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05949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205949U CN202205949U CN2011203110664U CN201120311066U CN202205949U CN 202205949 U CN202205949 U CN 202205949U CN 2011203110664 U CN2011203110664 U CN 2011203110664U CN 201120311066 U CN201120311066 U CN 201120311066U CN 202205949 U CN202205949 U CN 2022059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ckle
- socket
- elastic arm
- electrical connector
- terminal gro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座体及端子组,其中绝缘座体前方处的对接部内为定位有端子组,并于绝缘座体顶部设有一卡扣部,此卡扣部一侧处朝对接部方向延伸有弹性臂,且弹性臂表面上剖设有扣槽,当绝缘座体的对接部插接于预设电连接器的插座内时,可使插座内的多个导电端子抵持于端子组上形成电性接触,而绝缘座体的卡扣部则由弹性臂推顶于插座顶部的凸扣上呈现撑开状态,且待弹性臂跨过凸扣后,便可由凸扣对应扣合于弹性臂的扣槽内使对接部稳定的插入于插座内,此种扣槽为呈一镂空状的结构设计,可使整体高度降低且更为薄型化,以符合产品轻薄短小的设计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尤指绝缘座体的对接部插接于插座内时,可利用绝缘座体顶部的卡扣部为以弹性臂跨过插座顶部的凸扣,并由凸扣对应扣合于弹性臂上呈一镂空状的扣槽内,使整体高度降低且更为薄型化者。
背景技术
现今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使电脑、笔记型电脑以及行动电话等各种电子产品,都已普遍存在于社会上的各个角落,且因时下各种电子产品都要求体积小、质量轻、便于携带,以符合电子产品轻、薄、短、小设计需求,而为了能使电子产品的体积缩小,故电子产品内部电路板上的零组件构造,则需要小而精密,整体结构强度也需随之加强,以因应目前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
然,传统的连接器(如板对板连接器、线对板连接器或其他型式的连接器)通常具有一个公端连接器及一个母端连接器进行配合对接,且公端连接器及母端连接器大多可供缆线接设于其内,并与连接器内部的多个信号端子或电源端子作一连接,以供另一配合连接器可将信号或电源通过电路板传送至控制电路中,请参阅图9所示,为常用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的侧视图,其中该母端连接器B的本体顶部为朝后方凹设有扣槽B1,并于公端连接器A的本体顶部设有呈悬空状的卡持臂A1,当公端连接器A插接于母端连接器B的插槽内,便可由卡持臂A1活动侧末端处的凸扣A11向下扣合于母端连接器B的扣槽B1内,使公端连接器A与母端连接器B稳固的结合成为一体。
惟该公端连接器A的卡持臂A1为跨过于母端连接器B的扣槽B1上方处,并使卡持臂A1底部平抵于扣槽B1侧边处的侧壁上,再由凸扣A11来向下扣合于扣槽B1内,此种公端连接器A与母端连接器B配合后的高度需要再加上卡持臂A1的厚度往往会受到空间上的限制,整体高度无法有效降低;另,公端连接器A插接的过程中,也无法确实的得知是否已完全推入至定位,很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而造成卡持臂A1的凸扣A11跳开于扣槽B1的限制,从而导致公端连接器A产生松动的情况发生,或是与母端连接器B之间电性连接失效的现象,而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进行重新设计来加以有效解决。
发明内容
故,创作人有鉴于常用电连接器使用上的问题与缺失,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试作与修改,始设计出此种电连接器的新型诞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当绝缘座体的对接部插接于预设电连接器的插座内时,其绝缘座体的卡扣部则由呈悬空状的弹性臂推顶于插座顶部的凸扣上呈现撑开状态,且待弹性臂跨过凸扣后,便可由凸扣对应扣合于弹性臂的扣槽内使对接部稳定的插入于插座内,此种扣槽为呈一镂空状的结构设计,可供插座的凸扣露出且扣合于扣槽中定位,而不会受到构件形状或组装上的限制,并使整体的高度降低且更为薄型化,以符合产品轻薄短小的设计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绝缘座体插入的过程中,其卡扣部的弹性臂便会位移至插座顶部的缺槽中,即可降低弹性臂占用的高度,并由弹性臂前缘底侧处的抵持面推顶于凸扣前方处的导斜面上,使弹性臂受到凸扣的推挤后可以支撑部作为支点呈现向上撑开状态,且待弹性臂的抵持面跨过于凸扣上的导斜面,便可由弹性恢复力复归至原位,使凸扣对应扣合于弹性臂上的扣槽内,而扣槽内侧壁面处的倾斜面则挡止于凸扣后方处渐缩的挡止面上,并增加对接部插接于插座内的固持力量而形成确实的定位效果。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座体及端子组,其中:该绝缘座体前方处为设有插接于预设电连接器插座内的对一卡扣部,并于卡扣部一侧处朝对接部方向延伸有呈悬空状的弹性臂,且弹性臂表面上剖设有至少一个供插座顶部的凸扣对应扣合的扣槽,再于卡扣部接着与绝缘座体连接处形成有至少一个支撑部;该端子组为定位于绝缘座体的端子槽内,而端子组的基部一侧处设有伸入于对接部内并与插座内穿设的多个导电端子电性接触的接触部,且基部远离接触部的另侧处设有与预设缆线结合定位的接合部。
本实用新型可使整体高度降低且更为薄型化,以符合产品轻薄短小的设计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前的立体外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前的侧视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后的立体外观图。
