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7375A - 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57375A CN101057375A CN200580039079.8A CN200580039079A CN101057375A CN 101057375 A CN101057375 A CN 101057375A CN 200580039079 A CN200580039079 A CN 200580039079A CN 101057375 A CN101057375 A CN 1010573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positive
- bipolar
- negative
- solar c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F77/93—Interconnections
- H10F77/933—Interconnections f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10F77/935—Interconnections f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for photovoltaic devices or modu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2—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position or shape of 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4—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to b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e.g. junction box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3—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two latching arm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太阳能电池组件(10)的正负两极被分开,引出正负各一对的电缆(11),并且连接有端子(15)双极连接器(20)被一体地形成在所引出的电缆(11)的前端。在太阳能电池组件(10)一侧上设置的双极连接器(20)内的端子(15)被用于正极和负极的插头,而在太阳能电池组件(10)另一侧上设置的双极连接器(20)内的端子(15)被用于正极和负极的插座。在相邻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间设置的插头侧和插座侧的两个双极连接器(20)具有作为反向连接防止部分的突片(37)。当一个连接器(20)的正负极具有与另一个连接器的正负极性相同的极性时,该突片(37)允许两个双极连接器(20)之间的连接,当该连接器(20)的正负极具有与另一个连接器的正负极性不同的极性时,该突片(37)制止该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发电系统经由诸如变流器(inverter)的装置,将来自安装在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直流电提供给各电器。太阳能电池板由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该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经由连接于电缆端部的连接器而相互连接。
通过以相互并联的方式连接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而形成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是已知的(例如,参见下面示出的专利文献1)。这种类型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如图17A所示,从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一对正负端子分叉开的一对正负电缆2和另一对正负电缆2被引出,正连接器3和负连接器4被连接到该电缆2的端部,并且,如图17B所示,这个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正连接器3被连接到相邻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正连接器3,并且这个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负连接器4被连接到相邻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负连接器4,因此顺序地连接太阳能电池组件1。
在这种情况下,该正连接器3和负连接器4包括插头(在图中用“P”表示)和插座(在图中用“S”表示),并且插头和插座的一个组合被设置在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相对侧上。如果假定沿着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向(在图17B中的横向方向)设置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1为一组,则太阳能发电系统1被分成多个组(在图17B的纵向方向),并且各组的输出端子被组合并被连接到功率调节器等。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8-46231号
在上述情况下,这些正连接器3被形成为在形状和尺寸上是相互相同的;这些负连接器4被形成为在形状和尺寸上是相互相同的;并且如图17B中的箭头所示,在彼此相邻的一对上下组中,插头和插座设置成相互接近。因此,在每组内以及在组与组之间存在在正负端子之间形成错误连接的可能性。
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完成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在彼此不相配的连接器之间发生错误连接。
发明内容
