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M464737U - 觸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4737U
TWM464737U TW102205654U TW102205654U TWM464737U TW M464737 U TWM464737 U TW M464737U TW 102205654 U TW102205654 U TW 102205654U TW 102205654 U TW102205654 U TW 102205654U TW M464737 U TWM464737 U TW M46473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mi
layer
touch panel
area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5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h-Hsien Lien
Su-Ming Lin
Shin-Chieh Huang
Chia-Chi Chen
Yi-Chen Tsai
Pheng-Chih Yu
Ping-Wen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Wintek China Technology Ltd
Win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tek China Technology Ltd, Wintek Corp filed Critical Wintek China Technology Ltd
Publication of TWM464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4737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觸控面板,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利用半透區域內之網狀圖案來達到半透視覺效果或漸層效果之觸控面板。
自從觸控面板技術發展以來,觸控面板已在消費電子產品中佔有極高的市佔率。目前市場中已見整合有觸控及顯示功能之觸控顯示面板,可用於攜帶方便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上,例如無線通訊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數位相機等產品。
請參照第1圖,其繪示於傳統觸控面板非顯示區域之裝飾層中形成一半透區域的流程圖。傳統的觸控面板係在基材上先形成二氧化矽之絕緣層,之後進行製作非顯示區域之裝飾層。接著,形成多數個交錯排列之感測電極,用以偵測一觸碰訊號所對應之座標位置。之後,形成二氧化矽之保護層於此些感測電極以及裝飾層上。接著,對保護層與裝飾層進行開孔,以顯露出一透光區域。最後,對應於開孔位置製作半透裝飾層,以形成一半透區域。然而,傳統之作法必須進行兩次油墨印刷製程,不僅增加製程的步驟,且增加網版之製作費用。此外,傳統的半透 裝飾層係由一般油墨加入透明油墨來調整其穿透率,調配時需精準地調整透明油墨的參數及印刷的均勻性,否則每次印刷之半透裝飾層的品質無法達到一致性。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觸控面板利用半透區域內之網狀圖案來達到半透視覺效果或漸層效果。由於網狀圖案的開口面積可透過規則性的幾何圖案或任意圖案來調整,因此可用來調整入射至半透區域或由半透區域出射之光線的穿透率。
根據本創作之一方面,提出一種觸控面板,其包括一基材、多數個感測電極以及一第一裝飾層。基材具有一觸碰感測區及環繞在觸碰感測區周圍的一裝飾區,其中裝飾區之一部分為一半透區域。此些感測電極配置於觸碰感測區上。裝飾層配置於裝飾區上。裝飾層之半透區域形成一網狀圖案。網狀圖案具有多個第一開口,各第一開口內壁相對於垂直通過基材一表面之法線傾斜,以調整入射至半透區域或由半透區域出射之光線的穿透率。
為了對本創作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200~202‧‧‧觸控面板
210‧‧‧基材
211‧‧‧絕緣層
212‧‧‧觸碰感測區
213‧‧‧導線
214‧‧‧裝飾區
215‧‧‧保護層
216‧‧‧緩衝層
217‧‧‧平坦化層
218‧‧‧裝飾層
221~224‧‧‧感測電極
231、233‧‧‧網狀圖案
230‧‧‧裝飾層
230a、218a‧‧‧開口
232‧‧‧菱形非開口區域
232’‧‧‧菱形開口區域
234‧‧‧六角形開口區域
234’‧‧‧六角形非開口區域
240‧‧‧光感測器
242‧‧‧光發射器
250‧‧‧有色油墨
SW1、SW2‧‧‧開口內壁
A1、A2、A2’‧‧‧開口面積
A3、A3’‧‧‧有效面積
C‧‧‧法線
θ 1、θ 2‧‧‧角度
θ 1、θ 2‧‧‧有效角度
L‧‧‧光線
P0‧‧‧半透區域
71X‧‧‧電極
72‧‧‧電容式觸控感應元件
720‧‧‧基板
721‧‧‧第一電極
722‧‧‧第二電極
723‧‧‧絕緣層
723H‧‧‧接觸孔
724‧‧‧橋接線
725‧‧‧保護層
810‧‧‧玻璃基板
811‧‧‧第一軟性基板
812‧‧‧軟性基板
820‧‧‧觸控感應元件
821‧‧‧第一電極層
822‧‧‧第二電極層
823‧‧‧黏著層
824‧‧‧第一電極層
825‧‧‧硬質基板
