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400750B - 记录油墨、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油墨、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0750B
CN101400750B CN2007800084927A CN200780008492A CN101400750B CN 101400750 B CN101400750 B CN 101400750B CN 2007800084927 A CN2007800084927 A CN 2007800084927A CN 200780008492 A CN200780008492 A CN 200780008492A CN 101400750 B CN101400750 B CN 101400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igment
resin
water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084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0750A (zh
Inventor
后藤宽
松山彰彦
永井希世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00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0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0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07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23Digital printing method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2Pigment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4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containing carbon black
    • C09D11/326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containing carbon black characterised by the pigment dispersa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40Ink-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inkjet prin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油墨,其包括复合颜料颗粒、水溶性溶剂、和水,其中所述复合颜料颗粒为涂覆有涂层树脂的初级颗粒,其中所述初级颗粒为表面上吸附或附着有油溶性染料的白色颜料。一方面,所述白色颜料优选为选自白色无机颜料、珠光颜料、和体质颜料中的至少一种,另一方面,涂层树脂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其中涂层树脂的酸值为50mg KOH/g至250mg KOH/g,并且另一方面,复合颜料颗粒的平均粒径(D50%)优选为150nm以下。

Description

记录油墨、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喷墨记录的记录油墨以及分别使用该记录油墨的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所述记录油墨的排出稳定性优异而在打印时无头堵塞并且其保存稳定性优异,使得图像保留能力如耐水性和光稳定性等良好的图像生产,并且该记录油墨能获得在普通纸和专用记录纸上具有良好色调的高质量图像。
背景技术
近来,喷墨打印机已因其有利的性能,如低噪音和低运行成本而快速普及,并且能在普通纸上进行打印的彩色打印机也已积极投放到市场。然而,对于那些喷墨打印机而言,非常难以满足全部所需性能,例如色彩再现性、耐久性、光稳定性、干燥性、羽化和图像的渗色、双面打印、排出稳定性等,相反,对应于各优选性能的油墨被选择性地使用。
用于这种喷墨记录的油墨通常主要由水组成并含有着色剂(例如染料、颜料)和用于抗堵塞的湿润剂,如甘油等。染料由于其优异的发色性和稳定性而用作着色剂。然而,使用染料油墨生产的图像的光稳定性和耐水性等并不令人满意。耐水性可通过提高含有油墨吸收层的喷墨记录纸的品质而以某种方式得以改善,然而,对于普通纸而言并不令人满意。
近来,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正研究如下记录油墨以用作着色剂,在该记录油墨中,将代替染料的颜料,如有机颜料、炭黑等用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减小为颗粒并分散在介质,例如水中。例如,专利文献1和2公开了改善排出稳定性的方法,其中使用特定的分散剂将有机颜料减小为直径50nm以下的颗粒。并且专利文献3公开了使用特定的有机颜料和阴离子分散剂的喷墨打印用油墨。
然而,使用任何分散剂都无助于使有机颜料粉化到小于初级颗粒,并且,使有机颜料的初级颗粒的直径为50nm以下而不劣化颜色色调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存在以下问题:当使用低分子量的分散剂时,耐刮擦性和耐水性低,而当使用高分子量的分散剂时,耐刮擦性和耐水性不足。
由于喷墨记录需要从喷墨记录头的微型喷嘴中稳定地排出墨滴,因此应避免喷墨记录头的孔干燥而引起的油墨固化。然而,当其中分散有上述有机颜料的油墨用于喷墨记录时,可发生堵塞或油墨不排出。尤其当打印长时间中止时,很可能发生喷嘴的堵塞等,并且增稠的油墨可沉积在维护机构中例如喷墨帽盖或吸管内,妨碍维护机构的功能。而且,当打印暂时中止时,或者对应于打印文件的空白或对应于具有空白的图像的喷嘴暂时中止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由墨滴的喷射方向扭曲所引起的打印失败(间歇排出失败)。
其它分散方法包括,例如,通过用羧基、羰基、砜基和羟基等使颜料颗粒的表面改性并赋予亲水性而使颜料颗粒可在不使用颜料分散剂的情况下稳定分散的表面改造(reforming)记录油墨。已经开发了表面重整炭黑,即通过在炭的表面上引入亲水基团而使颜料颗粒可在不使用颜料分散剂的情况下稳定分散的黑色记录油墨。还已经开发了表面重整彩色颜料,即颜料颗粒可在不使用颜料分散剂的情况下稳定分散的彩色颜料油墨。然而,这些表面重整记录油墨在普通纸或专用光泽纸上的耐刮擦性和耐水性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利用以树脂涂覆的颜料颗粒的微囊或乳液型分散成分的喷墨油墨。在该提议中,由于颜料颗粒用树脂稳固地涂覆,因此分散体可长时间稳定并且排出稳定性可略有改进,然而,即使对初级粒径50nm至100nm的颜料进行涂覆也难以将分散体的粒径降低到100nm以下。
专利文献4和5中提出了如下喷墨油墨,其中通过将染料附着到金属氧化物的表面并用含有离子基团的有机化合物涂覆该表面使所包含的色料的粒径为均匀的纳米尺寸。使用该提议,与利用染料的油墨相比耐水性略有改进;然而,光稳定性比染料油墨差,因此不适于实际使用。
如果分散剂用于分散上述颜料,或者如果使颜料的表面具有亲水性,可使用其中将聚合物添加到油墨中以弥补耐水性和耐刮擦性不足的方法,然而,不可能用水溶性聚合物获得足够的耐水性。为此,提出使用水分散性聚合物颗粒的方法。然而,如果打印后水分散性聚合物颗粒以颗粒的形式保留在油墨记录物上,颗粒可容易地再分散在水中,因此耐水性不足。
近来,提出了将有机颜料涂覆在无机颜料颗粒周围的复合颜料。如果使用约5nm至50nm的无机颜料颗粒作为芯材,即使当用无机颜料涂覆时,也可获得小于100nm的着色颜料。如专利文献6和7所公开的,已经提出并实际应用了10nm至20nm的复合颜料色料。并且如专利文献8和9所公开的,还提出了将这些复合颜料颗粒应用于涂料或喷墨油墨。然而,在这些提议中,难以确保颜料的分散稳定性,尤其是长期保存下的分散稳定性。进一步地,由于不包含用于定影的树脂,油墨记录物的耐水性和耐刮擦性不足。
含有聚合物的油墨组合物的实例包括:如专利文献10所概括的将颜料和聚合物乳液分散在水中的油墨;如专利文献11所概括的将颜料分散在聚合物乳液/水不溶性的树脂的分散体中的油墨;以及如专利文献12所概括的使用具有特定的成膜温度的聚合物乳液的油墨。
为了改善复合颜料颗粒的定影能力,在许多文献(例如专利文献13、14、15、16、17、18、19和20)中提出添加高分子量分散剂。在这些提议中,通过使用高分子量分散剂实现了赋予分散剂定影功能的途径,然而,由于如上提出的高分子量分散剂具有高的水溶性,因此尽管耐刮擦性可处于足够的水平,但不能获得足够的耐水性。
而且,在专利文献21中提出了含有乳液树脂的油墨,该乳液树脂用于改善使用这些复合颜料颗粒的油墨记录物的耐水性。然而,由于该乳液树脂是水分散性的,因此,在油墨记录物弄湿时,其会再分散;因此不能防止颜料颗粒的外流。
因此,在该情况下,已经期望的是尽快提供记录油墨和相关技术,该记录油墨的排出稳定性和保存稳定性优异,具有良好的图像保持能力,例如耐刮擦性、耐水性和光稳定性等,其使得可获得在彩色图像的颜色再现性方面优异的高质量图像,并且其适于喷墨记录。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09-263720
专利文献2   JP-A No.09-263722
专利文献3   JP-A No.2002-088286
专利文献4   JP-A No.11-166127
专利文献5   JP-A No.2001-192582
专利文献6   JP-A No.2002-146231
专利文献7   JP-A No.2002-161221
专利文献8   JP-A No.2003-049096
专利文献9   JP-A No.2003-055591
专利文献10  日本专利申请公告(JP-B)No.62-001426
专利文献11  JP-A No.55-157668
专利文献12  JP-A No.01-217088
专利文献13  JP-A No.2003-049096
专利文献14  JP-A No.2003-055591
专利文献15  JP-A No.2003-105229
专利文献16  JP-A No.2003-171594
专利文献17  JP-A No.2003-192938
专利文献18  JP-A No.2003-327866
专利文献19  JP-A No.2003-268278
专利文献20  JP-A No.2003-327880
专利文献21  JP-A No.2003-049097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记录油墨以及分别使用该记录油墨的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该记录油墨的排出稳定性和保存稳定性优异,具有良好的图像保持能力,例如耐刮擦性、耐水性和光稳定性等,其使得可获得在彩色图像的颜色再现性方面优异的高质量图像,并且其适于喷墨记录。
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如下。
具体而言,
<1>一种记录油墨,其包含:复合颜料颗粒、水溶性溶剂、和水,其中所述复合颜料颗粒为涂覆有涂层树脂的初级颗粒,其中所述初级颗粒为表面上吸附或附着有油溶性染料的白色颜料。
<2>根据<1>的记录油墨,其中所述白色颜料为选自白色无机颜料、珠光颜料(pearl pigment)、和体质颜料(extender pigment)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1>和<2>之一的记录油墨,其中所述涂层树脂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其中该涂层树脂的酸值为50mgKOH/g至250mg KOH/g。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的记录油墨,其中所述复合颜料颗粒的平均粒径(D50%)为150nm以下。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的记录油墨,其中所述水溶性溶剂为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甘油、二甘醇、三甘醇、1,3-丁二醇和3-甲基-1,3-丁二醇。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的记录油墨,进一步包含水分散性树脂,其中该水分散性树脂为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和丙烯酸类有机硅树脂中的一种,并且该水分散性树脂的最低成膜温度为30℃以下。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的记录油墨,进一步包含表面活性剂,其中该表面活性剂包含选自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含氟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的记录油墨,其中25℃下的静态表面张力为35mN/m以下。
<9>一种墨盒,其包含<1>至<8>中任一项的记录油墨,其中所述记录油墨包含在容器中。
<10>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包括通过刺激<1>至<8>中任一项的记录油墨来排出墨滴以记录图像。
<11>根据<10>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所述刺激为选自热、压力、振动和光中的至少一种。
<12>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包含设置成通过刺激<1>至<8>中任一项的记录油墨来排出记录墨滴以记录图像的墨滴排出单元。
<13>根据<12>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刺激为选自热、压力、振动和光中的至少一种。
<14>油墨记录物,包含使用<1>至<8>中任一项的记录油墨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
本发明的记录油墨包含复合颜料颗粒、水溶性溶剂、和水,其中所述复合颜料颗粒为涂覆有涂层树脂的初级颗粒,其中所述初级颗粒为表面上吸附或附着有油溶性染料的白色颜料。这样,本发明的记录油墨具有良好的图像保持能力,例如耐刮擦性、耐水性和光稳定性等,并且可获得排出稳定性及彩色图像的颜色再现性优异的高质量图像。
本发明的墨盒包含本发明的记录油墨,其中记录油墨包含在容器中。该墨盒适用于使用喷墨记录系统的打印机等。当使用包含在该墨盒中的油墨进行记录时,记录油墨的排出稳定性和保存稳定性优异而在打印时无头堵塞,导致具有良好的图像保持能力,例如耐水性和光稳定性等的图像生产,并且在普通纸和专用记录纸上均可获得具有良好颜色色调的高质量图像。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包含设置成通过向本发明的记录油墨施加能量来排出记录墨滴以记录图像的墨滴排出单元。在该喷墨记录装置中,墨滴排出单元向本发明的记录油墨施加能量,从而排出记录墨滴以记录图像。结果,排出稳定性优异而在打印时无头堵塞,导致具有良好的图像保持能力,例如耐水性和光稳定性等的图像生产,并且在普通纸和专用记录纸上均可获得具有良好颜色色调的高质量图像。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法包括通过向本发明的记录油墨施加能量来排出墨滴以记录图像。在该喷墨记录方法中,在墨滴排出中,向本发明的记录油墨施加能量,从而排出记录墨滴以记录图像。结果,排出稳定性优异而在打印时无头堵塞,导致具有良好的图像保持能力,例如耐水性和光稳定性等的图像生产,并且在普通纸和专用记录纸上均可获得具有良好颜色色调的高质量图像。
本发明的油墨记录物包含使用本发明的记录油墨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在本发明的油墨记录物中,排出稳定性优异而在打印时无头堵塞,导致具有良好的图像保持能力,例如耐水性和光稳定性等的图像生产,并且在记录介质,例如普通纸和专用记录纸上均保持了具有良好颜色色调的高质量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以前的示例性墨盒的外部透视图。
图2是图1中墨盒的正面剖视图。
图3是装有墨盒的示例性串联型喷墨记录装置的概略性正视图,所述墨盒含有应用了本发明的油墨。
图4是与记录头一体化的示例性记录单元的外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记录油墨)
本发明的记录油墨至少包含复合颜料颗粒、水溶性溶剂和水,以及渗透剂、pH控制剂,并且根据需要可进一步包含其它成分。
-复合颜料颗粒-
复合颜料颗粒为涂覆有涂层树脂的初级颗粒,其中所述初级颗粒为表面上吸附或附着有油溶性染料的白色颜料。
复合颜料颗粒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例如(1)在白色颜料的存在下沉淀油溶性染料,(2)机械混合、研磨和破碎白色颜料及油溶性染料等。而且,如果需要,通过将由聚硅氧烷和烷基硅烷生成的有机硅烷化合物层置于白色无机颜料和油溶性染料之间,可增强两者的粘附性。初级颗粒为表面上吸附或附着有油溶性染料的白色颜料,其涂覆有具有亲水基团的树脂并经微囊化,从而提供分散稳定性。下面将详细描述这种复合颜料颗粒。
对于白色颜料,选自白色无机颜料、珠光颜料和体质颜料中的至少一种颜料是合适的。
白色无机颜料的实例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锆等。
