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6563A - 风扇及其使用的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风扇及其使用的电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36563A CN101136563A CNA2007101478773A CN200710147877A CN101136563A CN 101136563 A CN101136563 A CN 101136563A CN A2007101478773 A CNA2007101478773 A CN A2007101478773A CN 200710147877 A CN200710147877 A CN 200710147877A CN 101136563 A CN101136563 A CN 1011365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or pin
- insulator
- motor
- circuit board
- ax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2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around the armatures, e.g. flywheel magneto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ing boards, i.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or similar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及其使用的电动机。定子芯部(41)的轴向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大致被均由树脂制成的第一绝缘体(421)和第二绝缘体(422)覆盖。在两个相邻齿(411)之间周向布置有突出部(4222)。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三个突出部(4222)布置在限定于任何两个相邻齿(411)之间的四个位置中的三个位置处。导体销(43)沿轴向插入到每个突出部(4222)中。突出部(4222)包括从其轴向下端向上轴向延伸的孔,在该孔中装配导体销(43)。导体销(43)的轴向下部从突出部(4222)向下轴向突出。导体销(43)被插入到布置于电路板(44)中的每个凹口部(441)中,并且与电路板(44)相焊接,使得导体销(43)与电路板相电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中安装有许多用于散热、磁盘驱动等类似应用的风扇和驱动电动机的情况下,要求高速电动机操作,其部分是由于对高速数据传递和高散热量的需求日益增加。高速旋转的电动机是针对该需求的一种方案。然而在这种电动机中,大量电流流入电动机的电枢线圈,从而该线圈产生相当多的热量。此外,随着电子设备近年来的发展,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中会产生相当多的热量。为了增加冷却风扇的散热量,用于冷却风扇的电动机以高速旋转。在这种电动机中,如上所述,大量电流流入电动机的线圈,从而该线圈又产生相当多的热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可用于风扇的电动机。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包括定子单元和转子单元,所述转子单元可围绕中心线旋转并且包括转子磁体。所述定子单元包括定子芯部,所述定子芯部具有芯背和从所述芯背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齿。所述多个齿中的每一个的径向外侧表面径向面对所述转子磁体。所述定子单元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定子芯部的轴向一侧的第一绝缘体和布置在所述定子芯部的轴向另一侧的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轴向延伸的突部,该突部被布置在周向相邻的齿之间并且具有从所述突部的轴向另一侧端在其中大致轴向延伸的孔。所述定子单元还包括插入所述突部的所述孔中的导体销。所述导体销的轴向一侧端布置在所述孔中并且其轴向另一侧端从所述突部向所述轴向另一侧突出。所述定子单元还包括线圈,所述线圈通过隔着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绝缘体围绕所述多个齿中的每一个来缠绕线而形成,并且电连接到所述导体销。所述定子单元还包括隔着所述第二绝缘体布置在所述定子芯部的轴向另一侧的电路板,所述导体销的所述另一侧端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在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所述突部从所述定子芯部的轴向中间开始布置在轴向另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芯背为具有中央通孔的大致环形形状,并且所述电路板包括由所述电路板的径向内表面限定的通孔。所述电路板还包括其中插入有所述导体销的所述另一侧端的凹口部。所述凹口部具有径向连接到所述通孔的开口。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中将更加清楚本发明的其它特、元件、步骤、过程、特征以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横截面图。
图2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定子单元的立体图。
图3a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绝缘体的平面图。
图3b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绝缘体的横截面图。
图4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5是例示了具有电路板和布置在该电路板上的定子芯部的半成品的立体图。
图6是例示了将定子单元定位在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轴承壳体上的过程的示图。
图7是例示了电路板的凹口部和待插入到该凹口部中的导体销的横截面图。
图8是例示了传统电路板和布置在该电路板上的传统定子芯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近年来,提出了对轴高度和外部尺寸减小并具有高速旋转能力的电动机的需求。在厚度下降且尺寸较小的电动机中,减小了电枢和转子磁体的直径和轴向厚度,从而使得电动机能效较低。因此,大量电流流入电动机的线圈,从而产生相当多的热量。
由于用于线圈的铜线具有温度极限并且所产生的热影响了轴承寿命,所以热可能损害电动机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因此,应将电动机设计成使得由线圈产生的热不会超过铜线的温度极限,或者需要用于减少由线圈所产生的热的技术。
