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6479B - 聚乙烯醇系膜及利用此聚乙烯醇系膜之偏光膜、偏光板與聚乙烯醇系膜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乙烯醇系膜及利用此聚乙烯醇系膜之偏光膜、偏光板與聚乙烯醇系膜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16479B TWI716479B TW105134701A TW105134701A TWI716479B TW I716479 B TWI716479 B TW I716479B TW 105134701 A TW105134701 A TW 105134701A TW 105134701 A TW105134701 A TW 105134701A TW I716479 B TWI716479 B TW I71647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m
- polyvinyl alcohol
- thickness
- based film
- width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04—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 B29C55/08—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transverse to the direction of feed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lcohol, ether, aldehydo, ketonic, acetal or ketal radical; Compositions of hydrolys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9/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 C08L29/04—Polyvinyl alcohol; Partially hydrolysed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聚乙烯醇系膜,其厚度5~60μm、寬度2m以上、長度2km以上,其特徵為滿足下式(1)及(2): (1)面內相位差Rxy≦30nm; (2)厚度方向相位差Rth≧90nm; 此處面內相位差Rxy(nm)與厚度方向相位差Rth(nm),係於令聚乙烯醇系膜中的寬度方向(TD方向)之折射率為nx,長度方向(MD方向)之折射率為ny,厚度方向之折射率為nz,厚度為d(nm)時,各別以下式(A)、(B)計算而得的值: (A)Rxy(nm)=|nx-ny|×d(nm); (B)Rth(nm)=[(nx+ny)/2-nz]×d(nm)。
Description
本發明關於聚乙烯醇系膜,尤其是關於可獲得具有優良的染色性,為高偏光度且顏色不均勻少的偏光膜之聚乙烯醇系膜,及利用該聚乙烯醇系膜之偏光膜、偏光板與聚乙烯醇系膜之製造方法。
自以往,聚乙烯醇系膜作為透明性優良的膜而被利用在許多的用途,其有效的用途之一可舉偏光膜。該偏光膜係被利用作為液晶顯示器之基本構成要件,近年來,其於要求高品質且高可靠性之設備之使用正在擴大。
如此之中,隨著液晶電視、多功能可攜式終端等之畫面的高亮度化、高精細化、大面積化、薄型化,要求光學特性優良的偏光膜。具體而言,係更提昇偏光度、解決顏色不均勻。
一般而言,聚乙烯醇系膜係利用連續鑄造法從聚乙烯醇系樹脂之水溶液來製造。具體而言,係將聚乙烯醇系樹脂之水溶液澆鑄於鑄造滾筒、無端皮帶等之鑄造模具來製膜,並在將其經製膜而得的膜從鑄造模具剝離後,邊使用夾輥等於行進方向(MD方向)搬運,邊使用熱輥、浮動式乾燥機來乾燥而予以製造。該搬運步驟中,經製膜而得的膜沿行進方向(MD方向)被拉伸,故聚乙烯醇系高分子容易在MD方向上配向,得到的聚乙烯醇系膜之光學軸(遲相軸)常朝向MD方向。朝MD方向之配向過大的話,聚乙烯醇系膜之面內相位差會增大,最終導致偏光膜之偏光性能降低。相反地,在經製膜而得的膜之寬度方向(TD方向)會產生取決於泊松比(Poisson’s ratio)之收縮應力與因脫水所致之收縮應力,故若利用該朝TD方向之應力,亦能使聚乙烯醇系高分子有某程度地配向於TD方向。此時,得到的聚乙烯醇系膜之光學軸會朝向MD方向與TD方向之間,有面內相位差減少的傾向。
另一方面,一般而言,偏光膜係藉由使其原料捲即聚乙烯醇系膜在水(包含溫水)中膨潤後,以碘等之二色性染料進行染色並延伸來製造。在該膨潤步驟必須使聚乙烯醇系膜在厚度方向快速地膨潤。此外,在染色步驟中必須均勻地使其膨潤,以使染料平順地浸入膜內部。 又,延伸步驟係將染色後的膜在行進方向(MD方向)進行延伸,而使膜中的二色性染料高度地配向之步驟,為了提昇偏光膜之偏光性能,成為原料捲之聚乙烯醇系膜必須在MD方向具有良好的延伸性。 另外,在偏光膜製造中亦有實施與上述延伸步驟與染色步驟之順序相反之案例。亦即,使原料捲即聚乙烯醇系膜在水(包含溫水)中膨潤後,進行延伸並以碘等之二色性染料進行染色之案例,但即使在該案例,為了提昇偏光膜之偏光性能,聚乙烯醇系膜仍必須在厚度方向具有良好的膨潤性且在MD方向具有良好的延伸性。
此外,近年因偏光膜的薄型化,聚乙烯醇系膜也薄型化。該薄型膜會有因製造偏光膜時的延伸導致斷裂等之生產性的問題。
作為改良膨潤性的方法,有人提出例如:將多元醇作為水膨潤助劑而添加於聚乙烯醇系樹脂之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作為改良延伸性的方法,有人提出例如:指定將膜進行製膜時之鑄造滾筒的速度與最終的膜捲繞速度之比的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以鑄造滾筒製膜後使膜懸浮而進行乾燥之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控制經製膜而得的膜在乾燥步驟中的拉伸狀況之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4)。又,有人提出:減少了面內相位差之聚乙烯醇系膜(例如參照專利文獻5、6)。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30286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1-315141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1-315142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2-79531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6-291173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2007-13704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但是,即使擁有上述專利文獻之方法,在偏光膜製造時之膨潤性及延伸性的改良仍不足夠。 在上述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技術中,即使可提昇膨潤性,但仍未考慮到聚乙烯醇系高分子的配向狀態,改良偏光膜製造時之延伸性係為困難。相反地,會有因水膨潤劑的添加而高分子之配向狀態受到擾亂,無法進行均勻的延伸之傾向。
