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06898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306898B TW306898B TW084102185A TW84102185A TW306898B TW 306898 B TW306898 B TW 306898B TW 084102185 A TW084102185 A TW 084102185A TW 84102185 A TW84102185 A TW 84102185A TW 306898 B TW306898 B TW 30689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
- item
- patent application
- attitude
- pitch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G—COSMONAUTICS; VEHICLE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4G1/00—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2—Parts of, 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in or to, 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4—Guiding or controlling apparatus, e.g. for attitude control
- B64G1/244—Spacecraft control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G—COSMONAUTICS; VEHICLE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4G1/00—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2—Parts of, 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in or to, 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4—Guiding or controlling apparatus, e.g. for attitude control
- B64G1/32—Guiding or controlling apparatus, e.g. for attitude control using earth's magnetic fie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06898 A1 B7 五、發明説明(1 ) 本 發 明 係 關 於 白 適 應 控 制 » 特 別 是 對 於 使 用 磁 矩 發 生器 , 在 地 球 軌 道 上 9 依 —·f 蚰 向 而 安 定 之 衛 星 的 側 滾 -偏航平 面 〇 更 特 別 地 9 但 非 專 一 地 » 偽 關 於 具 有 中 間 傾 角 (¾ 1常 在 約 15 〇 與 約 75 0 之 間 )的軌道’ ) 先 前 技 藝 之 描 述 在 許 多 文 件 中 9 已 提 出 有 丨使 用 磁 場 線 圈 Μ 協 助 在 地 球軌 道 上 之 人 造 衛 星 的 姿 態 安 定 , 在 這 lib 文 件 中 9 例 舉 如下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 發 明 之 背 景 本 發 明 之 領 域 -可再使用之再入衛星系統設計研究 » .. 附錄E :姿態控制系統研究 11 h a c 〇公司* 11 h a c a *紐約州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星際科技報告第4期。 -用以旋轉小型太空船的磁性姿態控制系統。 P A L,P A R I M U* S K L B Y | V A U G Η N Η .等著 11 h a c ο,公司,I ι: h a c a,紐約州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IAA會議論文第10期。 -ETS-III之磁性姿態控制系統的發展 IMA I F. ,SH IMIZU J .等著 曰本國家太空發展局,東京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IAA會議論文第18期。 -基本磁性姿態控制系統 STICKLER A.C., ALFRIEND K.T.等著
Ithaco公司,Ithaca,紐約州-海軍實驗室,華盛頓特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MS ) Λ4規樁(2丨0 X 297公釐)
*1T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 B7 五、發明説明(2 ) 區 AIAA,力學與控制飛行會議,Anaheim,加州/8月5-9日 ,1974年, -傾向靠近極地衛星之一動量的磁性側滾餹肮姿態控制 BRUBERLE E. , RE IHDLETA.等著
Messerschmitt Boikov# Bio hut公司,Ottobrunn,德國 IFAC/ESA在太空之自動控制討論會,Noordwijkerhout ,荷蘭,7月5-9日,19 8丨2年,及 使用磁性轉矩之|主太空船姿態控制 ' - ' « - · - . , ,·.ν , MUSSER K.L., EBERT W .[.. * <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L a u r e 1 ,馬里 蘭州 美國國家肮空暨太空總署,Goddard太空飛行中心,飛 行力學/估計理論討論會,1989年2 3 -28頁。 在這些文件的逼j中,線圈僅被用於限尼或僅被用於去 飽和姿態控制慣性輪,或在一開/闞的基礎上操作(或在一 ____ · - - - .«— - ' — —- · —— . ----- ,,—— 一—....· -—'*·*—·.一 . ”正”開/ ”負”開/關的基礎,其中 > 線圈被用K去飽和此輪 - ^ ’~' ),或结合在側滾方向的磁埸値與flii仰方向的磁埸值的導函 數,或在一非常嚴格之假設的基礎上操作(例如,B 0 = 0之 條件)。MUSSER與EBERT的文^提出了 一種姿態控制方法, 其為使用磁埸線圈與在線圈裡流動之電流的調節*這是一 ..— " " '^ " -一一 .- ^ 個有力的解決方塗_:但其具有缺點為需要一完整的地球 一 —^ 一 一" ’一·—- ' —""_~ — 場横型及軌道的正確知識JUS .屋.