫圈状的圆板部件,摩擦盘41通过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安装螺栓固定在卷筒3的右侧的凸缘部3b的外侧面。
如图2所示,曳力盘42具有:以能够一体地旋转的方式卡合于第一小齿轮21和第二小齿轮22的盘主体45;以及通过多根安装螺栓固定于盘主体45并与摩擦盘41对置地配置的例如不锈钢制成的制动盘46。盘主体45例如是铝压铸制成的圆板状的部件,其通过第三轴承16c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卷筒轴2。在盘主体45的与卷筒3对置的面固定有制动盘46。
如图2所示,移动机构43具有:摆动自如地设置于绕线轮主体1的曳力杆80;对应于曳力杆80的向图1中顺时针方向的摆动而牵拉卷筒轴2以使其向图2中右方移动的牵拉机构81;以及第二弹簧部件17b,其用于对卷筒轴2向图2中左方施力,从而对应于曳力杆80向图中逆时针方向的移动而使卷筒轴向图2中左方移动。
在这样构成的杆式曳力绕线轮中,在对杆式曳力机构9的曳力进 行强弱调整的情况下,使曳力杆80摆动。当将曳力杆80配置在图1中最近前侧的摆动位置即曳力释放位置时,在杆式曳力机构9中,摩擦盘41从曳力盘42离开而变成曳力释放状态,卷筒3从而能够自由旋转。由此能够进行抛投。当自此对曳力杆80向图1中顺时针方向进行摆动操作时,摩擦盘41逐渐向卷筒轴向外侧(图2中右侧)移动,卷筒轴2和卷筒3逐渐向右侧移动。其结果为,摩擦盘41对曳力盘42的压接力增大,曳力增大。
在这样的杆式曳力绕线轮的卷筒发音机构8中,设置有弹性部件制成的轴环部件65,该轴环部件65装配于贯通第一盖部件12a的侧部并且外形形成为大致长圆形的长孔12f,且具有第一孔部65a和第二孔部65b,操作部件61的轴部61a以定位于轴环部件65的第一孔部65a以及第二孔部65b中的任一方的方式移动。这里,在使操作部件61的轴部61a移动到轴环部件65的第一孔部65a时,发音部件62的发音部62c移动到配置于凹凸部件60的凸部60a之间的发音位置从而成为能发音状态,在使操作部件61的轴部61a移动到轴环部件65的第二孔部65b时,发音部件62的发音部62c移动到离开凹凸部件60的凸部60a的解除位置,从而成为发音解除状态。这里,由于设置有具有第一孔部65a和第二孔部65b的弹性部件制成的轴环部件65,因此,在使操作部件61的轴部61a移动到轴环部件65的第一孔部65a或第二孔部65b时,轴环部件65的中央部65c变形而扩大,操作部件61的轴部61a以定位于轴环部件65的第一孔部65a或第二孔部65b的方式移动。因此,通过设置具有形状比较简单的第一孔部65a和第二孔部65b的弹性部件制成的轴环部件65,能够简化机构,并且在使操作部件61的轴部61a移动到轴环部件65的第一孔部65a或者第二孔部65b时,钓鱼者能够获得适当的咔嗒感。
[其他实施方式]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中型的杆式曳力绕线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具有发音装置的双轴承绕线轮,就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所有的双轴承绕线轮。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轴环部件65通过聚缩醛等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但是轴环部件65的材质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具有弹性的金属制成的弹簧部件。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轴环部件65的外形形成为大致葫芦形状(8字形状),但是轴环部件65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其单侧外形为直线状,使得大致葫芦形状的中央部65c与第一盖部件12a的长孔12f之间的两侧的间隙仅形成于一侧。
(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发音部件62的外形形成为大致T字形,但是发音部件62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
Claims (7)
1.一种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其通过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装配于双轴承绕线轮的绕线轮主体的绕线用的卷筒的旋转而发音,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包括:
弹性部件制成的轴环部件,其装配于长孔中,该长孔贯通所述绕线轮主体的侧部并且外形形成为大致长圆形,所述轴环部件具有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该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以两端部的外形沿着所述长孔的外形的方式分别形成为大致圆形,并且该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以大致圆形部分在中央部重叠的方式连通;
操作部件,其具有:轴部,该轴部以定位于所述轴环部件的所述第一孔部和所述第二孔部中的任一方的方式移动自如地装配;和操作部,其设置于所述轴部的前端部,并且露出于所述绕线轮主体的侧部外方;
圆板状的凹凸部件,其与所述卷筒联动地旋转,在该凹凸部件的外周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并列形成有多个凸部;
发音部件,其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装配于所述操作部件的所述轴部的基端部,对应于所述操作部件向所述第一孔部或者所述第二孔部的移动,该发音部件能够自如地移动到该发音部件的前端部配置于所述凹凸部件的所述凸部之间的发音位置、以及该发音部件的前端部离开所述凹凸部件的所述凸部的解除位置;以及
施力部件,其以使所述发音部件的前端部朝向所述凹凸部件的旋转中心的方式对所述发音部件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环部件为合成树脂制成的弹性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环部件形成为其外形为大致葫芦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环部件的所述第一孔部和所述第二孔部的内径形成为与所述轴部的外径大致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环部件的长轴方向长度形成为与所述长孔的长轴方向长度大致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为金属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音部件形成为其外形为大致T字形状,该发音部件具有:分别安装有所述施力部件的安装部;以及从所述安装部的中央部沿与所述安装部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发音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165886 | 2009-07-14 | ||
