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3835B - 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多级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多级变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13835B CN101513835B CN2009100080734A CN200910008073A CN101513835B CN 101513835 B CN101513835 B CN 101513835B CN 2009100080734 A CN2009100080734 A CN 2009100080734A CN 200910008073 A CN200910008073 A CN 200910008073A CN 101513835 B CN101513835 B CN 10151383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zone
- compound planet
- line star
-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6—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eight forward spee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16H2200/201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with four sets of orbital gea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4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five engaging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97—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an orbital gear set member permanently connected to the housing, e.g. a sun wheel permanently connected to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多级变速器,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前轮驱动变速器,其具有输入部件、输出部件、四个行星齿轮组、多个联接部件以及多个扭矩传递装置。各行星齿轮组均包括太阳齿轮部件、行星齿轮托架部件以及环形齿轮部件。该扭矩传递装置包括布置在壳体内的离合器和制动器。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08年2月2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030,265的权益,上述申请通过引用整体结合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一种具有多个行星齿轮组和多个扭矩传递装置的多级变速器,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构造为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变速器,该变速器具有八级或更多级速度、四个行星齿轮组和多个扭矩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提供了涉及本发明的背景信息,并且可构成或可不构成现有技术。
典型的多级变速器使用多个扭矩传递机构、行星齿轮布置以及固定互连的组合以获得多个齿轮比。行星齿轮组的数量和物理布置通常由组装、成本和所需转速比来确定。
尽管现有的变速器实现了它们的预期目的,但对新的改进的变速器构造的需求本质上是不变的,其体现了尤其是从效率、响应性和平稳性以及改进的组装(主要是减小尺寸和重量)的立场考虑的改进的性能。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经济有效的且紧凑的多级变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速驱动桥,其具有输入部件、输出部件、多个行星齿轮组和多个扭矩传递机构。多个行星齿轮组均具有太阳齿轮部件、行星齿轮托架部件以及环形齿轮部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变速驱动桥的壳体具有第一壁、第二壁、以及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延伸的第三壁。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三行星齿轮组和第四行星齿轮组设置在壳体内。第四行星齿轮组与第一壁相邻,第一行星齿轮组与第二壁相邻、第三行星齿轮组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相邻且第二行星齿轮组位于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三行星齿轮组之间。
此外,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环形齿轮部件永久地联接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部件上。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环形齿轮部件永久地联接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托架部件上。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环形齿轮部件永久地联接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托架部件上。第三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部件永久地联接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部件上。输出部件永久地联接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托架部件上。输入部件永久地联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托架部件上。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部件永久地联接到壳体上。
另外,该壳体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第五区域以及第六区域,其中,第一区域限定为从行星齿轮组的外周边沿径向向内,且轴向上以第一壁和第四行星齿轮组为界限;第二区域限定为从行星齿轮组的外周边沿径向向内,且轴向上以第三行星齿轮组和第四行星齿轮组为界限;第三区域限定为从行星齿轮组的外周边沿径向向内,且轴向上以第二行星齿轮组和第三行星齿轮组为界限;第四区域限定为从行星齿轮组的外周边沿径向向内,且轴向上以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为界限;第五区域限定为从行星齿轮组的外周边沿径向向内,且轴向上以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壁为界限;以及第六区域限定为从第三壁沿径向向内且从行星齿轮组的外周边沿径向向外,以及轴向上以第一壁和第二壁为界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第一离合器设置在第一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和第六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内。第二离合器设置在第一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内。第三离合器设置在第二区域、第五区域和第六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内。第四离合器设置在第二区域、第四区域、第五区域和第六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内。