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392930U - 灶具 - Google Patents
灶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392930U CN222392930U CN202420651644.6U CN202420651644U CN222392930U CN 222392930 U CN222392930 U CN 222392930U CN 202420651644 U CN202420651644 U CN 202420651644U CN 222392930 U CN222392930 U CN 2223929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outer ring
- inner ring
- valve
- f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Controlling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灶具,其包括:旋塞阀、燃烧器、内环气道和外环气道;内环气道和外环气道连接于旋塞阀和燃烧器之间;灶具还包括控火阀,控火阀包括:壳体、外电磁阀和内电磁阀;壳体内设置有外环通道、内环通道、中路截流通道和内截流通道;中路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内环通道内的内电磁阀的上游侧和外环通道内的外电磁阀的上游侧;内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内环通道内的内电磁阀的上游侧和下游侧。该灶具通过在旋塞阀和燃烧器之间设置控火阀,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烹饪场景调节不同的火力,调火状态更多,调火更智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灶具。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居家必不可少的厨房用品,目前市面上的燃气灶调火方式包括旋塞阀调火、比例阀调火、电机阀调火等,其中比例阀和电机阀应用在燃气灶调火的领域较多。
现有技术中,在使用内外环燃烧器和双通道旋塞阀的常规燃气灶中,使用电机阀、比例阀等电控阀调火存在调火成本太高的问题,以及使用强吸阀调火存在针对不同场景调火状态太少,调火不够智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针对不同场景调火状态太少,调火不够智能的缺陷,提供一种灶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灶具,其包括:旋塞阀、燃烧器、内环气道和外环气道;所述内环气道和所述外环气道连接于所述旋塞阀和所述燃烧器之间;
所述灶具还包括控火阀,所述控火阀包括:壳体、外电磁阀和内电磁阀;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外环通道、内环通道、中路截流通道和内截流通道;
所述外电磁阀设于所述外环通道内并用于开闭所述外环通道,所述内电磁阀设于所述内环通道内并用于开闭所述内环通道;
所述外环通道连接于所述外环气道中,所述内环通道连接于所述内环气道中;所述中路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内环通道内的所述内电磁阀的上游侧和所述外环通道内的所述外电磁阀的上游侧;所述内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内环通道内的所述内电磁阀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在本方案中,该灶具通过在旋塞阀和燃烧器之间设置控火阀,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烹饪场景调节不同的火力,调火状态更多,调火更智能。
优选地,所述控火阀还包括中路调节钉和内调节钉,所述中路调节钉设于所述中路截流通道内并用于调节所述中路截流通道的流量,所述内调节钉设于所述内截流通道内并用于调节所述内截流通道的流量。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调节钉,实现截流通道的截流。
优选地,所述中路调节钉内设有中路截流孔,所述中路截流孔分别连通所述外调节钉的侧壁和末端面;
所述内调节钉内设有内截流孔,所述内截流孔分别连通所述内调节钉的侧壁和末端面。
在本方案中,通过截流钉中的截流孔实现截流通道的截流。
优选地,所述壳体还设置有从所述壳体外侧贯穿到所述壳体内部的中路截流安装孔和内截流安装孔,所述中路调节钉安装于所述中路截流安装孔,所述内调节钉安装于所述内截流安装孔,所述中路截流安装孔贯穿所述中路截流通道,所述内截流安装孔贯穿所述内截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中路截流安装孔和所述内截流安装孔邻接。
优选地,所述内环通道和所述外环通道在第一方向上排列,所述中路截流安装孔和所述内截流安装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排列。
优选地,所述中路截流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中路倾斜通道和中路横向通道;
