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72184C - 一种锁定结构、连接器以及锁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定结构、连接器以及锁定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72184C CN100372184C CNB2004100952646A CN200410095264A CN100372184C CN 100372184 C CN100372184 C CN 100372184C CN B2004100952646 A CNB2004100952646 A CN B2004100952646A CN 200410095264 A CN200410095264 A CN 200410095264A CN 100372184 C CN100372184 C CN 10037218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er
- front wall
- wall portion
- connector shell
- junction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4—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from the fro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1—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 H01R13/4362—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comprising a temporary and a final locking position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确保良好的锁定可靠性。夹持器配设有布置成面对外壳主体(20)前表面的前壁部(71)、连接到前壁部(71)上并且同阴性端子接头(T)在外壳主体(20)中接合以防止阴性端子接头(T)出来的锁紧部(72)。锁定部(45)设置在外壳主体(20)的前表面上,并且接合部(78)暴露地设置在夹持器(70)前壁部(71)的前表面上,其中当接合部(78)在夹持器(70)运动期间发生弹性变形时,接合部(78)移动到锁定部(45)上,并且当锁紧部(72)到达它们的锁定位置时,接合部(78)弹性恢复从而接合锁定部(45)。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锁定连接器外壳中夹持器的锁定结构,还涉及与之一起设置的一种连接器以及一种用于锁定夹持器的锁定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从EP 0678937 A1中可以知道一种设置了夹持器的连接器。该连接器配设有一个由多个端子接头可插入其中的空腔形成的壳体部,该夹持器安装进壳体部中并且在部分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之间可动,其中在部分锁定位置夹持器允许端子接头插入壳体部和从壳体部撤回,而在完全锁定位置夹持器就夹持了该端子接头。
在端容纳部的内圆周表面上设置了多个肋,并且在夹持器上形成了多个突起,该夹持器通过突起和肋的接合被夹持在部分锁定位置或者完全锁定位置上。当夹持器在部分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之间移动时,突起移动越过肋同时伴随着夹持器的弹性变形。
在上述情形中,因为通过突起和肋实现的锁定结构设置在夹具难以接近的较深位置上,所以操作者需要在使用手握住夹持器的前表面部时将夹持器推向部分锁定位置,例如在完全锁定位置释放夹持器时。这会导致如下问题,即需要相当大的操作力来增大操作载荷,并且由于在推动夹持器时突起和肋受到了磨损,所以还存在不能够确保足够的锁定可靠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设计了本发明,并且其一个目的是确保锁定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夹持器的锁定结构,它设置了布置成基本上面对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或连接器外壳的一部分的前壁部,还设置了至少一个锁紧部,该至少一个锁紧部(直接或间接)连接到该前壁部上并且至少部分插入该连接器外壳中以锁定至少部分插入该连接器外壳中的至少一个端子接头,该锁紧部通过该前壁部的基本上沿着连接器外壳前表面的运动达到它的锁定位置以锁定该端子接头,其中:
至少一个锁定部设置在连接器外壳的前表面或前壁部之一上,并且
至少一个接合部设置在连接器外壳前表面或前壁部中的另一个上,其中当接合部在夹持器的运动期间发生弹性变形时它移到锁定部上,并且当锁紧部基本上到达它的锁定位置时,接合部至少部分弹性恢复以接合锁定部。
因为至少一个锁定部设置在连接器外壳前表面或前壁部两者中的一个上,而接合部设置在连接器外壳前表面或前壁部两者中另一个上,其中该接合部在夹持器的运动期间发生弹性变形并移动到锁定部上,并且当锁紧部基本上到达它的锁定位置时,该接合部至少部分弹性恢复以接合锁定部,所以,当锁紧部位于它的锁定位置并且在这种状态下使接合部发生弹性变形时,可以通过使释放夹具与接合部从前面进行接合来容易地取消由接合部和锁定部所获的锁定。因此,可以减少操作载荷,并且可以减少接合部和锁定部的磨损以确保良好的锁定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接合部具有一个锁定孔,当锁紧部基本上到达它的锁定位置时锁定部优选装配进该锁定孔,并且最优选地可以通过该锁定孔从外部依靠视觉来确认该锁定部和该接合部的接合状态。
