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18330B - 图像显示系统、方法和数据处理装置、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系统、方法和数据处理装置、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18330B CN101018330B CN2007100070061A CN200710007006A CN101018330B CN 101018330 B CN101018330 B CN 101018330B CN 2007100070061 A CN2007100070061 A CN 2007100070061A CN 200710007006 A CN200710007006 A CN 200710007006A CN 101018330 B CN101018330 B CN 1010183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content
- image
- unit
- mention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144 data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4—Display of multiple viewpor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5—Adapting incoming signals to the display forma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2—Selection from among a plurality of transforms or standards, e.g. selection between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 and sub-band transform or selection between H.263 and H.264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27—Prioritisation of hardware or computational resour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6—Incoming video signal characteristics or properties
- H04N19/14—Coding unit complexity, e.g. amount of activity or edge presence esti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54—Measured or subjectively estimated visual quality after decoding, e.g. measurement of distor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2—User inpu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04N19/17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the region being a picture, frame or fiel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10—Special adaptations of display systems for operation with variable images
- G09G2320/103—Detection of image changes, e.g. determination of an index representative of the image chang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2—Handling of images in compressed format, e.g. JPEG, MPE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其减少从数据处理装置经通信单元向图像显示装置发送的数据量,并且将由图像显示装置显示的图像的质量的变差抑制在最小限度。在数据处理装置中,检测显示图像数据中包含的各种内容数据的内容区域(a1~a9),按该各内容区域(a1~a9)进行与所显示的内容数据的种类相对应的编码处理。将已编码的各内容数据发送给图像显示装置,对其进行解码处理,然后用于图像显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系统、图像显示方法、图像显示程序、记录媒体、数据处理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过去,人们知道有下述的图像显示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图像显示系统包括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个人计算机(数据处理装置);根据由个人计算机处理的图像数据显示图像的液晶投影仪(图像显示装置);在个人计算机和液晶投影仪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USB(UniversalSerial Bus)缆线(通信单元)。
在专利文献1的图像显示系统中,用于在液晶投影仪中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输入到个人计算机中,在该个人计算机中进行预定的图像处理,然后,通过USB缆线发送给液晶投影仪。液晶投影仪根据通过USB缆线接收的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显示于屏幕上。
在专利文献1的图像显示系统中,由于USB缆线的通信速度具有上限(例如,在USB2.0的规格的场合,为480Mbps),个人计算机的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照原样通过USB缆线发送,无法实现液晶投影仪的普通的帧速率(60fps),故针对该情况,根据需要,降低液晶投影仪的分辨率,或进行图像数据的压缩。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4-69996号文献(第15,第16页)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虽然降低分辨率进行图像数据的压缩的方法可减少通过USB缆 线发送的图像数据的量,提高帧速率,但是存在导致图像质量变差的问题。特别是在打算显示于液晶投影仪的图像为精细的图像的场合,画质的变差成为致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减少从数据处理装置经通信单元向图像显示装置发送的数据量,并且将由图像显示装置显示的图像的质量的变差抑制在最小限度的图像显示系统、图像显示方法、图像显示程序、记录媒体、数据处理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系统包括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处理装置;根据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处理的图像数据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和在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和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图像处理单元,该图像处理单元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图像处理;内容区域检测单元,该内容区域检测单元检测显示图像数据中所包含的各种内容数据的内容区域;编码方式选择单元,该编码方式选择单元针对由上述内容区域检测单元检测的上述各内容区域,选择与显示于该内容区域中的内容数据的种类相对应的编码方式;编码单元,该编码单元根据由上述编码方式选择单元针对上述各内容区域选择的上述编码方式,对显示于该内容区域中的内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和发送单元,该发送单元将进行了上述图像处理单元的图像处理、以及上述编码单元的编码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通过上述通信单元发送给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接收由上述发送单元经上述通信单元而发送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解码单元,该解码单元针对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按照由上述编码方式选择单元选择的编码方式,对该内容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和图像显示单元,该图像显示单元根据由上述解码单元解码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显示图像。
在上述图像显示系统中,在数据处理装置中,针对图像数据中包括的 内容数据的各种,检测显示该内容数据的内容区域。
