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2103910A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3910A
TW202103910A TW109110748A TW109110748A TW202103910A TW 202103910 A TW202103910 A TW 202103910A TW 109110748 A TW109110748 A TW 109110748A TW 109110748 A TW109110748 A TW 109110748A TW 202103910 A TW202103910 A TW 20210391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film layer
display device
carrier film
bend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0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7243B (zh
Inventor
李志宗
林志杰
蔡議緯
鍾克勤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0105752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6443A/zh
Priority to US16/919,074 priority patent/US11825730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103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3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7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724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Wire Bond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承載主體、一軟性載體膜層、一雙面膠及一膠層。軟性載體膜層包括一第一接合區段、一第二接合區段及一彎折區段。第一接合區段及第二接合區段分別配置於承載主體的相對兩側,彎折區段連接於第一接合區段與第二接合區段之間。軟性載體膜層具有相對的一內表面及一外表面,內表面在彎折區段具有至少一第一凹槽。軟性載體膜層上具有一顯示層。至少部分顯示層在第二接合區段連接外表面。雙面膠設置於第一接合區段與承載主體之間。膠層在彎折區段設置於內表面與承載主體之間。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包含軟性載體膜層的顯示裝置。
隨著平面顯示技術的發展,利用顯示面板作為顯示介面的電子產品,如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等,普及於消費市場已久。為了縮小裝置尺寸及因應窄邊框的設計趨勢,許多顯示面板與其控制元件分別被配置於機體的前側及後側,且藉由彎折並延伸於所述前側與後側之間的軟性載體膜層而相互連接。在此種配置方式之下,軟性載體膜層的非彎折區段一般藉由雙面膠而膠合於機體,然而軟性載體膜層因彎折而產生的應力容易使雙面膠在高溫高濕的狀態下分離於軟性載體膜層或機體。若為了克服上述問題而在軟性載體膜層的彎折區段以填膠的方式來加強膠合力,則膠材可能溢流至雙面膠處而使雙面膠喪失黏性,或溢流至裝置的其他部位而造成汙染。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可使軟性載體膜層穩固地設置於承載主體。
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包括一承載主體、一軟性載體膜層、一雙面膠及一膠層。軟性載體膜層包括一第一接合區段、一第二接合區段及一彎折區段。第一接合區段及第二接合區段分別配置於承載主體的相對兩側,彎折區段連接於第一接合區段與第二接合區段之間。軟性載體膜層具有相對的一內表面及一外表面,內表面在彎折區段具有至少一第一凹槽。軟性載體膜層上具有一顯示層。至少部分顯示層在第二接合區段連接外表面。雙面膠設置於第一接合區段與承載主體之間。膠層在彎折區段設置於內表面與承載主體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彎折區段沿一第一方向從第二接合區段往第一接合區段延伸,至少一第一凹槽沿一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垂直於第一方向。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一凹槽的數量為多個,這些第一凹槽沿第一方向依序排列。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內表面在彎折區段具有至少一第二凹槽,至少一第二凹槽沿第一方向延伸。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軟性載體膜層具有兩邊緣區域,至少一第一凹槽位於兩邊緣區域之間,至少一第二凹槽位於至少一邊緣區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內表面在彎折區段具有至少一第二凹槽,至少一第二凹槽從彎折區段往第二接合區段延伸。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膠層包括至少兩膠合部,至少兩膠合部分別位於內表面上的不同位置且彼此分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彎折區段沿一第一方向從第二接合區段往第一接合區段延伸,至少兩膠合部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分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膠層包括至少兩膠合部,至少兩膠合部分別位於內表面上的不同位置,且至少兩膠合部的材質不同。