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85101202A - 旅客输送机护栏 - Google Patents

旅客输送机护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5101202A
CN85101202A CN 85101202 CN85101202A CN85101202A CN 85101202 A CN85101202 A CN 85101202A CN 85101202 CN85101202 CN 85101202 CN 85101202 A CN85101202 A CN 85101202A CN 85101202 A CN85101202 A CN 85101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handrail
guardrail
armrest
lad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 8510120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85101202B (zh
Inventor
齐藤忠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riority to CN851012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85101202B/zh
Publication of CN85101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5101202B/zh
Publication of CN85101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5101202A/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旅客输送机护栏,它的导轨和导轨支架是装在“C”型截面的扶手内,端部处的衬垫盖住敞开部分,防止夹手,比较安全。

Description

本装置可用作梯式电梯、移动式人行通道、以及其它电动旅客输送装置的护栏。
旅客输送机作为一种主要室内运送设备,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最近几年,对旅客输送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其中包括:降低电力消耗、提高安全性、简化结构和外观。
图1所示为一种旅客输送机-梯式电梯的旧式结构。梯式电梯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个是环行阶梯链1和环行扶手2组成的循环系统;一个是由护栏3和主体框架4组成的静止系统。这两部分都是由建筑物的地面F支承的。
从图1到图5详细表示出护栏3的结构,护栏3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护栏3的下半部分由玻璃护壁5、内挡板6、外挡板7和防护裙板8构成,所有这些部件都靠主体框架4支承;上半部分由导正扶手2的导轨9、扶手支架10和照明装置11构成,这些部件都装在玻璃护壁5上。在扶手支架10(一般用不锈钢制作)上装有保护玻璃护壁5的衬垫12,用来固定玻璃护壁并支承照明灯13和外罩14的支承座15,这个灯就构成了照明装置11,推板17用螺钉16固定在支承座15上使玻璃护壁5就位。
端部T构成了护栏3的一端,其上装有很多滚柱3a(图3和图4),以减少扶手2在这里沿半圆轨迹换向运行(图1的换向区D)时所产生的运动阻力。框架3b支承滚柱3a,并按半径R1与扶手支架10一同弯曲,这样扶手2便沿着弯曲半径R2在滚柱面上运动,并变换它的运行方向。在滚柱3a内装有滚珠轴承(图中未有示出),使滚柱3a平滑转动。不过,这种转动机构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滚柱3a是在与扶手2内表面接触的情况下转动,扶手上磨损下的细微粉粒就会使滚轴轴承过早报废。
2.滚珠轴承的故障(转动不灵或出现粘滞),会产生不正常的噪声。如不及时调整,将导至严重损坏。
图5所表示的是护栏上半部分各部件之间的尺寸关系。导轨9的尺寸应设计得使它和横截面为“C”型的扶手2的内表面接触。扶手的材料是橡胶装饰层2a和棉帆布层2b。导轨9是用螺钉(图中未表示)固定在扶手支架10上的。扶手支架10的高度h比扶手2的高度ha要大2-3倍。一般来说,扶手支架10要比扶手2的外侧宽出La,比内侧宽出Lb(一般La和Lb为10~50毫米)。扶手支架10向外侧凸出的部分罩住了照明装置11,向内侧凸出的另一部分则牢牢地固定住玻璃护壁5。
