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1298B - 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 - Google Patents
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31298B CN101031298B CN2005800202163A CN200580020216A CN101031298B CN 101031298 B CN101031298 B CN 101031298B CN 2005800202163 A CN2005800202163 A CN 2005800202163A CN 200580020216 A CN200580020216 A CN 200580020216A CN 101031298 B CN101031298 B CN 1010312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15alpha
- hydroxyneoline
- parts
- benzoylmesaconitine
- medic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353—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61K31/437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the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 containing a six-membered ring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atom, e.g. quinolizines, naphthyridines, berberine, vincamin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39—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the ring forming part of a bridged ring system, e.g. quinuclidin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04—Centrally acting analgesics, e.g. opioi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61P29/02—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without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eur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以乌头类成分为有效药物成分,与药物中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共同组成,其中有效药物成分至少含有式(I)结构的附子灵化合物。其重量配比为:附子灵200-600份、苯甲酰中乌头原碱0-600份、中乌头碱0-3份、下乌头碱0-6份。该药物具有理想的镇痛功效和较低的毒性,可制成为常用的口服制剂、注射剂或包括洗剂、软膏剂、栓剂及药用敷料等在内的外用型药物。
Description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具体讲是一种以由乌头碱类化合物中的附子灵为有效药物成分制备而成的镇痛药物。
背景技术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gaeli Debx.)的侧生子根,为传统中药中的大热之药,是古代温剂中常用的回阳救逆的药物。由于其具有明显的较强毒性,且用制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临床上出现中毒和死亡现象屡有报道,因此已有大量有关对其生药进行炮制、方剂、化学、药理、毒理和临床等方面研究工作的报道,以期减少其毒性,增加疗效,并不断寻找其中具有药效活性的高效低毒性化合物成分。
张迪华等在《中草药》1982:73(11),1-4中曾报道,从白附片分离出包括下乌头碱、中乌头碱和苯甲酰中乌头原碱等生物碱在内的八个成分,并证明其可具有抗炎和抗心衰作用。
关于乌头类成分在镇痛药方面的应用,张勇忠等人在《中草药》2002:33(2),106-109中报道了对由元胡、乌头等4味中药组成的“镇痛汤”在治疗癌症中晚期疼痛方面的研究,证明可具有较好疗效。
对于单一附子灵成分的进行提取、分离、含量和结构鉴定等方面的研究也有报道,如陈洪超等在《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15(4))关于“中坝鹅掌叶附子中的生物碱成分”中报道曾从中坝鹅掌叶附子的块根中分离得到二萜类生物碱成分的附子灵fuziline,并报道了附子灵的理化特征。欧明等编《简明中药成分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P203-P204报道了药材附子的有效成分及其它成分,其中有效成分为乌头碱,同时还分离出下乌头碱、附子灵等成分,目前尚无附子灵药效、毒性的相关报道,也没有将附子灵与其它乌头类生物碱配伍制备成制剂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情况,本发明将提供一种以由附子植物提取分离的乌头碱类化合物中的附子灵作为有效药物成分的镇痛药物,能达到高效、低毒的满意镇痛效果。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以附子灵与一个或多个其它形式的乌头类成分配伍共同作为有效药物成分的镇痛药物。
本发明所说的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是以乌头类成分为有效药物成分,与药物可以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成分)共同组成,其中有效药物成分至少含有式(I)结构的附子灵化合物。
确认本
该式(I)有效药物成分可以按照目前已多有文献报道的方法由药用植物附子中提取、分离得到。
在此基础上,所说的有效药物成分还可以进一步由上述的附子灵化合物与下乌头碱(Hyp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和苯甲酰中乌头原碱(Benzoylmesaconine)等其它形式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至少一种配伍共同组成。其中下乌头碱、中乌头碱和苯甲酰中乌头原碱的结构分别如式(II)、式(III)和式(IV)所示。这些成分同样也可以按照目前已多有文献报道的方法由药用植物附子中提取、分离得到。
本发明提供的该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化合物制备而成的药物制剂:附子灵200-600份、苯甲酰中乌头原碱0-600份、中乌头碱0-3份、下乌头碱0-6份。进一步地:附子灵200-600份、苯甲酰中乌头原碱200-600份、中乌头碱1-3份、下乌头碱2-6份。更进一步地优选:附子灵200份、苯甲酰中乌头原碱200份、中乌头碱3份、下乌头碱6份。
或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化合物制备而成的药物制剂:附子灵200-600份、中乌头碱1-3份。优选:附子灵600份、中乌头碱1份。
或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化合物制备而成的药物制剂:附子灵100-300份、下乌头碱1-3份。优选:附子灵100份、下乌头碱3份。
或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化合物制备而成的药物制剂:附子灵25-75份、苯甲酰中乌头原碱25-75份。优选:附子灵25份、苯甲酰中乌头原碱75份。
所述的药物制剂是口服制剂、外用制剂、注射剂。
其中,所述的口服制剂是口服液、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所述的外用制剂是:药用敷料、软膏、栓剂、洗剂。
以上述的单一附子灵化合物作为有效药物成分,或是以附子灵与下乌头碱、中乌头碱和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中的至少一种配伍共同作为有效约物成分,与药物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其他辅料和/或添加成分混合,并按相应的制药方法加工,均可以制备成可供使用的相应镇痛制剂。例如,与口服制剂中可以被接受的崩解剂、赋形剂、润滑剂、粘合剂、填充剂等常用的辅料成分混合,并按相应的常规工艺方法处理,即可制成为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相应的缓释剂、控释剂等固体制剂形式的口服药物。按注射药物制剂中允许使用的适当溶剂和附加剂配伍及相应的工艺操作处理后,可以制备成相应的注射剂型药物。与相应的外用药物分散剂、固化剂、稳定剂等混合,可制备成相应的包括软膏、栓剂、洗剂及药用敷料等常用的外用药物。
对上述各有效药物成分进行的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附子灵化合物和苯甲酰中乌头原碱的毒性相对最低,均未测出LD50值,测出的最大耐受量均为1000毫克/千克体重;中乌头碱的LD50为6.41mg/kg,下乌头碱的LD50为12.8mg/kg,说明附子灵使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药物将附子灵与其它乌头类生物碱配比,用量均在所述的安全范围之内,将附子灵单独使用,药效明确,且毒性低、安全性高;将附子灵与其它三类乌头碱配伍,均能达到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且,配伍后的药物组合物与药效并不完成呈简单的量效线性关系,即:用量越多,药效越好,而是在一个特定的配比下,药效最好。试验证明,按最佳配比配伍的药物组合物,在用量较少的情况下,即可达到最好的药效,毒性却显著降低。总之,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达到了高效、低毒的目的,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但不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凡基于上述发明思想作出的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变更均属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口服胶囊药物
胶囊药物1的组成:附子灵80份(重量,以下同),淀粉200份。
胶囊药物2的组成:附子灵80份,中乌头碱0.4份,淀粉200份。
制备方法:分别将有效药物成分按胶囊药物的常规制剂方式粉碎并过筛,然后加入淀粉并与适量药用乙醇混合,于摇摆制粒机上制粒,干燥,整粒后,用适量的硬脂酸镁等润滑剂混合后,按所需药物剂量充填胶囊。规格为0.2克/粒。
实施例2:口服片剂药物
片剂药物1的组成:附子灵80份,淀粉200份。
片剂药物2的组成:附子灵80份,下乌头碱1.2份,淀粉200份。
制备方法:分别按实例1的方式制粒并干燥后过筛,加适量滑石粉模压制片,再按常规包衣方式用由HPMC、丙二醇、钛白粉、药用乙醇和吐温-80共同组成的包衣液对所压制的药片进行包衣.规格为0.2克/片,成人一日用药量1.2克.