另外,因为锁定部和接合部的接合状态可以通过锁定孔从外部通过视觉来确认,因此可以很容易并且可靠地检测出是否已经达到接合状态。
优选该接合部为悬臂的形式。
另外,优选夹具与接合部的自由端侧面接合,并且包括至少一个脱离部,该脱离部用于通过至少部分将自身锲入或推入或者插入锁定部和接合部之间而使锁定部和接合部脱离。
最优选地,脱离部由用于引导接合部产生弹性变形的脱离引导表面形成。
因为该夹具的脱离部由用于引导接合部产生弹性变形的脱离引导表面形成,所以可以通过沿着脱离引导表面插入该夹具而平滑地执行释放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优选实施例,夹持器配设有优选从前壁部向后突出的至少一个侧壁,其中该侧壁至少部分覆盖连接器外壳的一个端面。
优选连接器外壳包括至少部分围绕连接器外壳的一个插座,其中侧壁基本上面对该插座的一个相应的内表面,而且基本上向前和向后延伸的至少一个定位肋优选设置在侧壁的外表面上并且至少部分装配进至少一个各个的定位凹槽中,当夹持器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定位凹槽形成于插座中。
根据本发明,还设置了一个连接器,它包括:
一个连接器外壳,和
一种夹持器和一种锁紧部,其中该夹持器设置了布置成基本上面对连接器外壳的至少一部分前表面的前壁部,该锁紧部连接到该前壁部上并且能够至少部分插入该连接器外壳中以锁定至少部分插入该连接器外壳中的至少一个端子接头,
该连接器还包括根据本发明或其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锁定结构。
根据本发明,还设置了一种用于锁定夹持器特别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锁定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夹持器的前壁部布置成基本上面对连接器外壳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将连接到前壁部上的夹持器的锁紧部至少部分插入连接器外壳以锁定至少部分插入连接器外壳中的一个端子接头,其中锁紧部通过前壁部基本上沿着连接器外壳前表面的运动到达它的锁定位置以锁定该端子接头,并且
通过在连接器外壳的前表面和前壁部这两者中的任一个上提供至少一个锁定部锁定夹持器,并且
当接合部在夹持器运动期间发生弹性变形时,将至少一个接合部移动到锁定部上,并且当锁紧部到达它的锁定位置时,接合部至少部分弹性恢复以接合锁定部,接合部设置在连接器外壳和前壁部这两者中的另一个前表面上。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优选实施例的如下详细描述和附图,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应当理解,尽管实施例是单独进行描述的,但是这些实施例的单个特征可以结合到附加的实施例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当夹持器位于部分锁定位置时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3是当夹持器位于完全锁定位置时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4是沿着图2的线A-A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3中的线B-B剖开的剖视图;
图6的剖视图显示出装配了短路端子的状态;
图7是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显示了夹具的脱离部同接合部接合的状态;
图8是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显示了夹具的脱离部同接合部脱离的状态;
图9是对应于图7的剖视图,显示了一个用于比较的实例;
图10是夹持器的前视图;
图11是夹持器的平面图;并且
图12是夹持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1至12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这个实施例中,显示了一个阴性防水连接器10,它包括使用一个或更多,优选为多个空腔21形成的外壳主体20(作为一种优选的连接器外壳),其中空腔21用于至少部分容纳固定到或将固定到一根或多根相应导线50端部上的一个或多个相应阴性端子接头T(作为优选的端子接头),阴性防水连接器10还包括插座30,其设置成至少部分围绕外壳主体20。配套阳性外壳的插座(未显示)至少部分装配在插座30和外壳主体20之间,并由密封构件60提供密封。另外,所谓的侧面式夹持器70优选在密封构件60的安装位置前面或者附近装配或至少部分装配到外壳主体20中。连接器20同未示出的配套连接器的连接侧面在以下描述中称为前侧。
外壳主体20使用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大体块状形状,并且(优选在基本上沿着纵向方向观察时)优选可至少分割成内部可安装夹持器70的第一外壳40和布置在第一外壳40后面的第二外壳80。第一外壳40优选在夹持器70装配进第一外壳40中之后与或将与第二外壳80装配在一起。
