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2045U - 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262045U CN218262045U CN202222993433.4U CN202222993433U CN218262045U CN 218262045 U CN218262045 U CN 218262045U CN 202222993433 U CN202222993433 U CN 202222993433U CN 218262045 U CN218262045 U CN 2182620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tank
- transfer station
- transmission rod
- garbage transf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包括废水处理池、空压机、溶气罐、溶气释放器、刮渣机构和气动联动机构;所述废水处理池包括依次相邻设置的反应槽、溶气槽、气浮槽和清水槽;反应槽的下端与溶气槽连通,溶气槽的上端与气浮槽连通,气浮槽的下端与清水槽连通;反应槽的上部连接有污水入口,清水槽的上部连接有清水出口;所述刮渣机构设置于气浮槽上方,所述气浮槽的上部内侧壁设有排渣槽,所述排渣槽位于刮渣机构的一端;所述刮渣机构通过气动联动机构与空压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设备能耗;具备体积小、便于维护的优点,更加契合垃圾中转站的紧凑化、小型化的空间设计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
背景技术
气浮技术是从选矿行业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快速的固液分离技术,现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气浮工艺本身为一种物理工艺,原理为通过向污水中通入气泡的过程中,利用气泡的表面张力与杂质相互作用使其粘附于杂质上,使杂质比重减小,浮至水面,得以去除。
随着我国垃圾分类体系的不断建立,垃圾中转站作为垃圾源头收集和垃圾最终处理的中间站点,发挥着重要的连接作用。为实现散装垃圾的减容、减量,垃圾在运送至中转站后需要经过压缩处理,在高度压缩的过程中,垃圾里所含的水分被挤压出来,形成渗滤液。垃圾中转站废水是多种废水的混合,包括了渗滤液、餐厨废水、站内地面冲洗废水、雨水等,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等特点。
现有的气浮设备应用到垃圾中转站的废水进行处理时,还存在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一方面,现有的气浮设备主要采用机械刮渣,即利用电机作为动力,通过齿轮、链条带动刮板,使刮板做往复运动,将气浮池表面的浮渣刮走。利用电机刮渣存在耗能高、检修不便、操作繁琐、购置成本高的问题,与废水处理的环保、节约、低成本的理念背道而驰。最重要的是,电机会占用较大空间,无法适应垃圾中转站的紧凑化、小型化的空间设计需求。
另一方面,现有的气浮设备应用于垃圾中转站的废水处理时,气浮效果不佳,浮选效果也较差,不能有效实现固液分离。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气浮设备进行改进,以满足垃圾中转站的废水处理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改良刮渣机构以使其更加契合垃圾中转站的紧凑化、小型化的空间设计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包括废水处理池、空压机、溶气罐、溶气释放器、刮渣机构和气动联动机构;
所述废水处理池包括依次相邻设置的反应槽、溶气槽、气浮槽和清水槽;反应槽的下端与溶气槽连通,溶气槽的上端与气浮槽连通,气浮槽的下端与清水槽连通;反应槽的上部连接有污水入口,清水槽的上部连接有清水出口;
所述空压机与溶气罐连接,所述溶气罐与溶气释放器连接,所述溶气释放器设置于溶气槽的底部;
所述刮渣机构设置于气浮槽上方,所述气浮槽的上部内侧壁设有排渣槽,所述排渣槽位于刮渣机构的一端;所述刮渣机构通过气动联动机构与空压机连接,所述空压机通过气动联动机构驱动刮渣机构运动,以将气浮槽中水面的杂质刮送至排渣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刮渣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链条和刮渣板,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且通过链条传动连接,链条上固定连接若干个刮渣板;所述主动轮通过气动联动机构与空压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联动机构包括气缸、水平限位件、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
所述气缸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气缸内设有气动活塞,所述气动活塞设置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之间;气缸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分别与空压机连接,使得空压机通过气压驱动气动活塞在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之间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
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气动活塞固定连接,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限位连接于水平限位件上;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刮渣机构的主动轮的边缘处;所述气动活塞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时,依次通过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驱动主动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限位件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限位连接于限位槽内,仅可在限位槽内沿水平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处设置有用于控制进出气的电磁阀。
