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6489B - 光能电池模块及其中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光能电池模块及其中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86489B CN101986489B CN200910140392A CN200910140392A CN101986489B CN 101986489 B CN101986489 B CN 101986489B CN 200910140392 A CN200910140392 A CN 200910140392A CN 200910140392 A CN200910140392 A CN 200910140392A CN 101986489 B CN101986489 B CN 10198648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put end
- junction box
- photovoltaic cell
- length
- light ener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光能电池模块及其中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用以电性连接一对导线与光能电池的一对电极带,包含绝缘壳体、容置于绝缘壳体的一对第一导电端子与一对第二导电端子。绝缘壳体呈长条状,两端形成有开口,各开口向该绝缘壳体的内部延伸形成有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长度为第一长度。一对第一导电端子为纵向地、相向地排列于该绝缘壳体的底部内面,各第一导电端子的一端形成有保持部。各第二导电端子呈圆柱状,一端为接触端,稳固地接触该第一导电端子的保持部,另一端为输出端,凸出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输出端所凸出的长度为第二长度,该第二长度小于该第一长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光能电池的外围设备,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以将光能电池的电力输出的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
背景技术
由于国际能源短缺促使光能电池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将光能电池与建材或玻璃做整合应用更是符合目前节能潮流所需,例如将光能电池取代建造屋顶的物料、将光能电池用于建筑外墙或建筑物玻璃、天窗及日光浴的顶部等。然而因单一光能电池电流、电压很小,通常需将多个光能电池透过接线盒加以并联及串联,以形成较大的电流电压。传统的薄膜光能电池模块接线盒,包含有导电端子、光能电池输出/输入导线、多个板片状二极管芯片以及光能电池电极带等元件,此种接线盒的结构十分复杂,且仅能适于薄膜光能电池,不适用其它形式的光能电池,因此业界极需要一种能广泛适用于不同种类光能电池的接线盒。
此外,由于光能电池、接线盒与输出/输入导线的接合施工必须曝露在外在环境当中,接线盒与输出/输入导线的接合必须同时兼顾施工效率与接合的稳固性,此一难题一直困扰着产业界。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难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用以电性连接一对导线与光能电池的一对电极带,包含绝缘壳体、容置于绝缘壳体内的一对第一导电端子与一对第二导电端子。绝缘壳体呈长条状,两端形成有开口,各开口向该绝缘壳体的内部延伸形成有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长度为第一长度。一对第一导电端子为纵向地、相向地排列于该绝缘壳体的底部内面,各第一导电端子的一端形成有保持部。各第二导电端子呈圆柱状,一端为接触端,稳固地接触该第一导电端子的保持部,另一端为输出端,凸出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输出端所凸出的长度为第二长度,该第二长度小于该第一长度。
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因为具有圆柱状输出端,因此容易与圆柱状的导线接合。
本发明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其所具有圆柱状输出端设置于绝缘壳体的容置空间内,且圆柱状输出端具有凸出的长度,因此与导线电性连接的稳固性较佳。
本发明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其所具有圆柱状输出端设置于绝缘壳体的容置空间内,且输出端的长度小于容置空间的长度,因此可使导线与输出端接合于容置空间内,使得接合位置的防水效果较佳。
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进一步包含有填充结构,设置于第二导电端子接触端与第一导电端子保持部的接触位置,且使第二导电端子接触端与第一导电端子保持部埋入填充结构内。由此将第二导电端子接触端与第一导电端子保持部在通电时所产生的高热,通过填充结构而能迅速传导至绝缘壳体的整体而向外散出,因此具有较佳的散热特性。
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其中绝缘壳体的两个容置空间的侧壁进一步形成有卡扣部、第一嵌合部与第二嵌合部,第一嵌合部相对于卡扣部的相对位置不同于第二嵌合部相对于卡扣部的相对位置。由此可以提供防呆效果,避免误插入极性不符合的导线,因此具有较佳的安全特性。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光能电池模块,包含有至少一个光能电池与上述所提的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其中所使用的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容易与圆柱状的导线接合、与导线电性连接的稳固性较佳、与导线接合后的防水效果较佳、且具有较佳的散热特性及安全特性。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主要结构爆炸图。
图1B,为本发明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侧面剖视图。
图1C,为本发明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的局部示意图。
图1D,为本发明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的第二导电端子示意图。
图1E,为本发明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的绝缘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光能电池模块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 1
绝缘壳体 10
开口 101
容置空间 102
卡扣部 103
开槽 1031
第一嵌合部 104
