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7297B - 液晶顯示器設備 - Google Patents
液晶顯示器設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67297B TWI467297B TW100136451A TW100136451A TWI467297B TW I467297 B TWI467297 B TW I467297B TW 100136451 A TW100136451 A TW 100136451A TW 100136451 A TW100136451 A TW 100136451A TW I467297 B TWI467297 B TW I46729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on electrode
- liquid crystal
- crystal display
- display device
- lin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Geome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液晶顯示器設備,特別地,係關於一種帶有感測用戶觸摸之一感測電極之液晶顯示器(LCD)設備。
歸因其基於低驅動電壓而低功率消耗與可便攜性之優點,液晶顯示器設備係廣泛應用於筆記型電腦、監視器、宇宙飛船以及飛機等各種領域。
液晶顯示器設備係包含一下基板、一上基板、以及形成於上基板、下基板之間之一液晶層。在液晶顯示器設備中,基於是否向液晶層中液晶分子施加電場而控制液晶層中液晶分子之配向狀態,並且依照液晶分子之配向狀態控制透光率,由此顯示影像於液晶顯示器設備上。
普遍地,一鼠標或者鍵盤係用作液晶顯示器設備之輸入工具。然而,允許用戶使用手指或者筆直接輸入信息之觸摸屏係主要應用於導航係統、便攜式終端以及家用電器。
以下,將參考附圖描述一種提供有一觸摸屏之習知技術液晶顯示器設備。
「第1圖」係為顯示了習知技術液晶顯示器設備之橫截面視圖。
如「第1圖」所示,習知技術液晶顯示器設備包含一液晶面板10以及一觸摸屏20。
液晶面板10係顯示影像,並且包含一下基板12、一上基板14,以及形成於上基板12與下基板14之間之一液晶層16。
觸摸屏20係形成於液晶面板10上以感測用戶觸摸,並且觸摸屏20係包含:一觸摸基板22、形成於觸摸基板22下之一第一感測電極24,以及形成於觸摸基板22上之一第二感測電極26。
第一感測電極24係沿著水平方向設置於觸摸基板22下,而第二感測電極26沿垂直方向設置於觸摸基板22上。因此,如果用戶觸摸一預定部份,在所觸摸部份,第一感測電極24與第二感測26之間之電容發生變化。結果,感測到電容發生變化之位置,由此感測到用戶之觸摸位置。
然而,在上述習知技術液晶顯示器設備中,因為觸摸屏20係單獨形成於液晶面板10上,所以由於觸摸屏20導致液晶顯示設備之整體厚度增加。由於這個原因,製造製程步驟中出現之問題會複雜化,並且會增加製造成本。
因此,鑒於上述問題,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基本上消除了歸因於習知技術之限制及缺點之一個或者更多個問題之液晶顯示器設備。
本發明之一優點在於提供了一種液晶顯示器設備,其中用於感測用戶觸摸之一感測電極係內置於一液晶面板中以致在液晶面板上不再需要一單獨之觸摸屏,藉此減小了液晶顯示器設備之整體厚度,簡化了製造製程步驟,並減少了製造成本。
本發明之附加特徵和優點部份地將會在描述中進行闡述,部份地對於本領域內具有一般技能之技術人員來說在研究本申請文件之後而係為明顯,或者可以通過實施本發明而獲悉。本發明之目的和其他優點可憑藉在作成之說明書中具體指明之結構以及本文中之申請專利範圍以及附圖實現和獲得。
為了實現這些目的和其他優點,並依照本發明之用途,本發明之實施例係提供了一種液晶顯示器設備,係包含:閘線及資料線,閘線及資料線相互交叉基板上以限定出一畫素區;一畫素電極,畫素電極形成於畫素區中;一共用電極,共用電極與畫素電極一起形成一電場並感測用戶之觸摸;以及一感測線,感測線與共用電極電連接,其中共用電極包含感測X軸之一觸摸位置與Y軸之一觸摸位置之任意一個之複數個第一共用電極以及感測X軸之觸摸位置與Y軸之觸摸位置之另一個之複數個第二共用電極,並且感測線係不與複數個第二共用電極電連接但與複數個第一共用電極電連接。
應當理解,在本申請中,在此之前之概述以及在此之後之詳述都係為舉例性及解釋性,並且其目的在於提供對請求項之進一步之解釋。
下面將詳細參考本發明之實施例,附圖示例了本發明之實施例。可能之情況下,同樣之參考數字在所有附圖中用於參考同樣或者相似之部件。
「第2a圖」係為顯示了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一液晶顯示器設備之一下基板之平面視圖,「第2b圖」係為取自沿「第2a圖」A-A線之橫截面視圖,而「第2c圖」係為取自沿「第2a圖」B-B線之橫截面視圖。
參考「第2a圖」,特別是由一箭頭標記之局部放大視圖,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之液晶顯示器設備係包含:一基板100、一閘線110、一資料線120、一薄膜電晶體T、一畫素電極130、一共用電極140,以及一感測線160。
閘線110係沿一第一方向(例如,X軸方向)佈置於基板100上,而資料線120係沿一第二方向(例如,Y軸方向)佈置於基板100上。以這種方式,閘線110與資料線120相互交叉以限定出複數個畫素區。儘管閘線110與資料線120顯示為直線佈置,但是它們也可佈置為曲綫。
薄膜電晶體T係為一開關元件,並且係形成於閘線110與資料線120相互交叉之一區域。薄膜電晶體T包含一閘電極112、一半導體層117、一源電極122以及一汲電極124。閘電極112係延伸自閘線110,源電極122係延伸自資料線120,而汲電極124係面對源電極122。
上述薄膜電晶體T可具有各種結構,比如閘電極122佈置於半導體層117下之一底閘結構以及閘電極122佈置於半導體層117上之一頂閘結構。同時,可對各電極之類型作各種修改。
畫素電極130係形成於畫素區之每個中,並且係與薄膜電晶體T之汲電極124電連接。提別地,畫素電極130可直接與汲電極124電連接。但是並不限於上述例子。
