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0536876A - Production of bisphenol a with reduced isomer formation - Google Patents

Production of bisphenol a with reduced isomer format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36876A
TW200536876A TW094103488A TW94103488A TW200536876A TW 200536876 A TW200536876 A TW 200536876A TW 094103488 A TW094103488 A TW 094103488A TW 94103488 A TW94103488 A TW 94103488A TW 200536876 A TW200536876 A TW 20053687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tent application
mixture
bisphenol
item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03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ainer Neumann
Ulrich Blaschke
Stefan Westernacher
Original Assignee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filed Critical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ublication of TW200536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3687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7/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37/11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actions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 C07C37/2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actions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using aldehydes or ket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20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 C08G64/26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halocarbonates
    • C08G64/28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halocarbonates and phen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20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 C08G64/30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carbonates
    • C08G64/307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carbonates and pheno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Description

20053687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製造雙盼A之方法 【先前技術】 發明之拮術背景 雙賴,例如賴化合物與縣化合物之縮合產物,
是裝造大量商品產物之起始物質或中間物。紅聿上尤A 10 15 重1的是酴與丙_反應的縮合產物2,2_雙(4_經細 糾雙盼广腸)。嫩可作為製造各㈣合材料,例 聚方香她賴、聚賴㈣類、聚鶴錢經修飾之盼 酸樹脂之起始物。宜應用於製造環氧樹脂類以及聚碳酸醋 類之領域。 工業上相關於製造BPA的已知方法是基於盼與丙嗣 之酸催化反應,在此反應中,酚_丙酮之比例宜大於5:1。 該反應已描述於DE-A-199 57 602,通常係連續地發生, 一般而言發生在溫度45至1HTC之間,較佳者在5〇至8〇。〇 之間。可使用均質的以及不均質的布朗斯特或路易士酸 類,例如:強礦物酸類,例如··鹽酸或硫酸作為酸催化劑。 宜使用凝膠狀或大孔磺酸化交聯的聚笨乙烯樹脂類(酸離 子交換劑類)。一般是使用二乙烯笨作為交聯劑,但亦可 使用其他之交聯劑,例如:二乙烯基聯笨。除了催化劑之 外’亦可使用共催化劑。此類共催化劑通常是硫醇,其係 至少攜帶一個SH官能基。此共催化劑可均質的溶於反應 20 200536876 溶液中以及(當催化劑是酸離子交換劑時)可固定在催化劑 上。均質的共催化劑例如是:氳硫基丙酸、硫化氫、烷基 硫化物,例如:乙基硫化物、以及相似之化合物。