所述中路倾斜通道连通于所述内环通道内的所述内电磁阀的上游侧,所述中路横向通道连通于所述外环通道内的所述外电磁阀的上游侧;
所述中路横向通道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邻接于所述内环通道和所述外环通道。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外截流通道,所述外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外环通道内的所述外电磁阀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优选地,所述内环通道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一内环腔体和第二内环腔体,所述第二内环腔体设有内环阀座,所述内电磁阀的阀塞设置于所述第一内环腔体并抵接于所述内环阀座以截断所述第一内环腔体和所述第二内环腔体之间的连通;
所述外环通道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一外环腔体和第二外环腔体,所述第二外环腔体设有外环阀座,所述外电磁阀的阀塞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环腔体并抵接于所述外环阀座以截断所述第一外环腔体和所述第二外环腔体之间的连通。
优选地,所述内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内环腔体和所述第二内环腔体;所述外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外环腔体和所述第二外环腔体;所述中路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内环腔体和所述第一外环腔体。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灶具通过在旋塞阀和燃烧器之间设置控火阀,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烹饪场景调节不同的火力,调火状态更多,调火更智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灶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控火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控火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着图3的A-A线截取的控火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沿着图3的B-B线截取的控火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控火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控火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沿着图7的A-A线截取的控火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沿着图7的B-B线截取的控火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灶具100
内环进气口101
内环出气口102
外环进气口103
外环出气口104
内环气道110
外环气道120
旋塞阀130
燃烧器140
控火阀150
壳体151
外电磁阀152
内电磁阀153
第一内环腔体162
第二内环腔体163
内环阀座164
内截流通道165
内调节钉166
内截流孔167
内截流安装孔168
中路倾斜通道1751
中路横向通道1752
中路调节钉176
中路截流孔177
中路截流安装孔178
第一外环腔体182
第二外环腔体183
外环阀座184
外截流通道185
外调节钉186
外截流孔187
外截流安装孔18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灶具100,其包括:旋塞阀130、燃烧器140、控火阀150、内环气道110和外环气道120。
内环气道110和外环气道120连接于旋塞阀130和燃烧器140之间。
旋塞阀130通过内环气道110连接到燃烧器140并为燃烧器140的内环火盖提供燃气,旋塞阀130通过外环气道120连接到燃烧器140并为燃烧器140的外环火盖提供燃气。
控火阀150设于旋塞阀130和燃烧器140之间并形成内环气道110和外环气道120的通路的一部分,通过控火阀150对内环气道110和外环气道120的通断进行控制。
控火阀150包括:壳体151、外电磁阀152和内电磁阀153。
壳体151内设置有外环通道、内环通道、中路截流通道和内截流通道165。
外电磁阀152设于外环通道内并用于开闭外环通道,内电磁阀153设于内环通道内并用于开闭内环通道。
外环通道连接于外环气道120中,内环通道连接于内环气道110中;中路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内环通道内的内电磁阀153的上游侧和外环通道内的外电磁阀152的上游侧;内截流通道165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内环通道内的内电磁阀153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该灶具100通过在旋塞阀130和燃烧器140之间设置控火阀150,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烹饪场景调节不同的火力,调火状态更多,调火更智能。