进一步地,反应槽的上部连接有氧化剂投放装置,反应槽的底部连接有混凝剂投放装置和絮凝剂投放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氧化剂投放装置为次氯酸钠投放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槽中设置有反应搅拌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与溶气罐连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气浮设备中原有的空压机代替电机作为动力源,驱动刮渣机构运动,简化了设备结构,省去了电机的电能消耗,降低了设备能耗。同时,用于驱动刮渣机构运动的气动联动机构的主要构件气缸、传动杆等具备体积小、便于维护的优点,更加契合垃圾中转站的紧凑化、小型化的空间设计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刮渣机构和气动联动机构的工作状态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刮渣机构和气动联动机构的另一工作状态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包括废水处理池、空压机4、溶气罐3、溶气释放器30、刮渣机构2、气动联动机构和增压泵6;
所述废水处理池包括依次相邻设置的反应槽11、溶气槽12、气浮槽13和清水槽14;反应槽11的下端与溶气槽12连通,溶气槽12的上端与气浮槽13连通,气浮槽13的下端与清水槽14连通;反应槽11的上部连接有污水入口,清水槽14的上部连接有清水出口;
所述空压机4与溶气罐3连接,所述溶气罐3与溶气释放器30连接,所述溶气释放器30设置于溶气槽12的底部;所述增压泵6与溶气罐3连接;
所述刮渣机构2设置于气浮槽13上方,所述气浮槽13的上部内侧壁设有排渣槽15,所述排渣槽15位于刮渣机构2的一端;所述刮渣机构2通过气动联动机构与空压机4连接,所述空压机4通过气动联动机构驱动刮渣机构2运动,以将气浮槽13中水面的杂质刮送至排渣槽15中。
进一步地,反应槽11的上部连接有氧化剂投放装置51,反应槽11的底部连接有混凝剂投放装置52和絮凝剂投放装置53。其中,所述氧化剂投放装置51具体为次氯酸钠投放装置。经检测分析,垃圾中转站的废水中氨氮含量较高。为此,本实用新型在反应槽11中增加投放次氯酸钠;在现有技术的混凝气浮的基础上,利用次氯酸钠的强氧化性与氨氮反应生成氮气,增加微小气泡的数量,从而增加其浮力,使原本沉降的污染物在浮力作用下漂浮于表面,最终实现了固液分离。
进一步地,为了使反应槽11中的药剂与污水充分反应,所述反应槽11中还设置有反应搅拌器50。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刮渣机构2包括主动轮21、从动轮22、链条23和刮渣板(未图示),所述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且通过链条23传动连接,链条23上固定连接若干个刮渣板;所述主动轮21通过气动联动机构与空压机4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联动机构包括气缸71、水平限位件74、第一传动杆731和第二传动杆732;
所述气缸71设有第一进气口711和第二进气口712,气缸71内设有气动活塞72,所述气动活塞72设置于第一进气口711和第二进气口712之间;气缸71的第一进气口711和第二进气口712分别与空压机4连接,使得空压机4能够通过气压驱动气动活塞72在第一进气口711和第二进气口712之间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具体地,可以在气缸71的第一进气口711和第二进气口712处设置用于控制进出气的电磁阀,通过交替控制第一进气口711和第二进气口712的进出气方向,就可以利用空压机4实现气动活塞72的直线往复运动。作为改进,还可以在第一进气口711和第二进气口712处设置气压表,以控制驱动气压。
第一传动杆731的一端与气动活塞72固定连接,第一传动杆731的另一端限位连接于水平限位件74上;第二传动杆732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73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73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刮渣机构2的主动轮21的边缘处;所述气动活塞72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时,依次通过第一传动杆731和第二传动杆732驱动主动轮21转动。
所述水平限位件74的具体形式有多种,其主要功能是起水平限位作用,使得气动活塞72运动时,第一传动杆731的另一端也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水平限位件74可以是一块板件,所述板件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一传动杆731的另一端限位连接于限位槽内,仅可在限位槽内沿水平方向运动。当第一传动杆731的另一端在限位槽内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时,可以通过第二传动杆732带动刮渣机构2的主动轮21转动,进而通过链条23带动其上的刮渣板运动,从而利用刮渣板将气浮槽13中水面的杂质刮送至排渣槽15中。
由于传统的气浮设备本身就需要用到空压机,本实用新型利用气浮设备中原有的空压机代替电机作为动力源,驱动刮渣机构运动,简化了设备结构,省去了电机的电能消耗,降低了设备能耗。同时,用于驱动刮渣机构运动的气动联动机构的主要构件气缸、传动杆等具备体积小、便于维护的优点;还具有操作安全、机械损伤风险低的优势。
与现有技术中的气浮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约电能、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的优点,大大减小了设备占用的空间大小,更加契合垃圾中转站的紧凑化、小型化的空间设计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处理池、空压机、溶气罐、溶气释放器、刮渣机构和气动联动机构;
所述废水处理池包括依次相邻设置的反应槽、溶气槽、气浮槽和清水槽;反应槽的下端与溶气槽连通,溶气槽的上端与气浮槽连通,气浮槽的下端与清水槽连通;反应槽的上部连接有污水入口,清水槽的上部连接有清水出口;
所述空压机与溶气罐连接,所述溶气罐与溶气释放器连接,所述溶气释放器设置于溶气槽的底部;