826‧‧‧第二電極層
827‧‧‧觸控感應元件
830‧‧‧玻璃蓋板
831‧‧‧黏著層
832‧‧‧第二軟性基板
833‧‧‧黏著層
834‧‧‧塑膠蓋板
第1圖繪示於傳統觸控面板非顯示區域之裝飾層中形成一半透區域的流程圖。
第2A~2C圖繪示於本實施例之裝飾區中形成一半透區域的製作流程圖。
第2D圖繪示另一實施例之裝飾區的示意圖。
第3A及3B圖繪示另二實施例之裝飾區的示意圖。
第4A及4B圖繪示不同開口尺寸對入射光線之影響的比對。
第5圖繪示依照本創作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於裝飾區中形成一半透區域的示意圖。
第6A圖繪製依照本創作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第6B圖繪示依照本創作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第6C圖繪示依照本創作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第7A圖繪示配置於第5圖之觸碰感測區之觸控感應元件之上視示意圖。
第7B圖為沿第7A圖之剖線A-A’所繪示之觸控感應元件之剖面示意圖。
第8圖至第10圖分別繪示第7A圖與第7B圖之觸控感應元件的三個變化型之示意圖。
第11A圖繪示配置於第5圖之觸碰感測區之觸控感應元件之上視示意圖。
第11B圖為沿第11A圖之剖線A-A’所繪示之觸控感應元件之剖面示意圖。
第12圖繪示了第11A圖與第11B圖之觸控顯示面板之觸控感應元件的一變化型之示意圖。
第13及14圖繪示感測電極為單層電極之二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15A~15E圖分別繪示觸控感應元件的製作方式之各種實施例。
請先參照第2A~2C圖,其繪示於本實施例之裝飾區中形成一半透區域P0的製作流程圖。首先,在第2A圖中,在基材210上可選擇地形成一絕緣層211(例如是二氧化矽),並形成一裝飾層230於基材210上,但也可以選擇將裝飾層230形成於絕緣層211上。在此步驟中,裝飾層230例如以塗佈的方式形成,並以濕蝕刻(例如曝光顯影)或乾蝕刻(例如雷射穿孔)的方式在半透區域P0中形成多個開口230a,其中,裝飾層230的開口230a的孔徑可以選擇不大於120um,或大於120 um。例如:在一實施例中,當開口230a的孔徑小於120um或小於人眼可辨識的解析度時,人眼不易察覺到有開口230a存在,因此,不會影響人眼視覺上的反應。當開口230a的孔徑大於120um或大於人眼可辨識的解析度時,利用人眼察覺到有開口230a存在,可將開口230a製作在功能性圖案(例如home鍵或返回鍵)上或商標圖案上,可增加人眼對圖案的視覺反應。
在一實施例中,裝飾層230的開口內壁SW1相對於通過基材表面209之法線C傾斜一角度θ 1,例如2度~40度,但不以此為限。
接著,在第2B圖中,形成多個排列於裝飾層230上之導線213,並覆蓋一保護層215於此些導線213及裝飾層230上,且保護層215覆蓋半透區域P0。保護層215例如是選自於由 二氧化矽、氮化矽、有機絕緣材料或無機絕緣材料所組成之緩衝層216及平坦化層217。更進一步言之,緩衝層216例如是選自於二氧化矽(SiO2)或氮化矽(SiNx),或者由二氧化矽及氮化矽堆疊而成的多層結構,但不以此為限,只要能達到上述材質相同功能、作用的材質易在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內;另外緩衝層216係覆蓋半透區域P0之開口203a,再者,本案亦可以省略緩衝層216的設置而簡化製程,以提高良率。平坦化層217例如由有機絕緣材料或無機絕緣材料所組成,另外,平坦化層217可選擇未覆蓋開口203a而露出緩衝層216對應半透區域P0之部分,以避免降低開口203a的穿透率。
之後,在第2C圖中,形成另一裝飾層218於保護層215上及未繪示於圖中之的部分裝飾區(例如LOGO區)上。最上方之裝飾層218的開口內壁SW2相對於垂直通過基材表面209之法線C傾斜一角度θ 2,例如60度~85度,但不以此為限。在此,若無必要,本實施例亦可不需形成最上方之裝飾層218,以簡化製程。
另外,請參照第2D圖之一實施例,上述之製作流程更包括可選擇地形成一透光油墨219於裝飾層218之開口218a中,以供特定波長的光線穿透,其中,半透區域P0中之開口203a係對應裝飾層218之開口218a。另外,如此一結構沒有設置緩衝層216及平坦化層217,透光油墨219可選擇地形成在第一開口230a中。再者,在一實施例中,透光油墨219例如是紅外線透光油墨,外部光線可經由開口203a通過紅外線透光油墨,可讓紅外線波長範圍的光線穿透,並阻擋可視光波長範圍及紫外線波長範 圍的光線,以供一紅外線感測器接收(IR sensor)。
接著,請參照第3A及3B圖之二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製作流程相似,故使用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之元件,不同之處在於:如不考慮透光率問題,也可直接以平坦化層217覆蓋半透區域P0及各個開口230a。本實施例之平坦化層217只是製程上的改變,仍具有可透光性,並無類似裝飾層230一般為了達到遮光之功效,故不會造成光線無法入射至半透區域P0之影響。另外,平坦化層217可選擇未覆蓋開口230a而露出緩衝層216對應半透區域P0之部分,以避免降低開口230a的穿透率。
