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535794C - 成像设备,润滑剂施加装置,转印装置,处理筒和墨粉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润滑剂施加装置,转印装置,处理筒和墨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35794C
CN100535794C CNB2005800101887A CN200580010188A CN100535794C CN 100535794 C CN100535794 C CN 100535794C CN B2005800101887 A CNB2005800101887 A CN B2005800101887A CN 200580010188 A CN200580010188 A CN 200580010188A CN 100535794 C CN100535794 C CN 10053579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bricant
latent image
image carrier
ink powder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101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8652A (zh
Inventor
须田武男
川原真一
藤城宇贡
大慈弥笃哉
田渕健
柳田雅人
水石治司
春日辉之
原田博臣
田中秀树
多和田高明
小野博司
雨宫贤
小池寿男
荒井裕司
川隅正则
米田拓司
冨田正实
高桥裕
服部良雄
吉田圭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38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8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579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579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在成像设备中,通过润滑剂平滑刀片分散润滑剂得到了“施加有润滑剂的区域”,即均匀厚度的润滑剂层区域。“施加有润滑剂的区域”覆盖了“由清洁刀片清洁的区域”,即清洁刀片与光电导体的接触部分。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润滑剂施加装置,转印装置,处理筒和墨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设备,和润滑剂施加装置,转印装置,处理筒以及用于成像设备的图像载体的墨粉。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越来越需要形成高质量的图像。为了得到这种图像,需要使用更加精细的和高度球状的墨粉。可合适地使用聚合体墨粉作为更加精细的和高度球状的墨粉。
在成像设备中,在图像形成后保留在光电导体表面上的剩余墨粉通常利用清洁装置清洁。然而,因为墨粉变得更加精细并且更加球状化,所以很难清洁。例如,通常用作清洁装置的清洁刀片不能完全清洁剩余的墨粉。一种方法是将清洁刀片更用力地压在光电导体表面,然而,光电导体可能被损坏。另一种方法是在光电导体表面施加润滑剂。然而,如果润滑剂不能均匀施加的话,墨粉图像的质量可能变差。
有时上述两种方法都采用。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选择:首先施加润滑剂然后清洁剩余墨粉,或者首先清洁剩余墨粉然后施加润滑剂。在日本专利申请待审公开(JP-A)No.2001-305907中,该申请的申请人提出了一种首先清洁剩余墨粉然后施加润滑剂的方法。然而,这种技术没有考虑精细的球状聚合体墨粉。
已经知道了多种润滑剂。其中一种是硬脂酸锌。通常使用硬脂酸锌制成的固体棒,并且使用毛刷辊从棒上粉碎硬脂酸锌并且将其施加到光电导体。可使用粉末状润滑剂代替固体棒。然而,粉末状润滑剂具有一些缺点。例如,一般,粉末难以制造和包装。此外,粉末状润滑剂可能污染环境。
施加的润滑剂量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施加的润滑剂太少,则润滑剂不能均匀施加,这会导致不适宜清洁和磨损清洁刀片。另一方面,如果施加的润滑剂太多,则剩余的墨粉可能弄脏充电辊的表面,或者甚至可能吸收潮气,这会导致静电潜像流动。JP-A No.H10-260614和JP-A No.2003-57996公开了一种确定最合适润滑剂量的技术。
JP-A No.2002-244485描述了一种基于图像数据信息控制润滑剂施加量以改善清洁聚合体墨粉能力的方法。该方法是“在清洁之后施加”,但是与本发明的不同在于平滑了润滑剂的施加量。
JP-A No.2000-330443描述了一种均匀施加润滑剂以改善墨粉清洁能力的方法。该方法是“在清洁之后施加”,但是与本发明的不同在于平滑了润滑剂的施加量。
JP-A No.2000-172138提出了一种发明,其特征在于沿光电导体轴向施加有润滑剂的区域几乎与清洁刀片接触光电导体的区域一致。然而,该发明与本发明的不同一方面在于如何配置润滑剂和清洁刀片,另一方面在于是否提供了润滑剂平滑刀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可旋转并且配置用来承载潜像的潜像载体;清洁留在潜像载体的清洁区域上的墨粉的清洁刀片;和润滑剂施加元件,该润滑剂施加元件相对于潜像载体的旋转方向布置在清洁刀片的下游侧,并且将润滑剂施加到潜像载体上的润滑剂施加区域,其中清洁区域和润滑剂施加区域重叠。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在墨粉图像被转印之后去除留在图像载体表面上的墨粉的清洁刀片;润滑剂施加装置,所述润滑剂施加装置包括润滑剂;以不接触的方式将润滑剂成分施加到图像载体的不接触式润滑剂施加元件;和润滑剂平滑刀片,所述润滑剂平滑刀片将施加的润滑剂分散到图像载体以形成薄层,其中利用施加的润滑剂,仅由清洁刀片接触的图像载体的扭矩高于由清洁刀片和润滑剂平滑刀片接触的图像载体的扭矩。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在其上形成墨粉图像的图像载体;在墨粉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之后清洁图像载体的清洁刀片;保持清洁刀片的刀片保持器;和将润滑剂施加到图像载体的润滑剂施加装置。润滑剂施加装置包括:固体润滑剂,润滑剂施加元件,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引导固体润滑剂以致固体润滑剂可基本上仅沿接近或离开润滑剂施加元件的方向移动,和使固体润滑剂压靠润滑剂施加元件的按压单元。按压单元和清洁刀片的位置分别设置以致按压单元将固体润滑剂压向润滑剂施加元件的方向与清洁刀片朝向图像载体表面突出的方向几乎彼此平行,并且刀片保持器直接或通过另一元件固定到引导件。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一种润滑剂施加装置,包括:容纳在润滑剂施加装置中的润滑剂;将润滑剂施加到图像载体即施加表面的施加辊;和分散施加到图像载体的润滑剂以形成薄层的平滑元件。润滑剂在施加表面上的黏着物被清除之后施加,并且施加的润滑剂被进一步平滑。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一种润滑剂施加装置,包括:容纳在润滑剂施加装置中的固体润滑剂;施加辊,所述施加辊接触固体润滑剂以将作为固体润滑剂成分的润滑剂黏附到其表面并且将润滑剂施加到图像载体;按压元件,所述按压元件将固体润滑剂压向施加辊以致固体润滑剂接触施加辊;和平滑元件,所述平滑元件分散施加到图像载体上的润滑剂以形成薄层。固体润滑剂沿重力方向相对于施加辊设置在下侧,按压元件沿重力方向相对于固体润滑剂设置在下侧,润滑剂在施加表面上的黏着物被清除之后施加,并且施加的润滑剂被进一步平滑。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一种润滑剂施加装置,包括:容纳在润滑剂施加装置中的固体润滑剂;施加辊,所述施加辊接触固体润滑剂以将作为固体润滑剂成分的润滑剂黏附到其表面并且将润滑剂施加到图像载体;按压元件,所述按压元件将固体润滑剂压向施加辊以致固体润滑剂接触施加辊;和平滑元件,所述平滑元件分散施加到图像载体上的润滑剂以形成薄层。固体润滑剂沿垂直于施加辊旋转方向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一种润滑剂施加装置,包括:容纳在润滑剂施加装置中的固体润滑剂;施加辊,所述施加辊接触固体润滑剂以将作为固体润滑剂成分的润滑剂黏附到其表面并且将润滑剂施加到图像载体;按压元件,所述按压元件将固体润滑剂压向施加辊以致固体润滑剂接触施加辊;和平滑元件,所述平滑元件分散施加到图像载体上的润滑剂以形成薄层。施加辊沿垂直于施加辊旋转方向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一种润滑剂施加装置,包括:容纳在润滑剂施加装置中的润滑剂;将润滑剂施加到图像载体的施加辊;和平滑元件,其形成有片状弹性体的边缘部分以其拖尾姿态被压向图像载体表面从而挤压和分散施加到其上的润滑剂。平滑元件相对于图像载体的接触角为10度或更多。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一种润滑剂施加装置,包括:容纳在润滑剂施加装置中的润滑剂;将润滑剂施加到图像载体的施加辊;平滑元件,其形成有片状弹性体的边缘部分以其拖尾姿态被压向图像载体表面从而挤压和分散施加到其上的润滑剂,和清洁元件,其形成有片状弹性体的边缘部分以其相对姿态被压向图像载体表面从而从其表面去除外物。清洁元件、施加辊和平滑元件沿图像载体运动方向以一种从上游侧开始的顺序布置,以及平滑元件相对于图像载体的接触角为10度或更多。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一种润滑剂施加装置,包括:容纳在润滑剂施加装置中的润滑剂;将润滑剂施加到图像载体的施加辊;平滑元件,其形成有片状弹性体的边缘部分以其拖尾姿态被压向图像载体表面从而挤压和分散施加到其上的润滑剂,和清洁元件,其形成有片状弹性体的边缘部分以其相对姿态被压向图像载体表面从而从其表面去除外物。清洁元件、施加辊和平滑元件沿图像载体运动方向以一种从上游侧开始的顺序布置,以及平滑元件的接触线性压力为0.01N/cm或更多。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一种转印装置,包括:转印元件,其为图像载体;和根据上述方面的润滑剂施加装置,所述润滑剂施加装置可拆卸地设置在转印装置中。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一种处理筒,包括:潜像形成在其上的图像载体;和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选自以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均匀充电图像载体表面的充电装置,将墨粉供给到潜像并且使潜像可见的显影装置,清洁图像载体表面的清洁装置,和将润滑剂施加到施加表面的润滑剂施加装置。处理筒整体支撑图像载体和处理单元,并且可从成像设备拆卸下来,和润滑剂施加装置,其为根据本发明上述方面的润滑剂施加装置。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潜像形成在其上的图像载体;均匀充电图像载体表面的充电装置;将充电的图像载体表面暴露给光线以基于图像数据在其上写入潜像的曝光装置;将墨粉供给到潜像并且使潜像可见的显影装置;清洁图像载体表面的清洁装置;转印装置,所述转印装置将可视化为图像载体表面上的墨粉图像的图像直接转印到记录介质或者在该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之后转印到记录介质;将墨粉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装置;和根据本发明上述方面的润滑剂施加装置。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在一种墨粉中,体积平均颗粒尺寸为10微米或更小,并且体积平均颗粒尺寸和数量平均颗粒尺寸之间的比率,即分散度,在1.00-1.40的范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光电导体表面的摩擦系数可在清洁单元接触光电导体的整个区域上稳定减小。因此,通过保持满意的清洁性能可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通过将润滑剂施加到图像载体,可减小图像载体的扭矩,从而提供了节省能量的机器。此外,驱动马达可被最小化,从而提供了节省空间和成本低的机器。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虽然设置了清洁刀片、刀片保持器和润滑剂施加装置,但是成像设备的整个配置的尺寸可被减小。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润滑剂可长时间地有效施加到光电导体表面。此外,将光电导体表面的摩擦系数维持到固定的低值所需的润滑剂消耗量可被减小。
此外,润滑剂设置在毛刷辊的下侧,导致固体润滑剂或毛刷辊摇摆。因此,即使增加固体润滑剂与毛刷辊的接触压力以得到所需的润滑剂施加量,接触毛刷的固体润滑剂的表面不会由于与毛刷的不均匀接触而变得不规则。这抑制了从初始时间到消逝时间的润滑剂施加量的波动。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可设置在初始阶段刀片不会被卷入的转印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处理筒和成像设备可提供极好的图像,而不会由于光电导体的清洁故障产生不正常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润滑剂施加装置和清洁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清洁装置侧向密封件的示意图;
图4是示意图,解释了如何测量光电导体的摩擦系数;
图5A是墨粉形状(1)的示意图,用来解释形状因子SF-1;
图5B是墨粉形状(2)的示意图,用来解释形状因子SF-2;
图6A是根据本发明的墨粉形状的示意图;
图6B是根据本发明的墨粉形状的示意图;
图6C是根据本发明的墨粉形状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润滑剂施加装置的固体润滑剂当从其纵向作为前部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8A是刀片如何接触光电导体(以对立方式)的示意图;
图8B是刀片如何接触光电导体(以拖尾方式)和接触角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润滑剂施加装置和清洁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成像设备的一个实例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其中一个处理筒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用来解释图1的毛刷辊、固体润滑剂以及压缩盘簧之中布置关系的图;
图13是与图10实例不同的具有另一种配置的处理筒的剖视图;
图14A是用来解释在没有设置固体润滑剂引导件时的有缺陷的实例(1)的图;
图14B是用来解释在没有设置固体润滑剂引导件时的另一有缺陷的实例(2)的图;
图15是用来解释在压缩盘簧的压迫方向与清洁刀片的突出方向彼此不平行时的故障的图;
图16是如何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润滑剂施加装置制造低摩擦系数图像载体的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润滑剂施加装置和片状平滑元件之间的角度以及润滑剂如何被挤压和分散的图,其中平滑元件是润滑剂施加装置的主要部分;以及
图18是润滑剂施加装置和清洁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光电导体
2充电装置
2a充电辊
2b电荷清洁元件
3润滑剂施加装置
3a毛刷辊
3b固体润滑剂
3c挤压元件
3d润滑剂保持元件
3e润滑剂平滑刀片
3f壳体
4显影装置
8清洁装置
8a清洁刀片
8c支撑元件
9曝光装置
11侧向密封件
51主转印辊
56中间转印带
61次转印辊
102Y,102C,102M,102BK图像载体
128清洁刀片
129刀片保持器
131润滑剂施加装置
132平滑刀片
134固体润滑剂
136引导件
C挤压方向
F,G旋转中心
H,I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应该注意,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图。
成像设备包括几乎位于其中心的中间转印带56。中间转印带56是一种环形带,其由耐热材料例如聚酰亚胺和聚酰胺制成并且包括基体,该基体的电阻被调节到中等电阻。中间转印带56由四个辊52、53、54和55通过绕在这些辊上而被支撑,并且沿箭头A的方向旋转。对应于黄(Y)、品红(M)、青(C)和黑(K)彩色墨粉的四个成像单元在中间转印带56之下沿其皮带表面对齐。
图18是四个成像单元其中之一和传统施加装置的放大图,但是其结构基本上与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相同,因此下面解释图18的示意性结构。因为传统成像单元和根据本发明的成像单元二者都以相同方式配置,所以虽然在图1中成像单元包括光电导体1Y、1M、1C和1K,但是在图18中省去了指明颜色区别的符号Y、M、C和K。围绕光电导体1布置的是为光电导体1的表面充电的充电装置2、利用彩色墨粉显影形成在光电导体(图像载体)1表面上的潜影以形成墨粉图像的显影装置4、为光电导体1表面施加润滑剂的润滑剂施加装置3和在转印墨粉图像之后清洁光电导体1表面的清洁装置8。
参考图1,在四个成像单元之下设置了曝光装置9。曝光装置9基于各种颜色的图像数据曝光充电的光电导体1的表面并且形成潜像。
主转印辊51布置在穿过中间转印带56与每一个光电导体1面对面的位置处,并且主要将形成在光电导体1上的各个墨粉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6上。主转印辊51连接到电源供给装置(未示出)并且被施加预定电压。
次转印辊61设置在中间转印带56的由辊52支撑的部分的外侧以压靠辊52。次转印辊61连接到粉末供给装置(未示出)并且施加有预定电压。次转印辊61和中间转印带56之间的接触部分是次转印部分,中间转印带56上的墨粉图像在这里转印到转印纸上。
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57设置在中间转印带56的由辊55支撑的部分外侧。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57在执行次转印之后清洁中间转印带56的表面。