珠光颜料的实例包括钛酸盐化云母(titanated mica)、白云母等。
体质颜料的实例包括细二氧化硅颗粒,例如二氧化硅粉末、白碳、细硅酸粉末和硅藻土;粘土、高岭土、碳酸钙、硫酸钡、矾土白、滑石、透明氧化钛等。
白色颜料可根据所需要的性能或其应用来选择。在需要遮蔽力的应用中优选白色颜料,在需要珠光样光泽的应用中优选珠光颜料,而在需要透明度的应用中优选珠光颜料或体质颜料。更优选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细二氧化硅颗粒。
白色颜料的颗粒的形状可为任何形状,例如球形、粒形、多面体形、针形、纺锤体形、米粒形、薄片形、鳞片形和板形。
白色颜料粉末的粒度以平均初级粒径计,优选为120nm以下,并且更优选5nm至50nm。由于最终配制喷墨记录用油墨,涂覆有树脂的复合颜料颗粒的平均粒径(D50%)优选为150nm以下。这样,不可避免地,白色无机颜料粉末的粒度需要小于它。
吸附或附着在白色颜料表面的油溶性染料包括水不溶性或难溶于水的染料,例如,油性染料、分散染料等。
对油性染料没有限制并且可相应地选择;其实例包括C.I.溶剂黑3、7、27、29和34;C.I.溶剂黄4、16、29、33、54、56、82、93、157和160;C.I.溶剂红1、3、8、18、23、24、27、43、51、52、72、73、111、135、146、168、179、207和242;C.I.溶剂紫13和36;C.I.溶剂蓝2、11、35、36、59、63、70、78、87、94和97;C.I.溶剂绿3、5、7和20;C.I.溶剂橙55、60、63和80;等等。
对分散染料没有限制并且可相应地选择;其实例包括C.I.分散黄5、42、54、64、79、82、83、93、99、100、119、122、124、126、160、184:1、186、198、199、204、224和237;C.I.分散橙13、29、31:1、33、49、54、55、66、73、118、119和163;C.I.分散红22、54、60、72、73、86、88、91、93、111、126、127、134、135、143、145、152、153、154、159、164、167:1、177、181、204、206、207、221、239、240、258、277、278、283、311、323、343、348、356和362;C.I.分散紫28、31和33;C.I.分散蓝14、56、60、73、87、113、128、143、148、154、158、165、165:1、165:2、176、183、185、197、198、201、214、224、225、257、266、267、287、354、358、365和368;C.I.分散绿6:1;等等。含有这些染料的两种或多种染料可组合使用。
白色颜料与作为色料的油溶性染料的质量比,即白色颜料:油溶性染料优选为10:1至2:1。如果色料的质量比小,发色性或着色力可劣化,而如果色料的质量比增大,颜色色调或光稳定性可劣化。
制备初级颗粒,即表面上吸附或附着有油溶性染料的白色无机颜料颗粒的方法大体上分为以下两种方法:
(1)将细的白色无机颜料粉末加入到油溶性染料溶于有机溶剂的溶液中并良好地混合,然后使用旋转蒸发器仅除去有机溶剂,并以机械的方式进行干研磨或者将其湿分散在使用了分散剂等的水性体系中,从而制备初级颗粒;以及
(2)将细的白色无机颜料粉末和油溶性染料良好地机械混合,然后进行干研磨或者将其湿分散在使用了分散剂等的水性体系中,从而制备初级颗粒。
对制备吸附或附着有油溶性染料的初级颗粒时所使用的有机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基于油溶性染料的溶解度选择。有机溶剂的实例包括酮溶剂,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和二乙基酮;醇溶剂例如甲醇、乙醇、2-丙醇、1-丙醇、1-丁醇和叔丁醇;氯溶剂,例如氯仿和二氯甲烷;芳香族溶剂,例如苯和甲苯;酯溶剂,例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和乙酸异丙酯;醚溶剂,例如二乙基醚、四氢呋喃和二噁烷;二醇醚溶剂,例如乙二醇单甲基醚和乙二醇二甲基醚;等等。
对制备初级颗粒所使用的干研磨着色颜料用的装置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是可使用不溶性无机细颗粒使颜料细化的装置,并且该装置可相应地选择。该装置包括可同时进行剪切、刮拍和压缩的装置,例如,轮型捏合机、刮刀型捏合机、球型捏合机、和辊型捏合机。
轮型捏合机的实例包括轮碾机、multimill、stozmill、湿式盘磨机、conermill、ringmaler等。刮刀型捏合机的实例包括通用搅拌机、亨舍尔混合机、高速混合机、行星式混合机、诺塔混合机等。球型捏合机的实例包括干式磨碎机、振动磨等。辊型捏合机的实例包括plastomill等。这些中,优选轮型捏合机和刮刀型捏合机,并且最优选轮碾机。
用于在研磨后进行湿分散的装置的实例包括球磨机、砂磨机、磨碎机、辊磨机、珠磨机、胶体磨、超声均化机、高压均化机、往复式搅拌机等。
初级颗粒分散成分可根据需要进一步包含添加剂,例如水溶性树脂和树脂乳液。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着色颜料,添加到初级颗粒分散成分中的分散剂的比例优选为10质量份至100质量份,更优选15质量份至50质量份。
对于分散剂,可使用通过吸附到着色颜料的颗粒表面来稳定分散体的表面活性剂和/或高分子量分散剂。对于表面活性剂,优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于高分子量分散剂,优选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羧酸酯等。
进一步地,通过用具有亲水基团的树脂涂覆初级颗粒从而使颜料微囊化可提供分散稳定性,所述初级颗粒为表面上吸附或附着有油溶性染料的白色无机颜料颗粒。
通过用有机聚合物涂覆而使水不溶性的颜料微囊化可使用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常规方法进行。本领域已知的常规方法包括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和机械方法,具体而言,有以下方法(1)至(9)。
(1)界面聚合(该方法将两种不同的单体或两种不同的反应物分别溶解为分散相和连续相,并使两种材料在两相的界面处反应以形成壁膜),
(2)原位聚合(该方法从连续相和芯颗粒中的任一侧供给液态或气态单体和催化剂,或者两种不同的反应性材料,并使反应发生以形成壁膜),
(3)浸没固化涂覆(该方法用固化剂等使含有芯材颗粒的聚合物溶液的液滴不溶于液体以形成壁膜),
(4)凝聚(相分离)(该方法将其中分散有芯材颗粒的聚合物分散体分成具有高聚合物浓度的凝聚相(稠相)和稀释相以形成壁膜),
(5)浸没干燥(该方法将芯材分散在壁膜材料的溶液中制备液体,将该分散体置于不与分散体的连续相混合的溶液中以形成复合乳液,并逐渐除去溶解壁膜材料的溶剂,从而形成壁膜),
(6)熔融分散冷却(该方法使用在加热下熔融为液体并在室温下固化的壁膜材料,将所述材料加热并液化,使芯材颗粒分散于其中,将颗粒制成细颗粒,并冷却以形成壁膜),
(7)空气中的悬浮涂覆(该方法用流化床将芯材的粉末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并在悬浮在空气流中的同时,将壁膜材料的涂层液喷雾并混合以形成壁膜),
(8)喷雾干燥(该方法喷雾用于胶囊化的原料液体,使之与热空气接触,由此使挥发性部分蒸发并干燥以形成壁膜),
(9)酸沉淀(该方法用碱性化合物中和具有阴离子基团的有机聚合物的至少部分阴离子基团,从而提供对水的溶解性,并与色料一起在水性介质中捏合;随后用酸性化合物使该混合物呈中性或酸性,以沉淀所述有机化合物,从而使有机化合物固定在色料上,随后中和该混合物并分散得到的微囊),
(10)相转化乳化(该方法将含有能分散在水中的阴离子有机聚合物和含有色料的混合物作为有机溶剂相,并且将水置于该有机溶剂相中或将该有机溶剂相置于水中)。
对用作构成微囊的壁膜材料的材料的有机聚合物(树脂)没有限制并且可相应地选择;其实例包括:聚酰胺、聚氨酯、聚酯、聚脲、环氧树脂、聚碳酸酯、脲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酚醛树脂、多糖、明胶、阿拉伯树胶、葡聚糖、酪蛋白、蛋白质、天然橡胶、羧基聚亚甲基、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醋酸乙烯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硝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聚乙烯、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的聚合物或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或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的共聚物、藻酸钠、脂肪酸、石蜡、蜂蜡、水蜡、固化牛脂、巴西棕榈蜡、白蛋白等。
这些中,可使用具有阴离子基团如羧酸基和磺酸基的有机聚合物。非离子型有机聚合物的例子包括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或它们的聚合物(共聚物)、2-噁唑啉的阳离子开环聚合物。这些中,最优选完全皂化的聚乙烯醇,因为其具有水溶解度低并且易溶于热水但几乎不溶于冷水的性质。
相对于水不溶性的色料如有机颜料或炭黑,构成微囊的壁膜材料的有机聚合物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至20质量%。当颜料的表面涂覆了有机聚合物时,颜料的发色性下降。然而,含量在上述范围内能抑制这种下降因为有机聚合物在胶囊中的含量比相对低。当该有机聚合物的含量小于1质量%时,胶囊化作用可能不是有效的。当该含量大于20质量%时,颜料的发色性显著下降。进一步地,考虑到其它性质,该有机聚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水不溶性的色料优选为5质量%至10质量%。
这样,部分色料未被涂覆而基本上暴露出来,这能够抑制发色性的下降。相反,部分色料基本上被涂覆而未暴露出来。因此,给予颜料的涂层可为有效的。
根据例如囊的制备,用于本发明的有机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2,000或更高。“基本上暴露”并不是指由缺陷如针孔和裂纹导致的部分暴露,而是指部分色料有意地被暴露的状态。
进一步地,作为着色剂,作为自分散颜料或自分散炭黑的有机颜料的使用对于本发明是更优选的,因为即使所述囊中的有机聚合物的含量比相对低,自分散有机颜料或自分散炭黑的使用也改进了颜料的分散性,使得能确保足够的油墨保存稳定性。
优选根据微囊化方法选择适宜的有机聚合物。在界面聚合的情况下,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树脂、环氧树脂等是适宜的。在原位聚合的情况下,(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或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酰胺等是适宜的。在浸没固化涂覆的情况下,藻酸钠、聚乙烯醇、明胶、白蛋白、环氧树脂等是适宜的。在凝聚的情况下,明胶、纤维素、酪蛋白等是适宜的。此外,为了获得细且均匀的微囊化颜料,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使用所有本领域中公知的微囊化方法。
当选择相转化法或酸沉淀法作为微囊化方法时,使用阴离子有机聚合物作为形成微囊的壁膜材料的有机聚合物。
相转化法是如下方法,其中将在水中具有自分散能力或溶解能力的阴离子有机聚合物与色料如自分散有机颜料或自分散炭黑的复合物或复合体,或者色料例如自分散有机颜料或自分散炭黑、固化剂和阴离子有机聚合物的混合物制备成有机溶剂相,并将水倒入该有机溶剂相中,以使颜料在自分散的同时微囊化(相转化乳化作用)。或者,可将有机溶剂相倒入水中。在上述相转化法中,可将用于记录液的载体或添加剂添加到有机溶剂相中以制备微囊,这不会引起任何问题。具体而言,从可直接制备用于记录液的分散体的观点看,优选加入记录液的液体介质。
酸沉淀是如下方法,其中使用碱性化合物中和含水饼中的部分或全部阴离子基团以进行微囊化,其中含水饼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该方法包括:使用碱性化合物中和含有阴离子基团的有机聚合物的部分或全部阴离子基团,并将其与色料如自分散有机颜料或自分散炭黑一起在水性介质中捏合的步骤;以及用酸性化合物将pH调节至中性或酸性,并使含有阴离子基团的有机聚合物沉淀以使得有机聚合物固定在所述颜料上的步骤。这样,可制备包含阴离子微囊化颜料的水性分散体,该阴离子微囊化颜料细且含有大量颜料。
在上述微囊化作用中使用的溶剂的实例包括:烷醇,如甲醇、乙醇、丙醇、和丁醇;芳烃,如粗苯、甲苯、和二甲苯;酯,如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氯化烃,如氯仿、和二氯乙烷;酮,如丙酮、和甲基异丁基酮;醚,如四氢呋喃和二噁烷;溶纤剂,如甲基溶纤剂、和丁基溶纤剂;等等。可用于本发明的所研究的记录液通过以下得到:通过离心分离或过滤从这些溶剂中分离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微囊,将其与水及必要的溶剂一起搅拌,并再次分散。
本发明的记录油墨包含复合颜料颗粒;水溶性溶剂;和水,其中复合颜料颗粒为涂覆有作为涂层树脂的水分散性树脂(A)的初级颗粒(B),其中初级颗粒(B)为其表面上吸附或附着有油溶性染料的白色颜料。
作为涂层树脂的水分散性树脂(A)为酸值50mgKOH/g至250mgKOH/g的合成树脂(a),并且至少部分酸基团用碱(b),即碱性中和剂中和。
当合成树脂(a)的酸值小于50mgKOH/g时,所获得的涂覆有树脂的复合颜料的分散成分的水分散稳定性可能不令人满意,所述复合颜料在吸附或附着有油溶性染料的表面上含有白色无机颜料颗粒。当合成树脂(a)的酸值大于250mgKOH/g时,用碱中和过程中的聚集以及所制备的油墨的保存稳定性可能劣化。对于喷墨记录,水分散性树脂的酸值优选为50mgKOH/g至250mgKOH/g,并且更优选70mgKOH/g至250mgKOH/g。
作为涂层树脂的合成树脂的酸值可通过以下算式1确定。
<算式1>
酸值(mgKOH/g)=1N氢氧化钾水溶液的消耗量(g)×56.11/样品的量(树脂量)
作为涂层树脂的合成树脂(a)的酸基团为,例如,羧酸基团、磺酸基团、亚磺酸基团,并且没有特别限制。这些中,羧酸基团是典型的一种,其给予有利的、水自分散性树脂。
即使合成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50℃,打印后文字对记录纸的固定能力也是有利的;然而,考虑到进一步改进喷嘴堵塞和储存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50℃以上,并且60℃以上适于喷墨记录。
对作为这种涂层树脂的合成树脂(a)没有限制,只要其满足上述性质,并且可相应地选择。例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包含羧基的聚酯树脂、和包含羧基的聚氨酯树脂是适宜的。
作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例如,优选包含以下单体单元的共聚物:选自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至少一种单体单元;以及选自下列的至少一种单体单元:苯乙烯,取代的苯乙烯类例如α-甲基苯乙烯,丙烯酸酯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并且更优选其中使用苯乙烯单体、丙烯酸单体、和甲基丙烯酸单体作为水自分散性树脂(A)的主要单体组分的共聚物。这些主要的单体组分的组分比优选为:60摩尔%至90摩尔%的苯乙烯单体、5摩尔%至15摩尔%的丙烯酸单体、以及5摩尔%至25摩尔%的甲基丙烯酸单体。使用该比例,可获得不引起喷嘴堵塞的、优异的喷墨记录用着色树脂颗粒。
而且,对作为涂层树脂的树脂(a)的分子量的范围没有限制并可相应地选择,而且优选分子量为1000以上至100000以下的那些。当然,如果由这种树脂获得的水自分散性树脂与水性介质形成稳定的着色树脂颗粒,则树脂(a)的分子量的范围并不具体限于此,并且两种以上的不同树脂(a)可通过使它们混合而同时使用。
所使用的作为涂层树脂的水分散性树脂(A)的量并不具体限定,只要能达到本发明的效果,但在最终获得的记录油墨中,其优选为0.5质量%至20质量%。
对于碱(b)(碱性中和剂),除了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锂以及碱性物质如氨、三乙胺和吗啉以外,还可使用醇胺,例如三乙醇胺、二乙醇胺和N-甲基二乙醇胺。这些中,最优选使用醇胺。当使用醇胺时,可获得喷墨记录用油墨,其中初级颗粒(B)具有更优异的分散稳定性,并且其中改进了因水分或有机溶剂蒸发所引起的颗粒聚集而导致的喷嘴堵塞,所述初级颗粒(B)为其表面上吸附或附着有油溶性染料的白色无机颜料颗粒。
油墨中的由此获得的复合颜料颗粒(包封颜料)的平均粒径(D50%)优选为150nm以下,并且更优选为120nm以下。平均粒径的下限优选为50nm以上。当平均粒径(D50%)大于150nm时,排出稳定性显著下降,并且可能易于发生喷嘴堵塞和墨滴方向错误。此外,当平均粒径(D50%)为120nm以下时,排出稳定性得以改进,并且除此之外,还改善了图像的饱和度。
这样,树脂涂层使得颜料牢固附着到油墨记录物上,由此可改善油墨记录物的耐刮擦性。
可以例如用粒度分布测量仪(Nanotrac UPA-EX150,Nikkiso Co.,Ltd.制)测量复合颜料颗粒的平均粒径(D50%)。
-水溶性溶剂-
本发明的记录油墨使用水作为液体介质;然而,为了防止油墨干燥以及改善分散稳定性等,也可使用以下水溶性溶剂(可称为“润湿剂”)。这些溶剂对溶解度以及防止由水蒸发所引起的喷射质量缺陷具有有利的效果。