位;並且,此方法無法 一 -----1 -.,. L-e-ih II '· mrn^lr Ί__ 丨 一丨――- + 考處到實際上磁塌與馍型之背馳,或甚至克腋最微小的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NS )八4規格(210X297公f ~ 5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s 306898 Λ7 B7 五、發明説明(3 ) 暴。 下列的文件亦可加以提及: -US-A-4 9 1 6 622,其褥要一可依榴軸旋轉的憤性輪, -US-A-4 489 38 3,其受限於險峻地傾斜的軌道且僅能間 欺地活動磁性線圈(在兩個内之一四分之一軌道上), -US-A-4 8 07 8 3 5,其需要一重力支座的使用,並僅為 了阻尼而使用磁性線圈, -FR-A-2 498 155,其受喂於胆尼單動, -F R - - 2 3 1 9 1 5 0,其受哏於同步軌道, -FR-A-2 525 359,其為關於在側滾-偏航平面上之一自 主動力矩的去飽和化。 -FR-A-2 52 5 360,其需要對欲補償之一外部干擾轉矩 的測定, -F R - A - 2 5 2 5 3 6 1,其使用一磁極性訊號與一平滑裝置 -ΕΡ-Α-0 5 44 2 42,其集中於磁性干擾的補償,及 -US-A-5 0 47 94 5,其滞要一地磁場横型的知識並集中 . ~~ ·*>'· — — - ·· - — ...... 於補價衛i的刺餘Ji埸。 II —.....——1 ......一一…1丨_ 一' 一^-- 本發明的一目的在於輻由提供一姿態控制方法與裝置而 "•*1. 減輕上述缺點,其為至少在側滾-偏肮平面上實施,利用 磁矩發生器與地磁場之相互作用,而導致高精確度的指向 ,並由於其簡單性,可靠性與對於磁場内之變動的適應能 力,而結合有低質虽,低成本與艮服務年限的優點。 本發明之概述 本發明包含有一控制衛星姿態的方法,使其對,μ ϋ—-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亨項洱填寫本頁) 装·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榡準(CNS ) Λ4規掊(210Χ 297公犛) A7 B7 五、發明説明(4 ) 15UI鬱航軸呈安定,其中,對於側滾-偏航控制: 一在瞬時方向為1之側滾-偏肮平面内的瞬時方位可被決 場 磁 地 域 區 與 ->γ 最 向 位 單 的 仰 俯 由 為 rd 向 方 時 瞬 ’ ’ 義 定定 矩 轉 正 校 之 星 衛 的 上 向 方 滾該 側在 之於 星 用 衛被 1 1 定 決 被 可 量 態 姿 航 偏 方 與 幅 振 的 滾 件 側條 該決 由先 為從 幅遵 振於 該 應 , 適 律為 定益 制ti« 控^1 的 , 決定 先決 據所 依量 ’ 態 定姿/ 決〆 被 可M 向偏 之 態 動 星 衛 之 上 面 平 肮 偏- 側 在 擬 0 於 關 為 , 件點 條極 決的 先統 此糸 的正 矩校 磁該 該生 ’ 產 上向 面方 平該 的在 向而 方 -時用 瞬作 該互 於相 直的 垂場 於磁 生地 發與 矩由 磁藉 一 為 一 幅 振 矩 轉
Z X 正 校 肮 偏 I 滾 側 該 中 其 分 部 P 俯 有 具 不 対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I) :装 ,βτ 佳 的 點 極 明> 統藉 發糸j益 本於~增 據.闞該 依 一 一 :決一 色先 苜 為 件 上 星 衛 β於 存 儲 自 插 内一 由 件/滾, E側/ 的I少一定;至一 tliI,. β Μ 時一 i 的I i 1之一 分 β, S 的 里 磁 地一 時 瞬 之 上 面 平 肮 偏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於 基 . 與 得..' 求一上一 而數一 位〃係一 方一 0... 的立I z —r ‘ X 傅 3J 之 上 星衛Ij 存儲 於 基 為 益 MB 該 時 瞬I 之| 位一 方S 勺一 .62 - zj X 一 B f 分一 剖 的 埸 磁 地 域 區 的 上 面 平 肮 偏- 滾 側 在 值 導 / 益 例種 比 四 為有 律且 定並 制 ’ 控度 1 速 角 及 角 航 偏 - 滾 側 為 量 Μ 姿 u= § 數 函 其 及 角 航 偏 i 滾 側 為 最 態 姿 型 分 積’ /¾益 例增 uu SE UU 種 為四 律有 定 且 制並 控, 一 分 積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 NS ) Λ4規格(210X 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一控制定律為比例/積分/導函數型,姿態量為侧滾-偏 肮角及角速度與其積分,並且有六種增益· 一先決條件所應用的極點之特徵為量St與ω;,使得系統 的特激多項式可Μ ϋ項乘積的形式寫成: X2 + 2C,i or X i (〇] 其中丄為在1與iL之間(含1與旦)。 一極點為選擇成使得量ω {為至少大於軌道角頻率一位 數, 丨 一部分ΒχΖ的振幅被決定且磁矩My的振幅為由將校正 ye· 轉钜的振幅除Μ部分Bxz的振幅所決定,及磁矩My為在俯 * .. 仰軸周圍產生, 一電磁場B的振幅1B1被決定,且磁矩Mb為垂直於地磁埸 而產生,使得: Β Λ C ra X z
Mb=-- 1 Β 1 2 一在俯仰軸的姿態為藉由修正一俯仰慣性輪的轉動速度 來控制, 一俯仰轉矩被產生Μ去飽和慣性輪•此係賴由活動至少 一在側滾-鵂肮平面上產生一磁矩的磁矩發生器而成, 一在俯仰袖的姿態為藉由在側滾-鵂肮平面上產生一磁 矩來控制,其振幅為在俯仰姿態量測的基礎上被決定, 一磁矩為在側滾-偏肮平面上,該瞬時方向附近被產生, 一姿態量為藉由使用地球,太陽及/或星球的探査器, 本紙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NS ) Λ4規格(210X 297公釐) 一 8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士衣 訂 S06S98 五、發明説明(6 ) 迴轉儀或速率迴轉儀之探査而決定,及/或使用估計滤波 器而被估計, 一至少某些姿態最係藉由比較瞬時地磁塌之一或多軸上 的量測與一地磁場模型而決定· 一至少在側滾-蝙航平面的地磁場係藉由使用至少一地 磁儀於一或多個量測袖之量測而決定· 一至少在側滾-偏航平面上之地磁場的方位為由接收自 地面的訊號而決定, , 一至少在側滾-偏肮平面i;之區域地磁埸的方位為由此 埸的横型所決定, 衛星在一軌道上,其傾向在約1 5 °與約7 5 °之間。 在另一方面,本發明包一對側滾,俯仰與偏航安定的衛 ___—------—-- ' ----- ^ -------- 星,其包括一側滾-偏肮姿態控制裝置,包括: 至 的 場 磁 地 域 區 時 瞬 之 面 .