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7498U - 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57498U CN220057498U CN202321575710.8U CN202321575710U CN220057498U CN 220057498 U CN220057498 U CN 220057498U CN 202321575710 U CN202321575710 U CN 202321575710U CN 220057498 U CN220057498 U CN 2200574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l
- fixed
- switch
- movable
- movable swi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活动尖轨与路面石子摩擦磨损严重的问题,其包括固定直轨、固定曲轨和两活动尖轨,固定直轨和固定曲轨相对设置,两活动尖轨均设置于固定直轨与固定曲轨之间,其一活动尖轨与固定直轨平行布置,另一活动尖轨与固定曲轨平行布置,两活动尖轨共同设置有辙叉,两活动尖轨之间设置有连接板,且固定直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移动两活动尖轨的转辙机构,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活动尖轨的端部,固定直轨和固定曲轨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固定垫板,两固定垫板与两活动尖轨相对应,固定垫板设置于活动尖轨的下方,固定垫板的宽度大于活动尖轨的移动行程。本申请具有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最常被用于简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城市开始兴建服务于城市境内的各种轻型化铁路系统,比如地下铁路、轻轨铁路、单轨铁路、磁悬浮铁路等,城市轨道交通是以电能为主要动力能源,采用轮轨运转体系的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它主要负责无障碍兼短距离的旅客运输,通常由轻型动车组或有轨电车作为运送载体,有效缓解城市内部密集客流的交通压力。
道岔装置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也是轨道的薄弱环节之一,通常在车站、编组站大量铺设,有了道岔,可以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即使是单线铁路,铺设道岔,修筑一段大于列车长度的叉线,就可以对开列车。道岔在铁路线路上起到重要作用。
现有技术中,道岔装置在对车辆进行变轨操作时,固定轨与活动尖轨之间会发生相对移动,由于在变轨的过程中,活动尖轨底部与路面上的石子发生摩擦,从而对活动尖轨造成磨损,磨损严重时对活动尖轨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故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活动尖轨与路面石子摩擦磨损严重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包括固定直轨、固定曲轨和两活动尖轨,所述固定直轨和固定曲轨相对设置,两所述活动尖轨均设置于固定直轨与固定曲轨之间,其一所述活动尖轨与固定直轨平行布置,另一所述活动尖轨与固定曲轨平行布置,两所述活动尖轨共同设置有辙叉,两所述活动尖轨之间设置有连接板,且所述固定直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移动两活动尖轨的转辙机构,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活动尖轨的端部,所述固定直轨和固定曲轨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固定垫板,两所述固定垫板与两所述活动尖轨相对应,所述固定垫板设置于活动尖轨的下方,所述固定垫板的宽度大于活动尖轨的移动行程。
由于在变轨的过程中,活动尖轨底部与路面上的石子发生摩擦,从而对活动尖轨造成磨损,磨损严重时对活动尖轨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直轨和固定曲轨的侧壁上均焊接固定垫板,且固定垫板的宽度大于活动尖轨的移动行程;当车辆行驶在轨道上进行变轨时,转辙机构带动两活动尖轨移动,使得其一活动尖轨抵靠在固定直轨上,另一活动尖轨与固定曲轨脱离,实现轨道变轨,在此过程中两活动尖轨均在固定垫板上发生移动;通过连接板和固定垫板的设置,延长了活动尖轨的使用寿命,固定垫板表面较为光滑,降低了原有活动尖轨的底部与路面石子摩擦导致磨损严重的现象,减小了活动尖轨的维护频率和工作量,且提高了车辆通过时的稳定性,同时活动尖轨移动时产生的噪音更小。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夹持块,两所述夹持块分别与两所述活动尖轨相对应,所述夹持块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活动尖轨插设的凹槽,所述夹持块设置于固定垫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的两端一体成型夹持块,活动尖轨插设在夹持孔的凹槽内;通过夹持块和凹槽的设置,有助于实现连接板与活动尖轨间的固定,同时通过夹持块滑动在固定垫板上,无需活动尖轨与固定垫板之间接触,进一步提高活动尖轨的使用寿命,且在日常的维护过程中,只需对连接板进行更换,减小维护的工作量。