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手段,在权利要求1提出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并联连接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将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负端子分开而引出的正负各一对的电缆;多个正负插头,其是与所述电缆的端部连接的端子,并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一侧上设置;多个正负插座,其同样是与所述电缆的端部连接的端子,并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另一侧上设置,并且能够分别与所述各插头连接;插头侧双极连接器,其包含包括所述各正负插头并且在所述电缆的端部形成,将在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一侧上设置的插头连接到在与该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相邻的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另一侧上设置的各插座;插座侧双极连接器,其包含所述各正负插座并且在电缆端部形成,用于将在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一侧上设置的插头连接到在与该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相邻的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另一侧上设置的各插座;以及反向连接防止部分,其被设置在插头侧双极连接器和插座侧双极连接器上,在该两个双极连接器之间的每个组合中在该正负端子的极性相同的情况下,实现在该两个双极连接器之间的连接,而在该两个双极连接器的每个组合中在正负端子的极性相互不同的情况下,制止该两个双极连接器之间的连接。
在权利要求2提出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提出的设置中,该反向连接防止部分包括从插头侧双极连接器和插座侧双极连接器的彼此相对表面突出的突片,并且其中,在每个组合中在正负端子的极性相同的情况下,两个突片处于不干涉的状态,而在每个组合中在正负端子的极性相互不同的情况下,两个突片相互抵触。
在权利要求3提出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2提出的设置中,该双向连接器具有用于将构成该双极连接器的正连接器和负连接器连接在一起的夹紧装置,并且所述突片从所述夹紧装置的端部表面突出。
在权利要求4提出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3提出的设置中,该夹紧装置由一对分开部件构成,该分开部件能够沿着圆周方向夹紧该正连接器和负连接器并且能够相互分开,并且该突片仅仅在所述分开部件中的一个上形成。
在权利要求5提出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提出的设置中,所述反向连接防止部分包括在插头侧双极连接器和插座侧双极连接器其中之一上设置的可弯曲的锁部分,和在所述双极连接器的另一个上设置的锁接纳部分,并且其中,只有当在每个组合中正负端子的极性相同时,并且在该两个双极连接器到达正常连接位置时,该锁部分与该锁接纳部分能够弹性地接合。
在权利要求6提出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5提出的设置中,该锁部分和该锁接纳部分仅仅被设置在构成该双极连接器的正连接器和负连接器的其中之一上。
在权利要求7提出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提出的设置中,所述反向连接防止部分包括通过沿着轴向对构成该双极连接器的正连接器和负连接器的相互的端部位置进行移位而形成的偏移部分,并且其中,当该正负端子的极性相同时,该两个偏移部分之间能够嵌合,而当该正负端子的极性相互不同时,则两个偏移部分之间不能进行嵌合。
在权利要求8提出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7提出的设置中,该双向连接器具有将构成该双极连接器的正连接器和负连接器连接在一起的夹紧装置,并且该偏移部分是基于所述夹紧装置的阶梯形状而形成的。
权利要求1
该双极连接器连接于从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一对正负连接器引出的电缆端部,在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一侧上的双极连接器中的端子形成正负插头,在设置在该太阳能电池组件另一侧上的双极连接器中的端子形成正负插座。在沿着行和列方向相互对齐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并联方式相互连接以形成例如沿水平方向的一个组情况下,沿着列方向相互相对的两个双极连接器处于插头对插头或插座对插座的关系。因此,能够避免组与组之间的该两个双极连接器之间的错误连接的发生。
该插头侧双极连接器和插座侧双极连接器具有反向连接防止部分,其用于在两个双极连接器之间的组合中在正负端子的极性不同的情况下阻止连接。因此,能够避免在每组中沿着水平方向相互相对的该两个双极连接器之间的错误连接的发生。
权利要求2
该反向连接防止部分包括突片。在该正负端子的极性相同的情况下两个突片处于不干涉的状态,而在该正负端子的极性不同的情况下该两个突片相互抵触。因此,通过比较简单的方法,能够可靠地防止每组中的两个双极连接器之间的反向连接。
权利要求3
突片从夹紧装置的端表面(相互相对的插头侧双极连接和插座侧双极连接器的表面)伸出。因此,在不改变现有正负连接器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防止反向连接。
权利要求4
该夹紧装置由一对分开的部件构成,并且该突片只形成在其中一个该分开的部件上。因此,能够简化该两个分开的部件其中一个的结构。
权利要求5
该反向连接防止部分包括设置在插头侧双极连接器和插座侧双极连接器其中之一中的可弯曲的锁部分,和设置在该另一个双极连接器上的锁接纳部分,并且,只有当在每个组合中该正负端子的极性相同时,并且当该两个双极连接器到达正常连接位置时,该锁部分与该锁接纳部分可弹性地接合。因此,锁定该两个双极连接器的功能可以包括反向连接防止功能。
权利要求6
该锁部分和该锁接纳部分只设置在构成双极连接器的正连接器和负连接器的其中之一上。因此能够省去在另一个连接器上提供锁结构的需要,以简化结构。
权利要求7
该反向连接防止部分包括通过沿着轴向移动构成该双极连接器的正连接器和负连接器的端部位置形成的偏移部分,并且,只有当该正负端子的极性相同时,该偏移部分之间的嵌合能够进行。因此,不需要为了防止双极连接器的反向连接而增加分离的部件。以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
权利要求8