上述專利文獻2係指定製造聚乙烯醇系膜時朝MD方向之延伸程度(拉伸狀況),但若未亦考慮朝TD方向之延伸,則聚乙烯醇系膜之面內相位差無法減少,且偏光膜製造時之延伸性的改良仍不足夠。一般而言,在偏光膜製造時,將已於MD方向進行延伸之聚乙烯醇系膜再於MD方向進行延伸係為困難。亦即,將已配向於MD方向之聚乙烯醇系高分子再於MD方向拉伸係將分子鏈強制拉長而為困難。相反地,將已配向於TD方向之聚乙烯醇系高分子在MD方向拉伸比較容易。惟,朝TD方向之高分子配向若不均勻,則偏光膜製造時無法均勻地在MD方向進行延伸。專利文獻2在聚乙烯醇系膜製造時,雖有在MD方向並未進行如此程度之延伸的例子(未拉伸之例子),但僅上述取決於泊松比之收縮應力與因脫水所致之收縮應力,會有朝TD方向之高分子配向無法充分地均勻化之問題。亦即,若未在TD方向亦有某程度地延伸、或未至少固定寬度方向,則無法獲得高分子朝TD方向之均勻的配向狀態,在改良偏光膜製造時之延伸性係為不足。且未有關於朝厚度方向之配向性的記述,無法控制偏光膜製造時的膨潤性。
在上述專利文獻3所揭示之技術中,雖可將經製膜後之膜均勻地乾燥,但無法控制到高分子的配向,偏光膜製造時之延伸性、膨潤性的改良仍不足夠。 在上述專利文獻4所揭示之技術中,雖可將聚乙烯醇系膜之膜厚均勻地製成,但無法控制到高分子的配向,偏光膜製造時之延伸性、膨潤性的改良仍不足夠。 在上述專利文獻5、6所揭示之技術中,雖可減少聚乙烯醇系膜之面內相位差且均勻地製成,但並未提及到厚度方向之相位差,就偏光膜製造時之延伸性、膨潤性的觀點有改善的餘地。
於是,本發明在如此的背景下,係提供:可獲得在偏光膜製造時之膨潤性及延伸性優良,具有高偏光性能且顏色不均勻少的偏光膜之聚乙烯醇系膜,尤其是提供:在薄型偏光膜之製造時也不會發生斷裂之聚乙烯醇系膜,更提供:由該聚乙烯醇系膜構成的偏光膜及偏光板與聚乙烯醇系膜之製造方法。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案發明人等鑒於該情事而反覆深入研究後之結果發現:面內相位差(Rxy)與厚度方向相位差(Rth)在特定範圍內的聚乙烯醇系膜,其在偏光膜製造時的膨潤性及延伸性優良,使用該聚乙烯醇系膜而得的偏光膜具有高偏光性能且顏色不均勻少。
亦即,本發明之第1要旨係:一種聚乙烯醇系膜,其厚度5~60μm、寬度2m以上、長度2km以上,其特徵為滿足下式(1)及(2): (1)面內相位差Rxy≦30nm (2)厚度方向相位差Rth≧90nm 此處面內相位差Rxy(nm)與厚度方向相位差Rth(nm),係於令聚乙烯醇系膜中的寬度方向(TD方向)之折射率為nx,長度方向(MD方向)之折射率為ny,厚度方向之折射率為nz,厚度為d(nm)時,各別以下式(A)、(B)計算而得的值: (A)Rxy(nm)=|nx-ny|×d(nm) (B)Rth(nm)=[(nx+ny)/2-nz]×d(nm)
尤其,將特徵為於寬度方向(TD方向)的面內相位差Rxy之偏移ΔRxy為5nm以下之聚乙烯醇系膜作為本發明之第2要旨。
此外,將特徵為於寬度方向(TD方向)的厚度方向相位差Rth之偏移ΔRth為30nm以下之聚乙烯醇系膜作為本發明之第3要旨。
而且,將特徵為在30℃的水中浸漬15分鐘後測量膜的膨潤度時,寬度方向(TD方向)之膨潤度X(%)、長度方向(MD方向)之膨潤度Y(%)、厚度方向之膨潤度Z(%)滿足Z≧1.1X且Z≧1.1Y之聚乙烯醇系膜作為本發明之第4要旨。
其中,將特徵為寬度方向(TD方向)之膨潤度X(%)之偏移ΔX(%)、長度方向(MD方向)之膨潤度Y(%)之偏移ΔY(%)、及厚度方向之膨潤度Z(%)之偏移ΔZ(%),均為5%以內之聚乙烯醇系膜作為本發明之第5要旨。
此外,將特徵為厚度為5~30μm之聚乙烯醇系膜作為本發明之第6要旨。
又,本發明將一種偏光膜,其特徵為使用前述聚乙烯醇系膜作為第7要旨。
又,本發明將一種偏光板,其特徵為具備上述偏光膜與設置於上述偏光膜之至少單面上之保護膜作為第8要旨。
而且,本發明將一種聚乙烯醇系膜之製造方法,係將聚乙烯醇系樹脂之水溶液利用連續鑄造法予以製膜,在從鑄造模具剝離後,邊於行進方向(MD方向)進行搬運,邊連續地進行乾燥及於寬度方向(TD方向)進行延伸而獲得聚乙烯醇系膜,其特徵為聚乙烯醇系膜滿足下式(1)及(2)作為第9要旨; (1)面內相位差Rxy≦30nm; (2)厚度方向相位差Rth≧90nm; 此處面內相位差Rxy(nm)與厚度方向相位差Rth(nm),係於令聚乙烯醇系膜中的寬度方向(TD方向)之折射率為nx,行進方向(MD方向)之折射率為ny;厚度方向之折射率為nz,厚度為d(nm)時,各別以下式(A)、(B)計算而得的值: (A)Rxy(nm)=|nx-ny|×d(nm); (B)Rth(nm)=[(nx+ny)/2-nz]×d(nm)。
尤其,將特徵為在膜的寬度方向(TD方向)實施1.05~1.3倍延伸之聚乙烯醇系膜之製造方法作為本發明之第10要旨。
此外,將特徵為在膜的寬度方向(TD方向)實施逐次延伸之聚乙烯醇系膜之製造方法作為本發明之第11要旨。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膜可提供偏光膜製造時的膨潤性及延伸性優良,即使製造薄型偏光膜時仍不會發生斷裂,展現高偏光性能且顏色不均勻少的偏光膜。 另外,本發明之偏光膜製造時的膨潤性、延伸性係取決於膜內之聚乙烯醇系高分子的配向狀態,尤其是取決於朝厚度方向之配向狀態,故藉由控制配向狀態的指標即相位差來改良膨潤性、延伸性。
以下詳細地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膜,其厚度5~60μm、寬度2m以上、長度2km以上,並具有下述特徵。詳細而言,係將聚乙烯醇系樹脂之水溶液利用連續鑄造法予以製膜,在將經製膜而得的膜從鑄造模具剝離後,邊於行進方向(MD方向)進行搬運,邊連續地進行乾燥及於寬度方向(TD方向)進行延伸而得,並滿足下式(1)及(2)之兩者之物性值。即使僅滿足其中一者之物性值仍無法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1)面內相位差Rxy≦30nm; (2)厚度方向相位差Rth≧90nm; 此處面內相位差Rxy(nm)與厚度方向相位差Rth(nm),係於令聚乙烯醇系膜中的寬度方向(TD方向)之折射率為nx,行進方向(MD方向)之折射率為ny,厚度方向之折射率為nz,厚度為d(nm)時,各別以下式(A)、(B)計算而得的值: (A)Rxy(nm)=|nx-ny|×d(nm); (B)Rth(nm)=[(nx+ny)/2-nz]×d(nm)。
針對上述式(1)及(2)進行說明。 式(1)指定一般性的面內相位差,係屬公知技術之範圍內。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膜之面內相位差Rxy(nm)必須在30nm以下,宜為20nm以下,為15nm以下特佳。面內相位差Rxy超過上限值的話,偏光膜容易發生顏色不均勻而較不理想。
在本發明中,寬度方向(TD方向)的面內相位差Rxy之偏移ΔRxy宜為5nm以下,為3nm以下特佳,為2nm以下再更佳。 該偏移ΔRxy過大的話,會有偏光膜容易發生顏色不均勻的傾向。
