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6313B -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96313B CN101496313B CN200780028435.5A CN200780028435A CN101496313B CN 101496313 B CN101496313 B CN 101496313B CN 200780028435 A CN200780028435 A CN 200780028435A CN 101496313 B CN101496313 B CN 10149631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tted power
- carrier wave
- carrier
- power
- p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50 d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6—Deriving transmission power values from another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以及确定所述发送功率差是否超过基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之间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当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载波或所述第二载波的发送功率,同时将所述发送功率差维持在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之内,而不服从与所述第一载波或所述第二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反向链路中使用多个载波的多载波的无线通信方法,也涉及用于执行多载波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要处理的应用(如运动图像和游戏)的多元化和发展,非常需要加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送速率。在这样的背景下,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定义了通过使用在上层捆绑的多个载波(所谓的多载波)来实现高速数据传送的方案。
在多载波的情况下,无线通信终端(接入终端)一般采用通过使用单个无线通信网络来发送多个载波的配置,由于减小尺寸,因此减小了制造成本等。因此,为了减小以预定频率间隔(1.25MHz间隔)互相相邻的相邻载波之间的干扰,规定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应在预定阈值(MaxRLTxPwrDiff,例如15dB)之内(例如非专利文献1)。
非专利文献1:“cdma2000 High Rate Packet Data Air Interface3GPP2C.S0024-B Version 1.0”,3GPP2,June 2006。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3GPP2规定应该将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控制在预定阈值(MaxRLTxPwrDiff)之内。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在无线通信终端和无线基站(接入网)之间的一些通信条件下,发送功率差无法维持在该预定阈值之内。
例如,当无线通信终端移动远离当前使用第一载波来执行通信的第一无线基站,同时移动向当前使用第二载波来执行通信的第二无线 基站,而该第二载波以预定频率间隔与第一载波相邻,无线通信终端需要增加第一载波的发送功率来维持与使用第一载波的第一无线基站的通信。此外,随着无线通信终端靠近第二无线基站,该终端减小第二载波的发送功率。
按照这种方式,在一些情况下,无线通信终端可能不能将发送功率差维持在预定阈值来继续当前正在执行的与第一无线基站和第二无线基站的通信。
因此,基于这样的情况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能够维持多载波通信,同时防止以预定频率间隔互相相邻的相邻载波之间的干扰。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反向链路使用多载波的无线通信方法,所述多载波使用至少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所述第二载波以预定频率间隔与所述第一载波相邻。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通过所述第一载波连接的无线基站基于使用所述第一载波的反向链路数据的接收质量而产生的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第一载波的发送功率;根据通过所述第二载波连接的无线基站基于使用所述第二载波的反向链路数据的接收质量而产生的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第二载波的发送功率;计算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以及确定所述发送功率差是否超过基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之间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在所述无线通信方法中,在控制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的步骤中,当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所述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同时将所述发送功率差维持在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之内,而不服从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所述一个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
根据该方面,当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时,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载波或所述第二载波的发送功率,同时将所述发送功率差维持在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之内,而不服从与所述第一载波或所述第二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能够维持多载 波通信,同时抑制以预定频率间隔互相相邻的相邻载波之间的干扰。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其中,在控制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的步骤中,在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的情况下,当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增大发送功率的指示时,停止增大所述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的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其中,在控制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的步骤中,在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的情况下,当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减小发送功率的指示时,停止减小所述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的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其中,在控制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的步骤中,在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的情况下,当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增大发送功率的指示,而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减小发送功率的指示时,增大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的发送功率。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其中,在控制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的步骤中,在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的情况下,当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增大发送功率的指示,而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减小发送功率的指示时,减小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的发送功率。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其中,在计算发送功率差的步骤中,以预定周期来计算发送功率差,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以预定周期来计算的发送功率差来确定发送功 率差是否正在增大;以及在控制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的步骤中,当确定发送功率差正在增大时,控制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所述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而不服从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所述一个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多载波来执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所述多载波使用至少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所述第二载波以预定频率间隔与所述第一载波相邻。