对水溶性溶剂没有限制,并且可相应地选择;其实例包括多元醇、多元醇烷基醚、多元醇烯丙基醚、含氮杂环化合物、酰胺、胺、含硫化合物、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和其它水溶性溶剂。这些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多元醇的实例包括甘油、二甘醇、1,3-丁二醇、3-甲基-1,3-丁二醇、三甘醇、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乙二醇、二缩三丙二醇、四甘醇、己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丙三醇、1,2,6-己三醇、1,2,4-丁三醇、1,2,3-丁三醇、戊三醇等。
多元醇烷基醚的实例包括乙二醇单乙基醚、乙二醇单丁基醚、二甘醇单甲基醚、二甘醇单乙基醚、二甘醇单丁基醚、四甘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乙基醚等。
多元醇芳基醚的实例包括乙二醇单苯基醚、乙二醇单苄基醚等。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实例包括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N-羟乙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咪唑二酮、ε-己内酰胺、γ-丁内酯等。
酰胺的实例包括甲酰胺、N-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等。
胺的实例包括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单乙胺、二乙胺、三乙胺等。
含硫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二甲亚砜、环丁砜、硫代二乙醇等。
其它水溶性溶剂优选为含有糖的水溶性溶剂。糖类的实例包括单糖、二糖、寡糖(包括三糖和四糖)以及多糖。具体的实例包括葡萄糖、甘露糖、果糖、核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蔗糖、海藻糖、麦芽三糖等。这里所述的多糖定义为广义上的糖,其包含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例如α-环糊精、纤维素等。这些糖类的衍生物包括上述糖类的还原糖,例如由通式:HOCH2(CHOH)nCH2OH(其中“n”表示2至5的整数)表示的糖醇;例如醛糖酸、糖羰酸等的糖类;氨基酸;硫代酸;等等。其中,优选糖醇,并且其具体实例包括麦芽糖醇、山梨糖醇等。
在这些水溶性溶剂中,就保存稳定性和排出稳定性而言,最优选甘油、二甘醇、三甘醇、1,3-丁二醇和3-甲基-1,3-丁二醇。
颜料与水溶性溶剂的比显著影响从头中排出的稳定性。如果润湿剂的共混量相对小,即使颜料的固含量大,喷嘴的油墨弯液面附近进行水蒸发并且可导致排出故障。
记录油墨中水溶性溶剂的含量优选为15质量%至40质量%,并且更优选为20质量%至35质量%。含量在该范围内的记录油墨在干燥性能、保存试验或可靠性试验中提供非常有利的结果。当该含量小于15质量%时,该油墨可具有受损的排出性能,并且当该含量大于40质量%时,该油墨可具有受损的干燥性能。
-渗透剂-
渗透剂优选包含至少一种在20℃的水中溶解度为0.2质量%至5.0质量%的多元醇化合物。这种多元醇化合物,即脂族二醇的实例包括:2-乙基-2-甲基-1,3-丙二醇、3,3-二甲基-1,2-丁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2-甲基-2-丙基-1,3-丙二醇、2,4-二甲基-2,4-戊二醇、2,5-二甲基-2,5-己二醇、5-己烯-1,2-二醇、2-乙基-1,3-己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等。这些中,最优选2-乙基-1,3-己二醇和2,2,4-三甲基-1,3-戊二醇。
对可一起使用的其它渗透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们可调节至所需性能,并且可相应地选择。其实例包括:多元醇的烷基和芳基醚,例如二甘醇单苯基醚、乙二醇单苯基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二甘醇单苯基醚、二甘醇单丁基醚、丙二醇单丁基醚、和四甘醇氯苯基醚;低级醇,例如乙醇等。
渗透剂在记录油墨中的含量优选为0.1质量%至4.0质量%。当该含量小于0.1质量%时,无法获得快速干燥性能,导致在某些情况下图像模糊。当该含量大于4.0质量%时,着色剂的分散稳定性受损,并且喷嘴趋于堵塞。除此之外,记录介质渗透性的增大超过需要,并且可能发生图像密度的下降或透印。
-表面活性剂-
记录油墨中的表面活性剂优选为根据着色剂的类型和与水溶性溶剂的组合不使分散稳定性受损,并且具有低的表面张力和高的均化性能的表面活性剂。选自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含氟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是适宜的。这些中最优选含氟表面活性剂。
含氟表面活性剂中被氟取代的碳的数目优选为2至16,并且更优选为4至16。当被氟取代的碳的数目小于2时,可能无法获得氟的效果,并且当其大于16时,可能引起例如油墨储藏期限方面的问题。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全氟烷基磺酸化合物、全氟烷基羧酸化合物、全氟烷基磷酸酯化合物、全氟烷基环氧乙烷加合物、在其侧链上具有全氟烷基醚基团的聚氧化亚烷基醚聚合物化合物等。这些中,由于低的发泡性能,在其侧链上具有全氟烷基醚基团的聚氧化亚烷基醚聚合物化合物是最优选的。
全氟烷基磺酸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全氟烷基磺酸、全氟烷基磺酸盐等。
全氟烷基羧酸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全氟烷基羧酸、全氟烷基羧酸盐等。
全氟烷基磷酸酯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全氟烷基磷酸酯、全氟烷基磷酸酯的盐等。
在其侧链上具有全氟烷基醚基团的聚氧化亚烷基醚聚合物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在其侧链上具有全氟烷基醚基团的聚氧化亚烷基醚聚合物、在其侧链上具有全氟烷基醚基团的聚氧化亚烷基醚聚合物的硫酸酯盐、在其侧链上具有全氟烷基醚基团的聚氧化亚烷基醚聚合物的盐等。
这些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盐中的抗衡离子的实例包括Li、Na、K、NH4、NH3CH2CH2OH、NH2(CH2CH2OH)2、NH(CH2CH2OH)3等。
含氟表面活性剂可为新制备的或市售的含氟表面活性剂。
市售产品的实例包括Sarfron S-111、S-112、S-113、S-121、S-131、S-132、S-141、S-145(所有产品均由Asahi Glass Co,Ltd.制);Frorard FC-93、FC-95、FC-98、FC-129、FC-135、FC-170C、FC-430、FC-431(所有产品均由Sumitomo3M Limited制);Megafac F-470、F1405、F474(所有产品均由Dainippon Inkand Chemicals,Incorporated制);Zonyl TBS、FSP、FSA、FSN-100、FSN、FSO-100、FSO、FS-300、UR(所有产品均由DuPont制);FT-110、FT-250、FT-251、FT-400S、FT-150、FT-400SW(所有产品均由Neos Company Limited制);PF-151N(OMNOVA Solutions Inc.制);等等。这些中,考虑到有利的打印质量(尤其是发色性)和纸上均化性能的明显改善,最优选NeosCompany Limited制的FT-110、FT-250、FT-251、FT-400S、FT-150和FT-400SW,以及OMNOVA Solutions Inc.制的PF-151N。
作为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具体实例,以下结构式表示的那些是适宜的。
(1)阴离子含氟表面活性剂
Figure G2007800084927D00171
其中Rf表示以下结构式表示的含氟的疏水基团的混合;A表示-SO3X、-COOX或-PO3X(其中X是反阴离子并且具体包括氢原子、Li、Na、K、NH4、NH3CH2CH2OH、NH2(CH2CH2OH)2和NH(CH2CH2OH)3);
Figure G2007800084927D00172
Figure G2007800084927D00173
Figure G2007800084927D00174
其中Rf’表示由以下结构式表示的含氟基团;X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n和m分别表示1或2以及2-n的整数;
Figure G2007800084927D00181
其中n表示3至10的整数;
Rf’—S—CH2CH2—COO·X
其中Rf’和X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Rf’—SO3·X
其中Rf’和X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2)非离子型含氟表面活性剂
Figure G2007800084927D00182
其中Rf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n表示5至20的整数;
Figure G2007800084927D00183
其中Rf’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n表示1至40的整数。
(3)两性含氟表面活性剂
其中Rf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4)低聚型含氟表面活性剂
Figure G2007800084927D00185
其中Rf”表示以下结构式表示的含氟基团;n表示1至10的整数;并且X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其中n表示1至4的整数;
Figure G2007800084927D00191
其中Rf”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1、m和n分别表示0至10的整数。
对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没有限制,且可相应地选择,并且优选即使在高的pH下也不分解的那些。其实例包括侧链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两端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一端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侧链的两端均改性的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等。最优选具有聚氧乙烯基团或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团作为改性基团的那些,因为它们作为水性表面活性剂表现出有利的性质。
这种表面活性剂可以是新制备的或市售的表面活性剂。
市售产品可以容易地从例如BYK-Chemie Japan KK、Shin-Etsu ChemicalCo.,Ltd.和Dow Coming Toray Silicone Co.,Ltd.获得。
对聚醚改性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没有限制,并且可相应地选择;其实例包括以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其中将聚氧化亚烷基结构引入二甲基聚硅氧烷的Si部分的侧链中。
X=-R(C2H4O)a(C3H6O)bR’
其中m、n、a和b表示整数;并且在X中,R和R’表示烷基或烯基。
对于聚醚改性的有机硅化合物,可使用市售产品,并且其实例包括KF-618、KF-642和KF643(所有产品均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等。
除了含氟表面活性剂和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外,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等。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聚氧乙烯烷基醚乙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琥珀酸酯磺酸盐、月桂酸钠、聚氧乙烯烷基醚磺酸酯的盐等。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炔二醇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烷基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等。
炔二醇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3,6-二甲基-4-辛炔-3,6-二醇、3,5-二甲基-1-己炔-3-醇等。对于炔二醇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市售产品,其实例包括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Inc.的Surfynol104、82、465、485或TG。
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月桂基氨基丙酸盐、月桂基二甲基甜菜碱、硬脂基二甲基甜菜碱、月桂基二羟乙基甜菜碱、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肉豆蔻基二甲基氧化胺、硬脂基二甲基氧化胺、二羟乙基月桂基氧化胺、聚氧乙烯椰子油烷基二甲基氧化胺、二甲基烷基(椰子)甜菜碱、二甲基月桂基甜菜碱等。
这些表面活性剂作为市售产品可容易地从以下公司获得:NikkoChemicals Co.,Ltd.、Nihon-Emulsion Co.,Ltd.、Nippon Shokubai Co.,Ltd.、Toh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Kao Corporation、Adeka Corporation、LionCorporation、Aoki OilIndustrial Co.,Ltd.、Sanyo ChemicalIndustries Ltd.等。
表面活性剂不限于这些,并且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即使当单独使用的表面活性剂难以溶解在记录油墨中时,其混合物也可导致溶解,由此表面活性剂可稳定地存在。
表面活性剂在记录油墨中的含量优选为0.01质量%至3.0质量%,更优选0.5质量%至2质量%。
当该含量小于0.01质量%时,添加表面活性剂所引起的效果可能丧失。当该含量大于3.0质量%时,对记录介质渗透性的增大超过需要,并且可能发生图像密度的降低以及透印。
-水分散性树脂-
对水分散性树脂没有限制并且可相应地选择;其实例包括基于缩合的合成树脂、基于加成的合成树脂、和天然聚合物化合物。
基于缩合的合成树脂的实例包括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醚树脂、有机硅树脂等。基于加成的合成树脂的实例包括聚烯烃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乙烯基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不饱和羧酸树脂等。天然聚合物化合物的实例包括纤维素、松香、天然橡胶等。
水分散性树脂可作为均聚物使用,或者可作为共聚物,即复合树脂使用,并且可使用单相型、芯壳型、和自动进料型(power feed type)的任何乳液。
对于水分散性树脂,可使用由于树脂本身的亲水基团而为自分散的树脂。即使树脂本身没有分散性,也可使用通过表面活性剂或具有亲水基团的树脂而赋予了分散性的树脂。这些中,聚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的离聚物,或者通过不饱和单体的乳液聚合和悬浮聚合所制备的树脂颗粒的乳液是合适的。在乳液聚合不饱和单体的情况下,反应在加入了不饱和单体、聚合引发剂、和表面活性剂、链转移剂、螯合剂、pH控制剂等的水中进行,从而制备树脂乳液。因此,易于获得水分散性树脂,并且由于树脂的组成可容易地改变,因此易于制得具有所需品质的树脂。
不饱和单体的实例包括不饱和羧酸、(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酰胺单体、芳族乙烯基单体、乙烯基氰基化合物单体、乙烯基单体、烯丙基化合物单体、烯烃单体、二烯单体、具有不饱和碳的低聚物等。这些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这些单体的组合使得能灵活地改进各种性能,并且使用低聚物型聚合引发剂的聚合反应或接枝反应也可改进树脂的性能。
不饱和羧酸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富马酸、马来酸等。
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铵盐、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癸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铵盐等。