然後,式(2)指定厚度方向之相位差,本發明之最大特徵點在於,該厚度方向相位差Rth(nm)為正值且為90nm以上之較大的值。亦即,在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膜中,係成為高分子鏈主要配向在面方向上並容易於厚度方向膨潤之化學結構。厚度方向相位差Rth(nm)必須在90nm以上,宜為100nm以上,為110~200nm特佳。厚度方向相位差Rth(nm)較下限值小的話,厚度方向之膨潤性會降低而較不理想,而過大也會有因高分子鏈之面配向強而在偏光膜製造時朝面方向(MD方向及TD方向)之延伸變得困難的傾向。
在本發明中,寬度方向(TD方向)的厚度方向相位差Rth之偏移ΔRth為30nm以下較理想,為20nm以下特佳,為10nm以下再更佳。該偏移ΔRth過大的話,會有偏光膜容易發生顏色不均勻的傾向。
另外,為了滿足式(1)及(2),除了如本發明之將從鑄造模具剝離而得的膜於寬度方向(TD方向)進行延伸的方法之外,亦可列舉:調節水溶液之乾燥條件的方法、調節聚乙烯醇系樹脂之化學結構的方法等。
此處,按步驟順序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膜之製造方法。
[膜材料] 首先,針對本發明所使用的聚乙烯醇樹脂及其水溶液進行說明。 在本發明中,作為構成聚乙烯醇系膜之聚乙烯醇系樹脂,通常使用未改性之聚乙烯醇系樹脂,亦即使用由乙酸乙烯酯聚合而得的聚乙酸乙烯酯經皂化而製得的樹脂。因應需要亦可使用由乙酸乙烯酯與少量(通常為10莫耳%以下,宜為5莫耳%以下)能和乙酸乙烯酯共聚合之成分的共聚物經皂化而得的樹脂。作為能和乙酸乙烯酯共聚合之成分,例如可列舉:不飽和羧酸(包含例如鹽、酯、醯胺、腈等);碳數2~30之烯烴類(例如乙烯、丙烯、正丁烯、異丁烯等);乙烯醚類;不飽和磺酸鹽等。又,亦可使用皂化後之羥基經化學修飾而得的改性聚乙烯醇系樹脂。該等可單獨使用或將2種以上併用。
又,作為聚乙烯醇系樹脂,亦可使用於側鏈具有1,2-二醇結構之聚乙烯醇系樹脂。該於側鏈具有1,2-二醇結構之聚乙烯醇系樹脂可利用下述方法而得,例如:(i)將乙酸乙烯酯與3,4-二乙醯氧基-1-丁烯之共聚物進行皂化的方法;(ii)將乙酸乙烯酯與乙烯碳酸乙烯酯之共聚物進行皂化及脫羧的方法;(iii)將乙酸乙烯酯與與2,2-二烷基-4-乙烯基-1,3-二氧雜環戊烷之共聚物進行皂化及脫縮酮化的方法;(iv)將乙酸乙烯酯與甘油單烯丙醚之共聚物進行皂化的方法等。
聚乙烯醇系樹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宜為10萬~30萬,為11萬~28萬特佳,為12萬~26萬再更佳。該重量平均分子量過小的話,將聚乙烯醇系樹脂作為光學膜時,會有不易獲得足夠的光學性能之傾向,過大的話,使用聚乙烯醇系膜來製造偏光膜時,會有延伸變得困難之傾向。另外,上述聚乙烯醇系樹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利用GPC-MALS法測量而得。
本發明所使用的聚乙烯醇系樹脂之平均皂化度通常宜為98莫耳%以上,為99莫耳%以上特佳,為99.5莫耳%以上再更佳,為99.8莫耳%以上尤佳。平均皂化度過小的話,將聚乙烯醇系膜作為偏光膜時,會有無法獲得足夠的光學性能之傾向。 此處,本發明中的平均皂化度係依據JIS K 6726測量而得。
作為本發明所使用的聚乙烯醇系樹脂,亦可併用2種以上之改性種、改性量、重量平均分子量、平均皂化度等不同者。
就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而言,除了含有聚乙烯醇系樹脂之外,因應需要若使其含有甘油、二甘油、三甘油、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三羥甲基丙烷等之常用的塑化劑、或非離子性、陰離子性、及陽離子性中至少一種界面活性劑的話,考慮製膜性的觀點較理想。該等可單獨使用或將2種以上併用。
以此方式獲得的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之樹脂濃度宜為15~60重量%,為17~55重量%特佳,為20~50重量%再更佳。該水溶液之樹脂濃度過低的話,因乾燥負荷變大,會有生產能力降低之傾向,過高的話,黏度變太高,會有變得不易進行均勻的溶解之傾向。
然後,將得到的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予以消泡處理。作為消泡方法可列舉:靜置消泡、利用多軸擠壓機所為之消泡等之方法。作為多軸擠壓機,若為具有通氣孔之多軸擠壓機即可,通常使用具有通氣孔之雙軸擠壓機。
[製膜步驟] 消泡處理之後,將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以一定量逐次導入T型縫模,並吐出及澆鑄於旋轉的鑄造滾筒上,利用連續鑄造法進行製膜。
本發明中的連續鑄造法係指例如:將聚乙烯醇系樹脂之水溶液從T型縫模吐出及澆鑄於旋轉的鑄造滾筒、無端皮帶、樹脂膜等之鑄造模具而進行製膜的方法。經製膜而得的膜從鑄造模具剝離後,邊於行進方向(MD方向)進行搬運,邊連續地以熱輥進行乾燥,例如也可以用浮動式乾燥機進行熱處理。
T型縫模出口的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之樹脂溫度宜為80~100℃,為85~98℃特佳。 該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之樹脂溫度過低的話,會有流動不良的傾向,過高的話,會有起泡的傾向。
該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之黏度在吐出時宜為50~200Pa・s,為70~150Pa・s特佳。 該水溶液之黏度過低的話,會有流動不良的傾向,過高的話,會有澆鑄變得困難的傾向。
從T型縫模吐出至鑄造滾筒的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之吐出速度宜為0.2~5m/分鐘,為0.4~4m/分鐘特佳,為0.6~3m/分鐘再更佳。 該吐出速度過慢的話,會有生產性降低的傾向,過快的話,會有澆鑄變得困難之傾向。
該鑄造滾筒之直徑宜為2~5m,為2.4~4.5m特佳,為2.8~4m再更佳。 該直徑過小的話,會有因鑄造滾筒上的乾燥區間變短而速度不易提昇的傾向,過大的話,會有運送性降低的傾向。
該鑄造滾筒的寬度宜為4m以上,為4.5m以上特佳,為5m以上再更佳,為5~6m尤佳。 鑄造滾筒的寬度過小的話,會有生產性降低的傾向。
該鑄造滾筒的旋轉速度宜為3~50m/分鐘,為4~40m/分鐘特佳,為5~35m/分鐘再更佳。 該旋轉速度過慢的話,會有生產性降低的傾向,過快的話,會有乾燥變得不足的傾向。
該鑄造滾筒之表面溫度宜為40~99℃,為60~95℃特佳。 該表面溫度過低的話,會有乾燥不良的傾向,過高的話,會有導致起泡的傾向。
[經製膜而得的膜] 如上述方法經製膜而得的膜[於寬度方向(TD方向)延伸前的膜]之含水率宜為0.5~15重量%,為1~13重量%特佳,為2~12重量%再更佳。不論該含水率過低或過高,均會有作為目的之高分子的配向,亦即作為目的之相位差的展現變得困難之傾向。
為了調整該含水率,當於寬度方向(TD方向)延伸前之膜的含水率過高時,宜在朝寬度方向(TD方向)延伸前將膜進行乾燥,相反地,當於寬度方向(TD方向)延伸前之膜的含水率過低時,宜在朝寬度方向(TD方向)延伸前進行調濕。以含水率成為上述範圍的方式來調整乾燥步驟之條件更佳。