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膜層,其中膜層配置於第一接合區段,雙面膠設置於膜層,膜層的一末端朝向彎折區段,至少一第一凹槽與膜層的末端之間具有間距。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膜層,其中膜層配置於第一接合區段,雙面膠設置於膜層,膜層具有至少一第三凹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彎折區段沿一第一方向從第二接合區段往第一接合區段延伸,至少一第三凹槽沿一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垂直於第一方向。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彎折區段沿一第一方向從第二接合區段往第一接合區段延伸,彎折區段包括一第一子區段及一第二子區段,第一子區段連接於第二接合區段與第二子區段之間,第二子區段沿垂直於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的寬度大於第一子區段沿第二方向的寬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承載主體具有一端面,端面朝向彎折區段且不位於彎折區段所形成的一凹陷空間內,膠層設置於端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膠層的體積為軟性載體膜層與承載主體之間的可填充空間的體積的50%~70%。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承載主體具有一端面及從端面延伸出的一凸出部,端面朝向彎折區段且不位於彎折區段所形成的一凹陷空間內,至少部分凸出部位於凹陷空間內,膠層設置於凸出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彎折區段沿一第一方向從第二接合區段往第一接合區段延伸,內表面在彎折部形成一凹弧面,凹弧面的曲率半徑為R,膠層沿第一方向的延伸長度大於等於πR/2。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軟性載體膜層在該彎折區段具有至少一穿孔。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顯示裝置中,除了利用雙面膠將軟性載體膜層的接合區段以膠合之方式設置於承載主體,更利用膠層將軟性載體膜層的彎折區段以膠合之方式設置於承載主體,以穩固地對軟性載體膜層的整體進行固定,如此可避免接合區段因彎折區段的彎折應力而分離於承載主體。此外,軟性載體膜層在其彎折區段具有可在特定方向上限制膠材之流動範圍的凹槽,故可避免膠材溢流至雙面膠處而使雙面膠喪失黏性的情況發生。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圖。請參考圖1,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包括一承載主體110、一軟性載體膜層120、一膠層140、兩膜層150及一雙面膠160。軟性載體膜層120由絕緣膜、金屬膜等構成且其上有電路元件及顯示介質(如後述的顯示介質132)。軟性載體膜層120包括一第一接合區段122、一第二接合區段124及一彎折區段126。第一接合區段122及第二接合區段124分別配置於承載主體110的相對兩側,彎折區段126連接於第一接合區段122與第二接合區段124之間。
軟性載體膜層120具有相對的一內表面120a及一外表面120b。軟性載體膜層120上具有一顯示層128,顯示層130在軟性載體膜層120的第二接合區段124連接軟性載體膜層120的外表面120b。在其他實施例中,顯示層128可延伸至彎折區段126,且更可延伸至第一接合區段122,本發明不對顯示層128在軟性載體膜層120上的位置加以限制。顯示層130包括配置於第二接合區段124上的一顯示介質132、一保護蓋板134及膠合於顯示介質132與保護蓋板134之間的一膠層136,保護蓋板134為軟性保護膜層。膜層150的材質例如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兩膜層150分別配置於軟性載體膜層120的第一接合區段122及第二接合區段124。一支撐膜層170位於承載主體110與第二接合區段124上的膜層150上,支撐膜層170包括一支撐材172及以膠合之方式設置於支撐材172與膜層150之間的一膠層174。雙面膠160以膠合之方式設置於軟性載體膜層120的第一接合區段122處的膜層150與承載主體110之間,且以膠合之方式設置於支撐材172與主體110之間。膠層140在軟性載體膜層120的彎折區段126以膠合之方式設置於軟性載體膜層120的內表面120a與承載主體110之間,且膠層140亦以膠合之方式設置於軟性載體膜層120的第二接合區段124與承載主體110之間。第一接合區段122上具有一保護膜層122a。
如上所述,本實施例除了利用雙面膠160將軟性載體膜層120的第一接合區段122以膠合之方式設置於承載主體110,更利用膠層140將軟性載體膜層120的彎折區段126及第二接合區段124以膠合之方式設置於承載主體110,以穩固地對軟性載體膜層120的整體進行固定,如此可避免第一接合區段122因彎折區段126的彎折應力而分離於承載主體110。
圖2A及圖2B繪示圖1的軟性載體膜層膠合至承載主體的流程。在製作顯示裝置100的過程中,可如圖2A所示提供膠材140’於尚未彎折的軟性載體膜層120上,接著如圖2B所示將軟性載體膜層120往上彎折至圖1所示狀態,使膠材140’因軟性載體膜層120的推擠而往承載主體110的上下兩側流動。本實施例的膠材140’例如是熱固化膠材,在上述過程中,可逐步加熱膠材140’而使其固化成圖1所示的膠層140。所述熱固化膠材較佳為低溫熱固化膠材。在其他實施例中,膠材140’可為光固化膠材或濕氣固化膠材等其他種類的膠材,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
圖3是圖2A所示結構的俯視示意圖。請參考圖1及圖3,本實施例的軟性載體膜層120的內表面120a在彎折區段126具有多個第一凹槽120a1。彎折區段126沿一第一方向D1從第二接合區段124往第一接合區段122延伸,各第一凹槽120a1沿垂直於第一方向D1的一第二方向D2延伸,且這些第一凹槽120a1沿第一方向D1依序排列。藉此配置方式,第一凹槽120a1可在第一方向D1上限制膠材140’之流動範圍,以避免膠材140’溢流至雙面膠160處而使雙面膠160喪失黏性的情況發生。此外,第一凹槽120a1可在第二方向D2上導引膠材140’流動,使膠材140’均勻分佈。