如图4所示,第一外壳40形成外壳主体20的前部(优选基本上为前半部),并且空腔21的前部(优选基本上为前半部)形成于第一外壳40内。在这个实施例中,空腔21布置在一个或多个层上,优选在外壳主体20的第一至第三(上、中、下)这三个层内。夹持器70优选从侧边(或以不同于0°或180°的方向,优选基本上与端子接头T插入各个空腔21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安装到第一外壳40中,并且第一外壳40的前表面部优选至少可以部分地由该夹持器70覆盖。另外,第一外壳40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导向孔41,用于允许第二外壳80的相应锁定件81(后面将作描述)进入,并且在导向孔41的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锁定突起42。
另外,如图6所示,一个或多个短路端子安装部43在第一外壳40的前表面中形成,至少部分容纳在两个相邻空腔21中的阴性端子接头T被至少部分容纳在(优选每个)短路端子安装部43中的短路端子90短路。在与阳性外壳连接之前,保持该短路状态以避免在两个端子接头T之间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电位差。当同阳性外壳进行连接时,阳性外壳的绝缘突出件至少部分进入或者装配在阴性端子接头T和短路端子90之间,从而取消短路状态。
接下来,将描述第二外壳80的结构。第二外壳80形成了外壳主体20的后部(优选基本上为后半部),其中空腔21的后部(优选基本上为后半部)在第二外壳80内部形成,并且位于其后端壁处的插座30的底端部与第二外壳80的后端连接。
锁定件81优选设置在第二外壳80的分隔壁、顶壁或底壁上或分隔壁、顶壁或底壁处,其中分隔壁对优选布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或者一个邻近另一个的空腔21进行了分隔。当第一和第二外壳40、80进行装配时,这些锁定件81能够至少部分装配到或者插到第一外壳40的导向孔41中。可与第一外壳40的相应一个或多个锁定突起42接合的一个或多个爪形接合部82优选设置在每个锁定件81的远端或者前端。当第一外壳40同第二外壳80从前面进行装配时,锁定突起42在它弹性地移动越过接合部82后与相应的接合部82接合,结果就使第一外壳40同第二外壳80装配起来而不至于与之分离。通过(优选沿纵向)将外壳主体20分成第一和第二外壳40、80,第一外壳40就可以在将夹持器70安装到其中或者其上之后同第二外壳80进行装配。因此,即使夹持器70是侧面式的,也不需要在插座30上形成安装夹持器70的孔,为此就具有确保其可靠性的优点,尤其是在防水性方面。
每个阴性端子接头T从插入侧,优选从后面至少部分插入外壳主体20的相应空腔21中,单独地安装在阴性端子接头T上(优选卷曲上去)和/或安装在导线50上的橡胶插塞65可装配到空腔21的后部(优选基本上为后半部)即第二外壳80的空腔21中。另外,一个或多个杆容纳部31设置在插座30的横向壁(顶壁和底壁)中,并且U形杆(作为一种优选的活动构件)的两个臂(未显示)可以至少部分容纳在其中。
接下来,将描述夹持器70的结构。夹持器70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优选具有基本上板状形状,并且可以在部分锁定位置1P(作为优选的第一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2P(作为优选的第二位置)之间沿横向移动,其中在部分锁定位置1P上允许阴性端子接头T插入和抽出(见图2和4),而在完全锁定位置2P上阴性端子接头T被夹持住(见图3和5)。该夹持器70配设有前壁部71,该前壁部71处于使它基本上面对第一外壳40的前表面(即外壳主体20的前表面)的位置,还配设有锁紧部72,它基本上与前壁部71连续,并且被至少部分夹持在第一和第二外壳40、80之间(即在第一外壳40的后部上)。
如图10所示,前壁部71优选形成具有基本上与第一外壳40的前表面相对应的形状和尺寸,并且可以沿着第一外壳40的前表面移动。然而,应当理解,前壁部71可以仅仅与第一外壳40的一部分前表面相对应。前壁部71形成有一个或更多,优选多个连通孔73以及一个或多个,优选多个通孔74。当夹持器70位于完全锁定位置2P(第二位置)时,连通孔73基本上与外壳主体20的空腔21连通,并且通孔74基本上与第一外壳40的短路端子安装部43连通,从而允许阳性外壳的绝缘突出件至少部分从前面穿透前壁部71。应当指出,前壁部71的前端面与插座70的开口平面优选基本上位于相同的面上。然而,插座70也可以沿着纵向方向较长或较短,从而不与前壁部71的前表面位于基本上相同的平面上。
另一方面,(优选每个)锁紧部72与前壁部71的后端面连接,基本上向后突出,并且具有一个或多个锁定突起75,这些锁定突起75可与相应阴性端子接头T的爪部T2接合,并且设置在如图5和12所示的其突出端。当夹持器70位于部分锁定位置1P(第一位置)时,锁定突起75在空腔21的侧面外侧的备用位置处缩回,而当夹持器70到达完全锁定位置2P(第二位置)时,锁定突起75至少部分进入空腔21而到达它们的锁定位置,在该锁定位置上它们与阴性端子接头T的爪部T2接合。
锁紧部72形成在与布置在一个或多个层优选上、中、下这三个层上的各个空腔21相对应的位置上。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前壁部71后表面的中部(优选基本上为中间)的位置上,在T形锁紧部72的分叉端上设置两个锁定突起75,它们基本上与布置在与该锁紧部72位于同一列的邻接层(上和中层)上的各个空腔21相对应,并且与或者将与至少部分容纳在空腔21中的阴性端子接头T接合。在前壁部71后表面的最外(底部)端的位置上,在基本上为L形的锁紧部72的直立端上设置一个锁定突起75,它基本上与布置在与该锁紧部72位于同一列的最外(下)层上的空腔21相对应,并且配置成与或者将与至少部分容纳在空腔21中的阴性端子接头T接合。
