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970603U - 一种马达翻转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马达翻转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970603U CN221970603U CN202322832548.XU CN202322832548U CN221970603U CN 221970603 U CN221970603 U CN 221970603U CN 202322832548 U CN202322832548 U CN 202322832548U CN 221970603 U CN221970603 U CN 2219706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fting
- overturning
- frame
- driving device
- fee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1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马达翻转设备,包括有机架、送料装置、顶升装置、翻转升降模组及检测装置;所述送料装置、顶升装置、检测装置和翻转升降模组沿前后方向间距布置且设置于机架上;所述检测装置对应顶升装置设置且固设于送料装置上;所述翻转升降模组包括有升降驱动装置和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设置于送料装置和顶升装置的上方;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翻转装置纵向移位,以对顶升装置上的待加工产品进行翻转;实现对待加工产品的翻转及输送,其在机架上布置紧凑合理,缩小了整个设备整体的占用空间,同时,其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实现全自动翻转、输出及检测,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有利于提升整体生产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翻转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马达翻转设备。
背景技术
马达,又称为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并可再使用机械能产生动能,用来驱动其他装置的电气设备。
马达装配过程中涉及的工序很多,其中包括将马达机座进行翻转,即在特定的工序中,需要将马达机座进行相应地翻转,以满足下一工序的转配要求,而在常规的生产线上,对马达机座进行翻转均由作业员人工搬运,而马达机座本身的重量比较重,当作业人员长时间进行搬运时,容易疲劳,体力严重被消耗,致使搬运翻转动作迟缓,而影响生产效率,甚至容易造成马达机座搬运跌落而伤及作业员。
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一种自动翻转马达机座的机械手,支架横跨在马达机座输送轨道上,在支架的上部设有横移机构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立柱,其下端设有夹持机构和用于控制夹持机构90°翻转的翻转控制机构,当夹持机构伸入马达机座内,并将其夹持固定时,升降机构则将马达机座上升至预定位置,之后翻转控制机构将马达机座进行90°翻转,接着横移机构将马达机座沿马达机座输送轨道移动至预定位置,然后升降机构将马达机座下降放置马达机座输送轨道上,夹持机构松开马达机座,并退出,最后升降机构驱动上升至预定位置,如此循环,实现将马达机座进行自动翻转,进行自动化作业,降低人力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这种通过机械手实现将马达机座进行自动翻转的方式存在以下缺陷:其各功能部分在设备上的布置合理性仍不太理想,尤其是升降机构、夹持机构和翻转控制机构等,由于升降机构、夹持机构和翻转控制机构的整体结构较大,导致其需要配置外径较大的支架和输送轨道,以配合升降机构、夹持机构和翻转控制机构的使用,导致整个翻转设备更大,若将该翻转设备应用于一生产线上,相当于生产线的宽度方向尺寸受限于组装设备的尺寸,难以进一步缩小,需要预留较大空间,导致生产线在车间内占用空间大,不利于车间布置与管理。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达翻转设备,其通过送料装置、顶升装置、翻转升降模组及检测装置的结构设计与配合,实现对待加工产品的翻转及输送,尤其是所述送料装置、顶升装置、检测装置和翻转升降模组沿前后方向间距布置,其在机架上布置紧凑合理,缩小了整个设备整体的占用空间,同时,其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实现全自动翻转、输出及检测,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有利于提升整体生产加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马达翻转设备,包括有机架、送料装置、用于将待加工产品朝向翻转升降模组顶起的顶升装置、用于将顶升装置上的待加工产品进行翻转的翻转升降模组及用于对顶升装置上的待加工产品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
所述送料装置、顶升装置、检测装置和翻转升降模组沿前后方向间距布置且设置于机架上;所述检测装置对应顶升装置设置且固设于送料装置上;所述翻转升降模组包括有升降驱动装置和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设置于送料装置和顶升装置的上方;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翻转装置纵向移位,以对顶升装置上的待加工产品进行翻转。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于送料装置、顶升装置、检测装置、升降驱动装置和翻转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有第一送料带、第二送料带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杆分别连接于第一送料带和第二送料带;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电连接于控制器,所述第一送料带和第二送料带均设置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第一送料带和第二送料带分别位于顶升装置的前侧和后侧,利用第一送料带和第二送料带进行送料的同时,其在机架上的布置,可进一步缩小该翻转设备的占用空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升装置包括有固定板、承载架和第一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板固设于机架上,所述承载架和第一升降驱动机构设置于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承载架纵向位移并电连接于控制器,利用顶升装置的设计,可以进一步的缩短翻转升降模组的布局,从而使得该设备整体更加紧凑。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翻转升降模组通过龙门架固设于机架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和两组纵向移动模组;
所述翻转装置通过活动板连接于两组纵向移动模组的滑动组件上,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两组横向移动模组和第一旋转驱动组件,其中,所述两组纵向移动模组、两组横向移动模组均包括有导轨和设置于导轨上的滑动组件;所述两组纵向移动模组的导轨沿纵向延伸设置,所述两组横向移动模组的导轨沿横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活动板沿导轨的延伸方向纵向位移;