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包括:发送功率控制器(发送功率控制器21),被配置为根据通过所述第一载波连接的无线基站基于使用所述第一载波的反向链路数据的接收质量而产生的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第一载波的发送功率,并根据通过所述第二载波连接的无线基站基于使用所述第二载波的反向链路数据的接收质量而产生的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第二载波的发送功率;发送功率差计算器(发送功率差计算器22),被配置为计算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以及发送功率差确定单元(发送功率差计算器22),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发送功率差计算器所计算的发送功率差是否超过基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之间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在所述无线通信终端中,当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同时将所述发送功率差维持在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之内,而不服从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所述一个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其中,在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的情况下,当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增大发送功率的指示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停止增大所述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的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其中,在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的情况下,当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 控制信息发布减小发送功率的指示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停止减小所述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的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其中,在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的情况下,当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增大发送功率的指示,而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减小发送功率的指示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增大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的发送功率。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其中,在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的情况下,当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增大发送功率的指示,而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减小发送功率的指示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减小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的发送功率。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其中,所述发送功率差计算器以预定周期来计算发送功率差,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还包括:功率差确定单元(发送功率差确定单元24),基于所述发送功率差计算器以预定周期来计算的发送功率差来确定发送功率差是否正在增大;当所述功率差确定单元确定发送功率差正在增大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而不服从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所述一个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这些方面,可以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能够维持多载波通信,同时抑制以预定频率间隔互相相邻的相邻载波之间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300的总体示 意配置的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反向链路频率带宽的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10的配置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器20的功能框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10的操作的流程图(模式1)。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10的操作的流程图(模式2)。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10的操作的流程图(模式3)。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10的操作的流程图(模式4)。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控制器20的功能框图。
图10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估计曲线差(通过载波的估计曲线表达式而计算的值之间的差)的计算的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10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以下对附图的描述中,相同或相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然而,应注意,附图是示意性的,每个尺寸的比例与实际比例不同。
因此,参考以下的描述来确定具体尺寸等。此外,在不同附图中,相互的尺寸关系或比例当然可能不同。
[第一实施例]
通信系统的总体示意配置
以下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总体示意配置。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300的总 体示意配置。
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300包括多个无线通信终端10(无线通信终端10a至无线通信终端10c)、多个无线基站100(无线基站100a和无线基站100b)和基站控制器200。
每个无线通信终端10使用被分配用于发送反向链路数据的反向链路频带来向每个无线基站100发送反向链路数据。具体地,将反向链路频带划分为多个载波。然后,无线通信终端10使用在上层捆绑的多个载波(多载波)来向无线基站100发送反向链路数据。
此外,无线通信终端10使用被分配用于发送前向链路数据的前向链路频带来从无线基站100接收前向链路数据。具体地,将前向链路频带划分为多个载波。然后,无线通信终端10使用在上层捆绑的多个载波(多载波)来从无线基站100接收前向链路数据。
注意,如无线通信终端10a或无线通信终端10c的情况,无线通信终端10可以与单个无线基站100通信。此外,如无线通信终端10b的情况,无线通信终端10可以与多个无线基站100通信。
无线基站100使用被分配用于发送反向链路数据的反向链路频带来从无线通信终端10接收反向链路数据。无线基站100还使用被分配用于发送前向链路数据的前向链路频带来向无线通信终端10发送前向链路数据。
基站控制器200控制无线通信终端10和无线基站100之间进行的通信。基站控制器200执行如越区切换之类的操作,在越区切换操作中,无线通信终端10切换与其通信的无线基站100。
在通信系统300中,无线通信终端10执行开环控制,基于从无线基站100接收的前向链路数据的接收功率来控制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无线通信终端10也执行闭环控制,基于从无线基站100接收的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这里,功率控制信息是无线基站100基于从无线通信终端10接收的反向链路数据的接收质量(例如信号与干扰之比(SIR))而产生的信息。
反向链路频带
以下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反向链路频带。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反向链路频带。
如图2所示,将反向链路频带划分为多个载波(载波#1至载波#n)。此外,载波的中心频率分别为f(1)至f(n)。各载波的中心频率互相相邻,以预定频率间隔(例如1.25MHz)分隔开。以下将中心频率互相相邻的两个载波称为相邻载波。
无线通信终端的配置
以下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的配置。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10的功能配置框图。由于无线通信终端10a至10c具有类似的配置,在以下的描述中,将其统称为无线通信终端10。
如图3所示,无线通信终端10包括天线11、RF/IF转换器12、功率放大器13、语音输入/输出单元14、图像输入/输出单元15、编解码处理器16、基带处理器17、操作器18、存储器19和控制器20。
天线11接收无线基站100发送的信号(接收信号)。天线11还向基站100发送信号(发送信号)。
RF/IF转换器12将天线11接收的接收信号的频率(射频(RF))转换为基带处理器17要处理的频率(中频(IF))。RF/IF转换器12也将从基带处理器17获取的发送信号的频率(IF)转换为无线通信中要使用的频率(RF)。此外,RF/IF转换器12将被转换为射频(RF)的发送信号输入至功率放大器13。
功率放大器13对从RF/IF转换器12获取的发送信号进行放大。将已放大的发送信号输入至天线11。
语音输入/输出单元14具有用于收集语音的麦克风14a和用于输出语音的扬声器14b。麦克风14a基于所收集的语音,将语音信号输入至编解码处理器16。扬声器14b基于从编解码处理器16获取的语音信号来输出语音。
图像输入/输出单元15包括用于捕获对象的摄像机15a和用于显示字符或图像等的显示单元15b。摄像机15a基于所捕获的图像(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将图像信号输入至编解码处理器16。显示单元15b基于从编解码处理器16获取的图像信号来显示图像。显示单元15b 也显示要通过操作器18输入的字符。
编解码处理器16包括:语音编解码处理器16a,用于根据预定编码方案(例如:EVRC(增强可变速率编解码)、AMR(高级多速率编解码)或遵从ITU-T的G.729)来对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以及图像编解码处理器16b,用于根据预定编码方案(例如MPEG-4等)来对图像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
语音编解码处理器16a对从语音输入/输出单元14获取的语音信号进行编码。语音编解码处理器16a也对从基带处理器17获取的语音信号进行解码。图像编解码处理器16b对从图像输入/输出单元15获取的图像信号进行编码。图像编解码处理器16b也对从基带处理器17获取的图像信号进行解码。
基带处理器17根据预定调制方案(QPSK或16QAM)等来调制发送信号或解调接收信号。具体地,基带处理器17调制基带信号,如从编解码处理器16获取的语音信号或图像信号。将已调制基带信号(发送信号)输入至RF/IF转换器12。基带处理器17也对从RF/IF转换器12获取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将已解调接收信号(基带信号)输入至编解码处理器16。
基带处理器17对控制器20产生的信息进行调制。将已调制信息(发送信号)输入至RF/IF转换器12。基带处理器17也对从RF/IF转换器12获取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将已解调接收信号输入至控制器20。
操作器18是一组键,包括用于允许输入字符、数字等的输入键、用于响应呼入(通话)的响应键或用于呼出(发起呼叫)的呼叫键等。此外,当按下每个键时,操作器18允许向控制器20输入与被按下的键相对应的输入信号。