請參考圖1,進一步而言,膜層150的一末端150a朝向軟性載體膜層120的彎折區段126,且最靠近膜層150的第一凹槽120a1與膜層150的末端150a之間具有間距。藉此,除了第一凹槽120a1具有限制膠材140’流動的作用,膜層150的末端150a亦具有進一步限制膠材140’流動的作用。此外,第一凹槽120a1的相對兩末端(即圖3所示的第一凹槽120a1的左右兩端)亦有限制膠材140’流動的作用。
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凹槽120a1的延伸方向可不垂直於第一方向D1,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此外,在其他實施例中,軟性載體膜層120的內表面120a在彎折區段126可具有沿其他方向延伸的凹槽,以下藉由圖式對此舉例說明。
圖4繪示圖3的軟性載體膜層增設第二凹槽。軟性載體膜層120的內表面120a在彎折區段126可如圖4所示具有多個第二凹槽120c,各第二凹槽120c沿第一方向D1延伸。具體而言,這些第一凹槽120a1位於軟性載體膜層120的兩邊緣區域1201之間,這些第二凹槽120c分別位於兩邊緣區域1201,以藉由這些第二凹槽120c對膠材140’之流動範圍的限制來避免膠材140’從兩邊緣區域1201溢流至軟性載體膜層120外。
圖5繪示圖4的軟性載體膜層增設更多第二凹槽。軟性載體膜層120的內表面120a在彎折區段126可如圖5所示具有更多第二凹槽120c’、120c”,第二凹槽120c’、120c”從彎折區段126(標示於圖1)往第二接合區段124(標示於圖1)延伸,使膠材140’藉由第二凹槽120c’、120c”的導引而往第二接合區段124流動。第二凹槽120c’例如是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且交會於部分第一凹槽120a1,第二凹槽120c”例如是沿傾斜於第一方向D1的方向延伸並連接於這些第二凹槽120c,然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軟性載體膜層120的延伸面積較大的情況下,為了節省膠材140’的用量,可在軟性載體膜層120上以分段的方式來提供膠材140’,以下藉由圖式對此舉例說明。
圖6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膠材以分段的方式提供於軟性載體膜層上。圖7繪示對應於圖6所示結構的顯示裝置。在本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以分段的方式在軟性載體膜層120上提供膠材1401’、1402’。在軟性載體膜層120藉由膠材1401’、1402’而以膠合之方式設置於承載主體110之後,由膠材1401’、1402’固化而成的膠層140A如圖7所示包括兩膠合部1401、1402,兩膠合部1401、1402分別位於軟性載體膜層120的內表面120a上的不同位置且在第一方向D1上彼此分離。
圖8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膠材以分段的方式提供於軟性載體膜層上。圖9繪示對應於圖8所示結構的顯示裝置。在本實施例中,如圖8所示以分段的方式在軟性載體膜層120上提供膠材1401’、1402’、1403’。在軟性載體膜層120藉由膠材1401’、1402’、1403’而以膠合之方式設置於承載主體110之後,由膠材1401’、1402’、1403’固化而成的膠層140B如圖9所示包括三膠合部1401、1402、1403,三膠合部1401、1402、1403分別位於軟性載體膜層120的內表面120a上的不同位置且在第一方向D1上彼此分離。
如上述般使膠層分為彼此具有間距的多個膠合部,可提供膠材更多的流動空間,故亦具有防止膠材溢流的效果。在其他實施例中,膠材可包含更多數量的彼此分離的膠合部,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此外,在前述實施例中,膠層為單一材質,然本發明不以此為限,以下藉由圖式對此舉例說明。
圖10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軟性載體膜層上具有不同材質的膠材。圖11繪示圖10的膠材流動並固化而形成膠層。需說明的是,為使圖式較為清楚,圖11未將軟性載體膜層120繪示為彎折並以膠合之方式設置於承載主體110,然此僅為示意,實際上在軟性載體膜層120彎折並以膠合之方式設置於承載主體110(如圖1所示的軟性載體膜層120的狀態)之後,才會形成圖11所示的膠層140C。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0所示在軟性載體膜層120上提供不同材質的膠材1404’、1405’。在軟性載體膜層120藉由膠材1404’、1405’而以膠合之方式設置於承載主體110之後,由膠材1404’、1405’固化而成的部分膠層140C如圖11所示包括兩膠合部1404、1405,兩膠合部1404、1405分別位於軟性載體膜層120的內表面120a上的不同位置而沿垂直於第二方向D2依序排列,且兩膠合部1404、1405的材質不同。
進一步而言,若軟性載體膜層120在膠合部1404所在處的走線較靠近內表面120a而較遠離外表面120b(如圖1所標示),則膠合部1404可選用硬度較高的材質,以抵抗軟性載體膜層120彎折而作用於所述走線的擠壓力。反之,若軟性載體膜層120在膠合部1404所在處的走線較靠近外表面120b(如圖1所標示)而較遠離內表面120a,則膠合部1404可選用硬度較低的材質,以避免因膠合部1404過硬而使軟性載體膜層120彎折後作用於所述走線的張力過大。類似地,若軟性載體膜層120在膠合部1405所在處的走線較靠近內表面120a而較遠離外表面120b(如圖1所標示),則膠合部1405可選用硬度較高的材質,以抵抗軟性載體膜層120彎折而作用於所述走線的擠壓力。反之,若軟性載體膜層120在膠合部1405所在處的走線較靠近外表面120b(如圖1所標示)而較遠離內表面120a,則膠合部1405可選用硬度較低的材質,以避免因膠合部1405過硬而使軟性載體膜層120彎折後作用於所述走線的張力過大。