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有第一翻转夹持机构和第二翻转夹持机构,所述第一翻转夹持机构和第二翻转夹持机构分别通过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连接于两组横向移动模组的滑动组件上;
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有上横向齿条、下横向齿条、齿轮和第一旋转驱动装置,所述上横向齿条和下横向齿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活动板的一侧和第一安装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齿轮沿上横向齿条和下横向齿条活动,以驱动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沿两组横向移动模组的导轨延伸方向活动;以对顶升装置上的待加工产品进行夹持翻转;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第一翻转夹持机构和第二翻转夹持机构电连接于控制器,利用翻转升降模组的自动化部件,完成对待加工产品的翻转,尤其是第一翻转夹持机构和第二翻转夹持机构的自身设计可以对待加工产品夹持更加的精确且夹持的稳固性更好,防止其翻转过程出现松脱现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翻转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一翻转驱动装置和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带动第一夹持组件水平旋转;所述第二翻转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二翻转驱动装置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二翻转驱动装置带动第二夹持组件水平旋转;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和第二翻转驱动装置电连接于控制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和第二翻转驱动装置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设置于相应地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和第二翻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均通过传动轴连接于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检测装置对应顶升装置设置且固设于第二送料带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送料装置、顶升装置、翻转升降模组及检测装置的结构设计与配合,所述翻转升降模组包括有升降驱动装置和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设置于送料装置和顶升装置的上方;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翻转装置纵向移位,以对顶升装置上的待加工产品进行翻转,通过送料装置将待加工产品移送至顶升装置处,此时顶升装置将待加工产品往上升起,此时翻转装置在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对该待加工产品进行夹持,此时所述顶升装置复位至初始状态,以给翻转装置提供翻转空间,实现对待加工产品的翻转及输送,翻转完成后在放置于顶升装置处,通过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尤其是所述送料装置、顶升装置、检测装置和翻转升降模组沿前后方向间距布置,其在机架上布置紧凑合理,缩小了整个设备整体的占用空间,同时,其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实现全自动翻转、输出及检测,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有利于提升整体生产加工效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未示第一送料带);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未示第一送料带)。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架 20、送料装置
21、第一送料带 22、第二送料带
23、第一驱动装置 30、顶升装置
31、固定板 32、承载架
33、第一升降驱动机构 34、支撑架
35、滑轨 321、滑块
40、翻转升降模组 41、升降驱动装置
42、翻转装置 43、龙门架
44、活动板 411、第二升降驱动机构
412、纵向移动模组 45、横向移动模组
46、第一旋转驱动组件 47、第一翻转夹持机构
48、第二翻转夹持机构 471、第一安装架
472、第二安装架 461、上横向齿条
462、下横向齿条 463、齿轮
464、第一旋转驱动装置 473、第一翻转驱动装置
474、第一夹持组件 481、第二翻转驱动装置
482、第二夹持组件 50、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一种马达翻转设备,包括有机架10、送料装置20、顶升装置30、翻转升降模组40、检测装置50和控制器。
所述顶升装置30用于将待加工产品朝向翻转升降模组40顶起;所述翻转升降模组40用于将顶升装置30上的待加工产品进行翻转;所述检测装置50用于对顶升装置30上的待加工产品进行检测。
所述送料装置20、顶升装置30、检测装置50和翻转升降模组40沿前后方向间距布置且设置于机架10上;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机架10上,所述控制器(图中未示)分别电连接于送料装置20、顶升装置30、检测装置50、升降驱动装置41和翻转装置42。
所述送料装置20包括有第一送料带21、第二送料带22和第一驱动装置23,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3通过驱动杆分别连接于第一送料带21和第二送料带2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3电连接于控制器,所述第一送料带21和第二送料带22均设置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第一送料带21和第二送料带22分别位于顶升装置30的前侧和后侧,利用第一送料带21和第二送料带22进行送料的同时,其在机架10上的布置,可进一步缩小该翻转设备的占用空间。
所述顶升装置30包括有固定板31、承载架32和第一升降驱动机构33,所述固定板31固设于机架10上,所述承载架32和第一升降驱动机构33设置于固定板31上;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33驱动承载架32纵向位移并电连接于控制器,利用顶升装置30的设计,可以进一步的缩短翻转升降模组40的布局,从而使得该设备整体更加紧凑。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33为电机。
所述承载架32和第一升降驱动机构33通过支撑架34设置于固定板31上,所述支撑架34上设置有滑轨35,相对应地,所述承载架32上设置有滑块321,所述承载架32通过滑块321与滑轨35的配合设置于固定板31上,使得在第一升降驱动机构33的驱动下,所述承载架沿滑轨35方向移动,其中,所述滑轨35沿支撑架34的垂直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翻转升降模组40包括有升降驱动装置41和翻转装置42;所述翻转装置42设置于送料装置20和顶升装置30的上方;所述升降驱动装置41驱动翻转装置42纵向移位,以对顶升装置30上的待加工产品进行翻转。所述翻转升降模组40通过龙门架43固设于机架10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41包括有第二升降驱动机构411和两组纵向移动模组412;