定影装置70设置在次转印部分之上并且半永久性地将墨粉图像定影在转印纸上。定影装置70包括绕在加热辊72和定影辊73之间的环形定影带71、和布置得面对穿过定影带71的定影辊73并且压靠定影辊73的挤压辊74。加热辊72包括卤素加热器。
储存多张转印纸的进纸装置20设置在成像设备下侧,并且将一张转印纸馈送到次转印部分。
下面将参考图18详细解释成像设备的特征。
光电导体1是一种有机光电导体并且具有表面保护层,所述表面保护层形成有聚碳酸酯基树脂。
充电装置2包括充电辊2a,其是一种覆盖有中等电阻的弹性层的充电元件,并且被设置在充电辊2a的导电芯金属外侧。充电辊2a连接到电源供给装置(未示出)并且被施加预定电压。充电辊2a设置在光电导体1上,在它们之间具有小的空间。该小的空间可以例如通过围绕充电辊2a的两个端部-其为非成像部分-卷绕具有固定厚度的隔离元件并且使得隔离元件的各个表面与光电导体1的表面接触来设置。电荷清洁元件2b设置在充电辊2a中,并且接触充电辊2a的表面以清洁其表面。
显影装置4包括显影套筒4a,该显影套筒设置在面对光电导体1的位置处并且具有磁场发生器。设置在显影套筒4a下侧的是两个螺杆4b,用来将墨粉瓶(未示出)供给的墨粉与显影剂混合并且在混合它们时将其吸取到显影套筒4a。由显影套筒4a吸取的包括墨粉和磁性载体的显影剂形成显影剂层,其厚度通过刮粉刀4c限制到预定值,并且显影剂被承载在显影套筒4a上。显影套筒4a在沿与光电导体1相同的方向旋转时在与光电导体相对的位置处承载并运送显影剂,并且将墨粉供给到光电导体1上的潜像表面。
应该注意,图1中示出了两部件显影系统的显影装置4的配置,但是所述配置不限于此。因此,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甚至是基于一部件显影系统的显影装置。
润滑剂施加装置3包括容纳在固定壳体中的固体润滑剂3b和接触固体润滑剂3b、刮下润滑剂并且将刮下的润滑剂施加到光电导体1的毛刷辊3a。固体润滑剂3b形成为矩形固体并且通过挤压元件3c朝向毛刷辊3a的侧面偏置。挤压元件3c可以是板簧、压缩弹簧等任何其中一种,并且特别是可优选地使用压缩弹簧,如图18所示。固体润滑剂3b被毛刷辊3a刮下并且被消耗,因此其厚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小,但是因为固体润滑剂3b被挤压元件3c挤压,所以固体润滑剂3b总是与毛刷辊3a接触。毛刷辊3a在旋转时刮擦润滑剂并且将其施加到光电导体1的表面。
在本发明中,润滑剂施加装置3设置在清洁装置8下游的外侧,如下面参考图2解释的那样。
下面,将参考图2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清洁装置8的配置。
清洁装置8包括清洁刀片8a和支撑元件8c。清洁刀片8a形成有板状的橡胶例如聚氨酯橡胶和硅橡胶,并且被设置成使其边缘接触光电导体1的表面,从而在墨粉图像转印之后去除留在光电导体1上的墨粉。清洁刀片8a和润滑剂平滑刀片3e分别粘结到支撑元件8c和支撑元件3g并且通过它们支撑,所述支撑元件可以由金属、塑料、陶瓷等制成。清洁刀片8a和润滑剂平滑刀片3e相对于光电导体1表面粗略布置成图2所示各个角度,其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润滑剂施加装置3设置在清洁装置8下游侧的外侧,并且清洁刀片8a布置在光电导体1的运动方向的上游侧并且润滑剂平滑刀片3e布置在上述相同方向的下游侧。
光电导体1表面上的剩余墨粉通过清洁刀片8a去除,并且其表面被清洁。润滑剂施加装置3将润滑剂施加到如此清洁的光电导体1的表面,然后润滑剂平滑刀片3e沿其表面滑动以分散润滑剂,从而在光电导体1表面上形成薄层的润滑剂。
此外,润滑剂施加装置3不仅将润滑剂施加到光电导体1表面而且还用作将润滑剂施加到图1的中间转印带56表面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润滑剂施加装置3可紧邻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57布置,或者可包括在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57中。润滑剂施加装置3沿中间转印带56的运动方向设置在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57的上游侧,并且将润滑剂施加到中间转印带56的表面。包括在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57中的清洁刀片将施加的润滑剂分散开,从而形成薄层的润滑剂。因此,可满意地清洁例如墨粉的黏着物。更具体地,墨粉保留在中间转印带56的表面上,无需次要地转印到次转印辊61和中间转印带56之间的钳夹部分。
此外,处理筒整体支撑润滑剂施加装置3、光电导体1和选自充电装置2、显影装置4和清洁装置8的任何单元。处理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单元上。如果润滑剂施加装置3在处理筒中整合有清洁装置8,如上面已经解释过的那样,润滑剂施加装置3沿光电导体1的运动方向安装在清洁刀片8a的下游侧。处理筒使得光电导体1表面的清洁性能能够维持较长的时间周期并且防止图像质量变差。
下面更具体地解释润滑剂施加装置3。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润滑剂施加装置3附近的局部放大图。润滑剂施加装置3设置在光电导体清洁装置8下游侧的外侧,并且包括固体润滑剂3b和毛刷辊3a,毛刷辊是一种用来将固体润滑剂3b施加到光电导体1的毛刷状元件。固体润滑剂3b通过将包括作为主成分的硬脂酸锌润滑油添加剂溶解然后将其冷却并且固化从而模制成棒而得到。固体润滑剂3b由润滑剂保持元件3d保持并且通过挤压弹簧压靠毛刷辊3a,所述挤压弹簧通过润滑剂保持元件3d固定到润滑剂施加装置3的壳体3f。毛刷辊3a设置得与光电导体1接触并且通过毛刷辊3a的旋转刮擦固体润滑剂3b从而黏附到毛刷辊3a。黏附到毛刷辊3a的润滑剂从毛刷辊3a与光电导体1的接触部分施加到光电导体1的表面。然后,润滑剂通过润滑剂平滑刀片3e平滑。
作为固体润滑剂3b,可使用干固体润滑剂,并且可使用硬脂酸锌和包括如下硬脂酸组的其他成分,即,硬脂酸钡、硬脂酸铅、硬脂酸铁、硬脂酸镍、硬脂酸钴、硬脂酸铜、硬脂酸锶、硬脂酸钙、硬脂酸镉和硬脂酸镁。干固体润滑剂也可以包括油酸锌、油酸锰、油酸铁、油酸钴、油酸铅、油酸镁、和油酸铜,其包括在相同的脂肪酸组中;和软脂酸锌、软脂酸钴、软脂酸铜、软脂酸镁、软脂酸铝和软脂酸钙。除了这些,干固体润滑剂还包括脂肪酸和脂肪酸金属盐,例如辛酸铅、己酸铅、亚油酸锌、亚油酸钴、亚油酸钙和亚油酸镉(ricolinoleate cadmium)。此外,可以使用腊,例如小烛石、加洛巴蜡、米腊(rice wax)、日本牛油、加州希蒙得木油、蜂腊和羊毛脂。
下面解释第一实施例的特征。在该实施例中,相对于由毛刷辊3a施加润滑剂的区域,作为清洁单元的清洁刀片8a被制造得与光电导体1运动方向上游侧的光电导体1的表面接触。并且相对于施加润滑剂的区域,作为润滑剂平滑单元的润滑剂平滑刀片3e被制造得与光电导体1运动方向下游侧的光电导体1的表面接触。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清洁刀片8a被制造得沿相反方向与光电导体1的表面接触,而润滑剂平滑刀片3e被制造得沿拖尾方向与光电导体1的表面接触。这些清洁刀片8a和润滑剂平滑刀片3e由橡胶制成,其中橡胶是一种弹性体。
承载在光电导体1表面上的墨粉图像被转印到转印材料,然后保留在其上的墨粉首先通过清洁刀片8a去除。从而,光电导体1的表面变得干净,并且被毛刷辊3a接触,从而润滑剂施加到了其表面。施加润滑剂的表面在通过润滑剂与设置在光电导体1表面运动方向下游侧上的润滑剂平滑刀片3e相接触的区域时被平滑以均匀分散,从而形成一层具有均匀厚度的润滑剂。
在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中,“施加有润滑剂的区域”意指润滑剂被润滑剂平滑刀片3e分散并且形成均匀厚度的润滑剂层的区域。施加有润滑剂的区域“覆盖”“由清洁刀片清洁的区域”或者清洁刀片8a与光电导体1的接触部分。因此,光电导体1的摩擦系数可在清洁刀片8a接触光电导体1的整个区域上稳定减小。即使是诸如其圆度高(0.95或更高)的聚合体墨粉和难以通过刀片清洁的墨粉,也可以满意地保持清洁性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中,“施加有润滑剂的区域”,即,润滑剂通过润滑剂平滑刀片3e分散并且形成均匀厚度的润滑剂层的区域基本上与“由清洁刀片清洁的区域”或清洁刀片8a与光电导体1的接触部分相同。因此,光电导体1的摩擦系数可在清洁刀片8a接触光电导体1的整个区域上稳定减小并且可保持满意的清洁性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中,清洁刀片8a沿光电导体1旋转方向设置在润滑剂施加装置3的上游侧,并且润滑剂平滑刀片3e沿上述相同方向设置在下游侧。与光电导体1接触的这些刀片的纵向宽度具有“施加毛刷辊的宽度”≤“润滑剂平滑刀片的宽度”的关系。更具体地,当润滑剂平滑刀片3e的宽度等于或大于图2的毛刷辊3a的宽度时,通过毛刷辊3a沿光电导体1纵向施加的整个润滑剂可通过润滑剂平滑刀片3e分散以形成具有均匀厚度的润滑剂层。因此,可防止由于润滑剂而污染充电装置2。
在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中,如下的与光电导体1接触的纵向宽度具有“润滑剂宽度”≤“施加毛刷辊的宽度”的关系。更具体地,当毛刷辊3a的宽度等于或大于图2的固体润滑剂3b的宽度时,可得到以下效果。
如果毛刷短于润滑剂,则润滑剂被刮成U形,润滑剂的两个边缘接触毛刷轴。因此,润滑剂不能使用到最后的部分,这导致了浪费量增加或者导致毛刷的硬毛长度被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毛刷的硬毛长度更短,则润滑剂浪费地更多。
因此,本发明具有这样一种“润滑剂的宽度”≤“施加毛刷辊的宽度”的配置,从而不浪费地使用润滑剂,并且因此,不需要限制毛刷的硬毛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沿光电导体1的纵向具有“充电区域的宽度”≤“施加的润滑剂的宽度”的关系。更具体地,当润滑剂平滑刀片3e(图2)的宽度等于或大于充电辊2a(图18)的宽度时,光电导体1与充电辊2a的接触区域的整个范围都均匀施加有润滑剂,并且在所有的接触区域上都能够稳定地减小光电导体1的摩擦系数,从而得到了以下效果。
想要施加到光电导体的非常少量的润滑剂在充电辊接触光电导体时转移到充电辊的表面上。即使充电辊不接触光电导体,通过电场的作用也可以转移到其上。如果由于转移而黏附到充电辊表面的润滑剂量在充电辊的表面上不均匀,则光电导体上的电荷量(电位)也变得不均匀。通过采用根据本发明的配置,润滑剂均匀地施加到光电导体1与充电辊2a的接触区域的整个范围上,并且转移到充电辊表面的润滑剂量沿充电辊的轴向不会变得不均匀,这允许稳定地充电。
在第一实施例中,清洁刀片8a被用来清洁光电导体1的表面,但是代替清洁刀片8a,可使用清洁刷。通过向电阻位于中等电阻到低电阻之间的导电刷施加偏压可得到清洁刷。
然而,本发明不受第一实施例限制,并且可应用于使用本发明技术原理的所有装置。光电导体或中间转印元件可以是皮带状或滚筒状。
在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中,图像载体1上的摩擦系数μ被设为0.4或更小。如果μ大于0.4,则不能充分防止薄膜的产生。
光电导体1的摩擦系数通过利用欧拉带方法以下述方式测量。图4是用来解释如何测量光电导体1摩擦系数的图。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中等厚度的质量好的纸作为带。该纸围绕光电导体1的1/4鼓圆周悬挂,这样沿纸的纵向设定了纸,并且例如0.98N(100gr)的重物悬挂在纸带的一端,而测力计(数字推拉计)设置在其另一端。在纸带移动时测力计被拉动,读取重量,通过将读出的重量代入以下方程来计算摩擦系数:摩擦系数μ=2/π×ln(F/0.98)(其中μ:静摩擦系数,F:测量值)。光电导体1的摩擦系数是在光电导体1在图像形成后进入稳定状态时的值。这是因为光电导体1的摩擦系数还被设置在成像设备中的其他装置所影响,因此除了其他值之外,在图像形成之后紧接着的摩擦系数值首先改变。然而,在大约1000张A4记录纸形成图像之后,摩擦系数的值几乎变成了固定值。因此,这里提到的摩擦系数是在摩擦系数变成了这种稳定状态下的固定值时的摩擦系数。
在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中,清洁刀片具有用来防止墨粉散开的侧向密封件,该侧向密封件允许调节施加有润滑剂的区域。在图3中,侧向密封件11沿其宽度方向设置在清洁刀片8a两端以接触光电导体1,并且侧向密封件11的接触位置沿光电导体1的纵向调节,从而调节了施加有润滑剂的区域。因此,如果润滑剂施加得超过清洁区域,则施加有润滑剂的区域可仅通过调节侧向密封件11的位置来调节。这允许本发明的目的得以实现以致光电导体的摩擦系数在清洁刀片8a接触的光电导体的整个区域上稳定地减小。
即使使用如下的墨粉,也可以得到满意的清洁能力。墨粉具有小的颗粒尺寸,这样墨粉颗粒的体积平均颗粒尺寸是3-8微米,并且体积平均颗粒尺寸(Dv)与数量平均颗粒尺寸(Dn)之间的比率(Dv/Dn)在1.00-1.40的范围内,并且具有窄的颗粒尺寸分布。通过使得墨粉颗粒的颗粒尺寸分布变窄,电荷量分布变得均匀,从而得到了背景雾化更小的高质量图像,并且增加了转印率。这种小颗粒尺寸的墨粉很难用传统的刀片方法清洁,因为清洁力不能超过墨粉到光电导体1的粘附力。此外,如果墨粉颗粒是小尺寸的,则墨粉颗粒中的外部添加剂颗粒的百分比趋于相对较高,因此外部添加剂颗粒容易脱离墨粉颗粒,这使得在光电导体1上产生薄膜。然而,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清洁装置8,毛刷辊3a将润滑剂施加到光电导体1表面以减小光电导体1的摩擦系数,并且清洁刀片8a阻断了墨粉颗粒,以防止它们通过清洁刀片8a滑动,从而提高了清洁性能。
此外,本发明适用于清洁球状墨粉。球状墨粉颗粒可通过如下的形状因子SF-1和形状因子SF-2的数值进行限定。本发明的成像设备中使用的墨粉颗粒是这样的,形状因子SF-1从100至180,形状因子SF-2从100至180。
图5A和图5B是用来解释形状因子SF-1和形状因子SF-2的墨粉的示意图。形状因子SF-1代表墨粉形状的球状程度,并且通过以下表达式(1)表示。形状因子SF-1是通过将形状的最大长度MXLNG的平方-通过将墨粉颗粒投影到二维平面上得到-除以其图形面积AREA并且乘以100π/4的商而得到的值。
SF-1={(MXLNG)2/AREA×(100π/4)}                    (1)
如果SF-1的值是100,墨粉形状变为完美的球状,当SF-1的值升高时,形状变得越来越不规则。
形状因子SF-2代表墨粉形状的不规则程度,并且通过以下表达式(2)表示。形状因子SF-2是通过将形状的周长PERI的平方-通过将墨粉颗粒投影到二维平面上得到-除以其图形面积AREA并且乘以100π/4的商而得到的值。
SF-2={(PERI)2/AREA×(100π/4)}                    (2)
如果SF-2的值是100,则墨粉表面没有不规则,当SF-2的值升高时,表面变得越来越不规则。
形状因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日立有限公司制造的S-800)拍摄墨粉颗粒并且将照片输入图像分析器(NIRECO CORPORATION制造的LUSEX3)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和计算而专门测量得到。
如果墨粉具有高的球度,则墨粉颗粒和墨粉颗粒之间或者墨粉颗粒和光电导体1之间的接触变成点接触,这使得墨粉颗粒之间的吸引力变弱。因此,在吸引力变弱时流动性变高。墨粉颗粒和光电导体1之间的吸引力也变弱,结果,转印率变高。如上所述,球状墨粉在利用刀片方法清洁时容易导致清洁失败,但是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清洁装置8可实现满意的清洁。如果SF-1和SF-2太大,则墨粉散落在图像上,图像质量可能因此降低,因此优选地,SF-1和SF-2不超过180。
根据本发明的墨粉形状基本上是球状的,可通过以下的形状定义来表达。
图6A、图6B和图6C是根据本发明的墨粉形状的示意图。如图6A-6C所示,假定由长轴r1、短轴r2和厚度r3(其中r1≥r2≥r3)来限定基本球状的墨粉。根据本发明的墨粉颗粒的范围优选如下:短轴和长轴之间的比率(r2/r1)(见图6B)的范围从0.5-1.0,厚度和短轴之间的比率(r3/r2)(见图6C)的范围从0.7-1.0。如果短轴和长轴之间的比率(r2/r1)小于0.5,则墨粉形状不接近完美的球状,因此圆点的再现性和转印效率被降低,不能得到高质量的图像。如果厚度和短轴之间的比率(r3/r2)小于0.7,则墨粉形状接近扁平形状,因此不能得到像球状墨粉一样的高转印率。特别地,如果厚度和短轴之间的比率(r3/r2)为1.0,则墨粉变成了以其长轴作为旋转轴的“旋转体”,从而改进了墨粉的流动性。
r1、r2和r3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在改变可视场角度时通过观测和拍照墨粉颗粒来测量。
足以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墨粉通过将墨粉材料溶液在水介质中经过交联反应和/或伸长反应来得到。更具体地,通过将至少一种具有包含氮原子的功能组的聚酯预聚合物、聚酯、着色剂和脱离剂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墨粉材料溶液。墨粉材料和墨粉制造方法将在下文解释。
改性聚酯:
本发明的调色剂含有改性聚酯(i)作为粘合剂树脂。改性聚酯(i)是指在聚酯树脂中存在有除了酯键之外的键合基团,或者其中结构不同的树脂组分由共价键或离子键键合。更具体的说,改性聚酯(i)是将例如与羧酸基和羟基反应的异氰酸酯功能基引入聚酯的末端,并使其与含活性羟基的化合物反应来改性该聚酯末端。
改性聚酯(i)的实例包括由含有异氰酸酯基聚酯预聚物(A)与胺基(B)之间反应而获得的脲改性聚酯等。含有异氰酸酯基聚酯预聚物(A)的实例包括聚酯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PIC)的反应产物等。更具体地说,聚酯是多元醇(PO)和多羧酸(PC)之间的缩聚产物,并具有活性氢基团。聚酯的活性氢基团的实例是羟基(例如醇羟基和酚羟基),氨基,羧基,巯基等。其中醇羟基是优选的。
脲改性聚酯是通过以下方法生产的。