实施例3:口服颗粒剂止痛药
颗粒药物1的组成:附子灵60份,淀粉800份,糖粉200份。
颗粒药物2的组成:附子灵80份,中乌头碱0.13份,淀粉800份,糖粉200份。
制备方法:分别将附子灵等有效药物成分按颗粒药物的常规制剂方式粉碎并过筛,然后加入淀粉、糖粉和适量药用乙醇混合均匀,于摇摆制粒机上制粒,干燥,整粒后,按所需药物剂量分装。规格为3克/袋。
实施例4:口服止痛滴丸
药物组成:附子灵450份,聚乙二醇4000 20份,药用乙醇适量。
制备方法:按滴丸制剂的常规方式,分别将附子灵用药用乙醇溶解,将聚乙二醇加热熔融后,将二者混合,高速搅拌均匀后,滴入<5℃的二甲基硅油中,制成滴丸型药物。规格为150毫克/粒。
实施例5:止痛注射剂药物
注射药物1组成:附子灵40份,吐温-80 5份,
EDTA 3份,注射用水 加至1000份。
注射药物2组成:附子灵5份,中乌头碱0.05份,吐温-80 5份,
EDTA 3份,注射用水加至1000份。
制备方法:分别将附子灵等有效药物成分加入适量注射用水、吐温-80、EDTA及常适量CMC-Na充分搅拌并超声波混合,使充分溶解后,再用注射用水稀释定量,过滤,可用适量盐酸调整pH4-9值至,用安瓿灌封。规格为5毫克/支。
实施例6:外用止痛乳剂型软膏
软膏药物1的组成:
附子灵50份,十八醇100份,硬脂酸150份,十二烷基磺酸钠10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份,纯化水加至1,000,000份。
软膏药物2的组成:
附子灵20份,下乌头碱1份,十八醇100份,硬脂酸150份,十二烷基磺酸钠10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份,纯化水加至1,000,000份。
制备方法:分别将附子灵等有效药物成分用适量药用乙醇加热溶解后过滤,再分别均与十八醇和硬脂酸混合并加热搅拌均匀后保温,为备用的油相物料。另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纯化水加热下搅拌均匀,与备用的油相物料混合并经高速搅拌均匀后,冷却、封装即可。含量规格为2%。
实施例7:止痛橡皮膏
橡皮膏1的组成:附子灵50份,橡胶基质400份,松香400份,凡士林100份,羊毛脂50份,氧化锌30份。
橡皮膏2的组成:附子灵100份,中乌头碱0.5份,下乌头碱1份,橡胶基质400份,松香400份,凡士林100份,羊毛脂50份,氧化锌30份。
制备方法:按橡皮膏的常规制备方法,分别将橡胶基质压胶和浸胶后,与附子灵等有效药物成分及凡士林、羊毛脂、松香和氧化锌等填充剂、分散剂辅料共同混合打膏和过滤,然后在贴敷载体上涂布膏料并回收溶剂,按需要大小切割并加衬后包装.药物的参考含量同实例5.
实施例8:止痛气雾剂
气雾剂药物1的组成:附子灵500份,二氯二氟甲烷7000份,药用乙醇2500份,香味剂适量。
气雾剂药物2的组成:附子灵100份,苯甲酰中乌头原碱2份,二氯二氟甲烷7000份,药用乙醇2500份,香味剂适量。
制备方法:分别将附子灵等有效药物成分加入药用乙醇,根据需要还可加入适量的香味剂,混合均匀并过滤后,定量装入耐压容器,再按规定标准充压并注入经微孔过滤后的二氯二氟甲烷,即成为止痛气雾剂药物。
实施例9:止痛擦剂
擦剂药物1的组成:附子灵400份,药用乙醇300份,水加至1000份。
擦剂药物2的组成:附子灵400份,中乌头碱6份,下乌头碱10份,苯甲酰中乌头原碱300份,药用乙醇300份,水加至1000份。
制备方法:分别将附子灵等有效药物成分加入药用乙醇混合均匀并过滤,再用蒸馏水调整至总量即得到可供使用的止痛擦剂药物。
实施例10:止痛洗剂
洗剂药物1的组成:附子灵400份,药用乙醇100份,水加至1000份。
洗剂药物2的组成:附子灵400份,中乌头碱90份,下乌头碱80份,苯甲酰中乌头原碱300份,药用乙醇100份,水加至1000份。
制备方法:同实例9的止痛擦剂药物。
实施例11:止痛膜剂药物
膜剂药物1的组成:附子灵400份,聚乙烯醇30份,甘油100份,吐温-8050份。
膜剂药物2的组成:附子灵400份,中乌头碱90份,苯甲酰中乌头碱300份,聚乙烯醇30份,甘油100份,吐温-80 50份。
制备方法:将附子灵等有效药物成分粉碎后,分别与甘油和吐温-80搅拌混合均匀,再与由聚乙烯醇(PVA)制得的溶浆搅拌混合均匀,消泡后再与适量液体石蜡混合后制膜,干燥后即可。
实施例12:止痛湿敷料
止痛敷料1的药物组成:附子灵140份,药用乙醇150份,纯化水加至1,000份。
止痛敷料2的药物组成:附子灵150份,下乌头碱6份,苯甲酰中乌头原碱100份,药用乙醇150份,纯化水加至1,000份。
制备方法:分别将有效药物成分药用乙醇溶解后用水定量稀释,然后将医用纱布在药液中充分浸泡,取出带药液纱布封装。
以下通过毒理试验及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本发明附子灵的急性毒理试验
试验测得:昆明种小鼠一次灌胃给予药物附子灵的最大耐受剂量为1g/kg。
最大耐受剂量的测定
1、试验材料
1.1受试药物:
药物附子灵,白色结晶颗粒,由成都芝芝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1.2试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18~22g,由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一级动物,合格证号:川实动管质第67号;饲料购于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自由饮水,饲养室温度为21±2℃,相对湿度为:50~60%。
2、试验方法:
将药物附子灵结晶颗粒用蒸馏水超声助悬后,配成浓度为0.5g/ml的混悬液(含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给禁食不禁水14小时的20只昆明种小鼠分别灌胃给予药物附子灵的混悬液0.2ml/10g,立即观察动物反应情况,连续观察7天,记录小鼠的行为活动、皮毛光泽、饮食、体重和死亡情况。
3、试验结果:
小鼠在灌胃后15分钟~4小时内,大多数倦缩少动、竖毛,4小时后行为、活动、饮食均逐渐恢复正常。观察期间,7日内无一动物死亡,动物饮食、行为活动正常,毛色光滑,体重增长正常(实验前小鼠体重为18.7±0.7g,观察7日后体重为25.4±2.0g),7日后,处死小鼠尸检,各脏器肉眼观察未见明显异常。故药物附子灵一次灌胃的最大耐受剂剂量为1g/kg。
4、结论:昆明种小鼠一次灌胃给予药物附子灵的最大耐受剂量为1g/kg。
试验例2 本发明附子灵与苯甲酰中乌头原碱配伍的急性毒理试验
试验测得:昆明种小鼠灌胃给予药物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LD50为1.384g/kg,95%的可信限为1.192~1.605g/kg。
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1、试验材料
1.1受试药物及配制
苯甲酰中乌头原碱、附子灵,淡黄色粉末,由成都芝芝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无水乙醇,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批号:20040803。
苯甲酰中乌头原碱、附子灵各2.5g,加入4ml无水乙醇,经42℃水浴加热及超声助溶后,加蒸馏水至40ml,配成125mg/ml的淡黄色溶液,按1∶0.75等比稀释配成93.7、70.3、52.7、39.6mg/ml一系列浓度的药液备用。
取1ml无水乙醇,加蒸馏水至10ml配成10%的乙醇。
1.2试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18~22g,由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一级动物,合格证号:川实动管质第67号;饲料购于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自由饮水,饲养室温度为21±2℃,相对湿度为:50~60%。
2、试验方法
通过预试找出最大致死量为2.5g/kg,最小致死量为0.5g/kg.取禁食不禁水14小时的昆明种小鼠12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由2.5g/kg开始,按1∶0.75比例剂量递减,分别给5组小鼠一次性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药物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给药体积均为0.2ml/10g,阴性对照以10%的乙醇代替,灌胃后立即观察动物反应情况,随后连续观察14日,记录小鼠出现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
3、试验结果
阴性对照组小鼠给10%的乙醇后无明显反应,给药组(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各50%)小鼠在灌胃后10分钟~4小时内,随剂量增加,出现程度递增的倦缩少动,竖毛,俯卧,昏厥性抽搐等反应,并随剂量增加,死亡动物数逐渐增加。死亡小鼠经解剖,主要脏器肉眼观察未见明显异常改变。未死亡小鼠一日后行为、活动、饮食、皮毛光泽和体重增长基本恢复正常。14日后,称重,发现各组体重无明显差别;处死小鼠,解剖,主要脏器肉眼观察亦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各剂量组小鼠死亡情况见表1。
