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0720B - 气体绝缘电力设备 - Google Patents
气体绝缘电力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00720B CN101300720B CN2006800411163A CN200680041116A CN101300720B CN 101300720 B CN101300720 B CN 101300720B CN 2006800411163 A CN2006800411163 A CN 2006800411163A CN 200680041116 A CN200680041116 A CN 200680041116A CN 101300720 B CN101300720 B CN 10130072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insulated
- bus
- primary tank
- described g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3/00—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 H02B13/02—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with metal casing
- H02B13/035—Gas-insulated switchgear
- H02B13/0352—Gas-insulated switchgear for three phase switchgea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0—Bus-bar or other wiring layouts, e.g. in cubicles, in switchyards
- H02B1/22—Layouts for duplicate bus-bar 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5/00—Non-enclosed substations; Substations with enclosed and non-enclosed equipment
- H02B5/06—Non-enclosed substations; Substations with enclosed and non-enclosed equipment gas-insul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as-Insulated Switchgears (AREA)
Abstract
一种气体绝缘电力设备,配备内置于纵形配置的气体绝缘主容器的纵形配置气体绝缘断路器;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的延伸方向形成实质上直角地连接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的上部一端并从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活动端引出馈电线的第1气体绝缘支管;以及第2和第3气体绝缘支管,该第2和第3气体绝缘支管分别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的延伸方向实质上成直角地连接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的下部周向两端并且一支管将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固定端连接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一气体绝缘Y母线而另一支管将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固定端连接到所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另一气体绝缘X母线,从而能实现宽度大若干但高度几乎不变而且稳定的结构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气体绝缘断路器为中介将气体绝缘母线与馈电线连接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
背景技术
双母线式供电系统中,例如,如图21所示,将双母线X、Y以母线侧隔离开关DS1、DS22为中介,连接到馈电线的断路器CB。将母线侧隔离开关DS1、DS2的所述断路器CB侧和所述断路器CB的隔离开关DS1、DS2侧连接到接地开关ES1。在作为馈电电缆连接端的电缆头CHD与所述断路器CB之间,连接变流器CT1、隔离开关DS3、仪表用变压器VT、接地开关ES2和线路侧接地开关FES。如图22所示,将这些设备分别绝缘并相互连接,从而构成合为一体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
以往,如图22所示,这种气体绝缘电力设备实体上配置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第1气体绝缘支管GIBT1、第2气体绝缘支管GIBT2、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3、所述双母线X和Y、所述母线侧隔离开关DS1和DS2、所述断路器CB、所述接地开关ES1、所述电缆头CHD、所述变流器CT1、所述隔离开关DS3、所述仪表用变压器VT、所述接地开关ES2、以及所述线路侧接地开关FES等。
在馈电线侧的第1气体绝缘支管GIBT1的下面配置连接Y母线的第2气体绝缘支管GIBT2,还在第2气体绝缘支管GIBT2的下面配置连接X母线的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3。
图22所示组成的情况下,存在后面阐述的课题,所以存在需要图23的组成的情况。图23中,在第1气体绝缘支管GIBT1的相反侧配置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3,在该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3的下面配置轴向长度大于该第3 气体绝缘支管GIBT3的第2气体绝缘支管GIBT2。
而且,在所述第2和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2、GIBT3上,分别与所述双母线X和Y、所述母线侧隔离开关DS1和DS2、所述接地开关ES1对应地设置观察窗PWX、PWY,并具体设定所述轴向长度大的第2气体绝缘支管GIBT2的长度,使第2气体绝缘支管GIBT2上的观察窗PWY与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3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叠,以便能从各观察窗PWX、PWY目视确认其内部。再者,作为无观察窗PWX、PWY并且所述第2和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2、GIBT3的轴向长度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有日本国特开平11-89018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
又,如图24所示,存在所述断路器CB和所述母线侧隔离开关DS1、DS2之间与所述各母线侧隔离开关DS1、DS2对应地设置母线侧变流器CT21、CT22的情况,其实体配置如图25所示,将所述母线侧变流器CT1、CT2配置在所述第2和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2、GIBT3内。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11-89018号公报(图1及其说明)
图21和图22所示的已有设备中,有些用户往往要求设置观察窗PWX、PWY(图22中都用点划线示出),但由于所述第1~第3的各气体绝缘支管GIBT1、GIBT2、GIBT3的上下方向间隔短,即使设置观察窗PWX、PWY,实质上也难以从观察窗PWX、PWY目视确认它们的内部。
因此,加长所述第1~第3的各气体绝缘支管GIBT1、GIBT2、GIBT3的上下方向间隔,以便能目视确认。这时,所述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3的高度变大,所述第1气体绝缘支管GIBT1的高度也变大,进而所述断路器CB的操作装置HSG的高度从H1加大到H2,如点划线所示。
所述断路器CB的所述操作装置HSG的高度如点划线所示那样从H1加大到H2时,该高度H2超过一般道路的高度限制、例如3.6米(m)的情况变多。该情况下,不能在一般道路上输送。
因而,如图23所示,在所述第2和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2、GIBT3上,分别与所述双母线X和Y、所述母线侧隔离开关DS1和DS2、所述接地开关ES1对应地设置观察窗PWX、PWY,并具体设定所述轴向长度大的第2气体 绝缘支管GIBT2的长度W2,使第2气体绝缘支管GIBT2上的观察窗PWY与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2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叠,以便能从各观察窗PWX、PWY目视确认其内部。
此图23所示结构的情况下,能从各观察窗PWX、PWY可靠地目视确认其内部,但作为气体绝缘电力设备,与图22所示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相比,其宽度扩大图中所示W2的份额。而且,将所述第2和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2、GIBT3都设置在第1气体绝缘支管GIBT1的相反侧,并使第2气体绝缘支管GIBT2的长度长达W2,所以对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施加偏负载,成为不稳定的结构。
又,图24、图25所示的已有设备中,所述母线侧变流器需要CT21、CT22,达2个,而且所述第2和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2、GIBT3的轴向长度都比所述母线侧变流器无CT21、CT22时的长度W1长W3,加在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上的偏负载比图23的情况下大,成为更不稳定的结构。