平 肮 偏 - 滾 側 在 定 決Μ 用 置 裝 I 第 的 Ζ X Β 位 方 少 第 , 定號 決訊 態態 姿姿 一 生 一 產 向 裝 方 航 偏 與 向 方 滾 側 在 少 至Μ 用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有 含 包 其 ’ 滾 腦側 電 一 的給 置 供 裝律 二定 第此 與 , 一 律 第定 至制 接控 連應 一 適 白 偏 / 益 曾 tr 變 可 i 被Μ 值 矩 轉 肮 位 位 方方 時之 瞬 XS J Z 少 BX至 之如 號有 訊益 態增 姿變 自 可 來該 於給 用供 應其 興 * 軸律 仰定 俯一 於含 用包 應並 直 , 敝 函 的 Ζ 用 ΒΧ作 生互 皆 目 0 粍 上之 面 場 平磁 的地 由 写 S β 仰被 俯Μ 在矩 於轉 適 於 為 生 其 產 , 於 器適 生 其 發 , 矩矩 磁磁 1 1 1 即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艿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rNS ) Λ4規格(210Χ 297公角) t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 7 ) 所 應 用 Ο 上 述 本 發 明 之 較 佳 特 色 準 用 於 衛星與 其姿態控制裝置。 V Λ 將 可 Μ 了 解 到 本 發 明 一 提 供 側 滾 -偏肮控制而不必在俯仰方向應用任何轉矩· ~.J | _ | - . .................... ..... . _____ _ ______ _ _____________— —----» 一 不 排 除 磁 性 地 控 制 俯 仰 的 可 能性, 一 不 需 要 任 何 轉 ...~ 動 一— 動 Jl .里 一 不 限 於 極 m 斜 的 軌 道 m 平 嫒的軌 ~....... 道, 一 不 需 要 \Έ 何 力 支 1 __. 不 需 要 反 動 ft么 fro 或 在 側 滾 偏航平面上具有非零的旋轉 軸 部 分 的 慣 性 輪 或 推 進 器 一 在 應 用 控 制 之 前 不 爾 要 任 何時延 $ 一 不 需 要 任 何 外 部 干 擾 力 .姐 的 測定* 旦不限於補償干擾 轉 矩 一 不 餺 要 磁 場 的 預 測 或 遍 及 軌 道之磁 場横型的知識(此 埸 的 局 布 知 iftfc m 為 充 分 的 ) 且 一 不 需 要 在 其 軌 道 上 之 衛 星 位 置的衛 星上的知識。 本 發 明 的 巨 的 特 色 與 優 點 將 會經由 下列敘述而浮琨, 此 敘 述 為 參 見 牖 附 圖 式 而 m »*vl- 由 非 限制的 例子來供給。 圖 式 之 簡 單 說 明 圖 1顯示依據本發明之軸系統 其軸為與衛星及關係到 至 少 在 側 滾 -偏航平面之姿態控制的不同向量相關。 圖 2為本發明之側滾- 鰌 肮 姿 態 控剌方 法的流程圖。 圖3顯示六個圖 >其表現了由本發明 沒有干擾轉矩時 之 模 擬 所 得 到 的 側 傾 * 俯 仰 與 饑 肮角度 與衛星之瞬時旋轉 -- 請 先 閱 讀 背 ιέ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I 寫 本 頁 η 罕 標 冢 國 國 宁 用 通 度 尺 ifr 紙 離 s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Λ7 B7 五、發明説明(8 ) 向量的座標,對時間的發展, 圖4顯示了四個圖,其表現了由圖3之相同棋擬所得到的 四個側滾與偏肮增益,對時間的發展。 圖5顯示了六個類似圖3的圖,但為容許干擾轉矩之横擬。 圖6顯示了四個類似圖4的圖,並顧示了自適應蝤益的發 展。 圖7顯示了三個圖,其顳示了茌被考慮之空氣動力學與 太陽之干擾轉矩的三軸之上的部分。 圖8顯示了三個圖,其顧示了沿著在衛星的位址之瞬時 地磁場的三軸的部分對時間的發展(沿著軌道)》 * ,. 較佳具體例之詳细說明 圖1顯示了與衛星S有關的軸XYZ的系統,此衛星的姿態 為至少在側滾-偏肮平面圼安定。X* Y,X軸Μ常見的方式 被定義如下: 一 X為側滾軸, 一 Υ為俯仰_ ,平常為垂直於軌道平面,即,側滾-偏肮 平面, 一 Ζ為偏肮軸,平常為指向地球的中心, 及更有: *袖ΧΥΖ的糸統構成一直接參考架構, *χ軸,其平常為在側滾-偏肮平面上,被指向於在其軌 道Τ上之衛星瞬時速度的相同方向;若軌道為圓形,則X袖 通常與軌道相切。 下列的敘述為最初關於側滾-偏肮控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NS ) Λ4現格(210X297公焚_)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 '*衣. 訂 S06898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側滾角6與偏肮角4為闞於X與Z軸相對於其固定點姿勢 之角衛星姿態誤差,如上面定義之相對於軌道與地球之固 定點姿態。 依據本發明,側滾-偏肮姿態控制使用一磁性俯仰線圈 ,即其活動軸平行於Y袖,或(更普遍地)磁矩發生器意味 著其活動磁袖,通常不必固定*為在此袖Y與地磁場B的平 面上。 由此線圈產生的磁矩M y因ft沿著Y軸指向。磁矩發生器 在(Y,B)平面上產生一磁矩M.b。 首先考慮俯仰線圈。 因為在兩磁場或力矩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一個等於此等埸 /力矩之向量積的轉矩,磁矩My與區域地磁場的俯仰部分 產生了一零轉矩。 在另一方面,My與在側滾-偏肮平面上的地磁場之部分 Bxz相互作用而磁性地產生一轉矩C m X z,其為平行於側滾-偏肮平面,垂直於M y與B X z,並具有一横數相等於後者之 横數求積,因為其為相互垂直的。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現考慮一在(Y,B)平面上產生之磁矩Mb的一般事例:此 磁矩與Bxz的相互作用在如前述之相同方向產生一轉矩, 但Mb與地磁矩的俯仰部分By的相互作用亦在此方向產生一轉 矩。更普遍地,M b與B的相互作用的結果係為一轉矩C m X Z ,其為由下列方程式所表示: C m X z = M b Λ Β 此通解的一特殊事例為前述的事例,其中磁矩為平行於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Χ 297公釐) A7 B7 五、發明説明(10) 分 ί 大 充在最 為 Η 為 即中效 圈其功 線為其 一 例 , 單事中 一 殊例 , 特事 中的此 例要在 /IX yy cnn s- 33 Β 此一於 在另直 γ(垂 位 方 一 有 上 面 平 \|7 β
