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20027U - 一种Type-C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Type-C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20027U CN217720027U CN202221245330.3U CN202221245330U CN217720027U CN 217720027 U CN217720027 U CN 217720027U CN 202221245330 U CN202221245330 U CN 202221245330U CN 217720027 U CN217720027 U CN 2177200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ing block
- pad
- type
- connector
- bonding p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Type‑C连接器,包括绝缘座、导电组件及外壳,绝缘座由第一绝缘块和第二绝缘块组合构成;第一绝缘块构造插接特征,以便与Type‑C母座对插连接;导电组件固定在第一绝缘块上,且导电组件至少具有电源端子、信号端子、接地端子以及与电源端子连通的第一焊盘、与信号端子连通的第二焊盘、与接地端子连通的第三焊盘;所述第一焊盘、第二焊盘及第三焊盘均从第一绝缘块延伸出来并伸到第二绝缘块上;外壳包裹绝缘座,将第一绝缘块和第二绝缘块稳固组合在一起。优化电连接器的组装结构,无PCB板转接,达到方便制作及组装,且组装结构稳定;导电组件方便加工制作的同时,保证电连接器的品质,达到更好速率的阻抗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Type-C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电子产品层出不穷,相应的多种针对不同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应运而生,USB连接器是电连接器中应用最广泛、最普及的连接器之一,绝大数电子设备都配备有USB连接器。目前,USB Type-C连接器由于其双面可插接口的特点,不像老款USB端口,功率只能单向传输,USB Type-C连接器的功率传输是双向的,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等移动设备,可以用于充电、数据传输等用途。
传统的USB Type-C连接器大部分的引脚主要通过DIP、SIM等方式通过焊接在PCB板上,通过PCB板作为中转而实现数据传输的功能,但是接上PCB板会增大生产成本。随后出现有无PCB板转接的USB Type-C连接器,实现了无PCB板结构,但现有的无PCB板转接的USBType-C连接器还是存在制作不便,且焊盘数量多且焊盘尺寸受限,结构稳定性不足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Type-C连接器,改善结构,便于制作及组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Type-C连接器,属于Type-C公座,其包括:
绝缘座,该绝缘座至少由第一绝缘块和第二绝缘块组合构成;第一绝缘块构造插接特征,以便与Type-C母座对插连接;
导电组件,该导电组件固定在第一绝缘块上,且导电组件至少具有电源端子、信号端子、接地端子以及与电源端子连通的第一焊盘、与信号端子连通的第二焊盘、与接地端子连通的第三焊盘;所述第一焊盘、第二焊盘及第三焊盘均从第一绝缘块延伸出来并伸到第二绝缘块上;
外壳,外壳包裹绝缘座,将第一绝缘块和第二绝缘块稳固组合在一起。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绝缘块和第二绝缘块在连接器的插接方向通过面贴靠接在一起,外壳对第一绝缘块和第二绝缘块进行限位及拉靠;所述第二绝缘块上设有间隔布置的焊盘安置槽及插孔,所述第一焊盘、第二焊盘及第三焊盘分别通过相应的插孔伸到第二绝缘块上并分别容纳在相应的焊盘安置槽中。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焊盘具有固定在第一绝缘块上的第一连接板,该第一连接板通过搭接方式与电源端子连通;所述第三焊盘具有固定在第一绝缘块上的第二连接板,该第二连接板通过搭接方式与接地端子连通。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二焊盘与信号端子一体成型。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焊盘、第二焊盘及第三焊盘分布在同一水平面上。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绝缘块上还设有卡勾,卡勾与接地端子导通连接,卡勾用于增加连接器的插拔力。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电源端子与第一连接板搭接的部位设有第一凸齿部,接地端子与第二连接板搭接的部位设有第二凸齿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电组件固定在第一绝缘块上,第一绝缘块构造插接特征,以便与Type-C母座对插连接;且导电组件的第一焊盘、第二焊盘及第三焊盘均从第一绝缘块延伸出来并伸到第二绝缘块上,用于焊接,外壳将第一绝缘块和第二绝缘块稳固组合在一起,优化电连接器的组装结构,无PCB板转接,达到方便制作及组装,且组装结构稳定;导电组件方便加工制作的同时,保证电连接器的品质,达到更好速率的阻抗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3为图1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组合示意图;