該乾燥可使用加熱輥、紅外線加熱器等並以公知的方法實施,在本發明以多支加熱輥實施較理想,加熱輥之溫度為40~150℃特佳,為50~140℃再更佳。又,為了含水率的調整,亦可在朝寬度方向(TD方向)之延伸前設置調濕區。
[搬運、延伸步驟] 然後,邊將如上述方式進行製膜並經調整含水率而得的膜於行進方向(MD方向)進行搬運,邊於寬度方向(TD方向)以連續及斷續中之至少一種方式進行延伸。
在本發明中,不須特別將經製膜而得的膜朝行進方向(MD方向)進行延伸,以膜不會彎折的程度之拉伸張力進行搬運即足夠。理所當然地,因朝寬度方向(TD方向)之延伸,在行進方向(MD方向)會發生取決於泊松比之頸縮,且在乾燥中也會於行進方向(MD方向)發生脫水收縮。因該等之收縮,即使搬運輥、加熱輥的旋轉速度固定,在行進方向(MD方向)仍可獲得適當的張力,不需要如專利文獻2之繁雜的旋轉速度之控制。另外,考慮製造性的觀點,膜在行進方向(MD方向)的尺寸為固定較理想。
另外,邊將經製膜而得的膜在行進方向(MD方向)進行搬運,邊於行進方向(MD方向)及寬度方向(TD方向)之兩方向進行延伸會擾亂高分子之配向,無法展現作為目的之面內、厚度方向之相位差,故較不理想。尤其不宜以行進方向(MD方向)之尺寸會伸展的程度延伸。
經製膜而得的膜朝行進方向(MD方向)之搬運速度的理想範圍為5~30m/分鐘,為7~25m/分鐘特佳,為8~20m/分鐘再更佳。該搬運速度過慢的話,會有生產性降低的傾向,過快的話,會有顏色不均勻變大的傾向。
同時實施經製膜而得的膜朝行進方向(MD方向)之搬運與朝寬度方向(TD方向)之延伸的方法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將膜的寬度方向兩端部以多個夾具挾持來同時實施搬運及延伸較理想。此時,於各別端部之夾具的配置係以間距為200mm以下較理想,間距為100mm以下特佳,間距為50mm以下再更佳。 該夾具之間距過寬的話,會有延伸後的膜上產生彎折,或得到的聚乙烯醇系膜之寬度方向兩端部的厚度不均勻、相位差不均勻變大的傾向。又,夾具之挾持位置(夾具的前端部)距經製膜而得的膜之寬度方向兩端為100mm以下較理想。夾具的挾持位置(前端部)過於位在膜寬度方向中心部的話,會有要廢棄的膜端部增大而產品寬度變窄之傾向。
本發明中寬度方向(TD方向)的延伸倍率宜為1.05~1.3倍,為1.05~1.25倍特佳,為1.1~1.2倍再更佳。 即使寬度方向(TD方向)之延伸倍率過高或過低,均會有面內相位差變大的傾向。
該寬度方向(TD方向)之連續性的延伸步驟可為1階段(1次),亦可為多階段(多次)以使總延伸倍率成為上述延伸倍率之範圍(亦稱為逐次延伸)。例如:亦可在實施第1階段之延伸後,實施將寬度方向(TD方向)固定之單純的搬運,再實施第2階段之之後的延伸。尤其是薄型膜的情況,藉由插入單純的固定寬度之搬運步驟,能使膜的應力鬆弛而避免斷裂。 插入固定寬度之搬運步驟時,亦能將固定的寬度設定為較第1階段之延伸後的寬度窄。剛進行延伸的膜因應力鬆弛而容易收縮,也會發生隨著脫水之收縮,故能將固定寬度設定為窄到該等之收縮寬度為止。惟,窄至收縮寬度以上的話,因膜會發生彎折而較不理想。 該延伸步驟在膜的乾燥步驟後實施的話較理想,但亦可單獨於膜的乾燥步驟前及乾燥步驟後之至少一時點實施,亦可在乾燥步驟中實施。
作為本發明之理想的一種形態,可使用在經製膜而得的膜的寬度方向(TD方向)暫時進行超過1.3倍延伸後,再以最終之寬度方向(TD方向)的延伸倍率成為1.05~1.3倍的方式使其尺寸收縮之方法。此時,暫時進行超過1.3倍延伸後,以延伸倍率1.05~1.3倍之固定寬度將膜進行單純地搬運即可。利用該方法,能使膜的應力鬆弛,尤其在薄型膜的情況能避免斷裂。
在本發明中,針對經製膜而得的膜在寬度方向(TD方向)延伸時的延伸溫度宜為50~150℃,為60~140℃特佳,為70~130℃再更佳。即使該延伸溫度過低或過高,均會有面內相位差變大的傾向。實施逐次延伸時,延伸溫度亦可在各延伸階段進行變更。
在本發明中,針對經製膜而得的膜在寬度方向(TD方向)延伸時的延伸時間宜為2~60秒鐘,為5~45秒鐘特佳,為10~30秒鐘再更佳。該延伸時間過短的話,會有膜容易發生斷裂的傾向,相反地,過長的話,會有設備負荷變大的傾向。實施逐次延伸時,該延伸時間亦可在各延伸階段進行變更。
作為本發明之理想的一種形態,可例舉在較低溫實施寬度方向(TD方向)的延伸後,固定寬度方向(TD方向)來實施單純的搬運,再於較高溫實施第2階段之寬度方向(TD方向)的延伸之方法。具體而言,第1階段宜在50℃以上實施,為50~130℃更佳,第2階段宜在80℃以上實施,為80~150℃更佳。利用該方法,乾燥能順利地進行而成為均勻的高分子配向,而可展現目的之面內及厚度方向之相位差。
在本發明中,亦可在針對經製膜而得的膜實施朝寬度方向(TD方向)之延伸後,以浮動式乾燥機等實施熱處理。該熱處理之溫度宜為60~200℃,為70~150℃特佳。 該熱處理溫度過低的話,會有尺寸安定性容易降低的傾向,相反地,過高的話,也會有偏光膜製造時之延伸性降低的傾向。 又,熱處理時間宜為1~60秒鐘,為5~30秒鐘特佳。熱處理時間過短的話,會有尺寸安定性降低的傾向,相反地,過長的話,會有偏光膜製造時之延伸性降低的傾向。
[聚乙烯醇系膜] 如此而獲得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膜,最終捲繞於輥而成為產品。該聚乙烯醇系膜的厚度就偏光膜之薄型化的觀點宜為5~60μm,就進一步薄型化的觀點為5~45μm特佳,為5~30μm再更佳,就避免斷裂的觀點為5~20μm尤佳。該聚乙烯醇系膜的厚度係利用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中的樹脂濃度、朝鑄造模具之吐出量(吐出速度)、延伸倍率等來調整。
該聚乙烯醇系膜的寬度宜為2m以上,考慮大面積化的觀點為3m以上特佳,考慮避免斷裂的觀點為4~6m再更佳。
該聚乙烯醇系膜的長度宜為2km以上,就大面積化的觀點為3km以上特佳,就運送重量的觀點為3~50km再更佳。
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膜作為偏光膜之原料捲膜非常地有效,以下,針對由該聚乙烯醇系膜構成的偏光膜及偏光板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偏光膜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中的偏光膜係將上述聚乙烯醇系膜從輥提取後水平方向地移送,並經水膨潤、染色、硼酸交聯、延伸、清洗、乾燥等之步驟來製造。
水膨潤步驟就控制聚乙烯醇系膜之膨潤度的觀點,通常在約30℃實施0.1~15分鐘。
在該水膨潤步驟中,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膜之膨潤度係:在30℃的水中浸漬15分鐘後測量膜的膨潤度時,寬度方向(TD方向)之膨潤度X(%)、行進方向(MD方向)之膨潤度Y(%)、厚度方向之膨潤度Z(%)滿足Z≧1.1X且Z≧1.1Y較理想,為Z≧1.2X且Z≧1.2Y特佳,為Z≧1.3X且Z≧1.3Y再更佳。藉由將該厚度方向之膨潤度Z(%)設定為大於寬度方向(TD方向)之膨潤度X(%)及行進方向(MD方向)之膨潤度Y(%),能使膨潤速度提昇並減少偏光膜的顏色不均勻而較理想。
此外,寬度方向(TD方向)之膨潤度X(%)之偏移ΔX(%)、行進方向(MD方向)之膨潤度Y(%)之偏移ΔY(%)、及厚度方向之膨潤度Z(%)之偏移ΔZ(%),均為5%以內較理想,為4%以內特佳,為3%以內再更佳。該偏移過大的話,會有偏光膜容易發生顏色不均勻的傾向。