第二嵌合部 105
第一导电端子 11
保持部 111
空心管体 1110
长条状裂缝 1111
第二导电端子 12
接触端 121
环状沟 1211
输出端 122
光能电池 2
电极带 21
第一长度 W1
第二长度 W2
接触端外径 d1
输出端外径 d2
接触端长度 L1
输出端长度 L2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发明主要是揭露一种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其中所利用之光能电池光电转换原理及电性导通原理,已为相关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所能明了,故以下文中的说明,不再作完整描述。同时,以下文中所对照的图式,表达与本发明特征有关的结构示意,并未亦不需要依据实际尺寸完整绘制,盍先叙明。
首先,请参考图1A,为本发明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第一较佳实施例主要结构爆炸图。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1,用以电性连接一对导线3与光能电池2的电极带21,包含绝缘壳体10与容置于绝缘壳体10的一对第一导电端子11与一对第二导电端子12。绝缘壳体10呈长条状,两端形成有开口101。请参考图1B,开口101向绝缘壳体10的内部延伸形成有容置空间102,容置空间102的长度为第一长度W1,第一导电端子11为纵向地、相向地排列于绝缘壳体10的底部内面,且第一导电端子11的一端形成有保持部111。第二导电端子12呈圆柱状,一端为接触端121,稳固地接触第一导电端子11的保持部111,另一端为输出端122凸出于容置空间102内,输出端122所凸出的长度为第二长度W2,第二长度W2小于第一长度W1,因此,当导线3与第二导电端子12的输出端121连接时,接合位置会位于容置空间102内,故具有较佳的防水效果。
此外,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1还进一步包含有填充结构13,设置于第二导电端子12接触端121与第一导电端子11保持部111的接触位置,同时,使接触端121与保持部111埋入填充结构13内,由此将第二导电端子12接触端121与第一导电端子11保持部11在通电时所产生的高热,可通过填充结构13迅速传导至绝缘壳体10的整体而向外散出,以达到较佳的散热效果。填充结构13可为硅胶、合成树脂或与绝缘壳体10相同材质均可,在此并不加以限定。
请参考图1C,第一导电端子11的保持部111为空心管体1110结构,且形成有长条状裂缝1111,可供第二导电端子12的接触端121插入,同时,第二导电端子12的接触端121形成有环状沟1211,使第一导电端子11的接触部111与第二导电端子12的接触端121连接更为牢固。请继续参考图1D,为第二导电端子12示意图,第二导电端子12的接触端121外径d1大于输出端122外径d2,且接触端121的长度L1小于输出端122的长度L2。
请参考图1E,为绝缘壳体10的结构示意图。绝缘壳体10的容置空间102的侧壁形成有卡扣部103,用以卡扣导线3。较佳地,卡扣部103为开槽1031结构且自容置空间102贯穿至绝缘壳体10的外部。同时,两个容置空间102内分别形成有第一嵌合部104与第二嵌合部105,第一嵌合部104相对于卡扣部103的相对位置与第二嵌合部105相对于卡扣部103的相对位置不同,用以提供防呆的功能。因为连接至正极的导线3与连接至负极的导线3的结构不同,铜管第一嵌合部104相对于卡扣部103的相对位置与第二嵌合部105相对于卡扣部103的相对位置不同,可以有效防止导线的插入错误,提高组装的安全性。
请参考图2,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光能电池模块示意图。光能电池组9包含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91与光能电池92,其中,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91的特征如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1所述,故在此不加以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同时以上的描述,对于相关技术领域的专门人士应可明了及实施,因此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申请专利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用以电性连接一对导线与光能电池的电极带,包含一绝缘壳体与容置于该绝缘壳体的一对第一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
该绝缘壳体呈长条状,两端形成有开口,各开口向该绝缘壳体的内部延伸形成有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长度为第一长度;
该一对第一导电端子为纵向地、相向地排列于该绝缘壳体的底部内面,各第一导电端子的一端形成有保持部;
该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进一步包含一对第二导电端子,各第二导电端子呈圆柱状,一端为接触端,稳固地接触该第一导电端子的保持部,另一端为输出端,凸出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输出端所凸出的长度为第二长度,该第二长度小于该第一长度。
2.依据权利要求1的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填充结构,设置于该第二导电端子接触端与该第一导电端子保持部的接触位置,且使该第二导电端子接触端与该第一导电端子保持部埋入该填充结构内。
3.依据权利要求2的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该填充结构为硅胶或合成树脂。
4.依据权利要求1的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端子保持部为一空心管体结构,以供该第二导电端子接触端插入。
5.依据权利要求4的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端子接触端形成有至少一个环状沟。
6.依据权利要求4的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该空心管体形成有至少一个长条状的裂缝。
7.依据权利要求4的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端子接触端的外径大于该输出端的外径,且该第二导电端子接触端的长度小于该输出端的长度。
8.依据权利要求1的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分别在两个容置空间的侧壁形成有卡扣部,且该卡扣部自该容置空间贯穿至该绝缘壳体的外部。
9.依据权利要求8的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的两个容置空间内分别形成有第一嵌合部与第二嵌合部,该第一嵌合部相对于处于相同容置空间的卡扣部的相对位置不同于该第二嵌合部相对于处于相同容置空间的卡扣部的相对位置。