控火阀150还包括中路调节钉176和内调节钉166,中路调节钉176设于中路截流通道内并用于调节中路截流通道的流量,内调节钉166设于内截流通道165内并用于调节内截流通道165的流量。通过设置调节钉,实现截流通道的截流。
中路调节钉176内设有中路截流孔177,中路截流孔177分别连通中路调节钉176的侧壁和末端面。
内调节钉166内设有内截流孔167,内截流孔167分别连通内调节钉166的侧壁和末端面。
通过截流钉中的截流孔实现截流通道的截流。
壳体151还设置有从壳体151外侧贯穿到壳体151内部的中路截流安装孔178和内截流安装孔168,中路调节钉176安装于中路截流安装孔178,内调节钉166安装于内截流安装孔168,中路截流安装孔178贯穿中路截流通道,内截流安装孔168贯穿内截流通道165。
中路截流安装孔178和内截流安装孔168邻接。
内环通道和外环通道在第一方向上排列,中路截流安装孔178和内截流安装孔168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排列。
中路截流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中路倾斜通道1751和中路横向通道1752。
中路倾斜通道1751连通于内环通道内的内电磁阀153的上游侧,中路横向通道1752连通于外环通道内的外电磁阀152的上游侧。
中路横向通道1752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邻接于内环通道和外环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调节钉形成截流通道,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其他现有零构件或其他现有形式形成截流通道。
调节钉螺纹连接于截流安装孔中。
调节钉主要通过截流孔实现截流,截流孔的截面积相比正常的流体通道例如内环通道、外环通道、外截流通道185、内截流通道165等的截面积小得多,截流孔中仅能流过微量的流体。
截流孔的一部分贯穿调解钉的侧壁,截流孔在调解钉中形成“T”字形,包括横向贯穿部分和纵向贯穿部分,横向贯穿部分所在的调节钉的直径小于调解钉所在的截流安装孔在该对应位置的直径,从而使得在该位置,调解钉的侧面和截流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空隙,使得从截流通道进入的流体可以通过该空隙,进入调节钉的截流孔,从而使得环通道的电磁阀的上游侧和下游侧连通,但是仅允许微量流体流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调节钉形成截流通道,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其他现有零构件或其他现有形式形成截流通道。
内环通道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一内环腔体162和第二内环腔体163,第二内环腔体163设有内环阀座164,内电磁阀153的阀塞设置于第一内环腔体162并抵接于内环阀座164以截断第一内环腔体162和第二内环腔体163之间的连通。
外环通道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一外环腔体182和第二外环腔体183,第二外环腔体183设有外环阀座184,外电磁阀152的阀塞设置于第一外环腔体182并抵接于外环阀座184以截断第一外环腔体182和第二外环腔体183之间的连通。
内截流通道165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第一内环腔体162和第二内环腔体163;中路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第一外环腔体182和第二外环腔体183;中路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第一内环腔体162和第一外环腔体182。
第一内环腔体162通过内环进气口101连通于内环气道110的进气端,第二内环腔体163通过内环出气口102连通于内环气道110的出气端;
第一外环腔体182通过外环进气口103连通于外环气道120的进气端,第二外环腔体183通过外环出气口104连通于外环气道120的出气端;
内环进气口101、内环出气口102、外环进气口103和外环出气口104的轴线均在同一平面上。
当外电磁阀152打开外环通道时,外环通道中的流体正常流通,同时由于中路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第一内环腔体162和第一外环腔体182,从内环进气管进入的燃气会通过中路截流通道对外环通道中的燃气进行微量补充。
当外电磁阀152关闭外环通道时,外环通道关闭。
当内电磁阀153打开内环通道时,内环通道中的流体正常流通,同时由于中路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第一内环腔体162和第一外环腔体182,从外环进气管进入的燃气会通过中路截流通道对内环通道中的燃气进行微量补充。
当内电磁阀153关闭内环通道时,内环通道的内电磁阀153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之间即第一内环腔体162和第二内环腔体163之间通过内截流通道165连通并仅允许微量流体通过。