被固定之共催化劑是胺烷基硫醇類以及吡啶基烷基 5 硫醇類,其係經離子性的鍵結至催化劑,因此可保護SH 官能基以及只有在固定至催化劑期間或者之後才可釋 出。此共催化劑亦可以共價鍵鍵結至催化劑,例如:烷基 g 或芳基硫醇。 在酸催化劑存在下酚與丙酮反應時,形成之產物混合 10 物除了含有未反應的酚以及可能地丙酮之外,主要是含有 BPA以及水。此外,發生縮合反應時會產生小量之典型的 副產品,例如:2-(4-羥基苯基)-2-(2-羥基苯基)丙烷 (ο,ρ·ΒΡΑ)、經取代的氫茚、羥基苯基-茚醇、羥基苯基色 烷、螺雙氫茚、經取代的節酚、經取代的二苯并哌喃以及 15 在分子骨架内與三個或更多個苯基環更高度縮合的化合 _ 物。此外,經丙酮之自縮合以及與原料内雜質之反應,可 形成其他的二級成份,例如:洋茴香醚、異亞丙基丙酮、 1,3,5-三甲苯以及二丙酮醇。 為了經濟以及技術的原因,進行此反應時丙酮通常是 20 不會完成百分之百的轉變,因此在反應器之排出物中仍會 含有0.1-0.6重量百分比之丙酮。 上述的副產品,例如水,以及未反應的供料,例如盼 與丙酮,會損害BPA用在製造聚合物時之適當性,因此 必須經適合的方法加以分離。尤其是在製造聚碳酸酯時, 200536876 需要高純度之BPA原料。 加工以及純化ΒΡΑ的一個方法,是將大約等莫耳濃度 的結晶加合物與酚之反應混合物冷卻以分離ΒΡΑ,在懸浮 之結晶液中結晶出ΒΡΑ-酚加合物。然後經適合的固液分 離儀器,例如:旋轉式過濾機或離心機,從液相中分離出 βρα_紛加合物結晶,並更進一步的進行純化。 此方法得到之加合物結晶,一般ΒΡΑ之純度在99重 量百分比以上(基於ΒΡΑ以及第二成份之總和),而酚之比 例大約是40重量百分比。一般含有由一個或多個由丙酮、 水、酚、ΒΡΑ以及二級成份組成之成份,經適合的溶液洗 滌可洗去黏附至加合物結晶表面之雜質。 固體-液體分離期間形成之液流(母液)含有反應期間 形成之酚、ΒΡΑ、水以及未反應的丙酮,以及富含一般製 造ΒΡΑ期間形成的第二成份。一般而言,母液流是被送 餌到反應單位。經蒸餾移除之前形成之水以及亦同時從母 浪中移除任何仍存留之丙酮,可保持酸離子交換劑之催化 活性。可將如此得到之脫水反應液流,補充酚、丙酮及可 祝需要之共催化劑,並送回到反應單位。然而,在脫水之 前亦可完全地或部份地添加入紛。此外,在ΒΡΑ-盼加合 物進行懸浮結晶之前亦可經蒸餾移除水以及丙酮。在提及 之蒸餾步驟中,存在於反應溶液中一部份的酚亦可同時經 蒸餾移除。 在此類型之循環操作中,產生的問題是製造ΒΡΑ之副 虞品會在循環液流中濃縮,並導致催化劑系統去活化,並 200536876 使產物品質變差。為了避免循環液流中二級成份濃度過 大’可將部份之循環液流(可視需要經蒸餾回收部份的或 全部的酴之後)從製程鏈即所謂的BPA樹脂中排出。 此外,在固體-液體分離之後以及在分離水以及殘餘的 5 丙酮之前或者之後,部份或全部的循環液流可通過裝填入 酸離子交換劑之重組單位。一般而此單位的操作溫度是比 反應單位高。在此重組單位中,某些存在於循環液流中於 ,製造BPA時產生的第二成份,可在主導條件下異構化生 成BPA,因此可增加BPA之總產量。 10 為了更進一步的回收二級成份,樹脂亦可進行熱、酸 -或鹼-催化分裂。在此案例中釋出之酚,以及可視需要之 異丙烯基盼,可亦經蒸餾分離並送回反應。 經上述反應溶液之懸浮結晶以及固體_液體之分離後 得到之BPA-紛加合物結晶’可進行進一步的純化步驟, 15 以達成分離酚以及可視需要的降低二級成份之濃度。因 此,BPA-酚加合物可經懸浮結晶之再結晶作用,更進一步 的純化自酚、有機溶劑、水或上述溶劑之混合物,其亦可 視需要而含有BPA以及其同分異構物。經選擇適合的溶 劑’亦可同時完全或部份地移除加合物結晶中存在之齡。 2〇 然後經適合的蒸顧、脫附或萃取方法完全地分離任何於再 結晶之後BPA中殘留之酚。 ' 此外,亦可經熔出方法從士入ία 厂八吩加合物結晶中移除 驗0 分離酴之後所得到之雙酚A溶化物,不須先行固化即 200536876 可經酯基移換作用方法(熔化聚碳酸酯),製造聚碳酸酯。 然而,雙酚A熔化物亦可經已知方法,例如經顆粒化方法 或經成薄片化方法硬化後販售或作進一步的利用。此熔化 物亦可溶於氫氧化鈉溶液並經界面的縮聚製程用於製造 5 聚碳酸酯。在更進一步的加工之前,可視需要將無酚之雙 酚A進行另一純化步驟,例如:熔化結晶、蒸餾及/或從 盼、水或有機溶劑,例如:甲苯、或此類物質之混合物中 | 再結晶。 在該描述之方法内,二級成份(所謂的同分異構物)之 10 含量,在雙酚之品質上伴演決定性的角色。此類所謂的同 分異構物(氫茚、色烧、三盼類化合物(trisphenols)、o,p-BPA 等)可影響此反應溶液中雙酚A之結晶。當此反應溶液内 其含量增加,其影響亦會增加。除此之外,在結晶時為了 達到適合的品質,如以上之說明必須從環流中排出部份之 15 循環液流(所謂的BPA樹脂)。因為排放時是以雙酚A以及 | 同分異構物的形式失去酚與丙酮,所以為了經濟的理由, 排出量是越小越好。