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实例包括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二甘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三甘醇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4-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一缩二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丁二醇酯、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二乙氧基苯基)丙烷、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丙烯酸聚乙二醇酯、二丙烯酸三甘醇酯、二丙烯酸1,3-丁二醇酯、二丙烯酸1,4-丁二醇酯、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丙烯酸新戊二醇酯、二丙烯酸1,9-壬二醇酯、二丙烯酸聚丙二醇酯、2,2′-双(4-丙烯酰氧基丙氧基苯基)丙烷、2,2′-双(4-丙烯酰氧基二乙氧基苯基)丙烷、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丙烯酸酯、四丙烯酸双三羟甲基酯、四羟甲基甲烷四丙烯酸酯、四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六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等。
(甲基)丙烯酸酰胺单体的实例包括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亚甲基二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等。
芳族乙烯基单体的实例包括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4-叔丁基苯乙烯、氯苯乙烯、乙烯基苯甲醚、乙烯基萘、二乙烯基苯等。
乙烯基氰基化合物单体的实例包括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
烯丙基化合物单体的实例包括烯丙基磺酸或其盐、烯丙基胺、烯丙基氯、二烯丙基胺、二烯丙基二甲基铵盐等。
烯烃单体的实例包括乙烯、丙烯等。
二烯单体的实例包括丁二烯、氯戊二烯等。
乙烯基单体的实例包括乙酸乙烯酯、偏二氯乙烯、氯乙烯、乙烯基醚、乙烯基酮、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磺酸或其盐、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等。
具有不饱和碳的低聚物的实例包括: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苯乙烯低聚物、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苯乙烯-丙烯腈低聚物、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低聚物、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二甲基硅氧烷低聚物、具有丙烯酰基的聚酯低聚物等。
由于在强碱性或酸性条件下引起分散体破坏或分子链断裂例如水解,因此水分散性树脂优选具有4至12的pH,并且考虑到与水分散性着色剂的混溶性,pH更优选为6至11,最优选为7至9。
水分散性树脂的平均粒径(D50%)与分散体的粘度有关。当分散体具有相同的组成时,在相同固含量下的粘度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变大。为了避免所制备油墨的粘度过高,水分散性树脂的平均粒径(D50%)优选为50nm以上。平均粒径为几十微米的水分散性树脂是不能使用的,因为其大于喷墨头的喷嘴孔。即使当平均粒径小于喷嘴孔时,油墨中大平均粒径的颗粒的存在也会劣化排出性能。因此,为了不损害油墨的排出性能,水分散性树脂的平均粒径(D50%)更优选为200nm以下,并且最优选为150nm以下。
优选地,水分散性树脂用于将水分散性着色剂固定在纸上并在室温下成膜以改善色料的固定能力。因此,水分散性树脂的最低成膜温度(MFT)优选为30℃以下,且更优选为20℃以下。
当水分散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30℃时,树脂膜的粘性增大,引起油墨记录物发粘。因此,水分散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30℃以上。
在本发明的记录油墨中,水分散性树脂随着挥发性成分蒸发而成膜以将记录油墨中的色料颜料牢固地固定在记录介质上。因此,获得具有优异的耐刮擦性和耐水性的图像成为可能。
以固含量计,水分散性树脂在记录油墨中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至30质量%,更优选为3质量%至24质量%。
对其他成分没有限制并且可相应地选择;其实例包括pH控制剂、防腐剂/抗真菌剂、螯合剂、防锈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氧吸收剂、光稳定剂等。
对pH控制剂没有限制,只要其能够将pH控制为7至11而不对制备的记录油墨造成有害影响,并且pH控制剂可相应地选择。其实例包括醇胺、碱金属氢氧化物、氢氧化铵、氢氧化鏻、碱金属碳酸盐等。如果pH在7至11的范围外,则喷墨头或供墨单元的大量材料会熔化,引起例如油墨劣化、泄漏或排出故障等问题。
醇胺的实例包括:二乙醇胺、三乙醇胺、2-氨基-2-乙基-1,3-丙二醇等。
碱金属氢氧化物的实例包括: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氢氧化铵的实例包括:氢氧化铵、氢氧化季铵、氢氧化季鏻等。
碱金属碳酸盐的实例包括碳酸锂、碳酸钠、碳酸钾等。
防腐剂/抗真菌剂的实例包括:脱氢乙酸钠、山梨酸钠、2-吡啶巯基-1-氧化钠、苯甲酸钠、五氯苯酚钠等。
螯合剂的实例包括:乙二胺四乙酸钠、次氨基三乙酸钠、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钠、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钠、2-氨基丙二酰脲二乙酸钠等。
防锈剂的实例包括:酸式亚硫酸盐、硫代硫酸钠、硫代二甘醇酸铵、二异丙基亚硝酸铵、四硝酸季戊四醇酯、二环己基亚硝酸铵等。
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酚抗氧化剂(包括受阻酚抗氧化剂)、胺抗氧化剂、硫抗氧化剂、磷抗氧化剂等。
酚抗氧化剂(包括受阻酚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丁基化羟基苯甲醚、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硬脂酯、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4,4′-亚丁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3,9-双[1,1-二甲基-2-[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基]乙基]-2,4,8,10-四噁螺-[5.5]十一烷、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烷等。
胺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苯基-β-萘基胺、α-萘基胺、N,N′-二仲丁基-对苯二胺、吩噻嗪、N,N′-二苯基-对苯二胺、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二叔丁基苯酚、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丁基羟基苯甲醚、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4,4′-亚丁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二羟基苯基)丙酸]甲烷、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等。
硫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3,3′-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酯、硫代二丙酸月桂酯硬脂酯、3,3′-硫代二丙酸二肉豆蔻酯、β,β′-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酯、2-巯基苯并咪唑、二月桂基硫醚等。
磷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十八烷基酯、亚磷酸三异癸酯、三硫代亚磷酸三月桂酯、亚磷酸三壬苯酯等。
紫外线吸收剂的实例包括二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水杨酸酯紫外线吸收剂、氰基丙烯酸酯紫外线吸收剂、镍络合盐紫外线吸收剂等。
二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的实例包括: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十二烷氧基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等。
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的实例包括: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辛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等。
水杨酸酯紫外线吸收剂的实例包括:水杨酸苯基酯、水杨酸对叔丁基苯基酯、水杨酸对辛基苯基酯等。
氰基丙烯酸酯紫外线吸收剂的实例包括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乙酯、2-氰基-3-甲基-3-(对甲氧基苯基)丙烯酸甲酯、2-氰基-3-甲基-3-(对甲氧基苯基)丙烯酸丁酯等。
镍络合盐紫外线吸收剂的实例包括双(辛基苯基)硫化镍、2,2′-硫代双(4-叔辛基酚)-正丁胺镍(II)、2,2′-硫代双(4-叔辛基酚)-2-乙基己胺镍(II)、2,2′-硫代双(4-叔辛基酚)三乙醇胺镍(II)等。
本发明的记录油墨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复合颜料颗粒、水溶性溶剂、水、和水分散性树脂、优选地表面活性剂、以及根据需要的其它成分分散或溶解在水性介质中,并根据需要进一步搅拌或混合。分散可通过例如砂磨机、均化机、球磨机、涂料振荡器、和超声分散机进行。搅拌或混合可通过例如采用常规搅拌叶片的搅拌机、磁性搅拌机、和高速分散机进行。
对本发明的记录油墨的性质没有限制并且可相应地选择。例如,粘度、表面张力等优选在下述范围内。
记录油墨的粘度优选在25℃下为4mPa·s至20mPa·s,更优选为4mPa·s至15mPa·s。当粘度大于20mPa·s时,可能难以确保排出稳定性。然而,这种记录油墨可在特定头结构的情况下使用。
记录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优选在25℃下为35mN/m以下,更优选为30mM/m以下。当表面张力大于35mN/m时,油墨在记录介质上的均化受到抑制,从而导致干燥时间延长。
对根据本发明的记录油墨的颜色没有限制并可相应地选择,且实例包括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当将含有两种以上颜色的油墨组用于记录时,可形成多色图像;当将含有全部颜色的油墨组用于记录时,可形成全色图像。
本发明的记录油墨可有利地应用于装有喷墨头的任何打印机,所述喷墨头例如压电喷墨头、热能喷墨头、或静电喷墨头。在所述压电喷墨头中,利用作为对油墨流路中的油墨施加压力的压力产生单元的压电元件,使形成油墨流路壁的振动板变形,引起油墨流路内体积的改变以排出墨滴(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告(JP-B)No.2-51734)。在热能喷墨头中,使用发热电阻加热油墨流路中的油墨,从而产生气泡(参见JP-A No.61-59911)。在静电喷墨头中,电极与形成油墨流路壁的振动板彼此相对设置,并且通过在该振动板和电极之间产生的静电力使振动板变形,引起油墨流路内体积的改变以排出墨滴(参见JP-A No.6-71882)。
本发明的记录油墨可适用于多种应用,包括喷墨记录用油墨、自来水笔、圆珠笔、标签笔、和纤维笔尖笔(fiber-tipped pen),特别可适用于使用喷墨记录系统的图像记录仪(例如打印机)。例如,本发明的记录油墨还可用于以下打印机,该打印机具有在打印期间、之前或之后在50℃至200℃下加热记录纸张和记录油墨以促进打印固定的功能,并且,本发明的记录油墨可最合适地用于以下本发明的墨盒、油墨记录物、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墨盒)
本发明的墨盒包含容器中的本发明的记录油墨和相应地适当选择的其它部件。
对容器没有限制,并且可相应地选择容器的形状、构造、尺寸、材料等,且合适的实例包括含有由铝层叠膜、树脂膜等形成的墨袋的容器。
参考图1和2说明墨盒。图1为安装到喷墨记录装置以前的墨盒的外部透视图,而图2为该墨盒的正面剖视图。
如图2所示的墨盒7在盒体41中含有油墨吸收体42,所需要的油墨吸入该油墨吸收体42内。盒体41通过将盖部件44粘接或焊着在外壳43的上部宽开口上而形成,并且其可为例如树脂成型品。并且油墨吸收体42由多孔体,例如聚氨酯发泡体制成,且在其压缩并压入盒体41后,油墨被吸收。
经由供墨口45将油墨供入记录头6,所述供墨口45形成在盒体41的外壳43的底部上,并且密封环46咬合至供墨口45的内周侧。空气口47形成在盖部件44上。帽盖部件50附着在盒体41上以在填充前挡住供墨口45,并防止在例如填充、输送或为真空包装时用宽侧壁加压的时候由外壳43的压缩变形引起的油墨泄露。
如图1所示的空气口47通过将氧透过率为100ml/m2以上的膜形式的密封部件55附着到盖部件44上而密封。通过用氧透过率为100ml/m2以上的密封部件55使空气开口47密封,并且通过用无孔包装部件如铝层叠膜等在减压下包装墨盒7,即使在油墨填充时或由于油墨吸收体42和盒体41之间形成的空间A(如图2所示)中的空气而使气体溶于油墨中时,油墨内的气体也能经由密封部件55排入到盒体41与包装部件之间的高真空度的空间中,并且改进了油墨的脱气作用。
本发明的墨盒包含本发明的记录油墨(油墨组),并且能可拆卸地安装在各种喷墨记录装置中而使用。此外,最优选地,本发明的墨盒能可拆卸地安装在下述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中而使用。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至少包含墨滴排出单元和根据需要的其它单元如刺激产生单元、控制单元等。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法至少包含墨滴排出步骤和根据需要的其它步骤如刺激产生步骤、控制步骤等。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法可优选通过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实施,并且墨滴排出步骤可优选通过墨滴排出单元实施。其它步骤可优选分别通过其它单元实施。
-墨滴排出步骤和墨滴排出单元-
墨滴排出步骤通过刺激本发明的记录油墨来排出记录油墨以形成图像。
墨滴排出单元设置成通过刺激本发明的记录油墨来排出记录油墨以形成图像。对墨滴排出单元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相应地选择,且实例可为用于排出油墨的各种喷嘴。
刺激可通过例如上述刺激产生单元产生。对刺激没有限制,且其可相应地选择。实例包括热(温度)、压力、振动和光。这些可单独或组合使用。其中,热和压力是适宜的。
具体而言,刺激产生单元的实例包括加热器件、加压器件、压电元件、振动产生器件、超声产生器件、光等,并且具体而言,示例性的有压电致动器如压电元件,采用电热转换器如发热电阻基于膜在液体和蒸气之间的相变的热能致动器,基于根据温度的相变的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基于静电力的静电致动器等。
对记录油墨排出方面没有限制并且根据刺激而不同。如果刺激通过“热”产生,示例性的有这样的方法:利用热能头将对应于记录信号的热能施加到记录头中的记录油墨,然后通过热能在记录油墨中产生气泡,从而因气泡的压力而使记录油墨从记录头的喷嘴中以墨滴的形式喷射。或者,如果刺激通过“压力”产生,示例性的有这样的方法:将电压施加到记录头的油墨流路中附着在所谓的压力室上的压电元件,引起压电元件弯曲,从而减少压力室的体积,并使记录油墨从记录头的喷嘴中以墨滴的形式喷射。
优选地,排出的记录油墨的液滴尺寸为3pl至40pl,喷射速度为5m/s至20m/s,驱动频率为1kHz以上,且分辨率为300dpi以上。
此外,对控制单元没有限制,只要其可有效地控制各单元并且可相应地选择。其实例包括如序列发生器和计算机的设备。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描述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方法,其中含有本发明记录油墨的墨盒附着在喷墨打印机上,并且记录油墨作为墨滴从细微排出口中排出以形成图像。
