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2371B - 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牙科用植入体 - Google Patents
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牙科用植入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52371B CN101352371B CN 200810135083 CN200810135083A CN101352371B CN 101352371 B CN101352371 B CN 101352371B CN 200810135083 CN200810135083 CN 200810135083 CN 200810135083 A CN200810135083 A CN 200810135083A CN 101352371 B CN101352371 B CN 1013523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tanium
- ceramic
- ceramic component
- manufacturing
- formed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48—Connecting the upper structure to the implant, e.g. bridging bars
- A61C8/005—Connecting devices for joining an upper structure with an implant member, e.g. spac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003—Making bridge-work, inlays, implants or the lik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12—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composition, e.g. ceramics, surface layer, metal allo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牙科用植入体,以及用于制造该牙科用植入体的方法,当将其应用于口腔中时能够确实防止金属的溶出并且当将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时能够确实防止不合适(松动等)的发生。该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钛成形体制造步骤,成形包含由钛或钛合金构成的粉末和粘结剂的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以得到钛成形体;组装步骤,组装由氧化物基陶瓷构成的陶瓷部件和所述钛成形体,以得到组装体;脱脂步骤,通过对所述组装体实施脱脂处理,除去所述钛成形体中包含的所述粘结剂,将所述钛成形体做成钛脱脂体;以及烧结步骤,通过对所述组装体实施烧结处理,从而将所述钛脱脂体做成钛部件并固定于所述陶瓷部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牙科用植入体。
背景技术
为了恢复各种原因导致丧失的牙齿的功能,广泛地使用了植入体(牙科用植入体)。
作为牙科用植入体,一般具有固定于颚骨的固位器(fixture)以及与固位器螺纹连接的支撑体(abutment)。然后,在牙科用植入体(已螺纹连接于固位器的支撑体)上,覆盖上齿冠修复物,通过用牙科粘固剂(dental cement)将其固定,使植入体完成为与原牙齿相应的形状。
一直以来,作为植入体的构成材料,从与活体的相容性、强度等角度考虑,一般使用钛或钛合金(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作为齿冠修复物的构成材料,为了在外观上与活体的牙齿的区别不过于醒目,一般使用陶瓷,但是出于改善牙齿咬合以及确实防止齿冠修复物的裂缝等,在其内侧(植入体侧的面),设有由金合金等构成的金属部(金属层)。也就是说,作为齿冠修复物,广泛使用层叠体,该层叠体具有由金属构成的金属部(金属层)和由陶瓷构成的层。
然而,在齿冠修复物具有上述金属部时,由于该金属部与由钛构成的植入体之间形成原电池(galvanic cell),从而使金属向体内溶出,对活体产生不良影响。
为防止产生这样的问题,例如,虽然也考虑了使用较多用量的牙科粘固剂,植入体与齿冠修复物的金属部以不接触的方式固定,但此时将固定于牙科用植入体的齿冠修复物的高度和角度等按设计那样进行调整是很困难的,并且得到充分接合强度也是很困难的。而且,为防止构成植入体的钛或钛合金与牙冠修复物的金属部接触,考虑将构成植入体的钛或钛合金用绝缘性陶瓷覆盖,但是虽然一般情况下陶瓷与金合金等的接合性良好,但是与钛、钛合金的接合性差,所以充分提高由钛、钛合金构成的部位与由陶瓷构成的部位的接合强度是困难的,容易发生不合适(松动等),使用的感觉变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4004号公报(参照第三页右栏第40至42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牙科用植入体以及制造该牙科用植入体的方法,该牙科用植入体可确实地防止牙科用植入体应用于口腔内时的金属溶出,还可以确实防止安装时的不合适(松动等)的发生。
这样的目的是基于下述的本发明达成的。
本发明的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钛成形体制造步骤,成形包含由钛或钛合金构成的粉末和粘结剂的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以得到钛成形体;组装步骤,组装由氧化物基陶瓷构成的陶瓷部件和所述钛成形体,以得到组装体;脱脂步骤,通过对所述组装体实施脱脂处理,除去所述钛成形体中包含的所述粘结剂,将所述钛成形体做成钛脱脂体;以及烧结步骤,通过对所述组装体实施烧结处理,从而将所述钛脱脂体做成钛部件并固定于所述陶瓷部件。
基于此,本发明可以确实地防止牙科用植入体应用于口腔内时的金属溶出,并且可以确实地防止安装时的不合适的发生。
本发明的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钛成形体具有凹部,所述陶瓷部件具有插入所述凹部的凸部。
基于此,可以显著提高钛部件与陶瓷部件的粘着性、接合强度,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安装时的不合适的发生。
本发明的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所述凸部插入到所述凹部的状态下,所述凸部具有其横截面积朝向所述凹部的内部增大的部位。
基于此,可以显著提高钛部件与陶瓷部件的粘着性、接合强度,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安装时的不合适的发生。
本发明的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所述凸部插入到所述凹部的状态下,所述凸部具有其横截面积朝向所述凹部的内部连续地增大的部位。
基于此,可以显著提高钛部件与陶瓷部件的粘着性、接合强度,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安装时的不合适的发生。
本发明的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凸部具有其横截面形状为非圆形的部位。
基于此,可以确实地防止通过钛部件与陶瓷部件的旋转而造成的相对移动,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安装时的不合适的发生。
本发明的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陶瓷部件主要由氧化锆构成。
氧化锆在各种氧化物基陶瓷中,与活体的亲和性和强度等非常良好。因此,如果陶瓷部件主要由氧化锆构成,则可以显著提高牙科用植入体的安全性,可以更加确实地防止牙科用植入体应用后的齿龈萎缩等问题的发生,并且可以显著提高牙科用植入体的耐久性。而且,由于在各种氧化物基陶瓷中氧化锆是与钛、钛合金的粘着性非常低的材料,所以在使用粘合剂等的方法中,如果是由钛、钛合金构成的部件与由氧化锆构成的部件的粘着性、接合强度变得非常低,但是在本发明中,可以显著提高钛部件与陶瓷部件的粘着性、接合强度。即,如果陶瓷部件主要由氧化锆构成,则基于本发明的效果可以更加显著地发挥。
本发明的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陶瓷部件是利用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造:成形包含由氧化物基陶瓷构成的粉末以及粘结剂的陶瓷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以得到陶瓷成形体的步骤;通过对所述陶瓷成形体实施脱脂处理,除去所述陶瓷成形体中包含的所述粘结剂,将所述陶瓷成形体做成陶瓷脱脂体的步骤;对所述陶瓷脱脂体实施烧结处理的步骤。
氧化物基陶瓷一般为高熔点材料、通过铸造等手段成形困难的材料,但是通过使用上述方法,即使是具有细微构造的牙科用植入体中使用的陶瓷部件,也可以容易且尺寸精密度良好地成形。而且,通过使用上述方法制造陶瓷部件,可以得到作为具有微小细孔的多孔体的陶瓷部件。基于此,在钛成形体脱脂、烧结时,可以构成钛成形体的钛或钛合金的部分向陶瓷部件的细孔内扩散。其结果,可以进一步提高钛部件与陶瓷部件的粘着性、接合强度。
本发明的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牙科用植入体还包括:由钛或钛合金构成的固定于颚骨的固位器;以及包括所述钛部件以及陶瓷部件的支撑体。
基于此,在植入体应用于活体时,可以显著提高植入体对活体(颚骨)的固定强度。而且,应用于活体时,可以显著提高固位器与支撑体的粘着性。
本发明的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陶瓷部件包括与构成所述钛部件的材料不同组成的金属抵接的抵接面。
基于此,可以确实地防止牙科用植入体应用于口腔内时的金属等溶出。
本发明的牙科用植入体包括由钛或钛合金的烧结体构成的钛部件以及由氧化物基陶瓷构成的陶瓷部件,其中,所述钛部件具有凹部;所述陶瓷部件,具有嵌合于所述凹部的凸部;所述钛部件,在嵌合于所述陶瓷部件的状态下,通过烧结,固定于所述陶瓷部件并与所述陶瓷部件一体化。
基于此,可以提供可以确实地防止牙科用植入体应用于口腔内时的金属等溶出,并且可以确实地防止安装时的不合适的发生的牙科用植入体。
本发明的牙科用植入体中,优选所述凸部具有其横截面积朝向所述凹部的内部增大的部位。
基于此,可以显著提高钛部件与陶瓷部件的粘着性、接合强度,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安装时的不合适的发生。
本发明的牙科用植入体中,优选所述陶瓷部件包括与构成所述钛部件的材料不同组成的金属抵接的抵接面。
基于此,可以确实地防止牙科用植入体应用于口腔内时的金属等溶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牙科用植入体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图,(1a)是使固位器与支撑体螺纹连接的状态下的正面图,(1b)是使固位器与没有螺纹连接的状态下的正面图,(1c)是使固位器与支撑体没有螺纹连接的状态下的纵剖面图;