在使用控火阀150对灶具100进行调火时,具有以下调火模式:
模式一:当内电磁阀153打开且外电磁阀152打开时,旋塞阀130旋转至具有内环火和外环火时(对应于A状态),控火阀150对于燃烧器140的火力无调整(火力随着旋塞阀130的旋转而调整);当内电磁阀153打开且外电磁阀152打开时,旋塞阀130旋转至外环火关闭仅具有内环火时(对应于B状态),控火阀150对于燃烧器140的内环火无调整(火力随着旋塞阀130的旋转而调整),但是燃烧器140的外环火将会保持中火或小火(中路截流通道具有微量流体流通,火力的大小取决于截流孔的选取)。
模式二:当内电磁阀153关闭且外电磁阀152关闭时,旋塞阀130处于A状态时,控火阀150使得燃烧器140的内环火保持小火(内截流通道165具有微量流体流通),外环火无火;当内电磁阀153关闭且外电磁阀152关闭时,旋塞阀130处于B状态时,控火阀150使得燃烧器140的内环火保持小火,但是外环火保持无火。
模式三:当内电磁阀153打开且外电磁阀152关闭时,旋塞阀130处于A状态时,控火阀150使得内环火保持正常(火力随着旋塞阀130的旋转而调整),外环火保持无火;当内电磁阀153打开且外电磁阀152关闭时,旋塞阀130处于B状态时,控火阀150对于燃烧器140的火力无调整(火力随着旋塞阀130的旋转而调整)。
模式四:当内电磁阀153关闭且外电磁阀152打开时,旋塞阀130处于A状态时,控火阀150使得燃烧器140的内环火保持小火,外环火保持正常(火力随着旋塞阀130的旋转而调整),当内电磁阀153关闭且外电磁阀152打开时,旋塞阀130处于B状态时,控火阀150使得燃烧器140的内环火保持小火,外环火保持中火或小火(中路截流通道具有微量流体流通,火力的大小取决于截流孔的选取)。
控火阀150使得燃烧器140的内环火保持小火且外环火保持小火,使得内环火保持小火且外环火保持无火以及内环火保持小火且外环火保持正常,均可以降低火力,降低内环火对防干烧感温探头的干扰,这种情况适合低温煎烙(均匀小火)或煲汤(极小火)等烹饪场景。
控火阀150使得燃烧器140的内环火保持正常且外环火保持无火,以及使得内环火保持正常且外环火保持小火,均可以降低火力,这种情况可以适用于控温场景,提高更多的火力变化选择。
通过控火阀150的模式一和模式四,即使在旋塞阀130截流后还能将火力调大,控温功能更加齐全。
控火阀150的操作(内电磁阀153和外电磁阀152的开闭操作)可以通过设定好的程序自动执行,也可以通过外部设置的指令开关手动执行,例如可以在灶具100上设置对应于不同的烹饪场景的按键,在需要煲汤时,触发对应的按键,使得控火阀150执行对应该烹饪场景的操作。
由于在模式一和模式四时,即旋塞阀130本身已经关闭外环火时,外环火依然存在,因此,为了在模式外能正常调火,在旋塞阀130的阀体是可以加一个角度微动开关来识别(内环火和外环火同时具备时,旋塞阀130的角度范围为0-120°)(仅具有内环火无外环时,旋塞阀130的角度范围为120-170°)这两个状态,举例,可以增加一个120-170°角度检测,使得用户可以在正常使用时,识别到控火阀150无调整时,外环火的关闭临界角度。
实施例2
如图6-9所示,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控火阀250,实施例2的控火阀250与实施例1的控火阀150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壳体151内还设置有外截流通道185,外截流通道185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外环通道内的外电磁阀152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控火阀150还包括外调节钉186,该外调节钉186设置于外截流通道185并用于调节外截流通道185的流量。
外调节钉186设有外截流孔187,外截流孔187分别连通外调解钉的侧壁和末端面。
壳体151还设置有从壳体151外侧贯穿到壳体151内部的外截流安装孔188,外调节钉186安装于外截流安装孔188,外截流安装孔188贯穿外截流通道185。
外截流通道185包括相互连通的外倾斜通道和外竖直通道,外倾斜通道的一端连接外截流安装孔188,外倾斜通道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外环腔体182,外竖直通道的一端连接外截流安装孔188,外竖直通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外环腔体183。
当外电磁阀152打开外环通道时,外环通道中的流体正常流通,同时由于中路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第一内环腔体162和第一外环腔体182,从内环进气管进入的燃气会通过中路截流通道对外环通道中的燃气进行微量补充。
当外电磁阀152关闭外环通道时,外环通道的外电磁阀152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之间即第一外环腔体182和第二外环腔体183之间通过外截流通道185连通并仅允许微量流体通过。
当内电磁阀153打开内环通道时,内环通道中的流体正常流通,同时由于中路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第一内环腔体162和第一外环腔体182,从外环进气管进入的燃气会通过中路截流通道对内环通道中的燃气进行微量补充。