透過與畫素電極130一起形成一電場,共用電極140用來驅動液晶層。特別地,共用電極140在畫素區包含一個或者多個開口145。因此,通過開口145一邊緣場係形成於畫素電極130與共用電極140之間,並且透過邊緣場液晶可被驅動。
同時,如上所述,透過與畫素電極130一起形成一電場,共用電極140用來驅動液晶,並且共用電極140可用作感測用戶觸摸位置之一感測電極。為了用作感測電極,共用電極140係不形成於基板100之整個表面上而只形成於一預定圖案中。
換句話說,如「第2a圖」所示,共用電極140包含複數個第一共用電極141以及複數個第二共用電極142。在這個時候,可透過第一共用電極141感測用戶觸摸之Y軸之位置,並可透過第二共用電極142感測用戶觸摸之X軸之位置。
可考慮手指或者筆之觸摸表面適當地形成第一共用電極141與第二共用電極142之尺寸。例如,第一共用電極141可形成為包含幾十個畫素或者幾百個畫素。
以下,將會對用作感測電極之第一共用電極141與第二共用電極142進行更為詳細之描述。
首先,為了感測用戶觸摸之X軸之位置,複數個第二共用電極142係沿X軸方向以預定間隔相互分隔開。同時,第二共用電極142係沿Y軸方向縱向地形成,並且,儘管在「第2a圖」中未示出,但是它們之末端係與一感測電路連接。
因此,如果用戶觸摸一預定位置,感測電路識別出複數個第二共用電極142中電容發生變化之第二共用電極142。結果,可感測受用戶觸摸之X軸之位置。
其次,為了感測用戶觸摸之Y軸之位置,複數個第一共用電極141係以沿Y軸方向之預定間隔相互分隔開。然而,如果第一共用電極141係沿X軸方向縱向地形成,則第一共用電極141與第二共用電極142相互電連接,由此不能感測用戶觸摸之X軸之位置以及Y軸之位置。因此,第一共用電極141不沿X軸方向縱向地形成,而沿X軸方向以預定間隔相互分隔開。換句話說,如「第2a圖」所示,第二共用電極142係沿X軸方向形成於第一共用電極141之間,其中第二共用電極142不沿Y軸方向形成於第一共用電極141之間。
如上所述,因為透過在第一共用電極141之間插入第二共用電極142,複數個第一共用電極141係沿X軸方向以預定間隔相互分隔開,因此複數個第一共用電極141需要相互電連接。
如上所述,感測線160係沿X軸方向延伸以將第一共用電極141相互電連接。儘管在「第2a圖」中未示出,但是感測線160之末端係與一感測電路連接。
因此,如果用戶觸摸一預定位置,感測電路識別出複數個第一共用電極141中電容發生變化之第一共用電極141。結果,可感測受用戶觸摸之Y軸之位置。
同時,儘管感測線160用作將沿X軸方向佈置之第一共用電極141相互連接,但是,由於感測線160,第一共用電極141不應該與第二共用電極142電連接。相應地,儘管感測線160係與第一共用電極141電連接,但是它不與第二共用電極142電連接。
同時,感測線160通過一預定第一接觸孔151與共用電極140連接。在這種情形中,因為第一接觸孔151係只在用於第一共用電極141之區域中形成,所以感測線160通過預定之第一接觸孔151與共用電極141連接,但是不與第二共用電極142電連接。
同時,如「第2a圖」所示,儘管一個感測線160係與第一共用電極141連接,但是複數個感測線160可與第一共用電極141連接。特別地,因為具有高阻抗之透明導電氧化物(比如氧化銦錫(ITO))係通常用作第一共用電極141,因此具有極佳電導率之金屬製成之複數個感測線160係較佳地與第一共用電極141連接以減小阻抗。
如果感測線160係由具有極佳電導率之不透明金屬形成以減小阻抗,歸因於感測線160,透光率會減小。因此,感測線160係較佳地形成於光不通過其透射之一非透射區中,以防止透光率減小。即,如「第2a圖」之局部放大視圖所示,感測線160係可取地形成於與閘線110對應之一區域中。
同時,如「第2a圖」所示,儘管第一共用電極141通過兩個第一接觸孔151與感測線160連接,但是,它可通過一個或者三個或者更多個第一接觸孔151與感測線160連接。然而,為了減小阻抗,較佳的是增加第一接觸孔151之數量。同時,如「第2a圖」之局部放大視圖所示,第一接觸孔151可形成於閘線110與資料線120相互交叉之區域中。然而,第一接觸孔151之位置不限於「第2a圖」之實施例。
已經描述過第二共用電極142係沿Y軸方向縱向地佈置並且第一共用電極141係沿X軸方向與感測線160連接。然而,第二共用電極142可沿X軸方向縱向地佈置,並且第一共用電極141可沿Y軸方向與感測線160連接。如果感測線160沿Y軸方向延伸,則感測線160係較佳地形成於與資料線120對應之一區域中以防止透光率減小。
以下,將參考「第2b圖」至「第2c圖」描述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之液晶顯示器設備之截面結構。
「第2b圖」對應於閘線110之取自沿垂直方向之一截面。如「第2b圖」所示,閘線110係形成於基板100上,並且一閘絕緣膜115係形成於閘線110上。同時,資料線120係以一預定間隔形成於閘絕緣膜115上,並且一第一鈍化膜125係形成於資料線120上。
第一共用電極141與第二共用電極142係交替地成形於第一鈍化膜125上,一第二鈍化膜150係形成於第一共用電極141與第二共用電極142上,並且感測線160係形成於第二鈍化膜150上。
在這個時候,因為第一接觸孔151係形成於第二鈍化膜150中,所以感測線160通過第一接觸孔151與第一共用電極141電連接。特別地,因為第一接觸孔151係形成於與第一共用電極141對應之區域中,所以感測線160與第一共用電極141電連接,但不與第二共用電極142電連接。
「第2c圖」對應於畫素區之取自沿垂直方向之一截面。如「第2c圖」所示,閘電極112係形成於基板100上,而閘絕緣膜115係形成於閘電極112上。同時,半導體層117係形成於閘絕緣膜115上,並且源電極112與汲電極124係形成於半導體層117上以相互面對。
因為畫素電極130係形成於汲電極124上,所以汲電極124係直接與畫素電極130連接。同時,如「第2c圖」所示,儘管畫素電極130可延伸至汲電極124之上表面,但是它也可以延伸至汲電極124之下表面。
第一鈍化膜125係形成於畫素電極130上,共用電極140係形成於第一鈍化膜125上,並且第二鈍化膜150係形成於共用電極140上。
因為共用電極140在畫素電極130上包含一個或者多個開口145,所以在畫素電極130與共用電極140之間可形成一邊緣場。
同時,可透過一投影式電容模式(projected cap mode),比如一自電容模式(self cap mode)或者一互電容模式(mutual cap mode),驅動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之前述液晶顯示器設備。
