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1013U - 电连接端子及具有该电连接端子的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端子及具有该电连接端子的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81013U CN216981013U CN202220788788.7U CN202220788788U CN216981013U CN 216981013 U CN216981013 U CN 216981013U CN 202220788788 U CN202220788788 U CN 202220788788U CN 216981013 U CN216981013 U CN 2169810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
- plugging direction
- connection terminal
- electrical connection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电子设备五金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连接端子及具有该电连接端子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端子包括主体以及两个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主体的后端部形成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被构造成可与导线连接,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沿第一拔插方向和第二拔插方向设置,并被构造成可容纳导电公端子的结构,第一拔插方向和第二拔插方向相交,所述主体在相交处设置有电接触部;本实用新型具有多个连接端口,可实现从不同方向插入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电子设备五金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连接端子及具有该电连接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电子产品(例如笔记本电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连接器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电子组件之间的连接上,其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而衍生出多种形态,以及不同的应用范围。
在传统的电连接器中,一个端子一般仅仅具有一个插接端子,具有固定的拔插方向,无法实现同一连接器从多个方向进行连接,需要额外设置转接器等构件,限制了连接器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电连接端子,具有多个连接端口,可实现从不同方向插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端子,包括主体以及两个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主体的后端部形成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被构造成可与导线连接,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沿第一拔插方向和第二拔插方向设置,并被构造成可容纳导电公端子的结构,第一拔插方向和第二拔插方向相交,所述主体在相交处设置有电接触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拔插方向与第二拔插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均包括基部,所述基部的前端部围合形成“口”字型或O形的围口部分,所述围口部分经内折在其内部形成导引部,所述基部后段则经过弯折形成围壁部分。
进一步,所述电接触部包括一位于第一拔插方向和第二拔插方向交点位置处的半球形凸起,所述半球形凸起藉由弹性臂连接于所述主体上。
进一步,所述弹性臂沿第一拔插方向和/或第二拔插方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与一加强肋构成三角结构,并在三角结构的中心处形成定位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口和/或第二端口具有两个相互背离但处于同一直线的分端口。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带有上述结构电连接端子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具有绝缘壳体,绝缘壳体上对应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设置有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连接端子,具有沿两个方向设置的端口,配对的公端子可选择性地从某一合适的方向插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应用场景,在两个端子的拔插方向相交处设置电接触部,确保不论公端子从哪一端口插入都可进行有效地导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
图3为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主体100、连接部110、第一端口120a、第二端口120b、基部121、围口部分122、导引部123、围壁部分124、电接触部125、弹性臂126、半球形凸起127、分端口128、加强肋129、定位槽130、绝缘壳体200、第一插接口201、第二插接口2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连接端子包括主体100以及两个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120a和第二端口120b,所述主体100的后端部形成有连接部110,所述连接部110被构造成可与导线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10被设置为铆压端子结构,可通过压接导线实现导通,所述的第一端口120a和第二端口120b分别沿第一拔插方向和第二拔插方向设置,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拔插方向与第二拔插方向相垂直,所述的两个端口均被构造成可容纳导电公端子(例如插针)的结构,其内部形成插接通道,所述主体100在相交处设置有电接触部125。
如图3,具有本实施例公开的电连接器藉由一绝缘壳体200对上述的电连接端子进行固定,绝缘壳体200上对应所述第一端口120a和第二端口120b设置有第一插接口201和第二插接口202。
在使用过程中,公端子选择性地自某一端口插入,并在插接通道中与电接触部125实现电性导通。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本实施例公开的电连接端子可以由金属片材冲压弯折形成,所得的电连接端子为一体结构。
例如,本实施例中,两个端口均包括基部121,所述基部121的前端部通过弯折围合形成“口”字型的围口部分122,根据实际情况可围合成O形,所述围口部分122经内折在其内部形成导引部123,用于在公端子插入时正位,所述基部121后段则经过弯折形成围壁部分124。
在一些实施例中,围壁部分124为半包围结构,而为了实现更好的导通以及更高强度的结合,本实施例形成具弹性的全包围结构。
所述电接触部125包括一位于第一拔插方向和第二拔插方向交点位置处的半球形凸起127,所述半球形凸起127藉由弹性臂126连接于所述主体100上。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臂126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沿第一拔插方向和第二拔插方向设置,避免在公端子插入时产生阻碍。
所述第一端口120a、第二端口120b与一加强肋129构成三角结构,并在三角结构的中心处形成定位槽130,用以安装固定在绝缘壳体200上。
为了对端口进行扩展,端口具有两个相互背离但处于同一直线的分端口128。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的后端部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被构造成可与导线连接;
第一端口,自所述主体沿第一拔插方向设置,并被构造成可容纳导电公端子的结构;
第二端口,自所述主体沿第二拔插方向设置,并被构造成可容纳导电公端子的结构;
其中,第一拔插方向和第二拔插方向相交,所述主体在相交处设置有电接触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拔插方向与第二拔插方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均包括基部,所述基部的前端部围合形成“口”字型或O形的围口部分,所述围口部分经内折在其内部形成导引部,所述基部后段则经过弯折形成围壁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触部包括一位于第一拔插方向和第二拔插方向交点位置处的半球形凸起,所述半球形凸起藉由弹性臂连接于所述主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沿第一拔插方向和/或第二拔插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与一加强肋构成三角结构,并在三角结构的中心处形成定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和/或第二端口具有两个相互背离但处于同一直线的分端口。
8.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端子,所述绝缘壳体上对应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设置有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88788.7U CN216981013U (zh) | 2022-04-06 | 2022-04-06 | 电连接端子及具有该电连接端子的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88788.7U CN216981013U (zh) | 2022-04-06 | 2022-04-06 | 电连接端子及具有该电连接端子的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81013U true CN216981013U (zh) | 2022-07-15 |
Family
ID=82341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88788.7U Active CN216981013U (zh) | 2022-04-06 | 2022-04-06 | 电连接端子及具有该电连接端子的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81013U (zh) |
-
2022
- 2022-04-06 CN CN202220788788.7U patent/CN21698101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721577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回路基板組立体 | |
KR20010007060A (ko) | 접지 접촉 스프링을 구비한 차폐형 전기 커넥터 | |
US11949180B2 (en) | PCIe/SAS connector structure | |
CN203932413U (zh) | Sata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103515761A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
CN216981013U (zh) | 电连接端子及具有该电连接端子的电连接器 | |
CN207625011U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216563642U (zh) | Usb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 |
CN216903602U (zh) | 电连接器的端子接地结构 | |
CN112952482B (zh) | 电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 |
CN211929826U (zh) | 同轴连接器 | |
CN204497437U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12062873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0123804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114614299A (zh) | 高密度连接器 | |
CN21089769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9246981U (zh) | 板端母座连接器 | |
CN222673360U (zh) | 一种电连接器导电端子 | |
CN216903605U (zh) | 屏蔽板及母端连接器 | |
CN218472347U (zh) | 一种电连接器结构 | |
CN112821111B (zh) | Usb连接器 | |
CN217444715U (zh) | 线端连接器与连接器组件 | |
CN220553647U (zh) | 一种汽车车门线束连接器 | |
JP3572035B2 (ja) | コネクタ付き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 |
CN214797808U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