另外,夹持器70配设有侧壁76,如图12所示,侧壁76优选从前壁部71的一端向后突出,并且当至少部分覆盖物第一外壳40的一个侧面时,该侧壁76基本上面对插座30的相应内表面。基本上向前和向后延伸的定位肋77设置在侧壁76的外表面上,并且当夹持器70位于部分锁定位置1P(第一位置,见图2)时,它可以至少部分装配到形成于插座30的内表面中的定位凹槽32中。
夹持器70的前壁部71配设有一个或多个接合部78,该接合部78暴露于外部并且可以与设置在第一外壳40前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相应锁定部45弹性接合。接合部78优选从前壁部71的与连接到侧壁76上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在平面方向上悬出,并可优选地以前壁部71的另一端的两个(上和下)位置作为基座端发生弹性变形。每个接合部78基本上为矩形板的形式,并且内部形成(优选基本上为矩形的)锁定孔79,从而整体为U形。锁定孔79基本上与相应的通孔74连通。通过该连通,就减小了接合部78的基座端侧面的刚度,从而使接合部78的弹性变形更平滑。另一方面,如图2和3所示,每个锁定部45基本上为矩形柱的形式,并且从第一外壳40的前表面上相应的最外面短路端子安装部43的外横向边缘向前突出。每个锁定部45的一个侧面用作可与相应接合部78的自由端进行接触的部分锁定或第一表面45A,而锁定部45的其它侧面用作可与相应接合部78的锁定孔79的边缘相接触的完全锁定或第二表面45B。
当夹持器70位于部分锁定或第一位置1P时,前壁部71的一个横向边缘或边缘部基本上与插座30的内表面接触,并且在前壁部71的其它横向边缘或边缘部上的接合部78的自由端基本上与锁定部45的部分锁定表面45A接触,结果,当前壁部71被夹持在插座30和锁定部45之间时,就使前壁部71的运动被限制成不能沿着宽度方向或者沿着夹持器70相对于第一连接器外壳40的运动方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当前壁部71沿着第一外壳40的前表面由部分锁定或第一位置1P产生移动时,接合部78移到相应的锁定部45上同时发生弹性变形。当前壁部71进一步移动时,接合部78就移过锁定部45并且至少部分弹性恢复(优选基本上恢复到它们的初始状态),并且随后锁定部45至少部分装配进接合部78的锁定孔79中(见图3)。各个接合部78在一个或多个位置优选在上和下两个位置上基本上同时进行该锁定操作。
接下来,将描述该实施例的功能。首先,夹持器70在移动方向(与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T插入各个空腔21的方向成不同于0°或180°角的方向,优选基本上垂直于它的方向)从外横向侧面至少部分安装到第一外壳40中,留在或者位于部分锁定或第一位置1P。然后,第一外壳40与第二外壳80从前面装配成至少部分构成或者形成外壳主体20。随后,优选预先固定到导线50的端上的一个或多个阴性端子接头T至少部分插入外壳主体20的各个空腔21中。在所有阴性端子接头T至少部分插入它们基本上适当的插入位置之后,位于部分锁定或第一位置1P上的夹持器70向完全锁定或第二位置2P移动。为了移动夹持器70,优选通过手将前壁部71的前表面压向外壳主体20,并且前壁部71基本上沿着外壳主体20的前表面滑向完全锁定或第二位置2P。当夹持器70到达完全锁定或第二位置2P时,夹持器70的一个或多个锁定突起75与阴性端子接头T的一个或多个相应爪部T2接合,以防止阴性端子接头T出来,并且夹持器70的一个或多个接合部78与外壳主体20的各个锁定部45弹性接合以防止夹持器70向部分锁定或第一位置1P运动。
为了在完全锁定或第二位置2P释放夹持器70,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释放夹具100。该夹具100基本上沿着夹持器70的前表面移动,并且在一个横向边缘或边缘部设置了一个或多个脱离部101,该脱离部101用于通过从(优选外)横向侧面锲入接合部78和锁定部45之间而使各个接合部78和/或锁定部45彼此间脱离。如图7所示,优选每个脱离部101包括相对于夹具100的移动方向MD指向前侧的钝角或者突出部102,并且每个脱离部101能够从该钝角部102将它们自己锲在接合部78和锁定部45之间。
在此,夹具100优选从前面与夹持器70相对,这样它就可以至少部分覆盖夹持器70,并且脱离部101的钝角部102位于或者能够位于接合部78和外壳主体20的前表面之间(见图7)。在这种状态下,夹具100沿着夹持器70的前表面在方向MD上移动(用于将夹持器70导向部分锁定或第一位置1P)。然后,外壳主体20的角部沿着每个钝角部102的一个侧面103滑移,并且这种滑移运动导致夹具100的每个脱离部101向前倾斜地移位。由于每个脱离部101倾斜地向前移位,由钝角或突出部102抓住的接合部78的自由端向前翻起或者在脱离方向上产生了变形,结果接合部78和锁定部45彼此脱离(见图8)。在此期间,钝角或突出部102的侧面103的作用是,当夹具100沿移动方向MD移动时,充当导引接合部78发生弹性变形的脱离引导表面。如果脱离部101的前端为锐角,该锐角前端就可能会刮到接合部78的自由端,这将阻碍锁定动作(图9中示出了一个作为比较的实例)。然而,因为根据本实施例脱离部101平滑地将自身锲入一个或多个接合部78和锁定部45之间,可以平滑地执行释放操作而又不会阻碍锁定动作。
如上所述,依据本实施例,可弹性变形的接合部78暴露地设置在夹持器70的前壁部71的前表面上或附近。因此,当夹持器70位于完全锁定或第二位置2P时,释放夹具100可以与接合部78基本上从前面或前侧进行接合,并且在这种状态下接合部78和锁定部45可以通过接合部78的弹性变形而从彼此脱离开来。换句话说,因为通过夹具100释放是可能的,所以可以减少操作的负载,并且可以减少接合部78和锁定部45的磨损以确保良好的锁定可靠性。
另外,因为接合部78和锁定部45的接合状态可以通过锁定孔79从外部通过视觉来确认,因此是否已经达到锁定状态可以很容易地检测出来。