因此,考虑在图24中点划线包围的共用区CA配置XY两母线共用的1个变流器,但这时如图25的点划线所示,将所述断路器CB、其操作装置HSG配置在上方,并且在其下面设置共用的1个变流器,所以所述操作装置HSG的高度如点划线所示那样从H1加大到H3,则该高度H3超过一般道路的高度限制、例如3.6米的情况变多。该情况下,不能在一般道路上输送。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情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宽度大若干但高度几乎不变而且稳定的结构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配备:内置于纵形配置的气体绝缘主容器的纵形配置气体绝缘断路器;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的延伸方向形成实质上直角地连接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的上部一端,并从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活动端引出馈电线的第1气体绝缘支管;以及第2和第3气体绝缘支管,该第2和第3气体绝缘支管分别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的延伸方向实质上成直角地连接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的下部周向两端,并且一支管将所述气体绝缘断路 器的固定端连接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一气体绝缘Y母线,而另一支管将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固定端连接到所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另一气体绝缘X母线,从而能实现宽度大若干但高度几乎不变而且稳定的结构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配备:内置于纵形配置的气体绝缘主容器的纵形配置气体绝缘断路器;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的延伸方向形成实质上直角地连接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的上部一端,且从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活动端引出馈电线的第1气体绝缘支管;以及分别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的延伸方向实质上成直角地连接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的下部周向两端,并且一支管将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固定端连接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一气体绝缘Y母线,而另一支管将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固定端连接到所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另一气体绝缘X母线的第2和第3气体绝缘支管,从而能实现宽度大若干但高度几乎不变而且稳定的结构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并示出一例双母线式供电系统的系统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并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一例与图1的系统图对应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图2所示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并示出具有隔离开关功能和接地开关功能的旋转式开关DS/ES的事例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2并示出另一例双母线式供电系统的系统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2并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一例与图5的系统图对应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3并示出另一例双母线式供电系统的系统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3并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一例与图7的系统图对应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4并示出另一例双母线式供电系统的系统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4并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一例与图9的系统图对应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5并示出一例双母线式供电系统的系统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5并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一例与图11的系统图对应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6并示出另一例双母线式供电系统的系统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6并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一例与图13的系统图对应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7并示出另一例双母线式供电系统的系统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7并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一例与图15的系统图对应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8并示出另一例双母线式供电系统的系统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8并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一例与图17的系统图对应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9并示出另一例双母线式供电系统的系统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9并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一例与图19的系统图对应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
图21是示出一例已有设备并示出另一例双母线式供电系统的系统图。
图22是示出一例已有设备并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一例与图21的系统图对应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
图23是示出另一例已有设备并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另一例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
图24是示出又一例已有设备并示出另一例双母线式供电系统的系统图。
图25是示出又一例已有设备并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一例与图24的系统图对应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AEC是气体绝缘断路器CB的消弧室,CB是气体绝缘断路器,CHD是电缆头,CT1是变流器,CT2、CT21、CT22是母线侧变流器,DS是隔离开关接 通位置,DS1、DS2是母线侧隔离开关,DS3是隔离开关,DSOM1、DSOM2是隔离开关的操作装置,DS1/ES1是母线侧隔离开关/接地开关,ES是接地位置,ES1、ES2是接地开关,FC是馈电电缆,FES是线路侧接地开关,FLF是凸缘(第1凸缘),FLSP是第4凸缘,FLSPA是第5凸缘,FLX是凸缘(第3凸缘),FLY是凸缘(第2凸缘),FLUL是凸缘,GIBT1是第1气体绝缘支管,GIBT1BL是波纹管,GIBT2是第2气体绝缘支管,GIBT3是第3气体绝缘支管,GIMT是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L是下部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U是上部气体绝缘主容器,GSSP是绝缘气体划分板,N是隔离开关开路位置,PTCLTP是微粒捕集器,PWX、PWY是观察窗,VT是仪表用变压器,X、Y是双母线,3ΦCD1是直线状的第1连接导体,3ΦCD2是直线状的第2连接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利用图1~图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一例双母线式供电系统的系统图,图2是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一例与图1的系统图对应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图2所示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具有隔离开关功能和接地开关功能的旋转式开关DS/ES的事例的俯视图。再者图1~图4中,对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标号。