投影式電容模式在用戶觸摸一預定位置時,能夠使用戶透過感測第一共用電極141與第二共用電極之間電容之變化而感測X軸之位置與Y軸之位置。取決於施加於第一共用電極141與第二共用電極142之電壓模式,投影式電容模式可分為一自電容模式以及一互電容模式。
當用戶在同步地施加一電壓於連接第一共用電極141之感測線160之後觸摸一預定部份,自電容模式係透過感測第一共用電極141與第二共用電極142之間電容之變化而感測X軸之位置與Y軸之位置。
與之相比,當用戶在依照一時間間隔給連接第一共用電極141之感測線160施加一電壓之後觸摸一預定部份,互電容模式係透過感測第一共用電極141與第二共用電極之間電容之變化而感測X軸之位置與Y軸之位置。換句話說,互電容模式意味著感測線160用作一傳送線而共用電極142用作一接收線,並且互電容模式與自電容模式相比最近已經得到更多關注。
「第3a圖」係為顯示了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一液晶顯示器設備之一下基板之平面視圖,「第3b圖」係為取自沿「第3a圖」A-A線之橫截面視圖,而「第3c圖」係為取自沿「第3a圖」C-C線之橫截面視圖。
依照如「第3a圖」至「第3c圖」所示之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液晶顯示器設備之下基板與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液晶顯示器設備之下基板相同,除了一導線170係附加地與複數個第二共用電極142連接。因此,全部附圖中使用相同之參考數字係引用相同或者相似之部件,並且省略對相同或者相似之部件之詳細描述。
如「第3a圖」所示,依照本發明之第二實施方式,導線170係與複數個第二共用電極142連接。
一透明導電氧化物(比如,ITO)係通常用作第二共用電極142。透明導電氧化物具有阻抗高之問題。因此,在本發明之第二實施方式中,由具有極佳電導率之金屬製成之導線170係與第二共用電極142連接以減小第二共用電極142之阻抗。
導線170係通過一第二接觸孔152與第二共用電極142連接。在這種情形中,提供更多個第二接觸孔152以減小阻抗係為較佳地。
較佳地,導線170係沿第二共用電極142之一長度方向(例如,Y軸方向)延伸。然而,在這種情形中,導線170係與感測線160交叉連接,由此發生短路。因此,導線170係形成為一不連續線以便它並不與感測線160連接。
導線170可透過與感測線160相同之製程、由與感測線160相同之不透明金屬形成。如果導線170可由不透明金屬形成,歸因於導線170,透光率會降低。因此,導線170較佳地形成於光不通過其透射之非透射區中,以防止透光率降低。即,如「第3a圖」之局部放大視圖所示,導線170較佳地形成於與資料線120對應之一區域中。
儘管如「第3a圖」所示,一個不連續導線170係與第二共用電極142連接,但是較佳地,複數個導線170與第二共用電極142連接以最小化第二共用電極142之阻抗。同時,較佳地複數個導線170之每一個係形成於與資料線120對應之區域中,以防止光透射率降低。在其他實施例中,導線170可形成於與閘線110對應之一區域中。
「第3b圖」對應於「第3a圖」之A-A線之一截面,並且與第一實施方式之「第2b圖」相同。因此,將省略重複之描述。
「第3c圖」對應於沿一垂直方向取自「第3a圖」之沿C-C之資料線120之一截面。更加詳細地,閘線110係以預定間隔形成於基板100上,並且一閘絕緣膜115係形成於閘線110上。同時,一資料線120係形成於閘絕緣膜115上,並且一第一鈍化膜125係形成於資料線120上。
一第二共用電極142係形成於第一鈍化膜125上,並且一第二鈍化膜150係形成於第二共用電極142上。
一感測線160與一導線170係交替形成於第二鈍化膜150上。在這個時候,因為一第二接觸孔152係形成於第二鈍化膜150中,所以導線170通過第二接觸孔152與第二共用電極142電連接。
「第4a圖」係為顯示了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一液晶顯示器設備之一下基板之平面視圖,而「第4b圖」係為取自沿「第4a圖」之A-A線之橫截面視圖。
依照如「第4a圖」至「第4b圖」所示之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液晶顯示器設備之下基板係與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液晶顯示器設備之下基板相同,除了形成於共用電極141、共用電極142與感測線160之間之一層之外。因此,全部附圖中使用相同之參考數字引用相同或者相似之部件,並且省略對相同或者相似之部件之詳細描述。
在上述之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方式中,共用電極141、共用電極142與感測線160係透過在共用電極141、共用電極142與感測線160之間插入第二鈍化膜150形成,其中共用電極141、共用電極142係形成於第二鈍化膜150下,而感測線160係形成於第二鈍化膜150上。
然而,在本發明之第三實施方式中,儘管共用電極141、共用電極142與感測線160係透過插入第二鈍化膜150形成,但是共用電極141、共用電極142係形成於第二鈍化膜150上,而感測線160係形成於第二鈍化膜150下。
參考「第4b圖」,一閘線110係形成於一基板100上,一閘絕緣膜115係形成於閘線110上,一資料線120係形成於閘絕緣膜115上,並且一第一鈍化膜125係形成於資料線120上。
感測線160係形成於第一鈍化膜125上,而第二鈍化膜150係形成於感測線160上。同時,第一共用電極141與第二共用電極142係交替形成於第二鈍化膜150上。
在這個時候,因為第一接觸孔151係形成於第二鈍化膜150中,因此感測線160係通過第一接觸孔151與第一共用電極141電連接。特別地,因為第一接觸孔151係形成於與第一共用電極141對應之區域中,因此感測線160係與第一共用電極141電連接而不與第二共用電極142電連接。
「第5a圖」係為顯示了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一液晶顯示器設備之一下基板之平面視圖,「第5b圖」係為取自沿「第5a圖」A-A線之橫截面視圖,而「第5c圖」係為取自沿「第5a圖」C-C線之橫截面視圖。
