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99164U - Type-C母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Type-C母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899164U CN214899164U CN202121306193.5U CN202121306193U CN214899164U CN 214899164 U CN214899164 U CN 214899164U CN 202121306193 U CN202121306193 U CN 202121306193U CN 214899164 U CN214899164 U CN 2148991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ontact
- main body
- forwards
- narr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ype‑C母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和多个金属端子,多个金属端子并排布置且与绝缘本体一体成型,还包括两个独立的不锈钢卡钩,所述的两个不锈钢卡钩位于多个金属端子的两侧且与绝缘本体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的Type‑C母座连接器有效地解决了插拔力达不到行业标准要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ype-C母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Type-c母座连接器的结构,该母座连接器的多个金属端子均采用铜材制成,位于两边的两个金属端子于接触臂a的末端有方向相反的卡钩b,金属端子与卡钩b一体成型,与Type-c母座连接器对接的Type-c公连接器的卡钩材质是不锈钢材质,Type-c公连接器插拔1000次后,Type-c母座连接器的插拔力达不到行业标准要求。另外,每个金属端子的接触臂a平齐,这些金属端子的接触臂a处有隆起的接触部c,各接触部c于各接触臂a处冲压撕裂形成,冲压撕裂形成的接触部c使得金属端子平整度不好,易一边高一边低,注塑时易表面包胶。因此,需设计一种新的Type-C母座连接器,以改善前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ype-C母座连接器,有效地解决了插拔力达不到行业标准要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Type-C母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和多个金属端子,多个金属端子并排布置且与绝缘本体一体成型,还包括两个独立的不锈钢卡钩,所述的两个不锈钢卡钩位于多个金属端子的两侧且与绝缘本体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两个不锈钢卡钩与位于两侧的两个金属端子局部相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和自主体部前侧向前延伸的舌部,各金属端子包括固定于主体部内的固定部和显露于舌部上表面或舌部下表面的接触部,各金属端子的固定部平齐,各金属端子的接触部自固定部前端向上及向前弯折或向下及向前弯折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包括上固定部、下固定部和衔接部,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平行,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自衔接部上下两端反向弯折延伸形成,上固定部的前端向下及向前弯折或者向上及向前弯折形成所述接触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固定部的宽度由后端向前端逐渐缩窄,接触部的宽度与上固定部前端的宽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位于一侧的所述金属端子的接触部自上固定部前端向下及向前弯折形成,位于另一侧的金属端子的接触部自上固定部前端向上及向前弯折形成,不锈钢卡钩包括宽臂和窄臂,窄臂由宽臂前端向下弯折并向前延伸形成,两个不锈钢卡钩的窄臂的末端反向延伸形成钩部,其中一个不锈钢卡钩的宽臂和窄臂分别叠于该向下及向前弯折的接触部和连接该接触部的上固定部的上方;另一个不锈钢卡钩的宽臂叠于该向上及向前弯折的接触部连接的上固定部的上方,窄臂位于该向上及向前弯折的接触部的外侧,并且该接触部与窄臂上下错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各所述向下及向前弯折的接触部的前端向上及向前弯折形成固定段一,向上及向前弯折的接触部的前端向下及向前弯折形成固定段二,固定段一和固定段二均位于舌部内且与舌部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多个金属端子的数量为六个,包括从左至右依序分布的一第一端子、一第二端子、一第三端子、一第四端子、一第五端子和一第六端子,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的接触部弯折方向相反,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的接触部与第四端子的接触部的弯折方向相同,第五端子、第六端子的接触部与第三端子的接触部的弯折方向相同,其中一不锈钢卡钩的宽臂和窄臂分别叠于第一端子的上固定部及接触部上方,另一不锈钢卡钩的宽臂叠于第六端子的上固定部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包括宽主体部和窄主体部,窄主体部自宽主体部前端向前延伸形成,舌部自窄主体部前端向前延伸形成,上固定部位于窄主体部内与窄主体部一体成型,下固定部和衔接部均位于宽主体部内与宽主体部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Type-C母座连接器的有益效果如下:
(1)Type-C母座连接器采用独立的不锈钢卡钩与绝缘本体一体成型,与采用不锈钢材质的卡钩的公连接器对接时,插拔力能达到5N-20N,插拔次数能达到10000次,能满足行业标准,经久耐用。