染色步驟係藉由使膜與含有碘或二色性染料之液體接觸來實施。通常使用碘-碘化鉀之水溶液,碘的濃度為0.1~2g/L,碘化鉀的濃度為1~100g/L係為理想。染色時間約30~500秒鐘係為實用。處理浴的溫度宜為5~50℃。水溶液中除了含有水溶劑以外,亦可少量含有和水具有相容性之有機溶劑。
硼酸交聯步驟係使用硼酸、硼砂等之硼化合物來實施。硼化合物係以水溶液或水-有機溶劑混合液的形態,並以濃度為約10~100g/L來使用,溶液中若使碘化鉀共存的話,就偏光性能之安定化的觀點較理想。處理時的溫度為約30~70℃,處理時間宜為約0.1~20分鐘,又因應需要亦可於處理中實施延伸操作。
延伸步驟係將膜於單軸方向進行3~10倍,宜進行3.5~6倍之延伸較理想。此時,即使在與延伸方向呈直角方向上實施些許的延伸(防止寬度方向的收縮之程度、或其以上之延伸)亦無妨。延伸時的溫度宜為40~170℃。此外,延伸倍率設定為最終在前述範圍即可,延伸操作可不僅1次,亦可在製造步驟中實施多次。
清洗步驟例如:可藉由將膜浸漬於水、碘化鉀等之碘化物水溶液中來實施,以去除膜的表面所產生的析出物。使用碘化鉀水溶液時的碘化鉀濃度為約1~80g/L即可。清洗處理時的溫度通常為5~50℃,宜為10~45℃。處理時間通常為1~300秒鐘,宜為10~240秒鐘。另外,水清洗與利用碘化鉀水溶液之清洗亦可適當地組合而實施。
乾燥步驟例如實施:將膜在大氣中於40~80℃乾燥1~10分鐘。
如此可獲得偏光膜,該偏光膜之偏光度宜為99%以上,為99.5%以上更佳。偏光度過低的話,會有液晶顯示器中的對比度降低的傾向。另外,一般而言偏光度係由將2片偏光膜以其配向方向為同一方向的方式疊合的狀態下,於波長λ測量而得的光線穿透率(H11
)、與將2片偏光膜以配向方向互為垂直之方向的方式疊合之狀態下,於波長λ測量而得的光線穿透率(H1
),依循下式計算而得。 偏光度=[(H11
-H1
)/(H11
+H1
)]1/2
此外,本發明之偏光膜的單體穿透率宜為44%以上。該單體穿透率過低的話,會有變得無法達成液晶顯示器之高亮度化的傾向。 單體穿透率係使用分光光度計測量偏光膜單體之光線穿透率而得的值。
然後,針對使用本發明之偏光膜之本發明之偏光板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本發明之偏光膜適合用來製造顏色不均勻少且偏光性能優良的偏光板。
本發明之偏光板係藉由在本發明之偏光膜的單面或雙面上,透過黏著劑貼合作為保護膜之光學等向性之樹脂膜來製作。作為保護膜可列舉例如:纖維素三乙酸酯、纖維素二乙酸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環烯烴聚合物、環烯烴共聚物、聚苯乙烯、聚醚碸、聚伸芳基酯、聚(4-甲基戊烯)、聚伸苯醚等之膜或片材。
貼合方法係以公知的方法實施,例如:藉由將液狀之黏著劑組成物均勻地塗佈於偏光膜、保護膜、或其兩者後,將兩者貼合並進行壓接、加熱、或照射活性能量射線來實施。
另外,亦可在偏光膜之單面或雙面上塗佈胺甲酸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尿素樹脂等之硬化性樹脂,經硬化形成硬化層而作為偏光板。如此方式進行的話,上述硬化層可取代上述保護膜並達成薄膜化。
使用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膜之偏光膜及偏光板,其偏光性能優良,適合使用於可攜式資訊終端機、個人電腦、電視、投影機、標示版、桌上型電子計算機、電子鐘、文書處理機、電子紙、遊戲機、錄影機、相機、相簿、溫度計、音響、汽車・機械類之儀表類等的液晶顯示裝置、太陽眼鏡、防眩眼鏡、立體眼鏡、穿戴式顯示器、顯示元件(CRT、LCD、有機EL、電子紙等)用抗反射層、光通訊器材、醫療設備、建築材料、玩具等。 [實施例]
以下,舉實施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只要不超過其要旨,則不限於以下之實施例。 另外,例中「份」係意指重量基準。
<測量條件> 而且,如以下的方式實施以下實施例及比較例中的聚乙烯醇系膜之特性(面內相位差、厚度方向相位差、面內相位差之偏移、厚度方向相位差之偏移、膨潤度、膨潤度之偏移)與偏光膜之特性(偏光度、單體穿透率、顏色不均勻)的測量及評價。 [面內相位差Rxy(nm)、厚度方向相位差Rth(nm)] 從得到的聚乙烯醇系膜之寬度方向的中央部與左右兩端部(距膜邊端10cm之內側)切出長度4cm×寬度4cm之試驗片,使用相位差測量裝置(「KOBRA-WR」王子計測機器公司製)測量在590nm的面內相位差Rxy(nm)與厚度方向相位差Rth(nm)。 <Rth之測量條件> 入射角:50° 傾斜中心軸:遲相軸 平均折射率:使用阿貝折射計測量而得的數值
[面內相位差之偏移ΔRxy(nm)] 從上述測量得到的寬度方向的中央部與左右兩端部之面內相位差Rxy(nm)之中,取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作為相位差之偏移ΔRxy(nm)。
[厚度方向相位差之偏移ΔRth(nm)] 從上述測量得到的寬度方向的中央部與左右兩端部之厚度方向相位差Rth(nm)之中,取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作為厚度方向相位差之偏移ΔRth(nm)。
[膨潤度(%)] 從得到的聚乙烯醇系膜之寬度方向的中央部與左右兩端部切出寬度100mm×長度100mm的膜各1片,並於30℃的水中浸漬15分鐘使其膨潤。由浸漬前後的尺寸依循下式計算出寬度方向(TD方向)之膨潤度X(%)、行進方向(MD方向)之膨潤度Y(%)。厚度方向之膨潤度Z(%)係從聚乙烯醇系膜之寬度方向的中央部與左右兩端部切出寬度100mm×長度100mm的膜各1片,並於30℃的水中浸漬15分鐘使其膨潤後,將膜取出,並將膜展開放置於濾紙(5A)上。再將濾紙(5A)重疊於膜上,並於其上放置150mm×150mm×4mm(4.4×10-2
g/mm2
)之SUS板5秒鐘,去除膜表面的附著水。將此膜快速地放入稱量瓶中測量重量,並將其定為『浸漬後之重量』。上述操作係於23℃、50%RH的環境實施。 然後,將該膜放置於105℃之乾燥機16小時,實施膜中水分的去除,其後將膜取出,快速地放入稱量瓶測量重量,並將其定為『乾燥後之重量』。然後依循下式計算出厚度方向之膨潤度Z(%)。 膨潤度X(%)=100×浸漬後之TD方向的寬度(mm)/浸漬前之TD方向的寬度(mm) 膨潤度Y(%)=100×浸漬後之MD方向的寬度(mm)/浸漬前之MD方向的寬度(mm) 膨潤度Z(%)=1000000×浸漬後的重量(g)/乾燥後的重量(g)/X/Y
[膨潤度之偏移(%)] 由上述測量得到的寬度方向的中央部與左右兩端部之膨潤度之中,取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定為寬度方向(TD方向)之膨潤度X(%)之偏移ΔX(%)、行進方向(MD方向)之膨潤度Y(%)之偏移ΔY(%)、厚度方向之膨潤度Z(%)之偏移ΔZ(%)。
[偏光度(%)、單體穿透率(%)] 從得到的偏光膜之寬度方向的中央部切出長度4cm×寬度4cm之試驗片,使用自動偏光膜測量裝置(日本分光公司製:VAP7070)測量偏光度(%)與單體穿透率(%)。
[顏色不均勻] 從得到的偏光膜之寬度方向的中央部切出長度30cm×寬度30cm之試驗片,45°之角度挾持於正交偏光狀態之2片偏光板(單體穿透率43.5%、偏光度99.9%)之間後,使用表面照度為14,000lx之燈箱,以穿透模式觀察光學性之顏色不均勻,並用以下的基準進行評價。 (評價基準) ○…無顏色不均勻 △…隱約有顏色不均勻 ×…有顏色不均勻