所述翻转装置42通过活动板44连接于两组纵向移动模组412的滑动组件上,所述活动板44上设置有两组横向移动模组45和第一旋转驱动组件46,其中,所述两组纵向移动模组412、两组横向移动模组45均包括有导轨和设置于导轨上的滑动组件;所述两组纵向移动模组412的导轨沿纵向延伸设置,所述两组横向移动模组45的导轨沿横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411驱动活动板44沿导轨的延伸方向纵向位移;所述翻转装置42包括有第一翻转夹持机构47和第二翻转夹持机构48,所述第一翻转夹持机构47和第二翻转夹持机构48分别通过第一安装架471和第二安装架472连接于两组横向移动模组45的滑动组件上;
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46包括有上横向齿条461、下横向齿条462、齿轮463和第一旋转驱动装置464,所述上横向齿条461和下横向齿条46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活动板44的一侧和第一安装架471的一侧,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464驱动齿轮463沿上横向齿条461和下横向齿条462活动,以驱动第一安装架471和第二安装架472沿两组横向移动模组45的导轨延伸方向活动;以对顶升装置30上的待加工产品进行夹持翻转;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411、第一旋转驱动装置464、第一翻转夹持机构47和第二翻转夹持机构48电连接于控制器,利用翻转升降模组40的自动化部件,完成对待加工产品的翻转,尤其是第一翻转夹持机构47和第二翻转夹持机构48的自身设计可以对待加工产品夹持更加的精确且夹持的稳固性更好,防止其翻转过程出现松脱现象。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411、第一旋转驱动装置464均为电机。
所述第一翻转夹持机构47包括有第一翻转驱动装置473和第一夹持组件474,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473带动第一夹持组件474水平旋转;所述第二翻转夹持机构48包括有第二翻转驱动装置481和第二夹持组件482,所述第二翻转驱动装置481带动第二夹持组件482水平旋转;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473和第二翻转驱动装置481电连接于控制器。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473和第二翻转驱动装置481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设置于相应地的第一安装架471和第二安装架472上。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473和第二翻转驱动装置481的输出端均通过传动轴连接于第一夹持组件474和第二夹持组件482。第一翻转驱动装置473和第二翻转驱动装置481均为电机。
所述检测装置50对应顶升装置30设置且固设于送料装置20上;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50对应顶升装置30设置且固设于第二送料带22上。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运行使用前,所述顶升装置30和翻转升降模组40位于初始位置,接着将需要翻转的待加工产品放置于第一送料带21和第二送料带22上,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一驱动装置23将第一送料带21和第二送料带22上的需要翻转的待加工产品移送至顶升装置30上,此时顶升装置30通过第一升降驱动机构33将需要翻转的待加工产品往上顶;随后翻转装置42在升降驱动装置41的驱动下往下移动,以对该需要翻转的待加工产品进行夹持,待翻转装置42的第一翻转夹持机构47和第二翻转夹持机构48夹持完成后,此时顶升装置30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33驱动承载架32复位,以给第一翻转夹持机构47和第二翻转夹持机构48提供足够的翻转空间;随后待加工产品在第一翻转驱动装置473、第一夹持组件474及第二翻转驱动装置481、第二夹持组件482的作用完成翻转;翻转完成后在由检测装置50对其进行检测,以保准其良品率,翻转结束后,所述翻转装置42在升降驱动装置41下回到初始位置;最后翻转完成的产品在随第一送料带21和第二送料带22运送至下一阶段。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送料装置、顶升装置、翻转升降模组及检测装置的结构设计与配合,所述翻转升降模组包括有升降驱动装置和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设置于送料装置和顶升装置的上方;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翻转装置纵向移位,以对顶升装置上的待加工产品进行翻转,通过送料装置将待加工产品移送至顶升装置处,此时顶升装置将待加工产品往上升起,此时翻转装置在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对该待加工产品进行夹持,此时所述顶升装置复位至初始状态,以给翻转装置提供翻转空间,实现对待加工产品的翻转及输送,翻转完成后在放置于顶升装置处,通过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尤其是所述送料装置、顶升装置、检测装置和翻转升降模组沿前后方向间距布置,其在机架上布置紧凑合理,缩小了整个设备整体的占用空间,同时,其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实现全自动翻转、输出及检测,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有利于提升整体生产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马达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送料装置、用于将待加工产品朝向翻转升降模组顶起的顶升装置、用于将顶升装置上的待加工产品进行翻转的翻转升降模组及用于对顶升装置上的待加工产品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
所述送料装置、顶升装置、检测装置和翻转升降模组沿前后方向间距布置且设置于机架上;所述检测装置对应顶升装置设置且固设于送料装置上;所述翻转升降模组包括有升降驱动装置和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设置于送料装置和顶升装置的上方;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翻转装置纵向移位,以对顶升装置上的待加工产品进行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达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于送料装置、顶升装置、检测装置、升降驱动装置和翻转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达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有第一送料带、第二送料带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杆分别连接于第一送料带和第二送料带;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电连接于控制器,所述第一送料带和第二送料带均设置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第一送料带和第二送料带分别位于顶升装置的前侧和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达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包括有固定板、承载架和第一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板固设于机架上,所述承载架和第一升降驱动机构设置于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承载架纵向位移并电连接于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达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升降模组通过龙门架固设于机架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和两组纵向移动模组;