制动器设置在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六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内。离合器和制动器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在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之间建立至少八个前进速度比和至少一个倒档速度比。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具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传动齿轮系。第一传动齿轮可转动地固定到输出部件上而第二传动齿轮可转动地固定到中间轴上。提供了用于驱动一对车轮的差速齿轮组。小齿轮可转动地固定到中间轴上,并且还提供了与该小齿轮相啮合并构造成用以可转动地驱动差速齿轮组的输入差速齿轮。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动力传递组件具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动力传递部件、主减速器(final drive)行星齿轮组和差速齿轮组。第一传动齿轮可转动地固定到输出部件上而第二传动齿轮可转动地固定到驱动轴上。动力传递部件可转动地联接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上,用于将转动能从第一传动齿轮传递到第二传动齿轮。主减速器行星齿轮组联接到驱动轴上,用于接收来自第二传动齿轮的驱动扭矩。差速齿轮组联接到主减速器行星齿轮组和一对车轮上,用于接收主减速器转动扭矩并将主减速器扭矩传递到该对车轮上。
此外,根据本文提供的说明,应用领域将变得显而易见。应理解的是,本说明和具体的示例仅出于解释的目的,而非意图限定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文所绘的附图仅出于图解的目的,而非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定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图1A为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用于前轮驱动变速器的齿轮布置的示意图;
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表,其显示了用于图1A中所示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组布置的扭矩传递装置的位置;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结合了图1A和图1B的变速器的齿轮布置的前轮驱动变速驱动桥布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发明原理的前轮驱动变速驱动桥布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前轮驱动变速驱动桥布置结合了图1A和图1B的变速器的齿轮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说明实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意图限制本公开内容、应用或用途。
现在参看图1A,前轮驱动多级或八级变速器的实施例通常由标号10标示。虽然该变速器10图示为前轮驱动或横置变速器,但也可采用各种其它类型的变速器构造。变速器10包括变速器壳体11,输入轴或输入部件12,输出轴或输出部件13以及齿轮布置15。输入部件12持续地连接到发动机(未示出)上或连接到扭矩变换器的涡轮(未示出)上。输出部件13持续地与主减速器单元(未示出)或分动箱(未示出)相连接。
变速器10的齿轮布置15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14、第二行星齿轮组16、第三行星齿轮组18以及第四行星齿轮组20。该行星齿轮组14、行星齿轮组16、行星齿轮组18和行星齿轮组20连接在输入部件12和输出部件13之间。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行星齿轮组14包括太阳齿轮部件14C、环形齿轮部件14A以及可转动地支承一组行星齿轮或小齿轮14D(仅示出其中的一个)的行星齿轮托架部件14B。太阳齿轮部件14C通过第一轴或中间部件42连接到变速器壳体11上。环形齿轮部件14A与第二轴或中间部件44以及第三轴或中间部件46相连接以便共同转动。行星齿轮托架部件14B与输入轴或输入部件12以及第四轴或中间部件48相连接以便共同转动。小齿轮14D构造成用以与太阳齿轮部件14C和环形齿轮部件14A相互啮合。
行星齿轮组16包括环形齿轮部件16A、可转动地支承一组行星齿轮或小齿轮16D的行星齿轮托架部件16B以及太阳齿轮部件16C。环形齿轮部件16A与第五轴或中间部件50相连接以便共同转动。太阳齿轮构件16C与第二轴或中间部件44相连接以便共同转动。行星齿轮托架部件16B与第六轴或中间部件52相连接以便共同转动。小齿轮16D构造成用以与太阳齿轮部件16C和环形齿轮部件16A相互啮合。
行星齿轮组18包括环形齿轮部件18A,可转动地支承一组行星齿轮或小齿轮18D的行星齿轮托架部件18B和太阳齿轮部件18C。环形齿轮构件18A与第七轴或中间部件54相连接以便共同转动。太阳齿轮部件18C与第八轴或中间部件56相连接以便共同转动。行星齿轮托架部件18B与第五轴或中间部件50相连接以便共同转动。小齿轮18D构造成用以与太阳齿轮部件18C和环形齿轮部件18A相互啮合。
行星齿轮组20包括太阳齿轮部件20C、环形齿轮部件20A以及托架部件20B,该托架部件20B可转动地支承一组行星齿轮或小齿轮20D。太阳齿轮部件20C与第八轴或中间部件56相连接以便共同转动。环形齿轮部件20A与第九轴或中间部件58相连接以便共同转动。行星齿轮托架部件20B与输出轴或输出部件13以及第七轴或中间部件54相连接以便共同转动。小齿轮20D构造成用以与太阳齿轮部件20C和环形齿轮部件20A相互啮合。
变速器10还包括多个扭矩传递机构或装置,这些扭矩传递机构或装置包括第一离合器26、第二离合器28、第三离合器30、第四离合器32和制动器34。第一离合器26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第六轴或中间部件52连接到第九轴或中间部件58上。第二离合器28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输入轴或输入部件12连接到第六中间部件52上。第三离合器30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第四中间部件48连接到第八中间轴或中间部件56上。第四离合器32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第三轴或中间部件46连接到第八轴或中间部件56上。最后,制动器34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第九中间部件58连接到变速器壳体11上来限制部件58相对于变速器壳体11的转动。
变速器10能够以至少八种前进扭矩比和一个倒档扭矩比将扭矩从输入轴或输入部件12传递到输出轴或输出部件13上。各个前进扭矩比以及倒档扭矩比可通过接合扭矩传递机构中的一个或多个(即第一离合器26、第二离合器28、第三离合器30、第四离合器32和制动器34)来获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明白不同的速度比与各个扭矩比相关联。因此,通过变速器10可获得八种前进速度比。
变速器壳体11包括第一壁或结构部件102、第二壁或结构部件104以及第三壁或结构部件106。第三壁106与第一壁102以及第二壁104互相连接,以限定空间或空腔110。第二壁104通过轴承112支承输入轴或输入部件12与输出轴或输出部件13。行星齿轮组14、16、18和20以及扭矩传递机构26、28、30、32和34设置在空腔110内。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空腔110具有多个区域或区间A、B、C、D、E和F,在这些区域或区间内将具体地定位或安装多个扭矩传递机构26、28、30、32和34。