<實施例1> (聚乙烯醇系膜的製作) 將重量平均分子量142,000且皂化度99.8莫耳%之聚乙烯醇系樹脂1,000kg、水2,500kg、作為塑化劑之甘油105kg、及作為界面活性劑之聚氧乙烯月桂胺0.25kg放入5,000L之溶解槽中,在攪拌狀態下昇溫至150℃為止來實施加壓溶解,利用濃度調整獲得樹脂濃度25重量%之聚乙烯醇系樹脂之水溶液。然後,將該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供給於雙軸擠壓機進行消泡後,將水溶液溫度設定為95℃,從T型縫模吐出口吐出(吐出速度2.5m/分鐘)及澆鑄於旋轉的鑄造滾筒來進行製膜。將該經製膜而得的膜從鑄造滾筒剝離,邊於行進方向(MD方向)進行搬運,邊使膜之表面與背面和合計10支的加熱輥交替地接觸來實施乾燥。藉此獲得含水率10重量%的膜(寬度2m、厚度60μm)。然後,將膜的左右兩端部以夾具間距45mm進行挾持,邊將膜於行進方向(MD方向)以速度8m/分鐘進行搬運,邊使用延伸機在120℃於寬度方向(TD方向)進行1.1倍延伸,獲得聚乙烯醇系膜(寬度2.2m、厚度55μm、長度2km)。得到的聚乙烯醇系膜之特性如表1及表2所示。
(偏光膜及偏光板的製作) 將得到的聚乙烯醇系膜從輥提取並於水平方向進行搬運之狀態下,邊使其浸漬於水溫30℃之水槽而膨潤,邊於行進方向(MD方向)進行1.7倍延伸。然後,浸漬於由碘0.5g/L、碘化鉀30g/L構成的30℃之水溶液中邊進行染色,邊於行進方向(MD方向)進行1.6倍延伸,然後,浸漬於組成分為硼酸40g/L、碘化鉀30g/L之水溶液(50℃)中邊進行硼酸交聯,邊於行進方向(MD方向)進行2.1倍單軸延伸。最後以碘化鉀水溶液實施清洗,並於50℃乾燥2分鐘獲得總延伸倍率5.8倍之偏光膜。該製造中未發生斷裂,得到的偏光膜之特性如表3所示。 於上述得到的偏光膜之雙面上使用聚乙烯醇水溶液作為黏著劑來貼合膜厚為40μm之三乙醯纖維素膜,並於70℃進行乾燥而獲得偏光板。
<實施例2> 在實施例1中,將經製膜而得的膜使用延伸機在75℃於寬度方向(TD方向)進行1.05倍延伸後,再於120℃於寬度方向(TD方向)進行1.05倍(總延伸倍率1.1倍)延伸,除此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聚乙烯醇系膜(寬度2.2m、厚度55μm、長度2km)。得到的聚乙烯醇系膜之特性如表1及表2所示。 此外,使用該聚乙烯醇系膜,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偏光膜及偏光板。得到的偏光膜之特性如表3所示。
<實施例3> 在實施例1中,將製膜時的吐出速度設定為1.3m/分鐘,並將含水率7重量%的膜(寬度2m、厚度30μm)於寬度方向(TD方向)進行1.1倍延伸,除此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聚乙烯醇系膜(寬度2.2m、厚度27μm、長度2km)。得到的聚乙烯醇系膜之特性如表1及表2所示。 此外,使用該聚乙烯醇系膜,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偏光膜及偏光板。儘管原料捲之聚乙烯醇系膜係為薄型,但在偏光膜製造時之延伸步驟並未發生斷裂。得到的偏光膜之特性如表3所示。
<實施例4> 在實施例1中,將製膜時的吐出速度設定為0.8m/分鐘,並將含水率5重量%的膜(寬度2m、厚度20μm)於寬度方向(TD方向)進行1.2倍延伸,除此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聚乙烯醇系膜(寬度2.4m、厚度17μm、長度2km)。得到的聚乙烯醇系膜之特性如表1及表2所示。 此外,使用該聚乙烯醇系膜,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偏光膜及偏光板。儘管原料捲之聚乙烯醇系膜係為薄型,但在偏光膜製造時之延伸步驟並未發生斷裂。得到的偏光膜之特性如表3所示。
<實施例5> 在實施例1中,將製膜時的吐出速度設定為0.8m/分鐘,並將含水率5重量%的膜(寬度2m、厚度20μm)於寬度方向(TD方向)進行1.1倍延伸後,以固定寬度2.2m(相當於1.1倍延伸)進行搬運,再於寬度方向(TD方向)進行1.1倍延伸(總延伸倍率1.2倍),除此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聚乙烯醇系膜(寬度2.4m、厚度17μm、長度2km)。得到的聚乙烯醇系膜之特性如表1及表2所示。 此外,使用該聚乙烯醇系膜,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偏光膜及偏光板。儘管原料捲之聚乙烯醇系膜係為薄型,但在偏光膜製造時之延伸步驟並未發生斷裂。得到的偏光膜之特性如表3所示。
<比較例1> 在實施例1中,將經製膜而得的膜之兩端部不以夾具挾持,單純於行進方向(MD方向)以速度8m/分鐘邊進行搬運邊於120℃加熱,除此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聚乙烯醇系膜(寬度2m、厚度60μm、長度2km)。得到的聚乙烯醇系膜之特性如表1及表2所示。 此外,使用該聚乙烯醇系膜,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偏光膜及偏光板。得到的偏光膜之特性如表3所示。
<比較例2> 在實施例4中,將經製膜而得的膜之兩端部不以夾具挾持,單純於行進方向(MD方向)以速度8m/分鐘邊進行搬運邊於120℃加熱,除此之外,與實施例4同樣地進行而獲得聚乙烯醇系膜(寬度2m、厚度20μm、長度2km)。得到的聚乙烯醇系膜之特性如表1及表2所示。 此外,使用該聚乙烯醇系膜,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偏光膜及偏光板。得到的偏光膜之特性如表3所示。
由上述實施例及比較例的結果可知:得自於面內相位差(Rxy)與厚度方向相位差(Rth)滿足前述式(1)及(2)所指定的範圍之聚乙烯醇系膜之實施例1~5的偏光膜,其具有高偏光度且無顏色不均勻。相對於此,得自於面內相位差(Rxy)與厚度方向相位差(Rth)在前述式(1)及(2)所指定的範圍外之聚乙烯醇系膜之比較例1及2的偏光膜,其偏光度不佳並且觀察到顏色不均勻。
上述實施例中已揭示本發明中的具體形態,但上述實施例僅為例示,並非作限定性解釋。對該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為明顯的各種變化,皆意欲包括在本發明之範圍內。 [產業上利用性]
使用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膜之偏光膜及偏光板,其偏光性能優良,適合使用於可攜式資訊終端機、個人電腦、電視、投影機、標示版、桌上型電子計算機、電子鐘、文書處理機、電子紙、遊戲機、錄影機、相機、相簿、溫度計、音響、汽車・機械類之儀表類等的液晶顯示裝置、太陽眼鏡、防眩眼鏡、立體眼鏡、穿戴式顯示器、顯示元件(CRT、LCD、有機EL、電子紙等)用抗反射層、光通訊器材、醫療設備、建築材料、玩具等。
無
Claims (11)