雖然對熟悉此技藝的專業人士而言, 例如重排作用以及樹脂分解是回收某些原料的已知方 法,但該方法須要投入能量以及額外的投資成本。 20 【發明内容】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是提供製造雙酚A之方法,其可降 低反應期間形成之異構物,以及在結晶以及過濾之後產生 高純度雙酚A之最終反應產物,且從循環液流排出低量之 200536876 排出物(所謂的BPA樹脂)。 本發明概要 本發明揭示製造雙酚A之方法。該方法包括a)混合 5 酚與丙酮以形成混合物,以及b)將混合物之溫度提升到 48至54°C以形成溫的混合物,以及c)將溫的混合物和酸 離子交換催化劑接觸使酚與丙酮反應以形成含有雙酚之 | 產物混合物。經結晶以及過濾後從產物混合物中萃取雙酚 A 〇 發明之詳細描述 目前發現本目標可經特殊的方法進行反應加以達成。 本發明係關於製造雙酚A之方法,其中 a) 混合酚與丙酮,以及
15 b) 將内含酚與丙酮之混合物回溫至溫度介於48至54°C > 之間,然後 c) 將内含酚與丙酮之混合物在此溫度下和酸離子交換 劑之催化劑接觸,以及 d) 使内含酚與丙酮之混合物反應以形成雙酚A。 依據本發明之方法其基本的特色是在步驟b)中將内 含酚與丙酮之混合物在反應之前回溫至48至54°C,較佳 者 50_53°C,尤佳者 51.5 至 52.5°C。 在步驟c)中酸離子交換劑宜結合共催化劑使用。此 200536876 類共催化劑通常是硫醇,其係至少攜帶一個官能基。 此共催化劑可均質的溶於此反應溶液以及(當催化劑是酸 離子交換劑時)可固定在催化劑上。均質的共催化劑是例 如:氫硫基丙酸、硫化氫、烷基硫化物,例如:乙基硫化 5 物、以及相似之化合物。固定之共催化劑是胺烷基硫醇類 以及°比咬基燒基硫醇類,其係離子性的鍵結至催化劑,因 此可保護SH官能基以及只有在固定至催化劑期間或者之 φ 後才可釋出。此共催化劑亦可以共價鍵鍵結至催化劑,例 如:烧基或芳基硫醇。 ίο 在内含酚與丙酮之混合物中亦可含有其他的物質。例 如除了 P,P_雙盼A本身之外,其中亦可内含所謂的同分異 構物,該同分異構物内含於回收的部份母液内,源自BPA-齡加合物之結晶以及過濾。此類化合物是熟悉此技藝的專 業人士熟知的化合物,例如:〇,p_雙盼A、〇,〇_雙盼A、三 15 酚類化合物、(羥基苯基)色烧、(羥基苯基)氫茚、(經取代 鲁的)氫茚、(經取代的)茚酚、(經取代的)螺雙氫茚、異丙烯 基酚以及它的二聚物以及寡聚物、(經取代的)二苯并哌 喃、以及其他在分子主鏈上與三個或更多個苯基環高度縮 合的化合物。此外,回收的部份液流亦可内含其他的經取 20 代的酚類化合物、洋茴香醚、甲醇、異亞丙基丙酮、1,3,5- 三甲苯、二丙酮醇和水、催化劑及共催化劑之降解物以及 原料之雜質。 將内含酚與丙酮之混合物從習見的55至60°C冷卻到 48至54°C,反應之起始溫度最後可降低到溫度介於48至 -11- 200536876 5 10 15
54°c。結果,使酸離子交換劑反應期間形成之異構物,更 選擇性的傾向主產物ρ,ρ·雙酚A。同時,降低自母液回收 的部份液流之排出量,該液流是源自BPA_酚加合物結晶 之結晶以及過濾,即降低最後排出BPA樹脂之排出量, 以保持反應内器内副產品(所謂的同分異構物)之含量在維 持結晶以及終產物純度的效能上達到可接受的程度。因為 排出物較少,所以形成較少的雙酚樹脂殘餘物質。因此, 在此反應内BPA樹脂之含量是異構物形成之指標。經降 低反應器入口溫度,樹脂形成可降低多至5〇%,代表既可 維持產品品質又可節省金錢。 此方法宜在反應器溫度不超過77°C下進行反應。宜絕 熱的進行該反應。在實行上,一般而言此舉會導至反應器 出口產生最高的溫度。因此反應器出口溫度是反應器内產 生之最南溫度。絕熱的進行此反應時,亦可包括將反麻5| 用加熱包從外面稍微地加熱之方法,以避免在管壁區域造 成結晶。 因為反應開始時仍存在南濃度之丙g同,所以低溫之結 果可降低熟悉此技藝的專業人士熟知的自縮合之丙酮與 色烧、氩茚以及其他的雙酚A副產品之形成。為了取得良 好口口質之雙盼以及能夠對雙盼A-盼加合物結晶順利的進 行結晶以及過濾、’反應之後反應混合物中所謂同分異構物 之含量不應超過100克/升。於此反應器出口,此反應混 合物中之所謂同分異構物之含量宜介於6〇至100克/升。 依據本發明方法的結果,可大量的降低結晶以及過濾 -12- 20 5 15 20 200536876 B PA _紛加合物結晶之回收母液之部份液流的排出物,而不 超過此反應H ώ π所要求的產物齡騎湖分㈣物之上限 :克/升。因此在較佳的方法中是將步驟d)得到之產物混合物 加蝴結^及過驗生㈣A,以及將結晶及過遽 』間形成之母液部份地回_步驟a)之_細軌合物,其 中排出回收母液的部份液流使其定量上少於二 的含量)而可忽略任何驗之存在。因此排;= =刀液流之含量少於6重量百分比(基於產生之餘Α的含量定 里),考慮除了_外部份液流内含所有成份。在母液部份液流内 ,出之紛含量,可_悉此技藝的專業人士使用—般的分析方法 立即決定。 =本發狀方法_彡紅嫩_量,可_悉此技藝 &專業人士已知的方法例如:麵作職及樹脂 的降低。 又退/ ^其是經高溫形成之㈣、_以及猶氫茚。式(ι)以及⑻ 不風茚之實施例、式(ΠΙ)是㈣之實施例以及式例是螺雙氮 卽之實施例。