由 則 數 横 的 Ζ X 給 供 所 積 乘 數 模 的 Β 與 物 等 同 滾其 側或 /IV 在 定 固 為^ 0 Μ - 若滾 側 圈 線 航 於 Ϊ //Ί 平 即 面 平 航 偏 要 稼 Ρ. 僅 則 向 方 此 角 α 圼 的 上 軸 仰 俯 ) X 由 Β 為 * 1義 定 所 積 最 的 場 向磁 方地 時域 瞬區 與與 X Υ 軸量 傾 向 側位 單 袖 肮 偏 對 是 。 的 度意 角注 同 得 相 值 圼 7 定 決 位 方 的 與 X Β 若 位 方 的 若 且 軸 Ζ 與 X 星 ¥ 分 部 肮 0 與 滾 rtHJ ffi 的 場 : 磁值 地 正 域為 VI 區 - 示於 表對 ζ X Β α -----------^ 仏--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Τ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 =Arc tan(-Bx/Bz) 下面將會變明瞭,在至少在側滾-偏肮平面上之姿態控 制的方程式|本發明對事實加Μ考慮*此事實為,所有賴 Mb與地磁埸之相亙作用,在任何給定時間,可產生於側滾 -偏航平面上的轉矩為必須在由角α所定義的方向1?(轉矩 當然可為負值,亦可在1的相反方向)。 應用於包含衛星於其環境之系統的第二方程式可被寫成 (Μ向量的表示法)容許一事實,即外力為一干擾轉矩C ρ ( 理論上未知)與一控制轉矩C ra (欲決定)的和: I Ω + Η Ω Λ I Ω + S2 Λ H = C ρ + C m 其中Ω為在其軸糸之衛屋的瞬時旋轉向量* I為衛星的慣性矩陣, --------*_4-«?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Λ4規格(2丨0乂297公漦)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 1) Η,若有的話•為衛星的自主動力矩;此係涉及, 例如,一固定方位慣性輪,較佳地為一沿著俯仰軸有固 定方位者。
具有三個部分的上述向量動力方程式可分裂成一在側滾 -偏肮平面具有兩部分的動力矩陣方程式(相當於一有兩純 量方程式的糸統)與一俯仰方程式。此敘述所餘者為關於 側滾-偏肮平面;此可被寫成,將小角度加Μ線性化成一 之幕: I
Ak + Bj( + DX = Cpxz + Cinxz ·. 其中:
Cpxz為在側滾-偏肮平面上之干播轉矩的部分, C m X z為在側滾-偏肮平面±之控制轉矩的部分(如Μ下所 解釋,字尾” in”表示轉矩為磁性地產生)· X為由側滾與偏肮角φ與Ψ所形成之行向量, A,Β與D為表琨衛星,特別是其動最*之特微的係數的 矩陣。 當被控制轉矩應用的方位為已知,投影於側滾-偏航平 面上的轉矩C m X z可以下列形式寫戊:
其中C為一純量(相當於圖1中之向量C m X z的横數)。 一將Cmxz表琨如X,其導函數j(及/或其積分J*X的函數的 控制定律可被選擇成普賴里(P「i 〇 r i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规格(2丨Ο X 297公釐) ---------r f-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 2) 一比例/導函數型控制定律可被寫成:
C=Kc · X+Lc · X 其中K c為增益K t與K z的列矩陣,而L c為增益1 i與U的列 矩陣,下標1相當於側傾增益且下標2相當於偏肮增益。 一比例/積比型控制定律可寫成:
C=Kc · X+Nc · j X 其中矩陴K c與N c同樣地為增益K i,K 2,n i,η 2的兩列矩 陣。 丨 一 Ρ I D (比例/積分/導函數·).型控制定律需要六個係黻Κ ! ,Κ 2,1 1, 1 Ζ ' 11 1 與 η 2 ° 係數或增益數愈少,控制定律愈簡單。實務上,係數或 增益的數目等於4。 在比例/導函數控制定律的事例中,上面的動力方程式 可Μ下列的形式寫成: AX + B'X + D'X^pxz 其中B ’與D ’包栝了表達轉矩C m X ζ之》與X的係數。 若一使用X的積分的控制定律被選擇,在動力方程式的 左手邊會有第四項(例如表示成F)。此可解釋為何吾人較 喜歡使用比例/導函數型定律,係為了簡化方程式。 根據本發明的糧要特色,不同的增益為依據適當的先決 標準,考盧地磁場之側滾-偏肮部分或α及先前定義之Bxz 之模數的瞬時值而随時間改變。 為了此原因•使用的命令定律被稱做自適應定律。 增益為較佳地基於闞於系統之動力右程式的極點的選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J. A7 _ ΙΠ 五、發明説明(1 3 ) ,即,其特徵方程式的根。 系統的特徵方程式為一 ϋ次多項式。次幕01決定於問題之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策 微 分 方 程 式 的 次 幕 (η =2若 控 制 定 律 僅包 含 比 例/導函數項 9 η = 若 控 制 定 律 1>2 含 積 分 項 )! •及在意的向虽X的 部 分 的 數 巨 (若僅僅在側滾- 偏 rntf 肮 平 面 的 系 統有 關 聯 ,則 為 2) 〇 事 實 上 > JL為前述值的乘積< 3須注意的是I '數目H * 即 極 點 或 根 的 數 巨 9 可 異 於 控 制 定 律 之 增 益 的數 0 (比例/ 積 分 或 導 函 數 /積分控制定律) 〇 此 等 極 點 通 常為 複 數 值, 但 總 有 些 中 間 量 具 有 總 為 實 數 且 具 有 物 理 意 義的 優 點 0 更 精 確 地 至 少 在 應 用 於 側 滾 -偏肮控制之比例/ 導 函 敝 型 控 制 定 律 的 事 例 中 » 特 擻 多 項 式 可Μ 下 列 形成 寫 成 : P =(χ2 ωι X + (1)1 : (X7 2ζ? ω. -Η 丨)) 中 間 量 為 角 頻 率 ω 1與C 〇 7 及 阻 尼 因素 2 ,與S 2 〇 在 個 極 點 的 事 例 中 ♦ 附 加 量 ω 3與? :3 可 掖使 用 0 角 頻 率 ω 1 ' '( 〇 2 的 值 愈 大 t 系 统 的反 應 愈 快(,’ 神 經 的 ” 控 制 ); ;阻尼因素ξ 1 與 愈高, 1被減振的埋動愈快。 > 此 等 虽 可 為 常 數 (時恆性) 值 〇 另 外 9 其 可 根 據 在 軌 道 上 之 衛 星 的位 置 而 引起 變 化 〇 當 a 改 變 時 » 為 了 使 糸 統 穩 定 * 較佳 地 » 角頻 率 ω !與 ω 2為非常大於軌道角頻率〇 0 (例如10至1 00倍大 )< >此達 成 了 在 控 制 增 益 中 的 變 動 與 在 衛 星 之姿 態 中 的變 動 的 良 好 頻 率 解 耦 〇 特 徵 方 程 式 的 f系 數 可 白 此 些 角 頻 率與 阻 m 因素 » 而 因 此 白 極 點 而 決 定 , Ά 用 於 增 益 k 2 » k ? -1 1 與 1 7 (若超過四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 297公釐) I — ^衣 i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商本頁) 306898 A7 B7 五、發明説明(14) ,則甚至其他增益)的瞬時值可自此些係數中推尋,為了 自下列方程式中供給在方向1所蒲之瞬時值C: C = . φ η . φ + k2 . ψ I Ζ2 . ψ 磁矩的振幅卽自磁矩被產生之(Υ,Β)平面的方向來推尋。 如圖2之圖表形式所示,使用比例/導函數控制定律的側 滾-偏肮姿態控制包含下列步驟: -步驟1:使用任何一種適合的地磁儀來量測Bj{與ΒΖ(或 直接量Βχζ)的瞬時值,並確認ct , -步驟2 :自衛星(A,B,D i之已知動力特徵與強制控制 特徵(強制於S i2,ou ,,ω 2或特激多項式P的適當根 上的束縳),決定增益Κ ,,Κ 2,1 ,,1 Η (即控制定律的列矩 陣)的瞬時值。 -亦為步驟2 :自步驟3的量測中決定所爾的(固定點)側 滾-偏肮轉矩C ra X ζ,使用任何適當的探测側滾-偏航姿態的 系統(地球感測器,太陽或星球感測器及/或迴旋儀及/或 估計滤波器或甚至接收外來的資料),Μ虽測欲校正之側 滾與偏航角及速度(即X與X) · -步驟4 :決定欲產生在Υ軸上的磁矩My |或更普及的為 磁矩M b, -亦為步驟4 :產生此磁矩: -步驟5·藉由此磁矩與地磁場B的相互作用,產生一實 際轉矩,其可對步驟3感測到的衛星之姿態產生一改變, 而經由系統的動力關閉其系統廻路(步驟6 )。 衛星姿態即藉由此動作的循環來控制,此循環監测了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IOX297公釐) 一 1 7 _ ---------^;ϊ.-----IT------^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5) B X z的瞬時值與新的姿態值,而此姿態值則給予了衛星對 於M y之產生及與地磁場之相互作用的反應。 瞬時(或現在的)地磁場可藉由量測(見上)或使用一數學 横型或使用量測與横型的结合而投射在側滾-偏航平面上 。須知,對每一軌道•此投射的方向改變並完成一周期。 方向ί亦同,其中,可能在側滾-偏航甲面上僅僅產生一磁 轉矩。 須注意的是,在傾斜至地)¾赤道之軌道的事例中,只有 一此種方向,在非傾斜至地磁赤道之軌道的事例中,在側 滾-偏肮平面上的唯一轉矩可被產生在此平面的任何方向 * ., ,因此,本發明、16不限於此特別事項。 為了決定側滾,偏肮,側傾率與鰌肮率等控制增益(在 比例/導函敝型控制定律的事例中,雖然下列討論可普及 於其他任何定律|,控制系統的特微多項式的係數被確定 ,在與如參數之四個回行增益相計算•與所欲之特擻多項 式的係數相計算,並符合於被選擇的極點之後,獲得之四 個方程式的系統被解出,四個未知數即為四個控制增益。 ---------『 水--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多益 在在? 用增 可可ΪΡ 宵 使的。亦益(1 其 算星數 增数 , 計衛係一函 算行的葉每的 計先上立,數 t 面道傅中係 星地軌要例之 衛在到主事存 在而送的此儲 而 C 傳一 在 與 法同 再每-a 插不算之上度 内對計 益星角 。 由針上增衛在)° M及面種於現分 可 t 地四 存為充 益 星在的儲成已 增衛可數並立數 , 在亦函 算建係 上 存益的計被個 際貯增 α 上上五 實個。為面星前 數值 地衛上 ft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梂举(CNS ) Λ4規格(2j〇X29·/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1 6) 再者,在俯仰方向的控制為使用例如俯仰憤性輪(見上 述)而引起,其速度被修正Μ補償在俯仰方向的姿態變動。 當需要•或甚至連讀地,此輪可被去飽和,其使用在側 滾-偏肮平面上運轉的磁性線圈(例如一側滾線圈與一偏航 線圈)·藉由與地磁埸之側滾-偏肮部分的相互作用,而產 生所襌的去飽和轉矩C y。 為了俯仰軸之迴轉儀的穩定,慣性輪最好已經在衛星上 ,並且代替地被容許與俯仰I校正轉矩Μ —定速度旋轉,此 轉矩為藉由在側滾-偏肮平面上的前述磁性線圈所產生。 為了將此控制的效力或在俯仰方向之此去飽和化的效力 » ·, 極大化,側滾-偏肮平面磁性線圈較佳地產生一垂直於Βχζ 的磁矩;與在俯仰方向的磁_場相互作用是可能的•並且在 側滾-偏肮平面上產生一干擾轉矩。俯仰控制或去胞和化 因此干揠了側滾-偏航,但側滾-蝙航控制並不干揠俯仰· 而如此就沒有擾動之回_的可能性,此擾動可使糸統整體 C側滾-偏航與俯仰)不穩定。 俯仰控制定律可為任何型式(比例/導函數,積分/導函 數或比例/積分/導函數),可能地具有不變的增益;然而 ,增益較佳為可變的Κ遵從與極點(或角頻率與胆尼)有關 的束縛,例如恆久性(時恆)的束縛。 3到圖6顯示了基於F列資料之横擬的結果。 -高度 9 0 0公里 -軌道傾度 65° -ω〇 2η / 6 0 0 0 —-T9—- 本紙張尺度逋川中國國家榡举(CNS ) Λ4規格(210'〆 297公竣)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A7 B7 五、發明説明( -軌道周期 -ω i 與 ω 2 -ζ 1 與 S 2 -Υ動力矩 17
6000S 0.0(Mrd/s 與 0.01rd/s 1 與 1 . 1 30NraS 由X與Z線圈去飽和的俯仰動力矩 衛星對角線的慣性矩陣 依照圖7的任何干擾轉矩 第8幕次的磁場模型(8個,球諧函數) 起始條件 φ。= 〇 . ς。 1° 1.5° --------—! In HI ——: .—----- . 'Λ-----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 控 了 圖示 顧
矩 轉 擾 干 有 沒 /IV 力 能 的 法 方 制 值 矩 轉 擾 干 的 高 抗 圖-抵 及 Μ 與 矩 轉 擾 干 有 具 較 比 的 磁 大 擴 地 度 程 當 相 明 發 本。 ’ 圍 較範 相用 法應 方的 決統 解系 的制 藝控 技態 知姿 習矩 與轉 性 ,-¾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項 8交 IBS I r 的 i Ϊ偏 度 - C 梯 滾 道力側 軌重高 的為的 道因内 赤是陣 準別矩 為特性 不,慣 亦定為 , 穩 因 的不如 fc* br ( ΤΓΤ^ ., 星 I衛 π &的 8¾天定 至至- I 0 不 明 發 本 此 因 上 面 平 肮 偏 要 需 的 輪 動 反 或 輪 性 慣 對 推 以 的 命 壽 務 服 眼 有 與 失 損 量 質 随 伴 有 滾具 側於 在對 了 了 除除 消消 要 需 的 統 系 之 礎 基 為 劑 進 要 需 的 定 0 動 被 之 成 造 度 梯 力 i° 因 何 任 於 對 除 消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Λ4规格(210 X 297公嫠)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7 五、發明説明(1 8) 被動穩定亦涉及質量損失,並較為不精確,且難Μ用於中 型與大型衛星, -消除對四個中之兩個四分之一軌道上的控制之妨礙, 其容許衛星的姿態偏移時間的50¾,因而損及指向。 -僅需要簡單的計算(消除對於磁埸之住何自主横型的需 要)。 -適應實際的區域磁埸,使控剌非常稱固,及 -控制糸統的動力特激K _保極佳㈣定度與髙度精密的 指向•而不顧主要擾動。·. 當衛星軸繞著其軌道進行時,因為沿著衛星袖之地磁塌 * -, 的部分改變,表示在傾斜於地磁赤道之軌道上的衛星之側 滾與偏航岫的動力及賴由與磁場的相亙作用而能產生控制 轉矩的磁矩發生器的系統,為一不穩定系統。 糸統藉由有利地固定其極點於軌道的任何點 > 與因此藉 由供給其動力特激來控制該不穩定系統,此動力特徽-如 反應速度或阻尼-被随地選擇在軌道上的任一點(當然,在 相當於磁矩發生器之飽和度的限度之内)。 特別地,常數(時恆)極點可遍及軌道地選擇。 相當於被選擇糸統之極點的角頻率可為(此不是一限制) 至少四倍大於軌道角頻率*且被選擇的柑當阻尼因素可為 單一順序。 ----ΒΓ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舄本頁) 装_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〇Χ 297公釐)