- 一種聚乙烯醇系膜,其厚度5~60μm、寬度2m以上、長度2km以上, 其特徵為滿足下式(1)及(2): (1)面內相位差Rxy≦30nm; (2)厚度方向相位差Rth≧90nm; 此處面內相位差Rxy(nm)與厚度方向相位差Rth(nm),係於令聚乙烯醇系膜中的寬度方向亦即TD方向之折射率為nx,長度方向亦即MD方向之折射率為ny,厚度方向之折射率為nz,厚度為d(nm)時,各別以下式(A)、(B)計算而得的值: (A)Rxy(nm)=|nx-ny|×d(nm); (B)Rth(nm)=[(nx+ny)/2-nz]×d(nm)。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乙烯醇系膜,其於寬度方向亦即TD方向的面內相位差Rxy之偏移ΔRxy為5nm以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聚乙烯醇系膜,其於寬度方向亦即TD方向的厚度方向相位差Rth之偏移ΔRth為30nm以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聚乙烯醇系膜,其在30℃的水中浸漬15分鐘後測量膜的膨潤度時,寬度方向亦即TD方向之膨潤度X(%)、長度方向亦即MD方向之膨潤度Y(%)、厚度方向之膨潤度Z(%)滿足Z≧1.1X且Z≧1.1Y。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聚乙烯醇系膜,其寬度方向亦即TD方向之膨潤度X(%)之偏移ΔX(%)、長度方向亦即MD方向之膨潤度Y(%)之偏移ΔY(%)、及厚度方向之膨潤度Z(%)之偏移ΔZ(%),均為5%以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聚乙烯醇系膜,其厚度為5~30μm。
- 一種偏光膜, 其特徵為: 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聚乙烯醇系膜。
- 一種偏光板, 其特徵為具備: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偏光膜;及 設置於該偏光膜之至少單面上之保護膜。
- 一種聚乙烯醇系膜之製造方法,係將聚乙烯醇系樹脂之水溶液利用連續鑄造法予以製膜,在從鑄造模具剝離後,邊於行進方向亦即MD方向進行搬運,邊連續地進行乾燥及於寬度方向亦即TD方向進行延伸而獲得聚乙烯醇系膜, 其特徵為: 聚乙烯醇系膜滿足下式(1)及(2): (1)面內相位差Rxy≦30nm; (2)厚度方向相位差Rth≧90nm; 此處面內相位差Rxy(nm)與厚度方向相位差Rth(nm),係於令聚乙烯醇系膜中的寬度方向亦即TD方向之折射率為nx,行進方向亦即MD方向之折射率為ny,厚度方向之折射率為nz,厚度為d(nm)時,各別以下式(A)、(B)計算而得的值: (A)Rxy(nm)=|nx-ny|×d(nm); (B)Rth(nm)=[(nx+ny)/2-nz]×d(nm)。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聚乙烯醇系膜之製造方法,其在膜的寬度方向亦即TD方向實施1.05~1.3倍延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之聚乙烯醇系膜之製造方法,其在膜的寬度方向亦即TD方向實施逐次延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210958 | 2015-10-27 | ||
JP2015-210958 | 2015-10-27 | ||
JP2015226887 | 2015-11-19 | ||
JP2015-226887 | 2015-11-1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30250A TW201730250A (zh) | 2017-09-01 |
TWI716479B true TWI716479B (zh) | 2021-01-21 |
Family
ID=58630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34701A TWI716479B (zh) | 2015-10-27 | 2016-10-27 | 聚乙烯醇系膜及利用此聚乙烯醇系膜之偏光膜、偏光板與聚乙烯醇系膜之製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2636662B1 (zh) |
CN (1) | CN108027472B (zh) |
TW (1) | TWI716479B (zh) |
WO (1) | WO2017073637A1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622321A (en) * | 2004-11-16 | 2006-07-01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Retardation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optical functional film, polarizing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
JP2012066572A (ja) * | 2010-08-27 | 2012-04-05 |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偏光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00919A (ja) * | 1993-04-12 | 1994-10-28 |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 光学用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
JP4592147B2 (ja) | 2000-04-21 | 2010-12-01 | 株式会社クラレ |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フィルムおよび偏光フィルム |
JP3480920B2 (ja) | 2000-05-10 | 2003-12-22 | 株式会社クラレ |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法 |
JP3496825B2 (ja) | 2000-05-12 | 2004-02-16 | 株式会社クラレ |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重合体フィルムの製造法 |
JP3473839B2 (ja) | 2000-06-28 | 2003-12-08 | 株式会社クラレ | 偏光フィルム用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法 |
JP4755891B2 (ja) | 2004-12-28 | 2011-08-24 |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膜、偏光板 |