图2是用于说明使用了牙科用植入体的手术方法(手术方式)的图;
图3示出本发明的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工艺图;
图4是用于说明组装状态的钛成形体与陶瓷部件的嵌合部附近的状态以及进行烧结步骤后的钛成形体与陶瓷部件的嵌合部附近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5是比较例3制造的支撑体的纵剖面图;以及
图6示意性地示出用于固定强度的测量的夹具的结构的图,并用于说明固定强度的测量方法的图。
附图标记
10牙科用植入体 1固位器
11外螺纹部 111切去部
12筒状部 13内螺纹部
2支撑体 21钛部件(烧结体)
211外螺纹部 212凹部
21’钛成形体 212’凹部
21”钛脱脂体 22陶瓷部件
222凸部 223横截面积增大部
224金属接合面(抵接面) 3齿冠修复物
31陶瓷部 32金属部
50颚骨 60齿龈(牙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针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牙科用植入体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图,(1a)是使固位器与支撑体螺纹连接的状态下的正面图,(1b)是使固位器与没有螺纹连接的状态下的正面图,(1c)是使固位器与支撑体没有螺纹连接的状态下的纵剖面图。而且,图2是用于说明使用了牙科用植入体的手术方法(手术方式)的图,图3示出本发明的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步骤图,图4是用于说明组装状态的钛成形体与陶瓷部件的嵌合部附近的状态以及进行烧结步骤后的钛成形体与陶瓷部件的嵌合部附近的状态的纵剖面图。另外,本说明书中参照的图是将构成的一部分夸张地展示的图,不能正确地反映实际的尺寸等。
<牙科用植入体>
首先,针对本发明的牙科用植入体进行说明。
牙科用植入体10包括固定于颚骨的固位器1以及与固位器螺纹连接的支撑体2。
[1]固位器
固位器1是在使用了牙科用植入体10的手术方式中固定于颚骨的部件。
固位器1为有底筒状,固位器1的外周表面上具有螺栓部11。基于此,固位器1可以以螺纹连接方式固定于通过切削等已切成螺纹的颚骨上。
而且,在螺栓部11的一部分上设有在固位器1的轴方向上未螺旋状沟的规定长度的切去部(cutout portion)111。基于此,在手术时,可以容易且确实地进行向固位器1的颚骨的螺纹连接设置,并且在手术后,在与切去部111对应的位置上可以进行利用成骨细胞的骨生成,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止螺丝松动等的发生。
而且,在固位器1的筒状部12插入后述的支撑体2。在固位器1的内周表面上设有能够与支撑体2(钛部件21)的外螺纹部211螺纹连接的内螺纹部13。
固位器1可以是任何材料构成,但从活体相容性、强度等角度考虑,优选由钛或钛合金构成的固位器。
[2]支撑体
支撑体2是在使用了牙科用植入体10的手术方式中固定于固位器1的部件,而且是被齿冠修复物3覆盖的部件,该齿冠修复物3是为了提高审美外观、改良咬合而使用的。
支撑体2具有由钛或钛合金构成的钛部件21以及包含氧化物基(oxide-based)陶瓷的陶瓷部件22。
[2.1]钛部件
钛部件21是构成支撑体2的部件中与前述的固位器1的内螺纹部13螺纹连接的部件,具有与固位器1的内螺纹部13螺纹连接的外螺纹部211。
钛部件21是由钛或钛合金构成的部件,优选由具有与固位器1的构成材料相同组成的材料构成。基于此,可以特别地提高固位器1与支撑体2的粘着性,并且可以确实地防止由固位器1构成材料与支撑体2的构成材料的电位差引起形成原电池并溶出口腔内的金属材料等问题的发生。
而且,钛部件21具有与后述的陶瓷部件22嵌合的凹部212。凹部212具有与后述陶瓷部件22具有的凸部222对应的形状,钛部件21固定一体化于后述的陶瓷部件22。所以,钛部件21与陶瓷部件22的粘着性非常良好。
[2.2]陶瓷部件
陶瓷部件22是被后述的齿冠修复物3覆盖的部件。
陶瓷部件22具有嵌合于前述钛部件21的凸部222。凸部222具有与前述的钛部件21具有的凹部212对应的形状,钛部件21与陶瓷部件22的粘着性非常良好。
而且,凸部222具有从其基端部向顶点方向、换言之,向钛部件21的凹部212的内部,其横截面积增大的横截面积增大部223。由于具有横截面积增大部223,可以显著提高钛部件21与陶瓷部件22的粘着性、接合强度,可以有效地防止牙科用植入体10的安装时的不合适(松动等)的发生。
横截面积增大部223向凸部222的顶点方向,凸部222的横截面积可以是连续地增大,也可以是不连续地增大,但优选如图所示的连续增大的横截面积。基于此,可以显著提高钛部件21与陶瓷部件22的粘着性、接合强度,可以有效地防止牙科用植入体10的安装时的不合适的发生。
横截面积增大部223的表面与凸部222的高度方向的轴形成的角θ没有特殊限定,但是优选0.3°至5°,更加优选1°至4°。基于此,在前述的钛部件21具有的凹部212附近,防止厚壁极端变薄又更加显著地发挥具有横截面积增大部223产生的效果。换句话说,使钛部件21的强度充分地高,并且显著提高钛部件21与陶瓷部件22的粘着性、接合强度,其结果是既充分提高牙科用植入体10的耐久性又可以有效地防止牙科用植入体10的安装时的不合适的发生。相反,θ小于所述下限值时,有可能不能充分地发挥具有横截面积增大部223产生的效果。而且,θ大于所述上限值时,在钛部件21与陶瓷部件22的凸部222嵌合的凹部附近,不具有充分厚壁的部位(厚壁薄的部位),可能降低牙科用植入体10的强度、耐久性。
而且,图示的构成中,横截面积增大部223沿凸部222的高度方向的全长而设置。基于此,可以显著提高钛部件21与陶瓷部件22的粘着性、接合强度,可以更有效地防止牙科用植入体10安装时的不合适的发生。
而且,凸部222优选横截面形状具有非圆形的部位。基于此,可以更确实地防止通过钛部件21与陶瓷部件22的旋转产生的相对移动,可以更有效地防止牙科用植入体10安装时的不合适的发生。此处,作为非圆形的具体例子可以是三角形、方形、六角形等的大致多角形、切掉一部分的圆形、椭圆形等。
凸部222的高度无特殊限定,但是优选2至5mm,更加优选3至4mm。基于此,可以显著提高支撑体2的强度、耐久性。
而且,在牙科用植入体被后述的齿冠修复物3覆盖时,陶瓷部件22具有与齿冠修复物3的金属部32接触的金属接合面(抵接面)224。
如上所述,陶瓷部件22包括氧化物基陶瓷。氧化物基陶瓷在各种材料(特别是各种陶瓷材料)中,具有非常良好的活体相容性、是活体危害性极低的生物,并且不易发生污浊等的附着,是具有高硬度、强度良好等特性的材料。
作为构成陶瓷部件22的氧化物基陶瓷可以例举为,锆氧土(氧化锆)、二氧化硅(硅石)、氧化铝(矾土)、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钾、氧化硼、氧化锌、氧化镁(镁砂)、氧化锂、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钛等,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陶瓷部件22优选主要包含锆氧土的陶瓷部件。锆氧土在各种氧化物基陶瓷中,活体亲和性、强度等非常良好。因此,如果陶瓷部件22为主要包含锆氧土的陶瓷部件,可以显著提高牙科用植入体10的安全性,可以更好地防止牙科用植入体10应用后的齿龈萎缩等问题的发生,并且可以显著提高牙科用植入体10的耐久性。而且,在各种氧化物基陶瓷中,锆氧土是与钛、钛合金的粘着性非常低的材料,所以在使用了粘合剂的方法中,包含钛、钛合金的部件与包含锆氧土的部件的粘着性、接合强度变得非常低,但是根据本发明,可以充分地提高钛部件与陶瓷部件的粘着性、接合强度。即,如果陶瓷部件主要包含锆氧土,本发明的效果可以更加显著地发挥。另外,本说明书中,“主要”是指构成作为对象的部件、组合物的材料中含量最多的成分,该含无特殊限定,但是优选大于构成作为对象的部件、组合物的材料的50wt%,更加优选大于55wt%,尤其优选大于60wt%。
<使用牙科用植入体的手术方法(手术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2,针对使用上述的使用牙科用植入体10的手术方法(手术方式)进行说明。
[固位器埋设处理]
对患者实施麻醉后,使固位器1螺纹连接于已切出螺纹的颚骨50上(2a)。
之后,根据需要,以齿龈(牙肉)60覆盖固位器1。
[支撑体螺纹连接处理]
从固位器的埋设处理开始,经过规定时间(通常,3至6个月左右),充分地进行利用成骨细胞的骨生成,在固位器1与颚骨50的粘结(骨整合)充分进行后,将支撑体2与固定于颚骨50的固位器1螺纹连接(2b)。
另外,在固位器1以牙肉60覆盖时等,在与支撑体2螺纹连接前,根据需要,进行牙齿60的切开,露出固位器1。
[齿冠修复物覆盖处理]
接下来,将基于模具成形的齿冠修复物3固定于支撑体2的陶瓷部件22上(2c)。
齿冠修复物3具有由进行本手术后外观上可视的陶瓷构成的陶瓷部31以及由其内表面侧设有的金属材料的金属部32。齿冠修复物3为上述构成,所以既可以提高手术后的外观又可以改善咬合,确实地防止齿冠修复物3的裂痕等。
作为构成陶瓷部31的陶瓷,可以举例为,二氧化硅(硅石)、氧化铝(矾土)、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钾、氧化硼、氧化锌、氧化镁(镁砂)、氧化锂、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钛等。
而且,构成金属部32的金属材料一般可以具有与钛部件21的构成材料不同的组成,通常使用金或金合金。如果金属部32由金或金合金构成,则改善咬合,更加显著地发挥防止齿冠修复物3的裂痕等的效果。
齿冠修复物3以金属部32与陶瓷部件22的金属接合面224抵接的方式覆盖于支撑体2上。此时,虽然金属部32与陶瓷部件22(金属接合面224)抵接,但是不与钛部件21、固位器1接触。另外,在支撑体2与齿冠修复物的接合中,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牙科粘固剂。
另外,在支撑体螺纹连接处理中,进行了牙肉60切开时,通常支撑体螺纹连接处理后,间隔1~6周左右的时间,在确认治愈了齿龈60的肿胀之后,进行本处理。
<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针对上述的牙科用植入体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钛形成体制造步骤]
首先,形成包含由钛或钛合金构成的粉末以及粘结剂的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以获得钛成形体21’(3a)。
下面,针对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进行详细地说明。
(粉末)
构成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的粉末(金属粉末)的平均粒径无特殊限定,但优选0.3至100μm,更加优选0.5至50μm。粉末的平均粒径为所述范围内的值,则可以制造具有良好成形性(易成形)的钛成形体21’以及对该成形体进行脱脂、烧结而得到的钛部件(烧结体)21。而且,得到的钛部件21的密度可以更加高,烧结体的机械强度、尺寸精密度等特性可以更加优良。相反,如果粉末的平均粒径小于所述下限值,则钛成形体21的成形性降低。而且,如果粉末的平均粒径超出所述上限值,则充分提高钛部件21的精密度是很难的,可能使钛部件21的特性下降。
另外,本发明中,所谓“平均粒径”是指在成为对象的粉末的粒径分布中以体积累积计算,分布于50%的部分的粉末粒径。