在这里,内容数据分为活动图像内容数据与静止图像内容数据,但是,更加细的分类也是可能的。例如,可将静止图像内容数据分为照片等的精细的数据(在下面统称为“照片数据”),演示用的文字、图形、表等的数据(在下面统称为“文字数据”),作为数据处理装置的个人计算机的显示器上打开的窗口的框部分、个人计算机的桌面图像等的数据(在下面统称为“背景数据”)等。另外,作为数据处理装置的个人计算机的显示器上打开的各种窗口、桌面上及窗口内设置的各种图标等中的由鼠标等的指定单元指定或拖动的部分,也可特别地作为“动态”的静止图像内容数据(在下面统称为“动态数据”)分类。另外,以上给出的内容数据的分类不过是一个实例,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以上的分类实例。即,即使在采用已知的其它的分类方法的情况下,仍可采用本发明。
数据处理装置,在图像数据包括多种的内容数据的场合,检测显示各内容数据的各内容区域。在这里的区域检测方法的具体内容将在后面进行描述,但是按照本发明,也可采用后述的方法以外的已知的区域检测方法。
内容区域的检测可相对图像数据输入到数据处理装置中的次数按照任意间隔进行。可例举有,例如,每当在图像数据输入数据处理装置中时实施,以一定时间间隔而实施等的情况。按照本发明,也可采用已知的其它的时间间隔。
接着,在数据处理装置中,针对已检测的各内容区域,选择内容数据的编码方式。
在这里,编码方式的选择对应于内容数据的种类而自动地进行。在例如,高帧速率的实现最优先并且还要求高画质的活动图像内容数据的场合,选择不导致画质的变差而可将数据压缩、增加通信速度的编码方式(例如,运行长度方式),在不要求高帧速率但是要求高画质的照片数据(静止图像内容数据)的场合,选择即使在显示上花费或少或多的时间(例如,数帧的量)的情况下仍可进行精细的显示的编码方式(例如,在基本的图像上依次重写的同时,进行精细的显示的渐进JPEG方式),在不要求高画 质的文字数据、背景数据等(静止图像内容数据)的场合,选择会导致画质的变差但可大幅度地压缩数据的编码方式(例如,JPEG方式)。另外,虽然用户使其处于动态的状态的动态数据(窗口,图标等)为静止图像内容数据,但是用户关注的可能性高,在通过拖拽移动或动态数据为窗口的场合,由于当改变尺寸或产生新的窗口时伴随有运动,故最好与活动图像内容数据相同地,选择高帧速率的实现最优先的编码方式。另外,以上给出的编码方式的选择不过是一个实例,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可不由以上的选择实例限定。即,按照本发明,编码方式的选择可对应于所显示的内容数据的种类而自动地进行,内容数据的种类与对应于该种类而选择的编码方式的对应关系,可根据目的自由地设定。另外,可选择的编码方式了不限于以上列举的方式。例如,可将数据完全不压缩的“非压缩方式”等也用作可选的编码方式。
然后,在数据处理装置中,根据已选择的各编码方式,对各内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通过通信单元发送给图像显示装置。
在图像显示装置中,对应于针对各内容数据在数据处理装置中选择的编码方式,对通过通信单元接收的该各内容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另外,图像显示装置根据已解码的各内容数据,进行图像的显示。
按照上述那样的图像显示系统,针对不要求高画质的内容数据(例如,文字数据,背景数据),选择可大幅度地压缩数据的编码方式,由此,可将从数据处理装置通过通信单元向图像显示装置发送的数据量减少,针对要求高画质的内容数据(例如,活动图像内容数据,照片数据),选择不导致画质变差的编码方式,由此,可将由图像显示装置显示的图像的质量的变差抑制在最小限度。
在本发明的图像显示系统中,优选地,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发送位次设定单元,该发送位次设定单元对图像数据中包含的各种内容数据设定发送位次,上述发送单元根据由上述发送位次设定单元设定的上述发送位次,发送上述各种内容数据。
按照这样的图像显示系统,即使在通信单元的通信速度小、在帧更新 间隔的期间不能够发送1帧中包括的全部种类的内容数据的场合,通过优先地将发送位次高的内容数据发送,由此,至少对于发送位次高的内容数据,可进行适合的显示。在这里,发送位次可根据目的自由地设定,但是,最好,通过较高地设定高帧速率的实现最优先的内容数据(例如,活动图像内容数据,动态数据)的发送位次,谋求该内容数据帧速率的维持。
在本发明的图像显示系统中,最好,上述内容区域检测单元包括:检测构成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的时间变化的时间变化检测单元;和活动图像内容区域检测单元,该活动图像内容区域检测单元根据由上述时间变化检测单元检测的各像素数据的时间变化,检测显示图像数据中包含的活动图像内容数据的活动图像内容区域。
利用这样的图像显示系统,通过检测构成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的时间变化,可将图像数据的时间变化大的区域作为活动图像内容区域而有效地检测。
在本发明的图像显示系统中,最好,上述内容区域检测单元包括边界检测单元,该边界检测单元将图像数据中的邻近像素数据之间的变化大的部分作为上述各内容区域的边界而进行检测。
在相互不同的内容区域,显示种类相互不同的内容数据时,在各内容区域的边界,图像数据较大地变化的可能性高。按照这样的图像显示系统,对在图像数据中相互邻近的像素数据之间进行比较,由此,可将图像数据的变化大的部分作为各内容区域的边界有效地检测。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为由图像显示系统实施的图像显示方法,该图像显示系统包括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处理装置;根据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处理的图像数据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和在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和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单元;其特征在于: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实施: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步骤;检测显示图像数据中所包含的各种内容数据的内容区域的内容区域检测步骤;针对在上述内容区域检测步骤检测的上述各内容区域,选择与显示于该内容区域中的内容数据的种类相对应的编码方式的编码方式选择步骤; 根据在上述编码方式选择步骤中针对上述各内容区域选择的上述编码方式,对显示于该内容区域中的内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的编码步骤;和将进行了上述图像处理步骤的图像处理、以及上述编码步骤的编码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通过上述通信单元发送给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发送步骤;由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实施:接收在上述发送步骤中经上述通信单元而发送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的接收步骤;针对在上述接收步骤接收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按照在上述编码方式选择步骤选择的编码方式,对该内容数据进行解码处理的解码步骤;和根据在上述解码步骤解码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步骤。
由于这样的图像显示方法由前述的本发明的图像显示系统实施,故可实现与上述图像显示系统相同的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程序涉及由图像显示系统运行的图像显示程序,该图像显示系统包括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处理装置;根据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处理的图像数据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和在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和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单元;其特征在于:由组装于上述数据处理装置中的计算机实施: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步骤;检测显示图像数据中所包含的各种内容数据的内容区域的内容区域检测步骤;针对在上述内容区域检测步骤检测的上述各内容区域,选择与显示于该内容区域中的内容数据的种类相对应的编码方式的编码方式选择步骤;根据在上述编码方式选择步骤中针对上述各内容区域选择的上述编码方式,对显示于该内容区域中的内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的编码步骤;和将进行了上述图像处理步骤的图像处理、以及上述编码步骤的编码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通过上述通信单元发送给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发送步骤。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程序涉及由图像显示系统运行的图像显示程序,该图像显示系统包括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处理装置;根据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处理的图像数据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和在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和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单元;其特征在于:由组 装于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中的计算机实施:接收从上述数据处理装置经上述通信单元而发送的各种内容数据的接收步骤;针对在上述接收步骤接收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按照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选择的编码方式,对该内容数据进行解码处理的解码步骤;和根据在上述解码步骤解码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步骤。