该偏移部分基于该夹紧装置的阶梯形状而形成。因此,在不改变现有正负连接器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防止反向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连接器被连接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负端子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是连接之前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3是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4是连接之前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5是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6是在插座侧的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7是在插头侧的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8是示出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并联方式相互连接状态的布线图;
图9是在本发明实施例2中连接之前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10是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11是插座侧的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12是插头侧的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13是在本发明实施例3中连接之前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14是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15是插座侧的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16是插头侧的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17A是示意地示出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器被连接到两对正负电缆的端部的状态的示意图;以及
图17B示出现有技术中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并联方式相互连接状态的布线图。
符号说明
11 电缆
20 双极连接器
21 正连接器
22 负连接器
23 夹紧装置
24 嵌合筒部
27 锁部分
28 锁凸起
31 罩部分
32 锁接纳部分
37 突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8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1。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对来自太阳能电池组件10的一对正负端子进行分割,引出了两对正负电缆11,即,一对正负电缆11和另一对正负电缆11,并且一体地形成了端子15与所述被引出的电缆11的端部相连接的双极连接器20。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10以矩阵形式设置,即,以沿着行和列的方向相互对齐的形式来设置,并且以并联方式相互连接。
接线盒16被连接到太阳能电池组件10的背表面(与玻璃表面相对侧的表面),如图1所示。来自太阳能电池组件10的一对正负导线(未示出)通过开口17被引进该接线盒16中。导线的端部被连接到在接线盒16中设置的一对正负中继端子18。该中继端子18与电缆11连接,并且该电缆11从该接线盒16的左右两侧壁19分开成正负各一对,并沿着相反的方向延伸。端子15与电缆11的延伸端部相连接。每对正负端子15连接于对应的一对正负连接器21和22,并且该对连接器21和22通过夹紧装置23一体地相互组合,从而形成左右各一对的双极连接器20。
对于连接到电缆11的延伸端部的端子15,在左右各一对的双极连接器20之中的一个连接器中(从图1看,被设置在接线盒的右侧)的每个正负端子是插头(在图8中用“P”表示),而在左右各一对的双极连接器20的另一个连接器中(从图1看,被设置在接线盒的左侧)的每个正负端子是插座(在图8中用“S”表示)。
如图2的右侧和图6所示,双极连接器20中的所述另一个连接器由插座侧的正连接器21和负连接器22、和将这些连接器以并联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夹紧装置23构成。该正连接器21和负连接器22被形成为在形状和尺寸上是相互相同的。
插座侧的每个正连接器21和负连接器22具有同轴地围绕在圆柱形插座周围、并由合成树脂制造的嵌合筒部24,并且该插座的根部连接于该嵌合筒部24的内壁。在该嵌合筒部24的外圆周表面的左右两侧上,沿着轴向方向延伸形成轴向导向肋25。在嵌合筒部24的后端侧(电缆11连接侧)的左右两侧,在外径向表面上形成一对左右突出部分26。在突出部分26的前端表面上,向前突出形成了与嵌合筒部24的外圆周表面大致平行的左右一对锁部分27。该锁部分27为悬臂形式,并且可径向地弯曲变形。在每个锁部分27的前端部分,向外突出地形成了锁凸起28。在与嵌合筒部24的后端侧中的突出部分26相比更靠近前端的位置上,形成了其中嵌合有密封环30的密封槽29。
如图2的左侧和图7所示,双极连接器20中的所述一个连接器由插头侧的正连接器21和负连接器22、和将这些连接器以并联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夹紧装置23构成。如同上面所述的正连接器和负连接器一样,该正连接器21和负连接器22被形成为在形状和尺寸上是相互相同的。
插头侧的正连接器21和负连接器22全体均被形成为圆筒形,并且具有同轴地围绕在圆柱形插头周围的圆筒形的罩部分31。插头的根部连接于该罩部分31的内壁。该罩部分31的内径尺寸被设置成这样的值,使得插座侧的嵌合筒部24能够紧紧地嵌合。在罩部分31的内圆周表面的左右两侧,通过沿着轴向延伸,形成了能够与导向肋25接合的导向槽36。插座侧的密封环30与罩部分31的内圆周表面紧密地接触,以形成密封。