在上述各實施例中,裝飾層230之開口內壁SW相對於垂直通過基材表面之法線C傾斜一角度θ 1,此角度θ 1例如介於2度~40度之間,傾斜角度越大表示開口內壁SW1越傾斜,而傾斜角度越小表示開口內壁SW1越陡峭。若開口內壁SW1未傾斜,則為圓柱形孔;若開口內壁SW1向內傾斜,則形成開口面積下寬上窄的錐形孔;若開口內壁SW1向外傾斜(如第2A及3A圖所示),則形成開口面積上寬下窄的錐形孔。因此,本創作可藉由改變開口230a的形狀(內壁SW傾斜的程度),來改變光線通過半透區域P0的有效面積及有效角度。
另外,參照第3A及3B圖之二實施例,在此一實施例中,該平坦化層217也可以置換成緩衝層216。因此,第二裝飾層218可直接形成於緩衝層217上。
請參照第4A及4B圖,其繪示不同開口尺寸對入/出射光線之影響的比對。在第4A圖中,開口230b為圓柱形,且入/出光面的開口面積A1等於出/入光面的開口面積A2,因此光 線L通過開口230b時之有效面積A3約為出/入光面的開口面積A2,且光線L通過的有效角度α 1較小。在第4B圖中,開口230a為錐形孔,且出/入光面的開口面積A2’大於入/出光面的開口面積A1,因此光線L通過開口230a時之有效面積A3’也變大,即A3’大於A3,且光線L通過的有效角度α 2也變大,即α 2大於α 1。因此,藉由光線L通過半透區域P0的有效面積及有效角度增加,可引導更多斜向入/出射之光線L進入半透區域P0中。
以下係提出多種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僅用以作為範例說明,並非用以限縮本創作欲保護之範圍。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5圖,其繪示依照本創作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於裝飾區214中形成一半透區域P0的示意圖。基材210的裝飾區214環繞在觸碰感測區212周圍,且裝飾區214之一部分為一半透區域P0。於半透區域P0中,可藉由不同的網狀圖案231或233佔半透區域P0之面積的比例,以計算光線之透光率。在本實施例中,網狀圖案例如是(A)具有六角形開口區域234以及菱形非開口區域232的網狀圖案231,或是(B)具有六角形非開口區域234’以及菱形開口區域232’的網狀圖案233,但不此為限,其他形狀的開口區域或其他形狀的非開口區域亦可具體實施。
在本實施例中,開口區域佔半透區域P0之面積越大,表示可穿透之光線L越少,穿透率也越小;反之,開口區域佔半透區域P0之面積越小,表示可穿透之光線L越多,穿透率越大。因此,半透區域P0之開口面積與光線L之穿透率大致上 呈正比關係。
請參照第6A圖,其繪製依照本創作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200的剖面示意圖。觸控面板200包括一基材210、多數個感測電極221~224以及一裝飾層230。基材210具有一觸碰感測區212以及一裝飾區214。此些感測電極221~224配置於觸碰感測區212上,用以偵測一觸碰訊號所對應之座標位置,但不限於此,該些感測電極221~224也可以選擇設置或延伸到裝飾區214上,以便使裝飾區214也具備有觸控功能。裝飾層230配置於觸碰感測區212之周圍,也就是在裝飾區214上。裝飾層230在半透區域P0具有一網狀圖案231或233,如第5圖所示。
基材210係為一覆蓋板(cover lens),其可為玻璃或塑膠等硬質基板或軟性基板。裝飾層230為一不透光之底色材質,常見為有色光阻。開口230a例如以濕蝕刻(例如曝光顯影)或乾蝕刻(例如雷射穿孔)的方式形成在網狀圖案231中,因此只需一個光罩的製作費用,即可達到半透視覺效果或漸層效果。此外,開口內壁SW1相對於垂直通過基材表面209之法線C傾斜一角度,以導引更多斜向入射之光線進入半透區域P0中。
在第6A圖中,觸控面板200更包括一光感測器240,位於半透區域P0之後方,光感測器240偵測入射至半透區域P0之光通量。舉例來說,在日照充足之地方,入射至半透區域P0的光通量較高;在陰暗的地方,入射至半透區域P0的光通量較低。因此,本實施例可藉由光感測器240所測得的光通量來調 整觸控畫面的亮度,以避免觸控畫面受到反射光之影響。光感測器240例如是紅外線光感測器或可見光感測器。在一實施例中,紅外線光感測器可配合特殊的透光油墨219一起使用,以檢測紅外線之光通量。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6B圖,其繪示依照本創作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201的剖面示意圖。與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是,觸控面板201更包括一光發射器242,位於半透區域P0之後方,光發射器242例如是發光二極體、有機發光二極體或是在激發態下可發出微光之螢光體。此外,半透區域P0的開口面積也會影響光發射器242的出光量,當開口面積增加,則可穿透之光線越多;而當開口面積減少,可穿透之光線越少。另外,半透區域P0的開口230a也會影響出射光線之波動性。例如:當光發射器242所產生的光線L經過半透區域P0之時,可藉由開口230a的干涉而產生光程差,並且不同光程差的光在出光時相互疊加而形成繞射圖案。因此,本實施例可藉由調整開口230a的分佈及大小,使人眼對半透區域P0產生的光學效果有視覺上的變化。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6C圖,其繪示依照本創作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202的剖面示意圖。