10.一种光能电池模块,包含有至少一个光能电池与一个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具有权利要求1至9其中任一项的特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40392A CN101986489B (zh) | 2009-07-29 | 2009-07-29 | 光能电池模块及其中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40392A CN101986489B (zh) | 2009-07-29 | 2009-07-29 | 光能电池模块及其中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86489A CN101986489A (zh) | 2011-03-16 |
CN101986489B true CN101986489B (zh) | 2012-08-29 |
Family
ID=43710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40392A Active CN101986489B (zh) | 2009-07-29 | 2009-07-29 | 光能电池模块及其中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86489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50663A (zh) * | 2002-04-10 | 2003-10-22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 |
CN101057375A (zh) * | 2004-11-16 | 2007-10-17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 |
CN200980053Y (zh) * | 2006-12-08 | 2007-11-21 | 孙月静 | 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接线盒 |
CN101088170A (zh) * | 2004-11-25 | 2007-12-12 | 株式会社三社电机制作所 | 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 |
CN201238275Y (zh) * | 2008-08-08 | 2009-05-13 | 王金革 | 太阳能电池组件用的接线盒 |
-
2009
- 2009-07-29 CN CN200910140392A patent/CN10198648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50663A (zh) * | 2002-04-10 | 2003-10-22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 |
CN101057375A (zh) * | 2004-11-16 | 2007-10-17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 |
CN101088170A (zh) * | 2004-11-25 | 2007-12-12 | 株式会社三社电机制作所 | 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 |
CN200980053Y (zh) * | 2006-12-08 | 2007-11-21 | 孙月静 | 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接线盒 |
CN201238275Y (zh) * | 2008-08-08 | 2009-05-13 | 王金革 | 太阳能电池组件用的接线盒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0-173376A 2000.06.2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86489A (zh) | 2011-03-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31159B (zh) | 电池组及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 | |
US9331213B2 (en) | Integrated power connectors for PV modules and their methods of manufacture | |
JP2009094072A (ja) | 電気接続システム | |
CN101345266A (zh) | 太阳能电池模块 | |
CN202111117U (zh) | 太阳能电池板接线模块 | |
CN103262355A (zh) | 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 | |
ES2742424T3 (es) | Módulo de almacenamiento de energía eléctrica | |
CN102082241B (zh) | 二次电池 | |
CN105763152B (zh) | 一种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其系统 | |
CN104993092A (zh) | 一种带有充电指示灯的二次电化学电池封口体 | |
US10439180B2 (en) | Battery module | |
KR101505186B1 (ko) | 태양 전지 모듈 | |
CN204258718U (zh) | 一种智能接线盒 | |
CN103944505A (zh) | 表面无汇流条接线窗的光伏电池组件接线盒 | |
RU2011139478A (ru) | Батарея накопителей энергии дл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машины 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ая машина | |
CN101986489B (zh) | 光能电池模块及其中具有圆柱状输出端的光能电池接线盒 | |
JP5237691B2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の電極線接続構造 | |
CN203851095U (zh) | 表面无汇流条接线窗的光伏电池组件接线盒 | |
JP4597539B2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 |
CN107994254B (zh) | 柱形电池 | |
CN217903250U (zh) | 柔性电池组及可穿戴电子设备 | |
CN104701399A (zh) | 太阳能电池模块、汽车天窗及制作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方法 | |
CN220491996U (zh) | 电池、电池组及用电设备 | |
CN102544428A (zh) | 防爆蓄电池电源装置 | |
CN107810598A (zh) | 用于太阳能接线盒的电缆端接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