JP2009165886A JP5258688B2 (ja) | 2009-07-14 | 2009-07-14 | 両軸受リールの発音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53328A CN101953328A (zh) | 2011-01-26 |
CN101953328B true CN101953328B (zh) | 2014-08-06 |
Family
ID=43464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29284.3A Active CN101953328B (zh) | 2009-07-14 | 2010-07-14 | 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78438B1 (zh) |
JP (1) | JP5258688B2 (zh) |
KR (1) | KR101715087B1 (zh) |
CN (1) | CN101953328B (zh) |
MY (1) | MY146287A (zh) |
SG (1) | SG168465A1 (zh) |
TW (1) | TWI49937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07374B2 (ja) | 2010-07-26 | 2014-05-28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両軸受リールのドラグ発音装置 |
JP6198421B2 (ja) * | 2013-03-15 | 2017-09-20 |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 釣り用リールの爪歯車 |
JP6200287B2 (ja) * | 2013-11-14 | 2017-09-20 |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 両軸受リール |
KR101699382B1 (ko) * | 2014-10-22 | 2017-01-24 | 유한책임회사 도요엔지니어링 | 가공성이 향상된 낚시릴 프레임 |
KR101697222B1 (ko) * | 2014-10-22 | 2017-01-17 | 유한책임회사 도요엔지니어링 | 스플 잠금용 스냅버튼을 구비한 낚시릴 |
JP6467218B2 (ja) * | 2014-12-19 | 2019-02-06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両軸受リール |
JP6530615B2 (ja) * | 2015-02-26 | 2019-06-12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両軸受リール |
JP6284497B2 (ja) * | 2015-03-24 | 2018-02-28 |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 両軸受型リール |
JP6534556B2 (ja) | 2015-04-15 | 2019-06-26 |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 両軸受リール及び両軸受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
CN107873662A (zh) * | 2016-09-30 | 2018-04-06 | 宁波海宝渔具有限公司 | 可变速的钓鱼用两轴式卷线器 |
CN107593644B (zh) * | 2017-09-21 | 2023-08-01 | 宁波海宝渔具有限公司 | 一种带声响装置的横式渔线轮 |
TWI745166B (zh) * | 2020-11-16 | 2021-11-01 | 鴻安國際興業有限公司 | 發聲裝置及使用此發聲裝置的手工具 |
US12121012B2 (en) * | 2021-09-07 | 2024-10-22 | TrikaUSA Inc. | Fishing reel noisemaker |
JP2023080458A (ja) * | 2021-11-30 | 2023-06-09 |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336737A (en) * | 1940-05-09 | 1943-12-14 | Enterprise Mfg Co | Fishing reel |
US2633308A (en) * | 1949-03-24 | 1953-03-31 | Edward L Zientowski | Fishing reel |
US3138343A (en) * | 1962-04-25 | 1964-06-23 | Penn Fishing Tackle Mfg Co | Fishing reels |
SE397250B (sv) * | 1975-10-06 | 1977-10-31 | Abu Ab | Knarrsignalanordning vid fiskerulle |
JPS59161972U (ja) * | 1983-04-15 | 1984-10-30 |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 魚釣用リ−ルの左右逆転防止切換装置 |
JPS6398072U (zh) * | 1987-12-02 | 1988-06-24 | ||
JPH0610774Y2 (ja) * | 1988-11-07 | 1994-03-23 |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 魚釣用リールのクリック装置 |
JPH0638531U (ja) * | 1992-10-30 | 1994-05-24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両軸受リール |
JP3055854U (ja) * | 1997-07-15 | 1999-01-29 | 株式会社 新亜スポーツ | 釣用リール |
JP4173244B2 (ja) * | 1999-03-30 | 2008-10-29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両軸受リール |