如图1A所示,区间A由如下区域或空间界限限定:第一壁102、行星齿轮组20、沿径向向内由基准线″L″限定以及沿径向向外由基准线″M″限定,其中基准线″L″为与输入轴12轴向地对齐的纵向线,基准线″M″为邻近行星齿轮组14、16、18和20的外径或外周边延伸的纵向线。虽然基准线″M″在这几个视图中显示为直线,但应理解的是,基准线″M″沿着行星齿轮组14、16、18和20的外周边,并且因此根据各个行星齿轮组14、16、18和20的外周边的位置,基准线″M″可以是阶梯状的或非直线的。区间B由以下区域界限限定:行星齿轮组20、行星齿轮组18、沿径向向外由基准线″M″限定,且沿径向向内由基准线″L″限定。区间C由以下区域界限限定:行星齿轮组18、行星齿轮组16、沿径向向外由基准线″M″限定,且沿径向向内由基准线″L″限定。区间D由以下区域界限限定:行星齿轮组16、行星齿轮组14、沿径向向外由基准线″M″限定,且沿径向向内由基准线″L″限定。区间E由以下区域界限限定:行星齿轮组14、第二壁104、沿径向向外由基准线″M″限定,且沿径向向内由基准线″L″限定。区间F由以下区域界限限定:第一壁102、第二壁104、沿径向向内由基准线″M″限定且沿径向向外由第三壁106限定。
在图1A所示的变速器10的齿轮布置15中,行星齿轮组20设置成最靠近第一壁102,行星齿轮组14设置成最靠近第二壁104,行星齿轮组18与行星齿轮组20相邻,并且行星齿轮组16设置在行星齿轮组18和行星齿轮组14之间。扭矩传递机构被有意地放置在特定的区间内,以便在总的变速器尺寸、组装效率以及降低的制造复杂程度方面提供优势。在图1A所示的具体示例中,第一离合器26和制动器34设置在区间A内,第二离合器28设置在区间D内,第三离合器30和第四离合器32设置在区间E内。
然而,本发明构思出了将扭矩传递机构26、28、30、32和34设置在其它区间中的其它实施例。图1B所示的图表中显示了扭矩传递机构26、28、30、32和34在各区间内是可行的位置。图1B的图表在最左边的列中列出了离合器和制动器,且在顶行列出了安置离合器/制动器的可行区间。图表中的″X″表示本发明构思出将离合器或制动器安置在顶行列出的区间内。例如,制动器34可安置在区间A、B或F中而第四离合器32可安置在区间B、D、E或F中。
现在参看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结合了变速驱动桥153的前轮驱动动力系150。变速驱动桥153包括变速器10,其具有图1A和图1B的齿轮布置15。变速器10安装到发动机152上。发动机152通过输入轴12提供驱动扭矩到变速器10上。发动机152通常为内燃发动机,然而,本发明构思出诸如电动发动机和混合式发动机等其它类型的发动机。此外,变速驱动桥153包括传动齿轮系154、差速器156,以及分别地驱动一对车轮162和164的一对驱动轴158和160。
传动齿轮系154包括第一传动齿轮166和第二传动齿轮168。输出轴或输出部件13联接到第一传动齿轮或正齿轮166上。第一传动齿轮166可以是具有直的齿轮齿的直线正齿轮或具有螺旋齿轮齿的螺旋齿轮。第一传动齿轮166与第二传动齿轮168相啮合。第二传动齿轮168可转动地固定到中间轴或可转动的部件170上。此外,小齿轮172安装到轴170上并且与输入差速齿轮174相啮合。输入差速齿轮174将驱动扭矩传递到差速器156上。如通常所知,差速器156将发动机152产生的驱动扭矩传递到两根驱动轴158和160上。驱动轴158和160通过差速器156单独地驱动,以向车辆车轮162和164供给驱动扭矩。
现在参看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前轮驱动动力系200的实施例,该前轮驱动动力系200结合有变速驱动桥202。变速驱动桥202包括图1A和图1B的变速器10的齿轮布置15,并且该变速驱动桥202安装到发动机152上。发动机152通过输入轴12提供驱动扭矩到变速齿轮布置10上。此外,变速驱动桥202包括传输链条204、从动链轮或从动齿轮206、差速器208、主减速器行星齿轮组210以及一对驱动轴158和160,这对驱动轴158和160分别驱动一对车轮162和164。
传输链条204在第一末端212处接合驱动链轮或驱动齿轮214并在第二末端216处接合从动链轮或从动齿轮206。驱动链轮214联接到输出轴或输出部件13上。从动链轮206可转动地固定到驱动轴或可转动的部件220上。此外,驱动轴220联接到主减速器行星齿轮组210的太阳齿轮上。以获得所希望的齿轮比。主减速器行星齿轮组210将驱动扭矩传递到差速器208上,尽管主减速器行星齿轮组210的托架部件将驱动扭矩传递到差速器208的壳体上。如通常所知,差速器208将发动机152产生的驱动扭矩通过差速器208的斜齿轮传递到两根驱动轴158和160上。驱动轴158和160由差速器208单独地驱动,以将驱动扭矩供给到车辆车轮162和164上。
本发明的描述本质上仅仅是示范性的,并且未脱离本发明要旨的变型都视作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这类变型不应认为是脱离了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
Claims (21)
1.一种变速驱动桥,包括:
输入部件;
输出部件;
壳体,其具有第一壁、第二壁以及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延伸的第三壁;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三行星齿轮组和第四行星齿轮组,其中,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与所述第一壁相邻,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与所述第二壁相邻,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相邻并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位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之间,各行星齿轮组均具有太阳齿轮部件、环形齿轮部件以及支承多个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托架部件,所述多个行星齿轮均构造成用以与所述太阳齿轮部件和所述环形齿轮部件两者相啮合,且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环形齿轮部件永久地联接到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部件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环形齿轮部件永久地联接到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托架部件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环形齿轮部件永久地联接到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托架部件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部件永久地联接到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部件上,所述输出部件永久地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托架部件相联接,所述输入部件永久地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托架部件相联接,并且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部件永久地联接到所述壳体上,以及;
其中,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第五区域和第六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限定为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外周边沿径向向内,且轴向上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为界限;所述第二区域限定为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外周边沿径向向内,且轴向上以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为界限;所述第三区域限定为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外周边沿径向向内,且轴向上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为界限;所述第四区域限定为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外周边沿径向向内,且轴向上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为界限;所述第五区域限定为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外周边沿径向向内,且轴向上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二壁为界限;所述第六区域限定为从所述第三壁沿径向向内且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外周边沿径向向外,以及轴向上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为界限;