图3是装有墨盒的示例性串联型喷墨记录装置的概括性正视图,所述墨盒具有含有本发明的记录油墨的记录油墨室。
在喷墨记录装置的机械部分中,主导杆3和副导杆4以几乎水平的位置横向桥接在侧板1和2之间,并且滑座单元5通过主导杆3和副导杆4可滑动地支承在主扫描方向上。
分别排出黄色(Y)油墨、品红色(M)油墨、青色(C)油墨和黑色(Bk)油墨的四个头6均安装在滑座单元5上,各排出侧(喷嘴侧)6a面向下。作为各颜色的供墨器的四个墨盒7y、7m、7c和7k可更换地安装在头6的上方,滑座单元5处。
然后将滑座单元5连接到同步带11,该同步带11在通过主扫描马达8旋转的驱动滑轮(驱动同步滑轮)9和副驱动滑轮(空转滑轮)10之间伸展,以控制主扫描马达8的驱动,并且滑座5,即四个头6移动到主扫描方向上。
而且,通过在钩住侧板1和2的底板12上设置副框13和14,使输送辊15可旋转地置于副框13和14之间,通过该输送辊15,纸16在与主扫描方向相交呈直角的副扫描方向上输送。并且副扫描马达17置于副框14侧而齿轮18固定在副扫描马达17的旋转轴上且齿轮19固定在输送辊15的轴上以将副扫描马达17的旋转传给输送辊15。
进一步地,在侧板1和副框12之间设置头6的可靠性恢复系统21(以下称为“副系统”)。在副系统21中,保持有四个用于盖住各头6的排出侧的帽盖单元22的支持架23通过连接部件24可摆动地保持,并且滑座单元5通过主扫描方向上的移动接触安装在支持架23上的系合部分(catching part)25。支持架23升高后滑座单元5移动,并且喷墨头6的排出侧6a用帽盖单元22盖住,且滑座单元5进一步移动到打印区中。然后支持架23随着滑座单元5的移动而下降,并且帽盖单元22从喷墨头6的排出侧6a分离。
帽盖单元22经由抽吸管26与抽吸泵27连接,同时通过形成空气口经由空气开口管和空气开口球管(bulb)与空气连通。抽吸泵27将抽吸的废液经由排液管等排入图中未示出的废液储罐中。
进一步地,作为可由织物、发泡体或诸如橡胶的弹性部件等制成的擦拭单元的擦拭器刮刀28安装在支持架23侧的刮刀臂29上,用该擦拭器刮刀28擦拭喷墨头6的排出侧6a。刮刀臂29设置成可摆动的并且通过凸轮的旋转摆动,所述凸轮通过图中未示出的驱动单元旋转。
含有本发明油墨的含油墨部分以及装有排出墨滴的头的记录盒(记录单元)参考图4所示的构造实例。下面将描述记录单元。
记录单元30是串联型的,并且主要部分排列有头6、油墨罐33和帽盖部件34,在所述油墨罐33中含有供给至喷墨头6的油墨,帽盖部件34使油墨罐33的内部密封。
在记录单元30的头6上形成许多用于排出油墨的喷嘴32。油墨从油墨罐33经由供墨管(图中省略)引入公共液室(图中未示出)并且对应于电信号从喷嘴32排出,所述电信号从记录装置主体通过电极31输入。这种类型的记录单元30在结构上对于称为热能型或气泡型的、通过热能驱动的、能负担得起的头是有利的。由于将具有优异的渗透性的油墨用在诸如气泡或热能型等记录方法中,因此改进了本发明油墨对热元件的润湿能力,从而可获得油墨排出稳定性和频率稳定性,并且其是高度安全的且是极适宜的。
虽然前面仅将实例应用于串联型(梭型)喷墨记录装置,但是本发明的油墨同样适用于装有行式头的行式喷墨记录装置,其中喷嘴以例如Z字型等任意顺序排列,并且密度集中至与图像分辨率相同或为图像分辨率几分之一的程度,且排列得比记录介质宽。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适用于多种使用喷墨记录方法的记录,并且最适用于,例如,喷墨记录打印机、传真装置、复印装置、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复合设备等。
(油墨记录物)
通过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记录的油墨记录物是本发明的油墨记录物。本发明的油墨记录物包含用本发明的记录油墨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
对记录介质没有限制并且可相应地选择,其实例包括普通纸、光泽纸、专用纸、织物、膜、高架投影机(OHP)片等。这些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该油墨记录物可作为其上记录有高质量的、稳定性优异而无模糊的图像的材料而适用于多种目的。
本发明可解决常规问题并且可提供记录油墨以及分别使用该记录油墨的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该记录油墨的排出稳定性和保存稳定性优异,具有良好的图像保持能力,例如耐刮擦性、耐水性和光稳定性等,其使得可获得在彩色图像的颜色再现性方面优异的高质量图像,并且其适于喷墨记录。
实施例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该实施例不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除非另外指明,所有百分比均基于质量。
(制备实施例1)
-制备涂覆有树脂的复合颜料的分散成分A-
<初级颗粒I的生产>
将30g超细氧化锌粉末(FINEX-50,Sakai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颗粒的形式:粉末,平均粒径=0.02μm)加入到100g、5%C.I.分散紫31的甲基乙基酮溶液中,并且使用搅拌器搅拌1小时。接着,使用旋转蒸发器将甲基乙基酮除去,并进一步地,用干燥器在减压下完全除去甲基乙基酮以获得复合固体。用研钵研磨该复合固体以制备初级颗粒I。
<研磨料配方>
·复合颜料的初级颗粒I...15g
·Takelac W5025(Mitsui Takeda Chemical Co.,Ltd.制,聚氨酯树脂,酸值70mgKOH/g,固含量30%)...15g
·去离子水...70g
<捏合过程>
将上述复合颜料混合并润湿至满意的程度。将0.5mm直径的氧化锆珠填充至捏合装置瑞士W.A.Bachofen的DYNO-Mill KDL A中,并在2000rpm下捏合-混合60分钟以获得平均粒径(D50%)为70nm的研磨料。
<酸沉淀过程>
通过在搅拌所得到的研磨料的同时滴入1N盐酸进行酸沉淀以获得膏状研蘑料。
<水洗-碱化过程>
向得到的研磨料中加入400g去离子水并且充分搅拌,使用离心机分离成颜料膏和水,并且除去上层溶液。将该操作重复数次以获得100g、pH为5.5的研磨料。向该研磨料中加入碱性化合物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以将pH调节至8.2。
<再捏合过程>
再次,将0.5mm直径的氧化锆珠填充至瑞士W.A.Bachofen的DYNO-MillKDLA中,并在2000rpm下捏合-混合10分钟。将研磨料取出并且测量其平均粒径(D50%)为114nm。
<大颗粒除去过程>
通过使用0.8μm膜过滤器(ADVANTEC制)除去0.8μm以上的大颗粒,得到80g涂覆有树脂的复合颜料的分散成分A,其平均粒径(D50%)为86nm且颜料浓度为15%。平均粒径(D50%)使用粒度分布测量设备(NanotracUPA-EX150,Nikkiso Co.,Ltd.制)测量。
(制备实施例2)
-制备涂覆有树脂的复合颜料的分散成分B-
<初级颗粒II的生产>
将30g超细氧化钛粉末(TTO-55,Ishihara Sangyo Kaisha,Ltd.制,颗粒的形式:粒状,平均粒径=0.01μm至0.03μm)和10g C.I.溶剂红207粉末放入250ml氧化锆罐中,再向其中放入50个直径为10mm的氧化锆球和20个直径为20mm的氧化锆球,并用行星式球磨机在400rpm下研磨并混合48小时。
<研磨料配方>
·复合颜料的初级颗粒II...15g
·ARUFON UC-3000(Toagosei Co.,Ltd.制,丙烯酸类树脂,酸值89mgKOH/g,固含量100%)...7.5g
·去离子水...77.5g
<捏合过程>
首先,将丙烯酸类树脂分散在去离子水中,滴入等量的1N氢氧化锂水溶液,并且在加热下搅拌以溶解该树脂。接着,将上述复合颜料混合并润湿至满意的程度。将0.5mm直径的氧化锆珠填充至捏合装置瑞士W.A.Bachofen的DYNO-Mill KDL A中,并在2000rpm下捏合-混合60分钟以获得平均粒径(D50%)为45nm的研磨料。
<酸沉淀过程>
通过在搅拌所得到的研磨料的同时滴入1N盐酸进行酸沉淀以获得膏状研蘑料。
<水洗-碱化过程>
向得到的研磨料中加入400g去离子水并且充分搅拌,使用离心机分离成颜料膏和水,并且除去上层溶液。将该操作重复数次以获得100g、pH为5.7的研磨料。向该研磨料中加入碱性化合物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以将pH调节至8.4。
<再捏合过程>
再次,将0.5mm直径的氧化锆珠填充至瑞士W.A.Bachofen的DYNO-MillKDLA中,并在2000rpm下捏合-混合10分钟。将研磨料取出并且测量其平均粒径(D50%)为86nm。
<大颗粒除去过程>
通过使用0.8μm膜过滤器(ADVANTEC制)除去0.8μm以上的大颗粒,得到82g涂覆有树脂的复合颜料的分散成分B,其平均粒径(D50%)为65nm且颜料浓度为15%。平均粒径(D50%)使用粒度分布测量设备(NanotracUPA-EX150,Nikkiso Co.,Ltd.制)测量。
(制备实施例3)
-制备涂覆有树脂的复合颜料的分散成分C-
<初级颗粒III的生产>
将30g白色珠光云母粉末(Magnapearl13000,购自Takara Tsusho Co.,Ltd.,颗粒的形式:粒状,平均粒径=2μm至10μm)和5g C.I.溶剂蓝87粉末放入250ml氧化锆罐中,再向其中放入50个直径为10mm的氧化锆球和20个直径为20mm的氧化锆球,并用行星式球磨在400rpm下研磨并混合96小时。
<研磨料配方>
·复合颜料的初级颗粒III...15g
·ARUFON UC-3920(Toagosei Co.,Ltd.制,苯乙烯-丙烯酸树脂,酸值=243mg KOH/g,固含量=100%)...7.5g
·去离子水...77.5g
<捏合过程>
首先,将苯乙烯-丙烯酸树脂分散在去离子水中,滴入等量的1N氢氧化锂水溶液,并且在加热下搅拌以溶解该树脂。接着,将上述复合颜料混合并润湿至满意的程度。将0.5mm直径的氧化锆珠填充至捏合装置瑞士W.A.Bachofen的DYNO-Mill KDL A中,并在2000rpm下捏合-混合60分钟以获得平均粒径(D50%)为145nm的研磨料。
<酸沉淀过程>
通过在搅拌所得到的研磨料的同时滴入1N盐酸进行酸沉淀以获得膏状研磨料。
<水洗-碱化过程>
向得到的研磨料中加入400g去离子水并且充分搅拌,使用离心机分离成颜料膏和水,并且除去上层溶液。将该操作重复数次以获得100g、pH为5.7的研磨料。向该研磨料中加入碱性化合物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以将pH调节至8.4。
<再捏合过程>
再次,将0.5mm直径的氧化锆珠填充至瑞士W.A.Bachofen的DYNO-MillKDLA中,并在2000rpm下捏合-混合10分钟。将研磨料取出并且测量其平均粒径(D50%)为184nm。
<大颗粒除去过程>
通过使用0.8μm膜过滤器(ADVANTEC制)除去0.8μm以上的大颗粒,得到75g涂覆有树脂的复合颜料的分散成分C,其平均粒径(D50%)为142nm且颜料浓度为15%。平均粒径(D50%)使用粒度分布测量设备(NanotracUPA-EX150,Nikkiso Co.,Ltd.制)测量。
(制备实施例4)
-制备涂覆有树脂的复合颜料的分散成分D-
<初级颗粒IV的生产>
将30g超细硫酸钡粉末(BF-1H,Sakai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颗粒的形式:粒状,平均粒径=0.1μm)加入到100g、5%C.I.溶剂蓝36的甲苯溶液中,并且使用搅拌器搅拌1小时。接着,使用旋转蒸发器将甲苯除去,然后,用干燥器在减压下完全除去甲苯以获得复合固体。用研钵研磨该复合固体以制备初级颗粒IV。
<研磨料配方>
·复合颜料的初级颗粒IV...15g
·Nichigo POLYESTER W-0030(Nippon Synthetic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聚酯树脂,酸值100mgKOH/g,固含量30%)...20g
·去离子水...65g
<捏合过程>
将上述复合颜料混合并润湿至满意的程度。将0.5mm直径的氧化锆珠填充至捏合装置瑞士W.A.Bachofen的DYNO-Mill KDL A中,并在2000rpm下捏合-混合60分钟以获得平均粒径(D50%)为125nm的研磨料。
<酸沉淀过程>
通过在搅拌所得到的研磨料的同时滴入1N盐酸进行酸沉淀以获得膏状研磨料。
<水洗-碱化过程>
向得到的研磨料中加入400g去离子水并且充分搅拌,使用离心机分离成颜料膏和水,并且除去上层溶液。将该操作重复数次以获得100g、pH为5.6的研磨料。向该研磨料中加入碱性化合物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以将pH调节至8.3。
<再捏合过程>
再次,将0.5mm直径的氧化锆珠填充至瑞士W.A.Bachofen的DYNO-MillKDL A中,并在2000rpm下捏合-混合10分钟。将研磨料取出并且测量其平均粒径(D50%)为163nm。
<大颗粒除去过程>
通过使用0.8μm膜过滤器(ADVANTEC制)除去0.8μm以上的大颗粒,得到70g涂覆有树脂的复合颜料的分散成分D,其平均粒径(D50%)为135nm且颜料浓度为15%。平均粒径(D50%)使用粒度分布测量设备(NanotracUPA-EX150,Nikkiso Co.,Ltd.制)测量。
(制备实施例5)
-制备涂覆有树脂的复合颜料的分散成分E-
<初级颗粒V的生产>
将30g胶体二氧化硅粉末(Quartron PL-1,Fuso Chemical Co.,Ltd.制,颗粒的形式:粒状,平均粒径=15nm)加入到100g、5%C.I.溶剂黄16的甲苯溶液中,并且使用搅拌器搅拌1小时。接着,使用旋转蒸发器将甲苯除去,然后,用干燥器在减压下完全除去甲苯以获得复合固体。用研钵研磨该复合固体以制备初级颗粒V。
<研磨料配方>
·复合颜料的初级颗粒V...15g
·JC-05(Seiko PMC Corporation制,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酸值170mgKOH/g,固含量20%)...30g
·去离子水...55g
<捏合过程>
将上述复合颜料混合并润湿至满意的程度。将0.5mm直径的氧化锆珠填充至捏合装置瑞士W.A.Bachofen的DYNO-Mill KDL A中,并在2000rpm下捏合-混合60分钟以获得平均粒径(D50%)为57nm的研磨料。
<酸沉淀过程>
通过在搅拌所得到的研磨料的同时滴入1N盐酸进行酸沉淀以获得膏状研磨料。
<水洗-碱化过程>
向得到的研磨料中加入400g去离子水并且充分搅拌,使用离心机分离成颜料膏和水,并且除去上层溶液。将该操作重复数次以获得100g、pH为5.6的研磨料。向该研磨料中加入碱性化合物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以将pH调节至8.3。
<再捏合过程>
再次,将0.5mm直径的氧化锆珠填充至瑞士W.A.Bachofen的DYNO-MillKDLA中,并在2000rpm下捏合-混合10分钟。将研磨料取出并且测量其平均粒径(D50%)为86nm。
<大颗粒除去过程>
通过使用O.8μm膜过滤器(ADVANTEC制)除去O.8gm以上的大颗粒,得到85g涂覆有树脂的复合颜料的分散成分E,其平均粒径(D50%)为73nm且颜料浓度为15%。平均粒径(D50%)使用粒度分布测量装置(NanotracUPA-EX150,Nikkiso Co.,Ltd.制)测量。
(制备实施例6)
-制备颜料分散成分A-
-表面活性剂颜料分散成分-
<研磨料配方>
·酞菁C.I.颜料蓝15:3(ECB-301,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icals Mfg.Co.,Ltd.制)…15g
·聚氧乙烯月桂基醚<DKS NL-180>...5g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制,HLB值:16.2)
·去离子水...80g
<捏合过程>
将上述复合颜料混合并润湿至满意的程度。将0.5mm直径的氧化锆珠填充至捏合装置瑞士W.A.Bachofen的DYNO-Mill KDL A中,并在2000rpm下捏合-混合60分钟以获得平均粒径(D50%)为95nm的颜料分散成分A。平均粒径(D50%)使用粒度分布测量设备(Nanotrac UPA-EX150,NikkisoCo.,Ltd.制)测量。
(制备实施例7)
-制备涂覆有树脂的复合颜料的分散成分F-
<初级颗粒VI的生产>
将30g超细氧化锌粉末(FINEX-50,Sakai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颗粒的形式:粉末,平均粒径=0.02μm)加入到100g、5%C.I.分散紫31的甲基乙基酮溶液中,并且使用搅拌器搅拌1小时。接着,使用旋转蒸发器将甲基乙基酮除去,并进一步地,用干燥器在减压下完全除去甲基乙基酮以获得复合固体。用研钵研磨该复合固体以制备初级颗粒VI。
<研磨料配方>
·复合颜料的初级颗粒VI...15g
·Takelac W5025(Mitsui Takeda Chemical Co.,Ltd.制,聚氨酯树脂,酸值70mgKOH/g,固含量30%)...15g
·去离子水...70g
<捏合过程>
将上述复合颜料混合并润湿至满意的程度。将0.5mm直径的氧化锆珠填充至捏合装置瑞士W.A.Bachofen的DYNO-Mill KDL A中,并在2000rpm下捏合-混合30分钟以获得平均粒径(D50%)为132nm的研磨料。
<酸沉淀过程>
通过在搅拌所得到的研磨料的同时滴入1N盐酸进行酸沉淀以获得膏状研磨料。
<水洗-碱化过程>
向得到的研磨料中加入400g去离子水并且充分搅拌,使用离心机分离成颜料膏和水,并且除去上层溶液。将该操作重复数次以获得100g、pH为5.5的研磨料。向该研磨料中加入碱性化合物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以将pH调节至8.2。
<再捏合过程>
