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1464U - 線端連接器與連接器組件 - Google Patents
線端連接器與連接器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31464U TWM631464U TW111203901U TW111203901U TWM631464U TW M631464 U TWM631464 U TW M631464U TW 111203901 U TW111203901 U TW 111203901U TW 111203901 U TW111203901 U TW 111203901U TW M631464 U TWM631464 U TW M631464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lot holes
- connector
- end connector
- partition walls
- wir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5—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cables except for flat or ribbon cab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7—Soldering or we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公開一種連接器組件,其包括一線端連接器與一板端連接器。線端連接器包括一殼體、多個導線以及多個導電端子。殼體包括絕緣本體、彈性閂臂以及凸緣。絕緣本體內部設有多個槽孔。彈性閂臂一端連接於絕緣本體的表面而另一端形成一按壓部。凸緣沿著第一開口的外側設置並且在凸緣的兩端靠近彈性閂臂的部位分別形成兩個限位臂。按壓部位於兩個限位臂之間。每一第一間隔壁沿著一第三方向定義出一中線,相鄰的兩條中線之間相隔一間距,每一間距為每一第一間隔壁的寬度的至少兩倍。多個導線分別插入於多個槽孔中。多個導電端子分別設置在多個槽孔中,且多個導電端子分別連接於多個導線。
Description
本創作涉及一種線端連接器與連接器組件,特別是涉及一種防止組裝或拆卸過程中彎折變形的線端連接器以及連接器組件。
隨著科技日益進步,電子裝置的外觀設計朝向輕薄短小的趨勢。在此情況下,電子裝置內部以及周邊的零組件同樣朝向小型化設計來發展。舉例來說,連接器組件,例如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應用在諸多種類的電子裝置中。
然而,連接器組件在小型化的同時,會讓使用者不好操作。也就是使用者會因連接器組件的尺寸過小而不易將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進行插接或拆卸,甚至會因不當受力而造成線端連接器的按壓部位彎折變形。
故,如何通過結構設計的改良,來提升線端連接器與連接器組件的操作便利性,來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為該小型化連接器組件所欲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創作主要提供一種方便使用者操作的線端連接器以及連接器組件,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連接器尺寸過小而使得在組裝或拆卸過程中產生彎折變形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創作所採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線端連接器,其包括殼體、多個導線以及多個導電端子。殼體包括絕緣本體、彈性閂臂以及凸緣。絕緣本體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第三表面,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相對設置,第三表面連接於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第一表面具有第一開口,第二表面具有第二開口,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相連通。絕緣本體內部設有多個第一間隔壁與一個第二間隔壁。多個第一間隔壁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而第二間隔壁沿一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垂直於第二方向。多個第一間隔壁與第二間隔壁交錯設置且用於將第一開口分隔成多個槽孔。彈性閂臂的一端連接於第三表面而彈性閂臂的另一端形成一按壓部。凸緣沿著第一開口的外側設置並且在凸緣的兩端靠近彈性閂臂的部位分別形成兩個限位臂。按壓部位於兩個限位臂之間。每一第一間隔壁沿著第三方向定義出一中線,第三方向垂直於第一及第二方向,相鄰的兩條中線之間相隔一間距。每一間距為每一第一間隔壁的寬度的至少兩倍。多個導線分別插入於多個槽孔中。多個導電端子分別設置在多個槽孔中,且多個導電端子分別連接於多個導線。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創作所採用的另外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連接器組件,其包括一線端連接器與一板端連接器。線端連接器包括第一殼體、多個導線及多個導電端子。