可选的,每一所述夹持块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活动尖轨的紧固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块上安装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的螺杆贯穿夹持块和活动尖轨,紧固螺栓的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且抵紧在夹持块上;通过紧固螺栓的设置,进一步对活动尖轨和夹持块进行固定,减小活动尖轨从夹持块的凹槽内脱出的可能,有助于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转辙机构包括转辙电机、转辙丝杆、滑座和转辙底板,所述转辙底板设置于两活动尖轨之间,所述转辙底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固定直轨朝向固定曲轨方向开设,所述转辙丝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滑槽内,所述转辙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转辙丝杆的端部,所述滑座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且滑座与转辙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滑座的上表面与连接板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辙机构由转辙电机、转辙丝杆、滑座和转辙底板组成;当对轨道进行变轨时,转辙电机工作,转辙电机带动转辙丝杆转动,滑座滑动在滑槽内,连接板带动两活动尖轨发生移动,最终实现轨道变轨;通过转辙电机、转辙丝杆、滑座和转辙底板,操作简单,变轨方便。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竖直设置于连接板的中段处,所述连接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滑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与滑座之间安装连接杆;通过连接杆的设置,有助于实现连接板与滑座之间的连接,连接可靠。
可选的,所述固定直轨和固定曲轨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轨枕,若干所述轨枕沿固定直轨的长度方向依次等距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直轨和固定曲轨之间安装若干轨枕;通过若干轨枕的设置,有助于实现对钢轨的支撑,保持钢轨位置稳定,可将钢轨传递的压力再传递至道床上。
可选的,所述固定直轨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压板,两组所述压板沿固定直轨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压板抵接在固定直轨的轨底上,所述压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轨枕固定的固定螺栓,且所述固定曲轨上设置有若干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直轨和固定曲轨上均安装若干压板;通过若干压板的设置,有助于实现对固定直轨和固定曲轨的固定,减小固定直轨和固定曲轨发生偏移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固定直轨和固定曲轨上均设置有护轨,两所述护轨分别设置于固定直轨和固定曲轨靠近辙叉的一侧,且其一所述护轨与固定直轨平行设置,另一所述护轨与固定曲轨平行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轨安装在固定直轨和固定曲轨上;通过护轨的设置,护轨位于固定直轨和固定曲轨靠近辙叉的一侧,用于引导车辆通过有害空间,避免与辙叉的叉心尖端发生撞击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连接板和固定垫板的设置,延长了活动尖轨的使用寿命,固定垫板表面较为光滑,降低了原有活动尖轨的底部与路面石子摩擦导致磨损严重的现象,减小了活动尖轨的维护频率和工作量,且提高了车辆通过时的稳定性,同时活动尖轨移动时产生的噪音更小;
通过夹持块和凹槽的设置,有助于实现连接板与活动尖轨间的固定,同时通过夹持块滑动在固定垫板上,无需活动尖轨与固定垫板之间接触,进一步提高活动尖轨的使用寿命,且在日常的维护过程中,只需对连接板进行更换,减小维护的工作量;
通过若干轨枕的设置,有助于实现对钢轨的支撑,保持钢轨位置稳定,可将钢轨传递的压力再传递至道床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分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部分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直轨;2、固定曲轨;3、活动尖轨;4、辙叉;5、转辙机构;51、转辙电机;52、转辙丝杆;53、滑座;54、转辙底板;541、滑槽;6、连接板;61、连接杆;7、固定垫板;8、夹持块;81、凹槽;82、紧固螺栓;9、轨枕;91、压板;92、固定螺栓;10、护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参照图1,轨道交通道岔装置包括固定直轨1、固定曲轨2和两活动尖轨3,固定直轨1和固定曲轨2相对布置,本实施例中固定直轨1为一根平直铁轨,固定曲轨2为一根具有弯曲弧度的铁轨,两活动尖轨3均位于固定直轨1和固定曲轨2之间,两活动尖轨3分别为一根平直铁轨和一根弯曲铁轨,其中一根活动尖轨3与固定直轨1相互平行布置,另一根活动尖轨3与固定曲轨2相互平行布置,且固定直轨1一侧安装有转辙机构5。