作为这样的粉末,可以用任何方法制造,例如,可以使用水雾化法等的液体雾化法(例如,高速旋转水流雾化法(fast-rotating waterstream atomizing method)、旋转液体雾化法等(rotating-liquidatomizing method))、气雾化法等的各种雾化法、粉碎法、氢化法、氢化-脱氢法等得到的粉末。
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钛成形体21’)中的粉末的含有率没有特殊限定,但优选60wt%至97wt%,更加优选65wt%至95wt%。粉末的含有率小于下限值,则可能使所得钛部件21的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下降。相反,粉末的含有率大于上限值,则相对地后述粘结剂的含有率会降低,可能使成形时等的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的流动性变低,操作性降低,并且最终形成的支撑体2中,可能使充分提高陶瓷部件22与钛部件21的固定强度变得困难。
(粘结剂)
粘结剂是非常有助于提高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的成形性(易成形)、钛成形体21’及钛脱脂体21”的形状的稳定性(形状保持能力)。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因为含有这些成分,可以容易且确实地制造作为尺寸精密度良好的烧结体的钛部件21。
作为粘结剂,可以例举为,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的聚烯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丁基丙烯酸甲酯等的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等的苯乙烯基树脂,聚氯乙稀、聚偏二氯乙烯、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的聚酯,聚醚,聚乙烯醇,聚丙烯碳酸酯(polypropylene carbonate)及其共聚物等的各种树脂、各种蜡状物、石蜡、高级脂肪酸(例如硬脂酸)、高级醇、高级脂肪酸酯、高级脂肪酸酰胺等,可以使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而且,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钛成形体21’)中的粘结剂的含有率优选3wt%至40wt%,更加优选5wt%至35wt%。粘结剂的含有率小于下限值,则可能使成形时等的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的流动性变低,操作性降低,并且最终形成的支撑体2中,可能使充分提高陶瓷部件22与钛部件21的固定强度变得困难。相反,粘结剂的含有率大于上限值,则可能使所得钛部件21的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下降。
(其他成分)
而且,在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中,也可以含有上述以外的成分。
作为这些成分可以是例如,分散剂(润滑剂)、增塑剂、抗氧化剂等,可以使用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基于此,可以使各种成分具有的各种功能在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中发挥作用。
其中,如果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含有分散剂,则可以使分散剂附着于粉末的周围,提高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中的粉末的分散性,显著提高后述步骤中得到的钛脱脂体21”、钛烧结体(钛部件21)在各部分中的组成、特性的均匀性。而且,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含有分散剂,可以显著提高钛成形体21’成形时的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的流动性,提高向成形模内的填充性,可以更加确实地得到均匀密度的钛成形体21’。
作为分散剂,可以例举为,硬脂酸、二硬脂酸、三硬脂酸、亚麻酸、辛酸、油酸、棕榈酸、环烷酸等的高级脂肪酸,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马来酸、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聚苯乙烯磺酸等的阴离子有机分散剂,季铵酸等的阳离子有机分散剂,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等的非离子有机分散剂,磷酸三钙等的无机分散剂等。其中,作为分散剂优选以高级脂肪酸作为主成分。高级脂肪酸显著提高粉末的分散性等。
而且,高级脂肪酸优选其含碳数为16至30的,更加优选16至24的。高级脂肪酸的碳数在所述范围内,即可以防止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的形成性下降,又可以提高形状保持能力。而且,碳数在所述范围内,高级脂肪酸在较低温度下也容易分解得到。
而且,如果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含有增塑剂,则可以显著提高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的柔软性,显著提高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的成形性。其结果,可以提高向成形模内的填充性,更加确实地得到均匀密度的钛成形体21’。
作为增塑剂,可以举例为,邻苯二甲酸酯(例,DOP、DEP、DBP)、己二酸酯、偏苯三酸酯、癸二酸酯等。
而且,抗氧化剂是具有防止构成粘结剂的树脂的氧化的功能的物质。作为抗氧化剂,可以例举为受阻酚基抗氧化剂、肼基抗氧化剂等。
含有上述各成分的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可以通过例如混合各成分对应的粉末等来配制。
而且,根据需要,混合后可以进行混炼等。基于此,例如提高了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的流动性,提高组成的均匀度,所以可以得到更加高密度、均匀度高的钛成形体21’,提高钛脱脂体21”、钛烧结体(钛部件21)的尺寸精密度。
混合物的混炼,可以使用例如压力型或双臂混炼型混炼机(apressure type or dual-arm kneader type kneading machine)、辊型混炼机(a roller type kneading machine)、班布里型混炼机(a Banbury typekneading machine)、单轴或双轴挤压机(a single-axis or dual-axisextruding machine)等的各种混炼机。
根据使用的粉末粒径、粘结剂的组成以及这些的混合量等的各个条件不同,混炼条件不同,如果举例可以是混炼温度:50至200℃、混炼时间:15至210分钟。
而且,所得的混炼物(混合物)根据需要进行粉碎颗粒(小块)化。颗粒化的粒径至例如约1至10mm。
混炼物的颗粒化中,可以使用造粒机等的粉碎装置。
通过利用规定的方法成形上述的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得到钛成形体21’。钛成形体21’的成形方法无特殊限定,但是由于应该成形的钛成形体21’具有微小而复杂的形状,所以通常使用注射成形。另外,注射成形后,为了例如除去毛刺(remove burrs)或形成沟等的微小构造等,也可以对得到的成形体进行机械加工、放电加工、激光加工、蚀刻等。使用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成形的成形体含有较高含有率的粘结剂,所以与后述的钛脱脂体21”、钛烧结体(钛部件21)相比,容易加工,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这样的加工。
[组装步骤]
接下来,将上述操作得到的钛成形体21’与由氧化物基陶瓷构成的陶瓷部件22进行组装,以得到组装体(3b)。
本步骤中,如图4(4a)所示,陶瓷部件22的凸部222插入钛成形体21具有的凹部212’(与钛部件21具有的凹部212对应的凹部212’),组装钛成形体21’和陶瓷部件22。另外,由于钛成形体21’的凹部212’与陶瓷部件22的凸部222间有充分宽的空隙(间隙),所以将凸部222插入凹部212’时,可以确实地防止钛成形体21’发生意外的变形。
本步骤中使用的陶瓷部件22可以用各种方法制造,但是优选利用具有如下步骤的方法制造:成形步骤(陶瓷成形体制造步骤),成形包含由氧化物基陶瓷构成的粉末(陶瓷粉末)以及粘结剂的陶瓷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得到陶瓷成形体;脱脂步骤(陶瓷成形体脱脂步骤),通过对所述陶瓷成形体实施脱脂处理,除去所述陶瓷成形体中含有的所述粘结剂,使所述陶瓷成形体成为陶瓷脱脂体;烧结步骤(陶瓷脱脂体烧结步骤),对所述陶瓷脱脂体实施烧结处理。氧化物基陶瓷一般为高熔点材料、通过铸造等成形困难的材料,但是通过使用上述方法,即使是具有细微构造的牙科用植入体10中使用的陶瓷部件22,也可以容易且尺寸精密度良好地成形。而且,通过使用上述方法制造陶瓷部件22,可以得到作为具有微小细孔的多孔体的陶瓷部件。基于此,在钛成形体21’脱脂、烧结时,可以使构成钛成形体21’的钛或钛合金的一部分向陶瓷部件22的细孔内扩散。其结果,可以进一步提高钛部件21与陶瓷部件22的粘合性、接合强度。
当用上述方法制造陶瓷部件22时,除用包含氧化物基陶瓷的粉末代替包含钛或钛合金的粉末外,与上述钛成形体相同地制造。而且,除对陶瓷成形体的脱脂处理以及其后进行烧结处理优选的处理温度不同外,可以用与之后详述的对钛成形体的脱脂处理以及其后进行的烧结处理同样地进行处理。另外,对陶瓷成形体的脱脂处理中的处理温度优选100至780℃,更加优选150至720℃。而且,对陶瓷脱脂体的烧结处理的处理温度优选1250至1900℃,更加优选1300至1800℃。
而且,使用如上的方式制造陶瓷部件22时,例如在其制造步骤中对于陶瓷成形体、陶瓷脱脂体、烧结体可以实施机械加工、放电加工、激光加工、蚀刻等。
[脱脂步骤(钛成形体脱脂工程)]
接下来,对钛成形体21’与陶瓷部件22的组装体实施脱脂处理。基于此,除去钛成形体21’中含有的粘结剂,使钛成形体21’成为钛脱脂体21”。
该脱脂处理无特殊限定,可以在非氧化性气氛中,例如真空或减压状态下(例如,1×10-1至1×10-6Torr(13.3至1.33×10-4Pa)),或氮气、氩气等的气体中,进行热处理。
而且,脱脂步骤(热处理)的处理温度无特殊限定,优选100至750℃,更加优选150至700℃。
而且,脱脂步骤(热处理)的处理时间(热处理时间),优选0.5至20小时,更加优选1至10小时。
而且,基于这样热处理的脱脂,出于各种目的(例如,为了缩短脱脂时间等),也可以分开进行多个步骤(阶段)。此时,可以举例为前半段在低温条件下而后半段在高温条件下脱脂的方法、反复进行低温和高温的方法等。
而且,在上述的脱脂处理后,为了例如除去毛刺或形成沟等的微小构造等,也可以对所得的脱脂体21”进行机械加工、放电加工、激光加工、蚀刻等。钛脱脂体21”与钛部件(烧结体)21相比,容易加工。
另外,利用脱脂处理从钛成形体21’中不完全除去粘结剂也可以,例如也可以在脱脂处理结束时,残留一部分粘结剂。
[烧结步骤(钛脱脂体烧结步骤)]