多元醇化合物(PO)的实例包括二元醇(DIO)和三元或多元醇(TO),以及优选单独的二元醇(DIO)或二元醇(DIO)与少量三元醇(TO)的混合物。二元醇(DIO)的实例包括亚烷基二醇(例如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和1,6-己二醇);亚烷基醚乙二醇(例如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二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和聚亚丁醚乙二醇);脂环族二醇(例如1,4-环己烷二甲醇和氢化双酚A);双酚类(例如双酚A,双酚F和双酚类S);脂环族二醇的环氧烷烃的加合物(例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环氧丁烷);和双酚类环氧烷烃的加合物(例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环氧丁烷)。其中,碳原子数为2~12的亚烷基二醇和双酚类环氧烷烃的加合物是优选的。尤其优选的是双酚类环氧烷烃的加合物,和双酚类氧化烯加合物与碳原子数为1~12亚烷基二醇的组合。三元或多元醇(TO)包括三羟基到八羟基醇和更多脂族醇(例如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和山梨糖醇);三元或多元苯酚(例如三苯酚PA,苯酚线型酚醛清漆和甲酚线型酚醛清漆);和三元或更多多元酚环氧烷烃的加合物。
多元羧酸(PC)的实例包括二元羧酸(DIC)和三元的或多元羧酸(TC)。单独的二元羧酸(DIC)和二元羧酸(DIC)与少量三元或多元羧酸(TC)的混合物是优选的。二元羧酸(DIC)的实例包括亚烷基二羧酸(例如琥珀酸,己二酸和癸二酸);亚链烯基二羧酸(例如马来酸和富马酸);和芳族二羧酸(例如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和萘二甲酸)。其中,碳原子数4~20的亚链烯基二羧酸和碳原子数8~20的芳族二羧酸是优选的。三元或多元羧酸(TC)的实例包括碳原子数9~20的芳族多元羧酸(例如偏苯三酸和苯均四酸)。多元羧酸(PC)可以使用其酸酐或低级烷基酯(例如甲酯,乙酯和异丙酯)与多元醇(PO)反应。
作为羟基[OH]和羧基[COOH]之间的当量比[OH]/[COOH],多元醇(PO)和多元羧酸(PC)之间的比例通常为2/1~1/1,优选1.5/1~1/1,更优选1.3/1~1.02/1。
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PIC)的实例是脂肪族多元异氰酸酯(例如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2,6-二异氰酸酯己酸甲酯);脂环族多异氰酸酯(例如异佛乐酮二异氰酸酯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芳族二异氰酸酯(例如甲代亚苯基二异氰酸酯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芳族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例如α,α,α’,α’-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氰酸酯;由苯酚衍生物,肟,和己内酰胺保护的这些多异氰酸酯形成的化合物;以及其中至少两种的组合。
作为异氰酸酯基[NCO]和含羟基聚酯的羟基[OH]之间的当量比[NCO]/[OH],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PIC)的比例通常为5/1~1/1,优选4/1~1.2/1,和更优选2.5/1~1.5/1。当[NCO]/[OH]大于5时,低温凝固性能变坏。在使用未改性聚酯情况下,当[NCO]摩尔比低于1时,酯中脲含量低,抗热偏移性(hot offset resistance)恶化。
在含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A)中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PIC)的含量通常为0.5wt.%~40wt.%,优选1wt.%~30wt.%,更优选2wt.%~20wt.%。如果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含量低于0.5wt.%,抗热偏移性恶化,从耐热储存性和低温凝固性能的兼容性考虑这是不利的。相反地,如果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含量超过40wt.%,低温凝固性能变坏。
在一分子含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A)中所含的异氰酸酯基团数通常至少1,优选平均为1.5~3,更优选1.8~2.5。如果每分子的异氰酸酯基团数低于1,则脲改性的聚酯分子量降低和抗热偏移性恶化。
此外,与聚酯预聚物(A)反应的胺(B)包括二元胺化合物(B1),三元胺或多元胺化合物(B2),氨基醇(B3),氨基硫醇(B4),氨基酸(B5),和其中它们的氨基被保护的B1到B5的化合物(B6)。
二元胺化合物(B1)的实例包括芳族二胺(例如亚苯基二胺,二乙基甲苯二胺和4,4’-二氨基联苯甲烷);脂环族二胺(例如4,4’-二氨基-3,3’-二甲基二环己基甲烷,二胺环己烷,和异氟尔酮二胺);和脂族二胺(例如己二胺,四亚甲基二胺和六亚甲基二胺)。三元或更多元胺化合物(B2)的实例包括二乙烯三胺和三乙烯四胺。氨基醇(B3)的实例包括乙醇胺和羟乙基苯胺。氨基硫醇(B4)的实例包括氨乙基硫醇和氨基丙基硫醇。氨基酸(B5)的实例包括氨基丙酸和氨基己酸。其中B 1到B5的氨基被保护的化合物(B6)的实例包括由B 1到B5的胺与酮(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和甲基异丁基酮)获得的酮亚胺化合物和噁唑烷化合物。胺(B)中优选的胺是B 1和B 1与少量B2的混合物。
作为含有异氰酸酯基聚酯预聚物(A)中异氰酸酯基[NCO]与胺(B)中胺基[NHx]之间的当量比[NCO]/[NHx],胺(B)的比值通常为1/2~2/1,优选1.5/1~1/1.5,和更优选1.2/1~1/1.2。当[NCO]/[NHx]大于2或是低于1/2时,脲改性的聚酯分子量变小,导致抗热偏移性恶化。
此外,聚氨酯键可以与脲键一起含在脲改性聚酯中。脲键含量和聚氨酯键含量的摩尔比范围通常为100/0~10/90,优选80/20~20/80,和更优选60/40~30/70。脲键的摩尔比率低于10%时,抗热偏移性恶化。
用于本发明的改性聚酯(i)由一锅方法和预聚物方法制造。改性聚酯(i)的重均分子量通常不少于10,000,优选20,000~10,000,000,和更优选30,000~1,000,000。这时的峰值分子量优选为1,000~10,000,当它低于1,000时,改性聚酯(i)不容易伸长,调色剂弹性低,导致抗热偏移性恶化。当它大于10,000时,产生的问题是如凝固性能降低,颗粒较小,并且较难粉碎。当使用后面将要解释的天然聚酯(ii)时,改性聚酯(i)的数均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制,该数均分子量是容易获得重均分子量的那种。当改性聚酯(i)单独使用时,数均分子量通常为20,000或较少,优选1,000~10,000,和更优选2,000~8,000。当数均分子量大于20,000时,低温凝固性能恶化,并且当用于全色装置时光泽度也恶化。
根据需要,反应抑制剂用于聚酯预聚物(A)和胺(B)之间的交联反应获得改性聚酯(i)和/或伸长反应,由此调节所得的脲改性聚酯分子量。反应抑制剂的实例包括单胺(例如二乙胺,二丁胺,丁胺和月桂基胺),和其中单胺被保护的化合物(酮亚胺化合物)。
天然聚酯:
在本发明中,可以单独使用改性聚酯(i),并也可以与(i)一起含有天然聚酯(ii)作为粘合剂树脂组分。通过(i)与天然聚酯(ii)并用,改进低温凝固性能,当用于全色装置时也改进了光泽度,这比单独使用(i)更优选。天然聚酯(ii)的实例包括多元醇(PO)和多元羧酸(PC)的缩聚物,类似于(i)的聚酯组分,优选的化合物也与(i)相同。天然聚酯(ii)不仅可以是天然聚酯而且可以是一种通过除脲键外的化学键改性的聚酯,例如,(ii)可以用聚氨酯键改性。优选的是(i)和(ii)中至少有部分是彼此相容的,从低温凝固性能和抗热偏移性考虑。因此,(i)和(ii)的聚酯组分优选具有相似的成分。当含有(ii)时,(i)和(ii)之间的重量比通常为5/95~80/20,优选5/95~30/70,更优选5/95~25/75,和特别优选7/93~20/80。当(i)和(ii)的重量比低于5%时,抗热偏移性恶化,这对耐热储存性和低温凝固性能之间的兼容性是不利的。
(ii)的峰值分子量通常为1,000~10,000,优选2,000~8,000和更优选2,000~5,000。当它低于1,000时,耐热储存性恶化,和当它大于10,000时,低温凝固性能恶化。(ii)羟基值优选是5或更大,更优选10~120,和特别优选20~80。当它低于5时,对耐热储存性和低温凝固性能之间的兼容性是不利的。(ii)的酸值优选为1~5和更优选2~4。因为使用具有高酸值的蜡,粘合剂是低酸值粘合剂,导致耐充电和耐高容量。因此,该粘合剂适合用于双组分显影剂的调色剂。
粘合剂树脂的玻璃转变点(Tg)通常设置为35℃~70℃,优选55℃~65℃。如果Tg低于35℃,调色剂的耐热保藏性恶化。相反,如果Tg超过70℃,低温凝固性能不足。脲改性聚酯很可能在所得的调色剂基粒表面。因此,本发明的调色剂即使玻璃转化点低也往往比已知的聚酯调色剂具有更好的耐热储存性,。
着色剂:
所有已知的染料和颜料可以有效用于着色剂,可以使用以下种类及其混合物:例如,炭黑,苯胺黑染料,铁黑,萘酚黄S,Hansa黄(10G,5G,G),镉黄,黄色氧化铁,黄赭石,铬黄,钛镍黄,多偶氮黄,油黄,Hansa黄(GR,A,RN,R),颜料黄L,联苯胺黄(G,GR),永久黄(NCG),硫化固黄(5G,R),酒石黄染料,喹啉黄染料,anthrazane黄BGL,异二氢吲哚酮黄,氧化铁红,铅丹,红丹,镉红,镉汞红,锑朱,永久红4R,巴拉红,火红,对氯-邻硝基苯胺红,立素固猩红G,亮固猩红,亮胭脂红BS,永久红(F2R,F4R,FRL,FRLL,F4RH),固猩红VD,硫化固品红B,亮猩红G,立素品红GX,永久红F5R,亮洋红6B,颜料猩红3B,酒红5B,甲苯胺栗色,永久酒红F2K,太阳酒红BL,酒红101B,BON栗色光,BON栗色介质,曙红色淀染料,若丹明色淀染料B,若丹明色淀染料Y,茜素色淀染料,硫靛红B,硫靛蓝栗色,油红,喹吖啶红,吡唑啉酮红,多偶氮红,铬朱红,联苯胺橙,苝酮橙,油橙,钴蓝,青天蓝,碱性蓝色淀染料,孔雀蓝色淀染料,维多利亚蓝色淀染料,不含金属的酞菁蓝,酞菁蓝,固天蓝,阴丹士林蓝(RS,BC),靛青,群青,普鲁士蓝,蒽醌蓝,固紫B,甲基紫色淀染料,钴紫,锰紫,二噁烷紫,蒽醌紫,铬绿,锌绿,氧化铬,pyridian,翡翠绿,颜料绿B,萘酚绿B,绿金,酸绿染料,孔雀绿染料,酞菁绿,蒽醌绿,钛白,锌白,和锌钡白。调色剂颗粒中着色剂含量通常为1wt.%~15wt.%,优选3wt.%~10wt.%。
着色剂还可以用作与树脂混合的母料。用于制造此类母料或与该母料捏合的粘合剂树脂的实例包括苯乙烯如聚苯乙烯,聚-对-氯苯乙烯,聚乙烯基甲苯和其取代的聚合物,或这些化合物与乙烯基化合物的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环氧树脂,环氧多元醇树脂,聚氨酯,聚酰胺,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丙烯酸酯树脂,松香,改性松香,萜烯树脂,脂肪族或脂环烃树脂,芳族石油树脂,氯化石蜡和石蜡。这些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作为混合物使用。
电荷控制剂:
已知的电荷控制剂可以用作电荷控制剂,例如包括苯胺黑染料,三苯甲烷染料,含铬金属络合染料,螯合物钼酸盐颜料,玫瑰红染料,烷氧基胺,季铵盐(包括氟改性季铵盐),烷基酰胺,单独的磷或其化合物,单独的钨或其化合物,氟基活化剂,水杨酸金属盐,和水杨酸衍生物的金属盐。电荷控制剂的更具体实例是作为苯胺黑染料的Bontron 03,作为季铵盐的BontronP-51,作为含金属偶氮染料的Bontron S-34,作为羟萘甲酸型金属络合物的E-82,作为水杨酸金属络合物的E-84,作为苯酚型缩合物的E-89(这些由O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作为季铵盐钼络合物的TP-302和TP-415(由Hodogaya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作为季铵盐的CopyCharge PSY VP2038和作为季铵盐的Copy Charge NX VP434(这些由HoechstCo.,Ltd.制造),作为硼络合物的LRA-901和LR-147(由Japan Carlit Co.,Ltd.制造),铜酞菁,苝,喹吖啶酮,偶氮型颜料,和具有如磺酸基、羧基和季铵盐基团作为功能团的聚合物。其中,优选使用控制调色剂具有负极性的材料。
电荷控制剂的使用量根据粘合剂树脂的类型确定,根据需要使用或不使用添加剂,并因此,包括分散法的制造调色剂的方法没有特别地限制。然而,电荷控制剂的使用量为每100wt.份的粘合剂树脂优选使用0.1~10重量份(wt.份),和更优选0.2~5wt.份。如果超过10wt.份,调色剂荷电太高,导致电荷控制剂功效降低,与显影辊的静电吸引力增加,显影剂流动性降低,和图像密度减少。
脱模剂:
在具有粘合剂树脂的分散液中,50℃~120℃低熔点的蜡有效用作凝固辊和调色剂边界之间的脱模剂。由于蜡的有效功能,所以不必施涂脱模剂油到凝固辊上,并且改进了高温偏移。此类蜡组分包括下列。蜡的实例包括植物蜡,如巴西棕榈蜡,棉蜡,木蜡,和米蜡;动物蜡,如蜂蜡和羊毛蜡;矿物质蜡,如地蜡和cercine;和石油蜡如硬石蜡,微晶蜡和软石蜡。除了这些天然蜡,蜡的实例包括合成烃蜡,如Fischer-Tropsch蜡和聚乙烯蜡;和合成石蜡,如酯,酮和醚。除了这些,侧链具有长烷基的结晶聚合物也可以使用。结晶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酸酯均聚物或共聚物,如聚甲基丙烯酸正硬脂基酯和聚甲基丙烯酸正月桂基酯(例如,丙烯酸正硬脂基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它们是脂肪族酰胺,如12-羟基硬脂酰胺,硬脂酸酰胺,邻苯二甲酸酐酰亚胺,和氯化烃;以及具有低分子量的结晶聚合物树脂。
电荷控制剂和脱模剂可以与母料和粘合剂树脂融合以及混合,并可以在每次溶解和分散时加入到有机溶剂中。
外部添加剂:
无机细粒优选用作外部添加剂以促进流动性、显影特性和调色剂颗粒的荷电率。此类无机细粒优选具有初始粒径为5×10-3~2微米。,该初始粒径尤其优选5×10-3~0.5微米。BTE方法测定的比表面优选20~500m2/g。调色剂颗粒中,无机细粒的使用比例优选0.01wt.%~5wt.%,更优选0.01wt.%~2.0wt.%。
无机颗粒的特定实例包括硅石,氧化铝,钛白,钛酸钡,钛酸镁,钛酸钙,钛酸锶,氧化锌,氧化锡,石英砂,粘土,云母,硅灰石,硅藻土,氧化铬,二氧化铈,氧化铁红,三氧化锑,氧化镁,氧化锆,硫酸钡,碳酸钡,碳酸钙,碳化硅和氮化硅。这些材料中,疏水性硅石微粒和疏水性钛白颗粒优选并用作为流化剂。尤其是,当平均直径是5x10-2微米或更小的两种颗粒混合时,与调色剂颗粒的静电力和范德华力显著改进。结果,即使此类外部添加剂与显影器件中的调色剂颗粒混合达到想要的荷电水平,也可以获得希望要的无“萤火虫(firefly)”(点)的图像质量,而没有流化剂从调色剂颗粒解吸,并且还可以降低调色剂图像转印之后保留的调色剂的量。
虽然钛白细粒在环境稳定性和图像密度稳定性方面是优异的,但钛白细粒往往降低了充电性能(charge rising property)。结果,如果钛白细粒加入量大于硅石细粒,该副作用变得更有影响。然而,如果疏水性硅石微粒和疏水性钛白颗粒的加入在0.3wt.%~1.5wt.%内,可以获得想要的充电性能而不明显损害该充电性能。换句话说,即使图像重复复印,仍可以获得稳定的图像质量。
以下解释调色剂制造方法。此处,调色剂制造方法的示范性实施方案在下面解释,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案。
调色剂制造方法:
1)在有机溶剂中分散着色剂、天然聚酯、含有异氰酸酯基聚酯预聚物、和脱模剂,生成调色剂材料溶液。
从调色剂基粒形成之后容易去除有机溶剂考虑,优选有机溶剂是挥发性的并具有低于100℃的沸点。更具体地说,下列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或多种并用,如甲苯,二甲苯,苯,四氯化碳,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氯仿,一氯苯,二氯乙缩醛,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甲基乙基酮和甲基异丁基酮。尤其优选的是芳香族溶剂如甲苯和二甲苯,和卤代烃如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和四氯化碳。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对于100wt.份聚酯预聚物,通常为0~300wt.份,优选0~100wt.份,和进一步优选25~70wt.份。
2)调色剂材料溶液在含水介质中、表面活性剂和树脂细粒存在下乳化。
此类含水介质可以单是水或包括有机溶剂如醇(例如甲醇,异丙醇和乙二醇),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乙二醇乙醚(例如甲基乙二醇乙醚),和低级酮(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
含水介质的使用量,对于100wt.份调色剂材料溶液,通常为50~2,000wt.份,优选100~1,000wt.份。如果该量低于50wt.份,调色剂材料溶液分散差,由此不可能获得具有预定粒度的调色剂颗粒。相反,如果该量超过20,000wt.份,是不经济的。
此外,为改进含水介质的分散性,根据需要加入分散剂如表面活性剂和树脂细粒。
表面活性剂的实例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苯磺酸盐,α-烯烃磺酸酯,和磷酸酯;胺盐如烷基胺盐,氨基醇脂肪酸衍生物,多胺脂肪酸衍生物,和咪唑啉;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烷基三甲基铵盐,二烷基二甲基铵盐,烷基二甲基苄基铵盐,吡啶盐,烷基异喹啉盐和氯化苄乙氧铵;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酸酰胺衍生物和多元醇衍生物;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如丙氨酸,十二烷基二(氨基乙基)甘氨酸,二(辛基氨基乙基)甘氨酸,N-烷基-N,和N-二甲基铵基甜菜碱。
此外,使用少量具有氟烷基的表面活性剂来获得预期效果。优选的具有氟烷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实例是碳原子数2~10的氟烷基羧酸及其金属盐;全氟辛烷磺酰基谷氨酸二钠盐,3-[ω-氟烷基(C6~C11)氧基]-1-烷基(C3~C4)磺酸纳盐,3-[ω-氟烷氧基(C6~C8)-N-乙基氨基]-1-丙烷磺酸钠盐,氟烷基(C11~C20)羧酸及其金属盐;全氟烃基羧酸(C7~C13)及其金属盐;全氟烃基(C4~C12)磺酸及其金属盐,全氟辛烷磺酸二乙醇胺,N-丙基-N-(2-羟乙基)全氟辛烷磺酰胺,全氟烷基(C6~C10)磺酰胺丙基三甲基铵盐,全氟烷基(C6~C10)-N-乙基磺酰基甘氨酸盐,单全氟烷基(C6~C16)乙代磷酸酯。