参照图1,固定直轨1和固定曲轨2之间安装有辙叉4,辙叉4位于固定直轨1与固定曲轨2的末端,本实施例中辙叉4的两个翼轨上分别安装有两根连接铁轨,两连接铁轨与两活动尖轨3相对应,两连接铁轨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活动尖轨3上,且连接铁轨与相应活动尖轨3的形状一致。
参照图1和图2,固定直轨1和固定曲轨2上均安装固定有护轨10,两个护轨10分别安装于固定直轨1和固定曲轨2靠近辙叉4的一侧,且两个护轨10分别与对应固定直轨1和固定曲轨2相平行,用以引导车辆通过有害空间,避免与辙叉4的叉心尖端发生撞击的可能。
参照图1,固定直轨1和固定曲轨2的底部安装有若干轨枕9,轨枕9呈长方体状结构,轨枕9嵌设在地面上,本实施例中每一轨枕9均由固定直轨1朝向固定曲轨2方向布置,若干轨枕9沿固定直轨1的长度方向依次等距设置,以使得固定直轨1和固定曲轨2均布置于若干轨枕9上。
参照图1和图2,固定直轨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安装固定有若干压板91,两组压板91分别沿固定直轨1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每一压板91均抵接在固定直轨1的轨底上,且压板91上安装有用于与轨枕9固定的固定螺栓92,本实施例中固定曲轨2上同样布置有若干压板91,用以实现对固定直轨1和固定曲轨2的固定,减小固定直轨1和固定曲轨2发生偏移的可能。
参照图1和图3,固定直轨1和固定曲轨2的侧壁上均焊接固定有固定垫板7,本实施例中其中一块固定垫板7位于固定直轨1靠近固定曲轨2的一侧,另一块固定垫板7位于固定曲轨2靠近固定直轨1的一侧,两固定垫板7之间相对布置,且固定垫板7的长度大于活动尖轨3的长度,固定垫板7的宽度大于活动尖轨3的移动行程,固定垫板7位于活动尖轨3的下方,用以延长活动尖轨3的使用寿命,固定垫板7表面较为光滑,降低原有活动尖轨3的底部与路面石子摩擦导致磨损严重的现象,减小活动尖轨3的维护频率和工作量。
参照图1和图3,两活动尖轨3之间安装固定有连接板6,本实施例中连接板6的数量可以为多组,连接板6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夹持块8,夹持块8位于固定垫板7上,两夹持块8与两活动尖轨3相对应,任一夹持块8靠近相应活动尖轨3的一侧开设有凹槽81,活动尖轨3插设在凹槽81内,且夹持块8上安装有用于固定的紧固螺栓82,紧固螺栓82的螺杆贯穿夹持块8和活动尖轨3,紧固螺栓82的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且抵紧在夹持块8上,无需活动尖轨3与固定垫板7之间接触,用以进一步提高活动尖轨3的使用寿命,减小维护的工作量。
参照图1和图3,转辙机构5包括转辙电机51、转辙丝杆52、滑座53和转辙底板54,转辙底板5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地面上,且转辙底板54位于连接板6的下方,转辙底板54上开设有滑槽541,本实施例中滑槽541沿固定直轨1朝向固定曲轨2方向开设,转辙丝杆52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滑槽541内,且转辙丝杆52与轨枕9之间平行设置,转辙电机51的输出端连接在转辙丝杆52的端部,且转辙电机51可实现正反转,可控制转辙丝杆52转动。
参照图3,滑座53滑动连接在滑槽541内,且滑座53与转辙丝杆52螺纹连接,连接板6的底部焊接固定有连接杆61,连接杆61竖直安装于连接板6的中段处,连接杆61远离连接板6的一端与滑座53上表面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车辆行驶在轨道上进行变轨时,转辙电机51工作,转辙电机51带动转辙丝杆52转动,滑座53滑动在滑槽541内,连接板6带动两活动尖轨3发生移动,夹持块8滑动在固定垫板7上,使得其中一根活动尖轨3抵靠在固定直轨1上,另一根活动尖轨3与固定曲轨2脱离,实现轨道变轨以供车辆通过;通过连接板6和固定垫板7的设置,延长了活动尖轨3的使用寿命,固定垫板7表面较为光滑,降低了原有活动尖轨3的底部与路面石子摩擦导致磨损严重的现象,减小了活动尖轨3的维护频率和工作量,且提高了车辆通过时的稳定性,同时活动尖轨3移动时产生的噪音更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直轨(1)、固定曲轨(2)和两活动尖轨(3),所述固定直轨(1)和固定曲轨(2)相对设置,两所述活动尖轨(3)均设置于固定直轨(1)与固定曲轨(2)之间,其一所述活动尖轨(3)与固定直轨(1)平行布置,另一所述活动尖轨(3)与固定曲轨(2)平行布置,两所述活动尖轨(3)共同设置有辙叉(4),两所述活动尖轨(3)之间设置有连接板(6),且所述固定直轨(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移动两活动尖轨(3)的转辙机构(5),所述连接板(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活动尖轨(3)的端部,所述固定直轨(1)和固定曲轨(2)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固定垫板(7),两所述固定垫板(7)与两所述活动尖轨(3)相对应,所述固定垫板(7)设置于活动尖轨(3)的下方,所述固定垫板(7)的宽度大于活动尖轨(3)的移动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夹持块(8),两所述夹持块(8)分别与两所述活动尖轨(3)相对应,所述夹持块(8)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活动尖轨(3)插设的凹槽(81),所述夹持块(8)设置于固定垫板(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夹持块(8)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