本发明的记录媒体的特征在于在其内记录有上述各图像显示程序,该程序可通过计算机读取。
由于以上这样的图像显示程序和记录媒体用于实施前述的本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故可实现与上述图像显示方法相同的各作用、效果。
另外,本发明还可作为构成上述图像显示系统的子组合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而成立,通过这样的数据处理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协作,可具有上述的作用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图像显示系统的结构的功能方框图;
图2为表示图像处理单元的结构的功能方框图;
图3为表示内容区域检测单元的结构的功能方框图;
图4为表示图像的显示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为表示通过图像数据输入单元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实例的图;
图6为表示对图5的实例的图像数据进行时间变化检测的实例的一系列的图;
图7为表示针对图5的实例的图像数据而检测的各内容区域的图;
图8为表示通过发送单元发送的内容数据的格式的图;
图9为表示在图5的实例中涉及数帧的内容数据的发送实例的图。
标号的说明:
1...图像显示系统;2...个人计算机(数据处理装置);3...液晶投影仪(图像显示装置);4...USB缆线(通信单元);5...显示器;21...图像数据输入单元;22...控制单元;23...发送单元;31...接收 单元;32...控制单元;33...图像显示单元;221...图像处理单元;222...内容区域检测单元;223...编码方式选择单元;224...编码单元;225...发送位次(顺序)设定单元;321...解码单元;2211...形状变换单元;2212...色调变换单元;2221...内容区域检测辅助单元;2222...活动图像内容区域检测单元;2223...静止图像内容区域检测单元;22211...窗口区域检测单元;22212...时间变化检测单元;22213...边界检测单元;22214...应用程序检测单元;22215...窗口内事件检测单元;22216...块噪音(block noise)检测单元;22217...用户操作检测单元;22231...照片区域检测单元;22232...文字(字符)区域检测单元;22233...背景区域检测单元;22234...动态区域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1.图像显示系统的结构
图1为表示图像显示系统的结构的功能方框图。
该图像显示系统1包括:个人计算机2,该个人计算机2为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处理装置;液晶投影仪3,该液晶投影仪3为根据由个人计算机2处理的图像数据来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USB缆线4,该USB缆线4为在个人计算机2和液晶投影仪3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单元。
个人计算机2按照功能包括图像数据输入单元21,控制单元22和发送单元23。
图像数据输入单元21为将最终显示于液晶投影仪3的图像数据输入控制单元22的单元。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与个人计算机2的显示器5中显示的图像相同的图像显示于液晶投影仪3,图像数据输入单元21将抓取显示于显示器5中的图像而获得的图像数据输入到控制单元22中。
控制单元22为进行与通过图像数据输入单元21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处理有关的总体控制的单元,按照功能,构成为包括图像处理单元221,内容区域检测单元222,编码方式选择单元223,编码单元224和发送位次设定 单元225。
图像处理单元221为对通过图像数据输入单元21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图像处理的单元,按照功能,如图2所示的那样,包括形状变换单元2211和色调变换单元2212。
形状变换单元2211为对应于所采用的液晶投影仪3,变换图像数据的形状的单元。具体来说,形状变换单元2211对应于液晶投影仪3的显示性能变换图像数据的分辨率(改变尺寸),或对应于液晶投影仪3的设置状态对图像数据进行梯形修正处理(具体内容参照专利文献1)。
色调变换单元2212为对应于所采用的液晶投影仪3,变换图像数据的色调的单元。具体来说,色调变换单元2212对应于液晶投影仪3的显示特性,对图像数据进行γ校正,色相不均匀性修正等处理(具体内容参照专利文献1)。
内容区域检测单元222为对通过图像数据单元21输入的图像数据中包括的各种的内容数据所显示的内容区域进行检测的单元,按照功能,如图3所示的那样,构成为包括内容区域检测辅助单元2221,活动图像内容区域检测单元2222和静止图像内容区域检测单元2223。
内容区域检测辅助单元2221为获得对于检测内容数据的种类和内容区域来说有用的各种信息的单元,按照功能,构成为包括窗口区域检测单元22211,时间变化检测单元22212,边界检测单元22213,应用程序检测单元22214,窗口内事件检测单元22215,块噪音检测单元22216和用户操作检测单元22217。
窗口区域检测单元22211为当在通过图像数据输入单元21输入的图像数据中具有应用程序等的窗口的数据的场合,检测该窗口的区域(窗口区域)的单元。按照窗口区域检测单元22211,显然可检测窗口区域,还可将未作为窗口区域检测出的区域作为桌面等的背景区域检测。
时间变化检测单元22212为对构成通过图像数据输入单元21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的时间变化进行检测的单元。按照时间变化检测单元22212,可将像素数据具有时间变化的区域作为活动图像内容区域检测,可 将图像数据中没有时间变化的区域作为静止图像内容区域检测。
边界检测单元22213为将通过图像数据输入单元21输入的图像数据的邻近像素之间的变化较大的部分作为各内容区域的边界检测的单元。可通过检测各内容区域的边界,来正确地检测各内容区域。
应用程序检测单元22214为当在通过图像数据输入单元21输入的图像数据中具有应用程序的窗口的数据时,检测构成该窗口的应用程序的种类的单元。可通过检测应用程序的种类,判断显示于窗口内的内容数据的种类。
窗口内事件检测单元22215为当在通过图像数据输入单元21输入的图像数据中具有应用程序等的窗口的数据时,检测在该窗口内发生的事件的单元。可通过检测窗口内的事件,判断显示于窗口内的内容数据的种类。
块噪音检测单元22216为当在通过图像数据输入单元21输入的图像数据中具有已通过JPEG、MPEG等的编码方式编码的内容数据的场合,检测该编码方式造成的块噪音的单元。可通过检测块噪音,正确地检测JPEG的静止图像内容区域、MPEG的活动图像内容区域等。
用户操作检测单元22217为检测由用户进行的操作的单元,可通过检测用户的操作,检测用户使其处于动态(active)的窗口,图标等的动态数据。
活动图像内容区域检测单元2222为根据由内容区域检测辅助单元2221获得的各种信息,对显示由图像数据输入单元21输入的图像数据中包含的活动图像内容数据的活动图像内容区域进行检测的单元。
静止图像内容区域检测单元2223为根据由内容区域检测辅助单元2221获得的各种信息,对显示由图像数据输入单元21输入的图像数据中包含的静止图像内容数据的静止图像内容区域进行检测的单元,其按照功能,包括照片区域检测单元22231,文字区域检测单元22232,背景区域检测单元22233和动态区域检测单元22234。
照片区域检测单元22231为对显示静止图像内容数据中的照片等的精细的数据(统称为“照片数据”)的照片区域进行检测的单元。
文字区域检测单元22232为对显示静止图像内容数据中的演示用的文 字、图形、表等的数据(统称为“文字数据”)的文字区域进行检测的单元。另外,照片数据和文字数据均为静止图像内容数据,但是,可对应于数据的密度(照片数据:高,文字数据:低)等相互区别。
背景区域检测单元22233为对显示静止图像内容数据中的窗口的框部分、桌面图像等的数据(统称为“背景数据”)的背景区域进行检测的单元。
动态区域检测单元22234为对显示通过用户的鼠标操作等指定或拖动的窗口、图标等的动态数据(统称为“动态数据”)的动态区域进行检测的单元。
编码方式选择单元223为针对通过内容区域检测单元222检测的各内容区域,选择与显示于该内容区域中的内容数据的种类相对应的编码方式的单元。
编码单元224为根据由编码方式选择单元223按各内容区域而选择的编码方式,对显示于该内容区域中的内容数据进行编码的单元。
发送位次设定单元225为对通过图像数据输入单元21输入的图像数据中包含的各种的内容数据,设定发送位次的单元。
发送单元23为根据由发送位次设定单元225设定的发送位次,通过USB缆线4,将控制单元22进行各种处理的各种的内容数据发送给液晶投影仪3的单元。具体来说,发送单元23由与USB缆线4连接的USB控制器构成。
液晶投影仪3按照功能,包括接收单元31,控制单元32和图像显示单元33。
接收单元31为接收通过发送单元23经USB缆线4发送的各种内容数据的单元。具体来说,接收单元31由与USB缆线4连接的USB控制器构成。
控制单元32为进行与通过接收单元31接收的各种内容数据的显示有关的总体控制的单元,其按照功能,包括解码单元321。
解码单元321为针对通过接收单元31接收的各种内容数据,对应于通 过编码方式选择单元223选择的编码方式,对该内容数据进行解码的单元。
图像显示单元33为根据由解码单元321解码的各种内容数据显示图像的单元,其由射出光的光源;根据图像数据(已解码的各种内容数据)对来自该光源的光进行调制,形成图像的液晶板;投影通过该液晶板形成的图像的投影透镜等构成。