附图4为图1实施例的导电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图4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参阅图1、2、3、4、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Type-C连接器,属于Type-C公座,其包括绝缘座1、导电组件2及外壳3。
该绝缘座1至少由第一绝缘块11和第二绝缘块12组合构成,第一绝缘块11构造插接特征,以便与Type-C母座对插连接,该插接特征包括有适配插入Type-C母座的扁平外轮廓及满足Type-C母座上的舌片插入的舌片插口111等。该导电组件2固定在第一绝缘块11上,且导电组件2至少具有电源端子21、信号端子22、接地端子23以及与电源端子21连通的第一焊盘24、与信号端子22连通的第二焊盘25、与接地端子23连通的第三焊盘26;图中所示,电源端子21、信号端子22及接地端子23在第一绝缘块11的扁平方向间隔布置并满足Type-C连接器的正反面插接功效。本实施例中,导电组件2还包括有短接端子27和预留端子28,这些是为了满足Type-C连接器的功能性要求而设计,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第一焊盘24、第二焊盘25及第三焊盘26均从第一绝缘块11延伸出来并伸到第二绝缘块12上,以便与导线焊接连接,第二绝缘块12提供焊接组合支撑。优选地,所述第一焊盘24、第二焊盘25及第三焊盘26分布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第一焊盘24和第三焊盘26的水平面积大于第二焊盘25,由此可焊接尺寸更大的导线,保证了电性传输效率。外壳3包裹绝缘座1,外壳3优选是铁壳,形成套筒形状;外壳3将第一绝缘块11和第二绝缘块12稳固组合在一起。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块11和第二绝缘块12在连接器的插接方向通过面贴靠接在一起,外壳3通过套接方式对第一绝缘块11和第二绝缘块12进行限位及拉靠。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块11和第二绝缘块12面贴靠接后形成台阶状绝缘座,外壳3利用台阶支顶及内凸的止顶扣31卡制来对第一绝缘块11和第二绝缘块12进行拉靠,第二绝缘块12上设有卡台123,卡台123与止顶扣31卡接。所述第二绝缘块12上设有间隔布置的焊盘安置槽121及插孔122,所述第一焊盘24、第二焊盘25及第三焊盘26分别通过相应的插孔122伸到第二绝缘块12上并分别容纳在相应的焊盘安置槽121中。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连接器的使用功效,所述第一绝缘块11上还设有卡勾4,卡勾4与接地端子23导通连接,卡勾4用于增加连接器的插拔力。本实施例的卡勾4为侧立的片体形式,卡勾4的前端具有弹性低压部41,而后端具有从第一绝缘块11伸出并插入第二绝缘块12相应插孔的后延部42,所述弹性低压部41伸入第一绝缘块11的舌片插口111中,用于抵压对接的Type-C母座,增加插拔力,提升连接器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优化电连接器的组装结构,导电组件2固定在第一绝缘块11上,方便布置及限位,优选地,导电组件2与第一绝缘块11之间采用植入式组装,方便制作及组装,相互之间的位置准确,间距均衡,且无PCB板转接,焊盘数量只有三个,数量较少,使得每个焊盘的焊接空间可以相对的增大,在与导线焊接连接时,不容易产生相邻导线之间短路的现象,降低了装配难度,同时,焊盘安置槽121的设计,不仅进一步稳固组装结构,还可有效分隔,防止焊接跑锡所带来的短接情况,利于连接器产品小型化发展。
参阅图1、2、3、4、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焊盘24具有固定在第一绝缘块11上的第一连接板241,该第一连接板241通过搭接方式与电源端子21连通;所述第三焊盘26具有固定在第一绝缘块11上的第二连接板261,该第二连接板261通过搭接方式与接地端子23连通;而所述第二焊盘25与信号端子22采用一体成型。上述结构设计可方便连接器的制作及组装,降低连接器的制作成本。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端子21与第一连接板241搭接的部位设有第一凸齿部211,接地端子23与第二连接板261搭接的部位设有第二凸齿部231,第一凸齿部211和第二凸齿部231均为多齿形式,获得多点接触,利用第一凸齿部211的结构性,可提升电源端子21与第一连接板241的导通性及稳定性,以及利用第二凸齿部231的结构性,提升接地端子23与第二连接板261的导通性及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电组件固定在第一绝缘块上,第一绝缘块构造插接特征,以便与Type-C母座对插连接;且导电组件的第一焊盘、第二焊盘及第三焊盘均从第一绝缘块延伸出来并伸到第二绝缘块上,用于焊接,外壳将第一绝缘块和第二绝缘块稳固组合在一起,优化电连接器的组装结构,无PCB板转接,达到方便制作及组装,且组装结构稳定;导电组件方便加工制作的同时,保证电连接器的品质,达到更好速率的阻抗要求。
当然,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因此,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Type-C连接器,属于Type-C公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座(1),该绝缘座(1)至少由第一绝缘块(11)和第二绝缘块(12)组合构成;第一绝缘块(11)构造插接特征,以便与Type-C母座对插连接;
导电组件(2),该导电组件(2)固定在第一绝缘块(11)上,且导电组件(2)至少具有电源端子(21)、信号端子(22)、接地端子(23)以及与电源端子(21)连通的第一焊盘(24)、与信号端子(22)连通的第二焊盘(25)、与接地端子(23)连通的第三焊盘(26);所述第一焊盘(24)、第二焊盘(25)及第三焊盘(26)均从第一绝缘块(11)延伸出来并伸到第二绝缘块(12)上;