依照如「第5a圖」至「第5c圖」所示之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液晶顯示器設備之下基板與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液晶顯示器設備之下基板相同,除了一導線170係附加地與複數個第二共用電極142連接。因此,全部附圖中使用相同之參考數字引用相同或者相似之部件,並且省略對相同或者相似之部件之詳細描述。
如「第5a圖」所示,依照本發明之第四實施方式,因為由具有極佳電導率之金屬製成之導線170係與複數個第二共用電極142連接,所以會降低第二共用電極142之阻抗。
導線170係通過一第二接觸孔152與第二共用電極142連接。在這種情形中,較佳地提供更多個第二接觸孔152以減小阻抗。
導線170係形成為一不連續線以便它不與感測線160連接。
較佳地,導線170係形成於光不通過其透射之一非透射區,例如,與資料線對應之一區域,以防止透光率減小。同時,較佳地,複數個導線170與第二共用電極142連接,以最小化共用電極142之阻抗。
「第5b圖」對應於「第5a圖」之A-A線之一截面,並且「第5b圖」與第三實施例之「第4b圖」相同。因此,將省略重複之描述。
「第5c圖」對應於沿一垂直方向取自「第5a圖」之沿C-C之資料線120之一截面。更具體地,閘線110係以預定間隔形成於基板100上,並且一閘絕緣膜115係形成於閘線110上。同時,一資料線120係形成於閘絕緣膜115上,並且一第一鈍化膜125係形成於資料線120上。
一感測線160和一導線170係交替形成於第一鈍化膜125上。
一第二鈍化膜150係形成於導線170及感測線160上,並且一第二共用電極142係形成與第二鈍化膜150上。在這個時候,因為一第二接觸孔152係形成於第二鈍化膜150中,所以導線170係通過第二接觸孔152與第二共用電極142電連接。
上面已經詳細描述了依照本發明之包含有下基板之液晶顯示器設備。因此,依照本發明之液晶顯示器設備包含:下基板、具有一彩色濾色片之一上基板、以及形成於兩個基板之間之一液晶層。
上基板可包含:避光層,避光層遮蔽光以防止光洩露至非畫素區之一區域;紅色R、綠色G及藍色B之彩色濾光層,它們形成於避光層之間;以及一塗敷層,塗覆層形成於彩色濾光層上。可以對上述上基板之結構在習知技術範圍內作出各種修改。
顯而易見,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或者範圍之條件下,可以對本發明作出各種修飾及更改。因此,只要在添附之請求項及其等價方案範圍內,本發明應該涵蓋對於本發明所作之修飾及更改。
如上所述,依照本發明之液晶顯示器設備具有如下優點:
因為用於形成驅動液晶之電場之共用電極係用作感測用戶之觸摸之感測電極,因此與習知技術不同,在液晶面板上不再需要一單獨之觸摸屏,藉此減小了液晶顯示器設備之整體厚度,簡化了製造製程步驟,並減少了製造成本。
10...液晶面板
12...下基板
14...上基板
16...液晶層
20...觸摸屏
22...觸摸基板
24...第一感測電極
26...第二感測電極
100...基板
110...閘線
112...閘電極
115...閘絕緣層
117...半導體層
120...資料線
122...源電極
124...汲電極
125...第一鈍化膜
130...畫素電極
140...共用電極
141...第一共用電極
142...第二共用電極
145...開口
150...第二鈍化膜
151...第一接觸孔
152...第二接觸孔
160...感測線
170...導線
T...薄膜電晶體
第1圖係為顯示了習知技術液晶顯示器設備之橫截面視圖;
第2a圖係為顯示了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一液晶顯示器設備之一下基板之平面視圖,第2b圖係為取自沿第2a圖A-A線之橫截面視圖,而第2c圖係為取自沿第2a圖B-B線之橫截面視圖;
第3a圖係為顯示了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一液晶顯示器設備之一下基板之平面視圖,第3b圖係為取自沿第3a圖A-A線之橫截面視圖,而第3c圖係為取自沿第3a圖C-C線之橫截面視圖;
第4a圖係為顯示了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一液晶顯示器設備之一下基板之平面視圖,而第4b圖係為取自沿第4a圖A-A線之橫截面視圖;以及
第5a圖係為顯示了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一液晶顯示器設備之一下基板之平面視圖,第5b圖係為取自沿第5a圖A-A線之橫截面視圖,而第5c圖係為取自沿第5a圖C-C線之橫截面視圖。
100...基板
110...閘線
112...閘電極
117...半導體層
120...資料線
122...源電極
124...汲電極
130...畫素電極
140...共用電極
141...第一共用電極
142...第二共用電極
145...開口
151...第一接觸孔
160...感測線
T...薄膜電晶體
Claims (10)
- 一種液晶顯示器設備,係包含有:閘線和資料線,該閘線和該資料線係互相交叉佈置於一基板上以限定出一畫素區;一畫素電極,該畫素電極形成於該畫素區中;一共用電極,該共用電極與該畫素電極一起形成一電場並感測用戶之觸摸;以及一感測線,該感測線與該共用電極電連接,其中該共用電極包含感測X軸之一觸摸位置與Y軸之一觸摸位置之任意一個之複數個第一共用電極以及感測該X軸之觸摸位置與該Y軸之觸摸位置之另一個之複數個第二共用電極,並且該感測線係不與該些第二共用電極電連接但與該些第一共用電極電連接,其中該共用電極與該感測線係一同形成於該基板上,其中該些第二共用電極從該基板之一個末端部份延伸至該基板之另一個末端部份。
-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設備,其中該畫素電極係形成於一第一鈍化膜下,並且該共用電極係形成於該第一鈍化膜上並且在畫素區中包含一個或者更多個開口。
-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設備,其中該感測線和該共用電極透過在其間插入一第二鈍化膜而相互分隔開,並且該感 測線係通過提供於該第二鈍化膜中之一第一接觸孔與該第一共用電極電連接。