2.图像显示方法
接着,对通过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图像显示系统1进行的图像的显示方法进行描述。
图4为表示图像的显示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S1,个人计算机2中的图像数据输入单元21将与显示于个人计算机2的显示器5中的图像相对应的图像数据输入到控制单元22中。图5为表示在步骤S1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实例(显示器5的显示实例)的图。在该图中,2个窗口W1、W2按照与设置有各种图标I的桌面重合的方式打开。窗口W1为活动图像显示应用程序的窗口,在该窗口W1中的活动图像显示区域A1中,显示活动图像。另外,窗口W2为静止图像显示应用程序的窗口,在该窗口W2中的静止图像显示区域A2中,显示作为静止图像的精细的照片。
在步骤S2,图像处理单元221对在步骤S1输入的图像数据(图5),进行预定的图像处理。具体来说,通过形状变换单元2211,对应于所采用的液晶投影仪3,变换图像数据的形状(S21),通过色调变换单元2212,对应于所采用的液晶投影仪3,变换图像数据的色调(S22)。
在步骤S3,按照与步骤S2并行的方式,内容区域检测单元222检测显示在步骤S1输入的图像数据中包含的各种内容数据的内容区域。在本实施例中,将内容数据分为活动图像内容数据、照片数据、文字数据、背景数据、动态数据这5种,在步骤S3,针对该各种数据,检测内容区域(活动图像内容区域、照片区域、文字区域、背景区域、动态区域)。此时,根据由内容区域检测辅助单元2221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内容数据的种类和内容区域的检测。相对步骤S2的进行次数,S3进行次数较少,这样也是 没有关系的。在本实施例中,每当经过一定时间间隔,进行步骤S3,并且在发生窗口的移动、形成等的事件的场合,每次进行步骤S3。如此进行内容区域检测单元的检测,可使在内容区域的检测上花费的平均处理时间为最小限。
通过窗口区域检测单元22211,可通过检测窗口区域,将作为窗口区域而未被检测到的区域作为显示背景数据的背景区域检测。在图5的实例中,由于窗口W1、W2的区域作为窗口区域检测,故可将未作为窗口区域检测的桌面的区域检测作为背景区域。另外,由于作为窗口区域检测的窗口W1、W2分别包括称为框部分和显示区域A1、A2的种类不同的2个区域,故严格地说,其包括多个内容区域。于是,为了严格地检测内容区域,根据后述的那样,根据通过其它的内容区域检测辅助单元2221获得的各种信息,必须将各窗口W1、W2分为框部分和显示区域A1、A2。
通过时间变化检测单元22212,可针对在S1输入的图像数据,将像素数据具有时间变化的区域作为活动图像内容区域检测,可将像素数据不具有时间变化的区域作为静止图像内容区域检测。图6为表示对图5的实例的图像数据,进行时间变化检测单元22212的时间变化检测的实例的一系列的图。图6(A)为从图5的图像数据中,抽出包括活动图像显示窗口W1的区域的图。图6(B)~图6(D)为表示以图6(A)的区域为对象而进行的时间变化检测的流程的一系列的图。在图6(B)的时间变化检测开始时,区域在整个面的范围内,形成白色的图像。接着,如果依次将像素数据具有时间变化的部分重涂为黑色(图6(C)),则最终,将与窗口W1内的活动图像显示区域A1相对应的矩形区域遍涂成黑色(图6(D))。如此,通过时间变化检测单元22212,可仅仅检测窗口W1中的活动图像显示区域A1,可将该区域A1作为活动图像内容区域检测。
利用边界检测单元22213,可将在步骤S1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邻近像素数据之间的变化大的部分作为各内容区域的边界而检测。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鉴于各内容区域的边界多为直线状的情况,故限于邻近像素数据之间的变化大的部分呈直线状并列的场合,作为各内容区域的边界进行 检测。由此,例如,照片的图像数据中,邻近图像数据之间的变化大的部分对应于拍摄物的形状呈曲线状并列的场合,由于不作为各内容区域的边界而错误地检测,故可提高直线状的边界的检测精度。通过这样的边界检测单元22213,例如,可正确地检测图5的实例的各窗口W1、W2的框部分和显示区域A1、A2的边界(矩形状)。另外,针对显示于由边界检测单元22213检测的边界划分的各内容区域中的内容数据的种类,可根据由其它的内容区域检测辅助单元2221获得的各种信息而判断。
利用应用程序检测单元22214,可通过检测构成窗口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判断显示于该窗口内的内容数据的种类。在图5的实例中,可通过检测构成活动图像显示窗口W1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判断显示于该窗口W1内的内容数据为活动图像内容数据,可通过检测构成静止图像显示窗口W2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判断显示于该窗口W2内的内容数据为照片数据。
利用窗口内事件检测单元22215,可通过检测窗口内事件,判断显示于窗口内的内容数据的种类。在图5的实例中,可通过检测活动图像显示窗口W1内的事件(例如,再生/播放、停止、快进、快退、音量的调节),判断显示于该窗口W1内的内容数据为活动图像内容数据,可通过检测静止图像显示窗口W2内的事件(例如,放大、缩小、逐页放送),判断显示于该窗口W2内的内容数据为照片数据。
利用块噪音检测单元22216,可通过检测块噪音,正确地检测JPEG的静止图像内容区域、MPEG的活动图像内容区域等。在图5的实例中,在显示于活动图像显示窗口W1内的活动图像内容数据按照MPEG进行编码处理的场合,可通过块噪音检测,检测该活动图像内容数据的内容区域,在显示于静止图像显示窗口W2内的静止图像内容数据按照JPEG进行编码处理的场合,可通过块噪音检测,检测该静止图像内容数据的内容区域。
利用用户操作检测单元22217,可通过检测用户的鼠标操作等,正确地检测用户使其处于动态(活动状态)的窗口W1、W2,图标I等的动态数据,正确地检测显示该动态数据的动态区域。
根据由上述那样的内容区域检测辅助单元2221获得的各种信息,在步 骤S3,通过活动图像内容区域检测单元2222和静止图像内容区域检测单元2223,进行各内容区域的检测。在图5的实例中,通过主要3种的内容数据,即,显示于活动图像显示窗口W1内的活动图像内容数据;显示于静止图像显示窗口W2内的照片数据;这两种数据以外的背景数据(窗口W1、W2的框部分,桌面的数据)构成图像数据时,在步骤S3,显示活动图像内容数据的活动图像显示区域A1、显示照片数据的静止图像显示区域A2、显示背景数据的上述两个区域A1、A2以外的区域分别作为内容区域(活动图像内容区域,照片区域,背景区域)检测。图7为表示针对图5的实例的图像数据检测的各内容区域的图。该图所示的9个矩形状的内容区域a1~a9之中,a1表示活动图像内容区域(与窗口W1的活动图像显示区域A1相同),a2表示照片区域(与窗口W2的静止图像显示区域A2相同),a3~a9表示背景区域。在这里,将图像数据分为矩形的内容区域a1~a9是因为如果呈矩形状分割数据,则可简化处理。
在步骤S4,编码方式选择单元223针对在步骤S3检测的各内容区域,选择与显示于该内容区域中的内容数据的种类相对应的编码方式。具体来说,在高帧速率的实现最优先并且也要求高画质的活动图像内容区域,将不导致画质的变差而可将数据压缩、增加通信速度的运行长度(行程)方式作为编码方式选择,在不要求高帧速率但是要求高画质的照片区域,将即使在显示上花费或多或少的时间(例如,多帧的量)的情况下仍可进行精细的显示的渐进JPEG方式作为编码方式选择,在不要求高画质的文字区域和背景区域,将会导致画质的变差但可大幅度地压缩数据的JPEG方式作为编码方式选择,在受到用户关注的可能性高、显示伴随各种运动(拖拽移动等)的动态数据的动态区域,与活动图像内容区域相同,将高帧速率的实现最优先的运行长度方式作为编码方式选择。
在步骤S5,编码单元224根据在步骤S4针对各内容区域选择的编码方式,对显示于该内容区域中的内容数据进行编码。另外,对步骤S2的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内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
在步骤S6,发送位次设定单元225对在步骤S5进行了编码的各种的内 容数据设定发送位次。具体来说,针对各种内容数据,按照对活动图像内容数据设定第1位,对动态数据设定第2位,对照片数据设定第3位,对文字数据设定第4位,对背景数据设定第5位的发送位次的方式设定发送位次。在图5的实例中,针对图7所示的9个内容区域a1~a9,按照a1(活动图像内容数据)→a2(照片数据)→a3~a9(背景数据)设定发送位次。
在步骤S7,发送单元23,根据该发送位次,将在步骤S6设定了发送位次的各种内容数据,通过USB缆线4发送给液晶投影仪3。
图8为表示在步骤7中发送的内容数据的格式的图。内容数据由2个标头和图像数据组构成。第1标头表示对该内容数据在步骤5进行的编码的方式。当然,该编码方式与对该内容数据在步骤S4选择的方式相同。第2标头表示内容数据的写入范围。该写入范围对应于显示该内容数据的内容区域,通过X方向写入位置、X方向写入长度、Y方向写入位置、Y方向写入长度的4个数据指定(矩形)。像素数据组由矩形状的写入范围中包含的N个像素的像素数据构成。各像素数据由(R,G,B)3个值的组构成。
在图5的实例中,在如图7所示的那样,将图像数据分为9个内容区域a1~a9时,1帧的量的图像数据由与内容区域a1~a9相对应的9个内容数据(各为图8所示的格式的数据)构成。目前,如果进行各内容数据的通信的USB缆线4的通信速度具有富裕,则可通过USB缆线4,从个人计算机2,在帧更新间隔的期间将1帧中包括的9个内容数据的全部发送给液晶投影仪3。但是,在USB缆线4的通信速度不具有富裕的场合,由于在帧更新间隔的期间,不能够发送9个内容数据的全部,故根据在步骤S6中设定的发送位次以可发送的量发送。在图5的实例中,由于像前述那样,按照a1(活动图像内容数据)→a2(照片数据)→a3~a9(背景数据)的方式设定发这位次,故使显示于内容区域a1中的活动图像内容数据的发送最优先。
图9为表示在图5的实例中,包含多帧的内容数据的发送实例的图。在 该实例中,为了使显示于内容区域a1中的活动图像内容数据的帧速率的维持最优先,在全部帧中,最优先地发送内容区域a1的内容数据(活动图像内容数据:发送位次为第1位)。另外,发送位次低于内容区域a1的内容区域a2~a9的各内容数据,仅在从发送内容区域a1的内容数据到帧更新的时刻为止具有时间富裕的场合,根据对该各内容数据设定的发送位次进行发送。