商品名的实例是SURFLON S-111,S-112和S-113(由Asahi Class Co.Ltd.制造),FLUORAD FC-93,FC-95,FC-98和FC-129(由Sumitomo 3M Co.,Ltd.制造),UNIDINE DS-101和DS-102(由Daikin Industries,Ltd制造),MECAFACE F-110,F-120,F-113,F-191,F-812和F-833(由Dainippon Ink &Cbemicals,Inc.制造),EKTOP EF-102,103,104,105,112,123A,123B,306A,501,201和204(由Tochem Products Co.,Ltd.制造),FTERCENT F-100和F150(由Neos Co.,Ltd.制造)。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是含有氟烷基的脂肪族伯、仲或叔胺,脂肪族季铵盐如全氟烷基(C6-C10)磺酰胺丙基三甲基的铵盐;苯甲烷铵盐,氯化苄乙氧铵,吡啶盐和咪唑鎓盐。其商品名是SURFLON S-121(由Asahi Class Co.,Ltd.制造),FLUORAD FC-135(由Sumitomo 3M Co.,Ltd.制造),UNIDYNEDS-202(由Daikin Industries,Ltd.制造),MEGAFACE F-150和F-824(由Dainippon Ink & Chemicals,Inc.制造),EKTOP EF-132(由Tochem ProductsCo.,Ltd.制造)和FTERCENT F-300(由Neos Co.,Ltd.制造)等。
树脂细粒可以是任何选自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的树脂,如果水分散体可以由树脂细粒形成。树脂的实例包括乙烯基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硅树酯,酚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苯胺树脂,离聚物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该树脂的两种或多种组合可用于树脂细粒。
其中,乙烯基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或其组合是优选的,因为这些树脂容易得到树脂球形细粒的水分散液。乙烯基树脂的实例包括其中乙烯基单体单独聚合或共聚合的聚合物树脂,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酸酐共聚物,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树脂细粒的平均粒度为5~200纳米,优选200~300纳米。
此外,无机分散剂如磷酸钙、碳酸钙、二氧化钛、胶态硅石和羟磷灰石也可以使用。
分散液滴可以由高聚物保护胶体稳定,该胶体作为可与树脂细粒和无机分散剂结合使用的分散剂。实例是酸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α-氰基丙烯酸,α-氰基甲基丙烯酸,衣康酸,巴豆酸,富马酸,马来酸,或马来酸酐;或甲基丙烯酸单体含有羟基如β-羟乙基丙烯酸酯,β-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β-羟丙基丙烯酸酯,β-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γ-羟丙基丙烯酸酯,γ-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氯2-羟丙基丙烯酸酯,3-氯2-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单丙烯酸酯,二甘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甘油单丙烯酸酯,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乙烯醇或乙烯醇醚,如乙烯基甲基醚,乙烯基乙醚,乙烯基丙基醚;或含有乙烯醇和羧基的酯,如乙酸乙烯酯,乙烯基丙酸酯,乙烯基丁酸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双丙酮丙烯酰胺或它们的羟甲基化合物;酰氯,如丙烯酰氯和甲基丙烯酰氯;含氮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该含氮化合物如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咪唑和乙烯亚胺或其杂环;聚氧化乙烯化合物,如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聚氧乙烯烷基胺,聚氧化丙烯烷基胺,聚氧化乙烯烷基酰胺,聚氧化丙烯烷基酰胺,聚氧化乙烯壬基苯基醚,聚氧化乙烯月桂基苯基醚,聚氧化乙烯硬脂基苯酯和聚氧化乙烯壬基苯酯;和纤维素基团,如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
分散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已知的低速剪切型、高速剪切型、摩擦型、高压射流型和超声型的设备。其中,高速剪切型是获得2~20微米粒度分散颗粒优选的。当使用高速剪切型分散机器时,转数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1,000转/分(rpm)~30,000rpm,优选5,000rpm~20,000rpm。分散时间没有特别限制,在间歇体系中通常是0.1~5分钟。分散温度通常为0℃~150℃(压力下),优选40℃~98℃。
3)当制备乳化液时,加入胺(B)并使其与含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A)反应。
该反应后,进行交联和/或分子链伸长。反应时间根据聚酯预聚物(A)的异氰酸酯基结构和胺(B)之间的反应性选择,通常为10分钟~40小时,优选2小时~24小时。反应温度范围通常为0℃~150℃,优选40℃~98℃。此外,如有必要,可以使用已知的催化剂。催化剂的特定实例是月桂酸二丁基锡和月桂酸二辛基锡。
4)反应完成后,有机溶剂从乳化分散液(反应化合物)中除去,洗涤和干燥,获得调色剂基粒。
为了除去其中有机溶剂,逐渐加热整个体系,同时搅拌层流,并在固定温度范围内强力地搅拌。将溶剂从分散液中除去,然后制备梭形调色剂基颗粒。另外,如果使用可以溶于酸或碱的化合物如磷酸钙盐作为分散液稳定剂,则在磷酸钙盐溶于酸如盐酸之后,通过洗涤的方法将磷酸钙盐自调色剂基颗粒中除去。另外,磷酸钙盐可以通过酶分解除去。
5)将电荷控制剂植入由此获得的调色剂基颗粒中,外面加入无机细粒如硅石和二氧化钛,以获得调色剂。
植入电荷控制剂和外面加无机细粒是通过已知方法使用混合器等进行。
因此,具有小粒度和窄粒度分布的调色剂可以容易地获得。此外,在除去有机溶剂过程中通过强力地搅拌调色剂,颗粒形状可以控制在完全球形到梭形范围内。此外,表面形态还可以控制在平滑状到粗糙状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成像单元和清洁装置的配置与图1、图2和图18中的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了其说明。
在本发明中,润滑剂施加装置3设置在清洁装置8内部,如参考图2所述的那样。在如图2所示,固体润滑剂3b(从毛刷下侧)向上压靠并接触毛刷辊3a时、当其(从毛刷侧面)侧向压靠并接触毛刷辊3a时或者当其(从毛刷上侧)向下压靠并接触毛刷辊3a(未示出)时产生按压力。得到了各个按压力和初始时间和消逝时间(寿命)之间的按压力偏差(初始按压力-消逝时间按压力)。
表1
Figure C20058001018800371
从表1可以理解,取决于按压固体润滑剂3b的方向,施加到毛刷辊3a的按压力和按压力的偏差是不同的。
下文将解释在实际的润滑剂施加装置中的按压力和按压力偏差。使用以下两种机器作为对比。当固体润滑剂3b被向下按压时,与固体润滑剂2b被向上按压的情况相比,按压力的偏差在模型G中增加43%,在模型J中增加22%。
表2
Figure C20058001018800372
Figure C20058001018800381
从表2可以理解,当按压力偏差较大时,润滑剂的施加量波动较大,因为所需的润滑剂施加量取决于模型是不同的,并且由于布局的限制待使用的压力弹簧倍增器也是不同的,尽管偏差的量级不能以简单的方式在各个模型之间进行比较。因此,大的波动可能导致在初始阶段施加过度而在时间流逝时施加不足。因此,更小的按压力偏差允许更稳定的施加。
相应地,如图2所示,与固体润滑剂从毛刷辊3a上侧和侧面按压的布置相比,固体润滑剂3b从毛刷辊3a下侧按压的布置能够更稳定地施加润滑剂。
图7是用于润滑剂施加装置3的固体润滑剂3b在前侧从其纵向观察时的示意图。
模制成矩形固体的固体润滑剂3b固定到润滑剂保持元件3d上。多个按压元件3c-1和3c-2设置在润滑剂保持元件3d中以沿其纵向对齐。按压元件3c-1和3c-2向着毛刷辊3a的侧面偏置固体润滑剂3b。与沿纵向设置在端部区域的按压元件3c-1相比,按压元件3c的按压力被调节得可降低设置在中心区域的按压元件3c-2的按压力。当压缩弹簧用作按压元件3c时,如图7所示,弹簧压力在按压元件3c-1和按压元件3c-2之间变化。
将按压元件3c设置为多个并且以上述方式将按压元件3c-1和按压元件3c-2之间的按压力设置得不同的原因如下。首先,如果仅有一个按压元件3c,则润滑剂不能沿纵向均匀施加。如果按压元件3c的按压力彼此相同,则沿纵向定位在端部区域的按压元件3c-1的按压力容易跑到外面。因此,固体润滑剂3b沿纵向在其中心区域承受更大的压力,这导致了润滑剂不均匀的施加。因此,按压元件3c-2的按压力被控制得小于按压元件3c-1,以沿固体润滑剂3b的纵向平衡压力,并且固体润滑剂3b以均匀的压力与毛刷辊3a接触,从而实现了将润滑剂均匀地施加到光电导体1的表面。
图7的实例示出了四个按压元件3c,但是在本发明中可以设置两个或多个优选地为三个或多个按压元件3c。如果设置两个按压元件3c,则两个沿纵向布置在两端,因此,在中心区域没有设置按压元件3c。这失去了沿纵向的压力平衡,会导致沿光电导体1的纵向在中心区域中产生不均匀的施加。因此,沿纵向将三个或多个按压元件3c对齐成排以在纵向的整个区域上实现平衡,从而进一步使得润滑剂可均匀施加。
固体润滑剂3b抵靠毛刷辊3a的按压力被如此控制以致按压元件3c(图7中的3c-1和3c-2)的按压力的总压力范围从200到1000mN。如果总压力小于200mN,则毛刷辊3a不能充分地刮下固体润滑剂3b,这导致了施加到光电导体1表面的润滑剂量不能令人满意。这加快了清洁刀片8a和光电导体1表面的磨损,并且使得在墨粉图像转印之后还剩余墨粉的清洁失败易于发生。如果总压力超过1000mN,则施加到光电导体1表面的润滑剂量太多。这使得固体润滑剂3b的消耗加快,并且使得光电导体1表面施加有过多的包含吸湿的脂肪酸金属盐的润滑剂,从而被湿气影响。这使得静电潜像流动,导致了诸如产生图像模糊等故障。因此,固体润滑剂3b优选地以200-1000mN的总压力按压毛刷辊3a。
毛刷辊3a的各个毛刷纤维的厚度优选地为3-8丹尼耳(denial),毛刷纤维的密度优选地为20,000-100,000/inch2。如果毛刷纤维的厚度太薄,则在毛刷辊3a接触光电导体1表面时,硬毛变得容易弯曲。相反,如果毛刷纤维太厚,则毛刷纤维的密度不能被增加。如果毛刷纤维的密度较低,则与其表面接触的毛刷纤维的数量较小,因此润滑剂不能均匀施加到光电导体1的表面。相反,如果毛刷纤维的密度太高,则纤维和纤维之间的间隙变得较窄,并且刮下的润滑剂粉末的黏附量被减小,导致了施加量的不足。
在范围设定中产生毛刷辊3a以致毛刷纤维的厚度设置得不会被弯曲并且毛刷纤维的密度设置得能够有效地执行润滑剂的均匀施加。
如图2所示,毛刷辊3a的旋转方向优选地为相对于光电导体1的运动方向为向前方向。如果毛刷辊3a的旋转方向与光电导体1的运动方向相反,则黏附到毛刷辊3a的毛刷纤维上的润滑剂粉末在毛刷辊3a接触光电导体1表面时会被冲击而散开,这样不能实现均匀的和有效的施加。结果,毛刷辊3a的旋转方向优选地相对于光电导体1运动方向为向前方向。
固体润滑剂3b以与第一实施例中解释的相同的方式使用。
下面解释第二实施例的特征。清洁刀片8a-其为清洁单元-被制造得相对于通过毛刷辊3a施加润滑剂的区域在光电导体1运动方向的上游侧接触光电导体1的表面。然后润滑剂平滑刀片8b-其为润滑剂平滑单元-被制造得相对于施加润滑剂的区域在光电导体1运动方向的下游侧接触光电导体1的表面。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8A和图8B所示,清洁刀片8a被制造得从相对方向接触光电导体1的表面,润滑剂平滑刀片8b被制造得从拖尾方向接触其表面。清洁刀片8a和润滑剂平滑刀片8b由橡胶制成,其中橡胶是一种弹性体。
基于上述配置,承载在光电导体1表面上的墨粉图像被转印到转印材料,并且墨粉图像转印之后留在其表面上的墨粉首先通过清洁刀片8a去除。通过去除墨粉,光电导体1的表面变得清洁,并且毛刷辊3a接触清洁的表面并将润滑剂施加到其上。施加润滑剂的表面在其通过润滑剂平滑刀片8b接触润滑剂的区域-其位于光电导体1运动方向下游侧-时被均匀散开以形成具有均匀厚度的润滑剂层。
如此配置的清洁装置8和润滑剂施加装置3设置在成像设备中,并且适量的润滑剂施加到光电导体1的表面,这允许形成均匀的润滑剂薄膜,而不会不均匀地施加。
在以上述方式清洁剩余墨粉之后,施加润滑剂,并且平滑施加润滑剂以形成均匀层,从而防止在“施加之后清洁”和“清洁之后施加”情况下发生的故障。更具体地,防止了由于“施加之后清洁”而产生的润滑剂施加量的偏差和表面静摩擦系数的偏差。也防止了由“清洁之后施加”导致的不均匀润滑剂层产生的不正常图像。不正常图像包括虫孔、图像模糊和粗糙图像。同时,毛刷辊3a的施加功能也可以长时间的保持。因为使用橡胶作为润滑剂平滑刀片8b,即使在润滑剂平滑刀片8b在其接触状态下沿光电导体1移动时,也不可能破坏光电导体1的表面。
在本发明中,可防止清洁刀片8a和光电导体1表面的磨损,并且在墨粉图像转印之后留在其表面上的墨粉也可以满意地清洁,即使使用了球状的和小尺寸的墨粉颗粒时也是如此。此外,可防止图像模糊。在光电导体1的表面由于受过度施加的润滑剂产生的湿气影响,可能发生图像模糊。
在第二实施例中,光电导体1的表面由清洁刀片8a清洁,但是代替清洁刀片8a可使用清洁刷。通过向电阻在中等电阻和低电阻之间的导电刷施加偏压可得到清洁刷。
本发明不受所述实施例限制,并且可应用于使用本发明技术原理的任何装置。光电导体或中间转印元件可以是皮带形状或者滚筒形状。
在表3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扭矩和清洁性能之间的关系。
当仅仅清洁刀片接触光电导体表面时,扭矩为10,但是当施加润滑剂时,即使在润滑剂平滑刀片8b接触其表面时,扭矩也降低到8。不用润滑剂,清洁性能不是十分足够以执行清洁,但是利用润滑剂可改进它,然后,有效的清洁成为可能。
表3
  扭矩水平   扭矩   清洁性能
  仅清洁刀片接触   10   差   差
  清洁刀片、润滑剂、平滑刀片、润滑剂施加元件都接触   8   好   好
扭矩降低节省了能量,并且马达可被最小化以降低成本和节省空间。
图9是用来解释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润滑剂施加装置与图2的不同。更具体地,在图2的润滑剂施加装置中,接触型的施加刷被用作施加元件。然而,在第三实施例中,使用了与光电导体1表面不接触的施加刷3a’。在该装置中,没有使用固体润滑剂而是使用了粉末润滑剂3b’。施加刷3a’的旋转使得润滑剂成分漂浮,并且该成分黏附到光电导体1表面。
因为如此配置的润滑剂施加装置以不接触的方式施加润滑剂,所以扭矩可降得比第二实施例更低,同时可保持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清洁性能。因此,实现了能量的进一步节省,并且马达可被最小化以降低成本和节省空间。
在第三实施例中,通过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较来进行测试。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是这样的,即润滑剂平滑刀片8b被制造得以拖尾方式接触光电导体1的表面并且平滑施加的润滑剂。作为测试结果,验证了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验证试验的效果:
本发明:
第一刀片(清洁刀片)(上游侧:相对方式,刀片类型:T7240,厚度:1.3mm)
施加装置(毛刷类型:绝缘聚乙烯对苯二酸酯(PET),对润滑剂的压力:1250mN×4)
第二刀片(润滑剂平滑刀片)(下游侧:拖尾方式,刀片类型:T7240,厚度:1.3mm)
传统方法:
第一刀片(上游侧:未提供)
施加装置(毛刷类型:绝缘PET,对润滑剂的压力:1250mN×4)
第二刀片(清洁刀片)(下游侧:相对方式,刀片类型:T7240,厚度:1.3mm)
润滑剂在上述条件下施加,做出保持光电导体表面摩擦系数所需润滑剂施加量的对比:在聚合体墨粉的图像区域的比率为50%的成像条件下μ=0.2。
结果如下:
本发明    0.04g/km
传统方法  0.35g/km
从所述结果可以证实,与“施加后清洁”的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采用的‘“清洁后施加”+平滑刀片’的方法进一步高效地减小了光电导体表面的摩擦系数。
进行以下试验以得到第二刀片相对于光电导体表面的接触角和接触压力的最佳值,其中第二刀片为根据本发明的润滑剂平滑刀片。作为测试结果,得到了适合实施本发明的以下条件。
测试条件:
第二刀片(润滑剂平滑刀片)(刀片类型:T7050,厚度1.3mm)
软毛毛刷(毛刷类型:SA7,没有毛刷扑动)
充电辊(无辊,无清洁器)
对润滑剂的压力(自重:36g)
第二刀片的接触角和接触压力
接触角:9度(接触压力1400mN,2800mN)
接触角:19.7度(接触压力2200mN)
接触角:22.7度(接触压力1400mN,2800mN)
使得光电导体单元在上述条件下空转,并且以预定时间间隔测量光电导体表面的μ。结果,当接触角为22.7度并且接触压力为2800mN时,摩擦系数最小(最小值0.12,最大值0.21),单元的振动小于其他条件,因此这些条件变成最优选。从所述结果,为了有效地减小光电导体表面的摩擦系数,根据测试范围,更大的刀片角度较好,更高的接触压力较好。
在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中,用于显影装置4的墨粉优选地具有范围从3到8微米的体积平均颗粒尺寸,并且具有范围从1.00到1.40的体积平均颗粒尺寸(Dv)与数量平均颗粒尺寸(Dn)的比率(Dv/Dn)。
通过使用小颗粒尺寸的墨粉颗粒,墨粉颗粒可稠密地黏附到潜像。然而,如果体积平均颗粒尺寸小于本发明的范围,并且如果使用两成分的显影剂,则在显影剂于显影装置中移动较长时间期间,墨粉颗粒熔化到磁性载体的表面上以减小磁性载体的充电能力。并且如果使用单成分的显影剂,容易发生墨粉颗粒在显影辊上形成薄膜,并且墨粉颗粒容易熔化到诸如使得墨粉更薄的刀片等元件上。相反,如果体积平均颗粒尺寸大于本发明的范围,则很难得到高分辨率和高质量的图像。当显影剂中的墨粉颗粒被消耗时,墨粉颗粒尺寸的平衡有时会大大波动。
通过使得颗粒尺寸分布变窄,墨粉的电荷量分布变得均匀,从而得到了背景雾化更少的高质量图像,并且增加了转印率。然而,当Dv/Dh超过1.40时,电荷量分布变宽且分辨率降低,这不是优选的。
