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6240B - 可絕緣及抑制電磁波之無線電路模組及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絕緣及抑制電磁波之無線電路模組及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26240B TWI826240B TW112101846A TW112101846A TWI826240B TW I826240 B TWI826240 B TW I826240B TW 112101846 A TW112101846 A TW 112101846A TW 112101846 A TW112101846 A TW 112101846A TW I826240 B TWI826240 B TW I82624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insulating layer
- shielding
- conductive layer
- thermal conductiv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Structures Or Materials For Encapsulating Or Co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有關一種可絕緣及抑制電磁波之無線電路模組及製造方法,包括:一電路板,其表面係焊接設有複數電子元件及至少一無線收發晶片,並於該些電子元件外部圈設有金屬屏蔽框,且金屬屏蔽框底側連接於電路板內部之銅箔層;一絕緣層,係塗布於電路板及該些電子元件表面並融合形成絕緣層,但於金屬屏蔽框表面則未覆蓋絕緣層;一屏蔽導熱層,係塗布於絕緣層之局部、無線收發晶片及金屬屏蔽框局部表面並形成有屏蔽導熱層;一保護防刮層,係塗布於屏蔽導熱層表面及絕緣層之局部,並形成有保護防刮層大於絕緣層且絕緣層大於屏蔽導熱層之三層結構。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可絕緣及抑制電磁波之無線電路模組及製造方法,尤指一種無線電路模組上之複數電子元件及無線收發晶片的電磁波、雜訊等干擾經由屏蔽導熱層導引至金屬屏蔽框及電路板內部銅箔層進行接地消弭,而複數電子元件及無線收發晶片之熱能則可藉由屏蔽導熱層傳導至保護防刮層表面進行快速排散,而可符合電子裝置輕、薄、短、小化的趨勢,並可有效降低製造無線電路模組生產成本。
按,由於時代的快速變遷以及科技的日新月異,現在人們追求更加便利、快速的生活,而可攜式電子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筆記型電腦等電子產品)也在現代生活中更加常見也越來越重要,幾乎在日常生活中已經變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搭配網路及社群網站的崛起,單一可攜式電子裝置已可處理大多數的工作,而不論是通訊、網際網路、多媒體應用(如:影片或遊戲)或各式各樣的資訊皆可在可攜式電子裝置中輕易的獲得、使用或傳播。
但,目前各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在使用時必須利用電力才可啟動、運作,所以各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內部都配置有供應電力之電池,透過電池將電力傳送至各種功能之電路板,來供應電路板進行運作所需之電
源,且電池與電路板之間,係可透過電連接器進行電力的傳輸。惟,目前用以傳輸電力之電連接器,在座體與複數端子間,都是利用嵌扣、卡持方式組裝、定位後,即直接使用進行電力傳輸,並在實際應用、實施時,仍存在稍許缺失與不便,例如:在電連接器組裝、定位後,其座體與複數端子之間形成有間隙,容易發生外部水氣經由電連接器處滲入電路板,而造成電路板上複數接點、各種電子零組件的接腳等鏽蝕、氧化等,容易影響電路板的運作,進而發生短路或斷路之異常現象,且電子裝置遇到下雨天或者不慎潑灑其它含有水份液體時,其電子裝置內部很容易因為水氣而產生短路狀況以影響其功能性,故電路板的防水性逐漸受到研發者重視。