因此,为确保良好的锁定可靠性,夹持器设有布置成基本上面对外壳主体20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前壁部71,以及一个或者多个锁紧部72,该锁紧部72连接到前壁部71上并且同端子接头(优选阴性端子接头T)在外壳主体20中接合以防止(阴性)端子接头T出来。一个或多个相应锁定部45设置在外壳主体20的前表面上或附近,并且一个或多个接合部78暴露地(例如从前面可接近和/或可见)设置在夹持器70前壁部71的前表面上,其中当接合部78在夹持器70运动期间发生弹性变形时接合部78移动到各个锁定部45上,并且当锁紧部72到达它们的锁定位置时接合部78至少部分弹性恢复从而接合锁定部45。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描述和所示实施例。例如,以下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由权利要求界定的技术范围内。除了以下的实施例,可以不脱离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而进行各种变动。
(1)虽然在前述实施例中,接合部设置在夹持器前壁部的端或尾部,并且锁定部设置在外壳主体前表面的端或尾部,但是根据本发明,即使接合部设置在夹持器前壁部的中间或位于中部上,并且锁定部设置在外壳主体前表面的中间或中部,这也是可以的。
(2)在前述实施例中,锁定部设置在外壳主体的前表面上并且接合部设置在夹持器的前壁部上。相反,根据本发明,锁定部也可以设置在夹持器前壁部上并且接合部也可以设置在外壳主体的前表面处。
(3)虽然在前述实施例中显示了设有插座的连接器,但是本发明也广泛地适用于侧面夹持器式连接器。
(4)虽然根据上述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包括两个或多个适合于彼此连接的分离连接器外壳,但是本发明也适合于具有单个整体或者单式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器。
附图标记列表
10连接器
20外壳主体(连接器外壳)
45锁定部
70夹持器
71前壁部
72锁紧部
78接合部
79锁定孔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夹持器(70)的锁定结构,该夹持器(70)设有前壁部(71)和锁紧部(72),该前壁部(71)布置成基本上面对连接器外壳(20)的至少一部分前表面,该锁紧部(72)连接到前壁部(71)上并且至少部分插入连接器外壳(20)中以锁定至少部分插入连接器外壳(20)中的至少一个端子接头(T),该锁紧部(72)通过前壁部(71)基本上沿着连接器外壳(20)前表面的运动到达它的锁定位置(2P)以锁定端子接头(T),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锁定部(45)设置在连接器外壳(20)的前表面和前壁部(7 1)中的一个上,并且
至少一个接合部(78)设置在连接器外壳(20)前表面和前壁部(71)中的另一个上,其中当夹持器(70)在运动期间接合部(78)发生弹性变形并且移动到锁定部(45)上,而当锁紧部(72)到达它的锁定位置(2P)时,接合部(78)至少部分弹性恢复以接合锁定部(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结构,其中接合部(78)具有一个锁定孔(79),当锁紧部(72)到达它的锁定位置(2P)时,锁定部(45)可至少部分装配进锁定孔(79)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结构,其中锁定部(45)和接合部(78)的接合状态可以从外部通过锁定孔(79)通过视觉确认。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结构,其中接合部(78)为悬臂的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定结构,其中夹具(100)可与接合部(78)的自由端侧面接合,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通过将自身至少部分锲入或插入锁定部(45)和接合部(78)之间而将锁定部(45)和接合部(78)脱离的脱离部(1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定结构,其中脱离部(101)形成有用于引导接合部(78)的弹性变形的脱离引导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结构,其中夹持器(70)设有至少一个从前壁部(71)向后突出的侧壁(76),并且该侧壁(76)至少部分覆盖连接器外壳(20)的一个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定结构,其中连接器外壳(20)包括至少部分围绕该连接器外壳(20)的插座(30),其中该侧壁(76)面对该插座(30)的相应内表面,至少一个在向前和向后方向上延伸的定位肋(77)设置在侧壁(76)的外表面上并且当夹持器(70)位于第一位置(1P)时,该定位肋(77)至少能够部分装配进形成于该插座(30)中的至少一个相应定位凹槽(32)中。
9.一种连接器(10)包括:
连接器外壳(20),和
夹持器(70),该夹持器(70)设有前壁部(71)和锁紧部(72),该前壁部(71)布置成基本上面对连接器外壳(20)的至少一部分前表面,该锁定部(72)连接到前壁部(71)上并可至少部分插入连接器外壳(20)中以锁定至少部分插入连接器外壳(20)中的至少一个端子接头(T),
该连接器还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锁定结构。