墨粉颗粒的平均颗粒尺寸和颗粒尺寸分布可利用Coulter Counter TA-II和Coulter Multisizer II(都由Coulter Electronics Limited制造)测量。在本发明中,通过将Coulter Counter TA-II连接到输出(颗粒的)数量分布和体积分布的接口(由Nikkaki Bios Co.制造)以及连接到个人电脑(PC9801:由NEC Corp.制造),Coulter Counter TA-II用来测量平均颗粒尺寸和尺寸分布。
在这种墨粉中,与传统墨粉颗粒相比,墨粉颗粒中的腊和无机微粒的比例通过减小墨粉颗粒尺寸而被增加。腊从内部或外部添加到墨粉颗粒以改善释放特性,并且无机微粒被用来改善流动性。这些添加剂变成了光电导体1上产生的黏附物质(黏着物)的因素。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润滑剂施加装置3被安装成在光电导体1表面的整个区域上形成均匀的润滑剂薄膜,从而减小黏附物质与光电导体1表面的粘附力。此外,光电导体1表面和清洁装置8的清洁刀片8a或润滑剂平滑刀片8b之间的摩擦力被减小以实现满意的清洁。
当用在显影装置4中的墨粉颗粒具有高的圆度例如0.93或更高的平均圆度时,在成像设备中提供本发明的清洁装置8的效果是显著的。高圆度的墨粉颗粒在使用刀片系统清洁期间容易进入光电导体1和清洁刀片之间的空间,并且容易滑过该空间。如果清洁刀片与光电导体1的接触压力增加,则光电导体1被极大地损坏。此外,即使在将与墨粉电荷极性相反极性的偏压施加到毛刷辊并且静电聚集墨粉的方法中,也很难从毛刷辊去除墨粉。因此,静电墨粉的去除能力趋于逐渐减小。
然而,本发明的清洁装置8能够以以下方式有效地清洁光电导体1的表面,即使墨粉颗粒具有高的平均圆度时也是如此。更具体地,留在光电导体1上的墨粉通过静电清洁元件静电聚集,然后,剩余墨粉通过清洁刀片8a最终被刮掉和去除。因而,不用损坏光电导体1的表面也可以执行有效的清洁。
墨粉的平均圆度是通过光学探测颗粒、将颗粒投影到平面以得到投影颗粒的面积、并且将该面积用面积等于投影颗粒面积的圆的周长长度相除得到的值。平均圆度实际上通过使用流动颗粒图像分析器(FPIA-2000:SysmexCorp.制造)测量。预先除去杂质固体的100-150毫升的水被放入到预定容器中,0.1-0.5毫升的表面活性剂-即分散剂-被添加到水中,大约0.1-9.5克的待测样品进一步添加到其中。其中带有分散样品的悬浮液用超声波分散器分散大约1-3分钟,将分散溶液的浓度控制在3000-10000粒/μL,测量墨粉颗粒的形状和分布。
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墨粉的形状因子SF-1范围优选地从100到180,形状因子SF-2的范围也优选地从100到180。形状因子SF-1和形状因子SF-2与参考图5解释的相同。
另外,墨粉的构成材料和制造方法与第一实施例中解释的相同,省略了其说明。
用改进的聚酯生产的聚合体的分子量可用四氢呋喃(THF)作为溶剂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量。天然聚酯的玻璃相变点(Tg)可通过微分扫描测热器(DSC)测量。
在墨粉制造方法中,添加了树脂微粒以稳定水介质中形成的墨粉基粒。因此,优选地,添加了树脂微粒以覆盖墨粉基粒表面的10%-90%。树脂微粒的实例是颗粒尺寸为1微米和3微米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粒;颗粒尺寸为0.5微米和2微米的聚苯乙烯微粒;颗粒尺寸为1微米的聚酯纤维(苯乙烯丙烯腈)微粒。商标名称的实例是PB-200H(由Kao Corp.制造),SGP(由Soken Co.,Ltd.制造),TECHNOPOLYMER-SB(由Sekisui Plastics Co.,Ltd.制造),SGP-3G(由Soken Co.,Ltd.制造)和MICROPEARL(由SekisuiFine Chemical Co.,Ltd.制造)。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墨粉形状如第一实施例一样几乎是球状。制造的墨粉可用作用于不使用磁性载体的单成分显影剂的磁性墨粉或者用作无磁墨粉。
当墨粉用作两成分显影剂时,墨粉可与磁性载体混合。磁性载体是铁素体,该铁素体包括二价金属例如铁、磁铁矿、Mn、Zn和Cu,并且其体积平均颗粒尺寸优选地为20-100微米。如果平均颗粒尺寸小于20微米,则载体在显影时容易黏附到光电导体1。如果它超过100微米,则载体不容易与墨粉混合,并且墨粉的电荷量不够。因此,在连续使用期间容易发生充电故障。含Cu的Zn铁素体是优选的,因为其饱和磁化强度高,但是它可根据成像设备的处理被选择作为所需。覆盖磁性载体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制,而是可包括诸如包括硅树脂、苯乙烯-丙烯酸树脂、氟树脂和烯烃树脂等的树脂。树脂的制造方法可以是以下的任何一种方法:将涂覆树脂溶解在溶剂中并且将溶剂喷洒到流化床以涂覆载体芯的方法,和将树脂颗粒静电黏附到芯颗粒并且将树脂颗粒热熔化以覆盖芯颗粒的另一种方法。覆盖有树脂的芯颗粒的厚度为0.05-10微米,优选地为0.3-4微米。
图10是可形成全彩图像的成像设备的一个实例的垂直剖视图。成像设备包括卷绕在多个支撑辊104、105和106之间并且沿箭头A方向旋转的环形中间转印带103、布置得与中间转印带103相对的第一到第四处理筒107Y、107C、107M和107BK。处理筒107Y、107C、107M和107BK分别包括图像载体102Y、102C、102M和102BK,所述图像载体被配置成形成不同颜色的各个墨粉图像的鼓状光电导体。不同颜色的墨粉图像形成在各个图像载体上并且叠加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3上。中间转印带103是各个图像载体上的墨粉图像转印到其上的转印材料的一个实例。图10中的附图标记100是成像设备的主单元。
如何在第一到第四处理筒107Y、107C、107M和107BK的图像载体102Y、102C、102M和102BK上形成墨粉图像和如何将墨粉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3基本上在各个配置中是彼此相同的,虽然墨粉图像形成为不同的颜色。因此,下面将仅仅解释墨粉图像形成在第一处理筒107Y的图像载体102Y上并且形成的墨粉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3上的配置。
图11是第一处理筒107Y的放大剖视图。处理筒107Y的图像载体102Y通过单元壳108旋转支撑,并且通过驱动单元(未示出)顺时针旋转。当其旋转时,充电电压施加到由单元壳108旋转支撑的充电辊109上,因此图像载体102Y的表面被充电到预定的极性。从图10所示的光学写入单元110发出并且光学调制的激光L照射到充电后的图像载体102Y上,从而在图像载体102Y上形成静电潜像。静电潜像在通过显影装置111施加黄色墨粉时是可见的。
显影装置111包括形成有一部分单元壳108的显影壳112,并且显影壳112容纳了含有墨粉和载体的两成分干式显影剂D。在显影壳112中设置了两个搅动显影剂D的螺杆113和114和沿图11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显影辊123。吸到显影辊123外周表面的显影剂D承载在其外周表面上并且沿显影辊123的旋转方向传输。然后,通过刮粉刀124的显影剂D被传输到显影辊123和图像载体102Y之间的显影区。这时,显影剂中的墨粉静电移动到形成在图像载体102Y上的静电潜像上,并且静电潜像被显示为墨粉图像。已经通过显影区的显影剂D从显影辊123上分离并且通过螺杆113和114搅动。墨粉图像通过上述方式形成在图像载体102Y上。也可以采用使用不带载体的单成分显影剂的显影装置。
另一方面,主转印辊125跨过中间转印带103布置在处理筒107Y的相对侧。转印电压施加到主转印辊125,从而图像载体102Y上的墨粉图像首先转印到沿箭头A方向旋转的中间转印带103上。墨粉图像转印之后黏附到图像载体102Y上的剩余墨粉通过清洁装置126去除。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清洁装置126包括形成为一部分单元壳108的清洁壳127、其前边缘压靠图像载体102Y表面的清洁刀片128、保持清洁刀片128的刀片保持器129和设置在清洁壳127中的墨粉传输螺杆130。清洁刀片128相对于图像载体102Y的表面运动方向以相对的方向布置。这种清洁刀片128由弹性体例如橡胶制成,并且清洁刀片128的基部侧例如通过粘结剂固定到刀片保持器129。通过将清洁刀片128的前边缘压向图像载体102Y的表面,图像载体102Y上的剩余墨粉被刮掉和去除。去除的墨粉通过旋转的墨粉传输螺杆130传输到清洁壳127的外部。清洁刀片128在墨粉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其对应于图10的中间转印带103)之后清洁图像载体。
处理筒107Y还包括将润滑剂施加到图像载体102Y的润滑剂施加装置131和平滑刀片132,所述平滑刀片是用来平滑施加到图像载体102Y上的润滑剂的润滑剂平滑单元的一个实例。这些装置将在下文详细阐述。
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青色墨粉图像、品红墨粉图像和黑色墨粉图像分别形成在图10的第二到第四图像载体102C、102M和102BK。这些墨粉图像以顺序叠加的方式首先转印到在其上已经转印了黄色墨粉图像的中间转印带103上,以在中间转印带103上形成复合的墨粉图像。在转印各个墨粉图像之后如何去除图像载体102C、102M和102BK上的剩余墨粉的方法与第一图像载体102Y的方法相同。
如图10所示,进纸装置116设置在成像设备的主单元100中的下侧。进纸装置116包括储存记录介质P例如转印纸的进纸盒114和进纸辊115。通过进纸辊115的旋转沿箭头B的方向送出最顶部的记录介质P。发出的记录介质通过记录辊对117以预定的时间馈送到中间转印带103卷绕在支撑辊104上的部分和面对支撑辊104的次转印辊118之间的空间中。这时,预定的转印电压施加到次转印辊118,从而中间转印带103上的复合墨粉图像其次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
复合墨粉图像其次转印到其上的记录介质P进一步向上传输通过定影装置119,在该处,记录介质P上的墨粉图像通过热和压力的作用定影在其上。通过定影装置119的记录介质P排出到设置在成像设备主单元100上侧的纸弹出部分122。墨粉图像转印之后黏附到中间转印带103上的剩余墨粉通过清洁装置120去除。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包括润滑剂施加装置131,这样抑制了图11中的清洁刀片128和图像载体102Y的磨损,并且即使在使用小颗粒尺寸的球状墨粉时也可以通过清洁刀片128保持高的清洁性能。润滑剂施加装置131也分别设置在第二到第四处理筒107C、107M和107BK中,并且其配置和性能完全与处理筒107Y中的相同。因此,下面将仅说明图11中示出的处理筒107Y的润滑剂施加装置131。
图11的润滑剂施加装置131包括接触图像载体102Y表面的毛刷辊133、面对毛刷辊133的固体润滑剂134、牢固支撑固体润滑剂134的润滑剂保持器135、引导固体润滑剂134通过润滑剂保持器135的引导件136、和作为按压单元一个实例的压缩盘簧137。
毛刷辊133包括芯轴138和大量毛刷纤维139,所述毛刷纤维的基部被固定到芯轴138上。如此配置的毛刷辊133几乎沿平行于图像载体102并且沿图像载体102Y纵向延伸,并且在纵向方向上,芯轴138的两端经由轴承(未示出)相对于单元壳108被旋转支撑。在成像期间,毛刷辊133沿图1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
固体润滑剂134被形成为平行于毛刷辊133纵向延伸的矩形固体。在面对毛刷辊133的侧面上的固体润滑剂134的顶面接触毛刷辊133的毛刷纤维139,并且固体润滑剂134与顶面相对的基部侧固定到润滑剂保持器135。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引导件136包括一对彼此平行隔开以彼此面对的引导板140和141,并且该对引导板140和141通过连接板142整合成一个单元。该对引导板140和141以及连接板142形成为一部分单元壳108。
润滑剂保持器135设置在该对引导板140和141之间并且滑动接触引导板140和141相互面对的侧面。
压缩的盘簧137如图12所示以多个数目布置在连接板142和润滑剂保持器135之间。压缩的盘簧137通过润滑剂保持器135将固体润滑剂134压向毛刷辊133。按压的方向通过图11中的箭头C指示。代替压缩的盘簧,也可以使用诸如扭转盘簧和板簧等按压单元。
固体润滑剂134以上述方式压靠毛刷辊133的毛刷纤维139,并且毛刷纤维139压靠图像载体102Y的表面。这时,毛刷辊133旋转,并且固体润滑剂134的润滑剂被毛刷纤维139刮下变成粉末润滑剂,被刮下的粉末润滑剂施加到图像载体102Y的表面。如上所述,毛刷辊133是将从固体润滑剂134刮下的粉末润滑剂施加到图像载体表面的润滑剂施加元件的一个实例。
固体润滑剂134被毛刷辊133刮擦和消耗,因此其厚度随时间减小,但是因为固体润滑剂134被压缩盘簧137按压,所以固体润滑剂134总是与毛刷辊133的毛刷纤维139接触。
因为图像载体102Y的表面以上述方式施加有润滑剂,所以其表面的摩擦系数可被抑制得较低。图像载体102Y和清洁刀片128的磨损从而可被最小化,并且其寿命可被延长。此外,即使使用了小颗粒尺寸的球状墨粉,也可以通过清洁刀片128防止图像载体102Y清洁性能的大大降低。
此外,根据第三实施例,引导件136设置在润滑剂施加装置131中。引导件136引导润滑剂保持器135和固体润滑剂134,因此它们两个可基本上仅沿与毛刷辊133接近或分开的方向移动,即,沿压缩盘簧137的按压方向C和沿与其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固体润滑剂134不会沿垂直于按压方向C的方向E大大摇摆。结果,固体润滑剂134能够在任何时候沿几乎相同的区域接触毛刷辊133,并且几乎固定量的润滑剂可通过毛刷辊133馈送到图像载体的表面,从而防止了润滑剂不均匀地施加到图像载体的表面。
如果没有设置引导件136,如图14A和图14B所示,固体润滑剂134沿垂直于压缩盘簧按压方向C的方向E大大摇摆。因此,仅固体润滑剂134面对毛刷辊133的部分143或部分144接触毛刷辊133,或者整个表面接触毛刷辊133。因而,润滑剂不能均匀施加到图像载体102Y,导致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3的墨粉图像变差和形成在记录介质P上的最终图像的图像质量变差。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可以防止这种故障。
在图10所示的成像设备中,润滑剂保持器135接触该对引导板140和141,并且固体润滑剂134由引导件136引导穿过润滑剂保持器135。但是,固体润滑剂134也可以配置得直接通过引导件136引导。固体润滑剂134通过引导件136引导,这样固体润滑剂134可基本上仅沿固体润滑剂134接近或离开毛刷辊133的方向C移动。然而,这表明,固体润滑剂134可以沿垂直于方向C的方向E以少量的容差摇摆。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润滑剂施加装置131包括润滑剂施加元件,其是在旋转时接触图像载体102Y的毛刷辊133,以及设置在面对润滑剂施加元件的位置处的固体润滑剂134、引导固体润滑剂134以致固体润滑剂134可基本上仅沿接近或离开毛刷辊133的方向引导的引导件136、和包括用来将固体润滑剂134压向润滑剂施加元件的压缩盘簧137的按压单元。
此外,如图11所示,压缩盘簧137和清洁刀片128的位置分别设置得以致压缩盘簧137将固体润滑剂134压向毛刷辊133的方向C几乎平行于清洁刀片128向着图像载体102Y的表面突出的方向。因此,可减小成像设备的主单元中由清洁刀片128、刀片保持器129和润滑剂施加装置131占据的空间,从而减小了成像设备的尺寸。如图15所示,如果按压方向C不平行于清洁刀片128向着图像载体102Y表面突出的方向,则整个清洁刀片128、刀片保持器129和润滑剂施加装置131占据了图像载体102Y周围的较大空间,并且该较大空间不可避免地使得成像设备的尺寸增加。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以简单的配置避免了该缺点。
此外,如图11所示,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刀片保持器129利用例如螺钉(未示出)直接固定到引导件136的引导板140。换言之,刀片保持器129固定到引导固体润滑剂134的引导件136上。结果,清洁刀片128向着图像载体102Y表面突出的方向与按压方向C之间的平行可被容易地和牢固地增强。刀片保持器129可通过某些其他中间元件固定到引导件136。
以这种方式,按压单元和清洁刀片的位置分别如此设置以致按压单元将固体润滑剂压向润滑剂施加元件的方向几乎与清洁刀片向着图像载体表面突出的方向相同。并且刀片保持器直接或通过另一元件固定到引导固体润滑剂的引导件,从而减小了成像设备的尺寸。
在如图13所示的成像设备中,图像载体102Y、润滑剂施加元件和按压单元的位置分别如此设置以致线H和按压方向C基本上位于相同的线I上。更具体地,线H接触连接在图像载体102Y的旋转中心F和润滑剂施加元件例如毛刷辊133的旋转中心G之间,并且按压方向C是压缩盘簧137向着固体润滑剂134的按压方向。如图所示,在图11的成像设备中,如果线H和按压方向C不在同一条线上,则在被压缩盘簧137按压的纵向上,毛刷辊133的中心部分可能会变形,如图12的点划线所示,其中变形被稍微夸张了。如果毛刷辊133如此变形,则施加到图像载体102Y的润滑剂量变得不均匀,这可能导致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3的墨粉图像变差以及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图像质量变差。
在另一方面,在如图13所示的处理筒107Y中,因为线H和按压方向C几乎位于相同的线I上,所以在接触图像载体的纵向上,毛刷辊133的中心部分被牢牢地抓持在图像载体102Y的表面上。因此,毛刷辊133不可能像图12的点划线指示的变形那样变形。这允许将润滑剂均匀施加到图像载体102Y上,并且增加了形成在记录介质P上的墨粉图像的图像质量。图13的成像设备的其他部件与图10-12所示的部件相同,并且与图11相同的附图标记被指定给与图11的部件相同或相对应的部件。
图11的成像设备包括用作平滑刀片132的润滑剂平滑单元。平滑刀片132由弹性体例如橡胶制成。平滑刀片132的前边缘接触图像载体102Y的表面,并且其基部侧固定到保持器145。平滑刀片132相对于图像载体表面的运动方向沿拖尾方向布置。如图11清晰所示,包括毛刷辊133的润滑剂施加元件沿图像载体表面的运动方向布置在清洁刀片128的下游侧。
在该配置中,在转印墨粉图像之后黏附到图像载体表面的剩余墨粉通过清洁刀片128去除,并且向如此清洁的图像载体102Y的表面施加润滑剂。施加的润滑剂在通过与图像载体102Y表面接触的平滑刀片132时均匀地分散和平滑在图像载体102Y的表面上。这允许在图像载体102Y上形成均匀厚度的润滑剂层。以这种方式,润滑剂在图像载体102Y清洁之后立刻施加,并且施加的润滑剂被平滑,从而防止了施加到图像载体102Y表面的润滑剂量发生偏差和其表面的摩擦系数发生偏差,并且增加了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质量。此外,因为平滑刀片132相对于图像载体102Y表面的运动方向以拖尾方向布置,所以可防止图像载体102Y的驱动扭矩太高。