为了减少由电动机的线圈所产生的热,应减小流入线圈的电流。为了减小流入线圈的电流,需要设计能效较高的电动机。为了提供能效较高的电动机,应增大线圈的填充因子(packing factor)。
参照图1至6,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应当理解,在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当将不同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方向描述成上/下或左/右时,表示图中的最终位置关系和方向,而不表示已组装在实际设备中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方向。此外,轴向表示平行于电动机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径向表示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
图1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横截面图。
风扇A被配置成通过从外部电源向具有多个叶片21的叶轮2供电而使叶轮2旋转。叶轮2包括大体盖状的圆筒毂22,并且在毂22的外周表面周围布置有多个叶轮叶片21。
风扇10包括基座12和布置在基座12的大致中央部分处的轴承壳体121。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基座12通过树脂注塑成型法而形成。轴承壳体121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压制和/或切割而形成。在基座12成型时,轴承壳体121被布置在一组模中然后注入树脂。因此,轴承壳体121和基座12通过注塑成型法被一体结合起来。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术语“一体结合”表示这样的状态,即,树脂材料的限定基座12的一部分与轴承壳体121的表面的一部分紧密接触,使得基座12和轴承壳体121彼此固定。
在轴承壳体121的径向内侧布置有用于对上滚珠轴承52和下滚珠轴承5 1轴向定位的上轴承定位部1211和下轴承定位部1212。上滚珠轴承52和下滚珠轴承51均包括内环、外环以及以可滚动方式布置在内环与外环之间的滚动元件(例如滚珠轴承中的滚珠)。上滚珠轴承52和下滚珠轴承5 1的外环由上轴承定位部1211和下轴承定位部1212来定位,并且固定到轴承壳体121。在上滚珠轴承52和下滚珠轴承51的内环中插入有轴32。在轴32的轴向下端附近布置有环形槽321,并且将线环53附接到环形槽321,使得轴32不会从滚珠轴承51和52轴向上移脱开,从而限定了轴32的保持机构。在下滚珠轴承51的外环与下轴承定位部1212之间轴向布置有偏压弹簧54。偏压弹簧54在下滚珠轴承51的内环与外环之间产生指向轴向的偏压力。应当注意,用于保持轴32的机构以及布置偏压弹簧54的位置不限于上文所述,可对它们的配置进行各种修改。同时,可采用滑动轴承和流体动压轴承作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轴承机构。
壳体1径向包围叶轮2并且限定了通过叶轮2的旋转所产生的气流的通道11。壳体1和基座12利用四个肋部13彼此连接。应当注意,肋部13的数量可以不是四个。可在风扇A上设置三个或五个肋部13。
转子保持件30被过盈配合到毂22的径向内侧中。转子保持件30防止磁通量泄漏到风扇A的外部。在转子保持件30的径向内侧安装有环形转子磁体31。转子磁体31被沿周向磁化,使得S极和N极交替排列。在转子保持件30的中央布置有通孔,轴32的轴向上端被过盈配合到该通孔内。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转子保持件30通过压制加工形成,并且转子保持件30的通孔通过翻孔工艺(burring)形成。如上所述,轴30被插入滚珠轴承51和52的内环的径向内侧,并且以可相对于轴承壳体121旋转的方式被支承。
在轴承壳体121的径向外表面附装有定子40。定子40包括定子芯部41、第一绝缘体421、第二绝缘体422以及电路板44。定子芯部41通过层压具有中央通孔的多个金属板而形成。定子芯部41包括环形芯背,所述环形芯背具有定子芯部41的限定了中央通孔的径向内表面。该径向内表面通过粘合剂固定到轴承壳体121的径向外表面。然而应当注意,定子芯部41也可通过诸如过盈配合的其它技术固定到轴承壳体121。定子芯部41包括以等间距方式周向布置并且从环形芯背径向向外延伸的四个齿411。每个齿411在轴向顶视图中具有T形形状,其中T形形状的横部以与转子磁体31之间限定有间隙的方式径向面对转子磁体31。定子芯部41的轴向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大体上被均由树脂制成的第一绝缘体421和第二绝缘体422覆盖。隔着第一绝缘体421和第二绝缘体422围绕每个齿411来缠绕线,从而在每个齿411上限定线圈45。第一绝缘体421和第二绝缘体422通过树脂注塑成型而形成,从而能够将第一绝缘体421和第二绝缘体422形成为与定子芯部41的外形相对应的复杂形状。由于第一绝缘体421和第二绝缘体422由树脂制成,所以定子芯部41与线圈45电绝缘。
在定子41轴向下方布置有用于控制叶轮2的旋转的电路板44。具体来说,电路板44附装到第二绝缘体422的轴向下部。电路板44主要包括电子部件(例如霍耳元件和驱动IC)和电路图案,所述电子部件和电路图案主要布置在电路板44的轴向下表面上。如上所述,通过将线圈45的线电连接到电路图案来限定一系列控制电路。
图2是例示了定子40的立体图。图3A是例示了第二绝缘体422的平面图,图3B是例示了第二绝缘体422的横截面图。如图2所示,在两个相邻的齿411之间周向布置有突出部4222,突出部4222是沿着第二绝缘体的径向外表面轴向延伸的突部。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限定于任何两个相邻齿411之间的四个位置中的三个位置处布置了三个突出部4222。每个突出部4222布置在定子芯部41的轴向中间位置的轴向下部。突出部4222包括从其轴向下端向上轴向延伸的孔,在该孔中插入有导体销43。该孔的直径比导体销43的直径略小,由此使得导体销43过盈配合到突出部4222的孔中。导体销43的轴向下部位置从突出部4222轴向向下突出。限定了线圈45的线的一端缠绕并被焊接到导体销43的轴向下部位置。所述限定了线圈45的线包括在将该线与导体销43焊接时熔化的绝缘涂层,由此通过焊接将线圈45电连接到导体销43。
当定子芯部41包括四个齿411和四个线圈45时,风扇A通常通过单相全波电流或双相半波电流来驱动。当风扇A通过单相全波电流来驱动时,三个导体销43中的两个与线圈45相连接。更具体来说,一根线限定了四个线圈45,从而该线的两侧端(即,两端)分别电连接到三个导体销43中的两个。因此,三个导体销43中的一个不与该线相连接。当风扇A通过双相半波电流来驱动时,使用两根线来限定四个线圈45,从而从线圈45引出所述两根线的四个端部。所述两根线的各一个端部连接到一个公用导体销43,所述两根线的各另一端部分别连接到独立导体销43。因此,通过设置三个突出部4222和三个导体销43,风扇A可通过单相全波电流或双相半波电流中的任何一个来驱动。应当注意,风扇A也可通过其它技术来驱动。此外,线缠绕方式等不限于上文所述。