接下来,对实施了脱脂处理的组装体实施烧结处理,使钛脱脂体21”成为钛部件(烧结体)21并固定于陶瓷部件22(3d)。基于此,得到钛部件21与陶瓷部件22接合了的支撑体2。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具有通过对陶瓷部件与钛成形体组装得到的组装体实施脱脂处理以及烧结处理,使钛部件强有力地固定于陶瓷部件的特点。相反,也考虑使用牙科粘固剂将各自分别制造的陶瓷部件与钛部件接合,但是一般钛或钛合金与陶瓷的接合性(粘结性)差。因此,仅使用牙科粘固剂接合陶瓷部件与钛部件不能得到充分的接合强度,应用于活体后,有牙科用植入体毁坏的可能。而且,也考虑了在陶瓷部件与钛部件接合时,使用比一般牙科粘固剂更强有力的胶粘剂,但是此时胶粘剂中含有的成分对应用了牙科用植入体的活体有产生坏影响的危险性。
在本步骤中如图4(4b)所示,形成的钛部件21伴随脱脂、烧结钛成形体21’的收缩而形成具有与陶瓷部件22的凸部222的表面形状同样形状的凹部212的部件,形成凸部222嵌合于凹部212的状态。换言之,钛成形体21’与陶瓷部件22组装时存在的、钛成形体21’(凹部212’)与陶瓷部件22(凸部222)之间的空隙通过钛成形体21’的脱脂、烧结而消失,因此所得的部件21与陶瓷部件22紧密连接。基于此,坚固地固定于陶瓷部件22,钛部件21与陶瓷部件22不能脱离。特别是,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陶瓷部件22具有如上述的横断面积增大部223,所以即使在与凸部222的高(凹部212的深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施加较大的拉伸力时,也可以保持钛部件21与陶瓷部件22的接合状态。
该烧结处理无特殊限定,可以在非氧化性气氛中,例如真空或减压状态下(例如,1×10-2至1×10-6Torr(133至1.33×10-4Pa)),或氮气、氩气等的气体中,进行热处理。
另外,进行烧结步骤的气氛可以在步骤的途中变化。例如,可以最初为减压气氛,途中替换为惰性气氛。
而且,烧结步骤也可以分为2个步骤或2个以上步骤进行。基于此,提高烧结效率,可以在更短的烧结时间下进行烧结。
而且,优选烧结步骤与前述的脱脂步骤连续进行。基于此,脱脂步骤可以兼烧结前步骤,对脱脂体(钛脱脂体21”)给予预热,可以使脱脂体更加确实地烧结。
而且,烧结步骤(热处理)中的处理温度无特殊限定,但是优选1000至1400℃,更加优选1050至1260℃。由于钛、钛合金一般情况下,与由陶瓷部件22构成的氧化物基陶瓷相比,熔点非常低,所以可以在上述的比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烧结处理,可以确实地防止烧结时陶瓷部件22的意外变形等。因此,得到尺寸精密度高的支撑体2。
而且,烧结步骤(热处理)的处理时间(热处理时间),优选0.5至20小时,更加优选1至15小时。
而且,基于这样热处理的烧结,出于各种目的(例如,为了缩短烧结时间等),也可以分开进行多个步骤(步骤)。此时,可以举例为前半段在低温条件下而后半段在高温条件下烧结的方法、反复进行低温和高温的方法等。
而且,在上述的烧结处理后,为了例如除去毛刺或形成沟等的微小构造等,也可以对所得的烧结体进行机械加工、放电加工、激光加工、蚀刻等。烧结体与钛成形体21’、钛脱脂体21”相比,具有与应该制造的钛部件21相似的形状、大小。因此,与对钛成形体21’、钛脱脂体21”实施的机械加工、放电加工、激光加工、蚀刻等相比,可以使最终得到的钛部件21成为尺寸精密度更高的部件。
[固位器的制造]
如上所述,固位器1的制造独立于制造支撑体2。
固位器1的制造方法无特殊限定,但是优选利用具有如下步骤的方法制造:成形步骤(固位器用成形体制造步骤),成形包含由固位器1的构成材料构成的粉末以及粘结剂的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以得到固位器用成形体;脱脂步骤(固位器用成形体脱脂步骤),通过对所述固位器用成形体实施脱脂处理,除去所述固位器用成形体中含有的所述粘结剂,使所述固位器用成形体成为固位器用脱脂体;烧结步骤(固位器用脱脂体烧结步骤),对所述固位器用脱脂体实施烧结处理。通过使用上述方法,即使是具有细微构造的牙科用植入体10中使用的固位器1,也可以容易且尺寸精密度良好地成形。而且,通过使用上述方法制造固位器1时,固位器用成形体可以与上述的钛成形体同样地制造。而且,对固位器用成形体的脱脂处理以及对其后进行的烧结处理可以按照与上述的脱脂步骤(钛成形体脱脂步骤)、烧结步骤(钛脱脂体烧结步骤)中说明的同样的方法、条件下进行。
如上所述,通过固位器1以及支撑体2的制造,得到植入体10(3e)。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例如,在牙科用植入体(特别是支撑体)的制造方法中,根据需要可以追加任意步骤。
而且,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以作为牙科用植入体包含固位器和支撑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钛部件与陶瓷部件可以具有上述地接合的构造,也可以例如本发明的牙科用植入体仅包含钛部件以及陶瓷部件。
而且,前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以为得到组装体而使用的陶瓷部件是基于实施脱脂处理、烧结处理而制造进行说明的,但陶瓷部件可以使用任何方法制造。而且,为得到组装体而使用的陶瓷部件例如可以是烧结处理不充分的(初步烧结体(preliminary sinteredbody))。即使在这样情况下,由于在组装体的状态下对钛成形体实施的脱脂处理、烧结处理,所以使陶瓷部件中的烧结也可进行。
<实施例>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1.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
(实施例1)
1-1.固位器的制造
首先,使用利用气雾化法制造的平均粒径20μm的Ti粉末。
该Ti粉末:在占91wt%的钛中混入由占2.7wt%的聚苯乙烯(PS),占2.7wt%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以及占2.3wt%的石蜡构成的粘结剂和占1.3wt%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增塑剂),粘结剂将这些在压力型混炼机(捏合器)中在100℃×6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了混炼。该混炼在氮气气氛中进行。
接下来,粉碎该混炼物至平均粒径5mm的颗粒,使用该颗粒在材料温度:130℃,注射压力:10.8MPa(110kgf/cm2)的成形条件下,在注射成型机中反复进行注射成形,得到规定数量的固位器用成形体。
接下来,通过对上述方法得到的固位器用成形体施加脱脂条件下的脱脂处理,该脱脂条件为:温度:450℃,时间:1小时,气氛:氮气(大气压),除去固位器中含有的粘结剂,使固位器用成形体成为固位器用脱脂体。
接下来,在温度:1200℃,时间:3小时,气氛:真空的烧结条件下,对固位器用脱脂体进行烧结处理,得到烧结体。
接下来,通过对所得的烧结体实施机械加工,形成切去部(参照图1(1a)),得到需要的固位器。
1-2.支撑体的制造
<钛成形体制造步骤>
首先,使用利用气雾化法制造的平均粒径20μm的Ti粉末。
该Ti粉末:在占91wt%的钛中混入由占2.7wt%的聚苯乙烯(PS),占2.7wt%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以及占2.3wt%的石蜡构成的粘结剂和占1.3wt%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增塑剂),粘结剂将这些在压力型混炼机(捏合器)中在100℃×6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了混炼。该混炼在氮气气氛中进行。
接下来,粉碎该混炼物至平均粒径5mm的颗粒,使用该颗粒在材料温度:130℃,注射压力:10.8MPa(110kgf/cm2)的成形条件下,在注射成型机中反复进行注射成形,得到规定数量的固位器用成形体(参照图3(3a))。
<组装步骤>
接下来,将用上述方法得到的钛成形体与其他方法制作的陶瓷部件组装,成为组装体(参照图3(3b))。
作为陶瓷部件,主要使用由氧化锆构成的陶瓷。下面,针对陶瓷部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利用共沉法制造的平均粒径0.5μm的氧化锆粉末。
该氧化锆粉末:在占84wt%的氧化锆中混入由占4.8wt%的聚苯乙烯(PS),占3.8wt%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以及占4.8wt%的石蜡构成的粘结剂和占2.6wt%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增塑剂),粘结剂将这些在压力型混炼机(捏合器)中在100℃×6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了混炼。该混炼在氮气气氛中进行。
接下来,粉碎该混炼物至平均粒径3mm的颗粒,使用该颗粒在材料温度:140℃,注射压力:10.8MPa(110kgf/cm2)的成形条件下,在注射成型机中反复进行注射成形,得到规定数量的陶瓷成形体。
接下来,通过在温度:500℃,时间:2小时,气氛:氮气(大气压)的脱脂条件下实施脱脂处理,得陶瓷脱脂体,继续对陶瓷脱脂体在温度:1450℃,时间:3小时,气氛:大气(空气)的条件下,实施烧结处理,得到陶瓷部件。
上述方法得到的陶瓷部件,其横截面形状具有为非圆形(长方形)的凸部。而且,陶瓷部件在凸部的高度方向的全长上具有横截面积增大部。而且,横截面积增大部的表面与凸部的高度方向的轴形成的角θ为1.5°。
<脱脂步骤>
接下来,对上述方法得到的组装体实施在温度:450℃,时间:1小时,气氛:氮气(大气压)的脱脂条件下的脱脂处理,除去钛成形体中含有的粘结剂,使钛成形体成为钛脱脂体(参照图3(3c))。
<烧结步骤>
接下来,通过在温度:1200℃,时间:3小时,气氛:氩气(大气压)的烧结条件下,实施烧结处理,使钛脱脂体成为钛部件并固定于陶瓷部件(参照图3(3d))。
<机械加工步骤>
其后,通过对钛部件实施机械加工,调整外螺纹部的形状,从而得到想要的支撑体。用此方法得到的支撑体,由于陶瓷部件的凸部嵌合于钛部件的凹部,所以钛部件与陶瓷部件强有力地固定。
然后,得到包含上述的固位器与支撑体的牙科用植入体。
(实施例2至7)
变更支撑体(钛部件、陶瓷部件)制造用的组合物(混炼物)的组成的同时,作为固位器制造用组合物(混炼物),使用与钛成形体中使用的组合物同样的组合物,而且如表1所示,除变更支撑体的制造条件以外,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地制造牙科用植入体。
(比较例1)
除了作为具有与所述各实施例中制造的支撑体相同的外形、且由钛一体化地形成的部件来制造支撑体以外,与所述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牙科用植入体。
下面,针对本比较例中的支撑体的制造方法,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首先,使用利用气雾化法制造的平均粒径20μm的Ti粉末:在占91wt%的钛中混入由占2.7wt%的聚苯乙烯(PS),占2.7wt%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以及占2.3wt%的石蜡构成的粘结剂和占1.3wt%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增塑剂),粘结剂将这些在压力型混炼机(捏合器)中在100℃×6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了混炼。该混炼在氮气气氛中进行。