润滑剂施加装置131中的毛刷辊133的毛刷纤维的厚度优选地为3-8丹尼耳,毛刷纤维139的密度优选地为20,000-100,000线/平方英寸。如果毛刷纤维的厚度太薄,则在毛刷辊3a接触图像载体102Y表面时硬毛变得容易弯曲。相反,如果毛刷纤维太厚,则纤维的密度不能增加。如果毛刷纤维的密度较低,则润滑剂不能均匀地施加到图像载体102Y的表面,因为接触其表面的毛刷纤维的数量太少。相反,如果毛刷纤维的密度太高,则纤维和纤维之间的间隙变得更窄,并且被刮下的粉末润滑剂的黏附量被减小,这导致了施加量不足。
在第三实施例中使用了与第一实施例的固体润滑剂134相同的固体润滑剂。
优选地,显影装置111中使用的墨粉是这样的,即体积平均颗粒尺寸为10微米或更小,体积平均颗粒尺寸(Dv)和数量平均颗粒尺寸(Dn)之间的比率(Dv/Dn)的范围从1.00到1.40,并且体积平均颗粒尺寸特别希望处于3到8微米的范围内。
通过使用小颗粒尺寸的墨粉颗粒,墨粉颗粒可稠密地黏附到静电潜像上。然而,如果墨粉的体积平均颗粒尺寸太小,则两成分显影剂中的墨粉颗粒在显影剂在显影装置中长时间搅动期间会熔化到磁性载体的表面上,从而减小了磁性载体的充电能力。如果使用单成分的显影剂作为显影剂,容易发生墨粉颗粒在显影辊上薄膜化,并且墨粉颗粒容易熔化到诸如使得墨粉更薄的刀片等元件上。相反,如果体积平均颗粒尺寸太大,很难得到高分辨率和高质量的图像。当显影剂中的墨粉颗粒被消耗时,墨粉颗粒尺寸的平衡有时会大大波动。
此外,通过使得颗粒尺寸分布变窄,墨粉的电荷量分布变得均匀,从而得到了带有更少背景雾化的高质量图像,并且增加了转印率。然而,当Dv/Dn超过1.40时,电荷量分布被加宽而分辨率降低,这不是优选的。
墨粉颗粒的平均颗粒尺寸和颗粒尺寸分布可利用Coulter Counter TA-II和Coulter Multisizer II(都由Coulter Electronics Limited制造)测量。在本发明中,通过将Coulter Counter TA-II连接到输出(颗粒的)数量分布和体积分布的接口(由Nikkaki Bios Co.制造)以及连接到个人电脑(PC9801:由NEC Corp.制造)来测量平均颗粒尺寸和尺寸分布。
在这种墨粉中,墨粉颗粒中的腊和无机微粒的比例通过减小墨粉颗粒尺寸而被增加。腊从内部或外部添加到墨粉颗粒以改善释放特性,并且无机微粒被用来改善流动性。这些添加剂变成了图像载体上产生的黏附物质的因素。然而,安装了润滑剂施加装置131以在图像载体表面上的整个区域上形成均匀的润滑剂薄膜,从而减小黏附物质与图像载体102Y表面的粘附力。此外,润滑剂施加装置131的安装使得图像载体表面和清洁装置126的清洁刀片128或润滑剂平滑刀片132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并且实现了满意的清洁性能。
当用在显影装置111中的墨粉具有0.93-1.00的平均圆度时,作为向图像载体施加润滑剂的结果,可得到显著的效果。通过将润滑剂施加到图像载体,即使使用高圆度的墨粉,也可以有效抑制这种墨粉刮擦穿过清洁刀片128之下的缺陷。
墨粉的平均圆度是通过光学探测颗粒、将颗粒投影到平面以得到投影颗粒的面积、并且将该面积用面积等于投影颗粒面积的圆的周长长度相除得到的值。平均圆度实际上通过使用流动颗粒图像分析器(FPIA-2000:SysmexCorp.制造)测量。预先除去杂质固体的100-150毫升的水被放入到预定容器中,0.1-0.5毫升的表面活性剂,即分散剂被添加到水中,大约0.1-9.5克的待测样品进一步添加到其中。其中带有分散样品的悬浮液用超声波分散器分散大约1-3分钟,将分散溶液的浓度控制在3000-10000粒/μL,测量墨粉颗粒的形状和分布。
用于显影装置111的墨粉的形状因子SF-1的范围优选地从100到180,形状因子SF-2的范围也优选地从100到180。形状因子SF-1表示墨粉形状的球状程度。当SF-1的值是100时,墨粉的形状变成极佳的球体,当SF-1的值较大时,墨粉形状变得更加不规则。形状因子SF-2表示墨粉形状中的不规则的程度。当SF-2的值是100时,在墨粉表面没有发现不规则,当SF-2的值较大时,墨粉表面的不规则变得更加显著。详情请见JP-ANo.2002-244485。
如果墨粉形状接近球状,则墨粉颗粒和墨粉颗粒之间或者墨粉颗粒和图像载体之间的接触更接近点接触。因此,在墨粉颗粒之间的吸引力变弱时,流动性变高。墨粉颗粒和图像载体之间的吸引力也变弱,结果,转印率变高。因为球状墨粉容易进入清洁刀片128和图像载体102Y之间的空间中,所以墨粉的形状因子SF-1或形状因子SF-2应该大到某种程度。然而,如果SF-1和SF-2变得太大,则墨粉颗粒会散在图像上,从而图像质量变差。因此,优选地,SF-1和SF-2不超过180。形状因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800:日立有限公司制造)拍摄墨粉并且将照片输入图像分析器(LUSEX3:NIRECO CORPORATION制造)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和计算而专门测量得到。
足以用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墨粉通过将墨粉材料溶液在存在树脂微粒的水介质中经过交联反应和/或伸长反应来得到。墨粉材料溶液是通过将至少一种具有包含氮原子的官能团的聚酯预聚合物、聚酯、着色剂和脱离剂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的墨粉合成物。墨粉的构成材料和制造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因此省略了其说明。
天然聚酯的玻璃相变点(Tg)可通过微分扫描测热器(DSC)测量。通过使用墨粉制造方法,可容易得到小颗粒尺寸和尖锐颗粒尺寸分布的墨粉。此外,在去除其的过程中通过强烈搅动有机溶剂,形状可被控制在从极佳的球状到“橄榄球”状的范围内,并且另外,表面形态也可以被控制在从光滑形状到粗糙形状的范围内。
外部的墨粉形状优选地为几乎球状,这与各实施例是相同的。
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图像载体形成为鼓状,并且中间转印元件形成有中间转印带,但是即使在图像载体形成有环形带并且中间转印元件形成鼓状时,也可以采用根据本发明的配置。即使在其上承载有墨粉图像的图像载体形成有中间转印元件并且图像载体上的墨粉图像转印到其上的转印材料为记录介质时,也可以使用根据本发明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成像设备设置有在转印墨粉图像之后去除黏附到中间转印元件的剩余墨粉的清洁刀片和用来将润滑剂施加到中间转印元件的润滑剂施加装置,并且为这些部件采用所述配置。此外,本发明也可以毫无困难地应用到形成在作为光电导体的图像载体上的墨粉图像被直接转印到作为记录介质的转印材料的成像设备中。
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成像单元和清洁装置的配置与图1、图2和图18的配置相同,因此省略了其说明。
当固体润滑剂3b如图2所示向上压靠并接触毛刷辊3a时、当其如图18所示侧向压靠并接触毛刷辊3a时、或当其向下(未示出)压靠并接触毛刷辊3a时产生按压力。表4示出了得到按压力和初始时间和消逝时间(寿命)之间的按压力偏差(初始按压力-消逝时间按压力)的结果。
表4
Figure C20058001018800541
从表4可以理解到,施加到毛刷辊3a的按压力和按压力偏差不同,其取决于朝向固体润滑剂3b的按压方向。
下文解释在实际的润滑剂施加装置中的按压力和按压力偏差。使用两个模型,即模型G和模型J作为对比,并且对比结果如表5所示。当固体润滑剂3b被向下按压时,与固体润滑剂3b被向上按压的情况相比,按压力的偏差在模型G中增加42%,在模型J中增加22%。
表5
Figure C20058001018800551
应该理解,当按压力偏差大时,润滑剂的施加量波动较大,因为所需的润滑剂施加量取决于模型是不同的,并且由于布局的限制待使用的压力弹簧倍增器也是不同的,尽管偏差的量级不能以简单的方式在各个模型之间进行比较。大的波动可能导致在初始阶段施加过度而在时间流逝时施加不足。因此,在按压力偏差较小时,可实现更稳定的施加。
相应地,如图2所示,与侧向施加和向下施加的布置相比,固体润滑剂3b向上按压,即从毛刷辊3a下侧按压的布置能够更稳定地施加润滑剂。
润滑剂施加装置3的固体润滑剂3b的配置与图7的相同。
通过在成像设备中提供以上述方式配置的固体润滑剂3b和清洁装置8,合适量的润滑剂可施加到光电导体1的表面,从而形成光滑的润滑剂薄膜,而不会不均匀地施加。
固体润滑剂3b或毛刷辊3a沿垂直于毛刷辊3a旋转方向的纵向移动,从而防止了在毛刷辊3a不均匀接触固体润滑剂3b时导致的不均匀施加。
在以上述方式清洁剩余墨粉之后施加润滑剂,并且进一步平滑施加的润滑剂以形成薄膜,从而防止了在“施加后清洁”-光电导体仅在施加润滑剂之后清洁-和“清洁后施加”-润滑剂在光电导体清洁后施加-二者情况下产生的缺陷。更具体地,可防止由于“施加后清洁”导致的润滑剂施加量的偏差和表面静摩擦系数的偏差,并且还防止了由“清洁后施加”而不平滑它导致的不均匀润滑剂层而产生的不正常图像,例如虫孔、图像模糊和粗糙的图像。同时,在很长的时间周期中可保持毛刷辊3a的施加功能。因为橡胶被用作润滑剂平滑刀片8b,所以即使光电导体1移动得与润滑剂平滑刀片8b接触,光电导体1的表面也不可能被损坏。
在本发明中,可防止清洁刀片8a和光电导体1表面的磨损,并且即使使用了小颗粒尺寸的墨粉,也可以满意地清洁转印墨粉图像之后其表面上剩余的墨粉。此外,可防止图像模糊。在光电导体1的表面由于过度施加润滑剂而产生的潮气影响下会发生图像模糊。
在第四实施例中,清洁刀片8a用来清洁光电导体1的表面,但是也可以使用清洁刷代替清洁刀片8a。通过向电阻位于中等电阻到低电阻之间的导电刷施加偏压可得到清洁刷。
本发明不受所述实施例限制,而是可应用到使用本发明技术原理的任何装置。光电导体或中间转印元件可以是皮带形状和滚筒形状中的任何一个。
在第四实施例中,通过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进行测试。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是这样的,即润滑剂平滑刀片8b以拖尾方式与光电导体1表面接触以平滑施加的润滑剂。作为测试结果,本发明的效果以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方式验证。
下面解释本发明的加工实例。
图16是如何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润滑剂施加装置制造低摩擦系数的图像载体的示意图。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润滑剂施加装置和为其主要部分的片状平滑元件之间的“角度θ”上的图像和润滑剂如何被挤压和散开的示意图。
第一加工实例:
通过以下方式准备润滑剂施加装置。作为片状平滑元件,使用由Bando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的厚度为2毫米的聚氨酯橡胶片,并且设置成拖尾姿态,这样接触压力可在25±10(g/cm)的范围内变化,接触角可根据光电导体的设定在0-90度的范围内变化。并且,作为施加刷,使用了由Toeisangyo Co.,Ltd.制造的硬毛长度为3毫米的导电尼龙刷,并且如此设置以致施加刷被压到光电导体中的量为1毫米。使用如此准备的润滑剂施加装置空转(大致5-10分钟),直到润滑剂充分施加到光电导体,并且使用带有充足润滑剂的光电导体准备处理筒。
处理筒被设置在Ricoh Co.Ltd.制造的imagio NeoC325中,并且在35℃、80%的环境下,在形成于A4尺寸的白纸上的图像以水平方向通过其中的条件下使1000张纸连续通过该筒。结果如下。当接触角小于10度时,清洁片被卷入(在表6中用“叉:×”表示),但是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发生片被卷入(在表6中用“圈:○”表示)。
表6
  角度(度)   5   8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片卷入   ×   ×   ○   ○   ○   ○   ○   ○   ○   ○
第二加工实例:
通过以下方式准备润滑剂施加装置。作为片状平滑元件,使用了由Hokushin Corp.制造的厚度为1.6毫米的聚氨酯橡胶片,并且设置成拖尾姿态,这样接触压力可在55±10(g/cm)的范围内变化,接触角可根据光电导体的设定在0-90度的范围内变化。并且,作为施加刷,使用了由TsuchiyaCo.,Ltd.制造的硬毛长度为2.5毫米的导电尼龙刷,并且如此设置以致施加刷被压到光电导体中的量为0.5毫米。使用如此准备的润滑剂施加装置空转(大致5-10分钟)直到润滑剂充分施加到光电导体,并且使用带有充足润滑剂的光电导体准备处理筒。
处理筒被设置在Ricoh Co.Ltd.制造的imagio NeoC325中,并且在35℃、80%的环境下在形成于A4尺寸的白纸上的图像以水平方向通过其中的条件下使1000张纸连续通过该筒。结果如下。当接触角小于10度时,清洁片被卷入(在表7中用“叉:×”表示),但是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发生片被卷入(在表7中用“圈:○”表示)。
表7
  角度(度)   5   8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片卷入   ×   ×   ○   ○   ○   ○   ○   ○   ○   ○
第三加工实例:
通过以下方式准备润滑剂施加装置。作为片状平滑元件,使用了由ToyoTire and Rubber Co.,Ltd.制造的厚度为1.5毫米的聚氨酯橡胶片,并且设置成拖尾姿态,这样接触压力可在20±10(g/cm)的范围内变化,接触角可根据光电导体的设定在0-90度的范围内变化。并且,作为施加刷,使用了由Tsuchiya Co.,Ltd.制造的硬毛长度为3毫米的导电尼龙刷,并且如此设置以致施加刷被压到光电导体中的量为1毫米。使用如此准备的润滑剂施加装置空转(大致5-10分钟)直到润滑剂充分施加到光电导体,并且使用带有充足润滑剂的光电导体准备处理筒。
处理筒被设置在Ricoh Co.Ltd.制造的imagio NeoC325中,并且在35℃、80%的环境下在形成于A4尺寸的白纸上的图像以水平方向通过其中的条件下使1000张纸连续通过该筒。结果如下。当接触角小于10度时,清洁片被卷入(在表8中用“叉:×”表示),但是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发生片被卷入(在表8中用“圈:○”表示)。
表8
角度(度) 5 8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片卷入   ×   ×   ○   ○   ○   ○   ○   ○   ○   ○
第四加工实例:
通过以下方式准备处理筒。作为清洁片,使用了由Bando ChemicalIndustries,Ltd.制造的厚度为2毫米的聚氨酯橡胶片,并且如此设置以致接触压力在20±10(g/cm)的范围内,相对于光电导体的接触角在75±10度的范围内。作为施加刷,使用了由Toeisangyo Co.,Ltd.制造的硬毛长度为3毫米的导电尼龙刷,并且如此设置以致施加刷被压到光电导体中的量为1毫米。作为片状平滑元件,使用了Toyo Tire and Rubber Co.,Ltd.制造的厚度为1.5毫米的聚氨酯橡胶,并且如此设置以致接触角在15±5度的范围内,接触线性压力进行各种变化。
处理筒被设置在Ricoh Co.Ltd.制造的imagio NeoC325中,并且在实验室环境下在形成于A4尺寸的白纸上的图像以水平方向通过其中的条件下使1000张纸连续通过该筒以检查机器内部是否被污染。结果如下。当接触线性压力小于0.01(N/cm)时,证实了机器内部被污染(在表9中用“叉:×”表示),但是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发生这种问题(在表9中用“圈:○”表示)。
表9
  压力(N/cm)   0.001   0.005   0.01   0.05   0.1   0.5   1.0   5.0
  污染   ×   ×   ○   ○   ○   ○   ○   ○
第五加工实例:
通过以下方式准备处理筒。作为清洁片,使用了由Hokushin Corp.制造的厚度为2毫米的聚氨酯橡胶片,并且如此设置以致接触压力在25±10(g/cm)的范围内,相对于光电导体的接触角在70±10度的范围内。作为施加刷,使用了由Tsuchiya Co.,Ltd.制造的硬毛长度为3毫米的绝缘聚酯刷,并且如此设置以致施加刷被压到光电导体中的量为1毫米。作为片状平滑元件,使用了Toyo Tire and Rubber Co.,Ltd.制造的厚度为1毫米的聚氨酯橡胶,并且如此设置以致接触角在25±5度的范围内,接触线性压力进行各种变化。
处理筒被设置在Ricoh Co.Ltd.制造的imagio NeoC325中,并且在实验室环境下在形成于A4尺寸的白纸上的图像以水平方向通过其中的条件下使1000张纸连续通过该筒以检查机器内部是否被污染。结果如下。当接触线性压力小于0.01(N/cm)时,证实了机器内部被污染(在表10中用“叉:×”表示),但是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发生这种问题(在表10中用“圈:○”表示)。
表10
  压力(N/cm)   0.001   0.005   0.01   0.05   0.1   0.5   1.0   5.0
  污染   ×   ×   ○   ○   ○   ○   ○   ○
第六加工实例:
通过以下方式准备处理筒。作为清洁片,使用了由Toyo Tire and RubberCo.,Ltd.制造的厚度为1.6毫米的聚氨酯橡胶片,并且如此设置以致接触压力在55±10(g/cm)的范围内,相对于光电导体的接触角在70±10度的范围内。作为施加刷,使用了由Tsuchiya Co.,Ltd.制造的硬毛长度为2.5毫米的绝缘聚酯刷,并且如此设置以致施加刷被压到光电导体中的量为0.5毫米。作为片状平滑元件,使用了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制造的厚度为1.3毫米的聚氨酯橡胶,并且如此设置以致接触角在22±5度的范围内,接触线性压力进行各种变化。
处理筒被设置在Ricoh Co.Ltd.制造的imagio NeoC325中,并且在实验室环境下在形成于A4尺寸的白纸上的图像以水平方向通过其中的条件下使1000张纸连续通过该筒以检查机器内部是否被污染。结果如下。当接触线性压力小于0.01(N/cm)时,证实了机器内部被污染(在表11中用“叉:×”表示),但是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发生这种问题(在表11中用“圈:○”表示)。
表11
  压力(N/cm)   0.001   0.005   0.01   0.05   0.1   0.5   1.0   5.0
  污染   ×   ×   ○   ○   ○   ○   ○   ○
在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中,用于显影装置4的墨粉优选地具有范围从3到8微米的体积平均颗粒尺寸,并且具有范围从1.00到1.40的体积平均颗粒尺寸(Dv)与数量平均颗粒尺寸(Dn)的比率(Dv/Dn)。