並且,現今電子裝置(尤指內部設有無線電路模組者)需要進行大量的信號處理,且其信號處理也需變得高速化,所以電子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其內部的電子元件會產生電磁波及串音干擾及高熱能,同時會干擾其它電子設備,抑或使內部的電子元件相互干擾而無法正常運作。基於前述,為了解決電磁波及串音干擾以及散熱等問題,便有廠商在電子裝置之電路板上裝設金屬蓋體,以透過金屬蓋體來遮蓋於電子元件上方處,進而利用金屬蓋體來感應吸收及屏蔽電磁波及串音干擾及供散熱,但是,目前電子裝置皆朝輕、薄、短、小化的趨勢發展,而透過裝設金屬蓋體會使電子裝置整體厚度增加,且金屬蓋體開模及組裝亦會耗費諸多製造時間及成本,藉此無法有效提升電子裝置之市場競爭力。
是以,要如何設法解決上述電子裝置之防水性及防電磁波、串音干擾及散熱等問題,且同時符合電子裝置輕、薄、短、小化的趨勢發展,即為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故,發明人有鑑於上述之問題與缺失,乃搜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創設及研發,始設計出此種可絕緣及抑制電磁波之無線電路模組及製造方法的發明專利誕生者。
本發明之主要為一種可絕緣及抑制電磁波之無線電路模組,包括:一電路板,其表面係焊接設有複數電子元件及至少一無線收發晶片,並於該些電子元件外部圈設有金屬屏蔽框,且金屬屏蔽框底側連接於電路板內部之銅箔層;一絕緣層,係塗布於電路板及該些電子元件表面並融合形成絕緣層,但於金屬屏蔽框表面則未覆蓋絕緣層;一屏蔽導熱層,係塗布於絕緣層之局部、無線收發晶片及金屬屏蔽框局部表面並形成有屏蔽導熱層;一保護防刮層,係塗布於屏蔽導熱層表面及絕緣層之局部,並形成有保護防刮層大於絕緣層且絕緣層大於屏蔽導熱層之三層結構。藉由前述以使複數電子元件及無線收發晶片之電磁波、雜訊等干擾經由屏蔽導熱層導引至金屬屏蔽框及電路板內部銅箔層進行接地消弭,而複數電子元件及無線收發晶片之熱能則可藉由屏蔽導熱層傳導至保護防刮層表面進行快速排散,而可符合電子裝置輕、薄、短、小化的趨勢,並可有效降低製造無線電路模組生產成本。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乃在於該絕緣層之成分包括:重量百分比為30%~90%之基料;重量百分比為0.5%~30%之高分子材料交聯劑;以及,重量百分比為10%~30%之離子水。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乃在於該屏蔽導熱層之成分包括:重量
百分比為20%~50%之基料;重量百分比為0.5%~20%之黏結劑;重量百分比為0.5%~30%之高分子材料交聯劑;以及,重量百分比為10%~30%之去離子水。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乃在於該保護防刮層之成分包括:重量百分比為20%~50%之基料;重量百分比為10%~40%之氮化硼、重量百分比為0.5%~30%之高分子材料交聯劑;以及重量百分比為10%~30%之去離子水。
1:電路板
11:銅箔層
2:電子元件
21:無線收發晶片
3:金屬屏蔽框
4:絕緣層
5:屏蔽導熱層
6:保護防刮層
71:第一霧化裝置
72:第二霧化裝置
81:提供表面已焊接複數電子元件之一電路板,且該些電子元件中包括至少一具通信功能的一無線收發晶片,並於該些電子元件外部圈設有一金屬屏蔽框,且該金屬屏蔽框底側連接於該電路板內部之一銅箔層
82:將絕緣材料塗布於該電路板及該些電子元件表面並融合形成呈薄膜狀絕緣層,但於該金屬屏蔽框表面則未點設該絕緣材料及形成該絕緣層
83:塗布於該絕緣層之局部、該無線收發晶片及該金屬屏蔽框局部表面並形成有可屏蔽頂側電磁波之呈薄膜狀屏蔽導熱層
84:塗布於該屏蔽導熱層表面及未被該屏蔽導熱層覆蓋的該絕緣層之局部形成有一保護防刮層,並形成有該保護防刮層大於該絕緣層且該絕緣層大於該屏蔽導熱層之三層結構