JP2001238583A (ja) * | 2000-03-01 | 2001-09-04 | Daiwa Seiko Inc | 魚釣用リ−ル |
US6688545B2 (en) * | 2002-01-22 | 2004-02-10 | Shimano Inc. | Fishing-reel sounding device |
JP4006292B2 (ja) * | 2002-07-31 | 2007-11-14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レバーブレーキ機構 |
JP2004065119A (ja) * | 2002-08-07 | 2004-03-04 | Daiwa Seiko Inc |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ル |
JP2004129787A (ja) * | 2002-10-09 | 2004-04-30 | Koshin Baby Co Ltd | 付勢手段を有するはさみ |
JP4173387B2 (ja) * | 2003-03-14 | 2008-10-29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発音機構 |
JP3862229B2 (ja) | 2003-06-25 | 2006-12-27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両軸受リールの発音装置 |
US7175121B2 (en) * | 2003-10-28 | 2007-02-13 | Shimano Inc. | Spinning reel sounding mechanism |
US7226013B1 (en) * | 2004-11-08 | 2007-06-05 | Shakespeare Company, Llc | Fishing reel having improved pay out clicking mechanism |
TWM339501U (en) * | 2008-04-01 | 2008-09-01 | Arbor Technology Corp | Portable computer carrying device |
-
2009
- 2009-07-14 JP JP2009165886A patent/JP5258688B2/ja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6-03 US US12/793,405 patent/US7878438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6-09 SG SG201004030-1A patent/SG168465A1/en unknown
- 2010-06-18 TW TW099119936A patent/TWI499375B/zh active
- 2010-06-21 KR KR1020100058530A patent/KR10171508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06-22 MY MYPI2010002962A patent/MY146287A/en unknown
- 2010-07-14 CN CN201010229284.3A patent/CN10195332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MY146287A (en) | 2012-07-31 |
TW201110875A (en) | 2011-04-01 |
TWI499375B (zh) | 2015-09-11 |
US20110011968A1 (en) | 2011-01-20 |
CN101953328A (zh) | 2011-01-26 |
KR20110006600A (ko) | 2011-01-20 |
US7878438B1 (en) | 2011-02-01 |
JP5258688B2 (ja) | 2013-08-07 |
KR101715087B1 (ko) | 2017-03-10 |
SG168465A1 (en) | 2011-02-28 |
JP2011019427A (ja) | 2011-0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53328B (zh) | 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 | |
CN101953329B (zh) | 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 | |
CN101953327A (zh) | 双轴承绕线轮的杆式曳力机构 | |
EP2119349B1 (en) | Reverse prevention mechanism for lever drag reel | |
TW518203B (en) | Spool of spinning reel | |
JP2011019427A5 (zh) | ||
US10010061B2 (en) | Spinning reel | |
US7789336B1 (en) | Spool for dual-bearing reel | |
CN103843738A (zh) | 曳力旋钮以及使用该曳力旋钮的垂钓用渔线轮 | |
JP2007189982A (ja) | 釣り用リールのギア部品装着構造 | |
JP2017227227A (ja) | 減速機 | |
CN102132692A (zh) | 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支承结构 | |
US6857589B2 (en) | Fishing reel component | |
CN205937688U (zh) | 一种可自回复的双向拉索机构 | |
CN107439502A (zh) | 单轴承绕线轮 | |
CN1317947C (zh) | 纺车式渔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 |
KR20210153519A (ko) | 스피닝 릴 | |
KR102045543B1 (ko) | 편 베어링 릴 | |
CN103210892B (zh) | 纺车式渔线轮及纺车式渔线轮的制动切换装置 | |
KR20160121403A (ko) | 낚시용 릴의 와셔 | |
KR101188627B1 (ko) | 낚시용 릴의 스풀의 제동 조작 구조 | |
US6983905B2 (en) | Fishing reel screw operation structure | |
JP4827242B2 (ja) |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
TWI848156B (zh) | 雙軸承捲線器 | |
CN109418235A (zh) |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