Claims (1)
- 306898 •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對 的方法,其中 85. 9. 24 修正本A8 B8 C8 D8 /偏航諸軸安定化之控制衛星姿態 對於側滾-偏肮控制: -在瞬時方向為3之側滾-偏航平而内的瞬時方位可被決 定,瞬時方向15為由俯仰袖的單位向量1與區域地磁埸I所 定義, 一衛星之側滾-餳肮姿態量可被決定, -被用於在該方向上的衛星之校正轉矩C m X z的振幅與方 向可被決定,依據先決的控制定律,該振幅為由該側滾— 偏肮姿態量所決定,其增益為適懕於遵從先決條件’此先 決條件為關於償擬在側滾-偏肮平iS上之衛星動態之系統 的極點, -一磁矩發生於垂直於該瞬時方向的平面上’該磁矩的 振幅為藉由與地磁場的相互作用’而在該方向產生該校正 轉矩C m X z,其中該側滾-龋航校正轉矩不具有俯仰部分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圃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關於系統 之極點的先決條件為實質的時間恆定的條件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Ϊ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该 增益藉由内插自儲存於衛星上之資料與自至少側滾—蝙肮 平面上之瞬時地磁埸的邡分B x z的方位而求得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增益 為基於儲存於衛星上之傅立葉依數丄,與.基於在側滾—偏 肮平面上的區域地磁埸的部分B >: z的方位之瞬時愤上者c' 5.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或2 m所述之方法’其中,控制定 律為比浏/導兩數胡,姿態鼠為ffl滾偏肮内及灼速度’並 .......................裝................# -........——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塡寫本頁) 經濟郎中央標举局:ar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且有四種增益者。 6 .如申請専利範圃第1或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控制定 律為比例/積分型,姿態量為側滾-偏航角及其積分,並且 有四種增益者。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控制定 律為比例/積分/導函數型,姿態為側滾-偏航角及角速度 與其積分,並旦六種增益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先決條 件所應用的極點之特激為摄S !與w 1 ’使得系統的特徵多 項式可Μ卫項乘積的形式寫成: X2 +2 ζ i ω ΐΧ > ω 2 其中_[為在1與上之間(含1與ϋ)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極點為選 擇成使得量ω i為至少大於軌道角頻率一位數者。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R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巧本頁)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部分 B X z的振幅被決定,且磁矩M y的振幅為由將校正轉矩的振 幅除Μ部分B X z的振幅所決定’及磁矩M y為在俯仰蚰周園 產生者。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或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地磁 場B的振幅丨B丨被決定,且磁矩M y為垂直於地磁場而產生’ 使得: B A C m X z ,· ' Hb=-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阈阀家標.乎-(CNSίΛ4叫,硌(2丨0〆:!97公:¾ ) 2經濟郞中央標準局R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2 .如申請専利範圃第丨或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在俯 仰軸的姿態為藉由修正一俯仰慣性輪的轉動速度來控制者。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圃第1 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捬仰轉 矩被產生K去飽和慣性輪,此係賴由活動至少一在脚滾-偏肮平面上產生…磁矩的磁矩發生器而成者° 1 4 .如申請專利範關第1或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在俯 仰軸的姿態為由在側滾-Μ航平面上產生一磁矩來控制, 其振幅為在俯仰姿態垦測的基礎上被決定者。 1 5 .如申請専利範圃第〗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磁矩為 在側滾-鵂肮平面上,該瞬時方向附近被產生者。 1 6 .如申請専利範園第丨彳頂所述之方法,其中’磁矩為 在側滾-偏肮平面上,該瞬時方向附近被產生者。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姿態 量為藉由使用地球,太陽及/或星球的探査器,迴轉儀或 速率迴轉儀之探査而決定,及/或使用估計濾波器而被估 計者。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圃第1或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至少 某些姿態量係賴由比較瞬時地磁場之一或多軸上的量測與 一地磁場模型而決定者。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至少 在側滾-餳航平面的地磁埸係賴由使用至少一地磁儀於一 或多個量測紬之爾測而決定者。 2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至少 在側滾-偏肮平Πίί h之地磁埸的方位為由抟收符池而的訊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W家標準(CMS )Λ4规洛(21() Z 2(17公龙)-3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線 3_98 S ,H:“: /,. D8 ' .〆::>/ 六、申請專利範圍 虢而決定者。