第一殼體包括一絕緣本體、一彈性閂臂以及一凸緣,絕緣本體具有相對設置的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一第三表面,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相對設置,第三表面連接於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第一表面具有一第一開口,第二表面具有一第二開口,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相連通,絕緣本體內部設有多個第一間隔壁與一第二間隔壁,多個第一間隔壁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而第二間隔壁沿一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垂直於第二方向,多個第一間隔壁與第二間隔壁交錯設置且用於將第一開口分隔成多個槽孔,彈性閂臂一端連接於第三表面而另一端形成一按壓部,凸緣沿著第一開口的外側設置並且在凸緣的兩端靠近彈性閂臂的部位分別形成兩個限位臂,按壓部位於兩個限位臂之間,其中,每一第一間隔壁沿著第三方向定義出一中線,第三方向垂直於第一及第二方向,相鄰的兩條中線之間相隔一間距,每一間距為每一第一間隔壁的寬度的至少兩倍。多個導線分別插入於多個槽孔中。多個第一導電端子分別設置在多個槽孔中,且多個第一導電端子分別連接於多個導線。板端連接器用於對接線端連接器,板端連接器包括一第二殼體與多個第二導電端子,第二殼體具有一容置槽,多個第二導電端子設置在容置槽中且露出於第二殼體的底部,且多個第二導電端子用於耦接於一電路板。當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相對接時,絕緣本體插設於容置槽,使第一導電端子電性連接於第二導電端子。
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創作所提供的線端連接器與連接器組件,其能通過“彈性閂臂的一端連接於第三表面而另一端形成一按壓部,凸緣沿著所述第一開口的外側設置並且在凸緣的兩端靠近彈性閂臂的部位分別形成兩個限位臂,按壓部位於兩個限位臂之間”的技術方案,使彈性閂臂受到外力拉扯時能夠被兩個限位臂的限制而不易彎折變形。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創作所公開有關“線端連接器與連接器”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創作的優點與效果。本創作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創作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創作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創作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另外,應當可以理解的是,雖然本文中可能會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但這些元件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實施例]
本創作提供一連接器組件,其包括可相互對接的線端連接器C1與板端連接器C2(可先參閱圖6)。接著,參閱圖1至圖3所示,圖1為本創作的線端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創作的線端連接器的另一立體示意圖,圖3為本創作的線端連接器的俯視示意圖。線端連接器C1包括第一殼體1、多個導線2以及多個第一導電端子3。第一殼體1包括絕緣本體11、彈性閂臂12以及凸緣13。絕緣本體11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表面111、第二表面112及第三表面113。第一表面111與第二表面112相對設置,第三表面113連接於第一表面111與第二表面112之間。第一表面111形成一第一開口,第二表面112形成有一第二開口V2。
如圖3所示,絕緣本體11內部設有多個第一間隔壁114與一第二間隔壁115,多個第一間隔壁114沿一第一方向(Y軸方向)延伸而第二間隔壁115沿一第二方向(X軸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垂直於第二方向。多個第一間隔壁114與第二間隔壁115交錯設置,並且將第一開口分隔成多個槽孔V1,且多個槽孔V1與第二開口V2相連通。舉例來說,本實施例中的多個槽孔V1包括呈併排設置的第一排槽孔V1與第二排槽孔V1,第一排槽孔V1與第二排槽孔V1各自具有五個槽孔V1,且第一排槽孔V1中的五個槽孔V1分別對應第二排槽孔V1中的五個槽孔V1。
繼續參閱圖1與圖2所示,彈性閂臂12的一端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連接於第三表面113,而彈性閂臂12的另一端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形成按壓部121。凸緣13沿著所述第一開口的外側設置並且在凸緣13的兩端靠近彈性閂臂12的部位分別形成兩個限位臂131,而按壓部121位於兩個限位臂131之間。按壓部121的高度(即在負Y軸上的位置)高於兩個限位臂131的高度,換言之,按壓部121在負Y軸上的方向上的表面與第三表面113之間的距離會大於限位臂131在負Y軸上的方向上的表面與第三表面113之間的距離。多個導線2分別插入於多個槽孔V1中,而多個第一導電端子3也分別設置在多個槽孔V1中,且多個第一導電端子3分別連接於多個導線2。舉例來說,本實施例中的導線2內的導體線材的線寬介於0.255 mm至0.405 mm,但本創作不以導線2的導體線材尺寸為限制。