在罩部分31的前端侧的左右两侧上,形成了能够与插座侧的锁部分27弹性地接合的左右一对锁接纳部分32。所述锁接纳部分32全体均为孔道(tunnel)形状,并且具有沿着前后方向贯通的脱离孔33。锁部分27能够当向内弹性弯曲的同时,贯穿通过该脱离孔33。在与插座正常嵌合时,每个锁接纳部分32的后端表面被形成为能够与锁部分27的锁凸起28弹性地接合的接纳表面34。更具体地说,在插头侧和插座侧的两个双极连接器20的嵌合过程中,锁部分27的锁凸起28在弹性地弯曲的同时,进入到锁接纳部分32的脱离孔33内。当两个双极连接器20到达正常嵌合位置时,锁凸起28移动离开脱离孔33,并且锁部分27弹性地恢复原来的形状。同时,锁凸起28在轴方向上与接纳表面34相对,并且将两个双极连接器20锁定在制止脱离的状态。作出以下设定,以确保在安装两个双极连接器20的过程中,通过在导向槽36中滑动导向肋25,决定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从而能够在该锁部分27和锁接纳部分32之间啮合。
插头侧的该夹紧装置23用合成树脂形成,并如图7所示,具有被分成左右两个分开部件35的结构。当一对正负连接器21和22沿纵向排列时,该两个分开部件35通过从左右两侧相互嵌合的接合缘35A,将两个连接器21和22夹紧并保持在其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它们之间的弹性接合作用,该两个分开部件35以一点接触(one-touch)方式接合起来。
分开部件35中的在图7所示左侧设置的分开部件35前端表面上,在高度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分,形成突片37,以便向前突出。该突片37被设置在该对正负连接器21和22之间,并在横向上具有细长的截面形状。当在两个分开部件35之间夹紧该对正负连接器21和22时,该两个连接器21和22的前端位置相互对齐,并且该突片37的前端位置被设置在从该两个连接器21和22的前端位置凹进去的位置。
插座侧的夹紧装置23的内部结构不同于插头侧的夹紧装置23的,但是其形状和尺寸与插头侧的夹紧装置23的外部形态基本相同。而且,如上所述,插座侧的夹紧装置23由能够相互接合的左右的分开部件35构成。两个分开部件35中的如图6所示设置在左侧的的分开部件35前端表面上,在高度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分,形成突片37,以便向前突出。替换地,该突片37也可以被设置在每个分开部件35中的设置在图6右侧和图7右侧的分开部件35前端表面上。
在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10以并联方式相互连接形成一组的情况下,即,在以沿着纵横方向相互对齐的形式设置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10中,将在如图8所示的水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10形成一组的情况下,在该组中彼此相邻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之间,如图2和图4所示,插头侧的双极连接器20和插座侧的双极连接器20沿着水平方向彼此相对。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所示,当两个双极连接器20均被设置在各自正常的连接状态时,并且当在每个组合中相互面向的端子的极性相同时,插头侧的突片37的端部与在插座侧的夹紧装置23中没有突片37的分开部件35的前端表面相对,而插座侧的突片37的端部与在插头侧的夹紧装置23中没有突片37的分开部件35的前端表面相对。因此,两个突片37处于相互不干涉的位置关系。因而能够实现在这些正极之间和这些负极之间的插头插座连接。
相反,当两个双极连接器20中的一个处于反向的状态时,并且在每个组合中彼此相对的端子的极性不同时,插头侧的突片37的端部和插座侧的突片37的端部处于相互抵靠这样的位置关系,无法实现不同极性之间的插头插座连接。
更具体的说,在插头侧的正连接器21和插座侧的正连接器21之间,以及在插头侧的负连接器22和插座侧的负连接器22之间(如图3和图5所示),嵌合筒部24被正常安装在该罩部分31中,以通过正常的深度使插头能够插入到插座中,并且锁部分27和锁接纳部分32能够相互弹性地接合,以实现两个双极连接器20的锁定。相反,在插头侧的正连接器21和插座侧的负连接器22之间,以及在插头侧的负连接器22和插座侧的正连接器21之间,在锁部分27和锁接纳部分32相互弹性接合之前,两个突片37相互抵触,以阻止插头插入。
因此,根据这个实施例,能够防止在一对相邻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之间设置的两个双极连接器20以相反的状态连接。由于所述的反向连接防止功能是根据夹紧装置23的形状来实现的,因此不需要特别地改变一对正负连接器21和22的形状。
还有,由于在组与组之间,在纵列方向上相对的两个双极连接器20为插头对插头或者插座对插座的关系,因而能够避免组与组之间的两个双极连接器之间的错误连接。
实施例2
下面将参考图9至图12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2。在实施例2中的双极连接器20的形态不同于实施例1中的双极连接器。在其他方面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省略了与实施例1的说明重复的说明,与实施例1相同的或相应的结构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在实施例2中,构成双极连接器20的正连接器21和负连接器22的形态被形成为相互不同的形态,以防止在彼此相邻的一对太阳能电池组件10之间设置的两个双极连接器20之间的反向连接。更具体地说,提供下面所述的结构。如图9的右侧和图11所示,尽管在实施例1中的突出部分26和锁部分27被形成在插座侧的正连接器21上,但是该突出部分26和锁部分27没有被形成在插座侧的负连接器22上。而且,如图9的左侧和图12所示,尽管实施例1中的锁接纳部分32被形成在插头侧的正连接器21上,但是该锁接纳部分32没有被形成在负连接器22上。实施例1中的突片37没有被设置在插头侧和插座侧的夹紧装置23上,因此,插头侧和插座侧的负连接器22的结构被简化。
根据实施例2,当在相邻的一对太阳能电池组件10之间设置的两个双极连接器20处于正常的连接状态时,如图10所示,该插头按照正常的深度被插入到插座中,并且在该插入完成的同时,锁部分27与锁接纳部分32弹性接合,因此能够锁定该两个双极连接器20。而当两个双极连接器中的一个处于反向状态时,即使插头已经被插入到插座中,锁部分27和锁接纳部分32也处于不干涉的位置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双极连接器20未被锁定。即,根据两个双极连接器的锁定/非锁定状态,能够检测两个双极连接器20之间的反向连接。可选地,该设置也可以是这样的,使得突出部分26和锁部分27设置在插座侧的负连接器22上,而锁接纳部分32设置在插头侧的负连接器22上。可选地,该设置可以是这样的,使突出部分26和锁部分27设置在插头侧的负连接器22上,而锁接纳部分32设置在插座侧的负连接器22上。此外,可选地,该设置也可以是这样的,使突出部分26和锁部分27设置在插头侧的正连接器21上,而锁接纳部分321设置在插座侧的正连接器21上。