接下来,粉碎该混炼物至平均粒径5mm的颗粒,使用该颗粒在材料温度:130℃,注射压力:10.8MPa(110kgf/cm2)的成形条件下,在注射成型机中反复进行注射成形,制造规定数量的具有与所需要支撑体对应形状的成形体。另外,此时,考虑到之后的脱脂步骤、烧结步骤造成的收缩量,确定成形体的大小。
接下来,对上述方法得到的成形体实施在温度:450℃,时间:1小时,气氛:氮气(大气压)的脱脂条件下的脱脂处理,除去成形体中含有的粘结剂,使成形体成为脱脂体。
接下来,通过对脱脂体实施在温度:1200℃,时间:3小时,气氛:氩气(大气压)的烧结条件下的烧结处理,得到烧结体。
之后,通过对所得的烧结体实施机械加工,调整外螺纹部形状,得到需要的支撑体。
(比较例2)
除了作为具有与所述各实施例中制造的支撑体相同的外形、且由氧化锆一体化地形成的部件来制造支撑体以外,与所述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牙科用植入体。
下面,针对本比较例中的支撑体的制造方法,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首先,使用利用共沉法制造的平均粒径0.5μm的氧化锆粉末:在占84wt%的氧化锆中混入由占4.8wt%的聚苯乙烯(PS),占3.8wt%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以及占4.8wt%的石蜡构成的粘结剂和占2.6wt%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增塑剂),粘结剂将这些在压力型混炼机(捏合器)中在100℃×6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了混炼。该混炼在氮气气氛中进行。
接下来,粉碎该混炼物至平均粒径3mm的颗粒,使用该颗粒在材料温度:140℃,注射压力:10.8MPa(110kgf/cm2)的成形条件下,在注射成型机中反复进行注射成形,制造规定数量的具有与所需要支撑体对应形状的成形体。另外,此时,考虑到之后的脱脂步骤、烧结步骤造成的收缩量,确定成形体的大小。
接下来,通过在温度:500℃,时间:2小时,气氛:氮气(大气压)的脱脂条件下实施脱脂处理,除去成形体中含有的粘结剂,使成形体成为脱脂体。
接下来,通过在温度:1450℃,时间:3小时,气氛:大气(空气)的条件下,对脱脂体实施烧结处理,得到烧结体。
之后,通过对所得的烧结体实施机械加工,调整外螺纹部形状,得到需要的支撑体。
(比较例3)
除了通过利用牙科粘固剂接合各自分别制作的钛部件(烧结体)与陶瓷部件(烧结体),以制造支撑体以外,与所述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牙科用植入体。另外,支撑体的外形与所述各实施例中制造的支撑体相同。
下面,针对本比较例的支撑体的制造方法,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钛部件的制造>
首先,使用利用气雾化法制造的平均粒径20μm的Ti粉末:在占91wt%的钛中混入由占2.7wt%的聚苯乙烯(PS),占2.7wt%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以及占2.3wt%的石蜡构成的粘结剂和占1.3wt%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增塑剂),粘结剂将这些在压力型混炼机(捏合器)中在100℃×6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了混炼。该混炼在氮气气氛中进行。
接下来,粉碎该混炼物至平均粒径5mm的颗粒,使用该颗粒在材料温度:130℃,注射压力:10.8MPa(110kgf/cm2)的成形条件下,在注射成型机中反复进行注射成形,制造规定数量的如图5所示的与支撑体的下部侧(螺纹连接于固位器的部件)对应的形状的钛成形体。另外,此时,考虑到之后的脱脂步骤、烧结步骤造成的收缩量,确定成形体的大小。
接下来,通过对上述方法得到的钛成形体在温度:450℃,时间:1小时,气氛:氮气(大气压)的脱脂条件下实施脱脂处理,除去钛成形体中含有的粘结剂,使钛成形体成为钛脱脂体。
接下来,通过对钛脱脂体实施在温度:1200℃,时间:3小时,气氛:氩气(大气压)的烧结条件下的烧结处理,得到钛烧结体。
之后,通过对所得的钛烧结体实施机械加工,调整外螺纹部形状,得到需要的支撑体。
<陶瓷部件的制造>
首先,使用利用共沉法制造的平均粒径0.5μm的氧化锆粉末:在占84wt%的氧化锆中混入由占4.8wt%的聚苯乙烯(PS),占3.8wt%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以及占4.8wt%的石蜡构成的粘结剂和占2.6wt%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增塑剂),粘结剂将这些在压力型混炼机(捏合器)中在100℃×6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了混炼。该混炼在氮气气氛中进行。
接下来,粉碎该混炼物至平均粒径3mm的颗粒,使用该颗粒在材料温度:140℃,注射压力:10.8MPa(110kgf/cm2)的成形条件下,在注射成型机中反复进行注射成形,制造规定数量的如图5所示的与支撑体的上部侧(被齿冠修复物覆盖的部件)对应的形状的陶瓷成形体。另外,此时,考虑到之后的脱脂步骤、烧结步骤造成的收缩量,确定陶瓷成形体的大小。
接下来,通过对上述方法得到的陶瓷成形体在温度:500℃,时间:2小时,气氛:氮气(大气压)的脱脂条件下实施脱脂处理,除去陶瓷成形体中含有的粘结剂,使陶瓷成形体成为陶瓷脱脂体。
接下来,通过在温度:1450℃,时间:3小时,气氛:大气(空气)的条件下,对陶瓷脱脂体实施烧结处理,得到陶瓷部件。
<钛部件与陶瓷部件的接合(支撑体的完成)>
之后,如上所示,通过用牙科粘固剂(GC社制,Glass Ionomer)接合分别制作的钛部件(烧结体)与陶瓷部件(烧结体),制造了支撑体。
在表1中总结示出了针对各实施例以及各比较例的固位器、支撑体的制造条件,在表2中总结示出了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牙科用植入体的构成。另外,表1中,针对比较例2,在钛成形体制造步骤的栏里示出含陶瓷粉末的成形体的制造条件,针对比较例3,分别在组装步骤的栏里示出用牙科粘固剂接合于钛部件的陶瓷部件的条件,在脱脂步骤的栏里示出钛成形体的脱脂处理的条件,在烧结步骤的栏里示出钛脱脂体的烧结处理的条件,在机械加工步骤的栏里示出对钛烧结体的机械加工的有无。而且,表2中,针对比较例1、2在钛部件的栏里示出针对与固位器螺纹连接的部位(与本发明的钛部件对应的部位)的条件,在陶瓷部件的栏里示出被齿冠修复物覆盖的部位(与本发明的陶瓷部件对应的部位)的条件。
【表2】
2.齿冠修复物的胶粘
在固位器与支撑体螺纹连接状态下,在支撑体的与固位器螺纹连接侧的相对面(金属胶合面(参照图1)),通过牙科粘固剂(SunMedical Ltd,Superbond),对所述各实施例得到的牙科用植入体进行胶粘齿冠修复物。作为齿冠修复物,使用在内表面侧(对向支撑体的面侧)具有含有金(Au)的金属层,在外表面侧(与对向支撑体的面相反的面侧)具有含有二氧化硅(硅石)以及氧化铝(铝土)的陶瓷部。
之后,利用使牙科粘固剂硬化,将齿冠修复物固定在牙科用植入体上。
而且,与上述相同,在所述各实施例的支撑体的金属接合面对应的部位,通过牙科粘固剂(Sun Medical Ltd,Superbond),对所述各比较例得到的牙科用植入体进行胶粘齿冠修复物,然后使牙科粘固剂硬化。
3.评价
3-1.金属离子的溶出量的测量
用以下方法,分别对上述方法胶粘了齿冠修复物的所述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牙科用植入体,求得金属离子的溶出量。
将胶粘了齿冠修复物的支撑体在1wt%乳酸溶液80ml中浸渍3个月。之后,使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装置(plasma emissionspectroscopy device)分析钛向溶液中的溶出量。
3-2.固定强度的测量
用以下方法,分别对上述方法胶粘了齿冠修复物的所述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牙科用植入体(与上述“3-1.金属离子的溶出量的测量”中使用的植入体不同的植入体),求得牙科用植入体与齿冠修复物的固定强度(接合强度)。
使用图6所示的夹具,在固定台上安装支撑体,在外螺纹部安装卡盘(chuck)。将卡盘安装于拉伸试验机中,进行基于牵引方法的强度试验。
3-3.落下试验
用以下方法,分别对上述方法胶粘了齿冠修复物的所述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牙科用植入体(与上述“3-1.金属离子的溶出量的测量”、“3-2.固定强度的测量中”使用的植入体不同的植入体)进行落下试验。
将胶粘了齿冠修复物的所述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牙科用植入体(各10个)由高2m处向厚2cm的不锈钢制的板材上反复落下100次,目测观察此时的外观,根据以下4级的标准进行评价。
A:未发现牙科用植入体的裂缝、缺口等。
B:发现1至5个牙科用植入体中的微小的裂缝、缺口等。
C:发现1至5个牙科用植入体中的明显的裂缝、缺口等。或发现6至10个牙科用植入体中的微小的裂缝、缺口等。
D:发现6至10个牙科用植入体中的明显的裂缝、缺口等。
将这些结果总结示出于表3。
【表3】
金属离子的溶出量[ppm] | 固定强度[MPa] | 落下试验 | |
实施例1 | 0.6 | 24 | A |
实施例2 | 0.7 | 21 | A |
实施例3 | 0.7 | 22 | A |
实施例4 | 0.6 | 24 | A |
实施例5 | 0.6 | 23 | A |
实施例6 | 0.7 | 23 | A |
实施例7 | 0.8 | 22 | A |
比较例1 | 12 | - | A |
比较例2 | 0 | - | D |
比较例3 | 0.7 | 11 | D |
如表3所显示,在本发明中,任何离子的溶出量都非常少。而且,本发明的牙科用植入体与齿冠修复物的固定强度(接合强度)良好。而且,本发明的牙科用植入体与齿冠修复物间不存在不合适,钛部件与陶瓷部件间不存在不合适等。
相反,在各比较例中,未得到满意的结果。即,在支撑体是仅由钛构成的比较例1中,金属离子的溶出量非常多。而且,在支撑体是仅由陶瓷(氧化锆)构成的比较例2中,螺纹部的机械强度低,落下试验的评价非常低。而且,在比较例2中,发生固位器与支撑体的螺纹连接非常容易松动的问题。而且,在支撑体是仅用牙科粘固剂将钛部件与陶瓷部件接合的比较例3中,钛部件与陶瓷部件的接合强度不充分,以比较弱的力可以分离钛部件与陶瓷部件。而且,在比较例3中,机械强度低,落下试验的评价非常低。
而且,针对比较例1,以增加用于牙科用植入体(支撑体)与齿冠修复物的接合的牙科粘固剂的用量,使支撑体与齿冠修复物不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与所述同样的评价,确认了牙科用植入体与齿冠修复物的固定强度(接合强度)非常低(接合强度:9MPa)。而且,在如此增加牙科粘固剂的用量时,当齿冠修复物胶粘于支撑体时,按照设计地调整固定于牙科用植入体的齿冠修复物的高度、角度等是非常困难的。
Claims (12)
1.一种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所述牙科用植入体具有将钛部件和陶瓷部件固定而形成的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得的:
