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077387U - 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7387U
CN219077387U CN202223419588.3U CN202223419588U CN219077387U CN 219077387 U CN219077387 U CN 219077387U CN 202223419588 U CN202223419588 U CN 202223419588U CN 219077387 U CN219077387 U CN 2190773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riven gears
sliding plate
track
driv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195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国杰
肖艳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yi Mino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yi Mino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yi Mino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yi Mino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195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73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7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73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前车架、中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下端连接有滑板,前车架上端连接有车把手,所述中车架下部设有脚踏,中车架中部安装有电池装置,中车架上部设有车座,所述后车架后端连接有履带总成,所述履带总成通过导线与电池装置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滑板和履带总成的设计,使其能够适用于雪地、沙地上行驶,根据不同地形自动调整接触面,具有更大的接触面和摩擦面,具有较佳的防滑、防陷效果,避免了陷入其中而无法驱动前行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雪地电动自行车,为了在雪地上稳定行驶的需求,一般会选用尺寸较宽的轮胎,如前后轮都采用4.0英寸宽的轮胎,然而即使采用这种雪地胖胎的电动自行车,在较厚的雪地中行驶时还是会使轮胎陷进雪中,难以驱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其前轮改为滑板,后轮改为履带总成,能够更好地贴合地面,适用于积雪较厚的路面行驶。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前车架、中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下端连接有滑板,前车架上端连接有车把手,所述中车架下部设有脚踏,中车架中部安装有电池装置,中车架上部设有车座,所述后车架后端连接有履带总成,所述履带总成通过导线与电池装置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板中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所述前车架下端设有倒U型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底部两端分别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件的两个叉杆上分别设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滑板中部之间连接有前减震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板为前端和后端都翘起且中部水平设置的结构,滑板前端翘起的弧度大于滑板后端翘起的弧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后车架包括两根呈V型的支撑架,所述履带总成包括电机、主动齿轮、若干构造相同的从动齿轮、一对支架和履带,所述电机集成在主动齿轮上,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池装置连接,一对所述支架通过连接轴分别安装在主动齿轮两侧,支架通过安装件连接在与其同侧的支撑架上,所述从动齿轮安装在两个支架下部之间,所述履带啮合连接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从动齿轮设有4个,4个所述从动齿轮通过两个支架次第连接在主动齿轮下方,4个从动齿轮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一对所述支架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张紧齿轮,所述张紧齿轮外侧与履带啮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一个所述支架上连接有后减震器,所述后减震器的上端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与其同侧的支撑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一个所述支撑架中部设有加强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滑板和履带总成的设计,使其能够适用于雪地、沙地上行驶,根据不同地形自动调整接触面,具有更大的接触面和摩擦面,具有较佳的防滑、防陷效果,避免了陷入其中而无法驱动前行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履带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1:前车架,101:固定件,102:连接板,103:连接杆,2:中车架,3:后车架,301:支撑架,4:滑板,401:固定板,5:车把手,6:脚踏,7:电池装置,8:车座,9:前减震器,10:主动齿轮,11:从动齿轮,12:支架,13:履带,14:张紧齿轮,15:后减震器,16:连接件,17:加强杆,18: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底部”“右侧”“左侧”“上方”“下方”“背面”“前面”“中部”“外部”“内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前车架1、中车架2和后车架3,所述前车架1下端连接有滑板4,前车架1上端连接有车把手5,所述中车架2下部设有脚踏6,中车架2中部安装有电池装置7,中车架2上部设有车座8,所述后车架3后端连接有履带总成,所述履带总成通过导线(图中未画出)与电池装置7电性连接。其中,电池装置7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电动自行车常用的电池装置,其具体结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式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熟知的信息,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4中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401,所述前车架1下端设有倒U型的固定件101,所述固定件101的底部两端分别与固定板401连接,可通过螺栓将固定件101与固定板401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件101的两个叉杆上分别设有连接板102,连接板102位于固定件101侧前侧,两个所述连接板102之间设有连接杆103,所述连接杆103与滑板4中部之间连接有前减震器9,通过前减震器9使前车架1具有减震效果。其中,前减震器9可采用市面上电动车常用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4为前端和后端都翘起且中部水平设置的结构,滑板4前端翘起的弧度大于滑板4后端翘起的弧度。