实施例3
下面将参考图13至图16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3。在实施例3中,双极连接器20中的夹紧装置23的形态与实施例1中的夹紧装置的不同。在其他方面,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与实施例1相同或相应的结构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实施例3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的正连接器21和负连接器22,并且一对连接器21和22被安装到夹紧装置23中,由此防止在彼此相邻的一对太阳能电池组件10之间设置的两个双极连接器20之间的反向连接。也就是说,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3的夹紧装置23中,插头侧的夹紧装置23和插座侧的夹紧装置23是相互相同的,并且每个夹紧装置23具备在正连接器21一侧的用于保持正连接器21的保持部分41,和在负连接器22一侧的用于保持该负连接器22的保持部分42。该夹紧装置23以这样的方式构造,使得两个保持部分41和42沿着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同时该两个保持部分41和42的位置沿着轴向相互偏移;并且该两个保持部分41和42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沿着轴向延伸的中间连接部分43而相互连接。
如图15和图16所示,夹紧装置23由左右一对分开部件35构成,并且通过两个分开部件35的组合而夹紧正负连接器21和22。当在这样构造的夹紧装置23中,正负两个连接器21和22被保持在其长度方向上略靠中间的位置时,该两个连接器21和22的各端部的位置在轴向上相互偏移,因此,在该双极连接器20的前端表面上形成阶梯形式的偏移部分45。更具体地说,在插头侧的双极连接器20中,负连接器22的端部位置被设置得相对于正连接器21的端部位置靠前。在插座侧的双极连接器20中,正连接器21的端部位置被设置得相对于负连接器22的端部位置向前靠前。插头侧和插座侧的位置偏移量被设置得基本彼此相等。
根据实施例3,当在彼此相邻的一对太阳能电池组件10之间设置的插头和插座侧的两个双极连接器20被共同设置成正常的连接状态时,并且当在每个组合中彼此相对的端子的极性相同时,如图14所示,在两个双极连接器20上形成的两个偏移部分45处于彼此嵌合的关系,因而,容许将插头按照正常的深度插入到插座中。因此,能够形成两个双极连接器20之间的连接。相反,当两个双极连接器20中的一个处于反向状态时,并且当在每个组合中彼此相对的两个端子的极性相互不同时,两个偏移部分45之间的嵌合被制止,从而制止了两个双极连接器20之间的连接。由于这种反向连接防止功能是基于夹紧装置23的形态来实现的,因此不需要特别地改变该对正负连接器21和22的形状。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并实现不同于下面所述实施例的各种变化。
(1)虽然在实施例1中,在夹紧装置上设置了作为反向连接防止部分的突片,但是根据本发明,也可以在正负两个连接器中的任一个上设置作为反向连接防止部分的突片。
(2)虽然在实施例1至3中,每个双极连接器由连接有端子的一对正负连接器与夹紧装置构成,但是根据本发明,每个双极连接器也可以不使用夹紧装置,而是通过用树脂材料将一对正负连接器一体化来形成双极连接器。
Claims (8)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并联连接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
通过分开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负端子而引出的正负各一对的电缆;
多个正负插头,其是与所述电缆的端部连接的端子,并且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一侧设置;
多个正负插座,其同样是与所述电缆的端部连接的端子,并且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另一侧设置,并且能够分别与所述各插头连接;
插头侧双极连接器,其包含所述各正负插头并且在所述电缆的端部形成,将在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一侧设置的所述各插头连接到在与该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相邻的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另一侧上设置的所述各插座;
插座侧双极连接器,其包含所述各正负插座并且在所述电缆的端部形成,其将在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一侧设置的所述各插头连接到在与该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相邻的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另一侧设置的所述各插座;以及
反向连接防止部分,其被设置在所述插头侧双极连接器和所述插座侧双极连接器上,在该两个双极连接器的每个组合中在正负端子的极性相同的情况下,实现该两个双极连接器之间的连接,而在该两个双极连接器之间的每个组合中在正负端子的极性相互不同的情况下,制止该两个双极连接器之间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向连接防止部分包括从所述插头侧双极连接器和所述插座侧双极连接器的彼此相对表面突出的突片,并且
其中,在每个组合中在所述正负端子的极性相同的情况下,两个突片处于不干涉的状态,而在每个组合中在所述正负端子的极性相互不同的情况下,两个突片相互抵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极连接器具有将构成该双极连接器的正连接器和负连接器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夹紧装置,并且所述突片从所述夹紧装置的端部表面突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装置由一对分开部件构成,该分开部件能够沿着圆周方向夹紧所述正连接器和负连接器并且可相互分开,并且所述突片仅仅在所述分开部件中的一个上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向连接防止部分包括在所述插头侧双极连接器和所述插座侧双极连接器的其中之一上设置的可弯曲的锁部分,和在所述双极连接器的另一个上设置的锁接纳部分,并且