通过使用小颗粒尺寸的墨粉颗粒,墨粉颗粒可稠密地黏附到潜像。然而,如果体积平均颗粒尺寸小于本发明的范围,则两成分显影剂中的墨粉颗粒在其长时间在显影装置中被搅动期间会熔化到磁性载体表面,减小了磁性载体的充电能力。如果使用单成分显影剂作为显影剂,则容易发生墨粉颗粒在显影辊上的薄膜化,并且墨粉颗粒容易熔化到例如用来使得墨粉更薄的刀片等元件上。相反,如果体积平均颗粒尺寸大于本发明的范围,则难以得到高分辨率和高质量的图像。当显影剂中的墨粉颗粒消耗时,墨粉颗粒尺寸的平衡有时会大大波动。
此外,通过使得颗粒尺寸分布变窄,墨粉的电荷量分布变得均匀,从而得到了背景雾化更小的高质量图像,并且增加了转印率。然而,当Dv/Dn超过1.40时,电荷量分布被加宽,分辨率降低,这不是优选的。
墨粉颗粒的平均颗粒尺寸和颗粒尺寸分布可利用Coulter Counter TA-II和Coulter Multisizer II(都由Coulter Electronics Limited制造)测量。在本发明中,通过将Coulter Counter TA-II连接到输出(颗粒的)数量分布和体积分布的接口(由Nikkaki Bios Co.制造)以及连接到个人电脑(PC9801:由NEC Corp.制造)来测量平均颗粒尺寸和尺寸分布,。
在这种墨粉中,与传统墨粉颗粒相比,墨粉颗粒中的腊和无机微粒的比例通过减小墨粉颗粒尺寸而被增加。腊从内部或外部添加到墨粉颗粒以改善释放特性,并且无机微粒被用来改善流动性。这些添加剂变成了光电导体1上产生的黏附物质的因素。因此,安装了根据本发明的润滑剂施加装置3以在光电导体1表面的整个区域上形成均匀的润滑剂薄膜,从而减小黏附物质与光电导体1表面的粘附力。此外,光电导体1表面和清洁装置8的清洁刀片8a或润滑剂平滑刀片8b之间的摩擦力被减小以实现满意的清洁。
当用在显影装置4中的墨粉颗粒具有高的圆度例如0.93或更高的平均圆度时,在成像设备中提供本发明的清洁装置8的效果是显著的。高圆度的墨粉颗粒在使用刀片系统清洁期间容易进入光电导体1和清洁刀片之间的空间,并且容易滑过该空间。如果清洁刀片与光电导体1的接触压力增加,则光电导体1被极大地损坏。此外,在将与墨粉电荷极性相反极性的偏压施加到毛刷辊并且静电聚集墨粉的方法中,也很难从毛刷辊去除墨粉。因此,静电墨粉的去除能力趋于逐渐减小。
然而,本发明的清洁装置8能够以以下方式有效的清洁光电导体1的表面,即使墨粉颗粒具有高的平均圆度时也是如此。更具体地,首先,留在光电导体1上的墨粉通过静电清洁元件静电聚集,然后,剩余墨粉通过清洁刀片8a最终刮掉和去除。因而,不用损坏光电导体1的表面也可以执行有效的清洁。
墨粉的平均圆度是通过光学探测颗粒、将颗粒投影到平面以得到投影颗粒的面积、并且将该面积用面积等于投影颗粒面积的圆的周长长度相除得到的值。实际上,平均圆度通过使用流动颗粒图像分析器(FPIA-2000:SysmexCorp.制造)测量。预先除去杂质固体的100-150毫升的水被放入到预定容器中,0.1-0.5毫升的表面活性剂,即分散剂被添加到水中,大约0.1-9.5克的待测样品进一步添加到其中。其中带有分散的样品的悬浮液用超声波分散器分散大约1-3分钟,将分散溶液的浓度控制在3000-10000粒/μL,测量墨粉颗粒的形状和分布。
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墨粉的形状因子SF-1范围优选地从100到180,形状因子SF-2的范围也优选地从100到180。
足以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墨粉通过将墨粉材料溶液在水介质中经过交联反应和/或伸长反应来得到。墨粉材料溶液是通过将至少一种具有包含氮原子的官能团的聚酯预聚合物、聚酯、着色剂和脱离剂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的。
墨粉的构成材料和墨粉制造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因此省略了其说明。
用改进的聚酯生产的聚合体的分子量可以THF作为溶剂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量。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墨粉形状几乎是球状的,这如上述的一样。
更具体地,制造的墨粉可用作不使用磁性载体的单成分磁性墨粉或用作无磁墨粉。
当墨粉用作两成分显影剂时,墨粉可与磁性载体混合。磁性载体是铁素体,该铁素体包括二价金属,例如铁、磁铁矿、Mn、Zn和Cu,并且其体积平均颗粒尺寸优选地为20-100微米。如果平均颗粒尺寸小于20微米,则载体在显影时容易黏附到光电导体1。如果它超过100微米,则载体不容易与墨粉混合,并且墨粉的电荷量不够。因此,在连续使用期间容易发生充电故障。含Cu的Zn铁素体是优选的,因为其饱和磁化强度高,但是它可根据成像设备100的处理被选择作为所需。覆盖磁性载体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制,而是可包括例如包括硅树脂、苯乙烯-丙烯酸树脂、氟树脂和烯烃树脂等树脂。树脂的制造方法可以是以下的任何一种方法:将涂覆树脂溶解在溶剂中并且将溶剂喷洒到流化床以涂覆载体芯的方法,和将树脂颗粒静电黏附到芯颗粒并且将树脂颗粒热熔化以覆盖芯颗粒的另一种方法。覆盖有树脂的芯颗粒的厚度为0.05-10微米,优选地为0.3-4微米。
工业适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润滑剂施加装置、转印装置、处理筒和用于成像设备的图像载体的墨粉对使用电子照相工艺的成像设备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都是有用的,特别是,它们对保持光电导体表面和转印装置具有合适摩擦系数是有用的,并且对于得到稳定的图像质量也是有用的。

Claims (63)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可旋转并且配置用来承载潜像的潜像载体;
清洁留在潜像载体上的清洁区域上的墨粉的清洁刀片;
润滑剂施加元件,该润滑剂施加元件相对于潜像载体的旋转方向布置在清洁刀片的下游侧,并且将润滑剂施加到潜像载体上的润滑剂施加区域,其中清洁区域和润滑剂施加区域重叠,其中润滑剂施加元件是毛刷辊,润滑剂是棒状的润滑剂,并且成像设备包括用来旋转毛刷辊以致毛刷辊可刮掉棒状润滑剂并且将刮下的润滑剂施加到潜像载体的机构;和
平滑刀片,其中
清洁刀片设置在潜像载体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平滑刀片设置在下游侧,并且
毛刷辊和平滑刀片的宽度与潜像载体在其纵向上具有以下关系:毛刷辊的宽度≤平滑刀片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清洁区域和润滑剂施加区域基本上是潜像载体上的相同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毛刷辊和清洁刀片的宽度与潜像载体在其纵向上具有以下关系:毛刷辊的宽度≤清洁刀片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棒状润滑剂和毛刷辊的宽度与潜像载体在其纵向上具有以下关系:润滑剂的宽度≤毛刷辊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充电部分和潜像载体上施加的润滑剂的宽度在其纵向上具有以下关系:电荷宽度≤施加的润滑剂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潜像载体具有0.4或更低的摩擦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清洁刀片包括用来防止墨粉散开的侧向密封件,并且润滑剂施加区域基于侧向密封件的位置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墨粉是这样的,即表示墨粉形状的球状程度的形状因子SF-1在100-180的范围,表示墨粉形状的不规则程度的形状因子SF-2在100-180的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墨粉是这样的,即体积平均颗粒尺寸(Dv)在3-8微米的范围,由体积平均颗粒尺寸(Dv)和数量平均颗粒尺寸(Dn)之间的比率(Dv/Dn)定义的分散度在1.00-1.40的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墨粉是这样的,即墨粉短轴和长轴之间的比率(r2/r1)在0.5-1.0的范围,其厚度和短轴之间的比率(r3/r2)在0.7-1.0的范围,其关系满足:长轴r1≥短轴r2≥厚度r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墨粉通过使墨粉材料溶液在水介质中经过交联反应和伸长反应二者或者其中一种反应而得到,墨粉材料溶液通过将至少一种聚合体和脱离剂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其中所述聚合体具有能够与含活性氢官能团的化合物反应的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进一步包括:
处理筒,所述处理筒整体支撑潜像载体和选自将润滑剂施加到潜像载体的润滑剂施加装置、充电装置、显影装置和清洁装置至少其中之一,并且所述处理筒是可拆卸地安装。
13、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在墨粉图像被转印之后去除留在潜像载体表面的墨粉的清洁刀片;
润滑剂施加装置,所述润滑剂施加装置包括:
润滑剂;以及
以不接触的方式将润滑剂成分施加到潜像载体的不接触式润滑剂施加元件;和
润滑剂平滑刀片,所述润滑剂平滑刀片将施加到潜像载体的润滑剂分散以形成薄层,其中利用施加的润滑剂,仅由清洁刀片接触的潜像载体的扭矩高于由清洁刀片和润滑剂平滑刀片接触的潜像载体的扭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润滑剂平滑刀片以拖尾方式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待使用的墨粉是这样的,即体积平均颗粒尺寸为10微米或更小,并且体积平均颗粒尺寸和数量平均颗粒尺寸之间的比率,即分散度,在1.00-1.40的范围。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待使用墨粉具有0.93-1.00的平均圆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待使用的墨粉是这样的,即表示墨粉形状的球状程度的形状因子SF-1在100-180的范围,表示墨粉形状的不规则程度的形状因子SF-2在100-180的范围。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待使用的墨粉是这样的,即其外形几乎是球状的,并且墨粉短轴和长轴之间的比率(r2/r1)在0.5-1.0的范围,其厚度和短轴之间的比率(r3/r2)在0.7-1.0的范围,其关系满足:长轴r1≥短轴r2≥厚度r3。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墨粉通过使墨粉成分在存在树脂微粒的水介质中经过交联反应和伸长反应二者或者其中一种反应而得到,墨粉成分包括至少一种具有含氮原子的官能团的聚酯预聚合物、聚酯、着色剂和脱离剂。
20、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在墨粉图像被转印之后去除留在潜像载体表面的墨粉的清洁刀片;
润滑剂施加装置,所述润滑剂施加装置包括:
润滑剂;和
接触黏附到其上的润滑剂并且以接触的方式将润滑剂成分施加到潜像载体的接触式润滑剂施加元件;
润滑剂平滑刀片,所述润滑剂平滑刀片分散施加到潜像载体的润滑剂以形成薄层,其中利用施加的润滑剂,仅由清洁刀片接触的潜像载体的扭矩高于由清洁刀片、润滑剂平滑刀片和接触式润滑剂施加元件接触的潜像载体的扭矩,其中润滑剂施加元件是毛刷辊,润滑剂是棒状的润滑剂,并且
成像设备包括用来旋转毛刷辊以致毛刷辊可刮掉棒状润滑剂并且将刮下的润滑剂施加到潜像载体的机构,其中
清洁刀片设置在潜像载体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平滑刀片设置在下游侧,并且
毛刷辊和平滑刀片的宽度与潜像载体在其纵向上具有以下关系:毛刷辊的宽度≤平滑刀片的宽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润滑剂平滑刀片以拖尾方式设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接触式润滑剂施加元件是被旋转的施加辊,并且施加辊以等于或高于光电导体表面速度的速度被驱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待使用的墨粉是这样的,即体积平均颗粒尺寸为10微米或更小,并且体积平均颗粒尺寸和数量平均颗粒尺寸之间的比率,即分散度,在1.00-1.40的范围。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待使用墨粉具有0.93-1.00的平均圆度。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待使用的墨粉是这样的,即表示墨粉形状的球状程度的形状因子SF-1在100-180的范围,表示墨粉形状的不规则程度的形状因子SF-2在100-180的范围。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待使用的墨粉是这样的,即其外形几乎是球状的,并且墨粉短轴和长轴之间的比率(r2/r1)在0.5-1.0的范围,其厚度和短轴之间的比率(r3/r2)在0.7-1.0的范围,其关系满足:长轴r1≥短轴r2≥厚度r3。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墨粉通过使墨粉成分在存在树脂微粒的水介质中经过交联反应和伸长反应二者或者其中一种反应而得到,墨粉成分包括至少一种具有含氮原子的官能团的聚酯预聚合物、聚酯、着色剂和脱离剂。
28、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在其上形成墨粉图像的潜像载体;
在墨粉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之后清洁潜像载体的清洁刀片;
保持清洁刀片的刀片保持器;和
将润滑剂施加到潜像载体的润滑剂施加装置,其中
润滑剂施加装置包括:
固体润滑剂,
润滑剂施加元件,
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引导固体润滑剂以致固体润滑剂可基本上仅沿接近或离开润滑剂施加元件的方向移动,和
使固体润滑剂压靠润滑剂施加元件的按压单元,其中
按压单元和清洁刀片的位置分别设置以致按压单元将固体润滑剂压向润滑剂施加元件的方向与清洁刀片朝向潜像载体表面突出的方向几乎彼此平行,和
刀片保持器直接或通过另一元件固定到引导件,其中润滑剂施加元件是毛刷辊,润滑剂是棒状的润滑剂,并且成像设备包括用来旋转毛刷辊以致毛刷辊可刮掉棒状润滑剂并且将刮下的润滑剂施加到潜像载体的机构;和
平滑刀片,其中
清洁刀片设置在潜像载体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平滑刀片设置在下游侧,并且
毛刷辊和平滑刀片的宽度与潜像载体在其纵向上具有以下关系:毛刷辊的宽度≤平滑刀片的宽度。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潜像载体、润滑剂施加元件和按压单元的位置分别设置以致连接潜像载体旋转中心和润滑剂施加元件旋转中心的线和按压单元按压固体润滑剂的方向几乎位于相同的线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成像设备,进一步包括平滑施加到潜像载体上的润滑剂的润滑剂平滑单元,其中润滑剂施加元件沿潜像载体表面的运动方向布置在清洁刀片的下游侧。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润滑剂平滑单元包括接触潜像载体的平滑刀片,并且平滑刀片相对于潜像载体表面的运动方向以拖尾方式设置。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待使用的墨粉是这样的,即体积平均颗粒尺寸为10微米或更小,并且体积平均颗粒尺寸和数量平均颗粒尺寸之间的比率,即分散度,在1.00-1.40的范围。
3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待使用墨粉具有0.93-1.00的平均圆度。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待使用的墨粉是这样的,即表示墨粉形状的球状程度的形状因子SF-1在100-180的范围,表示墨粉形状的不规则程度的形状因子SF-2在100-180的范围。
35、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待使用的墨粉是这样的,即其外形几乎是球状的,并且墨粉短轴和长轴之间的比率(r2/r1)在0.5-1.0的范围,其厚度和短轴之间的比率(r3/r2)在0.7-1.0的范围,其关系满足:长轴r1≥短轴r2≥厚度r3。
36、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墨粉通过使墨粉成分在存在树脂微粒的水介质中经过交联反应和伸长反应二者或者其中一种反应来得到,墨粉成分包括至少一种具有含氮原子的官能团的聚酯预聚合物、聚酯、着色剂和脱离剂。
37、一种润滑剂施加装置,包括:
容纳在润滑剂施加装置中的润滑剂;
将润滑剂施加到潜像载体即施加表面的施加辊;和
分散施加到潜像载体的润滑剂以形成薄层的平滑元件,其中
在施加表面上的黏着物被清洁刀片清洁之后施加润滑剂,并且施加的润滑剂被平滑刀片进一步平滑,其中润滑剂施加元件是毛刷辊,润滑剂是棒状的润滑剂,并且清洁刀片设置在潜像载体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平滑刀片设置在下游侧,并且
毛刷辊和平滑刀片的宽度与潜像载体在其纵向上具有以下关系:毛刷辊的宽度≤平滑刀片的宽度。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润滑剂施加装置,其中平滑元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润滑剂施加装置中。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润滑剂施加装置,其中润滑剂可拆卸地设置在润滑剂施加装置中。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润滑剂施加装置,其中潜像载体是光电导体。
4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润滑剂施加装置,其中潜像载体是转印元件。
42、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润滑剂施加装置,其中施加辊是纤维刷,平滑元件由具有刀片形状的弹性体制成。