表1各剂量组小鼠死亡数
各剂量组死亡率按NDST软件包中Bliss法计算得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各50%药物的LD50为1.384g/kg,95%的可信限为1.192~1.605g/kg。
4、结论
药物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毒性相对较低,昆明种小鼠灌胃给药,LD50为1.384g/kg(药物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各占50%),95%的可信限为1.192~1.605g/kg。根据给药后动物反应,估计该药物可能损伤的靶器官为: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
在上述毒理试验测定的LD50及最大耐受剂量下,将附子灵与其它乌头碱类化合物配比,以达到高效低毒的目的。
试验例3本发明附子灵、下乌头碱、中乌头碱和苯甲酰中乌头原碱的药效学试验
1.扭体法小鼠镇痛试验
以体重18~22克雌雄各半的昆明种小鼠为试验动物,同样饲喂条件下进行试验。
试验药物:以附子灵为试验药物,用蒸馏水分别配制成梯度含量为20、10、5和2.5mg/ml的试验用药液。
对照药物A为将盐酸哌替啶注射液(青海制药厂,批号20020510)以生理盐水稀释成的含量为2mg/ml的药液。
对照药物B为由肠溶阿司匹林片(南京白敬宇制药厂,批号031016)经研磨后以蒸馏水溶解得到的含量为10mg/ml药液。
随机将试验小鼠按10只为一组分组,其中一组为空白对照组,按0.2ml/10g体重剂量灌胃给以蒸馏水;阳性对照组A按40mg/kg体重(相当于临床用量20倍)剂量以腹腔注射给以对照药物A;阳性药物对照组B按200mg/kg体重(相当于临床用量20倍)剂量灌胃给以对照药物B;其余为按不同剂量梯度灌胃给以附子灵的试验药物组.各灌胃给药组的给药容积均为0.2ml/10g体重.除对照药物A组在给药15分钟后腹腔注射0.6%冰醋酸(分析纯,含量为99.5%,成都化学试剂厂生产)溶液0.2ml/只外,其余各组均于给药30分钟后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0.2ml/只,观察记录注射冰醋酸溶液后第5~20分钟内每只小鼠的扭体反应(腹部后腿伸张,臀部抬高)次数,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试验组的扭体均数及标准差与疼痛抑制率,用t检验比较各给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的组间差异.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扭体法小鼠镇痛试验结果
注:与空白组相比,*P<0.05,**P<0.01,***P<0.001
注射冰醋酸后可引起小鼠较持久的疼痛刺激,小鼠反复出现腹部后腿伸张,臀部高起(扭体)反应。表1的结果显示,盐酸哌替啶和阿司匹林两对照药物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明显下降(P<0.001),镇痛作用非常明显,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0.96%。附子灵试验药物的400mg/kg和200mg/kg两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减少由冰醋酸所致的小鼠酒体反应,具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对下乌头碱、中乌头碱和苯甲酰中乌头原碱进行同样试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扭体法小鼠镇痛试验结果
注:与空白组相比,*P<0.05,**P<0.01,***P<0.001;
△P<0.01;▲P<0.05,▲▲P<0.01。
表3的结果显示,对照药物盐酸哌替啶和阿司匹林两组的镇痛作用非常明显,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2.11%。下乌头碱成分中除0.5mg/kg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均可有不同程度的较明显镇痛作用,并存在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中乌头碱成分中除0.25mg/kg组外,其余各组也均可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其疼痛抑制率也存在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中的400mg/kg和200mg/kg两剂量组可具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且对疼痛的抑制率同样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2.热板法小鼠镇痛试验
试验动物及其分组,各试验药物剂量梯度及给制剂量和给药方法均分别与上述扭体法试验的方式相同,其中对照药物组仅以盐酸哌替啶作为对照药物。
将恒温水浴温度控制于55±0.5℃,取小鼠置于恒温的铝桶内,记录从放入至舔后足的时间(痛值阈),连续测定两次,两次测定时间间隔5分钟,取其平均值为该小鼠给药前的痛阈值。选痛阈值在5~30秒内的小鼠,按每组10只分组。各组试验动物分别于给药后15、30、60、90和120分钟各测定小鼠痛阈值两次,并计算各时间点的平均痛阈值及痛阈值提高率。对试验数据作统计分析,计算各组痛阈值提高率及标准差,用t检验比较各给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的组间差异。试验过程中,小鼠在热刺激下出现舔足、踢后腿、跳跃等疼痛反应,选舔后足作为疼痛反应指标。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热板法小鼠镇痛试验结果
注:与空白组相比,*P<0.05,**P<0.01,***P<0.001
表4的结果显示,附子灵药物的大剂量给药组在给药后的15和30分钟内,中剂量组在给药后的120分钟,小剂量组在给药后的30分钟内的痛阈值均明显提高,表明对小鼠热刺激的疼痛具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
对下乌头碱、中乌头碱和苯甲酰中乌头原碱进行同样试验的结果如表5所示。
表5热板法小鼠镇痛试验结果
注:与空白组相比,*P<0.05,**P<0.01,***P<0.001;△P<0.05,△△P<0.01;▲P<0.05,▲▲P<0.01。
表5的结果显示,下乌头碱成分中的大剂量给药组在所测各时间点处的痛阈值均明显提高,并较对照药物A盐酸哌替啶的镇痛效果维持时间长,在2小时内均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
试验例4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中乌头碱与下乌头碱不同比例配伍的镇痛作用试验
试验证明,药物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中乌头碱与下乌头碱不同比例配伍组成的复方药物均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在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中乌头碱与下乌头碱配比比例为200∶200∶1∶2、600∶600∶1∶2、200∶600∶3∶2、600∶200∶1∶6和200∶200∶3∶6中,以200∶200∶3∶6的比例镇痛作用最强,故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中乌头碱与下乌头碱的镇痛作用最强的最佳配比为200∶200∶3∶6。
一、试验材料
1、试验药品及配制
苯甲酰中乌头原碱,淡黄色粉末;附子灵、中乌头碱,近白色粉末;下乌头碱,白色结晶颗粒,由成都芝芝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称取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各250mg,加入2.5ml无水乙醇,经42℃水浴加热及超声助溶后,加蒸馏水至25ml,配成含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各10mg/ml的溶液;称取中乌头碱1.25mg,加入2.5ml无水乙醇,经42℃水浴加热及超声助溶后,加蒸馏水至25ml,配成含中乌头碱0.05mg/ml的溶液;称取下乌头碱2.5mg,加入2.5ml无水乙醇,经42℃水浴加热及超声助溶后,加蒸馏水至25ml,配成含下乌头碱0.1mg/ml的溶液。按表6取不同体积的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中乌头碱、下乌头碱溶液,配成含不同比例的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中乌头碱、下乌头碱药液,备用。
表6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中乌头碱、下乌头碱不同配比剂量组
阿司匹林肠溶片,白色,25mg/片,徐州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20050312。取阿司匹林肠溶片4片,研磨,用蒸馏水至10ml,配成含阿司匹林10mg/ml的药液备用。