如图1所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双母线式供电系统与上述图21相同,也将双母线X、Y以母线侧隔离开关DS1、DS2为中介,连接到馈电线的断路器CB。将母线侧隔离开关DS1、DS2的所述断路器CB侧和所述断路器CB的隔离开关DS1、DS2侧连接到接地开关ES1。在作为馈电电缆连接端的电缆头CHD与所述断路器CB之间,连接变流器CT1、隔离开关DS3、仪表用变压器VT、接地开关ES2和线路侧接地开关FES。如图2所示,将这些设备分别绝缘并相互连接,从而构成合为一体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此图2所示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组成与上述示出已有设备的组成的图22、图23、图25本质上不同。
即,本实施方式1的组成如图2所示那样,实体上配置气体绝缘主容器 GIMT、第1气体绝缘支管GIBT1、第2气体绝缘支管GIBT2、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3、所述双母线X和Y、所述母线侧隔离开关DS1和DS2、所述断路器CB、所述接地开关ES1、所述电缆头CHD、所述变流器CT1、所述隔离开关DS3、所述仪表用变压器VT、所述接地开关ES2、以及所述线路侧接地开关FES等。
尤其是所取组成配备内置于纵形配置的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纵形配置气体绝缘断路器CB;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延伸方向形成实质上直角地以凸缘FLF为中介连接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上部一端且内置变流器CT1,并从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的活动端引出馈电线的第1气体绝缘支管GIBT1;以及分别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延伸方向实质上成直角地以凸缘FLX和FLY为中介连接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下部周向两端,并且一支管将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的固定端连接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一气体绝缘Y母线而另一支管将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的固定端连接到所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另一气体绝缘X母线的第2和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2和GIBT3,从而所述第2和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2、GIBT3以及所述母线X、Y,位于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下部的周向两端,所以抗震性提高,并能不加大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高度而确保母线侧变流器的设置空间,可将观察窗设置得呈现原本的功能而不加大第2或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2、GIBT3的轴向长度,而且在所述第1气体绝缘支管GIBT1与第2气体绝缘支管GIBT2之间确保维护检修等的作业空间。
再者,将所述第2或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2、GIBT3配置在同轴上,并将所述第2气体绝缘支管GIBT2配置在所述第1气体绝缘支管GIBT1的下面,与该第1气体绝缘支管GIBT1形成平行,又配置所述第1气体绝缘支管GIBT1以及所述第2和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2、GIBT3,使其与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形成直角。
而且,如图3所示例,所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一所述气体绝缘Y母线与所述第2气体绝缘支管GIBT2形成直角地交叉,所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另一所述气体绝缘X母线与所述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3形成直角地交叉。
所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一所述气体绝缘Y母线和另一所述气体绝缘X母线如图中所示,都是三相共箱气体绝缘母线。再者,这些气体绝缘母线X、Y也可取为每一相分离的分相气体绝缘母线。然而,取为分相气体绝缘母线方式时,包括接续或连接该母线的设备在内,结构复杂,所以虽然例如在超过60千伏(KV)1级的高压系统中采用,但例如60千伏程度或低于60千伏的系统中,以结构不复杂的3相共容器气体绝缘母线方式为佳。
又,在所述气体绝缘Y母线与所述第2气体绝缘支管GIBT2的交叉部和所述气体绝缘X母线与所述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3的交叉部,内置母线侧隔离开关DS2和母线侧隔离开关/接地开关DS1/ES1,并将该隔离开关的操作装置DSOM2、DSOM1设置在所述气体绝缘Y母线与所述第2气体绝缘支管GIBT2的交叉部的下侧以及所述气体绝缘X母线与所述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3的交叉部的下侧。
再者,所述母线侧隔离开关/接地开关DS1/ES1是公知的,但如图4所示例,通过利用操作装置加以操作,从隔离开关接通位置DS转动到隔离开关开路位置N,如果进一步进行转动操作,就到达连接接地电位的容器或管的接地端子上连接的接地位置ES;反向进行操作,则按ES→N→DS依次达到各位置。
又配备配置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内且连接所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一所述气体绝缘Y母线和所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另一所述气体绝缘X母线的三相直线状的第1连接导体3ΦCD1、以及配置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内并且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和所述第1连接导体3ΦCD1的三相直线状的第2连接导体3ΦCD2。所以,不需要连接用的弯曲导体,而且能方便地设置任意需要的母线侧变流器(后文阐述的CT2)。
如图中所示,所述第2连接导体3ΦCD2与所述第1连接导体3ΦCD1形成直角,并由公知的喇叭形接触件连接到该第1连接导体3ΦCD1。
又,如图中所示,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和该气体绝缘断路器CB的馈电线侧为3相共容器的气体绝缘设备。再者,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和该气体绝缘断路器CB的馈电线侧也可取为每一相分离,即分相气体绝缘设备。然而,取为每一相分离的分相气体绝缘母线方式时结构负载,所以虽然例如在超过60千伏(KV)1级的高压系统中采用,但例如60千伏程度或低于60千伏的系统中,如本实施方式1那样,以结构不复杂的3相共容器气体绝缘母线方式为佳。
又,如图中所示,从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的活动端引出馈电线的所述第1气体绝缘支管GIBT1串联地具有波纹管GIBT1BL。所述波纹管GIBT1BL在其结构上能伸缩,因此能方便地进行对所述馈电电缆FC的连接端(即电缆头CHD)侧的容器与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之间装入所述第1气体绝缘支管GIBT1,并且发生故障时或检修时从所述电缆头CHD侧的容器与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之间卸下所述第1气体绝缘支管GIBT1。
又,如图中所示,将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的开关操作装置HSG安装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上部,使其位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外侧,并且所述纵形配置的气体绝缘断路器CB的消弧室AEC位于该气体绝缘断路器CB的下部侧。
又,如图中所示,与所述消弧室AEC的下端部对应地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侧壁,设置微粒捕集器PTCLTP。微粒捕集器PTCLTP本身是公知的,但本实施方式1中,与所述消弧室AEC的下端部对应地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侧壁设置微粒捕集器PTCLTP,由于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的断路动作时,由于电弧而从该断路器的接点蒸发的金属蒸汽由所述消弧室AEC的下端部飞散若干量,因此捕捉该飞散并浮游的金属蒸汽。
实施方式2
下面,利用图5和图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图5是示出另一例双母线式供电系统的系统图,图6是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一例与图5的系统图对应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再者,图5和图6中对与上述图1~图4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同一标号,以与上述图1~图4的不同点为主说明下面对本实施方式2的说明,省略其他说明。