其中,只有当在每个组合中该正负端子的极性相同时,并且在所述两个双极连接器到达正常连接位置时,所述锁部分与所述锁接纳部分能够弹性地接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部分和所述锁接纳部分仅仅被设置在构成所述双极连接器的正连接器和负连接器的其中之一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向连接防止部分包括通过沿着轴向对构成所述双极连接器的正连接器和负连接器的相互的端部位置进行移位而形成的偏移部分,并且
其中,当所述正负端子的极性相同时,两个偏移部分之间能够嵌合,而当所述正负端子的极性相互不同时,则两个偏移部分之间不能嵌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向连接器具有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将构成该双极连接器的正连接器和负连接器彼此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偏移部分是基于所述夹紧装置的阶梯形状而形成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32163/2004 | 2004-11-16 | ||
JP2004332163A JP2006147189A (ja) | 2004-11-16 | 2004-11-16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57375A true CN101057375A (zh) | 2007-10-17 |
CN100581001C CN100581001C (zh) | 2010-01-13 |
Family
ID=36406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3907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1001C (zh) | 2004-11-16 | 2005-10-20 | 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和连接系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80283111A1 (zh) |
JP (1) | JP2006147189A (zh) |
CN (1) | CN100581001C (zh) |
DE (1) | DE112005002813T5 (zh) |
WO (1) | WO2006054420A1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24528A1 (en) * | 2009-04-29 | 2010-11-04 | Wuxi Suntech Power Co., Ltd. | Photovoltaic system, terminal box thereof and voltage converting device |
CN102044774A (zh) * | 2009-10-15 | 2011-05-04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源插座 |
CN102473557A (zh) * | 2009-08-20 | 2012-05-23 |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 可逆电磁接触器 |
CN101640340B (zh) * | 2008-07-29 | 2012-07-04 | Smk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1986489B (zh) * | 2009-07-29 | 2012-08-29 | 健和兴端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光能电池模块及其中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 |
CN102822986A (zh) * | 2010-02-12 | 2012-12-12 | 瑟雷姆技术公司 | 带焊耳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
CN102025074B (zh) * | 2009-09-23 | 2013-02-27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的密封结构及其密封方法 |
CN102017184B (zh) * | 2008-05-05 | 2013-11-06 |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 用于建造集成光伏器件的连接器器件 |
CN104254972A (zh) * | 2012-04-26 | 2014-12-31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光伏装置 |
CN104362476A (zh) * | 2014-11-11 | 2015-02-18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 一种变电站用安全插接装置 |
CN106356687A (zh) * | 2016-09-26 | 2017-01-25 |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板用接线插件 |
CN106356669A (zh) * | 2016-09-26 | 2017-01-25 |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板用接线插件壳 |
CN109672060A (zh) * | 2017-10-16 | 2019-04-23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两个电路体的导线线束的连接构造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734222B2 (ja) * | 2006-11-22 | 2011-07-2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US7387537B1 (en) * | 2007-01-03 | 2008-06-17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Connector system for solar cell roofing tiles |