43、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润滑剂施加装置,其中施加辊形成有多个薄膜。
44、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润滑剂施加装置,其中平滑元件以拖尾方式接触施加表面。
45、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润滑剂施加装置,其中润滑剂是粉末型的。
46、一种润滑剂施加装置,包括:
容纳在润滑剂施加装置中的固体润滑剂;
施加辊,所述施加辊接触固体润滑剂以将作为固体润滑剂成分的润滑剂黏附到其表面并且将润滑剂施加到潜像载体;
按压元件,所述按压元件将固体润滑剂压向施加辊以致固体润滑剂接触施加辊;和
平滑元件,所述平滑元件分散施加到潜像载体上的润滑剂以形成薄层,其中
固体润滑剂沿重力方向相对于施加辊设置在下侧,
按压元件沿重力方向相对于固体润滑剂设置在下侧,
在施加表面上的黏着物被清洁刀片清洁之后施加润滑剂,和
施加的润滑剂被平滑刀片进一步平滑,其中润滑剂是棒状的润滑剂,并且清洁刀片设置在潜像载体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平滑刀片设置在下游侧,并且
施加辊和平滑刀片在纵向上的宽度具有以下关系:施加辊的宽度≤平滑刀片的宽度。
47、一种润滑剂施加装置,包括:
容纳在润滑剂施加装置中的固体润滑剂;
施加辊,所述施加辊接触固体润滑剂以将作为固体润滑剂成分的润滑剂黏附到其表面并且将润滑剂施加到潜像载体;
按压元件,所述按压元件将固体润滑剂压向施加辊以致固体润滑剂接触施加辊;和
平滑元件,所述平滑元件分散施加到潜像载体上的润滑剂以形成薄层,其中
固体润滑剂沿垂直于施加辊旋转方向的方向移动,并且
施加的润滑剂被平滑刀片进一步平滑,其中润滑剂是棒状的润滑剂,并且清洁刀片设置在潜像载体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平滑刀片设置在下游侧,并且
施加辊和平滑刀片在纵向上的宽度具有以下关系:施加辊的宽度≤平滑刀片的宽度。
48、一种润滑剂施加装置,包括:
容纳在润滑剂施加装置中的固体润滑剂;
施加辊,所述施加辊接触固体润滑剂以将作为固体润滑剂成分的润滑剂黏附到其表面并且将润滑剂施加到潜像载体;
按压元件,所述按压元件将固体润滑剂压向施加辊以致固体润滑剂接触施加辊;和
平滑元件,所述平滑元件分散施加到潜像载体上的润滑剂以形成薄层,其中
施加辊沿垂直于施加辊旋转方向的方向移动,并且
施加的润滑剂被平滑刀片进一步平滑,其中润滑剂是棒状的润滑剂,并且清洁刀片设置在潜像载体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平滑刀片设置在下游侧,并且
施加辊和平滑刀片在纵向上的宽度具有以下关系:施加辊的宽度≤平滑刀片的宽度。
49、一种润滑剂施加装置,包括:
容纳在润滑剂施加装置中的润滑剂;
将润滑剂施加到潜像载体的施加辊;和
平滑元件,其形成有片状弹性体的边缘部分以其拖尾姿态被压向潜像载体表面从而挤压和分散施加到其上的润滑剂,其中
平滑元件相对于潜像载体的接触角为10度或更多。
50、一种润滑剂施加装置,包括:
容纳在润滑剂施加装置中的润滑剂;
将润滑剂施加到潜像载体的施加辊;
平滑元件,其形成有片状弹性体的边缘部分以其拖尾姿态被压向潜像载体表面从而挤压和分散施加到其上的润滑剂,和
清洁元件,其形成有片状弹性体的边缘部分以其相对姿态被压向潜像载体表面从而从其表面去除外物,其中
清洁元件、施加辊和平滑元件沿潜像载体运动方向以一种从上游侧开始的顺序布置,和
平滑元件相对于潜像载体的接触角为10度或更多。
51、一种润滑剂施加装置,包括:
容纳在润滑剂施加装置中的润滑剂;
将润滑剂施加到潜像载体的施加辊;
平滑元件,其形成有片状弹性体的边缘部分以其拖尾姿态被压向潜像载体表面从而挤压和分散施加到其上的润滑剂,和
清洁元件,其形成有片状弹性体的边缘部分以其相对姿态被压向潜像载体表面从而从其表面去除外物,其中
清洁元件、施加辊和平滑元件沿潜像载体运动方向以一种从上游侧开始的顺序布置,和
平滑元件的接触线性压力为0.01N/cm或更多。
52、一种转印装置,包括:
转印元件,其为潜像载体;和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润滑剂施加装置,所述润滑剂施加装置可拆卸地设置在转印装置中。
53、一种处理筒,包括:
形成潜像的潜像载体;和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选自以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均匀充电潜像载体表面的充电装置,
将墨粉供给到潜像并且使潜像可见的显影装置,
清洁潜像载体表面的清洁装置,和
将润滑剂施加到施加表面的润滑剂施加装置,其中
处理筒整体支撑潜像载体和处理单元,并且可从成像设备拆卸下来,和
润滑剂施加装置,其为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润滑剂施加装置。
54、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形成潜像的潜像载体;
均匀充电潜像载体表面的充电装置;
将充电的潜像载体表面暴露给光线以基于图像数据在其上记录潜像的曝光装置;
将墨粉供给到潜像并且使潜像可见的显影装置;
清洁潜像载体表面的清洁装置;
转印装置,所述转印装置将可视化为潜像载体表面上的墨粉图像的图像直接转印到记录介质或者在该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之后转印到记录介质;
将墨粉图像定影记录介质上的定影装置;和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润滑剂施加装置,其中用于润滑剂施加装置的润滑剂是粉末型,并且体积平均颗粒尺寸在0.1微米到3.0微米的范围。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潜像载体是光电导体并且是所谓的串连式,这样多个光电导体以串连方式对齐。
56、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润滑剂施加装置沿潜像载体运动方向设置在清洁装置下游侧。
58、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润滑剂是脂肪酸金属盐,并且脂肪酸金属盐的金属选自锌、铁、钙、铝、锂、镁、锶、钡、铈、钛、锆、铅和锰,以及
脂肪酸金属盐的脂肪酸是选自月桂酸、硬脂酸、棕榈酸、谜酸(mystericacid)和油酸的至少一种脂肪酸。
59、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潜像载体的摩擦系数被设为0.3或更低。
60、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待使用的墨粉是这样的,即体积平均颗粒尺寸为10微米或更小,并且体积平均颗粒尺寸和数量平均颗粒尺寸之间的比率,即分散度,在1.00-1.40的范围。
61、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待使用墨粉具有0.93-1.00的平均圆度。
62、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待使用的墨粉是这样的,即表示墨粉形状的球状程度的形状因子SF-1在100-180的范围,表示墨粉形状的不规则程度的形状因子SF-2在100-180的范围。
63、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待使用的墨粉是这样的,即其外形几乎是球状的,并且墨粉短轴和长轴之间的比率(r2/r1)在0.5-1.0的范围,其厚度和短轴之间的比率(r3/r2)在0.7-1.0的范围,其关系满足:长轴r1≥短轴r2≥厚度r3。
64、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待使用的墨粉通过使墨粉成分在存在树脂微粒的水介质中经过交联反应和伸长反应二者或者其中一种反应而得到,墨粉成分包括至少一种具有含氮原子的官能团的聚酯预聚合物、聚酯、着色剂和脱离剂。
CNB2005800101887A 2004-12-10 2005-12-06 成像设备,润滑剂施加装置,转印装置,处理筒和墨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579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8884/2004 2004-12-10
JP2004358884A JP2006163318A (ja) 2004-12-10 2004-12-10 画像形成装置
JP012739/2005 2005-01-20
JP033312/2005 2005-02-09
JP047225/2005 2005-02-23
JP198570/2005 2005-07-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8652A CN1938652A (zh) 2007-03-28
CN100535794C true CN100535794C (zh) 2009-09-02

Family

ID=36665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1018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5794C (zh) 2004-12-10 2005-12-06 成像设备,润滑剂施加装置,转印装置,处理筒和墨粉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6163318A (zh)
CN (1) CN10053579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87374B2 (ja) 2006-04-28 2009-12-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記録媒体
JP4842729B2 (ja) * 2006-07-20 2011-12-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
JP4933287B2 (ja) 2007-01-29 2012-05-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用潤滑剤塗布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5081641B2 (ja) * 2007-06-15 2012-11-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9037197A (ja) * 2007-07-06 2009-02-19 Ricoh Co Ltd 保護剤塗布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42288A (ja) * 2007-08-06 2009-02-26 Ricoh Co Ltd 潤滑剤塗布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885595B2 (en) 2007-09-04 2011-02-08 Ricoh Company Limited Lubricant applicator, process cartridge including s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JP2009217034A (ja) * 2008-03-11 2009-09-2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375350B2 (ja) * 2009-06-12 2013-12-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04746B2 (ja) * 2009-08-17 2014-05-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保護剤供給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2033480B (zh) * 2009-09-28 2013-01-23 株式会社理光 润滑剂施加器、成像设备和安装润滑剂施加器的方法
JP5487866B2 (ja) * 2009-10-05 2014-05-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5712553B2 (ja) * 2010-02-22 2015-05-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454905B2 (ja) 2010-02-23 2014-03-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659686B2 (ja) * 2010-10-19 2015-01-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潤滑剤供給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中間体クリーニング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73357A (ja) * 2011-02-17 2012-09-1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2058749A (ja) * 2011-11-04 2012-03-22 Ricoh Co Ltd 潤滑剤供給装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33218A (ja) * 2019-08-29 2021-03-01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潤滑剤のニアエンド及びエンドを検知する機能を備える潤滑剤塗布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05907A (ja) * 2000-04-21 2001-11-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34092A (ja) * 2003-05-12 2004-11-25 Ricoh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らに用いるトナー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05907A (ja) * 2000-04-21 2001-11-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34092A (ja) * 2003-05-12 2004-11-25 Ricoh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らに用いるトナ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163318A (ja) 2006-06-22
CN1938652A (zh) 2007-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4154C (zh) 充电设备、及包括该充电设备的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CN100535794C (zh) 成像设备,润滑剂施加装置,转印装置,处理筒和墨粉
KR100879144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996169B (zh) 润滑剂涂覆器、成像装置、处理盒以及装配方法
CN100394314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CN101201563B (zh) 图像载体保护剂、保护层形成设备、成像方法、成像装置和处理盒
CN100456168C (zh) 充电设备、处理盒和使用充电设备的成像装置
JP4863671B2 (ja) 潤滑剤供給装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41310A (ja) トナー、現像剤、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9694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6251751A (ja) 潤滑剤塗布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トナー、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26136A (ja) 潤滑剤塗布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309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転写カートリッジ
JP462151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443437B2 (ja) 潤滑剤塗布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10938A (ja) 潤滑剤塗布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40391A (ja) 潤滑剤塗布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979357A (zh) 处理卡盒,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062014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34117A (ja) 潤滑剤塗布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た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40875A (ja) 潤滑剤塗布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トナー
JP4350452B2 (ja) 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974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95232C (zh) 充电装置及配备有该装置的成像装置
JP2009134084A (ja) 潤滑材塗布装置、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