图9为常用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绝缘座体;10-插接空间;1311-抵持面;11-对接部;132-扣槽;111-插口;1321-倾斜面;12-端子槽;133-扳动部;121-卡持槽;134-支撑部;13-卡扣部;14-推移部;131-弹性臂;2-端子组;21-基部;223-扣接片;22-接触部;23-接合部;221-弹片;231-固持片;222-抵持端;3-缆线;31-芯线;4-电连接器;41-插座;4122-挡止面;410-插接空间;42-导电端子;411-缺槽;421-插接部;412-凸扣;422-焊接部;4121-导斜面;A-公端连接器;A1-卡持臂;A11-凸扣;B-母端连接器;B1-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2、3、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及较佳实施例使用前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为包括有绝缘座体1及端子组2,其中:
该绝缘座体1为概呈一长矩形,其中空内部为形成有呈贯通状的插接空间10,并于插接空间10前方处设有具多个插口111的对接部11,且插口111后方处设有可与插接空间10相连通的多个端子槽12,再于端子槽12底部处设有卡持槽121,而绝缘座体1顶部则设有一卡扣部13,此卡扣部13一侧处朝对接部11方向延伸有呈悬空状的弹性臂131,且弹性臂131与绝缘座体1之间形成有一预定间距,并于弹性臂131表面上横向剖设有至少一个呈镂空状的扣槽132,且远离弹性臂131的另侧处设有一扳动部133,再于卡扣部13接着与绝缘座体1连接处则形成有至少一个位于弹性臂131与扳动部133间的支撑部134。
该端子组2为定位于绝缘座体1的端子槽12内,并具有一基部21,而基部21一侧处则设有可伸入于对接部11内的接触部22,并于接触部22朝上方同向延伸设有至少二个弹片221,且二弹片221相对内侧处弯折有抵持端222,再于接触部22底部设有可扣合于卡持槽121内的扣接片223,且基部21远离接触部22的另侧处则设有可与缆线3结合定位的接合部23;另,端子组2可为信号端子、电源端子或其结合等端子的型式,用以传输各种信号或导通电流进行供应电源使用。
再者,上述端子组2的接合部23为具有至少一组固持片231,并使多个固持片231相对夹持于缆线3外部包覆层表面,或是缆线3内部经由剥离包覆层后的芯线31上迫紧定位形成电性连接仅为一种较佳的实施状态,也可利用刺破型端子、焊接固定、铆接压合或其它结合方式使接合部23与缆线3稳固的接合成为一体,并形成良好的电性连接状态,因此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请搭配参阅图5、6、7、8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前的侧视剖面图、使用时的侧视剖面图、使用后的侧视剖面图及使用后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其中该预设电连接器4所具的插座41内部为形成有插接空间410,并于插接空间410内穿设定位有多个导电端子42,且插座41顶部侧缘处纵向剖设有可与插接空间410相连通的缺槽411,再于缺槽411内缘处向上凸设有位于插座41中央处的凸扣412,而导电端子42一侧处设有可伸入于插接空间410内的插接部421,且远离插接部421的另侧处设有焊接部422,即可将多个导电端子42的焊接部422利用穿孔(Through Hole)焊接方式与电路板(图中未示出)稳固接合仅为一种较佳的实施状态,但于实际应用时,也可由表面粘着技术(SMT)焊接方式稳固接合成为一体,并形成良好的电性连接状态。
当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先扳动于绝缘座体1二侧处的推移部14,使绝缘座体1前方处的对接部11插接于预设电连接器4的插座41内,即可将插座41内定位的多个导电端子42为以插接部421由插口111处穿入于绝缘座体1的对接部11内,并抵持于端子组2一侧处的接触部22上后形成电性接触,而绝缘座体1插入的过程中,其卡扣部13一侧处的弹性臂131便会位移至插座41顶部的缺槽411中,即可降低弹性臂131所占用的高度,并由弹性臂131前缘底侧处的抵持面1311来推顶于凸扣412前方处的导斜面4121上,使弹性臂131受到凸扣412的推挤后可以支撑部134作为支点呈现向上撑开状态,且待弹性臂131的抵持面1311跨过于凸扣412上的导斜面4121后,便可由弹性臂131所具的弹性恢复力复归至原位,使凸扣412对应扣合于弹性臂131上的扣槽132内呈一定位,而扣槽132内侧壁面处的倾斜面1321则挡止于凸扣412后方处渐缩的挡止面4122上,并增加对接部11插接于插座41内的固持力量形成确实的定位效果,以防止绝缘座体1受到外力的影响而脱出于插座41的外,如此便可将绝缘座体1的对接部11稳定直线插入于插座41的插接空间410内结合成为一体,此种卡扣部13上的扣槽132为呈一镂空状的结构设计,可提供插座41的凸扣412露出且扣合于扣槽132中定位,不会受到构件形状或组装上的限制,使绝缘座体1整体高度降低、更为薄型化,以符合产品轻薄短小的设计需求,更具产品的竞争力。
而绝缘座体1的对接部11于插接的过程中,端子组2的接触部22朝上方所同向延伸的弹片221便会受到插座41内的导电端子42的推挤向外撑开,且二弹片221内侧处的抵持端222相对夹持接触于导电端子42上形成稳固的夹持定位,同时由弹片221可防止组装过程中导电端子42产生偏移现象,得以确保整体电性接触的稳定性与信号传输效果。
若使用者欲将绝缘座体1取出时,仅需向下扳动于卡扣部13的扳动部133,使扳动部133可以支撑部134作为支点所产生的杠杆作用来连动另侧的弹性臂131呈现向上撑开状态,如此便可将弹性臂131的扣槽132脱离于插座41的凸扣412的限制,以利于使用者将绝缘座体1的对接部11自插座41的插接空间410内取出,并具有操作简易的效果,以提高整体使用上的便利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绝缘座体及端子组,其中:
该绝缘座体前方处为设有插接于预设电连接器插座内的对一卡扣部,并于卡扣部一侧处朝对接部方向延伸有呈悬空状的弹性臂,且弹性臂表面上剖设有至少一个供插座顶部的凸扣对应扣合的扣槽,再于卡扣部接着与绝缘座体连接处形成有至少一个支撑部;
该端子组为定位于绝缘座体的端子槽内,而端子组的基部一侧处设有伸入于对接部内并与插座内穿设的多个导电端子电性接触的接触部,且基部远离接触部的另侧处设有与预设缆线结合定位的接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座体的中空内部为形成有呈贯通状的插接空间,并于插接空间前方处设有具多个插口的对接部,且插口后方处设有与插接空间相连通的多个端子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座体的端子槽底部处为设有卡持槽,而端子组的接触部朝上方同向延伸有至少二个弹片,且二弹片相对内侧处弯折有抵持端,并于接触部底部设有扣合于卡持槽内的扣接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座体的卡扣部远离弹性臂的另侧处为设有一扳动部,并于卡扣部接着与绝缘座体连接处形成有至少一个位于弹性臂与扳动部间的支撑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座体的弹性臂表面上为横向剖设有至少一个呈镂空状的扣槽,并于扣槽内侧壁面处形成有挡止于预设电连接器插座的凸扣后方处挡止面上的倾斜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组的接合部为具有至少一组固持片,并使多个固持片相对夹持于预设缆线外部表面,或是预设缆线内部的芯线上迫紧定位形成电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3110664U