外壳(3),外壳(3)包裹绝缘座(1),将第一绝缘块(11)和第二绝缘块(12)稳固组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块(11)和第二绝缘块(12)在连接器的插接方向通过面贴靠接在一起,外壳(3)对第一绝缘块(11)和第二绝缘块(12)进行限位及拉靠;所述第二绝缘块(12)上设有间隔布置的焊盘安置槽(121)及插孔(122),所述第一焊盘(24)、第二焊盘(25)及第三焊盘(26)分别通过相应的插孔(122)伸到第二绝缘块(12)上并分别容纳在相应的焊盘安置槽(12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24)具有固定在第一绝缘块(11)上的第一连接板(241),该第一连接板(241)通过搭接方式与电源端子(21)连通;所述第三焊盘(26)具有固定在第一绝缘块(11)上的第二连接板(261),该第二连接板(261)通过搭接方式与接地端子(2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盘(25)与信号端子(22)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24)、第二焊盘(25)及第三焊盘(26)分布在同一水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块(11)上还设有卡勾(4),卡勾(4)与接地端子(23)导通连接,卡勾(4)用于增加连接器的插拔力。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21)与第一连接板(241)搭接的部位设有第一凸齿部(211),接地端子(23)与第二连接板(261)搭接的部位设有第二凸齿部(23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45330.3U CN217720027U (zh) | 2022-05-24 | 2022-05-24 | 一种Type-C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45330.3U CN217720027U (zh) | 2022-05-24 | 2022-05-24 | 一种Type-C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20027U true CN217720027U (zh) | 2022-11-01 |
Family
ID=83792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245330.3U Active CN217720027U (zh) | 2022-05-24 | 2022-05-24 | 一种Type-C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20027U (zh) |
-
2022
- 2022-05-24 CN CN202221245330.3U patent/CN21772002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04527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026652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6834410U (zh) | 防水正反插电连接器 | |
CN203932514U (zh) | 高频插座连接器、高频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 | |
CN205811113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781895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882311U (zh) | Usb c型电连接器 | |
CN214797805U (zh) | 一种新型电连接器 | |
CN214204044U (zh) | 便于生产制作的连接器结构 | |
CN217720027U (zh) | 一种Type-C连接器 | |
CN204030036U (zh) | 一种线对板电连接器及其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 | |
CN201185278Y (zh) | 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器 | |
CN20451693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6498008U (zh) | 一种usb type‑c公母同体电连接器 | |
CN216903602U (zh) | 电连接器的端子接地结构 | |
CN114678719A (zh) | 一种type-c连接器 | |
CN201113071Y (zh) | 复合式插座电连接器 | |
CN204885560U (zh) | 防翘曲的插座电子连接器 | |
CN109119780A (zh) | 一种导电接触结构及电连接器 | |
CN207819000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498808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00417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013963U (zh) | 一种数据线及其端子结构 | |
CN215579156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15579159U (zh) | 一种数据传输型type-c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