在第1帧,在内容区域a1的内容数据发送后,发送了内容区域a2的内容数据(照片数据)的时刻,到达帧更新的时刻,在未进行其他的内容区域a3~a9的内容数据的发送的状态下更新帧。接着在第2帧,在内容区域a1的内容数据发送后,发送在前一帧未能发送的内容区域a3的内容数据(背景数据)(针对内容区域a2的内容数据,在第1帧发送完而被“跳过”)。接着在第3帧,在发送了内容区域a1的内容数据的时刻,到达帧更新的时刻,在未进行其它的内容区域a2~a9的内容数据的发送的状态下更新帧。接着在第4帧,在内容区域a1的内容数据发送后,发送在先前的帧未能够发送的内容区域a4,a5的内容数据(背景数据)(对于内容区域a2,a3的内容数据,在第1帧、第2帧发送完而被“跳过”)。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在使内容区域a1的内容数据的发送最优先的同时,进行其它的各内容区域a2~a9的内容区域的发送。
另外,在以上的实例中,根据USB缆线4的通信状况,存在内容区域a2~a9的内容数据的更新频率显著降低的担心。于是,在预定数帧(例如,60帧)中,至少1次、周期性地进行各内容区域的内容数据的强制更新。按照该方式,可针对全部的内容数据,进行最低限度的更新。另外,内容数据的强制更新也可针对全部的内容区域,在相同时刻(例如,在60帧中的1次的时刻)一次性地进行,还可针对各内容区域每次预定帧地错开而依次进行。
在步骤S8,液晶投影仪3中的接收单元31接收在步骤S7中通过USB缆线发送的各种内容数据。
在步骤S9,解码单元321,对在步骤S8中接收的各种内容数据,结合 在步骤S4选择的编码方式,对该内容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具体来说,解码单元321参照表示图8所示的内容数据的格式中的编码方式的第1标头,识别解码对象的内容数据的编码方式,对应于该编码方式,对该内容数据进行解码处理。
在步骤S10,图像显示单元33基于在步骤S9解码的各种内容数据显示图像。另外,将已显示的图像投影于屏幕等上。
3.实施例的效果
按照以上那样的实施例,通过针对内容数据的各种选择编码方式,对于不要求高画质的内容数据(文字数据,背景数据),选择可大幅度地压缩数据的编码方式(JPEG方式),这样,可减少从个人计算机2经过USB缆线4向液晶投影仪3发送的数据量,对于要求高画质的内容数据(活动图像内容数据,照片数据),选择不会导致画质变差的编码方式(运行长度方式,渐进JPEG方式),可将由液晶投影仪3显示的图像的质量的变差抑制在最小限度。
按照上述那样的实施例,即使在USB缆线4的通信速度小、在帧更新间隔的期间无法发送1帧中具有的全部种类的内容数据的情况下,仍优先地发送位次高的内容数据,由此,可至少针对发送位次高的内容数据进行适合的显示。另外,通过将高帧速率的实现最优先的内容数据(活动图像内容数据,动态数据)的发送位次设定成高,可谋求该内容数据的帧速率的维持。
4.实施例的变形实例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的实施方式,如果本实施方式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变形,则其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在个人计算机2和液晶投影仪3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单元由USB缆线4构成,但是,也可通过LAN缆线、无线网络(例如,IEEE802.11a/11b/11g)来构成通信单元。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将抓取在个人计算机2的显示器5中显示的图像而获得的图像数据发送给液晶投影仪3,来进行图像显示,但是,在显示 于显示器5中的照片等的图像数据作为RAW数据而保存于个人计算机2中的场合,也可代替进行图像的抓取,将所保存的RAW数据发送给液晶投影仪3,由此,进行基于RAW数据的高画质的图像显示。
Claims (6)
1.一种图像显示系统,该图像显示系统包括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处理装置;根据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处理的图像数据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和在上述数据处理装置与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图像处理单元,该图像处理单元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图像处理;
内容区域检测单元,该内容区域检测单元检测显示图像数据中所包含的各种内容数据的内容区域;
编码方式选择单元,该编码方式选择单元针对由上述内容区域检测单元检测的上述各内容区域,选择与显示于该内容区域中的内容数据的种类相对应的编码方式;
编码单元,该编码单元根据由上述编码方式选择单元针对上述各内容区域选择的上述编码方式,对显示于该内容区域中的内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和
发送单元,该发送单元将进行了上述图像处理单元的图像处理、以及上述编码单元的编码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通过上述通信单元发送给上述图像显示装置;
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接收由上述发送单元经上述通信单元而发送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
解码单元,该解码单元针对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按照由上述编码方式选择单元选择的编码方式,对该内容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和
图像显示单元,该图像显示单元根据由上述解码单元解码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显示图像;
上述内容区域检测单元包括:
内容区域检测辅助单元,其获得对于检测内容数据的种类和内容区域有用的各种信息;
活动图像内容区域检测单元,其根据由上述内容区域检测辅助单元获得的各种信息,对显示上述图像数据中包含的活动图像内容数据的活动图像内容区域进行检测;以及
静止图像内容区域检测单元,其根据由上述内容区域检测辅助单元获得的各种信息,对显示上述图像数据中包含的静止图像内容数据的静止图像内容区域进行检测;
上述内容区域检测辅助单元包括:
窗口区域检测单元,当在上述图像数据中包含窗口的数据的情况下,其检测该窗口的区域;以及
时间变化检测单元,其对构成上述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的时间变化进行检测;
边界检测单元,其将上述图像数据的邻近像素之间的变化较大的部分作为各内容区域的边界来进行检测;
应用程序检测单元,其通过检测构成上述窗口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判断显示于该窗口内的上述内容数据的种类;
窗口内事件检测单元,其当在上述图像数据中具有窗口的数据时,检测在该窗口内发生的事件;
块噪音检测单元,其当在上述图像数据中具有已通过编码方式编码的内容数据的场合,检测该编码方式造成的块噪音;以及
用户操作检测单元,其检测由用户进行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发送位次设定单元,该发送位次设定单元对图像数据中包含的各种内容数据设定发送位次;
上述发送单元根据由上述发送位次设定单元设定的上述发送位次发送上述各种内容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活动图像内容区域检测单元,根据由上述时间变化检测单元检测的上述各像素数据的时间变化,对显示图像数据中所包含的活动图像内容数据的活动图像内容区域进行检测。
4.一种由图像显示系统实施的图像显示方法,该图像显示系统包括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处理装置;根据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处理的图像数据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和在上述数据处理装置与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单元;该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
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实施:
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步骤;
检测显示图像数据中所包含的各种内容数据的内容区域的内容区域检测步骤;
针对在上述内容区域检测步骤检测的上述各内容区域,选择与显示于该内容区域中的内容数据的种类相对应的编码方式的编码方式选择步骤;
根据在上述编码方式选择步骤中针对上述各内容区域选择的上述编码方式,对显示于该内容区域中的内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的编码步骤;和
将进行了上述图像处理步骤的图像处理、以及上述编码步骤的编码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通过上述通信单元发送给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发送步骤;
由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实施:
接收在上述发送步骤中经上述通信单元而发送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的接收步骤;