第一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三区域、所述第四区域和所述第六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内;
第二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内;
第三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五区域和所述第六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内;
第四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四区域、所述第五区域和所述第六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内;
制动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六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内,以及;
其中,所述离合器和所述制动器有选择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部件和所述输出部件之间建立八个前进速度比和一个倒档速度比;
传动齿轮系,其具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可转动地固定到所述输出部件上,且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可转动地固定到中间轴上;
差速齿轮组,其用于驱动一对车轮;
小齿轮,其可转动地固定到所述中间轴上,以及;
输入差速齿轮,其与所述小齿轮相啮合并被构造成用以可转动地驱动所述差速齿轮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可有选择地接合,以使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托架部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环形齿轮部件互连,并且所述第一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二离合器设置至所述第四区域内,所述第三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五区域内,所述第四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五区域内以及所述制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三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四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六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器可有选择地接合,以使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托架部件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托架部件以及所述输入部件互连,且其中,所述第二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三区域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四区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离合器可有选择地接合,以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托架部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托架部件的太阳齿轮部件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部件互连,且其中,所述第三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五区域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六区域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离合器可有选择地接合,以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环形齿轮部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部件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部件互连,且其中,所述第四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四区域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五区域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六区域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可有选择地接合,以使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环形齿轮部件互连到所述壳体上,且其中,所述制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设置在所述第六区域内。
20.一种变速驱动桥,其包括:
输入部件;
输出部件;
壳体,其具有第一壁、第二壁以及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延伸的第三壁;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三行星齿轮组和第四行星齿轮组,其中,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与所述第一壁相邻,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与所述第二壁相邻,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相邻并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位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之间,各行星齿轮组均具有太阳齿轮部件、环形齿轮部件以及支承多个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托架部件,所述多个行星齿轮均构造成用以与所述太阳齿轮部件和所述环形齿轮部件两者相啮合,且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环形齿轮部件永久地联接到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部件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环形齿轮部件永久地联接到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托架部件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环形齿轮部件永久地联接到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托架部件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部件永久地联接到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部件上,所述输出部件永久地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托架部件相联接,所述输入部件永久地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托架部件相联接,以及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部件永久地联接到所述壳体上,且