繼續參閱圖1與圖3所示,彈性閂臂12在按壓部121的兩側分別形成兩個耳部1211,兩個耳部1211投影在第三表面113的投影面積分別部分重疊於兩個限位臂131投影在第三表面113的投影面積。因此,當使用者按下按壓部121後再放開時,彈性閂臂12會沿著Y軸方向擺動,且彈性閂臂12會受到兩個耳部1211的止擋而限制其擺動範圍,避免不當施力而導致彈性閂臂12過度遠離第三表面113的彎折而造成毀損。進一步來說,彈性閂臂12具有一止擋部122,而按壓部121具有第一凹口123,第一凹口123的底表面1231延伸至按壓部121的一側邊為止,即第一凹口123是由三個側壁圍繞形成。止擋部122遠離第一凹口123的一側形成一傾斜面1221。
接著參閱圖4與圖5所示,圖4為本創作的板端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圖5為本創作的板端連接器的俯視示意圖。板端連接器C2包括第二殼體4與多個第二導電端子5,第二殼體4具有一容置槽40,多個第二導電端子5設置在容置槽40中且露出於第二殼體4的底部41。多個第二導電端子5以焊接方式電性連接於電路板B(參見圖6),但本創作不以為限。詳細來說,如圖4所示,第二殼體4包含兩側的第一側壁42以及一第二側壁45,且兩個第一側壁42上還分別形成兩個外凸壁43,而第二側壁45連接於兩個外凸壁43之間。每一第一側壁42與相對應的外凸壁43之間形成一鏤空槽44,且板端連接器C2還包括兩個固定件6,兩個固定件6分別插設於兩個鏤空槽44,並且兩個固定件6的焊接部61由第二殼體4的底部41露出。兩個固定件6透過各自的焊接部61焊接於電路板B,進而加強板端連接器C2固定在電路板B的結構強度。
此外,繼續參閱圖4與圖5所示,第二殼體4在第二側壁45上形成一第二凹口451,第二凹口451的底表面4511延伸至第二殼體4的一側邊為止,即第二凹口451是由三個側壁圍繞形成。且第二殼體4具有一卡勾部46,卡勾部46形成於容置槽40的槽壁且靠近第二凹口451。由另一方面來看,卡勾部46是形成於容置槽40的內部向內(正Y軸方向)凸伸並且靠近容置槽40的槽口處。容置槽40的所述槽壁還形成兩個限位柱411,卡勾部46位於兩個限位柱411之間。
參閱圖5、圖6與圖7所示,圖6為本創作的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的組合示意圖,圖7為本創作的連接器組件的立體示意圖。當線端連接器C1與板端連接器C2相對接時,絕緣本體11插設於容置槽40,並且使線端連接器C1的第一導電端子3電性連接於板端連接器C2的第二導電端子5,而彈性閂臂12位於兩個限位柱411之間。值得一提的是,當絕緣本體11插設於容置槽40時,第一凹口123與第二凹口451相鄰設置,使第一凹口123與第二凹口451共同形成一按壓槽,且第二凹口451的底表面4511與第二側壁45之間的垂直距離(即Y軸上的位置距離)大於或等於第一凹口123的底表面1231與第二側壁45之間的垂直距離。也就是說,第二凹口451的凹陷程度較第一凹口123還深(即第二凹口451的底表面4511較第一凹口123的底表面1231為低),或者第二凹口451的凹陷程度與第一凹口123相當(即第二凹口451的底表面4511與第一凹口123的底表面1231齊平)。另外,第一凹口123的寬度(即第一凹口123於X軸方向上的寬度)大於或等於第二凹口451的寬度。
如圖6所示,線端連接器C1沿著負Z軸方向的插接方向插接於板端連接器C2,此時止擋部122的傾斜面1221是面向板端連接器C2,即傾斜面1221沿插接方向而減少高度。藉由傾斜面1221的設計,可提升線端連接器C1插接於板端連接器C2的平順度。另外,當線端連接器C1透過絕緣本體11插接於板端連接器C2的容置槽40時,止擋部122相對於傾斜面1221的另一側會抵靠於卡勾部46,進而將線端連接器C1固定在板端連接器C2。進一步來說,當需要將線端連接器C1與板端連接器C2拆解時,使用者可透過按壓線端連接器C1上的按壓部121而使止擋部122脫離卡勾部46,便可直接分離線端連接器C1與板端連接器C2。舉例來說,由於本創作的連接器組件尺寸限制,按壓部121的平坦部位的面積較小,使用者以手指按壓在按壓部121時不容易定位,也不易施力按壓而容易感到疼痛。本創作藉由來藉由第一凹口123與第二凹口451的設計,不僅能夠讓使用者在對接線端連接器C1與板端連接器C2時方便對位,且由於第一凹口123與第二凹口451相鄰設置而共同形成按壓槽,等同加大了按壓部121的平坦部位的面積。因此,當使用者的手指按壓在按壓部121時,手指接觸到的平坦部位的面積較多,藉以減緩手指的不適度。
參閱圖3、圖7與圖8所示,圖8為圖7的VIII-VIII剖面的剖面示意圖。每一第一間隔壁114沿著第三方向(Z軸方向)定義出一中線L,第三方向垂直於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相鄰的兩條中線L之間相隔一間距H,每一間距H為每一第一間隔壁114的寬度W1的至少兩倍。第二間隔壁115的寬度W2大於每一第一間隔壁114的寬度W1。舉例來說,在本實施例中,每一第一間隔壁114的寬度W1大於或等於0.5 mm,第二間隔壁115的寬度W2大於或等於0.8 mm,但本創作不以為限。另外,本創作所提供的連接器組件(見圖7中組合後的線端連接器C1及板端連接器C2)一般長度(X軸方向)約為11.85 mm,寬度(Y軸方向)約為8.7 mm,高度(Z軸方向)約為9.2 mm。與本創作的連接器組件相比,現有技術中相同尺寸的線端連接器其連接的導線線寬通常較粗,但是會因此犧牲掉線端連接器的殼體內部的分隔壁的厚度。因此,現有技術中的線端連接器的耐電壓(耐電壓指的是連接器內部的導電端子與絕緣外殼之間耐受額定試驗電壓的能力)較低。本創作的連接器組件的線端連接器內部的第一間隔壁114的寬度W1大於或等於0.5 mm,第二間隔壁115的寬度W2大於或等於0.8 mm,寬度W1、W2相較於線有技術皆加大許多,因此能夠承受較大的耐電壓。此外,本創作透過間距H為第一間隔壁114的寬度W1的至少兩倍的結構設計,來取得導線2與第一間隔壁114的尺寸之間的平衡,使得本創作的連接器組件不僅能夠承受較大的耐電壓,且連接器組件所採用的導線所能承受的電流值不至於過低。