钛成形体制造步骤,成形包含由钛或钛合金构成的粉末和粘结剂的钛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以得到钛成形体;
组装步骤,组装由氧化物基陶瓷构成的所述陶瓷部件和所述钛成形体,以得到组装体;
脱脂步骤,通过对所述组装体实施脱脂处理,除去所述钛成形体中包含的所述粘结剂,将所述钛成形体做成钛脱脂体;以及
烧结步骤,通过对所述组装体实施烧结处理,从而将所述钛脱脂体做成所述钛部件并固定于所述陶瓷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钛成形体具有凹部,
所述陶瓷部件具有插入所述凹部的凸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凸部插入到所述凹部的状态下,所述凸部具有其横截面积朝向所述凹部的内部增大的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凸部插入到所述凹部的状态下,所述凸部具有其横截面积朝向所述凹部的内部连续地增大的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凸部具有其横截面形状为非圆形的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陶瓷部件主要由氧化锆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陶瓷部件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造:
成形包含由氧化物基陶瓷构成的粉末以及粘结剂的陶瓷成形体形成用组合物,以得到陶瓷成形体的步骤;
通过对所述陶瓷成形体实施脱脂处理,除去所述陶瓷成形体中包含的所述粘结剂,将所述陶瓷成形体做成陶瓷脱脂体的步骤;
对所述陶瓷脱脂体实施烧结处理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牙科用植入体还包括由钛或钛合金构成的固定于颚骨的固位器,所述支撑体的所述钛部件用于固定在所述固位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陶瓷部件包括与设置在齿冠修复物上的、由与构成所述钛部件的材料不同组成的金属构成的金属部抵接的抵接面。
10.一种牙科用植入体,所述牙科用植入体具有将钛部件和陶瓷部件固定而形成的支撑体,所述钛部件由钛或钛合金的烧结体构成,所述陶瓷部件由氧化物基陶瓷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钛部件具有凹部;
所述陶瓷部件具有嵌合于所述凹部的凸部;
所述钛部件在嵌合于所述陶瓷部件的状态下,通过烧结,固定于所述陶瓷部件并与所述陶瓷部件一体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牙科用植入体,其中,
所述凸部具有其横截面积朝向所述凹部的内部增大的部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牙科用植入体,其中,
所述陶瓷部件包括与设置在齿冠修复物上的由与构成所述钛部件的材料不同组成的金属构成的金属部抵接的抵接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44707.8A CN102805668B (zh) | 2007-07-27 | 2008-07-25 | 支撑体的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196495 | 2007-07-27 | ||
JP2007196495 | 2007-07-27 | ||
JP2007196495A JP4321635B2 (ja) | 2007-07-27 | 2007-07-27 | 歯科用インプラントの製造方法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44707.8A Division CN102805668B (zh) | 2007-07-27 | 2008-07-25 | 支撑体的制造方法 |
CN201210244726.0A Division CN102805669B (zh) | 2007-07-27 | 2008-07-25 | 支撑体及牙科用植入体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52371A CN101352371A (zh) | 2009-01-28 |
CN101352371B true CN101352371B (zh) | 2012-09-05 |
Family
ID=3982970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4472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5669B (zh) | 2007-07-27 | 2008-07-25 | 支撑体及牙科用植入体 |
CN 20081013508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2371B (zh) | 2007-07-27 | 2008-07-25 | 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牙科用植入体 |
CN20121024470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5668B (zh) | 2007-07-27 | 2008-07-25 | 支撑体的制造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4472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5669B (zh) | 2007-07-27 | 2008-07-25 | 支撑体及牙科用植入体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4470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5668B (zh) | 2007-07-27 | 2008-07-25 | 支撑体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8398401B2 (zh) |
EP (2) | EP2359773B1 (zh) |
JP (1) | JP4321635B2 (zh) |
CN (3) | CN10280566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48589B (zh) * | 2010-12-02 | 2016-06-22 | 陈逊 | 一种复合种植牙构件 |
JP5750974B2 (ja) | 2011-03-30 | 2015-07-2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研磨用メディア、研磨用メディア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研磨方法 |
CN104918577B (zh) * | 2012-08-03 | 2018-10-23 | 3M创新有限公司 | 用于氧化锆陶瓷的半透明度增强溶液 |
EP2913022B1 (en) | 2012-11-29 | 2017-03-01 | GC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ne-piece dental implant |
US20160015483A1 (en) | 2014-04-30 | 2016-01-21 | Osseodyne Surgical Solutions, LLC. | Osseointegrative surgical implant |
FR3047659B1 (fr) * | 2016-02-12 | 2021-11-05 | Robin Maisonneuve |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pilier dentaire par moulage et pilier dentaire associe |
CN106669650A (zh) * | 2016-12-16 | 2017-05-17 | 池州方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催化剂载体陶瓷微球的预处理方法 |
CN106667598B (zh) * | 2016-12-27 | 2020-01-10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金属加强型陶瓷口腔种植体 |
CN106667597B (zh) * | 2016-12-27 | 2019-12-27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金属-陶瓷口腔种植体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610A (zh) * | 1991-03-02 | 1992-09-23 | 四川大学 | 一种复合种植牙及其制造方法 |
DE4021813C2 (de) * | 1990-07-09 | 1994-07-14 | Cerasiv Gmbh | Dentalimplantat aus Metall zur Befestigung von festsitzendem Zahnersatz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589011A (en) * | 1969-07-10 | 1971-06-29 | Meer Sneer | Endosseous pin dental implant method and dental devices used therein |
US3934347A (en) * | 1975-01-14 | 1976-01-27 | Lash Oral Implants | Dental prosthetic structure and method |
FR2508307A1 (fr) * | 1981-09-16 | 1982-12-31 | Lonca Philippe | Nouveaux implants dentaires et materiel ancillaire pour leur mise en place |
US4488875A (en) * | 1982-04-29 | 1984-12-18 | A&L Investment Company | Connector for overdenture |
US4416629A (en) * | 1982-07-06 | 1983-11-22 | Mozsary Peter G | Osseointerfaced implanted artificial tooth |
DE3230374C2 (de) * | 1982-08-14 | 1984-08-30 | Friedrichsfeld Gmbh, Steinzeug- Und Kunststoffwerke, 6800 Mannheim | Zahnimplantat aus Metall |
US4525145A (en) | 1983-05-20 | 1985-06-25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orderung Der Angwandten Forschung E.V. | Connecting device for joining a superstructure element with an implant member |