觸控面板202包括一保護層215,其覆蓋半透區域P0,且形成於各個開口230a中。保護層215例如是選自於由二氧化矽、氮化矽、有機絕緣材料及/或無機絕緣材料 所組成之緩衝層216及/或平坦化層217,若為兩層以上結構,層與層的位置可以交換。本實施例與第一、第二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觸控面板202更包括一有色油墨250,配置於保護層215上。有色油墨250位於半透區域P0之後方,並反射由半透區域P0入射之光線L。有色油墨250的顏色不限,較佳與底色材質之裝飾層230的顏色不同,以使半透區域P0中所顯示的顏色有別於裝飾層230的顏色。有色油墨250的顏色除了單色、雙色或三色之變化外,還可設計成具有漸層變化的顏色,以使有色油墨250在光線L的照射下能呈現立體的效果。此外,有色油墨250可透過印刷來製作各式各樣的圖案,例如文字、商標或公司名稱,以突顯出質感及獨特性。因此,本實施例可透過具有不同透光率的網狀圖案,使有色油墨250在光線L的照射下能呈現立體的效果。
關於感測電極221~224之類型,請參照第7A~7B圖、第8~10圖、第11A~11B圖及第12圖之說明。
請參考第7A圖與第7B圖。第7A圖繪示配置於第5圖之觸碰感測區212之觸控感應元件之上視示意圖,第7B圖為沿第7A圖之剖線A-A’所繪示之觸控感應元件之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感應元件例如是一電容式觸控感應元件72,其包括一基板720、一橋接線724、一絕緣層723、複數個第一電極721以及複數個第二電極722。橋接線724係設置於基板720上;絕緣層723係覆蓋於橋接線724上並露出橋接線724的兩端與部分基板720;第一電極721係位於基板720上並與露出之橋 接線724的兩端電性連接;第二電極722係位於絕緣層723上,且相鄰之兩第二電極722可直接連接但不以此為限。另外,第一電極721、第二電極722、絕緣層723與橋接線724上可另設置有一保護層725。在本實施例中,橋接線724可為一單層橋接線例如金屬橋接線或透明導電橋接線(例如是銦錫氧化物ITO),或複合層橋接線例如由金屬材質與透明導電材質形成之堆疊結構。第一電極721與第二電極722可由同一透明導電材料所構成並利用同一製程進行圖案化。
請再參考第8圖至第10圖。第8圖至第10圖分別繪示了第7A圖與第7B圖之觸控感應元件的三個變化型之示意圖。第8圖至第10圖所繪示的三個變化實施例與第7A圖與第7B圖之實施例類似,其不同之處在於在此三個變化實施例中,第一電極721係透過絕緣層723之接觸孔723H與橋接線724電性連接,而接觸孔723H可僅露出橋接線724(如第8圖與第9圖所示),或是露出橋接線724與部分基板720(如第10圖所示)。此外,絕緣層723亦可完整覆蓋基板720(如第8圖所示),或僅覆蓋部分基板720(如第9圖所示)。
接著,請再參考第11A圖與第11B圖。第11A圖繪示配置於第5圖之觸碰感測區212之觸控感應元件之上視示意圖,第11B圖為沿第11A圖之剖線A-A’所繪示之觸控感應元件之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感應元件例如是一電容式觸控感應元件72,其包括一基板720、複數個第一電極721、複數 個第二電極722、一絕緣層723以及一橋接線724。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721與第二電極722可由同一透明導電材料所構成並設置於基板720上,而絕緣層723則覆蓋於基板720、第一電極721與第二電極722上,並部分露出第一電極721。橋接線724設置於絕緣層723上並於接觸孔723H處與部分露出之相鄰的第一電極721電性連接,而相鄰之第二電極722則可直接連接,但不以此為限。再者,絕緣層723與橋接線724上可另設置有一保護層725。
請再參考第12圖。第12圖繪示了第11A圖與第11B圖之觸控感應元件的一變化型之示意圖。第12圖所繪示的變化實施例與第11A圖與第11B圖之實施例類似,其不同之處在於在此變化實施例中,橋接線724係透過完全填入絕緣層723之接觸孔723H而與第一電極721電性連接。
本創作之觸控感應元件的結構並不以上述實施例為限,例如第一電極721與第二電極722可利用不同導電材料分別製作,在此狀況下第一電極721可直接連接而不需透過橋接線724電性連接。
同機須再強調的是,雖然上述複數個電極的實施例及其變化型均舉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為例,但並不限於此。本創作之複數個電極,亦可為任何型態的單層電極,例如由複數個三角形型態的電極71X(如第13圖所示)或是複數個矩形型態的電極71X(如第14圖所示)所構成的單層電極;而且,該些電極71X可 為同一導電圖案,亦可為不同之導電圖案。
以下介紹觸控面板的類型。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可為電阻式觸控面板或其它各種類型之觸控面板,其觸控感應元件的製作方式有下列數種實施例。請參照第15A圖,觸控感應元件820之電極可為單層或雙層結構,其可形成於一玻璃基板810上,例如是顯示面板之玻璃基板上,再藉由黏著層831與一玻璃蓋板830相接合,其中黏著層831例如為液態光學膠(LOCA)、固態光學膠(PSA)或其它各種類型之黏著膠。黏著層831可整層塗布於玻璃基板810與玻璃蓋板830之間,或是僅塗佈於玻璃基板810與玻璃蓋板830的周邊。