-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設備,其中該感測線係形成於與該閘線或者該資料線對應之一區域中。
-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設備,其中該些第二共用電極之每一個係沿X軸方向或者沿Y軸方向縱向延伸,並且各個該些第一共用電極係透過在其間插入該些第二共用電極而相互分隔開。
- 如請求項第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設備,其中該感測線係沿與該些第二共用電極之延伸方向交叉之一方向延伸。
-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設備,係還包含有:一導線,該導線與該些第二共用電極電連接以減小該些第二共用電極之阻抗。
- 如請求項第7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設備,其中該導線係透過在該共用電極之間插入第二鈍化膜而與該共用電極分隔開,並且係通過提供於該第二鈍化膜中之一第二接觸孔而與該第二共用電極電連接。
- 如請求項第7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設備,其中該導線係形成於與該閘線或者該資料線對應之一區域中。
- 如請求項第7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設備,其中該導線係不與該感測線電連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00098253A KR101790977B1 (ko) | 2010-10-08 | 2010-10-08 | 액정표시장치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15975A TW201215975A (en) | 2012-04-16 |
TWI467297B true TWI467297B (zh) | 2015-01-01 |
Family
ID=45924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36451A TWI467297B (zh) | 2010-10-08 | 2011-10-07 | 液晶顯示器設備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82064B2 (zh) |
KR (1) | KR101790977B1 (zh) |
CN (1) | CN102445799B (zh) |
TW (1) | TWI46729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891985B1 (ko) * | 2010-10-08 | 2018-08-2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
KR101524449B1 (ko) | 2011-12-22 | 2015-06-0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KR101315227B1 (ko) * | 2012-05-30 | 2013-10-0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KR102040654B1 (ko) * | 2012-06-11 | 2019-11-0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센서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KR101944503B1 (ko) * | 2012-06-21 | 2019-04-1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센서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센싱 표시 패널 |
TWI465819B (zh) * | 2012-07-13 | 2014-12-21 | Au Optronics Corp | 液晶顯示面板 |
CN103293735B (zh) * | 2012-08-27 | 2015-11-25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 |
JP5971708B2 (ja) * | 2012-08-27 | 2016-08-17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タッチパネル内蔵型表示装置 |
KR101993220B1 (ko) * | 2012-10-29 | 2019-06-2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
KR101455314B1 (ko) * | 2012-11-19 | 2014-10-2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
KR102024782B1 (ko) * | 2012-12-27 | 2019-09-2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센서 일체형 표시장치 |
KR102023436B1 (ko) * | 2013-01-30 | 2019-09-2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전극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JP2014186121A (ja) * | 2013-03-22 | 2014-10-02 |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CN103257769B (zh) * | 2013-03-25 | 2016-01-27 |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容内嵌式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