当内电磁阀153关闭内环通道时,内环通道的内电磁阀153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之间即第一内环腔体162和第二内环腔体163之间通过内截流通道165连通并仅允许微量流体通过。
在使用控火阀150对灶具100进行调火时,具有以下调火模式:
模式一:当内电磁阀153打开且外电磁阀152打开时,旋塞阀130旋转至具有内环火和外环火时(对应于A状态),控火阀150对于燃烧器140的火力无调整(火力随着旋塞阀130的旋转而调整);当内电磁阀153打开且外电磁阀152打开时,旋塞阀130旋转至外环火关闭仅具有内环火时(对应于B状态),控火阀150对于燃烧器140的内环火无调整(火力随着旋塞阀130的旋转而调整),但是燃烧器140的外环火将会保持中火(中路截流通道和外截流通道185均为外环火提供燃气,使其保持中火)。
模式二:当内电磁阀153关闭且外电磁阀152关闭时,旋塞阀130处于A状态时,控火阀150使得燃烧器140的内环火保持小火(内截流通道165具有微量流体流通),外环火保持小火(外截流通道185具有微量流体流通);当内电磁阀153关闭且外电磁阀152关闭时,旋塞阀130处于B状态时,控火阀150使得燃烧器140的内环火保持小火,外环火保持小火(外截流通道185具有微量流体流通)。
模式三:当内电磁阀153打开且外电磁阀152关闭时,旋塞阀130处于A状态时,控火阀150使得内环火保持正常(火力随着旋塞阀130的旋转而调整),外环火保持小火(外截流通道185具有微量流体流通);当内电磁阀153打开且外电磁阀152关闭时,旋塞阀130处于B状态时,控火阀150对于燃烧器140的内环火无调整(火力随着旋塞阀130的旋转而调整),外环火保持小火(外截流通道185具有微量流体流通)。
模式四:当内电磁阀153关闭且外电磁阀152打开时,旋塞阀130处于A状态时,控火阀150使得燃烧器140的内环火保持小火,外环火保持正常(火力随着旋塞阀130的旋转而调整),当内电磁阀153关闭且外电磁阀152打开时,旋塞阀130处于B状态时,控火阀150使得燃烧器140的内环火保持小火,外环火保持中火(中路截流通道和外截流通道185均为外环火提供燃气,使其保持中火)。
控火阀150使得燃烧器140的内环火保持小火且外环火保持小火,使得内环火保持小火且外环火保持无火以及内环火保持小火且外环火保持正常,均可以降低火力,降低内环火对防干烧感温探头的干扰,这种情况适合低温煎烙(均匀小火)或煲汤(极小火)等烹饪场景。
控火阀150使得燃烧器140的内环火保持正常且外环火保持无火,以及使得内环火保持正常且外环火保持小火,均可以降低火力,这种情况可以适用于控温场景,提高更多的火力变化选择。
虽然本实施例的控火阀150无法单独关闭外环火,但是其能够提供多种火焰状态,提高更多的火力变化选择。
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相同的构件均采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装置或元件在正常使用时所处的方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在任意时刻均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在这方面的限制。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灶具,其包括:旋塞阀、燃烧器、内环气道和外环气道;所述内环气道和所述外环气道连接于所述旋塞阀和所述燃烧器之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灶具还包括控火阀,所述控火阀包括:壳体、外电磁阀和内电磁阀;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外环通道、内环通道、中路截流通道和内截流通道;
所述外电磁阀设于所述外环通道内并用于开闭所述外环通道,所述内电磁阀设于所述内环通道内并用于开闭所述内环通道;
所述外环通道连接于所述外环气道中,所述内环通道连接于所述内环气道中;所述中路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内环通道内的所述内电磁阀的上游侧和所述外环通道内的所述外电磁阀的上游侧;所述内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内环通道内的所述内电磁阀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火阀还包括中路调节钉和内调节钉,所述中路调节钉设于所述中路截流通道内并用于调节所述中路截流通道的流量,所述内调节钉设于所述内截流通道内并用于调节所述内截流通道的流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路调节钉内设有中路截流孔,所述中路截流孔分别连通所述中路调节钉的侧壁和末端面;
所述内调节钉内设有内截流孔,所述内截流孔分别连通所述内调节钉的侧壁和末端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置有从所述壳体外侧贯穿到所述壳体内部的中路截流安装孔和内截流安装孔,所述中路调节钉安装于所述中路截流安装孔,所述内调节钉安装于所述内截流安装孔,所述中路截流安装孔贯穿所述中路截流通道,所述内截流安装孔贯穿所述内截流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路截流安装孔和所述内截流安装孔邻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通道和所述外环通道在第一方向上排列,所述中路截流安装孔和所述内截流安装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排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路截流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中路倾斜通道和中路横向通道;