现在越来越需要简化这种旧式护栏的结构和外形,取消照明装置11以降低电力消耗。
当图5的照明装置11取消后,一般不需要改变护栏主体部件(例如扶手支架10),只需简单地用一块如假想线Z所示的盖板将扶手支架的内部盖上即可。梯式电梯如果不在自身内安装照明装置11,为了安全,就自然要增加来自天花板X和Y内照明灯对阶梯的照明亮度。然而,旧式扶手支架10的结构尺寸妨碍了这一点的实现。
如图2所示,从天花板X内照明灯射出的灯光,像图中箭头M所标誌的那样是透过玻璃护壁5照在阶梯1上的。扶手支架10外伸部分的尺寸La和高度h阻挡了光线的入射角θ1当一块不透明的挡板S像墙一样地封住了电梯时,这种对入射光线的障碍就变得严重了。这样一来,很可能连旅客安全所必须的最低水平的照明亮度都不能得到。
旧式梯式电梯还有其他一些有关安全和结构的问题必须解决。如图5所示,摸不到扶手2的儿童可能会以不安全的方式抓住它。为了防止旅客摔倒,护栏距阶梯1的高度H设计为650~750毫米。但是这一高度仅仅对于身高高于5岁儿童的旅客才适宜。对于那些更小的孩子,旧式梯式电梯存在另一个问题,见图5;手Q的一部分会接触到扶手支架10的尖角(在P处),使得他们很难以安全的方式抓住扶手2。
如果一个儿童试图以不正常的方式抓住扶手2,他的腿就必然靠近防护裙板8,这样腿就可能被阶梯1卡住。
还有一个结构问题:扶手2磨下的粉粒会集聚在扶手支架10的上表面,这些粉粒R是扶手10驱动系统中所使用的铁、橡胶、棉帆布等材料的部件磨损时掉下的颗粒的混合物。它们积落在扶手支架上就会弄脏旅客的衣服,让人难以忍受。滚珠轴承的问题已对照图3做过说明,该问题也必须解决。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知道,旧式护栏的结构需要在其耗能、安全性和设计方面加以改进。
为此,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提出了如图6所示的护栏结构。这种结构现已实际应用于梯式电梯,它使阶梯1获得良好的照明,并根据安全和外观的要求,做出了很大改进。
现在,谈谈改进过的最新梯式电梯的护栏结构。
参看图6和图7,运动阶梯1的驱动机构、主体框架4的结构以及护栏下部构件:内挡板6、外挡板7和防护裙板8都与旧式梯式电梯的一样。新结构的护栏的上半部分构件有导轨支架19(铝挤压成型),它固定在玻璃护壁18的上端(相当于旧式梯式电梯的玻璃护壁5),并且支承扶手2;导轨20,它附着在导轨支架19的外侧面,以滑动接触的方式为扶手2导向。
在该护栏的上半部分,导轨支架19在护栏的全长度连续延伸。导轨支架19通过衬垫21固定在玻璃护壁18上,这样玻璃护壁18的上端便插入导轨支架19的凹槽19a内。螺栓22穿过玻璃护壁的缺口18a(宽J1、深J2)和衬垫21上的缺口21a,然后用螺母23拧紧,牢牢地将玻璃护壁18和导轨支架19固定在一起。
导轨20与扶手2的整个内表面接触,扶手内面高度为hb。导轨20的一端卡入导轨支架19上面开出的槽19b内,另一端的形状作成能够盖住玻璃护壁18和扶手2之间的敞开部分。导轨20是用尼龙一类的摩擦系数很小的塑料制成的。
护栏的上半部构件,也就是导轨支架19和导轨20,它们的垂直和横向尺寸都应该保证能够在横截面形状为字母“C”的扶手2的内表面有效地装配,拧紧穿过凹槽19a和缺口18a的螺钉22,导轨支架19和玻璃护壁18就牢牢连接在一起,能够抵抗外力Ma(图6)。导轨20是通过它与凹槽19b和导轨支架19下端相互间约束力来固定住的。这一结构应用在扶手2包括端部T,护栏3的端头的运行全长度上。在这种结构中,把转动机构如滚柱3a从端部T内取消,使扶手2的内周面与导轨20在整个运行区内都保持滑动接触。
最近,这种护栏的结构问世后,它的照明(减少了电力消耗)、减少维修的转动机构、以及安全性和外观都受到社会普遍的好评。
不过,图6、图7所示的护栏结构仍然存在下例缺陷需要改进:
(1)在护栏的端部T,扶手2会象图8所示的那样向内挠曲,碰到导轨20而妨碍扶手2的平滑移动。这一现象是因为下述原因引起的:扶手2的侧边2a很厚,刚性非常好,这就导至扶手2的中间部分向内挠曲形成一个弯曲半径r。结果扶手2的内周的高度hb(等于导轨20的厚度)减少了若干毫米,约束运行。
(2)降低后的内周高度hc(hc<hb)增加了对导轨沿厚度方向的压力,这就加大了扶手2的运行阻力和驱动电力,并且增加了扶手上由于摩擦所产生的热量。
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图9中所示的相应解决方法。
在这种结构中,象图9中导轨20A所表示的那样,导轨20的高度hb减少到hd,这样在导轨20A和扶手2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气隙K1。同时,扶手2的敞开部分和玻璃护壁18之间形成的气隙被一块插入件21B所盖住,这个插入件也就是衬垫21A的延长。这一结构对于扶手2的弯道运行提供了一个自由度(K1),以便减少运行阻力。