存储器19存储用于控制无线通信终端10的操作的程序、各种类型的数据,如呼入/呼出的历史、地址簿等。存储器19由闪存存储器(一种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形成,或由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一种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形成。
控制器20根据存储器19中存储的程序来控制无线通信终端10 (图像输入/输出单元15、编解码处理器16、基带处理器17等)的操作。
现在,以下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器的配置。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器20的功能框图。
如图4所示,控制器20包括发送功率控制器21、发送功率差计算器22和通信控制器23。
发送功率控制器21控制每个载波的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具体地,发送功率控制器21基于从反向链路数据要发送到的无线基站100接收的前向链路数据的接收质量(例如SIR)来控制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开环控制)。
发送功率控制器21也基于从反向链路数据要发送到的无线基站100接收的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闭环控制)。如上所述,功率控制信息是无线基站100基于反向链路数据的接收质量(例如SIR)产生的信息。功率控制信息要求减小或增大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
这里,当从通信控制器23获取控制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而不服从功率控制信息的指示信息时,发送功率控制器21根据从通信控制器23获取的指示信息来控制相邻载波(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同时将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维持在最大发送功率差之内。
发送功率差计算器22计算相邻载波之间的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差(以下称为发送功率差)。此外,发送功率差计算器22确定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是否超过基于相邻载波之间所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差(MaxRLTxPwrDiff)而设置的阈值。
同时,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可以等于最大发送功率差,或可以是小于最大发送功率差的值(如通过将最大发送功率差乘以预定比值(0.9)而获得的值)。
当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时,发送功率差计算器22将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已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这一事实通知给通信控制器23。
当被通知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已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 差而设置的阈值这一事实时,通信控制器23向发送功率控制器21输入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控制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而不服从功率控制信息。
这里,当与相邻载波中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增大发送功率的指示时,该指示信息可以是指示维持发送功率不变的信息。
同时,当与相邻载波中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减小发送功率的指示时,该指示信息可以是指示维持发送功率不变的信息。
此外,当与相邻载波中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增大发送功率的指示,而与相邻载波中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减小发送功率的指示时,该指示信息可以是指示增大两个相邻载波的发送功率的信息。
此外,当与相邻载波中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增大发送功率的指示,而与相邻载波中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减小发送功率的指示时,该指示信息可以是指示减小两个相邻载波的发送功率的信息。
如上所述,当功率控制信息发布扩大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的指示,并且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降至预定阈值以下时,通信控制器23向发送功率控制器21输入指示增大两个相邻载波的发送功率的指示信息。另一方面,当功率控制信息发布扩大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的指示,并且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时,通信控制器23向发送功率控制器21输入指示减小两个相邻载波的发送功率的指示信息。
无线通信终端的操作
以下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操作。图5至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10的操作的流程图。
下面,以相邻载波包括载波#1和载波#2的情况为例进行描述。此外,假定无线通信终端10使用载波#1向无线基站100a发送反向链路数 据,并使用载波#2向无线基站100b发送反向链路数据。
首先,参考图5来描述控制发送功率的主处理。注意,以预定周期来重复执行控制发送功率的主处理。
如图5所示,在步骤10,无线通信终端10以载波#1为目标,测量前向链路数据的接收质量。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10测量从无线通信终端10要使用载波#1将反向链路数据发送到的无线基站100a接收的前向链路数据的接收质量。
在步骤11,无线通信终端10以载波#2为目标,测量前向链路数据的接收质量。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10测量从无线通信终端10要使用载波#2将反向链路数据发送到的无线基站100b接收的前向链路数据的接收质量。
在步骤12,无线通信终端10通过开环控制,确定要使用载波#1来发送的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10基于在步骤10测量的接收质量来确定要使用载波#1来发送的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
在步骤13,无线通信终端10通过开环控制,确定要使用载波#2来发送的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10基于在步骤11测量的接收质量来确定要使用载波#2来发送的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
在步骤14,无线通信终端10接收针对载波#1的功率控制信息。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10从要使用载波#1将反向链路数据发送到的无线基站100a接收功率控制信息。这里,功率控制信息是无线基站100a基于要使用载波#1来发送的反向链路数据的接收质量而产生的信息。
在步骤15,无线通信终端10通过闭环控制来调整要使用载波#1来发送的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10基于在步骤14中接收的功率控制信息来调整在步骤12中确定的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
这就是说,无线通信终端10以通过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而确定的发送功率,使用载波#1来发送反向链路数据。
在步骤16,无线通信终端10接收针对载波#2的功率控制信息。具 体地,无线通信终端10从要使用载波#2将反向链路数据发送到的无线基站100b接收功率控制信息。这里,功率控制信息是无线基站100b基于要使用载波#2来发送的反向链路数据的接收质量而产生的信息。
在步骤17,无线通信终端10通过闭环控制来调整要使用载波#2来发送的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10基于在步骤16中接收的功率控制信息来调整在步骤13中确定的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
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10以通过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而确定的发送功率,使用载波#2来发送反向链路数据。
接下来参考图6来描述步骤15或步骤17中的上述处理(闭环控制处理(1))。
注意,以下将在闭环控制处理中控制其发送功率的载波称为控制目标载波。
如图6所示,在步骤20,无线通信终端10计算相邻载波(载波#1和载波#2)之间的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的差(发送功率差)。
在步骤21,无线通信终端10确定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是否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MaxRLTxPwrDiff)而设置的阈值。当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22中的处理。同时,当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不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25中的处理。
这里,如上所述,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可以等于最大发送功率差,或可以是小于最大发送功率差的值(如通过将最大发送功率差乘以预定比值(0.9)而获得的值)。
在步骤22,无线通信终端10确定控制目标载波是否是相邻载波中包括的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当控制目标载波是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23中的处理。相反,当控制目标载波不是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25中的处理。
在步骤23,无线通信终端10确定与控制目标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 制信息是否是指示增大发送功率的信息。当该功率控制信息是指示增大发送功率的信息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24中的处理。相反,当该功率控制信息是指示减小发送功率的信息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25中的处理。
在步骤24,无线通信终端10不服从指示增大发送功率的功率控制信息,不改变控制目标载波的发送功率。可选地,无线通信终端10可以减小控制目标载波的发送功率。
在步骤25,无线通信终端10根据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控制目标载波的发送功率。