[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創作所提供的線端連接器C1與連接器組件,其能通過“彈性閂臂12的一端連接於第三表面113而另一端形成一按壓部121,凸緣13沿著第一開口的外側設置並且在凸緣13的兩端靠近彈性閂臂12的部位分別形成兩個限位臂131,按壓部121位於兩個限位臂131之間”的技術方案,使彈性閂臂12受到外力外翻時受到兩個限位臂131的限制而不易彎折變形,藉以保護彈性閂臂12。
進一步來說,本創作在每一第一間隔壁114沿著第三方向(Z軸方向)定義出一中線L,第三方向垂直於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相鄰的兩條中線L之間相隔一間距H,每一間距H為每一第一間隔壁114的寬度W1的至少兩倍。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創作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C1:線端連接器
C2:板端連接器
1:第一殼體
11:絕緣本體
111:第一表面
112:第二表面
113:第三表面
114:第一間隔壁
115:第二間隔壁
12:彈性閂臂
121:按壓部
1211:耳部
122:止擋部
1221:傾斜面
123:第一凹口
1231:底表面
13:凸緣
131:限位臂
2:導線
3:第一導電端子
4:第二殼體
40:容置槽
41:底部
411:限位柱
42:第一側壁
43:外凸壁
44:鏤空槽
45:第二側壁
451:第二凹口
4511:底表面
46:卡勾部
5:第二導電端子
6:固定件
61:焊接部
V1:槽孔
V2:第二開口
B:電路板
W1、W2:寬度
L:中線
H:間距
圖1為本創作的線端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的線端連接器的另一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的線端連接器的俯視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的板端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的板端連接器的俯視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的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的組合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的連接器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8為圖7的VIII-VIII剖面的剖面示意圖。
C1:線端連接器
C2:板端連接器
1:第一殼體
121:按壓部
123:第一凹口
1231:底表面
13:凸緣
131:限位臂
2:導線
4:第二殼體
45:第二側壁
451:第二凹口
4511:底表面
5:導電端子
6:固定件
61:焊接部
B:電路板
Claims (16)
- 一種線端連接器,其包括:一殼體,包括一絕緣本體、一彈性閂臂以及一凸緣,所述絕緣本體具有相對設置的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一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第二表面相對設置,所述第三表面連接於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第二表面之間,所述第一表面具有一第一開口,所述第二表面具有一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與所述第二開口相連通,所述絕緣本體內部設有多個第一間隔壁與一第二間隔壁,多個所述第一間隔壁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而所述第二間隔壁沿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於所述第二方向,多個所述第一間隔壁與所述第二間隔壁交錯設置且用於將所述第一開口分隔成多個槽孔,所述彈性閂臂的一端連接於所述第三表面而所述彈性閂臂的另一端形成一按壓部,所述凸緣沿著所述第一開口的外側設置並且在所述凸緣的兩端靠近所述彈性閂臂的部位分別形成兩個限位臂,所述按壓部位於兩個所述限位臂之間,其中,每一所述第一間隔壁沿著一第三方向定義出一中線,所述第三方向垂直於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相鄰的兩條所述中線之間相隔一間距,每一所述間距為每一所述第一間隔壁的寬度的至少兩倍;多個導線,分別插入於多個所述槽孔中;以及多個導電端子,分別設置在多個所述槽孔中,且多個所述導電端子分別連接於多個所述導線。
-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線端連接器,其中,多個所述槽孔包括呈併排設置的第一排所述槽孔與第二排所述槽孔,第一排所述槽孔與第二排所述槽孔各自具有五個所述槽孔,且第一排所述槽孔中的五個所述槽孔分別對應第二排所述槽孔中的五個 所述槽孔。
-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線端連接器,其中,所述彈性閂臂在所述按壓部的兩側分別形成兩個耳部,兩個所述耳部投影在所述第三表面的投影面積分別部分重疊於兩個所述限位臂投影在所述第三表面的投影面積。