或者,請參照第15B圖之另一實施例,觸控感應元件820之電極若分為兩層時,第一電極層821可形成於一玻璃基板810上,例如是顯示面板之玻璃基板上,而第二電極層822可形成於一玻璃蓋板830上。第一電極層821與第二電極層822再藉由黏著層823接合,其中黏著層823例如為液態光學膠(LOCA)、固態光學膠(PSA)或其它各種類型之黏著膠。
或者,請參照第15C圖之另一實施例,觸控感應元件820之電極若分為兩層時,第一電極層821可形成於一第一軟性基板811上,例如是有機化合物薄膜上,而第二電極層822可形成於一第二軟性基板832上。第一電極層821與第二電極層822再藉由黏著層823接合,其中黏著層823例如為液態光學膠(LOCA)、固態光學膠(PSA)或其它各種類型之黏著膠。
或者,請參照第15D圖之另一實施例,觸控感應元件820之電極若分為兩層時,第一電極層824與第二電極層826可分別形成於一硬質基板825之相對二表面,硬質基板825例如為玻璃、塑膠等。接著,硬質基板825再藉由黏著層833接合至玻璃蓋板830,其中黏著層833例如為液態光學膠(LOCA)、固態光學膠(PSA)或其它各種類型之黏著膠。
或者,請參照第15E圖之另一實施例,觸控感應元件827之電極若為單層時,其可形成於一軟性基板812上,例如是有機化合物薄膜上,軟性基板812可與塑膠蓋板834一體化接合,而成為內嵌式觸控結構。
綜上所述,雖然本創作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0‧‧‧觸控面板
209‧‧‧基材表面
210‧‧‧基材
211‧‧‧絕緣層
212‧‧‧觸碰感測區
213‧‧‧導線
214‧‧‧裝飾區
215‧‧‧保護層
216‧‧‧緩衝層
217‧‧‧平坦化層
218‧‧‧裝飾層
219‧‧‧透光油墨
221~224‧‧‧感測電極
230‧‧‧裝飾層
230a‧‧‧開口
240‧‧‧光感測器
L‧‧‧光線
C‧‧‧法線
P0‧‧‧半透區域

Claims (19)

  1.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材,具有一觸碰感測區及環繞在該觸碰感測區周圍的一裝飾區,其中該裝飾區之一部分為一半透區域;複數個感測電極,配置於該觸碰感測區上;以及一第一裝飾層,配置於該裝飾區上,該第一裝飾層於該半透區域中形成一網狀圖案,其中該網狀圖案具有複數個第一開口,各第一開口內壁相對於垂直通過該基材一表面之法線傾斜,以調整入射至該半透區域或由該半透區域出射之光線的穿透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些第一開口為錐形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光感測器,位於該半透區域之後方,該光感測器偵測入射至該半透區域的光通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光發射器,位於該半透區域之後方,該光發射器產生之光線入射至該半透區域中,再經由該半透區域出射。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絕緣層,形成於該基材上,且該第一裝飾層形成於該絕緣層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裝飾層的各第一開口最大的孔徑不大於120um,或者各第一開口最大的孔徑大於120um。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裝飾層的各第一開口具有一內壁,該內壁相對於垂直通過該基材表面之法線傾斜一角度,該角度介於2度~40度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複數個導線排列於該裝飾層上以及一保護層覆蓋該些導線及該第一裝飾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保護層包括一緩衝層以及一平坦化層,該緩衝層覆蓋該半透區域中之該些第一開口,該平坦化層覆蓋該緩衝層並露出該緩衝層對應該半透區域之部分。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保護層,該保護層為一平坦化層,該平坦化層覆蓋該半透區域中之該些第一開口,或者未覆蓋該半透區域中之該些第一開口。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保護層,該保護層為一緩衝層,該緩衝層覆蓋該半透區域中之該些第一開口。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第二裝飾層,形成於該平坦化層上,該第二裝飾層具有一第二開口對應於該半透區域中之該些第一開口,該第二開口之內壁相對於垂直通過該基材表面之法線傾斜一第二角度,該第二角度介於60~85度之間。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第 二裝飾層,形成於該緩衝層上,該第二裝飾層具有一第二開口對應於該半透區域中之該些第一開口,該第二開口之內壁相對於垂直通過該基材表面之法線傾斜一第二角度,該第二角度介於60~85度之間。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透光油墨,形成於該第一開口中。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透光油墨,形成於該第二開口中。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透光油墨,形成於該第二開口中。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有色油墨,配置於該保護層上,該有色油墨位於該半透區域之後方,並反射由該半透區域入射之光線。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網狀圖案包括六角形開口區域及菱形非開口區域。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網狀圖案包括六角形非開口區域以及菱形開口區域。