CN202205949U (zh) | 2011-08-25 | 2011-08-25 | 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3110664U CN202205949U (zh) | 2011-08-25 | 2011-08-25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205949U true CN202205949U (zh) | 2012-04-25 |
Family
ID=45970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31106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05949U (zh) | 2011-08-25 | 2011-08-25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20594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33456A (zh) * | 2013-10-14 | 2014-03-12 | 东莞唐虞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侧插式电缆连接器与基板 |
JP2018186058A (ja) * | 2017-04-27 | 2018-11-22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
CN112290254A (zh) * | 2018-10-05 | 2021-01-29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连接器组件 |
-
2011
- 2011-08-25 CN CN2011203110664U patent/CN20220594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33456A (zh) * | 2013-10-14 | 2014-03-12 | 东莞唐虞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侧插式电缆连接器与基板 |
CN103633456B (zh) * | 2013-10-14 | 2016-05-25 | 东莞唐虞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侧插式电缆连接器与基板连接器 |
JP2018186058A (ja) * | 2017-04-27 | 2018-11-22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
US10389069B2 (en) | 2017-04-27 | 2019-08-20 | Dai-Ichi Seiko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device |
CN112290254A (zh) * | 2018-10-05 | 2021-01-29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连接器组件 |
US11342693B2 (en) | 2018-10-05 | 2022-05-24 | Molex, Llc | Connector assembly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693006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03536589U (zh) | 软性排线与电路板的组件以及电路板 | |
CN104051920B (zh) | Usb电连接器的转接模块 | |
CN106936003B (zh) | 电插头连接器 | |
TW201342733A (zh) | 扁平式導體用電連接器及其與扁平式導體的組裝方法 | |
CN204835137U (zh) | Usb电连接器的转接装置 | |
CN205911460U (zh) | 线对板的电连接器模块 | |
CN20220594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515054U (zh) | 板端电连接器 | |
CN205319424U (zh) | 电池连接器 | |
CN201766207U (zh) | 电连接器插座 | |
CN201112574Y (zh) | 连接器及其端子 | |
CN206116700U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01667443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437912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0838315U (zh) | 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 |
TWI707505B (zh) | 軟性電路板對板連接器組合 | |
TWM431462U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CN209561657U (zh) | 连接稳固的插板式电源连接器母座 | |
CN101931152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495636U (zh) | 防误插电连接器 | |
CN201868635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905540U (zh) | 电源连接器 | |
CN204118376U (zh) |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 |
CN210779335U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25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5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