所述中路倾斜通道连通于所述内环通道内的所述内电磁阀的上游侧,所述中路横向通道连通于所述外环通道内的所述外电磁阀的上游侧;
所述中路横向通道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邻接于所述内环通道和所述外环通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外截流通道,所述外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外环通道内的所述外电磁阀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通道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一内环腔体和第二内环腔体,所述第二内环腔体设有内环阀座,所述内电磁阀的阀塞设置于所述第一内环腔体并抵接于所述内环阀座以截断所述第一内环腔体和所述第二内环腔体之间的连通;
所述外环通道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一外环腔体和第二外环腔体,所述第二外环腔体设有外环阀座,所述外电磁阀的阀塞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环腔体并抵接于所述外环阀座以截断所述第一外环腔体和所述第二外环腔体之间的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内环腔体和所述第二内环腔体;所述外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外环腔体和所述第二外环腔体;所述中路截流通道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内环腔体和所述第一外环腔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651644.6U CN222392930U (zh) | 2024-04-01 | 2024-04-01 | 灶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651644.6U CN222392930U (zh) | 2024-04-01 | 2024-04-01 | 灶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392930U true CN222392930U (zh) | 2025-01-24 |
Family
ID=94284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651644.6U Active CN222392930U (zh) | 2024-04-01 | 2024-04-01 | 灶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392930U (zh) |
-
2024
- 2024-04-01 CN CN202420651644.6U patent/CN2223929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2392930U (zh) | 灶具 | |
CN104913302B (zh) | 安全型双气源控制系统 | |
CN222363914U (zh) | 灶具 | |
CN222392931U (zh) | 灶具 | |
JP3748061B2 (ja) | ガスバルブ | |
CN213929538U (zh) | 燃气阀及燃气灶 | |
KR100691563B1 (ko) | 음식점용 가스렌지 | |
CN212537929U (zh) | 具备限流模块的燃气自动调节阀 | |
JPH1030806A (ja) | ガス調理器 | |
CN210320680U (zh) | 一种燃气热水器 | |
CN109084076B (zh) | 一种多样控火的燃气灶气阀 | |
CN214500166U (zh) | 燃气控制阀及燃气灶 | |
CN222046714U (zh) | 具有爆炒档的燃气阀和燃气灶 | |
CN111237502A (zh) | 一种具有自动火力切换功能的阀体结构 | |
CN217685165U (zh) | 一种燃气供给调节机构及燃烧器 | |
CN112709841A (zh) | 一种自动手动双控式燃气阀 | |
CN220931179U (zh) | 进气组件和灶具 | |
CN221666114U (zh) | 进气组件和灶具 | |
CN220956957U (zh) | 进气组件和灶具 | |
CN221301319U (zh) | 进气组件和灶具 | |
JP3218324U (ja) | 複数の排気口を有するプラグ安全弁 | |
CN216591837U (zh) | 燃气灶具 | |
CN219036623U (zh) | 燃烧器和灶具 | |
CN219160423U (zh) | 水气联动阀及燃气具 | |
JPS6311488Y2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