CN103186307B (zh) * | 2013-03-26 | 2015-10-14 |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KR102061792B1 (ko) | 2013-05-06 | 2020-01-0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WO2014181494A1 (ja) | 2013-05-09 | 2014-11-13 |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3500747B (zh) | 2013-09-30 | 2017-01-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KR102063349B1 (ko) | 2013-11-19 | 2020-01-0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 방법 |
KR102082265B1 (ko) * | 2013-11-28 | 2020-02-2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센서 일체형 표시장치 |
CN103913916B (zh) * | 2014-04-04 | 2017-04-05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屏 |
CN104020905B (zh) * | 2014-05-30 | 2017-06-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CN104020906B (zh) * | 2014-05-30 | 2016-09-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以及显示装置 |
KR101764014B1 (ko) * | 2014-10-06 | 2017-08-03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센서를 갖는 전자장치와 이의 구동 방법 |
US9904404B2 (en) | 2014-10-06 | 2018-02-27 | Lg Display Co., Ltd.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ouch senso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CN104536633B (zh) * | 2015-01-26 | 2017-06-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05843433B (zh) | 2015-01-30 | 2019-01-18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触摸显示设备 |
US9910530B2 (en) * | 2015-02-27 | 2018-03-06 |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panel with touch detection function |
TWI576735B (zh) * | 2015-06-08 | 2017-04-01 |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觸控顯示面板及其測試方法 |
CN105094487B (zh) * | 2015-08-13 | 2018-10-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摸屏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触摸显示装置 |
KR102397765B1 (ko) * | 2015-12-30 | 2022-05-1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일체형 표시장치 |
CN105549792B (zh) * | 2016-02-05 | 2019-02-1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
KR102463812B1 (ko) * | 2018-04-03 | 2022-11-03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터치 센싱 방법 |
KR102561107B1 (ko) * | 2018-09-21 | 2023-07-2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표시장치 |
CN109521609A (zh) * | 2018-12-25 | 2019-03-26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211207023U (zh) | 2019-07-25 | 2020-08-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WO2021012262A1 (zh) * | 2019-07-25 | 2021-01-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器 |
CN114967259B (zh) * | 2022-05-25 | 2023-11-28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