如图5所示例,本实施方式2在所述断路器CB的所述母线X、Y侧,设置所述母线X、Y共用的母线侧变流器CT2。这点与上述实施方式1不同。
所述母线侧变流器CT2的实体配置如图6所示例,设置在所述第2连接导体3ΦCD2周围,使其位于所述第1连接导体3ΦCD1与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的所述消弧室AEC之间,以检测出该第2连接导体3ΦCD2的电流。
由于所述第2和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1、GIBT3以及所述母线X、Y位于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下部的周向侧,即使将所述母线侧变流器CT2设置在所述第1连接导体3ΦCD1与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的所述消弧室AEC之间,也不必加大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高度,能维持一般道路的高度限制以内的高度,此外还不必如图25所示已有设备那样设置2个所述母线侧变流器CT21、CT22,而且不必如图25所示已有设备那样将第2和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2、GIBT3往轴向加长母线侧变流器长度的份额。
实施方式3
下面,利用图7和图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图7是示出另一例双母线式供电系统的系统图,图8是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一例与图7的系统图对应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再者,图7和图8中对与上述图1~图6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同一标号,以与上述图1~图6的不同点为主说明下面对本实施方式2的说明,省略其他说明。
如图8所示例,本实施方式3在所述气体绝缘Y母线与所述第2气体绝缘支管GIBT2的交叉部的上侧和所述气体绝缘X母线与所述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3的交叉部的上侧,设置观察窗PWX、PWY。这点与上述实施方式1不同。
所述观察窗PWX位于处在所述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3的下部的所述操作装置DSOM1的正上面,所述观察窗PWY位于处在所述第2气体绝缘支管GIBT2的下部的所述操作装置DSOM2的正上面。
由于无遮蔽所述观察窗PWX的上方的他物,因此能方便地从该观察窗PWX进行其内部的目视,所述观察家PWY的上方存在所述第1气体绝缘支管GIBT1,但所述第1气体绝缘支管GIBT1与所述观察窗PWY之间形成充分的空间,所以能方便地从该观察窗PWY进行其内部的目视。再者,可将所述观 察窗PWX、PWY与所述操作装置DSOM1、DSOM2配置在相同侧,例如都配置在所述第2和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2、GIBT3的上侧。
实施方式4
下面,利用图9和图1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图9是示出另一例双母线式供电系统的系统图,图10是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一例与图9的系统图对应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再者,图9和图10中对与上述图1~图8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同一标号,以与上述图1~图8的不同点为主说明下面对本实施方式4的说明,省略其他说明。
如图10所示例,本实施方式4的事例与上述实施方式2相同,也配备作为上述实施方式2(图5和图6所示例)的特征的所述母线X、Y共用的母线侧变流器CT2,此外还与上述实施方式3同样地配备作为上述实施方式3(图7和图8所示例)的特征的观察窗PWX、PWY,从而分别具有上述实施方式2和实施方式3的优点。
实施方式5
下面,利用图11和图1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图11是示出另一例双母线式供电系统的系统图,图12是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一例与图11的系统图对应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再者,图11和图12中对与上述图1~图10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同一标号,以与上述图1~图10的不同点为主说明下面对本实施方式5的说明,省略其他说明。
如图11和图12所示例,本实施方式5是用于单母线Y时的事例。如图12所示,其组成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配备:内置于纵形配置的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纵形配置气体绝缘断路器CB;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延伸方向形成实质上直角地连接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上部一端且内置变流器CT1,并从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的活动端引出馈电线的第1气体绝缘支管GIBT1;位于所述第1气体绝缘支管GIBT1的下方并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延伸方向实质上成直角地连接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下部,且将所述 气体绝缘断路器CB的固定端连接到气体绝缘母线Y的第2气体绝缘支管GIBT2;一端连接所述气体绝缘Y母线,并且另一端往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内的下部延伸的直线状的第1连接导体3ΦCD1;配置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内并且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和所述第1连接导体3ΦCD1的直线状的第2连接导体3ΦCD2;以及与所述第2连接导体3ΦCD2对应地配置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内的母线侧变流器CT2。
再者,实施方式1~4中具有气体绝缘母线X,但本实施方式5没有该气体绝缘母线X,所以用密封盖ATCX密封所述凸缘FLX。
实施方式6
下面,利用图13和图1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图13是示出另一例双母线式供电系统的系统图,图14是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一例与图13的系统图对应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再者,图13和图14中对与上述图1~图12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同一标号,以与上述图1~图12的不同点为主说明下面对本实施方式6的说明,省略其他说明。
如图14所示例,本实施方式6的结构将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上下一分为二,将这些一分为二结构的上部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U和下部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L以凸缘FLUL为中介结合成可装卸,并且在所述上部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U内配置所述纵形配置的气体绝缘断路器CB。
根据本实施方式6,能将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上下一分为二,因此组装效率提高,而且气体绝缘断路器CB发生故障时,能不使母线X、Y卸开而仅卸下上部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U。
实施方式7
下面,利用图15和图1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图15是示出另一例双母线式供电系统的系统图,图16是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一例与图15的系统图对应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再者,图15和图16中对与上述图1~图14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同一标号,以与上述图1~图14的不同点为主说明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7的说明,省略其他说明。
如图16所示例,本实施方式7的结构将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上下一分为二,把这些一分为二结构的上部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U和下部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L以凸缘FLUL为中介结合成可装卸,并且在所述上部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U内配置所述纵形配置的气体绝缘断路器CB和所述母线侧变流器CT2。