JP5036191B2 (ja) | 2005-03-16 | 2012-09-26 |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9198666A (ja) * | 2008-02-20 | 2009-09-03 | Fujifilm Corp |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
CN102834235B (zh) * | 2010-07-02 | 2014-10-08 |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聚乙烯醇系膜、聚乙烯醇系膜的制造方法、偏振膜及偏振片 |
JP5904725B2 (ja) * | 2010-07-21 | 2016-04-20 |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偏光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
KR101332381B1 (ko) * | 2011-11-25 | 2013-11-25 |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 폴리비닐알코올계 중합체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JP6257512B2 (ja) * | 2012-09-26 | 2018-01-10 | 株式会社クラレ |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重合体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TWI530717B (zh) * | 2012-12-17 | 2016-04-21 | 第一毛織股份有限公司 | 偏振板及其製備方法和包括它的液晶顯示器 |
-
2016
- 2016-10-27 KR KR1020187008521A patent/KR102636662B1/ko active Active
- 2016-10-27 TW TW105134701A patent/TWI716479B/zh active
- 2016-10-27 WO PCT/JP2016/081791 patent/WO201707363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10-27 CN CN201680056089.0A patent/CN10802747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622321A (en) * | 2004-11-16 | 2006-07-01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Retardation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optical functional film, polarizing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
JP2012066572A (ja) * | 2010-08-27 | 2012-04-05 |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偏光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27472B (zh) | 2020-12-04 |
KR102636662B1 (ko) | 2024-02-15 |
CN108027472A (zh) | 2018-05-11 |
TW201730250A (zh) | 2017-09-01 |
WO2017073637A1 (ja) | 2017-05-04 |
KR20180072674A (ko) | 2018-06-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34782B (zh) | 聚乙烯醇系薄膜及其製造方法與利用此聚乙烯醇系薄膜之偏光膜 | |
CN108139526B (zh) | 聚乙烯醇系薄膜、及使用其的偏光膜、偏光板、以及聚乙烯醇系薄膜的制造方法 | |
WO2017073638A1 (ja) |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膜、偏光板、ならびに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
JP2017037290A (ja) |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該フィルムからなる偏光膜 | |
JP2023083361A (ja) |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偏光膜および偏光板、ならびに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
JP6784142B2 (ja) | 偏光膜製造用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
JP6776811B2 (ja) |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膜、偏光板、ならびに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
JP6819217B2 (ja) | 偏光膜製造用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膜、偏光板 | |
WO2017195812A1 (ja) |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の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偏光膜 | |
WO2016208652A1 (ja) |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膜 | |
TWI737640B (zh) | 用以製造偏光膜的聚乙烯醇系膜、及利用此聚乙烯醇系膜之偏光膜、偏光板與用以製造偏光膜的聚乙烯醇系膜之製造方法 | |
JP6740857B2 (ja) | 偏光膜製造用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
TWI716479B (zh) | 聚乙烯醇系膜及利用此聚乙烯醇系膜之偏光膜、偏光板與聚乙烯醇系膜之製造方法 | |
CN110431456B (zh) | 聚乙烯醇系薄膜、偏光膜、偏振片和聚乙烯醇系薄膜的制造方法 | |
JP6784141B2 (ja) | 偏光膜製造用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
CN110392852B (zh) | 聚乙烯醇系薄膜、偏光膜及偏光板、以及聚乙烯醇系薄膜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