接下来,参考图7来描述步骤15或步骤17中的上述处理(闭环控制处理(2))。
如图7所示,在步骤30,无线通信终端10计算相邻载波(载波#1和载波#2)之间的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的差(发送功率差)。
在步骤31,无线通信终端10确定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是否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MaxRLTxPwrDiff)而设置的阈值。当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32中的处理。同时,当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不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35中的处理。
这里,如上所述,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可以等于最大发送功率差,或可以是小于最大发送功率差的值(如通过将最大发送功率差乘以预定比值(0.9)而获得的值)。
在步骤32,无线通信终端10确定控制目标载波是否是相邻载波中包括的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当控制目标载波是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33中的处理。相反,当控制目标载波不是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35中的处理。
在步骤33,无线通信终端10确定与控制目标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是否是指示减小发送功率的信息。当该功率控制信息是指示减小发送功率的信息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34中的处理。相反, 当该功率控制信息是指示增大发送功率的信息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35中的处理。
在步骤34,无线通信终端10不服从指示减小发送功率的功率控制信息,不改变控制目标载波的发送功率。可选地,无线通信终端10可以增大控制目标载波的发送功率。
在步骤35,无线通信终端10根据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控制目标载波的发送功率。
最后,参考图8来描述步骤15或步骤17中的上述处理(闭环控制处理(3))。注意,在上述闭环控制处理(1)和闭环控制处理(2)中,控制目标载波是相邻载波中的任一个。相反,在闭环控制处理(3)中。两个相邻载波都是控制目标载波。换言之,在闭环控制处理(3)中,同时执行上述步骤15和步骤17。
如图8所示,在步骤40,无线通信终端10计算相邻载波(载波#1和载波#2)之间的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的差(发送功率差)。
在步骤41,无线通信终端10确定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是否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MaxRLTxPwrDiff)而设置的阈值。当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42中的处理。同时,当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不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49中的处理。
在步骤42,无线通信终端10确定与相邻载波中包括的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是否是指示增大发送功率的信息。当与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是指示增大发送功率的信息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43中的处理。相反,当与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是指示减小发送功率的信息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49中的处理。
在步骤43,无线通信终端10确定与相邻载波中包括的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是否是指示减小发送功率的信息。当与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是指示减小发送功率的信息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44中的处理。相反, 当与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是指示增大发送功率的信息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49中的处理。
在步骤44,无线通信终端10确定相邻载波中包括的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是否小于预定阈值。当其发送功率小于预定阈值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45中的处理。相反,当其发送功率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47中的处理。
在步骤45,无线通信终端10根据与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增大)来增大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例如增大一个步长)。
在步骤46,无线通信终端10不服从与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减小),增大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例如增大一个步长)。
在步骤47,无线通信终端10不服从与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增大),减小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例如减小一个步长)。
在步骤48,无线通信终端10根据与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减小)来减小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例如减小一个步长)。
在步骤49,无线通信终端10根据与相邻载波分别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相邻载波的相应发送功率。
作用和效果
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10,当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MaxRLTxPwrDiff)而设置的阈值时,通信控制器23向发送功率控制器21输入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控制相邻载波的发送功率而不服从与相邻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同时,发送功率控制器21基于该指示信息来控制相邻载波的发送功率。
具体地,当与相邻载波中包括的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增大发送功率的指示时,发送功率控制器21维持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不变。类似地,当与相邻载波中 包括的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减小发送功率的指示时,发送功率控制器21维持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不变。
按照这种方式,可以维持多载波通信,同时抑制以预定频率间隔互相相邻的相邻载波之间的干扰。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10,当分别与相邻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中的每一个是指示扩大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的信息时,发送功率控制器21增大两个相邻载波的发送功率。
因此,可以抑制相邻载波之间的干扰,同时避免断开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10,当分别与相邻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中的每一个是指示扩大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的信息时,发送功率控制器21减小两个相邻载波的发送功率。
相应地,尽管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被断开的可能性较高,但是可以抑制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对其他载波的干扰。
[第二实施例]
以下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以下将主要描述上述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之间的差别。
具体地,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当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时,无线通信终端10确定是否根据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相邻载波的发送功率。
另一方面,在第二实施例中,当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时,无线通信终端10确定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是否正在增大,当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正在增大时,确定是否根据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相邻载波的发送功率。
无线通信终端的配置
以下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 的配置。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10的控制器20的配置的功能配置框图。应注意,在图9中,将相似的参考标号分配给与图4相似的配置。
如图9所示,在发送功率控制器21、发送功率差计算器22和通信控制器23之外,无线通信终端10还包括发送功率差确定单元24。
发送功率差计算器22计算每个预定周期(例如,发送功率控制器21执行发送功率控制的周期)的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
发送功率差确定单元24确定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是否已经增大,所述差是发送功率差计算器22针对每个预定周期来计算的。具体地,基于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发送功率差确定单元24针对每个相邻载波来计算估计曲线的表达式(以下称为估计曲线表达式),所述估计曲线表达式示出了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在时间轴上变化的情况。随后,发送功率差确定单元24确定:在预定时刻由每个估计曲线表达式所计算的值中的差(以下称为估计曲线差)是否在预定时间段上超过估计曲线差阈值。当相邻载波之间的估计曲线差在预定时间段上超过估计曲线差阈值时,发送功率差确定单元24将相邻载波之间的估计曲线差在预定时间段上超过估计曲线差阈值这一事实通知给通信控制器23。