[第1圖]係為本發明製作無線電路模組之第一動作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製作無線電路模組之第二動作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製作無線電路模組之第三動作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製作無線電路模組之第四動作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無線電路模組之製造方法流程圖。
為達成上述目的與功效,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構造、實施之方法等,茲繪圖就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瞭解。
請參閱第1圖至第4圖所示,各為本發明製作無線電路模組之第一、二、三、四動作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發明可絕緣及抑制電磁波之無線電路模組,其主要構件及特徵詳述如下:一電路板1,其表面係焊接設有複數電子元件2,且該些電
子元件2中包括至少一具通信功能的一無線收發晶片21,並於該些電子元件2外部圈設有可屏蔽電磁波之一金屬屏蔽框3,且該金屬屏蔽框3底側連接於該電路板1內部可做為接地之一銅箔層11。
如第1、2圖所示,其中絕緣層4係透過以電腦控制之一第一壓電點膠裝置(圖中未示)以非接觸方式將絕緣材料點設塗布於該電路板1及該些電子元件2表面並融合形成呈薄膜狀絕緣層,但於該金屬屏蔽框3表面則未點設該絕緣材料及形成該絕緣層4,而該無線收發晶片21表面則點設或未點設該絕緣材料及形成該絕緣層4。前述第一壓電點膠裝置與一般市售將電能轉換成機械能振動之產品並無不同,故未另行繪圖及做文字解說,而第一壓電點膠裝置亦可透過其他非壓電形式之點膠裝置來實施,亦在本發明之保護範圍內。
如第3圖所示,其中屏蔽導熱層5係透過一第一霧化裝置71噴灑塗布於該絕緣層4之局部、該無線收發晶片21及該金屬屏蔽框3局部表面並形成有可屏蔽頂側電磁波之呈薄膜狀屏蔽導熱層5;而透過無線收發晶片21表面直接形成有屏蔽導熱層5,未如其他電子元件2表面為先成型有絕緣層4後再成型有屏蔽導熱層5,可進一步強化對無線收發晶片21屏蔽及導熱效果(屏蔽導熱層5之厚度較大)。
如第4圖所示,其中保護防刮層6係透過一第二霧化裝置72或一第二壓電點膠裝置(圖中未示)塗布成型於該屏蔽導熱層5表面及未被該屏蔽導熱層5覆蓋的該絕緣層4之局部,並形成有該保護防刮層6大於該絕緣層4且該絕緣層4大於該屏蔽導熱層5之三層結構。前述第二壓電點膠裝置亦與一般市售產品並無不同,故未另行繪圖及做文字解說,而第二
壓電點膠裝置亦可透過其他非壓電形式之點膠裝置來實施,亦在本發明之保護範圍內。
特別要說明的是:本發明無線電路模組上方所形成絕緣層4、屏蔽導熱層5及保護防刮層6之三層膜狀結構,由於絕緣層4與保護防刮層6之面積皆大於屏蔽導熱層5,並透過三層膜狀結構內部所皆具備之高分子材料交聯劑形成相互黏合狀態,而位於二側之絕緣層4與保護防刮層6之邊緣形成緊密貼合狀態且將屏蔽導熱層5做一包覆,故形成一種猶如『熱壓吐司』之結構(如第4圖所示),而此種結構於無線電路模組進行維修時,僅需將三層膜狀結構由一邊緣處摳起並加以掀開即可使其與電路板1完全分離,而便於做電路板重新加工或維修作業。
上述該絕緣層4之成分包括:重量百分比為30%~90%之基料;重量百分比為0.5%~30%之高分子材料交聯劑;以及,重量百分比為10%~30%之離子水;而該絕緣層4之重量百分比為30%~90%之基料成分包括:聚胺酯、聚亞醯胺、聚碳酸酯、聚醯胺、環氧樹酯、聚乙烯亞胺、聚二甲基矽氧烷、壓克力系聚合物、醚系聚合物或聚烯烴之其中一者或組合;重量百分比為0.5%~30%之該高分子材料交聯劑係包括:高亞胺甲醚化三聚氰胺樹脂(hmmm)或氮丙啶或碳二亞胺(Garbodiimide)或環氧基交聯劑,且進一步針對氨基(-NH2)、羧基(-COOH)、醯胺鍵(-CONH-或-NHCO-)官能基團。
上述屏蔽導熱層5之成分包括:重量百分比為20%~50%之基料;重量百分比為0.5%~20%之黏結劑;重量百分比為0.5%~30%之高分子材料交聯劑;以及,重量百分比為10%~30%之去離子水;而該屏蔽導熱