有时也将所述母线侧变流器CT2配置在比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靠近所述凸缘FLUL处。与上述实施方式6相同,也能将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上下一分为二,所以组装效率提高,而且气体绝缘断路器CB发生故障时能不使母线X、Y卸开而仅卸下上部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U,另外还在用户要求装配所述母线侧变流器CT2时,该母线侧变流器CT2的装配作业方便。
实施方式8
下面,利用图17和图1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图17是示出另一例双母线式供电系统的系统图,图18是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一例与图17的系统图对应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再者,图17和图18中对与上述图1~图16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同一标号,以与上述图1~图16的不同点为主说明下面对本实施方式8的说明,省略其他说明。
如图18所示例。本实施方式8将母线侧变流器CT2配置在所述下部气体绝缘主容器内,使其位于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的下方,并且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内利用绝缘物制的绝缘气体划分板GSSP在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与所述母线侧变流器CT2之间对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侧和所述母线侧变流器CT2侧划分绝缘气体。
将所述绝缘气体划分板GSSP安装在所述凸缘FLUL上。而且,将该绝缘气体划分板GSSP气密地贯通3相状态的所述第2连接导体3ΦCD2。
根据本实施方式8,由于上述组成,能以不排放所述母线侧变流器CT2侧的绝缘气体而仅排放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侧的绝缘气体的方式进行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的检修作业。
实施方式9
下面,利用图19和图2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图19是示出另一例双母线式供电系统的系统图,图20是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一例与图19的系统图对应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侧视图。再者,图19和图20中对与上述图1~图18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同一标号,以与上述图1~图18的不同点为主说明下面对本实施方式9的说明,省略其他说明。
如图20所示例,本实施方式9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配备:内置于纵形配置的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纵形配置气体绝缘断路器CB;以第1凸缘FLF为中介并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延伸方向形成实质上直角地连接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MIT的上部一端,且内置变流器CT1并从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的活动端引出馈电线的第1气体绝缘支管GIMT1;以第2凸缘FLY为中介并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延伸方向实质上成直角地连接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下部周向一端,且将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的固定端连接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一气体绝缘Y母线的第2气体绝缘支管GIBT2以第3凸缘FLX为中介并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延伸方向实质上成直角地连接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下部周向另一端,且将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CB的固定端连接到所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另一气体绝缘X母线的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3;位于所述第1凸缘FLF与所述第2凸缘FLY之间,并且设置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中间部的周向一端的第4凸缘FLSP;以及设置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GIMT的中间部的周向另一端,并位于所述第4凸缘FLSP的所述周向的相反侧的第5凸缘FLSPA,所述第2至第5凸缘FLY、FLX、FLSP、FLSPA各自的直径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8,由于上述组成,对所述第2至第5凸缘FLY、FLX、FLSP、FLSPA都容易进行所述第2和第3气体绝缘支管GIBT2、GIBT3各自的装卸,因而能灵活应对客户处对母线配置的使用,又能使母线配置随现场安装时的安装环境变化。
Claims (18)
1.一种气体绝缘电力设备,通过气体绝缘断路器将气体绝缘母线与馈电线连接,其特征在于,配备
内置于纵形配置的气体绝缘主容器中的纵形配置的气体绝缘断路器;
连接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的上部一端且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的延伸方向形成直角,并从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活动端引出馈电线的第1气体绝缘支管;
第2和第3气体绝缘支管,该第2和第3气体绝缘支管分别连接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的下部周向两端且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的延伸方向成直角,并且其中的一根支管将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固定端连接到气体绝缘双母线中的一根气体绝缘Y母线,而另一根支管将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固定端连接到所述气体绝缘双母线中的另一根气体绝缘X母线;以及
微粒捕集器,与纵行配置的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消弧室的下端部对应地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的侧壁上设置该微粒捕集器,捕捉在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进行断路动作时由于电弧而从断路器的接点蒸发的金属蒸汽;其中所述消弧室位于该气体绝缘断路器的下部侧。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一根所述气体绝缘Y母线与所述第2气体绝缘支管交叉,所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另一根所述气体绝缘X母线与所述第3气体绝缘支管交叉。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一根所述气体绝缘Y母线和所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另一根所述气体绝缘X母线都是三相共箱气体绝缘母线。
4.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体绝缘Y母线与所述第2气体绝缘支管的交叉部的上侧和所述气体绝缘X母线与所述第3气体绝缘支管的交叉部的上侧设置观察窗。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体绝缘Y母线与所述第2气体绝缘支管的交叉部以及在所述气体绝缘X母线与所述第3气体绝缘支管的交叉部内置母线端隔离开关,并在所述气体绝缘Y母线与所述第2气体绝缘支管的交叉部的下侧以及在所述气体绝缘X母线与所述第3气体绝缘支管的交叉部的下侧设置该隔离开关的操作装置。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
配备直线状的第1连接导体和直线状的第2连接导体,所述第1连接导体设置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内并连接所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一根所述气体绝缘Y母线和所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另一根气体绝缘X母线、所述第2连接导体设置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内并且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和所述第1连接导体。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2连接导体对应地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内配置母线侧变流器。
8.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2连接导体对应地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内配置母线侧变流器,并且在所述气体绝缘Y母线与所述第2气体绝缘支管的交叉部的上侧以及在所述气体绝缘X母线与所述第3气体绝缘支管的交叉部的上侧设置观察窗。