取1ml无水乙醇,加蒸馏水至10ml配成10%的乙醇。
2、试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18~22g,由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一级动物,合格证号:第10号;饲料购于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自由饮水,观察室温度为21±2℃,相对湿度为:50~60%。
3、试剂
冰醋酸:分析纯,成都化学试剂厂,批号:20050423。
无水乙醇,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批号:20050313。
二、试验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7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第1组为阴性对照组,灌胃给予10%的乙醇0.2ml/10g体重;第2组为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阿司匹林200m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20倍);第3、4、5、6、7组为药物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中乌头碱、下乌头碱的5个不同配比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中乌头碱、下乌头碱的5个不同配比药液,各组给药容积均为0.2ml/10g,于给药后30分钟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0.2ml/只,观察记录注射醋酸溶液5分钟后的10分钟内每只小鼠的扭体反应(腹部后腿伸张,臀部高起)次数。对试验数据做统计分析,计算各剂量组扭体均数、标准差及疼痛抑制率,用t检验,比较各给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的组间差异。
三、试验结果
注射醋酸后可引起小鼠较持久的疼痛刺激,小鼠反复出现腹部后腿伸张,臀部高起(扭体)反应.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明显下降(P<0.001),镇痛作用非常明显,其疼痛抑制率为88.0%.药物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中乌头碱与下乌头碱配比比例为200∶200∶1∶2、600∶600∶1∶2、200∶600∶3∶2、600∶200∶1∶6和200∶200∶3∶6组成的复方药物均有不同程度减少由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小鼠扭体反应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显示较明显的镇痛作用,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48.9%、43.8%、60.2%、54.5%和64.2%,结果见表7.从疼痛抑制率看,以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中乌头碱与下乌头碱配比比例为200∶200∶3∶6时,镇痛作用最强.可以认为: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中乌头碱与下乌头碱镇痛作用最强的最佳配比为200∶200∶3∶6.
表7药物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中乌头碱、下乌头碱
不同配比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注:t检验,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p<0.01,***p<0.001
四、试验结论
药物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中乌头碱与下乌头碱不同比例配伍组成的复方药物均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从疼痛抑制率看,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中乌头碱与下乌头碱配比比例为200∶200∶1∶2、600∶600∶1∶2、200∶600∶3∶2、600∶200∶1∶6和200∶200∶3∶6的组合物用量与药效并没有剂量依赖性;其中以200∶200∶3∶6的比例镇痛作用最强,该配比用量较少,镇痛作用最强,达到高效低毒的目的。
试验例5附子灵与中乌头碱不同比例配伍的镇痛作用试验
试验证明,100mg/kg的附子灵及0.5mg/kg的中乌头碱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31.3%和62.6%。附子灵、中乌头碱的600∶1、200∶1、200∶3配比复方药物也同样具有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86.0%、82.1%和65.4%,均高于100mg/kg的附子灵及0.5mg/kg的中乌头碱。从疼痛抑制率可看出:随着附子灵的比例加大,镇痛作用逐渐增强。在3个不同配比比例中,以附子灵、中乌头碱配比比例为600∶1时,镇痛作用最强。故可认为:附子灵、中乌头碱镇痛作用最强的最佳配比为600∶1。
一、试验材料
1、试验药品及配制
附子灵、中乌头碱,近白色粉末,由成都芝芝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称取附子灵250mg,加入2.5ml无水乙醇,经42℃水浴加热及超声助溶后,加蒸馏水至25ml,配成含附子灵10mg/ml的溶液;称取中乌头碱1.25mg,加入2.5ml无水乙醇,经42℃水浴加热及超声助溶后,加蒸馏水至25ml,配成含中乌头碱0.05mg/ml的溶液。按表8取不同体积的附子灵、中乌头碱溶液,配成含不同比例的附子灵、中乌头碱药液,备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白色,25mg/片,徐州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20050312。取阿司匹林肠溶片4片,研磨,用蒸馏水至10ml,配成含阿司匹林10mg/ml的药液备用。
取1ml无水乙醇,加蒸馏水至10ml配成10%的乙醇。
表8附子灵、中乌头碱不同配比剂量组
2、试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18~22g,由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一级动物,合格证号:第10号;饲料购于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自由饮水,观察室温度为21±2℃,相对湿度为:50~60%。
3、试剂
冰醋酸:分析纯,成都化学试剂厂,批号:20050423。
无水乙醇,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批号:20050313。
二、试验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7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第1组为阴性对照组,灌胃给予10%的乙醇0.2ml/10g体重;第2组为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阿司匹林200m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20倍);第3、4、5、6、7组为药物附子灵、中乌头碱及其3个不同配比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附子灵、中乌头碱及其3个不同配比药液,各组给药容积均为0.2ml/10g,于给药后30分钟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0.2ml/只,观察记录注射醋酸溶液5分钟后的10分钟内每只小鼠的扭体反应(腹部后腿伸张,臀部高起)次数。对试验数据做统计分析,计算各剂量组扭体均数、标准差及疼痛抑制率,用t检验,比较各给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的组间差异。
三、试验结果