層5重量百分比為20%~50%之該基料成分包括:奈米碳管、石墨烯及銀包銅;重量百分比為0.5%~20%之該黏結劑係包括:聚胺酯、聚亞醯胺、聚碳酸酯、聚醯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亞胺、聚二甲基矽氧烷、壓克力系聚合物、醚系聚合物或聚烯烴之其中一者或組合;重量百分比為0.5%~30%之該高分子材料交聯劑係包括:高亞胺甲醚化三聚氰胺樹脂(hmmm)或氮丙啶或碳二亞胺(Garbodiimide),且進一步針對氨基(-NH2)、羧基(-COOH)、醯胺鍵(-CONH-或-NHCO-)官能基團。而屏蔽導熱層5厚度範圍係為1~150μm(微米),且該屏蔽導熱層5之較佳實施例厚度可為20~60μm(微米);而該銀包銅係呈片狀體結構,其顆粒長度範圍為10~100μm。
上述該保護防刮層6之成分包括:重量百分比為20%~50%之基料;重量百分比為10%~40%之氮化硼、重量百分比為0.5%~30%之高分子材料交聯劑;以及重量百分比為10%~30%之去離子水;而該保護防刮層6之重量百分比為20%~50%之基料成分包括:聚胺酯、聚亞醯胺、聚碳酸酯、聚醯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亞胺、聚二甲基矽氧烷、壓克力系聚合物、醚系聚合物或聚烯烴之其中一者或組合;重量百分比為0.5%~30%之該高分子材料交聯劑係包括:高亞胺甲醚化三聚氰胺樹脂(hmmm)或氮丙啶或碳二亞胺(Garbodiimide),且進一步針對氨基(-NH2)、羧基(-COOH)、醯胺鍵(-CONH-或-NHCO-)官能基團。
上述依序形成之絕緣層4、屏蔽導熱層5及保護防刮層6,該絕緣層4基料成分之:聚胺酯、聚亞醯胺、聚碳酸酯、聚醯胺、聚乙烯亞
胺之其中之一者或組合與該屏蔽導熱層5黏結劑〔Binder〕之:聚胺酯、聚亞醯胺、聚碳酸酯、聚醯胺、聚乙烯亞胺之其中一者或組合及保護防刮層6基料成分之:聚胺酯、聚亞醯胺、聚碳酸酯、聚醯胺、聚乙烯亞胺其中一者或組合,與其中各層材料中之高分子材料交聯劑,進一步針對絕緣層4、屏蔽導熱層5黏結劑與保護防刮層6之氨基(-NH2)、羧基(-COOH)、醯胺鍵(-CONH-或-NHCO-)官能基團交聯,係可形成各層高分子材料間之交聯鏈結、結合,以供絕緣層4、屏蔽導熱層5與保護防刮層6間之結合性更佳、結合效果更好。
請參閱第5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無線電路模組之製造方法流程圖,包括有下列步驟:
步驟81:提供表面已焊接複數電子元件之一電路板,且該些電子元件中包括至少一具通信功能的一無線收發晶片,並於該些電子元件外部圈設有一金屬屏蔽框,且該金屬屏蔽框底側連接於該電路板內部之一銅箔層。
步驟82:將絕緣材料塗布於該電路板及該些電子元件表面並融合形成呈薄膜狀絕緣層,但於該金屬屏蔽框表面則未點設該絕緣材料及形成該絕緣層;該絕緣層係以電腦控制之一第一壓電點膠裝置以非接觸方式將絕緣材料點設塗布於該電路板及該些電子元件表面,而該無線收發晶片表面則點設或未點設該絕緣材料及形成該絕緣層。
步驟83:塗布於該絕緣層之局部、該無線收發晶片及該金屬屏蔽框局部表面並形成有可屏蔽頂側電磁波之呈薄膜狀屏蔽導熱層;該屏蔽導熱層係透過一第一霧化裝置噴灑塗布於該絕緣層之局部、該無線收發
晶片及該金屬屏蔽框局部表面。
步驟84:塗布於該屏蔽導熱層表面及未被該屏蔽導熱層覆蓋的該絕緣層之局部形成有一保護防刮層,並形成有該保護防刮層大於該絕緣層且該絕緣層大於該屏蔽導熱層之三層結構;該保護防刮層係透過一第二霧化裝置或一第二壓電點膠裝置塗布成型於該屏蔽導熱層表面及未被該屏蔽導熱層覆蓋的該絕緣層之局部。
本發明之主要特點在於:無線電路模組上之複數電子元件2及無線收發晶片21的電磁波、雜訊等干擾經由屏蔽導熱層5導引至金屬屏蔽框3及電路板1內部銅箔層11進行接地消弭,而複數電子元件2及無線收發晶片21之熱能則可藉由屏蔽導熱層5(主要為透過石墨烯材料)傳導至保護防刮層6表面進行快速排散,而可符合電子裝置輕、薄、短、小化的趨勢,並可有效降低製造無線電路模組生產成本。本發明應用於生產無線通訊電路板領域中具有極佳的實用性,故提出專利申請以尋求專利權之保護。
上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1:電路板
11:銅箔層
21:無線收發晶片
2:電子元件
3:金屬屏蔽框
4:絕緣層
5:屏蔽導熱層
6:保護防刮層
72:第二霧化裝置
Claims (9)