US4657510A (en) * | 1985-03-06 | 1987-04-14 | Implant Systems, Inc. | Hybrid dental implant system |
DE3513133A1 (de) * | 1985-04-12 | 1986-10-23 |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 Zahnimplantat |
CA1248371A (en) * | 1985-05-17 | 1989-01-10 | Robin D. Listrom | Fixture for attaching prosthesis to bone |
US4713004A (en) * | 1986-09-04 | 1987-12-15 | Vent Plant Corporation | Submergible screw-type dental implant and method of utilization |
US4854872B1 (en) * | 1987-09-24 | 1995-06-27 | Steven G Detsch | Prosthetic implant attachment system and method |
IT1218169B (it) | 1987-10-08 | 1990-04-12 | Aldo Scatena | Moncone destinato ad essere fissato sulla parte endossea di un impianto dentario |
US4832601A (en) * | 1987-12-04 | 1989-05-23 | Hall Surgical | Adjustable support for a prosthetic tooth and method |
DE3839837A1 (de) * | 1988-11-25 | 1990-05-31 | Lauks Nikola | 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eines zahnersatzes an einem menschlichen kiefer |
US5071350A (en) * | 1990-03-21 | 1991-12-10 | Core-Vent Corporation | Tiltable, adjustable, insert for a dental implant |
JP2605165B2 (ja) | 1990-06-13 | 1997-04-30 | 分吉 東 | 人工歯根 |
US5040982A (en) * | 1990-06-28 | 1991-08-20 | Stefan Dogar Sorin | Dental implant and conversion assembly |
US5350302A (en) * | 1990-07-05 | 1994-09-27 | Marlin Gerald M | Implant collar and post system |
US5087199A (en) * | 1990-07-27 | 1992-02-11 | Sargon Lazarof | Dental implant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
JPH04250166A (ja) | 1990-09-19 | 1992-09-07 | Hoya Corp | 複合インプラント |
US5116225A (en) * | 1990-10-17 | 1992-05-26 | Riera Juan C A | Angulated abutment for osseointegrated implants |
US5195891A (en) * | 1990-12-06 | 1993-03-23 | Sulc Josef M | Adjustable dental implant system |
JPH05168651A (ja) | 1991-02-26 | 1993-07-02 | Lion Corp | 人工歯根 |
CH692542A5 (de) | 1991-09-18 | 2002-07-31 | Implant Innovations Inc | Vorrichtung zur Rekonstruktion von Zähnen. |
JPH05228161A (ja) | 1992-02-19 | 1993-09-07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歯科補綴物 |
JP2740071B2 (ja) | 1992-03-31 | 1998-04-15 | 日新製鋼株式会社 | インプラント用金属焼結体の製造方法 |
US5662476A (en) * | 1992-06-29 | 1997-09-02 | Nobel Biocare Ab | Prosthetic implant restoration method |
JP3368592B2 (ja) | 1992-07-23 | 2003-01-20 |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 連結体の製造方法 |
US5213500A (en) * | 1992-08-10 | 1993-05-25 | Alfred Salazar | Stress absorbing semipermanent dental implant system |
JP3012094B2 (ja) * | 1992-09-29 | 2000-02-21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複合インプラント部材とその製造方法 |
US5310343A (en) * | 1992-10-14 | 1994-05-10 | Jiro Hasegawa | Endo-osseous implant |
US5417570A (en) * | 1994-01-03 | 1995-05-23 | Zest Anchors, Inc. | Dental anchor assembly |
US5482463A (en) * | 1994-04-08 | 1996-01-09 | Wilson, Jr.; Richard S. | Anti-slippage mechanism for dental implant components |
US5556280A (en) * | 1994-05-31 | 1996-09-17 | Pelak; Mark S.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iance mounting |
US5685714A (en) | 1994-06-16 | 1997-11-11 | Implant Innovations, Inc. | Support post for use in dental implant system |
DE4433671C1 (de) * | 1994-09-21 | 1996-03-28 | Imz Fertigung Vertrieb | Enossales Implantat für Zahnersatz |
US5599185A (en) * | 1994-09-28 | 1997-02-04 | Greenberg Surgical Technologies, Llc | Dental implant healing abutment |
JPH08117324A (ja) | 1994-10-24 | 1996-05-14 |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 生体インプラント材の製造方法 |
JPH08117247A (ja) | 1994-10-27 | 1996-05-14 | Janome Sewing Mach Co Ltd | 粉末焼結歯科用インレイの製造方法 |
US5810590A (en) * | 1995-01-30 | 1998-09-22 | Fried; Paula S. | Dental implants and methods for extending service life |
JPH08310878A (ja) | 1995-05-17 | 1996-11-26 | Juki Corp | 焼結体と異種材料体との結合方法 |
US5733122A (en) | 1995-05-31 | 1998-03-31 | Gordon; Basil | Dental implant attachment assembly inclu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sisting loosening of attachment |
EP0879024B1 (de) * | 1996-02-08 | 1999-09-29 | Institut Straumann AG | Abdrucksystem für einen aus der menschlichen gewebestruktur austretenden implantatabschluss |
JPH1033562A (ja) | 1996-07-25 | 1998-02-10 | Injietsukusu:Kk | 人工歯根 |
US5782918A (en) * | 1996-12-12 | 1998-07-21 | Folsom Metal Products | Implant abutment system |
US5888218A (en) * | 1997-03-27 | 1999-03-30 | Folsom Metal Products | Implant micro seal |
DE19714759B4 (de) * | 1997-04-10 | 2007-01-04 | Nobel Biocare Ab | Zahnersatz, insbesondere Zahnkrone oder Brücke sowie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
JPH1171186A (ja) | 1997-08-26 | 1999-03-16 | Daiichi Seramo:Kk | セラミックと金属との結合構造およびその結合方法 |
CN1216829C (zh) * | 1997-12-04 | 2005-08-31 |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陶瓷成品的制造方法 |
JP2000024004A (ja) | 1998-07-16 | 2000-01-25 | Aichi Steel Works Ltd | 無歯顎に固定されるインプラント |
EP1522271A3 (de) * | 1998-07-29 | 2006-05-17 | Franz Sutter | Vorrichtung zum Halten und/oder Bilden eines Zahnersatzes |
US6012923A (en) * | 1998-07-30 | 2000-01-11 | Sulzer Calcitek Inc. | Two-piece dental abutment with removable cuff |
JP2000072556A (ja) | 1998-08-27 | 2000-03-07 | Citizen Watch Co Ltd | 射出成形による粉末焼結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3721799B2 (ja) | 1998-09-16 | 2005-11-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メガネフレームの製造方法 |