针对在上述接收步骤接收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按照在上述编码方式选择步骤选择的编码方式,对该内容数据进行解码处理的解码步骤;和
根据在上述解码步骤解码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步骤;
上述内容区域检测步骤包括:
内容区域检测辅助步骤,获得对于检测内容数据的种类和内容区域有用的各种信息;
活动图像内容区域检测步骤,根据由上述内容区域检测辅助步骤获得的各种信息,对显示上述图像数据中包含的活动图像内容数据的活动图像内容区域进行检测;以及
静止图像内容区域检测步骤,根据由上述内容区域检测辅助步骤获得的各种信息,对显示上述图像数据中包含的静止图像内容数据的静止图像内容区域进行检测;
上述内容区域检测辅助步骤包括:
当在上述图像数据中包含窗口的数据的情况下,检测该窗口的区域的窗口区域检测步骤;
时间变化检测步骤,对构成上述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的时间变化进行检测;
边界检测步骤,将上述图像数据的邻近像素之间的变化较大的部分作为各内容区域的边界来进行检测;
通过检测构成上述窗口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判断显示于该窗口内的上述内容数据的种类的应用程序检测步骤;
窗口内事件检测步骤,当在上述图像数据中具有窗口的数据时,检测在该窗口内发生的事件;
块噪音检测步骤,当在上述图像数据中具有已通过编码方式编码的内容数据的场合,检测该编码方式造成的块噪音;以及
用户操作检测步骤,检测由用户进行的操作。
5.一种由图像显示系统执行的图像显示方法,该图像显示系统包括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处理装置;根据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处理的图像数据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和在上述数据处理装置与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单元;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执行:
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步骤;
检测显示图像数据中所包含的各种内容数据的内容区域的内容区域检测步骤;
针对在上述内容区域检测步骤检测的上述各内容区域,选择与显示于该内容区域中的内容数据的种类相对应的编码方式的编码方式选择步骤;
根据在上述编码方式选择步骤中针对上述各内容区域选择的上述编码方式,对显示于该内容区域中的内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的编码步骤;和
将进行了上述图像处理步骤的图像处理、以及上述编码步骤的编码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通过上述通信单元发送给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发送步骤;
上述内容区域检测步骤包括:
内容区域检测辅助步骤,获得对于检测内容数据的种类和内容区域有用的各种信息;
活动图像内容区域检测步骤,根据由上述内容区域检测辅助步骤获得的各种信息,对显示上述图像数据中包含的活动图像内容数据的活动图像内容区域进行检测;以及
静止图像内容区域检测步骤,根据由上述内容区域检测辅助步骤获得的各种信息,对显示上述图像数据中包含的静止图像内容数据的静止图像内容区域进行检测;
上述内容区域检测辅助步骤包括:
当在上述图像数据中包含窗口的数据的情况下,检测该窗口的区域的窗口区域检测步骤;
时间变化检测步骤,对构成上述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的时间变化进行检测;
边界检测步骤,将上述图像数据的邻近像素之间的变化较大的部分作为各内容区域的边界来进行检测;
通过检测构成上述窗口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判断显示于该窗口内的上述内容数据的种类的应用程序检测步骤;
窗口内事件检测步骤,当在上述图像数据中具有窗口的数据时,检测在该窗口内发生的事件;
块噪音检测步骤,当在上述图像数据中具有已通过编码方式编码的内容数据的场合,检测该编码方式造成的块噪音;以及
用户操作检测步骤,检测由用户进行的操作。
6.一种数据处理装置,该数据处理装置将经过处理的图像数据通过通信单元发送给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处理单元,该图像处理单元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图像处理;
内容区域检测单元,该内容区域检测单元检测显示图像数据中所包含的各种内容数据的内容区域;
编码方式选择单元,该编码方式选择单元针对由上述内容区域检测单元检测的上述各内容区域,选择与显示于该内容区域中的内容数据的种类相对应的编码方式;
编码单元,该编码单元根据由上述编码方式选择单元针对上述各内容区域选择的上述编码方式,对显示于该内容区域中的内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和
发送单元,该发送单元将进行了上述图像处理单元的图像处理、以及上述编码单元的编码的上述各种内容数据,通过上述通信单元发送给上述图像显示装置;
上述内容区域检测单元包括:
内容区域检测辅助单元,其获得对于检测内容数据的种类和内容区域有用的各种信息;
活动图像内容区域检测单元,其根据由上述内容区域检测辅助单元获得的各种信息,对显示上述图像数据中包含的活动图像内容数据的活动图像内容区域进行检测;以及
静止图像内容区域检测单元,其根据由上述内容区域检测辅助单元获得的各种信息,对显示上述图像数据中包含的静止图像内容数据的静止图像内容区域进行检测;
上述内容区域检测辅助单元包括:
窗口区域检测单元,当在上述图像数据中包含窗口的数据的情况下,其检测该窗口的区域;
时间变化检测单元,其对构成上述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的时间变化进行检测;
边界检测单元,其将上述图像数据的邻近像素之间的变化较大的部分作为各内容区域的边界来进行检测;
应用程序检测单元,其通过检测构成上述窗口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判断显示于该窗口内的上述内容数据的种类;
窗口内事件检测单元,其当在上述图像数据中具有窗口的数据时,检测在该窗口内发生的事件;
块噪音检测单元,其当在上述图像数据中具有已通过编码方式编码的内容数据的场合,检测该编码方式造成的块噪音;以及
用户操作检测单元,其检测由用户进行的操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28801/2006 | 2006-02-06 | ||
JP2006028801A JP2007206644A (ja) | 2006-02-06 | 2006-02-06 |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画像表示方法,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データ処理装置,画像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18330A CN101018330A (zh) | 2007-08-15 |
CN101018330B true CN101018330B (zh) | 2011-06-29 |
Family
ID=38333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0700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18330B (zh) | 2006-02-06 | 2007-02-05 | 图像显示系统、方法和数据处理装置、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70182728A1 (zh) |
JP (1) | JP2007206644A (zh) |
CN (1) | CN10101833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198084B2 (en) | 2006-05-26 | 2015-11-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ireless architecture for a traditional wire-based protocol |
US8667144B2 (en) | 2007-07-25 | 2014-03-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ireless architecture for traditional wire based protocol |
JP2009075977A (ja) * | 2007-09-21 | 2009-04-09 | Fujifilm Corp | 携帯端末閲覧文書配信サーバ、携帯端末、及び携帯端末閲覧文書配信システム |
US8811294B2 (en) | 2008-04-04 | 2014-08-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client-host associations within a wireless network |
RU2518435C2 (ru) * | 2008-07-20 | 2014-06-10 | Долби Лэборетериз Лайсенсинг Корпорейшн | Оптимизация кодера в системах доставки стереоскопического видео |
JP4636143B2 (ja) * | 2008-08-29 | 2011-02-2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9398089B2 (en) | 2008-12-11 | 2016-07-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ynamic resource sharing among multiple wireless devices |