例如,以相邻载波是载波#1和载波#2的情况为例,参照图10来描述用于计算载波#1和载波#2之间的估计曲线差的过程。以下,考虑载波#1的发送功率大于载波#2的发送功率的情况。
这里,由基于接收强度和接收质量(SIR)所计算的凹形(notch)区间来确定凹形时间段。具体地,凹形时间段包括在发送功率估计曲线的峰值点之前的凹形区间和该峰值点之后的凹形区间。同时,当相邻载波之间的估计曲线差在整个预定时间段上均超过估计曲线差阈值时,无线通信终端10控制相邻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而不服从功率控制信息。
具体地,当时刻t处载波#1的发送功率被设置为“P#1(t)”时,使用以下表达式(1)来计算载波#1的估计曲线表达式“M#1(t)”,其中α是与载波#1相对应的系数:
[公式1]
M#1(t)=α×P#1(t)+(1-α)×M#1(t-Δt)...表达式(1)
另一方面,当时刻t处载波#2的发送功率被设置为“P#2(t)”时,使用以下表达式(2)来计算载波#2的估计曲线表达式“M#2(t)”,其中β是与载波#2相对应的系数:
[公式2]
M#2(t)=β×P#2(t)+(1-β)×M#2(t-Δt)...表达式(2)
此外,对于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2,使用以下表达式(3)来计算载波#2的较低估计曲线“M’#2(t)”:
[公式3]
M’#2(t)=M#2(t)-max{M#2(t+Δt)-P#2(t+Δt)}...表达式(3)
此外,在时刻t,载波#1的估计曲线表达式所计算的值与载波#2的估计曲线表达式所计算的值之间的差(估计曲线差“Pdiff”)由以下表达式(4)来计算:
[公式4]
Pdiff=M#1(t)-M’#2(t)...表达式(4)
随后,发送功率差确定单元24确定表达式(1)至表达式(4)所计算的估计曲线差“Pdiff”是否在预定时间段上超过估计曲线差阈值(Pthresh)。
不用说,估计曲线差“Pdiff”可以简单地是估计曲线表达式“M#1(t)”所计算的值与估计曲线表达式“M#2(t)”所计算的值之间的差,而不是估计曲线表达式“M#1(t)”所计算的值与较低估计曲线表达式“M’#2(t)”所计算的值之间的差。
这里,发送功率差确定单元24可以确定估计曲线差“Pdiff”是否在凹形时间段中超过估计曲线差阈值(Pthresh)。
当将相邻载波之间的估计曲线差在整个预定时间段上均超过估计曲线差阈值以及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的事实通知给通信控制器23时,通信控制器23确定是否根据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相邻载波的发送功率。
无线通信终端的操作
以下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操作。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10的操作的流程图。注意,执行图11所示的闭环控制处理来代替上述图9所示的闭环控制处理。
以下,与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相同,以相邻载波是载波#1和载波#2的情况为例进行描述。此外,假定无线通信终端10使用载波#1向无线基站100a发送反向链路数据,并使用载波#2向无线基站100b发送反向链路数据。此外,假定载波#1的发送功率大于载波#2的发送功率。
如图11所示,在步骤60,无线通信终端10基于要通过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1发送的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来计算载波#1的估计曲线表达式。
在步骤61,无线通信终端10基于要通过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2发送的反向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来计算载波#2的估计曲线表达式(或较低估计曲线表达式)。
在步骤62,基于步骤60中计算的载波#1的估计曲线表达式和步骤61中计算的载波#2的估计曲线表达式(或较低估计曲线表达式),无线通信终端10确定载波#1和载波#2之间的发送功率差是否超过估计曲线差阈值。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10计算使用载波#1的估计曲线表达式计算的值与使用载波#2的估计曲线表达式(或较低估计曲线表达式)计算的值之间的差(估计曲线差)。随后,无线通信终端10确定该估计曲线差是否在整个预定时间段上均超过估计曲线差阈值。
当估计曲线差在整个预定时间段上均超过估计曲线差阈值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63的处理。同时,当估计曲线差未在整个预定时间段上均超过估计曲线差阈值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71中的处理。
在步骤63,无线通信终端10确定载波#1和载波#2之间的发送功率差是否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当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64中的处理。同时,当发送功率差不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 值时,无线通信终端10继续至步骤71中的处理。
随后,在步骤64至步骤71中,无线通信终端10执行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步骤42至步骤49类似的处理。具体地,当与相邻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是指示扩大发送功率差的信息时,无线通信终端10控制相邻载波的发送功率而不服从功率控制信息。相反,当与相邻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不是指示扩大发送功率差的信息时,无线通信终端10根据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相邻载波的发送功率。
作用和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10,不仅仅是在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时,而是在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正在增大而且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时,通信控制器23确定是否根据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相邻载波的发送功率。
这里,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由于衰落效应等影响而导致的接收质量的退化,通过开环控制或闭环控制,载波的发送功率暂时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暂时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只要衰落效应等的影响消除,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很可能落入最大发送功率差之内。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当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暂时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时,可以防止不必要地停止根据功率控制信息来进行的正常的闭环控制。
其他实施例
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的内容。然而,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描述和附图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通过本公开,各种可选实施例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基于相邻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是否超过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来确定是否根据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相邻载波的发送功率。然而,本发明不应局限于此。
具体地,可以基于相互不相邻的两个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是否超过预定阈值来确定是否根据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相邻载波的发送功率。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这两个互相分隔的载波的中心频率之间的距离来定义预定阈值。具体地,两个载波的中心频率互相分隔越远,这两个载波的互相干扰程度越低。因此,将预定阈值定义为较低的值。
同时,第二实施例中步骤64至步骤71的处理可以由图6或图7中所示的处理来代替。
此外,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从基站发送来的功率控制信息来执行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发送功率控制。具体地,当在预定时间段内接收到的指示增大发送功率的功率控制信息的数目大于预定数目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执行控制来维持发送功率或执行控制来减小发送功率。类似地,当在预定时间段内接收到的指示减小发送功率的功率控制信息的数目大于预定数目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执行控制来维持发送功率或执行控制来增大发送功率。
此外,如上所述根据第一至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10的操作可以作为计算机上的可执行程序来提供。
按照这种方式,不用说,本发明包含这里未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应当仅根据从以上描述中合理概括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由本发明专有的实质内容来限定。
日本专利申请No.2006-207247(2006年7月28日递交)的全部内容结合在此作为参考。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可以维持多载波无线通信,同时控制以预定频率间隔互相相邻的相邻载波之间的干扰。相应地,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适用于如移动通信之类的无线通信。
Claims (12)
1.一种在反向链路使用多载波的无线通信方法,所述多载波使用至少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所述第二载波以预定频率间隔与所述第一载波相邻,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通过所述第一载波连接的无线基站基于使用所述第一载波的反向链路数据的接收质量而产生的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第一载波的发送功率;
根据通过所述第二载波连接的无线基站基于使用所述第二载波的反向链路数据的接收质量而产生的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第二载波的发送功率;