10.一种用于锁定夹持器(70)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夹持器(70)的前壁部(71)布置成基本上面对连接器外壳(20)的至少一部分前表面,
将连接到前壁部(71)上的夹持器(70)的锁紧部(72)至少部分插入连接器外壳(20)中以锁定至少部分插入连接器外壳(20)中的端子接头(T),其中锁紧部(72)通过前壁部(71)基本上沿着连接器外壳(20)前表面的运动到达它的锁定位置(2P)以锁定该端子接头(T),并且
通过在连接器外壳(20)前表面和前壁部(7 1)这两者中的一个上提供至少一个锁定部(45)来锁定夹持器(70),并且
当接合部(78)在夹持器(70)运动期间发生弹性变形时,将至少一个接合部(78)移动到锁定部(45)上,并且当锁紧部(72)到达它的锁定位置(2P)时,接合部(78)至少部分弹性恢复以接合锁定部(45),接合部(78)设置在连接器外壳(20)前表面和前壁部(71)这两者中的另一个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392470 | 2003-11-21 | ||
JP2003392470A JP4158686B2 (ja) | 2003-11-21 | 2003-11-21 | ロック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94311A CN1694311A (zh) | 2005-11-09 |
CN100372184C true CN100372184C (zh) | 2008-02-27 |
Family
ID=34616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9526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2184C (zh) | 2003-11-21 | 2004-11-22 | 一种锁定结构、连接器以及锁定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158686B2 (zh) |
CN (1) | CN100372184C (zh) |
DE (1) | DE102004055444B4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051335B1 (en) * | 2007-10-19 | 2011-09-14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A connector |
JP5800243B2 (ja) * | 2012-10-02 | 2015-10-2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10122113B1 (en) * | 2017-12-05 | 2018-11-06 | Te Connectivity Brasil Industria De Electronicos Ltda. |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ndependent secondary lock with resilient positioning member |
JP7528877B2 (ja) * | 2021-06-29 | 2024-08-06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コネクタ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33614A (ja) * | 1993-05-25 | 1994-12-02 | Yazaki Corp | 圧接コネクタ |
US5692929A (en) * | 1994-04-21 | 1997-12-02 |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ernational | Housing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having a secondary locking system |
CN1170255A (zh) * | 1996-06-26 | 1998-01-14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定位器 |
CN1175102A (zh) * | 1996-07-30 | 1998-03-04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US20020081889A1 (en) * | 2000-12-25 | 2002-06-27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Divided connector |
US20020151202A1 (en) * | 2001-04-17 | 2002-10-17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Divided connector and a connection method of a divided connector with a mating connect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9713851D0 (en) * | 1997-06-30 | 1997-09-03 | Amp Italia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econdary locking member |
-
2003