200536876 目前已知同分異構物例如o,p-BPA在反應期間仍可重 組,而氫茚、螺雙氫茚以及茚酚則否。因此在此反應内尤 其是要儘可能的避免他們的形成以及在此反應混合物内 其濃度應保持低濃度。 據顯示在此反應器出口產物混合物之氫茚、螺雙氳茚 以及節盼之含量可經依據本發明之方法降低至少於15克 /升。 依^據本發明之方法,結晶以及過濾BpA_酚加合物、 酚洗滌以及經蒸餾及/或脫附分離酚之後,能夠使BpA產 生之純度大於99.5重量百分比之p,p_雙紛a,而無須經再 結晶純化。 依據本發明方法產生之雙酚A可經界面的縮聚作用 方法和光氣反應或經熔化方法和聯芳基碳酸酯,較佳者二 苯基碳酸酯反應形成聚碳酸酯。 【實施方式】 i施例u依據本發明) 將4重量百分比丙酮、6重量百分比同分異構物(氫 茚、色烷、三酚類化合物、o,p_BPA等)、7重量百分比雙 紛A、0.05重量百分比水、300ppm氫硫基丙酸以及剩下 者為盼(大約83重量百分比)組成之反應溶液以製造量 t/h從頂部至底部通過充填1〇〇 m3盼-溼氣、酸離子交換 劑Lewatit SC 104⑧之反應器。相當於雙盼a之產生為4 2 t/h。此反應器入口溫度是維持在52°C。此反應器出口溫 200536876 度是75°C。此設定下,排出的母液部份液流之含量是5.1 重量百分比(基於產生之雙酚A的含量定量),考慮除了酚 以外部份液流内含所有成份。使用此方法在此反應器内排 出之氫茚、螺雙氫茚以及茚酚其含量總共是12克/升。 5 實施例2(比較實施例) 如實施例1進行測驗,但反應器之入口溫度是56°C以 φ 及反應器之出口溫度是79°C。此設定下,排出的母液部份 液流之含量是8重量百分比(基於產生之雙酚A的含量定 ίο 量),考慮除了酚以外部份液流内含所有成份。使用此方 法在此反應器内排出之氫茚、螺雙氫茚以及茚酚其含量總 共是19克/升。 本發明上述詳細描述之目的是為了具體說明,應瞭解 該述詳細描述僅係為了具體說明之目的而熟悉此技藝的 15 專業人士可加上變化而未脫離受限制於申請專利範圍之 本發明精髓以及範圍。 -15-

Claims (1)

  1. 200536876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製造雙盼A之方法,包括 a) 混合酚與丙酮以形成混合物,以及 b) 將混合物之溫度加熱到48至54°C以形成溫的混合 5 物,以及 C) 接觸溫的混合物與酸離子交換催化劑著手進行酚與 丙酮間之反應以形成含有雙酚A之產物混合物。 _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酸離子交換催化劑 和共催化劑一起使用。 10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發生反應之溫度不 超過77°C。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發生反應之溫度不 超過77°C。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是絕熱的進行反應。 15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產物混合物含有氳 茚、螺雙氫茚以及茚酚,總量為每公升產物混合物少於 • 15 克。 7. —種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包括 (i) 製備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雙酚A,以及 20 (ii)經界面的縮聚作用反應雙酚A與光氣以形成聚碳酸 酉旨。 8 · —種製造聚碳酸醋之方法,包括 (i) 製備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雙酚A,以及 (ii) 經熔化方法反應雙酚A與二苯基碳酸酯以形成聚碳 -16· 200536876
    酸酯。 9. 一種製造聚碳酸S旨之方法,其中雙盼A如申請專利範圍 第1項之方法製作,然後經界面的縮聚作用與光氣反應 或經熔化方法與二苯基碳酸酯反應以形成聚碳酸酯。 -17- 200536876 七、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無)圖。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無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無
TW094103488A 2004-02-05 2005-02-04 Production of bisphenol a with reduced isomer formation TW20053687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4005724A DE102004005724A1 (de) 2004-02-05 2004-02-05 Herstellung von Bisphenol A mit verringerter Isomerenbild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6876A true TW200536876A (en) 2005-11-16

Family