为了增大线圈45的填充因子、线圈45占据的体积与电动机总体积的比,可将下列技术适用于风扇A。
(1)使每个齿411的缠绕线的部分变窄。
(2)使每个齿411的所述部分相对于定子芯部41的预定直径径向延长。
(3)在限定于相邻齿411之间的空间中不布置用于缠绕线的障碍件。
通过适用技术(1),增大了线圈45的填充因子,但是也使得齿411中的磁路较窄,从而抑制了限定理想的磁路。因此,定子芯部41应被设计成在考虑到优选磁路的同时增大线圈45的填充因子。为了适用技术(3),将导体销43布置在每个齿411的径向外侧顶端。因此,通过适用技术(3),不必向风扇A提供与齿411相邻布置的突出部4222。为了适用技术(2),使每个齿411的T形的横部沿径向变得较薄,使得齿411的缠绕线的部分延长。然而,使T形的横部变薄,就不能将导体销43布置在每个齿411的径向外侧顶端处。换言之,技术(2)和(3)不能同时适用于风扇A。通过比较技术(2)和(3),利用技术(2)使线圈45的填充因子增加得更多。因此,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适用技术(2)来设计电效较高的电动机。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突出部4222被设置给第二绝缘体422而不是第一绝缘体421。在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线圈45的轴向中间部分通常是沿周向最宽的部分,由此为了增大线圈的填充因子,应当在相邻的齿411的轴向中间部分处确保最宽的间隙。第一绝缘体421具有比第二绝缘体422更长的轴向长度。通过该构造,第一绝缘体421和第二绝缘体422相结合的部分被布置成在轴向上低于线圈45的轴向中间部分。因此,由于在定子芯部41的轴向中间部分(对应于线圈45的轴向中间部分)的相同轴向高度处,在相邻的齿411之间布置有为在每个齿411周围缠绕线而设置的障碍件,所以限定了线圈45的线在每个齿周围平滑缠绕,同时优选地增大了线圈45的高填充因子。
图4是例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电路板44的立体图。图5是例示了具有电路板44和布置在电路板44上的定子芯部41的半成品的立体图。电路板44包括在电路板44的中央贯穿的通孔420。定子芯部41安装在电路板44上,同时通孔420的中心线与定子芯部41的中央通孔的中心线对准。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通孔420的直径与定子芯部41的中央通孔的直径相比大致相同或略大。然后,轴承壳体121被插入通孔420和定子芯部41的中央通孔中,并且电路板44被布置在轴承壳体121的径向外侧。
如图4所示,电路板44的限定了通孔420的径向内表面包括三个凹口部441,在每个凹口部441处径向内表面径向向外凹入。凹口部411被布置成使得当将定子芯部41安装在电路板44上时,所述三个导体销43分别被插入凹口部441中。每个凹口部441包括径向连接到通孔420的开口。
参照图7,描述了凹口部441的尺寸与导体销43的尺寸之间的关系。图7例示了电路板44在凹口部441处的横截面和待插入凹口部411中的周围缠绕有线的导体销43的横截面。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导体销43为正方柱形,但导体销43也可是其它任意合适的形状(例如圆柱形等)。
如图7所示,限定了线圈45的线在导体销43的周围绕圈多次,从而围绕导体销43缠绕所述线,随后所述线被焊接到导体销43。因此,导体销43的周围缠绕有所述线的轴向下部变得较厚。以使得导体销43的缠绕有线并与该线焊接的部分刚好插入凹口部441中的方式,来确定凹口部441的宽度。凹口部441的形状优选是弧形,这是因为电路板的径向内表面与导体销43的缠绕有线并与该线焊接的部分之间的间隙在凹口部441中可保持大致恒定。然而应当注意,可对凹口部441的形状进行各种修改。
如图7所示,导体销43具有正方柱形,一边的长度为D1。通过将长度D1与在导体销43周围缠绕的线的直径相加来定义长度D2。长度D3是通过将焊料6的厚度与长度D2相加而定义的长度(例如,直径)。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导体销43是一边大约为0.6mm(即,长度D1为大约0.6mm)的正方柱。线的直径为大约0.15mm,因此长度D2为大约0.9mm。线和导体销43被焊接,因而导体销43的所述部分和线被焊料6完全覆盖。利用导体销43的轴向下部、线45以及焊料6,限定了具有直径D3的插入部分48。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用于焊接线和导体销43的焊料6的量被控制成使得直径D3为大约1.5mm或更小。定义了线圈45的线的类型可能根据电动机的旋转特性而发生改变,由此可能对长度D2进行各种修改。在该情况下,通过控制焊料6的量,可将插入部分的直径D3调节为小于1.5mm。
插入部分48布置在凹口部441中。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弧形的凹口部441的宽度L被配置成使得在电路板44的限定凹口部441的径向内表面与插入部分48之间的间隙为大约0.5mm或更大。换言之,直径D3与宽度L的比优选被配置成大约0.75∶1。在直径D3小于宽度L的情况下,能够将导体销43的插入部分48布置在凹口部441中。然而,如果间隙设定得太窄,插入部48就可能与电路板44接触并损坏电路板44上的电路图案和/或焊盘。因此,应精细确定插入部分48的直径和凹口部441的宽度L。另一方面,如果在插入部分48与电路板44的径向内表面之间设置了较大间隙,则将导体销43焊接到电路板44将变得困难。因此,优选的是D3与L的比被配置在大约0.5∶1到大约0.9∶1的范围内,更优选在大约0.6∶1到0.75∶1。
第二绝缘体422包括四个突部4223,它们在齿411的T形的横部的轴向下方,沿轴向向下延伸。当定子芯部41安装在电路板44上时,突部4223的轴向下端与电路板44接触,从而将定子芯部41相对于电路板44轴向定位。在电路板44的轴向下表面上布置有包围凹口部441的焊盘。将导体销43焊接到电路板44的焊盘,从而使得线圈45和布置在电路板44上的控制电路经由导体销43电连接。
传统上,如图8所示,电路板包括其中插入导体销的通孔。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导体销43插入到电路板44上占据较小面积的凹口部441中。由于凹口部441比通孔在电路板44上占据的面积小,所以能够利用更大的面积来在电路板44上安装电子部件。在电路板44上已存在用于安装电子部件的足够空间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凹口部441来代替通孔可减小电路板44的尺寸。通过减小电路板44的尺寸,可降低用于制造电路板44的材料成本。通常,叶轮2的毂22的直径被确定成与电路板44的直径大致相同或更大。如果是这种情况,则通过减小电路板44的尺寸可更自由地设计风扇A,从而使风扇A具有改进的特性。
此外,当在电路板44的内周区域上设置其中插入导体销43的通孔时,电路板44的在通孔径向内侧的部分可能变薄,该部分可能在电动机和风扇A的制造过程中由于其上的应力集中而破裂或损坏。当电路板44的该部分破裂或损坏时,电路图案和/或焊盘可能剥落或者损坏。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由于电路板44包括代替通孔的凹口部441,所以可防止上述问题。