- 一種可絕緣及抑制電磁波之無線電路模組,包括:一電路板,其表面係焊接設有複數電子元件,且該些電子元件中包括至少一具通信功能的一無線收發晶片,並於該些電子元件外部圈設有可屏蔽電磁波之一金屬屏蔽框,且該金屬屏蔽框底側連接於該電路板內部可做為接地之一銅箔層;一絕緣層,係將絕緣材料塗布於該電路板及該些電子元件表面並融合形成呈薄膜狀絕緣層,但於該金屬屏蔽框表面則未點設該絕緣材料及形成該絕緣層;一屏蔽導熱層,係塗布於該絕緣層之局部、該無線收發晶片及該金屬屏蔽框局部表面並形成有可屏蔽頂側電磁波之呈薄膜狀屏蔽導熱層;以及一保護防刮層,係塗布於該屏蔽導熱層表面及未被該屏蔽導熱層覆蓋的該絕緣層之局部,並形成有該保護防刮層大於該絕緣層且該絕緣層大於該屏蔽導熱層之三層結構。
- 如請求項1所述可絕緣及抑制電磁波之無線電路模組,其中該絕緣層係以電腦控制之一第一壓電點膠裝置以非接觸方式將絕緣材料點設塗布於該電路板及該些電子元件表面,而該無線收發晶片表面則點設或未點設該絕緣材料及形成該絕緣層;該屏蔽導熱層係透過一第一霧化裝置噴灑塗布於該絕緣層之局部、該無線收發晶片及該金屬屏蔽框局部表面;該保護防刮層係透過一第二霧化裝置或一第二壓電點膠裝置塗布成型於該屏蔽導熱層表面及未被該屏蔽導熱層覆蓋的該 絕緣層之局部。
- 如請求項1所述可絕緣及抑制電磁波之無線電路模組,其中該絕緣層之成分包括:基料及高分子材料交聯劑,該基料成分包括:聚胺酯、聚亞醯胺、聚碳酸酯、聚醯胺、環氧樹酯、聚乙烯亞胺、聚二甲基矽氧烷、壓克力系聚合物、醚系聚合物或聚烯烴之其中一者或組合;該高分子材料交聯劑係包括:高亞胺甲醚化三聚氰胺樹脂(hmmm)或氮丙啶或碳二亞胺(Garbodiimide)或環氧基交聯劑,且進一步針對氨基(-NH2)、羧基(-COOH)、醯胺鍵(-CONH-或-NHCO-)官能基團。
- 如請求項1所述可絕緣及抑制電磁波之無線電路模組,其中該屏蔽導熱層之成分包括:基料、黏結劑及高分子材料交聯劑,該基料成分包括:奈米碳管、石墨烯及銀包銅;該黏結劑係包括:聚胺酯、聚亞醯胺、聚碳酸酯、聚醯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亞胺、聚二甲基矽氧烷、壓克力系聚合物、醚系聚合物或聚烯烴之其中一者或組合;該高分子材料交聯劑係包括:高亞胺甲醚化三聚氰胺樹脂(hmmm)或氮丙啶或碳二亞胺(Garbodiimide),且進一步針對氨基(-NH2)、羧基(-COOH)、醯胺鍵(-CONH-或-NHCO-)官能基團;而該屏蔽導熱層厚度範圍係為1~150μm(微米),且該屏蔽導熱層之較佳實施例厚度可為20~60μm(微米);該銀包銅係呈片狀體結構,其顆粒長度範圍為10~100μm。
- 如請求項1所述可絕緣及抑制電磁波之無線電路模組,其中該保護防刮層之成分包括:基料及高分子材料交聯劑,該基料成分包 括:聚胺酯、聚亞醯胺、聚碳酸酯、聚醯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亞胺、聚二甲基矽氧烷、壓克力系聚合物、醚系聚合物或聚烯烴之其中一者或組合;該高分子材料交聯劑係包括:高亞胺甲醚化三聚氰胺樹脂(hmmm)或氮丙啶或碳二亞胺(Garbodiimide),且進一步針對氨基(-NH2)、羧基(-COOH)、醯胺鍵(-CONH-或-NHCO-)官能基團。
- 一種可絕緣及抑制電磁波之無線電路模組的製造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驟:(A)提供表面已焊接複數電子元件之一電路板,且該些電子元件中包括至少一具通信功能的一無線收發晶片,並於該些電子元件外部圈設有一金屬屏蔽框,且該金屬屏蔽框底側連接於該電路板內部之一銅箔層;(B)將絕緣材料塗布於該電路板及該些電子元件表面並融合形成呈薄膜狀絕緣層,但於該金屬屏蔽框表面則未點設該絕緣材料及形成該絕緣層;(C)塗布於該絕緣層之局部、該無線收發晶片及該金屬屏蔽框局部表面並形成有可屏蔽頂側電磁波之呈薄膜狀屏蔽導熱層;以及(D)塗布於該屏蔽導熱層表面及未被該屏蔽導熱層覆蓋的該絕緣層之局部形成有一保護防刮層,並形成有該保護防刮層大於該絕緣層且該絕緣層大於該屏蔽導熱層之三層結構。
- 如請求項6所述可絕緣及抑制電磁波之無線電路模組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步驟(B)中,該絕緣層係以電腦控制之一第一壓電點 膠裝置以非接觸方式將絕緣材料點設塗布於該電路板及該些電子元件表面,而該無線收發晶片表面則點設或未點設該絕緣材料及形成該絕緣層。