ID=34801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03488A TW200536876A (en) 2004-02-05 2005-02-04 Production of bisphenol a with reduced isomer formation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176918A1 (zh)
EP (1) EP1713752A1 (zh)
JP (1) JP4874125B2 (zh)
KR (1) KR20060130169A (zh)
CN (1) CN100516011C (zh)
DE (1) DE102004005724A1 (zh)
RU (1) RU2402521C2 (zh)
SG (1) SG152282A1 (zh)
TW (1) TW200536876A (zh)
WO (1) WO20050753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14248A (ja) * 2007-03-02 2008-09-18 Api Corporation ビスフェノ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EP2167566B1 (en) * 2007-07-18 2012-05-16 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 Maatschappij B.V. Method for storage and/or transport of bisphenolaceton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romatic polycarbonate
JP5247184B2 (ja) * 2008-02-21 2013-07-2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ビスフェノールaの製造方法
EP2692766B8 (en) * 2012-07-30 2016-03-16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Continuous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melt polycarbonate
WO2015005726A1 (ko) 2013-07-11 2015-01-1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비스페놀a 제조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JP6201481B2 (ja) * 2013-07-24 2017-09-27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の製造方法及び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
US20170009012A1 (en) 2014-02-28 2017-01-12 Idemitsu Kosan Co., Ltd. Polycarbonate resin, and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CN109415284B (zh) * 2016-07-12 2022-06-17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双酚a的制备
EP3487833B1 (en) 2016-07-22 2020-08-26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Manufacture of bisphenol a
EP3647001A1 (en) 2018-11-05 2020-05-06 Koninklijke Philips N.V. Shav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cap functionality
CN109880074B (zh) * 2019-02-25 2020-08-11 浙江欧威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49569A (en) * 1958-10-20 1962-08-14 Union Carbide Corp Production of 2, 2-bis(4-hydroxyphenyl) propane
GB1183564A (en) * 1968-05-29 1970-03-11 Dow Chemical Co An Ion Catalyst for the Manufacture of Bisphenols
DE4312039A1 (de) * 1993-04-13 1994-10-20 Bayer Ag Optimierte Ionenaustauscherschüttungen für die Bis-phenol-A Synthese