US6030219A (en) * | 1998-10-13 | 2000-02-29 | Zest Anchors, Inc. | Dental attachment assembly |
US6244867B1 (en) * | 1998-11-24 | 2001-06-12 | Sulzer Dental Inc. | Multi-part, multi-positionable abutment for use with dental implants |
US6273720B1 (en) * | 1999-04-20 | 2001-08-14 | Robert Spalten | Dental implant system |
US6644969B2 (en) * | 1999-09-14 | 2003-11-11 | Nobel Biocare Ab | Snap-in healing cap and insertion tool |
ES2553715T3 (es) | 2000-03-10 | 2015-12-11 | Smith & Nephew, Inc. | Aparato para uso en artroplastia en una articulación de rodilla |
JP4744704B2 (ja) | 2000-03-16 | 2011-08-10 | 株式会社東芝 | 耐摩耗性部材の製造方法 |
US6656225B2 (en) | 2000-04-10 | 2003-12-02 | Biomet Manufacturing Corp. | Modular radial head prostheses |
JP2002320667A (ja) | 2001-04-25 | 2002-11-05 | Techno Network Shikoku Co Ltd | 生体内埋込材料とその製造方法 |
US6695616B2 (en) * | 2001-10-04 | 2004-02-24 | Sterngol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choring a dental appliance |
US6951460B2 (en) * | 2001-11-01 | 2005-10-04 | Astra Tech Ab | Components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impression making |
US6824386B2 (en) | 2001-11-01 | 2004-11-30 | Astra Tech Ab | Components for improved impression making |
JP2003277806A (ja) | 2002-03-22 | 2003-10-02 | Seiko Epson Corp | 歯列矯正部材用長尺焼結体の製造方法 |
JP2004313525A (ja) | 2003-04-17 | 2004-11-11 | Toshiyuki Akaza | 歯科用材料 |
US20050136378A1 (en) * | 2003-12-19 | 2005-06-23 | Elmekki Ennajimi | Implant system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
KR100539415B1 (ko) | 2004-02-17 | 2005-12-27 | (주) 코웰메디 | 치과용 임플란트의 어버트먼트 및 그 표면의 심미적 표면처리방법 |
EP1570804B1 (en) | 2004-03-05 | 2007-10-03 | Straumann Holding AG | Method to manufacture a dental device using injection molding |
ATE380518T1 (de) | 2004-05-19 | 2007-12-15 | Straumann Holding Ag | Einstückiges dentalimplantat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
US7300282B2 (en) | 2004-07-16 | 2007-11-27 | Sapian Schubert L | Biofunctional dental implant |
EP1629791A1 (de) | 2004-08-31 | 2006-03-01 | Denta Vision GmbH | Dentales Implantatsystem und Verfahren für Implantation und Aufbau des Implantatsystems |
DE102004050202A1 (de) * | 2004-10-15 | 2006-04-20 | Otto Huber | Verfahren zum adhäsiven Verbinden von Hartkeramikteilen, insbesondere im Bereich des Zahnersatzes |
AU2005335471A1 (en) * | 2005-08-10 | 2007-02-15 | Synthes, Gmbh | Porous implant |
DE102005042091A1 (de) * | 2005-09-05 | 2007-03-15 | Ivoclar Vivadent Ag | Keramischer Zahnersatz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
JP2007196495A (ja) | 2006-01-26 | 2007-08-09 | Oji Paper Co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体の製造方法 |
DE202006001796U1 (de) | 2006-02-04 | 2006-06-08 | Weiherer, Johann | Zahnimplantat |
EP1939153B1 (de) | 2006-12-27 | 2014-08-27 | DeguDent GmbH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mehrteiligen Konstruktion sowie eine solche |
JP4321637B2 (ja) | 2007-07-27 | 2009-08-2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歯科用インプラントの製造方法 |
EP2177175A1 (en) | 2008-10-15 | 2010-04-21 | Straumann Holding AG | Non-invasive reference device |
KR20080100409A (ko) * | 2008-10-29 | 2008-11-18 | 최경옥 | 임플란트 장치 |
-
2007
- 2007-07-27 JP JP2007196495A patent/JP432163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7-25 CN CN201210244726.0A patent/CN10280566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7-25 CN CN 200810135083 patent/CN10135237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7-25 CN CN201210244707.8A patent/CN10280566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7-25 EP EP11161074.7A patent/EP2359773B1/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8-07-25 US US12/179,628 patent/US8398401B2/en active Active
- 2008-07-25 EP EP08013473.7A patent/EP2022439B1/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2
- 2012-10-11 US US13/649,438 patent/US896117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021813C2 (de) * | 1990-07-09 | 1994-07-14 | Cerasiv Gmbh | Dentalimplantat aus Metall zur Befestigung von festsitzendem Zahnersatz |
CN1064610A (zh) * | 1991-03-02 | 1992-09-23 | 四川大学 | 一种复合种植牙及其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05669B (zh) | 2015-05-13 |
CN102805669A (zh) | 2012-12-05 |
EP2022439A1 (en) | 2009-02-11 |
US20090029315A1 (en) | 2009-01-29 |
US8398401B2 (en) | 2013-03-19 |
CN101352371A (zh) | 2009-01-28 |
EP2359773B1 (en) | 2015-03-11 |
US8961178B2 (en) | 2015-02-24 |
EP2359773A2 (en) | 2011-08-24 |
EP2359773A3 (en) | 2013-04-17 |
CN102805668B (zh) | 2016-01-20 |
EP2022439B1 (en) | 2013-07-24 |
CN102805668A (zh) | 2012-12-05 |
JP2009028358A (ja) | 2009-02-12 |
JP4321635B2 (ja) | 2009-08-26 |
US20130034832A1 (en) | 2013-0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52371B (zh) | 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牙科用植入体 | |
CN101352370B (zh) | 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牙科用植入体 | |
CN101352373B (zh) | 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牙科用植入体 | |
CN101352372B (zh) | 牙科用植入体以及牙科用植入体的制造方法 | |
JP5487562B2 (ja) | 歯科用インプラントの製造方法 | |
JP5110031B2 (ja) | 歯科用インプラント | |
JP5472274B2 (ja) | 歯科用アバット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 |
JP5751358B2 (ja) | 歯科用インプラン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