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至少 在側滾-偏航平面上之區域地磁埸的方位為由此塲的横型 所決定者。 22.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或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衛星 在一軌道上,其傾角在約1 5 °與約7 5 n之間者。 2 3 . —種側_、姗仰,偏航安定化衛星,其包括一側滾-偏肮姿態控制—裝置,#^括: -一用Μ決定在側滾-傾肮平面之瞬時區域地磁埸的至少 方位Β X ζ的第一裝置> -一姿態決定第二裝置,用Μ至少在側滾方向與偏肮方 向產生姿態訊號, -一連接至第一與第二裝S的罐腦,其包含有一可變增 益自適應控制定律,此定律供給一側滾/偏肮轉矩值Μ被 垂直應用於俯仰轴與應用於來自姿態訊號之Β X ζ的瞬時方 位,並包含一定律,其供給該可變增益有如至少Β X ζ之方 位的函數,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一磁矩發生器,其為適於在俯仰蚰的平面上產生Β X ζ ’ 即一磁矩,其適於產生該轉矩Μ被與地磁場之相互作用所 應用者。 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項所述之安定化衛星’其中’ 更包含有一包含變速度俯仰慣性輪的俯仰姿態控制系統者。 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4項所述之安定化衛星’其中’ 俯仰姿態控制糸統包含有一側滾-偏航磁矩發生,其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厶- A8 B8 C8 D8 ϊ··: 六、申請專利範圍 適於藉由與地磁場之側滾-鶄肮部分相互作用而產生一俯 仰去飽和化轉矩#。 26.如申請專利範園第23項所述之安定化衛星,其中, 側滾-偏航姿態控制裝置為側滾,俯仰與偏航姿態控制裝 置的一部分,電腦更包含一決定俯仰姿態控制轉矩的俯仰 姿態控制定律,且磁矩發生器為適於產生一磁矩,此磁矩 藉由此地磁場的相互作用而產生側滾-餳航校正轉矩及俯 仰校正轉矩者。 ---------装---„---1T-----C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現格(2丨OX 297公I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9402852A FR2717149B1 (fr) | 1994-03-11 | 1994-03-11 | Procédé adaptatif de contrôle d'attitude pour stabiliser magnétiquement un satellite au moins en roulis-lacet.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306898B true TW306898B (zh) | 1997-06-01 |
Family
ID=9460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84102185A TW306898B (zh) | 1994-03-11 | 1995-03-08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0671323B1 (zh) |
JP (1) | JPH08510426A (zh) |
KR (1) | KR960702400A (zh) |
BR (1) | BR9505859A (zh) |
DE (1) | DE69509944T2 (zh) |
ES (1) | ES2135016T3 (zh) |
FR (1) | FR2717149B1 (zh) |
IL (1) | IL112912A0 (zh) |
TW (1) | TW306898B (zh) |
WO (1) | WO1995024340A1 (zh) |
ZA (1) | ZA95202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L126210A (en) * | 1998-07-01 | 2002-12-01 | Israel Aircraft Ind Ltd | Lightweight and low-excitation magnetoturker |
DE19924908B4 (de) * | 1999-05-31 | 2008-05-29 | Astrium Gmbh | Verfahren zur dreiachsigen Lagebestimmung für einen niedrig fliegenden Satelliten |
FR2809502B1 (fr) * | 2000-05-29 | 2002-08-16 | Matra Marconi Space France | Procede de commande d'attitude d'un satellite en orbite terrestre basse |
EP1308813B8 (fr) * | 2001-10-19 | 2017-05-31 | Eads Astrium Sas | Procédé de commande d'attitude d'un satellite en orbite terrestre basse |
CN116500902B (zh) * | 2023-06-27 | 2023-09-29 | 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 | 去任务化姿态控制回路设计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080612A1 (en) * | 1991-11-27 | 1993-05-28 | Douglas J. Bender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for magnetic disturbance torques on a satellite |
-
1994
- 1994-03-11 FR FR9402852A patent/FR2717149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5
- 1995-03-07 IL IL11291295A patent/IL112912A0/xx unknown
- 1995-03-08 TW TW084102185A patent/TW306898B/zh active