- 如請求項6所述可絕緣及抑制電磁波之無線電路模組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步驟(C)中,該屏蔽導熱層係透過一第一霧化裝置噴灑塗布於該絕緣層之局部、該無線收發晶片及該金屬屏蔽框局部表面。
- 如請求項6所述可絕緣及抑制電磁波之無線電路模組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步驟(D)中,該保護防刮層係透過一第二霧化裝置或一第二壓電點膠裝置塗布成型於該屏蔽導熱層表面及未被該屏蔽導熱層覆蓋的該絕緣層之局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2101846A TWI826240B (zh) | 2023-01-16 | 2023-01-16 | 可絕緣及抑制電磁波之無線電路模組及製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2101846A TWI826240B (zh) | 2023-01-16 | 2023-01-16 | 可絕緣及抑制電磁波之無線電路模組及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826240B true TWI826240B (zh) | 2023-12-11 |
TW202431927A TW202431927A (zh) | 2024-08-01 |
Family
ID=90053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2101846A TWI826240B (zh) | 2023-01-16 | 2023-01-16 | 可絕緣及抑制電磁波之無線電路模組及製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826240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18664A (zh) * | 2011-07-26 | 2014-04-09 | 加川清二 | 具有高散热性的电磁波吸收薄膜 |
TWM489075U (en) * | 2014-07-07 | 2014-11-01 | Iteq Corp |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film |
TW202102068A (zh) * | 2019-05-30 | 2021-01-01 | 日商東洋油墨Sc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電磁波遮蔽片及印刷配線板 |
TWI734575B (zh) * | 2019-08-01 | 2021-07-21 | 日商東洋油墨Sc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電磁波屏蔽片及電磁波屏蔽性配線電路基板 |
TWI776347B (zh) * | 2020-01-21 | 2022-09-01 | 日商東洋油墨Sc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電磁波屏蔽片及電磁波屏蔽性配線電路基板 |
-
2023
- 2023-01-16 TW TW112101846A patent/TWI826240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18664A (zh) * | 2011-07-26 | 2014-04-09 | 加川清二 | 具有高散热性的电磁波吸收薄膜 |
TWM489075U (en) * | 2014-07-07 | 2014-11-01 | Iteq Corp |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film |
TW202102068A (zh) * | 2019-05-30 | 2021-01-01 | 日商東洋油墨Sc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電磁波遮蔽片及印刷配線板 |