计算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以及
确定所述发送功率差是否超过基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之间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其中,
在控制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的步骤中,当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所述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同时将所述发送功率差维持在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之内,而不服从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所述一个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在控制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的步骤中,在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的情况下,当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增大发送功率的指示时,停止增大所述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在控制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的步骤中,在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的情况下,当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减小发送功率的指示时,停止减小所述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在控制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的步骤中,在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的情况下,当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增大发送功率的指示,而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减小发送功率的指示,且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小于预定阈值时,增大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的发送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在控制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的步骤中,在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的情况下,当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增大发送功率的指示,而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减小发送功率的指示,且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时,减小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的发送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在计算发送功率差的步骤中,以预定周期来计算发送功率差,
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以预定周期来计算的发送功率差来确定发送功率差是否正在增大;以及
在控制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的步骤中,当确定发送功率差正在增大时,控制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所述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而不服从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所述一个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
7.一种使用多载波来执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所述多载波使用至少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所述第二载波以预定频率间隔与所述第一载波相邻,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包括:
发送功率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通过所述第一载波连接的无线基站基于使用所述第一载波的反向链路数据的接收质量而产生的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第一载波的发送功率,并根据通过所述第二载波连接的无线基站基于使用所述第二载波的反向链路数据的接收质量而产生的功率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第二载波的发送功率;
发送功率差计算器,被配置为计算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之间的发送功率差;以及
发送功率差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发送功率差计算器所计算的发送功率差是否超过基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之间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其中,
当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同时将所述发送功率差维持在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之内,而不服从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所述一个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中,在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的情况下,当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增大发送功率的指示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停止增大所述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的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中,在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的情况下,当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减小发送功率的指示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停止减小所述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的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中,在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的情况下,当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增大发送功率的指示,而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减小发送功率的指示,且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小于预定阈值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增大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的发送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中,在所述发送功率差超过基于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差而设置的阈值的情况下,当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高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增大发送功率的指示,而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发布减小发送功率的指示,且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具有较低发送功率的载波的发送功率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减小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的发送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中,所述发送功率差计算器以预定周期来计算发送功率差,
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还包括:功率差确定单元,基于所述发送功率差计算器以预定周期来计算的发送功率差来确定发送功率差是否正在增大;以及
当所述功率差确定单元确定发送功率差正在增大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一个载波的发送功率,而不服从与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所述一个载波相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207247A JP4769657B2 (ja) | 2006-07-28 | 2006-07-28 |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端末 |
JP207247/2006 | 2006-07-28 | ||
PCT/JP2007/064754 WO2008013259A1 (fr) | 2006-07-28 | 2007-07-27 | Procédé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et terminal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96313A CN101496313A (zh) | 2009-07-29 |
CN101496313B true CN101496313B (zh) | 2013-02-13 |
Family
ID=38981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2843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6313B (zh) | 2006-07-28 | 2007-07-27 |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442574B2 (zh) |
JP (1) | JP4769657B2 (zh) |
KR (1) | KR100995191B1 (zh) |
CN (1) | CN101496313B (zh) |