圖12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軟性載體膜層上具有不同材質的膠材。圖13繪示圖12的膠材流動並固化而形成膠層。圖12及圖13所示實施例與圖10及圖11所示實施例的不同處在於,在圖12中配置了更多量的膠材1405’,使得膠材1404’、1405’固化而成的膠合部1404、1405如圖13所示彼此相連。
圖14繪示圖3的膜層增設第三凹槽。圖14所示實施例與圖3所示實施例的不同處在於,圖14的膜層150具有多個第三凹槽150b。各第三凹槽150b沿第二方向D2延伸,且這些第三凹槽150b沿第一方向D1依序排列。藉由第三凹槽150b的設置,可進一步在膜層150處限制膠材140’的流動。
圖15繪示本圖3的彎折區段的局部加寬。圖15所示實施例與圖3所示實施例的不同處在於,圖15的軟性載體膜層150的彎折區段126包括一第一子區段126a及一第二子區段126b,第一子區段126a連接於第二接合區段124(如圖1所標示)與第二子區段126b之間,且第二子區段126b沿第二方向D2的寬度大於第一子區段126a沿第二方向D2的寬度。藉此,更可確保膠材140’不會溢流至軟性載體膜層120外。
前述各實施例中的第一凹槽,例如是藉由雷射加工局部地移除軟性載體膜層的30%~70%的厚度而形成,或是藉由在軟性載體膜層上形成虛設(dummy)的走線而形成,或是藉由紫外光照射、雷射光照射、電漿處理、氟素塗佈等表面處理方式而形成的表面微結構,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前述實施例中的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亦可藉由相同或相似於此的方式而形成。
請參考圖1,承載主體110具有一端面110c及從端面110c延伸出的一凸出部110d,端面110c朝向軟性載體膜層120的彎折區段126且不位於彎折區段126所形成的一凹陷空間S內,至少部分凸出部110d位於凹陷空間S內,膠層140以膠合之方式設置於凸出部110d。藉由在承載主體110的端面110c增設凸出部110d,可增加整體結構在軟性載體膜層120的彎折區段126處的結構強度。從而,膠層140具有適當硬度即可提供足夠的結構強度。舉例來說,本實施例的膠層的楊氏係數例如介於1MPa與20GPa之間。
圖16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圖。圖16所示實施例與圖1所示實施例的不同處在於,圖16的承載主體110未在其端面110c增設凸出部110d,膠層140以膠合之方式設置於端面110c。相應地,膠層140的楊氏係數例如介於1GPa與20GPa之間而具有較高的硬度,以在軟性載體膜層120的彎折區段126處提供足夠的結構強度。本實施例的端面110c可如圖16所示為平面或為弧面,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
在前述任一實施例中,膠材140’的黏度例如介於3000cP與30000cP之間以使其易於操作。膠材140’的黏度亦可介於100cP與3000cP之間,並對其進行微加工或局部紫外光照射等表面前處理,以使其易於操作。此外,若膠材140’含有揮發性溶劑,則可預先在軟性載體膜層120的彎折區段126形成孔徑例如為1~50微米的多個穿孔,使揮發性溶劑能夠透過所述穿孔而逸散出。
此外,可依據軟性載體膜層120的寬度、軟性載體膜層120與承載主體110之間的間距、彎折區段126的曲率等條件來估計膠材140’所需用量。舉例來說,膠層140的體積例如為軟性載體膜層120與承載主體110之間的可填充空間的體積的50%~70%。更具體而言,軟性載體膜層120的內表面120a在彎折部126形成一凹弧面,此凹弧面的曲率半徑為R(標示於圖1),半徑R可估計為圖1所示的第一接合區段122與第二接合區段124的間距的二分之一。膠層140沿第一方向D1的延伸長度例如大於等於πR/2,使膠層140在彎折部126處提供足夠的結構強度。並且,相較於圖1所示設有凸出部110d的情況,在圖16所示的未設有凸出部110d的情況下,可增加膠材140’的用量以提升結構強度。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顯示裝置中,除了利用雙面膠將軟性載體膜層的接合區段以膠合之方式設置於承載主體,更利用膠層將軟性載體膜層的彎折區段以膠合之方式設置於承載主體,以穩固地對軟性載體膜層的整體進行固定,如此可避免接合區段因彎折區段的彎折應力而分離於承載主體。此外,軟性載體膜層在其彎折區段具有可在特定方向上限制膠材之流動範圍的凹槽,故可避免膠材溢流至雙面膠處而使雙面膠喪失黏性的情況發生。另外,軟性載體膜層上的膜層亦可具有在特定方向上限制膠材之流動範圍的凹槽,且軟性載體膜層的彎折區段可局部加寬,以進一步避免膠材溢流。
100:顯示裝置 110:承載主體 110c:端面 110d:凸出部 120:軟性載體膜層 120a:內表面 120a1:第一凹槽 120b:外表面 120c、120c’、120c”:第二凹槽 122:第一接合區段 122a:保護膜層 124:第二接合區段 126:彎折區段 126a:第一子區段 126b:第二子區段 128:顯示層 140、140A、140B、174:膠層 140’、1401’、1402’、1403’、1404’、1405’:膠材 1401、1402、1403、1404、1405:膠合部 150:膜層 150a:末端 150b:第三凹槽 160:雙面膠 170:支撐膜層 172:支撐材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R:曲率半徑 S:凹陷空間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圖。 圖2A及圖2B繪示圖1的軟性載體膜層膠合至承載主體的流程。 圖3是圖2A所示結構的俯視示意圖。 圖4繪示圖3的軟性載體膜層增設第二凹槽。 圖5繪示圖4的軟性載體膜層增設更多第二凹槽。 圖6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膠材以分段的方式提供於軟性載體膜層上。 圖7繪示對應於圖6所示結構的顯示裝置。 圖8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膠材以分段的方式提供於軟性載體膜層上。 圖9繪示對應於圖8所示結構的顯示裝置。 圖10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軟性載體膜層上具有不同材質的膠材。 圖11繪示圖10的膠材流動並固化而形成膠層。 圖12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軟性載體膜層上具有不同材質的膠材。 圖13繪示圖12的膠材流動並固化而形成膠層。 圖14繪示圖3的膜層增設第三凹槽。 圖15繪示本圖3的彎折區段的局部加寬。 圖16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圖。