TW102205654U 2013-01-22 2013-03-27 觸控面板 TWM46473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3174 2013-01-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4737U true TWM464737U (zh) 2013-11-01

Family

ID=47900591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5654U TWM464737U (zh) 2013-01-22 2013-03-27 觸控面板
TW102110878A TW201430648A (zh) 2013-01-22 2013-03-27 觸控面板
TW102127279A TW201430650A (zh) 2013-01-22 2013-07-30 觸控面板
TW102214292U TWM472244U (zh) 2013-01-22 2013-07-30 觸控面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0878A TW201430648A (zh) 2013-01-22 2013-03-27 觸控面板
TW102127279A TW201430650A (zh) 2013-01-22 2013-07-30 觸控面板
TW102214292U TWM472244U (zh) 2013-01-22 2013-07-30 觸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757443A1 (zh)
CN (4) CN103941902B (zh)
DE (1) DE202014000488U1 (zh)
TW (4) TWM4647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0465B (zh) * 2014-07-11 2016-09-21 寶宸(廈門)光學科技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57443A1 (en) * 2013-01-22 2014-07-23 Wintek (China) Technology Ltd. Touch-sensitive panel
TWI494809B (zh) 2013-05-09 2015-08-0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面板
CN104423666B (zh) * 2013-08-30 2017-09-12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4881158A (zh) * 2014-02-27 2015-09-02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TW201541299A (zh) * 2014-04-17 2015-11-01 Wintek Corp 覆蓋板以及觸控裝置
TW201602757A (zh) * 2014-07-03 2016-01-16 勝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CN104834422B (zh) * 2015-04-23 2018-02-06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及具有该触控模组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6896951B (zh) 2015-10-07 2019-11-29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TWI588712B (zh) * 2015-10-07 2017-06-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觸控顯示面板
TWI622917B (zh) * 2017-09-29 2018-05-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
TWI689861B (zh) * 2019-03-21 2020-04-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及其對向基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10416B2 (ja) * 2005-06-10 2011-01-12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
KR101376894B1 (ko) * 2007-02-28 2014-03-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다이얼링 방법 및 터치스크린을 구비한이동통신단말기