DE102008045801A1 (de) * | 2007-09-05 | 2009-03-12 | Hirschmann Automation And Control Gmbh | Photovoltaik-Steckverbindung |
DE102008050155A1 (de) * | 2008-05-09 | 2009-11-12 | Yamaichi Electronics Deutschland Gmbh | Verbindersystem, Verwendung und Verfahren |
DE102008059000B4 (de) * | 2008-11-25 | 2010-10-21 | Amphenol-Tuchel Electronics Gmbh | Elektrisches Steckverbindersystem |
US7862383B2 (en) * | 2009-06-03 | 2011-01-04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 solar module assembly |
CN102345350A (zh) * | 2010-08-02 | 2012-02-08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光伏幕墙 |
EP2434587A1 (de) * | 2010-09-24 | 2012-03-28 | Lapp Engineering & Co. | Verbindungsvorrichtung für elektrische Leitungen |
JP5594902B2 (ja) * | 2011-04-18 | 2014-09-24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 太陽電池パネル用コネクタ及び太陽電池パネル連結体 |
JP5692598B2 (ja) * | 2011-07-25 | 2015-04-0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嵌合検知構造 |
DE102011087492A1 (de) * | 2011-11-30 | 2013-06-06 | Wöhner GmbH & Co. KG Elektrotechnische Systeme | Schaltvorrichtung zum Schalten eines elektrischen Bauelementes in einen Strompfad |
DE102014105985A1 (de) * | 2014-04-29 | 2015-10-29 |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 Wandlermodul zur Umwandlung elektrischer Leistung und Wechselrichter für eine Photovoltaikanlage mit mindestens zwei Wandlermodulen |
WO2016209763A1 (en) * | 2015-06-26 | 2016-12-29 |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symmetrical integrated frame for photovoltaic module |
JP6499597B2 (ja) * | 2016-02-08 | 2019-04-10 |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 微粒子センサ |
EP4044375A1 (en) * | 2021-02-11 | 2022-08-17 | Soltec Innovations, S.L. | High power photovoltaic connect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69489U (zh) * | 1986-10-24 | 1988-05-10 | ||
JP3000024U (ja) * | 1994-01-05 | 1994-07-26 | 一政 池田 | 電気コネクタ− |
JP2000040547A (ja) * | 1998-07-22 | 2000-02-08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電気接続用コネクタ |
JP2003008042A (ja) * | 2001-06-18 | 2003-01-10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接続方法 |
CN2534693Y (zh) * | 2002-04-18 | 2003-02-05 | 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太阳电池组件电连接器 |
JP2004241789A (ja) * | 2004-05-06 | 2004-08-26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の施工方法 |
-
2004
- 2004-11-16 JP JP2004332163A patent/JP2006147189A/ja active Pending
-
2005
- 2005-10-20 US US11/664,524 patent/US2008028311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5-10-20 WO PCT/JP2005/019329 patent/WO200605442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5-10-20 CN CN200580039079.8A patent/CN10058100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0-20 DE DE112005002813T patent/DE112005002813T5/de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17184B (zh) * | 2008-05-05 | 2013-11-06 |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 用于建造集成光伏器件的连接器器件 |
CN101640340B (zh) * | 2008-07-29 | 2012-07-04 | Smk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WO2010124528A1 (en) * | 2009-04-29 | 2010-11-04 | Wuxi Suntech Power Co., Ltd. | Photovoltaic system, terminal box thereof and voltage converting device |