进一步地,所述后车架3包括两根呈V型的支撑架301,所述履带总成包括电机(图中未画出)、主动齿轮10、若干构造相同的从动齿轮11、一对支架12和履带13,所述电机集成安装在主动齿轮10上,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池装置7连接,一对所述支架12通过连接轴分别安装在主动齿轮10两侧,支架12通过安装件18连接在与其同侧的支撑架301上,所述从动齿轮11安装在两个支架12下部之间,所述履带13啮合连接在主动齿轮10和从动齿轮11外部。其中,电机采用现有市面上电动自行车常用的无刷电机,通过电机带动主动齿轮10转动,电机与主动齿轮10的集成安装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熟知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此外,电机与电池装置7的接线方法也属于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熟知的公知常识,在此也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齿轮11设有4个,4个所述从动齿轮11通过两个支架12次第连接在主动齿轮10下方,具体地,一对支架12分别位于主动齿轮10和从动齿轮11的两侧,并且,主动齿轮10位于从动齿轮11的上方4个从动齿轮11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样使得,履带13下部能够与地面贴合,行驶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一对所述支架12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张紧齿轮14,所述张紧齿轮14外侧与履带13啮合连接,通过张紧齿轮14使得履带13始终保持一定的张紧力,更有利于履带13移动。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支架12上连接有后减震器15,所述后减震器15的上端通过连接件16连接在与其同侧的支撑架301上。通过后减震器15可使后车架3具有较佳的减震效果,提高驾驶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支撑架301中部设有加强杆17,通过加强杆17增强后车架3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雪地电动自行车的前轮改为滑板4,而后轮改为履带总成,使其能够适用于雪地、沙地上行驶,根据不同地形自动调整接触面,具有更大的接触面和摩擦面,具有较佳的防滑、防陷效果,避免了陷入其中而无法驱动前行的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前车架(1)、中车架(2)和后车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1)下端连接有滑板(4),前车架(1)上端连接有车把手(5),所述中车架(2)下部设有脚踏(6),中车架(2)中部安装有电池装置(7),中车架(2)上部设有车座(8),所述后车架(3)后端连接有履带总成,所述履带总成通过导线与电池装置(7)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4)中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401),所述前车架(1)下端设有倒U型的固定件(101),所述固定件(101)的底部两端分别与固定板(401)连接,所述固定件(101)的两个叉杆上分别设有连接板(102),两个所述连接板(102)之间设有连接杆(103),所述连接杆(103)与滑板(4)中部之间连接有前减震器(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4)为前端和后端都翘起且中部水平设置的结构,滑板(4)前端翘起的弧度大于滑板(4)后端翘起的弧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3)包括两根呈V型的支撑架(301),所述履带总成包括电机、主动齿轮(10)、若干构造相同的从动齿轮(11)、一对支架(12)和履带(13),所述电机集成在主动齿轮(10)上,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池装置(7)连接,一对所述支架(12)通过连接轴分别安装在主动齿轮(10)两侧,支架(12)通过安装件(18)连接在与其同侧的支撑架(301)上,所述从动齿轮(11)安装在两个支架(12)下部之间,所述履带(13)啮合连接在主动齿轮(10)和从动齿轮(11)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11)设有4个,4个所述从动齿轮(11)通过两个支架(12)次第连接在主动齿轮(10)下方,4个从动齿轮(11)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支架(12)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张紧齿轮(14),所述张紧齿轮(14)外侧与履带(13)啮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支架(12)上连接有后减震器(15),所述后减震器(15)的上端通过连接件(16)连接在与其同侧的支撑架(301)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支撑架(301)中部设有加强杆(17)。
CN202223419588.3U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 Active CN2190773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9588.3U CN219077387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9588.3U CN219077387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7387U true CN219077387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388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19588.3U Active CN219077387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73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Z203181A (en) Four wheeled motorcycle
CN1329218C (zh) 起伏道路行驶的马达驱动四轮车
CN219077387U (zh) 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
CN208454411U (zh) 一种前移式电动叉车的车身自稳定系统
CN213057356U (zh) 一种具有中置电机和皮带轮传动机构的摇摆车
CN211167255U (zh) 一种高性能电动摩托车底盘结构
US20240076011A1 (en) Snow vehicle
CN1280152C (zh) 一种微型四轮车
CN101879926A (zh) 弯梁型正三轮摩托车
CN219857501U (zh) 一种后轴带悬架的助力三轮车
CN216580840U (zh) 一种车架结构及含该结构的摩托车
CN2895217Y (zh) 连体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CN220032114U (zh) 一种多轮助力自行车
CN220054052U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减震装置
CN218751093U (zh) 一种履带运输车底盘结构
CN201501479U (zh) 一种骑式两轮车骨架
CN2595631Y (zh) 辅助轮避震装置
CN216580793U (zh) 一种座垫结构及含该结构的摩托车
CN221393856U (zh) 一种避震的沙滩车
CN203666246U (zh) 一种履带轮
CN218839676U (zh) 一种省力自行车
CN222117029U (zh) 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的拖挂推车
CN220884681U (zh) 一种三轮滑板车的减震结构
CN222522807U (zh) 三轮车后轮座减震稳定机构
CN218806206U (zh) 一种履带式平衡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