US8559755B2 (en) * | 2009-04-07 | 2013-10-15 | Citrix Systems,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ioritizing dirty regions within an image |
JP2010288117A (ja) * | 2009-06-12 | 2010-12-24 | Sharp Corp | 画面データ送信端末、画面データ受信端末、画面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画面データ送信プログラム、画面データ受信プログラム、画面データ送信方法および画面データ受信方法 |
US9264248B2 (en) | 2009-07-02 | 2016-02-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and resolving conflicts in a wireless mobile display digital interface multicast environment |
US8171154B2 (en) * | 2009-09-29 | 2012-05-01 | Net Power And Light,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w-latency transfer protocol |
US8111086B2 (en) * | 2009-11-16 | 2012-02-07 | Citrix Systems,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l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progressive display techniques |
JP2011123127A (ja) * | 2009-12-08 | 2011-06-23 | Canon Inc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伝送システム |
US9582238B2 (en) * | 2009-12-14 | 2017-02-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composed multi-stream (DMS) techniques for video display systems |
KR20120058763A (ko) * | 2010-11-30 | 2012-06-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영상 장치에서 영상 데이터를 송신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US9582239B2 (en) | 2011-01-21 | 2017-02-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er input back channel for wireless displays |
US9065876B2 (en) | 2011-01-21 | 2015-06-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er input back channel from a wireless sink device to a wireless source device for multi-touch gesture wireless displays |
US10135900B2 (en) | 2011-01-21 | 2018-11-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er input back channel for wireless displays |
US8964783B2 (en) | 2011-01-21 | 2015-02-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er input back channel for wireless displays |
US9787725B2 (en) | 2011-01-21 | 2017-10-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er input back channel for wireless displays |
US9413803B2 (en) | 2011-01-21 | 2016-08-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er input back channel for wireless displays |
US8674957B2 (en) | 2011-02-04 | 2014-03-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er input device for wireless back channel |
US9503771B2 (en) | 2011-02-04 | 2016-11-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ow latency wireless display for graphics |
US10108386B2 (en) | 2011-02-04 | 2018-10-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ent provisioning for wireless back channel |
JP5348164B2 (ja) * | 2011-03-23 | 2013-11-20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両用装置および外部機器画面表示システム |
CN102891951B (zh) * | 2011-07-22 | 2016-06-01 | 锋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信号传送装置、接收装置、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
US9525998B2 (en) | 2012-01-06 | 2016-12-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ireless display with multiscreen service |
US10430036B2 (en) * | 2012-03-14 | 2019-10-01 | Tivo Solutions Inc. | Remotely configuring windows displayed on a display device |
US9860139B2 (en) * | 2013-03-06 | 2018-01-02 | Vmware, Inc. | Passive monitoring of live 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 (VDI) deployments |
JP6143529B2 (ja) * | 2013-04-23 | 2017-06-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9685003B2 (en) * | 2013-06-03 | 2017-06-20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Mixed reality data collaboration |
GB2516425B (en) * | 2013-07-17 | 2015-12-30 | Gurulogic Microsystems Oy | Encoder and decoder,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
CN103858095B (zh) | 2013-08-02 | 2015-08-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和装置 |
CN104333770B (zh) * | 2014-11-20 | 2018-01-12 |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视频直播的方法以及装置 |
CN105263046A (zh) * | 2015-10-16 | 2016-01-20 |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 影像画面调整方法 |
CN109104610B (zh) * | 2017-06-20 | 2023-04-11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实时屏幕共享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78272A (ja) * | 1992-08-24 | 1994-03-18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画像記録再生装置 |
US5608458A (en) * | 1994-10-13 | 1997-03-04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egion-based approach to coding a sequence of video images |
JPH09121358A (ja) * | 1995-10-25 | 1997-05-0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画像符号化及び復号化装置と方法 |
CN1233172C (zh) * | 1998-05-22 | 2005-12-2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数据块噪声检测装置及数据块噪声消除装置 |