KR102544152B1 (ko) * | 2023-04-05 | 2023-06-15 | (주) 아하 | 광 투과율이 개선되며 비접촉 상태로 외부 입력을 감지할 수 있는 입력 감지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024789A1 (en) * | 2005-07-29 | 2007-02-01 | Osamu Itou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US20090231304A1 (en) * | 2008-03-17 | 2009-09-17 | Lee Sang-Hun |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US20100195004A1 (en) * | 2009-02-02 | 2010-08-05 | Steven Porter Hotelling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reordered inversion |
TW201031961A (en) * | 2009-02-02 | 2010-09-01 | Apple Inc |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493867B1 (ko) * | 1999-12-09 | 2005-06-10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박막 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기판 및 액정표시장치 |
KR101226440B1 (ko) * | 2005-09-26 | 2013-01-2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패널,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및 표시장치의 터치 위치검출방법 |
KR101230309B1 (ko) * | 2006-01-27 | 2013-02-0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감지 신호 처리 장치 |
US8243027B2 (en) * | 2006-06-09 | 2012-08-14 | Apple Inc. | Touch scre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KR101529840B1 (ko) * | 2006-06-09 | 2015-06-17 | 애플 인크. | 터치 스크린 액정 디스플레이 |
KR101330214B1 (ko) * | 2006-07-18 | 2013-11-1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스크린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JP4449953B2 (ja) * | 2006-07-27 | 2010-04-14 |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8216726A (ja) | 2007-03-06 | 2008-09-18 | Seiko Epson Corp | 液晶装置、液晶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
KR101382557B1 (ko) | 2007-06-28 | 2014-04-0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1519844B1 (ko) * | 2008-01-07 | 2015-05-1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스크린패널용 상부기판,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갖는표시장치 |
US8179482B2 (en) * | 2008-03-19 | 2012-05-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Touch panel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JP4816668B2 (ja) | 2008-03-28 | 2011-11-1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タッチ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 |
US8749496B2 (en) * | 2008-12-05 | 2014-06-10 | Apple Inc. | Integrated touch panel for a TFT display |
US8411045B2 (en) * | 2008-12-15 | 2013-04-02 | Sony Corporation | Touch sensitive displays with coplanar capacitive touch and proximity sensor pads and related touch panels |
KR101571683B1 (ko) * | 2008-12-24 | 2015-12-0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US7995041B2 (en) * | 2009-02-02 | 2011-08-09 | Apple Inc. |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
WO2010107961A2 (en) * | 2009-03-18 | 2010-09-23 | Synaptics Incorporated | Integrated display and touch sensor |