- 2003-11-21 JP JP2003392470A patent/JP415868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11-17 DE DE200410055444 patent/DE102004055444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11-22 CN CNB2004100952646A patent/CN10037218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33614A (ja) * | 1993-05-25 | 1994-12-02 | Yazaki Corp | 圧接コネクタ |
US5692929A (en) * | 1994-04-21 | 1997-12-02 |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ernational | Housing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having a secondary locking system |
CN1170255A (zh) * | 1996-06-26 | 1998-01-14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定位器 |
CN1175102A (zh) * | 1996-07-30 | 1998-03-04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US20020081889A1 (en) * | 2000-12-25 | 2002-06-27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Divided connector |
US20020151202A1 (en) * | 2001-04-17 | 2002-10-17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Divided connector and a connection method of a divided connector with a mating connecto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04055444A1 (de) | 2005-06-23 |
JP2005158347A (ja) | 2005-06-16 |
CN1694311A (zh) | 2005-11-09 |
JP4158686B2 (ja) | 2008-10-01 |
DE102004055444B4 (de) | 2009-0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937183B1 (ko) | 커넥터 및 커넥터의 예조립 방법 | |
JP4752606B2 (ja) | コネクタ | |
EP2506368B1 (en) | Connector comprising a retainer movable between a partial and a full locking positions | |
US8262410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EP1986284B1 (en) | A connector and an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 |
US8678866B2 (en) | Lance of a connector having two contact portions | |
US8747156B2 (en) | Terminal fitting | |
US7722381B2 (en) | Connector | |
US7488221B2 (en) | Connector | |
US6568948B2 (en) | Connector | |
EP1020958A2 (en) | Connector | |
US7303423B2 (en) | Squib-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multiple engagement means | |
WO2010084891A1 (ja) | コネクタ | |
CN100372184C (zh) | 一种锁定结构、连接器以及锁定方法 | |
KR101233498B1 (ko) | 연결 시스템과 이에 따르는 스퀴브 커넥터 | |
JP2011108576A (ja) | ホルダ付コネクタ | |
JP6040911B2 (ja) | コネクタ | |
JP4732996B2 (ja) |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 |
JP2002008763A (ja) | コネクタ | |
US6443781B2 (en) | Connector | |
JP3754642B2 (ja) | コネクタ | |
JP6730975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該電気コネクタ内の接続端子の係止方法 | |
JP3755418B2 (ja) | コネクタ | |
JP4816539B2 (ja) | コネクタ | |
JP4657034B2 (ja) | 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7 Termination date: 20141122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