注射醋酸后可引起小鼠较持久的疼痛刺激,小鼠反复出现腹部后腿伸张,臀部高起(扭体)反应。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明显下降(P<0.001),镇痛作用非常明显,其疼痛抑制率为82.7%。药物附子灵100mg/kg及中乌头碱0.5mg/kg剂量均有明显减少由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31.3%和62.6%。附子灵、中乌头碱的600∶1、200∶1、200∶3配比药物也均有不同程度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其扭体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显示较明显的镇痛作用;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86.0%、82.1%和65.4%,结果见表9。从疼痛抑制率看,以附子灵、中乌头碱配比比例为600∶1时,镇痛作用最强。可以认为:附子灵、中乌头碱镇痛作用最强的最佳配比为600∶1。结果还可以看出,尽管100mg/kg的附子灵不及0.5mg/kg的中乌头碱镇痛作用强,但在复方中,随着附子灵的比例加大,镇痛作用逐渐增强。
表9药物附子灵、中乌头碱不同配比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注:t检验,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p<0.01,***p<0.001
四、试验结论
100mg/kg的附子灵及0.5mg/kg的中乌头碱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31.3%和62.6%。附子灵、中乌头碱的600∶1、200∶1、200∶3配比复方药物也同样具有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86.0%、82.1%和65.4%,均高于100mg/kg的附子灵及0.5mg/kg的中乌头碱。从疼痛抑制率可看出:随着附子灵的比例加大,镇痛作用逐渐增强。3个不同配比比例的组合物总用量与药效并没有剂量依赖性,以附子灵、中乌头碱配比比例为600∶1时,镇痛作用最强。比例为200∶1时,用量较少,镇痛作用较强,达到高效低毒的目的。
试验例6附子灵与下乌头碱不同比例配伍的镇痛作用试验
试验证明,100mg/kg的附子灵及1mg/kg的下乌头碱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31.3%和48.0%。附子灵、下乌头碱的300∶1、100∶1、100∶3配比复方药物也同样具有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39.1%、55.3%和78.4%,其中100∶1、100∶3配比复方高于100mg/kg的附子灵及1mg/kg的下乌头碱。从疼痛抑制率可看出:随着下乌头碱的比例加大,镇痛作用逐渐增强。在3个不同配比比例中,以附子灵、下乌头碱配比比例为100∶3时,镇痛作用最强。故可认为:附子灵、下乌头碱镇痛作用最强的最佳配比为100∶3。但此配比下的毒性也很强,说明附子灵、下乌头碱在药效和毒性上,均存在着较强的协同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不改变附子灵、下乌头碱100∶3的配比比例前提下,进一步减少剂量,减少毒性反应的发生。
一、试验材料
1、试验药品及配制
附子灵,近白色粉末;下乌头碱,白色结晶颗粒,由成都芝芝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称取附子灵250mg,加入2.5ml无水乙醇,经42℃水浴加热及超声助溶后,加蒸馏水至25ml,配成含附子灵10mg/ml的溶液;称取下乌头碱2.5mg,加入2.5ml无水乙醇,经42℃水浴加热及超声助溶后,加蒸馏水至25ml,配成含下乌头碱0.1mg/ml的溶液。按表10取不同体积的附子灵、下乌头碱溶液,配成含不同比例的附子灵、下乌头碱药液,备用。
表10附子灵、下乌头碱不同配比剂量组
阿司匹林肠溶片,白色,25mg/片,徐州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20050312。取阿司匹林肠溶片4片,研磨,用蒸馏水至10ml,配成含阿司匹林10mg/ml的药液备用。
取1ml无水乙醇,加蒸馏水至10ml配成10%的乙醇。
2、试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18~22g,由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一级动物,合格证号:第10号;饲料购于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自由饮水,观察室温度为21±2℃,相对湿度为:50~60%。
3、试剂
冰醋酸:分析纯,成都化学试剂厂,批号:20050423。
无水乙醇,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批号:20050313。
二、试验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7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第1组为阴性对照组,灌胃给予10%的乙醇0.2ml/10g体重;第2组为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阿司匹林200m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20倍);第3、4、5、6、7组为药物附子灵、下乌头碱及其3个不同配比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附子灵、下乌头碱及其3个不同配比药液,各组给药容积均为0.2ml/10g,于给药后30分钟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0.2ml/只,观察记录注射醋酸溶液5分钟后的10分钟内每只小鼠的扭体反应(腹部后腿伸张,臀部高起)次数。对试验数据做统计分析,计算各剂量组扭体均数、标准差及疼痛抑制率,用t检验,比较各给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的组间差异。
三、试验结果
注射醋酸后可引起小鼠较持久的疼痛刺激,小鼠反复出现腹部后腿伸张,臀部高起(扭体)反应.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明显下降(P<0.001),镇痛作用非常明显,其疼痛抑制率为82.7%.药物附子灵100mg/kg及下乌头碱1mg/kg剂量均有明显减少由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31.3%和48.0%.附子灵、下乌头碱的300∶1、100∶1、100∶3配比剂量组也均有不同程度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其扭体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显示较明显的镇痛作用;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39.1%、55.3%和78.4%,结果见表11.从疼痛抑制率看,在复方中,随着附子灵的比例加大,镇痛作用逐渐增强.在3个不同配比剂量组中,以附子灵、下乌头碱配比比例为100∶3时,镇痛作用最强.可以认为:附子灵、下乌头碱镇痛作用最强的最佳配比为100∶3.但我们同时也证明:附子灵、下乌头碱的100∶3配比剂量组在给药后出现的萎缩、呃逆样反应最重,其中有两只在给药后30min内死亡,其数据为剩余8只所观察的结果.从我们以前对附子灵、下乌头碱的急性毒性实验的情况来看,附子灵的最大耐受量可达1g/kg,下乌头碱的LD50为12.8mg/kg,95%的可信限为10.93~14.99mg/kg,在8.19mg/kg时未出现小鼠死亡的情况,可以认为,附子灵和下乌头碱不仅在药效上有协同作用,在毒性上,同样存在较强的协同作用。考虑到其毒性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不改变附子灵、下乌头碱100∶3的配比比例前提下,进一步减少剂量,减少毒性反应的发生。
表11药物附子灵、下乌头碱不同配比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注:t检验,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p<0.01,**p<0.001
※10只小鼠灌胃给予附子灵、下乌头碱配比剂量⑤组后30min,死亡2只,此数据为剩余8只小鼠的观察结果。
四、试验结论
100mg/kg的附子灵及1mg/kg的下乌头碱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31.3%和48.0%。附子灵、下乌头碱的300∶1、100∶1、100∶3配比复方药物也同样具有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39.1%、55.3%和78.4%,其中100∶1、100∶3配比复方高于100mg/kg的附子灵及1mg/kg的下乌头碱。从疼痛抑制率可看出:随着下乌头碱的比例加大,镇痛作用逐渐增强。在3个不同配比比例中,以附子灵、下乌头碱配比比例为100∶3时,镇痛作用最强。故可认为:附子灵、下乌头碱镇痛作用最强的最佳配比为100∶3。但此配比下的毒性也很强,说明附子灵、下乌头碱在药效和毒性上,均存在着较强的协同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不改变附子灵、下乌头碱100∶3的配比比例前提下,进一步减少剂量,减少毒性反应的发生。
试验例7附子灵与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不同比例配伍的镇痛作用试验