KR101290709B1 (ko) * | 2009-12-28 | 2013-07-2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센서 인셀 타입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US9898121B2 (en) * | 2010-04-30 | 2018-02-20 | Synaptics Incorporated | Integrated capacitive sensing and displaying |
KR101891985B1 (ko) * | 2010-10-08 | 2018-08-2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
-
2010
- 2010-10-08 KR KR1020100098253A patent/KR101790977B1/ko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9-26 US US13/244,991 patent/US8982064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9-29 CN CN201110305697.XA patent/CN102445799B/zh active Active
- 2011-10-07 TW TW100136451A patent/TWI467297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024789A1 (en) * | 2005-07-29 | 2007-02-01 | Osamu Itou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US20090231304A1 (en) * | 2008-03-17 | 2009-09-17 | Lee Sang-Hun |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US20100195004A1 (en) * | 2009-02-02 | 2010-08-05 | Steven Porter Hotelling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reordered inversion |
TW201031961A (en) * | 2009-02-02 | 2010-09-01 | Apple Inc |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15975A (en) | 2012-04-16 |
US20120086654A1 (en) | 2012-04-12 |
KR20120036521A (ko) | 2012-04-18 |
US8982064B2 (en) | 2015-03-17 |
CN102445799B (zh) | 2014-09-03 |
KR101790977B1 (ko) | 2017-10-26 |
CN102445799A (zh) | 2012-05-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67297B (zh) | 液晶顯示器設備 | |
TWI467298B (zh) | 液晶顯示裝置 | |
US8792061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KR101295533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GB2562899B (en) | In-cell touch liquid crystal panels and the array substrates thereof | |
KR101564332B1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에 일체화된 터치 스크린 패널과 그 제조 방법 및 터치 센싱 방법 | |
US8531616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20150029144A1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05739193A (zh) | 内嵌式触摸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414070B (zh) | 触控电极层及显示面板 | |
TW201624249A (zh) | 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
CN105739739A (zh) | 内嵌触摸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5739144A (zh) | 内嵌式触摸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US9019221B2 (en) | Display device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 panel | |
KR20100074820A (ko) | 진동 터치 스크린 패널과 그 제조 방법 | |
WO2018214491A1 (zh) |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KR20120054785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12684941B (zh) | 内建式触控显示面板 | |
CN105487701A (zh) | 触控面板 | |
KR102080281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TWI544390B (zh) | Capacitive touch display device | |
KR101820661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CN204203918U (zh) | 触控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