图6是例示了将定子单元40定位在轴承壳体121上的过程的示图。第二绝缘体422包括在每个突出部4222的径向内侧处向下轴向延伸的凸状部4224。如上所述,轴承壳体121由具有电子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并且每个凹口部441由电路板44的径向内表面的径向向外凹入的部分限定(即,凹口部441的径向内侧通到通孔420中)。导体销43插入到每个凹口部441中并且与电路板44相焊接,使得导体销43和电路板44相电连接。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电路板44被配置成具有用于安装电子部件的尽可能大的面积,由此轴承壳体121的径向外表面和电路板44的径向内表面以邻近方式布置。此外,导体销43被插入径向通到通孔420的凹口部441中,导体销43在凹口部441中与轴承壳体121的径向外表面径向相对。当导体销43和轴承壳体121彼此偶然接触时,风扇A可能发生运行故障。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体422包括待径向布置在突出部4222与轴承壳体121之间(即,径向布置在导体销43与轴承壳体121之间)的凸状部4224,从而防止导体销43与轴承壳体121的径向外表面之间的短路。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体422包括三个凸状部4224,所述凸状部4224具有限定了以中心线为中心的圆柱形部分的径向内表面,并具有与电路板44的通孔420的直径大致相同的直径。电路板44包括其中布置凸状部4224的三个凹槽442。每个凹槽442是此处电路板44的径向内表面在凹口部441周围径向向外凹入并且连接到凹口部441的部分。每个凹槽具有沿径向与凸状部4224的径向厚度大致相同的深度,和沿周向与凸状部大致相同的宽度。通过将凸状部4224布置在凹槽442中,当将定子芯部41安装到电路板44上时,第二绝缘体422(即,定子芯部41)可被周向地定位在电路板44上。与线的端部相焊接的导体销43被插入凹口部441中。限定了线圈45的线的类型可根据电动机的旋转特性而进行改变,由此凹口部441被配置成具有其中可刚好插入缠绕有厚线的导体销43的足够空间。因此,在导体销43与电路板44的限定了凹口部441的径向内表面之间存在有间隙,从而难以通过将导体销43插入凹口部441中而将定子芯部41精确地周向定位在电路板44上。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定位装置,即第二绝缘体422的凸状部4224和电路板的凹槽442,从而使定子芯部41能够定位在电路板44上。
如图6所示,轴承壳体121和基座12形成为单件构件。轴承壳体121的轴向下部被树脂材料的限定了基座12的固定部122的部分以与轴承壳体121的轴向下部紧密接触的方式覆盖。通过该构造,轴承壳体121和基座12彼此牢固固定。如图6所示,固定部122包括三个凹状部1221,当定子单元40和轴承壳体121结合在一起时,第二绝缘体422的凸状部4224被装配到所述凹状部1221。通过使固定部122的一部分凹陷使得轴承壳体121的径向外表面的一部分暴露于凹状部1221的径向外侧来形成每个凹状部1221。通过将定子单元40的凸状部4224装配到轴承壳体121的凹状部1221中,定子单元40和轴承壳体121被精确地彼此定位。同时,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利用凸状部4224和凹状部1221对定子芯部41和轴承壳体121进行定位。然而应当注意,用于对定子芯部41和轴承壳体121进行定位的其它技术也可适用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虽然上文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变型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2)
1.一种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包括:
转子单元,所述转子单元可围绕中心线旋转并且包括转子磁体;和
定子单元,所述定子单元包括:
定子芯部,其具有芯背和从所述芯背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齿,所述多个齿中的每一个的径向外侧表面与所述转子磁体径向面对,
第一绝缘体,其被布置在所述定子芯部的轴向一侧,第二绝缘体,其被布置在所述定子芯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轴向延伸的突部,所述突部被布置在周向相邻的齿之间并且具有从所述突部的轴向另一侧端在该突部中大致轴向延伸的孔,
导体销,其被插入所述突部的所述孔中,所述导体销的轴向一侧端被布置在所述孔中,并且所述导体销的轴向另一侧端从所述突部向所述轴向另一侧突出,
线圈,其通过隔着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绝缘体围绕所述多个齿中的每一个来缠绕线而形成,并且电连接到所述导体销,以及
电路板,其隔着所述第二绝缘体布置在所述定子芯部的所述轴向另一侧,所述导体销的所述另一侧端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突部从所述定子芯部的轴向中间开始布置在所述轴向另一侧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芯背为具有中央通孔的大致环形形状,
所述电路板包括:
通孔,其由所述电路板的径向内表面限定,和
凹口部,所述导体销的所述另一侧端插入在所述凹口部中,所述凹口部具有径向连接到所述通孔的开口。
3.一种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包括:
转子单元,所述转子单元可围绕中心线旋转并且包括转子磁体;和
定子单元,所述定子单元包括:
定子芯部,其具有带中央通孔的大致环形形状的芯背和从所述芯背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齿,所述多个齿中的每一个的径向外侧表面与所述转子磁体径向面对,
第一绝缘体,其从轴向一侧附接于所述定子芯部,
第二绝缘体,其从轴向另一侧附接于所述定子芯部,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轴向延伸的突部,所述突部被布置在周向相邻的齿之间并且具有从所述突部的轴向另一侧端在该突部中大致轴向延伸的孔,
导体销,其被插入所述突部的所述孔中,所述导体销的轴向一侧端布置在所述孔中,并且所述导体销的轴向另一侧端从所述突部向所述轴向另一侧突出,
线圈,其通过隔着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绝缘体围绕所述多个齿中的每一个来缠绕线而形成,并且电连接到所述导体销,以及
电路板,其隔着所述第二绝缘体布置在所述定子芯部的所述轴向另一侧并且具有通孔,所述电路板包括凹口部,所述导体销的所述另一侧端插入在所述凹口部中,所述凹口部具有径向连接到所述通孔的开口,所述凹口部具有使所述导体销的缠绕有所述线的至少一部分刚好插入其中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突部从所述定子芯部的轴向中间开始布置在所述轴向另一侧。