TWI734575B (zh) * | 2019-08-01 | 2021-07-21 | 日商東洋油墨Sc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電磁波屏蔽片及電磁波屏蔽性配線電路基板 |
TWI776347B (zh) * | 2020-01-21 | 2022-09-01 | 日商東洋油墨Sc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電磁波屏蔽片及電磁波屏蔽性配線電路基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431927A (zh) | 2024-08-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19154B (zh) | 一种具有高效屏蔽与电磁吸收的电磁防护膜 | |
EP2633746B1 (en) | Composite film for board level emi shielding | |
WO2015046063A1 (ja) | シールド収容体、プリント回路板、電子機器、及び、シールド収容体の製造方法 | |
US20120048603A1 (en) |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 |
CN105407693B (zh) | 电磁波屏蔽膜及带有其的挠性印刷配线板的制造方法 | |
CN205902314U (zh) | 一种复合型石墨散热片 | |
CN205105522U (zh) | 电磁波屏蔽片和电子设备 | |
KR20170076361A (ko) | 전자파 차폐와 흡수 및 방열 복합 시트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WO2015046190A1 (ja) | シールド収容体、プリント回路板、及び、電子機器 | |
TWI802757B (zh) | 電磁波遮蔽片以及電子零件搭載基板 | |
CN206947341U (zh) |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影像获取模块与承载组件 | |
JP2017045932A (ja) | 電子部品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 |
TWI826240B (zh) | 可絕緣及抑制電磁波之無線電路模組及製造方法 | |
CN205430758U (zh) | 适用于高频信号的电磁屏蔽膜 | |
KR101315116B1 (ko) | 필름 안테나 제조방법 | |
WO2024168459A1 (zh) | 可绝缘及抑制电磁波的无线电路模块及制造方法 | |
JP6451801B1 (ja) | 電磁波シールド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前記電磁波シールド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に用いられる電磁波シールドフィルム | |
CN113038811A (zh) | 一种电磁屏蔽膜、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 |
CN107787172A (zh) | 屏蔽散热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7852904U (zh) | 柔性近场通信天线 | |
TWM496324U (zh) | 電磁屏蔽型電路板結構 | |
CN201758178U (zh) | 自粘式柔性天线结构及其电子装置 | |
TWI795865B (zh) | 可屏蔽及散熱之電路板構造及其製造方法 | |
CN110175543B (zh) | 指纹模组及指纹模组装置 | |
TW202312798A (zh) | 可屏蔽及散熱之電路板構造及其製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