-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線端連接器,其中,所述按壓部具有一凹口,所述彈性閂臂具有一止擋部,所述止擋部遠離所述凹口的一側形成一傾斜面。
-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線端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二間隔壁的寬度大於每一所述第一間隔壁的寬度。
- 如請求項5所述的線端連接器,其中,每一所述第一間隔壁的寬度大於或等於0.5mm,所述第二間隔壁的寬度大於或等於0.8mm。
-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線端連接器,其中,每一所述導線的內的一導體線材的線寬介於0.255mm至0.405mm。
- 一種連接器組件,其包括:一線端連接器,所述線端連接器包括:一第一殼體,包括一絕緣本體、一彈性閂臂以及一凸緣,所述絕緣本體具有相對設置的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一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第二表面相對設置,所述第三表面連接於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第二表面之間,所述第一表面具有一第一開口,所述第二表面具有一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與所述第二開口相連通,所述絕緣本體內部設有多個第一間隔壁與一第二間隔壁,多個所述第一間隔壁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而所述第二間隔壁沿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於所述第二方向,多個所述第一間隔壁與所述第二間隔壁交錯設置且用於 將所述第一開口分隔成多個槽孔,所述彈性閂臂一端連接於所述第三表面而另一端形成一按壓部,所述凸緣沿著所述第一開口的外側設置並且在所述凸緣的兩端靠近所述彈性閂臂的部位分別形成兩個限位臂,所述按壓部位於兩個所述限位臂之間,其中,每一所述第一間隔壁沿著一第三方向定義出一中線,所述第三方向垂直於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相鄰的兩條所述中線之間相隔一間距,每一所述間距為每一所述第一間隔壁的寬度的至少兩倍;多個導線,分別插入於多個所述槽孔中;以及多個第一導電端子,分別設置在多個所述槽孔中,且多個所述第一導電端子分別連接於多個所述導線;以及一板端連接器,用於對接所述線端連接器,所述板端連接器包括一第二殼體與多個第二導電端子,所述第二殼體具有一容置槽,多個所述第二導電端子設置在所述容置槽中且露出於所述第二殼體的底部,且多個所述第二導電端子電性連接於一電路板;其中,當所述線端連接器與所述板端連接器相對接時,所述絕緣本體插設於所述容置槽,使所述第一導電端子電性連接於所述第二導電端子。
- 如請求項8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板端連接器還包括多個固定件,所述第二殼體的外側形成有多個鏤空槽,多個所述固定件分別插設於多個所述鏤空槽,且多個所述固定件焊接於所述電路板。
- 如請求項8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多個所述槽孔包括呈併排設置的第一排所述槽孔與第二排所述槽孔,第一排所述槽孔與第二排所述槽孔各自具有五個所述槽孔,且第一排所 述槽孔中的五個所述槽孔分別對應第二排所述槽孔中的五個所述槽孔。
- 如請求項8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彈性閂臂在所述按壓部的兩側分別形成兩個耳部,兩個耳部投影在所述第三表面的投影面積分別部分重疊於兩個所述限位臂投影在所述第三表面的投影面積。
- 如請求項8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按壓部具有一第一凹口,所述第二殼體的一側壁形成一第二凹口,當所述絕緣本體插設於所述容置槽時,所述第一凹口與所述第二凹口相鄰設置以共同形成一按壓槽,且所述第二凹口的一底表面與所述第二殼體的所述側壁之間的垂直距離大於或等於所述第一凹口的一底表面與所述第二殼體的所述側壁之間的垂直距離。
-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彈性閂臂具有一止擋部,所述止擋部遠離所述第一凹口的一側形成一傾斜面。
-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第二殼體具有一卡勾部,所述卡勾部形成於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且靠近所述第二凹口;其中,當所述線端連接器用於透過所述絕緣本體插接於所述板端連接器的所述容置槽時,所述止擋部抵靠於所述卡勾部。
- 如請求項8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第二間隔壁的寬度大於每一所述第一間隔壁的寬度。
- 如請求項8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每一所述導線內的一導體線材的線寬介於0.255mm至0.405m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2163239220P | 2021-08-31 | 2021-08-31 | |
US63/239220 | 2021-08-3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31464U true TWM631464U (zh) | 2022-09-01 |