再次,将0.5mm直径的氧化锆珠填充至瑞士W.A.Bachofen的DYNO-MillKDLA中,并在2000rpm下捏合-混合10分钟。将研磨料取出并且测量其平均粒径(D50%)为179nm。
<大颗粒除去过程>
通过使用0.8μm膜过滤器(ADVANTEC制)除去0.8μm以上的大颗粒,得到80g涂覆有树脂的复合颜料的分散成分F,其平均粒径(D50%)为166nm且颜料浓度为15%。平均粒径(D50%)使用粒度分布测量设备(NanotracUPA-EX150,Nikkiso Co.,Ltd.制)测量。
(制备实施例8)
-制备涂覆有树脂的复合颜料的分散成分G-
<初级颗粒VIII的生产>
将30g超细硫酸钡粉末(BF-1H,Sakai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颗粒的形式:粒状,平均粒径=0.1μm)加入到100g、5%C.I.溶剂蓝36的甲苯溶液中,并且使用搅拌器搅拌1小时。接着,使用旋转蒸发器将甲苯除去,然后,用干燥器在减压下完全除去甲苯以获得复合固体。用研钵研磨该复合固体以制备初级颗粒VIII。
<研磨料配方>
·复合颜料的初级颗粒VIII...15g
·Plascoat RZ-142(Goo Chemical Co.,Ltd.制,聚酯树脂,酸值为30mgKOH/g至50mgKOH/g,固含量25%)...24g
·去离子水...65g
<捏合过程>
将上述复合颜料混合并润湿至满意的程度。将0.5mm直径的氧化锆珠填充至捏合装置瑞士W.A.Bachofen的DYNO-Mill KDL A中,并在2000rpm下捏合-混合60分钟以获得平均粒径(D50%)为180nm的研磨料。
<酸沉淀过程>
通过在搅拌所得到的研磨料的同时滴入1N盐酸进行酸沉淀以获得膏状研磨料。
<水洗-碱化过程>
向得到的研磨料中加入400g去离子水并且充分搅拌,使用离心机分离成颜料膏和水,并且除去上层溶液。将该操作重复数次以获得100g、pH为5.6的研磨料。向该研磨料中加入碱性化合物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以将pH调节至8.5。
<再捏合过程>
再次,将0.5mm直径的氧化锆珠填充至瑞士W.A.Bachofen的DYNO-MillKDLA中,并在2000rpm下捏合-混合10分钟。将研磨料取出并且测量粒径,然而,平均粒径由于聚集而无法测定。
(实施例1至7以及对比例1和2)
-制备记录油墨-
记录油墨根据以下方法制备。首先,将下表1所示的水溶性溶剂、渗透剂、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并搅拌1小时以使该混合物混合均匀。向该混合物中加入涂覆有树脂的复合颜料的分散成分并搅拌1小时,将颜料分散成分和消泡剂加入且搅拌1小时。该分散体用0.8μm平均孔径的乙酸纤维素膜过滤器加压过滤,并除去大颗粒和粉尘以制备用于评价的记录油墨。在表1中,各成分的数值表示质量%。
Figure G2007800084927D00391
表1中的通用名、商品名等表示以下含义。
*丙烯酸类有机硅乳液:Toyo Ink Mfg.Co.Ltd.制,固含量为40质量%,平均粒径为130nm,最低成膜温度(MFT)=0℃以下
*丙烯酸类乳液:Joncryl7600,Johnson Polymer制,固含量为47质量%,平均粒径为90nm,MFT=10℃以下
*聚氨酯乳液:Hydran HW930,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DIC)制,固含量为50质量%,平均粒径为200nm以下,MFT=0℃以下
*聚酯乳液:Pesresin A-520,Takamatsu Oil & Fat Co.,Ltd.制,固含量为30质量%,平均粒径为100nm,MFT=30℃以下
*PolyFox PF-151N:低聚非离子型含氟表面活性剂(OMNOVA SolutionsInc.制,活性成分:50质量%)
*Zonyl FS-300:聚氧乙烯全氟烷基醚(DuPont制,活性成分:40质量%)
*Softanol EP-503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支化烷基醚(Nippon Shokubai Co.,Ltd.制,活性成分:100质量%)
*DKS NL-180:聚氧乙烯月桂基醚(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ai-Ichi KogyoSeiyaku Co.,Ltd.制,HLB值:16.2,活性成分:100质量%)
*Proxel GXL:活性成分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抗真菌剂,AveciaLimited制,活性成分:20质量%,含有一缩二丙二醇
*KM-72F:自乳化有机硅消泡剂(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活性成分:100质量%)
(实施例8)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实施例8的记录油墨,不同之处在于将2.5质量份的Zonyl FS-300变为1.0质量份的KF-643(聚醚-聚甲基硅氧烷共聚物,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活性成分:100质量%)
(实施例9)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实施例9的记录油墨,不同之处在于将10质量份的丙烯酸类有机硅乳液变为8.9质量份的Joncryl538J(丙烯酸类乳液,BASF Corporation制,固含量45质量%,平均粒径为100nm,MFT=50℃)
接着,如下评价实施例1至9以及对比例1和2的各记录油墨的油墨性能。结果示于表2。此外,将各记录油墨供入图1和2所示的墨盒中,并将该墨盒安装在喷墨打印机Ricoh Company,Ltd.的IPSIO G707中。如下进行排出评价和图像评价。结果示于表2。
<表面张力的测量>
各记录油墨的表面张力为使用铂板以表面张力计(CBVP-Z,KyowaInterface Science Co.,Ltd.制)在25℃下测量的静态表面张力。
<保存稳定性>
将各记录油墨在50℃下储存一个月,并用粒度分布测量设备(NanotracUPA-EX150,Nikkiso Co.,Ltd.制)测量粒径的变化。通过以下数式2确定使用储存前的平均粒径作为初始值的储存后油墨的平均粒径(D50%)的百分变化,并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价。
<<算式2>>
百分变化=[(储存后的平均粒径/储存前的平均粒径)-1]×100
[评价标准]
A:百分变化小于±5%
B:百分变化为±5%至15%
C:百分变化大于±15%
<排出稳定性的评价>
如下评价排出稳定性。将填充在墨盒中的各记录油墨供入喷墨打印机Ricoh Company,Ltd.的IPSIO G707中。研究操作过程中打印停止且未盖上帽盖或未进行清洁时的恢复性,并且在喷墨方向偏离或排出墨滴的质量改变所经历的时间(秒)方面按以下标准评价各可靠性。
[评价标准]
A:600秒以上
B:60秒以上且小于600秒
C:小于60秒
<发色性的评价>
将以与排出稳定性的评价中相同的方式填充在墨盒中的油墨供入喷墨打印机Ricoh Company,Ltd.的IPSIO G707中,并打印各实地图像一次。将普通纸用于打印测试。在打印物干燥后,通过X-Rite的反射颜色分光比色光密度计获得各亮度值。计算各测量的饱和度值与Japan Color Version2(黄色:91.34,品红色:74.55,青色:62.82)的饱和度值的比值并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价。当用X-Rite光密度计测量各颜色的密度时,密度小于各颜色的以下密度标准的打印物评价为C。
[各颜色的密度评价标准]
黄色:0.7以上,品红色:0.9以上,青色:0.9以上
[打印测试用纸]
普通纸:Ricoh Company,Ltd.的PPC纸6200型
[饱和度的评价标准]
A:0.8以上
B:0.7以上且小于0.8
C:小于0.7
[耐刮擦性的评价]
以类似于饱和度评价中的方法在光泽纸上产生的图像样品的各打印部分通过Crock Meter CM-1(TOYO SEIKI Seisaku-sho,Ltd.制)以900g的载荷用白棉布来回摩擦5次。然后目视观察各样品并根据以下标准评价。
[打印测试用纸]
光泽纸:Seiko Epson Corporation的PM照片打印纸(光泽)
Canon Inc.的专业照片纸PR-101
[评价标准]
A:很少的图像脱落和图像周围模糊
B:少量的图像脱落,但在图像周围可见到模糊
C:显著的图像脱落和图像周围模糊
<耐水性的评价>
将水滴滴在以类似于饱和度测量中的方法在普通纸上形成的图像样品的各打印部分上。然后目视观察油墨记录物的各状态并根据以下标准评价。
[评价标准]
A:保持相同
B:在接收到水滴的打印部分周围见到痕迹(水痕)
C:在接收到水滴的打印部分的周围区域上涂污
<光稳定性的评价>
将以类似于饱和度测量中的方法在普通纸上形成的各图像样品用Atlas老化测试仪Ci35AW以相当于室外阳光的0.35W/m2(340nm)的氙辐射在70℃和50%RH下以及89℃的黑板(black panel)温度下照射24小时。根据如下所示的标准评价照射前后各得到的颜色劣化和改变。
[评价标准]
A:几乎相同
B:可察觉到变化,但可以接受
C:大程度的颜色劣化和改变
表2
 
表面张力(mN/M) 油墨保存稳定性 排出稳定性 发色性 耐刮擦性 耐水性 光稳定性
实施例1 25.4 A A A A A A
实施例2 25.7 A A A A A A
实施例3 26.3 A A A A A A
实施例4 25.2 A A A A A A
实施例5 26.5 A A A A A A
实施例6 37.4 A A B B A A
实施例7 25.7 A B A A A A
实施例8 23.5 A A A A A A
实施例9 25.4 A A A B A A
对比例1 36.8 C B B C C A
对比例2 38.2 - A A A C C
*在表2中,对比例2的油墨保存稳定性栏中的“-”表示无法测量。在对比例2中,使用水溶性染料,使得无法测量粒径,这与颜料不同。因此,无法评价保存稳定性。
根据表2所示的结果,在实施例1至9中,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复合颜料颗粒油墨,可获得记录油墨和使用该记录油墨的油墨记录物,与对比例1和2相比,其具有优异的油墨保存稳定性、与有机颜料油墨相当的光稳定性、非常优异的发色性以及耐磨损或耐水的高度可靠的颜色牢固性。
实施例6的记录油墨不包含水分散性树脂;因此发色性和耐刮擦性略低于实施例3。
在实施例7中,由于复合颜料颗粒的平均粒径(D50%)大于150nm,排出稳定性略低于实施例1。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记录油墨的排出稳定性和保存稳定性优异,具有良好的图像保持能力,例如耐刮擦性、耐水性和光稳定性等,其使得可获得在彩色图像的颜色再现性方面优异的高质量图像。因此,本发明的记录油墨可适用于墨盒、油墨记录物、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可适用于多种使用喷墨记录方法的记录,且最适用于,例如,喷墨记录打印机、传真装置、复印装置、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复合设备等。

Claims (14)

1.一种记录油墨,其包含:
复合颜料颗粒;
水溶性溶剂;和
水,
其中所述复合颜料颗粒为涂覆有涂层树脂的初级颗粒,其中所述初级颗粒为表面上吸附或附着有油溶性染料的白色颜料,其中白色颜料与作为色料的油溶性染料的质量比为10∶1至2∶1,所述涂层树脂的酸值为50mgKOH/g至250mg KOH/g。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油墨,其中所述白色颜料为选自白色无机颜料、珠光颜料、和体质颜料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油墨,其中所述涂层树脂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油墨,其中所述复合颜料颗粒的平均粒径D50%为150n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油墨,其中所述水溶性溶剂为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甘油、二甘醇、三甘醇、1,3-丁二醇和3-甲基-1,3-丁二醇。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油墨,进一步包含水分散性树脂,
其中该水分散性树脂为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和丙烯酸类有机硅树脂中的一种,并且该水分散性树脂的最低成膜温度为3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油墨,进一步包含表面活性剂,
其中该表面活性剂包含选自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含氟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油墨,其中25℃下的静态表面张力为35mN/m以下。
9.一种墨盒,其包含:
容器;和
容纳在该容器中的记录油墨,该记录油墨包含复合颜料颗粒、水溶性溶剂、和水,
其中所述复合颜料颗粒为涂覆有涂层树脂的初级颗粒,其中所述初级颗粒为表面上吸附或附着有油溶性染料的白色颜料,其中白色颜料与作为色料的油溶性染料的质量比为10∶1至2∶1,所述涂层树脂的酸值为50mgKOH/g至250mg KOH/g。
10.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包括:
通过刺激记录油墨来排出墨滴以记录图像,该记录油墨包含复合颜料颗粒、水溶性溶剂、和水,
其中所述复合颜料颗粒为涂覆有涂层树脂的初级颗粒,其中所述初级颗粒为表面上吸附或附着有油溶性染料的白色颜料,其中白色颜料与作为色料的油溶性染料的质量比为10∶1至2∶1,所述涂层树脂的酸值为50mgKOH/g至250mg KOH/g。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所述刺激为选自热、压力、振动和光中的至少一种。
12.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包含:
设置成通过刺激记录油墨来排出记录墨滴以记录图像的墨滴排出单元,
该记录油墨包含复合颜料颗粒、水溶性溶剂、和水,
其中所述复合颜料颗粒为涂覆有涂层树脂的初级颗粒,其中所述初级颗粒为表面上吸附或附着有油溶性染料的白色颜料,其中白色颜料与作为色料的油溶性染料的质量比为10∶1至2∶1,所述涂层树脂的酸值为50mgKOH/g至250mg KOH/g。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刺激为选自热、压力、振动和光中的至少一种。
14.油墨记录物,包含:
使用记录油墨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
该记录油墨包含复合颜料颗粒、水溶性溶剂、和水,
其中所述复合颜料颗粒为涂覆有涂层树脂的初级颗粒,其中所述初级颗粒为表面上吸附或附着有油溶性染料的白色颜料,其中白色颜料与作为色料的油溶性染料的质量比为10∶1至2∶1,所述涂层树脂的酸值为50mgKOH/g至250mg KOH/g。
CN2007800084927A 2006-03-10 2007-03-09 记录油墨、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07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65610 2006-03-10
JP065610/2006 2006-03-10
PCT/JP2007/055303 WO2007105806A1 (en) 2006-03-10 2007-03-09 Recording ink, ink cartridge,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0750A CN101400750A (zh) 2009-04-01
CN101400750B true CN101400750B (zh) 2011-11-30

Family

ID=38509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849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0750B (zh) 2006-03-10 2007-03-09 记录油墨、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109622B2 (zh)
EP (1) EP1994102B1 (zh)
JP (1) JP5347229B2 (zh)
KR (1) KR101031797B1 (zh)
CN (1) CN101400750B (zh)
WO (1) WO20071058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27534B2 (ja) * 2007-04-16 2013-07-03 花王株式会社 水系顔料分散体の製造方法