5.如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凹口部具有使所述导体销的缠绕有所述线的至少一部分刚好插入其中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导体销的缠绕有所述线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加上焊接所述线和所述导体销的焊料的直径小于所述凹口部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定子芯部包括四个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电动机包括三个突部,所述三个突部中的每一个布置在限定于相邻齿之间的四个空间中的三个空间位置处。
9.如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在所述导体销的径向内侧轴向延伸至所述轴向另一侧的凸状部,所述凸状部与所述导体销径向面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电路板包括凹槽,该凹槽由所述电路板的径向内表面的径向向外凹入的部分限定,
所述凹槽具有沿周向比所述凹口部的所述开口大的宽度,并且所述凸状部具有沿周向与所述凹槽大致相同的宽度,以及沿径向与所述凹槽的径向深度大致相同的厚度,所述凸状部被布置在所述凹槽中。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电动机还包括在其上支承所述定子单元的基座,其中,所述基座包括凹状部,所述第二绝缘体的所述凸状部被装配在所述凹状部中,使得所述定子单元沿周向定位在所述基座上。
12.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包括:
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
布置在所述转子单元上的多个叶片,其在所述电动机旋转时产生气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235633 | 2006-08-31 | ||
JP2006235633A JP4946276B2 (ja) | 2006-08-31 | 2006-08-31 | モータ |
JP2006-235633 | 2006-08-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36563A true CN101136563A (zh) | 2008-03-05 |
CN101136563B CN101136563B (zh) | 2010-11-17 |
Family
ID=39150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4787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6563B (zh) | 2006-08-31 | 2007-08-31 | 风扇及其使用的电动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76008B2 (zh) |
JP (1) | JP4946276B2 (zh) |
CN (1) | CN101136563B (zh) |
TW (1) | TWI361545B (zh)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8886A (zh) * | 2008-10-28 | 2010-06-09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散热风扇及其定子 |
CN101929472A (zh) * | 2009-06-19 | 2010-12-29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散热风扇 |
CN102130526A (zh) * | 2010-01-12 | 2011-07-20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电机和电机的制造方法 |
CN102444596A (zh) * | 2010-10-04 | 2012-05-09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风扇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516093A (zh) * | 2012-06-18 | 2014-01-15 |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 无刷马达 |
CN103872828A (zh) * | 2012-12-18 | 2014-06-18 |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 轴流风扇 |
CN104979918A (zh) * | 2014-04-02 | 2015-10-14 | 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风扇定子 |
CN105262308A (zh) * | 2015-10-28 | 2016-01-20 |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双面灌封结构防盐雾的直流风机 |
CN107171465A (zh) * | 2016-03-07 | 2017-09-15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定子及具有该定子的电机 |
CN107171460A (zh) * | 2016-03-07 | 2017-09-15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定子、具有该定子的电机以及该定子的制造方法 |
CN110870173A (zh) * | 2017-07-10 | 2020-03-06 |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 电机 |
CN111525721A (zh) * | 2019-02-05 | 2020-08-11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ec马达的定子 |
CN112152365A (zh) * | 2019-06-28 | 2020-12-29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CN114696543A (zh) * | 2022-04-25 | 2022-07-01 | 东莞市锦润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刷电机的隔断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46276B2 (ja) * | 2006-08-31 | 2012-06-06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US8089184B2 (en) * | 2006-08-31 | 2012-01-03 | Nidec Corporation | Fan and motor having multiple insulators with an axially protruding conductor pin |