不过图9所表达的简单方法还有图10所示的缺陷。当梯式电梯向下运动时,扶手2正要沿弯曲箭头W1所指的方向移动,这是扶手2所应该遵循的正确运动轨迹,而扶手2的抗弯刚性产生了一个作用于自身的力,使它偏离正确轨迹而沿箭头W2运动。这是因为图9的气隙K1在换向区D和水平运行区E的交界处V被减小了,如图11所示,在导轨20A的上半部分形成了气隙K2。这样在衬垫21A的盖板21B和扶手2的敞开部分之间就产生了一个危险的气隙KK。扶手2的浮起由于导轨20A的下部边缘20B碰到扶手2接近开口处的内壁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气隙KK的存在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会夹住儿童的手指。气隙K2在交界处V最大,但是它甚至在扶手2中部运行区也可能产生。例如:当施加图6所示的外力Ma时,扶手2就会浮起。
实现了对上述缺陷的改进,现在的发明目标是提供一种旅客输送机护栏,它减少扶手在端部的运行阻力,从而防止不希望扶手产生的浮起,同时还保留了在“C”型截面的扶手内安装导轨支架和导轨所带来的效果。
通过在“C”型截面扶手内安装导轨支架和导轨;使导轨在端部的高度小于扶手的“C”型内周的高度;使导轨在其他部分的高度几乎与扶手“C”型内周的高度相等,并将导轨、包括端部的导轨的外侧面作成平面,上述任务已得到解决。
在图12至图14中,外挡板7、玻璃护壁18和护栏的导轨支架19与普通的扶栏(图6)是一样的。本发明的特点是以线V为界限的端部T的换向区D和中部运行区E中的一个区的导轨采用图14所示的结构,而另一个区为图6所示的结构。
也就是说,在换向区D,扶手2沿箭头N的方向回转,导轨支架19和导轨20A的总高度为hd,扶手2在导轨20A上滑动,如图14所示,该图为图13Ⅶ-Ⅶ剖面。在中部运行区E,导轨支架19和导轨20的总高度为hb,导轨与扶手2的内壁接触,如图6所示,该图为图13的Ⅵ-Ⅵ剖面。在换向区D,扶手2受到力Mb的作用,该力使扶手2在沿箭头N的方向回转时向外浮起,这样导轨20A的的下边缘20B就碰到靠近扶手2开口的扶手内壁,从而阻止扶手2进一步地浮起。在分界线V处,扶手2的浮起是很明显的,由于导轨的高度为hb(等于扶手2内周的高度),导轨20的下边缘就会在V1点碰到扶手2的内壁,使扶手的游离量δ限制在最低数值。如图12和图14所示,在端部T处的衬垫21C有一个盖板21D,这个盖板向外伸出扶手2的两侧,封住了扶手2的敞开部分,这样就完全遮住了图11所示的气隙KK。同样的导轨支架19一直延伸到E区和D区,以抵抗箭头Mb(图12)和W2(图10)所表示的扶手2在导轨上移动时所受到的外力。但是以V1线分界的E区和D区装在导轨支架19上的导轨是不同的,一个是20,一个是20A。不过,如图13所示,导轨20和20A的外表面都是平的,并且彼此平齐,这样就不会在分界线V1处形成台阶。
在这一结构中,由于换向区D扶手运行的阻力最大,因此,形成一个自由空间使扶手平滑回转。在中部运行区E,扶手2运行时避免了浮起。由于图13结构自身所带来的扶手浮起现象形成的气隙(与图11的气隙KK相同)完全被盖板21D遮住了,完全消除了手指被夹住的危险。
采用本发明,旅客输送机便可得到安全的护栏。这一护栏的导轨支架和导轨是装在“C”型截面的扶手内的,既减少了动力消耗,又降低了扶手运行时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并且还防止了手指被挤夹的危险。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旧式梯式电梯上半部分的侧视图。
图2.图1的Ⅰ-Ⅰ剖面图。
图3.图1护栏端部的局部立体图。
图4.图3的Ⅲ-Ⅲ剖面图。
图5.图1的Ⅱ-Ⅱ剖面图。
图6.近年销售的梯式电梯护栏结构的剖面图。该图与图5旧式护栏的相对应。
图7.图6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8.扶手回转时产生变形的局部立体图。
图9.图6、图6结构的护栏上半部分改形后的剖面图,该图与图6相对应。
图10.护栏端部主要部件的侧视图。
图11.与图9类似的剖面图。
图12-图14.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
图12.梯式电梯主要部件的侧视图,与图1相对应。
图13.图12局部放大了的侧视图。
图14.图13的Ⅶ-Ⅶ剖面图。
1…阶梯    2…扶手    3…护栏    4…主体框架    5、18…玻璃护壁    19…导轨支架    19a、25a…凹槽    20、20A…导轨hb、ha…厚度    21、21A、21C…衬垫    21B、21D…盖板    T…端部    D…换向区    E…水平运行区    V…分界线