其中,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第五区域和第六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限定为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外周边沿径向向内,且轴向上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为界限;所述第二区域限定为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外周边沿径向向内,且轴向上以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为界限;所述第三区域限定为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外周边沿径向向内,且轴向上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为界限;所述第四区域限定为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外周边沿径向向内,且轴向上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为界限;所述第五区域限定为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外周边沿径向向内,且轴向上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二壁为界限;所述第六区域限定为从所述第三壁沿径向向内并且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外周边沿径向向外,以及轴向上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为界限;
第一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三区域、所述第四区域和所述第六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内;
第二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内;
第三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五区域和所述第六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内;
第四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四区域、所述第五区域和所述第六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内;
制动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六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内,且
其中,所述离合器和所述制动器有选择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部件和所述输出部件之间建立八个前进速度比和一个倒档速度比,
动力传递组件,其具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可转动地固定到所述输出部件上,且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可转动地固定到驱动轴上;
动力传递部件,其可转动地联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用于将转动能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传递到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上;
主减速器行星齿轮组,其联接所述驱动轴以便接收来自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驱动扭矩;以及
差速齿轮组,其联接到所述主减速器行星齿轮组和一对车轮上以便接收主减速器转动扭矩并将所述主减速器扭矩传递到所述一对车轮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变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部件为链条或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3026508P | 2008-02-21 | 2008-02-21 | |
US61/030265 | 2008-02-21 | ||
US12/269,609 US8025605B2 (en) | 2008-02-21 | 2008-11-12 |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for a front wheel drive vehicle |
US12/269609 | 2008-11-1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13835A CN101513835A (zh) | 2009-08-26 |
CN101513835B true CN101513835B (zh) | 2012-11-28 |
Family
ID=40998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0807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3835B (zh) | 2008-02-21 | 2009-02-20 | 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多级变速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025605B2 (zh) |
CN (1) | CN10151383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57695B2 (en) * | 2007-04-20 | 2012-04-17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
DE102011112091A1 (de) * | 2011-09-02 | 2013-03-07 | Lsp Innovative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 Elektrisches Antriebssystem für ein batteriegetriebenes Leichtfahrzeug |
US20170175868A1 (en) * | 2015-12-16 | 2017-06-22 | Atieva, Inc. | Parallel Axis Epicyclic Gear Differential |
CN108518457B (zh) * | 2018-03-19 | 2020-10-27 | 福建工程学院 | 一种面向cvt的前置式功能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54613A (en) * | 1997-10-08 | 1999-09-21 | Hyundai Motor Company | Geartrain for a five-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
US6176803B1 (en) * | 1999-09-28 | 2001-01-23 | Caterpillar Inc. | Transmission assembly with four planetary gear sets providing nine forward and one reverse gear ratio |
US6415685B1 (en) * | 1998-11-27 | 2002-07-09 | Aisin Aw Co., Ltd. | Vehicula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