所述刮渣机构设置于气浮槽上方,所述气浮槽的上部内侧壁设有排渣槽,所述排渣槽位于刮渣机构的一端;所述刮渣机构通过气动联动机构与空压机连接,所述空压机通过气动联动机构驱动刮渣机构运动,以将气浮槽中水面的杂质刮送至排渣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渣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链条和刮渣板,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且通过链条传动连接,链条上固定连接若干个刮渣板;所述主动轮通过气动联动机构与空压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联动机构包括气缸、水平限位件、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
所述气缸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气缸内设有气动活塞,所述气动活塞设置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之间;气缸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分别与空压机连接,使得空压机通过气压驱动气动活塞在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之间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
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气动活塞固定连接,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限位连接于水平限位件上;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刮渣机构的主动轮的边缘处;所述气动活塞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时,依次通过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驱动主动轮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限位件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限位连接于限位槽内,仅可在限位槽内沿水平方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处设置有用于控制进出气的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其特征在于,反应槽的上部连接有氧化剂投放装置,反应槽的底部连接有混凝剂投放装置和絮凝剂投放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投放装置为次氯酸钠投放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中设置有反应搅拌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与溶气罐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93433.4U CN218262045U (zh) | 2022-11-10 | 2022-11-10 | 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93433.4U CN218262045U (zh) | 2022-11-10 | 2022-11-10 | 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262045U true CN218262045U (zh) | 2023-01-10 |
Family
ID=84754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93433.4U Active CN218262045U (zh) | 2022-11-10 | 2022-11-10 | 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262045U (zh) |
-
2022
- 2022-11-10 CN CN202222993433.4U patent/CN21826204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83617A (zh) | 隔离式多相均衡气浮装置 | |
CN218262045U (zh) | 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 | |
CN210237322U (zh) | 一种矿井水回用处理系统 | |
CN202164223U (zh) | 一种污泥改性装置 | |
CN201980127U (zh) | 泥浆回收车 | |
CN116477721B (zh) | 一种负压电气浮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 |
CN218860426U (zh) | 一种工厂酸性废液处理装置 | |
CN216092357U (zh) | 一种具有浓缩排泥功能的磁沉淀池 | |
CN216934832U (zh) | 一种污水絮状杂质沉淀池 | |
CN214634265U (zh) | 电厂污水处理高效排污刮泥机 | |
CN2716251Y (zh) | 一种带液压式节能机构的反渗透膜过滤器 | |
CN115591285A (zh) | 一种综合废水处理的工艺设备 | |
CN104193134B (zh) | 一种气浮浓缩污泥装置 | |
CN212712887U (zh) | 一种半导体废水处理系统的絮凝池 | |
CN209924075U (zh) | 一种化工厂淤积水源清除装置 | |
CN221217342U (zh) | 一种适用于胶版及水墨印刷业的综合废水治理装置 | |
CN217025533U (zh) | 一种污水分级清理环保装置 | |
CN205199093U (zh) | 车载式污泥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7511226U (zh) | 一种高效废水cod处理设备 | |
CN205516883U (zh) | 一种高效率稀土废水处理设备 | |
CN215403222U (zh) | 一体式曝气溶气水处理系统 | |
CN213679913U (zh) | 一种含柱塞泵输送系统的一体化气浮装置 | |
CN2380285Y (zh) | 全自动污油回收机 | |
CN217755091U (zh) | 一种收油除泥罐 | |
CN218833789U (zh) | 一种盾构废浆浓缩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