KR101595119B1 (ko) * | 2008-09-03 | 2016-02-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아우터 로터 방식의 팬모터 |
JP2010093905A (ja) * | 2008-10-06 | 2010-04-22 | Sanyo Denki Co Ltd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用ステータ |
JP4512803B2 (ja) * | 2008-10-15 | 2010-07-28 | シナノケンシ株式会社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US20110025151A1 (en) * | 2009-07-28 | 2011-02-03 | Lim Pohlye | Fluid Dynamic Bearing Motor For Use With A Range Of Rotational Speed Rated Disc Drive Memory Device Products |
JP5486890B2 (ja) * | 2009-09-30 | 2014-05-07 |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 ファンモータ |
KR101074935B1 (ko) * | 2009-11-04 | 2011-10-18 | 뉴모텍(주) | 냉기 송풍용 팬 모터 |
JP5652639B2 (ja) * | 2010-06-21 | 2015-01-14 | 日本パルスモーター株式会社 | リニアモータの可動子 |
JP2012012938A (ja) * | 2010-06-29 | 2012-01-19 | Nippon Densan Corp | 送風ファ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101124077B1 (ko) * | 2010-07-21 | 2012-03-20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스테이터 코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장치 |
TWI413342B (zh) * | 2010-11-12 | 2013-10-21 | Yen Sun Technology Corp | Motor stator |
WO2012107982A1 (ja) * | 2011-02-10 | 2012-08-1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モータの回転子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ファン駆動用モータ |
DE102011090076A1 (de) * | 2011-12-29 | 2013-07-04 | Robert Bosch Gmbh | 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r Maschinenkomponente in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sowie elektrische Maschine |
JP5843157B2 (ja) * | 2012-03-06 | 2016-01-13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
JP5912738B2 (ja) * | 2012-03-27 | 2016-04-27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ポンプ装置 |
US8872401B2 (en) * | 2012-10-05 | 2014-10-28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hina) Co., Ltd. | Securing structure for fan sensing element |
US9667106B2 (en) * | 2013-09-25 | 2017-05-30 | Regal Beloit Australia Pty Ltd | Motor housing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the same |
DE102017104624A1 (de) | 2016-03-07 | 2017-09-07 | Johnson Electric S.A. | Ständer, Motor mit demselben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sselben |
CN107508391B (zh) * | 2016-06-14 | 2022-02-01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无刷直流电机、定子部件及其绕线方法 |
JP6766535B2 (ja) * | 2016-09-07 | 2020-10-14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ステータユニット、モータ、およびファンモータ |
JP2018074806A (ja) * | 2016-10-31 | 2018-05-10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
DE102018217852A1 (de) * | 2018-10-18 | 2020-04-23 | Bühler Motor GmbH | Gleichstrommoto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leichstrommotors |
JP7225700B2 (ja) * | 2018-11-07 | 2023-02-21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及び送風機 |
JP7611640B2 (ja) | 2018-11-20 | 2025-01-10 | ニデック株式会社 |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送風装置 |
TWI713281B (zh) * | 2019-08-07 | 2020-12-11 | 大陸商昆山廣興電子有限公司 | 風扇、馬達及其定子 |
US11965499B2 (en) * | 2021-01-28 | 2024-04-23 | Max Co., Ltd. | Motor and air compress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7680A (ja) | 1983-06-28 | 1985-01-1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メモリ・モジユ−ル・セレクト信号作成装置 |