- 1995-03-09 EP EP95400503A patent/EP0671323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5-03-09 ES ES95400503T patent/ES2135016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5-03-09 BR BR9505859A patent/BR9505859A/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5-03-09 DE DE69509944T patent/DE69509944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5-03-09 WO PCT/FR1995/000270 patent/WO1995024340A1/fr unknown
- 1995-03-09 JP JP7523272A patent/JPH08510426A/ja active Pending
- 1995-03-10 ZA ZA952028A patent/ZA952028B/xx unknown
- 1995-11-10 KR KR1019950705009A patent/KR960702400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FR2717149B1 (fr) | 1996-05-31 |
EP0671323A1 (fr) | 1995-09-13 |
EP0671323B1 (fr) | 1999-06-02 |
WO1995024340A1 (fr) | 1995-09-14 |
DE69509944D1 (de) | 1999-07-08 |
BR9505859A (pt) | 1996-02-21 |
JPH08510426A (ja) | 1996-11-05 |
IL112912A0 (en) | 1995-06-29 |
ES2135016T3 (es) | 1999-10-16 |
DE69509944T2 (de) | 2001-07-26 |
ZA952028B (en) | 1995-12-11 |
FR2717149A1 (fr) | 1995-09-15 |
KR960702400A (ko) | 1996-04-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426052A (en) | Process and device for aligning the roll axis of a satellite with a desired direction | |
EP3105492B1 (en) | Platform stabilization system | |
US4746085A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and a satellite's attitude for attitude control | |
JPS6047159B2 (ja) | 衛星の姿勢制御装置 | |
CN104570742B (zh) | 基于前馈pid控制的异面交叉快变轨道快速高精度相对指向控制方法 | |
US3597598A (en) | Method and means for transforming the acceleration signals generated by accelerometers in a first coordinate system into acceleration signals in a second coordinate system | |
JPH05238495A (ja) | 人工衛星上の磁気擾乱トルクを補償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
TW306898B (zh) | ||
Somova | Satellite attitude guidance and economical digital control during initial modes. | |
US6347262B1 (en) | Minimum fuel attitude and nutation controller for spinning spacecraft | |
US5357817A (en) | Wide bandwidth stable member without angular accelerometers | |
Rondão |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 ecosat-iii attitude determin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 |
Ower | Analysis and control system design of an innovative tuned-rotor instrument. | |
Somov et al. | Steering the control moment gyroscope clusters onboard high-agile spacecraft | |
Weiss et al. | Forward-integration riccati-based feedback control of magnetically actuated spacecraft | |
Rausch | Relative orbit control of collocated geostationary spacecraft | |
Sorolla Bayod | Study and Design of the attitude control of a cubesat 1U based on reaction wheels | |
Moorthy et al. | Extended Orbital Flight of a CubeSat in the Lower Thermosphere with Active Attitude Control | |
Cilden-Guler et al. | SVD-Aided EKF for Nanosatellite Attitude Estimation Based on Kinematic and Dynamic Relations | |
Muhonen | Accelerometer-enhanced orbit control near the sun-earth L1 librationpoint | |
Vadali et al. | Large-angle kinematics for the control of satellite relative motion | |
Vogel et al. | Magnetic momentum control of a satellite augmented with an L1 adaptive controller | |
JPH0219040B2 (zh) | ||
DENNEHY et al. | On-board attitude determination for the Topex satellite | |
Rieger | Modeling of Attitude Determination and Control Subsystem (ADCS) for a 6U CubeSat for Tracking Objects in Sp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