(2)各金属端子的接触部自固定部前端向上及向前弯折或向下及向前弯折形成,使得金属端子平整,平面度好,注塑时金属端子表面不包胶。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金属端子的示意图。
图2为金属端子的示意图。
图3为金属端子与不锈钢卡钩的示意图一。
图4为金属端子与不锈钢卡钩的示意图二。
图5为Type-C母座连接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绝缘本体1,主体部11,宽主体部111,窄主体部112,舌部12,金属端子2,固定部21,上固定部211,下固定部212,衔接部213,接触部22,固定段一22a,固定段二22b,第一端子2a,第二端子2b,第三端子 2c,第四端子2d,第五端子2e,第六端子2f,不锈钢卡钩3,宽臂31,窄臂 32,钩部33。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2-5,所述的Type-C母座连接器包含Type-cType-C母座连接器, Type-c-6P母座,Type-c-16P母座,Type-c-24P母座。适用于手机,蓝牙,充电宝,平板,笔记本等充电。
所述的Type-C母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1和多个金属端子2,多个金属端子2并排布置且与绝缘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的Type-C母座连接器还包括两个独立的不锈钢卡钩3,所述的两个不锈钢卡钩3位于多个金属端子2的两侧且与绝缘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的两个不锈钢卡钩3与位于两侧的两个金属端子2 局部相叠。
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主体部11和自主体部11前侧向前延伸的舌部12,所述主体部11包括宽主体部111和窄主体部112,窄主体部112自宽主体部111 前端向前延伸形成,舌部12自窄主体部112前端向前延伸形成。
各所述金属端子2包括固定于主体部11内的固定部21和显露于舌部12上表面或舌部12下表面的接触部22。各金属端子2的固定部21平齐,各金属端子2的接触部22自固定部21前端向上及向前弯折或向下及向前弯折形成。所述固定部21包括上固定部211、下固定部212和衔接部213,上固定部211和下固定部212平行,上固定部211和下固定部212自衔接部213上下两端反向弯折延伸形成,上固定部211的前端向下及向前弯折或者向上及向前弯折形成所述接触部22。所述上固定部211的宽度由后端向前端逐渐缩窄,接触部22的宽度与上固定部211前端的宽度相同。上固定部211位于窄主体部112内与窄主体部112一体成型,下固定部212和衔接部213均位于宽主体部111内与宽主体部111一体成型。并排布置的多个金属端子2中,位于一边的一个金属端子2的接触部22自上固定部211前端向下及向前弯折形成,位于另一边的一个金属端子2的接触部22自上固定部211前端向上及向前弯折形成。各所述向下及向前弯折的接触部22的前端向上及向前弯折形成固定段一22a,向上及向前弯折的接触部22的前端向下及向前弯折形成固定段二22b,固定段一22a和固定段二22b均位于舌部12内且与舌部12一体成型。接触部22实际上是将与上固定部211一样宽度的臂部一边或者两边先冲压裁切掉一部分再弯折形成。
所述的多个金属端子2的数量为六个,包括从左至右依序分布的一第一端子2a、一第二端子2b、一第三端子2c、一第四端子2d、一第五端子2e和一第六端子2f,第三端子2c和第四端子2d的接触部22弯折方向相反,第三端子 2c的接触部22自上固定部211前端向上及向前弯折形成,第四端子2d的接触部22自上固定部211前端向下及向前弯折形成,第一端子2a、第二端子2b的接触部22与第四端子2d的接触部22的弯折方向相同,第五端子2e、第六端子 2f的接触部22与第三端子2c的接触部22的弯折方向相同。
所述不锈钢卡钩3包括宽臂31和窄臂32,窄臂32由宽臂31前端向下弯折并向前延伸形成,两个不锈钢卡钩3的窄臂32的末端反向延伸形成钩部33,两个不锈钢卡钩3中的其中一个不锈钢卡钩3的宽臂31和窄臂32分别叠于第一端子2a的上固定部211及接触部22上方,窄臂32与该接触部22不接触;另一不锈钢卡钩3的宽臂31叠于第六端子2f的上固定部211上方,窄臂32位于第六端子2f的接触部22的外侧并且,该接触部22与窄臂32上下错位。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Claims (9)
1.一种Type-C母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和多个金属端子,多个金属端子并排布置且与绝缘本体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独立的不锈钢卡钩,所述的两个不锈钢卡钩位于多个金属端子的两侧且与绝缘本体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ype-C母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不锈钢卡钩与位于两侧的两个金属端子局部相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Type-C母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和自主体部前侧向前延伸的舌部,各金属端子包括固定于主体部内的固定部和显露于舌部上表面或舌部下表面的接触部,各金属端子的固定部平齐,各金属端子的接触部自固定部前端向上及向前弯折或向下及向前弯折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Type-C母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上固定部、下固定部和衔接部,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平行,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自衔接部上下两端反向弯折延伸形成,上固定部的前端向下及向前弯折或者向上及向前弯折形成所述接触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Type-C母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部的宽度由后端向前端逐渐缩窄,接触部的宽度与上固