US4682065A (en) * | 1985-11-13 | 1987-07-21 | Nidec-Torin Corporation | Molded plastic motor housing with integral stator mounting and shaft journalling projection |
US4934041A (en) * | 1988-07-27 | 1990-06-19 | Nidec Corporation | Method of assembling brushless electric motors |
JP3347147B2 (ja) | 1991-07-03 | 2002-11-2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能動騒音制御装置 |
JPH06165425A (ja) | 1992-11-18 | 1994-06-1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JP3459083B2 (ja) | 1993-02-26 | 2003-10-20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ファンモータ |
JPH08126238A (ja) * | 1994-10-27 | 1996-05-17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アウターロータ型2相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US5663604A (en) * | 1994-12-28 | 1997-09-02 | Nidec Corporation | Brushless motor |
JP3366201B2 (ja) * | 1996-12-13 | 2003-01-14 |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H1175335A (ja) | 1997-08-29 | 1999-03-16 | Victor Co Of Japan Ltd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JP4043637B2 (ja) * | 1999-03-29 | 2008-02-06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JP3878765B2 (ja) | 1999-03-31 | 2007-02-07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ファンモータ |
JP3475847B2 (ja) | 1999-04-07 | 2003-12-10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X線画像センサ |
JP2001292546A (ja) | 2000-04-07 | 2001-10-19 | Minebea Co Ltd | モータ |
JP2001352705A (ja) | 2000-06-12 | 2001-12-2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スピンドルモータ |
JP3623724B2 (ja) * | 2000-08-31 | 2005-02-23 |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 |
JP2002325385A (ja) * | 2001-02-22 | 2002-11-08 | Moric Co Ltd | 回転界磁型電気機器のステータ構造 |
US6756713B2 (en) * | 2002-02-07 | 2004-06-29 | Ametek, Inc. | Insulated stator core with attachment features |
WO2004020850A1 (de) * | 2002-08-30 | 2004-03-11 | Ebm-Papst St. Georgen Gmbh & Co. Kg | Anordnung mit einem gleitlager |
JP4946276B2 (ja) * | 2006-08-31 | 2012-06-06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
2006
- 2006-08-31 JP JP2006235633A patent/JP4946276B2/ja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8-20 TW TW096130696A patent/TWI361545B/zh active
- 2007-08-27 US US11/845,219 patent/US7876008B2/en active Active
- 2007-08-31 CN CN2007101478773A patent/CN10113656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8886A (zh) * | 2008-10-28 | 2010-06-09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散热风扇及其定子 |
CN101929472A (zh) * | 2009-06-19 | 2010-12-29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散热风扇 |
CN102130526A (zh) * | 2010-01-12 | 2011-07-20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电机和电机的制造方法 |
US8378540B2 (en) | 2010-01-12 | 2013-02-19 | Nidec Corporation | Motor and mo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
CN102444596A (zh) * | 2010-10-04 | 2012-05-09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风扇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444596B (zh) * | 2010-10-04 | 2015-09-23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风扇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516093A (zh) * | 2012-06-18 | 2014-01-15 |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 无刷马达 |