DE19701278A1 (de) * 1997-01-16 1998-07-23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is-(4-hydroxyaryl)-alkanen
CN1173910C (zh) * 1999-02-26 2004-11-03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合成双酚a的复合离子交换树脂床
DE19957602A1 (de) * 1999-11-30 2001-05-31 Bayer Ag Verfahren zur Inbetriebnahme eines Herstellungsverfahrens von 2,2-bis (4-hydroxyphenyl) propan
US7112702B2 (en) * 2002-12-12 2006-09-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bisphen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874125B2 (ja) 2012-02-15
CN100516011C (zh) 2009-07-22
RU2006131515A (ru) 2008-03-10
RU2402521C2 (ru) 2010-10-27
JP2007520502A (ja) 2007-07-26
WO2005075396A1 (de) 2005-08-18
CN1918097A (zh) 2007-02-21
EP1713752A1 (de) 2006-10-25
KR20060130169A (ko) 2006-12-18
SG152282A1 (en) 2009-05-29
US20050176918A1 (en) 2005-08-11
DE102004005724A1 (de) 2005-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53513B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bisphenol A
JP2885606B2 (ja) 2,2−ビス(4−ヒドロキシフェニル)プロパンの製造方法
RU2422429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бисфенола а высокой чистоты и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JP2001199919A (ja) ビスフェノールaの製造方法
JPH0616584A (ja) ビスフェノール−aの製法
TW200536876A (en) Production of bisphenol a with reduced isomer formation
JP2007520503A (ja) ビスフェノールaの製造における循環ストリームの脱水方法
CN104379546B (zh) 双酚a的制备方法
US5990362A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bisphenol A
US20050222467A1 (e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bisphenol a
JP6502584B2 (ja) ビスフェノールa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6163487B2 (ja) ビスフェノールaの製造方法
JPH09295953A (ja) ビスフェノール類の回収法
CN112409139B (zh) 一种双酚a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JP2004010566A (ja) ビスフェノールaの製造方法
JP5285830B2 (ja) 1,1−ビス(4−ヒドロキシフェニル)−3,3,5−トリメチルシクロヘキサンの製造方法
KR101067256B1 (ko) 비스페놀-a의 정제방법
JP4861128B2 (ja) 9,9−ビス(4−ヒドロキシフェニル)フルオレン類の連続製造方法
JPH0480016B2 (zh)
JP4262977B2 (ja) 1,1−ビス−(4−ヒドロキシフェニル)−3,3,5−トリメチルシクロヘキサンの製造方法
KR102349519B1 (ko) 비스페놀a의 제조방법
JP3852993B2 (ja) フェノール誘導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60524A (ja) ビスフェノールa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4315387A (ja) ビスフェノールaの製造におけるフェノールの回収方法
JP2003160523A (ja) ビスフェノールa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