100:顯示裝置
110:承載主體
110c:端面
110d:凸出部
120:軟性載體膜層
120a:內表面
120a1:第一凹槽
120b:外表面
122:第一接合區段
122a:保護膜層
124:第二接合區段
126:彎折區段
128:顯示層
140、174:膠層
150:膜層
150a:末端
160:雙面膠
170:支撐膜層
172:支撐材
D1:第一方向
R:曲率半徑
S:凹陷空間

Claims (18)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一承載主體; 一軟性載體膜層,包括一第一接合區段、一第二接合區段及一彎折區段,其中該第一接合區段及該第二接合區段分別配置於該承載主體的相對兩側,該彎折區段連接於該第一接合區段與該第二接合區段之間,該軟性載體膜層具有相對的一內表面及一外表面,該內表面在該彎折區段具有至少一第一凹槽,該軟性載體膜層上具有一顯示層,至少部分該顯示層在該第二接合區段連接該外表面; 一雙面膠,設置於該第一接合區段與該承載主體之間;以及 一膠層,在該彎折區段設置於該內表面與該承載主體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彎折區段沿一第一方向從該第二接合區段往該第一接合區段延伸,該至少一第一凹槽沿一第二方向延伸,該第二方向垂直於該第一方向。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凹槽的數量為多個,該些第一凹槽沿該第一方向依序排列。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內表面在該彎折區段具有至少一第二凹槽,該至少一第二凹槽沿該第一方向延伸。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軟性載體膜層具有兩邊緣區域,該至少一第一凹槽位於該兩邊緣區域之間,該至少一第二凹槽位於至少一該邊緣區域。
  6. 如請求項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內表面在該彎折區段具有至少一第二凹槽,該至少一第二凹槽從該彎折區段往該第二接合區段延伸。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膠層包括至少兩膠合部,該至少兩膠合部分別位於該內表面上的不同位置且彼此分離。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彎折區段沿一第一方向從該第二接合區段往該第一接合區段延伸,該至少兩膠合部在該第一方向上彼此分離。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膠層包括至少兩膠合部,該至少兩膠合部分別位於該內表面上的不同位置,且該至少兩膠合部的材質不同。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膜層,其中該膜層配置於該第一接合區段,該雙面膠設置於該膜層,該膜層的一末端朝向該彎折區段,該至少一第一凹槽與該膜層的該末端之間具有間距。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膜層,其中該膜層配置於該第一接合區段,該雙面膠設置於該膜層,該膜層具有至少一第三凹槽。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彎折區段沿一第一方向從該第二接合區段往該第一接合區段延伸,該至少一第三凹槽沿一第二方向延伸,該第二方向垂直於該第一方向。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彎折區段沿一第一方向從該第二接合區段往該第一接合區段延伸,該彎折區段包括一第一子區段及一第二子區段,該第一子區段連接於該第二接合區段與該第二子區段之間,該第二子區段沿垂直於該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的寬度大於該第一子區段沿該第二方向的寬度。
  1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承載主體具有一端面,該端面朝向該彎折區段且不位於該彎折區段所形成的一凹陷空間內,該膠層設置於該端面。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膠層的體積為該軟性載體膜層與該承載主體之間的可填充空間的體積的50%~70%。
  1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承載主體具有一端面及從該端面延伸出的一凸出部,該端面朝向該彎折區段且不位於該彎折區段所形成的一凹陷空間內,至少部分該凸出部位於該凹陷空間內,該膠層設置於該凸出部。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彎折區段沿一第一方向從該第二接合區段往該第一接合區段延伸,該內表面在該彎折部形成一凹弧面,該凹弧面的曲率半徑為R,該膠層沿該第一方向的延伸長度大於等於πR/2。
  1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軟性載體膜層在該彎折區段具有至少一穿孔。
TW109110748A 2019-07-24 2020-03-30 顯示裝置 TWI7372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5230.6A CN111696443A (zh) 2019-07-24 2020-06-22 显示设备
US16/919,074 US11825730B2 (en) 2019-07-24 2020-07-01 Displa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77883P 2019-07-24 2019-07-24