9.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和该气体绝缘断路器的馈电线侧为三相共箱气体绝缘设备。
10.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和该气体绝缘断路器的馈电线侧为每相分离的分相气体绝缘设备。
11.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活动端引出馈电线的所述第1气体绝缘支管串联地具有波纹管。
1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结构为将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上下一分为二,并且通过凸缘将该一分为二结构的上部气体绝缘主容器和下部气体绝缘主容器结合成可装卸,在所述上部气体绝缘主容器内配置所述纵形配置的气体绝缘断路器。
13.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母线侧变流器配置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内,使其位于所述纵形配置的气体绝缘断路器的下方。
14.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
将母线侧变流器配置在所述下部气体绝缘主容器内,使其位于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下方,并且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内,在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与所述母线侧变流器之间,对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侧和所述母线侧变流器侧划分绝缘气体。
1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开关操作装置安装在该气体绝缘主容器的上部,使其位于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的外侧,并且所述纵形配置的气体绝缘断路器的消弧室位于该气体绝缘断路器的下部侧。
1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气体绝缘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开关操作装置安装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的所述第1气体绝缘支管的相反侧的侧部,并且所述纵形配置的气体绝缘断路器的消弧室位于该气体绝缘断路器的下部侧。
17.一种气体绝缘电力设备,通过气体绝缘断路器将气体绝缘母线与馈电线连接,其特征在于,配备:
内置于纵形配置的气体绝缘主容器的纵形配置气体绝缘断路器;
通过第1凸缘连接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的上部一端且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的延伸方向形成直角,并从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活动端引出馈电线的第1气体绝缘支管;
通过第2凸缘连接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的下部周向一端且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的延伸方向成直角,并将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固定端连接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一根气体绝缘Y母线的第2气体绝缘支管;
通过第3凸缘连接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的下部周向另一端且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的延伸方向成直角,并将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固定端连接到所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另一根气体绝缘X母线的第3气体绝缘支管;
微粒捕集器,与纵行配置的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消弧室的下端部对应地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的侧壁上设置该微粒捕集器,捕捉在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进行断路动作时由于电弧而从断路器的接点蒸发的金属蒸汽;其中所述消弧室位于该气体绝缘断路器的下部侧;
位于所述第1凸缘与所述第2凸缘之间并且设置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的中间部的周向一端的第4凸缘;以及
设置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的中间部的周向另一端,并位于所述第4凸缘的所述周向的相反侧的第5凸缘,
所述第2至第5凸缘的直径相同。
18.一种气体绝缘电力设备,通过气体绝缘断路器将气体绝缘母线与馈电线连接,其特征在于,配备:
内置于纵形配置的气体绝缘主容器的纵形配置气体绝缘断路器;
连接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的上部一端且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的延伸方向形成直角,且从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活动端引出馈电线的第1气体绝缘支管;
位于所述第1气体绝缘支管的下方并连接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的下部且与该气体绝缘主容器的延伸方向成直角,且将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固定端连接到气体绝缘双母线的第2气体绝缘支管;
微粒捕集器,与纵行配置的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的消弧室的下端部对应地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的侧壁上设置该微粒捕集器,捕捉在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进行断路动作时由于电弧而从断路器的接点蒸发的金属蒸汽;其中所述消弧室位于该气体绝缘断路器的下部侧;
一端连接所述气体绝缘Y母线,并且另一端往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内的下部延伸的直线状的第1连接导体;
配置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内,并且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所述气体绝缘断路器和所述第1连接导体的直线状的第2连接导体;以及
与所述第2连接导体对应地配置在所述气体绝缘主容器内的母线侧变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06/306881 WO2007116479A1 (ja) | 2006-03-31 | 2006-03-31 | ガス絶縁電力機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00720A CN101300720A (zh) | 2008-11-05 |
CN101300720B true CN101300720B (zh) | 2011-08-24 |
Family
ID=38580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4111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0720B (zh) | 2006-03-31 | 2006-03-31 | 气体绝缘电力设备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64486B2 (zh) |
EP (1) | EP2003755B1 (zh) |
JP (1) | JP4979687B2 (zh) |
CN (1) | CN101300720B (zh) |
HK (1) | HK1124696A1 (zh) |
WO (1) | WO200711647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148374A1 (ja) * | 2006-06-19 | 2007-12-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ガス絶縁電力機器 |
WO2008068944A1 (ja) * | 2006-12-05 | 2008-06-1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4990373B2 (ja) * | 2007-12-28 | 2012-08-0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5086857B2 (ja) * | 2008-03-19 | 2012-11-28 | 株式会社東芝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CN102986099B (zh) * | 2010-05-20 | 2015-12-02 | Abb技术有限公司 | 气体绝缘的开关设备组件 |
DE102010026014A1 (de) * | 2010-06-29 | 2011-12-29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Druckgasisoliertes mehrphasiges Schaltfeld |
CN101931180A (zh) * | 2010-08-26 | 2010-12-29 | 广东省顺德开关厂有限公司 | 双母线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