Family
ID=83220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203901U TWM631464U (zh) | 2021-08-31 | 2022-04-18 | 線端連接器與連接器組件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095216B2 (zh) |
CN (1) | CN217444715U (zh) |
TW (1) | TWM631464U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317154B4 (de) * | 2002-04-15 | 2009-03-26 | Yazaki Corp. | Verriegelungsaufbau für Steckverbinder |
JP5464106B2 (ja) * | 2010-09-08 | 2014-04-09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CN202712607U (zh) * | 2012-08-03 | 2013-01-30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插头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
JP6258370B2 (ja) * | 2016-02-02 | 2018-01-10 |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可動コネクタ |
JP2021005517A (ja) * | 2019-06-27 | 2021-01-14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7102381B2 (ja) * | 2019-10-07 | 2022-07-1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構造およびハウジング |
-
2022
- 2022-04-18 TW TW111203901U patent/TWM631464U/zh unknown
- 2022-05-05 CN CN202221054618.2U patent/CN217444715U/zh active Active
- 2022-06-27 US US17/849,973 patent/US12095216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2095216B2 (en) | 2024-09-17 |
CN217444715U (zh) | 2022-09-16 |
US20230065655A1 (en) | 2023-03-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1417417A (zh) | 可正、反向插接之插頭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 |
JP2009110956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TWM613035U (zh) | 電連接裝置 | |
TWM609073U (zh) | 具有屏蔽彈片的連接器與連接器組件 | |
TWM621401U (zh) | 具有對接孔的板端連接器 | |
TWM621019U (zh) | 具有防呆機構的電連接器組件 | |
TWM631464U (zh) | 線端連接器與連接器組件 | |
JP2004527069A (ja) | 小型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 |
CN104716468B (zh) | Usb电连接器的旋动装置 | |
TW200423500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07098149U (zh) |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 | |
CN211789699U (zh) | 连接器 | |
CN210957093U (zh) | 端子和连接器 | |
TWM598543U (zh) | 互聯連接器 | |
CN201315387Y (zh) | 连接器 | |
CN216981013U (zh) | 电连接端子及具有该电连接端子的电连接器 | |
TWI320253B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ssembly method | |
CN2279005Y (zh) | 微型连接器 | |
CN217387552U (zh) | 电连接器 | |
TWI731585B (zh) | 電連接器(七) | |
CN211789672U (zh) | 连接器 | |
TWI867951B (zh) | 防止反插功能型複合式介面電連接器 | |
TWM633994U (zh) | 絕緣殼體與線端連接器 | |
TWM643370U (zh) | 絕緣殼體 | |
TWM268767U (en) |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D4K |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utility model filed before june 30,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