活动尖轨(3)的紧固螺栓(8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辙机构(5)包括转辙电机(51)、转辙丝杆(52)、滑座(53)和转辙底板(54),所述转辙底板(54)设置于两活动尖轨(3)之间,所述转辙底板(54)上开设有滑槽(541),所述滑槽(541)沿固定直轨(1)朝向固定曲轨(2)方向开设,所述转辙丝杆(52)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滑槽(541)内,所述转辙电机(51)的输出端连接在转辙丝杆(52)的端部,所述滑座(53)滑动连接在滑槽(541)内,且滑座(53)与转辙丝杆(52)螺纹连接,所述滑座(53)的上表面与连接板(6)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61),所述连接杆(61)竖直设置于连接板(6)的中段处,所述连接杆(61)远离连接板(6)的一端与滑座(5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直轨(1)和固定曲轨(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轨枕(9),若干所述轨枕(9)沿固定直轨(1)的长度方向依次等距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直轨(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压板(91),两组所述压板(91)沿固定直轨(1)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压板(91)抵接在固定直轨(1)的轨底上,所述压板(91)上设置有用于与轨枕(9)固定的固定螺栓(92),且所述固定曲轨(2)上设置有若干压板(9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直轨(1)和固定曲轨(2)上均设置有护轨(10),两所述护轨(10)分别设置于固定直轨(1)和固定曲轨(2)靠近辙叉(4)的一侧,且其一所述护轨(10)与固定直轨(1)平行设置,另一所述护轨(10)与固定曲轨(2)平行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75710.8U CN220057498U (zh) | 2023-06-20 | 2023-06-20 | 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75710.8U CN220057498U (zh) | 2023-06-20 | 2023-06-20 | 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57498U true CN220057498U (zh) | 2023-11-21 |
Family
ID=88759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575710.8U Active CN220057498U (zh) | 2023-06-20 | 2023-06-20 | 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57498U (zh) |
-
2023
- 2023-06-20 CN CN202321575710.8U patent/CN2200574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24812B1 (en) | Elevated frog and rail track assembly | |
US9206556B2 (en) | Elevated frog and rail crossing track assembly | |
CN108517726A (zh) | 一种新型城轨道岔转辙器 | |
CN109440548B (zh) | 适用于有轨电车和地铁车辆调试车间的交叉渡线道岔 | |
CN202881776U (zh) | 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道岔 | |
CN203668767U (zh) | 装配式轨道防爬装置 | |
CN220057498U (zh) | 一种轨道交通道岔装置 | |
CN101255673A (zh) | 双轨头钢轨及其构成的双轨轨道 | |
CN208533272U (zh) | 新型城轨道岔转辙器 | |
CN203144846U (zh) | 城市轨道交通用单开道岔转辙器 | |
CN109572719B (zh) | 一种侧挂式高架轨道交通道岔系统 | |
CN203878424U (zh) | 城市轨道交通道岔尖轨 | |
CN216006449U (zh) | 一种市域铁路无砟道床用钢轨道岔 | |
CN212000396U (zh) | 新西兰钢轨、轨距7.5号复式交分道岔 | |
CN210262509U (zh) | 一种工字轨非对称焊接式三开道岔合金钢叉心 | |
CN210941767U (zh) | 一种跨座式单轨系统 | |
CN111379200A (zh) | 一种减少可动心轨辙叉心轨转换力的装置 | |
US4756476A (en) | Railway switch | |
CN210561486U (zh) | 旅游观光小火车窄轨道岔装置 | |
CN201865005U (zh) | 减振橡胶垫板 | |
CN113737578A (zh) | 一种市域铁路无砟道床用钢轨道岔 | |
CN213447888U (zh) | 一种60kg/m钢轨6号交分道岔 | |
CN207347845U (zh) | 基于空铁变轨的道岔装置 | |
CN219137265U (zh) | 一种防外翻钢轨结构 | |
CN216237910U (zh) | 一种铁路道岔护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