JP2009007560A (ja) * 2007-05-28 2009-01-15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着色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JP5403310B2 (ja) * 2007-12-26 2014-01-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メディア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9226764A (ja) * 2008-03-24 2009-10-08 Konica Minolta Ij Technologie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9249471A (ja) * 2008-04-04 2009-10-29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5621192B2 (ja) * 2008-09-05 2014-1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インク記録物
JP5568900B2 (ja) * 2008-10-30 2014-08-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JP2010173286A (ja) * 2009-02-02 2010-08-12 Ricoh Co Ltd 記録方法、インク、およびメディア
US20110316927A1 (en) * 2009-03-05 2011-12-29 Konica Minolta Ij Technologies, Inc Ink-Jet Textile Printing/Recording Process
JP5402095B2 (ja) 2009-03-06 2014-01-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記録物
JP5167178B2 (ja) * 2009-03-18 2013-03-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強光沢バリアブル印刷用メディアおよび記録方法
JP5776141B2 (ja) 2009-06-23 2015-09-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並びに、該インク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該インクを収容した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物
JP5407594B2 (ja) 2009-06-30 2014-02-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装置用水性インクおよび該インクを含有する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WO2011021591A1 (en) 2009-08-21 2011-02-2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ed matter
JP5534160B2 (ja) 2009-12-03 2014-06-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記録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物
US9033484B2 (en) 2010-02-26 2015-05-19 Ricoh Company, Ltd. Inkjet treatment liquid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5672065B2 (ja) * 2010-03-02 2015-02-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記録物
JP5282747B2 (ja) 2010-03-05 2013-09-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JP5566745B2 (ja) * 2010-03-26 2014-08-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414600B2 (ja) * 2010-03-30 2014-02-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8722175B2 (en) 2010-06-29 2014-05-13 Ricoh Company, Ltd. Liquid composi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ed matter
JP5601075B2 (ja) 2010-08-04 2014-10-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並びに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記録物
JP5793840B2 (ja) 2010-08-19 2015-10-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組成物、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JP5879875B2 (ja) 2010-09-30 2016-03-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
JP5768394B2 (ja) 2011-02-10 2015-08-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セット、該インクセット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JP5655618B2 (ja) 2011-02-18 2015-01-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処理液及び該処理液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5825126B2 (ja) 2011-03-14 2015-12-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919901B2 (ja) 2011-03-15 2016-05-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記録物
JP5888589B2 (ja) 2011-06-28 2016-03-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記録用メディア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877001B2 (ja) * 2011-07-19 2016-03-02 花王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系インク
EP2561990A1 (en) * 2011-08-26 2013-02-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ed article
JP6051695B2 (ja) 2011-09-15 2016-1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該画像形成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JP6031903B2 (ja) 2011-09-16 2016-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757215B2 (ja) 2011-10-14 2015-07-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810883B2 (ja) 2011-12-14 2015-1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
EP2614964B1 (en) 2012-01-10 2017-01-0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6051531B2 (ja) 2012-02-01 2016-1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6051530B2 (ja) 2012-02-01 2016-1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957915B2 (ja) 2012-02-01 2016-07-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洗浄液兼充填液、該洗浄液兼充填液を収容したカートリッジ、該洗浄液兼充填液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洗浄、充填、保管方法
JP6065607B2 (ja) 2012-02-03 2017-0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
CN104093793B (zh) * 2012-02-03 2016-06-15 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用墨、打印的圆筒形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13159037A (ja) * 2012-02-06 2013-08-19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収容体、液体収容体セット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CN104080859B (zh) * 2012-02-17 2017-06-06 罗门哈斯公司 聚氨酯涂料组合物
JP5939039B2 (ja) 2012-05-30 2016-06-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方法
US9056993B2 (en) 2012-07-10 2015-06-16 Ricoh Company, Ltd. Ink composition,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printed matter
JP5910372B2 (ja) 2012-07-11 2016-04-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
EP2703456B1 (en) 2012-08-29 2018-10-31 Ricoh Company, Ltd. Yellow ink composition for inkjet recording, an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jet recorded material
JP2014051625A (ja) 2012-09-07 2014-03-20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インクカイ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記録物
JP6107141B2 (ja) 2013-01-07 2017-04-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75075B2 (ja) 2013-01-23 2017-0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用インクと記録用メディアのセット
JP6269145B2 (ja) 2013-03-13 2018-01-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該インクを用いた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記録物
JP6223018B2 (ja) * 2013-06-28 2017-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方法、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セットの調製方法
JP6118207B2 (ja) * 2013-07-30 2017-04-19 花王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系インク
JP2016020469A (ja) 2013-09-13 2016-02-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記録物
JP6164033B2 (ja) 2013-10-10 2017-07-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2862907B1 (en) * 2013-10-21 2018-07-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ink cartridge, and image-recording method
EP2889342B1 (en) * 2013-12-26 2018-08-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ink cartridge, and image-recording method
US9120334B2 (en) * 2014-01-21 2015-09-0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6550792B2 (ja) * 2014-03-13 2019-07-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記録物
EP3031871A1 (en) * 2014-12-12 2016-06-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image recording method, ink set, and ink set preparation method
US10280321B2 (en) 2015-01-29 2019-05-07 Ricoh Company, Ltd. Ink, ink container,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and recorded matter
US20170121543A1 (en) * 2015-11-04 2017-05-04 Hiromi Sakaguchi Ink, ink stored container, inkjet printing metho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ed matter
US10093817B2 (en) 2015-11-24 2018-10-09 Eastman Kodak Company Pigment dispersions and inkjet ink compositions
WO2017091356A1 (en) * 2015-11-24 2017-06-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Providing opaque ink jetted image
JP2017101170A (ja) * 2015-12-03 2017-06-08 花王株式会社 水系インクの製造方法
US10774229B2 (en) * 2016-06-17 2020-09-15 Kao Corporation Aqueous ink
JP2018145319A (ja) * 2017-03-07 2018-09-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印刷物
WO2018221370A1 (ja) * 2017-06-01 2018-12-06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用インク組成物及び疎水性繊維の捺染方法
JP6928655B2 (ja) * 2017-06-27 2021-09-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捺染用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方法
JP2019065087A (ja) * 2017-09-28 2019-04-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反応液及び記録方法
JP6828672B2 (ja) * 2017-12-15 2021-02-1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白色インク
JP7042610B2 (ja) * 2017-12-25 2022-03-28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筆記具用水性インク組成物
JP7217093B2 (ja) * 2018-05-18 2023-02-02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捺染インクジェット用水性顔料インク、捺染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インクセット
JPWO2020004228A1 (ja) * 2018-06-26 2021-08-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方法