CN101877466B (zh) * | 2009-04-29 | 2012-07-04 |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伏系统 |
CN101986489B (zh) * | 2009-07-29 | 2012-08-29 | 健和兴端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光能电池模块及其中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 |
CN102473557B (zh) * | 2009-08-20 | 2014-10-22 |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 可逆电磁接触器 |
CN102473557A (zh) * | 2009-08-20 | 2012-05-23 |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 可逆电磁接触器 |
CN102025074B (zh) * | 2009-09-23 | 2013-02-27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的密封结构及其密封方法 |
CN102044774B (zh) * | 2009-10-15 | 2012-12-05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源插座 |
CN102044774A (zh) * | 2009-10-15 | 2011-05-04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源插座 |
CN102822986A (zh) * | 2010-02-12 | 2012-12-12 | 瑟雷姆技术公司 | 带焊耳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
CN104254972A (zh) * | 2012-04-26 | 2014-12-31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光伏装置 |
CN104254972B (zh) * | 2012-04-26 | 2017-07-18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光伏装置 |
US9972726B2 (en) | 2012-04-26 | 2018-05-15 | Lg Innotek Co., Ltd. | Photovoltaic apparatus |
CN104362476A (zh) * | 2014-11-11 | 2015-02-18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 一种变电站用安全插接装置 |
CN106356687A (zh) * | 2016-09-26 | 2017-01-25 |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板用接线插件 |
CN106356669A (zh) * | 2016-09-26 | 2017-01-25 |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板用接线插件壳 |
CN109672060A (zh) * | 2017-10-16 | 2019-04-23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两个电路体的导线线束的连接构造 |
CN109672060B (zh) * | 2017-10-16 | 2020-06-16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两个电路体的导线线束的连接构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81001C (zh) | 2010-01-13 |
DE112005002813T5 (de) | 2007-12-20 |
JP2006147189A (ja) | 2006-06-08 |
US20080283111A1 (en) | 2008-11-20 |
WO2006054420A1 (ja) | 2006-05-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57375A (zh) | 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 | |
CN1262050C (zh) | 防水连接器 | |
CN1132270C (zh) | 电连接器 | |
CN102187528B (zh) | 连接器 | |
JP5797283B2 (ja) | 高電圧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 |
CN1169243C (zh) | 电池装置 | |
CN1604399A (zh) | 连接器和连接器系统 | |
CN1723141A (zh) | 盒式继电器盒连接结构 | |
CN103168397B (zh) | 连接器 | |
CN1992385A (zh) | 具有改进的单元电池组件耦连结构的电池模块 | |
CN1652410A (zh) | 分开式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
CN1697264A (zh) | 具有接头部分的壳体元件 | |
CN1694315A (zh) | 连接器及其装配/分解方法 | |
CN103828135A (zh) | 连接器组件 | |
US9692172B2 (en) | Connector | |
CN104184004A (zh) | 汇流条模块 | |
TWM445264U (zh) | 太陽能電池板接線模組 | |
CN1819363A (zh) | 屏蔽连接器、配合屏蔽连接器及屏蔽连接器组件 | |
CN1242627A (zh) | 电连接器 | |
CN1238580A (zh) | 连接器及其盖子 | |
CN1551437A (zh) | 电接线盒及其装配方法 | |
CN1612422A (zh) | 一种分离式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
CN1906814A (zh) | 有连接器部分的壳构件 | |
CN101079536A (zh) | 连接器和镜面角度调整装置 | |
CN211238651U (zh) | 一种互锁端子防水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13 Termination date: 2013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