所述翻转装置通过活动板连接于两组纵向移动模组的滑动组件上,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两组横向移动模组和第一旋转驱动组件,其中,所述两组纵向移动模组、两组横向移动模组均包括有导轨和设置于导轨上的滑动组件;所述两组纵向移动模组的导轨沿纵向延伸设置,所述两组横向移动模组的导轨沿横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活动板沿导轨的延伸方向纵向位移;
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有第一翻转夹持机构和第二翻转夹持机构,所述第一翻转夹持机构和第二翻转夹持机构分别通过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连接于两组横向移动模组的滑动组件上;
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有上横向齿条、下横向齿条、齿轮和第一旋转驱动装置,所述上横向齿条和下横向齿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活动板的一侧和第一安装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齿轮沿上横向齿条和下横向齿条活动,以驱动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沿两组横向移动模组的导轨延伸方向活动;以对顶升装置上的待加工产品进行夹持翻转;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第一翻转夹持机构和第二翻转夹持机构电连接于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马达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一翻转驱动装置和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带动第一夹持组件水平旋转;所述第二翻转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二翻转驱动装置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二翻转驱动装置带动第二夹持组件水平旋转;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和第二翻转驱动装置电连接于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马达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和第二翻转驱动装置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设置于相应地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马达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和第二翻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均通过传动轴连接于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马达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对应顶升装置设置且固设于第二送料带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832548.XU CN221970603U (zh) | 2023-10-20 | 2023-10-20 | 一种马达翻转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832548.XU CN221970603U (zh) | 2023-10-20 | 2023-10-20 | 一种马达翻转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970603U true CN221970603U (zh) | 2024-11-08 |
Family
ID=93321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832548.XU Active CN221970603U (zh) | 2023-10-20 | 2023-10-20 | 一种马达翻转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970603U (zh) |
-
2023
- 2023-10-20 CN CN202322832548.XU patent/CN22197060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75773A (zh) | 一种电机转子自动化加工生产线 | |
CN111482863A (zh) | 一种磁环倒角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 |
CN210939261U (zh) | 一种移位及翻转机械手自动抓取装置 | |
CN111865009B (zh) | 一种电机定子自动压端板机 | |
CN216998179U (zh) | 一种双工位玻璃切割装置 | |
CN221970603U (zh) | 一种马达翻转设备 | |
CN215046588U (zh) | 一种用于针脚孔检测的工件翻转输送装置 | |
CN221337229U (zh) | 一种自动夹紧的焊接夹具 | |
CN216638154U (zh) | 一种料框水平旋转提升机构 | |
CN216730167U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自动焊接设备 | |
CN214924422U (zh) | 一种机械臂 | |
CN211734553U (zh) | 一种上丝机械手及自动装丝系统 | |
CN213894323U (zh) | 一种法兰加工用转运装置 | |
CN212305066U (zh) | 一种电机定子自动压端板机 | |
CN115229823A (zh) | 一种保温杯自动夹取装置 | |
CN210048088U (zh) | 一种印刷载具翻转设备 | |
CN109499900B (zh) | 一种检测设备 | |
CN113146598A (zh) | 一种机械臂 | |
CN218950430U (zh) | 一种翻转机构 | |
CN220617386U (zh) | 一种电芯入壳成品搬运模组 | |
CN223060111U (zh) | 一种电芯在线翻转定位装置 | |
CN217262960U (zh) | 一种电池翻转装置 | |
CN221910698U (zh) | 一种磁铁组件自动装配机构 | |
CN222221549U (zh) | 一种喷吹气包半自动焊接机 | |
CN220678649U (zh) | 一种交替下料分选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