EP1533543A2 (en) * | 2003-11-21 | 2005-05-25 | JATCO Ltd |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
CN101103212A (zh) * | 2005-01-17 | 2008-01-09 |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多级变速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06428A (en) * | 1998-03-23 | 2000-08-22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 Compact dual mode continual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JP4438247B2 (ja) * | 2001-03-29 | 2010-03-24 |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 |
DE10115983A1 (de) * | 2001-03-30 | 2002-10-10 |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 Mehrstufengetriebe |
DE10115985A1 (de) * | 2001-03-30 | 2002-10-10 |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 Mehrstufengetriebe |
JP3896958B2 (ja) * | 2002-12-05 | 2007-03-22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無段変速装置 |
JP4453297B2 (ja) * | 2003-05-27 | 2010-04-2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遊星歯車式多段変速機 |
US6960150B2 (en) * | 2003-10-24 | 2005-11-01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Power transmission for a vehicle |
JP4380291B2 (ja) * | 2003-10-27 | 2009-12-0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遊星歯車式多段変速機 |
US7011597B2 (en) * | 2004-03-24 | 2006-03-14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
US7163484B2 (en) * | 2005-01-24 | 2007-01-16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Eight-speed transmissions with four planetary gear sets |
US7341537B2 (en) * | 2005-05-25 | 2008-03-11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
US7204780B2 (en) * | 2005-05-25 | 2007-04-17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Multi speed transmission |
US7416508B1 (en) * | 2007-03-30 | 2008-08-26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
US7824297B2 (en) * | 2007-03-30 | 2010-11-02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
-
2008
- 2008-11-12 US US12/269,609 patent/US802560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2-20 CN CN2009100080734A patent/CN10151383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54613A (en) * | 1997-10-08 | 1999-09-21 | Hyundai Motor Company | Geartrain for a five-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
US6415685B1 (en) * | 1998-11-27 | 2002-07-09 | Aisin Aw Co., Ltd. | Vehicula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
US6176803B1 (en) * | 1999-09-28 | 2001-01-23 | Caterpillar Inc. | Transmission assembly with four planetary gear sets providing nine forward and one reverse gear ratio |
EP1533543A2 (en) * | 2003-11-21 | 2005-05-25 | JATCO Ltd |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
CN101103212A (zh) * | 2005-01-17 | 2008-01-09 |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多级变速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025605B2 (en) | 2011-09-27 |
US20090215571A1 (en) | 2009-08-27 |
CN101513835A (zh) | 2009-08-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59718B (zh) | 多级变速驱动桥 | |
CN101519039B (zh) | 用于前轮驱动式车辆的多速变速驱动桥 | |
CN101513836B (zh) | 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多级变速驱动桥 | |
CN101559716B (zh) | 多速变速驱动桥 | |
CN101559717B (zh) | 多速变速驱动桥 | |
CN101564992B (zh) | 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多级变速驱动桥 | |
CN101531137B (zh) | 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多级变速驱动桥 | |
CN101513834B (zh) | 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多级变速驱动桥 | |
CN101564995B (zh) | 多速变速驱动桥 | |
CN101564994B (zh) | 多速变速驱动桥 | |
CN101905630B (zh) | 前轮驱动车辆的离合器和齿轮布置 | |
CN101513833A (zh) | 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多级变速驱动桥 | |
CN101513838B (zh) | 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多速变速器 | |
CN101513837B (zh) | 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多速变速驱动桥 | |
CN101905631B (zh) | 前轮驱动车辆的离合器和齿轮布置 | |
CN101559715B (zh) | 多速变速驱动桥 | |
CN101513835B (zh) | 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多级变速器 | |
CN105485271A (zh) | 一种自动变速器及其行星齿轮系 | |
CN101424324B (zh) | 用于多级变速器的齿轮和离合器装置 | |
CN101424316B (zh) | 用于多速变速器的齿轮和离合器布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