US6754266B2 (en) * | 1998-10-09 | 2004-06-22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transmitting video information ove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JP2000316143A (ja) * | 1999-04-30 | 2000-11-1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画像データ送信装置及び画像データ受信装置 |
US6650705B1 (en) * | 2000-05-26 | 2003-11-18 |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 Method for encoding and transcoding multiple video objects with variable temporal resolution |
JP4040826B2 (ja) * | 2000-06-23 | 2008-01-30 | 株式会社東芝 |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
US6914611B2 (en) * | 2000-07-07 | 2005-07-05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Window detection |
JP4019790B2 (ja) * | 2002-05-23 | 2007-12-12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US7450646B2 (en) * | 2002-06-04 | 2008-11-11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Image data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image data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US7224731B2 (en) * | 2002-06-28 | 2007-05-29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Motion estimation/compensation for screen capture video |
JP4048870B2 (ja) * | 2002-08-06 | 2008-02-2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ジェクタシステム |
CA2528475A1 (en) * | 2003-06-10 | 2004-12-23 | Nec Corporation | Image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mage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
US7769083B2 (en) * | 2003-06-19 | 2010-08-03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Image processing and transmission using high and low compression ratios depending on image change conditions |
JP2005027053A (ja) * | 2003-07-02 | 2005-01-27 | Toshiba Corp | コンテンツ処理装置 |
JP4015084B2 (ja) * | 2003-08-20 | 2007-11-28 | 株式会社東芝 | 動きベクトル検出装置及び動きベクトル検出方法 |
US7394856B2 (en) * | 2003-09-19 | 2008-07-0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Adaptive video prefilter |
-
2006
- 2006-02-06 JP JP2006028801A patent/JP2007206644A/ja active Pending
-
2007
- 2007-02-05 CN CN2007100070061A patent/CN10101833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2-06 US US11/671,689 patent/US2007018272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70182728A1 (en) | 2007-08-09 |
JP2007206644A (ja) | 2007-08-16 |
CN101018330A (zh) | 2007-08-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18330B (zh) | 图像显示系统、方法和数据处理装置、显示装置 | |
JP5263565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20110032419A1 (en) | Pictur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icture processing method | |
CN103248946B (zh) | 一种视频图像快速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1652994A (zh) | 视频发送装置、视频接收装置、视频记录装置、视频重放装置及视频显示装置 | |
CN101518066A (zh) | 图像显示装置及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 |
US8477842B2 (en) | Encoding method of screen fr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ying the same | |
WO2020108091A1 (zh) |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EP3099081B1 (en) |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JP2008166872A (ja) | 補間方法を決定するプログラム、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N102006489B (zh) | 用于立体显示的帧频转换装置及方法 | |
CN105979201A (zh) | 一种基于并行处理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 | |
KR101912969B1 (ko) | 화상 출력 장치, 화상 출력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 |
CN114756189A (zh) | 显示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显示驱动芯片和显示设备 | |
US7495647B2 (en) | LCD blur reduction through frame rate control | |
CN113794926A (zh) | 屏幕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EP1865725A1 (en) | Mobile terminal | |
US20200106821A1 (en) | Video processing apparatus,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and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 |
CN100466699C (zh) |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EP2693426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image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age post-processing of contents | |
US8159607B2 (en) | Video signal display system, video signal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video signal display method | |
CN114979773A (zh) | 显示设备、视频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 |
US7590302B1 (en) | Image edge enhancement system and method | |
US20230017271A1 (en) |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same | |
US9361860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image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age post-processing of content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4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