WO (1) | WO200801325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41513B2 (ja) * | 2006-06-29 | 2011-03-02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端末 |
KR101088920B1 (ko) * | 2006-07-28 | 2011-12-01 | 교세라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 기지국 |
KR101377680B1 (ko) | 2009-04-23 | 2014-03-25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멀티 캐리어 무선 단말기를 위한 전력 스케일링 방법 및 장치 |
US8880004B2 (en) | 2009-05-14 | 2014-11-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lving conflicts between air interfa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0145987A1 (en) * | 2009-06-17 | 2010-12-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Transmit power control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in different frequency regions |
KR101832175B1 (ko) * | 2010-10-12 | 2018-02-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캐리어 집적을 위한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캐리어 별 최대 송신 전력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10728859B2 (en) | 2010-10-12 | 2020-07-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maximum transmission power per carri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
EP2661132B1 (en) * | 2010-12-28 | 2017-06-21 | Fujitsu Limite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US9215663B2 (en) * | 2012-06-29 | 2015-12-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t power at an access terminal |
US20140029582A1 (en) * | 2012-07-27 | 2014-01-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power control mechanism |
JP6134220B2 (ja) * | 2013-07-17 | 2017-05-24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基地局及びプロセッサ |
JP6766141B2 (ja) * | 2016-05-09 | 2020-10-07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基地局及び無線端末 |
CN106851729B (zh) * | 2017-02-27 | 2019-06-14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载波最大发送功率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6218A (zh) * | 2000-09-26 | 2002-04-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宽带多载波基站载波输出功率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465153A (zh) * | 2001-07-13 | 2003-12-3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多载波发送装置、多载波接收装置及多载波无线通信方法 |
CN1795653A (zh) * | 2003-09-19 | 2006-06-2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多载波通信方法、系统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65493A (en) * | 1978-04-17 | 1979-08-21 |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Protected amplifier apparatus |
CA2120077A1 (en) * | 1993-06-17 | 1994-12-18 | Louis Labreche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ulating a carrier frequency |
JPH08251094A (ja) * | 1995-03-15 | 1996-09-27 | Hitachi Ltd | 衛星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US5761622A (en) * | 1995-05-18 | 1998-06-02 | Ericsson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a portable or mobile battery-operated radios |
US5987333A (en) * | 1997-09-30 | 1999-11-16 |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Corporation Nortel Networks | Communications power control |
JP3778397B2 (ja) * | 1997-12-27 | 2006-05-2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送信方法、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基地局装置 |
JP3109504B2 (ja) * | 1998-03-27 | 2000-11-2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セルラシステムおよびセルラシステムの隣接周波数干渉回避方法と移動局 |
JP3360044B2 (ja) * | 1999-07-28 | 2002-12-24 |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基地局送信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cdma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EP1081979A1 (en) * | 1999-08-31 | 2001-03-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ubscriber station, network control means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0680075B1 (ko) * | 1999-09-13 | 2007-02-09 | 유티스타콤코리아 유한회사 | 코드 분할 다중 접속방식 이동통신 기지국 시스템의 무선주파수 수신장치에서 에프에이간 전력레벨 제어장치 |
CN1203626C (zh) * | 1999-12-15 | 2005-05-25 | 罗克马诺尔研究有限公司 |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
JP2001238251A (ja) * | 2000-02-23 | 2001-08-31 | Nec Corp | セルラシステムの隣接キャリア周波数干渉回避方法、移動局、及び基地局制御装置 |
JP2003087192A (ja) * | 2001-09-13 | 2003-03-2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送信電力設定方法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
EP1394977A1 (de) * | 2002-08-27 | 2004-03-03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Station zur Datenübertragung in einem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
JP2006502620A (ja) * | 2002-10-03 | 2006-01-19 | インターディジタル テクノロジー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 符号に関する送信電力の範囲を決定して行われるセルラーシステムのダウンリンクの電力制御 |
US8422434B2 (en) * | 2003-02-18 | 2013-04-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management for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7209716B2 (en) * | 2003-02-27 | 2007-04-24 | Ntt Docomo, Inc.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JP4131177B2 (ja) * | 2003-02-27 | 2008-08-13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局 |
US7116982B2 (en) * | 2003-02-28 | 2006-10-03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ssigning channels in a power controlled time slot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7039410B2 (en) * | 2003-04-22 | 2006-05-02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of handoff at the border between CDMA underlay and overlay systems |
US20060062507A1 (en) * | 2003-04-23 | 2006-03-23 | Yanik Mehmet F | Bistable all optical devices in non-linear photonic crystals |
JP4223039B2 (ja) * | 2003-06-12 | 2009-02-1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 |
CN1833370B (zh) * | 2003-07-30 | 2010-05-12 |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 使用下链传输功率检测进行限制动态范围的下链功率控制 |
KR100933115B1 (ko) * | 2003-09-09 | 2009-12-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크 전력 대 평균 전력비의 감소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US7454214B2 (en) * | 2003-12-01 | 2008-11-18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access point channel selection |