试验证明,100mg/kg的附子灵及苯甲酰中乌头原碱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31.3%和34.6%。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的75∶25、50∶50、25∶75配比复方药物也同样具有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39.7%、46.9%和50.3%,均高于100mg/kg的附子灵及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从疼痛抑制率可看出:随着苯甲酰中乌头原碱的比例加大,镇痛作用逐渐增强。在3个不同配比比例中,以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配比比例为25∶75时,镇痛作用最强。故可认为: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镇痛作用最强的最佳配比为25∶75。
一、试验材料
1、试验药品及配制
附子灵,近白色粉末;苯甲酰中乌头原碱,淡黄色粉末,由成都芝芝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称取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各250mg,加入2.5ml无水乙醇,经42℃水浴加热及超声助溶后,加蒸馏水至25ml,配成各含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10mg/ml的溶液,按表12取不同体积的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溶液,配成含不同比例的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药液,备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白色,25mg/片,徐州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20050312。取阿司匹林肠溶片4片,研磨,用蒸馏水至10ml,配成含阿司匹林10mg/ml的药液备用。取1ml无水乙醇,加蒸馏水至10ml配成10%的乙醇。
表12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不同配比剂量组
2、试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18~22g,由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一级动物,合格证号:第10号;饲料购于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自由饮水,观察室温度为21±2℃,相对湿度为:50~60%。
3、试剂
冰醋酸:分析纯,成都化学试剂厂,批号:20050423。
无水乙醇,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批号:20050313。
二、试验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7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第1组为阴性对照组,灌胃给予10%的乙醇0.2ml/10g体重;第2组为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阿司匹林200m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20倍);第3、4、5、6、7组为药物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及其3个不同配比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及其3个不同配比药物,各组给药容积均为0.2ml/10g,于给药后30分钟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0.2ml/只,观察记录注射醋酸溶液5分钟后的10分钟内每只小鼠的扭体反应(腹部后腿伸张,臀部高起)次数。对试验数据做统计分析,计算各剂量组扭体均数、标准差及疼痛抑制率,用t检验,比较各给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的组间差异。
三、试验结果
注射醋酸后可引起小鼠较持久的疼痛刺激,小鼠反复出现腹部后腿伸张,臀部高起(扭体)反应.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明显下降(P<0.001),镇痛作用非常明显,其疼痛抑制率为82.7%.药物附子灵及苯甲酰中乌头原碱100mg/kg剂量均有明显减少由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31.3%和34.6%.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的75∶25、50∶50、25∶75配比剂量组也均有不同程度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其扭体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显示较明显的镇痛作用;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39.7%、46.9%和50.3%,均高于100mg/kg的附子灵和苯甲酰中乌头原碱,结果见表13.从疼痛抑制率看,在复方中,随着苯甲酰中乌头原碱的比例加大,镇痛作用逐渐增强.在3个不同配比剂量组中,以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配比比例为25∶75时,镇痛作用最强.可以认为: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镇痛作用最强的最佳配比为25∶75.
表13药物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不同配比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注:t检验,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p<0.01,***p<0.001
四、试验结论
100mg/kg的附子灵及苯甲酰中乌头原碱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31.3%和34.6%。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的75∶25、50∶50、25∶75配比复方药物也同样具有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其疼痛抑制率分别为39.7%、46.9%和50.3%,均高于100mg/kg的附子灵及苯甲酰中乌头原碱。从疼痛抑制率可看出:随着苯甲酰中乌头原碱的比例加大,镇痛作用逐渐增强。在3个不同配比比例中,以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配比比例为25∶75时,镇痛作用最强。故可认为:附子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镇痛作用最强的最佳配比为25∶75。
试验例8附子灵肌肉注射给药的镇痛作用试验
试验证明,肌肉注射药物附子灵100和25mg/kg剂量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疼痛抑制率分别为93.9%和52.0%。相同剂量肌肉注射给药镇痛作用明显强于灌胃给药,但同时毒性反应也重于灌胃给药,说明,在实际应用中,附子灵肌肉注射给药时,剂量应比灌胃给药低得多,才能避免毒性反应的发生。
一、试验材料
1、试验药品及配制
附子灵,近白色粉末,由成都芝芝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称取附子灵125mg,加入1.25ml无水乙醇,经42℃水浴加热及超声助溶后,加生理盐水至25ml,配成含附子灵5mg/ml的溶液,取2.5ml,加生理盐水到10ml,配成1.25mg/ml的溶液,备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白色,25mg/片,徐州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20050312。取阿司匹林肠溶片4片,研磨,用蒸馏水至10ml,配成含阿司匹林10mg/ml的药液备用。
取0.5ml无水乙醇,加生理盐水至10ml配成5%的乙醇。
2、试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18~22g,由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一级动物,合格证号:第10号;饲料购于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自由饮水,观察室温度为21±2℃,相对湿度为:50~60%.