CN103329373A (zh) * | 2010-11-16 | 2013-09-25 | Abb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高压开关设备的开关板及其设立方法 |
KR101489939B1 (ko) * | 2011-07-19 | 2015-02-04 |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 가스절연 개폐장치 |
WO2014064772A1 (ja) * | 2012-10-23 | 2014-05-0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ガス絶縁開閉ユニットおよび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DK2947733T3 (da) * | 2013-01-15 | 2021-08-0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Gasisoleret fordelingsanlæg |
RU2548911C2 (ru) * | 2013-04-29 | 2015-04-20 | Вячеслав Васильевич Самокиш | Трансформатор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тока без разрыва цепи (варианты) |
CN105900301B (zh) * | 2014-01-20 | 2017-08-2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
EP3540882B1 (en) * | 2018-03-14 | 2020-11-25 | General Electric Technology GmbH | Compact circuit breaker for a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
DE102018213934A1 (de) * | 2018-08-17 | 2020-02-20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Mehrphasige Schaltanlage |
CN111106562A (zh) * | 2018-10-28 | 2020-05-05 | 江苏华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h-gis复合型断路器开关连接壳体 |
DE102019207926A1 (de) * | 2019-05-29 | 2020-12-03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Schaltanordnung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9945A (zh) * | 1997-05-02 | 1998-11-25 | Abb·专利有限公司 | 高压开关设备 |
CN1045033C (zh) * | 1994-06-13 | 1999-09-08 | 亚瑞亚·勃朗勃威力有限公司 | 金属外壳式气体绝缘组合开关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469737A (en) * | 1977-11-15 | 1979-06-05 | Toshiba Corp | Metal container for enclosed switch device |
GB2056482A (en) * | 1979-08-13 | 1981-03-18 | Exxon Research Engineering Co |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s |
JPS58165613A (ja) | 1982-03-25 | 1983-09-30 | 株式会社東芝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H0767209B2 (ja) | 1983-04-22 | 1995-07-1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S602005A (ja) * | 1983-06-15 | 1985-01-0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S602006A (ja) | 1983-06-18 | 1985-01-0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S6059909A (ja) * | 1983-09-09 | 1985-04-0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H0681373B2 (ja) * | 1984-04-06 | 1994-10-12 | 株式会社東芝 | ガス絶縁しや断器 |
FR2569499B1 (fr) * | 1984-08-24 | 1986-11-28 | Merlin Gerin | Poste blinde a haute tension ayant un disjoncteur et demi par depart |
JPS6172007U (zh) * | 1984-10-15 | 1986-05-16 | ||
JPS61191209A (ja) | 1985-02-20 | 1986-08-25 | 株式会社東芝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の覗き窓監視装置 |
JPS6244608U (zh) * | 1985-09-06 | 1987-03-18 | ||
JPS62110410A (ja) * | 1985-11-08 | 1987-05-21 | 株式会社東芝 | 3相1括複合形ガス絶縁電気機器 |
JPS62233007A (ja) * | 1986-04-01 | 1987-10-13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縮小形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S6387108A (ja) * | 1986-09-29 | 1988-04-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S63310305A (ja) * | 1987-06-11 | 1988-12-19 | Hitachi Ltd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3020499B2 (ja) * | 1988-01-11 | 2000-03-1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H01286707A (ja) * | 1988-05-11 | 1989-11-17 | Meidensha Corp | ガス絶縁開閉ユニット |
JP2625512B2 (ja) * | 1988-08-03 | 1997-07-0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H0279109U (zh) * | 1988-12-05 | 1990-06-18 | ||
JPH0727748B2 (ja) * | 1989-07-05 | 1995-03-2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H0799890B2 (ja) * | 1989-09-18 | 1995-10-2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H0449802A (ja) | 1990-06-14 | 1992-02-19 | Meidensha Corp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H0458704A (ja) * | 1990-06-25 | 1992-02-25 | Toshiba Corp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H0454132U (zh) * | 1990-09-13 | 1992-05-08 | ||
JPH0591610A (ja) * | 1991-09-25 | 1993-04-09 | Fuji Electric Co Ltd | ガス絶縁電器 |
JPH06105425A (ja) | 1992-09-18 | 1994-04-15 | Toshiba Corp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H0631313U (ja) * | 1992-09-21 | 1994-04-22 |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H0636311U (ja) * | 1992-10-02 | 1994-05-13 |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用遮断器ユニット |
JPH06209505A (ja) * | 1993-01-06 | 1994-07-26 | Toshiba Corp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EP0678953B1 (de) * | 1994-04-19 | 1997-09-10 | Asea Brown Boveri Ag | Kabelanschluss für eine metallgekapselte gasisolierte Hochspannungsschaltanlage |
DE59404279D1 (de) * | 1994-04-19 | 1997-11-13 | Asea Brown Boveri | Erdbeben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e gasisolierte Schaltanlage |
EP0678952B1 (de) * | 1994-04-19 | 1998-08-26 | Asea Brown Boveri Ag | Trenner für eine metallgekapselte gasisolierte Hochspannungsschaltanlage |