Claims (2)

1、一种旅客输送机护栏包括:沿着预先设计好的封闭轨道循环运行的环行阶梯链;与阶梯同步运行的扶手,其剖面形状象字母“C”;在阶梯和扶手之间竖立着玻璃护壁,玻璃护壁两头各有一个端部;在玻璃护壁的上边缘装有支承扶手的导轨支架;导轨支架上装有导轨,引导扶手在它上面滑行;在玻璃护壁和导轨支架之间有一层衬垫;设置在建筑物上的主体框架支承着所有这些部件。由于导轨支架和导轨是插在“C”型剖面扶手内的,端部导轨的高度要小于“C”型截面扶手内壁的长度。导轨在端部以外区域的高度几乎等于扶手内壁长。导轨在全部运行区(包括端部)的外表面形状都是平的。
2、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一种旅客输送机护栏,特征是,它在端部处的衬垫也兼作盖板,它比扶手两侧宽或伸出扶手两侧之外,遮盖住扶手的敞开部分。
CN85101202A 1985-04-01 1985-04-01 旅客输运机护栏 Expired CN851012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85101202A CN85101202B (zh) 1985-04-01 1985-04-01 旅客输运机护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85101202A CN85101202B (zh) 1985-04-01 1985-04-01 旅客输运机护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101202B CN85101202B (zh) 1986-12-17
CN85101202A true CN85101202A (zh) 1987-01-10

Family

ID=4791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5101202A Expired CN85101202B (zh) 1985-04-01 1985-04-01 旅客输运机护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8510120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1993A (zh) * 2015-10-27 2015-12-16 苏州中远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可节约能源的电梯装置
CN107035082A (zh) * 2017-05-18 2017-08-11 南京晨光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铜扶手玻璃栏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1993A (zh) * 2015-10-27 2015-12-16 苏州中远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可节约能源的电梯装置
CN107035082A (zh) * 2017-05-18 2017-08-11 南京晨光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铜扶手玻璃栏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101202B (zh) 1986-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7848C (zh) 带有阶梯凸缘的自动扶梯
CN1094887C (zh) 电梯装置
KR870001462B1 (ko) 맨 컨베이어의 난간
CN1205976A (zh) 牵引绳轮式电梯及其驱动装置
RU2191153C2 (ru) Транспортер для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людей
CN1914113A (zh) 自动人行道、自动坡道或自动扶梯
CN101028903A (zh) 具有新颖紧急导向机构的自动扶梯
CN85101202A (zh) 旅客输送机护栏
GB2299316A (en) Low profile moving walkway
CN1167602C (zh) 乘客运送装置
US5161668A (en) Guide mechanism for passenger conveyors
JPH0631151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CN101041409A (zh) 乘客传送装置
TWI235133B (en) Conveyor apparatus
CN1174911C (zh) 载人升降扶梯
JP2706141B2 (ja) エスカレータまたは動く歩道の手摺
JPWO2011138844A1 (ja) 加減速装置とこれを備えた加減速エスカレータ
CN1247152A (zh) 电梯平层装置
US4756387A (en) Staircase lift
KR920006040B1 (ko) 맨 컨베이어의 난간
JP4754499B2 (ja) ニューエルの上で移動するハンドレールを支持するニューエルガイド
EP1828030B1 (en) Handrail guidance for a passenger conveyor
JP2006513948A (ja) 欄干固定構造
JPH0321476B2 (zh)
CN1206153C (zh) 电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