3、试剂
冰醋酸:分析纯,成都化学试剂厂,批号:20050423。
无水乙醇,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批号:20050313。
二、试验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第1组为阴性对照组,腿部肌肉注射给予5%的乙醇0.2ml/10g体重;第2组为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阿司匹林200m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20倍);第3组灌胃给予5mg/ml的附子灵溶液,第4组肌肉注射给予5mg/ml的附子灵溶液,第5组肌肉注射给予1.25mg/ml的附子灵溶液,各组给药容积均为0.2ml/10g,于给药后30分钟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0.2ml/只,观察记录注射醋酸溶液5分钟后的10分钟内每只小鼠的扭体反应(腹部后腿伸张,臀部高起)次数。对试验数据做统计分析,计算各剂量组扭体均数、标准差及疼痛抑制率,用t检验,比较各给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的组间差异。
三、试验结果
注射醋酸后可引起小鼠较持久的疼痛刺激,小鼠反复出现腹部后腿伸张,臀部高起(扭体)反应。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明显下降(P<0.001),镇痛作用非常明显,其疼痛抑制率为81.6%。药物附子灵肌肉注射和灌胃给予100mg/kg均能明显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疼痛抑制率分别为93.9%和36.1%。但肌肉注射镇痛作用明显强于灌胃给药,即使肌肉注射25mg/kg剂量镇痛作用也好于100mg/kg的灌胃给药,其疼痛抑制率为52.0%,结果见表14。我们同时也证明,肌肉注射100mg/kg附子灵组小鼠出现萎缩、少动的毒性反应也较明显,说明在实际应用中,附子灵肌肉注射给药时,剂量应比灌胃给药低得多,才能避免毒性反应的发生。
表14药物附子灵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注:t检验,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p<0.01,***p<0.001
四、试验结论
肌肉注射药物附子灵100和25mg/kg剂量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疼痛抑制率分别为93.9%和52.0%。相同剂量肌肉注射给药镇痛作用明显强于灌胃给药,但同时毒性反应也重于灌胃给药,说明,在实际应用中,附子灵肌肉注射给药时,剂量应比灌胃给药低得多,才能避免毒性反应的发生。
试验例9附子灵皮肤给药的镇痛作用试验
试验证明,药物附子灵皮肤外用约800mg/kg剂量能明显减少由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疼痛抑制率为44.4%;400mg/kg剂量组尽管疼痛抑制率为36.1%,但小鼠扭体反应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显示镇痛作用不明显.结果表明,附子灵作皮肤外用发挥镇痛作用,所用剂量较高.表明附子灵的皮肤吸收效率不高,今后若能改进赋形剂的添加,促进附子灵的皮肤吸收,将有助于降低剂量,降低成本.
一、试验材料
1、试验药品及配制
附子灵,近白色粉末,由成都芝芝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称取附子灵400mg,加入2.5ml乙醚溶解后,加入到2.1g医药凡士林中,充分混匀,37℃烘箱过夜挥去乙醚,制成含附子灵约16mg/g的凡士林膏,备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白色,25mg/片,徐州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20050312。取阿司匹林肠溶片4片,研磨,用蒸馏水至10ml,配成含阿司匹林10mg/ml的药液,备用。
取2g医药凡士林,加入2.5ml乙醚,充分混匀,37℃烘箱过夜挥去乙醚,制成阴性对照的凡士林膏,备用。
2、试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18~22g,由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一级动物,合格证号:第10号;饲料购于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自由饮水,观察室温度为21±2℃,相对湿度为:50~60%。
3、试剂
乙醚,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批号:20050407。
硫化钠:分析纯,成都化学试剂厂,批号:20040921。
冰醋酸:分析纯,成都化学试剂厂,批号:20050423。
医药凡士林:武汉石油化工厂生产。
二、试验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给药前一天,用剪刀粗略剪去小鼠背部毛后,用8%硫化钠溶液脱毛,面积1.5cm×1.5cm。第1组为阴性对照组,在背部经脱毛处理处皮肤均匀涂布阴性对照的凡士林膏0.1g/只,然后用一层纱布(1.5cm×1.5cm)轻轻覆盖;第2组为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阿司匹林200m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20倍);第3组在背部经脱毛处理处皮肤均匀涂布含16mg/g附子灵的药膏0.1g/只;第4组涂布含16mg/g附子灵的药膏0.05g/只。两涂药膏组也在涂药后用一层纱布(1.5cm×1.5cm)轻轻覆盖。除第2组在给药后30分钟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外,其余各组均在贴敷1.5小时后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0.2ml/只,观察记录注射醋酸溶液5分钟后的10分钟内每只小鼠的扭体反应(腹部后腿伸张,臀部高起)次数。对试验数据做统计分析,计算各剂量组扭体均数、标准差及疼痛抑制率,用t检验,比较各给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的组间差异。
三、试验结果
注射醋酸后可引起小鼠较持久的疼痛刺激,小鼠反复出现腹部后腿伸张,臀部高起(扭体)反应.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明显下降(P<0.001),镇痛作用非常明显,其疼痛抑制率为81.6%.药物附子灵作为皮肤外用的尝试,在约800mg/kg剂量时能明显减少由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疼痛抑制率为44.4%;400mg/kg剂量组尽管疼痛抑制率为36.1%,但小鼠扭体反应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显示镇痛作用不明显,结果见表15.结果表明,附子灵作皮肤外用发挥镇痛作用,所用剂量较高.表明在本实验中,附子灵的皮肤吸收效率不高,今后若能改进赋形剂的添加,促进附子灵的皮肤吸收,将有助于降低剂量,降低成本.
表15药物附子灵外用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注:t检验,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p<0.01,***p<0.001
四、试验结论
药物附子灵皮肤外用约800mg/kg剂量能明显减少由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疼痛抑制率为44.4%;400mg/kg剂量组尽管疼痛抑制率为36.1%,但小鼠扭体反应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显示镇痛作用不明显。结果表明,附子灵作皮肤外用发挥镇痛作用,所用剂量较高。表明在本实验中,附子灵的皮肤吸收效率不高,今后若能改进赋形剂的添加,使用先进的透皮技术,促进附子灵的皮肤吸收,将有助于降低剂量,降低成本。
总之,本发明各化合物的用量均在安全范围之内,单独使用附子灵药效明显,毒性低,附子灵与其它生物碱相互配伍使用均能达到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且,配伍后的药物组合物与药效并不呈简单的量效线性关系,而是在一个特定的配比下,用量较少,药效最好,达到了高效、低毒的目的,为临床提供了新的镇痛作用药物。
Claims (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化合物为有效药物成分制备而成的药物制剂:
式(I)结构的附子灵200-600份、苯甲酰中乌头原碱200-600份、中乌头碱1-3份、下乌头碱2-6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化合物为有效药物成分制备而成的药物制剂:
式(I)结构的附子灵200份、苯甲酰中乌头原碱200份、中乌头碱3份、下乌头碱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化合物为有效药物成分制备而成的药物制剂:
式(I)结构的附子灵200-600份、中乌头碱1-3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化合物为有效药物成分制备而成的药物制剂:
式(I)结构的附子灵600份、中乌头碱1份。
6.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化合物为有效药物成分制备而成的药物制剂:
式(I)结构的附子灵100-300份、下乌头碱1-3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化合物为有效药物成分制备而成的药物制剂:
式(I)结构的附子灵100份、下乌头碱3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化合物为有效药物成分制备而成的药物制剂:
式(I)结构的附子灵25份、苯甲酰中乌头原碱75份。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剂是口服制剂、外用制剂、注射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制剂是口服液、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制剂是:药用敷料、软膏、栓剂、洗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410040598.3 | 2004-09-03 | ||
CNA2004100405983A CN1628662A (zh) | 2004-09-03 | 2004-09-03 | 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 |
PCT/CN2005/001384 WO2006024236A1 (fr) | 2004-09-03 | 2005-09-01 | Medicament a effets analgesique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31298A CN101031298A (zh) | 2007-09-05 |
CN101031298B true CN101031298B (zh) | 2010-05-05 |
Family
ID=348458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4100405983A Pending CN1628662A (zh) | 2004-09-03 | 2004-09-03 | 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 |
CN20058002021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1298B (zh) | 2004-09-03 | 2005-09-01 | 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4100405983A Pending CN1628662A (zh) | 2004-09-03 | 2004-09-03 | 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163528A1 (zh) |
EP (1) | EP1790341A4 (zh) |
JP (1) | JP2008511555A (zh) |