EP0678954B1 (de) * | 1994-04-19 | 1998-09-02 | Asea Brown Boveri Ag | Metallgekapselte gasisolierte Schaltanlage |
JPH0865841A (ja) * | 1994-08-15 | 1996-03-08 | Meidensha Corp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H08214426A (ja) | 1995-01-31 | 1996-08-20 | Toshiba Corp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US5898565A (en) * | 1996-06-27 | 1999-04-27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apparatus |
TW465158B (en) * | 1998-07-31 | 2001-11-21 | Hitachi Ltd |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apparatus |
JP2000050439A (ja) * | 1998-07-31 | 2000-02-18 | Hitachi Ltd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3724212B2 (ja) * | 1998-08-03 | 2005-12-0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及びその組立て方法 |
US6515247B1 (en) * | 1998-10-27 | 2003-02-04 | Hitachi, Ltd. |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
JP3763988B2 (ja) * | 1999-02-15 | 2006-04-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開閉装置の更新方法 |
JP3663090B2 (ja) * | 1999-10-14 | 2005-06-2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ガス遮断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2001118472A (ja) * | 1999-10-18 | 2001-04-27 | Toshiba Corp | ガス遮断器 |
JP2001286016A (ja) | 2000-03-30 | 2001-10-12 | Toshiba Corp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2001339820A (ja) * | 2000-05-30 | 2001-12-07 | Nissin Electric Co Ltd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FR2834138B1 (fr) * | 2001-12-21 | 2004-11-12 | Alstom | Element de poste blinde articule au sol |
US6556428B1 (en) * | 2002-01-14 | 2003-04-29 | Hitachi, Ltd. |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
JP4230739B2 (ja) * | 2002-08-29 | 2009-02-2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2005057944A (ja) * | 2003-08-07 | 2005-03-03 | Tm T & D Kk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EP1569310A1 (de) * | 2004-02-27 | 2005-08-31 | ABB Technology AG | Einphasig gekapselte, gasisolierte Schaltanlage |
-
2006
- 2006-03-31 EP EP06730829.6A patent/EP2003755B1/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6-03-31 JP JP2008509630A patent/JP497968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3-31 US US12/091,966 patent/US776448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3-31 CN CN2006800411163A patent/CN10130072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3-31 WO PCT/JP2006/306881 patent/WO200711647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
- 2009-03-05 HK HK09102139.9A patent/HK1124696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033C (zh) * | 1994-06-13 | 1999-09-08 | 亚瑞亚·勃朗勃威力有限公司 | 金属外壳式气体绝缘组合开关 |
CN1199945A (zh) * | 1997-05-02 | 1998-11-25 | Abb·专利有限公司 | 高压开关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8)
Title |
---|
JP实开平6-31313U 1994.04.22 |
JP实开平6-36311U 1994.05.13 |
JP平2-79109U 1990.06.18 |
JP平4-54132U 1992.05.08 |
JP昭54-69737A 1979.06.05 |
JP昭60-59909A 1985.04.06 |
JP昭61-72007U 1986.05.16 |
JP昭62-110410A 1987.05.2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HK1124696A1 (en) | 2009-07-17 |
EP2003755B1 (en) | 2016-03-09 |
JP4979687B2 (ja) | 2012-07-18 |
US20090154069A1 (en) | 2009-06-18 |
EP2003755A4 (en) | 2011-08-24 |
US7764486B2 (en) | 2010-07-27 |
CN101300720A (zh) | 2008-11-05 |
EP2003755A9 (en) | 2009-04-08 |
WO2007116479A1 (ja) | 2007-10-18 |
EP2003755A2 (en) | 2008-12-17 |
JPWO2007116479A1 (ja) | 2009-08-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00720B (zh) | 气体绝缘电力设备 | |
CN101305507B (zh) | 气体绝缘电力设备 | |
AU763276B2 (en) |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 |
US7944680B2 (en) | High-voltage switchgear | |
CN104584348B (zh) | 气体绝缘的开关设备 | |
US7903394B2 (en) | Gas-insulated switchgear | |
EP3671789B1 (en) | Medium or high voltage switchgear with a three position switch | |
US11710611B2 (en) | Circuit breaker | |
CN101540484A (zh) | 开关机构 | |
CN1327285A (zh) |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 |
US10673212B2 (en) | Switchgear | |
US6175486B1 (en) | Switch gear for medium voltage with separately connectable multiple phases | |
US20130201607A1 (en) | Pressurised gas-insulated multi-phase control panel | |
US7378759B2 (en) | Disconnecting switch assembly | |
KR20010006594A (ko) | 가스절연 개폐장치 | |
CN1049532C (zh) |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 |
CN101617449B (zh) | 开关装置 | |
CN101084564A (zh) | 高压开关设备 | |
US10297987B2 (en) |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 |
CN101073132A (zh) | 具有至少三个同类断续器单元的多相开关装置 | |
EP1705767A1 (en) | Combined disconnector-earthing switch device | |
KR100587577B1 (ko) | 가스절연개폐장치 | |
JP4333076B2 (ja) | 断路器と遮断器の接続装置 | |
JP2004215392A (ja)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及び母線容器 | |
JP2001057716A (ja) | スイッチギ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469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2469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 Termination date: 20200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