JP4000122B2 (ja) * | 2004-02-27 | 2007-10-31 | 株式会社東芝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8432803B2 (en) * | 2004-07-21 | 2013-04-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providing a gap indication during a sticky assignment |
US20060034364A1 (en) * | 2004-08-13 | 2006-02-16 | Breitzmann Robert J | Carrier synchronization to reduce common mode voltage in an AC drive |
DE102004054626B4 (de) * | 2004-11-11 | 2007-05-24 | Siemens Ag | Verfahren zur Multikode-Transmission durch eine Teilnehmerstation |
EP1672812B1 (en) * | 2004-12-20 | 2009-03-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djust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US8179876B2 (en) * | 2004-12-22 | 2012-05-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ple modulation technique for us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238923B2 (en) * | 2004-12-22 | 2012-08-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using shared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742444B2 (en) * | 2005-03-15 | 2010-06-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ple other sector information combining for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4701767B2 (ja) * | 2005-03-18 | 2011-06-1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源装置 |
CN100405754C (zh) * | 2005-05-20 | 2008-07-23 |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终端的下行功率控制的方法 |
CN100435493C (zh) * | 2005-05-20 | 2008-11-19 |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基站的下行功率控制的方法 |
US8077654B2 (en) * | 2005-08-22 | 2011-12-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uxiliary FL MIMO pilot transmission in 1XEV-DO |
US20070097962A1 (en) * | 2005-11-03 | 2007-05-0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maximum transmit power of a mobile terminal |
US8700082B2 (en) * | 2006-01-05 | 2014-04-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control utilizing multiple rate interference indications |
US8145251B2 (en) * | 2006-01-23 | 2012-03-27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Power control in schedul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JP5065609B2 (ja) * | 2006-03-20 | 2012-11-07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基地局、移動局および伝搬路測定用信号の送信制御方法 |
FR2901650B1 (fr) * | 2006-05-23 | 2008-08-08 | Radiotelephone Sfr | Procede d'optimisation de la capacite d'un reseau de telephonie mobile pour la creation de services dont le flux est majoritairement descendant(downlink) |
JP4641513B2 (ja) * | 2006-06-29 | 2011-03-02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端末 |
KR101088920B1 (ko) * | 2006-07-28 | 2011-12-01 | 교세라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 기지국 |
KR100957311B1 (ko) * | 2006-08-11 | 2010-05-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의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장치 |
JP4769666B2 (ja) * | 2006-08-30 | 2011-09-07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端末 |
TWM339161U (en) * | 2006-10-03 | 2008-08-21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
KR101450180B1 (ko) * | 2007-12-12 | 2014-10-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홈 기지국의 출력 제어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2006
- 2006-07-28 JP JP2006207247A patent/JP476965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7-27 US US12/375,398 patent/US844257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7-27 CN CN200780028435.5A patent/CN10149631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7-27 KR KR1020097004054A patent/KR100995191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07-27 WO PCT/JP2007/064754 patent/WO200801325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6218A (zh) * | 2000-09-26 | 2002-04-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宽带多载波基站载波输出功率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465153A (zh) * | 2001-07-13 | 2003-12-3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多载波发送装置、多载波接收装置及多载波无线通信方法 |
CN1795653A (zh) * | 2003-09-19 | 2006-06-2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多载波通信方法、系统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769657B2 (ja) | 2011-09-07 |
KR100995191B1 (ko) | 2010-11-17 |
US20100016010A1 (en) | 2010-01-21 |
KR20090046882A (ko) | 2009-05-11 |
US8442574B2 (en) | 2013-05-14 |
CN101496313A (zh) | 2009-07-29 |
WO2008013259A1 (fr) | 2008-01-31 |
JP2008035290A (ja) | 2008-0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96313B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 |
CN101480091B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 |
CN101496312B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基站 | |
CN101513106B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基站 | |
CN101512936A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 |
US5896411A (en) | Enhanced reverse link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NO333534B1 (no) | Omruting av kommunikasjon via en basestasjon til en annen, herunder skifte av frekvensband | |
JP2002503427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多重符号チャネルのパワーコントロール | |
KR101030890B1 (ko) | 무선 통신 방법, 기지국 제어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단말 | |
CN101496314A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 |
JP2005535177A (ja) | 符号化合成トランスポートチャネルをサポートする複数の異なる物理チャネルの信号対干渉比の等化 | |
CN101496434B (zh) | 无线通信方法、基站控制器和无线通信终端 | |
JP4186212B2 (ja) | 高速送信レート時の可変レート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 |
JP4732265B2 (ja) |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端末 | |
KR20050095634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기지국 장치 및 그것에 이용하는 하향 송신 지향 특성 제어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