JP7178919B2 (ja) 2019-01-30 2022-11-28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油性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及び分散剤の製造方法
CN110499067A (zh) * 2019-08-27 2019-11-26 昆山大世界油墨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pvc墙纸印刷水墨的水性珠光介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91453A (zh) * 2019-10-23 2019-12-20 佛山市顺德区百锐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氧化低腐蚀的低温固化导电油墨
JP7391611B2 (ja) * 2019-10-29 2023-12-05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筆記具用水性インク組成物
JP7341860B2 (ja) * 2019-10-31 2023-09-11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油性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油性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の製造方法及び分散剤の製造方法
JP7467890B2 (ja) * 2019-11-13 2024-04-1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456157B2 (ja) * 2019-12-27 2024-03-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熱転写記録媒体及び転写物
CN111100434B (zh) * 2019-12-30 2021-11-23 浙江英赛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复合膜及其加工工艺
EP4206291A4 (en) * 2020-08-26 2024-10-23 Kabushiki Kaisha Pilot Corporation (also trading as Pilot Corporation) INK COMPOSITION FOR WRITING INSTRUMENT, WRITING INSTRUMENT AND CARTRIDGE INK FOR WRITING INSTRUMENT
CN112143285A (zh) * 2020-09-28 2020-12-29 江苏悦达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速干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US11413896B2 (en) * 2020-11-18 2022-08-16 International Imaging Materials, Inc. Digital textile printing inks having zero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solvents therein
CN115073869A (zh) * 2021-08-12 2022-09-20 东莞市集丰塑化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亚克力固态颜料的制备方法与亚克力固态颜料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8645A (zh) * 2005-07-28 2006-01-11 同济大学 一种数码喷印用纳米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57668A (en) 1979-05-28 1980-12-08 Masaaki Takeshita Water-based writing utensil
JPS621426A (ja) 1985-06-26 1987-01-07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気浸透脱水装置
JP2931901B2 (ja) 1988-02-26 1999-08-09 株式会社サクラクレパス 消しゴムにより消去し得るインキ組成物
JP4081693B2 (ja) * 1994-10-31 2008-04-30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性イン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9151344A (ja) * 1995-11-30 1997-06-10 Fujitsu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液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625595B2 (ja) 1996-01-26 2005-03-02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超微粒子有機顔料カラーイン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9263722A (ja) 1996-01-26 1997-10-07 Hitachi Maxell Ltd 超微粒子有機顔料カラーイン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17813B2 (ja) * 1997-03-04 2006-09-0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性インク
US5871872A (en) 1997-05-30 1999-02-16 Shipley Company, Ll.C. Dye incorporated pigments and products made from same
US5969033A (en) * 1997-12-08 1999-10-1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mer/dye reaction products for improved chroma in pigment-based ink jet inks
JP2001192582A (ja) 1999-11-02 2001-07-17 Kansai Research Institute 着色微粒子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
JP5177333B2 (ja) 2000-11-16 2013-04-03 戸田工業株式会社 微細なオレンジ色系顔料並びに該微細なオレンジ色系顔料を用いた塗料及び樹脂組成物
JP2001207007A (ja) * 2000-01-28 2001-07-31 Sekisui Chem Co Ltd 着色樹脂エマルジョン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US6900253B2 (en) * 2000-03-29 2005-05-31 Hitachi Maxell, Ltd. Ink for ink jet printer
JP3588058B2 (ja) * 2000-03-29 2004-11-10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インク
JP2002088286A (ja) 2000-07-14 2002-03-27 Ricoh Co Ltd 水性インク
JP4540921B2 (ja) 2001-06-05 2010-09-08 戸田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の着色材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並びに水性顔料分散体、有機無機複合粒子粉末
JP4862977B2 (ja) 2000-09-14 2012-01-25 戸田工業株式会社 微細な緑色系顔料並びに該微細な緑色系顔料を用いた塗料及び樹脂組成物
US6730149B2 (en) * 2001-01-22 2004-05-04 Ricoh Company Limited Ink composition an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ink composition
JP4126589B2 (ja) 2001-06-07 2008-07-30 戸田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の黒色着色材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並びに水性顔料分散体
JP2003049096A (ja) 2001-08-03 2003-02-21 Toyo Ink Mfg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キおよびインキセット
JP2003049097A (ja) 2001-08-03 2003-02-21 Toyo Ink Mfg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キおよびインキセット
JP5035496B2 (ja) 2001-09-28 2012-09-26 戸田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インキ用着色顔料及び該印刷インキ用着色顔料を含有する印刷インキ並びに顔料分散体
JP3931644B2 (ja) 2001-12-07 2007-06-20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顔料組成物および顔料分散体
AU2002362191A1 (en) 2001-12-27 2003-07-15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liquid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3192938A (ja) 2001-12-27 2003-07-09 Toyo Ink Mfg Co Ltd 表面被覆無機顔料、顔料分散体および着色用樹脂組成物
US7132464B2 (en) * 2002-02-20 2006-11-07 Konica Corporation Ink for ink-jet recording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4177008B2 (ja) 2002-03-20 2008-1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4165861B2 (ja) 2002-05-13 2008-10-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JP4803977B2 (ja) * 2003-08-05 2011-10-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機能物質内包構造体及び機能物質分散組成物
JP2006008794A (ja) * 2004-06-24 2006-01-12 Canon Inc 分散性色材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水性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
KR101053966B1 (ko) * 2006-12-27 2011-08-04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잉크 매체 세트, 잉크 조성물, 잉크 카트리지, 잉크젯 기록방법, 잉크젯 기록 장치 및 잉크 기록물
JP5932200B2 (ja) * 2007-05-11 2016-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水性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記録ユニ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8645A (zh) * 2005-07-28 2006-01-11 同济大学 一种数码喷印用纳米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94102B1 (en) 2011-12-28
EP1994102A1 (en) 2008-11-26
US20090098312A1 (en) 2009-04-16
WO2007105806A1 (en) 2007-09-20
KR20080100279A (ko) 2008-11-14
JP2007270143A (ja) 2007-10-18
KR101031797B1 (ko) 2011-04-29
JP5347229B2 (ja) 2013-11-20
US8109622B2 (en) 2012-02-07
CN101400750A (zh) 2009-04-01
EP1994102A4 (en) 201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0750B (zh) 记录油墨、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CN103052692B (zh) 喷墨用墨、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喷墨记录装置以及喷墨记录物质
CN101115809B (zh) 记录墨水、墨水组件、墨水盒、墨水记录物、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CN101360799B (zh) 颜料分散体、记录油墨、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JP570442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組成物
US8110033B2 (en) Ink composition for ink jet recording
JP535901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組成物
JP545957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組成物
EP1262529A1 (en) Ink set for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for ink jet recording
CN101023143B (zh) 记录墨水、墨水盒、喷墨记录装置、喷墨记录方法和墨水记录品
JP483950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水性顔料イ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BR102012019076A2 (pt) Meio de gravação com jato de tinta e conjunto de tinta, e método de gravação com jato de tinta
JP201102656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並びに、該インク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該インクを収容した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物
CN101772554A (zh) 记录油墨、油墨介质组件、墨盒、油墨记录物质、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US20110118399A1 (en) Ink composition for ink jet recording
JP2010007054A (ja) インク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ならびに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N101925661A (zh) 品红记录油墨组合物、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记录物质
US8721780B2 (en) Ink composition
JP588084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記録物
JP2023141054A (ja) インク、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と前処理液のセット、インク吐出方法、及びインク吐出装置
JP568450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組成物
JP2007169371A (ja) 水性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