CN103516093B (zh) * | 2012-06-18 | 2018-10-02 |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 无刷马达 |
CN103872828A (zh) * | 2012-12-18 | 2014-06-18 |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 轴流风扇 |
CN104979918B (zh) * | 2014-04-02 | 2017-10-24 | 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风扇定子 |
CN104979918A (zh) * | 2014-04-02 | 2015-10-14 | 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风扇定子 |
CN105262308A (zh) * | 2015-10-28 | 2016-01-20 |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双面灌封结构防盐雾的直流风机 |
CN107171465A (zh) * | 2016-03-07 | 2017-09-15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定子及具有该定子的电机 |
CN107171460A (zh) * | 2016-03-07 | 2017-09-15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定子、具有该定子的电机以及该定子的制造方法 |
CN107171460B (zh) * | 2016-03-07 | 2020-03-31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定子、具有该定子的电机以及该定子的制造方法 |
CN107171465B (zh) * | 2016-03-07 | 2020-09-08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定子及具有该定子的电机 |
CN110870173A (zh) * | 2017-07-10 | 2020-03-06 |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 电机 |
CN111525721A (zh) * | 2019-02-05 | 2020-08-11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ec马达的定子 |
CN112152365A (zh) * | 2019-06-28 | 2020-12-29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CN112152365B (zh) * | 2019-06-28 | 2023-03-10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CN114696543A (zh) * | 2022-04-25 | 2022-07-01 | 东莞市锦润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刷电机的隔断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876008B2 (en) | 2011-01-25 |
US20080054735A1 (en) | 2008-03-06 |
TWI361545B (en) | 2012-04-01 |
JP4946276B2 (ja) | 2012-06-06 |
JP2008061391A (ja) | 2008-03-13 |
CN101136563B (zh) | 2010-11-17 |
TW200830671A (en) | 2008-07-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36563B (zh) | 风扇及其使用的电动机 | |
EP1593191B1 (en) | Stator coil modul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 |
CN102969840B (zh) | 马达以及盘驱动装置 | |
CN204205896U (zh) | 马达 | |
US8314528B2 (en) | Motor | |
JP5124219B2 (ja) | 電機子ユニット、電機子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機子ユニットを備えた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 | |
US20030062780A1 (en) |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cooling structure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 |
US20110081258A1 (en) | Fan and motor having multiple insulators with an axially protruding conductor pin | |
US8590137B2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tator | |
JP2020120470A (ja) | 回転電機 | |
JP3882721B2 (ja) |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WO2015162708A1 (ja) | アキシャルエア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 |
JP5292973B2 (ja)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回転電機 | |
JP5200521B2 (ja) | モータ及び冷却ファン | |
WO2018138858A1 (ja) |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8604845B (zh) | 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 | |
JP5214934B2 (ja) | 電動モータ | |
JP5359463B2 (ja) | ステータおよび回転電機 | |
JP5560773B2 (ja) | ステータ | |
JP5788055B1 (ja) | 車両用回転電機 | |
JP5330860B2 (ja) | 回転電機 | |
JP2009100522A (ja) | 回転電機 | |
CN205385359U (zh) | 定子组件及电机 | |
TWI841653B (zh) | 電樞的線圈架構造 | |
JP2008167598A (ja) |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回転電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