US62/877,883 2019-07-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3910A true TW202103910A (zh) 2021-02-01
TWI737243B TWI737243B (zh) 2021-08-21

Family

ID=75237127

Famil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6704A TWI724807B (zh) 2019-07-24 2020-03-02 可撓式裝置
TW109107609A TWI737211B (zh) 2019-07-24 2020-03-09 可撓式顯示裝置
TW109107906A TWI733366B (zh) 2019-07-24 2020-03-10 可撓式顯示模組
TW109109569A TWI715473B (zh) 2019-07-24 2020-03-23 顯示裝置
TW109110424A TWI717244B (zh) 2019-07-24 2020-03-27 顯示裝置
TW109110748A TWI737243B (zh) 2019-07-24 2020-03-30 顯示裝置
TW109111050A TWI729752B (zh) 2019-07-24 2020-03-31 可撓性電子裝置
TW109112898A TWI764131B (zh) 2019-07-24 2020-04-17 柔性元件陣列基板以及柔性元件陣列基板的製作方法
TW111118692A TWI775720B (zh) 2019-07-24 2020-04-17 柔性元件陣列基板以及柔性元件陣列基板的製作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6704A TWI724807B (zh) 2019-07-24 2020-03-02 可撓式裝置
TW109107609A TWI737211B (zh) 2019-07-24 2020-03-09 可撓式顯示裝置
TW109107906A TWI733366B (zh) 2019-07-24 2020-03-10 可撓式顯示模組
TW109109569A TWI715473B (zh) 2019-07-24 2020-03-23 顯示裝置
TW109110424A TWI717244B (zh) 2019-07-24 2020-03-27 顯示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1050A TWI729752B (zh) 2019-07-24 2020-03-31 可撓性電子裝置
TW109112898A TWI764131B (zh) 2019-07-24 2020-04-17 柔性元件陣列基板以及柔性元件陣列基板的製作方法
TW111118692A TWI775720B (zh) 2019-07-24 2020-04-17 柔性元件陣列基板以及柔性元件陣列基板的製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9) TWI7248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0426A (zh) * 2022-02-10 2022-09-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拼接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4930B (zh) * 2021-03-18 2023-04-11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构件、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TWI800184B (zh) * 2021-12-29 2023-04-2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可撓式顯示裝置
CN117320324A (zh) * 2022-06-22 2023-12-29 宏启胜精密电子(秦皇岛)有限公司 折叠线路板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76294B2 (ja) * 1995-11-16 2004-10-13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JP4373085B2 (ja) * 2002-12-27 2009-11-2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の作製方法、剥離方法及び転写方法
US9866660B2 (en) * 2011-03-21 2018-01-09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oncave displays
KR101796813B1 (ko) * 2013-02-01 2017-11-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플렉서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3336606B (zh) * 2013-06-14 2016-03-02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
TWI561150B (en) * 2013-11-28 2016-12-01 E Ink Holdings Inc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KR102347532B1 (ko) * 2014-01-23 2022-01-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접을 수 있는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I519933B (zh) * 2014-02-19 2016-02-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收納功能的電子裝置