KR (1) | KR20070054222A (zh) |
CN (2) | CN1628662A (zh) |
WO (1) | WO2006024236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20691A (zh) * | 2012-04-10 | 2013-05-29 | 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 | 附子灵在制备预防和治疗休克药物中的应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85174B (zh) * | 2009-12-03 | 2014-06-18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具有镇痛抗炎作用的苯甲酰乌头原碱透皮凝胶剂 |
US9085536B2 (en) | 2011-03-15 | 2015-07-21 |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 Aconitine compounds, compositions, use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
KR101505712B1 (ko) | 2012-09-28 | 2015-03-24 | 주식회사 엘지생활건강 | 히파코니틴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피부 주름 개선 또는 피부 탄력 증진용 화장료 조성물 |
CN112694441B (zh) * | 2019-10-22 | 2023-03-21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C20二萜生物碱、其制备及治疗疼痛相关疾病的用途 |
CN113116811A (zh) * | 2020-01-14 | 2021-07-16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可注射长效镇痛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JP7465503B2 (ja) | 2020-09-08 | 2024-04-11 | 政 田 | 漢方薬の疾患に対する有効性の判定方法 |
CN111991392A (zh) * | 2020-09-10 | 2020-11-27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一种抗疱疹病毒感染的生物碱及其组合物与应用 |
CN112022979A (zh) * | 2020-10-22 | 2020-12-04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一种缓解眼部手术术后肿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15073376B (zh) * | 2021-03-15 | 2024-02-06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附子中的c20二萜生物碱、其制备及其用途 |
CN114159435B (zh) * | 2021-12-30 | 2023-06-16 |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 附子灵在制备治疗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766A (zh) * | 1994-03-18 | 1997-04-16 | 株式会社津村 | 治疗感染的药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5864B2 (ja) * | 1987-05-08 | 1996-01-24 | 三和生薬株式会社 | 新規なアコニチン系化合物およびそれらを有効成分とする鎮痛・抗炎症剤 |
US5098857A (en) * | 1989-12-22 | 1992-03-2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 Method of making semi-insulating gallium arsenide by oxygen doping in metal-organic vapor phase epitaxy |
-
2004
- 2004-09-03 CN CNA2004100405983A patent/CN1628662A/zh active Pending
-
2005
- 2005-09-01 WO PCT/CN2005/001384 patent/WO200602423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5-09-01 US US11/574,413 patent/US2009016352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5-09-01 JP JP2007528566A patent/JP2008511555A/ja active Pending
- 2005-09-01 EP EP05781804A patent/EP1790341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09-01 CN CN2005800202163A patent/CN10103129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9-01 KR KR1020077006788A patent/KR20070054222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766A (zh) * | 1994-03-18 | 1997-04-16 | 株式会社津村 | 治疗感染的药物 |
Non-Patent Citations (16)
Title |
---|
刘明珠 |
廖循.中坝鹅掌叶附子中的生物碱成分.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5 4.2003,15(4),324-325. |
廖耀中 |
张卫东 |
梁华清 |
沈企华.四川江油附子生物碱和新的强心成分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9 3.1997,9(3),30-34. |
王宪楷 |
王宪楷 赵同芳 赖盛.中坝鹅掌叶附子中的生物碱研究Ⅱ.中国药学杂志31 2.1996,31(2),74-77. * |
王洁之 |
赖盛.中坝鹅掌叶附子中的生物碱研究Ⅱ.中国药学杂志31 2.1996,31(2),74-77. |
赵同芳 |
陈洪超 |
陈洪超 王宪楷 赵同芳 廖循.中坝鹅掌叶附子中的生物碱成分.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5 4.2003,15(4),324-325. * |
陈海生 |
韩公羽 |
韩公羽 梁华清 张卫东 陈海生 王洁之 廖耀中 刘明珠 沈企华.四川江油附子生物碱和新的强心成分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9 3.1997,9(3),30-34.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20691A (zh) * | 2012-04-10 | 2013-05-29 | 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 | 附子灵在制备预防和治疗休克药物中的应用 |
CN103120691B (zh) * | 2012-04-10 | 2015-04-29 | 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 | 附子灵在制备预防和治疗休克药物中的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790341A4 (en) | 2008-01-09 |
JP2008511555A (ja) | 2008-04-17 |
US20090163528A1 (en) | 2009-06-25 |
WO2006024236A1 (fr) | 2006-03-09 |
CN101031298A (zh) | 2007-09-05 |
CN1628662A (zh) | 2005-06-22 |
KR20070054222A (ko) | 2007-05-28 |
EP1790341A1 (en) | 2007-05-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829275B1 (en) | Total flavone extract of abelmoschus maniho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 |
CN1621041A (zh) | 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1031298B (zh) | 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 | |
CN102600212B (zh) | 一种增强免疫力、辅助治疗肿瘤的医药保健品 | |
CN101612316B (zh) | 铁皮石斛水提物在制备预防治疗高血压中风的药中的应用 | |
CN100566714C (zh) | 一种含有石杉碱甲、乙复合成分的蛇足石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380346B (zh) |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作方法 | |
JP6389958B2 (ja) | 瓦草5環性トリテルペンサポニン類化合物抗腫瘍の薬物用途 | |
CN104815138A (zh) | 一种枳实提取物、制剂及用途 | |
CN105983016B (zh) | 一种含有水飞蓟宾的药物组合 | |
CN107648479B (zh) |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方及其制品 | |
CN101978963B (zh) | 一种番荔枝内酯类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抗癌及减缓癌性疼痛方面的用途 | |
CN102228547B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胰腺炎和/或胆囊炎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1120977B (zh) | 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 | |
CN1968694B (zh) | 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3142916A (zh) | 一种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70884A (zh) |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US9943560B2 (en) | Med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liquorice extracts with synergistic effect | |
CN105770054A (zh) | 用于防治鸡球虫病的药物组合物、添加剂和饲料 | |
CN101099754A (zh) | 具栖冬青苷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WO2012131643A1 (en) | Herb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pedilanthus tithymaloides for treatment preven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 |
CN111714539A (zh) | 一种护肝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836315A (zh) | 一种预防调理转归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898170B (zh) | 一种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
JPS60260520A (ja) | 医薬組成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