JP4735643B2 (ja) * 2007-12-28 2011-07-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カメラ及び電子機器
CN101556389B (zh) * 2008-04-09 2011-04-27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电容式触控面板
KR101048974B1 (ko) * 2010-04-01 2011-07-1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101048931B1 (ko) * 2010-04-01 2011-07-1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JP5406161B2 (ja) * 2010-10-20 2014-02-05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及び入力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471775B (zh) * 2010-12-21 2015-02-01 Wintek Corp 觸控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20120274602A1 (en) * 2011-04-29 2012-11-01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Wiring and periphery for integrated capacitive touch devices
CN202267939U (zh) * 2011-10-14 2012-06-06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EP2757443A1 (en) * 2013-01-22 2014-07-23 Wintek (China) Technology Ltd. Touch-sensitive panel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0465B (zh) * 2014-07-11 2016-09-21 寶宸(廈門)光學科技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57443A1 (en) 2014-07-23
TW201430650A (zh) 2014-08-01
CN103941902A (zh) 2014-07-23
CN203552214U (zh) 2014-04-16
CN103941902B (zh) 2017-12-22
TW201430648A (zh) 2014-08-01
CN203164933U (zh) 2013-08-28
DE202014000488U1 (de) 2014-04-15
CN103941907A (zh) 2014-07-23
TWM472244U (zh) 2014-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64737U (zh) 觸控面板
US20140132569A1 (en) Touch-sensitive panel
TWI476454B (zh) 觸控顯示面板
TWI637328B (zh) 一種傳感器組件和終端
TWI472832B (zh) 觸控面板
CN102437172B (zh) 镜面电激发光显示面板
US20140062912A1 (en) Touch-sensitive panel
US20140367242A1 (en) Decoration cover plate and touch panel having the same
TWI531944B (zh) 觸控顯示裝置
JP6186995B2 (ja) 表示装置用前面保護板及び表示装置
TWI492122B (zh) 觸控感測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CN106201043A (zh) 触控结构及其应用
TWM456537U (zh) 觸控面板及其觸控屏幕結構、觸控顯示裝置
TWI559199B (zh) Electrostatic capacitive touch panel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JP6361106B2 (ja) 透明導電膜付き基板、タッチパネル基板、タッチパネル一体型の表示装置用前面保護板、及び表示装置
TWI478022B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
TW201541300A (zh) 裝飾基板及其觸控面板
TW201413530A (zh) 觸控面板
TWM472384U (zh) 蓋體
TW201516793A (zh) 觸控面板與覆蓋板結構
TWM472238U (zh) 裝飾蓋板及其觸控面板
TW201719348A (zh) 金屬網格觸控模組及其適用之觸控顯示裝置
TWI550454B (zh) 觸控面板
TWM472242U (zh) 觸控面板
TW201809991A (zh) 觸控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