KR102015398B1 (ko) * 2014-07-16 2019-08-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접이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695525B (zh) * 2014-07-25 2020-06-0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剝離方法、發光裝置、模組以及電子裝置
WO2016053246A1 (en) * 2014-09-29 2016-04-07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reduced bend stress wires
US9349758B2 (en) * 2014-09-30 2016-05-24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divided power lin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KR102328677B1 (ko) * 2014-10-17 2021-11-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342761B1 (ko) * 2014-12-04 2021-12-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20382B1 (ko) * 2015-01-28 2021-11-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US10955976B2 (en) * 2015-07-09 2021-03-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exible display
KR102366516B1 (ko) * 2015-08-31 2022-02-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접이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947882B2 (en) * 2015-09-25 2018-04-17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robust flexible displays
WO2017184816A1 (en) * 2016-04-22 2017-10-26 E Ink Corporation Foldable electro-optic display apparatus
KR102520575B1 (ko) * 2016-07-13 2023-04-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0573522B2 (en) * 2016-08-16 2020-02-25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eventing line bending during metal fill process
KR102610854B1 (ko) * 2016-08-26 2023-12-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용 커버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180032742A (ko) * 2016-09-22 2018-04-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벤딩 방법
KR102628024B1 (ko) * 2016-10-07 2024-01-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CN110362156B (zh) * 2017-05-22 2023-02-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KR102375126B1 (ko) * 2017-11-02 2022-03-1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연성 회로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칩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디바이스
KR102590012B1 (ko) * 2017-11-30 2023-10-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접착제 및 이를 적용한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KR102499724B1 (ko) * 2018-01-12 2023-02-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연성 회로 기판
TWI646637B (zh) * 2018-02-13 2019-01-01 頎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及其可撓性基板
TWI664475B (zh) * 2018-04-30 2019-07-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可撓式顯示器