定部前端的宽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Type-C母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一侧的所述金属端子的接触部自上固定部前端向下及向前弯折形成,位于另一侧的金属端子的接触部自上固定部前端向上及向前弯折形成,不锈钢卡钩包括宽臂和窄臂,窄臂由宽臂前端向下弯折并向前延伸形成,两个不锈钢卡钩的窄臂的末端反向延伸形成钩部,其中一个不锈钢卡钩的宽臂和窄臂分别叠于该向下及向前弯折的接触部和连接该接触部的上固定部的上方;另一个不锈钢卡钩的宽臂叠于该向上及向前弯折的接触部连接的上固定部的上方,窄臂位于该向上及向前弯折的接触部的外侧,并且该接触部与窄臂上下错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Type-C母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向下及向前弯折的接触部的前端向上及向前弯折形成固定段一,向上及向前弯折的接触部的前端向下及向前弯折形成固定段二,固定段一和固定段二均位于舌部内且与舌部一体成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Type-C母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金属端子的数量为六个,包括从左至右依序分布的一第一端子、一第二端子、一第三端子、一第四端子、一第五端子和一第六端子,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的接触部弯折方向相反,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的接触部与第四端子的接触部的弯折方向相同,第五端子、第六端子的接触部与第三端子的接触部的弯折方向相同,其中一不锈钢卡钩的宽臂和窄臂分别叠于第一端子的上固定部及接触部上方,另一不锈钢卡钩的宽臂叠于第六端子的上固定部上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Type-C母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宽主体部和窄主体部,窄主体部自宽主体部前端向前延伸形成,舌部自窄主体部前端向前延伸形成,上固定部位于窄主体部内与窄主体部一体成型,下固定部和衔接部均位于宽主体部内与宽主体部一体成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306193.5U CN214899164U (zh) | 2021-06-10 | 2021-06-10 | Type-C母座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306193.5U CN214899164U (zh) | 2021-06-10 | 2021-06-10 | Type-C母座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899164U true CN214899164U (zh) | 2021-11-26 |
Family
ID=78899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306193.5U Active CN214899164U (zh) | 2021-06-10 | 2021-06-10 | Type-C母座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899164U (zh) |
-
2021
- 2021-06-10 CN CN202121306193.5U patent/CN21489916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28441B2 (en) | Terminal fitting connecting structure | |
CN206364218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7394448B (zh) | 电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 |
CN112787129A (zh) | 一种新型电连接器 | |
CN207442024U (zh) | 导电端子和连接器 | |
CN214899164U (zh) | Type-C母座连接器 | |
CN201430259Y (zh) | 卡缘连接器 | |
CN205070001U (zh) | 一种Type C对USB2.0电连接器插头 | |
CN201838831U (zh) | 连接器改良结构 | |
CN201838773U (zh) | 新型端子 | |
CN20220594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042663U (zh) | 连接器的端子 | |
CN201838762U (zh) | 电连接器及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电子组件 | |
CN2924828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6116700U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09896292U (zh) | Fpc连接器 | |
CN208589574U (zh) | 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 | |
CN1125507C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917667U (zh) | 一体式微型hdmi电连接器之端子料带及微型hdmi电连接器 | |
CN201029113Y (zh) | 电连接器 | |
CN214227185U (zh) | 一种多触点接触端子以及包括它的排母连接器 | |
CN213460182U (zh) | 错位排列焊线端的线缆连接器 | |
CN222422387U (zh) | 一种pcb与fpc连接用连接器 | |
CN220544273U (zh) | 电连接端子和电连接组件 | |
CN217720027U (zh) | 一种Type-C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