CN108877529A (zh) * 2018-07-10 2018-11-2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盖板、柔性显示模组以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8766246A (zh) * 2018-07-18 2018-11-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962029B (zh) * 2018-07-18 2020-09-22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9062439B (zh) * 2018-08-09 2021-07-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493723B (zh) * 2018-11-06 2020-09-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9300401B (zh) * 2018-11-30 2021-07-3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782467A (zh) * 2018-12-28 2019-05-21 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859630B (zh) * 2019-02-22 2024-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0426A (zh) * 2022-02-10 2022-09-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拼接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I791385B (zh) * 2022-02-10 2023-02-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包含其之拼接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15020426B (zh) * 2022-02-10 2024-09-1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拼接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5003A (zh) 2021-02-01
TW202119376A (zh) 2021-05-16
TWI715473B (zh) 2021-01-01
TW202234361A (zh) 2022-09-01
TWI724807B (zh) 2021-04-11
TW202104992A (zh) 2021-02-01
TWI764131B (zh) 2022-05-11
TWI733366B (zh) 2021-07-11
TWI737211B (zh) 2021-08-21
TW202106127A (zh) 2021-02-01
TWI729752B (zh) 2021-06-01
TW202105001A (zh) 2021-02-01
TWI717244B (zh) 2021-01-21
TW202105339A (zh) 2021-02-01
TWI737243B (zh) 2021-08-21
TW202105839A (zh) 2021-02-01
TWI775720B (zh) 2022-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7243B (zh) 顯示裝置
US11825730B2 (en) Display
CN100590488C (zh)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US8500292B2 (en) Panel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625491B2 (en) Flexible device
CN108447886B (zh) 柔性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与具有该柔性显示屏的显示器
JP5188833B2 (ja)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150004334A1 (en) Foldable transparent composite cover window,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an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CN103149743B (zh) 显示面板
US20210328179A1 (en)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2799303B (zh) 面板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02393583A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的固定方法
CN103018938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CN10963738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23184B (zh) 显示面板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
US1031761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CN104216553A (zh) 复合式触控覆盖板
CN111754874B (zh) 显示装置
KR101769014B1 (ko) 곡면부를 가진 디스플레이 부품에 부착되는 비산방지부 및 그 부착방법
CN102305974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782780B (zh) 胶带结构及使用其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091256A (zh) 显示器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11951676A (zh) 可挠式装置
US2024000425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21018407A (ja) 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